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建设绿色安全肉食品基地县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克勤[1](2018)在《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与保护研究》文中指出2017年国务院的1号文件中,首次将“推进农业区域品牌建设”作为关于发展农业的战略性计划以文件的形式正式发布,并且农业部紧随其后,确定2017年为我国的农业品牌推进年,将农业品牌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1]因为目前农产品的竞争已经由过去的追求规模的量化标准转向追求质量与规模并举、效益和品牌齐头的更高标准转变。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区域品牌建设基本上都处于初期打造、实践摸索、累积经验阶段。本论文以山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与保护为研究对象,在对山西省特色农产品产量、区域布局情况以及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现状、现阶段建设的显着成效、建设主体、建设举措进行研究整理后,分析了山西省建设与保护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希望能对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与保护提供可参考建议。论文整体可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将国内外与之相关的研究结论整理成了文献综述,简要的概括了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最后指出文章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本章节对文中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相应界定,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现状。本章节分析了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现状、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途径、主体及现有成效。第四部分,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与保护的必要性。本章节详细从消费者群体、促进农产品发展、增加品牌附加值、明确品牌主体作用、提高区域公用品牌意识,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六个方面的必要性需求,阐述建设与保护山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意义。第五部分,山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与保护的对策建议。以第四部分的必要性分析为依据,提出了山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与保护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结语。强调了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与保护的必要性,以及山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与保护对山西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白鸽[2](2013)在《黑龙江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类生活需求。发展绿色食品能够促进生态环保、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绿色食品的开发与建设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发展较快的地区,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黑龙江省的一个支柱产业。2004年,为适应绿色食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以下简称标准化基地)创建工作,绿色食品产业的不断发展为标准化基地建设创造了条件,反之,标准化基地又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经过近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标准化基地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标准化生产基地,而且成为黑龙江省又一大形象品牌,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转变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企业和农户收入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作为研究对象,全面阐释了标准化基地创建的内涵,系统总结了各地标准化基地建设的成功模式,为黑龙江省及各级政府制定绿色食品产业的有关政策和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对策,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设定了主题研究和实证模式研究的框架,以有机农业理论、生态农业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产业化理论作为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的理论研究基础。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实际出发,研究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的创建背景,概括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深刻完整地分析了黑龙江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的优势,面临的问题。黑龙江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具有生态、资源、产业、队伍和政策方面的优势,与其他类型的农业基地比较,具有组织管理完善、产品标准高、行业标准贯彻始终、质量追溯和覆盖区域广泛的优势,但也面临政策扶持、人员素质、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培育企业和加大宣传等方面的困难。本文构建了三种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模型:政府主导型、企业领办型和农垦外向型。通过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今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的目标,进一步探索加快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提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发展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利为目标,明确了标准化基地建设的重点以及保障措施。
孙洪波[3](2012)在《猪肉供应链上的机会主义根源及治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民以食为天,确保充足、安全的食物供给是各国政府的首要责任。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保障了主要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安全。但农产品质量水平却没有相应提升,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打击了消费信心,而且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有关部门采取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食品检测、打击违法制售添加剂行为等措施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很严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行的部分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以更加宽广、深入的角度,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行为本身考虑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猪肉是我国居民重要的消费食品,生猪养殖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确保猪肉产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近年来一些地方生猪饲养随意添加“瘦肉精”等有害添加剂,导致猪肉质量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已经谈“肉”色变。如何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为此本文以猪肉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组织理论、治理结构理论、管理控制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猪肉供应链模式、生猪品种引进、猪肉需求变化与生猪养殖之间的矛盾、价格波动对生产者收入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探讨影响猪肉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挖掘影响生猪养殖中的机会主义内在根源,进而探究解决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理论和应用方案,使猪肉供应链在有效治理框架下良好运转。基于上述思路,本文以瘦肉精中毒事件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法、实证案例分析、结构方程定量分析等方法,主要对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研究:一是分析我国生猪生产发展现状,着重研究生猪养殖规模变化情况;二是以养猪大县为案例,通过对生猪养殖、收购、屠宰、批发和零售等环节研究,剖析猪肉供应链状况和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三是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探究引发猪肉供应链上机会主义行为的深层次根源,着重分析生猪引种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疾病发生与机会主义的关系、猪肉价格波动与机会主义的关系;四是针对机会主义的产生原因,提出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治理思路模式,并探讨我国生猪养殖政策演变和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政策措施(放在产业现状部分?);五是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大型连锁超市在提高我国猪肉食品安全性、增强消费者信心方面的积极作用;六是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防范生猪供应链上机会主义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往往是深层次因素影响的结果。(2)盲目引进猪种容易造成我国生猪整体抗病能力下降,是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原因之一。(3)价格问题特别是“健美猪”与普通猪的差异性收购价格,是导致添加瘦肉精等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另外,猪肉价格起伏波动较大,周期越来越短,养猪已经成为高风险行业。而机会主义大部分是扎根在价格风险规避和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之上。(4)在猪肉供应链的上下游环节之间引进更加先进的治理模式——三方治理、双方治理和统一治理,改进治理模式有利于杜绝生猪养殖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猪肉食品安全。(5)建立健全可追溯体系对于防止生猪供应链上出现机会主义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迅速找到问题根源和对策措施具有重要作用。(6)现代流通方式特别是大型超市有助于提高猪肉食品安全,是治理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提高我国猪肉的食品安全方面,“超市+屠宰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超对接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推广。
苏彩和[4](2011)在《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广西实施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深化广西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广西农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的研究成果,针对广西农业发展的现状,采用案例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法,重点研究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推广模式、影响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促进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广西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本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分析国际主要农业标准化机构,论述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在发展农业标准化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概况,对比我国农业标准化“起步-停滞-复苏-发展-高速发展”历程和发展农业标准化做法,提出了我国在发展农业标准化方面值得借鉴的五条国际经验。第二,从广西区位、土地、气候等方面论述广西农业发展概况,分析广西农业呈现的特征;总结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做法,并采用指标体系法分析宾阳糖料甘蔗标准化示范区和田阳香米标准化示范区成效,采用生产函数模型增长速度方程分析钦州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区成效。第三,对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经济合作组织主导型、行业协会自律互动模式和市场拉动引导模式等五种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优缺点进行分析。通过容县沙田柚标准化的实施、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瘦肉型猪养殖标准化的实施和凌云白毫茶标准化的实施等进行模式系统分析,得出“政府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农户参与+标准化”的最佳模式。第四,通过对广西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当地政府相关人员、示范区技术人员、农业龙头加工企业负责人、农户等访谈,确定影响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因素、监管因素、标准因素、贸易因素、文化素质因素、市场机制因素、家庭承包责任制、龙头企业和农户关系因素等7类。结合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和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标准化经验,同时根据影响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障碍因素,提出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十八条对策。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点:1、对广西各种类型的农业示范区进行了评价对比。系统研究了质量监督部门、农业管理部门等各方面的行政手段构造和监管模式及其对农业示范区建立的影响;分析了农业标准化内外部环境的具体情况,对中外标准化实施的状况进行了的比对;对各种类型的农业示范区企业的优劣、特点和成效进行了评价对比;2、研究了发展农业标准化的组织措施。综合分析了农业、质监、畜牧、林业、工商、财政等管理部门和农业示范区企业在发展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提出必须紧紧依靠具体实施部门的努力,获得行政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取得相关单位和广大农民朋友积极帮助;3、提出农业标准化的对策。通过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比对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在深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企业和市场开展调研,征求并吸收了政管理部门和示范区企业的建设性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可行的农业标准化对策;4、建立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结合实施农业标准化企业的行业管理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企业,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衡量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
梁严冰[5](2011)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领导下建设陕北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也是新中国6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历史缩影与聚焦。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陕北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突出的矛盾及存在的不足,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服务于陕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以及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的发展,既是新中国建立后陕北经济发展的基础,又为日后陕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前景。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陕北地区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及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陕北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种植为主,且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改革开放,陕北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经济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陕北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商业贸易繁荣昌盛,交通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陕北地区为典型的“两源并富”地区。新中国建立,陕北能源、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不断显现;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北工业经济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点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结构;并且资源的开发是以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工业开发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成效显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陕北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它地区之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出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关系密不可分。新中国60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证明陕北农业结构变化特点鲜明,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70年代,陕北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工业部门主要是毛纺、服装、日用工业、陶瓷等部门;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能源工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陕北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化工、电力等部门发展迅速;除此以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陕北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既与国家的政策及陕北经济的客观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要求密不可分。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对陕北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60年来,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保障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不断丰富。60年来,陕北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陕北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反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存在问题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也不容忽视;认真总结陕北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与成功经验,希望对陕北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正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突出问题,这将是陕北经济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富饶的贫困”及“资源枯竭型”地区及城市发展经济的老路在陕北地区重演。
江再峰[6](2011)在《三台县着力探索建设现代畜牧强县》文中认为四川三台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先后建成了全国、全省"瘦肉型猪基地县"、"水禽基地县"、"丘区农业综合科技开发试点县"、"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建设先进县"、"优质肉牛繁殖示范基地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畜牧业产值和产量位居全省(县区)前茅、绵阳市第一,成为全省名副其实的畜牧业大县,加快了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步伐,谱写了建设丘区现代"畜牧强县"的新篇章。
赵爱玲,张晓芸[7](2010)在《打造商洛绿色食品基地的调查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洛市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工业污染较小,空气质量优良,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54%,是秦岭的绿色"心脏"。据农业部环境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周栋良[8](2010)在《环洞庭湖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与资源环境联系最为紧密的产业,因而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就成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选择“后三峡”时代的环洞庭湖区为样本,以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环洞庭湖区如何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问题。本文共八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导论,主要是提出问题,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阐明研究的意义,并介绍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即第二章、第三章,主要就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理论基础、理论内涵及意义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并对美国、以色列和日本的现代农业进行比较分析;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主要是构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环洞庭湖区和湘阴县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第四部分包括第七章、第八章,主要是分析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及对策措施,重点对制度创新进行了探讨。主要结论有:(1)作为我国农业生产未来发展的目标,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其根本要求,但节约资源是第一位的,只有节约资源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2)构建了一个包含5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7年环洞庭湖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基本趋势是逐渐好转,但发展速度较慢,指标之间发展不平衡。(3)环洞庭湖区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思路是,“贯彻一个战略,立足二个基础,依靠三大创新,抓好四项工程,突出五个重点”,主要措施是加强基础性工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环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早有研究,但面对低碳经济和“后三峡”时代的到来,环洞庭湖区如何建立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这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第一,系统阐述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内涵。通过文献综述和比较研究,分析了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及建设意义,回答了什么是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问题。第二,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为各指标设定了具体的目标值,回答了如何评价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问题。第三,提出了“后三峡”时代环洞庭湖区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思路和对策措施,并对制度创新进行了重点研究,回答了如何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问题。
张华[9](2009)在《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基础。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并把发展特色经济列为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各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发展多种经营和“三高”农业的突破口来抓,各地特色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特色农产品生产不能与市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有机衔接,特色农业结构不稳,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突出。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必要研究探索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问题,进而科学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实现农业资源、特色农业生产、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促进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以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预警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对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可知我国区域特色农业发展迅速,特色农业对增加农民、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制约我国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对区域特色农业系统的发展状况、所受到的和即将受到不利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预警,找出制约我国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非常有意义。进行了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建立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体系,确定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灰色预测法构建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模型。在收集大量资料,向相关专家请教的基础上,以陕西铜川特色苹果产业为例进行了陕西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案例研究。构建了陕西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诊断预警标准的分级,指标权重的计算,对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诊断,对2003~2012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和预警。结果显示:2003~2012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程度稳步提高。2003~2006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程度中等的状态,警度为中警。2007~2012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诊断结果为可持续发展程度强,警度为轻警。根据诊断结果将2003~2012年铜川特色苹果产业发展划分为二个阶段,并提出铜川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张大勇[10](2009)在《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研究 ——以北京密云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土地利用空间和土地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土地供给的紧缺性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增长性之间失衡发展的态势日益凸显。自《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997-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政策措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逐步得到落实,我国控制和引导土地利用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在我国当前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也很突出,出现了盲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的现象,破坏了土地生态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次生盐碱化。盲目的土地开发利用容易形成结构过于简单、缺少变化的环境,将进一步破坏生物资源的多样化,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最终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亟待转变土地利用模式,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促进国土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对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土地生态建设的要求,立足构建良好的人地和谐关系,统筹安排土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土地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国务院2008年10月制定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总体精神为指导,综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人文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借鉴发达国家土地利用经验,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以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及合理配置研究为基础框架,进行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影响的系统研究。最后选取北京密云县为研究样本点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对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反思,建立科学的土地合理利用与综合评价的模型,突破土地利用传统观念,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完善我国土地合理利用及其评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从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等角度构建土地有效利用及合理配置体系,并为指导区域土地有效利用,协调生态平衡发展提供政策方向。
二、对建设绿色安全肉食品基地县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建设绿色安全肉食品基地县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区域品牌 |
2.1.2 农产品区域品牌 |
2.1.3 农产品地理标志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经济理论 |
2.2.2 博弈论 |
2.2.3 竞争力理论 |
3 山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现状 |
3.1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
3.1.1 山西省基本概况 |
3.1.2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生产情况 |
3.2 山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概况 |
3.3 山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主体及其作用 |
3.3.1 发挥政府引导与扶持作用 |
3.3.2 发挥企业市场导向作用 |
3.3.3 发挥行业协会桥梁沟通作用 |
3.4 山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举措 |
3.4.1 依托传统优势资源,优化农业生产区域 |
3.4.2 政府部门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加强质量监管 |
3.4.3 企业市场化运作,增强区域品牌动力 |
3.4.4 行业协会加强监管,维护品牌权益 |
3.4.5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加大品牌宣传 |
3.5 山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成效 |
3.5.1 以企业为主,构建了品牌长效机制 |
3.5.2 功能农产品成功助力区域品牌发展 |
3.5.3 区域品牌辐射效应扩大 |
3.5.4 国际市场竞争力显着提高 |
4 加强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与保护的必要性 |
4.1 适应消费升级,满足消费者“认牌购买”的需求 |
4.1.1 消费者生活形态的演变 |
4.1.2 消费者消费心理及消费特征的演变 |
4.2 促进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的需求 |
4.2.1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标准化 |
4.2.2 精深加工特色农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
4.2.3 优化品牌传播渠道,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协同作战 |
4.3 增加特色农产品附加值的需求 |
4.3.1 深挖品牌内涵,提升品牌文化价值 |
4.3.2 进行品牌创新,防止品牌老化 |
4.3.3 整合优质农产品,推动区域品牌协同发展 |
4.4 理清品牌建设各主体与功能的需求 |
4.4.1 加强政府实时引导管理职能 |
4.4.2 提高企业维护市场秩序的意识 |
4.4.3 强化行业协会公益服务能力 |
4.5 提高区域公用品牌保护意识的需求 |
4.6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需求 |
4.6.1 推动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
4.6.2 促进农民增收缩小贫富差距 |
4.6.3 助力农村增绿乡村振兴 |
5 山西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立足特色农产品打造战略品牌 |
5.2 协同推广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 |
5.2.1 借助社会化新媒体提升品牌知名度 |
5.2.2 建立网络舆情监控营造品牌口碑 |
5.2.3 文旅搭台提升品牌美誉度 |
5.2.4 电商助力坐实“互联网”工程 |
5.3 塑造品牌差异化,培育品牌信仰 |
5.3.1 创造有“吸引力”的品牌名称及系统符号 |
5.3.2 树立有“亲和力”的品牌定位及理念系统 |
5.3.3 打造有“价值力”的品牌矩阵及产业系统 |
5.3.4 构建有“凝聚力”的品牌管理及运营系统 |
5.3.5 建设有“号召力”的品牌仪式及推广系统 |
5.4 发挥集体效应,共同协调发展 |
5.4.1 政府持续完善监管服务体系 |
5.4.2 企业自觉树立品牌意识 |
5.4.3 切实发挥行业协会“智囊团”作用 |
5.4.4 调动各主体能动性,协同发展 |
5.5 强化区域公用品牌意识,构建品牌价值共同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2)黑龙江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路线和方法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国外研究综述 |
1.5 国内研究综述 |
2 绿色食品的基础理论 |
2.1 绿色食品的定义 |
2.2 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概念 |
2.3 绿色食品的理论基础 |
2.3.1 有机农业理论 |
2.3.2 生态农业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农业理论 |
2.3.4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创建背景 |
3.2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发展历程 |
3.3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现状 |
3.4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典型模式分析 |
3.4.1 政府主导型模式 |
3.4.2 企业领办型模式 |
3.4.3 农垦外向化基地模式 |
4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成效、问题及经验分析 |
4.1 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的建设成效 |
4.2 标准化基地模式的经验 |
4.2.1 通过政府化组织实施标准化基地建设 |
4.2.2 通过规模化布局标准化基地 |
4.2.3 实施严格的标准化基地管理 |
4.2.4 按照标准化进行生产 |
4.2.5 实施产业化经营体制 |
4.3 标准化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3.1 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
4.3.2 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
4.3.3 基地制度有待完善 |
4.3.4 利益机制有待创新 |
4.3.5 企业作用有待突破 |
4.3.6 建管与宣传工作有待强化 |
4.4 黑龙江省建设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比较优势 |
5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对策建议 |
5.1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总体设计 |
5.1.1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原则 |
5.1.2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布局 |
5.2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保障措施 |
5.2.1 进一步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 |
5.2.2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
5.2.3 健全监管机制 |
5.2.4 建立可追溯机制 |
5.2.5 建立“全程标准”机制 |
5.2.6 强化组织领导机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猪肉供应链上的机会主义根源及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可能的创新点 |
1.7.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农产品供应链方面的研究 |
2.1.2 关于供应链治理的研究 |
2.1.3 猪肉供应链方面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 |
2.2.2 关于供应链治理的研究 |
2.2.3 猪肉供应链方面的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概况 |
3.1 生猪存栏情况 |
3.2 生猪出栏情况 |
3.3 各地区的存栏和出栏量 |
3.4 各地区生猪出栏率 |
3.5 养猪农户比例 |
3.6 养猪农场规模的变化 |
3.7 规模化养猪逐渐占主导地位 |
3.8 各地区生猪规模养殖农场 |
3.9 生猪养殖户规模调查 |
3.10 规模化养殖发生原因 |
第四章 机会主义根源探索:生猪引种与疾病之间关系 |
4.1 机会主义研究 |
4.2 猪肉食品安全问题 |
4.3 我国传统生猪品种的特点 |
4.4 生猪引种和育种政策 |
4.5 种猪进口 |
4.6 种猪进口原因分析 |
4.6.1 企业进口种猪的动机和行动 |
4.6.2 进口种猪中的政府立场 |
4.7 本土猪种所面临挑战 |
4.8 引种、疾病和机会主义之间关系 |
4.9 小结 |
第五章 猪肉供应链上的机会主义案例研究 |
5.1 引言 |
5.2 资中县情况介绍 |
5.3 资中生猪养殖生产阶段 |
5.3.1 生猪的养殖规模 |
5.3.2 生猪品种 |
5.3.3 生猪饲养模式 |
5.3.4 家庭副业养殖 |
5.3.5 小规模养殖模式 |
5.3.6 小规模养猪案例 |
5.3.7 规模养殖模式 |
5.3.8 大规模养殖模式 |
5.3.9 大规模养猪案例 |
5.4 资中县生猪流通阶段 |
5.4.1 活猪流通渠道 |
5.4.2 活猪流通成本 |
5.4.3 流通阶段的食品安全问题 |
5.5. 生猪屠宰阶段 |
5.5.1 乡镇屠宰点 |
5.5.2 屠宰厂 |
5.5.3 屠宰厂的采购模式 |
5.5.4 食品安全 |
5.6. 上游饲料产业 |
5.6.1 加工饲料的配方 |
5.6.2 加工饲料的流通模式 |
5.6.3 饲料的价值增值过程 |
5.6.4 加工饲料的食品安全 |
5.7 小结 |
第六章 猪价与机会主义 |
6.1 生猪价格波动 |
6.2 生猪价格波动原因探索 |
6.3. 政策性猪肉价格波动 |
6.4 生猪疾病与猪肉价格波动 |
6.5 市场风险与道德风险 |
6.6 小结 |
第七章 生猪食品安全治理结构研究 |
7.1 宏观治理结构 |
7.1.1 威廉姆森理论 |
7.1.2 生猪供应链 |
7.1.3 生猪供应链机会主义宏观治理 |
7.2 微观治理结构 |
7.2.1 可追溯体系的意义 |
7.2.2 生猪养殖阶段 |
7.2.3 农户合同与代码 |
7.2.4 填写饲养记录 |
7.2.5 生猪出栏 |
7.2.6 生猪屠宰 |
7.2.7 猪肉零售阶段 |
7.2.8 微观治理的问题 |
7.3 生猪政策治理研究 |
7.3.1 计划经济生猪政策 |
7.3.2 改革开放生猪政策 |
7.3.3 养猪与农业和生态环境 |
7.3.4 猪肉质量安全政策 |
7.3.5 小结 |
第八章 现代零售企业对猪肉供应链治理作用的实证研究 |
8.1 猪肉供应链上机会主义的防范 |
8.2 我国连锁超市的发展和农超对接的实施 |
8.3 大型连锁超市防范机会主义的实证分析 |
8.3.1 结构方程模型 |
8.3.2 提出理论假说和设计基本路径 |
8.3.3 数据获得 |
8.3.4 结构方程模型估计与检验 |
8.3.5 模型解释 |
第九章 结论 |
9.1 本文结论 |
9.2 建议 |
9.2.1 加快优良品种培育 |
9.2.2 完善饲养管理组织体系 |
9.2.3 进一步优化猪肉供应链和引进可追溯体系 |
9.2.4 完善供应链内部利益分配机制 |
9.2.5 规范兽药生产和使用行为 |
9.2.6 依法规范生猪饲养行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三农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
1.1.2 绿色贸易壁垒与农产品标准化 |
1.1.3 广西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的必要性 |
1.2 论文内容和创新点 |
1.2.1 论文内容 |
1.2.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标准化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农业标准化定义 |
2.1.1 标准 |
2.1.2 标准化 |
2.1.3 农业标准和农业标准化 |
2.2 农业标准化特点 |
2.2.1 主要对象是生命体或有机体 |
2.2.2 地区性 |
2.2.3 复杂性 |
2.2.4 文字标准与实物标准同在 |
2.3 国外农业标准化研究 |
2.3.1 有机农业领域的研究 |
2.3.2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研究 |
2.4 国内农业标准化研究 |
2.4.1 我国实施农业标准化存在问题研究 |
2.4.2 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措施研究 |
2.4.3 农业标准化成效研究 |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 |
3.1 国际主要农业标准化机构介绍 |
3.1.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3.1.2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
3.1.3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 |
3.1.4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 |
3.2 欧、美、日国家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 |
3.2.1 欧盟 |
3.2.2 美国 |
3.2.3 日本 |
3.3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历程及做法 |
3.3.1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历程 |
3.3.2 我国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做法 |
3.4 国外农业标准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3.4.1 政府法规力推农产品标准执行 |
3.4.2 政府加大农业标准化投入 |
3.4.3 实行农产品质量识别标志 |
3.4.4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采用国际标准 |
3.4.5 涉农部门通力合作 |
第四章 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现状分析 |
4.1 广西农业发展概况 |
4.1.1 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林、牧、渔业共同发展 |
4.1.2 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 |
4.1.3 实施农业产业化 |
4.1.4 推进农业对外开放 |
4.2 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
4.2.1 广西农业标准化取得成效 |
4.2.2 广西农业标准化主要做法 |
4.3 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成效分析 |
4.3.1 宾阳县糖料甘蔗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效果分析 |
4.3.2 钦州火龙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效果分析 |
4.3.3 田阳香米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效果分析 |
第五章 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选择 |
5.1 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模式 |
5.1.1 政府主导型模式 |
5.1.2 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 |
5.1.3 经济合作组织为主导模式 |
5.1.4 行业协会自律互动模式 |
5.1.5 市场拉动引导模式 |
5.2 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模式案例分析 |
5.2.1 政府主导型 |
5.2.2 龙头企业带动型 |
5.2.3 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标准化 |
5.3 广西实施农业标准化模式的选择 |
第六章 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6.1 政府因素 |
6.1.1 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的影响 |
6.1.2 农业标准化经费的影响 |
6.2 监管因素 |
6.2.1 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认证机制的影响 |
6.2.2 农产品质量安全多部门管理的影响 |
6.3 标准因素 |
6.3.1 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的影响 |
6.3.2 农业标准的宣传培训欠缺的影响 |
6.4 贸易因素 |
6.4.1 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零关税”的影响 |
6.4.2 农产品绿色物流落后的影响 |
6.5 文化素质因素 |
6.5.1 农民文化素质的影响 |
6.5.2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素质的影响 |
6.6 市场机制因素 |
6.6.1 农产品配套流通渠道缺乏的影响 |
6.6.2 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效益不高的影响 |
6.7 农村家庭承包制度因素 |
6.7.1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
6.7.2 龙头企业和农户关系不稳定的影响 |
第七章 促进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对策研究 |
7.1 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和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
7.1.1 提高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 |
7.1.2 制定好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
7.1.3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
7.2 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农业监测体系和监管制度 |
7.2.1 健全农业标准体系 |
7.2.2 健全农业监测体系 |
7.2.3 健全五项监管制度 |
7.3 培育品牌农产品 |
7.3.1 创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
7.3.2 抓农业龙头企业 |
7.3.3 培育广西农产品品牌 |
7.4 打造优质优价“标准化”产品渠道 |
7.4.1 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标准化培训宣贯 |
7.4.2 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标准化人才 |
7.4.3 推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产品与市场对接 |
7.5 实施土地流转的信贷优惠政策和建立风险基金 |
7.5.1 使有限的土地向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集中 |
7.5.2 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金融优惠政策 |
7.5.3 以风险基金保护农户和龙头企业双方利益 |
7.6 扩大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 |
7.6.1 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 |
7.6.2 在东盟国家推广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
7.6.3 建立健全广西农产品输出的绿色物流体系 |
第八章 结论和不足 |
8.1 结论 |
8.2 不足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四、理论及史料依据 |
第一章 新中国陕北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与历史回顾 |
一、陕北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 |
(一) 陕北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
(二) 复杂的陕北地理环境 |
二、陕北丰富的自然资源 |
(一) 农林牧副业资源 |
(二) 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
(三)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经济 |
(一) 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
(二) 陕北的工业 |
(三) 陕北的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 |
(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认识 |
小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陕北经济(1949—1978)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一)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建国初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 |
(三) 1958—1965年陕北的农业及农村经济 |
(四) 农业学大寨与陕北农业 |
二、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一) 工业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三) "学大庆"与陕北石油工业 |
(四) 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交通运输业与商业贸易的发展 |
(一) 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初具规模的陕北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发展 |
(三) 新的多种商品流通体制的初步形成及国营商业的壮大 |
(四) 地方特色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陕北经济的发展、腾飞(1979—2010)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
(二)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陕北农业 |
(三) 适用、高效、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 |
(四) 农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与陕北特色农业 |
(五) 农产品的产业化 |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
二、能源矿产资源的规模开发与工业快速崛起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工业经济的政策法规 |
(二) 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壮大 |
(三)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 |
(四) 天然气的开发与广泛利用 |
三、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网络化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法规 |
(二) 公路交通网的建立与发展 |
(三) 铁路的开通与延伸 |
(四)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
(五) 商业贸易的新篇章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发展的成就 |
一、60年来陕北农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
(二)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
(三)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四) 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 |
(五) 农业优势产业开发成效显着 |
(六) 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二、60年来陕北工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
(二) 能源工业强势崛起 |
(三)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
(四) 工业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投资效果显着提高 |
三、60年来陕北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成就 |
(一) 交通运输规模的增长与扩大 |
(二)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日见成效 |
(三) 商业贸易繁荣昌盛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特征 |
一、"两源并富"的陕北地区 |
(一)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多矿共生 |
(二)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演变 |
(三)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的产业优势不断显现 |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优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
(五) 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
二、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的陕北工业布局 |
(一) 工业布局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导向为主 |
(二) 以重工业为主 |
(三) 资源型的工业结构 |
(四) 能源工业产业聚集度高 |
三、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陕北工业 |
(一) 国家组织力量对陕北地区进行资源勘探 |
(二) 援助建设陕北工业 |
(三) 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支援陕北经济建设 |
(四) 机器设备、资金由国家进口调拨和援助 |
(五) 跳跃式的陕北工业开发 |
四、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到高效、集约化的特色陕北农业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发展的历程 |
(二) 陕北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优势 |
(三) 陕北的高效、特色农业 |
五、掠夺式开荒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陕北生态环境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的演变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
小结 |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 |
一、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布局的演变 |
(二) 影响陕北产业布局变化的因素 |
(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结构的调整 |
二、陕北农业结构渐趋合理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特征 |
(三) 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
(四) 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 |
三、陕北工业结构的重构 |
(一) 陕北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
(二) 陕北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
(三) 陕北工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
四、陕北第三产业结构日益加强 |
(一) 陕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原因 |
小结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对陕北社会的影响 |
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
(一) 城乡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
(二) 城乡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 |
(三)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
(四) 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
二、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扩大 |
(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
(二) 卫生事业不断前进 |
(三)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
三、陕北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
(一) 陕北的人口发展 |
(二)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
(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四、城镇化程度快速提升 |
(一) 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 |
(二) 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 |
(三)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
(四) 城市规划逐渐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
小结 |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 |
一、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整体上讲陕北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
(二)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
(三) 农民离乡问题突出 |
(四)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
(五)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低 |
(六) 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 |
二、陕北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与启示 |
(一) 陕北经济变迁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
(二) 坚持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基本方向 |
(三)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五) 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六)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
结束语 |
一、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进程 |
二、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经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三台县着力探索建设现代畜牧强县(论文提纲范文)
1 精心组织, 科学规划 |
2 体系完善, 保障有力 |
3 规模养殖, 标准生产 |
4 加快重建, 初见成效 |
5 统一组织, 产业经营 |
6 精深加工, 拓展市场 |
(8)环洞庭湖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3.1 国外研究综述 |
3.2 国内研究综述 |
4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安排 |
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5.1 研究思路 |
5.2 研究方法 |
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6.1 主要创新点 |
6.2 主要不足 |
第二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理论分析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理论基础 |
1.1 资源环境经济理论 |
1.2 生态经济理论 |
1.3 循环经济理论 |
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主要内容 |
2.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内涵 |
2.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经济学解释 |
2.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主要功能 |
3 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意义与原则 |
3.1 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意义 |
3.2 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国际比较分析 |
1 美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
1.1 美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背景 |
1.2 美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措施 |
1.3 美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经验 |
2 以色列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
2.1 以色列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 |
2.2 以色列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 |
2.3 以色列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 |
3 日本环保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
3.1 日本环保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 |
3.2 日本环保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 |
3.3 日本环保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 |
4 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
小结 |
第四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理 |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
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1.3 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 |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2.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2.2 指标描述及解释 |
2.3 目标值的确定 |
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综合测评方法 |
3.1 指标的标准化 |
3.2 综合测评方法 |
3.3 障碍度计算 |
小结 |
第五章 环洞庭湖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实证研究 |
1 环洞庭湖区农业发展现状 |
1.1 环洞庭湖区地理概况 |
1.2 环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1.3 环洞庭湖区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 |
1.4 环洞庭湖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2 环洞庭湖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综合测评 |
2.1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 |
2.2 综合评价 |
3 环洞庭湖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障碍度诊断 |
3.1 测算结果 |
3.2 主要障碍因素 |
小结 |
第六章 环洞庭湖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案例分析—以湘阴县为例 |
1 湘阴县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1.1 湘阴县农业概况 |
1.2 湘阴县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措施 |
1.3 湘阴县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成效 |
2 湘阴县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实证分析 |
2.1 综合测评 |
2.2 实证分析 |
3 湘阴县建设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
4 启示 |
小结 |
第七章 环洞庭湖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 |
1 建设思路 |
2 建设阶段 |
2.1 战略发展定位 |
2.2 总体战略目标 |
2.3 分阶段目标 |
3 建设模式 |
3.1 农业清洁生产模式 |
3.2 农业生态恢复型发展模式 |
3.3 多产业耦合模式 |
3.4 "林浆纸"型一体化发展模式 |
3.5 农业副产品综合利用模式 |
3.6 畜禽养殖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 |
3.7 农村生活污水零排放模式 |
小结 |
第八章 环洞庭湖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对策 |
1 加强基础性工作 |
1.1 加强领导和规划,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1.2 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现代农民 |
1.3 加强村庄整治,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
2.1 因地制宜,统筹农业区域布局 |
2.2 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3 加强制度创新 |
3.1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
3.2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
3.3 建立健全环境约束和生态补偿机制 |
3.4 强化耕地保护,创新土地管理和运行机制 |
3.5 加强农业专业合作,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
4 加强技术创新 |
4.1 资源节约型技术 |
4.2 环境友好型技术 |
5 广泛宣传,尽快启动 |
5.1 广泛宣传,提高农户环保意识和水平 |
5.2 尽快启动单项工作 |
小结 |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
(9)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进行特色农业布局与开发 |
1.2.2 实现基于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诊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
1.2.3 在解决结构趋同的同时,建立各具特色、相对稳定的特色农业产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特色农业概念、内涵 |
1.3.2 区域特色农业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
1.3.3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1.3.4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
1.3.5 区域特色农业开发带设计研究 |
1.3.7 区域农业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1.3.8 国内农业比较优势评价分析方法 |
1.4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 本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国外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状况 |
2.1.1 特色农业生产实现区域化规模生产 |
2.1.2 特色农业生产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
2.1.3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稳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
2.1.4 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紧密结合 |
2.1.5 重视国际农产品市场研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
2.2 我国区域特色农业自然资源分析 |
2.2.1 气候优势 |
2.2.2 环境优势 |
2.2.3 物种优势 |
2.3 我国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
2.3.1 农产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要求发展特色农业 |
2.3.2 农业结构调整要求发展特色农业 |
2.3.3 增加农民收入要求发展特色农业 |
2.3.4 劳动力资源价廉而丰富要求发展特色农业 |
2.3.5 国际农产品贸易一体化要求发展特色农业 |
2.4 我国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2.5 我国区域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
2.5.1 区域特色定位不清晰,发展目标不明确,资源优势没有有效发挥 |
2.5.2 特色农业缺乏与加工、市场的衔接,制约了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 |
2.5.3 区域特色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整体效益差 |
2.5.4 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业生产和管理方式落后 |
2.5.5 技术含量低,生产加工工艺落后 |
2.5.6 行业标准不健全,品牌意识不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研究基本理论 |
3.1 特色农业系统的组成 |
3.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比较优势理论 |
3.3.1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说 |
3.3.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 |
3.3.3 H-O 要素禀赋理论 |
3.4 竞争优势理论 |
3.5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6 灰色系统理论 |
3.6.1 灰色系统理论产生的背景 |
3.6.2 灰色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
3.6.3 灰色系统理论在农业中的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系统设计 |
4.1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概念和内涵 |
4.1.1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概念 |
4.1.2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与特色农业评价 |
4.1.3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内涵 |
4.1.4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预警内涵 |
4.2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结构 |
4.2.1 数据输入与处理部分 |
4.2.2 模型和计算部分 |
4.2.3 输出部分 |
4.3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体系 |
4.3.1 数学模型在诊断预警中的一般应用 |
4.3.2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3.3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体系 |
4.4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标准 |
4.4.1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基准值 |
4.4.2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等级 |
4.5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权重确定 |
4.6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模型构建 |
4.6.1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原理 |
4.6.2 灰色预测模型建立的基本过程 |
4.6.3 预测结果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4.7 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诊断预警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西省铜川市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研究 |
5.1 陕西省铜川市农业自然资源状况 |
5.1.1 土地资源状况 |
5.1.2 光照充足,降水适中,温度差异大 |
5.2 陕西省铜川市特色苹果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5.2.1 农业资源环境优势 |
5.2.2 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备 |
5.2.3 苹果生产市场潜力大 |
5.3 陕西省铜川市特色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
5.4 陕西省铜川市特色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4.1 优质苹果生产的关键限制因素依然存在 |
5.4.2 管理水平和产品整体质量水平不高 |
5.4.3 产业化运行机制不健全,销售渠道不稳定 |
5.4.4 国际市场开拓和营销经验不足 |
5.4.5 自然灾害频繁,经营者风险较大 |
5.5 陕西省铜川市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研究 |
5.5.1 陕西省铜川市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指标体系 |
5.5.2 陕西省铜川市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研究 |
5.6 陕西省铜川市特色苹果产业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研究 ——以北京密云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拟解决问题 |
第2章 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研究基础 |
2.1 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理论依据 |
2.1.1 地租理论 |
2.1.2 能值理论 |
2.1.3 土地生产力理论 |
2.1.4 区位经济理论 |
2.1.5 系统理论 |
2.1.6 人地关系理论 |
2.1.7 生态经济理论 |
2.1.8 景观生态学 |
2.1.9 新制度经济学 |
2.1.10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土地资源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土地利用理论及研究综述 |
2.2.2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
2.2.3 生态安全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
2.3 国外土地资源利用经验借鉴 |
2.3.1 美国 |
2.3.2 加拿大 |
2.3.3 英国 |
2.3.4 法国 |
2.3.5 日本 |
2.3.6 新加坡 |
2.3.7 小结 |
2.4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2.4.1 我国土地利用政策变迁与土地市场发展历程 |
2.4.2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及土地生态现状 |
2.4.3 我国土地利用制度均衡分析 |
第3章 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及合理配置研究 |
3.1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3.1.1 人口驱动 |
3.1.2 经济驱动 |
3.1.3 技术驱动 |
3.1.4 制度驱动 |
3.2 土地资源配置理论分析框架 |
3.2.1 市场与资源配置效率 |
3.2.2 土地市场与土地利用 |
3.3 现行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分析 |
3.3.1 土地资源市场供求均衡理论 |
3.3.2 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失灵 |
3.3.3 土地市场调控与制度选择 |
3.4 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及合理配置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3.4.1 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模型建立 |
3.4.2 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模型应用 |
第4章 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影响研究 |
4.1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演化 |
4.1.1 土地利用系统组成与结构特征 |
4.1.2 生态环境系统构成及驱动要素 |
4.1.3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关系演化的历程 |
4.2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4.2.1 生态环境问题界定 |
4.2.2 土地生态问题类型 |
4.2.3 土地生态问题成因 |
4.3 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原生影响分析 |
4.3.1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因子 |
4.3.2 土地利用与物质能量循环 |
4.3.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4.4 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的次生约束分析 |
4.4.1 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约束机制 |
4.4.2 生态单元与土地利用 |
4.4.3 生态系统阈值与土地利用 |
4.5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关系及评价 |
4.5.1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能流分析 |
4.5.2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分析及评价 |
4.5.3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与模型改进 |
第5章 密云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研究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1.1 区位 |
5.1.2 自然地理条件 |
5.1.3 社会经济状况 |
5.2 密云县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
5.2.1 密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5.2.2 密云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
5.2.3 密云县土地利用与区域产业发展 |
5.2.4 密云县资源与生态平衡体系 |
5.3 密云县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优化调控 |
5.3.1 土地有效利用与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思路 |
5.3.2 土地利用结构及空间布局调整 |
5.3.3 政策保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建设绿色安全肉食品基地县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与保护研究[D]. 李克勤.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6)
- [2]黑龙江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研究[D]. 白鸽. 东北农业大学, 2013(02)
- [3]猪肉供应链上的机会主义根源及治理对策研究[D]. 孙洪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4]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D]. 苏彩和. 天津大学, 2011(06)
- [5]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 梁严冰. 西北大学, 2011(05)
- [6]三台县着力探索建设现代畜牧强县[J]. 江再峰. 四川畜牧兽医, 2011(02)
- [7]打造商洛绿色食品基地的调查与思考[A]. 赵爱玲,张晓芸. 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2010
- [8]环洞庭湖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D]. 周栋良. 湖南农业大学, 2010(10)
- [9]区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诊断预警研究[D]. 张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10]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与生态平衡发展研究 ——以北京密云县为例[D]. 张大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