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先进入新世纪 思科世纪末回眸(论文文献综述)
范洁[1](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李杰[3](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任林芳[4](2019)在《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戈登奖”获奖项目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助推器。随着“新工科”战略的不断推进,如何进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成为亟待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作为引领世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借鉴与学习的榜样。其中,“戈登奖”(Bernard M.Gordon Prize)作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界的诺贝尔奖,其获奖项目是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典型代表,对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戈登奖”16个获奖项目进行分析,系统呈现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以期为我国“新工科”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对“戈登奖”及获奖项目基本信息分析可以看出“戈登奖”评选标准严格、评选流程规范、获奖项目较为完整且各有侧重、每届获奖人数和身份各不相同、获奖高校在美国工程类院校中排名靠前。通过对16个获奖项目具体内容分析可以透视美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以培养工程领导者为主要目标,工程领导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知识、良好的管理和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良好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伦理道德意识等素质。第二,以“学生为中心”为培养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第三,以基于项目的学习为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参与真实项目和真实情境的体验式学习,关注学生的整体性教育体验。第四,以跨学科教育为培养方式,通过设置跨学科课程、跨学科团队和全方位的跨学科支持体系为跨学科教育的实施提供保障。最后,在借鉴美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我国政府应该重视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法规等的引导;第二,确立工程领导者为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第三,进行跨学科教育,实现多学科课程的高度整合;第四,构建校企协同的培养机制,让企业深度参与并动态监控人才培养全过程。
洪新新[5](2018)在《人与历史—普希金30年代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799—1837)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他不仅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俄国第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家。他对19世纪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在充分认识前人的成就和不足的基础上,从普希金的生平事迹、作品的译介和研究情况着手,系统地回顾与梳理了2000年以来中国对普希金30年代的创作研究,并对其思想性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分别从多余人、小人物主题以及沙皇形象这三个视角对普希金这一时期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深入挖掘作者的思想。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绪论部分对普希金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系统地介绍了2000年以来中国的普希金译介与研究史;正文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介绍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和小人物形象;第三章介绍普希金笔下的沙皇形象;最后是结论和参考文献及致谢。
邓莉[6](2018)在《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快速变革、技术驱动、相互联系的全球知识经济,要求人们掌握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所需的能力。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转向21世纪技能或能力的培养,掀起全球21世纪技能运动。基于国际经验,我国也正在推动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也已发布,接下来核心素养的落实成为最紧要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美国自下而上兴起的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已持续了16年时间,在21个州展开了实践,具备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美国国内和国际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本研究以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为研究对象,探讨美国21世纪技能的课程、教学、评价,通过案例分析美国在州、学区和学校层面如何实施21世纪技能计划,并探讨美国学界针对21世纪技能的争论,以及从历史的维度,纵向考察美国20世纪的知识与技能运动的教育改革钟摆,指出21世纪技能的新特点,力求为传统上侧重知识的我国教育以及当前的核心素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就研究内容和框架而言,除结语之外,本研究共分为十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从研究问题的产生背景、研究对象、概念界定、研究现状、本文拟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整体设想和框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接着,本研究将会在第二章介绍和分析全球21世纪技能运动,展现当前全球聚焦21世纪技能的教育改革的背景、总体图景、发展概况和实施重点。之后,研究的主体部分将深入研究美国的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首先研究美国的21世纪技能运动。接着,具体研究美国21世纪技能的课程、教学和评价,并通过案例展现美国在州、学区和学校层面如何推动和落实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这便构成了本文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具体而言:第三章将会考察以“21世纪学习合作组织”为代表所发起的21世纪技能运动的兴起背景、支撑载体及其发展情况,具体介绍和分析21世纪技能框架的内容、21世纪技能计划在各州的分布以及21世纪学习示范学区或学校的分布和发展情况等。第四章将会聚焦美国21世纪技能的课程载体与课程整合路径、21世纪技能在《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中的融合。第五章将会关注21世纪技能的教学,探讨探究性学习为何以及如何作为有效教授21世纪技能的方法,并使用案例具体说明在STEM学科和社会科中如何教授21世纪技能,最后分析21世纪技能教学所面临的挑战。第六章将分析美国教育当前所面临的评价问题,探讨21世纪技能的评价方法、评价原则,以及《每一个学生成功法》对21世纪技能评价的呼应。第七章将通过案例分析美国在州、学区层面的21世纪技能战略计划,以及在学校层面具体落实21世纪技能的策略。在第八章当中,本研究将探讨美国学界当前针对21世纪技能的争论,主要从课程、教学、评价和学校实践四个方面分析有关21世纪技能的争论,并探讨如何理解和应对21世纪技能争论。为了加深对21世纪技能运动的理解,第九章将从历史的维度,梳理美国20世纪聚焦知识或技能的教育改革运动,分析得出对技能的强调是美国的一贯传统,但21世纪技能是新的时代需要,具有新的特点和实现可能性,是美国当前的教育战略选择和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第十章基于对全球21世纪技能运动、美国21世纪技能运动及其教育改革实践进行检视的基础之上,反观我国的教育现实,从推进我国高阶人才培养的可能策略以及落实和改善我国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应有举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具体而言,本研究认为,培养高阶技能是我国人才培养、建设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人才资源支撑。为此,在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中,应融入高阶的21世纪技能,这进而要求课程、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技术设施等进行联动变革,并加强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刘文[7](2016)在《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密度背景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面对土地、交通、人口和生态的巨大压力,以机动车为中心的社会构造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而地铁则因其快速、安全、运量大等优势成为缓解都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首要选择,并由此确立了其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核心位置。在大城市交通和空间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如何将土地的高度利用与以地铁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相联系,建立以地铁站点为节点的城市空间框架网络布局,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课题之一。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相连的要素,是在土地集约化、空间一体化以及功能复合化的要求下产生的,通过系统论的导入,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空间统一体,置入城市视角系统的整体研究中。作为功能复合和空间立体的集聚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不仅因交通要素的汇聚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有着极重要的整合意义,还因其高密度、多用途以及多流量的特殊属性,迸发出极高的经济潜力和商业价值,吸引着众多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目光。文章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试图通过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宏观整体层面,中观区域层面和微观建设层面的现状研究,对未来的规划和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更具理性化,充分发挥节点的触媒作用,为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文章的结构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旨在概念的确立和明晰,包含文章的第一、二、三章。通过对商业综合体和地铁建设历史脉络的分别梳理,整理出两者的“交汇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轨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解析,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将复杂性科学理论引入城市建筑领域,在对城市复杂趋向的理论分析下,指出作为城市子系统之一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体系,也是具有一定的复杂特性,并对整体的支撑因子以及单体的发展方向做出一定的阐释。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复杂体系的一种,充满了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它的发展与当下多元化探索以及社会时代所包含的对立冲突,尤其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相契合的。第二部分旨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整体认识研究,包含文章的第四、五、六三章。宏观方面,主要是通过目前我国地铁网线规划以及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情况的研究,探讨城市结构变化与两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关系,总结发展趋势,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中观方面,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三条线路已建成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梳理,构建包含3大类、9小项的因子框架模型,利用ARCGIS平台对地块周边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复杂环境之间的融合;微观方面,以多样业态、交通换乘以及空间感知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运作情况,在多元整合有机协作的建构理念指导下,结合各自有机关联的总体特征,针对体系内各子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做出相关对策研究;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七、八章,旨在对之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围绕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的相关发展策略和设计方法,同时指出论文研究上的不足和对后期未来的展望。文章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情况进行结合,不仅丰富了城市空间的开发内容,还为我国高密度的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更实际、更系统、更全面和更具操作性的视角及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马欣员[8](2014)在《美国科技政策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科技领先的国家将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但是,政府的科技政策在推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其强大源于雄厚的科技实力,美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其正确、高效的战略决策密切相关。美国是全球科技政策制定较早,政策体系最健全的地区之一。从建国至今,科技政策一直是美国重要的国家政策。本论文在对科技政策的概念、主要工具以及目标界定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美国的科技政策,以及美国科技政策在科技、经济与社会领域产生的不同效应。本论文以美国作为中国科技政策的学习对象,不仅由于美国科技政策体制完善,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还由于其对我国科技创新系统建设提供政策层面的经验与支持,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郑成功[9](2013)在《日本国家创新体系(NIS)经验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稳定增长时期,经济发展虽已取得了显着成就,但是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技术进步贡献率比较低、对外科技依存度过高等。基于现实压力和长远思考,我国开始逐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NIS")。回眸近半个世纪国家关于创新体系的建设,可以看到1978年是我国开始着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起始年份。1999年,江泽民同志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确定为国家战略。2006年,我国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2010年,胡锦涛主席强调了科技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依靠科技力量是根本,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所在。在全球化时代,我国要想更快、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放眼世界,掌握国际动态,学习国际经验。美国在开放式创新模式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功,欧洲各国积极加强合作,并且在设计国际标准和营造创新制度环境方面值得我国学习。但是,如果从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日本作为赶超国家与我国的发展背景更为相似,而且日本由“技术革新”大国到“创新滞后”,再到“创新力量积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因此系统研究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对于还未走出基础研究困境、模仿跟踪多、创新突破少、关键领域原始性创新不足、且正在试图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一个蓝本和参照。本论文在创新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理论框架下,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逻辑推理与演绎相结合、比较制度分析、历史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涉及日本建设NIS的历史演变过程、国际国内背景、制度创新构筑者——政府、知识创新源头——大学、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及NIS核心产学联盟、产学官联盟等,研究内容涵盖了日本NIS架构的特点、发展现状、成效、不足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五个方面:(1)战后日本经历了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反求工程和模仿式创新过程。此后日本将技术立国作为国家战略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日本又将技术立国战略升格为科技创造立国战略。(2)日本NIS中各创新主体均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体制和科技基本计划审议机制,完善了知识产权和研发体制,建立了科技法律体系,为NIS提供了制度基础。大学的作用表现在不断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研发能力方面。企业的作用表现在集研发、生产与技术引进为三位一体,此外,企业具有隐性知识、构筑竞争的组织能力、内外联动时时创新、JIT和TQC生产管理创新等经验。日本企业创新面临着独立主义向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转型。在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方面,日本制定了国家技能鉴定制度。(3)日本产学联盟模式丰富多样,独具特色,既有共同研究、受托研究、捐助讲座、大学衍生企业、就业体验和技术转移等六种基本模式,又不断创新了企业联合体、技术指导、科学训练营、全面协议、会员制和学生参与等新模式。日本多元化的产学联盟在“官”之主导下更为活跃。另外,利用三重螺旋理论分析日本产学官联盟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到目前日本企业与大学开展的共同研究进展很快,大学也在积极创办衍生风险企业,承担了市场化知识生产职能,政府在此过程中由“支援”向“促进”转型。(4)实证测度了日本建设创新型国家绩效。收集世界25个主要国家2008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创新基础设施、创新投入水平、创新潜能、创新产出水平等四项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得出日本属于国家创新水平最高的组别中,日本的综合得分排名位于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之后,位居世界第5位。(5)日本NIS的主要经验有日本政府高度重视NIS,企业积极推行信息化,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迅速,研发投入和技术贸易居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日本在技术转移、信息化水平、基础研究水平、人才培养与合作研究国际化、应用IT技术方面与美国和欧洲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日本还存在着对开放式创新认识不足和进程缓慢等问题。本论文的创新性贡献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研究NIS具有理论性。本论文注意运用发展成熟和处于学术前沿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丰富了相关理论。主要运用了贝塔朗菲的系统论与哈肯的协同论,分析了日本NIS的架构与运行机理,运用切萨布鲁夫的开放式创新理论考察了日本由传统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的转型,运用埃兹科维茨的三重螺旋理论解析了日本产学官联盟的最新进展,在研究日本NIS方面具有理论性的创新贡献。二是研究NIS的对象具有新意。以某个国家的NIS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大难度,主要是该选题的系统性和各要素难以把握。迄今为止,关于新时期专门针对日本NIS的研究,日本学者没有专门的着书立说。虽然有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弗里曼的研究,但是弗里曼的研究是对日本20世纪80年代前NIS的研究。而本论文以21世纪日本NIS作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具有新意。三是研究日本NIS的系统性方面有创新。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日本NIS,采用“总——分——总”的研究思路,首先对NIS进行文献综述,其次,对NIS的各个主要构成要素政府、大学、企业、技能人才进行研究,并使用了翔实、最新的来自一手的数据和文献进行分析。最后,对NIS进行总括性的研究,研究了NIS的核心产学联盟和产学官联盟,并提炼了日本迄今为止NIS的经验与不足之处。四是实证研究日本NIS的方法方面有创新。本论文采用规范的统计学中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测度了日本的NIS发展水平。弄清了日本NIS各种发展经验与不足之下的NIS发展水平。最后,本论文通过研究日本NIS建设得出了对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借鉴与启示:我国应加强政府对产学联盟的主导作用,突破传统模式,创新产学联盟新模式,提倡产学联盟的开放式创新理念,加强产学联盟的知识产权保护,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学联盟,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移,鼓励产学共同研究,支持大学创办衍生风险企业。
宫天然[10](2012)在《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世界城市高等教育的多样性,有效地保证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世界城市纽约、伦敦、东京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共同印证了这一发展过程。伴随着这些世界城市的建设发展,始终有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建设发展。世界城市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多元化发展,不断满足世界城市多样性、多元化需求,从而具有了为世界城市发展需要持续提供大批高质量人才的能力。本文将世界城市高等教育的多样性(diversity)、多元化(pluralism)作为研究焦点,基于教育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协同理论、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研究世界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特征、高等教育多样性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发展趋异、趋同的动态性、阶段性和周期性;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的自组织协同与演化、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机理;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形成和有序演化机理;为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提供高等教育多样性发展的促进机制、理论框架和发展策略。本文研究表明:不同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的发展具有阶段的趋同性、长期的趋异性。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及其演化,为我们研究高等教育多样性与世界城市的互动发展、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类型院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另一方面,世界城市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所在世界城市的社会历史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生成联系。不同的世界城市发展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高等教育多样性特征,即使类似的问题在不同的世界城市背景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因此,首都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高等教育多样性问题,并不能简单的移植世界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的经验,也许真正需要的是在合理借鉴、学习外来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对“本地状况”的深入研究与切实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外来经验、知识的本地化。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高等教育多样性,要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从自己的历史背景中生发出来。
二、领先进入新世纪 思科世纪末回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领先进入新世纪 思科世纪末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R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
一、文献梳理 |
二、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对口支援 |
二、西部民族地区 |
三、府际关系 |
四、财政转移支付 |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
一、维护边疆稳定 |
二、培育市场经济 |
三、协调区域发展 |
四、促进民族发展 |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
一、重大工程建设 |
二、重大灾害救助 |
三、东西扶贫开发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
结语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
(4)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戈登奖”获奖项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助推器 |
1.1.2 我国“新工科”人才培养面临诸多问题 |
1.1.3 “戈登奖”获奖项目是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典型代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析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难点 |
第二章 “戈登奖”基本情况概览 |
2.1 伯纳德·戈登简介 |
2.2 “戈登奖”概述 |
2.2.1 “戈登奖”的由来 |
2.2.2 “戈登奖”的评审委员会 |
2.2.3 “戈登奖”评选标准 |
2.2.4 “戈登奖”评选流程 |
2.3 “戈登奖”获奖项目概况 |
第三章 美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
3.1 以工程领导者为培养目标 |
3.1.1 伯纳德·戈登的工程领导力理念及实践 |
3.1.2 工程领导力的演变及内涵 |
3.1.3 工程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
3.2 “以学生为中心”为培养理念 |
3.2.1 “以学生为中心”范式的转变 |
3.2.2 “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 |
3.2.3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理念的具体体现 |
3.3 以基于项目的学习为教学模式 |
3.3.1 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理论基础 |
3.3.2 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内涵 |
3.3.3 基于项目的学习的特征 |
3.4 以跨学科教育为培养方式 |
3.4.1 跨学科教育的实施背景 |
3.4.2 跨学科教育的内涵 |
3.4.3 跨学科教育的实施路径 |
第四章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
4.1 “新工科”背景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4.1.1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滞后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
4.1.2 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行业需求存在差距 |
4.1.3 学科之间缺乏交叉融合 |
4.1.4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 |
4.2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
4.2.1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 |
4.2.2 确立工程领导者为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
4.2.3 搭建跨学科育人体系 |
4.2.4 构建校企协同的育人机制 |
4.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人与历史—普希金30年代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第一章 、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形象探析 |
第一节 、多余人形象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多余人形象奥涅金 |
第二章 、普希金笔下的小人物形象探析 |
第一节 、小人物形象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驿站长》中的“小人物”维林 |
第三节 、《青铜骑士》中的“小人物”叶甫盖尼 |
第三章 、文化记忆与普希金笔下的沙皇形象研究 |
第一节 、文化记忆理论 |
第二节 、彼得大帝形象 |
第三节 、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形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 |
(三)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21 世纪技能 |
(二)高阶思维技能/高阶技能 |
(三)核心素养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全球21世纪技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一、全球21世纪技能运动兴起的背景 |
(一)全球经济竞争加剧 |
(二)技术自动化带来新的职业需求 |
(三)当前教育系统难以满足21世纪的需求 |
二、21 世纪技能运动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概况 |
(一)21 世纪技能运动在113个国家的发展情况 |
(二)21 世纪技能运动在OECD国家的发展情况 |
(三)21 世纪技能运动在亚太地区国家的发展情况 |
(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21世纪技能差距 |
三、21 世纪技能框架的国际比较 |
(一)主要国家或组织的21世纪技能框架比较 |
(二)各国实施21世纪技能的着力点 |
第三章 美国21世纪技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一、美国21世纪技能运动兴起的背景 |
(一)美国开始动摇世界经济领导地位 |
(二)技术变革迫使职场需要高阶人才 |
(三)美国学生学业成就表现平庸且差距很大 |
二、美国21世纪技能运动的组织机构和基本框架 |
(一)21 世纪技能运动的组织机构 |
(二)21 世纪技能的基本框架 |
(三)落实21世纪技能的学习环境设计 |
三、美国21世纪技能运动的发展和落实情况 |
(一)“州领导力项目”在州层面落实21世纪技能 |
(二)“21 世纪学习示范项目”在学区或学校落实21世纪技能 |
第四章 美国21世纪技能的课程 |
一、21 世纪技能的课程载体 |
(一)核心学科与21世纪主题 |
(二)STEM课程 |
二、21 世纪技能的课程整合路径 |
三、21 世纪技能在《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中的融合 |
(一)《共同核心州立标准》的技能要求 |
(二)《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与21世纪技能框架的匹配关系 |
(三)在核心学科中整合21世纪技能以遵循《共同核心州立标准》 |
第五章 美国21世纪技能的教学 |
一、通过探究性学习发展21世纪技能 |
(一)21 世纪技能的培养要求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 |
(二)探究性学习的两种主要学习模式 |
二、通过项目学习教授21世纪技能:以STEM学科为例 |
三、通过问题解决教授21世纪技能:以社会科为例 |
四、21 世纪技能教学面临的挑战 |
第六章 美国21世纪技能的评价 |
一、美国教育存在的评价问题 |
二、21 世纪技能的评价方法 |
(一)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但重在形成性评价 |
(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
(三)评价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 |
三、21 世纪技能的评价原则 |
四、《每一个学生成功法》对21世纪技能评价的政策规范 |
第七章 美国落实21世纪技能的案例研究 |
一、州层面制定21世纪技能战略:以西弗吉尼亚州为例 |
二、学区层面推行21世纪技能计划:以卡特琳娜山麓学区和南里海学区为例 |
(一)卡特琳娜山麓学区:聚焦21世纪技能的深度学习 |
(二)南里海学区:聚焦21世纪技能 |
三、学校层面落实21世纪技能教学:以南里海高中和Ma ST社区特许学校为例 |
(一)南里海高中:为未来变革学习 |
(二)Ma ST社区特许学校:创新推动21世纪学习 |
四、21 世纪学习示范学区/学校的关注焦点 |
第八章 美国21世纪技能的争论 |
一、课程之争 |
(一)知识与技能谁应被置于课程教学的中心 |
(二)高阶技能是否可以在特定学科之外教授 |
二、教学之争 |
(一)基于项目的学习对发展高阶技能是否有效 |
(二)教师是否能胜任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 |
三、评价之争 |
(一)21 世纪技能是否可以有效测评 |
(二)21 世纪技能是否可以大规模测评 |
四、核心知识学校与21世纪学习示范学校之争 |
(一)学校应该是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技能为中心 |
(二)21 世纪学习示范学校是否是一种精英教育 |
五、如何理解和应对美国21世纪技能争论 |
(一)对高阶技能的重视是基本共识 |
(二)经济逻辑与教育逻辑的张力 |
(三)超越知识与技能之争 |
第九章 美国21世纪技能运动的历史考察 |
一、从学术性学科转向实用技能 |
(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培养社会能力 |
(二)生活适应运动:培养生活适应技能 |
二、从生活适应技能转向“新三艺”学科知识 |
三、从职业技能转向返回基础 |
(一)生计教育运动:培养职业技能 |
(二)返回基础教育运动:强调 3R和基础学科 |
四、从高标准转向21世纪技能 |
(一)标准化运动:强调高标准课程 |
(二)21 世纪技能运动:培养高阶技能 |
五、21 世纪技能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
第十章 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一、高阶技能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
(一)全球人才战争要求我国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阶人才 |
(二)我国的核心素养体系并未真正回应全球21世纪技能运动 |
二、我国在教育中培养高阶技能的可能性举措 |
(一)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中融入高阶技能 |
(二)直接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
(三)注重针对高阶技能的评价 |
(四)提高教师培养高阶技能的能力 |
(五)有效利用技术培养高阶技能 |
(六)加强多方力量的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7)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 研究现状及目标 |
1.2.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1.2.3 研究目标 |
1.3 创新点及方法框架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建立及现状问题探讨 |
2.1 商业综合体的演进及“地铁城市”的兴起 |
2.1.1 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内涵延伸 |
2.1.2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动力的发展脉络 |
2.1.3 商业综合体与“地铁城市”的对接 |
2.2 “横竖”穿插的立体模式——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
2.2.1 横向——地铁对商业综合体的触媒作用 |
2.2.2 竖向——商业综合体对于地铁的适应性转变 |
2.2.3 横竖的整合——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
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现状问题探讨 |
2.3.1 策划方面——策划表面化和意志长官化 |
2.3.2 制度方面——管理混乱化和律法缺失化 |
2.3.3 设计方面——规划无序化和空间消极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复杂性理论背景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
3.1 复杂性的引入 |
3.1.1 复杂性的起源及概念 |
3.1.2 复杂性的哲学思辨 |
3.1.3 建筑的复杂性 |
3.2 复杂性理论下的城市视角组织 |
3.2.1 城市视角的复杂性 |
3.2.2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特性 |
3.2.3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语境分析 |
3.3 复杂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
3.3.1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基本认识 |
3.3.2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支撑因子 |
3.3.3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向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城市层级视角的调配适应 |
4.1 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层级框架 |
4.1.1 城镇化背景下的高密度城市空间 |
4.1.2 我国地铁交通的发展概况及特征 |
4.1.3 城市层级下地铁建设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
4.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城市设计层面的调整适应 |
4.2.1 我国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况及特殊性 |
4.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引导 |
4.2.3 空间结构视角下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趋势 |
4.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原有城市层级的穿刺 |
4.3.1 地域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交通效益 |
4.3.2 时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 |
4.3.3 空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社会效益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区域复杂环境的有机融合 |
5.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
5.1.1 空间对话——高密度背景下的三维立体 |
5.1.2 功能对话——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杂交共生 |
5.1.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互动的经验借鉴 |
5.2 区域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
5.2.1 城市线路的选择及相关背景 |
5.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周边环境的评价分析 |
5.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因子分析的架构 |
5.3 基于GIS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布局模型的建立 |
5.3.1 影响因子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5.3.2 不同城市的GIS影响因子分布 |
5.3.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分布差异及选址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子系统的内部建构 |
6.1 多样业态之于子系统的活力研究 |
6.1.1 多样业态子系统 |
6.1.2 多样业态子系统开放状态下的演变 |
6.1.3 多样业态的建构原则及趋势 |
6.2 以便捷交通为框架的子系统内部资源间的优化整合 |
6.2.1 交通子系统在复杂体系中的特殊性及其设计原则 |
6.2.2 交通子系统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空间整合 |
6.2.3 慢行系统的立体整合 |
6.3 基于SD法的内部空间感知 |
6.3.1 研究方式及相关数据 |
6.3.2 因子分析法的运用及空间感知的评价 |
6.3.3 空间子系统的设计对策 |
6.4 小结 |
第七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实施的相关机制 |
7.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城市视角下的开发策略 |
7.1.1 城市空间整合下的规划价值 |
7.1.2 统一理念指导下的机制健全 |
7.1.3 多节点规划导向下的开发管理 |
7.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视角下的整合应用 |
7.2.1 明确现状发展下的多元矛盾 |
7.2.2 区域框架视角下的整合原则 |
7.2.3 联系不同要素下的城市设计 |
7.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立体化实现 |
7.3.1 多样功能外向下的立体差异 |
7.3.2 复杂站城一体下的立体推动 |
7.3.3 高密度背景感知下的立体体验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研究展望 |
8.3 关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几点想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美国科技政策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科技政策一般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技 |
2.1.2 科技政策 |
2.1.3 创新 |
2.2 科技政策的目标 |
2.2.1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出效能 |
2.2.2 推进科技成果市场化 |
2.2.3 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 |
2.2.4 推进区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 |
2.3 科技政策的主要工具 |
第3章 科技政策相关理论综述 |
3.1 市场失灵理论 |
3.1.1 市场失灵理论概述 |
3.1.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3.1.3 西方市场失灵理论评析 |
3.2 公共政策理论 |
3.2.1 公共政策理论概述 |
3.2.2 公共政策理论基础 |
3.2.3 公共政策的本质与科技政策 |
3.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3.3.1 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 |
3.3.2 产权理论 |
3.3.3 企业理论 |
3.3.4 制度变迁理论 |
3.4 熊彼特创新理论 |
3.4.1 熊彼特创新理论概述 |
3.4.2 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观点 |
3.4.3 熊彼特创新模型 |
第4章 美国科技政策构架及历史演进 |
4.1 美国科技政策的基本构架 |
4.1.1 科技投入政策 |
4.1.2 科技税收政策 |
4.1.3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
4.1.4 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政策 |
4.1.5 科技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政府 |
4.2 美国科技政策的历史演进 |
4.2.1 建立法律、鼓励发明和创新,采取有利措施发展农业(建国后至二战前) |
4.2.2 打造以国防为主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体系(二战至 20 世纪 60 年代) |
4.2.3 军工技术转为民用技术,鼓励私人部门开展研究开发活动(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 代) |
4.2.4 以信息技术为中心,注重民用的科学技术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 |
4.2.5 基础研究与军事技术并行,为软实力与综合国力服务(21 世纪以来) |
第5章 科技政策成就了美国高水平的科技产出 |
5.1 科技产出成效显着 |
5.1.1 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
5.1.2 专利的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 |
5.1.3 诺贝尔奖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
5.2 美国科技政策在研究开发领域的举措及效应 |
5.2.1 发展风险资金 |
5.2.2 建设科技园区 |
5.2.3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5.3 美国科技政策在促进基础研究方面的举措及效应 |
5.3.1 健全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与配置体系 |
5.3.2 明确部署基础研究组成机构 |
5.3.3 重点关注前沿科学和尖端科学领域基础研究 |
第6章 科技政策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
6.1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心,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 |
6.1.1 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主导美国经济增长 |
6.1.2 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向传统产业渗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6.1.3 高新技术带来的高生产率推动美国经济增长 |
6.2 推动 R&D,保证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
6.2.1 健全的 R&D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推动新技术扩散,延长经济繁荣的周期 |
6.2.2 良性循环机制促进 R&D 占领高技术平台,不断开拓新市场 |
6.2.3 完善的 R&D 经费监管制度有效控制了创新产品的成本 |
6.3 以企业为主体,不断推动科技创新 |
6.3.1 中小企业的创新为市场的创造力、竞争力和开放性注入动能 |
6.3.2 孵化器助推企业创业成功 |
6.3.3 创新服务体系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 |
第7章 科技政策优化了美国的社会经济环境 |
7.1 与社会发展高度相关的创新要素实现持续优化 |
7.1.1 有效的竞争机制保障了基础研究的效率 |
7.1.2 实施全面、有竞争力的教育政策,创造世界级的劳动力 |
7.1.3 投资建设先进的科技信息基础设施 |
7.2 构建科技竞争市场,激励有效创业 |
7.2.1 高效的科技资源配置体制加速了资本市场的开放 |
7.2.2 培育科技创业支撑体系,提升公民创业能力 |
7.2.3 提高政府效率,支持社会创新 |
7.3 保持、推进社会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步 |
7.3.1 发动清洁能源革命 |
7.3.2 支持先进的汽车技术 |
7.3.3 扩大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的利用 |
第8章 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科技政策 |
8.1 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及评价 |
8.1.1 我国科技政策的共性与变化 |
8.1.2 我国科技政策的时间维度 |
8.1.3 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主体及模式 |
8.1.4 我国科技政策的偏误 |
8.1.5 我国科技政策的局限性 |
8.2 美国科技政策对我国科技政策制定的启示 |
8.2.1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为科技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
8.2.2 强化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作用,推进科技成果商业化 |
8.2.3 抢占先机,完善高新技术发展战略 |
8.2.4 鼓励自主创新,实现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日本国家创新体系(NIS)经验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境外理论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实证研究综述 |
1.4 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性贡献 |
第2章 概念释义与NIS 理论框架 |
2.1 概念释义与辨析 |
2.1.1 国家创新体系界定 |
2.1.2 技术创新概念 |
2.1.3 概念辨析 |
2.2 NIS的理论基石与模式 |
2.2.1 亚当·斯密与马克思的理论萌芽 |
2.2.2 STI、线性与链环模型理论 |
2.2.3 创新主体相关的创新理论 |
2.2.4 埃兹科维茨的三重螺旋理论 |
2.2.5 贝塔朗菲的系统论与哈肯的协同论 |
2.2.6 切萨布鲁夫的开放式创新理论 |
2.3 NIS理论的硬核与保护带 |
2.3.1 NIS的理论硬核 |
2.3.2 NIS理论保护带 |
2.4 NIS理论的结构体系 |
2.4.1 伦德瓦尔的NIS结构体系观 |
2.4.2 国内学者的NIS结构体系观 |
2.4.3 日本的NIS结构体系实例 |
第3章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与背景 |
3.1 技术改造到创新立国的历史嬗变 |
3.1.1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NIS初具雏形 |
3.1.2 战后经济恢复期:从技术改造到技术引进 |
3.1.3 经济高速与稳定增长期:技术立国战略 |
3.1.4 平成经济萧条期:科技创造立国战略 |
3.2 推动日本构建NIS的国际背景 |
3.2.1 竞争时代、模块化与新兴经济体 |
3.2.2 美国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新动向 |
3.2.3 欧洲科技创新体系环境的变化 |
3.3 促进日本建设NIS的国内背景 |
3.3.1 赶超时代向后赶超时代转型 |
3.3.2 日本需要尽快恢复经济活力 |
3.3.3 推进绿色创新与生活创新 |
3.3.4 对日本产学官联盟的微词 |
3.3.5 日本民族自强的文化意识 |
第4章 日本制度创新的构筑者:政府部门 |
4.1 日本政府科技创新推进体制 |
4.1.1 日本科技政策演进简要回顾 |
4.1.2 日本科技创新体制机能的强化 |
4.1.3 科技基本计划审议机制与效果 |
4.2 日本政府的科技法律体系 |
4.2.1 日本的科技法律制度体系 |
4.2.2 《科学技术基本法》的制定 |
4.2.3 促进知识产权化的法律制度 |
4.3 日本政府的研发体制改革 |
4.3.1 研发体制改革设想 |
4.3.2 振兴基础科学研究 |
4.3.3 研发机构独法化改革 |
4.3.4 研发资金的制度改革 |
第5章 日本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的源头:大学 |
5.1 强化大学的知识创新与研究能力 |
5.1.1 日本研究型大学历史回溯 |
5.1.2 强化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
5.1.3 提高大学的研究开发能力 |
5.2 日本大学技术转移的体制与模式 |
5.2.1 构筑大学技术转移管理体制 |
5.2.2 大学技术转移的运作模式 |
5.2.3 日本大学技术转移的效果 |
5.3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的发展 |
5.3.1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类型 |
5.3.2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制度 |
5.3.3 日本大学衍生风险企业进展 |
第6章 日本技术与管理创新的承担者:企业 |
6.1 日本企业创新的总体特点 |
6.1.1 日本企业创新源于赶超经济 |
6.1.2 研发、生产与技术引进结合 |
6.1.3 隐性知识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
6.1.4 鲜有原始性创新的种种质疑 |
6.2 日本企业独特的管理创新 |
6.2.1 构筑竞争的组织能力 |
6.2.2 内外联动的时时创新 |
6.2.3 日本企业生产管理创新 |
6.2.4 管理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
6.3 日本企业创新的研发活动 |
6.3.1 企业承担主要研发经费 |
6.3.2 企业研发重视应用开发 |
6.3.3 企业研发组织体制健全 |
6.4 独立主义向开放式创新模式转型 |
6.4.1 大企业的“独立主义” |
6.4.2 垂直统合型创新案例:丰田公司 |
6.4.3 封闭式创新模式并不绝对 |
6.4.4 线性创新模式日渐落伍 |
6.4.5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端倪 |
6.5 日本企业创新模式转型评论 |
第7章 日本技术创新的传承者:技能型人力资本 |
7.1 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的学校教育 |
7.1.1 学校培育模式的实用性 |
7.1.2 学校培养模式的高学历化 |
7.2 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的企业教育 |
7.2.1 在职培训模式 |
7.2.2 脱产训练模式 |
7.2.3 自我开发模式 |
7.2.4 函授课程模式 |
7.2.5 企业中的轮岗制 |
7.3 技能型人力资本培育的政府支持 |
7.3.1 建立分担促进机制 |
7.3.2 制定帮扶鼓励政策 |
7.3.3 与行业协会合作办学 |
7.3.4 营造尊重和重视的氛围 |
7.3.5 制定国家技能鉴定制度 |
第8章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创新主体联盟 |
8.1 日本产学联盟的多元化模式 |
8.1.1 日本产学联盟的基本模式 |
8.1.2 日本产学联盟的创新模式 |
8.2 日本产学联盟模式的新进展 |
8.2.1 共同研究模式规模扩大 |
8.2.2 受托研究模式规模下降 |
8.2.3 大学衍生企业取得成效 |
8.2.4 就业体验实施率增幅显着 |
8.2.5 大学技术转移项目增加 |
8.3 日本产学官联盟的三重螺旋模式 |
8.3.1 日本产学官联盟的界定 |
8.3.2 日本对产学官联盟认识的深化 |
8.3.3 “产”在三重螺旋模式的跨边界行为 |
8.3.4 “学”在三重螺旋模式的跨边界组织 |
8.3.5 “官”为三重螺旋模式提供创新环境 |
8.4 日本创新主体联盟的评论 |
8.4.1 日本产学模式多元化成效显着 |
8.4.2 产学模式处于“官”的主导之下 |
8.4.3 中小企业的产学联盟更为活跃 |
8.4.4 开放式创新联盟已初露端倪 |
8.4.5 日本产学联盟尚存在的问题 |
8.4.6 日本产学官三重螺旋模式的不足 |
第9章 日本国家创新水平评估: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法 |
9.1 国家创新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9.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9.1.3 构建创新水平指标体系 |
9.2 国家创新水平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
9.2.1 主成分分析方法 |
9.2.2 聚类分析方法 |
9.3 日本国家创新水平的实证评估 |
9.3.1 创新水平指标相关系数矩阵 |
9.3.2 方差检验创新水平指标 |
9.3.3 因子提取创新水平指标 |
9.3.4 创新水平指标的因子命名 |
9.3.5 创新水平指标主成分得分 |
9.3.6 创新水平指标的聚类分析 |
9.4 日本国家创新水平的评估结果 |
第10章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经验与启示 |
10.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成就与经验 |
10.1.1 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 |
10.1.2 日本企业积极推行信息化 |
10.1.3 日本信息化迅速发展 |
10.1.4 研发投入居世界领先水平 |
10.1.5 技术贸易居世界领先水平 |
10.1.6 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 |
10.2 比较中显现日本NIS建设的不足 |
10.2.1 技术转移与美国差距显着 |
10.2.2 日本信息化水平仍落后于美国 |
10.2.3 日本的基础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
10.2.4 人才培养与合作研究国际化水平低 |
10.2.5 日本在应用IT技术方面的欠缺 |
10.2.6 认识与推进开放式创新不足 |
10.3 日本NIS建设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
10.3.1 借鉴日本产学联盟经验的启示 |
10.3.2 借鉴日本产学官联盟经验的启示 |
10.3.3 借鉴日本NIS发展战略的启示 |
10.4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5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10)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与研究背景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世界城市 |
(二) 高等教育多样性 |
(三) 高等教育同质化 |
四、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高等教育的同质化 |
(二) 关于高等教育的多样性 |
(三) 关于高等教育与城市互动 |
(四) 关于高等教育系统的耗散结构 |
五、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系统分析法 |
(三) 案例分析法 |
六、 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整体框架结构图 |
第一章 走向世界城市的北京高等教育 |
一、 北京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一) 全面恢复与初步发展时期 (1977-1988 年) |
(二) 稳步发展和加快改革时期(1989-1998 年) |
(三) 加快发展和提升质量时期(1999-2008 年) |
(四)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时期(2009-至今) |
二、 北京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
(一) 世界城市的建设机遇 |
(二) 世界城市的建设需求 |
(三) 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
第二章 世界城市高等教育的多样性 |
一、 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特征 |
(一) 办学体制多样性 |
(二) 管理体制多样性 |
(三) 资金来源多样性 |
(四) 学位结构多样性 |
(五) 学生群体多样性 |
(六) 办学形式多样性 |
(七) 师资构成多样性 |
二、 世界城市发展驱动高等教育多样性 |
(一) 互动发展——驱动高等教育多样性 |
(二) 学术之都——驱动学术多样性繁荣 |
(三) 有序竞争——驱动多样性持续发展 |
三、 高等教育的趋同与趋异 |
(一) 竞争的驱动 |
(二) 全球化背景 |
(三) 阶段性趋同 |
(四) 多样性趋势 |
(五) 创新性回应 |
第三章 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形成机理分析 |
一、 高等教育的耗散结构基础 |
(一) 耗散结构与自组织关系 |
(二) 耗散结构与非平衡理论 |
二、 高等教育系统多样性的自组织与演化 |
(一) 系统的多样性和自组织 |
(二) 自组织多样性系统演化 |
(三) 多样性系统的持续发展 |
三、 高等教育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机理 |
(一) 系统的开放性与熵减机制 |
(二) 远离平衡态与资源互补机制 |
(三) 非线性的特征与耦合机制 |
(四) 耗散结构形成的涨落机制 |
第四章 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促进机制与理论框架 |
一、 高等教育多样性内涵发展与协同创新 |
(一) 高等教育多样性的内涵发展 |
(二) 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多样性发展 |
二、 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繁荣机制 |
(一) 世界城市与高等教育的深度互动 |
(二) 高等教育多样性的繁荣机制 |
三、 高等教育多样性有序演化机理 |
(一) 系统演化机理分析 |
(二) 系统演化协同适应 |
(三) 系统的有序化演进 |
四、 高等教育多样性发展理论框架 |
(一) 自组织系统演化 |
(二) 复杂巨系统演化 |
第五章 北京高等教育多样性发展策略 |
一、 协同性策略 |
(一) 国际化发展策略 |
(二) 协同创新策略 |
(三) 与城市深度互动策略 |
二、 建构性策略 |
(一) 区域高等教育总体规划 |
(二) 创业型大学建设计划 |
(三) 科教发展战略联盟计划 |
(四) 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科技创新计划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致谢 |
四、领先进入新世纪 思科世纪末回眸(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研究[D]. 范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戈登奖”获奖项目的分析[D]. 任林芳. 河北大学, 2019(08)
- [5]人与历史—普希金30年代创作研究[D]. 洪新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6]美国21世纪技能教育改革研究[D]. 邓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7]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D]. 刘文. 东南大学, 2016(12)
- [8]美国科技政策及效应研究[D]. 马欣员. 吉林大学, 2014(03)
- [9]日本国家创新体系(NIS)经验与绩效研究[D]. 郑成功. 辽宁大学, 2013(11)
- [10]世界城市高等教育多样性研究[D]. 宫天然. 首都师范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