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等离子体对涤棉、棉织物的表面改性及老化研究

空气等离子体对涤棉、棉织物的表面改性及老化研究

一、空气等离子体对涤棉和棉织物表面改性以及时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彬[1](2021)在《含磷、氮、硅聚电解质复合物表面阻燃涤棉织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涤棉混纺织物的性能突出、应用广泛,但因涤、棉纤维间特殊的“支架效应”而极为易燃,在燃烧时火焰蔓延迅速,烟、热的释放量大,火灾隐患严重,对涤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很有必要。表面阻燃技术是赋予高比表面积材料高火安全性及高性能的可行、有效技术之一,近期人们通过层层自组装、溶胶凝胶等技术,将不同阻燃剂构筑在涤棉织物表面,降低了纺织品的可燃性与烟毒性,但仍存在阻燃效率不够高的问题,拓宽阻燃涂层的设计思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研究发现,膨胀阻燃涂层对涤棉织物更高效。由此,本工作通过不同表面阻燃方法在涤棉织物上构筑了几种磷、氮、硅一体的聚电解质阻燃涂层,并阐明了各涂层组分之间的结合过程与涂层的阻燃机理,为制备阻燃涤棉织物提供了新体系,为获取高性能阻燃纺织品发展了新途径。本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Lb L),将聚磷酸铵(APP)和3-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GP-108)的硅溶胶分别作为阴、阳离子聚电解质组分,以NH4+离子与-NH2基团的离子交换反应作为组装驱动力,在涤棉织物表面逐层构筑了APP/GP-108膨胀阻燃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联用分析(SEM-EDX)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阻燃样品的表面形貌与化学结构。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VFT)及锥形量热测试(CCT)表征了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燃烧行为,发现当组装层数达15BL时(涂层增重率为15.5%),LOI值提升至23%,在VFT中实现自熄;样品的点燃时间延迟,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与总热释放量(THR)分别降低37%与22%。通过热重红外联用(TG-IR)和SEM-EDX分别研究了APP/GP-108对材料热分解和燃烧过程中气相和凝聚相产物的影响情况。另外,利用Phabr Ometer风格仪评估了涂层对织物手感风格的影响。2.为发展高效的一步法涂层体系,本工作进而采用了溶胶凝胶(sol-gel)技术。选用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DTPMP)、三聚氰胺(MEL)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通过各组分间简单的酸碱反应获得杂化硅溶胶,以之在涤棉织物表面构筑出DTPMP/APTES/MEL阻燃涂层。通过SEM-EDX、XPS、VFT、LOI、水平燃烧(HFT)、CCT和Phabr Ometer风格测试表征了阻燃样品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燃烧行为与织物手感风格,发现在增重率达8.2%时,阻燃涤棉织物在水平燃烧(HFT)中离火自熄;在增重率达15.3%时,LOI值提升至26%,且在VFT中实现自熄;阻燃样品的点燃时间延迟,PHRR与THR分别降低46%与26%。对APTES、DTPMP/APTES及DTPMP/APTES/MEL涂层的膨胀阻燃行为对比研究,发现DTPMP与MEL的引入是构筑高效膨胀阻燃涂层的关键。通过TG-IR分析了样品燃烧时气相组分变化,通过SEM-EDX研究了残炭的微观形貌,提出了DTPMP/APTES/MEL涂层的阻燃机理。3.为发展一种耐水洗阻燃涂层,本研究进而将亚磷酸(PA)溶解的壳聚糖(CH)与蒙脱土(MMT)进行质子交换反应,制备一种难溶于水的胶状聚电解质复合物(PCM),而后通过刮涂法对涤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在涤棉织物表面构筑了磷、氮、硅一体的膨胀阻燃涂层。另外,制备了AC(醋酸)/CH/MMT(ACM)作为对比。通过SEM-EDX、ATR-FTIR、VFT、LOI、CCT和Phabr Ometer风格测试表征了阻燃样品的形貌结构、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燃烧行为与织物手感风格,发现PCM涂层样品在增重达13.1%时,LOI值提升至65%,在VFT中实现自熄,而ACM涂层样品则无法自熄;且PCM阻燃样品的PHRR、THR与TSP分别降低46%、66%与59%,烟、热释放抑制效果显着。通过TG-IR检测了样品燃烧时气相组分变化,通过SEM-EDX研究了残炭的微观形貌,提出了PCM涂层的阻燃机理。根据AATCC Test Method 61-2003 1A标准进行了耐水洗性能评估,发现PCM阻燃样品在经过50次日常家庭洗涤循环后,LOI值仍达到43.5%,说明PCM阻燃涤棉织物的耐水洗效果优良。

王雪梅[2](2020)在《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织物退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纺织工业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和保暖性能。在棉织物的织造过程中需要上浆来减少毛羽,提高纱线强度,从而提高织造效率和质量。为了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棉织物必须要进行退浆过程。传统的退浆方法是用强碱溶液高温进行处理,后续还需要水洗,产生的废水pH值较高,必须对废液进行中和,这会造成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浪费。纺织废水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也不利于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找一种成本低、污染少的退浆方法是很有意义。本文采用的等离子体退浆方法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不需要水和化学试剂,也不会影响到棉织物自身性能。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化学药品的用量和废水排放量,降低了成本,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采用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棉织物上的淀粉浆料进行了处理,通过改变等离子体电压、占空比、氧气流量等参数,系统地评价它们对织物失重率、退浆率、白度、毛细效应、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占空比和氧气流量的增加,棉织物的失重率、退浆率和毛效都增大,占空比超过60%时增加速率变缓;随着处理电压的增大,失重率和退浆率逐渐增加,毛效先增加后减小;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白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不大,抗拉强度略有提高。等离子体处理的最佳参数为:电压为320V,占空比为60%,氧流量为1000L/h,此时退浆率为10.46%,抗拉强度为168.4N,退浆效果均优于传统退浆棉织物。由于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设备加工空间较小,反应速率慢,所以采用常压宽幅等离子体装置,可以用于工业化应用。探究了等离子体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对棉织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放电电流的增加和放电时间的延长,失重率和毛效也随之增加,抗拉强度先增加再减少,退浆率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综上所述,常压等离子体退浆的效果良好,节能环保,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郭小静[3](2020)在《基于形状记忆效应自修复超疏水表面的构筑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疏水表面在防污、抗菌、防冰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以及工业生产领域的广泛关注。但是,大多数报道的超疏水表面处于亚稳态,稳定性差,在机械刮擦、摩擦或化学腐蚀等作用下容易失去超疏水性,从而限制了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实际应用。赋予超疏水表面自修复功能有望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拟采用可形成形状记忆效应的环氧树脂聚合物,使其在固化过程中形成制备超疏水表面所需要的粗糙结构,以此粗糙结构作为环氧树脂的永久形状,成为“形状记忆点”。同时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以及十八胺(ODA)的低表面能性复合通过气溶胶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AACVD)或浸渍法制备超疏水涂层。主要研究内容及所得结果如下:(1)采用AACVD技术在程序控温的条件下,将形状记忆环氧树脂(EP)和PDMS的混合物通过层层组装法沉积到玻璃表面,利用沉积物产生的微纳双阶粗糙结构以及PDMS的低表面能性质,构筑具有粗糙结构自修复功能的超疏水涂层。研究沉积温度对涂层表面形貌和润湿性的影响;探索沉积液的总体积、沉积层数、EP与PDMS体积比对涂层表面疏水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的表面形貌;使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OCA)测量涂层表面的润湿性;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涂层表面的化学元素进行分析。考察砂纸摩擦、双面胶粘贴-剥离、铅笔以及小刀刮划、紫外光照、化学溶剂浸渍等手段对涂层表面超疏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超疏水涂层经2 m长的砂纸摩擦、250次的双面胶粘贴-剥离、4H铅笔以及小刀刮划,144 h紫外光照,30天强酸、强碱、盐溶剂浸渍后,依然具有超疏水性。此外,制备的超疏水涂层经外压作用造成表面粗糙结构被破坏并失去超疏水性后,在85℃加热处理3 min可恢复表面粗糙结构从而修复超疏水性,说明所得超疏水涂层具有自修复性。(2)采用气溶胶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将形状记忆EP、PDMS和ODA的共混液沉积到玻璃表面,利用沉积物产生的微纳双阶粗糙结构以及疏水物质PDMS和ODA的低表面能性质,构筑可实现微纳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性质双重自修复功能的超疏水涂层。分别使用SEM、OCA以及XPS对涂层表面的微观形貌、润湿性以及化学元素进行分析。研究沉积温度、ODA用量、沉积物总体积对涂层表面疏水性的影响;考察外界环境破坏对涂层表面超疏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超疏水涂层可耐2 m长的砂纸摩擦、250次双面胶粘贴-剥离循环过程、720 h紫外光照,以及72 h强酸、强碱及盐溶液浸渍,表现出优异的超疏水持久稳定性。同时,当外压作用使涂层表面的微观粗糙结构被破坏而失去超疏水性后,在85℃加热处理3 min,表面被破坏的微纳粗糙结构可恢复,从而修复超疏水性。经空气等离子体刻蚀使涂层表面的低表面能疏水基团遭到破坏失去超疏水性后,在85℃加热处理5 min可恢复涂层的超疏水性。(3)以涤纶纤维为基材,采用溶液浸渍法将EP、PDMS和ODA的共混液涂覆到涤纶织物表面,利用ODA分子的自组装作用产生的微纳粗糙结构以及PDMS和ODA的低表面能性质,制备具有微纳双阶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性质双重自修复功能的纺织品超疏水涂层。采用SEM对涂层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观察;使用OCA测量涂层表面的润湿性;通过XPS对涂层表面的化学元素进行分析。研究PDMS和ODA的浓度以及浸渍时间对涂层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超疏水涂层可耐8000次机械摩擦、100次家庭水洗、144h紫外光照以及72h酸、碱、盐溶液的浸泡。同时,当外压作用使涂层表面的微观粗糙结构被破坏而失去超疏水性时,在45℃加热处理10 min,表面被破坏的微纳粗糙结构可恢复从而修复超疏水性。经空气等离子体刻蚀使涂层表面的化学能遭到破坏失去超疏水性后,在45℃加热处理5 min可恢复超疏水性。综上所述,将形状记忆聚合物与低表面能物质进行复合构筑微纳双阶粗糙结构表面,利用形状记忆聚合物对微观物理结构的记忆功能以及低表面能聚合物的分子链翻转作用和低表面能小分子的迁移,可实现超疏水表面的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性质的修复或双重修复。本研究为持久稳定超疏水表面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并奠定了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基础,有望推动超疏水表面材料向实际应用的迈进。

周帅[4](2019)在《涤棉亲水柔软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涤棉织物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日常服用过程中的应用日趋增多,且目前市面上针对于涤棉织物的亲水柔软剂较少。本文将涤纶聚酯聚醚类亲水整理剂的聚酯聚醚链段和柔软剂的脂肪链段通过缩聚反应合成出一种新型的涤棉亲水柔软剂,整理织物亲水性能和柔软性能都有极大改善。本文实验以三乙醇胺、硬脂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乙二醇(EG)、聚乙二醇(PEG)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该整理剂。其中主要合成方法分三步法,采用酯化反应、酯交换反应和缩聚反应合成出新型的涤棉亲水柔软整理剂。通过一系列应用实验证明该整理剂对于涤棉织物有一定的亲水柔软作用和抗静电作用。主要结论如下:三乙醇胺单硬脂酸酯的最佳合成工艺为:选用浓硫酸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反应温度190℃、物质的量比1:0.8、反应时间5 h,在该条件下,三乙醇胺单硬脂酸酯产率达80%以上。三乙醇胺单硬脂酸酯的分离提纯实验为硅胶柱层析分离,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溶解产物,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作为展开剂。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对酯化产物进行表征,根据谱图数据,分析产物结构、单酯产率以及确定分离提纯物为三乙醇胺单硬脂酸酯。根据一系列实验确定合成反应基本条件区间,通过正交实验来优化实验条件。整理剂的最佳合成工艺为:选用PEG分子量为2000,PEG与三乙醇胺单硬脂酸酯的摩尔比为1:0.4,反应温度为260℃,缩聚反应时间为45 min。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三乙醇胺单硬脂酸酯通过缩聚反应链接到整理剂大分子链段上。涤棉亲水柔软整理剂的最佳应用整理工艺为:一浸一轧,轧液率80%,浴比为1:20,整理剂浓度为25 g/L,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80 s。整理织物亲水性能和柔软性能都有极大改善,且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对整理织物进行耐洗性能测试,表明该整理剂有一定的耐洗性能。将该整理剂与几种市售相关亲水柔软剂做对比实验,通过数据得出整理剂的亲水柔软整理效果优于市售相关亲水柔软剂。

涂志丹[5](2019)在《涤/锦/棉织物的分散染料/涂料染色和阻燃整理研究》文中认为围绕涤/锦/棉装饰面料的短流程液体分散染料/涂料的同浴染色和阻燃整理,筛选了 31只液体分散染料对3种织物(棉、涤/锦、涤/锦/棉)染色性和色牢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和评价了 3只液体分散染料(红MP,黄MP,蓝MP)的染色性能;然后与3只涂料(Y-201,R-202,B-203)进行同色拼混,考察了满足浅色、中色和深色要求的液体分散染料/涂料的同浴染色工艺条件,以及染液添加剂(3种增稠剂(PTF-S、PTF-W、PTF-O)、防泳移剂 MP 和 5 种表面活性剂(D-2、1815、AEC-10、MOA-9、FMES)对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垂直燃烧、LOI值、热性能(TG、MCC)、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棉织物紫外固化的阻燃整理工艺及涤/锦/棉织物的高温焙烘阻燃整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K/S值较大的5只染料(红121,蓝183:1,蓝309,红881,红135)和K/S值较小的6只染料(蓝77,黄163,蓝291,蓝183,黄211,蓝284:1)在棉纤维上具有较好的色牢度,适合用于涤/锦/棉织物的染色。2)6只染料(红121,红135,蓝183:1,红152,蓝60,红4088)在2种织物(涤/锦、涤/锦/棉)上的得色较深,适合此2种织物的染色,具有较好的色牢度;7只染料(红60,红73,红167,红177,红179,红881,红887)的湿摩擦牢度为2-3级,其余24只分散染料在涤/锦/棉织物的湿摩擦牢度都不低于3级。3)试制的3只液体分散染料(B-MP、R-MP、Y-MP),与对应色相的3只涂料(Y-201,R-202,B-203)同浴染色,当控制染料与涂料的浓度分别为0.5%/0.1%,3.0%/0.4%,7.0%/0.2%,分别适合涤/锦/棉的浅色、中色和深色染色;优化的焙烘温度为185℃-195℃,焙烘时间70-80s;能获得较好的染色性和摩擦牢度(4级及以上)。在染色浴中加入增稠剂、防泳移剂MP和表面活性剂FMES,会提高同浴染色匀染度。4)采用光紫外固化能提高阻燃棉的耐水洗性,优化的整理条件为:25%ETMM树脂,35%阻燃剂AN,4%有机硅柔软剂S,2%APP,1.5%引发剂BP,2.0%TAIC,紫外光功率16W,紫外光处理时间20min,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2min。阻燃性能达到阻燃B1级。5)阻燃剂FRC-1和AN能提高涤/锦/棉织物的阻燃性,而阻燃剂TF-610、TF-612、植酸和CA不适合涤/锦/棉织物的阻燃整理;优化的阻燃整理工艺为:30%FRC-1,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1min;其LOI值为32.9%,织物燃烧后熔融部分未见明显小孔,对织物的断裂伸长率下降较小;“先阻燃整理后染色”对染色性能的影响较小,且阻燃性能优异。

闫霜[6](2019)在《射流等离子体处理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时效性研究》文中认为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木塑复合材料之一,其制品具有质轻、耐腐蚀等优良性能。通常情况下,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是通过挤出成型工艺制得,这使得非极性聚乙烯成分大量聚集在材料表面,导致材料的表面能低,难以胶接。因此,要想实现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无缝胶接,需要对其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可以快速改变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组成及性质,提高材料表面胶接性能,但其处理效果存在时效性。木粉含量、打磨工艺、等离子体处理气氛以及贮存环境都影响着射流等离子体处理的时效性。为此本文采用射流等离子处理技术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接触角测试、胶接强度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木粉含量、打磨工艺、等离子体处理气氛以及贮存环境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的影响。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经射流等离子体处理后,材料表面引入了-OH、C=O、C-O等含氧极性基团。这些含氧极性基团不能稳定地存在于材料表面,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材料表面含氧极性基团数量会逐渐减小,等离子体改性表现出一定的时效性。不同因素对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木粉含量分别为40%、50%、60%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经空气气氛射流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接触角分别由108°、95°和81°减小到71°、70°和71°,胶接强度由1.03 MPa、1.37 MPa、1.39 MPa 分别提高至 10.07 MPa、10.64 MPa 及 10.76 MPa。随着处理试样放置时间的延长,试样表面极性基团数量逐渐减小,表面接触角逐渐增大,胶接强度略有降低,但仍达到9.0 MPa左右,远好于未处理的试样。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中的木粉含量不同,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质随时间的变化也不同,木粉含量越高,表面性质变化越小,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越小。未打磨及打磨后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经空气气氛射流等离子体处理后胶接强度均明显提高,分别提高至10.76 MPa和11.24 MPa;表面接触角由91°分别降低至71°和81°。打磨后再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更多的含氧极性基团,有利于胶接性能的改善。随着处理试样放置时间的延长,与直接等离子体处理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相比,先打磨再等离子体处理的复合材料表面接触角、表面含氧极性基团数量以及胶接强度的变化幅度更小,表现出更小的处理时效性。尽管存在处理时效性,但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胶接强度仍远好于未处理的试样。空气等离子体、氮气等离子体以及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后,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胶接强度均明显提高,由1.39 MPa分别提高至10.87 MPa、11.35 MPa和11.37 MPa,接触角明显减小,由91°分别降至71°、31°和33°。氧气、氮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试样胶接强度提高更显着,接触角明显减小。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试样,表面极性基团减小幅度更小,胶接强度、接触角均变化更小,表现出较好的时效性。空气等离子体的处理效果及时效性与氧等离子体几乎一致,但相比之下氮等离子体处理效果虽好但处理时效性大。湿度、温度、以及是否隔绝空气均对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存在影响。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放置于低、高湿度环境下的胶接强度由10.76 MPa分别降至10.19MPa和8.65 MPa,表面接触角由71°变化至80。和63°,放置于低湿度环境下的试样表面极性基团数目降幅较小,表现出较小的时效性。高湿度环境会引起材料变软、变形,对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影响较大。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放置于低、高温环境下的胶接强度由10.76 MPa分别降至10.19 MPa和9.96 MPa,表面接触角由71°分别升至80°和82°,放置于低温环境下的表面极性基团减小幅度更小,表现出更小的时效性。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放置于真空以及非真空环境下的胶接强度由10.76 MPa分别降至10.19 MPa和10.06 MPa,表面接触角由71°分别升至84°和80°,放置于真空环境下的表面极性基团数目变化更小,表现出更小的时效性。与温度和是否隔绝空气相比,湿度对射流等离子体处理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时效性影响更大。

葛婷婷[7](2013)在《麦芽糖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改性研究》文中指出棉织物由于其柔软的触感,优良的吸湿透气性,优异的染色性能,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是由于棉纤维是亲水性纤维,因易于提供适宜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从而促使织物上微生物繁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织物的外观和服用性能。本课题利用麦芽糖纳米银溶液整理棉织物,赋予其优异的抗菌性能。本论文采用麦芽糖还原银氨溶液制备了纳米银溶液,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过程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需要。采用激光粒度仪(HPPS)、透射电镜(TEM)、紫外分光光度(UV-Vis)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纳米银进行表征,并进一步探讨纳米银的形成机理和制备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当银氨溶液与麦芽糖溶液按体积比1:3混合反应,搅拌13min,生成的麦芽糖纳米银粒径为17nm左右,且均匀性好,分散性好;抗菌试验表明麦芽糖纳米银溶液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采用在位还原法,麦芽糖纳米银溶液对棉织物的较优处理工艺条件为:将棉织物浸渍于0.01mol/L的银氨溶液中,1h后取出并浸渍在pH为11.5的0.01mol/L的麦芽糖溶液中搅拌,浸渍时间为20min,全程都是在60℃的水浴中进行的。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优良的抗菌及抗菌耐洗性能,较优整理工艺条件下处理的棉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以上,且经过50次洗涤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保持在98%以上。整理后棉织物的力学性能基本不变,吸水性能、吸湿性能、抗皱性能略有提高,透气性能略有下降,麦芽糖纳米银整理对棉织物风格的影响较小。

张春明[8](2010)在《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的颜料喷墨印花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纺织品的喷墨印花领域,采用等离子体对织物进行预处理具有能耗低、可靠性高、环境友好等优势,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等离子体所产生的活性粒子对纤维表面的溅射刻蚀和化学改性是织物表面性能发生变化的微观原因,并决定了织物印花的色彩表现力和图案的清晰度。针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实际应用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本课题采用脉冲式常压等离子体对涤纶平纹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然后使用颜料墨水对织物进行喷墨印花。实验首先分析了放电时间、极板间距和放电气氛对等离子体处理效果的影响,然后从织物印花的颜色表现、渗化情况以及色牢度等方面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印花直接性能的影响。然后通过液滴状态分析仪、SEM、AFM和XPS等对织物的表面润湿性能、表面自由能、纤维表面形貌以及表面化学组分等进行表征,揭示了等离子体有效提高织物印花性能的原因和机理。最后通过对多层织物进行叠加处理和对处理后的织物进行放置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的透深性和时效性在改善织物印花性能方面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经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涤纶织物印花K/S值明显高于未处理织物,其喷墨印花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当等离子体的放电气氛和时间一定时,织物印花K/S值随着极板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3mm时达到相对最佳值;在等离子体放电气氛和极板间距一定的情况下,处理后涤纶织物印花的K/S值会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180s时接近最大值,此时等离子体内各种粒子相互作用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对织物的处理效果达到饱和。随处理时间的进一步增加,活性粒子对纤维的刻蚀加剧,反而会减弱处理效果,K/S值因而逐渐减小。在放电时间和极板间距一定的情况下,在空气中混入一定比例(20%左右)的Ar作为放电气氛时,由于氩气的击穿电位比空气低,较空气更易放电,等离子体获得了比对纯空气放电更好的处理效果。(2)CMYK四种颜色墨水的印花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涤纶织物的印花颜色深度(K/S)增加,鲜艳程度提高,色彩饱和度(C值)相应增加;等离子体处理的刻蚀效果使得织物表面粗糙程度提高,增加了光的漫反射,印花图案的明度(L值)相应减小,色彩更加柔和。(3)视频变焦显微镜对四色喷墨印花色块及线宽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的印花渗化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制,图案的边际线清晰度显着提高。四色墨水在织物经纬向的打印线宽约为处理前的54%62%,说明涤纶织物在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防渗性能大幅度的改善。耐摩擦和耐水洗牢度实验证实,等离子体处理并未对织物的印花色牢度产生明显的影响。(4)通过SEM和AFM的观察发现,与未处理时光滑的表面相比,经等离子体处理的涤纶纤维表面产生了均匀且微小的凹坑,由于刻蚀而产生的气态物质在等离子体环境中受到活性粒子的作用,又会返回到材料表面形成凸状的沉积物,这些凹坑和沉积物共同使得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明显提高。(5)XPS测试和分析表明,在空气和空气+20%Ar等离子体处理后,涤纶织物表面的C元素含量分别从原来的81.05%下降到了73.90%和66.89%,而O元素的含量则从处理前的16.68%分别增加到了22.85%和29.51%,O/C的比率也因而相应增加了0.1和0.23。在进一步对C1s峰进行分峰拟合后发现,涤纶表面的C-C在等离子处理后明显降低,C-O(及/或C-OH)和O=C-O(及/或COOH)有所增加,并且出现了极性更强的C=O,这些极性基团的变化使织物表面的润湿性能发生了改变。(6)未经处理的涤纶织物润湿性能很差,去离子水液滴在接触到其表面的140s内都很难完全铺展。等离子体处理后涤纶织物的润湿性能显着提高,通过液滴状态分析仪观察发现,去离子水液滴在500ms左右的时间内即可被织物完全吸收。借助Fowkes理论和Young’s方程分别测量两种已知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计算得出,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和空气+20%Ar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的表面自由能分别从处理前的25.59mN/m提高到了72.55mN/m和78.83mN/m,其中极性基团部分的变化尤为显着。(7)通过改变放电气氛来达到不同的等离子体处理效果,从而比较物理刻蚀和引入极性基团在织物表面改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后发现,纯空气等离子体对织物表面的溅射刻蚀效果比空气+50%Ar等离子体更加均匀充分,而后者则能在织物表面引入更多的亲水基团,颜色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后者改性的涤纶织物印花效果更好。(8)常压等离子体在对多层涤纶织物进行叠加处理会展现出一定的透深性,处理后织物的印花性能从顶层向底层逐渐递减。通过SEM和XPS测试证实,本研究中等离子体的有效透深可以满足两层涤纶织物的同时叠加处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处理后织物的印花颜色性能、防渗性能均能达到既定要求。(9)润湿时间实验和XPS测试证实,处理后涤纶织物的表面润湿性和亲水基团的数量会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和衰减,尽管SEM观察证实涤纶纤维的表面刻蚀效果并未随时间发生改变,但等离子体处理的时效性仍会影响到织物喷墨印花的K/S值和防止墨水渗化的能力,理想的印花实施时间应在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的24小时以内。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研究了常压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表面改性的原因和机理,及其对织物颜料喷墨印花性能方面的影响。通过改变等离子体处理的气氛对多层涤纶织物进行处理并分析等离子体处理的时效性,进一步阐明了等离子体处理在涤纶织物颜料喷墨印花中的应用前景。

冯仑仑[9](2010)在《棉织物的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前处理理论与工艺研究》文中提出为了配合纺织品常压等离子体处理产业化设备研制及其应用技术开发课题的顺利完成,本文对不同规格棉坯布的常压等离子体预处理及联合各种不同的前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优化出了棉织物常压等离子体联合温和湿处理的应用工艺。在对不同规格棉坯布应用常压等离子体工业样机预处理进行研究中,探讨了常压等离子体工艺参数(预烘温度、放电功率、放电时间、放电组件等)对不同规格棉织物处理效果(毛细管效应、断裂强力、失重率等)的影响,建立不同规格棉织物毛细管效应、断裂强力、失重率与常压等离子体放电功率、放电时间及放电组件之间的关系,确定出不同规格棉坯布最优的常压等离子体预处理工艺参数,为课题的后续研究做铺垫。在确定出不同规格棉坯布最优的常压等离子体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基础上,对常压等离子体联合各种不同的前处理工艺(碱氧一浴前处理、退煮-氧漂不同浴前处理、生物酶前处理、超声波生物酶前处理等)进行研究,分别探讨常压等离子体联合碱氧一浴前处理工艺参数(精练剂种类、氢氧化钠用量、精练剂用量、浴比、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对不同规格棉坯布处理效果(毛细管效应、退浆等级等)的影响;探讨了常压等离子体联合退煮-氧漂不同浴前处理工艺参数(氢氧化钠用量、精练剂用量、退煮浴比、退煮温度、退煮时间、双氧水用量、硅酸钠用量、氧漂浴比、氧漂温度、氧漂时间)对不同规格棉坯布处理效果(毛细管效应、退浆等级、白度等)的影响;探讨了常压等离子体联合生物酶前处理工艺参数(酶用量、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对不同规格棉坯布处理效果(毛细管效应、退浆等级等)的影响;探讨了常压等离子体联合超声波生物酶前处理工艺参数(超声波功率、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对不同规格棉坯布处理效果(毛细管效应、退浆等级等)的影响;最终分别优化出常压等离子体联合各种前处理最优的工艺参数,为常压等离子体产业化设备在纺织品前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做充足的准备工作。在已经优化出常压等离子体联合前处理工艺的基础上,与印染企业合作,将常压等离子体联合温和湿前处理工艺应用到实际工业生产中去,比较常压等离子体联合温和湿前处理工艺与传统湿法前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评价常压等离子体联合温和湿前处理工艺的效果,并对这种联合前处理工艺进行了成本经济核算,结果显示常压等离子体联合温和湿前处理工艺不仅可以达到或超过传统前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而且具有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前处理生产成本等优点。在对常压等离子体预处理不同规格棉坯布的各种性能的研究中,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图分析常压等离子体对棉坯布表面形态结构的作用效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凹槽和裂痕,表面由未处理时的光滑变成处理后的粗糙不平,织物表面浆膜被破坏。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FT-IR)表征常压等离子体对棉坯布化学结构的影响,看出等离子体处理与未处理坯布的FT-IR图变化不大,仅有部分峰值发生变化或偏移,波峰的强度也有所变化,表明常压等离子体可以去除部分浆料和杂质,但大部分浆料和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仍需要经过湿处理加工。但由于等离子体处理后,浆料和杂质与织物间的粘合力减弱,湿处理条件可以变得温和。通过研究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棉织物的均匀性,表明这种常压等离子体放电均匀性良好。通过研究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棉织物的时效性,结果表明随着织物放置时间的延长,毛细管效应有所降低,但放置20天毛细管效应还保持在8cm/30min以上,说明这种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效果有较好的持久性。通过研究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看出这种常压等离子体处理不会影响织物的染色性能。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将此技术应用于印染企业的实际生产,研究表明常压等离子体联合温和湿前处理工艺与传统湿法前处理工艺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可以用于实际生产中,该工艺不仅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达到了节能、减排、降耗的目的,因此本研究为实际生产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沈丽[10](2010)在《含氟单体等离子体处理织物拒水拒油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适用面广、极具发展前途的清洁生产技术而广泛应用于织物的表面改性。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是使用等离子体技术使织物获得低能表面,产生拒水拒油性能。本文采用多种含氟单体对丝绸、棉等织物进行等离子体处理以获得拒水拒油效果,对含氟单体等离子体处理气氛、时间、压强和功率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等离子体处理的参考工艺。以全氟庚烷为气氛对真丝电力纺织物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处理后丝绸织物具有较好的拒水性能和一定的拒油性能,织物对水接触角可以从0°增加到140°以上,对油接触角从0°增加到120°以上。等离子体处理后的丝绸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和耐久性,没有经时效应。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的断裂强力、透气、透湿等物理机械性能影响很小,对丝绸本身的颜色影响不大,不影响服用舒适性。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压强和时间对处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优化的处理条件为功率:100W;压强:25Pa;时间:3min。采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对全氟庚烷等离子体处理的真丝电力纺织物进行表面分析。等离子体处理后在织物表面引入了大量氟元素,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表面氟元素的量有影响。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表面引入-CF、-CF2和-CF3基团量也有所不同。SEM观察表明C7F16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表面没有明显的刻蚀作用,SPM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在织物表面形成了聚合膜,覆盖了织物原有的精细结构。等离子体处理织物水洗和溶剂抽提后丝绸的氟元素含量下降为40%左右,织物表面的-CF2和-CF3峰有所下降,说明水洗和乙醇抽提可以除去一定量的粘附或吸附在织物表面的含氟物质,大部分含氟物质以共价键接枝聚合在丝绸表面。采用了饱和长链化合物全氟庚烷,具有不饱和结构的六氟丙烯和环状化合物八氟环丁烷以及带有羟基的化合物三氟乙醇、六氟异丙醇作为等离子体气氛进行处理。将各种气氛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拒水拒油效果为全氟庚烷最佳,六氟丙烯次之,其它依次为八氟环丁烷、全氟辛基乙烯、六氟异丙醇和三氟乙醇。各处理气氛随着处理功率、时间和压强的增加,对水接触角影响较小,对油接触角影响较明显。不同含氟单体等离子体处理后在真丝电力纺织物表面引入了不同含量的氟元素。其中,C7F16引入的表面氟含量最高,可达58.1%;其次为C3F6,引入到织物表面的氟含量为50.16%,C4F8和CF3(CF2)7CH=CH2引入的氟元素量相对较高,为40%以上,因此这几种化合物处理后的拒水和拒油效果较好。采用六氟丙烯在不同纤维进行等离子体接枝的研究,等离子体处理后不同织物处理效果不同。亲水性的织物如棉、麻、‘丝绸等织物接触角提高明显,可达到130°以上。羊毛、锦纶、涤纶等织物接触角也有所提高。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表面的引入不同含量的氟元素。引入到电力纺表面的氟元素含量可达到50.16%,棉为51.23%。而同为丝绸织物,双绉表面的氟含量仅为29.58%。同为合成纤维,锦纶和涤纶引入到表面的氟含量也是有很大的不同,涤纶是46.67%,而锦纶仅为27.53%。因此,等离子体处理后引入到织物表面的氟元素数量和基团种类与纤维的种类、织物的结构有关。

二、空气等离子体对涤棉和棉织物表面改性以及时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气等离子体对涤棉和棉织物表面改性以及时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含磷、氮、硅聚电解质复合物表面阻燃涤棉织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燃烧机理与阻燃机理
        1.1.1 燃烧机理
        1.1.2 阻燃机理
        1.1.2.1 气相阻燃机理
        1.1.2.2 凝聚相阻燃机理
    1.2 纺织品的阻燃方法
        1.2.1 共聚法
        1.2.2 共混法
        1.2.3 表面阻燃
    1.3 常用阻燃组分及其作用机理
        1.3.1 卤系
        1.3.2 磷系
        1.3.3 氮系
        1.3.4 纳米复合物
        1.3.5 协效膨胀体系
    1.4 表面阻燃方法
        1.4.1 背涂法
        1.4.2 共价表面改性
        1.4.3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1.4.4 层层自组装法
        1.4.5 溶胶-凝胶法
        1.4.6 聚电解质复合物
    1.5 阻燃涤棉织物的意义与难点分析
    1.6 本课题的提出和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APP/GP-108 Lb L涂层阻燃涤棉织物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织物的预处理与组装溶液的制备
        2.2.3 APP/GP-108 层层自组装涤棉织物的制备
        2.2.4 分析测试方法
        2.2.4.1 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联用分析
        2.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2.4.3 热重分析
        2.2.4.4 垂直燃烧测试
        2.2.4.5 极限氧指数测试
        2.2.4.6 锥形量热测试
        2.2.4.7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
        2.2.4.8 手感风格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2.3.2 热稳定性分析
        2.3.3 阻燃性能研究
        2.3.4 燃烧行为分析
        2.3.5 阻燃机理研究
        2.3.5.1 残炭分析
        2.3.5.2 气相分析
        2.3.6 织物手感风格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TPMP/APTES/MEL sol-gel涂层阻燃涤棉织物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织物的预处理与溶胶溶液的制备
        3.2.3 Sol-gel阻燃涤棉织物的制备过程
        3.2.4 分析测试方法
        3.2.4.1 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联用分析
        3.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3.2.4.3 热重分析
        3.2.4.4 极限氧指数测试
        3.2.4.5 水平燃烧测试
        3.2.4.6 垂直燃烧测试
        3.2.4.7 锥形量热测试
        3.2.4.8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
        3.2.4.9 手感风格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与结构分析
        3.3.2 涂层膨胀行为分析
        3.3.3 热稳定性分析
        3.3.4 阻燃性能研究
        3.3.5 燃烧行为分析
        3.3.6 阻燃机理研究
        3.3.6.1 残炭分析
        3.3.6.2 气相分析
        3.3.7 织物手感风格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A/CH/MMT聚电解质复合物涂层阻燃涤棉织物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织物的预处理与凝胶的制备
        4.2.3 阻燃涤棉织物的制备过程
        4.2.4 分析测试方法
        4.2.4.1 红外光谱分析
        4.2.4.2 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联用分析
        4.2.4.3 热重分析
        4.2.4.4 极限氧指数测试
        4.2.4.5 水平燃烧测试
        4.2.4.6 垂直燃烧测试
        4.2.4.7 锥形量热测试
        4.2.4.8 热重红外联用分析
        4.2.4.9 耐水洗性能测试
        4.2.4.10 手感风格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形貌与结构分析
        4.3.2 热稳定性分析
        4.3.3 阻燃性能研究
        4.3.4 燃烧行为分析
        4.3.5 阻燃机理研究
        4.3.5.1 残炭分析
        4.3.5.2 气相分析
        4.3.6 耐水洗性能分析
        4.3.7 织物手感风格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织物退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等离子体技术
        1.2.1 等离子体的概念
        1.2.2 等离子体的发现与认识
        1.2.3 等离子体气体放电方式
        1.2.4 等离子体的作用原理
        1.2.5 等离子体的表面处理方法
        1.2.6 等离子体在纺织上的应用
    1.3 棉织物的常用退浆工艺
    1.4 等离子退浆工艺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织物的退浆
    2.1 实验材料、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酶退浆工艺
        2.2.2 常压等离子体工艺
        2.2.3 等离子工艺优化方案
    2.3 测试方法
        2.3.1 失重率
        2.3.2 退浆率
        2.3.3 润湿性
        2.3.4 白度
        2.3.5 抗拉强度
        2.3.6 扫描电镜SEM图
        2.3.7 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等离子体处理电压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2.4.2 等离子体占空比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2.4.3 O_2流量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2.4.4 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
        2.4.5 傅里叶红外光谱图(FT-IR)分析
        2.4.6 不同退浆方法对棉织物物理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常压宽幅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织物的退浆
    3.1 实验材料、药品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药品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测试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等离子体放电时间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3.4.2 等离子体放电电流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3.4.3 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形状记忆效应自修复超疏水表面的构筑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超疏水表面的简介
    1.2 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
        1.2.1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疏水表面
        1.2.2 水热生长法制备超疏水表面
        1.2.3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超疏水表面
        1.2.4 层层组装法制备超疏水表面
    1.3 自修复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
        1.3.1 基于低表面能物质迁移的自修复超疏水表面
        1.3.2 基于微纳粗糙结构重构的自修复超疏水表面
    1.4 形状记忆聚合物
    1.5 课题的提出
2 基于聚合物形状记忆恢复结构的自修复超疏水涂层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2 结构恢复自修复超疏水涂层的构筑
        2.1.3 测试与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气溶胶辅助化学气相沉积原理
        2.2.2 不同沉积温度对涂层表面形貌以及的疏水性影响
        2.2.3 PDMS与环氧树脂体积比对改性涂层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2.2.4 环氧树脂与PDMS混合液总体积对涂层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2.2.5 沉积层数对涂层表面形貌及疏水性的影响
        2.2.6 涂层表面的元素及官能团分析
        2.2.7 涂层表面的疏水稳定性
        2.2.8 涂层表面的自修复性
        2.2.9 涂层表面的自修复机理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形状记忆恢复结构和低表面能性质重现的双重自修复超疏水涂层的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3.1.2 粗糙结构以及低表面能性质双重自修复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3.1.3 测试与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沉积温度对涂层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3.2.2 混合液总体积对涂层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3.2.3 PDMS与ODA不同体积比对涂层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3.2.4 涂层表面元素分析
        3.2.5 涂层表面的疏水稳定性
        3.2.6 涂层表面的自修复性
    3.3 本章小结
4 具有双重自修复功能的超疏水纺织品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4.1.2 环氧树脂/PDMS/十八胺基超疏水纺织品涂层的制备
        4.1.3 测试与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PDMS浓度对改性织物表面涂层润湿性的影响
        4.2.2 ODA浓度对改性织物表面涂层润湿性的影响
        4.2.3 浸渍时间对织物表面涂层润湿性的影响
        4.2.4 改性纤维表面涂层的微观形貌及润湿性
        4.2.5 改性纤维表面涂层超疏水的机械稳定性
        4.2.6 改性纤维表面涂层超疏水的化学稳定性
        4.2.7 涂层表面超疏水性能的自修复性
    4.3 小结
5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获奖情况
参加项目

(4)涤棉亲水柔软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涤纶亲水整理方法
        1.2.1 纺丝改性
        1.2.2 整理改性
        1.2.3 亲水整理剂分类
    1.3 柔软整理
        1.3.1 表面活性类柔软剂
        1.3.2 高分子聚合物乳液类
    1.4 亲水柔软整理剂
        1.4.1 柔软剂复配
        1.4.2 改性有机硅柔软剂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背景
        1.5.1 聚酯聚醚类亲水整理剂的研究现状
        1.5.2 亲水柔软整理剂的研究现状
    1.6 课题研究内容
    1.7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三乙醇胺单硬脂酸酯的合成及分离
    2.1 引言
    2.2 实验过程和机理
    2.3 实验材料和仪器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仪器
    2.4 实验内容
        2.4.1 合成实验步骤
        2.4.2 催化剂的选择
        2.4.3 实验条件的优化
        2.4.4 三乙醇胺单硬脂酸酯的分离
    2.5 结果表征
        2.5.1 酯化率的测定
        2.5.2 红外光谱分析
        2.5.3 核磁共振氢谱
    2.6 实验结果及讨论
        2.6.1 催化剂的选择
        2.6.2 正交实验分析
        2.6.3 三乙醇胺硬脂酸酯红外光谱分析
        2.6.4 三乙醇胺硬脂酸酯成分测定
        2.6.5 三乙醇胺单硬脂酸酯结构定性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涤棉亲水柔软整理剂的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和机理
    3.3 实验材料和仪器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仪器
    3.4 实验内容
        3.4.1 合成实验
        3.4.2 应用测试实验
        3.4.3 红外光谱测试
        3.4.4 毛细效应测试
        3.4.5 柔软度测试
        3.4.6 抗静电测试
    3.5 合成实验条件的选择
        3.5.1 PEG分子量的选择
        3.5.2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与PEG的摩尔比
        3.5.3 三乙醇胺单硬脂酸酯与PEG的摩尔比
    3.6 结果与讨论
        3.6.1 红外光谱分析
        3.6.2 正交实验应用测试数据分析
        3.6.3 极差分析
        3.6.4 最佳合成工艺的确定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涤棉亲水柔软整理剂的应用工艺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内容
    4.3 实验材料及仪器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仪器
    4.4 测试内容
        4.4.1 毛细效应测试
        4.4.2 柔软度测试
        4.4.3 抗静电测试
        4.4.4 耐久性测试
    4.5 应用工艺条件对涤棉织物亲水柔软整理效果的影响
        4.5.1 整理剂用量对涤棉针织物亲水柔软整理效果的影响
        4.5.2 焙烘温度对涤棉针织物亲水柔软整理效果的影响
        4.5.3 焙烘时间对涤棉针织物亲水柔软整理效果的影响
    4.6 整理剂耐久性测试
    4.7 整理剂与相关产品应用性能对比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涤/锦/棉织物的分散染料/涂料染色和阻燃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涤/锦/棉装饰面料的特征
    1.2 涤/锦/棉交织物的染色加工现状
    1.3 纺织品染色技术的问题
    1.4 涤/锦/棉面料的阻燃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涤/锦/棉用分散染料筛选及染色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与性能测试
    2.4 分散染料对棉织物染色性能(沾色)的影响
    2.5 分散染料对涤/锦、涤/锦/棉染色性能的影响
    2.6 自制复配三原色分散染料的染色性能
    2.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涤/锦/棉的涂料/分散染料的染色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与测试方法
    3.4 液体分散染料浓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3.5 涂料浓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3.6 分散染料/涂料同浴对涤/锦/棉染色性能的影响
    3.7 涤/锦/棉的分散/涂料同浴染色工艺优化
    3.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涤/锦/棉织物的阻燃整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与测试方法
    4.4 棉织物阻燃工艺的优化
    4.5 涤/锦/棉织物阻燃工艺的优化
    4.6 阻燃整理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与阻燃机理分析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结语与展望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6)射流等离子体处理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时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木塑复合材料概述
        1.2.1 木塑复合材料的组成及性能
        1.2.2 木塑复合材料的连接
        1.2.3 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
        1.2.4 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1.2.5 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
    1.3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1.3.1 等离子体放电的工作原理
        1.3.2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优点
        1.3.3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应用
        1.3.4 等离子体处理的分类
    1.4 等离子体的表面处理时效性
        1.4.1 时效性的产生原理及影响因素
        1.4.2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2 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
        2.2.1 打磨处理
        2.2.2 等离子体处理
    2.3 分析测试
        2.3.1 胶接强度测试
        2.3.2 表面接触角测试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测试(FTIR)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测试(XPS)
3 木粉含量对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胶接性能
    3.3 表面接触角
    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打磨工艺对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胶接性能
    4.3 表面接触角
    4.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处理气氛对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胶接性能
    5.3 表面接触角
    5.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贮存环境对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影响
    6.1 引言
    6.2 湿度对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影响
        6.2.1 胶接性能
        6.2.2 表面接触角
        6.2.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6.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6.3 温度对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时效性的影响
        6.3.1 胶接性能
        6.3.2 表面接触角
        6.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6.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6.4 真空对射流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时效性的影响
        6.4.1 胶接性能
        6.4.2 表面接触角
        6.4.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6.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麦芽糖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第1章 序言
    1.1 引言
    1.2 棉纤维概述
        1.2.1 棉纤维的组成及形态结构
        1.2.2 棉纤维的性能
    1.3 棉纤维改性技术
        1.3.1 机械方法
        1.3.2 低温氧等离子改性
        1.3.3 聚合-交联整理
        1.3.4 生物酶制剂处理
        1.3.5 阻燃整理
    1.4 麦芽糖简介
        1.4.1 麦芽糖的结构与性能
        1.4.2 麦芽糖的用途及功效
        1.4.3 麦芽糖产品
    1.5 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1.5.1 纳米银的特性
        1.5.2 纳米银的制备
        1.5.3 纳米银的抗菌机理
        1.5.4 纳米银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1.6 本课题的提出
第2章 麦芽糖纳米银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3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麦芽糖纳米银的制备原理
        2.3.2 纳米银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性能
        2.3.3 纳米银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4 纳米银的制备工艺探讨
    2.4 小结
第3章 纳米银整理棉织物的工艺探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采用浸渍法整理棉织物的工艺探讨
        3.3.2 采用在位还原法整理棉织物的工艺探讨
        3.3.3 浸渍法和在位还原法较优工艺下整理的棉织物的抗菌耐洗性能比较
        3.3.4 在位还原法整理前后织物的SEM照片
        3.3.5 纳米银整理后织物的能量散射谱(EDS)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纳米银整理棉织物的结构与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样品制备
        4.2.3 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纳米银抗菌棉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
        4.3.2 纳米银棉纤维的X射线衍射分析
        4.3.3 纳米银抗菌棉纤维的热性能分析
        4.3.4 纳米银整理后织物的力学性能
        4.3.5 棉织物透气性
        4.3.6 棉织物吸水性
        4.3.7 棉织物吸湿性
        4.3.8 棉织物抗皱性能
        4.3.9 织物风格测试
        4.3.10 棉织物悬垂性测试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的颜料喷墨印花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数字喷墨印花概述
        1.2.2 等离子体技术概述
        1.2.3 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喷墨印花及实验用等离子体设备
    2.1 喷墨印花墨滴和织物的相互作用
        2.1.1 墨水的组成
        2.1.2 墨滴的形状
        2.1.3 墨滴和印花基质的相互作用
    2.2 等离子体预处理的工作原理
        2.2.1 与材料能量交换的途径
        2.2.2 对材料的作用原理
    2.3 试验用等离子体设备测试
        2.3.1 测试装置及方法
        2.3.2 放电功率测量
    2.4 测试结果与分析
        2.4.1 电压电流波形
        2.4.2 等离子体放电发光图像
        2.4.3 等离子体放电功率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的直接印花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等离子体预处理
        3.3.2 数字喷墨印花工艺
        3.3.3 印花颜料墨水的粘度测定
        3.3.4 颜料粒径测试
        3.3.5 喷墨印花颜色性能分析
        3.3.6 喷墨印花防渗性能分析
        3.3.7 印花色牢度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极板间距对喷墨印花颜色深度的影响
        3.4.2 处理时间对喷墨印花颜色深度的影响
        3.4.3 放电气体对喷墨印花颜色深度的影响
        3.4.4 涤纶织物喷墨印花的颜色性能
        3.4.5 墨水的粘度和颜料粒径
        3.4.6 涤纶织物喷墨印花的防渗性能
        3.4.7 涤纶织物的印花牢度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的表面分析
    4.1 引言
        4.1.1 涤纶的表面特性
        4.1.2 表面特性分析手段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表面形貌分析
        4.3.2 表面化学组分分析
        4.3.3 润湿时间测试
        4.3.4 表面自由能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涤纶纤维的表面形貌
        4.4.2 织物的表面化学组分
        4.4.3 织物的表面润湿性能
        4.4.4 涤纶织物的表面自由能
        4.4.5 纤维表面的印花着色分析
        4.4.6 溅射刻蚀和极性基团对等离子体处理效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等离子体的有效透深对多层处理喷墨印花织物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等离子体预处理
        5.3.2 表面形貌
        5.3.3 表面化学组分测试
        5.3.4 润湿时间测试
        5.3.5 喷墨印花颜色性能测试
        5.3.6 喷墨印花防渗性能分析
        5.3.7 印花色牢度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等离子体处理透深对织物表面性能的影响
        5.4.2 等离子体处理透深对织物印花直接性能的影响
        5.4.3 等离子体处理透深对织物印花色牢度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等离子体喷墨印花预处理的时效性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等离子体处理与样品放置
        6.3.2 表面形貌
        6.3.3 表面化学组分测试
        6.3.4 润湿时间测试
        6.3.5 喷墨印花性能测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放置时间与织物表面形貌的关系
        6.4.2 放置时间对处理织物表面化学组分的影响
        6.4.3 放置时间与织物表面润湿能力的关系
        6.4.4 等离子体喷墨印花预处理有效放置时间的确定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附录1: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2:表面自由能方程求解

(9)棉织物的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前处理理论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1.2 等离子体技术介绍
        1.2.1 等离子体定义
        1.2.2 等离子体产生途径
        1.2.3 等离子体的分类
        1.2.4 等离子体加工的特点
    1.3 常压空气低温等离子体设备介绍
        1.3.1 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大面积放电通道的研制
        1.3.2 常压空气等离子体中试样机的研制
        1.3.3 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工业样机的研制
    1.4 等离子体在纺织材料加工中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1.4.1 等离子体技术在棉织物印染加工中的应用
        1.4.2 等离子体技术在麻织物印染加工中的应用
        1.4.3 等离子体技术在毛织物印染加工中的应用
        1.4.4 等离子体技术在合成纤维织物印染加工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2 理论部分
    2.1 棉织物传统前处理理论
        2.1.1 棉织物上的浆料
        2.1.2 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
        2.1.3 传统前处理的目的
        2.1.4 传统前处理的原理
        2.1.5 传统前处理存在的问题
    2.2 棉织物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前处理理论
        2.2.1 气体放电基本理论
        2.2.2 介质阻挡放电理论
        2.2.3 等离子体对纺织材料的作用机理
3 实验部分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染化药品
        3.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工艺
        3.2.2 实验工艺处方
        3.2.3 染色升温工艺曲线
    3.3 测试方法
        3.3.1 毛细管效应
        3.3.2 退浆等级
        3.3.3 退浆率
        3.3.4 白度
        3.3.5 断裂强力
        3.3.6 失重率
        3.3.7 含水率
        3.3.8 上染百分率
        3.3.9 织物表观颜色深度K/S 值
        3.3.10 扫描电镜SEM 图
        3.3.1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FT-IR)
4 结果与讨论
    4.1 常压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工艺参数的优化
        4.1.1 常压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前的预烘温度对棉坯布处理效果的影响
        4.1.2 常压空气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组件对棉坯布处理效果的影响
        4.1.3 常压空气低温等离子体放电时间对棉坯布处理效果的影响
        4.1.4 常压空气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功率对棉坯布处理效果的影响
        4.1.5 小结
    4.2 常压等离子体联合湿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
        4.2.1 常压等离子体联合碱氧一浴前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
        4.2.2 常压等离子体联合退煮-氧漂不同浴前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
        4.2.3 常压等离子体联合生物酶前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
        4.2.4 常压等离子体联合超声波生物酶前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
    4.3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效果评定
        4.3.1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棉织物均匀性
        4.3.2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棉织物时效性
        4.3.3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与传统前处理效果对比
        4.3.4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织物的染色性能
        4.3.5 小结
    4.4 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织物谱图分析
        4.4.1 扫描电镜SEM 图
        4.4.2 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的FT-IR 图
5 工业生产实例介绍
    5.1 等离子体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5.1.1 全棉平纹帆布应用实例
        5.1.2 全棉精梳府绸应用实例
    5.2 应用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新工艺的节能减排和经济分析
        5.2.1 全棉平纹帆布经济预算
        5.2.2 全棉精梳府绸经济预算
    5.3 工厂大样生产小结
6 结束语
    6.1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本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1:退浆等级比色卡(TEGEWA 色卡)
    附图2:补充色卡
    附图3:常压等离子体产业化设备研制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鉴定证书
    附图4:工业应用情况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10)含氟单体等离子体处理织物拒水拒油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等离子体在纺织加工中的应用
        1.2.1 提高纤维的可纺性
        1.2.2 增强织物的前处理效果
        1.2.3 提高织物的染色和印花性能
        1.2.4 提高羊毛的防毡缩性能
        1.2.5 染色织物的增深作用
        1.2.6 改变纤维表面自由能,改变其润湿性能
        1.2.7 提高纤维和聚合物基质的粘结力和界面强度
        1.2.8 其它功能整理
    1.3 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的工业化应用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部分
    2.1 等离子体概述及其作用原理
    2.2 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
        2.2.1 辉光放电
        2.2.2 电晕放电法
        2.2.3 介质阻挡放电
    2.3 等离子体与材料发生的反应及其作用原理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全氟庚烷等离子体处理丝绸拒水拒油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设备
        3.2.2 实验方法
        3.2.2.1 丝绸织物前处理
        3.2.2.2 等离子体处理
        3.2.2.3 水洗工艺
        3.2.2.4 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的溶剂抽提
        3.2.3 测试方法
        3.2.3.1 接触角的测量
        3.2.3.2 织物润湿时间的测定
        3.2.3.3 折皱回复角的测量
        3.2.3.4 织物透湿量的测定
        3.2.3.5 织物断裂强力的测定
        3.2.3.6 透气性测试
        3.2.3.7 白度和黄度的测定
    3.3 结果和讨论
        3.3.1 气化装置的设计
        3.3.2 全氟庚烷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可润湿性的初步试验
        3.3.3 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织物拒水、拒油性的影响
        3.3.3.1 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对织物拒水拒油性能的影响
        3.3.3.2 等离子体处理压强对织物拒水拒油性能的影响
        3.3.3.3 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织物拒水拒油性能的影响
        3.3.4 等离子体处理效果的耐洗性
        3.3.5 等离子体处理效果随时间的衰变
        3.3.6 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等离子体处理丝绸织物的表面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设备
        4.2.2 实验方法
        4.2.2.1 等离子体处理
        4.2.2.2 水洗
        4.2.2.3 溶剂抽提
        4.2.3 表面分析
        4.2.3.1 红外光谱测试
        4.2.3.2 扫描电镜测试
        4.2.3.3 扫描探针显微镜测试
        4.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红外光谱测试分析
        4.3.2 扫描电镜测试分析
        4.3.3 扫描探针显微镜测试分析
        4.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分析
        4.3.4.1 处理功率对丝绸织物表面元素的影响
        4.3.4.2 处理气氛压强对丝绸织物表面结构的影响
        4.3.4.3 处理时间对丝绸织物表面元素的影响
        4.3.5 水洗和溶剂抽提对表面改性的影响
        4.3.6 等离子体处理织物的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用不同结构的含氟单体进行等离子体接枝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试剂
        5.2.2 仪器和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3.1 等离子体处
        5.2.3.2 接触角的测量
        5.2.3.3 织物润湿时间的测定
        5.2.3.4 SEM测试
        5.2.3.5 SPM测试
        5.2.3.6 XPS表面分析
    5.3 结果和讨论
        5.3.1 不同处理功率的比较
        5.3.2 不同处理压强的比较
        5.3.3 不同处理时间的比较
        5.3.4 不同气氛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的表面分析
        5.3.4.1 XPS测试分析
        5.3.4.2 SPM测试分析
        5.3.4.3 SEM测试分析
        5.3.5 处理织物的耐洗性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含氟单体在不同纤维进行等离子体接枝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和试剂
        6.2.2 仪器和设备
        6.2.3 实验方法
        6.2.3.1 丝绸织物前处理
        6.2.3.2 等离子体处
        6.2.3.3 接触角的测量
        6.2.3.4 水洗工艺
        6.2.3.5 等离子体处理后织物的溶剂抽提
        6.2.3.6 XPS测试
    6.3 结果和讨论
        6.3.1 等离子体处理条件的影响
        6.3.1.1 处理功率对接触角的影响
        6.3.1.2 处理压强对接触角的影响
        6.3.1.3 处理时间对接触角的影响
        6.3.2 等离子体处理后不同纤维的表面元素分析
        6.3.3 等离子体处理效果的耐洗性
        6.3.4 织物不同组织结构的影响
        6.3.4.1 等离子体处理后接触角的变化
        6.3.4.2 XPS表面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空气等离子体对涤棉和棉织物表面改性以及时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含磷、氮、硅聚电解质复合物表面阻燃涤棉织物研究[D]. 王彬. 青岛大学, 2021
  • [2]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织物退浆的影响[D]. 王雪梅. 青岛大学, 2020(01)
  • [3]基于形状记忆效应自修复超疏水表面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 郭小静.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1)
  • [4]涤棉亲水柔软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D]. 周帅. 东华大学, 2019(03)
  • [5]涤/锦/棉织物的分散染料/涂料染色和阻燃整理研究[D]. 涂志丹. 苏州大学, 2019(04)
  • [6]射流等离子体处理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时效性研究[D]. 闫霜.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麦芽糖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改性研究[D]. 葛婷婷. 苏州大学, 2013(05)
  • [8]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的颜料喷墨印花性能研究[D]. 张春明. 江南大学, 2010(06)
  • [9]棉织物的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前处理理论与工艺研究[D]. 冯仑仑. 西安工程大学, 2010(03)
  • [10]含氟单体等离子体处理织物拒水拒油性能的研究[D]. 沈丽. 东华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空气等离子体对涤棉、棉织物的表面改性及老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