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金匮要略》治精神病病机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林松涛[1](2021)在《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筋”现代统称为抽筋。医学上把抽筋称作抽搐(convulsion)。抽筋是高发病,比如在运动中、各类手术中、睡眠中等这些情况都可以出现抽搐。中医在针灸治疗转筋上的研究不断增多,但目前尚没有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文献研究和分析。同时,对转筋的针灸疗法及腧穴应用准则等研究的相关内容渐渐地明显增加,却缺乏有系统地深入整理分析。文献中发表了许多治疗方法,但单篇文章的病例数相对较少,并且某些临床观察数据的随机对照严重不足。这影响了针灸治疗手法在本病症的客观评价与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变成缺乏了针灸疗法的临床疗效资料信息,因而局限了针灸在转筋治疗中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深度以及穴位的应用。目的:通过《普济方》引申现代文献研究,探讨针灸治疗转筋的证型、治法、选穴和归经,并全方位的梳理归纳出纯针灸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总结出现常用的针灸疗法和取穴规律。方法:本研究选用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收藏的《普济方》大型丛书为研究对象。《普济方》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于1983年7月第1版第4次印刷,该书取当代古今方剂彚辑成编,一共分为10册。收录在该套丛书的第五册卷203附论灸霍乱法和第十册卷409-426论述针灸为主。因此,本次主要着重于该丛书第五册和第十册里面的针灸转筋相关部分。通过这本古医方探讨“转筋”的针灸治疗组成方法的所有卷数进行发掘和研究加以综合整理。现代文献方面,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检索2009年至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所有关转筋穴位治疗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高级检索,为保证查全率,采用篇名、摘要、关键词、主题词分别检索。检索题词为“转筋”、“筋急”、“痉挛”、“挛急”、“瘛疭”、“拘急”、“针灸疗法”、“穴位疗法”等进行检索。统计方法是把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化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化处理。统计的步骤,首先是把文献中的病例数、中医治法、症状、穴位等列成表格后。再计算出各种证型、治疗方法等的频数和百分比,并绘制图表。然后统计出文献中的中医证型、治法、穴位的使用频率。最后根据上述数据,归纳出针灸治疗转筋的证治规律。结果:《普济方》研究:《普济方》的针灸门在第10册中。按卷次为409-424卷。前8卷载有针灸的序言和歌赋,介绍针灸取穴、补泻法和经络腧穴。后8卷为各种病候的治疗,载有207种病症。书中除针灸治法外,尚有记载汤药、罨敷及按摩。卷203附论的灸霍乱法及卷417到424为针灸的治疗部分。其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各方面,疾病灸疗方法均有多种。其中隔物灸就有隔蒜灸、隔纸灸、附子饼灸等。并且还记载了许多民间灸法,使灸法内容更丰富。《普济方》重辨证施治,取穴甚简明,处方组穴主次分明严谨。重视针刺操作,引载诸多针刺手法。直接或者间接、部分或全部收集明初之前的各种针灸医着。特点是不随意加减改动而忠于原着。对同名穴异同详加审定并详细记载了煮沸针具的消毒。在用穴上灵活多变,对灸法十分重视,特别在卷411中大量记载了关于灸法的论述。《普济方》提及的治法以健脾和胃为主要治法,其次是活血止痛和行气通络。书中有使用针刺法的条文占少数,只有30条,而没有使用针刺法的条文则有55条。相反的,书中使用艾灸法较多,其中以直接灸法为主,占了 60篇、间接灸法只有1篇,而没有灸法的有24篇。《普济方》中穴位涉及40个穴位,穴位出现总频次为85次。本次调查的穴位中,出现最多次的是承筋、解溪,共出现6次;其次是仆参、水分、涌泉,出现5次;承山、女膝、丘墟、足窍阴,出现4次;隐白、至阴,出现3次。这1 1个穴位共占。《普济方》里主要穴位归经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少阳胆经。《普济方》里有很多特定穴,其中以经外奇穴最多,其次是井穴和交会穴。经外奇穴以女膝出现次数最多;井穴里涌泉出现次数最多;交会穴里则是仆参出现次数最多。《普济方》中常用治疗转筋的经外奇穴有女膝、夹脊、外踝尖、鬼眼、十王、慈宫、手踝骨、内踝尖和玉田。现代文献研究:对每篇现代文献进行阅读及整理,初步筛选出以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共284篇。为保证所选文献的确切性,经逐篇浏览,按“研究方法”的要求统计,最终获得完全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为66篇,收纳病例2675例。根据统计调查结果,现代文献中医病名以呃逆居多,其次是颤证,痫证。西医病名以膈肌痉挛居多,其次是帕金森病,癫痫。本次调查的现代文献的转筋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胃气上逆、情志不遂及气机逆乱。发病部位主要是脑部,出现34次,其次是肠胃出现24次,膈肌出现22次。转筋症状主要是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出现的证型主要是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肝阳上亢和肝郁气滞。治法主要是降逆止呃、滋补肝肾、健脾和胃和平肝潜阳。转筋治疗操作方法主要是针刺和艾灸。古人以农耕、游牧,加上饮食不洁,导致脾胃受寒,或饮食不节而成为脾胃虚弱;当时的人多数以双脚行走,使双脚容易受伤,造成瘀阻经络,下肢转筋;体力劳动使大量出汗导致津液亏虚。导致气滞阻络,形成转筋。因此,古人的转筋多发于全身、腹部、下肢。而近年来,中国高速迈向现代化,高压的生活模式和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文化,与之相随的健康问题也成了严峻挑战。人们多以进食肥甘厚腻,喝高浓度烈酒,导致脾虚生痰,痰阻经络;房劳、生育过多、老人以及长期慢性病等的肝肾不足而不能濡筋;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跟着不断地增加,导致肝火上逆而成筋挛。故此,现代的人多发的膈肌痉挛、帕金森病和癫痫病,即发病部位多发于脑部、肠胃、膈肌。根据研究古人的发病症状多以霍乱转筋为主要症状,其次是转筋入腹和下肢转筋。与古人体力劳动和游牧为主,饮食不洁,形成的转筋非常吻合。现代人的高脂高胆固醇、喝高浓度烈酒的饮食文化;房劳、长期慢性病;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跟着不断地增加,致使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和肝阳上亢等的转筋证型出现,与主要发病症状的喉间呃呃连声,其次是声短而,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相符合。古代与现代的转筋发病部位、发病症状、治疗手段出现了那么大的分别,主要是环境的改变为主。由于现代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转筋的病发与生活压力、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有关;高楼大厦、保暖衣使人们不容易受到风寒侵袭;科技的进步,如暖风机使人们在室内得到保暖。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抽搐是常见的症状,多数好发于小腿部,一般持续2-3分钟左右。一般患者不会主动到门诊求医。本次研究的患者不是单独出现抽搐症状,主要是本身有基础病后出现抽搐或者在手术中出现抽搐。本次调查的现代文献中没有单纯出现抽搐的病例。因多数患者都是在基础病之后才出现相关抽搐的病种。如以膈肌痉挛、眼肌痉挛、高热惊厥、癫痫、急性脑梗死、帕金森病和破伤风。取穴数量以及穴位的操作方法也呈现多种多样,如针刺、火罐、耳针、艾灸、温针灸、头针、穴位放血、穴位注射和梅花针等。另外,通过这次对转筋的研究,特别是腓肠肌痉挛的治疗的讨论,古人以仆参、昆仑、承山、承筋、至阴、内踝尖、外踝尖、十王、女膝、下巨虚、解溪、条口、足窍阴、丘墟、太白、隐白、涌泉穴,主要以针刺法和灸法为主。结论:1.《普济方》中转筋的主要发病部位主要是全身、腹部和下肢,提到的症状共涉及22种,以霍乱转筋、转筋入腹和下肢转筋为主要症状。2.《普济方》书中使用的针刺法较少,主要以直接艾灸法治疗为主。3.《普济方》中穴位涉及40个穴位,以承筋、解溪、仆参、水分、涌泉、承山、女膝、丘墟、足窍阴、隐白和至阴为主。特定穴则以经外奇穴、井穴和交会穴为主。4.现代文献中医病名以呃逆、颤证和痫证为主。西医病名以膈肌痉挛、帕金森病和癫痫为主。发病部位主要是脑部、肠胃和膈肌。5.现代文献的转筋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胃气上逆、情志不遂及气机逆乱。症状主要是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6.现代文献出现的证型主要是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肝阳上亢和肝郁气滞。治法主要是降逆止呃、滋补肝肾、健脾和胃和平肝潜阳。现代文献的转筋治疗操作方法主要是针刺和艾灸。7.在治疗转筋方面,体现出辨证论治中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的特点。转筋多发于肝火上亢、血虚不能滋养经脉、脾胃感受寒邪引起转筋。故此,古代文献多见灸法治疗转筋,对施灸的壮数和顺序也有严格的要求。创新点:1.首次系统性地从《普济方》进行转筋病的文献研究。该丛书为方剂书,书中止直接列出治疗转筋的部位和穴位。本论文通过对《普济方》上文下理,结合现代文献,整理、归纳出转筋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方法。把古代已经被遗忘的治疗转筋特效穴展现给不同的医家参考,为现代抽搐病症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或特效穴。2.首次发现转筋在《普济方》和现代文献的整体发病特点及形成转筋的各种因素,对日后制定预防和保健指导,为日后转筋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车谦宇[2](2018)在《解郁除烦汤治疗少阳郁热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解郁除烦汤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少阳郁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达到规范操作、推广应用的目标。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临床心理科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精神疾病统计与诊断手册》第五版(DMS-5)诊断标准及《中医神志病学》中“烦躁证”的诊断标准,选择确诊为少阳郁热型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共35例,给予解郁除烦汤医治,连续服用8周。将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AD-7)评分结果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作为临床观察的主要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及随访前后的积分,评价解郁除烦汤治疗少阳郁热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的以GAD-7积分为标准的总有效率为90.6%;以中医证候积分为标准的总有效率为87.5%,经统计学处理,两套评分标准组治疗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治疗前后SDSS评分,治疗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随访3个月后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除烦汤治疗少阳郁热型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情绪及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有显着性疗效;解郁除烦汤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解郁除烦汤治疗的远期疗效稳定。
石昕[3](2016)在《宁志解郁方对肿瘤相关性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肿瘤患者由于疾病特殊、治疗复杂,导致其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明显高于普通内科患者。焦虑症作为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其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已被长期随访研究所证实,焦虑情绪会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并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施行干预措施,以消除患者由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治疗及预后具有重大积极的意义。本课题认为,焦虑症主要属中医“郁证”范畴,经过辨证论治可实施个体化中药口服治疗,导师冯利教授综合多年经验,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温胆汤为基础方,自拟宁志解郁方治疗肿瘤患者的焦虑情绪,临床上未观察及不良反应及明显药物依赖性,可帮助患者缓解因焦虑产生的症状,以更好地投入于医患配合,对肿瘤患者的预后有正面积极的影响。研究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宁志解郁方对肿瘤患者的焦虑状态改善情况,评价该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中医治疗肿瘤相关性焦虑的特点及优势,为肿瘤相关性焦虑的中医临床和科学研究提供借鉴,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焦虑的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一种方法。研究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法研究,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门诊中选择符合标准的病例,观察周期为2周,观察各组患者服药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生活质量(QOL)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相关性焦虑各项评分指标的差异,判定治疗前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并进行毒副反应观测,评价宁志解郁方口服治疗肿瘤相关性焦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研究结果1基线分析本课题共纳入了66例病例,2例脱落,最终进行疗效统计的病例共66例,其中男31例,女35例。经统计学检验,不同性别、年龄间的HAMA评分、QOL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2疗效分析2.1治疗2周前后HAMA分数比较66例患者HAMA分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痊愈10例,无效6例,治愈率15.15%,总有效率90.91%,用药前后HAMA量表评分统计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2.2治疗2周前后QOL分数比较用药前后66例患者QOL分数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根据有效率统计,有效11例,占16.67%;根据统计学检验比较用药前后QOL积分两组数据,存在显着差异(P<0.01)。2.3不良反应观察服用中药治疗前后,入组病例均未观察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研究结论宁志解郁方可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状态,对少阳枢机不利型焦虑患者有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良好,未观及不良反应。
李青青,赵京生[4](2015)在《《诸病源候论》现代研究概况》文中认为《诸病源候论》集隋以前医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专着,对后世影响极大,其现代研究成果丰富。因其着作性质、研究视角大多集中于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运用方面,但结合《病源》成书时代背景及针灸相关内容方面研究稍显薄弱,可在此思路上进一步深入挖掘。
李珉景(LEE MIN KYOUNG)[5](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王素梅教授诊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共患病临床经验总结》文中认为目的:1.利用“数据库知识发现”技术统计分析904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S)患儿的中医证型,并探索证候学规律,总结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证候要素。2.利用“数据库知识发现”的方法统计分析TS患儿合并共患症(强迫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症、抑郁症、遗尿症)的发病情况,并探索其中医证候规律。3.利用“数据库知识发现”的方法统计分析TS患儿的微量元素分布、免疫球蛋白、血沉、ASO指标,探索TS患儿微量元素、免疫学指标的特点。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及深度访谈等方法,确定临床诊疗信息采集方案,对临证医案进行规范化整理,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挖掘。与导师深度访谈,人机结合,总结导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学术思想及治疗本病的规律及疗效,并分析TS共患病的分布规律。结果:1多发性抽动症的一般情况分析1.1发病年龄、性别比例、遗传性纳入病例共904例,其中男700例,女204例,男女比例为3.43:1,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合。发病年龄最小为3岁,最大为18岁,平均发病年龄为8.93±0.29岁,3-5 岁 1 13 例(12.50%),6-8 岁 267 例(29.54%),9-11 岁 308 例(34.07%),12-14 岁165例(18.25%),15-18岁51例(5.64%),其中以9-11岁发病率最高。对患儿家族史的调查发现,有家族史的患儿141例(15.60%),说明本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1.2各TS共患病分布纳入TS共患病病例共111例,其中共患ADHD患儿91例(81.98%),共患遗尿患儿12例(10.81%),共患强迫症患儿5例(4.50%),共患抑郁症患儿2例(1.80%),共患孤独症患儿1例(0.90%)。1.3发病诱因有105例(11.62%)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102例(11.28%)玩游戏机或迷恋于电脑中的游戏软件,102例(11.28%)长时间看电视,93例(10.29%)教育方式不当,63例(6.97%)学习负担过重,41例(4.54%)经常喝碳酸饮料等。1.4抽动严重程度分析根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价标准,治疗前严重抽动症15例(1.66%),明显抽动症96例(10.62%),中度抽动症272例(30.08%),轻度抽动症312例(34.51%),轻微抽动症209例(23.12%)。治疗后严重抽动症0例(0.00%),明显抽动症1例(0.11%),中度抽动症1 0例(1.11%),轻度抽动症103例(11.39%),轻微抽动症413例(45.69%),无抽动症377例(41.70%)。1.5疾病疗效第一诊次临床控制7例(0.77%),显效1例(0.11%),有效59例(6.53%),无效837 例(92.59%)。第二诊次临床控制57例(6.30%),显效31例(3.43%),有效207例(22.90%),无效 609 例(67.37%)。1.6中医证候疗效第一诊次临床控制844例(93.36%),显效0例,有效0例,无效60例(6.64%)例。第二诊次临床控制827例(91.48%),显效0例,有效0例,无效77例(8.52%)。1.7共患病疗效经治疗后TS共患ADHD的临床控制1例(1.1%),显效5例(5.5%),有效79例(86.8%),无效6例(6.6%)。经治疗后TS共患OCD的临床控制0例,显效0例,有效5例(100%),无效0例。经治疗后TS共患抑郁症2例皆为临床控制(100%)。经治疗后TS共患孤独症1例为临床控制(100%)。1.8症状分布频率在2712次诊次中,症状分布按其出现的频次由多到少依次排序:眨眼567次(10.23%),急躁 540 次(9.74%),吭吭 453 次(8.17%),注意力不集中 422 次(7.61%),吸鼻 372 次(6.70%),胆怯 371 次(6.70%),扭颈 321 次(5.79%),耸肩 318 次(5.73%),皱眉 269 次(4.85%),甩头 245 次(4.42%),翻眼 214 次(3.86%),咧嘴 183 次(3.30%),甩手174次(3.14%)等。2导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经验2.1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脾虚肝亢证型共1423例次,占52.43%,脾虚痰聚证型721例次,占26.59%,阴虚动风证型240例次,占8.85%,气郁化火证型213例次,占7.85%,肝亢风动证型81例次,占2.99%,痰火扰神证型36例次,占1.32%。2.2治法分析初诊病例904中常见的治法依次为:健脾714次,占78.98%;平肝501次,占55.42%;化痰252次,占27.88%;熄风107次,11.84%;滋阴80次,占8.85%;泻火71次,占7.85%等。2.3用药规律共涉及215味中药,其中防风使用1926次,占5.49%;木瓜1504次,占4.29%;谷精草1487次,占4.24%;伸筋草1434次,占4.09%;陈皮1392次,占3.97%;法半夏1388次,占3.96%;白芍1303次,占3.71%;葛根1240次,占3.54%;钩藤1166次,占3.33%;茯苓1127次,占3.21%;川芎1105次,占3.15%;荆芥1101次,占3.14%;地龙1094次,占3.12%;山药1064次,占3.03%;石菖蒲936次,占2.67次;柴胡850次,占2.42%;胆南星782次,占2.23%;菊花782次,占2.23%;郁金683次,占1.95%;太子参641次,占1.83%;夏枯草571次,占1.63%等。2.4药物类别解表药6754次,补虚药5173次,化痰药3674次,平肝熄风药3618次,祛风湿药3548次,活血化瘀药2197次,理气药2118次,利水渗湿药1197次,开窍药936次,安神药541次,化湿药201次,收涩药97次等。2.5药物归经肝经20980次,脾经18079次,肺经16839次,胃经8368次,肾经6070次,膀胱经3647次,胆经3418次,心包经2289次,大肠经1145次等。2.6药物功效祛风药7810次,清热药6515次,止痛药6454次,平肝药5280次,健脾药4675次,化痰药4604次,燥湿药4500次,解表药4182次,活络药4035次,明目药3639次,生津药3551次,散结药3430次,熄风药3266次等。2.7药物性味辛味药 17908 次(32.02%),甘味药 14488 次(25.90%),苦味药 12812 次(22.91%),酸味药3385次(6.05%),咸味药2485次(4.44%),微苦药2407次(4.30%),淡味药1168 次(2.09%)等。温性药 1 1253 次(32.69%),平性药 7289 次(21.18%),寒性药 4888 次(14.20%),微寒性药4439次(12.90%),微温性药3293次(9.57%),凉性药3235次(9.40%)等。结论:1多发性抽动症于男孩的发病率较女孩高;发病年龄多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平均病程2年以上;TS患儿中频率最多的症状为运动性抽动的眨眼,其次是发声性抽动的吭吭声。其次为吸鼻、扭颈、耸肩、皱眉、甩头、翻眼等。头面部抽动出现频率较多,而甩手、跺脚、鼓肚等四肢及腹部抽动出现频率较少。2疾病疗效评分表与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表的结果差异较大,中医证候疗效评分结果趋于临床控制,由于疾病疗效评定标准较高,因此疾病疗效评分结果较难达到临床控制。考虑中医评分表的评定标准不甚客观,故设计上需要进一步改进。3 TS患儿的常见共患病中ADHD占大多数,其后依次为遗尿、OCD、抑郁症、孤独症。4总结出导师对TS及其共患病多从“风、痰”立论,病在肝脾的临证思路,从常用治法及常用药物用药规律上体现了导师运用扶土抑木法治疗本病的辨证思路。
刘煜洲[6](2012)在《气街四海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在回顾古今文献基础上,提出以“气衔四海”理论为指导,联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症状,观察气街四海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气街四海理论应用在本病治疗中的意义,期望为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方案的优化提供新的理论指导,为“气街四海”理论在针灸临床上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70例,按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针剌组和对照组,各35例。2.针刺组采用气街四海理论指导下的针剌治疗,取穴:(1)主穴:百会、风府、天柱、人迎、大椎、大杼。;(2)随证配穴:①风阳上扰:行间、太溪、太冲,②痰浊上蒙:内关、中脘、丰隆,③气血亏虚:气海、足三里、血海,④肝肾阴虚:太冲、肝俞、肾俞,⑤瘀阻脑络:三阴交、血海、膈俞;刺入穴位深度约10-30mm,每个穴位运针至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一次,每周针剌治疗5次。3.对照组采用西安杨森出品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口服。4.治疗2周为1疗程,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经颅多普勒(TCD)中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收缩期峰值流速的变化。5.试验结束后,应用SPSSl8.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提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针刺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3%和91.4%,对照组分别为40.0%和82.9%,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TCD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TCD各项指标(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收缩期峰值流速)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D各项指标组内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D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其中左侧椎动脉平均流速(Vm—LVA)和左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LVA)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余项指标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收缩期峰值流速的改善程度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气血失常是眩晕的根本痫机,调和气血是治疗眩晕病的根本大法,气街四海理论对眩晕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2.气街四海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3.气街四海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改善TCD各项指标,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任盈盈[7](201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症状分布及辨证分型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由于免疫因素的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病变能广泛的侵犯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其病情又有活动期、缓解期与稳定期之别,因而造成其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诊断、病情活动度的评估、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的评价上均有了比较明确且得到世界公认的标准。目前国内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辨证分型多依据临床经验,分类方法复杂,辨证分型的术语不能统一,同一辨证分型的诊断标准各异,诊断标准的证候要素不一致,辩证分型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SLE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的不规范性,为中医辨证分型带来困难,严重影响了临床科研的可重复性和可比较性,限制了SLE中医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目的根据文献及住院病历对症状和辩证分型的分析,探讨SLE中医症状及证型的分布规律,寻找出适合SLE的辨证方法。方法1.搜集中国期刊网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4年—2010年间有记载系统性红斑狼疮辩证分型及各证型具体症状的文献共30篇,并对其证型和症状进行分类归纳统计;2.回顾性研究广东省中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住院病历中初次入本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共134例,记录入院时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中西医诊断及中医症状,结合病情的活动度、病程的长度、既往治疗方案等影响因子进行统计分析;3.根据文献及临床研究结果,重新分析入院患者的证型,归纳SLE常见中医症状的证型及相互间的联系,探讨合适SLE的辩证方法。结果1.SLE常见症状在不同的证型中有分布差异,本虚标实,本与肝脾肾三脏虚损相关,标与气血津液相关:疲乏与脾、肾二脏关系最密切,病位在气阴,病性属虚证;发热与肝、肾二脏关系最密切,病位在阴分;皮疹与肝、肾二脏关系最密切,病位在阴血分,病性属热证;光敏感与肝、肺二脏有关,病位在阴血分,病性为热证;脱发与肝、肾二脏相关;口腔溃疡、关节肌肉症状、纳眠差与肝、脾、肾三脏相关;浮肿、口干口苦、二便异常与脾、肾二脏相关。2.SLE的辩证分型以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为主要证型。以皮疹、发热、关节痛为主要表现者多属肝肾阴虚证;以蛋白尿、关节痛、发热为主要表现者多属气阴两虚证;以蛋白尿、浮肿、关节痛为主要表现者多属脾肾气虚证;以蛋白尿、浮肿、畏寒肢冷为主要表现者多属脾肾阳虚证。疾病早期以肝肾阴虚型为主,晚期以脾肾阳虚型为主。3.气血津液改变因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热证与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最密切,湿证、瘀证与气阴两虚、脾肾气虚证最密切,脾肾阳虚时水湿停聚、瘀血痹阻的情况更加顽固。4.SLE中医症状和证型在不同科室中分布不同,发病以皮疹、发热、关节痛为主要表现者多为肝肾阴虚证,入住皮肤科为主;发病以肾损害为主要表现者多为气阴两虚证及脾肾气虚证,入住肾内科为主。结论中医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密切,辨证宜采用以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四证型为核心证型,以气血津液辩证为辅佐证型,两者有机结合的辩证模式。
闫川慧[8](2010)在《帕金森病病证结合辨证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提取颤证与帕金森病的证候要素,厘清二者之异同;规范帕金森病辨证模式,揭示其辨证规律;探讨帕金森病证候演变规律,深化其病机理论。方法:系统整理颤证的历代相关文献,研究其基本理论内容;收集帕金森病现代临床文献资料,按照“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的思路,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提取帕金森病证候要素及其相关内容,确定帕金森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本着“据病言证,病证结合”的理念,参考颤证研究结果,融汇西医病理,以深入探讨帕金森病病机。结果:提取颤证的证候要素有:气虚、阴虚、内热及血虚,主要涉及脏腑为肝、脾;提取帕金森病的证候要素有:阴虚、内风、血瘀、气虚、痰和血虚,主要涉及脏腑为肝、肾。颤证和帕金森病均提取出了气虚、血虚、阴虚这3个证候要素,二者病机均以“本虚”为主,发病均与“肝”相关;但颤证和帕金森病在证候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颤证以肝之阴血亏虚为基本病机,脾气虚为常见病机;帕金森病以肾中精气亏虚为基本病机,肝风内动为常见病机。帕金森病提取出的6个证候要素之间有机组合,共得到34种应证组合形式,所组成的证候类型的诊断即为帕金森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将证候要素提取结果、相关病机文献、西医病理结合起来,深入探讨帕金森病病机为:肾精亏虚为本,肝风内动为标,因虚而致瘀,并提出帕金森病病机新假说——以肾为中心、督脉为枢机的肝-肾-脑轴功能失调。结论:颤证和帕金森病的基本症状大致相同,但在证候分型和证候要素以及病位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将病证结合应用于帕金森病辨证规律研究之中,使其证候演变规律更加易于把握,达到规范辨证体系,完善其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之目的。结合颤证,并以西医病理为佐证,确定肾虚为帕金森病基本病机。
黄咏菁[9](2010)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多维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至今还没有一种治疗手段能够根治该病。在激素问世以前52%的患者在2年内死亡,随着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临床成熟应用,目前其5年存活率已超过80%,但与此同时,治疗药物尤其是激素的副作用已成为影响SLE预后的重要因素,中医药在SLE的防治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减少激素用量和维持量、减少激素副作用和并发症、顺利递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用量等方面初现了疗效优势,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直接影响了临床疗效的衡量、确定和成果推广,因此建立国内外公认的能反映中医药干预疗效优势的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广东省名中医榻国维教授通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认为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是贯穿SLE全过程的主要病机,滋肾养阴清热法是SLE基本法则,据此研制了滋阴清热狼疮胶囊(狼疮Ⅱ号胶囊),临床上配合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阴虚内热型活动性SLE,疗效确切。我们于2003年—2007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资助进行了中药狼疮Ⅱ号对SLE患者SLEDAI活动指数、激素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期3个月的初步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中药狼疮Ⅱ号治疗SLE有效安全,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激素用量,减轻激素副作用,尤其对改善SLE患者近期的中医症候及提高生存质量有较好的作用。目的本课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国际疗效ICF体系,建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DAI活动指数、SF—36量表及疲劳程度指数量表FSS、中医证候积分、激素用量计分、激素副作用计分表等在内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中药滋阴清热狼疮胶囊治疗活动期SLE的小样本RCT研究进行验证,在多时点、多效点上筛选、优化反映中医药治疗SLE优势和特色的多维疗效评价指标体系。该项研究将积极地发掘和确证中医药干预SLE的优势点,使之在SLE的综合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可能弥补当前中医药治疗SLE疗效评价方面的不足,并对中医药治疗SLE的临床推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项目通过多维指标的综合分析,探索中医药干预治疗SLE患者指导激素减撤的指标。方法1.根据文献研究结果,充分复习国内外SLE的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案,系统评价目前国际通用的SLE活动指数评价量表的不足和优势,参照ICF分类本研究初步的SLE多维疗效评价体系应包括如下内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表、激素计分(GCS)表、激素副作用计分(GCSES)表、疲劳程度指数(FSS)量表、SF—36量表、中医症候积分(TCMSS)表。2.组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中医疗效评价体系的的验证研究,通过72例活动期SLE病例RCT试验研究(中医干预治疗组与西医组按1:1的比例分配,每组各36例)。探讨并确定不同结局评价层次使用的量表及相应的评价时点。患者纳入后,进行了以上各量表的重复测定,具体测定时间分为7个时间点,分别为治疗前、疗后4、8、12、16、20、24周。3.疗效评价系统的初步构建及验证对RCT试验研究所记录的各种评价量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RCT分析结果,通过开展多维度、多时点疗效评价初步量表的临床研究,对资料进行分析并筛选指标。筛选原则:着重考虑指标的重要性、敏感性、代表性、确定性,兼顾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指标选题的分析方法:采用反应度法、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同时结合专业认识。最后根据上述过程,即可确定疗效评价量表的指标,从而形成初步的中医药治疗SLE多维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运用SLEDAI;TCMSS量表;GCS表;GCSES表;FSS量表、SF—36量表等开展中药滋阴清热狼疮胶囊干预治疗轻中度活动期SLE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量表于各时点及整体变化疗效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样本含量较少有关。但根据各积分趋势图提示长期服用中药滋阴狼疮胶囊对治疗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在改善中医症候、SLEDAI积分及稳定病情方面较西医组具有更好的趋势;中医干预组在两组激素用量无差异的情况下,具有更好改善激素副作用的趋势。同时本研究提示两组在治疗SLE轻中度活动患者的激素用量方面都基本保持一致,具有规范性。结合临床经验,推断可以激素计分作为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研究中反映病情变化的应变量进一步探讨其他评价量表与其的相关性,为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组间前后非参数检验进行各量表各观察时点的反应度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干预组各量表反应度集中较好的时间点分别是SLEDAI:疗后4-8周;TCMSS:疗后4-12周;SF-36:疗后16-24周;GCS:疗后4-24周,均P值<0.05。本研究发现激素副作用积分仅在疗后4周反应度较好(P值<0.05),FSS量表则仅在疗后24周较好(P值>0.05)。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程,对各量表各时点与激素计分进行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干预组在各时点与激素计分变化具有相关性的指标为治疗前:SLEDAI及FSS量表;疗后4周:TCMSS:疗后8周:SLEDAI, TCMSS, SEGCS,SF-36:疗后12周:SLEDAI,FSS,SF-36;疗后16周:SLEDAI,FSS,SF-36;疗后20周:SLEDAI, GCSES,SF-36;疗后24周:SLEDAI, TCMSS,SF-36,各标准化回归系数均P值<0.05。以标准化回归系数值作为权重标准,对同一时点各量表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值之权重进行排序,各时点权重排序相关性由重到轻分别是:疗后4周:TCMSS;疗后8周:GCSES, FSS, TCMSS;疗后12-16周:SLEDAI, SF-36, FSS;疗后20周:SLEDAI, SF-36, GCSES;疗后24周:SLEDAI, SF-36, TCMSS。通过对各条目与量表总分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量表中影响积分变化的主成分条目分别是:TCMSS量表:口干咽痛、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斑疹、关节疼痛;SLEDAI量表:血尿、蛋白尿、脓尿、低补体血症、白细胞减少;GCSES计分表:多毛、满月脸水牛背、痤疮、高血压、骨质疏松;SF-36量表中影响SF-36总分变化的主要领域:情感角色、活力、躯体角色及躯体功能等四个领域;FSS量表中各条目治疗前及疗后的各时点对总分的构成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以上条目与量表总分间均Pearson目关系数>0.4,P值<0.05,具有较高相关性。结论1.多维疗效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中医药干预治疗轻中度活动期SLE的临床研究可根据研究目的及时间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构建体系。近期疗效评价研究(4~8周):可选择SLEDAI量表作为观察疾病活动性的疗效评价指标;中医症候积分表可作为中医症候变化的疗效评价指标,同时中医症候积分包括了患者客观的疾病损害和主观的不适症状,以及相应的生理、心理指标,因此轻度活动期SLE在疗后第4周~12周都可以作为综合评价SLE患者疗效的替代指标。第8周可选择激素副作用计分作为观察激素的副作用及临床并发症严重程度的观察指标。中期疗效评价研究(12周~16周):可选择SLEDAI量表作为观察疾病活动性变化的疗效评价指标;SF-36量表可作为观察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评价指标。远期疗效评价研究(20周~24周):中度活动期SLE可选择SLEDAI量表作为观察疾病活动性的疗效评价指标;SF-36量表作为观察患者生存质量变化的疗效评价指标;第20周可选择激素副作用计分作为观察激素的副作用的疗效评价指标。第24周可选择疲劳程度指数(FSS)量表作为观察患者疲劳情况的疗效评价指标;轻度活动期SLE仅适宜选择反应生存质量变化的SF-36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2.激素用量调整的依据:轻、中度活动期SLE病例:疗后4-8周均可根据SLEDAI或TCMSS结合GCSES的总分相应调整激素用量;疗后12-24周可根据SF-36量表的总分结合GCSES分值相应调整激素量;中度活动期SLE病例:疗后12~24周内均可根据SLEDAI量表的总分调整相应激素用量,疗后12周也可参考中医症候积分调整激素用量。3.各量表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提示各条目均主要与主观感受及生理感受相关,初步推断中医药干预治疗轻中度活动期SLE的疗效评价体系中,反应患者主观感受及生理感受领域的相关条目是构成反应中医药疗效体系的主要组成成分。同时本课题中影响SLEDAI积分构成及变化的主成分条目包括血尿、蛋白尿、脓尿、低补体血症、白细胞减少,结合中医症候积分变化主要构成条目关节疼痛、斑疹,初步推断在轻中度活动期SLE阴虚内热证中肾脏损害、免疫学、血液系统、皮疹、关节疼痛与疾病活动程度相关,可根据这些条目积分的变化调整激素用量。
时双双[10](2008)在《礞石滚痰丸加减方治疗痰热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方法,在系统回顾相关文献和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探讨礞石滚痰丸加减方用于治疗痰热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机理,寻求治疗抑郁症的新思路。方法:本课题共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Ⅲ)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和中医郁病痰热郁结辨证标准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礞石滚痰丸加减方治疗组(30例)和黛力新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较对照组(黛力新组)76.67%,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礞石滚痰丸加减方与黛力新疗效相当。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两组临床总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礞石滚痰丸加减方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礞石滚痰丸加减方可明显降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并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礞石滚痰丸加减方具有化痰清热、解郁安神的作用,对痰热郁结型抑郁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浅析《金匮要略》治精神病病机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金匮要略》治精神病病机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论 |
1.1.1 中医转筋的历史沿革 |
1.1.2 转筋的定义 |
1.1.3 现代转筋的中医范围 |
1.2 《黄帝内经》对转筋疾病与治法的概论 |
1.2.1 《内经》对转筋疾病的特点论述 |
1.3 现代文献研究 |
1.3.1 中医对转筋的认识 |
1.4 现代文献概述研究 |
1.4.1 “转筋”的现代病症 |
1.4.2 发病部位 |
1.4.3 病理生理机制 |
1.4.4 病因 |
1.4.5 抽搐的临床类型 |
1.4.6 肌肉痉挛的评定 |
1.4.7 现代的抽搐治疗 |
1.5 小结 |
第二章 《普济方》 |
2.1 作者及其编辑特色 |
2.1.1 作者 |
2.1.2 编辑特色 |
2.2 《普济方》针灸学内容简介 |
2.2.1 汇总诸家腧穴 |
2.2.2 审定同名穴的异同 |
2.2.3 集针刺补泻手法 |
2.2.4 记载针具消毒 |
2.2.5 重辨证施治取穴甚简明 |
2.2.6 灸法 |
2.3 治未病思想 |
2.4 转筋的病因病机 |
2.5 转筋证型的认识 |
2.6 方药治法的认识 |
2.7 小结 |
第三章 转筋于《普济方》及现代文献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资料来源 |
3.2.3 术语规范 |
3.3 统计方法 |
3.3.1 统计步骤 |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4.1 《普济方》 |
3.4.2 现代文献 |
第四章 讨论 |
4.1 《普济方》 |
4.2 现代文献 |
4.3 《普济方》与现代文献的异同 |
4.3.1 膀胱经为主 |
4.3.2 经外奇穴 |
4.3.3 发病部位 |
4.3.4 发病症状 |
4.3.5 治疗方法 |
4.4 治疗腓肠肌痉挛穴位比较 |
4.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2)解郁除烦汤治疗少阳郁热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焦虑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病名考究 |
1.2 病因病机 |
1.2.1 肝郁气滞 |
1.2.2 心胆气虚 |
1.2.3 肾不藏志 |
1.2.4 少阳郁热 |
1.3 GAD的中医药论治 |
1.3.1 古代中医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辨证论治 |
1.3.2 现代学者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辨证论治 |
1.3.3 其他治疗 |
1.4 导师王克勤教授关于GAD的论述 |
2 现代医学对焦虑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概念 |
2.2 流行病学研究 |
2.3 GA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2.3.1 社会心理因素 |
2.3.2 神经生物学因素 |
3 GAD的诊断标准 |
3.1 ICD-10的诊断标准 |
3.2 DSM-5中GAD的诊断标准 |
3.3 CCMD-3的诊断标准 |
4 GAD的治疗 |
4.1 药物治疗 |
4.1.1 苯二氮卓类药物 |
4.1.2 阿扎哌隆类药物 |
4.1.3 抗抑郁药物 |
4.1.4 钙离子通道调节剂 |
4.1.5 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
4.2 心理治疗 |
4.3 其他治疗方法 |
临床观察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选择 |
2 诊断标准 |
2.1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
2.2 严重程度划分标准 |
2.3 中医的诊断标准 |
2.3.1 中医诊断标准 |
2.3.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3 病例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纳入后病例删除和脱落 |
6 研究方法 |
6.1 治疗方法 |
6.2 疗效及注意事项 |
6.3 观察指标 |
6.3.1 疗效性观测 |
6.3.2 安全性观测 |
6.4 疗效评定 |
6.4.1 焦虑程度疗效评定标准 |
6.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6.4.3 不良反应评价和生活质量评定 |
6.5 疗效评定方法 |
7 统计学处理 |
8 结果 |
讨论 |
1 从少阳分析广泛性焦虑障碍产生的根本机制 |
2 有关少阳郁热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认识 |
3 关于解郁除烦汤的方药阐释 |
3.1 方药来源 |
3.2 方药组成 |
3.3 方药解析 |
4 解郁除烦汤治疗少阳郁热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分析 |
5 解郁除烦汤少阳郁热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机理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附表1 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 |
附录2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
附表3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
(3)宁志解郁方对肿瘤相关性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肿瘤合并焦虑的研究现状 |
1 古代医家的描述 |
2 病因病机 |
3 治疗文献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学对肿瘤合并焦虑的研究现状 |
1 概述及积极干预负性情绪的重要性 |
2 发病机制 |
3 治疗方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论文正文 |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案 |
研究结果 |
1 病历资料 |
2 结论 |
讨论 |
1 类似组方中药口服的研究现状 |
2 宁志解郁方临床观察结果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诸病源候论》现代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基础理论研究 |
1. 1藏象理论研究 |
1. 2病因证候研究 |
1. 3诊法理论研究 |
1. 4治法理论研究 |
1. 5养生导引研究 |
2临床应用研究 |
2. 1临床专病研究 |
2. 2临床专科研究 |
2. 3针灸学内容研究 |
3讨论与展望 |
(5)基于数据挖掘的王素梅教授诊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共患病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学研究现状概述 |
1 中医学对TS的认识 |
2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与共患病的关系 |
3 中医治疗 |
4 数据挖掘信息技术及中医复杂关系分析系统在中医药研究中的作用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现状概述 |
1 现代医学对TS的认识 |
2 流行病学 |
3 发病机制 |
4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与共患病的关系 |
5 TS与儿童智商 |
6 TS与感统失调的关系 |
7 TS与脑电图的关系 |
8 TS的治疗 |
9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与分析 |
前言 |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1 TS患儿研究结果 |
1.1 资料情况 |
1.2 实验室检查分析 |
1.3 临床特征分析 |
1.4 中医证型及证候特点 |
1.5 治法 |
1.6 用药规律 |
1.7 利用复杂网络法进行核心药物分法 |
2 TS共患病患儿研究结果 |
2.1 TS共患病人口学分析 |
2.2 实验室检查分析 |
2.3 临床特征分析 |
2.4 TS共患病分布及中医证型特点 |
2.5 各共患病的用药分析 |
讨论 |
1 一般情况 |
2 导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及其共患病的经验总结 |
2.1 导师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总体认识 |
2.2 导师对TS共患病的认识 |
3 用药规律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气街四海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
1.1.1 病名源流 |
1.1.2 病位 |
1.1.3 病因病机 |
1.1.4 治疗 |
1.2 现代医学对椎基底供血不足性眩晕动脉的认识 |
1.2.1 病因病理 |
1.2.2 治疗 |
1.3 气街四海理论研究 |
1.3.1 气街理论研究 |
1.3.2 四海理论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1 病例来源 |
2.1.2 病例选择 |
2.1.3 试验方法 |
2.1.4 观察指标 |
2.1.5 观察方法 |
2.1.6 统计分析 |
2.2 研究结果 |
2.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3 疗效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及分析 |
3.1 立题依据 |
3.1.1 立法依据 |
3.1.2 气街四海与眩晕关系的认知 |
3.1.3 选穴依据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临床疗效 |
3.2.2 TCD各指标 |
3.3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症状分布及辨证分型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一、现代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认识 |
(一) 全身表现 |
(二) 皮肤与黏膜 |
(三) 关节和肌肉 |
(四) 肾脏损害 |
(五) 神经系统损害 |
(六) 血液系统表现 |
(七) 肺部表现 |
(八) 心脏表现 |
(九) 消化系统表现 |
(十) 眼部表现 |
二、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
(一) 阴阳毒 |
(二) 鸦陷疮 |
(三) 温毒发斑 |
(四) 日晒疮 |
(五) 葡萄疫 |
(六) 痹证 |
(七) 悬饮 |
(八) 水肿 |
(九) 虚劳 |
(十) 痿证 |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现状 |
(一) 权威书籍中的辨证分型 |
(二) 各家辨证分型观点 |
四、中医微观辨证研究的分型观点 |
五、中医症状的辨证分型研究现状 |
六、中医辨证分型目前所存在的不足 |
临床研究 |
一、文献调研 |
(一) 文献检索 |
(二) 结果 |
二、临床回顾性调研 |
(一) 临床资料 |
(二) 结果 |
三、讨论 |
(一) SLE症状分布规律 |
(二) SLE证型分布规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帕金森病病证结合辨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颤证中医传统论及辨证规律发生学研究 |
第一节 颤证的病名症状研究 |
一、汉隋唐时期 |
二、宋金元时期 |
三、明清时期 |
第二节 颤证的病因病机研究 |
一、风邪致病为标 |
(一) 外风伤筋致颤 |
(二) 内风伤筋致颤 |
二、五脏亏虚为本 |
三、痰瘀相兼为患 |
第三节 颤证中医现代辨证规律研究 |
一、颤证的证候分型 |
二、颤证的所病脏腑 |
三、颤证的证候要素 |
四、颤证的相关症状 |
五、颤证的应证组合 |
第二部分 帕金森病中医现代研究困惑与出路探析 |
第一节 帕金森病中医现代研究的总结与分析 |
一、帕金森病的中医病机研究 |
(一) 帕金森病相关脏腑经络病机研究 |
(二) 帕金森病中医病机研究总结 |
二、帕金森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
第二节 帕金森病中医现代研究的困惑与出路 |
一、帕金森病中医辨证的优势所在 |
二、帕金森病中医辨治的混乱局面 |
三、帕金森病辨证模式规范化研究思路 |
(一) 规范帕金森病辨证模式的基本步骤 |
(二) 帕金森病病证结合的研究思路 |
第三部分 帕金森病中医病证结合辨证体系的研究 |
第一节 帕金森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
一、帕金森病中医证候类型 |
(一) 基于专家观点的证候类型 |
(二) 基于临床病例的证候类型 |
(三) 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类型 |
二、帕金森病中医脏腑病位 |
(一) 基于专家观点的脏腑病位 |
(二) 基于临床病例的脏腑病位 |
(三) 帕金森病的中医脏腑病位 |
三、帕金森病中医证候要素 |
(一) 基于专家观点的证候要素 |
(二) 基于临床病例的证候要素 |
(三) 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要素 |
四、帕金森病中医四诊信息 |
(一) 症状 |
(二) 舌象 |
(三) 脉象 |
第二节 帕金森病中医辨证规律研究 |
一、帕金森病中医诊断要素相关性研究 |
(一) 脏腑病位与症状的相关关系 |
(二) 证候要素与症状的相关关系 |
(三) 脏腑病位与证候要素的相关关系 |
二、帕金森病中医证候应证组合的研究 |
(一) 应证组合的原则与规律 |
(二) 应证组合的应用与检验 |
三、帕金森病和颤证的差异与交融 |
(一) 帕金森病和颤证的异同 |
(二) 病证结合的可能 |
第三节 完善帕金森病病证结合辨证体系 |
一、病证结合,深化帕金森病中医病机理论 |
(一) 借鉴西医,佐证帕金森病中医病机理论 |
(二) 秉承中医,创新帕金森病中医病机学说 |
二、据病言证,规范帕金森病中医辨证模式 |
(一) 帕金森病西医疾病诊断标准 |
(二) 帕金森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论着 |
详细摘要 |
(9)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多维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
第一节:古代医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
一 病名及相关临床表现的认识 |
(一) 阴阳毒 |
(二) 鸦陷疮 |
(三) 温毒发斑 |
(四) 日晒疮 |
(五) 葡萄疫 |
(六) 痹证 |
(七) 悬饮 |
(八) 水肿 |
(九) 风湿 |
(十) 虚劳 |
(十一) 萎证 |
二 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 治法方药的认识 |
(一) 鬼脸疮 |
(二) 阴阳毒 |
(三) 痹证 |
(四) 萎证 |
(五) 温毒发斑 |
(六) 葡萄疫 |
第二节: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
一 生存质量的意义和在SLE疗效评价的应用 |
二 常用的普适性量表 |
(一) SF-36量表 |
(二) WHOQOL |
(三) 特异性量表 |
(四) 其他生存质量量表 |
(五) SLE的中医疗效评价探讨 |
三 展望 |
第二部分:中医药治疗SLE多维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
一、研究方法 |
(一)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维疗效评价体系的初步建立 |
(二) 组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
1.病例来源 |
2.病例选择 |
3.随机方法 |
4.依从性保证 |
5.样本量估计 |
6.治疗方案 |
7.评定指标、评定时点 |
8.数据管理 |
9.统计分析 |
(三) 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二、结果 |
(一) 基线比较及依从性报告 |
(二) 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不同时点、不同量表评价结果比较 |
1.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治疗前后不同时点、不同量表评价结果比较 |
2.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SLEDAI总积分的变化趋势 |
3.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中医症候总积分(TCMSS)的变化趋势 |
4.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激素计分(GCS)的变化趋势 |
5.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疲劳程度指数(FSS)量表总分的变化趋势 |
6.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激素副作用积分(GCSES)的变化趋势 |
7.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SF-36量表积分的变化趋势 |
(三) 各量表各观察时点总体反应度分析(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 |
1.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各观察时点自身前后SLEDAI积分反应度分析: |
2.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各观察时点自身前后中医症候积分(TCMSS)反应度分析: |
3.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各观察时点自身前后疲劳程度指数(FSS)量表总评分反应度分析: |
4.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各观察疗前和疗后各时点前后疲劳程度指数(FSS)量表反应度分析: |
5.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各观察时点自身前后激素计分(GCS)反应度分析: |
6.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各观察时点自身前后SF-36量表评分反应度分析: |
7.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各观察时点自身前后激素副作用计分(GCSES)反应度分析: |
8.中医干预组各时点反应度较好的各量表汇总分析 |
(四) 中医干预组和西医组不同时点、不同量表与激素积分变化的相关分析 |
1.模型拟合分析及回归方程显着性检验 |
2.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及显着性检验 |
3.中医干预组各量表在不同时点与激素计分影响的权重分析 |
(五) 微观筛选量表条目 |
1.中医症候积分表中影响TCMSS变化的主要组成条目的分析 |
2.SLEDAI量表中影响SLEDAI积分变化的主要组成条目的分析 |
3.激素副作用评分表中影响GCSES变化的主要组成条目的分析 |
4.SF-36量表中影响SF-36总分变化的主要领域的分析 |
5.疲劳程度指数(FSS)量表中影响FSS总分变化的主要组成条目的分析 |
三、讨论 |
结语 |
一、多维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一) 中度活动期SLE的临床研究 |
(二) 轻度活动性期SLE的临床研究 |
二、调整激素用量标准的疗效评价指标研究 |
三、各量表主成分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礞石滚痰丸加减方治疗痰热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诊断标准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剔除标准 |
(五) 一般资料 |
二、治疗方法 |
(一) 分组方法 |
(二) 治疗措施 |
(三) 观察方法 |
(四) 观察内容 |
(五) 疗效判定标准 |
(六) 统计学处理 |
三、治疗结果 |
(一) 临床总疗效 |
(二) 对HAMD 评分的影响 |
(三) 对SDS 评分的影响 |
(四) 对抑郁症主要症状的影响 |
(五) 不良反应 |
(六) 结论 |
讨论 |
一、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
二、古代文献研究 |
三、病因病机分析 |
(一) 肝失疏泄是本证重要的发病基础 |
(二) 病位在肝,与心脾相关 |
(三) 痰热郁结的形成 |
(四) 化痰清热,解郁安神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 |
四、方解及现代药理研究 |
(一) 礞石滚痰丸加减方的组成及配伍特点 |
(二) 现代药理研究 |
五、临床研究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四、浅析《金匮要略》治精神病病机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D]. 林松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2]解郁除烦汤治疗少阳郁热型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观察[D]. 车谦宇.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18(01)
- [3]宁志解郁方对肿瘤相关性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D]. 石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4]《诸病源候论》现代研究概况[J]. 李青青,赵京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11)
- [5]基于数据挖掘的王素梅教授诊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共患病临床经验总结[D]. 李珉景(LEE MIN KYOUNG).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5)
- [6]气街四海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刘煜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7]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症状分布及辨证分型规律的研究[D]. 任盈盈.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8]帕金森病病证结合辨证规律研究[D]. 闫川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7)
- [9]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多维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D]. 黄咏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10]礞石滚痰丸加减方治疗痰热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 时双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