一、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论文文献综述)
叶林[1](2021)在《第三性引发的语言问题——英汉第三性人称代词的发展及翻译考察》文中指出第三性人称代词于消除性别歧视、保障第三性群体的人权有重要作用。韦氏词典率先定义"they"可作为英语中性别中立的第三性人称单数代词。而汉语中目前仅有"他"与"她"两个二元对立的第三人称代词。因此,在英汉翻译中,如何翻译第三性人称代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英语中第三人称性别中立代词,以及汉语中第三人称单数代词"他"与"她"的演变,指出英汉双语人称代词之间存在词汇空缺现象。对此,作者在借鉴了解决词汇空缺现象的翻译策略,综合时下网络中流行的"ta"、纽维敢提出的新造字和联合国性别包容语言指南,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在汉语中创造第三性人称代词,二是规避人称代词,以弥补汉语中第三性人称代词空白的问题。
李宁[2](2021)在《汉语女性新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女性在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女性新词语的数量逐渐增多。本文将女性新词语作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其概念的前提下对特点进行考查,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讨论其产生动因,为了考察女性新词语不同于新词语的特点,本文将其与女性词语和男性新词语分别作了历时和共时的对比研究,最后,本文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落脚于女性新词语的规范性问题,并对女性新词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价值,接着从新词语、女性词语、女性新词语三个角度对目前学界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本文研究女性新词语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考察方向,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考察了女性新词语的特点。该部分首先对女性新词语的概念从时间、语义、语素、语法和流行度五个方面进行了界定,接着从来源上和结构上分析了女性新词语的特点,女性新词语可以分为由单一方式构成的和由综合方式生成的两种类型,并且在语音、语义和语法上都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第三部分对女性新词语的产生动因进行了探究。该部分主要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入手,内部因素包括称谓语的类词缀化倾向、类推机制和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外部因素包括经济影响、网络影响、心理影响、文化影响和思想影响,其中,除了经济影响外,其他因素又可以细化为不同的情况。总之,女性新词语的产生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是女性新词语的对比研究,一是与辞书中女性词语的历时对比,考察女性词语在词义上的变化以及部分女性词语消失和女性新词语出现的情况;二是与男性新词语的共时对比研究,将收集的语料进行对比发现,女性新词语和男性新词语存在对称和不对称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存在是由于语言本身具有不对称性和经济性,除此之外还与人们的认知有关。第五部分探究了女性新词语的规范和发展。该部分首先对女性新词语规范的必要性进行了梳理,从多角度对规范的措施提出了建议;其次,为了了解公众对女性新词语的知晓程度,笔者展开了问卷调查,并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对女性新词语的生命力作了客观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女性新词语的生命力受其纵向生命力和横向生命力的共同影响。第六部分是结语。该部分对文章主体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且反思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张焱[3](2020)在《基于标记理论探索英汉语中性别词汇歧视的现象》文中研究说明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语言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而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体现在英汉词汇上。本文运用传统标记理论对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分析,主要从形式、语义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入阐释,最后提出一些消除性别歧视的观点。
黄胜男[4](2020)在《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以《汉语成语词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不同的语言折射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现象。汉语作为汉民族的重要交际工具,却存在着语言方面的性别差异。成语作为汉语中蕴含深刻思想与文化内涵的固定短语,反映了性别歧视的文化意识形态。通过对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研究,可以了解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汉语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从而提高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意识,避免出现交际失误。本文主要结合汪耀楠主编的《汉语成语词典》中带有性别成分和性别指向的语料对成语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对成语性别歧视的规避提出对策。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国内外性别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进行阐述,并简要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章为成语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汉语成语词典》中的成语语料分析,发现在成语中存在着先男后女的语序、在与男女有关的贬义词中偏袒男性以及用男性称谓指代两性三个具体表现。第三章为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和社会分工的影响,二是儒、释、道三家教派文化的影响,三是社会心理和女性心理的影响,并结合《汉语成语词典》中的语料进行举例论证。第四章为性别歧视的规避,其中包括政府方面保障权利平等、社会方面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公众方面避免使用带有性别歧视的词语和更新思想等。与此同时,针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词语性别歧视提出规避性建议。第五章为结语,对本文的观点进行总结,根据对《汉语成语词典》中成语语料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成语确实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规避词语的性别歧视至关重要。
彭琳[5](2020)在《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称谓语具有系统性和民族性,它不仅仅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与文化现象。作为标记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人际关系的语言现象,亲属称谓语在世界语言中普遍存在,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各民族语言的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的亲属称谓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称谓系统中对于直系与旁系、父系与母系、血亲与姻亲、男性与女性、年长与年幼等所有亲属关系都精确描述,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如此细密,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称谓系统无法比拟的。英语亲属称谓系统不仅称谓词数量少,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性别与辈分外,内外、长幼、亲疏都不区分。英汉亲属称谓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英汉亲属称谓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不同语言的称谓语是不同民族文化的折射,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亲属称谓的系统梳理,并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汉民族文化,为今后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并为语言学习与教学,语际的翻译研究提供帮助。本文以既有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视角为指导,结合笔者收集的英语和汉语的称谓语资料,详细比较了英汉亲属称谓系统、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和词义、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面称和背称、英汉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性别差异以及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文化差异。汉语亲属称谓语的面称和背称以及泛化是汉语称谓语的独具特色的现象,当今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特别突出。本文通过对比考察英汉亲属称谓的面称和背称以及泛化现象,充分展示英汉文化的差异,民族价值观的不同。着眼语言和社会的共变,探索隐藏于亲属称谓语背后的深层文化,这是本文的特色创新之处。本文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英汉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语系统各层面的异同,希望本项研究能对英汉文化与语言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实践等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唐书哲[6](2019)在《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越界是对现有边界的跨越和既定秩序的挑战,是少数族裔跨越基于种族的各种压迫性边界,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美国主流社会以种族为中心建构各种边界,试图维持以白人为中心的种族秩序。华裔在美国面临来自主流社会的规训,并试图跨越压迫性的边界。作为再现华裔在美国生活经验的文学作品,美国华裔文学再现了华裔在语言和空间等方面的越界经验。美国华裔文学也中出现了作家的族群身份和主人公的族群身份呈现出差异或超越美国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的越界文本,构成了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就美国华裔文学的越界研究而言,学界多关注华裔文学在种族、性别和文化上的越界现象,研究的重心不在越界本身,而在华裔的身份认同,对文本和空间越界关注不够。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既可以分析边界的运作机制、华裔的越界策略和华裔经验的变化,为华裔族群提供借鉴,又可以考察美国华裔文学跨界、去族裔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拓展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论文围绕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规训和华裔的抗争,在美国华裔文学的谱系中,讨论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认为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在本质上表现为华裔和华裔作家对主流社会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逾越。论文以规训和“越界”为理论框架,从“解域”、“越界文本”以及空间与权力和意识形态之关系的角度,聚焦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分析边界的运作机制,解读华裔和华裔作家面临的规训和他们跨越压迫性边界的越界行为,并探讨越界的意义。论文第一章以汤亭亭的《中国佬》《女勇士》和赵健秀的《唐老亚》为研究对象,从沉默与言说、言说的形式、言说的内容三个方面探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越界。就沉默与言说而言,美国主流社会期待早期华人以沉默被动、缺乏主体性的种族“他者”形象出现,维护白人的权威。《中国佬》中以叙事者的伯公为代表的早期华人以“捣鬼者”的形象出现,使用编码的语言进行言说,逾越了不许说话的戒律,彰显了华人的主体性。在言说的形式上,华裔面临来自标准英语及其背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训和宰制。他们跨越语言边界,从本族裔语言中吸取元素,打破标准英语的规范,形成了一种带有族裔色彩的英语,既传达了族裔经验,又对标准英语及其背后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解域”。《女勇士》中以鬼故事为代表的非理性言说再现了华裔在美国越界的勇气和策略,解放了华裔被主流社会压抑的语言成分,解构了美国主流社会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此外,美国华裔文学跨越语言和文化边界,形成了语言上的“杂糅性”和“陌生化效应”,实现了不同语言文化及其背后价值观的对话。第二章聚焦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以谭恩美的《拯救溺水鱼》和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为例,在美国华裔文学的谱系中以点带面地探讨文本越界,重点分析文本越界的方式以及文本越界对华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启示与挑战。文本越界是指文本中作家的族群身份和主人公的族群身份呈现出差异,或文本超越了华裔文学的传统题材和主题。本章分析了两类文本越界现象——经典华裔作家书写普适性主题的文本越界、新生代华裔作家革新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的文本越界,并借此分析当前华裔文学创作跨界、去族裔化和多元化的趋势。第一节结合“越界文本”的概念,在考察美国华裔文学边界的基础上,指出华裔文学边界的人为建构性和流动性,并界定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第二节分析《拯救溺水鱼》的文本越界,认为作品探讨人权与传媒等主题,超越了以华裔经验为内核的美国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表现出明显的去族裔化倾向。第三节解读《无声告白》的文本越界,认为文本整合了传统美国华裔文学中基于性别的父系书写传统和母系书写传统,通过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揭示“血统”与“认同”之间的矛盾,以及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创伤,性别批评指向是美国社会的性别歧视。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拓展了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疆域,挑战了暗藏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种族隔离现象及其背后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第三章考察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空间越界,选取天使岛移民检查站、唐人街和唐人街之外的美国本土三个空间,分析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边界的建构方式,探讨华裔为拓展生存空间的抗争。《埃伦诗集》折射了早期华人在美国的空间经历和体验,美国主流社会将种族主义思想融入空间的规划和使用中,并通过各种规训手段来控制华人的身体和主体,对华人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华人通过刻写诗歌,利用“再现的政治”进行反规训的抗争。邝丽莎的《在金山上》再现了空间与种族和资本的关系,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空间区隔以及对华裔生存空间的话语建构与种族主义思想合谋,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邝泗通过坚守唐人街这一异质和否定的空间和异族通婚等策略来跨越压迫性的空间边界。哈金的《自由生活》刻写了华人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的空间体验,表现在具体意义上的地理空间和抽象意义上的精神空间两个方面。以武男为代表的华人新移民在隐蔽的空间限制下,因物质和精神空间的缺位而感到强烈的存在危机。武男通过异化劳动安家置业,确立了物质世界的中心,然后自我放逐,与异化的现实保持距离,通过诗歌创作建构了精神家园,确立了精神世界的中心,解决了存在危机。华裔的空间经验表现出从明显到隐蔽、从“必要”到“奢侈”的历时性变化,既是具体的地理空间经验,又是抽象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上的空间经验。华裔所面临的边界和规训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表现出从明显到隐蔽、从暴力到温和的转变,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也为华裔的越界提供了助力。通过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可以发现边界的运作机制和华裔的越界方式,把握当前华裔文学创作的趋势,扩大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论文试图强调,作为社会文化建构,以种族为中心的各种压迫性边界是美国主流社会为不同族群及其文化划定疆域、维持种族和文化秩序的重要手段,它们限制了华裔的生存空间和生命体验,以及华裔文学的题材和主题。只有跨越这些压迫性的边界,才能在客观上改善华裔的生存状况,扩大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
张洁[7](2018)在《浅议汉语中的性别歧视》文中认为汉语中存在着大量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的语言现象,本文首先从造字、词序、称谓语、语义等角度揭示了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诸多表现,然后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形成此现象的原因。
张璇[8](2017)在《从认知角度看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文中研究说明语言作为人和人交际沟通的桥梁,直接呈现了每个不同语言下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语言反映了男尊女卑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现象。英语语言反映了英美社会生活;而汉语语言又强化了中国社会生活。语言本身不具有色彩义,但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赋予了语言不同的色彩义,英汉语构词中就存在很多性别歧视现象。本文通过从认知的角度对比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说明性别歧视现象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性别歧视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跨文化差异。
艾振浓[9](2017)在《互联网语境下汉语性别称谓语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性别称谓语即互联网语境下产生的性别称谓语。互联网时代,随着语言交际模式的改变,性别称谓语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不仅新词新语频出,用法也有别于传统。从语言学角度对这类称谓语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可以把握互联网时代下性别称谓语的变化和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互联网对性别称谓语的影响。经搜集整理,共筛取502个网络性别称谓语。结合定量、比较、举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来源、构成、类型、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传统性别称谓语相比,网络性别称谓语中外来称谓语的比例明显上升,在构成材料和造词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类型也更加丰富。依据性别指向与性别标记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显标称谓和隐标称谓两大类,显标称谓还可细分为正标称谓、反标称谓和混标称谓三小类。其中正标称谓408个,占总数的81.27%;反标称谓16个,占总数的3.19%;混标称谓6个,占总数的1.20%;隐标称谓72个,占总数的14.34%。此外,网络性别称谓语在整体上还呈现出多音节化、词媒化、类词缀化、时效化等特点,从中可窥见女性主义、同性恋、跨性别等社会文化内涵。
张晓楠[10](2017)在《英汉语言性别歧视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出一定的社会风俗和社会观念,而社会生活中男女性别上的差异也会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社会风俗和文化对男女态度上的差异也会通过语言的联想意义表现出来,从而有可能包含性被歧视现象。本文试图从语言性别歧视的原因和现象两个方面入手,对英语和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进行比较,希望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中的性别歧视。
二、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论文提纲范文)
(1)第三性引发的语言问题——英汉第三性人称代词的发展及翻译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英语第三人称代词 |
2.1 英语第三人称代词介绍 |
2.2 英语第三性人称代词发展 |
3. 汉语人称代词 |
3.1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发展 |
3.2 汉语女性第三人称代词 |
4.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不匹配 |
5. 英汉翻译中第三性人称代词的翻译策略探讨 |
5.1 创造对应词 |
5.2 使用联合国性别包容语言 |
6. 结语 |
(2)汉语女性新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新词语研究综述 |
(一)新词语的定义 |
(二)新词语出现的原因及产生方式 |
(三)新词语的结构特点 |
(四)新词语的规范和发展 |
(五)对新词语词典的研究 |
二、女性词语研究综述 |
(一)本体研究 |
(二)女性词语与文化研究 |
三、女性新词语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女性新词语界定及其特点 |
第一节 女性新词语的界定 |
一、从时间上界定 |
二、从语义上界定 |
三、从语素上界定 |
四、从语法上界定 |
五、从流行度上界定 |
第二节 女性新词语的特点 |
一、从来源上看女性新词语的特点 |
(一)由单一方式构成的女性新词语 |
(二)由综合方式形成的女性新词语 |
二、从结构上看女性新词语的特点 |
(一)语音结构 |
(二)语义结构 |
(三)语法结构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女性新词语的产生动因 |
第一节 内部因素 |
一、称谓语的类词缀化倾向 |
二、类推机制 |
三、语言接触 |
第二节 外部因素 |
一、经济发展影响 |
二、网络影响 |
三、心理影响 |
(一)求异心理 |
(二)从众心理 |
(三)从简心理 |
四、文化影响 |
(一)传统文化影响 |
(二)现代文化影响 |
五、思想影响 |
(一)描述女性性格 |
(二)描述女性追求 |
(三)描述女性观念 |
(四)综合描述女性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女性新词语的对比研究 |
第一节 女性新词语与女性词语的历时对比 |
一、女性词语的语义变化 |
(一)未发生变化 |
(二)词义扩大 |
(三)词义缩小 |
二、女性词语消失 |
三、女性新词语出现 |
第二节 女性新词语与男性新词语的共时对比 |
一、对称现象 |
(一)性别标记对称,构词语素相同 |
(二)性别标记对称,构词语素不同 |
(三)无性别标记,构词语素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
二、不对称现象 |
(一)形式标记的不对称 |
(二)数量的不对称 |
(三)空位现象 |
三、不完全对称 |
四、对称、不对称与不完全对称现象存在的原因 |
(一)语言本身具有不对称性 |
(二)语言具有经济性 |
(三)与人们的认知有关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女性新词语的规范与发展 |
第一节 女性新词语的规范 |
一、规范的必要性 |
(一)使用不规范的女性新词语会影响交际 |
(二)使用不规范的女性新词语会影响词汇的长期发展 |
(三)使用不规范的女性新词语会扩大女性歧视 |
二、规范的措施 |
(一)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宏观调控 |
(二)媒体起带头作用 |
(三)学校教育严格要求 |
(四)个人增强自觉性和道德修养 |
第二节 女性新词语的生命力 |
一、公众对女性新词语知晓程度的调查 |
二、影响女性新词语生命力的因素 |
(一)纵向生命力的影响因素 |
(二)横向生命力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标记理论探索英汉语中性别词汇歧视的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标记理论 |
二、英汉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
(一)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
1.构词方面。 |
2.男性词泛化。 |
3.语义方面。 |
三、汉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
(一)造字方面 |
(二)语义方面 |
(三)组合方面 |
四、英汉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形成原因 |
(一)文化传统 |
(二)社会分工 |
五、结语 |
(4)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以《汉语成语词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1.1 国外研究综述 |
1.1.2 国内研究综述 |
1.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成语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 |
2.1 先男后女:把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 |
2.2 贬低女性:与男女有关的贬义词偏袒男性 |
2.3 尊崇男性:用男性称谓指代两性 |
第3章 成语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 |
3.1 社会原因 |
3.1.1 社会制度 |
3.1.2 社会分工 |
3.2 文化原因 |
3.3 心理原因 |
3.3.1 社会心理 |
3.3.2 女性心理 |
第4章 性别歧视的规避 |
4.1 规避性别歧视的重要性 |
4.2 规避性别歧视的举措 |
4.2.1 政府方面:保障权利平等 |
4.2.2 社会方面:发挥媒体宣传作用 |
4.2.3 公众方面:规避歧视与更新思想 |
4.3 对外汉语教学中规避性别歧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考察范围与研究现状 |
1.2.1 考察范围 |
1.2.2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特色与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称谓语的性质和类型 |
第一节 称谓语的性质 |
2.1.1 称谓的概念 |
2.1.2 称谓语与文化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类型 |
2.2.1 汉语亲属称谓语的类型 |
2.2.2 英语亲属称谓语的类型 |
2.2.3 英汉亲属称谓语分类的异同 |
第三章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 |
第一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概观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比较 |
3.2.1 英汉基本亲属称谓系统 |
3.2.2 英汉直系血亲称谓系统 |
3.2.3 英汉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4 英汉父系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5 英汉母系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6 英汉祖父之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7 英汉祖母之兄弟姐妹及其子孙称谓系统 |
3.2.8 英汉丈夫及其直系血亲称谓系统 |
3.2.9 英汉妻子及其直系血亲称谓系统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差异 |
3.3.1 血亲和姻亲的差异 |
3.3.2 宗族内外的差异 |
3.3.3 长幼和辈分的差异 |
第四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差异的原因 |
3.4.1 社会性质的不同 |
3.4.2 宗族观念的不同 |
3.4.3 等级观念的不同 |
3.4.4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
第四章 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和词义 |
第一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特征 |
4.1.1 汉语亲属称谓的构词特征 |
4.1.2 英语亲属称谓的构词特征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词义比较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构词词义的异同 |
4.3.1 相同点 |
4.3.2 不同点 |
第五章 英汉亲属称谓的面称和背称 |
第一节 面称与背称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面称系统 |
5.2.1 直系血亲称谓(同姓) |
5.2.2 旁系血亲称谓(同姓) |
5.2.3 外亲称谓语(异姓) |
5.2.4 姻亲称谓语(异姓) |
5.2.5 夫妻系称谓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的背称系统 |
5.3.1 直系血亲称谓(同姓) |
5.3.2 旁系血亲称谓(同姓) |
5.3.3 外亲称谓语(异姓) |
5.3.4 姻亲称谓语(异姓) |
5.3.5 夫妻系称谓(异姓) |
第四节 英汉亲属称谓语面称背称的异同 |
5.4.1 相同点 |
5.4.2 不同点 |
第六章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
第一节 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 |
第二节 汉语亲属称谓泛化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比较 |
6.3.1 英汉亲属称谓语泛化的表现 |
6.3.2 英汉拟亲属称谓语的应用 |
第四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特点 |
第五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语义语法特征 |
6.5.1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语义特征 |
6.5.2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语法特征 |
第六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异同 |
6.6.1 相同点 |
6.6.2 不同点 |
第七节 英汉亲属称谓泛化的成因 |
6.7.1 传统社会结构及民族价值观念的影响 |
6.7.2 思维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
6.7.3 社会发展的需要 |
6.7.4 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
第七章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性别差异 |
第一节 亲属称谓语与社会语言学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性别差异的表现 |
7.2.1 英汉核心亲属称谓的性别差异 |
7.2.2 英汉父系母系称谓的性别差异 |
7.2.3 英汉夫妻之间称谓的性别差异 |
7.2.4 英汉从他亲属称谓的性别差异 |
7.2.5 英汉亲属称谓排序的性别歧视 |
第三节 英汉亲属称谓系统性别差异的原因 |
7.3.1 宗法观念与家庭结构 |
7.3.2 儒家思想与基督教义的影响 |
第八章 英汉亲属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
第一节 英汉亲属称谓与文化 |
第二节 英汉亲属称谓文化差异的表现 |
8.2.1 中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 |
8.2.2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 |
8.2.3 中西方经济制度的不同 |
8.2.4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 |
第九章 结语 |
9.1 基本认识 |
9.2 本文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中的图与表 |
致谢 |
(6)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
导论 |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综述 |
理论框架与关键词 |
各章内容概述 |
第一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越界 |
第一节 从沉默到发声:《中国佬》中言说的政治 |
第二节 边缘者的言说方式:《唐老亚》中的族裔化英语 |
第三节 鬼神言说与华裔经验:《女勇士》中的非理性言说 |
第二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 |
第一节 变化的边界和文本越界 |
第二节 《拯救溺水鱼》的去族裔化书写 |
第三节 《无声告白》对华裔文学传统主题的革新 |
第三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空间越界 |
第一节 规训与越界:《埃伦诗集》中的空间政治 |
第二节 空间种族·资本:《在金山上》中的空间边界建构与越界 |
第三节 漂泊与“落地”:《自由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建构 |
结论 |
引用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7)浅议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汉语性别歧视的诸种表现 |
(一) 从造字法看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
(二) 从词序看汉字中的性别歧视 |
(三) 从称谓语中看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
1. 夫妻称谓 |
2. 亲属称谓 |
3. 社会称谓 |
(四) 从语义上看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
三、汉语中性别歧视的原因 |
四、结语 |
(8)从认知角度看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引言 |
绪论 |
第一章 语言性别歧视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预期性、主观性与主观化 |
第二节 行域与知域 |
第三节 标记理论 |
第二章 英汉语语言性别歧视产生的背景与原因分析及其异同 |
第一节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产生的背景与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汉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背景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英汉语语言性别歧视产生原因的异同 |
第三章 英汉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
第一节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
第二节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
第三节 英汉语中性别歧视的异同点 |
第四章 减少与改善性别歧视现象的建议 |
第一节 减少标记女性词或同时标记两性词汇 |
第二节 重视性别平等观念的语言教学 |
第三节 树立男女平等的思想 |
结语 |
附录1 英语性别语料 |
附录2 汉语性别语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互联网语境下汉语性别称谓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2 研究现状 |
0.2.1 称谓语研究 |
0.2.2 传统性别称谓语研究 |
0.2.3 网络性别称谓语研究 |
0.3 论文目标及创新点 |
0.3.1 论文目标 |
0.3.2 创新点 |
0.4 研究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
0.4.1 理论支撑 |
0.4.2 研究方法 |
0.4.3 语料来源 |
1 网络性别称谓语及其来源 |
1.1 网络性别称谓语 |
1.2 网络性别称谓语来源 |
1.2.1 本族称谓语 |
1.2.2 外来称谓语 |
2 网络性别称谓语的构成 |
2.1 构成材料 |
2.2 造词方式 |
2.2.1 单纯造词 |
2.2.2 混合造词 |
2.3 结构类型 |
3 网络性别称谓语的类型 |
3.1 显标网络性别称谓语 |
3.1.1 正标网络性别称谓语 |
3.1.2 反标网络性别称谓语 |
3.1.3 混标网络性别称谓语 |
3.2 隐标网络性别称谓语 |
3.2.1 “萌”称谓 |
3.2.2 “形”称谓 |
3.2.3 “简”称谓 |
4 网络性别称谓语的特点 |
4.1 多音节化 |
4.2 类词缀化 |
4.3 词媒化 |
4.4 时效化 |
5 网络性别称谓语的文化内涵 |
5.1 女性主义文化 |
5.2 同性恋文化 |
5.3 跨性别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2000年及以后的网络性别称谓语 |
后记 |
(10)英汉语言性别歧视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性别歧视的英语和汉语语用学因素 |
1.1 社交因素 |
1.2 文化因素 |
1.3 宗教因素 |
2 英语和汉语语用学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
2.1 构词法中性别歧视的体现 |
2.2 性别歧视在语序方面的体现 |
2.3 性别歧视在称呼方式上的体现 |
3 结语 |
四、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三性引发的语言问题——英汉第三性人称代词的发展及翻译考察[J]. 叶林.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1(01)
- [2]汉语女性新词语研究[D]. 李宁.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标记理论探索英汉语中性别词汇歧视的现象[J]. 张焱. 戏剧之家, 2020(16)
- [4]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以《汉语成语词典》为例[D]. 黄胜男.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5]英汉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D]. 彭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D]. 唐书哲. 南京大学, 2019(01)
- [7]浅议汉语中的性别歧视[J]. 张洁. 学语文, 2018(06)
- [8]从认知角度看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D]. 张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17(12)
- [9]互联网语境下汉语性别称谓语研究[D]. 艾振浓. 武汉大学, 2017(06)
- [10]英汉语言性别歧视对比研究[J]. 张晓楠. 知音励志,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