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异潮又一年──思科系统公司’99回眸(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李杰[2](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杜可风[3](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魏寒梅[4](2018)在《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通过“凭经”、“遵经”来革除和纠正伊斯兰教中不符合《古兰经》和圣训的礼仪、习俗,使之回归到《古兰经》和圣训的正确教义中,以达到纯洁和净化伊斯兰教的一种宗教改革思潮。宗教改革和宗教复兴是近代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主流,改革者倡导的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由关注穆斯林社会内部的宗教改革逐渐转向爱国爱教的道路,是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成功转型的缩影。以史为鉴,通过对近代该思潮的研究,为客观评估和引导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潮提供参考。另外,全面梳理和研究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是对当前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在中国,外来宗教在中华文明的影响下,融合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伊斯兰教自唐宋移植到中国,也逐渐经历了中国化过程,走上了中国化道路。同时,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演变离不开世界伊斯兰教思潮的影响。梳理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兴起、传播与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伊斯兰教与世界伊斯兰教的互动关系和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发展脉络,对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本土化建设及其走向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当前学术界对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改革思潮研究薄弱,通过对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研究,为研究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史做些基础工作。本文研究主要采用宗教学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梳理与分析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主要人物思想和思潮兴起、传播与发展。总结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对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进行定性分析与思考。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改革内容上主要围绕宗教礼俗而展开,重点体现在念经、礼拜、寻月、丧葬等方面。新老教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分歧,他们仍沿袭传统的逊尼派和遵循哈乃斐教法学派。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改革者通过着书立说和翻译经书典籍,表达其思想。他们注重对教义、教法的研究,解答现实问题。他们也重视经堂教育,对经堂教育实施改革,融入现代教育元素,培养了许多从事宗教活动的阿訇和研究伊斯兰教文化的人才。从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传播与发展轨迹看,改革者的思想并不拘泥于某种思潮的影响,而是在借鉴外来新思潮的同时,结合中国伊斯兰教的实际从事改革,在不同阶段和地区改革的侧重点和主张亦不同。在传播方式上以传统的讲学为主,通过报刊、举行辩经活动和张贴宣传单等方式传播思想。纵观伊赫瓦尼“遵经革俗”的改革者,他们的思想历程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从起初主要关心教务改革转变到“保国保教”、“以教救国”的思想。后期的宗教改革者,大多以全局视野关注本民族的信仰问题,他们把国家、民族命运与宗教联系起来,提出“有国而后有教”,“保国始能保教”的口号。呼吁穆斯林消除民族隔阂,积极投入到保家卫国中,使得他们倡导的“遵经革俗”主张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思想境界。客观上改变了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风向标,也改变了普通穆斯林原有不关心国家政治事务,爱国与爱教相分离,唤醒了穆斯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凸显了改革的时代性与进步性。改革者的思想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根据不同地域提出具体主张,显示出改革的地域性特点。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影响是积极的,也体现在多方面。尽管它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出现教派纷争以及分裂,但在后期国家危亡时刻,对唤醒普通穆斯林的爱国意识和促进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使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形成新的教派格局。总之,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受伊斯兰世界思潮的影响,但它具有中国社会时代烙印,彰显出中国伊斯兰教的特征。随着社会的转型,改革思潮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宗教教务改革逐渐转向爱国爱教,充分体现了“遵经革俗”思潮的时代进步性,表现出中国伊斯兰教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刘文[5](2016)在《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密度背景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面对土地、交通、人口和生态的巨大压力,以机动车为中心的社会构造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而地铁则因其快速、安全、运量大等优势成为缓解都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首要选择,并由此确立了其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核心位置。在大城市交通和空间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如何将土地的高度利用与以地铁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相联系,建立以地铁站点为节点的城市空间框架网络布局,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课题之一。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相连的要素,是在土地集约化、空间一体化以及功能复合化的要求下产生的,通过系统论的导入,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空间统一体,置入城市视角系统的整体研究中。作为功能复合和空间立体的集聚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不仅因交通要素的汇聚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有着极重要的整合意义,还因其高密度、多用途以及多流量的特殊属性,迸发出极高的经济潜力和商业价值,吸引着众多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目光。文章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试图通过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宏观整体层面,中观区域层面和微观建设层面的现状研究,对未来的规划和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更具理性化,充分发挥节点的触媒作用,为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文章的结构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旨在概念的确立和明晰,包含文章的第一、二、三章。通过对商业综合体和地铁建设历史脉络的分别梳理,整理出两者的“交汇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轨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解析,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将复杂性科学理论引入城市建筑领域,在对城市复杂趋向的理论分析下,指出作为城市子系统之一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体系,也是具有一定的复杂特性,并对整体的支撑因子以及单体的发展方向做出一定的阐释。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复杂体系的一种,充满了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它的发展与当下多元化探索以及社会时代所包含的对立冲突,尤其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相契合的。第二部分旨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整体认识研究,包含文章的第四、五、六三章。宏观方面,主要是通过目前我国地铁网线规划以及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情况的研究,探讨城市结构变化与两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关系,总结发展趋势,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中观方面,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三条线路已建成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梳理,构建包含3大类、9小项的因子框架模型,利用ARCGIS平台对地块周边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复杂环境之间的融合;微观方面,以多样业态、交通换乘以及空间感知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运作情况,在多元整合有机协作的建构理念指导下,结合各自有机关联的总体特征,针对体系内各子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做出相关对策研究;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七、八章,旨在对之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围绕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的相关发展策略和设计方法,同时指出论文研究上的不足和对后期未来的展望。文章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情况进行结合,不仅丰富了城市空间的开发内容,还为我国高密度的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更实际、更系统、更全面和更具操作性的视角及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郑成功[6](2013)在《日本国家创新体系(NIS)经验与绩效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稳定增长时期,经济发展虽已取得了显着成就,但是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技术进步贡献率比较低、对外科技依存度过高等。基于现实压力和长远思考,我国开始逐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回眸近半个世纪国家关于创新体系的建设,可以看到1978年是我国开始着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起始年份。1999年,江泽民同志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确定为国家战略。2006年,我国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2010年,胡锦涛主席强调了科技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依靠科技力量是根本,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所在。在全球化时代,我国要想更快、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放眼世界,掌握国际动态,学习国际经验。美国在开放式创新模式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功,欧洲各国积极加强合作,并且在设计国际标准和营造创新制度环境方面值得我国学习。但是,如果从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日本作为赶超国家与我国的发展背景更为相似,而且日本由“技术革新”大国到“创新滞后”,再到“创新力量积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因此系统研究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对于还未走出基础研究困境、模仿跟踪多、创新突破少、关键领域原始性创新不足、且正在试图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一个蓝本和参照。本论文在创新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理论框架下,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推理与演绎相结合、比较制度分析、历史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涉及日本建设NIS的历史演变过程、国际国内背景、制度创新构筑者——政府、知识创新源头——大学、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及NIS核心产学联盟、产学官联盟等,研究内容涵盖了日本NIS架构的特点、发展现状、成效、不足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五个方面:(1)战后日本经历了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反求工程和模仿式创新过程。此后日本将技术立国作为国家战略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日本又将技术立国战略升格为科技创造立国战略。(2)日本NIS中各创新主体均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体制和科技基本计划审议机制,完善了知识产权和研发体制,建立了科技法律体系,为NIS提供了制度基础。大学的作用表现在不断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研发能力方面。企业的作用表现在集研发、生产与技术引进为三位一体,此外,企业具有隐性知识、构筑竞争的组织能力、内外联动时时创新、JIT和TQC生产管理创新等经验。日本企业创新面临着独立主义向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转型。在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方面,日本制定了国家技能鉴定制度。(3)日本产学联盟模式丰富多样,独具特色,既有共同研究、受托研究、捐助讲座、大学衍生企业、就业体验和技术转移等六种基本模式,又不断创新了企业联合体、技术指导、科学训练营、全面协议、会员制和学生参与等新模式。日本多元化的产学联盟在“官”之主导下更为活跃。另外,利用三重螺旋理论分析日本产学官联盟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到目前日本企业与大学开展的共同研究进展很快,大学也在积极创办衍生风险企业,承担了市场化知识生产职能,政府在此过程中由“支援”向“促进”转型。(4)实证测度了日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绩效。收集世界25个主要国家2008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创新基础设施、创新投入水平、创新潜能、创新产出水平等四项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得出日本属于国家创新水平最高的组别中,日本的综合得分排名位于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之后,位居世界第5位。(5)日本NIS的主要经验有日本政府高度重视NIS,企业积极推行信息化,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迅速,研发投入和技术贸易居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日本在技术转移、信息化水平、基础研究水平、人才培养与合作研究国际化、应用IT技术方面与美国和欧洲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日本还存在着对开放式创新认识不足和进程缓慢等问题。本论文的创新性贡献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研究NIS具有理论性。本论文注意运用发展成熟和处于学术前沿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丰富了相关理论。主要运用了贝塔朗菲的系统论与哈肯的协同论,分析了日本NIS的架构与运行机理,运用切萨布鲁夫的开放式创新理论考察了日本由传统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的转型,运用埃兹科维茨的三重螺旋理论解析了日本产学官联盟的最新进展,在研究日本NIS方面具有理论性的创新贡献。二是研究NIS的对象具有新意。以某个国家的NIS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大难度,主要是该选题的系统性和各要素难以把握。迄今为止,关于新时期专门针对日本NIS的研究,日本学者没有专门的着书立说。虽然有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弗里曼的研究,但是弗里曼的研究是对日本20世纪80年代前NIS的研究。而本论文以21世纪日本NIS作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具有新意。三是研究日本NIS的系统性方面有创新。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日本NIS,采用“总——分——总”的研究思路,首先对NIS进行文献综述,其次,对NIS的各个主要构成要素政府、大学、企业、技能人才进行研究,并使用了翔实、最新的来自一手的数据和文献进行分析。最后,对NIS进行总括性的研究,研究了NIS的核心产学联盟和产学官联盟,并提炼了日本迄今为止NIS的经验与不足之处。四是实证研究日本NIS的方法方面有创新。本论文采用规范的统计学中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测度了日本的NIS发展水平。弄清了日本NIS各种发展经验与不足之下的NIS发展水平。最后,本论文通过研究日本NIS建设得出了对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借鉴与启示:我国应加强政府对产学联盟的主导作用,突破传统模式,创新产学联盟新模式,提倡产学联盟的开放式创新理念,加强产学联盟的知识产权保护,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学联盟,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移,鼓励产学共同研究,支持大学创办衍生风险企业。
黄华[7](2010)在《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1980年沿海中心城市的短期职业大学起步,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后发外生型的高职教育从诞生起就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加速了为产业界培养一线技能人才的中国高职教育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融合;中国加入WTO,教育服务贸易在各国的兴起更为这种交流与合作增加了新的动力;同时,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的高职院校也越来越自觉地意识到国际交流与合作对院校发展、人才培养的作用。国际交流与合作一直是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没有得到理论界的足够重视,较少系统的研究。因此有必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历程,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准确把握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从而为推动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出可操作的建议。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专门研究,以“历史回顾——国际比较——现状分析——个案研究——对策建议”为研究路径和逻辑线路展开。论文首先从历史的视角较为详细地回顾、梳理了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三十年来所经历的政府完全主导,政府为主、民间为辅和官民并举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分析了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特点和经验。论文从资源利用、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特色发展、内涵建设、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等维度明确指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中国高职院校发展的有效途径。紧接着,论文就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理论问题进行阐述,重点介绍理论界对于院校层面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制订、国际化策略及发展路径的理论框架,为后文个案研究提供理论准备和分析框架。论文从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三个层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动力机制,同时分析了七个影响因素。重点从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技术引进吸引利用外资的需要、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等四个角度指出政府是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最主要推动力量。论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新加坡、印度、中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当前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促进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具体举措。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实践中都得出了若干可供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效仿或借鉴的做法及经验。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从院校机构设置,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意义、现状评价、前景展望和中外合作办学情况等几个方面全面勾勒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数据显示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因素中,领导观念和政策法规分别是影响最大的内外部因素,访谈结果进一步将领导分成创新型、适应型、跟随型和攀比型四类。有关中外合作办学的调研出人意料,“新建紧缺专业”、“引进原版教材”、“改进原有专业”、“培养锻炼师资”本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本意,但是实际运行中,却收效甚微。论文通过搜集整理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丰富实践,总结了当前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概括了当前中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所处的五个阶段,分别是起步、交流、参与、合作、主导阶段,并总结了各阶段的典型行为及目标。论文选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为个案,深入剖析了三所地域不同、区域经济结构不同、学校性质不同、专业覆盖不同、自身资源不同的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特色实践和典型经验,运用国际理论界比较成熟的理论框架分析对比了三所高职院校在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策略、具体发展路径的异同。对于三个成功个案的剖析发现,领导作用、国际化项目的持续跟进、寻找双赢的合作基础、资源整合的力度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实效的关键。这些共性和个性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备不同内外部资源条件的高职院校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帮助不同院校做出更加的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最后,论文就如何有效地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从政府层面、高职院校层面和各方联动机制层面,提出了诸多建议。其中,政府层面重在提供制度支持,重点解决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与国际惯例不接轨的阻碍国际交流与合作顺利开展的体制障碍,加强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经费支持、政策扶持和质量监控。院校层面重在确立组织发展战略,明确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方向,选择适合校情的发展路径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整合各方资源,使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学院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修炼内功,提升合作能力。联动机制层面重在发挥区域、校际、职教集团、民间组织的互动作用,提高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效率和实效性。
刘海波[8](2010)在《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角色演变:路径、模式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跨国公司来华设立R&D机构(研发机构)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在华业务的拓展和研发功能的不断升级,一些跨国公司的在华R&D机构开始由战术型研究机构向从事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开发的战略型研发机构转变,并且战略型研发机构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伴随着上述转变,产生了如下理论问题:目前,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主要承担的角色、研发活动的性质、在全球研发网络中的地位与设立初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投资动机、区位选择、组织管理以及海外R&D机构对母国和东道国的影响等方面。由于跨国公司在华设立R&D机构时间较短,以及数据收集等方面的困难,对上述问题研究较少。另外,现存研究对海外R&D机构在东道国环境下的动态变化关注不够,并且现有研究主要从跨国公司母公司的角度对海外研发机构角色进行划分,忽视了海外研发机构自身的作用。有鉴于此,本研究以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角色演变为主题进行相关研究。考虑到前期研究较少以及数据收集的困难,本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是恰当的,因为现存研究对本研究主题探讨较少,而案例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于对现象的理解,寻找新的概念和思路,乃至理论创建,案例研究方法能初步告诉我们研究对象和现象的轮廓,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模型和基础。首先,本研究结合跨国公司母公司和海外研发机构两个视角,根据中国环境的战略重要性和在华研发机构的资源和能力水平两个维度,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划分为四种类型:附属型研发机构、自发贡献型研发机构、“短板”型研发机构和区域/全球中心型研发机构。根据海外研发机构在其角色演变过程中影响程度的不同,归纳出两种典型的演变模式:在华研发机构能力驱动型演变模式和跨国公司母公司战略驱动型演变模式。其次,在对角色演变的两种模式进行操作化定义的基础上,选择微软、SAP、英特尔、LG、通用汽车和雀巢6家跨国公司的在华研发机构作为典型案例,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对两组案例的总结和比较,发现这两种演变模式不仅在主导驱动因素和演变路径方面存在差异,在具体特征方面也存有差异。海外研发机构能力驱动型演变模式中海外研发机构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连续性,海外研发机构的设立具有明显的研发资源利用型动机特点;而跨国公司母公司战略驱动型演变模式中海外研发机构的成长具有跳跃性,海外研发机构的设立的市场开拓型动机比较明显。本研究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角色演变机制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揭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发展的内在机理,完善和深化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理论内涵;另一方面,对微软、LG等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角色演变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可以为后发的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升级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黄智丰[9](2009)在《和合管理研究 ——基于东方管理“人为为人”核心理论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苏东水教授提出了东方管理学的“三为”核心思想,即“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人为为人”是管理的本质,也是东方管理学的精髓与核心所在。“和合”是时代精神的召唤,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中华文化的生命智慧。东方管理学的精髓——“人为为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合”有着本质的联系与内在的统一。基于两者的互动与统一,本文深入研究和合管理的理论内涵和运行机制。本文从东方管理“人为为人”核心理论出发,以和合文化及其管理思想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探讨“人为”、“为人”、“人为为人”与“己身和合”、“群己和合”、“组织和合”之间的关系;探寻和合管理的理论基础,系统建构和合管理的理论框架;提出“人为”基础上的自我管理与“为人”基础上的关系管理,在自我管理与关系管理互动基础上形成和合管理;探讨和合价值观及企业和合文化建设;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探求和合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探究面向未来的和合管理,阐述东西方管理融合与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阐述和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写作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阐述包括“人为”、“为人”、“人为为人”与“和合”在内的与和合管理有关的重要概念,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三章系统构建和合管理的理论基础,探寻和合管理在哲学、文化学、管理学方面的支撑点;第四章分析“人为”、“己身和合”与自我管理的关系,阐述自我管理在心理学上的运行机制、主要内容及其实现途径;第五章分析“为人”、“群己和合”与关系管理的关系,阐述关系管理的运行机理、主要内容及其实现;第六章分析“人为为人”、“组织和合”与“和合管理”的内在关系,阐述东方管理“人为”观下的和合管理理论及其模式,探讨和合价值观及企业和合文化建设;第七章阐述和合管理的应用目标、应用方式及应用空间,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多层面、多角度探讨和合管理在企业组织中的实践;第八章阐述当代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探讨当代管理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东西方管理的融合与发展,认为和合管理是管理理论发展到哲学阶段的产物,是企业管理的新发展。
李明星[10](2008)在《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大背景下,论文第一章提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开篇指出,本论文将以品牌创新为切入点,以市场占有为归宿点,改变以往研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和取向,为企业实现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能够转变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提供决策咨询方案。在介绍国内外品牌创新理论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的研究现状后,本文指出,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很少有文章将知识产权与品牌联系起来,而将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结合起来研究尚为空白。通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比较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力图构建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去创品牌、创市场和创效益,使“贴牌生产”和“加工经济”转变为“品牌生产”和“创新经济”,以期为我国企业谋得更为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第二章在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分析中,着重介绍了自主知识产权理论、企业品牌创新理论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揭示了企业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品牌评估模型,研究了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特征、目标、要素、重点及战略步骤。第三章阐述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具体运用。美国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事实标准战略等十大战略。日本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技术专利化战略等七大战略。韩国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技术引进战略等四大战略。美日韩三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不同之处在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模式不同、企业专利战略的侧重点不同、企业专利的质量和数量不同、企业专利和技术研发的R&D资源不同、企业知识产权组织机构不同。论文分别介绍了美日韩三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论文认为要把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贸易、品牌结合起来,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工作、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专利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以及灵活运用国际规则。论文认为要把智力成果的创造、保护、应用与企业创品牌、创市场、创效益结合起来。论文认为要将企业技术优势和知识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促成技术、品牌与市场三者之间的有机协调和彼此互动的成熟模式。论文对这三个国家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及其借鉴研究,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四章分析论证了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要部分。在专利层面,提出了7个战略,即公知公用专利技术的使用战略、取消专利权战略、产品未到专利先行战略、专利网战略、专利收买战略、专利公开战略、官产学研金合作战略。在商标层面,提出了3个战略,即驰名商标战略、地理标志品牌战略、专利与商标协同战略。在标准层面,介绍了标准概念及分类、标准的功能,分析了标准的产权效应,提出了企业标准五步走战略。第六章也是本文的重要部分。论文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因素分析模型,分析了商标、驰名商标、国际名牌、标准、专利以及研究开发经费对于企业经济效率增长的作用。论文利用索洛型生产函数,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经济增长贡献度数理模型,并构建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通过科学测评,本文认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水平处于中等。第七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剖析了海尔集团的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海尔品牌创新战略、海尔专利战略、海尔标准战略、海尔的专利与标准预警机制以及基于知识产权底蕴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向。
二、网络异潮又一年──思科系统公司’99回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异潮又一年──思科系统公司’99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R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
一、文献梳理 |
二、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对口支援 |
二、西部民族地区 |
三、府际关系 |
四、财政转移支付 |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
一、维护边疆稳定 |
二、培育市场经济 |
三、协调区域发展 |
四、促进民族发展 |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
一、重大工程建设 |
二、重大灾害救助 |
三、东西扶贫开发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
结语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
(3)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二、选题缘由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一) 主要内容 |
(二) 基本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 重点难点 |
(五) 基本观点 |
(六) 创新之处 |
五、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术语的阐释 |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 相关概念、术语阐释 |
第一章 清代伊斯兰教的改革思潮 |
第一节 清代伊斯兰教发展特点 |
一、经堂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
二、教派和门宦的形成 |
三、汉文译着的发展 |
第二节 清代“遵经革俗”思潮的开端 |
一、常志美的教义思想 |
二、常志美的宗教改革 |
三、舍蕴善的宗教礼俗改革 |
第三节 清代伊斯兰教宗教改革发展趋向 |
一、山东其他寺坊宗教礼俗改革 |
二、北京伊斯兰教礼俗改革 |
三、河北新旧之争 |
四、河南“连班”与“独班”以及礼俗之争 |
五、云南风俗改革 |
六、礼俗纷争在其他地区 |
第二章 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兴起 |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 |
一、近代伊斯兰世界思潮运动 |
二、社会变革与穆斯林内部衰落 |
第二节 马万福改革思想的形成 |
一、青年时代的教育 |
二、开学讲授 |
三、朝觐求学 |
四、尝试改革 |
五、马万福“遵经革俗”思想理论来源 |
第三节 马万福“遵经革俗”主张 |
一、教义思想 |
二、教法思想 |
三、“果园十条”主张 |
四、其他礼仪习俗改革 |
第三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西北的传播与发展 |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传播的社会因素 |
一、社会启蒙思想 |
二、报刊业的普及 |
三、朝觐、游学与留学 |
四、《古兰经》和圣训的翻译 |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青海的传播与发展 |
一、确立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海乙寺”地位 |
二、改革经堂教育 |
三、重视理论学习 |
四、各地讲学 |
五、其他人物改革主张 |
第三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甘肃和新疆的传播与发展 |
一、“遵经革俗”在河州 |
二、“遵经革俗”在甘肃其他地区 |
三、“遵经革俗”在新疆 |
第四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宁夏的传播与发展 |
一、初传阶段 |
二、虎嵩山宗教改革 |
三、力促传播与发展 |
第五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陕西的传播与发展 |
一、“遵经革俗”在安康的传播 |
二、“遵经革俗”在西安初传阶段 |
三、萧德珍的宗教改革 |
第四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华北及其它地区的发展 |
第一节 王静斋宗教改革主张 |
一、改革思想形成 |
二、宗教改革主张 |
三、阐扬回教文化 |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华北的传播与发展 |
一、天津教改 |
二、河北新行与古行之分 |
三、北平新行改革 |
四、新行改革在山东的发展 |
第三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其他区域 |
一、新行改革在华东地区 |
二、华中地区的新行与古行之争 |
三、西南、华南等地区的宗教改革 |
第五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特点 |
一、宗教改革的继承性 |
二、传播方式多样性 |
三、注重教育 |
四、重视研究 |
五、宗教思想的多重层次性 |
六、彰显时代性 |
七、具有地域性 |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影响 |
一、伊赫瓦尼派的分离 |
二、唤醒爱国意识 |
三、促进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发展 |
四、奠定中国伊斯兰教教派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 研究现状及目标 |
1.2.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1.2.3 研究目标 |
1.3 创新点及方法框架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建立及现状问题探讨 |
2.1 商业综合体的演进及“地铁城市”的兴起 |
2.1.1 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内涵延伸 |
2.1.2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动力的发展脉络 |
2.1.3 商业综合体与“地铁城市”的对接 |
2.2 “横竖”穿插的立体模式——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
2.2.1 横向——地铁对商业综合体的触媒作用 |
2.2.2 竖向——商业综合体对于地铁的适应性转变 |
2.2.3 横竖的整合——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
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现状问题探讨 |
2.3.1 策划方面——策划表面化和意志长官化 |
2.3.2 制度方面——管理混乱化和律法缺失化 |
2.3.3 设计方面——规划无序化和空间消极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复杂性理论背景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
3.1 复杂性的引入 |
3.1.1 复杂性的起源及概念 |
3.1.2 复杂性的哲学思辨 |
3.1.3 建筑的复杂性 |
3.2 复杂性理论下的城市视角组织 |
3.2.1 城市视角的复杂性 |
3.2.2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特性 |
3.2.3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语境分析 |
3.3 复杂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
3.3.1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基本认识 |
3.3.2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支撑因子 |
3.3.3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向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城市层级视角的调配适应 |
4.1 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层级框架 |
4.1.1 城镇化背景下的高密度城市空间 |
4.1.2 我国地铁交通的发展概况及特征 |
4.1.3 城市层级下地铁建设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
4.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城市设计层面的调整适应 |
4.2.1 我国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况及特殊性 |
4.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引导 |
4.2.3 空间结构视角下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趋势 |
4.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原有城市层级的穿刺 |
4.3.1 地域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交通效益 |
4.3.2 时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 |
4.3.3 空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社会效益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区域复杂环境的有机融合 |
5.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
5.1.1 空间对话——高密度背景下的三维立体 |
5.1.2 功能对话——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杂交共生 |
5.1.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互动的经验借鉴 |
5.2 区域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
5.2.1 城市线路的选择及相关背景 |
5.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周边环境的评价分析 |
5.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因子分析的架构 |
5.3 基于GIS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布局模型的建立 |
5.3.1 影响因子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5.3.2 不同城市的GIS影响因子分布 |
5.3.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分布差异及选址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子系统的内部建构 |
6.1 多样业态之于子系统的活力研究 |
6.1.1 多样业态子系统 |
6.1.2 多样业态子系统开放状态下的演变 |
6.1.3 多样业态的建构原则及趋势 |
6.2 以便捷交通为框架的子系统内部资源间的优化整合 |
6.2.1 交通子系统在复杂体系中的特殊性及其设计原则 |
6.2.2 交通子系统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空间整合 |
6.2.3 慢行系统的立体整合 |
6.3 基于SD法的内部空间感知 |
6.3.1 研究方式及相关数据 |
6.3.2 因子分析法的运用及空间感知的评价 |
6.3.3 空间子系统的设计对策 |
6.4 小结 |
第七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实施的相关机制 |
7.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城市视角下的开发策略 |
7.1.1 城市空间整合下的规划价值 |
7.1.2 统一理念指导下的机制健全 |
7.1.3 多节点规划导向下的开发管理 |
7.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视角下的整合应用 |
7.2.1 明确现状发展下的多元矛盾 |
7.2.2 区域框架视角下的整合原则 |
7.2.3 联系不同要素下的城市设计 |
7.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立体化实现 |
7.3.1 多样功能外向下的立体差异 |
7.3.2 复杂站城一体下的立体推动 |
7.3.3 高密度背景感知下的立体体验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研究展望 |
8.3 关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几点想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日本国家创新体系(NIS)经验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境外理论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实证研究综述 |
1.4 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性贡献 |
第2章 概念释义与NIS 理论框架 |
2.1 概念释义与辨析 |
2.1.1 国家创新体系界定 |
2.1.2 技术创新概念 |
2.1.3 概念辨析 |
2.2 NIS的理论基石与模式 |
2.2.1 亚当·斯密与马克思的理论萌芽 |
2.2.2 STI、线性与链环模型理论 |
2.2.3 创新主体相关的创新理论 |
2.2.4 埃兹科维茨的三重螺旋理论 |
2.2.5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与哈肯的协同论 |
2.2.6 切萨布鲁夫的开放式创新理论 |
2.3 NIS理论的硬核与保护带 |
2.3.1 NIS的理论硬核 |
2.3.2 NIS理论保护带 |
2.4 NIS理论的结构体系 |
2.4.1 伦德瓦尔的NIS结构体系观 |
2.4.2 国内学者的NIS结构体系观 |
2.4.3 日本的NIS结构体系实例 |
第3章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与背景 |
3.1 技术改造到创新立国的历史嬗变 |
3.1.1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NIS初具雏形 |
3.1.2 战后经济恢复期:从技术改造到技术引进 |
3.1.3 经济高速与稳定增长期:技术立国战略 |
3.1.4 平成经济萧条期:科技创造立国战略 |
3.2 推动日本构建NIS的国际背景 |
3.2.1 竞争时代、模块化与新兴经济体 |
3.2.2 美国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新动向 |
3.2.3 欧洲科技创新体系环境的变化 |
3.3 促进日本建设NIS的国内背景 |
3.3.1 赶超时代向后赶超时代转型 |
3.3.2 日本需要尽快恢复经济活力 |
3.3.3 推进绿色创新与生活创新 |
3.3.4 对日本产学官联盟的微词 |
3.3.5 日本民族自强的文化意识 |
第4章 日本制度创新的构筑者:政府部门 |
4.1 日本政府科技创新推进体制 |
4.1.1 日本科技政策演进简要回顾 |
4.1.2 日本科技创新体制机能的强化 |
4.1.3 科技基本计划审议机制与效果 |
4.2 日本政府的科技法律体系 |
4.2.1 日本的科技法律制度体系 |
4.2.2 《科学技术基本法》的制定 |
4.2.3 促进知识产权化的法律制度 |
4.3 日本政府的研发体制改革 |
4.3.1 研发体制改革设想 |
4.3.2 振兴基础科学研究 |
4.3.3 研发机构独法化改革 |
4.3.4 研发资金的制度改革 |
第5章 日本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的源头:大学 |
5.1 强化大学的知识创新与研究能力 |
5.1.1 日本研究型大学历史回溯 |
5.1.2 强化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
5.1.3 提高大学的研究开发能力 |
5.2 日本大学技术转移的体制与模式 |
5.2.1 构筑大学技术转移管理体制 |
5.2.2 大学技术转移的运作模式 |
5.2.3 日本大学技术转移的效果 |
5.3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的发展 |
5.3.1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类型 |
5.3.2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制度 |
5.3.3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进展 |
第6章 日本技术与管理创新的承担者:企业 |
6.1 日本企业创新的总体特点 |
6.1.1 日本企业创新源于赶超经济 |
6.1.2 研发、生产与技术引进结合 |
6.1.3 隐性知识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
6.1.4 鲜有原始性创新的种种质疑 |
6.2 日本企业独特的管理创新 |
6.2.1 构筑竞争的组织能力 |
6.2.2 内外联动的时时创新 |
6.2.3 日本企业生产管理创新 |
6.2.4 管理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
6.3 日本企业创新的研发活动 |
6.3.1 企业承担主要研发经费 |
6.3.2 企业研发重视应用开发 |
6.3.3 企业研发组织体制健全 |
6.4 独立主义向开放式创新模式转型 |
6.4.1 大企业的“独立主义” |
6.4.2 垂直统合型创新案例:丰田公司 |
6.4.3 封闭式创新模式并不绝对 |
6.4.4 线性创新模式日渐落伍 |
6.4.5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端倪 |
6.5 日本企业创新模式转型评论 |
第7章 日本技术创新的传承者:技能型人力资本 |
7.1 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的学校教育 |
7.1.1 学校培育模式的实用性 |
7.1.2 学校培养模式的高学历化 |
7.2 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的企业教育 |
7.2.1 在职培训模式 |
7.2.2 脱产训练模式 |
7.2.3 自我开发模式 |
7.2.4 函授课程模式 |
7.2.5 企业中的轮岗制 |
7.3 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的政府支持 |
7.3.1 建立分担促进机制 |
7.3.2 制定帮扶鼓励政策 |
7.3.3 与行业协会合作办学 |
7.3.4 营造尊重和重视的氛围 |
7.3.5 制定国家技能鉴定制度 |
第8章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创新主体联盟 |
8.1 日本产学联盟的多元化模式 |
8.1.1 日本产学联盟的基本模式 |
8.1.2 日本产学联盟的创新模式 |
8.2 日本产学联盟模式的新进展 |
8.2.1 共同研究模式规模扩大 |
8.2.2 受托研究模式规模下降 |
8.2.3 大学衍生企业取得成效 |
8.2.4 就业体验实施率增幅显着 |
8.2.5 大学技术转移项目增加 |
8.3 日本产学官联盟的三重螺旋模式 |
8.3.1 日本产学官联盟的界定 |
8.3.2 日本对产学官联盟认识的深化 |
8.3.3 “产”在三重螺旋模式的跨边界行为 |
8.3.4 “学”在三重螺旋模式的跨边界组织 |
8.3.5 “官”为三重螺旋模式提供创新环境 |
8.4 日本创新主体联盟的评论 |
8.4.1 日本产学模式多元化成效显着 |
8.4.2 产学模式处于“官”的主导之下 |
8.4.3 中小企业的产学联盟更为活跃 |
8.4.4 开放式创新联盟已初露端倪 |
8.4.5 日本产学联盟尚存在的问题 |
8.4.6 日本产学官三重螺旋模式的不足 |
第9章 日本国家创新水平评估: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法 |
9.1 国家创新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9.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9.1.3 构建创新水平指标体系 |
9.2 国家创新水平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
9.2.1 主成分分析方法 |
9.2.2 聚类分析方法 |
9.3 日本国家创新水平的实证评估 |
9.3.1 创新水平指标相关系数矩阵 |
9.3.2 方差检验创新水平指标 |
9.3.3 因子提取创新水平指标 |
9.3.4 创新水平指标的因子命名 |
9.3.5 创新水平指标主成分得分 |
9.3.6 创新水平指标的聚类分析 |
9.4 日本国家创新水平的评估结果 |
第10章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经验与启示 |
10.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成就与经验 |
10.1.1 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 |
10.1.2 日本企业积极推行信息化 |
10.1.3 日本信息化迅速发展 |
10.1.4 研发投入居世界领先水平 |
10.1.5 技术贸易居世界领先水平 |
10.1.6 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 |
10.2 比较中显现日本NIS建设的不足 |
10.2.1 技术转移与美国差距显着 |
10.2.2 日本信息化水平仍落后于美国 |
10.2.3 日本的基础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
10.2.4 人才培养与合作研究国际化水平低 |
10.2.5 日本在应用IT技术方面的欠缺 |
10.2.6 认识与推进开放式创新不足 |
10.3 日本NIS建设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
10.3.1 借鉴日本产学联盟经验的启示 |
10.3.2 借鉴日本产学官联盟经验的启示 |
10.3.3 借鉴日本NIS发展战略的启示 |
10.4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5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7)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相关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成 |
第一节 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 |
第二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特点与经验 |
第二章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动力机制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动力机制 |
第三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美国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中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三节 新加坡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印度理工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五节 主要结论 |
第四章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及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调查 |
第二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探索 |
第三节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绩、问题及趋势 |
第五章 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三节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三所个案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比较分析 |
第六章 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建议 |
第一节 政府层面的建议 |
第二节 高职院校层面的建议 |
第三节 联动机制层面的建议 |
结语 |
附录一:高职高专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二:专家、院校长、国际交流合作部门负责人、教师等访谈提纲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科研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角色演变:路径、模式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路径和章节安排 |
1.5 主要创新 |
1.6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章 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文献回顾 |
2.1 跨国公司R&D全球化理论 |
2.2 跨国公司R&D机构分类研究 |
2.3 跨国公司R&D机构类型的影响因素 |
2.4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角色演变研究 |
第三章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发展概况 |
3.1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发展现状 |
3.2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驱动因素 |
3.3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运营特点 |
第四章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角色演变的分析框架 |
4.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角色类型 |
4.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角色演变路径和模式 |
4.3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角色演变机制 |
第五章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角色演变的案例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2 海外研发机构能力驱动型演进模式的案例研究 |
5.2.1 微软在华研发机构角色演变分析 |
5.2.2 SAP在华研发机构的角色演变 |
5.2.3 英特尔在华研发机构的角色演变 |
5.2.4 海外研发机构能力驱动型演变模式总结 |
5.3 跨国公司母公司战略驱动型演变模式的案例研究 |
5.3.1 LG在华研发机构角色演变分析 |
5.3.2 通用汽车在华研发机构的角色演变 |
5.3.3 雀巢在华研发机构的角色演变 |
5.3.4 母公司战略驱动型演变模式总结 |
5.4 两种角色演变模式的比较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和合管理研究 ——基于东方管理“人为为人”核心理论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命题提出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命题提出 |
三、意义 |
第二节 论文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写作思路 |
三、写作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和合管理的相关概念 |
一、人为 |
二、为人 |
三、人为为人 |
四、和合 |
第二节 和合管理相关文献述评 |
一、和合哲学理论 |
二、和合管理理论 |
三、和谐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和合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和合管理的哲学基础 |
一、人性研究概述 |
二、东方人性观 |
三、西方人性观 |
四、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 |
五、“和合人”假设的提出 |
第二节 和合管理的文化基础 |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和合文化 |
二、和合文化的基本内涵 |
三、对和合文化的反思 |
四、和合文化的管理之维 |
第三节 和合管理的管理学基础 |
一、蕴含于西方管理思想中的和合 |
二、东方管理思想的核心特征 |
三、东方管理的“三为”核心理论 |
第四章 和合之己身和合——自我管理 |
第一节 人为、己身和合与自我管理概述 |
一、人为、己身和合与自我管理的关系 |
二、己身和合在东方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三、自我管理概述 |
第二节 自我管理的运行机制 |
一、自我的结构 |
二、自我管理的构成要素 |
三、自我管理的运行过程 |
第三节 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实现 |
一、自我认知 |
二、自我设计 |
三、自我学习 |
四、自我协调 |
五、自我控制 |
第五章 和合之群己和合——关系管理 |
第一节 为人、群己和合与关系管理概述 |
一、为人、群己和合与关系管理的关系 |
二、群己和合在东方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三、关系管理概述 |
第二节 关系管理的运行机理 |
一、东方人际关系的特点 |
二、关系管理的运行机理 |
三、关系管理良性运行的四大要素 |
第三节 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实现 |
一、关系的冲突管理 |
二、关系的沟通管理 |
三、关系的情感管理 |
第六章 和合之组织和合——和合管理 |
第一节 人为为人、组织和合与和合管理概述 |
一、自我管理及关系管理与和合管理的内在逻辑 |
二、人为为人、组织和合与和合管理的关系 |
三、和合管理概述 |
第二节 和合管理的配套机制 |
一、在组织内部创造有利于实现自我管理的配套机制 |
二、在组织内部创造有利于实现关系管理的配套机制 |
三、组织的自我修炼——塑造和合导向的学习型组织 |
第三节 组织和合的实现——和合叠生价值观与企业和合文化建设 |
一、组织和合的灵魂所在——和合叠生价值观 |
二、组织和合的实现源泉——企业和合文化的构建 |
第七章 和合管理的应用及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和合管理的应用 |
一、和合管理的应用目标 |
二、和合管理的应用方式 |
三、和合管理的应用空间 |
第二节 和合管理的案例研究 |
一、己身和合的楷模——企业家在平衡与取舍中对自我的超越 |
二、群己和合的典范——以情感人、“家庭型”人际关系的A 公司 |
三、组织如何实现自我管理?——信任和沟通——来自思科的案例 |
四、组织和合的榜样——盛大的游戏式管理 |
五、和合组织:工作的幸福价值——TAS 和TDI 的案例启示 |
第八章 面向未来的和合管理 |
第一节 管理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东西方管理的融合与发展 |
一、东西方管理融合与发展的哲学基础与时代背景 |
二、东西方管理融合与发展的体现 |
三、东西方管理融合的新趋势 |
第二节 和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新发展 |
一、企业管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
二、和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新发展 |
三、和合管理的特征 |
四、和合管理的现代价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品牌创新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分析 |
2.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1 自主知识产权理论 |
2.1.2 企业品牌创新理论 |
2.1.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理论 |
2.2 企业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关系 |
2.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及其构成 |
2.3.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 |
2.3.2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征 |
2.3.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 |
2.3.4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要素 |
2.3.5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 |
2.3.6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外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比较 |
3.1 美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2 日本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3 韩国的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
3.4 不同国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模式的比较 |
3.4.1 美日韩三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比较 |
3.4.2 美日韩三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比较 |
3.5 美日韩知识产权战略借鉴研究 |
3.5.1 知识产权制度与市场贸易品牌相结合 |
3.5.2 智力成果的创造保护和应用与企业创品牌创市场创效益相结合 |
3.5.3 企业特有的技术品牌与市场的协调机制和互动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品牌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
4.1 主要外部环境 |
4.1.1 人口环境与自然环境 |
4.1.2 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 |
4.1.3 国家创新体系与政策法制环境 |
4.2 主要内部条件 |
4.2.1 盈利投入与企业知识产权 |
4.2.2 创新人才创新制度与企业技术资源 |
4.2.3 企业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内容及其运用 |
5.1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专利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1.1 公知公用专利技术的使用战略 |
5.1.2 取消专利权战略 |
5.1.3 产品未到专利先行战略 |
5.1.4 专利网战略 |
5.1.5 专利收买战略 |
5.1.6 专利公开战略 |
5.1.7 官产学研金合作战略 |
5.2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商标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2.1 驰名商标战略 |
5.2.2 地理标志品牌战略 |
5.2.3 专利与商标协同战略 |
5.3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标准战略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
5.3.1 标准概念及分类 |
5.3.2 标准的功能 |
5.3.3 标准的产权效应 |
5.3.4 企业标准五步走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绩效评价 |
6.1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因素分析模型 |
6.2 企业知识产权对企业经济增长贡献度数理模型 |
6.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6.3.1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3.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证分析 |
7.1 海尔品牌创新战略 |
7.2 海尔专利战略 |
7.3 海尔标准战略 |
7.4 基于知识产权底蕴的企业国际化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网络异潮又一年──思科系统公司’99回眸(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D]. 魏寒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5]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D]. 刘文. 东南大学, 2016(12)
- [6]日本国家创新体系(NIS)经验与绩效研究[D]. 郑成功. 辽宁大学, 2013(11)
- [7]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D]. 黄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8]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角色演变:路径、模式和机制研究[D]. 刘海波. 复旦大学, 2010(03)
- [9]和合管理研究 ——基于东方管理“人为为人”核心理论的探索[D]. 黄智丰. 华侨大学, 2009(11)
- [10]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D]. 李明星.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