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甘孜州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丁漫[1](2021)在《双流甘孜藏族的日常生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琪[2](2021)在《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是各国和地区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学术界和各政府部门致力研究的领域。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起步的初始阶段往往都是资源依赖型,即资源环境禀赋决定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这属于适应性产业结构;在国家经济一体化并实施经济功能区划分与创新协调发展战略的条件下,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就是必然趋势,这属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经济结构。新时期,国家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和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在国家的这一宏观经济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和探索青藏高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理论、原则、方法和路径,使得选题具有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本文选择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是因为甘孜州幅员面积达15.37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东麓的主要构成区域,其经济发展历程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可以为青藏高原东麓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创新、协调、生态、开放、共享”的新时期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区域经济学、民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对甘孜州产业结构形成过程、现有产业结构的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提出了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理论、原则、方法和路径,提出了“适应性调整优化、存量性调整优化、增量性调整优化、管理性调整优化”的个性化实操思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论文采用“提出问题——理论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研究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如下: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进行界定。其次,对本论文中所分析的资源环境进行了概念界定,基于区域资源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似性,建构了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系统和产业结构系统的关联模型。随后,论文对甘孜州建州60多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该区域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发现,该区域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产业发展理念沿袭着对资源型发展的路径依赖,产业结构与区域生产力层次对接能力弱,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验证了该区域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的作用机理,厘清了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提出了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路径:(1)在遵循可持续发展优先的原则下,盘活存量,优化增量;(2)发展生态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形成经济增长极(3)创新产业的发展模式,优化区域的空间布局,提升产业协同效益(4)依托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加快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5)明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分工,提升产业协同效益;(6)优化区域的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人力资本的存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生产层次对接;(7)精准扶持特色产业,突破生产要素瓶颈。
曾毅[3](2020)在《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是藏族传统上康区的核心区域。它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解放初,甘孜州仅有各类干部69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80余名。截止2019年,全州共有各类干部6230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干部38800余名,藏族干部35800余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全州地区生产总值388亿元,是1950年的1142.5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831元、12808元,分别是1950年的137.7倍和145.5倍;全州18个贫困县(市)、136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22.2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70年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党的民族理论和干部政策在甘孜州得到了较好地贯彻运用,其干部队伍建设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对民族自治州而言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范例。以往专门研究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较多,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把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体现了党的德才兼备和五湖四海干部政策优良传统。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无论是少数民族干部还是汉族干部,都是党和国家的干部,都要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念。由于资料获取受限和信息滞后等原因,目前对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范围和领域呈现碎片化特征,局限于某一时期、某个具体问题,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尽管如此,前人的研究仍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为基础,以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和干部政策为指导,把甘孜州干部队伍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从理性认识甘孜州的基本特点切入,对甘孜州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特点进行分析,重点是其自然环境对干部队伍建设的制约性,以及“治藏必先安康”在“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和把握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回顾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梳理总结解放初期、民主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及改革开放时期等阶段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阶段性特征、历史经验和教训。在新时期市场经济和社会利益多元化的环境下,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面临挑战,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同时,党中央先后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每次会议都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要求,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又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对甘孜州干部队伍的现状调查,从干部队伍结构、履职和职业发展两个重要维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在民族结构、籍贯结构、政治面貌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较为均衡,但在学历结构、专业学科结构、行政辖区分布结构、行政职级结构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问题,这些问题是干部队伍诸多结构因素中与发展稳定工作密切相关的因素,集中反映出当前干部队伍培养难、留不住引进难以及基层能力薄弱的问题。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干部队伍精神品质和纪律作风修养,继承弘扬“老甘孜精神”,持续加大正风反腐力度,同时对当前较为突出的培养难、留不住引进难、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双语”干部严重缺乏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蔡新良[4](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何星[5](2020)在《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琪[6](2020)在《大数据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甘孜州新都桥大数据水电消纳产业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正在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迈进,而大数据产业园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主要依托高科技、高素质人才和相关资源等才得以发展,与传统产业园相比,大数据产业园更加注重提升企业效益、提升地区品牌、创造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将提升我国大数据的资源掌控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价值挖掘能力,加快建设数据强国。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园的发展与他国家相比,还处于在起步阶段。大数据产业园的发展存在许多的问题,未能根据自身的实际特色与发展状况做出合理、恰当的定位,不少地区大数据产业园功能复杂以及过分强调自身的优势从而忽略了大数据及相关产业所拥有的特点,大数据产业园自身的布局与城市功能融合不足等。文章首先对大数据产业及大数据产业园的相关理论、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大数据产业园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国内大数据产业园规划设计成功的案例,分析产业园发展的核心诉求以及影响产业园布局因素,从而指出大数据产业发展对大数据产业园空间规划的影响,其次分析大数据产业园基础研究并且借助甘孜州新都桥大数据水电消纳产业园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规划大数据产业园所需要的相应条件,其次将上述探讨大数据产业园分析所得到的问题在甘孜州新都桥大数据水电消纳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中应用实施。从园区总体规划方面进行概述,进而提出园区规划要求与发展思路,最后主要对园区用地布局、功能分区、道路系统设计、绿地景观设计、空间形态设计、市政工程设计等方面完成对园区的规划设计,为今后大数据产业园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马晶[7](2019)在《甘孜州空间贫困特征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自1982年12月中国开始探索贫困地区开发式扶贫道路,近四十年的扶贫历程使中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截止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大概还有3000多万,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特点。我国贫困地区脱贫的压力和难度仍然很大,精准扶贫进入了攻坚时刻,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特点提出有建设性的扶贫对策显得非常重要。经过四年的精准扶贫,截止2017年末,甘孜州作为四川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所剩贫困人口还有8.2万人;2018年甘孜州省定减贫任务为4.8万,占全州所剩贫困人口的一半以上;2019年要实现甘孜藏区贫困县全体脱贫摘帽,距脱贫目标时间短且脱贫任务重迫使研究甘孜州贫困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空间贫困理论,将地理环境要素转化为一系列地理资本(包括经济地理资本、社会地理资本、环境地理资本),将Pearson相关分析、熵权法、灰色关联度、TOPSIS模型等方法相结合评价甘孜州地理资本的优劣情况,分析甘孜州空间贫困的特征,通过障碍度模型探索地区贫困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少数民族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于2020年如期脱贫提供科学的导向性扶贫建议。本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评述国内外研究进展,梳理和界定相关概念,叙述研究内容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并给出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概述甘孜州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贫困现状;第三部分为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第四部分为甘孜州空间贫困特征及原因分析;第五部分为扶贫对策及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论和展望。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甘孜州经济地理资本禀赋分布呈现出“东优西劣,南优北劣”的特征;社会地理资本禀赋呈现“中部劣、南北优”的特征,其中,中部县域又呈现“两点优、一圈劣”的分布格局;甘孜州环境地理资本禀赋呈现出“中、西部优,东、北部劣”的特征,其中石渠、色达、康定三县(市)的环境地理资本明显较劣。(2)甘孜州空间贫困呈现出由南到北加深的特征,低贫困区出现在东南部,高贫困区分布在北部;依据正态分布标准差分类方法将甘孜州分为高、中、低三类贫困地区,其中高度贫困地区包括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3县,中度贫困地区包括丹巴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12县,低度贫困地区包括康定市、泸定县、九龙县3县(市)。(3)甘孜州空间贫困主要障碍因子都属于社会地理资本准则层,集中在人口状况、病有所医、乐有所去、学有所教四个维度,各县域经济、环境地理资本维度层的障碍度强度不一。总的来说,甘孜州今后扶贫政策与措施制定及扶贫资金倾向应依据“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的方针来实施,此外应注重康定、石渠、色达三(市)县域的环境保护。(4)扶贫对策中,社会地理资本方面应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与住房建设;经济地理资本方面应注重完善内外交通基础设施、提高居民信息化程度、鼓励小额信贷、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独特自然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环境地理资本方面应注重强化农业生态保护、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增强当地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姜勇[8](2017)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藏区与全国及中东西部地区发展能力与水平差距,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也是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是促进藏区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共发展的根本要求。本研究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视角出发,甘孜藏区经济要实现快速稳定增长,面临的重大约束条件之一就是金融资本制约。在世界宏观经济下行,我国经济面临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及四川省的财政资金支持有限的情况下,甘孜藏区经济要实现快速增长必然需要健全高效的金融市场提供稳定的金融资金支持。按照我国集中统一的经济金融管理体制,地方经济金融管理主体缺乏主动发展的动力,甘孜藏区金融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还很大的协调空间。甘孜藏区因为地理位置、历史基础、资源环境约束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缺乏金融市场的有效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因为经济发育程度低、发展规模小、产业经济质量低而导致金融机构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导致甘孜州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互为牵制、相互掣肘的低水平发展恶性循环。因此,甘孜州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协调空间仍较大。本论文通过研究分析甘孜藏区经济增长的现状水平、增长特征、存在问题,探寻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支持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找到制约地方金融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问题关键所在,有效针对特征与问题提出促进甘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金融市场健康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对策。本论文的研究结构与内容分为如下四个方面:一是研究甘孜藏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水平、发展特征与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增长动力、金融支持不足问题及原因分析。二是研究甘孜藏区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主要包括金融市场规模、组织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排斥现象及原因分析。三是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甘孜藏区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关系,主要利用经济增长率指标代表经济发展、金融资产规模代表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效率代表金融资产转化为投资的能力等三个指标揭示甘孜藏区及18个县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因果关系及其相关性。四是结合上面三章研究结论,提出促进甘孜藏区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五大理念引领甘孜藏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从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和优化金融体系结构给出相关政策建议,最终实现促进甘孜藏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金融健康协调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的效果和目的。
陈艾[9](2017)在《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文中指出习近平提出“治国必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凸显了藏区治理的重要性。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国家治理的一般性,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必要更为深入地寻求区域治理的规律性。藏区独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致其治理应不同于整个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笔者以甘孜藏区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及实证研究法,探讨藏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本文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治理理论主张“政府退、社会进”,即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或“没有政府的治理”。考察甘孜藏区,这一主张应转化为“政府进”、“社会进”,而且更强调政府的强作为,因为甘孜藏区有其特定的治理背景和要素结构。“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试图揭示藏区治理的内在意涵,即历史与区位形塑独有的治理情境,治理的主客体因素的特殊性促成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甘孜藏区治理的背景、要素、行动的探寻,可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松散治理等不可复制以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共同组合成今天甘孜藏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强作为的背景。对甘孜藏区治理背景的刻画,可以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描述治理背景,内含着对治理历史的反思及区域地位的重新认知。历史上,中央王朝对康藏的松散型统治不可复制,“以夷制夷”致使土司甚至有能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在新时期,藏区治理需要多级政府合力强作为。曾经的边缘地区形塑了现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凸显甘孜藏区治理的重要性,更需要政府的合力强作为。甘孜藏区是交通孔道,联结川滇青藏;它作为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它亦是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它更是多民族与多元交汇地。目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矛盾性强造就了甘孜藏区治理难度大的总体情境,其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与较发达地区相比,甘孜藏区呈现出脆弱性交织的特征,自然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并展现在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层面。脆弱性来源于各种风险,既有农牧民的生计风险,也有区域性的社会稳定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影响社会认同;分裂势力的渗透使得维稳任重道远。多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使得区域的矛盾性很强:矛盾突发多发,即内地没有的矛盾藏区有,内地有的矛盾藏区更突出;各种矛盾纠结在一起并容易发生性质变化。这些共同造成了难度极大的藏区治理。“政府+民众”是藏区治理独特的二元主体结构。多主体参与是治理理论的核心认知,内地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的三元主体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藏区理想的治理主体结构的建构,需要引入“外地主体”的概念,即藏区治理应是三个体系的合力,包括政府主导体系、本地社会支持体系、区域外社会支持体系。现实治理过程中,因社会组织缺位,企业极少,藏区治理的实际参与者只有政府和当地民众,政府包括中央、省政府等上级政府以及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的对口支援政府。政府成为藏区治理最为重要的主体,较之于较发达地区,政府的角色更为多重,职责更重。民众的参与更多地存在于村庄的自组织治理中,力量有限。内容复杂是藏区治理客体结构的重要特征。宏观地看,在藏区的文化-社会-生态结构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规范与社会行为的调适以及民众的心理、信念和行为的调适等,都需要政府“掌舵”,并加以引导和规范。在中观层面,甘孜藏区存在着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相互交织、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等,而环境治理、贫困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都呈现出非政府强作为而难以有作为的特征。在村庄层面,社区资源匮乏,导致发展的“内应力不足”,村庄发展需要政府大量供给公共产品,增量社区资源。调研发现,甘孜藏区政府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切合其治理情境。总体上,政府关注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进一步改善社会关系。具体说来,政府大量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寓服务于管理,缓解社会矛盾;优化工作制度与工作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尊重和引导农牧民,增进诉求表达。这些治理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总之,我们强调,区域治理的规律性探索是治理研究的深化,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应不断延伸的领域。区域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蕴含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考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察中。既需要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突破,也需要在现实的研究与批判中逐渐升华;既需要在宏观场域下发现关联,也需要在相对微观环境中剖析机理。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强调治理的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等。藏族地区治理需与其特殊的治理背景、治理情境、治理结构相契合。
莫泓铭,夏龄[10](2016)在《甘孜州林业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甘孜州森林资源及其利用与林业发展现状,森林资源存在的土地沙化严重,无序开采、盲目毁林开垦,森林火灾时有发生,鼠兔害严重等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偶出了减轻载畜量、防治鼠兔等防沙治沙,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强化资源管理,细化森林功能分区,退耕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土地,造林种草,多举措防治鼠兔害等推进林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措施。
二、对甘孜州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甘孜州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创新、协调、生态、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对青藏高原的经济社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
1.1.2 青藏高原的生态功能定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1.1.3 青藏高原东麓的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 |
1.2 研究对象 |
1.2.1 理论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3 实证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和价值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
1.4.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研究 |
1.4.3 资源、环境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研究 |
1.4.4 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研究 |
1.4.5 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研究 |
1.4.6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
1.5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及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法 |
1.6.2 学科综合研究法 |
1.6.3 田野调查法 |
1.6.4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7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7.1 对民族地区典型区域(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的优化理论有所创新 |
1.7.2 提出了典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新思路 |
1.7.3 提出了典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观点 |
第二章 产业结构优化与资源环境相关性的基础理论 |
2.1 产业发展理论 |
2.1.1 产业发展理论的内容 |
2.1.2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 资源配置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的的重要基础 |
2.4.2 可持续发展更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
2.4.3 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5 产业生态化理论 |
2.6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作用机理分析 |
3.1 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分析 |
3.1.1 资源环境的约束要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
3.1.2 产业结构优化将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
3.2 区域资源环境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分析 |
3.2.1 资源环境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3.2.2 产业结构调整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效应分析 |
3.3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3.3.1 青藏高原资源东麓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3.3.2 青藏高原资源东麓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甘孜藏族自治州资源环境分析 |
4.1 自然资源的界定和特征 |
4.1.1 自然资源的界定 |
4.1.2 自然资源的特征 |
4.2 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概述 |
4.2.1 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概况 |
4.2.2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生态环境概况 |
4.3 .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评价 |
4.3.1 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 |
4.3.2 生态保护基础好 |
4.3.3 环境生态质量保持良好状态 |
4.3.4 生态工程发展良好 |
4.3.5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退化严重,恢复能力弱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分析: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 |
5.1 甘孜州经济发展概述 |
5.1.1 甘孜州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过程 |
5.1.2 甘孜州三次产业发展分析 |
5.1.3 甘孜州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
5.2 甘孜州第一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
5.2.1 甘孜州第一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
5.2.2 甘孜州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5.3 甘孜州第二产业发展情况评价 |
5.3.1 甘孜州第二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
5.3.2 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
5.3.3 甘孜州工业化水平评价 |
5.4 甘孜州第三产业发展分析 |
5.4.1 第三产业产值变迁分析 |
5.4.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5.4.3 第三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相比较 |
5.5 甘孜州三产业结构分析 |
5.6 甘孜州资源型产业发展分析 |
5.6.1 对资源型产业的界定 |
5.6.2 资源型产业发展情况 |
5.7 甘孜州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消耗和环境的影响分析 |
5.7.1.产业结构变动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分析 |
5.7.2.对区域资源和环境效益的分析 |
5.8 甘孜州基于资源环境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
5.8.1 产业发展受资源的制约大 |
5.8.2 产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问题突出 |
5.8.3 产业发展受环境的制约强 |
5.8.4 绿色能源产业开发程度较低 |
5.8.5 区域生产力层次结构,产业对接不强,产业协同能力弱 |
5.8.6 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呈现“五缺乏”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6.1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分析 |
6.1.1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情况概述 |
6.1.2 青藏高原东麓资源环境评价 |
6.2 青藏高原东麓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6.3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SWOT分析 |
6.3.1 优势分析 |
6.3.2 产业结构优化的劣势 |
6.3.3 产业结构优化的机遇 |
6.3.4 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挑战 |
6.4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优化的原则 |
6.4.1 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友好原则 |
6.4.2 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原则 |
6.4.3 产业集中入园原则 |
6.4.4 生态红线下的依法关停并转原则 |
6.4.5 精准扶持特色产业原则 |
6.5 青藏高原东麓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路径 |
6.5.1 遵循可持续发展优先原则,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
6.5.2 发展生态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形成经济增长极 |
6.5.3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协同效益 |
6.5.4 加快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 |
6.5.5 明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分工 |
6.5.6 强化区域人才支撑作用,着重力打造人才振兴工程 |
6.5.7 精准扶持特色产业,突破生产要素瓶颈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五原则” |
7.1.2 遵循可持续发展优先原则,盘活存量,优化增量 |
7.1.3 发展生态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形成经济增长极 |
7.1.4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协同效益 |
7.1.5 加快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建设 |
7.1.6 明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强化区域分工 |
7.1.7 强化区域人才支撑作用,着重力打造人才振兴工程 |
7.1.8 精准扶持特色产业,突破生产要素瓶颈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理性认识甘孜州的基本特点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两重性特点 |
一、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 |
二、自然环境的制约性因素 |
第二节 社会历史特点 |
一、政治历史沿革与民族人口结构 |
二、民族历史文化独特 |
三、“治藏必先安康”在“治边稳藏”战略中的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甘孜州建立至改革开放前干部队伍建设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新生政权初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造就第一代干部 |
二、民主改革为干部队伍建设增添新鲜血液 |
三、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总结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干部队伍建设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使用各民族干部 |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环境影响导致干部队伍建设滞后 |
三、这一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曲折前进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历程及特点 |
第一节 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迎来机遇与挑战 |
一、新时期发展与稳定为甘孜州工作定位 |
二、中央对涉藏地区实行差别化区域治理迎来干部队伍建设机遇 |
三、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对干部队伍的挑战 |
第二节 新时期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一、恢复党的干部政策确立“四化”标准 |
二、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提升干部专业能力 |
三、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成为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重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干部队伍结构分析 |
一、干部队伍结构情况 |
二、干部队伍双向流动情况 |
三、干部队伍结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干部队伍履职与职业发展状况 |
一、干部队伍履职和职业发展调查 |
二、干部队伍履职和职业发展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孜州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干部队伍精神品质和纪律作风修养 |
一、干部队伍精神品质方面 |
二、干部队伍纪律作风方面 |
第二节 着力解决制约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 |
一、干部队伍建设中培养难的主要表现和对策 |
二、干部队伍留不住引进难的主要原因和对策 |
三、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双语”干部问题和对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清代选派官员和教师进藏办法及优惠待遇摘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6)大数据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甘孜州新都桥大数据水电消纳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与大数据产业相关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大数据与互联网 |
2.1.2 大数据产业的基本概念 |
2.1.3 水电消纳概念 |
2.1.4 大数据产业园的定义 |
2.2 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 |
2.2.1 国内大数据产业政策梳理 |
2.2.2 大数据产业园发展趋势 |
2.2.3 大数据产业分布及影响因素 |
2.2.4 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
2.3 大数据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相互关系 |
2.3.1 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空间诉求 |
2.3.2 大数据产业发展对空间布局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大数据产业园案例研究 |
3.1 重庆市渝北区仙桃国际大数据谷 |
3.1.1 项目概况 |
3.1.2 产业园总体布局 |
3.1.3 产业园功能结构 |
3.1.4 产业园区建筑风格 |
3.1.5 对大数据产业园规划启示 |
3.2 福建省龙岩市大数据产业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产业园总体布局 |
3.2.3 产业园功能结构 |
3.2.4 产业园建筑风格 |
3.2.5 对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启示 |
3.3 河南省洛阳大数据产业园 |
3.3.1 项目概况 |
3.3.2 产业园总体布局 |
3.3.3 产业园功能结构 |
3.3.4 产业园建筑风格 |
3.3.5 对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启示 |
3.4 大数据产业园发展可借鉴经验 |
3.5 我国大数据产业园存在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大数据产业园基础研究 |
4.1 大数据产业园发展特点 |
4.2 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园发展概况 |
4.2.1 国外大数据产业园发展概况 |
4.2.2 国内大数据产业园发展概况 |
4.3 甘孜州新都桥大数据水电消纳产业园现状 |
4.3.1 地理位置 |
4.3.2 区位条件 |
4.3.3 自然条件 |
4.3.4 现状条件 |
4.4 甘孜州新都桥大数据水电消纳产业园发展条件分析 |
4.4.1 优势条件分析 |
4.4.2 劣势条件分析 |
4.4.3 发展机遇分析 |
4.4.4 面临挑战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甘孜州新都桥大数据水电消纳产业园规划设计策略 |
5.1 园区总体规划概述 |
5.1.1 规划背景 |
5.1.2 园区产业发展思路 |
5.1.3 园区产业定位及发展目标 |
5.2 园区规划要求及发展思路 |
5.2.1 园区规划要求 |
5.2.2 园区发展思路 |
5.3 园区总体规划设计 |
5.3.1 园区用地布局规划设计 |
5.3.2 园区功能分区规划设计 |
5.3.3 园区道路系统设计 |
5.3.4 园区绿地景观系统设计 |
5.3.5 园区空间形态设计 |
5.3.6 园区市政工程设计 |
5.4 园区开发执行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甘孜州空间贫困特征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1.2.2 地理资本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1.2.3 空间贫困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评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空间经济学 |
1.3.2 新经济地理学 |
1.3.3 贫困的本质理论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与地貌 |
2.1.3 气候与水系 |
2.1.4 自然资源 |
2.1.5 土地利用现状 |
2.2 社会经济环境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和民族 |
2.2.3 经济概况 |
2.2.4 社会概况 |
2.2.5 贫困现状 |
3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3.1 地理资本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指标选取参考体系研究 |
3.1.3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方法简介 |
3.2.2 数据来源 |
3.2.3 模型构建 |
3.3 数据处理 |
3.3.1 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指标属性 |
3.3.2 熵权法确定权重 |
3.3.3 灰色关联—TOPSIS模型应用 |
3.3.4 障碍度模型分析空间贫困影响因素 |
4 甘孜州空间贫困特征及原因分析 |
4.1 甘孜州地理资本评价分析 |
4.1.1 甘孜州经济地理资本评价分析 |
4.1.2 甘孜州社会地理资本评价分析 |
4.1.3 甘孜州环境地理资本评价分析 |
4.2 甘孜州空间贫困特征分析 |
4.3 甘孜州空间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
5 扶贫对策及建议 |
5.1 优先优化白玉、色达、理塘三县的社会地理资本禀赋 |
5.1.1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强力推进教育扶贫项目 |
5.1.2 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大健康扶贫力度 |
5.1.3 注重文化惠民扶贫,弘扬藏族精神文明 |
5.1.4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有力推进藏区新居建设 |
5.2 注重改善石渠县的经济地理资本禀赋 |
5.2.1 提高公路等级,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
5.2.2 提高居民信息化程度,促进乡村招工网络站点建设 |
5.2.3 鼓励小额信贷,提高“三农”小额信贷占比 |
5.2.4 依托特殊自然资源条件,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
5.2.5 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发展全域旅游 |
5.3 重点优化康定、石渠、色达三(市)县的环境地理资本 |
5.3.1 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
5.3.2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强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 |
5.3.3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环境工程建设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原始数据 |
附录二:原始数据提取图 |
致谢 |
(8)甘孜藏族自治州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甘孜州情概述 |
1.2 甘孜州经济发展情况 |
1.3 甘孜州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现状 |
1.4 甘孜州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5 概念界定 |
5.1 经济增长 |
5.2 金融发展 |
5.3 协调发展 |
第1章 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1.1 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学说发展历程 |
1.1.1 古典经济学中的货币金融与增长 |
1.1.2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货币金融与增长 |
1.1.3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
1.1.4 金融发展的新理论 |
1.2 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发展模式归纳 |
1.2.1 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和金融约束理论 |
1.2.2 供给主导和需求追随理论 |
1.3 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1.3.3 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述评 |
1.3.4 甘孜藏区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第2章 甘孜州经济增长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甘孜州经济增长现状概述 |
2.1.1 甘孜州经济发展现状 |
2.2 甘孜州经济增长的特征与问题 |
2.2.1 城镇化驱动经济增长能力不强 |
2.2.2 经济内生增长能力较弱难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2.2.3 区域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能力不平衡 |
2.2.4 旅游业主导经济发展作用不明显 |
2.3 甘孜藏区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1 政府推动发展力量不够,城镇化水平较低 |
2.3.2 营商文化、政策、环境环境制约了民营经济发展 |
2.3.3 发展路径模式不明晰导致政策支持缺失 |
2.3.4 国有金融体系主导导致金融支持不足 |
第3章 甘孜州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甘孜州金融发展总体概述 |
3.1.1 金融机构经营指标数据持续向好 |
3.1.2 金融机构活动单位、人员不断增加 |
3.1.3 保险机构发展不断向好 |
3.2 甘孜州金融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
3.2.1 金融业发展规模较小,运行成本较高 |
3.2.2 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金融供给不足 |
3.2.3 金融市场生态环境差,导致发展困难 |
3.2.4 金融与经济发展错位,滋生金融排斥 |
3.3 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3.3.1 经济发展落后限制金融机构发展 |
3.3.2 功能定位缺失产生金融服务空缺 |
3.3.3 要素发育不足影响金融生态改善 |
3.3.4 动机偏好矛盾制约服务经济发展 |
第4章 甘孜州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指标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 实证分析 |
4.2.1 单位根检验 |
4.2.2 协整检验 |
4.2.3 构建VAR模型 |
4.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2.5 甘孜州18县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面板分析 |
4.3 分析结论 |
4.4 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协调原因分析 |
第5章 甘孜州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 以五大发展理念,开创发展新征程 |
5.2 改善金融生态,促进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
5.2.1 培育银行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助力经济 |
5.2.2 完善金融政策,促进区域金融发展 |
5.2.3 培养金融人才,促进金融产业发展 |
5.3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区域非银金融市场 |
5.3.1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
5.3.2 培育发展保险市场,降低小微企业风险 |
5.3.3 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优化金融产品结构 |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康藏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 |
二、历史上的羁縻统治与土司制度的研究 |
三、目前民族地区及藏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研究 |
四、简要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研究对象(个案简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治理理论:理论渊源及基本范式 |
一、治理:发展的共同话语 |
二、公民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 |
第二节 治理的公民社会基础及其反思 |
一、真的可以“没有政府的治理”? |
二、“进”与“退”:简要的国家-社会关系之思考 |
三、“进”与“退”:藏区社会组织条件缺失 |
第三节 “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 |
第三章 治理反思及多边联结带:历史与区位 |
第一节 松散:历史上治理政策之弊 |
一、王朝的松散管理不可复制 |
二、“以夷制夷”:政治二元性,土司等足以与中央王朝抗衡 |
三、强硬统治反而不利,需张弛有度 |
四、强作为:维护主权、地区稳定 |
五、强作为:发展之基 |
第二节 多重边缘形塑多边联结带 |
一、“中心—边缘”说到“多边联结带”的学理解说 |
二、交通孔道:连接川滇青藏 |
三、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 |
四、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 |
五、民族交汇地:文化结点连结多元文化 |
第四章 难度大:甘孜藏区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
第一节 多重脆弱性交织:治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风险大:脆弱性的源头 |
一、生计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 |
二、社会稳定方面极具风险:维稳任重道远 |
第三节 治理难度大,需要政府主导 |
一、治理难度大的具体表现:曾经的门难进、脸难看及其转变 |
二、治理中的矛盾性强,需要政府创造性地利用冲突 |
第五章 二元结构:治理主体结构的特殊性 |
第一节 参与是“治理诸要素及其关联”的核心 |
一、治理结构:诸要素及其关联 |
二、各学科关于治理中“参与”的解说 |
第二节 治理主体二元结构:政府不得已而强作为 |
一、应然:“外地主体”也应该参与其中 |
二、实然:谁在参与社会治理,藏区与其他地区差异显着 |
三、谁以什么样的地位和方式参与治理 |
第六章 内容复杂:治理客体的特殊性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各种调适,政府“掌舵” |
第二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环境与社会治理的交织 |
第三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 |
一、大面积慢性贫困的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 |
二、村庄贫困治理“契合”村庄社区治理 |
三、资源有限,导致“内应力不足” |
第七章 政府作用力凸显:努力改善社会关系 |
第一节 公共服务改善民生 |
一、公共产品供给关照农牧民生产生活 |
二、努力托底:关照最贫弱的群体 |
第二节 政府行为:寓服务于管理 |
一、融为一体:异地迁入人口管理与服务 |
二、双法共用:大调解中心及其服务 |
三、深入仔细:网格化管理 |
第三节 工作制度设置及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 |
一、群众工作全覆盖:七项任务 |
二、干部找群众:挂帮包、干部驻村包村 |
三、门好进、脸好看:便民服务中心及其服务 |
四、倾听民声:诉求表达与反复协商 |
第四节 尊重、引导农牧民 |
一、尊重农牧民意愿 |
二、将政府的工作嵌入村庄自组织之中 |
三、努力整合农牧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甘孜州林业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甘孜州林业发展现状 |
1.1 森林资源现状 |
1.2 森林资源利用与林业发展现状 |
2 甘孜州林业发展存在问题 |
2.1 土地沙化严重 |
2.2 无序开采、盲目毁林开垦 |
2.3 森林火灾时有发生 |
2.4 鼠兔害严重 |
3 甘孜州林业发展对策 |
3.1 防沙治沙 |
3.2 杜绝滥采滥伐,做好退耕还林工作 |
3.3 全民联动,严防森林火灾 |
3.4 多举措防治鼠兔害 |
四、对甘孜州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双流甘孜藏族的日常生活研究[D]. 陈丁漫.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青藏高原东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资源环境分析[D]. 张琪.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3]新中国甘孜藏族自治州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回顾和现实问题研究[D]. 曾毅.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D]. 何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6]大数据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甘孜州新都桥大数据水电消纳产业园为例[D]. 张琪.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7]甘孜州空间贫困特征综合评价研究[D]. 马晶.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甘孜藏族自治州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 姜勇. 西南民族大学, 2017(06)
- [9]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D]. 陈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甘孜州林业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 莫泓铭,夏龄. 陕西林业科技,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