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改超”中的物流现象研究——从福州永辉超市物流看我国“农改超”(论文文献综述)
孟欣[1](2020)在《石家庄永辉超市服务营销组合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连锁超市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在多重因素的冲击下,传统连锁超市的经营举步维艰。近年来国内许多超市由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推广方式缺乏吸引力等,导致销售额日益下降,顾客流失严重,因此迫切需要企业在复杂且变动的环境下提升服务质量,改进服务营销策略。实践证明服务营销是超市竞争中实现差异化和吸引顾客购买、提升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的重要手段,因而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以石家庄永辉超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市场调研和对比分析法等,结合7Ps理论,重点对其服务营销组合策略进行研究。论文通过问卷调研、深度访谈等市场调研法和与北国、信誉楼等超市服务营销的对比分析,找出其服务营销组合策略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相关理论和结合企业实际,对其服务营销进行设计与改进。论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并评价,为论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永辉超市营销环境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永辉超市服务营销策略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调研进行汇总;第五部分对其服务策略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第六部分对其服务营销组合策略进行设计与改进;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论文主要结论:(1)服务营销策略是连锁超市类服务业企业竞争优劣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2)连锁超市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特别是互联网零售等业务对传统超市业务冲击扩大化,这些都使得买方市场选择更多、讨价还价能力增强,影响超市服务营销与竞争;(3)只有立足市场需求,在需求驱动下对服务营销策略进行改进才能促使超市在竞争中保持优越性。论文创新之处:(1)从文章内容上看较为新颖,文中提出借助7Ps营销策略等模式开展多元化促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2)从研究角度上看较为深刻,主要探讨河北石家庄市永辉超市,从服务7Ps组合策略角度出发,分析其服务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并借鉴当前零售企业服务营销策略较为成功的经验,对永辉超市连锁超市服务营销策略进行改进,此类研究在河北尚属空白,对于类似超市服务营销的改进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周萍[2](2020)在《考虑道路阻抗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生鲜食品质量安全政策的推广以及城市居民对绿色健康食品消费力度的增加,生鲜食品多元化需求逐步上升,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高品质要求促进了冷链物流的发展。生鲜食品的易腐性决定配送过程的温控性和时效性,而实际道路状况会延长配送时间导致食品腐败变质、发生货损,影响企业运营效益。为解决道路交通问题,需合理规划交通资源,提高道路利用率。其中,路阻函数可用来反映道路实际通行情况、衡量交通分配和路网规划程度,该函数利用车辆的行驶时间表征交通通畅程度,能够决定出行者对路径的选择和整个路网效率。同时,企业应选择制冷效果好,油耗较低的冷藏车完成配送任务。如何在考虑道路阻抗的影响下,合理控制配送时间、优化车辆配送线路,对企业提高配送效率、减少货损消耗、降低配送成本具有深刻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冷链物流以及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分类总结,阐述了冷链物流的配送特点以及运作流程,并对冷链物流的运营模式和配送路径问题的求解方法以及基本模型展开分析。接着对几种典型的道路阻抗函数进行介绍,掌握道路阻抗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分析道路阻抗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传统BPR函数存在的问题,利用交通量与密度的关系式代替函数中的交通量对BPR路阻函数做出改进,由此反映实际交通状况,掌握配送车辆的实际行驶时间。然后在配送路径优化模型构建阶段引入BPR路阻函数,并将配送总成本最小作为模型优化目标,综合考虑固定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制冷成本、货损成本、违反时间窗惩罚成本以及碳排放成本构成,建立道路阻抗下带时间窗约束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其次,通过分析精确算法、传统启发式算法以及智能优化算法的特点,选择自适应和随机搜索能力较强的遗传算法求解配送路径优化问题。为提高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在算法设计阶段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将其内嵌入遗传算法设计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求解所建模型,避免遗传算法“早熟”问题,提高算法的整体并行寻优能力。最后,以永辉超市为背景案例,根据企业数据设定模型参数,采用MATLAB软件求解算例,得出考虑道路阻抗的最优化配送路径,并对遗传算法和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运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算法的有效性。
邓远琴[3](2020)在《基于供应链视角的永辉超市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近年来,连锁零售行业面临电子商务的冲击,行业竞争加剧,经营遭遇瓶颈,营运资金管理更加成为其经营发展的重中之重。零售企业亟需创新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提升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以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关注的是资金的来源与资金的存量配置问题,主要针对存货、应收账款等单项营运资金项目进行管理,而忽视了这些项目间的相互联系,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相分离。在单个企业间的竞争逐渐转向供应链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资金管理的需求。因此,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优化供应链结构,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关系,提升供应链运营效率,全面系统地提高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并借此实现财务与业务、资金与运营的整合。这种资金管理理念突破了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局限性,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永辉超市作为我国连锁零售行业的龙头企业,之所以能保持高增长和稳步扩张,在众多商超企业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其在供应链管理上的深耕细作和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卓越能力。因此,本文选择永辉超市为案例研究对象,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探究其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营运资金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明确研究方向;接着,对供应链及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从理论层面分析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特点及相关理论依据;然后运用案例分析法,在介绍永辉超市基本情况及其供应链管理和营运资金总体现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永辉超市供应链下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并使用对比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其营运资金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得出案例分析的结论,归纳永辉超市供应链营运资金管理中可供同行业零售商参考与借鉴的经验启示。永辉超市源头直采的采购模式和良好的供应商管理提高了其采购环节的资金管理效率,并通过库存精细化管理与敏捷的物流配送实现了存货的高效流转,同时其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和供应链协同营销模式加快了其供应链营销环节的资金周转。总体而言,永辉超市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提升了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永辉超市的成功经验为其他零售企业的资金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首先,参股引资建立供应商战略联盟,积极发展供应链融资。企业可通过与供应商形成战略联盟绑定优质供应商,减少采购中间环节及采购成本,并获取存货赊购方面的优势。同时,可借助供应链融资缓解供应商资金短缺压力,降低供应商资金成本,进一步增强自身采购话语权,获取采购成本及应付款账期的让步。其次,借助信息化手段管理库存,自建物流配套第三方物流。对于库存管理,企业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使供应商实时掌握库存信息,实现需求精准预测与缺货快速反应,进而降低供应链存货水平。根据实际情况,企业可选择自建物流配送体系,也可外包给优质第三方物流平台,或配套使用两种物流配送方式,以保障存货的高效周转。再者,与供应商深度合作,构建客户导向的供应链营销模式。零售企业可凭借自身信息优势,依托信息技术传递客户信息,引导供应商的研发与生产,企业内部的采购、物流配送、销售等环节的业务安排与资源调配也可相应做出调整。通过这种供应链协同营销模式,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有效控制各环节的存货水平,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营效率。最后,增强自身资金管理能力,合理占用上下游资金。“类金融模式”下零售企业面临诸多经营风险,企业不宜过度依赖渠道资金,应注重供应链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共赢及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通过提高自身资金管理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来提升运营效率及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以获取长期的竞争优势。
万国海[4](2018)在《基于校企合作的广东永辉超市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地位凸显。一方面,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多年持续扩大,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供给;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多样化发展趋势使得企业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形成了人才供求不匹配的现状,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脱节。自此,为满足企业既重视学历又重视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社会、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都把目光转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院校迎来了对接企业培养人才的又一个契机。近年来,我国线上零售对实体零售的冲击作用逐步钝化。2017年,随着实体零售的不断调整和转型,我国的实体零售已经步入了弱复苏阶段。互联网思维的逐步渗透,引导着全社会的消费升级,更深刻改变了每个人的消费理念、消费诉求、消费方式,因此,实体零售要契合“新消费、新零售和新生态”的市场动向,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文着眼于“人力”,强调实体零售在创新转型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人才输出存在匹配矛盾。基于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实际需求,逐步与高等职业学校进行人才联合培养已经成为多数零售业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上述背景,从实体零售业入手,选择“广东永辉超市”作为案例企业,探讨其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策略,以期进一步丰富我国校企合作以及企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研究,更为广东永辉超市的人才培养提供建设性意见,并对类似的实体型零售企业在新形势下的人才战略提供一定借鉴。
焦志炜[5](2018)在《西安经开区农贸市场建设模式与布局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场在国内外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而农贸市场则逐渐从市场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类市场,并且作为提供农副产品的场所一直生存延续到了今天,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笔者通过对西安经开区北至环城高速、南至北二环、东至太华北路、西至朱宏路共35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调研,发现农贸市场呈现出“东多西无”的失衡局面,由此引发了笔者对于农贸市场建设及布局的思考,并以此为研究目的对经开区农贸市场的建设模式和布局条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西安经开区现状存在的6处农贸市场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它们各自的建设模式,并按照不同建设模式下农贸市场所反映出的土地利用、经营效益和经营环境三方面,从而确定经开区农贸市场适宜的建设模式;其次,对农贸市场与城市环境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农贸市场与居住环境、商业环境和交通环境三方面展开,梳理农贸市场与城市环境所维持的现状关系;最后将上述所得农贸市场与城市环境所维持的现状关系进行汇总,并以农贸市场经营效益为标准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农贸市场在布局时与城市环境应满足的必要条件以及城市环境对农贸市场布局产生积极影响时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和产生消极影响时所具备的不利条件,同时提出农贸市场的配置指标,并对经开区西片区进行应用初探。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经开区农贸市场的建设特点与布局条件,对目前农贸市场布局相关经验的缺失做一部分补充,以便为今后经开区甚至是整个西安市农贸市场的建设布局提供参考。
公雪梅[6](2017)在《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控制权及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关乎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三农”问题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蔬菜产品作为农产品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广泛的关注。随着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发生转变,超市经营蔬菜产品的业态开始出现。一方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被急剧挤压,蔬菜生产开始向郊区转移,生产更为分散。同时,城市居民对蔬菜的需求量却保持持续增长。蔬菜作为生活必需品,对购买的便利性要求较高,需要有更多的蔬菜销售摊点来满足不同区域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但是,广泛布点投入较大,传统的由供应商直接投资设点进行蔬菜销售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些都为蔬菜进入超市提供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生活节奏较快,据有关数据统计,87.4%的上班族都是晚上下班之后购买蔬菜,因此,传统的农贸市场只是在早晨进行蔬菜贸易的业态不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而营业时间跨度长、交通便利、购物环境较好的超市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超市蔬菜产品逐渐受到关注。在这一背景下,超市经营蔬菜产品的业态应运而生。与传统的蔬菜流通组织形式不同,超市蔬菜流通减少了流通环节、缩短了流通时间,能够及时的向供应商、生产商反映市场的需求变化,方便实现蔬菜质量追溯。但是,蔬菜流通同样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蔬菜交易是一种重复性的活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蔬菜流通价值链进行治理。同时,蔬菜流通价值链治理是社会化生产分工的必然结果,只有有效的组织和协调价值链各环节的活动,才能实现价值链各环节的共赢。论文首先论述了研究的现实背景、理论背景,提出了所要研究问题:第一,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变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蔬菜流通价值链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理清蔬菜流通价值链治理的逻辑和重点。第二,超市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控制权?强有力的控制权是超市有效进行价值链治理的前提。蔬菜产品差异小,有大量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在买方市场,本应该谁掌握渠道谁就掌握了控制权,但是仍有很多的零售企业控制权受到挑战,导致了蔬菜流通价值链的断裂。因此,在分析价值链治理之前,必须要明确超市应该怎样来维护自己的控制权。第三,不同类型不同背景的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的治理模式有何不同?不同的治理模式应该各自采取怎样的治理策略?为了研究以上问题,论文采取了探索性多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大润发超市、家乐福超市、永辉超市、杭州市萧山区农发超市和临沂市兰山区绿群超市做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多案例研究,首先要对每一个案例进行分析,深挖其价值链演变的影响因素,每条价值链上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零售环节的特点,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多案例分析,寻找共性。找出影响蔬菜流通价值链演变的影响因素、作用路径;总结出价值链控制权获取和维护的积极策略;找到蔬菜流通价值链治理模式划分指标。第三,将共性和特性相结合,根据蔬菜流通价值链治理模式的划分指标,对零供双方的权利差进行计算,得出不同的治理模式,并提出价值链治理的关键。最后,通过博弈论的方法,验证价值链治理的关键所在。运用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分工理论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案例分析。第四章中,从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构成环节的演变和零供双方角色的演变入手,总结归纳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演变的趋势和影响因素,并论述影响因素对价值链演变的作用路径,为价值链治理的重点和关键点的确定提供参考。在第五章中论述了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控制权获取的动车组模型。确定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的治理者,是价值链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的前提条件。在第六章中,根据第四章价值链演变的影响因素和第五章控制权获取的因素,重新选取了治理模式的划分指标:交易的可编码性、供应商的能力、供应商的数量、零售商转换供应商的成本。这四个指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交易的可编码性能力,供应商权利和零售商权利。最后通过权力差的计算,在权利不平衡的基础上,得到了四种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治理模式:受制型、依附性、关系型和模块型四种治理模式。论述每种模式的特点、治理机制、优缺点。主要结论有:第一,在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中,控制权并非“天然”形成且一成不变的,需要采取积极的策略,通过增加零供双方的相互依赖来获取和维护超市的控制权。第二,根据零供关系权利差的大小,划分了四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受制型、依附型、关系型和模块型。就四种治理模式而言,流通效率高较高的是模块型和受制型治理模式;信息传递效率最高的是模块型治理;零供双方合作关系较为稳定的是关系型和模块型治理模式;蔬菜供应最为灵活的是依附性治理模式;蔬菜质量把控最有效的是模块型治理模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零供双方的关系向多元化关系发展,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模块型治理模式逐渐为大型零售超市所接受,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治理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超市要根据发展阶段、规模、实力、所处的外部环境等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理模式。第三,价值链治理的关键是在维护自身控制权和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价值链各环节的共赢。因此价值链治理的重点包括:与供应商的关系维护;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对蔬菜质量的控制力度;蔬菜产品运输、储藏技术创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进行价值链的创新;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等。本研究主要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增加相互依赖的角度看待超市控制权,并构建了超市控制权的动车组模型。第二,根据蔬菜产品的特殊性,运用资源依赖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重新选取了价值链治理模式指标:交易的可编码能力、供应商能力(满足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能力、议价能力)、供应商的数量、零售商转换供应商的成本、零售商禀赋(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第三,在价值链权利不平衡的前提下,通过对零供双方权利差的计算,得出了超市主导的蔬菜流通价值链四种治理模式:受制型治理模式、关系型治理模式、依附型治理模式和模块型治理模式,论述了各模式的特点,治理机制,优缺点和治理的关键。第四,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比较零供双方在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中的策略选择和收益差异,验证了合作博弈中零供双方的收益可以大于非合作博弈中的收益,并对合作博弈中如何进行利益分配进行了具体的量化。
吴洁琳[7](2017)在《海淀区公益性菜市场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菜市场是公益性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多种多样、价格便宜的新鲜食品,是居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重要的实体空间。近来不少占据优良区位的老菜市场被拆除,新增购菜点未能平息“购菜难”问题。本文关注菜市场的规划和设计问题,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查、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梳理了海淀区菜市场发展历史、蔬菜零售设施现况和现有的政策法规,并分析归纳海淀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地区居民购菜偏好和不同蔬菜零售设施的使用状况,进而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优化建议。本文通过分析问卷和访谈结果认为购菜行为受到居民的人口特征、蔬菜零售设施的特点和布局形式的影响。首先,每个在家庭中负责购菜的人可划分为上班族、全职太太和退休老人三类。三类主体的购菜时间、设施使用习惯和关联需求有明显差异,另外,受所处城市区域的发展程度、家庭经济条件、消费观念等的影响,三类主体的需求和行为呈现多样化。其次,对海淀区菜市场、超市生鲜区、菜店、菜车和流动菜贩五种不同的蔬菜零售业态进行比较,发现菜市场在新鲜、种类齐全、价格便宜、可挑选方面占有优势,且对保育多样化的饮食文化有重大意义,但存在附加功能不完善、场地规划不甚合理等问题;菜店和菜车是重要的辅助设施,但菜车存在无处停放,等候空间不舒适的问题;流动菜贩价格便宜、机动灵活但缺失正规的摊贩空间。第三,通过分析清河、甘家口、清华园、上庄四个典型地区的蔬菜零售设施布局模式,发现设施的组合布局再分配了不同业态之间的竞争优势,居民购菜出行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从出行特点看,城市地区购菜地点就近,从超市、菜店购菜比例高;城市边缘区以菜市场为主体,就近购菜不突出;单位大院由于内部菜价高,购菜范围扩大,出行机动性高。从建设“一刻钟便民服务生活圈”和绿色宜居城市的目标出发,文末总结两种合理的可切实解决居民购菜问题的菜市场布局模式,即均质高密度布局社区级设施和结合公交系统布置街道级的大型设施;并从制度层面和街道级、社区级、设施级的空间规划设计层面提出建议。
周悦[8](2016)在《农超对接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鲜农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生鲜农产品易腐蚀的特殊性质、农户和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冷链设备的使用不够普及、流通环节过多,我国蔬菜、水果、海鲜等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损耗率过高,农产品供给不稳定,这也导致了各种生鲜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生鲜农产品价格的暴涨和暴跌情况严重。随着供应链思想在很多行业的成功运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使用供应链的思想来研究我国农产品在流通中的困难,而且很多问题通过供应链得以解决,也更得到了众多农产品供应链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在政府的支持下,农超对接在我国发展迅速,超市里的生鲜农产品品种和质量也在不断增加和提高。由于连锁超市的实力雄厚且正规,而且消费者进超市购物越来越便利,超市比其他供应链主体更接近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这使得超市在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超市为核心企业的农超对接供应链成为发展的必然。由于处在不停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并且供应链中农户、合作社和超市等主体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也面临着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性。不确定的因素会带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不仅不能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还会造成农户、合作社和超市等主体遭受巨大的利益损失。本文从农超对接的相关背景和研究现状入手,阐述农产品供应链和农超对接的相关理论,农产品供应链的内涵、类型及流程,农超对接的含义、农超对接供应链的特点及合作关系解析等内容。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农超对接供应链的现状,剖析出农超对接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如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合作关系不稳定、利益分配不公平、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信任度不高,物流损耗大,政府的监管和扶持力度不够等。根据农超对接供应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作范式下农超对接供应链优化路径,即根据供求关系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分类,基于生鲜农产品的特殊的供求关系来选择不同的供应链合作模式;基于文献研究和访谈研究相结合推导出农超对接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农超对接供应链合作关系体系,即构建现代农超对接供应链的组织体系、物流渠道体系、信息体系以及信用体系。为有效实施农超对接供应链优化路径,提出加快超市建设、提高合作社和农户的竞争力、建设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物流体系、收益分配机制、信任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等具体优化措施。最后,以家家悦超市、永辉超市和家乐福超市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供应链优化路径和措施的可行性,总结出三个超市农超对接供应链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启示,为我国农超对接供应链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邢士宾[9](2015)在《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主要是由分散的农户进行生产及经营,规模小,缺乏现代果蔬类农产品种植、物流、销售技术,经营水平低,市场风险较大。特别是在流通环节,由于物流管理水平低下,难以实现果蔬类农产品的增值和农户的增收。因此,需要对河北省农产品物流进行研究,以提升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水平。论文首先对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生产、供应及物流现状进行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水平的评价,明确了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流主体发育不成熟,物流增值服务意识弱,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偏低,冷链物流技术及管理落后,相关法律及监管不健全。其次,在对日本、美国、荷兰发达国家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发达国家的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在政策法规、物流技术与配套设施、物流系统、标准化体系、物流组织主体等方面可供我国借鉴的成熟经验,并提出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应建立“B+B+B to C”的模式,并进一步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对策,包括:以合作社替代农户成为生产方,做好农超对接工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中心的物流模式,加强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及果蔬类农产品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果蔬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积极发展果蔬类农产品第三方物流,完善果蔬类农产品相关法律提高监管水平,加强果蔬类农产品专业物流人才培养。论文研究对有效提高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流通效率及物流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张顶兰[10](2014)在《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鲜活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城市居民,尤其是一线发达城市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商务部、农业部等政府部门都对此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居于以上现状,论文在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已经出现的“农超对接”模式,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生鲜超市—消费者”的未来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里的MSCP分析范式,从驱动力、市场结构、主体行为和市场绩效四个方面分析了该模式的可行性,最后利用作者实地调研数据对新的流通渠道模式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论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还比较落后。存在诸如流通渠道模式过多、流通环节太长中间损耗较大、物流技术落后和市场信息化程度较低等方面的问题,流通渠道模式亟待改进。2.目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产品流通业都会是传统模式与“农超对接”模式并存的二元结构,但随着市场需求层次的升级变化,“农超对接”、“农改超”将成为主流。3.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生鲜超市—消费者”模式能够实现农民、超市和消费者的三方共赢,能够为流通主体带来更大的收益,并能有效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它是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流通模式。
二、“农改超”中的物流现象研究——从福州永辉超市物流看我国“农改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改超”中的物流现象研究——从福州永辉超市物流看我国“农改超”(论文提纲范文)
(1)石家庄永辉超市服务营销组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大型超市的特点 |
2.2 服务营销策略7PS组合理论 |
2.2.1 产品策略 |
2.2.2 价格策略 |
2.2.3 渠道策略 |
2.2.4 促销策略 |
2.2.5 服务人员 |
2.2.6 服务环境 |
2.2.7 服务过程 |
2.3 顾客满意理论 |
2.4 服务利润链理论 |
第三章 石家庄永辉超市营销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策环境 |
3.1.2 技术环境 |
3.1.3 社会文化 |
3.1.4 经济环境 |
3.2 微观环境分析 |
3.2.1 竞争者 |
3.2.2 消费者 |
第四章 石家庄永辉超市服务营销策略实施现状 |
4.1 石家庄永辉超市情况简介 |
4.2 石家庄永辉超市服务营销策略实施现状 |
4.2.1 产品策略 |
4.2.2 价格策略 |
4.2.3 渠道策略 |
4.2.4 促销策略 |
4.2.5 服务人员 |
4.2.6 服务环境 |
4.2.7 服务过程 |
4.3 石家庄永辉超市服务营销策略效果调研分析 |
第五章 石家庄永辉超市服务营销策略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产品同质化且部分产品供应不充分 |
5.1.1 产品缺乏种类创新 |
5.1.2 产品供应量不足 |
5.2 价格优势不显着 |
5.3 渠道管理不完善 |
5.4 促销策略缺乏吸引力 |
5.5 服务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
5.6 服务环境有待于改善 |
5.6.1 超市内部环境卫生问题 |
5.6.2 超市布局设计与内部装修问题 |
5.7 收银排队时间长,服务过程缺乏保障 |
第六章 业内标杆企业服务营销策略经验借鉴 |
6.1 大型实体连锁超市服务营销策略借鉴 |
6.1.1 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保障服务营销 |
6.1.2 个性化产品与服务供应 |
6.2 大型网络零售企业服务营销策略借鉴 |
6.2.1 丰富的产品供应和低廉的价格 |
6.2.2 健全的渠道管理和物流配送服务 |
6.2.3 多元化促销和粉丝营销的有机结合 |
第七章 石家庄永辉超市服务营销组合策略改进对策 |
7.1优化产品供给 |
7.1.1 增加产品品种 |
7.1.2 自主品牌化策略 |
7.2 分区域定价并保障品质 |
7.3 改善渠道服务品质 |
7.3.1 农超对接保障进货渠道优势 |
7.3.2 借助网络和联合代理提升渠道销售能力 |
7.4 借助新零售模式开展多元化促销 |
7.4.1 互联网传播与网上营销 |
7.4.2 广告促销 |
7.4.3 公共关系促销策略 |
7.4.4 不同商品折扣促销策略 |
7.5 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
7.5.1 超市内部环境卫生问题 |
7.5.2 超市设计与内部装修问题 |
7.6 通过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素养 |
7.7 规范并优化服务过程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一、基本资料 |
二、超市购物习惯 |
三、超市购物或服务体验评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考虑道路阻抗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 冷链物流基础理论 |
2.1.1 冷链物流的概念 |
2.1.2 冷链物流的配送特点 |
2.1.3 冷链物流的运作流程 |
2.1.4 冷链物流的模式分析 |
2.2 道路阻抗函数分析 |
2.2.1 道路阻抗函数类型 |
2.2.2 道路阻抗表现形式 |
2.2.3 道路阻抗影响因素 |
2.3 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概述 |
2.3.1 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定义 |
2.3.2 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的分类 |
2.3.3 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基本模型 |
2.4 本章小节 |
3 考虑道路阻抗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构建 |
3.1 道路阻抗BPR函数研究 |
3.1.1 传统BPR路阻函数 |
3.1.2 BPR路阻函数的不足 |
3.1.3 改进BPR路阻函数 |
3.2 考虑道路阻抗的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构建流程 |
3.2.1 问题描述与建模思想 |
3.2.2 优化目标确定 |
3.2.3 模型条件假设 |
3.2.4 模型符号设定 |
3.2.5 成本函数分析 |
3.3 考虑道路阻抗的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4 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
4.1 模型求解算法研究 |
4.1.1 求解算法分类 |
4.1.2 智能优化算法 |
4.2 遗传算法概述 |
4.2.1 遗传算法的概念 |
4.2.2 遗传算法求解要素 |
4.2.3 遗传算法基本步骤 |
4.3 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求解配送路径优化模型 |
4.3.1 模拟退火算法 |
4.3.2 模拟退火算法步骤 |
4.3.3 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流程 |
4.3.4 混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算例分析 |
5.1 算例背景 |
5.1.1 永辉超市基本情况 |
5.1.2 永辉超市配送模式 |
5.1.3 永辉超市地理位置 |
5.2 算例数据信息 |
5.2.1 基本数据来源 |
5.2.2 考虑道路阻抗的行驶时间 |
5.2.3 算法参数设定 |
5.3 优化结果分析 |
5.3.1 遗传算法结果 |
5.3.2 混合遗传算法结果 |
5.3.3 算例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 |
6.2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供应链视角的永辉超市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
1.2.2 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
1.2.3 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2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供应链的概念 |
2.1.2 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 |
2.2 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内容 |
2.2.1 供应链采购环节的营运资金管理 |
2.2.2 供应链库存配送环节的营运资金管理 |
2.2.3 供应链营销环节的营运资金管理 |
2.3 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特点 |
2.3.1 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紧密结合 |
2.3.2 强调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共赢 |
2.3.3 注重供应链信息的共享与传递 |
2.4 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基础 |
2.4.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4.2 渠道管理理论 |
2.4.3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3 永辉超市基于供应链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案例介绍 |
3.1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3.2 永辉超市供应链管理的总体情况 |
3.2.1 打造垂直供应链,建立平台型供应链服务体系 |
3.2.2 参股并购同行业零售商,开展联合采购、协同营销 |
3.2.3 转型O2O商业模式,探索线上线下全渠道供应链 |
3.2.4 实施全面信息化管理,为供应链信息流打开通路 |
3.3 永辉超市营运资金总体状况分析 |
3.3.1 流动资产内部结构分析 |
3.3.2 流动负债内部结构分析 |
4 永辉超市基于供应链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
4.1 采购环节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
4.1.1 打造源头直采的采购模式,减少采购环节资金占用 |
4.1.2 与供应商形成战略联盟,利用上游供应商资金 |
4.1.3 发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延长采购货款账期 |
4.2 库存配送环节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
4.2.1 库存精细化管理,减少存货占用资金 |
4.2.2 自建物流体系配套第三方物流,加快存货流转 |
4.3 营销环节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
4.3.1 设定信用风险管理政策,保障应收款项的收回 |
4.3.2 运用客户导向的供应链营销模式,保持高销售 |
4.3.3 加强卖场管理与业务流程优化,提升门店运营效率 |
5 永辉超市基于供应链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 |
5.1 营运资金管理总体绩效 |
5.2 采购环节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
5.2.1 合理占用供应商资金,维护了良好的零供关系 |
5.2.2 适度控制预付账款周转,促进了资金节约与合作共赢 |
5.2.3 降低了采购成本,营收毛利同步增长凸显规模效益 |
5.3 库存配送环节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
5.3.1 加快了存货周转速度,缩短了存货周转期 |
5.3.2 有效降低了商品损耗率,降低了流通成本与运营费用 |
5.4 营销环节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
5.4.1 保障了应收款回收速度,促进资金及时回笼 |
5.4.2 谨慎占用预收账款,维系了良好的客户关系 |
6 案例结论与启示 |
6.1 案例结论 |
6.2 案例启示 |
6.2.1 参股引资建立供应商战略联盟,积极发展供应链融资 |
6.2.2 借助信息化手段管理库存,自建物流配套第三方物流 |
6.2.3 与供应商深度合作,构建客户导向的供应链营销模式 |
6.2.4 增强自身资金管理能力,合理占用上下游资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校企合作的广东永辉超市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校企合作的主体、功能及关系 |
2.1.1 政府及其功能 |
2.1.2 企业及其功能 |
2.1.3 院校及其功能 |
2.2 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 |
2.2.1 国内校企合作模式 |
2.2.2 国外校企合作模式 |
2.2.3 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对比 |
2.3 校企合作理论基础 |
2.3.1 交易成本理论 |
2.3.2 资源依赖理论 |
2.3.3 产学合作理论 |
2.3.4 员工培训理论 |
第3章 广东永辉超市人才培育现状及人才缺口分析 |
3.1 广东永辉超市介绍 |
3.1.1 永辉超市简介及发展现状 |
3.1.2 广东永辉超市简介及发展 |
3.2 广东永辉超市人才培育现状 |
3.3 关于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的访谈 |
3.3.1 访谈方案设计 |
3.3.2 访谈结果统计及分析 |
3.4 广东永辉超市人力缺口分析 |
3.4.1 中高级管理人才匮乏 |
3.4.2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
3.4.3 基层一线员工缺乏 |
3.5 广东永辉超市人才瓶颈原因分析 |
3.5.1 造成永辉人才瓶颈的外部原因 |
3.5.2 造成永辉人才瓶颈的内部原因 |
3.6 深化校企合作是永辉解决人才瓶颈的有效途径 |
第4章 广东永辉超市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策略 |
4.1 发挥广东永辉超市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地位 |
4.1.1 强化永辉企业文化与院校文化的融合 |
4.1.2 推动构建校企合作的共赢机制 |
4.2 多种合作模式保证永辉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
4.3 校企合作为永辉员工再开发提供平台 |
4.3.1 导师双轨机制,实现导师互聘 |
4.3.2 岗位轮换机制、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 |
4.3.3 学习分享机制、实现团队协作培养 |
4.3.4 职业生涯规划机制、实现全过程培养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广东永辉关于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5)西安经开区农贸市场建设模式与布局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5 农贸市场相关研究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5.3 小结 |
1.6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农贸市场的演进及功能作用的研究 |
2.1 农贸市场的历史演进 |
2.1.1 欧洲的市场 |
2.1.2 中国的市场 |
2.2 国内外优秀农贸市场案例分析 |
2.2.1 荷兰鹿特丹Markthal缤纷菜市场 |
2.2.2 加拿大多伦多圣劳伦斯市场 |
2.2.3 北京三源里市场 |
2.3 农贸市场的功能作用 |
2.3.1 提供基本的农副产品 |
2.3.2 搭建自由的交易平台 |
2.3.3 创造开放的生活舞台 |
2.3.4 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 |
2.4 本章小结 |
3 经开区农贸市场建设模式的调查与研究 |
3.1 经开区的基本建设概况 |
3.1.1 城市建设基本概况 |
3.1.2 住区建设基本概况 |
3.1.3 商业服务设施建设概况 |
3.2 经开区农贸市场建设及经营现状调查 |
3.2.1 农贸市场的形成方式 |
3.2.2 农贸市场的经营效益 |
3.2.3 农贸市场的经营环境 |
3.3 经开区农贸市场建设及经营现状分析与研究 |
3.3.1 用地性质及规模分析与研究 |
3.3.2 经营效益分析与研究 |
3.3.3 经营环境分析与研究 |
3.4 经开区农贸市场建设模式的研究 |
3.4.1 农贸市场建设及经营状况汇总 |
3.4.2 农贸市场建设模式对比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经开区农贸市场与住区关系的调查与研究 |
4.1 农贸市场服务范围的调查与分析 |
4.1.1 空间范围与人口规模 |
4.1.2 配套生活服务设施种类 |
4.2 农贸市场与服务住区的关系研究 |
4.2.1 空间布局关系 |
4.2.2 服务层级关系 |
4.2.3 供应需求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5 经开区农贸市场与商业环境关系的调查与研究 |
5.1 农贸市场周边商业设施的调查 |
5.1.1 市级商业服务设施 |
5.1.2 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 |
5.2 农贸市场与商业服务设施的关系研究 |
5.2.1 与市级商业服务设施的竞合关系 |
5.2.2 与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的竞合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6 经开区农贸市场与交通环境关系的调查与研究 |
6.1 农贸市场周边道路调查 |
6.1.1 市场出入口毗邻道路调查 |
6.1.2 服务住区至市场最短路程调查 |
6.2 农贸市场可达性研究 |
6.2.1 城市层面的可达性 |
6.2.2 住区层面的可达性 |
6.3 本章小结 |
7 经开区农贸市场布局条件的研究 |
7.1 经开区农贸市场与城市环境关系汇总 |
7.1.1 农贸市场与住区 |
7.1.2 农贸市场与商业环境 |
7.1.3 农贸市场与交通环境 |
7.2 农贸市场布局条件的研究 |
7.2.1 住区条件 |
7.2.2 商业环境条件 |
7.2.3 交通环境条件 |
7.3 西片区农贸市场建设及布局策略初探 |
7.3.1 住区条件分析 |
7.3.2 商业环境条件分析 |
7.3.3 交通环境条件分析 |
7.3.4 农贸市场的建设及布局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的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 |
8.3 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表1:住区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
附表2:调查问卷一 |
附表3:调查问卷二 |
附表4:调查问卷三 |
(6)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控制权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价值链 |
1.3.2 价值链治理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交易成本理论 |
2.1.2 资源依赖理论 |
2.1.3 分工理论 |
2.2 蔬菜流通的相关研究 |
2.2.1 蔬菜流通组织形式相关研究 |
2.2.2 蔬菜流通效率评价 |
2.2.3 研究评述 |
2.3 国内外蔬菜流通价值链相关研究 |
2.3.1 价值增值 |
2.3.2 价值链的驱动者 |
2.3.3 价值链中的信息传递 |
2.3.4 研究评述 |
2.4 蔬菜流通价值链治理的相关研究 |
2.4.1 价值链治理模式的相关研究 |
2.4.2 价值链治理者相关研究 |
2.4.3 价值链控制权的相关研究 |
2.4.4 价值链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2.4.5 研究评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案例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
3.3 数据收集 |
3.3.1 二手资料收集阶段 |
3.3.2 预调研阶段 |
3.3.3 正式访谈阶段 |
3.3.4 数据补充阶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演变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 |
4.1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构成环节的演变 |
4.1.1 大润发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构成环节的演变 |
4.1.2 家乐福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构成环节的演变 |
4.1.3 农发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构成环节的演变 |
4.1.4 永辉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构成环节的演变 |
4.1.5 绿群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构成环节的演变 |
4.2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中零供双方角色演变 |
4.2.1 大润发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中零供双方角色演变 |
4.2.2 家乐福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中零供双方角色的演变 |
4.2.3 农发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中零供双方角色的演变 |
4.2.4 永辉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中零供双方角色的演变 |
4.2.5 绿群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中零供双方角色的演变 |
4.3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中超市话语权的演变 |
4.4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演变的影响因素 |
4.4.1 大润发蔬菜流通价值链演变的影响因素 |
4.4.2 家乐福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演变的影响因素 |
4.4.3 农发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演变的影响因素 |
4.4.4 永辉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演变的影响因素 |
4.4.5 绿群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演变的影响因素 |
4.4.6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演变的影响因素 |
4.5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
第5章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控制权获取 |
5.1 蔬菜生产、流通、需求特性对控制权的影响 |
5.1.1 蔬菜生产的特殊性 |
5.1.2 蔬菜流通的特殊性 |
5.1.3 蔬菜需求的特殊性 |
5.2 超市权力优势的理论分析 |
5.3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控制权获取的动车组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控制权的维护与价值链治理 |
6.1 超市蔬菜流价值链治理模式划分指标 |
6.2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零供方权利差距计算 |
6.3 超市主导的蔬菜流通价值链治理模式 |
6.3.1 受制型——大润发专柜蔬菜价值链治理模式 |
6.3.2 依附型——大润发自营蔬菜、绿群超市蔬菜价值链治理模式 |
6.3.3 关系型——农发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治理模式 |
6.3.4 模块型——家乐福、永辉超市蔬菜价值链治理模式 |
6.4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控制权维护与治理——控制权下的互惠共赢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利益分配的博弈论分析 |
7.1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中的博弈要素 |
7.2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中零供双方非合作博弈模型 |
7.3 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中零供双方合作博弈模型 |
7.4 结果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1 |
附录2 访谈提纲2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海淀区公益性菜市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1 “菜篮子”工程是国家民生重点工程之一 |
1.2.2 农产品零售网点布局规划亟待完善 |
1.2.3 菜市场文化是生活文化的重要部分 |
1.3 概念界定 |
1.3.1 公益性 |
1.3.2 菜市场 |
1.3.3 海淀区 |
1.4 文献调研综述 |
1.4.1 国外菜市场理论 |
1.4.2 国内菜市场理论 |
1.4.3 与菜市场相关的其他理论 |
1.4.4 菜市场规划实践 |
1.4.5 菜市场规划的相关标准 |
1.4.6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海淀区蔬菜零售设施概况 |
2.1 发展历史 |
2.2 菜市场 |
2.2.1 菜市场经营模式 |
2.2.2 菜市场空间类型 |
2.3 超市生鲜区 |
2.3.1 超市经营模式 |
2.3.2 超市空间类型 |
2.4 社区菜店 |
2.5 流动菜车 |
2.6 流动菜贩 |
第3章 调研结果分析 |
3.1 海淀区购菜概况 |
3.1.1 被访人群特征 |
3.1.2 购菜人群分类 |
3.1.3 蔬菜零售设施的使用特性 |
3.2 城市地区:甘家口调研结果分析 |
3.2.1 选点简介 |
3.2.2 居民购菜出行模式 |
3.2.3 出行模式成因分析 |
3.3 城市边缘区:清河调研结果分析 |
3.3.1 选点简介 |
3.3.2 居民购菜出行模式 |
3.3.3 出行模式成因分析 |
3.4 单位大院:清华园调研结果分析 |
3.4.1 选点简介 |
3.4.2 居民购菜出行模式 |
3.4.3 出行模式成因分析 |
3.5 集镇区:上庄调研结果分析 |
3.6 四种典型蔬菜零售设施布局模式的比较 |
第4章 菜市场规划优化建议 |
4.1 完善菜市场规划的设计标准和规划体系 |
4.1.1 完善居住区菜市场规划设计标准 |
4.1.2 建立菜市场的空间规划体系 |
4.2 街道级设施布局优化建议 |
4.2.1 与公交系统结合 |
4.2.2 “菜市场+”与街道功能结合 |
4.2.3 注重场地规划设计 |
4.3 社区级设施布局优化建议 |
4.3.1 在住区商业配套中设置蔬菜零售网点 |
4.3.2 在住区规划平面中预留便民售菜点用地 |
4.4 各类蔬菜零售设施的改进建议 |
4.4.1 菜市场需结合人口特征优化功能布局 |
4.4.2 供给菜车停放的便民售菜点空间优化 |
4.4.3 供给流动菜贩的便民售菜点空间优化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贡献 |
5.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菜市场的配置规范与设置标准 |
附录B 居民问卷 |
附录C 居民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D 香港街市的发展历程 |
附录E 调研日记节选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农超对接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现状 |
1.2.2 农超对接研究现状 |
1.2.3 述评 |
1.3 研究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主要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农超对接供应链相关理论概述 |
2.1 农产品供应链理论 |
2.1.1 农产品供应链的内涵 |
2.1.2 农产品供应链的类型 |
2.1.3 农产品供应链的流程 |
2.2 农超对接理论 |
2.2.1 农超对接内涵 |
2.2.2 农超对接供应链的特点 |
2.2.3 农超对接供应链合作关系解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超对接供应链分析 |
3.1 农超对接供应链的现状分析 |
3.1.1 操作层现状 |
3.1.2 监管层现状 |
3.1.3 消费层现状 |
3.2 农超对接供应链的问题分析 |
3.2.1 调查方案设计 |
3.2.2 农超对接供应链实施难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合作范式下农超对接供应链优化路径 |
4.1 合理选择农超对接供应链合作模式 |
4.1.1 根据供求关系对农产品供应链分类 |
4.1.2 农超对接供应链合作模式的选择 |
4.2 建立农超对接供应链稳定的合作关系 |
4.2.1 农超对接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2 构建农超对接供应链合作关系体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合作范式下农超对接供应链优化措施 |
5.1 构建以超市为主导的稳定供应链 |
5.1.1 加快超市的建设 |
5.1.2 提升农户、合作社的竞争力 |
5.2 建设完善的物流体系 |
5.2.1 超市自建物流配送体系 |
5.2.2 超市与第三方物流合作 |
5.2.3 建立柔性的物流合作关系 |
5.3 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 |
5.3.1 超市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
5.3.2 推动合作社和农户加入信息共享平台 |
5.3.3 加强农村网络设施建设 |
5.4 建立供应链信任机制 |
5.4.1 建立约束机制 |
5.4.2 提升节点企业的履约能力 |
5.4.3 建立农超对接供应链诚信文化 |
5.4.4 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
5.5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5.5.1 超市要及时了解并满足消费者需求 |
5.5.2 超市满足合作社的期望收益 |
5.5.3 合作社规范对农户的利益返还 |
5.5.4 超市基于不同阶段的利益分配方式 |
5.6 加大政府对农超对接的支持力度 |
5.6.1 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5.6.2 政府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 |
5.6.3 政府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
5.6.4 政府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
5.7 本章小结 |
6. 超市主导的农超对接供应链案例分析 |
6.1 家家悦超市主导的农超对接供应链案例分析 |
6.1.1 家家悦集团概况 |
6.1.2 家家悦超市合理选择农超对接供应链合作模式 |
6.1.3 家家悦超市承担供应链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
6.1.4 家家悦超市构建农超对接合作关系体系 |
6.2 永辉超市主导的农超对接供应链案例分析 |
6.2.1 永辉超市概况 |
6.2.2 永辉超市合理选择农超对接供应链合作模式 |
6.2.3 永辉超市承担供应链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
6.2.4 永辉超市构建农超对接合作关系体系 |
6.3 家乐福超市主导的农超对接供应链案例分析 |
6.3.1 家乐福超市概况 |
6.3.2 家乐福超市合理选择农超对接供应链合作模式 |
6.3.3 家乐福超市承担供应链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
6.3.4 家乐福超市构建农超对接合作关系体系 |
6.4 案例启示 |
6.4.1 以超市为主导能实现农超有效对接 |
6.4.2 有效对接需要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 |
6.4.3 有效对接需要完善的信息平台 |
6.4.4 有效对接需要政府的的推动和支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致谢 |
(9)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现代物流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物流基本概念与理论 |
2.2 果蔬类物流及特点 |
2.2.1 果蔬类农产品的涵义及其特征 |
2.2.2 果蔬类农产品物流的特性 |
2.2.3 果蔬类农产品物流主体构成 |
2.2.4 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模式 |
2.3 交易费用理论与果蔬类农产品物流 |
2.3.1 交易费用理论 |
2.3.2 交易费用在果蔬类农产品物流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
3.1.1 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生产和供应情况 |
3.1.2 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情况 |
3.1.3 河北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
3.2 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水平的总体评价 |
3.2.1 评价方法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
3.2.2 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评估层次模型权重的计算 |
3.2.4 对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水平的评价 |
3.3 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
3.3.1 物流主体发育不成熟,经营规模小,人员素质低 |
3.3.2 物流增值服务意识弱 |
3.3.3 标准化、信息化程度偏低 |
3.3.4 冷链物流技术及管理落后 |
3.3.5 相关法律及监管不健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发达国家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模式借鉴 |
4.1 发达国际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模式 |
4.1.1 日本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模式 |
4.1.2 美国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模式 |
4.1.3 荷兰模式 |
4.2 发达国家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模式的有益借鉴 |
4.2.1 完善的政策法规 |
4.2.2 先进的物流技术与完善的配套设施 |
4.2.3 先进的电子信息物流系统 |
4.2.4 完善规范的标准化体系 |
4.2.5 成熟的果蔬类农产品物流业态 |
4.2.6 完善的果蔬类农产品物流组织主体 |
4.3 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 |
5.1 以合作社代替农户成为生产方 |
5.2 以超市为主导做好农超对接工作 |
5.3 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 |
5.4 重视农产品物流加工 |
5.5 加强果蔬类农产品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
5.6 重点建设冷链物流体系 |
5.6.1 果蔬类农产品冷链物流产地采收、预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
5.6.2 果蔬类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环节的技术要求 |
5.6.3 果蔬类农产品冷链物流冷藏环节的技术要求 |
5.6.4 果蔬类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加工及配送环节的技术要求 |
5.6.5 果蔬类农产品冷链物流销售环节的技术要求 |
5.6.6 果蔬类农产品冷链物流各工作环节的技术串接 |
5.7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并以第三方作为信息中心 |
5.8 完善相关法律提高监管水平 |
5.9 加强专业物流人才培养 |
5.10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研究方法 |
2 农产品流通渠道理论综述 |
2.1 农产品流通的基本概念 |
2.2 流通渠道理论 |
2.3 “农超对接”渠道模式 |
2.3.1 “生鲜超市”概念阐释 |
2.3.2 “农超对接”模式的概念及运营机制 |
2.4 MSCP 分析理论 |
2.5 创新理论 |
3 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现状 |
3.1 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3.1.1 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现状 |
3.1.2 现有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存在的问题 |
3.2 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及经验借鉴 |
3.2.1 美国农产品流通模式 |
3.2.2 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 |
3.2.3 对我国的启示 |
4 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研究 |
4.1 进行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4.1.1 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是促进农产品高效流通的现实需求 |
4.1.2 创新流通渠道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
4.2 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探索 |
4.2.1 新型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应具备的特点 |
4.2.2 未来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 |
4.3 进行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的可能性分析 |
4.3.1 政府支持 |
4.3.2 可能遇到的困难 |
4.3.3 机遇 |
5 新型流通渠道模式的 MSCP 分析 |
5.1 驱动力因素(Motivation) |
5.1.1 政府政策 |
5.1.2 社会期望 |
5.1.3 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 |
5.2 市场结构(Structure) |
5.2.1 农产品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 |
5.2.2 农产品流通市场的进入壁垒 |
5.2.3 农产品流通业的规模经济水平 |
5.3 主体行为(Conduct) |
5.3.1 生产者行为分析 |
5.3.2 销售商行为分析 |
5.3.3 消费者行为分析 |
5.4 市场绩效(Performance) |
5.4.1 经济绩效 |
5.4.2 社会绩效 |
5.5 本章小结 |
6 “农民专业合作社-生鲜超市-消费者”流通模式的实证分析 |
6.1 流通主体的效益分析 |
6.1.1 “农民专业合作社-生鲜超市-消费者”模式中农户的效用 |
6.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生鲜超市-消费者”模式中超市的效用 |
6.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生鲜超市-消费者”模式中消费者的效用 |
6.2 实证分析——以永辉超市为例 |
6.2.1 研究思路及数据来源 |
6.2.1.1 实证分析思路 |
6.2.1.2 数据来源 |
6.2.2 传统模式下各流通主体的收益分配实证分析——以青椒和长茄为例 |
6.2.2.1 农户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表 |
6.2.2.2 销地批发市场批发商运营成本及流通收益调查 |
6.2.2.3 农贸市场商户运营成本及收益情况调查 |
6.2.2.4 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下,流通主体收益分配分析 |
6.2.3 新型流通渠道模式下流通主体的收益分配实证分析 |
6.2.4 传统流通模式与新型流通模式各主体收益比较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建议 |
7.1 本研究的结论 |
7.2 改善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现状的几点建议 |
7.2.1 制度层面,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7.2.2 流通体系层面 |
7.2.3 生产环节方面,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 |
7.2.4 技术层面,要改进流通各个环节技术,促进农产品高效流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农改超”中的物流现象研究——从福州永辉超市物流看我国“农改超”(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家庄永辉超市服务营销组合策略研究[D]. 孟欣.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2]考虑道路阻抗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D]. 周萍.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基于供应链视角的永辉超市营运资金管理研究[D]. 邓远琴.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4]基于校企合作的广东永辉超市人才培养研究[D]. 万国海. 南华大学, 2018(01)
- [5]西安经开区农贸市场建设模式与布局条件研究[D]. 焦志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6]超市蔬菜流通价值链控制权及治理研究[D]. 公雪梅. 山东大学, 2017(12)
- [7]海淀区公益性菜市场规划研究[D]. 吴洁琳. 清华大学, 2017(02)
- [8]农超对接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D]. 周悦. 山东财经大学, 2016(08)
- [9]河北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研究[D]. 邢士宾. 河北科技大学, 2015(06)
- [10]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研究[D]. 张顶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