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乐藻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冯优[1](2021)在《生态浮岛技术用于畜禽养殖废水脱氮除磷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满足了人们对食物需求的同时,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畜禽养殖废水排放量大、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高,已成为我国水体氮磷污染的重要来源。如何减少畜禽养殖废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排放,是流域水污染源头控制的重要途径。目前,各种物理、化学方法虽理论研究较多,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投资大、运行复杂、二次污染等问题。生态浮岛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处理方法,因具有投资少,能创收、美化环境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因而,结合近年来关于生态浮岛技术用于净化废水中氮磷差异性的研究,拓展此技术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发展方向,并探究其在畜禽养殖废水中的净化机制。(1)为了选择适合不同氮磷浓度的生态浮岛优势水生植物,选取水芹、凤眼莲、西伯利亚鸢尾、再力花、黄菖蒲5种挺水植物和粉绿狐尾藻、伊乐藻、金鱼藻3种沉水植物,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了这8种植物在不同氮磷浓度条件下的生长特征及其对水中氨氮(NH4+-N)、总磷(TP)、COD的去除效率,并对其进行曲线回归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水生植物对畜禽养殖废水中氮磷的净化功能。结果表明,凤眼莲、再力花在较低氮磷水平(NH4+-N:80~120 mg/L,TP:8~16 mg/L)下去除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水生植物;水芹和黄菖蒲在较高氮磷水平(NH4+-N:180~220 mg/L,TP:30~35 mg/L)下去除效果较好,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沉水植物中粉绿狐尾藻净化效果较好,生物量增长显着(P<0.05);凤眼莲在实验过程中虽净化能力良好,但易引发次生环境问题,应谨慎选择,因地制宜。(2)利用微型生态浮岛实验研究了8种不同植物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与水体胞外酶及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关系,目的是研究影响生态浮岛系统净化能力的关键因素,探究不同植物系统中去除污染物的作用机制,为从宏观角度提高生态浮岛系统污染治理效能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水芹、再力花和黄菖蒲三种植物对NH4+-N、TP、COD均表现出较好的净化效果;脲酶、碱性磷酸酶和β -葡萄糖苷酶活性与NH4+-N、TP、COD浓度变化呈显着负相关(P<0.05),同时与各组植物根系的发达程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在此系统中微生物优势物种为变形菌门,参与降解污染物较多的为变形菌门Alphaproteobacteria纲,Bacteroidia纲和拟杆菌门。(3)以水芹为例,对水生植物根系在高低浓度氮磷环境中的转录组进行测序,通过建库测序与组装、Unigene功能注释、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来探究基因层面下水生植物面对不同氮磷浓度基因表达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参与新陈代谢有关的代谢途径最多,其小类的代谢通路中参与全局及概要相关代谢通路占比最大。对三组样品进行两两比较(LNP vs CK、HNP vs CK、LNP vs HNP),上调基因数量均小于下调基因数量。考察LNP vs CK、HNP vs CK、LNP vs HNP,三者分别注释到401、389和404条。水芹根系在不同氮磷浓度下的2组样品和对照样品的差异基因主要体现在核糖核酸中,将2组样品相对比,其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是在核糖核酸和光合作用及其相关蛋白的合成。
周雨婷[2](2020)在《水生动植物修复城市景观水体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景观水体主要指公园、居住区和公共场所的水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城市景观水体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对于城市景观水体而言,无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建造的,普遍具有水域封闭、无进出水源、水体不流动、易滋生蚊蝇、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导致水体黑臭等问题,其水体修复日益迫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要求,一般景观水域应满足Ⅴ类水质,即化学需氧量(COD)≤40mg/L,氨氮(NH4+-N)≤2mg/L,总磷(TP)≤0.2mg/L,总氮(TN)≤2mg/L。本文针对浅水型城市景观水体,以去除水中COD、TN、TP、NH4+-N为评价标准,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等评价手段,采用水生动植物组合(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水生动物)以及结合本课题组成员优选出的微生物组合进行联合修复,将实验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通过进行水生动植物筛选试验、密度正交优化试验与现场修复试验,最终达到降低该城市景观水体中氮、磷等污染物含量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1)4种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水蕴藻(即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 Michx.和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inn.f.)Royle)中,金鱼藻修复效果最好;4种漂浮植物(金银莲花(即一叶莲)Nymphoides indica(L.)O.Kuntze、水鳖Hydrocharis dubia(Bl.)Backer、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和槐叶萍Salvinia natans(Linn.)All.)中,一叶莲修复效果最好;4种水生动物(金鱼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和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中,田螺修复效果最好。(2)沉水植物种类对NH4+-N的变化差异显着(p<0.05),对TP的变化差异极显着(p<0.01),而对COD、TN、DO无显着影响(p>0.05);漂浮植物种类对于TP、NH4+-N、pH具有极显着影响(p<0.01),对COD的变化具有显着差异(p<0.05),对TN和DO无显着差异(p>0.05);水生动物种类对TP变化差异显着(p<0.05),COD变化差异极显着(p<0.01)。(3)在金鱼藻(2.5g/L、5g/L、7.5g/L)、一叶莲(0.75g/L、1.5g/L、3g/L)、田螺(0.5g/L、1g/L、1.5g/L)搭配后的的密度正交优化中,三种水生动植物的密度对COD、TN、NH4+-N有交互作用(p<0.05),而对TP的影响无交互作用(p>0.05);2.5g/L金鱼藻+3g/L一叶莲+0.5g/L田螺的组合对于该城市景观水体的修复效果最好,其COD、TN、TP、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55.6%、57.8%、49.5%、51.3%。(4)将2.5g/L金鱼藻+3g/L一叶莲+0.5g/L田螺的水生动植物组合用于某城市景观水体的现场修复中,其修复效果较好,试验结束时,COD、TN、TP、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73.15%、24.79%、84.01%和72.72%。
崔庆飞[3](2020)在《沉水植物及组合对缓滞水体水质净化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北京市永定河莲石湖主要沉水植物菹草因夏季演替导致水质净化效果降低的问题,选用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轮叶狐尾藻及其组合研究对水中TN、TP、NH3-N、NO3-N等水质指标净化效果,根据试验结果选出适宜莲石湖水质净化和菹草演替的组合,构建良好的水下森林系统。本研究结果表明:(1)对TP处理能力:轮叶黑藻9.74mg/株>苦草8.63mg/株>轮叶狐尾藻8.17mg/株>伊乐藻8.03mg/株,最好的是苦草+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组合,平均每株的处理能力为11.11mg/株;对TN处理能力:轮叶狐尾藻99.91mg/株>伊乐藻90.86mg/株>轮叶黑藻89.08mg/株>苦草80.09mg/株,最好的是伊乐藻+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组合,平均每株的处理能力为141.36mg/株;对NH3-N处理能力:苦草78.41mg/株>轮叶黑藻70.21mg/株>轮叶狐尾藻70.1mg/株>伊乐藻64.45mg/株,最好的是苦草+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组合,平均每株的处理能力为96.12mg/株。(2)轮叶黑藻对TP的吸收效果最好,轮叶狐尾藻对TN的削减效果最好,苦草对NH3-N的转化效果最好,且三者的组合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苦草对TP的处理能力平均每株为11.11mg/株、对TN的处理能力平均每株为122.64mg/株、对NH3-N的处理能力平均每株为96.12mg/株都大于单一种植的情况,结合每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特性,所以优选苦草+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组合作为莲石湖夏季菹草演替的方案。(3)在浅水和深水两阶段试验过程中,不同的沉水植物生长状态也有所差异,苦草、轮叶黑藻更适宜浅水区域种植,伊乐藻、轮叶狐尾藻更适宜深水区域种植。同时,考虑竞争和抑制的作用情况下,伊乐藻和轮叶黑藻不适宜种植过近,且密度不宜太大,苦草和轮叶狐尾藻可以形成良好的垂直生长关系,互相影响较小。在湖底水深有差异的情况下,从平面角度合理优化苦草、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种植布局,能更好地发挥沉水植物的净化效果。(4)根据污染物的衰减通式和处理能力综合分析,所有试验组合,可作为短期快速治理水质的组合是:对TN处理为伊乐藻+苦草的组合;对NH3-N处理为单一的轮叶黑藻组合;对TP处理为伊乐藻+苦草的组合。可作为长期维护治理水质的组合是:对TN处理为苦草+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组合;对NH3-N处理为伊乐藻+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组合;对TP处理为苦草+轮叶黑藻+轮叶狐尾藻的组合。(5)菹草在29℃时还可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在31℃时开始缓慢腐烂,在33℃时腐烂情况加剧,因此工程可定当水体温度超过29℃时,需要对菹草进行收割打捞,以免菹草腐烂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从时间上建议菹草收割时间为到5月中旬,能够从生长情况和时间上衔接菹草演替的沉水植物是轮叶黑藻、苦草和伊乐藻。
陈保[4](2020)在《外加植物碳源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冬季脱氮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湿地技术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技术,综合了生物膜法与传统处理工艺,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污水厂尾水的进一步处理中。污水厂尾水中的营养元素在人工湿地中主要通过基质、植物、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得到有效去除。人工湿地技术又能结合城市景观建设与污染治理,做到污水治理与自然社会相协调。在人工湿地中氮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来实现的,影响反硝化作用的因素很多,其中C/N是影响微生物反硝化脱氮作用的重要因素。针对人工湿地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和低污染河水时由于碳源不足,造成TN去除率较低的问题,并结合西北地区冬季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净化效果较差的问题开展研究,拟通过外加固体碳源,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本次研究以新河河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床深的人工湿地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对河水的净化效果,并通过投加植物碳源强化人工湿地脱氮效果。选择人工湿地中常见的植物芦苇作为碳源材料,将收割后的芦苇秸秆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浸泡实验,通过分析芦苇秸杆的碳、氮、磷元素的释放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初步确定较好的预处理方式及秸秆的投加量;模拟实验室反硝化实验,分析经过处理的芦苇杆对反硝化过程的促进效果及稳定性,确定最佳的预处理方式;构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实验装置,冬季低温季节,将最优方式处理后的芦苇秸秆添加分别添加到人工湿地基质床的不同深度位置,研究碳源对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在碳源最佳投加位置添加不同量的碳源,研究C/N对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各深度人工湿地系统对COD、TN、TP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延长人工湿地运行的水力停留时间,各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平均进水COD浓度为56.87mg/L,水力停留时间为3d时,各系统出水COD浓度分别能达到38.62 mg/L、36.76 mg/L、33.98 mg/L,优于地表水V类质量标准,达到准IV类水标准。(2)相同水力停留时间下,0.1m湿地系统COD、TN的去除效果较其他两湿地系统差,TP的去除效率优于其他两组湿地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1d、2d时,0.6m、1.2m湿地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无显着差异,当水力停留时间延长为3d时,1.2m湿地系统,COD去除效果提升明显。从TN的去除效果来看,三种水力停留时间下,0.6m、1.2m湿地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无显着差异,TN的去除效率最高为33.98%,出水TN浓度达到10.5mg/L,较地表水V类标准仍有较大距离。(3)经过简单处理、酸碱处理和碱热处理后芦苇秸秆平均每日碳元素释放速率分别为3.68、4.0、4.45mg/(g·d),平均每日氮元素释放速率分别为0.19、0.16、0.13mg/(g·d)。碳源释放稳定后累计碳氮比分别为23.07、30.29、37.79。芦苇秸秆经过碱热处理后浸泡液中C/N最高,适宜作为人工湿地系统的反硝化作用的碳源。(4)反硝化实验表明,芦苇秸秆作为外加碳源时,系统出水p H稳定,酸碱处理、碱热处理实验组出水NO2--N积累量显着低于简单处理实验组。3种不同预处理下NO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91%、80.81%、92.43%,添加碱热处理的芦苇秸秆能够持续强化系统的反硝化能力,在实验后期NO3--N的平均去除率最高。碱热处理的芦苇秸秆反硝化速率最高为0.59mg/(L·h),故选择碱热处理的芦苇秸秆作为碳源加入人工湿地系统。(5)当碳源添加至湿地下层,湿地系统强化脱氮效果最佳,较空白对照组湿地TN去除率从30.93%提高到49.98%。当碳源添加至上层时,系统对NH4+-N的去除效果优于添加至中下层,较空白对照组湿地系统NH4+-N的去除率从34.51%提高到55.17%。随着湿地系统内C/N的提高,TP的去除率无显着变化,冬季低温条件下湿地系统内C/N不是影响TP去除效果的重要因素。(6)在进水C/N约为3.5时,在人工湿地系统下层添加碳源至C/N比为6,此时湿地系统的TN去除率最高,TN、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55.23%、60.88%,继续添加碳源,脱氮效率下降。
陈建[5](2020)在《复合型人工湿地强化脱氮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中派污水处理厂原水处理及出水深度净化问题开展研究。一阶段中试试验设计为多介质膜生物反应单元+复合人工湿地组合技术处理污水处理厂原水;二阶段以碳源强化后的微曝气垂直流湿地(HFCW)+水平潜流湿地(HFCW)+沉水植物氧化塘(SOP)复合型湿地工艺对污水厂出水进行深度净化应用研究;从4种蓝藻材料碳源与PHB、PBAT、PBSA、PHBV、PSVH材料碳源以及购买的PCL碳源中,通过小试试验比较筛选反硝化脱氮效果最好、供碳能力适宜、释放时间长且不会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的碳源。通过碳源参数优化小试试验研究,确定最佳碳源的最优化运行参数。此碳源以最优化投加比例及运行方式在二阶段中试试验装置中得到应用,研究强化后的复合湿地工艺对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得到以下结论:(1)一阶段工艺对污水厂原水表现出一定的净化效果,整个系统对于SS平均去除率达78.24%;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55.7%;对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77%、23.08%、35.07%。(2)比较以蓝藻为原材料制备出的4种碳源与主要成分为聚己酸内酯(PCL)的X-Nitro反硝化碳源的优劣,研究发现蓝藻碳源强化后湿地脱氮能力增强,但是其会导致出水TP与CODCr浓度迅速升高,而投加PCL碳源湿地不仅反硝化脱氮效果较好且不会造成出水二次污染。再通过PHB、PBAT、PBSA、PHBV、PSVH新材料碳源与PCL碳源优劣小试试验研究,结果发现PHBV碳源与PCL碳源强化后的湿地脱氮效果较好。但投加PHBV碳源会使出水CODCr浓度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PHBV碳源会融化在出水口形成粘稠物,反硝化效果逐渐变差且易导致湿地基质堵塞。综上所述,强化中试试验水平潜流湿地选择PCL材料碳源最佳。(3)通过PCL碳源投加参数优化小试试验研究,结果发现PCL反硝化固态缓释碳源与基质的最佳投加比例为10.19g·L-1;最佳投加方式为碳源与基质混合投加;水力停留时间为40h左右时,湿地的TN的去除率达65.54%。(4)二阶段中试通过PCL碳源强化后的复合人工湿地工艺系统对污水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单元均温约28℃,UFCW单元在曝气量为1.5m3·h-1·m-2,HFCW单元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为1.03d的条件下,复合湿地工艺整体表现出良好的净化效果,系统对TN、NH4+-N、TP、CODCr和SS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5%、53.5%、63.4%、36.5%和85.3%,其中,出水TN、NH4+-N、TP、CODCr和SS平均浓度为1.42、0.2、0.15、22.7和7.1mg·L-1,实现了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至地表IV类标准(GB3838-2002)的目标。
赵强[6](2020)在《生物修复法去除水体和土壤中的硒》文中认为硒(Se)是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但硒的必需浓度与毒性浓度之间的差距很小,极易引起水环境的硒污染,而硒污染水体灌溉的农田农作物硒含量过高,极易引起硒中毒。以前的工作表明,人工湿地法是解决水体硒污染的极有前景的技术手段。因此,本实验主要强化人工湿地系统对硒污染水体的修复,并尝试通过种植油菜修复硒污染的农田土壤。本研究首先考察有机质和水文条件对人工湿地除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中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湿地系统可在第8天去除94%以上的硒,循环周期为2天的干湿循环处理系统可在三周内获得98%的硒去除率。随后,为了模拟天然湿地,在香蒲湿地系统中覆盖了枯枝落叶层,该处理组比对照组更快地去除水中的硒,在第4天时的硒去除率达到了77%,且XAS结果表明,在有枯枝落叶层存在的情况下,所有基质中的硒都转化为Se0,而Se Met(47%)都被枯枝落叶所吸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枯枝落叶层可有效地提高人工湿地的除硒能力,其机理主要是通过向大气进行的硒挥发和基质中硒的稳定。另一个中试实验表明,香蒲浮床系统可在48小时内有效去除99%的硒(尤其是硒酸盐形态)。为了确认香蒲浮床的去硒高性能,本实验构建了七种类型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添加何种形态的硒,香蒲浮床系统不仅在高温(约35°C)下都能最有效地去除硒(93-100%),而且在低温(约5°C)下通过延长水力停留时间(2 d),对亚硒酸盐更是可以完全去除。此后,需要在户外自然条件下进一步测试浮床系统,并研究去除的硒沿着食物链的生物放大和生物转化以完善研究内容。而种植油菜对受高硒水灌溉的硒污染农田土壤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油菜组的土壤由初始的3.15 mg/kg,降至最后收获油菜时的2.12mg/kg,硒污染去除效率为32.71%,去除硒总量为3121.39 mg,通过物料平衡可推测其主要去除机理为植物挥发,这需要进一步对硒形态测量分析。随后在总结了油菜对硒的富集和分配规律后发现,油菜富集的硒主要将硒积累在它的生殖器官,占整株油菜硒积累量的73.86%,各部位的硒含量排序为角果壳>籽粒>主干>支干>根>叶。
童蕾[7](2019)在《3种宁波乡土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水环境面临巨大挑战。宁波,作为沿海城市,城市河道水体污染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内河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环境资源被破坏,水生态环境失衡,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和治理迫在眉睫。本文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3种宁波常见的乡土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蔡家河试验段工程和院士公园河实施工程中3种植物表现差异性为立项依据,通过在室内环境中的阶段性试验,测定试验前后植物含水率、氮含量、磷含量,以及水体的TN、TP、NH4+-N、NO3--N、DRP等指标,对沉水植物的去污能力进行比较评价,进而筛选出对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效果的优势种,以便为日后河道水污染治理工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3种沉水植物试验前后株高、含水率、氮含量、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表明生命活动较旺盛。其中,轮叶黑藻试验后氮、磷含量明显增加,氮增加量(5.47 g/kg)为苦草和金鱼藻2.7倍以上,磷增加量(0.39 g/kg)为苦草和金鱼藻1.8倍以上,说明3种沉水植物中,轮叶黑藻对氮、磷吸收效果最为明显。(2)从水体的TN、TP、NH4+-N、NO3--N、DRP等指标变化情况综合得出,沉水植物在1~21天期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波动。说明每种植物对水质环境的生长适应性不同,其中苦草在种植初期的不稳定性较为明显。(3)3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综合比较不同沉水植物的去污能力,组合试验组对于去污能力及稳定性要优于单一试验组,其中苦草+轮叶黑藻为优势配置组合。(4)沉水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单一苦草组及轮叶黑藻组对水体NH4+-N去除率要优于两者的组合组。在水体DRP含量提升上,单一试验组也均高于组合试验组。植物间的竞争主要以争夺光照和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当两种植物的生长空间存在差异时,相对优势种便会抑制弱势种的生长,从而降低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张夏颖[8](2019)在《环境因子对沉水态圆叶节节菜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沉水植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整株浸没于水中,其根、茎、叶和表皮均具有营养物吸收能力,且皮层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对水体中氮磷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圆叶节节菜(Rotala rotundifolia)是一种多生态型水生植物,对水中N、P吸收具有明显优势,且具有较大的资源化开发利用及生态修复潜力。为了更好的发挥沉水态圆叶节节菜修复污染水体的效能,需系统研究其种植条件,本文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水温、水体浊度、水体溶解氧以及种植方式对圆叶节节菜生长发育和生理活性的影响并模拟天然河道构建生态槽净水系统,对比研究沉水态圆叶节节菜、苦草、轮叶黑藻及金鱼藻等对富营养化水体氨氮、总氮、总磷等的净化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光照对圆叶节节菜扦插和分株种植影响具有显着差异:试验光照强度内(14300-15784 lux),沉水态圆叶节节菜相对生长速率在分株种植组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减弱,在扦插种植组随光照强度增加先增后减,且分别在100%和60%光照条件下有最大相对生长速率3.7 mg/(g·d)和2.52 mg/(g·d)。(2)试验水温范围内(5-30℃)圆叶节节菜均能正常生长,其相对生长速率随水温增加先增后减且分别在10℃和5℃时有最大值(54.05 mg/(g·d))和最小值(5.61 mg/(g·d))。(3)试验浊度范围内(0-70NTU),沉水态圆叶节节菜生长速率随浊度增加而减少,且除0NTU处理组外,其余各组生物量均为负增长,在0NTU、20NTU、50NTU和70NTU处理组相对生长速率分别为9.08、-7.81、-24.68和-27.59mg/(g·d)。(4)富氧或缺氧环境下沉水态圆叶节节菜的生长速率变缓,其在7 d内影响最大,而后随着试验时间增加变缓,在对照、曝气8.5L/min和缺氧处理组相对生长速率分别为19.64、15.91和13.79 mg/(g·d)。(5)生态槽氨氮浓度为4.810±0.004-5.865±0.082 mg/L,总磷浓度为0.604±0.029-0.894±0.01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5 d,水温为21.23-32.07℃时,圆叶节节菜生态槽出水CODCr、NH4+-N、TN、TP平均浓度分别为14.195±0.014mg/L、0.356±0.038 mg/L、1.051±0.006 mg/L、0.159±0.021 mg/L,去除能力最佳。
张悦[9](2019)在《水生植物及根际微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和农业的飞速发展,过量的营养盐流入水生态系统中。如何修复富营养化的水体,恢复天然水功能效应,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生物治理方法因经济、美观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水生植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吸收营养物质、调节水体环境,还能为微生物等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促使营养物质通过其他方式被进一步去除。本文以西安沪灞生态区内两处不同富营养化类型的水体为背景,分析了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分布及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与水质指标的关系。探讨不同季节水生植物对氮、磷元素去除效率及根际微生物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并计算夏季与冬季植物作用与微生物作用对水体中氮磷去除的贡献。通过本研究得到以下重要结论:(1)两个水体中生长的喜旱莲子草根际微生物共有的门类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和抚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优势种群均为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不同季节共有种群和优势种群的构成差异不明显,但是其丰度在季节上有所差异。其特有种群在不同季节有所差异。2号水体中生长的喜早莲子草其根际微生物种类较1号水体更为丰富,但1号水体根际微生物的数量比2号水体多。在季节上,秋季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群较夏季更丰富。(2)不同季节四种植物对氮元素的去除效果有很大差异,夏季水葫芦对氮元素的去除效果最好,秋季伊乐藻和黄菖蒲对氮元素的去除效果最好,冬季伊乐藻对氮元素的去除效果最好。喜旱莲子草和水葫芦在夏季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而伊乐藻和黄菖蒲在秋季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但总磷在不同季节之间处理效果差异不如总氮明显。(3)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特征为秋季>夏季>冬季,磷细菌的数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夏季植物根区亚硝化细菌数量与总氮去除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秋季植物根区的亚硝化细菌与总氮去除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根区的反硝化细菌与硝氮去除率呈极显着正相关的关系(p<0.01)和总氮去除率呈显着的相关性(p<0.05),冬季根区的反硝化细菌与总氮的去除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4)夏季喜旱莲子草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在净化水体的过程中,优势种群由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变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随着实验的进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统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例逐渐增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也在增加。(5)夏季与冬季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去除机理有所差别,夏季主要是植物本身的贡献,而冬季依赖于微生物作用。不同植物间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各个部分的贡献率也有差别。水生植物-微生物系统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可以利用回归分析理论建立数学模型。
范云鹏[10](2019)在《用于藻华抑制及水质净化的水生植被系统构建及效能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白洋淀水域多呈现溶解氧低营养盐浓度高的特点,富营养化现象严重,藻华爆发屡见不鲜。为提升白洋淀进水水质,实现入淀近自然湿地的生态恢复,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治理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白洋淀地区藻苲淀湖面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地水体中的水生态环境与微藻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结果显示,该地区水域仍呈现较重的富营养情况,水质处于劣V类水平,水体微藻群落中蓝绿藻比例大,不同水域藻密度不一,存在爆发藻华的风险。针对白洋淀藻苲淀水质现状,研究了沉水植物对水质及微藻群落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水生态治理提供数据支撑。此外,归纳并建立了适于藻华抑制和水质净化的水生植物筛选方法,构建了水生植被系统。最后测定了目前优势植物金鱼藻背景下的水体中,不同密度微藻群落中微藻种类、密度以及水中TN、TP、NH4+-N和COD的变化,建立以金鱼藻为基础的水生植物组合,测定其不同温度下水质净化能力以及过程中植物体光合能力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白洋淀水域富营养现状严重,水体具有水华风险,绿藻门和蓝藻门藻种占优势。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对水生植物的包括植物属性、生长环境、经济性以及生物活性物质4方面16点内容做了归纳汇总,结合白洋淀地理位置,水质特点,水生态条件,工程需要以及现场的基本情况,综合筛选,得到适用于白洋淀水体修复以及研究所用的三种沉水植物金鱼藻,苦草和伊乐藻。以金鱼藻为优势种且微藻处于低密度藻2×l04个/mL以下时,水环境中TN及COD的去除效果优于同样是金鱼藻为优势种但微藻密度高的情况;在不同微藻浓度的水环境下,各实验组对TP去除效果差别不大;金鱼藻的存在使各藻密度水体中NH4+-N去除率远高于对照组,均在85%以上;在金鱼藻存在的背景下对微藻群落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后期浮游藻类如腔球藻、色球藻、席藻以及项圈藻会演化为优势种群,在微藻群落中占比增加,且水质逐渐提升。研究以金鱼藻为基础的不同沉水植物的组合在不同温度下对藻苲淀水环境的影响及植物本身的生理变化,结果显示,基于金鱼藻的植物组合中,金鱼藻+伊乐藻的植物组合在不同水温下,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表现最好。25℃下,相比于其他实验组,金鱼藻+伊乐藻组对COD与TN的去除效果最好,对NH4、-N的去除率仅次于金鱼藻+苦草组合,而对TP的去除率仅次于苦草+金鱼藻+伊乐藻组合,长期低温下(非结冰),苦草和金鱼藻光合作用效率会逐渐下降,伊乐藻低温抗逆性较高,金鱼藻+伊乐藻组理论上被认为是治理藻苲淀地区水环境的最优组合。综上所述,本研究整理总结出了用于水生态修复的植物筛选方法,围绕白洋淀藻苲淀实际情况优选出了三种适用于水体修复的水生植物,以金鱼藻为优势群落背景下的微藻群落、水质指标以及植物组合在不同温度下的生理变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为藻苲淀生态修复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理论和数据基础。
二、伊乐藻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伊乐藻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浮岛技术用于畜禽养殖废水脱氮除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畜禽养殖废水概述 |
1.2 畜禽养殖废水常规处理技术 |
1.3 生态浮岛技术 |
1.2.1 国内外生态浮岛技术研究进展 |
1.2.2 生态浮岛技术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应用 |
1.4 胞外酶研究 |
1.4.1 胞外酶简介 |
1.4.2 胞外酶在净化污水中的作用 |
1.5 测序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
1.5.1 16s rDNA测序技术 |
1.5.2 转录组测序技术 |
1.6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浮岛植物在不同氮磷浓度净化能力比较 |
2.1 实验方法 |
2.1.1 材料与水样测定 |
2.1.2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水生植物的生长特征 |
2.2.2 不同水生植物对模拟废水中NH_4~+-N的去除效果 |
2.2.3 不同水生植物对模拟废水中TP的去除效果 |
2.2.4 不同水生植物对模拟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 |
2.2.5 不同处理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综合评价 |
2.3 小结 |
2.3.1 讨论 |
2.3.2 结论 |
2.4 室外种植 |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章 微型生态浮岛系统胞外酶对植物净化能力的影响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分析方法 |
3.1.3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脲酶活性对NH_4~+-N的影响 |
3.2.2 碱性磷酸酶活性对TP的影响 |
3.2.3 β -葡萄糖苷酶活性对COD的影响 |
3.2.4 植物根系对三种酶的影响 |
3.3 小结 |
3.3.1 讨论 |
3.3.2 结论 |
第4章 微型生态浮岛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建库测序 |
4.1.3 信息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建库测序和组装 |
4.2.2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4.2.3 物种注释 |
4.3 小结 |
4.3.1 讨论 |
4.3.2 结论 |
第5章 水生植物在高低浓度氮磷下基因差异性表达——以水芹为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处理 |
5.1.2 建库测序与组装 |
5.1.3 Unigene功能注释 |
5.1.4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测序结果分析 |
5.2.2 Unigene功能注释 |
5.2.3 不同氮磷浓度下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3 小结 |
5.3.1 讨论 |
5.3.2 结论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水生动植物修复城市景观水体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章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
2.1 试验设备及材料 |
2.2 试验测定指标及测定分析方法 |
2.3 试验场地及水质 |
2.4 试验用水生动植物的选取 |
2.5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生动植物筛选试验 |
3.1 不同沉水植物净化能力研究 |
3.2 不同漂浮植物净化能力研究 |
3.3 不同水生动物净化能力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生动植物正交优化试验 |
4.1 最佳金鱼藻密度试验研究 |
4.2 最佳一叶莲密度试验研究 |
4.3 最佳田螺密度试验研究 |
4.4 密度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
4.5 水生动植物正交优化试验研究 |
4.6 正交优化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生动植物现场修复试验 |
5.1 水温变化情况 |
5.2 COD变化情况 |
5.3 TN变化情况 |
5.4 TP变化情况 |
5.5 NH_4~+-N变化情况 |
5.6 对DO、pH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3)沉水植物及组合对缓滞水体水质净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河湖富营养化 |
1.1.2 水生态修复 |
1.1.3 沉水植物在水环境系统中的作用 |
1.1.4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莲石湖水体情况调查 |
2.1 水文水质情况 |
2.1.1 流场分布 |
2.1.2 水质情况 |
2.2 藻类情况 |
2.3 沉水植物分布情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植物 |
3.1.1 伊乐藻 |
3.1.2 苦草 |
3.1.3 轮叶黑藻 |
3.1.4 轮叶狐尾藻 |
3.1.5 菹草 |
3.2 试验方法与设计 |
3.2.1 沉水植物及组合净化水质试验 |
3.2.2 菹草腐烂试验 |
3.3 试验测定与数据分析 |
3.3.1 实验测定方法 |
3.3.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章 不同组合沉水植物水质净化效果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对TN处理效果 |
4.2.2 对NH_3-N处理效果 |
4.2.3 对TP处理效果 |
4.2.4 对NO_3-N的处理效果 |
4.2.5 对叶绿素a的抑制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同种植物不同组合水质净化效果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含伊乐藻的组合 |
5.2.2 含苦草的组合 |
5.2.3 含轮叶黑藻的组合 |
5.2.4 含轮叶狐尾藻的组合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沉水植物夏季演替问题研究 |
6.1 引言 |
6.2 菹草夏季腐烂实验 |
6.3 沉水植物演替调查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外加植物碳源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冬季脱氮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人工湿地概述 |
1.2.1 人工湿地的定义 |
1.2.2 人工湿地的类型 |
1.2.3 人工湿地的组成 |
1.2.4 人工湿地脱氮机理 |
1.2.5 人工湿地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1.3 人工湿地外加碳源研究现状 |
1.3.1 碳源补充途径的研究 |
1.3.2 植物碳源预处理方式研究 |
1.3.3 植物碳源投加量研究 |
1.3.4 碳源投加位置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不同床深人工湿地净化河水试验装置 |
2.1.2 碳源强化人工湿地脱氮效果试验装置 |
2.2 试验材料 |
2.2.1 人工湿地填料的选择 |
2.2.2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
2.2.3 试验用水 |
2.3 试验仪器 |
2.4 测试项目与方法 |
2.4.1 常规水质指标与方法 |
2.4.2 三维荧光光谱的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西安市西咸新区新河活水公园湿地设计 |
3.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3.2 新河水质分析 |
3.3 活水公园人工湿地设计 |
3.3.1 设计任务概述 |
3.3.2 人工湿地选址 |
3.3.3 设计规模 |
3.3.4 人工湿地类型的选择 |
3.3.5 人工湿地工艺设计 |
3.3.6 人工湿地结构设计 |
4 床深和水力停留时间对湿地出水水质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水力停留时间对出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 水力停留时间对出水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 水力停留时间对出水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碳源强化湿地冬季脱氮效果研究 |
5.1 植物碳源静态释放特性研究 |
5.1.1 植物碳源的选择 |
5.1.2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
5.1.3 静态释放试验方法 |
5.1.4 不同物质成分的静态释放规律 |
5.1.5 不同物质成分的累积释放特性 |
5.1.6 浸泡液三维荧光分析 |
5.2 植物碳源反硝化促进特性研究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反硝化过程中NO_3~--N的变化 |
5.2.3 反硝化过程中COD的消耗特性 |
5.2.4 反硝化过程中NO_2~--N的变化 |
5.2.5 pH变化分析 |
5.2.6 反硝化速率分析 |
5.3 添加碳源对人工湿地冬季脱氮效果的影响 |
5.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3.2 添加碳源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5.3.3 添加碳源对NO_3~--N去除效果的影响 |
5.3.4 添加碳源对NH_4~+-N去除效果的影响 |
5.3.5 添加碳源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 |
5.3.6 添加碳源对TP去除效果的影响 |
5.4 最佳碳源调控下人工湿地春季运行效果分析 |
5.4.1 试验方法 |
5.4.2 COD去除效果分析 |
5.4.3 TN去除效果分析 |
5.4.4 TP去除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复合型人工湿地强化脱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人工湿地概述 |
1.2.1 人工湿地的定义、类型及组成 |
1.2.2 人工湿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人工湿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人工湿地脱氮现状 |
1.3.1 湿地脱氮的机理 |
1.3.2 湿地脱氮的主要影响因素 |
1.4 复合型构筑湿地系统在处理低浓度污水上的优势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试试验装置与运行效果 |
2.1 试验装置与运行 |
2.1.1 一阶段装置的构建 |
2.1.2 一阶段装置运行 |
2.1.3 二阶段装置的构建 |
2.1.4 二阶段装置运行 |
2.2 装置技术参数与调控 |
2.2.1 一阶段装置技术参数与调控 |
2.2.2 二阶段装置技术参数与调控 |
2.3 水质监测方法 |
2.4 试验仪器及药品 |
2.4.1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4.2 试验药品与材料 |
2.5 工艺整体水质净化效果 |
2.5.1 一阶段工艺处理效果 |
2.5.2 二阶段工艺处理效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曝气垂直流湿地脱氮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湿地基质的选取 |
3.2.2 试验装置 |
3.2.3 试验步骤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物理指标 |
3.3.2 水力负荷对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
3.3.3 气水比对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
3.3.4 温度对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
3.3.5 氮元素的去除效果及转化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加碳源强化水平潜流湿地反硝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外加碳源强化潜流湿地反硝化脱氮机理小试试验研究 |
4.2.1 小试试验装置 |
4.2.2 试验步骤与方法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PCL碳源参数优化小试试验研究 |
4.3.1 碳源投加量优化 |
4.3.2 碳源投加方式优化 |
4.3.3 水力停留时间优化 |
4.4 新碳源材料与PCL碳源的优劣小试试验研究 |
4.4.1 试验步骤与方法 |
4.4.2 比较不同碳源强化湿地反硝化过程强弱 |
4.4.3 水力停留时间对PCL与 PHBV碳源强化湿地脱氮的影响 |
4.4.4 不同碳源强化湿地后净化效果 |
4.4.5 PCL与 PHBV碳源稳定性对比 |
4.5 最优碳源强化中试水平潜流湿地 |
4.5.1 外加碳源强化中试水平潜流湿地反硝化脱氮效果 |
4.5.2 其他因素对水平潜流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
4.5.3 水平潜流湿地脱氮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沉水植物氧化塘强化脱氮除磷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沉水植物氧化塘的构建 |
5.2.2 沉水植物的合理搭配强化脱氮除磷效果 |
5.2.3 投加X-SWI材料强化除磷效果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沉水植物氧化塘的净化效果 |
5.3.2 沉水植物氧化塘的脱氮机理 |
5.3.3 沉水植物氧化塘的除磷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与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图 |
(6)生物修复法去除水体和土壤中的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硒污染及其概述 |
1.1.1 硒的基本性质 |
1.1.2 硒的生理与毒理作用 |
1.1.3 硒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
1.2 水体的除硒技术 |
1.2.1 物理方法 |
1.2.2 化学方法 |
1.2.3 生物处理 |
1.3 植物修复法去除土壤中的硒 |
1.3.1 植物对硒的吸收 |
1.3.2 植物对硒的代谢 |
第二章 研究背景、目的与内容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人工湿地强化去硒能力的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试剂与装置 |
3.3 实验设计 |
3.3.1 有机质添加对去除硒的影响 |
3.3.2 干湿循环的变化对去除硒的影响 |
3.3.3 香蒲浮床系统去硒效果测试 |
3.3.4 枯枝落叶层对去除硒的影响 |
3.3.5 七中人工湿地系统去除硒的比较 |
3.4 样品测定与数据分析 |
3.4.1 总硒测定 |
3.4.2 X射线吸收光谱法(XAS)进行的硒形态分析 |
3.4.3 营养盐测量 |
3.4.4 统计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有机质含量对硒去除的影响 |
3.5.2 分析干湿循环频率对适度系统硒去除的影响 |
3.5.3 无基质的香蒲浮床系统 |
3.5.4 枯枝落叶对香蒲湿地去除硒的影响 |
3.5.5 七种人工湿地的硒去除效率比较 |
3.5.6 添加硒对各系统处理氮磷营养盐能力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菜种植对高硒水污染的农田土壤修复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设计 |
4.2.1 植物选择 |
4.2.2 外源硒的选择 |
4.2.3 实验材料与场所 |
4.2.4 实验规划与样品采集 |
4.3 样品测定 |
4.3.1 植物生物量 |
4.3.2 植物及土壤总硒含量的测定 |
4.3.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土壤去除效果 |
4.4.2 硒去除途径分析 |
4.4.3 油菜对硒的富集和分配规律 |
4.4.4 油菜及碎米荠的资源化利用及健康风险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3种宁波乡土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城市河道水环境概况 |
1.1.1 城市河道水环境现状 |
1.1.2 城市河道水污染现状 |
1.1.3 河道污染的原因 |
1.2 城市河道水污染治理概况 |
1.2.1 河道水污染治理的必要性 |
1.2.2 国外城市河道水污染治理 |
1.2.3 国内城市河道水污染治理 |
1.3 城市河道水污染治理技术 |
1.3.1 化学修复技术 |
1.3.2 物理修复技术 |
1.3.3 生物修复技术 |
1.4 水生植物概述 |
1.4.1 水生植物的概念 |
1.4.2 水生植物的分类 |
1.5 沉水植物概述 |
1.5.1 沉水植物水体净化机理 |
1.5.2 环境因素对沉水植物的影响 |
1.5.3 沉水植物实践配置应用 |
1.6 人工湿地技术 |
1.6.1 人工湿地技术概念 |
1.6.2 人工湿地技术的发展 |
1.6.3 沉水植物在人工湿地技术中的作用 |
1.6.4 水下森林 |
2 研究意向与拟解决问题 |
2.1 研究依据 |
2.1.1 宁波江北片区蔡家河试验段工程 |
2.1.2 宁波鄞州区院士公园河实施工程 |
2.2 拟解决问题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地域概况 |
3.2 研究内容 |
3.2.1 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
3.2.2 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
3.2.3 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
3.3 研究方法 |
3.4 技术路线 |
4 沉水植物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试验分析 |
4.1 试验方案 |
4.1.1 试验目的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
4.2 试验过程 |
4.2.1 试验初始 |
4.2.2 试验整理箱标记 |
4.2.3 试验情况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环境因子对沉水态圆叶节节菜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沉水植物作用与重要性 |
1.1.1 维护生态完整性与稳定性 |
1.1.2 净化水质 |
1.1.3 抑藻作用 |
1.2 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生长影响 |
1.2.1 温度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2 光强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3 透明度/浊度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4 水体溶解氧含量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种植方式和光照强度对沉水态圆叶节节菜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分析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上覆水体pH、DO和 ORP的变化过程 |
2.2.2 植株形态特征变化 |
2.2.3 植株生理特征变化 |
2.3 讨论 |
2.3.1 DO、pH、ORP响应 |
2.3.2 光照与种植方式对圆叶节节菜生长影响 |
2.3.3 光照与种植方式对圆叶节节菜生理特性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水温对沉水态圆叶节节菜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分析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上覆水体pH、DO和 ORP的变化过程 |
3.2.2 植株形态特征变化 |
3.2.3 植株生理特征变化 |
3.3 讨论 |
3.3.1 DO、pH、ORP响应 |
3.3.2 温度对圆叶节节菜生长影响 |
3.3.3 温度对圆叶节节菜生理特性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体浊度对沉水态圆叶节节菜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分析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上覆水体pH、DO和 ORP的变化过程 |
4.2.2 植株形态特征变化 |
4.2.3 植株生理特征变化 |
4.3 讨论 |
4.3.1 DO、pH、ORP响应 |
4.3.2 水体浊度对圆叶节节菜生长影响 |
4.3.3 水体浊度对圆叶节节菜生理特性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水体溶解氧对沉水态圆叶节节菜生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分析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上覆水体pH、DO和 ORP的变化过程 |
5.2.2 植株形态特征变化 |
5.2.3 植株生理特征变化 |
5.3 讨论 |
5.3.1 DO、pH、ORP响应 |
5.3.2 水体溶解氧对圆叶节节菜生长影响 |
5.3.3 水体溶解氧对圆叶节节菜生理特性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沉水植物净化氮磷污染水体动态试验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分析方法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上覆水体温度、pH、DO和 ORP动态变化 |
6.2.2 沉水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 |
6.3 讨论 |
6.3.1 沉水植物对上覆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
6.3.2 沉水植物对水体净化效果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水生植物及根际微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 |
1.1.2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
1.1.3 水体富营养化的修复措施 |
1.2 水生植物及根际微生物对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现状 |
1.2.1 水生植物对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现状 |
1.2.2 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方法 |
2.1.1 水体理化因子的测定与分析 |
2.1.2 水质评价方法 |
2.1.3 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
2.1.4 植物体内氮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 实验设计 |
2.2.1 浐灞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调查研究 |
2.2.2 水生植物及根际微生物净化水中氮磷的效果和影响实验 |
2.2.3 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机理实验 |
2.3 数据处理 |
3 浐灞水体动态指标与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 |
3.1 前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研究区域水体动态指标与评价 |
3.2.2 根际微生物数量特征 |
3.2.3 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3.2.4 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3.3 本章小结 |
4 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效果研究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生植物在实验期间的生长状况 |
4.2.2 水生植物对总氮的去除效果 |
4.2.3 水生植物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
4.2.4 水生植物对硝氮的去除效果 |
4.2.5 水生植物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
4.2.6 水生植物总生物量与净化效果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5 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氮磷去除效果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水生植物根际亚硝化细菌的数量分布 |
5.2.2 水生植物根际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分布 |
5.2.3 水生植物根际磷细菌的数量分布 |
5.2.4 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与净化效果的关系 |
5.2.5 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在净化水体过程中的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水生植物净化氮磷机理的初步探究 |
6.1 前言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微生物作用 |
6.2.2 植物存储作用 |
6.2.3 植物代谢作用 |
6.2.4 夏季水生植物净化氮磷机理 |
6.2.5 冬季水生植物净化氮磷机理 |
6.2.6 总氮、总磷去除率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用于藻华抑制及水质净化的水生植被系统构建及效能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白洋淀概述 |
1.1.2 白洋淀生态环境现状 |
1.2 富营养化及治理策略 |
1.2.1 富营养水体定义 |
1.2.2 水体富营养化的几种治理策略 |
1.3 污染水体的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
1.3.1 污染水体水生植物修复的应用 |
1.3.2 水生植物生态修复机理 |
1.3.3 水体生态修复中常用的水生植物 |
1.4 水体生态修复中对微藻密度控制的要求 |
1.5 藻华控制研究进展 |
1.5.1 现阶段不同水体中藻华现状 |
1.5.2 藻类控制技术 |
1.6 水生植物筛选方法与研究现状 |
1.7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藻种的获取 |
2.2 沉水植物的获取 |
2.3 检测方法 |
2.3.1 生物指标与方法 |
2.3.2 物理指标测定 |
2.3.3 化学指标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筛选适于藻华抑制和水质净化的水生植物 |
3.1 白洋淀地区水环境调研 |
3.1.1 调研区域与采样点位 |
3.1.2 调研结果 |
3.2 沉水植物筛选指标的确定 |
3.3 适用于白洋淀藻苲淀地区的水生植物 |
3.4 小结 |
4 金鱼藻背景下水体中不同密度微藻群落生态学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藻密度条件下水中TN变化趋势 |
4.2.2 不同藻密度条件下水中TP变化趋势 |
4.2.3 不同藻密度条件下水中NH4'-N变化趋势 |
4.2.4 不同藻密度条件下水中COD变化趋势 |
4.2.5 不同密度微藻对水质指标变化的响应 |
4.2.6 金鱼藻影响下不同浓度藻密度及多样性指标变化 |
4.3 小结 |
5 沉水植物组合在不同温度下水质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变化 |
5.1 实验设计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25℃下不同植物组合净化水体的研究 |
5.2.2 5℃下不同植物组合水质的净化效果研究 |
5.2.3 不同条件实验体系中植物叶绿素荧光变化 |
5.2.4 初冬季节实验用水微藻群落状况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伊乐藻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浮岛技术用于畜禽养殖废水脱氮除磷的研究[D]. 冯优.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水生动植物修复城市景观水体的应用研究[D]. 周雨婷.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2)
- [3]沉水植物及组合对缓滞水体水质净化研究[D]. 崔庆飞.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2)
- [4]外加植物碳源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冬季脱氮效果研究[D]. 陈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5]复合型人工湿地强化脱氮研究[D]. 陈建.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生物修复法去除水体和土壤中的硒[D]. 赵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7]3种宁波乡土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研究[D]. 童蕾.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7)
- [8]环境因子对沉水态圆叶节节菜生长的影响研究[D]. 张夏颖. 温州大学, 2019(03)
- [9]水生植物及根际微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净化作用研究[D]. 张悦.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10]用于藻华抑制及水质净化的水生植被系统构建及效能机制研究[D]. 范云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