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科教紧密结合 开通全乡致富路(论文文献综述)
蒲小潘[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S县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启示 ——基于口述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是职业教育积极服务社会、加强与社区的深度合作、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社区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样态,在农村地区基础薄弱。而在当前,我国致力于全面振兴乡村,教育作为其中一种重要推动力量,其地位不可忽视。因此,充分发挥教育潜力,助力乡村振兴是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时代担当。本研究整体采用历史法,在提出问题——历史追踪——总结经验——得出启示的逻辑下进行历史分析。将S县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口述史的方法对其近40年的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历程进行呈现,经研究得出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准备期(1978-1983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进行扫盲教育,有逐渐转向技术教育的趋向;第二时期为初步发展期(1984-1988年),S县开始开班办学,并初步探索工学结合、教研融合的发展模式;第三时期为快速发展期(1989-1999年),S县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取得快速发展,课程内容不断丰富,教学领域拓宽,“短平快”模式广泛推广,初步形成“产教研融合、工学销结合”的发展路径;第四时期为持续发展期(2000年以后),该时期S县在已有基础上持续发展,实现了三教统筹,为新农村建设、弘扬中华文化、精准扶贫、兴旺农村产业等做出重要贡献。通过历史梳理,可以看出在这40年间中,S县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一些经验可供参考,如办学定位精准,始终将振兴农村经济作为教育发展的主线;指导思想明确,深入贯彻农村教育“三环论”;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专业;课程内容丰富,不断融入中华文化要素等等。基于此,笔者再结合当前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未来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启示从教育发展起点、发展关键、发展保障三个维度展开,在起点的思考上,主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教育发展应当基于国家政策要求、农村需求、地方资源供求、教育自身追求四个方面;再结合教育学相关知识对教育内部各要素进行探讨,提出办学目的、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与形式、评价机制是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也即是教育发展的技术核心;最后从政府职能、师资力量、教育平台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为农村社区职业教育保驾护航。以期对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研究有所裨益和借鉴意义。
周庆兰[2](2019)在《洛川苹果引进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洛川苹果的引进和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洛川合宜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促成了苹果的成功引进和深入发展。苹果引入洛川后经历了小面积栽植、集体经营、农业生产责任制和果业加速发展四个阶段。小面积栽植阶段洛川苹果主要以小面积引植为主,发展缓慢。集体经营阶段受国家大的经济秩序、政治生活的不良影响,果园遭受损失的同时各果园间的发展差距拉大,但仍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期。文革后,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虽出现过承包不当和税收负担过重所导致的果园面积减少的情况,但总体发展良好,洛川苹果产业收入也成为农民收入的首要来源。2004年之后,洛川苹果在规模、产量、效益都不断提升。洛川苹果在引进之初,主要面临技术缺失和旧有思想抵触等阻碍。洛川为顺利发展苹果产业,将重点放在进行技术改进、技术推广、市场建设和市场开发上。在技术改进中以果树存活、果树多结果、果树结好果为发展方向,每一次的技术改进都极大地推动了洛川果业的进步。技术推广主要采用教育活动、实践操作和重视科研等方式,普及了果树栽植技术。洛川苹果在发展中逐步融入洛川社会,改变了洛川传统的农业及食物结构,也进一步影响了洛川经济与文化。洛川苹果的引进及发展中,在找准作物适生区、重视技术研发与推广和苹果文化建设、不断开拓市场等方面值得借鉴。未来洛川苹果产业需以发展多功能的集约化苹果产业、发展果树产业生产联合化、促进洛川多种产业的协同发展为方向,以期实现洛川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金凯然[3](2014)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稻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粮食生产从以往的以育种为核心的粮食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到现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学者们都在力图对粮食产业生产经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进而提高了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的发展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产业发展的创新理念推使我国农业经营模式进行改革,整合经营使得分工明确并逐渐打开了新的市场局面。因此,持续丰富农业产业发展的理论知识,不断寻求各个主体之间高效合理化的组合协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十分重要。水稻产业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典型之一,水稻所拥有的市场份额较大,随着水稻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稻农产品的需求日趋高端多元化。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农业将成为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之一,正不断向专业化、商品化转变。水稻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尔伯特县是黑龙江省水稻的重要产区之一,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和出口又在全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杜尔伯特县水稻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对促进我国整体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理论、实证和应用三个层面,对杜尔伯特县水稻产业发展进行初步研究。在理论上,试图通过阐释农业产业及水稻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找出制约杜尔伯特地区水稻产业发展的各个因素,论证这些影响因素的归属性和准确性;在实证上,试图利用近几年杜尔伯特地区的水稻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在应用上,以理论分折和实证结论为依据,结合黑龙江省内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与贸易的实际情况,从种植、加工、流通、服务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杜尔伯特地区产业组织体系,提高水稻产业经营的科技水平,以期为政府推进水稻产业经营、提高水稻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
周志平[4](2012)在《弘扬行知精神 践行行知思想——福建省行知实验校建设的五大经验》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中陶会建立了行知实验校分会,授牌了一百多所全国行知实验学校。2012年11月9日,中陶会又新授牌了12所全国行知实验学校。中陶会重视行知实验建设,这对我省行知实验建设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契机,更是责任和使命。
徐学庆[5](2007)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长期奋斗目标。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新农村文化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就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课题。本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立论,阐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原则和任务,概括了农村文化的特征和功能,探讨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新性,论证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着重对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分五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指导原则和根本任务新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助于解决农村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而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顺利进行,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重在建设”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要明确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即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第二章:农村文化的特征和功能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征。中国农村文化的特征是在中国农村独特的“境况”下形成的。中国农村文化的特征主要有八个方面,即继承性、民族性、时代性、多样性、地域性、内聚性、群众性和实用性。自从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便开始给予人类以方便和厚待。农村文化在产生、发展和提高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功能和作用。其功能表现在十个方面,即传承功能、导向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沟通功能、规范功能、服务功能、媒介功能和经济功能。第三章: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新性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不平衡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不平衡性表现为:区域间不平衡、区域内不平衡、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技文化建设二者间的不平衡;复杂性表现在: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统一性和计划性,而要做好这些是不容易的,况且建设的方法和道路具有多样性,还要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长期性主要表现为克服旧的习惯势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性。农民思想观念的新变化,即当代农民的人格发生了转换,农民的自我意识和利益动机日渐觉醒、开拓进取和求实创新精神大为增强,平均主义公平观有所改变、新的公平观逐步确立,竞争观念增强;新型人格下农村文化建设出现新的机遇、新的定位、新的类型、新的模式;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情况,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交往方式的改变对原有知识体系的冲击,农村政治结构变动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农民职业和收入的急剧分化给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课题,农村流动人口增多给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难题;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新的要求下进行,要有创新精神、务实精神、自主精神,同时要改造农村文化环境,改造农民传统观念,克服市场经济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第四章: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发展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和开展移风易俗培育农村良好社会风气三个方面。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农村基本政策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进行法制教育。发展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包括: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科普教育,推广农业科技;发展农村各项文化事业,着力发挥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扶持民办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农村开展移风易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现阶段农村存在的不良习俗,必须切实采取措施培育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措施包括:开展移风易俗教育,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培育奠定思想基础;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培育提供物质保障;加强党群组织建设,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培育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第五章: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是克服文化建设“一手软”、保障新农村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第二,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运行机制,即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建立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健全农村文化机构,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第三,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外互动机制。第四,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即政策导向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第五,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保障机制。第六,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监督约束机制。第七,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导向示范机制。第八,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参与机制。第九,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机制。第十,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考评奖惩机制。
马云[6](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李赐犁[7](2005)在《天山南北铸伟业 半个世纪写辉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专题采访报道》文中研究表明
卢道富[8](2004)在《县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的分析 ——江苏省句容市县级农业推广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农业大县——句容市近年来市、镇两级农业推广机构的职能设置、经费投入、人员结构、待遇状况、服务运转等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认为新时期加强县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面临诸多影响因素,积极的有政策调整和应对入世的要求、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社会和生态建设的要求以及农业生产全过程的要求等五个方面;同时,存在四个不利因素:一些基层领导重视不够、体系内部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农业公益性和市场性的定位不准、农业的比较利益不高。研究认为,要从思想认识、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提高队伍素质、拓展服务领域等方面加强县级及其以下的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要从机制、观念、体制、手段、目标五个方面进行创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还就农业推广的公益性与市场性以及农业推广法规政策的配套与完善展开了讨论。提出对公益性推广活动,政府要更多地承担义务;对市场性推广活动,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其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从而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农业推广发展的经费不足问题,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多元化投入,为农业推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另外,论文提出要尽快完善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立法、执法力度,推进农业推广的法制化进程。
太谷县任村乡人民政府[9](2000)在《农科教紧密结合 开通全乡致富路》文中认为他们在“科教兴乡”过程中,走出了一条“行政加科教”的路子。所谓行政就是领导重视亲自抓。所谓科教就是“三教”紧密结合,在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能力,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变为第一生产力。结果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精神文明建设跨入先进行列。
蒲城县教育局[10](1995)在《电教相助,教育经济如虎添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县是全国电化教育综合改革实验 县之一,同时承担了实施国家教委与联 合国儿基会“远距离师资培训”的合作项 目的任务。但在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县电化教育发展缓慢,自1990年起,我们在接受了联合国儿基会无偿援助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自筹资金,三年来总投资77万余元,抓紧电教配套工程建设,建造了一幢集收录、摄制、演播为一体的电化教学大楼,建成了一台、六站、49个放像点;采取接收、购买、转录和自制等方式,加强了软件资料建设,全县储存电化教育资料达一万余课时(其中电教中心达5394课时);增添师资培训教学
二、农科教紧密结合 开通全乡致富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科教紧密结合 开通全乡致富路(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S县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启示 ——基于口述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农村社区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样态 |
1.1.2 发展农村社区职业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
1.1.3 S县办学特色鲜明,成果显着,有研究和推广价值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农村社区 |
1.2.2 社区职业教育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 |
1.3.2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 |
1.3.3 关于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研究 |
1.4 研究样本的选择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改革开放以来S县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
2.1 农村恢复扫盲教育,技术教育引起重视(1978-1983 年) |
2.1.1 政策导向:“对农民的教育转向以技术培训为主” |
2.1.2 农民需求:“闲下来的时间都想挣钱过好日子” |
2.1.3 地方供求:“竹编历史十分悠久,祖祖辈辈都在编” |
2.1.4 专业优势:“就算没有基础,学起来也很快” |
2.2 以竹编为特色的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初步发展(1984-1988 年) |
2.2.1 政策落地:“接教育局指示,开始办成人教育学校” |
2.2.2 起步艰难:“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大量流失” |
2.2.3 工学结合:“只办培训班不行,要办厂、办实体经济” |
2.2.4 教研融合:“老师又要上课又要研发新产品” |
2.3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社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1989-1999 年) |
2.3.1 课程丰富:“上课除了学竹编,还有很多文娱活动” |
2.3.2 领域拓宽:“职业学校也开班,请我们去上课” |
2.3.3 模式推广:“上课广泛采用‘短平快’教学模式” |
2.3.4 路径初成:“产教研融合、工学销结合” |
2.3.5 发展动力:“创新,是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 |
2.4 社区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助力新农村建设(2000—) |
2.4.1 三教统筹:“高校、中学、小学、幼儿园等都在学竹编” |
2.4.2 文化弘扬:“越来越多的人都乐于来了解和学习了” |
2.4.3 精准扶贫:“学习这门技术后,我‘脱贫’了” |
2.4.4 产业兴旺:“多领域整合发展,建设现代竹编产业园区” |
3 改革开放以来S县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3.1 办学定位精准,始终将振兴农村经济作为教育发展的主线 |
3.2 指导思想明确,深入贯彻农村教育“三环论” |
3.3 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专业 |
3.4 课程内容丰富,不断融入中华文化要素 |
3.5 教学方法灵活,采用“短平快”模式教学 |
3.6 办学信念坚定,始终坚持锐意创新 |
4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
4.1 发展起点:寻求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着力点 |
4.1.1 政策要求:乡村振兴的系列政策具体要求 |
4.1.2 农村需求:明确农村需要什么样的社区职业教育 |
4.1.3 资源供求:尊重地方所具有的历史传统文化 |
4.1.4 教育追求:专业性与普惠性兼具 |
4.2 发展关键:科学构建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技术核心 |
4.2.1 办学目的:培养职业技能,提升文化素养 |
4.2.2 课程内容:提高教育内容精准度 |
4.2.3 教学组织与形式:打破“随境式”教育状态,规范教学程序 |
4.2.4 评价机制:既重过程也重实施效果 |
4.3 发展保障:完善与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相关保障措施 |
4.3.1 充分政府发挥职能,确保教育实施质量 |
4.3.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4.3.3 完善教育平台,“线上+线下”同步运行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洛川苹果引进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研究成果述评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苹果引进洛川的背景、过程及成功原因 |
2.1 洛川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
2.1.1 洛川的自然环境 |
2.1.2 洛川的社会环境 |
2.2 洛川引进苹果的过程 |
2.3 洛川引进苹果成功的原因 |
第三章 洛川苹果发展历程 |
3.1 洛川苹果的小面积栽植阶段(1947-1949) |
3.2 洛川苹果的集体经营阶段(1950-1978) |
3.2.1 生产合作化时期(1950-1958) |
3.2.2 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78) |
3.3 洛川苹果的联产承包阶段(1979-2004) |
3.3.1 洛川苹果联产承包阶段概况(1979-2004) |
3.3.2 苹果特产税的征收(1988-2004) |
3.4 洛川苹果加速发展阶段(2004-今) |
3.4.1 洛川苹果规模快速扩大 |
3.4.2 洛川苹果业产量和效益增长 |
第四章 洛川苹果发展过程中的阻碍、改进和建设 |
4.1 洛川苹果引进之初面临的阻碍 |
4.1.1 苹果栽植技术缺失 |
4.1.2 种粮与务果间的思想冲突 |
4.2 苹果在洛川的风土适应 |
4.3 苹果在洛川栽植技术的改进与推广 |
4.3.1 苹果栽植技术的改进 |
4.3.2 苹果栽植技术的推广 |
4.4 洛川苹果市场建设与开发 |
4.4.1 洛川苹果内外销市场建设 |
4.4.2 洛川苹果的市场开发 |
第五章 苹果融入洛川社会 |
5.1 苹果融入洛川的农业结构 |
5.1.1 洛川主要的农作物 |
5.1.2 洛川引进苹果后的农业结构调整 |
5.1.3 农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
5.2 苹果融入洛川传统食物结构 |
5.3 苹果融入洛川经济 |
5.3.1 苹果收益成为果农主要的经济来源 |
5.3.2 洛川苹果成为现代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 |
5.3.3 苹果经济成为活跃洛川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
5.4 洛川苹果文化建设 |
5.4.1 苹果的文化调节 |
5.4.2 苹果成为洛川的名片——“苹果之乡” |
第六章:洛川苹果引进及其发展的借鉴和思考 |
6.1 洛川苹果引进及其发展的借鉴 |
6.1.1 作物引种要找准作物的最佳适生区 |
6.1.2 作物栽植中技术研发与推广并重 |
6.1.3 人民群众和政府同心协力 |
6.1.4 重视文化的作用 |
6.1.5 勇于开拓市场 |
6.2 思考 |
6.2.1 农业结构失衡 |
6.2.2 洛川苹果产业发展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稻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杜尔伯特县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
2.1 杜尔伯特县水稻生产现状 |
2.1.1 杜尔伯特县水稻产地环境现状 |
2.1.2 杜尔伯特县水稻生产技术现状 |
2.1.3 杜尔伯特县水稻农机利用现状 |
2.2 杜尔伯特县水稻加工现状 |
2.2.1 杜尔伯特县水稻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
2.2.2 杜尔伯特县水稻加工技术现状 |
2.2.3 杜尔伯特县水稻副产品加工现状 |
2.3 杜尔伯特县水稻流通现状 |
2.3.1 杜尔伯特县水稻购销市场现状 |
2.3.2 杜尔伯特县水稻物流体系现状 |
2.3.3 杜尔伯特县水稻出口贸易现状 |
2.4 杜尔伯特县水稻服务体系现状 |
2.4.1 杜尔伯特县水稻产前服务现状 |
2.4.2 杜尔伯特县水稻产中服务现状 |
2.4.3 杜尔伯特县水稻产后服务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3 杜尔伯特县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杜尔伯特县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 |
3.1.1 盐碱早地面积广供水压力大 |
3.1.2 创新种植技术普及率低 |
3.1.3 水田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低 |
3.2 杜尔伯特县水稻加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加工企业规模不均缺乏合理规划 |
3.2.2 精深加工设备科技含量低损耗率高 |
3.2.3 副产品利用率低缺少项目投资合作 |
3.3 杜尔伯特县水稻流通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收购成本高采购意愿低市场成交量小 |
3.3.2 仓储设施不完善运输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
3.4 杜尔伯特县水稻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产前农资信息供给不足且欠缺技术培训指导 |
3.4.2 产中技术落实情况监测不及时且缺乏需求指导 |
3.4.3 产后流通渠道不畅且缺少仓储烘干技术指导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
4.1 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经验 |
4.1.1 加大水稻有机绿色生产种植 |
4.1.2 打造水稻专业研发团队 |
4.1.3 建立新型合作生产基地 |
4.1.4 推行创新营销策略 |
4.2 对杜尔伯特县水稻产业发展的启示 |
4.2.1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水稻种植 |
4.2.2 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打造专业团队 |
4.2.3 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建立规模基地 |
4.2.4 保护优质品牌创新稻米营销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5 促进杜尔伯特县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加快改善水稻生产条件 |
5.1.1 加强水田设施建设高效利用地表水源 |
5.1.2 依靠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行优质种植技术 |
5.1.3 加快实现水田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 |
5.2 合理调整水稻加工结构 |
5.2.1 建立行业监管机制合理规划加工企业 |
5.2.2 引进先进精深加工设备降低产品消耗 |
5.2.3 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宣传力度 |
5.3 及时疏通水稻流通环节 |
5.3.1 拓宽购销渠道降低生产成本稳定市场价格 |
5.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
5.3.3 建立质量标准化认证体系提高入市标准 |
5.4 协调建立水稻服务体系 |
5.4.1 完善产前信息服务平台并提供创新技术培训 |
5.4.2 建立产中监测系统并提供技术追踪服务 |
5.4.3 疏通产后流通渠道并提供仓储烘干技术咨询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选题的意义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五、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指导原则和根本任务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
(一) 新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组织部分 |
(二) 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
(三) 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
(四) 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
(五) 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
第二章 农村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
一、农村文化的特征 |
(一) 农村文化的继承性 |
(二) 农村文化的民族性 |
(三) 农村文化的时代性 |
(四) 农村文化的地域性 |
(五) 农村文化的内聚性 |
(六) 农村文化的多样性 |
(七) 农村文化的群众性 |
(八) 农村文化的实用性 |
二、农村文化的功能 |
(一) 农村文化的传承功能 |
(二) 农村文化的导向功能 |
(三) 农村文化的娱乐功能 |
(四) 农村文化的认识功能 |
(五) 农村文化的教育功能 |
(六) 农村文化的沟通功能 |
(七) 农村文化的规范功能 |
(八) 农村文化的服务功能 |
(九) 农村文化的媒介功能 |
(十) 农村文化的经济功能 |
第三章 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新性 |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
(一) 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平衡性 |
(二) 农村文化建设的复杂性 |
(三) 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期性 |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新性 |
(一) 农民思想观念的新变化 |
(二) 新型人格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全新性 |
(三)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情况 |
(四)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 |
(一) 对农民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农村基本政策教育 |
(二) 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
(三) 对农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
(四) 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 |
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学文化 |
(一)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
(二)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
(三)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
(四) 开展科普教育,推广农业科技 |
(五) 发展农村各项文化事业 |
三、移风易俗,培育农村良好社会风气 |
(一) 移风易俗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
(二) 当前我国农村的不良习俗及其危害 |
(三) 培育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主要途径 |
第五章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 |
一、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 |
(一) 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领导与管理的重要性 |
(二) 农村文化建设领导与管理的现状 |
(三)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 |
二、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运行机制 |
(一) 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 |
(二) 建立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 |
(三) 健全农村文化机构 |
(四)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
三、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外互动机制 |
(一)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部互动机制 |
(二)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外互动机制 |
四、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 |
(一)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动力激发机制的理论依据 |
(二)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导向激励机制 |
(三)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精神激励机制 |
(四)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激励机制 |
五、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保障机制 |
(一) 加强党的领导,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
(二)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 |
(三)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投入保障机制 |
六、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监督约束机制 |
(一)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监督机制 |
(二)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约束机制 |
七、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导向示范机制 |
(一) 切实发挥科学理论的先导作用 |
(二) 大众传媒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三) 高度重视管理行为的引导功能 |
(四) 努力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 |
(五) 突出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 |
八、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参与机制 |
(一) 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才能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
(二) 以广泛性要求为基点有利于农民群众坚持参与 |
(三) 采取适当方式促进和保障农民群众广泛参与 |
九、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机制 |
(一)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
(二) 文化扶贫 |
(三) 文化捐助 |
(四) 文化赞助 |
十、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考评奖惩机制 |
(一)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考评奖惩机制的意义 |
(二)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考评奖惩机制的可行性 |
(三)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考评标准 |
(四)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考评原则 |
(五)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考评内容 |
(六)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考评方式 |
(七) 做好考评后的奖惩、总结、反馈工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
一 农村 |
二 扫盲教育 |
三 社会控制 |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
二 扫盲教材解读 |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
一 集中学习 |
二 分散学习 |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天山南北铸伟业 半个世纪写辉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专题采访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乐泉书记亲切接见乌市领跑新疆发展 中央领导关怀备至军民携手共创辉煌 多民族团结奋进各省市倾力相援 科教兴疆硕果累累 戈壁滩上垦出奇迹兵团伴随新疆发展 神奇美丽的喀纳斯湖定居了的牧民 亘古荒原的油气田祖国西北的资源宝库 建设西出通道发展口岸经济 |
(8)县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的分析 ——江苏省句容市县级农业推广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二章 句容市农业推广体系现状 |
2.1 句容市基本情况 |
2.2 市级农业推广机构 |
2.3 镇级推广机构 |
2.4 镇级农业推广队伍待遇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加强县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新时期加强县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机遇 |
3.2 加强县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所遭遇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县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与创新 |
4.1 新时期加强县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
4.2 加强县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
4.3 加强县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创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发展对策 |
5.3 关于农业的公益性与市场性讨论 |
5.4 关于农业推广法规政策的配套与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增收作用的调查 |
附录二 1988年以来句容市土地征用与粮食水果产量情况调查 |
附录三 1978年以来镇级农业推广机构及人员情况调查 |
附录四 秋种布局调整意见调查 |
附录五 边城镇赵巷村北孔村民组调研记录 |
附录六 下蜀镇农民对农业生产信息需求调查表 |
附录七 朝晨奶业调查情况记录 |
附录八 镇级农业推广队伍概况及服务情况调查 |
附录九 全市各镇农技员座谈会情况纪录 |
附录十 哈白兔推广养殖和美国刀豆推广种植的调查情况 |
附录十一 全国劳模--农村能人方继生访谈 |
附录十二 “桃子大王”杨修林和大卓水蜜桃合作社 |
附录十三 对美国、日本等国农业访问的情况纪录 |
附录十四 农业知识与信息系统“问题树” |
个人简介 |
四、农科教紧密结合 开通全乡致富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S县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启示 ——基于口述史的研究[D]. 蒲小潘.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2]洛川苹果引进与发展研究[D]. 周庆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3]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稻产业发展研究[D]. 金凯然.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1)
- [4]弘扬行知精神 践行行知思想——福建省行知实验校建设的五大经验[A]. 周志平. 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 2012
- [5]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 徐学庆.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4)
- [6]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7]天山南北铸伟业 半个世纪写辉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专题采访报道[J]. 李赐犁. 中国民族, 2005(09)
- [8]县级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的分析 ——江苏省句容市县级农业推广体系研究[D]. 卢道富.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9]农科教紧密结合 开通全乡致富路[A]. 太谷县任村乡人民政府. 科教兴乡之路——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探索, 2000
- [10]电教相助,教育经济如虎添翼[J]. 蒲城县教育局. 陕西教育, 1995(01)
标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 洛川苹果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