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优势品种和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冯婷婷,汪超,张郁,李扬,石勇[1](2022)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文献计量并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主题词,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3—2021年收录的来源于核心期刊的937篇相关文献,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收集的文献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线分析、关键词突变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及时区图分析,探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的演进历程、研究热点及发展前景。结果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文献年度发表数趋于稳定;运用关键词共线分析,可知食品安全监管主要涉及的研究内容有(1)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模式及法律研究;(2)食品安全监管治理策略;(3)食品安全监管效果评价。运用关键词聚类分析,将18个食品安全监管聚类归为4类:政府的主导作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重要组织机构、食品安全问题;运用关键词突变分析,可了解到食品安全监管由浅入深的研究演变历程;运用时区图分析,可知食品安全监管研究呈现出不断与时俱进、全方位优化的特点。结论未来应细化食品安全监管研究领域,创新食品安全监管研究方向。
张哲,朱蕾,樊永祥[2](2021)在《建党百年回顾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的奋斗路和新征程》文中认为为落实"最严谨的标准"要求,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从农田到餐桌的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和主要发达国家基本一致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文章以时间顺序回顾了食品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经历的食品行业发展、国际食品标准和贸易的影响。在回顾食品安全标准变迁的基础上,总结了"最严谨的标准"体系建立的历程,为如何实现食品安全标准水平进入世界前列的目标提出建议。
许金珂[3](2021)在《基于NIRS的莱鲍迪苷A生产工艺优化及快速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甜菊糖因其高甜低热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食药行业青睐。其中,尤以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A,RA)因其甜度、理化性质等都优于其他甜菊糖苷,其特性也最接近蔗糖,成为蔗糖的有效替代品。因此,如何获取高质量RA是甜菊糖产业亟需突破的热点与难点。原材料甜菊叶的质量以及结晶纯化工艺是目前限制RA产量和纯度的关键,然而对于以上两个关键环节,目前缺乏深度的理解以及有效的过程评价与表征的方法。鉴于此,本研究主要从甜菊叶的品种判别与品质筛选、RA的结晶纯化关键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方面开展研究,突破生产工艺、质量监测技术的瓶颈,提出甜菊叶筛选过程的质量表征方法以及结晶过程“可视化”技术体系,从而确保生产过程关节环节质量可视,产品质量均一、稳定,为国内甜菊糖生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实验依据与理论基础。首先,针对甜菊叶品种差异、质量不同的问题,建立基于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的评价体系。在静态建模方面,考察了近红外光谱仪器的分辨率、扫描次数、样品粒径以及干燥时间对NIR光谱数据的稳定性及重复性的影响,进而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y,SIMI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方法建立品种判别模型。在动态建模方面,开展基于传送带输送模式下的甜菊叶在线质量判别研究,通过利用角光谱转换的方法消除光程不稳定的影响,进而采用PCA和聚类分析对甜菊叶的质量进行在线判别。结果表明,在静态建模方面,将不同品种的甜菊叶样品粉碎过100目筛网,置于55℃干燥箱10h,在分辨率为16cm-1,扫描次数为32的条件下,采集的NIR光谱稳定性好。利用PCA、SIMICA、PLS-DA等方法,能够成功建立高RA型,高STV型,RA型和混合型的4个不同品种甜菊叶的定性模型,且原始光谱经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预处理后建立的 PLS-DA 判别模型最佳,模型识别率和拒绝率均达100%。在动态建模方面,通过角光谱转换可有效消除光程的影响,PCA可以将部分劣质叶片排除在95%控制限之外,聚类分析也可将劣质叶片有效地识别出来。本部分的研究表明NIR光谱分析方法可以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有效地评价甜菊叶的质量,提升现场收购与生产投料时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加强对产品质量的设计,为质量源于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结晶是影响RA质量的另一个关键单元操作。本研究使用混合溶媒结晶法,对RA80(RA含量大于80%)及RA98(RA含量大于98%)的结晶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同时采用拉曼光谱成像的方法建立了RA结晶过程固相体系变化的可视化表征技术。在结晶工艺研究方面,以RA的含量和转移率为指标,先考察了 RA80的纯化工艺,继而考察RA98的纯化工艺。通过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对溶媒的种类及比例、溶媒的加入量、加热回流时间和冷却放置时间等进行考察,确定最佳结晶工艺,最后进行中试验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结晶过程间隔取样,利用拉曼光谱成像表征结晶过程固相体系中RA的含量趋势变化。结果表明,RA80的生产工艺为:RA含量为40%的甜菊总苷加入8倍量乙醇加热回流1.5 h,放置析晶4 h,过滤,烘干。RA98的生产工艺为:RA80加入12倍量的混合溶媒(甲醇:乙醇=1:2),加热回流2 h,放置析晶4 h,过滤,烘干。结晶过程固体样品的成像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进行,晶体中的RA含量在逐渐增加,并呈现出前期变化快速,后期逐渐平稳的结晶过程。通过本部分的研究,建立了两种RA纯化工艺,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大规模转移,同时建立了基于拉曼光谱的生产过程RA可视化定性表征方法。第三,在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引入NIR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结晶过程,为质量源于设计奠定基础。台式实验室型NIR仪器体积庞大、维护成本高,而微型NIR仪器受尺寸限制难以实现宽波段覆盖。基于此,本文开展了微型NIR传感器的融合设计研究,开发了一套能够实现两个传感器同时采集光谱的近红外光谱分析软件,针对本文研究对象-RA结晶过程液相体系样品对检测系统的要求建立了一套基于透射模式的融合传感器检测系统。首先完成了微型NIR传感器检测系统的硬件搭建,其次开发了相应的近红外光谱分析软件。该软件基于Python语言实现,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功能设计。Pyserial模块完成底层通信,PyQt5完成交互界面的编写,软件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存储。通过本部分研究,建立了一套微型NIR传感器融合检测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快速完成特殊采集目的的定制软件开发,并可根据采集对象的特征光谱任意组合覆盖不同波段的仪器进行检测,具有便携、多场景应用、灵活变换采集波段等优点,为后续融合光谱数据分析奠定了基础,也为仪器微型化、在线检测分析建立了理论基础。第四,针对结晶过程RA在液相体系中的变化规律,开展基于线性建模方法的微型NIR传感器融合研究。对结晶过程液相体系间隔取样过滤,利用第四章建立的光谱采样系统采集NIR光谱;采用NIR数据非融合方法、低级融合方法以及中级融合方法建立线性校正模型,通过建模结果比较确定RA的最佳线性校正模型,实现RA结晶过程分析。结果显示,传感器1建立的PLS模型的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derrorofcalibration,RMSEC)、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derrorofcrossvalidation,RMSECV)、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校正集决定系数(Rc2)、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cv2)、验证集决定系数(Rp2)分别为4.417mg/mL、8.990mg/mL、3.440 mg/mL、0.8719、0.4628、0.9081,残差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on deviation,RPD)为 3.298;传感器2建立的 PLS 模型 RMSEC、RMSECV、RMSEP、Rc2、Rcv2、Rp2分别为3.868 mg/mL、6.356 mg/mL、3.220 mg/mL、0.9018、0.7315、0.9195,RPD值为3.524,证明传感器1和2都可以用于RA结晶过程液相体系的质量表征。融合数据研究的结果显示,原始光谱低级融合PLS模型与传感器1结果相比,RMSEP减小21.90%,RP2和RPD分别增加3.94%和28.05%;与传感器2结果相比,RMSEP减小16.55%,Rp2和RPD分别增加2.65%19.84%。中级数据融合模型也展示出了较好的预测性能,与传感器1和2的单个PLS模型相比,SO-PLS模型的RMSEP分别减小10.95%和4.86%,Rp2分别增加2.41%和1.14%,RPD分别增加12.31%和5.11%;SO-CovSel模型的RMSEP分别减小了10.46%和 4.33%,RP2分别增加了 2.41%和 1.14%,RPD 分别增加 11.67%和 4.51%。传感器1序贯模型比其PLS模型RMSEP减小2.01%,RP2增加0.19%;传感器2序贯模型比其PLS模型RMSEP减小4.33%,RP2增加1.14%,序贯模型的RPD值只有非常小幅度的增加。综上所述,基于数据融合的线性模型的建模效果均比非融合的单传感器模型表现更佳,说明数据融合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其中原始光谱低级融合PLS是RA定量的最佳线性表征模型。通过本部分研究,确定了结晶过程液相体系RA定量的最佳线性表征模型,对液相体系RA含量的快速测定能够科学地理解结晶过程,判断结晶终点,也为实现多传感器信息的融合互补提供了建模思路。最后,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t,AI)的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尝试对结晶过程进行非线性的描述,以期建立基于AI的新型建模算法。本部分利用一维CNN实现RA定量分析,并探究利用CNN特征提取实现微型传感器之间原始光谱低级融合、外积融合、PCA融合的建模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NN建立的RA定量模型相比PLS模型预测能力得到改善。传感器1的CNN模型比线性PLS模型的RMSEP低4.96%,RP2和RPD分别增加2.41%和5.06%;传感器2的CNN模型比PLS模型的RMSEP低1.68%,Rp2和RPD值分别增加1.36%和10.61%。在数据融合研究中,建模效果最佳的原始光谱低级融合CNN模型对比单传感器PLS模型表现突出,与传感器1和传感器2的PLS模型对比,RMSEP分别减小20.97%和15.56%,Rp2分别增大3.73%和2.45%,RPD值分别增加37.66%和28.83%。本部分的研究表明基于AI的CNN非线性模型可以更好的描述结晶过程,为非线性的结晶动力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限制RA质量的瓶颈单元操作进行研究,在原材料方面,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了甜菊叶的静态和动态质量判别体系;在结晶纯化方面,设计微型NIR融合传感器检测系统,利用NIR技术和拉曼光谱技术结合数据融合方法、AI建模方法实现了 RA结晶过程固相与液相的质量可视化表征,为在线分析方法的传感器融合、数据融合的AI建模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本文的研究加强了对产品质量形成的理解,也为质量源于设计奠定了基础。
李泽明[4](2021)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保健食品安全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保健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平稳运行。时至今日,保健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国家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衡量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与其它可控性疾病不同,保健食品安全问题不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得到有效的控制。恰恰相反,随着保健食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机械生产的集约化,保健食品安全事故在近几年不断涌现。历史经验表明,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保健食品安全事故都有可能出现。因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保健食品安全,应该建立完善的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系统工程,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应该全面考量保健食品监管的各个方面,这是因为,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任何环节都能直接对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产生重大的影响。虽然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来看,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我国保健食品风险评估制度尚不完善;保健食品监管部门监管手段单一;保健食品内部举报人制度尚不完善;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社会公众以及企业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出发点是建立现代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核心,也是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重中之重。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应该强调理论基础、应该重视理论建设。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理论是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基石,也是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重要保障。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是一个涵盖多个学科的重大课题,因此,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应该深入探索相应的经济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管理学理论以及法律价值理论。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构还应该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总结出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应该坚持的原则和思路。通过对国内外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实践的考察,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应该坚持法治原则、效率原则和信息化原则,应该重视法律制度建设、监管主体建设和社会公众的作用。具体而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应该健全保健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在确立保健食品监管法律法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保健食品监管法律法规的路径选择。除此以外,还应该从技术层面完善保健食品监管风险评估制度。监管主体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应该重视监管主体监管能力的提高,因此,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应该转变保健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管理念、应健全保健食品监管问责制度、应完善保健食品监管信用体系、应健全内部举报人制度。企业以及保健食品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等也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建立应提高企业自我监督的意识、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监督作用。
常乐[5](2021)在《基于博弈理论的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监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发展。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质量事件也屡屡发生,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则多是因食品企业失信经营所导致。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主体,应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但诸多食品企业还远未担当起现代社会所赋予的职能和所期望的使命。本文以食品企业失信经营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博弈视角探讨了对失信经营企业的监管策略以及如何实现社会共治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梳理。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针对食品企业失信经营问题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为企业诚信缺失、监管、信息技术、道德文化、检测技术和供应链复杂度,为进一步促进食品企业诚信经营、提升食品质量制定科学监管策略和谋求社会共治奠定基础。二在以预防为主、风险管理的理念指导下,对如何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管制度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围绕经济处罚问题,通过构建混合策略博弈和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如何确定合理经济处罚额度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既要通过经济处罚达到对企业失信经营实现制约、威慑作用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又要兼顾监管成本和监管效果的均衡。得出当经济处罚额度较低时,提高经济处罚可以增加对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的威慑力;而当经济处罚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提高经济处罚则不能显着提高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的威慑力。三是从社会共治角度探讨了对企业失信经营行为监管问题。文章探讨了在完全依靠企业自律或监管缺失不能确保食品安全情况下,如何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公众舆论和消费群体等社会各方面绕抓共管的机制与作用。通过构建企业监管机构和消费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将传统的单纯依赖监管机构的单向监管模式与社会共治模式结合进行分析,探讨了企业失信经营的利弊选择策略及监管机构相应的监管举措与消费者应采取的消费行为。得出为促进消费者在社会共治中的参与程度,应当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提升消费者质量意识、维权意识,同时从制度上保障消费者维权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拓展消费者维权的途径,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并对媒体和检测机构等其他第三方参与共治主体进行了策略分析。四是在对食品企业失信经营行为成因做出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发生食品危机时企业、监管部门及媒体如何采取信任修复的问题。即因企业失信经营而发生食品危机后作为责任主体的生产经营企业是应如何清除和减少公众对食品的信任缺失;挽回社会舆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产生的企业生存危机、抵制消费甚至巨额赔偿等状况;如何应对监管机构的问责、惩罚及民事甚至刑事等法律手段介入的紧迫局面。在方法上使用满意度调查法和Mayer信任模型,并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通过对信任模型与信任修复策略关系的构建分别探讨了企业、监管机构、公众媒体等对发生食品危机后的信任修复策略进行了研究。得出食品危机后,企业应当诚信经营,将工作重点放在对食品质量更为严格的把控上,积极向消费者传递产品质量信息,使信息传递更为透明,并构建相应的信用担保体系。文章创新之处主要有:一是有别于传统的单向监管思维模式,基于博弈视角运用系统分析的观念,对企业、监管机构、消费者因企业失信经营问题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予以剖析其成因。综合平衡各方利益以达到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二是通过构建演化博弈和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对企业和监管机构应采取的相应策略进行研究。与以往以经济处罚为主要惩戒手段的观点不同,得出当食品企业失信经营问题发生后,经济处罚额度虽有一定的制约效果,但当达到某个均衡点时处罚效用会有显着的衰减趋势,从而使得监管效率相应下降,并由此得出要对失信经营形成足够威慑仅凭经济处罚不能够遏制企业失信经营问题的发生,必须从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社会共治等方面统筹共举。三是由构建食品企业、监管机构和消费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论证了对企业失信经营问题的传统单向监管演化为社会共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得出结论为社会共治是随食品企业因失信经营而获利与消费者遭受损益程度而自然演化形成,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应尽可能在企业失信经营获利尚微时形成社会共治局面。不同于食品质量传统监管局限于“依法监管、科学监管”的指导思想,文章侧重于“诚信监管”。四是在对食品企业失信经营以预防为主,全过程常规监管之外,着重探讨发生食品危机后的企业信任修复策略,对事后取缔、查封等不准继续经营的失信企业,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除企业自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外,政府部门、消费者及公众舆论也需积极融合共同参与,以使企业重新获得社会认可并得以生存发展。通过对企业失信经营问题的研究,采取实地考察、走访调研、资料收集、理论分析、模型构建、仿真分析等方法和手段,主要针对企业失信经营的影响因素,食品危机发生后的企业信任修复,监管机构以经济处罚为主要手段的监管策略,以及如何对失信经营企业形成社会共治局面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同时对有关问题做了相应讨论,诸如监管机构的合理设置、法律法规及奖惩制度的完善、企业行业征信系统的设计、检测技术的提高、以及可追溯系统的建立等,以期达到促使企业诚信经营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最终目的。
郭娟[6](2021)在《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文中认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第二章明确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为了解扬州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各类食品中污染物的分布状况,掌握扬州市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本研究于2019—2020年对扬州市食源性疾病、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高危食品类别及有害因素污染水平,为有关部门实施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1 食源性疾病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源性疾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2020年扬州市各哨点医院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集病例生物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同时对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2020年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9504例,病例集中于第三季度(36.92%);≥66岁年龄组的人群发病率最高(20.82%);病例职业中农民的发病率最高(26.32%);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为主;可疑食品类别以肉与肉制品为主。共采集病例生物样本2040份,总阳性率为10.39%;共检出4种病原微生物,分别为诺如病毒(5.00%)、沙门氏菌(3.82%)、副溶血性弧菌(1.5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0.05%);病原体在6~15岁年龄组人群中检出率较高(16.81%),且以诺如病毒和沙门氏菌为主,副溶血性弧菌在16~25岁年龄组人群中检出率最高;病原体在第一季度检出率最高(18.37%),且均为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在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有病原体检出病例对应的最可疑食品类别为乳与乳制品(24.06%)。沙门氏菌的主要型别为鼠伤寒沙门氏菌(35.90%),诺如病毒以Ⅱ型为主(83.33%)。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3起,累计发病人数175人,病死率0.57%(1/175)。在致病因素明确的9起暴发事件中,33.33%的暴发事件是由亚硝酸盐引起,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22.22%)、变形杆菌(11.11%)、副溶血性弧菌(11.11%)、砷化物(11.11%);暴发时间集中于第三季度(53.85%);暴发场所以饭店(酒店)为主(46.15%);原因食品主要是调味品、肉与肉制品。结论:2019—2020年扬州地区的食源性疾病、病原体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具有各自流行特征,相关部门可根据相应特征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以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2 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污染状况。方法:依据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在扬州市6个县市区内进行食品样品的采集,参照《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相关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检测。结果:2019—2020年共监测5大类398份食品样品,总不合格率为8.04%(32/398),其中4类11份食品样品检出卫生指示菌指标超标,超标率为4.55%(11/242),具体表现为肉与肉制品、餐饮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超标,粮食制品中霉菌,乳与乳制品中碱性磷酸酶超标,各自的超标率分别为1.67%(1/60)、4.08%(4/98)、4.17%(2/48)、11.11%(4/36)。3类23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微生物,总检出率为7.06%(23/326),共检出5种25株致病微生物,其中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属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6.05%、10.42%,主要污染的是粮食制品和餐饮食品;粮食制品、肉与肉制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9.17%和4.86%,粮食制品中主要检出蜡样芽胞杆菌、肉与肉制品中主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便利店/零售店、农贸市场、超市的食品致病微生物污染较严重,检出率分别为23.08%、11.11%、5.19%。结论:扬州市粮食制品、肉与肉制品、餐饮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为蜡样芽胞杆菌、克罗诺杆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较为零散。3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目的:了解扬州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确定风险因子的可能来源及分布,为食品安全防控工作提供数据依据。方法:依据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在扬州市辖区内采集食品样品,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标准操作程序,对样品中的相关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采用点评估法对食品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2019—2020年共检测9大类389份食品样品101个指标,样品合格率为93.32%;其中5大类26份食品样品中共9个指标超标,样品超标率为6.68%。不合格指标为水产动物中的镉元素,鸡蛋中的甲硝唑、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金刚烷胺和灭蝇胺,鸡肉中的金刚烷胺,辣椒中的氯氟氰菊酯、油条中的含铝添加剂、小麦制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点评估的结果显示蔬菜中的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谷物和水产动物中的镉,小麦制品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带来的膳食暴露风险不可接受。结论:扬州市部分食品中存在化学污染物超标现象,且部分化学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较大,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乐梨庆[7](2021)在《荞麦年糕的研制及其贮藏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荞麦,是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的一种双子叶作物,属于药食同源类的优质杂粮,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生物类黄酮、手性肌醇、植物甾醇等营养及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肿瘤、抗菌抗炎、抑制肥胖、降血脂血糖、降胆固醇、预防结肠癌及便秘等功效,倍受消费者青睐。发掘荞麦营养保健功能,拓展荞麦营养化加工方式,扩充荞麦食品多样化,对满足现代人们追求养生保健的生活理念意义重大。传统年糕通常是以富有黏性的优质大米为主要原料,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色素制成的半方便性特色小吃,醇香美味,外观洁白如玉,口感软糯爽滑,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其产品单一,货架期短,易腐败变质等问题大大限制了年糕产业的发展。因此,本论文在对比分析五个产区主栽荞麦营养及功能成分的基础上,以高营养价值的荞麦为添加原料,研制一种荞麦新型年糕,探究荞麦年糕的灭菌方式及贮藏期理化特性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从全国五个产区收集了49份荞麦材料,涉及10个荞麦主栽品种,对其营养成及功能性成分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发现云南迪庆的荞麦脂肪含量(4.73%)最高;甘肃定西的荞麦灰分含量(2.22%)及总淀粉含量(56.25%)最高;云南迪庆的荞麦直链淀粉含量(15.41%)低于其他四个产区,表明其糯性更强;在检测出的16种氨基酸中,荞麦的谷氨酸含量最高(1.692%),其次是天冬氨酸(1.198%)和精氨酸(1.039%),宁夏固原西荞1号赖氨酸含量最高(1.004%),云南迪庆的荞麦总氨基酸含量高于另外4个产区;苦荞中的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高于甜荞,山西太原迪苦2号的总黄酮(2.750%)和芦丁(12.838 mg/g)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17项指标中灰分、矿物质(Cu、Fe、Zn、Ca、Mg)、总氨基酸、总黄酮、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为影响荞麦品质的关键指标,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8.47%,综合评价49份荞麦材料的品质,最优的荞麦品种为甘肃定西迪苦2号,最低的为山西太原川荞1号,总体综合评分最高的为宁夏固原生长环境下的荞麦。2、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探究原料对荞麦年糕品质的影响,以L9(34)正交试验得到荞麦年糕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加水量为70%时,调制的面团更适于制作荞麦年糕;蒸制时间为20 min时荞麦年糕感官品质最佳;粳糯比对年糕硬度影响极显着(P<0.01),荞麦添加量与质构各参数和感官评分均呈极显着相关(P<0.01),白砂糖添加量对年糕样品的粘着性、弹性、凝聚力和恢复力影响极显着(P<0.01);以粳糯比2:3,荞麦添加量3%,白砂糖添加量10%,这一配方制作的荞麦年糕具有良好的口感及品质。3、经过不同灭菌方式处理后,荞麦年糕的感官品质差异极显着(P<0.01),其中乙醇喷涂处理组和酸洗处理组不适于荞麦年糕的杀菌,而高压蒸汽处理和水浴处理可用于荞麦年糕的杀菌,且这两种灭菌方式在感官得分方面差异不显着。在质构特性方面,高温高压处理和水浴处理的荞麦年糕综合品质更佳,两种灭菌方式质构参数差异不显着。在灭菌效果方面,高压蒸汽处理效果最好,其次是水浴处理,乙醇喷涂效果最差。综合来看,高压蒸汽处理(105℃,30 min)更适用于荞麦年糕的灭菌。4、在最佳荞麦年糕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对室温(25℃)和冷藏(4℃)两种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荞麦年糕的理化指标、微生物变化进行分析。荞麦年糕中的硬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升高的趋势,粘性和咀嚼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粘着性、弹性、凝聚力和回复力则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传统年糕质构特性的变化与荞麦年糕一致,但变化幅度高于荞麦年糕。4℃贮藏时,荞麦年糕和传统年糕的老化程度深于常温贮藏条件,这是因为在低温贮藏时,淀粉类食品的质地变化较大,老化速度会加快。新鲜荞麦年糕含水量为39.13%,高于新鲜传统年糕的含水量(38.18%),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荞麦年糕和传统年糕的含水量和持水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荞麦年糕的水分含量整体高于传统年糕,这可能是因为荞麦全粉中纤维素的含量高于粳米粉和糯米粉。对于两种贮藏温度条件下的年糕来说,4℃贮藏的年糕持水率下降趋势低于常温贮藏,这是因为在较低的贮藏温度下,水分迁徙更慢,水分蒸发量低。在贮藏过程中,年糕的p H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4℃贮藏组年糕下降最缓慢,同时4℃贮藏能够抑制荞麦年糕和传统年糕中的微生物生长,贮藏时间更长。
董超凡[8](2021)在《休闲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已经从吃得饱,变为吃得好。我国人口众多,同时也是食品消费大国,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娱乐休闲时间,选择较为方便快捷的休闲食品。休闲食品也逐渐成为消费者,食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消费者休闲食品的消费比例不断上升,休闲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其管理也面临许多问题。社会公众对于休闲食品安全难以保障的情况也越来越敏感。因此,探求休闲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关键影响因素,改善政府管理方式,保障休闲食品安全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休闲食品安全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对休闲食品现状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休闲食品目前存在小作坊生产状况;高盐、高糖、高油“三高”的状况;菌群超标、不合理使用添加剂问题;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监管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休闲食品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休闲食品标准难统一、政府监管不健全、休闲食品多为小作坊生产且工业化程度低、生产理念落后、生产企业安全道德教育问题、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落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发放问卷收集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对影响休闲食品安全主要环节进行分析,找到安全管理的重点所在,并为管理对策提供数据支撑。在借鉴休闲食品安全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政府监管理论、新公共管理论等理论,提出了保障休闲食品安全管理对策建议,通过统一休闲食品标准要求;完善政府监督管理;提高小作坊安全预防治理水平;休闲食品科技工业创新、加强消费者及生产企业相关安全教育方式,落实休闲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休闲食品及消费者安全。
张文雨[9](2021)在《叶下珠乙醇萃取物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叶下珠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叶下珠的全草,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及药用价值,故在医药学领域被广泛研究,但在食品领域研究很少。本试验以河北省赤城县产叶下珠作为原料,通过试验得到叶下珠中黄酮和酚酸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并研究叶下珠乙醇萃取物的成分特性及应用特性,最后应用于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抑制亚硝胺生成以及延长酱卤肉制品货架期。试验结果如下:1、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后的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32%乙醇(V/V),提取温度63℃,超声时间159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黄酮提取率可达到2.77±0.20%。叶下珠中酚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1%乙醇(V/V),超声温度61℃,超声时间15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酚酸提取率可达到3.62±0.11%。2、研究了叶下珠中黄酮及酚酸的抗氧化活性,分别测定了其对四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并与VE做对比。结果表明:当叶下珠中黄酮、酚酸和VE浓度均为3.0 mg/mL时,对四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如下:DPPH自由基:93.77±0.01%、91.60±0.01%、21.89±0.03%;羟自由基:59.41±0.01%、53.44±0.01%、53.15±0.0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37.66±0.01%、40.41±0.01%、57.53±0.02%;ABTS自由基:92.71±0.01%、86.24±0.02%、41.96±0.01%。表明叶下珠乙醇萃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除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外,抗氧化效果均强于VE。3、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叶下珠黄酮提取液及酚酸提取液对沙雷氏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及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叶下珠黄酮提取液及酚酸提取液的抑菌效果良好。叶下珠黄酮提取液对四种菌的最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70±0.15 mm、20.00±0.08 mm、19.00±0.22mm、20.00 mm,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25 g/mL、0.125 g/mL、0.125 g/mL、0.125 g/mL;叶下珠酚酸提取液对四种菌的最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00±0.17 mm、18.70±0.06 mm、18.00±0.08mm、20.00±0.08 mm,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 g/mL、0.25 g/mL、0.25 g/mL、0.25 g/mL。4、通过一系列稳定性试验表明,叶下珠中的黄酮和酚酸对高温、光照、氧化剂、酸碱较为敏感。在食品添加剂方面,黄酮对10%蔗糖及0.5%氯化钠稳定,酚酸对10%蔗糖、0.5%氯化钠和0.20%山梨酸钾稳定。在金属离子方面,黄酮对K+、Na+、Ca2+稳定,酚酸对K+、Na+、Zn2+稳定。在温度方面,黄酮在4℃、20℃、37℃条件下可保持稳定,酚酸在4℃、20℃中可保持稳定。黄酮在p H 5和p H 7时可以保持稳定,酚酸在p H 5时可以保持稳定。急性毒理学试验证明,叶下珠乙醇萃取物属于无毒级物质。5、将叶下珠乙醇萃取物添加到酱肉及酱肘子中,分设四组实验,添加量分别为0.0%、1.00%、2.50%、5.00%(以肉重量为准),在第0天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添加组在质地及气味方面得分高于未添加组,是因为植物提取液降低了肉制品的油腻感。以国标为基础,通过试验比较大肠菌落数及菌落总数,得到结论:叶下珠乙醇萃取物对酱肉及酱肘子有一定的延长货架期的效果,在室温条件下(20℃)可将货架期延长一天。6、叶下珠乙醇萃取物可抑制酱肘子与酱肉中丙二醛的生成。加入0.50%叶下珠乙醇萃取物的组丙二醛生成量最少。酱肘子生成量为146.90±0.32 nmol/g,酱肉生成量为258.68±0.24nmol/g,说明叶下珠乙醇萃取物可有效抑制酱卤肉制品的氧化程度。7、叶下珠乙醇萃取物对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亚硝胺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当叶下珠黄酮提取液浓度为0.03 g/mL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为74.11±0.77%,对亚硝胺的抑制率为61.67±0.28%;当叶下珠酚酸提取液浓度为0.03 g/mL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为66.79±0.62%;对亚硝胺的抑制率为53.70±0.82%。
匡文玲[10](2021)在《柠檬NFC果汁风味及功能性物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柠檬是一种具有浓郁的芳香气、色泽鲜艳、营养丰富的双子叶植物纲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柠檬鲜果及其加工制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柠檬NFC果汁在加工过程中受热时间短,营养成分损失少,能够更好保持鲜果的成分和味道。目前,国内学者对柠檬NFC果汁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重庆潼南的尤力克柠檬鲜果为试材,对柠檬NFC果汁的加工工艺进行设计与优化,并测定相关品质指标进行验证;利用HS-SPME-GC-MS对柠檬NFC果汁中的风物物质进行分析,与市面上的NFC果汁饮料进行对比研究;利用HPLC-MS/MS分析柠檬NFC果汁中的功能性成分,并在细胞水平进行深化探究柠檬果汁对高脂诱导L-02肝细胞氧化损伤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如下:(1)对柠檬NFC果汁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巴氏灭菌、高温灭菌、超高压灭菌、高温高压灭菌4种灭菌方式中,超高压灭菌400 MPa条件下处理6 min对产品本身营养成分破坏最小,为最优灭菌方式;二水平Plakt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柠檬NFC果汁加工工艺的主要因素为果胶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均质压力(P<0.05),并且得出0.1%纤维素酶添加量、0.01%淀粉酶添加量、0.06%α-L-鼠李糖酶添加量,0.04%β-D-葡萄糖苷酶添加量,酶解时间5 h、超高压灭菌时间6 min,为最优解;响应面分析结果为果胶酶使用量0.25%,酶解温度为42℃,均质压力26 MPa。根据上述因素水平重复3次验证试验,结果显着,感官评分为94±1分,稳定系数为0.473±0.231。(2)采用SPME-GC-MS对柠檬NFC果汁中的风物物质进行分析,并与市面上4种NFC果汁饮料进行对比试验。柠檬NFC果汁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物质,d-柠檬烯、γ-松油烯、α-松油醇、β-月桂烯与柠檬NFC果汁风味呈现高度正相关;巴伦西亚橘烯对NFC橙汁和NFC苹果香蕉汁两种果汁起到重要影响作用;β-石竹烯、芳香二烯、Δ-杜松烯等与NFC番石榴混合汁风味呈现密切联系;(E)-Β-罗勒烯、3-蒈烯、萜品油烯等与NFC芒果汁风味的主要影响成分。由上述加工工艺制作出来的柠檬NFC果汁的风味物质种类数量呈现明显优势。(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系技术(HPLC-MS/MS)分析柠檬果汁中的主要成分,并在细胞水平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柠檬果汁中主要含有奎宁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以及天冬氨酸、丝氨酸等氨基酸和牡荆苷、柚皮苷、虎杖苷等黄酮类化合物。细胞抗氧化活性试验发现,柠檬果汁可通过促进细胞中线粒体的合成和SOD2的蛋白表达,提高SOD酶的活性,从而降低细胞中ROS水平,有效改善高脂诱导的L-02肝细胞氧化损伤。
二、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优势品种和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优势品种和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食品安全监管文献总体发表情况 |
2.2 关键词共线分析 |
2.3 关键词聚类分析 |
2.4 食品安全监管突变词分析 |
2.5 食品安全监管时区分析 |
2.5.1 食品安全监管研究不断与时俱进 |
2.5.2 食品安全监管研究全方位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2)建党百年回顾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的奋斗路和新征程(论文提纲范文)
1 初级阶段 |
2 发展阶段 |
2.1 发展初期 |
2.2 改革开放时期 |
2.3 市场经济转型期 |
3 与国际标准的衔接和融合 |
4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善阶段 |
4.1 食品标准清理整合 |
4.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初步建成 |
4.3 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得到进一步清理 |
5 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规划及展望 |
(3)基于NIRS的莱鲍迪苷A生产工艺优化及快速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 莱鲍迪苷A研究现状 |
1.1 原材料甜叶菊 |
1.2 莱鲍迪苷A |
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2.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简介 |
2.2 化学计量学方法 |
2.3 相关应用 |
3 微型近红外光谱传感器 |
4 拉曼光谱分析技术 |
4.1 拉曼光谱 |
4.2 共聚焦微拉曼光谱成像 |
5 数据融合 |
6 卷积神经网络 |
6.1 卷积神经网络简介 |
6.2 CNN的应用 |
7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于NIRS的甜菊叶品种和品质快速评价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软件 |
1.2 样品和试剂 |
2 方法 |
2.1 光谱稳定性考察 |
2.2 主要成分参考值测定 |
2.3 甜菊叶品种快速判别模型 |
2.4 传送带快速筛选甜菊叶品质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光谱影响因素考察结果 |
3.2 甜菊叶不同品种判别模型的建立 |
3.3 传送带快速筛选甜菊叶品质的可行性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纯度RA结晶工艺优化及拉曼光谱成像表征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软件 |
1.2 样品和试剂 |
2 方法 |
2.1 RA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2.2 高纯度RA纯化工艺研究 |
2.3 RA结晶过程的拉曼光谱成像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RA含量测定方法学建立 |
3.2 高纯度RA纯化工艺研究 |
3.3 RA结晶过程的拉曼光谱成像研究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型NIR检测系统的搭建与软件开发 |
1 材料与软件 |
2 传感器融合检测系统的硬件搭建 |
3 软件平台与功能模块设计 |
3.1 软件平台搭建 |
3.2 功能模块设计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据融合的RA结晶过程的质量线性表征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软件 |
1.2 样品和试剂 |
2 方法 |
2.1 样品制备 |
2.2 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
2.3 一级数据的采集 |
2.4 数据处理与模型建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光谱采集结果 |
3.2 一级数据结果 |
3.3 单传感器传统PLS模型 |
3.4 低级融合PLS模型 |
3.5 对应预处理光谱融合模型 |
3.6 单传感器光谱预处理序贯融合模型 |
4 建模结果比较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据融合的RA结晶过程质量非线性表征研究 |
1 近红外光谱卷积神经网络设计 |
1.1 样本数据 |
1.2 软件 |
1.3 CNN网络参数设计 |
2 CNN建模结果 |
2.1 单传感器建模 |
2.2 原始光谱串联融合建模 |
2.3 外积融合建模 |
2.4 主成分融合建模 |
3 建模结果比较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1 总结 |
2 创新点与不足 |
创新点 |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授权专利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有利于完善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法律体系 |
(二)有利于完善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理论 |
(三)有利于提高保健食品安全标准、减少保健食品安全事故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 |
(一)保健食品的定义 |
(二)保健食品与其它相似概念的区分 |
(三)保健食品的特征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保健食品安全风险及法律控制机制 |
一、保健食品风险控制的基础——保健食品的多元价值 |
(一)保健食品的文化价值 |
(二)保健食品的经济价值 |
(三)保健食品的社会价值 |
二、保健食品的特殊风险 |
(一)一般食品的风险特性 |
(二)保健食品风险的特殊性及分类 |
三、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概念 |
(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的含义 |
(二)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的内容 |
四、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的意义 |
(一)保障人体健康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
(二)构建有效的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的需要 |
(三)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法治化的需要 |
第二章 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保健食品相关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
(一)保健食品风险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存在的问题 |
(三)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存在的问题 |
二、政府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一)监管手段相对不足 |
(二)多元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
三、行业协会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一)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缺少规范性 |
(二)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缺少正当性 |
(三)保健食品行业协会缺少自律性 |
四、社会公众及企业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一)社会公众无法有效参与保健食品安全立法 |
(二)社会公众无法有效参与保健食品监管决策 |
(三)社会公众无法有效参与保健食品监管执法过程 |
(四)企业缺少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 |
第三章 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的理论基础 |
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法律价值基础 |
(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秩序价值 |
(二)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效益价值 |
(三)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公平正义价值 |
(四)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对生命健康权的保障价值 |
二、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政治学基础 |
(一)保健食品安全风险的控制需要行政权力介入 |
(二)消费者权利需要行政权加以保障 |
三、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经济学基础 |
(一)保健食品交易中存在信息不对称 |
(二)保健食品的市场失灵理论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的思路与原则 |
一、域外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及借鉴 |
(一)美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 |
(二)欧盟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 |
(三)香港地区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措施 |
(四)域外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经验的借鉴价值 |
二、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思路 |
(一)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路 |
(二)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具体思路 |
(三)加强企业自我监督 |
(四)发挥行业协会、社会公众的协同作用 |
三、完善我国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机制应坚持的原则 |
(一)安全性原则 |
(二)社会整体效率原则 |
(三)坚持法治原则 |
第五章 完善政府主导下控制保健食品安全风险的具体措施 |
一、健全保健食品监管的法律制度体系 |
(一)健全中国特色保健食品监管法律体系 |
(二)完善保健食品监管法律的重点 |
二、保健食品相关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
(一)强化保健食品的风险评估 |
(二)保健食品广告宣传机制的完善 |
(三)健全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
三、提高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相关措施 |
(一)转变保健食品监管部门监管理念 |
(二)健全保健食品监管问责制度 |
(三)建立约谈机制 |
(四)完善保健食品监管信用体系 |
(五)健全内部举报人制度 |
第六章 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辅助性措施 |
一、完善企业自我监督的相关措施 |
(一)提高企业在经营中的守法意识 |
(二)增强企业在经营中的社会责任 |
二、发挥行业协会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监督作用 |
(一)明确行业协会性质,保障行业协会的规范性 |
(二)理清行业协会关系,保障行业协会的正当性 |
(三)健全行业协会制度,保障行业协会的自律性 |
三、发挥社会公众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中的监督作用 |
(一)健全社会公众参与保健食品监管立法的途径 |
(二)提升社会公众参与保健食品监管决策的能力 |
(三)提高社会公众参与保健食品监管执法的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基于博弈理论的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监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1.5.1 相关理论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关于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的文献综述 |
2.1 关于食品企业失信经营因素分析的文献综述 |
2.2 关于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的经济与道德文献综述 |
2.2.1 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的道德问题分析综述 |
2.2.2 对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监管技术的研究 |
2.2.3 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的制度建设的研究 |
2.2.4 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的信任策略研究 |
第3章 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
3.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3.2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3.3 欧盟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3.4 日本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3.5 国外先进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启示 |
第4章 食品企业失信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
4.1 指标、样本选取及数据采集 |
4.2 运用主成分方法提取因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混合策略和演化博弈的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监管研究 |
5.1 模型构建 |
5.2 模型求解 |
5.2.1 混合策略博弈模型构建 |
5.2.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5.3 仿真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社会共治研究 |
6.1 模型构建 |
6.2 模型求解 |
6.2.1 三方博弈的复制动态及演化稳定策略 |
6.2.2 平衡点分析 |
6.3 仿真分析 |
6.4 讨论与对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食品企业失信经营信任修复策略研究 |
7.1 模型构建 |
7.1.1 策略与信任因素的关系 |
7.1.2 策略评估 |
7.2 模型分析 |
7.2.1 情景案例问卷调查设计 |
7.2.2 数据分析 |
7.2.3 结果分析 |
7.3 讨论与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
1.1.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意义 |
1.1.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研究现状 |
1.1.4 课题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本项目的难点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食源性疾病监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 |
2.2.2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 |
2.2.3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 |
2.3 讨论 |
2.3.1 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
2.3.2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
2.3.3 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结果分析 |
2.3.4 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样品构成情况 |
3.2.2 微生物检出情况 |
3.3 讨论 |
3.3.1 卫生指示菌监测情况分析 |
3.3.2 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情况分析 |
3.3.3 寄生虫监测情况分析 |
3.3.4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监测总况 |
4.2.2 食品中不同污染物类别的检出及超标情况 |
4.2.3 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
4.3 讨论 |
4.3.1 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总况分析 |
4.3.2 食品中不同污染物类别的检出及超标情况分析 |
4.3.3 食品中主要污染物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4.3.4 食品中化学物污染的控制对策及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2019年扬州市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种类及其项目 |
附录二:2019年扬州市化学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监测种类及其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荞麦年糕的研制及其贮藏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荞麦研究概况 |
1.1.1 荞麦简介 |
1.1.2 荞麦的营养价值与功能特性 |
1.1.3 荞麦加工研究现状 |
1.2 年糕概述 |
1.3 国内外年糕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年糕的保鲜问题 |
1.3.2 现有保鲜技术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荞麦原粮营养及功能成分的测定 |
2.2.2 荞麦年糕原料粉基本成分及体外消化特性的测定 |
2.2.3 荞麦年糕制作工艺流程 |
2.2.4 荞麦年糕制作单因素试验 |
2.2.5 荞麦年糕制作正交试验 |
2.2.6 荞麦年糕灭菌方式的研究 |
2.2.7 荞麦年糕贮藏特性研究 |
2.2.8 荞麦年糕评价项目与方法 |
2.2.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荞麦原粮品质评价 |
3.1.1 不同荞麦营养成分组成 |
3.1.2 不同荞麦氨基酸分析 |
3.1.3 不同荞麦矿物质组成 |
3.1.4 不同荞麦功能成分组成 |
3.1.5 不同荞麦品质主成分分析 |
3.1.6 不同荞麦品质特性综合评价 |
3.2 荞麦年糕原料粉特性分析 |
3.2.1 荞麦年糕原料粉基本成分分析 |
3.2.2 荞麦年糕原料粉体外消化特性分析 |
3.3 荞麦年糕配方研究 |
3.3.1 水添加量对荞麦年糕面团形态的影响 |
3.3.2 蒸制时间对荞麦年糕品质的影响 |
3.3.3 单因素优化试验 |
3.3.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4 荞麦年糕与传统年糕营养及品质特性比较 |
3.4.1 荞麦年糕和传统年糕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
3.4.2 荞麦年糕和传统年糕体外消化特性分析 |
3.4.3 荞麦年糕和传统年糕质构及感官对比 |
3.5 灭菌方式对荞麦年糕品质的影响 |
3.5.1 不同灭菌方式对荞麦年糕感官品质的影响 |
3.5.2 不同灭菌方式对荞麦年糕质构特性的影响 |
3.5.3 不同灭菌方式对荞麦年糕微生物的影响 |
3.6 贮藏温度对荞麦年糕品质的影响 |
3.6.1 贮藏中质构特性的变化 |
3.6.2 贮藏中水分含量和持水率的变化 |
3.6.3 贮藏中pH值的变化 |
3.6.4 荞麦年糕贮藏中微生物的变化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与讨论 |
4.1.1 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荞麦品质评价 |
4.1.2 荞麦年糕原料粉的选择 |
4.1.3 荞麦年糕制作配方的优化 |
4.1.4 荞麦年糕和传统年糕营养及品质特性分析 |
4.1.5 荞麦年糕杀菌工艺的研究 |
4.1.6 荞麦年糕贮藏期特性的研究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休闲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休闲食品 |
2.1.2 食品安全监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监管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 休闲食品现状分析 |
3.1 休闲食品行业概况 |
3.2 休闲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
3.2.1 休闲食品“三高”突出 |
3.2.2 休闲食品菌群超标 |
3.2.3 休闲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 |
3.2.4 休闲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
3.3 休闲食品法律法规现状 |
3.4 休闲食品监管现状 |
4 休闲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
4.1 休闲食品标准问题 |
4.2 政府监管不到位 |
4.3 小作坊生产工业化程度低 |
4.4 休闲食品理念落后 |
4.5 安全教育问题 |
4.5.1 企业安全道德教育问题 |
4.5.2 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问题 |
5 休闲食品安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及处理 |
5.1.1 问卷设计、数据收集 |
5.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信度分析、效度分析 |
5.3 单样本T检验 |
5.4 因子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6 结论 |
6 休闲食品管理对策 |
6.1 休闲食品统一标准要求 |
6.1.1 制定国家标准 |
6.1.2 统一各省、市、自治区地方标准 |
6.1.3 法律法规保障 |
6.2 完善政府监督管理 |
6.2.1 明确责任主体 |
6.2.2 监督过程突出重点 |
6.2.3 加大基层监管力度 |
6.2.4 引入第三方检测 |
6.3 提高小作坊安全预防治理水平 |
6.3.1 休闲食品生产公共租赁服务 |
6.3.2 完善休闲食品追溯管理机制 |
6.3.3 加强小作坊从业人员培训 |
6.4 科技工业创新 |
6.4.1 理念创新 |
6.4.2 科技创新 |
6.5 落实相关安全教育 |
6.5.1 企业安全道德教育 |
6.5.2 消费者的安全教育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休闲食品质量安全影响调查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叶下珠乙醇萃取物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叶下珠概述 |
1.2 黄酮概述 |
1.3 酚酸概述 |
1.4 叶下珠成分及功能特性研究现状 |
1.5 酱卤肉制品保鲜现状 |
1.6 技术路线 |
2 叶下珠中黄酮及酚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5 小结 |
3 叶下珠乙醇萃取物应用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小结 |
4 叶下珠乙醇萃取物成分特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 |
5 叶下珠乙醇萃取物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柠檬NFC果汁风味及功能性物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汉及缩略词对照 |
1 文献综述 |
1.1 柠檬简介 |
1.2 柠檬加工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1 柠檬片干制工艺 |
1.2.2 柠檬果汁澄清工艺 |
1.2.3 柠檬果汁脱苦工艺 |
1.2.4 柠檬皮渣加工工艺 |
1.3 柠檬成分及其功能的研究现状 |
1.3.1 柠檬酸 |
1.3.2 类黄酮 |
1.3.3 柠檬苦素 |
1.3.4 柠檬烯 |
1.4 NFC果汁的研究及发展状况 |
1.4.1 NFC果汁概况 |
1.4.2 NFC果汁的研究现状 |
1.4.3 NFC果汁的风味和营养性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柠檬NFC果汁加工工艺的优化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图 |
2.2.2 单因素实验 |
2.2.3 最优灭菌方式选择 |
2.2.4 主要因素筛选 |
2.2.5 响应面试验 |
2.2.6 感官指标打分设计 |
2.2.7 稳定系数测定 |
2.2.8 品质分析 |
2.2.9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优选灭菌方式 |
2.3.2 主要因素筛选试验结果 |
2.3.3 双响应值优化模型建立 |
2.3.4 模型分析 |
2.3.5 最优参数的确定和验证 |
2.3.6 品质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柠檬NFC果汁挥发性物质的探究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样品处理 |
3.2.2 顶空-固相微萃取 |
3.2.3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条件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柠檬NFC果汁挥发性成分鉴定 |
3.3.2 不同NFC果汁TIC扫描 |
3.3.3 不同NFC果汁PCA得分图分析 |
3.3.4 不同NFC果汁PCA载荷图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柠檬NFC果汁功能性物质的探究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柠檬NFC果汁的制备与冷冻干燥 |
4.2.2 HPLC-MS/MS分析 |
4.2.3 细胞培养 |
4.2.4 细胞活性试验 |
4.2.5 细胞中ROS水平检测 |
4.2.6 抗氧化酶活性检测 |
4.2.7 线粒体数量检测 |
4.2.8 Western blot试验 |
4.2.9 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柠檬NFC果汁中成分分析 |
4.3.2 柠檬NFC果汁对L-02细胞活性的影响 |
4.3.3 柠檬NFC果汁对高脂诱导L-02 细胞中ROS水平的影响 |
4.3.4 柠檬NFC果汁对L-02 细胞中SOD活性的影响 |
4.3.5 柠檬NFC果汁对L-02细胞中线粒体数量的影响 |
4.3.6 柠檬NFC果汁对 L-02 细胞中 SOD2 表达量和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优势品种和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J]. 冯婷婷,汪超,张郁,李扬,石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2(02)
- [2]建党百年回顾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的奋斗路和新征程[J]. 张哲,朱蕾,樊永祥.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1(04)
- [3]基于NIRS的莱鲍迪苷A生产工艺优化及快速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D]. 许金珂. 山东大学, 2021(11)
- [4]保健食品安全风险法律控制机制研究[D]. 李泽明. 中国政法大学, 2021(08)
- [5]基于博弈理论的食品企业失信经营监管策略研究[D]. 常乐.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6]2019-2020年扬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风险因子识别[D]. 郭娟. 扬州大学, 2021(08)
- [7]荞麦年糕的研制及其贮藏特性研究[D]. 乐梨庆. 成都大学, 2021(07)
- [8]休闲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D]. 董超凡.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9)
- [9]叶下珠乙醇萃取物的特性研究[D]. 张文雨. 北京农学院, 2021(08)
- [10]柠檬NFC果汁风味及功能性物质分析[D]. 匡文玲.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