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00MPa热轧带肋钢筋推广应用试点工作会议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陈涛[1](2020)在《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制备技术、力学性能与微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基灌浆是指由水泥、细骨料、外加剂等组成的材料,填充在套筒与带肋钢筋之间的空隙中。掺入水搅拌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高、微膨胀、无毒、无害等性能,在保证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牢固稳定的同时,又能够保证预制装配建筑结构的安全、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可以广泛运用于装配式建筑领域。本文对水泥基灌浆料进行研究,内容如下:(1)水泥基灌浆料的强度、竖向膨胀率与流动度之间为相互制约的关系,本文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在参考相关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试验,优选出水泥基灌浆料中矿物掺和料组合及掺量,选取水胶比、胶砂比、快硬性硫铝酸盐水泥掺量、减水剂掺量和膨胀剂掺量作为正交试验五个因素,不同掺量作为四水平。对十六组配合比成型试块进行测试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初始流动度、30min流动度和竖向膨胀率,得出水泥基灌浆料性能影响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并提出优选配合比。(2)通过使用正交试验优选出配合比,对水泥基灌浆料进行套筒结合试验进行研究,对比了不同尺寸灌浆套筒(D16、D18、D20)、不同尺寸钢筋(直径为16mm、18mm、20mm HRB400钢筋)进行注浆养护,在达到要求龄期后对灌浆套筒整体进行单向拉伸试验测试,得出其破坏形式及荷载-位移曲线,研究水泥基灌浆料的力学性能表现。(3)通过对优选配合比水泥基灌浆料性能和成本进行核算分析,与市场上畅销的灌浆料进行性能、成本对比,得出本水泥基灌浆料具有很好的竞争力、性价比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4)为了了解水泥基灌浆料的宏观力学表现,本文对水泥基灌浆料进行XRD、SEM微观试验分析,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灌浆料在水化硬化过程中,生成了大量钙矾石晶体,使砂浆迅速产生强度;随着水化反应的不断进行,钙矾石晶体不断地反应生成,使硬化浆体产生体积膨胀。由于钙矾石晶体为针状、棒状晶体,填充于浆体的毛细孔中,使浆体更加密实,水泥基灌浆料的性能得到大大的提高。(5)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水泥基灌浆料与灌浆套筒接头结合试验进行了数值仿真,其在单向拉伸试验状态下,对数值分析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灌浆套筒整体的破坏情况,并分析了原因。
莫佳杰[2](2020)在《叠合厚板及拼接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下综合管廊是集给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多种市政管线为一体的城市管线公共隧道。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是目前综合管廊主要的建造方式之一。本文所依托叠合整体式综合管廊项目,综合管廊的侧墙与板以预制叠合板的形式在施工现场组装而成。预制叠合结构具有施工效率快、环境影响小、人工成本低等特点。本文对预制装配式管廊结构中的预制桁架叠合板进行了受力性能研究,为叠合板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叠合混凝土厚板叠合面抗剪承载力的试验研究。本文通过对9块不同的叠合厚板的叠合面抗剪试验,研究截面面积、截面配筋率对叠合板叠合面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叠合面抗剪试件加载过程中,叠合面的滑移量极小,达到极限荷载后,叠合面发生搓动而导致结构发生脆性破坏。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比对分析了不同国家规范的叠合面抗剪承载力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叠合面的粘结力是叠合面抗剪的主要控制因素,合理的叠合面处理方式能够满足规范以及实际使用的需求。(2)叠合混凝土厚板抗剪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本文通过对12块预制叠合板与3块整体浇筑板的3点抗剪试验,研究板厚、纵筋配筋率、桁架筋名义配筋率三个方面对叠合厚板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加载初期,叠合厚板抗剪试件的变形随着荷载的增长线性增加,随着斜裂缝的出现,试件刚度下降,最终破坏时剪切裂缝沿加载点与支座展开。比对了国内外规范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计算结果,美国规范在叠合厚板抗剪承载力计算有较好的适用性。(3)叠合混凝土厚板抗弯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共设计了 9块预制桁架叠合板与3块对比验证的整体浇筑板,研究预制板板厚占比、纵筋配筋率等对叠合板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叠合厚板在加载过程中分别经历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塑性阶段,具有和整体现浇板同样的抗弯性能。通过4点抗弯试验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预制叠合板的抗弯性能可以等同整体现浇的混凝土板。(4)拼缝叠合混凝土厚板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本文共设计5块WJV型和4块WJH型拼缝式叠合板,研究不同形式下,板厚改变后对不同接缝方式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整个试验过程中,两种拼缝节点的挠度变化都非常小,随着荷载的增加而线性增长,最终破坏都是脆性破坏,具有突然性。试验结果表明,拼缝的存在降低了叠合板件的抗弯承载能力以及变形能力,WJH型拼缝节点抗弯承载力计算时不宜计入叠合板高度,WJV型拼缝节点建议加长锚固筋的长度重新设计。
张嘉欣[3](2020)在《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缺陷的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的一种主要方式,连接性能对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能至关重要。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不同程度缺陷的增加会导致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失效风险增加。本研究通过在实际工程中学习和查阅大量的资料,分析形成原因,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的缺陷问题总结为五类,包括竖向灌浆高度不足、灌浆料密实度不足、钢筋偏置、钢筋锚固深度深度不足和超时灌浆的缺陷。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性能,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包括:1.设计和制作1组标准试件和5组缺陷试件,其中缺陷试件包含竖向灌浆高度不足试件、灌浆料密实度不足试件、钢筋偏置试件、钢筋锚固深度不足试件、超时灌浆试件;2.对24个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分析荷载-滑移曲线;3.使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单轴拉伸模拟和应力-应变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试件表现出三种破坏类型,即螺纹剪切破坏、钢筋拉伸断裂和粘结破坏引起的钢筋拔出。2.竖向灌浆高度为104mm(80%8d)时,钢筋和灌浆料之间的锚固深度减小,导致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降低,破坏模式为钢筋拉伸断裂。3.当灌浆料内产生20%气泡时,灌浆料的锚固能力不足以承载接头的抗拉强度,导致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降低,试件的破坏模式为钢筋拔出。4.当钢筋偏心5mm时,接头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降低,试件的破坏模式为钢筋拉伸断裂。5.当钢筋锚固深度从130mm(8d)减小到120mm(7.5d)和104mm(6.5d)时,套筒接头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逐渐降低,试件的破坏模式为钢筋拉伸断裂;当钢筋的锚固深度减小到88mm(5.5d)时,导致灌浆料的粘结强度不再满足抗拉强度,接头的破坏模式从钢筋拉伸断裂改变为钢筋拔出破坏。
田甜[4](2019)在《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桥梁墩柱在地震作用下的剪切断裂和弯曲压溃属于不可修复的震害,通常会导致桥梁结构整体垮塌或倾覆的严重后果。诱发两种震害的原因可归结为墩身抗剪强度和变形能力的不足,难以适应墩身的强度及变形需求。本文的研究对象—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以下简称组合桥墩)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种以圆钢管为钢骨的新型抗震墩柱形式,因其具有良好的轴压、抗弯、抗剪性能和震后可修复性,从而在地震设防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组合桥墩的抗震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来看尚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本文采用拟静力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组合桥墩的工程应用提供试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 13个剪跨比λ=3.0桥墩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轴压比、箍筋间距、箍筋等体积代换、纵筋直径、纵筋根数、核心钢管规格及锚固长度对弯曲破坏组合桥墩滞回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内置核心钢管不影响墩身的初始刚度;受弯破坏组合桥墩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稳定,表现出良好的耗能和变形能力;核心钢管在底座内锚固长度不足会导致试件发生延性极差的节点失效破坏。利用叠加原理和基于钢管混凝土单元柱的极限平衡理论,给出了组合桥墩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了受弯破坏组合桥墩试件的纤维单元模型,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试验结果的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进行参数补充分析,考察了试验中未涉及的变量,即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等级、核心钢管外径、壁厚和屈服强度对弯曲破坏组合桥墩试件滞回性能的影响。2)开展了以λ=1.5为主要剪跨比的13个桥墩试件的拟静力试验,探讨了轴压比、箍筋间距、纵筋直径、纵筋根数、核心钢管规格以及剪跨比对发生剪切破坏(小剪跨比)组合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内置核心钢管可避免矮柱墩直接被剪断情况的发生;小剪跨比组合桥墩试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表现为具有一定延性的剪切斜压破坏,其滞回曲线无明显的捏缩、滑移现象。基于钢管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抗剪研究成果,通过引入剪跨比、纵筋率及其修正因子,给出了小剪跨比组合桥墩抗剪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以轴压比、体积配箍率、纵筋率和截面含钢率为参数,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并结合理论推导,给出了小剪跨比组合桥墩荷载-位移骨架曲线的确定方法,结合最大点指向型的滞回循环规则,最终建立了考虑上述关键参数影响的恢复力模型。3)为提高桥墩的抗震性能同时控制其抗震设防投入,提出了在墩身内部分埋置核心钢管的组合桥墩方案。通过8个剪跨比λ=3.0桥墩试件的拟静力试验验证了该桥墩方案的可行性,并研究了轴压比、配箍率、核心钢管规格对此类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核心钢管埋置长度是影响桥墩试件破坏形态和受力性能的重要参数;经过合理设计的部分埋置核心钢管组合桥墩可实现经济性与耐震性的协调统一。通过引入等效剪跨比的概念,解决了此类桥墩的水平承载力计算问题。结合一个算例,初步介绍了其抗震设计思想和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构造措施建议。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部分埋置核心钢管组合桥墩试件的实体单元模型,对其在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建立了所给算例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模拟结果,检验了所建议的部分埋置核心钢管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抗震设计思路和抗剪验算中简化力学模型的可靠性。
程晓林,李良松,付军恩,张世平,汪本刚,仲海民[5](2019)在《600MPa高强钢筋在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发布的《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在综合管廊中使用高强钢筋的要求,将600 MPa级高强钢筋与目前常用的HRB400钢筋分别应用于地下综合管廊中,利用广联达算量软件计算统计两种钢筋的用量,套用目前市场两种钢筋的价格,并且考虑施工因素,最终对比两种钢筋分别应用于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工程综合成本。结果表明:600 MPa级高强钢筋相较于HRB400钢筋,可以大大减少钢筋用量,降低水、铁矿石等资源的消耗,以及标准煤能源的利用,减少二氧化碳、污水及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地下综合管廊的工程综合成本约17.66%。利用600 MPa级高强钢筋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具有节约钢筋用量、降低工程造价、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等优点。
薛弘毅[6](2019)在《刚度可控型装配式框架节点设计方法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实际工程中,理想的铰接和刚接是不存在的,节点半刚性是装配式结构研究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装配式结构非等同现浇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研究装配式结构时,可以研究考虑节点半刚性的计算方法和设计理论。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改进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性能:(1)对节点的半刚性程度进行量化控制,进行装配式节点非等同现浇的优化设计,增强框架结构设计布置合理程度;(2)实现节点损伤破坏可控,增强其震后可修复能力;(3)运用全干式施工方法,增强其施工效率;(4)运用钢-混凝土混合节点,结合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优点,加入节点阻尼器进行消能减震,增强结构抗震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刚度可控型装配式节点,其位于梁端部,构造简便,易于施工。刚度可控即节点具有半刚性特征,可以控制半刚性的程度。之后通过理论计算,有限元模拟,进行足尺实验分析该种节点性能,并分析运用此种节点的框架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一些刚度过大,难以满足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可采用这种梁端刚度可控节点。通过控制节点半刚性程度,适当放大框架的弹性变形,以此来增加结构的延性、塑性变形性能和震后可修复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运用半刚性节点理论,对节点的半刚性程度进行量化。具体通过一五层框架的算例,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节点转动刚度R对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来划分节点半刚性属性。认为当节点转动刚度R在10000kN.m/Rad到150000kN.m/Rad区间内时,地震作用相对于节点转动刚度R变化明显,需考虑半刚性影响。对节点存在半刚性的五层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与普通框架进行对比。计算其自振周期,地震荷载,与地震层间位移。发现刚度可控节点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小于普通框架,同时其弹性侧移大于普通框架,说明其结构弹性刚度小于普通框架。(2)根据一个三层框架结构,设计一种半刚性节点,可以控制其半刚性程度。节点由4部分组成,分别为拉弯受力板、节点柱端、节点梁端、中间销栓与螺栓。保证节点柱端、节点梁端、中间销栓的强度与刚度,拉弯受力板中间为其薄弱破坏处,使其先于其他部件失效。结构破坏模式均为拉弯板失效,节点发生转动。可更换拉弯板,通过改变板厚来调节控制节点转动刚度,同时可实现结构破坏后可修复。建立理论模型,计算理想情况下节点的理论转动刚度,并得到转动刚度和拉弯板厚度关系。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种节点的精细化模型,分析其受力情况和破坏机理。对不同板的厚度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节点弯矩转角曲线和节点转动刚度,并与理论计算值对比,节点转动刚度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小于理论20%左右。原因在于理论计算是理想情况,认为只有拉弯板中部区域承受荷载,拉弯板其他部分和梁柱节点端的钢板保持刚性;有限元计算时,分析的受力部分包括了整个节点端,考虑的节点区其他部分的受力变形情况,同时考虑了板受压屈曲情况。因此有限元计算的变形结果大于理论分析的变形结果,节点转动刚度R小于理论分析。(3)进行刚度可控型框架节点的实体制作,并用拟静力实验分析其抗震性能。实验的具体量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测量结构位移,主要为梁端位移。二是测量拉弯板应变,量化拉弯板的破坏程度。三是测量混凝土应变,本文创新使用分截面的方法来测量混凝土钢筋的应变,可以直观看出各个截面的形变程度。整理实验结果,与理论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束后,混凝土梁柱均没有发现裂缝,钢筋均未屈服,梁端节点失效破坏均发生在拉弯受力板上。说明混凝土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只要替换拉弯板,节点仍可以正常工作。拉弯板的破坏模式均为板中部受压凸出,发生失稳屈曲破坏;可以实现节点的破坏可控和破坏可修复。该节点位移加载时,没有发生脆性破坏,其塑性刚度较大,延性性能较好。加载的位移荷载滞回曲线较为饱满,耗能性能较好。在开始加载时拉弯板与梁柱端的钢构件发生了相对滑动,导致其初始刚度较小;经过对单个滞回环和骨架曲线修正后,减去其初始螺栓滑动位移,得到了3种构件的节点转动刚度,其数值与理论和有限元计算较为接近,结果较为理想。(4)运用Etabs软件对一个三层框架结构和一个十层框架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分析使用刚度可控节点后框架的抗震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结构进行对比。发现刚度可控框架在低地震烈度下层间侧移大于普通框架,说明其弹性变形刚度较小;但在高地震烈度下层间侧移小于普通框架,说明其在结构进入塑性变形后,结构性能较好。因此可认为刚度可控结构在高地震作用下,结构承受较大侧向荷载时,有一定的优点。(5)对刚度可控节点的性能进行总结,分析刚度可控型节点的优势与不足,找到其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如对于节点的初始滑移问题,可增加拉弯板接触面粗糙度和螺栓预紧力,通过增大截面摩擦力来提高节点初始刚度。最后对前景进行展望,可建立装配式刚度可控框架体系,把其分为横向连接,竖向连接,对这两种连接进行改进。
卢嘉丽[7](2019)在《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双向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高强钢筋具有强度高、延性好、经济及环保综合性能良好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高强钢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虽然有不少学者对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等方面做了许多试验研究,但关于配置高强钢筋的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方面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但配置高强钢筋的该类结构抗震性能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特别是在双向地震波输入下该类结构地震反应的研究更少。因此有必要对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按照中国现行设计规范,针对7度(0.15g)、8度(0.3g)与9度(0.4g)三个设防烈度区,设计出在梁、柱、墙构件中分别配置HRB400、HRB500和HRB600钢筋作为受力纵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算例,并采用OpenSEES软件完成了双向地震波输入下结构在罕遇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从结构整体响应和构件局部响应两个方面研究和总结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结构主要受力构件中采用“等强代换”配置HRB500、HRB600高强钢筋作为受力纵筋后,结构的钢筋用量逐次明显减小,但受最小配筋率等构造措施影响,最终不同设防烈度度区配置HRB500、HRB600钢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钢筋总用量较配置HRB400级钢筋的结构分别减少约10%、15%。2、从结构整体地震响应来看,7、8、9度区结构有相似的规律,随着配筋强度提高,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呈现略微增大趋势,但仍满足规范的弹塑性位移限值要求;层剪力以及框架与剪力墙之间的剪力分配则无明显规律;根据最大层间位移角来判断,3个抗震烈度区不同配筋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均处于“中等破坏”性能水准;不同强度配筋的结构破坏程度接近。总体上看,钢筋强度改变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地震响应的影响不显着。3、从结构局部地震反应来看,同一设防烈度区结构随着配筋强度的提高,构件杆端最大转角和转动能力-需求比呈增大趋势,构件出铰率明显降低且首次出铰时间推迟;说明配置HRB500、HRB600高强钢筋的结构构件具有更大的转动潜力,从构件层面来看其抗震性能有所提高。总的来说,配置高强钢筋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局部地震反应性能。4、综合结构整体和局部地震响应来看,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受力构件中配置高强钢筋不会明显削弱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的局部地震反应性能;罕遇地震下结构可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表明配置高强钢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良好。
于宏[8](2019)在《模块化建筑全螺栓节点钢框架结构抗侧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政府的积极倡导,节能、环保、高效是现在迅猛发展的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专属标签,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一种模式;模块化建筑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升级,是建筑发展的最前沿,相对于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建筑的建筑构件预制比例更高,优点更为突出。目前大多数国家模块化建筑仅适用于低层建筑,我国模块化建筑仅适用于4-8层,在高层建筑应用有所突破的仅有处于模块化技术前列的澳大利亚-西科瑞阁第六代模块化技术,所以要想将模块化建筑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一些技术难关还亟待解决,需要不断研究。积木式的模块单元是模块化建筑拼装的基础单元,其稳定性是影响模块化建筑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内容就是将模块化建筑化整为零,以最先进模块化建筑技术——西科瑞阁模块化建筑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模块单元的抗侧性能,文中通过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刚性与半刚性模块单元,改变轴压比,研究不同模块单元力学性能的不同,并对其内力分布进行了对比,之后通过改变半刚性模块单元角柱与中柱节点刚度比值,研究内力分布变化的情况;最后,针对如何提高模块单元整体的抗侧性能设计了一种新型偏心支撑,并增加了两种防屈曲措施,在相同轴压比的情况下,对各支撑模块单元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轴压比下,半刚性模块单元与刚性模块单元相比,具有更好的延性变形能力以及耗能能力;半刚性节点可以使模块单元构件发生内力重分布,且改变角节点与中节点的刚度比值,可以调整内力分布的效果;新型偏心支撑均可提高模块单元的延性变形能力,其中方管中部带肋板H型钢的支撑模块单元在抗屈曲方向延性最好;新型偏心支撑中,方管中部加套筒或带肋板H型钢均可延后支撑屈曲,提高模块单元的耗能能力,其中加套筒的措施效果最为有效。
刘城[9](2019)在《基于美国组合钢板梁桥通用图的中美桥梁设计规范对比》文中认为本文基于4种主梁间距、17种跨径的68套美国组合钢板梁桥通用图对《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T D64-01-2015)和美国《AASHTO LRFD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 8th Ed.2017》进行了全面的对比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所示:(1)阐述了组合钢板梁桥在我国的发展优势及推广意义,总结了组合结构桥梁以及标准图的发展概况,归纳了现有的中外规范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2)对比了中美桥规设计准则、极限状态、荷载组合及材料性能的差异,得到了中美桥规材料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3)对美国组合钢板梁桥通用图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效应差异度、抗力差异度及综合差异度的概念。通过效应差异度反映了中美桥规荷载作用效应的差异,抗力差异度反映了中美桥规结构抗力的差异,综合差异度反映了中美桥规结构验算的差异。对中美桥规的恒荷载、汽车荷载、均匀温度、温度梯度、收缩作用和徐变作用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中美桥规荷载作用的效应差异度。结果表明考虑作用分项系数、横向分布系数、冲击系数等因素后,中美桥规恒活载作用效应基本相当。中美桥规均匀温度、梯度温度计算模型基本一致,但在温度基数取值上存在一定差异。(4)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中美桥规的正截面抗弯验算、竖向抗剪验算和纵向抗剪验算进行了对比;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中美桥规进行了挠度验算、应力验算和抗裂性验算进行了对比;对于疲劳验算,对中美桥规的正应力疲劳验算、剪应力疲劳验算和剪力钉疲劳验算进行了对比。得到了各个验算内容的效应差异度,抗力差异度及综合差异度,结果表明采用中美桥规进行验算时,除剪力钉疲劳验算中美桥规相当,其余验算内容中国桥规相比美国桥规均更为保守;中美桥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弯验算、竖向抗剪验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抗力的差异上,其余验算内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效应的差异上。
乔国平[10](2019)在《HRB600E高强抗震钢筋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600MPa级高强钢筋由于强度高,安全性能好,节约钢材用量等优点,已在发达国家得到普遍应用。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600MPa级高强钢筋在我国部分地区也已开始了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对各种元素在钢中作用的分析,结合钢筋制备工艺,设计了四种HRB600E高强抗震钢筋的化学成分及制备工艺控制方案,开展了小批量试制研究,并对四种试制方案所产钢筋的化学成分、拉伸及弯曲性能、显微组织及夹杂物、焊接性能及疲劳性能进行了检验分析,达到了GB1499.2-2018国标对600MPa级热轧钢筋的技术要求,确定了HRB600E高强抗震钢筋的化学成分及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对HRB600E高强抗震钢筋混凝土应用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和分析。检验及对比分析表明,在有LF炉精炼条件下,钢水经V/Nb复合微合金化所制得的HRB600E钢筋,其拉伸及弯曲、时效性能均达到了抗震钢筋的技术要求,综合性能指标稳定,性能波动较小;钢中珠光体含量比单用V微合金化钢筋高5%左右,晶粒度等级高于V微合金化钢筋1.0级,平均晶粒度较高,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A、C和D类,其非金属夹杂物平均等级均小于2.0级;而在两种微合金化条件下,化学成分、焊接性能及疲劳性无显着差别。制备工艺研究表明,HRB600E高强抗震钢筋最终化学成分控制为:化学成分C:0.250%0.280%,Si:0.500%-0.700%,Mn:1.400%-1.600%,V:0.130%-0.160%,Nb:0.010%-0.040%,P≤0.045%,S≤0.045%,Ceq:0.51%-0.58%;最终制备工艺条件为:经过LF炉精炼过程控制;各类夹杂物等级均≤2.0级,经此工艺制备的HRB600E高强抗震钢筋强度指标达到GB1499.2-2018国标600MPa钢筋要求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对采用此HRB600E高强抗震钢筋的混凝土梁受弯承载能力、异形柱及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进行了测试及分析,HRB600E高强抗震钢筋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受弯承载能力及其抗震性能良好。本工作既是HRB600E钢筋制备工艺的成功探索,又可以为高强钢筋建筑规范的修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对HRB600E钢筋的推广及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二、400MPa热轧带肋钢筋推广应用试点工作会议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00MPa热轧带肋钢筋推广应用试点工作会议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制备技术、力学性能与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符号一览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灌浆料概念、分类、用途及工艺 |
1.2.1 灌浆料概念 |
1.2.2 灌浆料分类 |
1.2.3 灌浆料用途与工艺 |
1.3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
1.4 灌浆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灌浆料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灌浆料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以及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的制备技术研究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灌浆料的成型与养护 |
2.3.2 流动度试验 |
2.3.3 力学性能试验 |
2.3.4 膨胀性能试验 |
2.3.5 自由泌水率实验 |
2.3.6 氯离子含量测试实验 |
2.3.7 单向拉伸试验 |
2.3.8 微观机理分析 |
第三章 高性能与高强水泥基灌浆料配合比设计 |
3.1 矿物掺合料的确定 |
3.2 消泡剂的确定 |
3.3 选择正交设计因素 |
3.4 正交试验方法 |
3.4.1 正交试验法 |
3.4.2 正交试验法数据分析方法 |
3.5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1 正交试验结果 |
3.5.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5.3 综合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灌浆料与灌浆套筒的结合试验及经济性分析 |
4.1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试验 |
4.2 试验方案及原材料 |
4.2.1 试验原材料 |
4.2.2 试验方案设计 |
4.2.3 试验测试内容 |
4.2.4 试验测试方法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单向拉伸试验结果 |
4.3.2 套筒表面及钢筋荷载应变曲线 |
4.4 灌浆料经济性分析 |
4.4.1 目前市场产品性能分析 |
4.4.2 本灌浆料价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灌浆料微观分析及套筒有限元分析 |
5.1 微观机理分析 |
5.1.1 灌浆料X射线衍射分析 |
5.1.2 灌浆料扫描电镜分析 |
5.1.3 灌浆料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5.1.4 各组灌浆料28d水化产物SEM图 |
5.2 钢筋套筒有限元分析 |
5.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2 选取单元类型 |
5.2.3 边界条件、网格划分与接触属性 |
5.2.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2)叠合厚板及拼接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简介 |
2.0 概述 |
2.1 装配式管廊叠合板力学性能试验的试件设计 |
2.2 试验试件的制作 |
2.3 静力加载试验测点布置及试验方法 |
2.4 材性试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叠合混凝土厚板叠合面抗剪承载力试验 |
3.1 概述 |
3.2 叠合面抗剪承载力 |
3.3 叠合面抗剪试验现象 |
3.4 叠合面抗剪承载力的试验结果分析 |
3.5 叠合面抗剪承载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叠合混凝土厚板抗剪承载能力试验 |
4.1 概述 |
4.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
4.3 抗剪试验承载力试验研究结果 |
4.4 抗剪承载力的试验结果分析 |
4.5 抗剪承载力试验与各规范计算方法结果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叠合混凝土厚板抗弯承载能力试验 |
5.1 概述 |
5.2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 |
5.3 抗弯试验承载力试验研究结果 |
5.4 抗弯承载力的试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拼缝叠合混凝土厚板抗弯承载力试验 |
6.1 概述 |
6.2 拼缝叠合板抗弯试验承载力试验研究结果 |
6.3 拼缝叠合板抗弯试验结果分析 |
6.4 拼缝节点承载力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缺陷的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概述 |
1.2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
1.2.1 装配式建筑国外发展 |
1.2.2 装配式建筑国内发展 |
1.3 灌浆套筒连接技术发展研究 |
1.3.1 灌浆套筒连接技术国外发展研究 |
1.3.2 灌浆套筒连接技术国内发展研究 |
1.4 本研究项目背景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试验 |
2.1 概述 |
2.2 材料性能 |
2.2.1 灌浆料的材料性能 |
2.2.2 钢筋的材料性能 |
2.2.3 套筒的材料性能 |
2.3 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试件设计及制作 |
2.3.1 标准试件 |
2.3.2 竖向灌浆高度不足试件 |
2.3.3 灌浆料密实度不足试件 |
2.3.4 钢筋偏置试件 |
2.3.5 钢筋锚固深度不足试件 |
2.3.6 超时灌浆试件 |
2.4 试验设备及加载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试验结果分析 |
3.1 试验结果及破坏情况 |
3.2 荷载-滑移曲线及分析 |
3.2.1 标准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分析 |
3.2.2 竖向灌浆高度不足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分析 |
3.2.3 灌浆料密实度不足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分析 |
3.2.4 钢筋偏置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分析 |
3.2.5 钢筋锚固深度不足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分析 |
3.2.6 超时灌浆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及分析 |
3.3 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件有限元模型建立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基本理论 |
4.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1 材料属性 |
4.3.2 单元选取 |
4.3.3 接触设置 |
4.3.4 网格划分 |
4.3.5 加载和约束 |
4.4 本章小结 |
5.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件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分析 |
5.1.1 标准试件 |
5.1.2 竖向灌浆高度不足试件 |
5.1.3 灌浆密实度不足试件 |
5.1.4 钢筋偏置试件 |
5.1.5 钢筋锚固深度不足试件 |
5.1.6 超时灌浆试件 |
5.2 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改善桥墩抗震性能的若干措施 |
1.1.2 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的抗震优势 |
1.2 国内外桥墩抗震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桥墩抗震试验研究 |
1.2.2 桥墩抗震数值模拟 |
1.3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和组合桥墩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抗弯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2.3 材料特性 |
2.2.4 试验方案 |
2.2.5 数据采集 |
2.3 试验现象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滞回曲线 |
2.4.2 骨架曲线 |
2.4.3 承载能力 |
2.4.4 变形能力 |
2.4.5 强度衰减 |
2.4.6 刚度退化 |
2.4.7 耗能特性 |
2.4.8 残余位移 |
2.5 抗弯承载力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3 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抗弯滞回性能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OPENSEES模型建立 |
3.2.1 OPENSEES程序介绍 |
3.2.2 非线性纤维梁柱单元 |
3.2.3 材料本构模型 |
3.2.4 建模与求解 |
3.2.5 分析结果验证 |
3.3 滞回性能参数分析 |
3.3.1 剪跨比的影响 |
3.3.2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3.3.3 钢管壁厚的影响 |
3.3.4 钢管外径的影响 |
3.3.5 钢管屈服强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抗剪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件设计 |
4.2.2 材料特性 |
4.2.3 试验方案 |
4.2.4 数据采集 |
4.3 试验现象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滞回曲线 |
4.4.2 骨架曲线 |
4.4.3 承载能力 |
4.4.4 变形能力 |
4.4.5 强度衰减 |
4.4.6 刚度退化 |
4.4.7 耗能特性 |
4.5 抗剪承载力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5 小剪跨比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恢复力模型 |
5.1 引言 |
5.2 骨架曲线模型 |
5.2.1 骨架曲线的主要特征 |
5.2.2 骨架曲线的确定 |
5.2.3 骨架曲线的验证 |
5.3 卸载刚度的确定 |
5.4 滞回规则的确定 |
5.5 恢复力模型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部分埋置核心钢管组合桥墩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概况 |
6.2.1 试件设计 |
6.2.2 试件材料 |
6.2.3 试验方案 |
6.2.4 数据采集 |
6.3 试验现象及破坏机理 |
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1 曲率分布 |
6.4.2 滞回曲线 |
6.4.3 骨架曲线 |
6.4.4 承载能力 |
6.4.5 变形能力 |
6.4.6 强度衰减 |
6.4.7 刚度退化 |
6.4.8 耗能特性 |
6.4.9 残余位移 |
6.5 水平承载力计算 |
6.6 设计方法初探 |
6.6.1 受力特性及破坏形态 |
6.6.2 抗弯设计 |
6.6.3 抗剪验算 |
6.6.4 设计算例 |
6.6.5 构造建议 |
6.7 本章小结 |
7 部分埋置核心钢管组合桥墩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7.1 引言 |
7.2 有限元建模 |
7.2.1 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 |
7.2.2 钢筋和钢管材料本构 |
7.2.3 各部分相互作用定义 |
7.2.4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 |
7.2.5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
7.2.6 求解设置及结果输出 |
7.3 模拟结果验证 |
7.3.1 墩身变形和破坏形态对比 |
7.3.2 滞回曲线对比 |
7.4 工作机理分析 |
7.4.1 外围混凝土受力状态 |
7.4.2 钢筋骨架受力状态 |
7.4.3 核心钢管受力状态 |
7.4.4 混凝土芯柱受力状态 |
7.4.5 钢管混凝土与外围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
7.4.6 钢管混凝土与外围混凝土的内力分配 |
7.5 简化模型校验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600MPa高强钢筋在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目的及意义 |
2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历程与现状 |
3 综合管廊的分类 |
4 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的区别与联系 |
5 600 MPa级高强钢筋 |
5.1 600 MPa级高强钢筋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 600 MPa级高强钢筋性能 |
5.2.1 600 MPa级高强钢筋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5.2.1.1 尺寸和外形 |
5.2.1.2 重 量 |
5.2.2 600 MPa级高强钢筋的化学成分和碳当量 |
5.2.3 600 MPa级高强钢筋的强度、弹性模量及延性指标 |
5.2.4 600 MPa级高强钢筋弯曲性能 |
5.2.5 600 MPa级高强钢筋金相组织 |
5.2.6 600 MPa级高强钢筋的连接 |
6 600 MPa级高强钢筋在综合管廊的应用探讨 |
7 结 论 |
(6)刚度可控型装配式框架节点设计方法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装配式结构的背景 |
1.1.2 装配式结构的优势与研究意义 |
1.2 装配式结构的研究概述 |
1.2.1 国外的装配式结构概况 |
1.2.2 国内的装配式结构概况 |
1.3 装配式框架结构中节点性能的研究概述 |
1.3.1 国内的装配式框架节点研究情况 |
1.3.2 国外的装配式框架节点研究情况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改进装配式节点性能的途径 |
1.4.2 半刚性装配式节点需研究的问题 |
1.4.3 本文对刚度可控型节点的具体研究思路 |
第2章 刚度可控型框架结构计算理论与算例分析 |
2.1 半刚性节点基础计算理论 |
2.1.1 半刚性计算理论现阶段存在问题 |
2.1.2 半刚性节点在单点中的计算 |
2.1.3 半刚性节点在梁单元中的计算 |
2.2 半刚性节点在框架中的计算(柱抗侧刚度D) |
2.2.1 不考虑节点半刚性 |
2.2.2 考虑节点半刚性 |
2.2.3 两者抗侧刚度对比 |
2.3 框架算例分析(底部剪力法进行抗震计算) |
2.3.1 框架的梁柱线刚度和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
2.3.2 普通节点的地震作用计算 |
2.3.3 考虑半刚性节点的地震作用计算 |
2.3.4 框架地震作用对比分析 |
2.4 框架地震作用与转动刚度R关系 |
2.4.1 地震层间力 |
2.4.2 地震层间位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刚度可控型框架节点具体构造与有限元分析 |
3.1 刚度可控型框架节点具体构造 |
3.1.1 三层框架结构具体构造 |
3.1.2 刚度可控梁端节点具体构造与尺寸参数 |
3.1.3 此种刚度可控节点的特点与优势 |
3.2 刚度可控节点的理论承载力和转动刚度R分析 |
3.2.1 理论计算模型假定 |
3.2.2 理论承载力和转动刚度R计算 |
3.2.3 理论转动刚度R和拉弯板厚度b关系 |
3.3 刚度可控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1 模型参数设定(材料本构) |
3.3.2 接触面定义 |
3.3.3 有限元单元划分 |
3.4 刚度可控节点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
3.4.1 板厚3mm构件 |
3.4.2 板厚5mm构件 |
3.4.3 板厚10mm构件 |
3.4.4 弯矩骨架曲线与转动刚度汇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刚度可控型框架节点实体制作与实验布置 |
4.1 刚度可控型框架节点实体制作 |
4.1.1 梁柱节点尺寸 |
4.1.2 预制节点钢构件制作 |
4.1.3 预制节点混凝土构件制作 |
4.1.4 组装3 个预制节点试件(PCT-3mm、PCT-5mm、PCT-10mm) |
4.2 实验加载方案 |
4.2.1 拟静力实验特点 |
4.2.2 试验加载装置布置 |
4.2.3 加载制度曲线(位移—加载步数) |
4.2.4 试验实际布置图 |
4.3 实验量测方案 |
4.3.1 位移测量与位移计布置 |
4.3.2 拉弯板应变测量与应变片布置 |
4.3.3 混凝土梁柱钢筋应变测量与应变片布置 |
4.3.4 混凝土裂缝和拉弯板中部凸起测量 |
4.4 材性实验 |
4.4.1 钢板材性 |
4.4.2 混凝土材性 |
4.4.3 钢筋材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分析 |
5.1 加载现象与变形形态 |
5.1.1 板厚3mm构件(PCT-3mm)加载形变 |
5.1.2 板厚5mm构件(PCT-5mm)加载形变 |
5.1.3 板厚10mm构件(PCT-10mm)加载形变 |
5.2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5.2.1 滞回曲线与耗能能力 |
5.2.2 骨架曲线与理论屈服弯矩 |
5.2.3 修正骨架曲线与转动刚度(修正初始滑移) |
5.2.4 实验构件刚度退化 |
5.3 拉弯板应变分析 |
5.3.1 PCT-3mm的拉弯板应变 |
5.3.2 PCT-5mm的拉弯板应变 |
5.3.3 PCT-10mm的拉弯板应变 |
5.4 梁柱钢筋应变分析 |
5.4.1 PCT-3mm的混凝土钢筋应变 |
5.4.2 PCT-5mm的混凝土钢筋应变 |
5.4.3 PCT-10mm的混凝土钢筋应变 |
5.4.4 PCT-3、5、10mm的钢筋应变最值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刚度可控型框架结构数值模拟与抗震性能分析 |
6.1 刚度可控型框架的模拟方法 |
6.1.1 模拟软件简介 |
6.1.2 梁端刚度可控节点模拟 |
6.1.3 抗震分析方法 |
6.2 对三层框架结构的模拟分析 |
6.2.1 工程概况 |
6.2.2 现浇框架与使用刚度可控节点框架 |
6.2.3 周期与振型结果对比 |
6.2.4 层间位移角与层间剪力对比(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法) |
6.3 对十层框架结构的模拟分析 |
6.3.1 工程概况 |
6.3.2 现浇框架与使用刚度可控节点框架 |
6.3.3 周期与振型结果对比 |
6.3.4 层间位移角与层间剪力对比(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法) |
6.4 对十层框架结构的时程分析 |
6.4.1 选取地震波 |
6.4.2 时程中最大层侧移和层间位移角对比 |
6.4.3 结构顶层位移时程对比 |
6.4.4 时程分析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1.1 半刚性计算理论和有限元分析 |
7.1.2 刚度可控节点实验性能 |
7.1.3 使用刚度可控节点的框架性能 |
7.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7.2.1 节点制造优化改进制造难度和成本 |
7.2.2 拉弯板接触面优化改进其初始滑移 |
7.2.3 刚度可控节点布置优化改进框架抗震性能 |
7.3 展望 |
7.3.1 横向结构的连接(组合结构,混凝土柱,工字钢梁,耗能板) |
7.3.2 竖向结构的连接(变截面柱,柱端连接) |
7.3.3 三层刚度可控框架体系的拓展结构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双向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强钢筋的应用现状 |
1.2.2 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3 结构双向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结构非线性分析程序OpenSEES简介及数值模拟 |
2.1 OpenSEES程序概述 |
2.2 OpenSEES框架组成 |
2.3 前处理平台简介 |
2.4 基于OpenSEES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数值模拟 |
2.4.1 材料本构 |
2.4.2 截面模型 |
2.4.3 单元模型 |
2.4.4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振动台试验模拟算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弹塑性分析模型的建立 |
3.1 框架-剪力墙算例的设计 |
3.1.1 框架-剪力墙结构选型 |
3.1.2 构件截面尺寸确定 |
3.1.3 结构钢筋用量情况 |
3.2 分析参数的确定 |
3.2.1 结构质量源 |
3.2.2 材料参数 |
3.2.3 构件截面划分 |
3.3 双向地震波的选取 |
3.4 结构抗震性能评定指标的量化 |
3.4.1 结构整体性能评估 |
3.4.2 结构局部性能评估 |
3.5 分析结果的输出与数据后处理 |
3.5.1 整体反应的输出 |
3.5.2 局部反应的输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7度区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4.1 结构整体的性能评价 |
4.1.1 楼层位移 |
4.1.2 层间位移角 |
4.1.3 楼层剪力 |
4.2 结构构件的性能评估 |
4.2.1 杆端最大转角、转角延性需求和转动能力需求比 |
4.2.2 塑性铰出铰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8度区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5.1 结构整体的性能评价 |
5.1.1 楼层位移 |
5.1.2 层间位移角 |
5.1.3 楼层剪力 |
5.2 结构构件的性能评估 |
5.2.1 杆端最大转角、转角延性需求和转动能力需求比 |
5.2.2 塑性铰出铰情况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9度区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6.1 结构整体的性能评价 |
6.1.1 楼层位移 |
6.1.2 层间位移角 |
6.1.3 楼层剪力 |
6.2 结构构件的性能评估 |
6.2.1 杆端最大转角、转角延性需求和转动能力需求比 |
6.2.2 塑性铰出铰情况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工作 |
二、主要结论 |
三、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A.不同设防烈度区框架配筋表 |
B.不同设防烈度区所选取的地震波记录 |
附件 |
(8)模块化建筑全螺栓节点钢框架结构抗侧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必要 |
1.2 模块化建筑概述及发展 |
1.2.1 模块化建筑的概述 |
1.2.2 目前模块化建筑的类型 |
1.2.3 模块化建筑的发展 |
1.3 研究背景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模块化建筑模块单元结构体系选型 |
2.1 模块单元原型 |
2.2 模块单元模型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分析方法与模型验证 |
3.1 有限元分析概述 |
3.2 ANSYS有限元分析 |
3.2.1 模型单元选择 |
3.2.2 网格划分 |
3.2.3 非线性分析准则 |
3.3 模型验证 |
3.3.1 半刚性连接简化方法 |
3.3.2 半刚性节点实现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块化建筑模块单元抗侧性能分析 |
4.1 节点连接方式对模块单元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1 模型参数设置 |
4.1.2 模块单元静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3 模块单元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4 本节结论 |
4.2 刚性与半刚性模块单元内力分析 |
4.2.1 刚性与半刚性模块单元整体应力破坏分析 |
4.2.2 刚性与半刚性模块单元构件应力发展分析 |
4.2.3 本节结论 |
4.3 节点刚度对半刚性模块单元内力的影响 |
4.3.1 刚性与半刚性模块单元构件内力对比 |
4.3.2 不同节点刚度设置 |
4.3.3 本节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偏心斜支撑在模块单元中的应用 |
5.1 新型偏心斜支撑介绍 |
5.2 支撑模块单元设计 |
5.3 支撑模块单元模型参数设置 |
5.4 支撑模块单元力学性能分析 |
5.4.1 支撑模块单元静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
5.4.2 支撑模块单元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
5.4.3 本节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基于美国组合钢板梁桥通用图的中美桥梁设计规范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不足 |
1.2.1 组合结构桥梁发展概况 |
1.2.2 标准图发展概况 |
1.2.3 中外规范对比现状 |
1.2.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设计基本规定对比 |
2.1 设计准则 |
2.2 极限状态及荷载组合 |
2.2.1 中国桥规 |
2.2.2 美国桥规 |
2.2.3 中美桥规对比 |
2.3 材料性能 |
2.3.1 混凝土 |
2.3.2 钢筋 |
2.3.3 钢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荷载及其作用效应对比 |
3.1 美国组合钢板梁桥通用图 |
3.1.1 基本信息 |
3.1.2 结构主要技术指标 |
3.1.3 材料主要技术指标 |
3.1.4 施工方法 |
3.2 差异度 |
3.2.1 效应差异度 |
3.2.2 抗力差异度 |
3.2.3 综合差异度 |
3.3 恒荷载 |
3.4 汽车荷载 |
3.4.1 汽车荷载 |
3.4.2 疲劳荷载 |
3.4.3 挠度荷载 |
3.4.4 纵横向折减系数 |
3.4.5 横向分布系数 |
3.4.6 冲击系数 |
3.4.7 活载内力 |
3.5 均匀温度 |
3.6 梯度温度 |
3.7 徐变作用 |
3.8 收缩作用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极限状态作用效应及抗力对比 |
4.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4.1.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截面抗弯 |
4.1.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竖向抗剪 |
4.1.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纵向抗剪 |
4.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4.2.1 挠度 |
4.2.2 裂缝宽度 |
4.2.3 应力 |
4.3 疲劳验算 |
4.3.1 正应力疲劳 |
4.3.2 剪应力疲劳 |
4.3.3 剪力钉疲劳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HRB600E高强抗震钢筋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600MPa级高强钢筋的生产工艺 |
1.2.1 微合金化生产工艺 |
1.2.2 轧后余热处理生产工艺 |
1.3 600MPa高强钢筋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1.3.1 国外发展及现状 |
1.3.2 国内发展及现状 |
1.4 高强钢筋强韧化机理 |
1.4.1 固溶强化 |
1.4.2 沉淀析出强化 |
1.4.3 细晶强化 |
1.4.4 位错强化 |
1.4.5 相变强化 |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HRB600E钢筋用钢化学成分设计 |
2.1 主要微合金化元素对钢筋性能的影响 |
2.1.1 试验方案 |
2.1.2 结果分析 |
2.2 Nb微合金化对钢筋性能的影响 |
2.2.1 试验方案 |
2.2.2 结果分析 |
2.3 HRB600E钢筋化学成分设计 |
2.4 钢筋化学成分检验 |
2.5 本章小结 |
3 HRB600E钢筋用钢制备工艺 |
3.1 HRB600E制备工艺研究 |
3.2 HRB600E制备工艺路线 |
3.3 炼钢工艺控制 |
3.3.1 转炉冶炼和脱氧合金化控制 |
3.3.2 LF炉精炼控制 |
3.3.3 连铸过程控制 |
3.4 轧钢工艺 |
3.4.1 加热炉加热控制 |
3.4.2 轧制和冷却控制 |
3.5 HRB600E钢筋性能检测 |
3.5.1 钢筋拉伸及弯曲性能测试 |
3.5.2 钢筋金相及非金属夹杂物 |
3.5.3 钢筋焊接性能 |
3.5.4 钢筋疲劳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4 HRB600E钢筋用钢试验结果分析 |
4.1 HRB600E钢筋化学成分检验 |
4.2 HRB600E钢筋拉伸及弯曲试验 |
4.2.1 热轧钢筋拉伸及弯曲试验 |
4.2.2 时效钢筋拉伸试验 |
4.3 HRB600E钢筋金相组织及非金属夹杂物 |
4.4 HRB600E钢筋焊接试验 |
4.4.1 钢筋闪光焊试验 |
4.4.2 钢筋帮条焊试验 |
4.5 HRB600E钢筋疲劳试验 |
4.6 综合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HRB600E钢筋混凝土应用性能试验及分析 |
5.1 HRB600E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能力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受弯承载能力分析 |
5.2 HRB600E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3 异形柱抗震能力分析 |
5.3 HRB600E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 |
5.3.1 试验材料 |
5.3.2 试验方法 |
5.3.3 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作者简介 |
四、400MPa热轧带肋钢筋推广应用试点工作会议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制备技术、力学性能与微观机理研究[D]. 陈涛. 广州大学, 2020(02)
- [2]叠合厚板及拼接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D]. 莫佳杰. 浙江大学, 2020(02)
- [3]半灌浆套筒钢筋连接缺陷的性能影响研究[D]. 张嘉欣. 中北大学, 2020(09)
- [4]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抗震性能研究[D]. 田甜.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5]600MPa高强钢筋在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应用研究[J]. 程晓林,李良松,付军恩,张世平,汪本刚,仲海民. 水利水电技术, 2019(07)
- [6]刚度可控型装配式框架节点设计方法与力学性能研究[D]. 薛弘毅. 东南大学, 2019(05)
- [7]高强配筋框架-剪力墙结构双向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研究[D]. 卢嘉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模块化建筑全螺栓节点钢框架结构抗侧性能研究[D]. 于宏. 广州大学, 2019(01)
- [9]基于美国组合钢板梁桥通用图的中美桥梁设计规范对比[D]. 刘城. 长安大学, 2019(01)
- [10]HRB600E高强抗震钢筋制备工艺研究[D]. 乔国平. 辽宁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