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P_(60)钢轨状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单祖胜[1](2021)在《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南山区铁路因铺设年代久远且地形较为复杂,较多采用有缝线路设计,并且小半径曲线应用广泛。受车轮状态和钢轨接头影响,接头区轮轨作用机理复杂,作用荷载较大,因此山区普速铁路容易产生接头伤损、钢轨磨耗和道床翻浆等病害,给养护维修工作带来较大压力。无缝线路消除了钢轨接头,降低轮轨冲击作用,开展既有山区铁路无缝线路改造应用是一种较为显着改善线路能力,并降低养修工作量的措施。随着无缝线路技术理论逐步成熟,轨道部件强度逐步提升,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改造应用具备可行性。此外,无缝线路改造过程中作业方法对其铺设质量有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结合现场应用,对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应用技术开展研究,为无缝线路改造技术方法优化提供支撑。本文对国内外小半径曲线地段无缝线路应用现状进行了调研,对有缝线路轨道部件主要伤损及成因进行了分析,依托水红线山区铁路无缝线路改造对山区铁路无缝线路应用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得到以下基本结论:(1)有缝线路由于存在钢轨接头,轮轨作用在接头区显着增强,从而对轨道部件形成较大冲击作用,使得接头区病害时有发生并且不易从根本解决。(2)我国铁路目前形成了多种无缝线路稳定性技术理论,通过对“无缝线路不等波长”等理论的研究可知,无缝线路稳定性主要受曲线半径、钢轨初始弯曲、道床阻力和扣件性能等影响。(3)山区铁路铺设无缝线路技术改造过程中,作业流程、作业方法和卡控措施能有效提升作业进度、质量和安全。无缝线路铺设时,应力放散是技术改造的重点,其中龙头扣件锁定状态、钢轨拉伸量、分段放散方法和滚筒安装位置等都会对锁定轨温及无缝线路稳定性造成影响。(4)通过静态、动态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小半径曲线换铺无缝线路后轨道设备整体质量得到显着提升,其中静态检测峰值超3mm的不平顺数量下降44.7%,轨检车I、II级分减少75%,单元TQI平均值降低35%。无缝线路改造后,养护维修工作量降低约75%,在伤损处理和线路捣固方面可大幅节省人工成本。(5)无缝线路铺设后,应有针对性的开展钢轨打磨和线路捣固等养护维修工作,消除小半径曲线地段钢轨伤损、轨面及焊缝不平顺和线路不平顺等病害,并对扣件紧固状态持续关注。
韦少东[2](2021)在《重载铁路曲线线路几何参数和运营参数对钢轨磨耗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重载铁路运输因其成本低、载重多和运量大等优势,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青睐。大力发展重载铁路运输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是煤炭和矿石资源运输的主要方式。随着轴重和运行速度的增加,轮轨冲击作用加剧,导致钢轨出现压溃和剥离等破坏形式。影响重载铁路钢轨破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钢轨磨耗,尤其在小半径曲线地段钢轨磨耗更加严重。因此,研究及解决重载铁路曲线段钢轨磨耗是铁路安全运营和节省维修成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轮轨多点接触和钢轨廓形磨耗预测方法为理论支撑,在阅读了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应用UM软件建立重载铁路车-轨耦合模型;其次,深入研究重载铁路曲线段钢轨磨耗的发展规律;最后利用钢轨廓形磨耗预测方法,研究了曲线半径、外轨超高、轨底坡、运行速度和货车轴重等参数对钢轨磨耗的影响。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曲线半径增大,外轨侧磨值和钢轨磨耗功率均呈显着减小的变化趋势,建议在铁路选线设计时尽量采用半径大于800m的曲线。随着外轨超高的增大,外轨侧磨值在均衡超高处最小;设置恰当的过超高可以有效减缓外轨侧磨。随着轨底坡的增大,外轨侧磨累积磨耗深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在轨底坡为1:50和1:40时外轨累积磨耗深度较小,恰当的轨底坡可以减缓外轨侧磨。较小的轮轨摩擦系数可以减小钢轨磨耗,建议在小半径曲线地段通过及时打磨钢轨和涂油处理来减小钢轨磨耗。(2)随着运行速度增大,外轨侧磨累积磨耗深度和钢轨磨耗功率显着增大;垂磨累积磨耗深度先减小后增大,在均衡速度处最小,这表明曲线段重载车辆运行速度在均衡速度附近时可以有效减缓钢轨磨耗。随着货车轴重增大,钢轨累积磨耗深度和钢轨磨耗功率显着增大,这表明较小的货车轴重可以降低曲线段钢轨磨耗,但由于重载铁路运输的需求很难通过减小轴重来减缓钢轨磨耗。当曲线半径为600m时,外轨侧磨量随通过曲线的混合单辆车次增加呈线性增大,当通过混合单辆车次增加515463次时,外轨侧磨值增加1mm;当曲线半径为5000m时,外轨垂磨量随通过曲线的混合单辆车次增加同样呈线性增大,当通过混合单辆车次增加467289次时,外轨垂直磨耗深度增加1mm。(3)随着外轨侧磨深度由0mm增大至6mm时,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分别增大了54%和62%,重载车辆运行安全性显着降低;轮轨垂向力和轮轨横向力分别增大了32%和24%,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略有加剧。随着钢轨垂直磨耗深度由0mm增大至8mm时,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分别增大了56%和89%,钢轨垂直磨耗和外轨侧磨对车辆运行安全性都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建议钢轨垂直磨耗与外轨侧磨达到限值时,应及时打磨维修钢轨或更换新轨。
李浩[3](2020)在《高速铁路动车所咽喉区轨道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截止2019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已建成动车所66个。我国动车所线路设计标准低,岔区轨道曲线半径较小,咽喉区通过能力不足。小半径曲线上线路受列车冲击作用较大,病害频发,线路条件恶劣,养护维修困难,脱轨事故时有发生。而动车组在动车所内调车转线时的运行速度受到道岔咽喉区通行能力、调度编排、安全防控、运输经济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咽喉区动车组通行能力又与动车组车型及构造、线路状态、轮轨关系等多种条件有关,因此,有必要结合动车组车型对动车所咽喉区动力学行为及控制技术开展深入研究。本论文结合理论模型和现场测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广州东及北京南动车所的小半径曲线和小号码道岔,采用多种类型的动车组进行了现场测试,得到了动车所咽喉区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咽喉区的脱轨系数、轮轨横向力指标易接近限值,表明动车组在通过咽喉区时存在较大的轮轨横向作用和脱轨风险。此外,不同类型动车组通过咽喉区时轨道动力学行为差异显着。动车组的不同的车轮踏面廓形、车辆定位刚度会显着影响车辆通过咽喉区的动力学性能。(2)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考虑车钩缓冲装置,建立了CRH380A型、CRH380B型、CRH5型高速动车组和25T客车的不同车型的动车组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柔性轨道模型;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多点接触算法的轮轨接触关系,建立了车辆-小半径曲线/小号码道岔的空间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建立了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预测模型。(3)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对动车所小半径曲线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1)评估了高速动车组低速通过典型动车所内小半径反向曲线的安全性能,给出了不同线路不平顺条件下的最大允许通过速度;曲线半径的增大可以提升动车组小半径曲线通过的安全性能。2)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选取广州东和太原南动车所线路,对小半径曲线的钢轨磨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钢轨磨耗大小的位置依次为曲线中点>曲线圆直点>曲线直圆点;累计磨耗深度由大到小依次为R200、R250、R300、R350;钢轨磨耗范围随车速增大而减小,直圆点磨耗范围最大。3)基于不同动车组类型、车轮踏面及车辆定位刚度等动车组技术参数,对小半径曲线动力学行为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四种车辆类型的轮轨安全性、磨耗情况从小到大依次为CRH380A、25T普速客车、CRH5、CRH380B;LM和LMA型车轮踏面等效锥度最小、适应性最好;定位刚度较大时轮轨横向作用大,定位刚度差异对横向作用各项指标的影响幅度在10%以上。4)基于轨道结构对动车组通过小半径曲线的动力学行为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CHN60钢轨在轨道几何状态的保持、下部结构受力上要明显优于CHN50钢轨;车辆动力性能随线路钢轨磨耗的增大会增大,曲线线路磨耗主要影响脱轨系数;钢轨润滑后,脱轨系数在曲线各个位置均要小于润滑前;而轮轨横向作用力在钢轨润滑后曲线中部位置处有较大程度的减小;在曲线中部及出曲线位置处,轨面潮湿时对轨道的横向作用要显着小于轨面干燥状态。(4)基于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对动车所小号码道岔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1)小号码道岔在转辙器与辙叉区部分,动力学指标变化较为剧烈,在岔心位置产生突变,出现峰值。当侧向通过速度达到或接近道岔设计容许速度时,轮重减载率等指标超过或接近限值要求,说明动车组侧向通过道岔时,存在一定安全风险。2)基于不同动车组类型和车辆定位刚度动车组技术参数,对动车组侧向通过小号码道岔的动力学行为控制技术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通过9号和12号道岔的动力学行为、安全性情况和磨耗水平由优到差为CRH380A>CRH5>CRH380B;在导曲线中部,定位刚度较小的CRH380A型车对道岔的横向作用要显着小于CRH380B型车。3)考虑道岔结构特点,对基于道岔结构类型的动车组通过小号码道岔动力学行为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CHN60钢轨道岔各项动力学指标均要优于CHN50钢轨道岔;相比于固定辙叉结构,采用可动心轨结构能有效降低轮轨相互作用,减小轮轨磨耗,降低脱轨风险。4)确定了道岔导曲部不平顺管理限值,当道岔区导曲部位存在复合不平顺时,其安全风险要大于水平、轨向不平顺。
杨翠平[4](2020)在《铁路曲线地段钢轨生存寿命评估模型与分析》文中指出钢轨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伤损程度超过允许阈值时,将严重威胁到铁路系统的行车安全和经济效益。虽然各路局针对钢轨制定了有效的养护维修策略,但仍有严重伤损得不到及时检测和处理的现象发生。尤其在山区铁路地段,由于线路设计曲线半径偏小、所处环境的地质气候条件较差,列车通经过小半径曲线段轨道时,巨大的轮轨冲击作用和钢轨服役环境下各种风险因素,都将进一步增大钢轨的伤损发生率。在此背景下,针对小半径曲线段钢轨,分析各类风险因素对钢轨实际劣化过程的影响,预测钢轨生存寿命以确定适当的换轨时机,真正实现钢轨的状态修,有利于我国山区铁路运营安全和维修成本的双重控制。本文以西南某铁路局管内山区正线为背景,整理钢轨的状态普查结果和维修记录,针对半径小于1200m的曲线段钢轨生存寿命评估与分析等问题展开了研究。首先,基于钢轨状态劣化特性,考虑到山区铁路实际服役环境复杂多变,结合钢轨网格化管理方法的思路,根据轨道的实际线路信息将钢轨按照不同的长度细分成较小的网格单元,划分过程中使网格内关键风险因素保持一致,依据里程信息整合各个钢轨网格单元内的相关状态数据,对不同空间位置处钢轨生存寿命构建预测建模。其次,将生存分析方法用于小半径曲线钢轨生存寿命评估中,依据钢轨历史状态信息建立加速失效时间模型(Accelerated Failure Time Model,AFT),在考虑钢轨状态劣化特性的基础上,对各网格单元内钢轨分别按疲劳伤损程度和实测磨耗值进行钢轨状态划分,构建疲劳伤损寿命预测模型和磨耗寿命预测模型,对比不同描述钢轨病害发生规律的风险函数,发现Weibull函数最符合实际伤损分布规律。最后,以某山区单线里程范围K159+000~K750+000内曲线段钢轨为研究对象进行模型验证。整理各网格单元钢轨伤损和磨耗的历史检测数据,以及相关线路信息,基于构建的钢轨生存寿命预测模型,完成不同风险因素对钢轨重伤事件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预测不同半径范围钢轨的疲劳伤损寿命和磨耗寿命。通过对比分析模型评估结果与钢轨实际使用寿命,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满足铁路系统对运营风险控制的管理需求,分析结果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王帅[5](2019)在《便携式钢轨磨耗测量小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轨道在曲线地段,由于轨道对列车的导向作用,轮缘与钢轨不可避免的产生接触摩擦,这种摩擦直接造成曲线外股钢轨产生侧面磨耗。《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对由于钢轨侧面磨耗和垂直磨耗形成的钢轨重伤均做出了数值规定,由于磨耗造成的钢轨重伤,同样对行车安全构成隐患。工务部门对钢轨磨耗的测量一直沿用专用的钢轨磨耗测量仪定期对磨耗钢轨进行检测。对于小半径曲线繁多的山区铁路,曲线钢轨磨耗检测工作异常繁重,耗费大量的人力。并且这种方法需要人为的确定测量点,数据也得人为记录,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容易漏检一些磨耗严重部位。便携式钢轨磨耗测量小车主体由外部走行车和内部测量车两部分组成,外部走行车通过调心轴承将测量车压附于基准面,测量车通过四个走行轮分别密贴于轨颚和非工作边,既保证了测量基准,又可以使小车自由移动。内部测量车通过连杆搭在另一侧钢轨上,进而保证了整体的水平,调心轴承是内部测量车和外部走行车唯一连接构件,它的使用可以消除走行车晃动对测量车的影响,测量的基准就得以保证。两个测量用编码器分别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保证测量轮接触指定测量部位。距离传感器采用的是计数器的方案,通过计数器记录走行轮的转动圈数来测量走行距离,这是一种非常经济且可靠的方法。小车在推行过程中始终以轨颚及非工作边为测量基准,测量用编码器在测量臂的带动下随着钢轨不同的磨损程度而产生不同的旋转角度,计数器在走行轮转动时不断发出通断信号;这三路数据通过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处理后的数据显示于终端设备,数据以电子表格形式存储,并可以通过U盘转储至上位机进行分析。
杨旭东[6](2018)在《宁芜线小半径曲线地段铺设无缝线路研究》文中认为无缝线路是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可以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减少线路病害的发生,延长维修周期,在铁路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但在小半径曲线地段铺设无缝线路,对线路的铺设和养护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文针对宁芜线小半径曲线地段拟铺设无缝线路的2种强化方案,从钢轨强度和无缝线路的稳定性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和检算,提出可采用方案一铺设无缝线路。
吴勇[7](2017)在《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防控》文中研究说明安全是铁路的生命线。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是铁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和社会对铁路最基本的要求。安全是指生产过程中,人员不发生伤害或财产不发生损毁的一种有序状态,事故是生产过程中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失去控制的产物,安全的本质就是消除或防控与事故发生密切相连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职场环境和管理制度缺陷,达到生产过程不发生人员伤害或财产损毁的目的。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动车组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后,原铁道部党组准确指出当前的铁路安全现状: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管理问题是铁路最大的风险源。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运用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以铁路运输生产中的危险和隐患为风险管控对象,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隐患事件链过程识别研判,确认危险和隐患的本质规律,采取技术或管理的手段,主动决策,超前防范,消除或控制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隐患。本文通过2010-2015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铁路行车事故数据的研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将事故按性质等级、原因类型、专业系统等分类统计,将行车事故的原因归纳为人——违章违纪、机——设备不良、环境——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管理等4个方面4种类型,其中管理存在于各种原因类型中。由于管理者水平、管理手段、方法限制,加上未识别的人、机、环境等安全隐患的叠加,风险管控不力,导致列车脱轨、施工等恶性行车事故易发多发;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列车脱轨、施工、作业等铁路典型行车事故,找出事故的基本事件,特别是管理基本事件重要度,提出安全防范措施,服务于安全生产,阻断安全风险,促进铁路安全发展。
和振兴,胡新明,王小韬[8](2016)在《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非正常磨耗的治理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较多,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人迹罕至、交通不便,给线路的日常养护维修带来困难,预防和治理小半径曲线地段的钢轨非正常磨耗是保持复杂艰险山区铁路服役状态的重要举措。以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地段钢轨非正常磨耗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研究为基础,结合复杂艰险山区铁路特点,从优化曲线地段轨道设计、钢轨合理打磨与润滑、保持车轮圆顺度等方面给出了综合预防和治理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地段钢轨非正常磨耗的方法。
张波[9](2015)在《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轨枕及扣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行《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后,半径小于300m的曲线地段不宜铺设混凝土枕的这一规定被取消。小半径曲线线路铺设混凝土枕得到扩大。虽然,通过对小半径曲线混凝土枕扣件进行改造后可以满足曲线轨距加宽要求,但是,仍然存在混凝土枕在小半径曲线使用后出现的特殊病害:挡肩挤坏从而无法保持轨距,承轨槽的压溃、磨损导致的钢轨小反,轨距保持不良,维修的工作量大等问题,严重影响轨道的框架强度及使用年限。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在小半径曲线使用的混凝土枕,要么是直接使用普通线路轨枕,导致的结果是曲线维修工作量大、使用寿命短、有的地段又不得不换回木枕;要么使用改造后的试验小半径轨枕,但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没有得到推广。本文通过对小半径曲线普通混凝土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既有混凝土轨枕、扣件在小半径曲线上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探讨,进行综合分析后,针对小半径轨距加宽、加宽逐渐递变及钢轨侧磨后的改轨距作业特点,结合轨枕、扣件结构进行组合优化设计并进行检算。并在衡阳工务段衡北编组场峰下溜1、溜3正式进行小半径轨枕及扣件试铺、试装,针对试铺效果进行分析总结。通过试验铺设和效果观测,基本达到了研制目标和效果,现场的轨道框架强度得到加强、轨道的几何尺寸保持期长、基本克服了普通混凝土轨枕的病害、为工务段日常的小半径曲线养护维修提供了参照和依据,工作量得到了减少,劳动效率得到了提高,维修成本进一步降低。
赵德玺[10](2015)在《陇海线小半径曲线维修与强化措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兰州局管内陇海线小半径曲线轨道不平顺的发展规律及变化趋势分析,论文开展了小半径曲线区段轨道不平顺成因研究,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小半径曲线轨道养护维修方式及曲线轨道结构强化措施,并在陇海线典型小半径曲线进行了对比试验观测,试验表明,论文提出的曲线轨道维修方式和强化措施可有效提高维修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延长线路设备的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论文利用轨道检查小车和轨检车测试数据,采用动静态对比分析方法,对小半径曲线TQI特征与维修周期的TQI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首先,明确了轨检车数据来源,全部采用总公司轨检车检测数据,为有效开展试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对小半径曲线轨道状态变化速率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传统大机维修与大机精确维修作业后小半径曲线TQI值变化情况,研究了不同大机作业模式的维修效果,提出了小半径曲线的轨道养护维修模式建议。论文针对小半径曲线轨道状态变化速率快的特点,在陇海线选取了14条不同半径曲线开展了不同强化措施的对比试验。通过轨道状态变化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既经济有符合陇海线运输需求的小半径曲线用钢轨类型,即R-300m曲线使用U78轨,其使用寿命可达30个月以上,同时,采用钢轨打磨作业,可有效减少钢轨伤损和钢轨波浪形磨耗;通过不同小半径曲线轨道加强设备对比试验,从减缓钢轨磨耗、减少联接零件伤损、提高轨道结构强度等方面,研究提出了小半径曲线轨道加强设备方案。
二、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P_(60)钢轨状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P_(60)钢轨状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1 无缝线路技术现状 |
1.2.2 无缝线路计算参数 |
1.2.3 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技术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有缝线路轨道部件主要伤损及原因分析 |
2.1 钢轨 |
2.1.1 钢轨疲劳伤损 |
2.1.2 钢轨磨耗 |
2.2 钢轨接头 |
2.2.1 接头处几何尺寸不良 |
2.2.2 接头错牙和低塌 |
2.2.3 接头超垫 |
2.2.4 接头联结零件病害 |
2.3 扣件病害 |
2.3.1 弹条断裂 |
2.3.2 扣件部件失效 |
2.4 轨枕病害 |
2.4.1 轨枕裂纹 |
2.4.2 轨枕伤损 |
2.5 道床病害 |
2.5.1 道床脏污及翻浆 |
2.5.2 弹砟空吊 |
2.6 小结 |
3 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稳定性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无缝线路稳定性因素 |
3.1.1 道床横向阻力 |
3.1.2 轨道框架刚度 |
3.1.3 温度力 |
3.1.4 轨道初始不平顺 |
3.1.5 其他影响因素 |
3.2 无缝线路稳定性检算方法 |
3.2.1 统一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公式 |
3.2.2 不等波长稳定性计算公式 |
3.2.3 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分析 |
3.3 无缝线路稳定性影响因素计算分析 |
3.3.1 不同曲线半径 |
3.3.2 不同钢轨类型 |
3.3.3 不同道床阻力 |
3.4 小半径曲线地段无缝线路稳定性仿真分析 |
3.4.2 不同曲线半径 |
3.4.3 不同道床阻力 |
3.5 小结 |
4 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改造技术方法 |
4.1 水红线概况 |
4.2 技术改造流程及方法 |
4.2.1 长轨列车卸轨 |
4.2.2 无缝线路铺设 |
4.2.3 应力放散 |
4.2.4 钢轨焊连 |
4.2.5 焊缝探伤 |
4.3 技术改造卡控措施 |
4.3.1 人工拨轨 |
4.3.2 应力放散 |
4.3.3 钢轨接头焊接 |
4.3.4 焊缝探伤 |
4.3.5 胶结作业 |
4.4 小结 |
5 小半径曲线铺设无缝线路应用效果及养修重点 |
5.1 设备质量对比分析 |
5.1.1 轨检仪检测数据对比分析 |
5.1.2 轨检车数据对比分析 |
5.1.3 钢轨爬行观测对比分析 |
5.1.4 线路设备质量对比分析 |
5.1.5 钢轨伤损对比分析 |
5.2 养修成本对比分析 |
5.3 养修重点整治工作 |
5.3.1 扣件扣压力 |
5.3.2 钢轨焊接接头 |
5.3.3 胶结绝缘接头 |
5.3.4 轨道不平顺 |
5.3.5 曲线超高调整 |
5.4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重载铁路曲线线路几何参数和运营参数对钢轨磨耗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钢轨磨耗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钢轨磨耗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钢轨磨耗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 |
2.1 车辆模型 |
2.1.1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拓扑图 |
2.1.2 车辆运动方程 |
2.1.3 车辆模型建立 |
2.2 轮轨模型 |
2.2.1 钢轨型面 |
2.2.2 车轮踏面 |
2.3 轮轨接触模型 |
2.3.1 轮轨接触几何 |
2.3.2 轮轨滚动接触模型 |
2.4 轮轨磨耗模型 |
2.4.1 轮轨磨耗模型 |
2.4.2 摩擦系数的选择 |
2.5 轨道不平顺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动力仿真分析 |
3.1 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评价指标 |
3.1.1 车辆安全性评价指标 |
3.1.2 车辆平稳性评价指标 |
3.1.3 车轮与轨道动态相互作用评价指标 |
3.1.4 钢轨磨耗评价指标 |
3.2 模型验证 |
3.2.1 动力响应验证 |
3.2.2 车辆临界速度验证 |
3.3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动力仿真分析 |
3.3.1 轮轨动力特性分析 |
3.3.2 钢轨磨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曲线段重载铁路钢轨磨耗影响因素分析 |
4.1 线路几何参数对钢轨磨耗影响分析 |
4.1.1 曲线半径的影响 |
4.1.2 外轨超高的影响 |
4.1.3 轨底坡的影响 |
4.1.4 缓和曲线长度的影响 |
4.1.5 轮轨摩擦系数的影响 |
4.2 运营参数对钢轨磨耗的影响分析 |
4.2.1 运行速度的影响 |
4.2.2 货车轴重的影响 |
4.2.3 货车运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不同磨耗状态下轮轨动力特性分析 |
5.1 外轨不同侧磨状态下轮轨动力特性分析 |
5.1.1 外轨侧磨工况 |
5.1.2 轮轨动力特性分析 |
5.2 钢轨不同垂直磨耗状态下轮轨动力特性分析 |
5.2.1 钢轨垂磨工况 |
5.2.2 轮轨动力特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高速铁路动车所咽喉区轨道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动车所轨道技术应用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小半径曲线列车通过运行安全性研究现状 |
1.3.2 小号码道岔通过运行安全性研究现状 |
1.3.3 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研究现状 |
1.3.4 既有研究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动车所咽喉区轨道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
2.1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1.1 测试方法 |
2.1.2 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 |
2.2 动车所小半径曲线动力测试 |
2.2.1 R250m曲线段动力响应 |
2.2.2 车辆类型的影响 |
2.3 动车所小号码道岔动力测试 |
2.3.1 9号道岔动力响应 |
2.3.2 车辆类型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动车组车辆-轨道/道岔耦合动力学模型 |
3.1 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1.1 四种车辆参数比较 |
3.1.2 车辆动力学模型 |
3.1.3 车钩缓冲装置动力学模型 |
3.1.4 列车组空间动力学模型 |
3.2 轨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2.1 柔性轨道模型 |
3.2.2 道岔结构模型 |
3.2.3 轨道不平顺 |
3.3 轮轨接触模型 |
3.3.1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 |
3.3.2 轮轨多点接触算法 |
3.4 磨耗伤损预测模型 |
3.5 安全性评判指标 |
3.6 仿真模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4 动车所小半径曲线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技术 |
4.1 动车所小半径曲线动力学行为 |
4.1.1 动车所R200反向曲线 |
4.1.2 动车所R250反向曲线 |
4.1.3 动车所R300反向曲线 |
4.2 动车所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预测 |
4.2.1 R200m小半径曲线 |
4.2.2 R250m小半径曲线 |
4.2.3 R300m小半径曲线 |
4.2.4 R350m小半径曲线 |
4.3 基于动车组技术参数的控制技术 |
4.3.1 动车组类型的影响 |
4.3.2 车轮踏面等效锥度的影响 |
4.3.3 横向定位刚度的影响 |
4.4 基于轨道结构的控制技术 |
4.4.1 钢轨类型的影响 |
4.4.2 钢轨磨耗程度的影响 |
4.4.3 钢轨润滑状态的影响 |
4.4.4 钢轨潮湿状态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动车所道岔区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技术 |
5.1 动车所道岔区动力学行为 |
5.1.1 9号道岔的动力学行为 |
5.1.2 12号道岔的动力学行为 |
5.1.3 两种号码道岔响应对比 |
5.2 基于动车组技术参数的控制技术 |
5.2.1 动车组类型的影响 |
5.2.2 横向定位刚度的影响 |
5.3 基于道岔结构类型的控制技术 |
5.3.1 岔区钢轨类型的影响 |
5.3.2 心轨结构类型的影响 |
5.4 动车所道岔区导曲线部位不平顺控制要求 |
5.4.1 9号道岔控制要求 |
5.4.2 12号道岔控制要求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铁路曲线地段钢轨生存寿命评估模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钢轨使用寿命评估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病害机理分析的寿命预测模型 |
1.2.2 基于失效统计分析的寿命评估模型 |
1.3 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于非均匀网格的钢轨病害风险分析 |
2.1 钢轨非均匀网格化使用寿命评估方法概述 |
2.1.1 钢轨状态劣化特性总结 |
2.1.2 钢轨使用寿命非均匀网格化管理定义 |
2.1.3 非均匀网格化管理方法应用优势 |
2.2 生存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2.2.1 生存分析重要概念 |
2.2.2 生存分析主要方法 |
2.3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的钢轨磨耗修正 |
2.3.1 仿真软件介绍 |
2.3.2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建立 |
2.3.3 钢轨磨耗计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半径曲线段钢轨生存寿命分析模型建立 |
3.1 建模思路 |
3.1.1 对劣化异质性的考虑 |
3.1.2 对劣化不确定性的考虑 |
3.1.3 对劣化多阶段性的考虑 |
3.1.4 对劣化联动性的考虑 |
3.2 模型构建 |
3.2.1 生存分析模型 |
3.2.2 加速失效时间模型 |
3.2.3 风险函数的分布 |
3.3 模型参数估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数据准备 |
4.2 参数估计结果及风险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
4.2.1 钢轨网格单元异质性因素取值 |
4.2.2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
4.2.3 异型性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
4.3 小半径曲线钢轨生存寿命评估结果与误差分析 |
4.3.1 钢轨使用寿命评估结果 |
4.3.2 使用寿命预测结果与实际换轨周期误差分析 |
4.4 模型评估结果对钢轨养护维修的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便携式钢轨磨耗测量小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便携式钢轨磨耗测量小车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 |
1.4 本论文的主要设计任务 |
1.5 本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便携式钢轨磨耗测量小车机械设计 |
2.1 便携式钢轨磨耗测量小车系统组成 |
2.2 便携式钢轨磨耗测量小车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
2.2.1 测量结构的基本原理 |
2.2.2 编码器测量磨耗算法的基本原理 |
2.3 小车车体结构机械设计 |
2.4 小车车体结构稳定性分析 |
第三章 便携式钢轨磨耗测量小车电路与软件设计 |
3.1 总体电路信号设计 |
3.2 传感器选型 |
3.2.1 磨耗传感器选型 |
3.2.2 其他传感器选型 |
3.3 数据处理电路设计及单片机软件设计 |
3.3.1 数据处理控制电路硬件设计 |
3.3.2 单片机软件设计 |
3.4 上位机硬件的选择和上位机软件设计 |
3.4.1 上位机硬件选择 |
3.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3.5 数据分析软件的编制 |
3.6 测量小车的设计特点 |
3.7 电源的选择与计算 |
3.8 误差分析 |
第四章 磨耗小车现场测试与数据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宁芜线小半径曲线地段铺设无缝线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轨道结构强化方案 |
2 无缝线路计算方法 |
2.1 轨道稳定性计算方法 |
2.2 钢轨强度计算方法 |
3 无缝线路允许温变计算 |
3.1 无缝线路允许温升计算 |
3.2 无缝线路允许温降计算 |
4 轨道结构强化方案比选 |
5 铺设及养护维修要求 |
6 结束语 |
(7)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铁路行车事故现状 |
1.2.2 国内外铁路安全监管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采取的技术线路 |
1.4 相关理论 |
1.4.1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
1.4.2 事故树分析原理 |
第2章 铁路行车事故统计分析 |
2.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简况及铁路交通事故主要内容 |
2.1.1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
2.1.2 铁路行车事故定义及等级 |
2.2 2010 -2015 年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统计分析 |
2.2.1 按事故等级统计分析 |
2.2.2 按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
2.2.3 按专业部门统计分析 |
2.2.4 按施工作业统计分析 |
2.2.5 按线别及时段统计分析 |
第3章 列车脱轨事故分析 |
3.1 列车脱轨事故一般性分析 |
3.1.1 列车脱轨事故类型 |
3.1.2 列车脱轨机理分析 |
3.1.3 列车脱轨原因类型 |
3.2 线路设备质量不良脱轨事故分析 |
3.2.1 线路失修列车脱轨较大事故案例 |
3.2.2 事故树定性分析 |
3.3 自然灾害脱轨事故分析 |
3.3.1 山洪水害脱轨较大事故案例 |
3.3.2 事故树定性分析 |
3.4 货物偏载脱轨事故分析 |
3.4.1 货物偏载列车脱轨一般事故案例 |
3.4.2 事故树定性分析 |
3.5 施工脱轨事故分析 |
3.5.1 利用列车间隔违章施工致列车脱轨一般事故案例 |
3.5.2 事故树定性分析 |
第4章 施工行车事故分析 |
4.1 铁路营业线施工事故一般性分析 |
4.1.1 铁路营业线施工事故等级类型 |
4.1.2 施工行车事故责任性质分析 |
4.1.3 施工行车事故原因类型 |
4.2 营业线施工典型行车事故案例分析 |
4.2.1 无计划超范围施工一般C24 类事故 |
4.2.2 列车冒进信号或越过警冲标一般C10 类事故 |
4.2.3 列车碰撞设备设施一般C13 类事故 |
4.2.4 施工烧断接触网线一般C14 类事故 |
4.2.5 施工检修设备耽误列车一般D9 类事故 |
第5章 行车典型一般事故分析 |
5.1 列车运行中部件脱落一般C12 类事故分析 |
5.1.1 一般C12 类事故构成 |
5.1.2 动车组运行中闸瓦片脱落 |
5.2 接发列车类一般事故分析 |
5.2.1 接发列车典型事故类型 |
5.2.2 车站值班员错误操控信号导致列车停车一般D5 类事故 |
5.3 调车作业冲脱挤一般事故分析 |
5.3.1 调车作业冲脱挤一般事故界定 |
5.3.2 调车作业冲脱挤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5.4 典型违章违纪一般D类事故分析 |
5.4.1 违反作业标准耽误列车一般D10 类事故 |
5.4.2 错误操纵使用行车设备耽误列车一般D15 类事故 |
第6章 铁路行车事故安全风险防控 |
6.1 管理是铁路行车安全风险防控的基础 |
6.1.1 健全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基础 |
6.1.2 规范安全管理 |
6.1.3 强化过程控制管理 |
6.1.4 强化隐患排查整治 |
6.2 违章作业类行车事故风险防控 |
6.2.1 违章作业类行车事故防控重点 |
6.2.2 加强安全管理和作业过程控制 |
6.2.3 突出现场违章作业的检查整治 |
6.3 列车脱轨行车事故风险防控 |
6.3.1 行车设备质量隐患引发列车脱轨风险防控 |
6.3.2 水害断道等自然灾害引发列车脱轨风险防控 |
6.4 施工作业类行车事故风险防控 |
6.4.1 无计划超范围施工风险防控 |
6.4.2 施工方案及施工过程控制风险防控 |
6.4.3 自轮运转设备及大型施工机械风险防控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2010 年-2015 年欧美及亚洲部分国家铁路交通事故一览表 |
附录2:铁道部《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事故等级(部令第30 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轨枕及扣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小半径曲线的养护维修概况 |
1.2 小半径曲线混凝土枕发展概况 |
1.3 我国小半径曲线扣件系统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目标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目标 |
第2章 方案设计 |
2.1 方案设计原则及依据 |
2.2 混凝土轨枕设计方案 |
2.2.1 设计依据 |
2.2.2 设计原则 |
2.3 扣件系统设计方案 |
第3章 设计检算 |
3.1 混凝土轨枕设计检算 |
3.1.1 承轨槽尺寸计算 |
3.1.2 承轨槽底脚距离计算 |
3.1.3 轨枕外荷载弯矩计算 |
3.1.4 承载能力计算 |
3.1.5 检验荷载计算 |
3.1.6 有限元法分析 |
3.1.7 小半径轨枕与Ⅲ型轨枕设计参数对比 |
3.2 扣件设计检算 |
3.2.1 弹条扣压点计算 |
3.2.2 弹条受力有限元法分析 |
3.2.3 扣件轨距调整量计算 |
3.2.4 钢轨磨损检算 |
3.2.5 螺栓计算 |
第4章 主要技术特点 |
4.1 轨枕性能特点 |
4.2 扣件性能特点 |
4.2.1 扣件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 |
4.2.2 混凝土枕扣件 |
4.3 小结 |
4.3.1 小半径加强混凝土轨枕 |
4.3.2 小半径扣件系统 |
第5章 现场试验 |
5.1 调研阶段 |
5.2 技术方案的确定与实施 |
5.3 试铺阶段 |
5.3.1 试装 |
5.3.2 试铺 |
5.4 试铺效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履历 |
(10)陇海线小半径曲线维修与强化措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轨道检测与状态评估述评 |
1.3 线路维修与轨道结构强化措施综述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小半径曲线轨道状态变化分析 |
2.1 轨道状态不平顺检测方法 |
2.1.1 便携式、车载式线路检查仪应用 |
2.1.2 动态轨道不平顺检测 |
2.1.3 钢轨运营状态检测 |
2.2 小半径曲线轨道几何状态检测数据分析 |
2.2.1 线路动态检测TQI对比分析 |
2.2.2 小半径曲线钢轨状态检测 |
3 小半径曲线线路维修作业模式比选 |
3.1 传统大机维修作业与大机精确维修作业试验研究 |
3.1.1 试验区段选择 |
3.1.2 试验数据来源 |
3.1.3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3.2 传统大机维修与大机精确维修作业模式动态监测数据分析 |
3.2.1 维修周期内TQI变化规律 |
3.2.2 维修周期内TQI各分项变化规律 |
3.2.3 静态检测数据对比分析 |
3.3 试验结论 |
4 小半径曲线轨道结构强化 |
4.1 小半径曲线钢轨试验研究 |
4.1.1 攀钢U78钢轨侧磨试验分析 |
4.1.2 包钢、攀钢U75V、U76Cr Re、U75淬火轨钢轨试验 |
4.1.3 包钢不同类型钢轨试验 |
4.1.4 试验结论 |
4.2 轨道及其设备试验研究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验方法 |
4.2.3 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
4.2.4 试验结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试验研究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P_(60)钢轨状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应用技术研究[D]. 单祖胜.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重载铁路曲线线路几何参数和运营参数对钢轨磨耗的影响分析[D]. 韦少东.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高速铁路动车所咽喉区轨道动力学行为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李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4]铁路曲线地段钢轨生存寿命评估模型与分析[D]. 杨翠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便携式钢轨磨耗测量小车的研究[D]. 王帅.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6]宁芜线小半径曲线地段铺设无缝线路研究[J]. 杨旭东.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2018(06)
- [7]广铁集团铁路行车事故分析与防控[D]. 吴勇.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8]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非正常磨耗的治理措施研究[A]. 和振兴,胡新明,王小韬. “川藏铁路建设的挑战与对策”2016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6
- [9]小半径曲线混凝土轨枕及扣件系统研究[D]. 张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2)
- [10]陇海线小半径曲线维修与强化措施试验研究[D]. 赵德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