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婷[1](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王熙炎[2](2021)在《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政策执行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张玉[3](2021)在《哈尔滨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居民满意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年来我国的工作重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生态宜居成为乡村治理和发展的关键,各地也开始积极响应并加快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在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污染防治等方面上取得较大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也随之暴露出一些问题,乡村人居环境适宜性缺乏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乡村建设缺乏内在动力。同时,居民的评价能够更为直接的展示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探究乡村居民对生态宜居建设的满意程度,识别出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满意度的显性因素,使居民评价结果正确引导乡村建设实践具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生态宜居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文献,为本文构建理论框架。其次,结合统计年鉴及实地调研的数据,了解居民对哈尔滨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不满意的主要方面包括:交通工具数量不足、“厕所革命”完成率低、医疗费用高、子女教育支出高、文化体育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然后,通过整理问卷调查的数据,选取居民基本特征、乡村基础设施、乡村人口就业、乡村文化教育、乡村医疗养老、乡村环境治理六个维度中的16个影响因素,选择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居民对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满意度的显着性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道路施工质量、交通工具数量、文化教育质量、垃圾处理情况、厕所改造情况是影响居民对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提升哈尔滨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的对策:补齐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短板及弱项,加大乡村文化教育事业建设力度,加快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解决乡村环境治理突出短板,加大乡村医疗养老支持力度;完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制度体系,制定生态宜居乡村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生态宜居乡村长效监管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统筹社会资源投入资金支持。
林秀蔚[4](2021)在《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及发展潜力的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省是我国畜牧大省,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两牛一猪一禽”工程,畜牧生产规模化程度逐年提升,畜牧经济发展虽短暂波动但整体趋势向好,实现了生产水平与效益的同步提高。但由于黑龙江省各地市资源禀赋不同,导致畜牧生产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势必会引起畜牧生产发展的不均衡。优化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有助于加速黑龙江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转变的进程,有利于推动黑龙江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本文基于国内外产业布局和畜牧发展的研究成果,对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及发展潜力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通过对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发展及布局现状分析可知,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8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出现暂短波动后,仍呈稳步上升态势,黑龙江省畜牧生产规模化程度逐年提升,主要以奶牛、黄牛及肉牛、生猪和家禽的生产为主,但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主导优势尚未形成。其中,绥化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的畜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在奶牛养殖规模及牛奶产量方面优势明显;绥化市和齐齐哈尔市的肉牛养殖规模最大,而牛肉产量是哈尔滨市和绥化市最为突出;绥化市和哈尔滨市在生猪和家禽生产方面均具有优势,但哈尔滨市和鹤岗市的禽肉产量最具优势。二、基于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现状,采用空间自相关法,对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各地市在畜牧经济发展水平、畜禽生产支撑能力和畜产品生产情况方面均呈现一定的集聚性。其中,绥化市和大庆市在畜牧业产值上集聚特征显着,而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重上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呈现出显着的集聚特征;绥化市在牛、猪和禽饲养规模呈现出显着的集聚特征,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在牛饲养规模及牛奶产量方面集聚特征显着。三、基于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采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对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大庆市、佳木斯市和牡丹江市为黑龙江省畜牧生产优势地区,畜牧生产资源优势明显;黑河市、鸡西市和伊春市为黑龙江省畜牧生产中等优势地区,具有一定的畜牧生产资源优势;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为黑龙江省畜牧生产一般优势地区,畜牧生产资源优势相对薄弱。四、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进行政策仿真模拟,分析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发展潜力。结果表明,饲料供应量为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发展的基础因素,畜产品需求、价格和产量以及环境承载力为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发展的促进因素。通过以上研究,提出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及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根据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现状、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空间集聚特征和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提出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的优化建议:将绥化市、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作为优先发展区域,依据该区域畜牧生产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重视畜产品质量的提高;将哈尔滨市、佳木斯市、黑河市、鸡西市和伊春市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发挥该区域畜牧生产资源优势,挖掘畜牧生产发展潜力,适宜提高畜牧生产规模化水平;将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作为特色发展区域,根据该区域比较资源优势,寻求新型养殖方式,发展特色畜牧业。其次,根据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发展潜力分析结果,提出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1)健全饲料供应体系;(2)发展适度规模经营;(3)强化畜产品市场调控;(4)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罗佳欣[5](2021)在《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土地利用是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相连接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对生态系统产生相应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要在有效发挥土地承载功能的同时注重其生态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迅猛的城市化进程牵引着土地利用的变化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自身发展造成严重威胁,这种将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土地利用模式亟待转变。因此,探究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促进二者协同发展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生态系统平衡运转进而实现区域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以往研究方法,以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为出发点,依据东北地区实际情况,选取2008-2018年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指标数据,构建二者耦合关系评价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TOPSIS法分别对各省份及地级市土地利用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测算,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GM(1,1)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判断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等级,进而对协调度后期发展态势展开预测。依据所得结果和对协调指数阶段性变化、空间差异和聚集度的深入分析,提出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生态环境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益同步发展的对策建议。(1)2008-2018年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水平稳步上升,但始终处于中低值状态,区域差异显着。辽宁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普遍较高,以白城、齐齐哈尔、鸡西为代表的省边缘城市土地利用水平落后。东北三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小幅下滑,年均生态环境指数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本溪市、大庆市生态环境水平处于领先地位,鞍山市、朝阳市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高,由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两系统的指数对比可知,34个地级市均没有实现理想上的同步发展,土地利用水平滞后是制约区域协调程度的主要因素。(2)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总体较高,年均指数为0.8535,其中辽宁省耦合度呈波动下降态势,黑龙江省“稳中带升”,吉林省耦合度上升最为显着。绥化市和齐齐哈尔市耦合度值处在磨合阶段,鞍山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最高。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度表现为波动向上的时序变化特征,协调类型由濒临失调发展到初级协调,协调度空间分布格局呈“北低南高”态势。研究期间协调度值增幅最大的是本溪市,黑河市协调水平持续降低,辽宁省中部为高协调度城市聚集区,东西两侧边缘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程度较弱。(3)由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得知,2013年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度数值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聚集态势,2018年聚集程度稍有减弱。大庆市属H-L极化型聚集区,冷点区以七台河市为中心逐步向东北部扩展,热点区则覆盖辽宁省中部及沿海城市。由GM(1,1)灰色预测模型测算结果得知,东北地区2019-2022年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协调水平将逐步提升,由初级协调过渡到中级协调,最后结合区域发展状况从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蒋燕[6](2021)在《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耦合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交互关系,水资源的质和量是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系统产生负荷。在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之后,城镇发展以集约、绿色生态为主。城镇化发展特征发生改变,水资源系统与区域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必然会产生变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发展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耦合度能全面的反映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耦合协调度能准确地显示不同系统之间的整体功效与协调效应。为了深入了解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充分参考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居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城乡居民统筹这6个维度构建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从水资源承压、压力、协调、管理者4个维度对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构建指标体系。根据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可获取性原则,选取黑龙江省2011年-2018年新型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两大系统的相关数据,根据熵值法确定权重,分别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两个系统综合发展值进行计算,进而计算耦合度值,以期具体了解黑龙江省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根据耦合度计算结果可知: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相互关联很强。在时间维度上,黑龙江省这8年新型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的耦合度值均处于0.9~1之间,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期间虽呈现出轻微的波动特征,但总体变化相差不大。说明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和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相互关联很大,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很强,且多年来一直保持高耦合状态。从空间维度上看,在各地级市中齐齐哈尔、牡丹江、绥化、鹤岗这4个城市的耦合度相比其他城市较强,而省会城市哈尔滨的耦合度值是最低的。在空间上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耦合协调度的计算结果可知:黑龙江省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不是很好,有“濒临失调”、“轻度失调”和“中度失调”这三个协调阶段,在类型上属于过度类型和失调类型,可知,黑龙江省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从时间维度上看,2011年-2018年,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虽有轻微变化,但耦合协调度值不高,一直处于“失调”的状态。根据各地级市8年的数据变化情况可知,只有协调性较好的哈尔滨市能看出明显的协调度值上升的趋势,其余城市协调度值无明显变化。而在空间上,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在各地级市中,哈尔滨、大庆、牡丹江3个城市的协调度相对较好,处于“轻度失调”阶段。其余城市协调度则为“中度失调”阶段,协调性相对较差。
刘梓田[7](2021)在《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的动态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林业大省与商品粮基地,对国家的生态安全及粮食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其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严重消耗,黑龙江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生态可持续性面临重大考验。因此,寻找出一种使黑龙江省的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运作模式,从而保持和提升生态供给能力,无论是对黑龙江省的生态安全还是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研究以黑龙江省的生态安全问题为主线,以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无限的人类需求为视角,基于1998-2018年黑龙江省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六大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的消费量数据,涵盖农林牧渔等各个行业的33个指标,首先,使用均衡因子、产量因子和全球平均产量等参数数据将不同类型的土地转化成具有相同生产能力进行统一度量,运用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度黑龙江省近二十多年来的三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盈余)、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的动态演变规律,探究黑龙江省对自然资本的利用是否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其次,构建存量-流量利用比、资源利用效率、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四个指标对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更为全面的衡量与评价;最后,选取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19个指标,进一步分析人均三维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和人均生态足迹广度的驱动因子,并将驱动因子按作用大小与作用方向排序分类,对黑龙江省自然资本利用状况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探讨黑龙江省自然资本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孙喆[8](2021)在《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为此,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报告,并提出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融入到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进而走出一条高效、集约、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此项规划再次从政策层面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划》中强调了在新的发展时期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同时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也逐步成为衡量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城镇化起步较早且城镇化体系较为完善的省份,其人口城镇化率长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然而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城镇化数量指标上的优势早已不是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追求的重点,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及二者间是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才是关乎全省未来城镇化发展潜力与可持续性的关键。因此,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以上研究背景,首先,对国内外城镇化、生态环境及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与梳理,分析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作用关系,并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进行界定及介绍。其次,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相关的数据资料,并从多个角度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再次,深入分析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据其主要影响因素及自身发展特征建立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及相对发展度公式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及二者间的相对发展度进行测度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与灰色关联度模型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耦合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与探究。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的结论,提出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柴青宇[9](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胡宁[10](2020)在《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是中国发展最早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早所以带来了城镇化的发展和进步,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从全国范围来看,一直处在比较高的水平。进入到21世纪以后,东北经济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出现了很多不适,和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化发展也开始逐渐放缓。国家适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地区重现了生机和活力。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产业结构需要转型升级,经济发展需要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东北地区由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长期以来一直是以重工业为主,转型发展比较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同时出现了城镇化发展缓慢,人才外流的现象。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比较多,转型面临着更大的困难。2013年国家提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给东北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家提出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发展当中之后,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势在必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年到1957年为快速启动阶段,1958年到1965年为剧烈波动阶段,1966年到1978年为倒退阶段,1979年到2002年为再次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为速度放缓阶段。具有这样几个问题,包括城镇化发展质量不优,效率不高;城市群竞争力不强,大城市缺乏辐射带动功能;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得出东北地区必须要走生态城镇化发展之路。生态城镇化是推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生态城镇化的人口-生态-产业协同机理分析,对东北地区发展生态城镇化的政策基础、人口与社会因素、资源与生态环境因素、经济与产业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的方法建立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评价模型,把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分为三个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和产业子系统,得出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再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仿真预测,认为生态城镇化是适合东北地区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对于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路,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一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生态城镇化,包括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群的空间布局,打通城市群交通网络,整合城市群资源,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按照生态功能分区有序推进生态城镇化。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政策的科学性水平。三是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调发展,包括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区,建设生态工业园,发展生态旅游业。四是强化资源环境的持续承载能力,包括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
二、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4 相关文献综述 |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4.2.2 时变性检验 |
4.3 实证研究 |
4.3.1 TVP-SV-VAR模型 |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
5.1.1 PVAR模型构建 |
5.1.2 变量和数据 |
5.2 实证研究 |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方差分解 |
5.3 区域差异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哈尔滨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居民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地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振兴 |
2.1.2 生态宜居 |
2.1.3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满意度理论 |
2.2.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哈尔滨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居民满意度现状 |
3.1 调查地区概况 |
3.1.1 哈尔滨市地理概况 |
3.1.2 哈尔滨市乡村概况 |
3.2 影响因素的选取 |
3.3 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
3.4 居民对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满意度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1 居民个人特征情况 |
3.4.2 居民家庭特征情况 |
3.4.3 居民对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整体满意度情况 |
3.4.4 居民对乡村基础设施满意度情况 |
3.4.5 居民对乡村文化教育满意度情况 |
3.4.6 居民对乡村医疗养老满意度情况 |
3.4.7 居民对乡村住房水平满意度情况 |
3.4.8 居民对乡村环境治理满意度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4 哈尔滨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的模型选择及变量选取 |
4.1.1 模型选择 |
4.1.2 变量选取 |
4.2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的多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4.2.1 多元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 |
4.2.2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提升哈尔滨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的对策 |
5.1 补齐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短板及弱项 |
5.1.1 加大乡村文化教育事业建设力度 |
5.1.2 加快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
5.1.3 解决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突出短板 |
5.1.4 加大乡村医疗养老行业支持力度 |
5.2 完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制度体系 |
5.2.1 制定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规章制度 |
5.2.2 建立健全乡村生态宜居长效监管机制 |
5.3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
5.3.1 激发村民参与生态宜居建设热情 |
5.3.2 统筹社会资源投入资金支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哈尔滨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居民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及发展潜力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发展及布局现状 |
2.1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发展现状 |
2.1.1 黑龙江省畜牧经济发展水平 |
2.1.2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情况 |
2.2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现状 |
2.2.1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总体布局 |
2.2.2 奶牛生产布局 |
2.2.3 黄牛及肉牛生产布局 |
2.2.4 生猪生产布局 |
2.2.5 家禽生产布局 |
2.3 小结 |
3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3.1 方法的选择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空间集聚特征 |
3.3.1 畜牧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 |
3.3.2 畜禽生产支撑能力的空间集聚特征 |
3.3.3 畜产品生产情况的空间集聚特征 |
3.4 小结 |
4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综合评价 |
4.1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自然因素 |
4.1.2 社会因素 |
4.1.3 经济因素 |
4.2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2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 方法的选择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熵值法 |
4.4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综合评价模型 |
4.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4.2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综合评价的层次分析 |
4.4.3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综合评价的熵值分析 |
4.4.4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综合评价的AHP-熵值分析 |
4.5 小结 |
5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发展潜力分析 |
5.1 方法的选择 |
5.1.1 系统动力学模型 |
5.1.2 系统动力学建模过程 |
5.2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 |
5.2.1 建模目的 |
5.2.2 确定系统边界 |
5.2.3 系统结构分析 |
5.2.4 构建系统模型流图 |
5.2.5 构建系统方程 |
5.2.6 模型有效性检验 |
5.3 模型应用 |
5.3.1 仿真模拟分析 |
5.3.2 政策模拟分析 |
5.3.3 政策模拟分析对比结果 |
5.4 小结 |
6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及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的优化建议 |
6.2 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健全饲料供应体系 |
6.2.2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
6.2.3 强化畜产品市场调控 |
6.2.4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2.5 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1: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表 |
附件 2: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空间集聚特征分析指标数据 |
附件 3: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综合评价分析指标数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土地利用 |
2.1.2 生态环境 |
2.1.3 协调发展与耦合协调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经济状况 |
3.1.2 土地利用状况 |
3.1.3 生态环境状况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指标体系建立 |
3.3 数据来源与评价模型构建 |
3.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2 评价模型的建立 |
3.4 结果分析 |
3.4.1 省域时序变化分析 |
3.4.2 地级市时空变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空间关联分析及趋势预测 |
4.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4.1.1 全局自相关分析 |
4.1.2 局域自相关与热点分析 |
4.2 区域协调度发展预测 |
4.2.1GM(1,1)灰色预测模型构建 |
4.2.2 预测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 |
5.1 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走集约节约之路 |
5.2 加大环境管控整治力度,走生态安全之路 |
5.3 构建生态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综述 |
1.3.2 新型城镇化研究综述 |
1.3.3 水资源承载力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研究综述 |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述 |
1.4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区概况 |
2.1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1 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2.1.2 相关基础理论 |
2.2 研究区概况与指标体系建立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指标体系建立 |
第3章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1 黑龙江新型城镇化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
3.1.1 新型城镇化时间维度演化特征分析 |
3.1.2 新型城镇化空间维度演化特征 |
3.2 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
3.2.1 水资源承载力时间维度演化特征分析 |
3.2.2 水资源承载力空间维度演化特征 |
第4章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性评价 |
4.1 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耦合度评价 |
4.2 新型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度评价 |
第5章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及水资源承载力优化对策 |
5.1 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发展问题分析 |
5.1.1 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不均 |
5.1.2 水资源承载水平较低 |
5.1.3 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偏低 |
5.2 对策与建议 |
5.2.1 促进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 |
5.2.2 提升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 |
5.2.3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发展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的动态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自然资本 |
2.1.2 生态足迹 |
2.1.3 生态承载力 |
2.1.4 生态赤字(盈余) |
2.1.5 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 |
2.1.6 生态生产性土地 |
2.2 生态足迹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人地关系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3.1 生态环境状况 |
3.1.1 土地状况 |
3.1.2 水资源状况 |
3.1.3 森林资源状况 |
3.1.4 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 |
3.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3.2.1 社会发展状况 |
3.2.2 经济发展状况 |
3.3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
3.3.1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三化”问题突出 |
3.3.2 水资源污染,水质恶化现象严重 |
3.3.3 自然资本消耗过度,生态功能减弱 |
3.3.4 能源开发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4 生态足迹模型的演变与三维模型构建 |
4.1 传统二维生态足迹模型 |
4.1.1 生态足迹的计算 |
4.1.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
4.1.3 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 |
4.1.4 传统二维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 |
4.2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构建 |
4.2.1 足迹深度的计算 |
4.2.2 足迹广度的计算 |
4.2.3 三维生态足迹的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动态演变分析 |
5.1 研究数据来源及模型参数确定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生态足迹的消费项目确定 |
5.1.3 生态承载力的模型参数确定 |
5.2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动态演变测算 |
5.2.1 三维生态足迹总供需动态演变分析 |
5.2.2 三维生态足迹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
5.2.3 生态承载力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
5.2.4 生态赤字(盈余)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
5.3 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动态演变分析 |
5.3.1 人均生态足迹深度总体动态演变分析 |
5.3.2 人均生态足迹深度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
5.4 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广度动态演变分析 |
5.4.1 人均生态足迹广度总体动态演变分析 |
5.4.2 人均生态足迹广度构成动态演变分析 |
5.5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总体分析 |
5.6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5.6.1 存量-流量利用比 |
5.6.2 资源利用效率指数 |
5.6.3 生态足迹指数 |
5.6.4 生态压力指数 |
5.6.5 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分析 |
6.1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驱动因子的模型选择 |
6.2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驱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6.3 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驱动因子分析步骤 |
6.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3.2 结构方程模型计算方法 |
6.3.3 黑龙江省人均三维生态足迹驱动因子分析 |
6.3.4 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深度驱动因子分析 |
6.3.5 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广度驱动因子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改善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居民消费结构,降低三维生态足迹 |
7.2 优化土地空间结构,提高生态承载力 |
7.3 推进绿色发展,实现自然资本再生 |
7.4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7.5 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生态环境 |
2.1.4 耦合协调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城乡融合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5 协调发展理论 |
2.3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作用关系 |
2.3.1 新型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
2.3.2 生态环境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
2.3.3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
3.1.1 人口城镇化 |
3.1.2 经济城镇化 |
3.1.3 空间城镇化 |
3.1.4 社会城镇化 |
3.2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
3.2.1 生态环境压力 |
3.2.2 生态环境状态 |
3.2.3 生态环境保护 |
3.3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问题 |
3.3.1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 |
3.3.2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发展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选取 |
4.2 研究数据来源与指标权重确定 |
4.2.1 研究数据来源 |
4.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3 指标权重确定 |
4.3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3.1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3.2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3.3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3.4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对发展度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 |
5.1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
5.2.1 耦合度分析 |
5.2.2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3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判别 |
5.3.1 判别方法介绍 |
5.3.2 判别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 |
6.1 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 |
6.2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6.3 发挥不同城市的区域发展优势,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
6.4 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制定城镇空间规划方案 |
6.5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
6.6 加强企业“三废”处理力度,提升企业“三废”处理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10)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
1.2.2 城镇化相关的实证研究 |
1.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
1.2.4 生态城市的研究 |
1.2.5 东北地区城镇化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及概念辨析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生态城镇化 |
2.2 相关理论 |
2.2.1 城市发展理论 |
2.2.2 中心地理论与点轴系统理论 |
2.2.3 人口迁移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2.2.6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城镇化的人口-生态-产业协同机理分析 |
3.1 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3.1.1 适度集聚性 |
3.1.2 系统性 |
3.1.3 产业特色性 |
3.1.4 动态性 |
3.1.5 生态性 |
3.1.6 人本性 |
3.2 生态城镇化的要素构成 |
3.2.1 人口子系统 |
3.2.2 生态子系统 |
3.2.3 产业子系统 |
3.3 生态城镇化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 |
3.3.1 人口子系统与产业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
3.3.2 产业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
3.3.3 人口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阶段 |
4.1.1 东北地区城镇化快速启动阶段(1949—1957年) |
4.1.2 东北地区城镇化波动阶段(1958—1965 年) |
4.1.3 东北地区城镇化倒退阶段(1966—1978年) |
4.1.4 东北地区城镇化再次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年) |
4.1.5 东北地区城镇化放缓阶段(2003 至今) |
4.2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城镇化质量不优,效率不高 |
4.2.2 城市群竞争力不强,大城市缺乏辐射带动功能 |
4.2.3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 |
4.3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过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3.2 缺乏创新的黑土地域文化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3.3 实行多年的城乡二元体制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3.4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滞后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因素分析 |
5.1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基础 |
5.2 人口与社会因素 |
5.2.1 基础设施条件 |
5.2.2 社会保障条件 |
5.2.3 科技与文化条件 |
5.3 资源与生态环境因素 |
5.3.1 自然资源条件 |
5.3.2 生态环境条件 |
5.4 经济与产业因素 |
5.4.1 农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
5.4.2 工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
5.4.3 第三产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
6.1 模型方法选择 |
6.2 模型构建 |
6.2.1 模型原始数据选取 |
6.2.2 因子分析优化指标体系 |
6.2.3 熵权法评价指标标准化矩阵构建 |
6.3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评价 |
6.4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4.1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6.4.2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的系统动力学预测 |
7.1 系统动力学模型介绍 |
7.1.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7.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7.2 生态城镇化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设计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模型数据的来源 |
7.3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7.3.1 确定模型系统边界 |
7.3.2 系统动力学SD流图 |
7.3.3 系统动力学仿真检验 |
7.3.4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结果及优化调控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
8.1 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生态城镇化 |
8.1.1 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群的空间布局 |
8.1.2 打通城市群的交通网络 |
8.1.3 整合城市群的资源 |
8.1.4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
8.1.5 按照生态功能分区有序推进生态城镇化 |
8.2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8.2.1 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3 加强产业政策的科学性水平 |
8.3 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统筹发展 |
8.3.1 改善生态环境,为生态城镇化提供土壤 |
8.3.2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特色农业 |
8.3.3 建设生态工业园,形成产业集聚 |
8.3.4 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产业链 |
8.4 强化资源环境的持续承载能力 |
8.4.1 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 |
8.4.2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 王熙炎.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3]哈尔滨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居民满意度研究[D]. 张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4]黑龙江省畜牧生产布局及发展潜力的系统研究[D]. 林秀蔚.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0)
- [5]东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罗佳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承载力耦合研究[D]. 蒋燕.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黑龙江省三维生态足迹的动态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D]. 刘梓田.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8]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孙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9]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10]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D]. 胡宁.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畜牧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