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先进生产力 建设一流新银行(论文文献综述)
邱铁鑫[1](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张宝源[2](2019)在《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竞争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全球化进程加快,社会取得长足进步,中国的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均可支配的财富也不断提高。伴随着收入的增高,人们对于“理财”的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一发展趋势,我国不断调整商业银行结构及竞争方向,零售业务已然成为加强客户粘度的重要工具。GF银行是国内首批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于2004年在西安成立分行。该分行从零售业务起家,坚持“服务源于真诚”的服务理念,截至2017年6月30日,零售综合金融资产余额达到240.54亿元,零售贷款余额107.01亿元。同时,也面临着零售业务同质化导致竞争力下降、零售业务产品种类少、贵宾客户流失情况严重、银行间骨干业务人员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零售业务的基本概念,通过系统分析、梳理我国有关商业银行及其所属的零售业务的特点,全面剖析GF银行西安分行目前面临的自身优势、自身劣势、外部优势、外部劣势。具体来讲,GF银行西安分行的零售业务具有产品优势和网点优势,也暴露出同质化导致竞争力下降、零售业务产品种类少、贵宾客户流失情况严重、银行间骨干业务人员不稳定的劣势,面临着全球化促使零售业务走上国际化经营的道路等发展机遇,以及缺乏相关金融法律的支撑等困难调整。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提出了较为详尽的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竞争策略。其一,是坚持以客服为中心、建设多样化的零售业务渠道、不断优化销售方式为主的服务差异化竞争策略;其二,是开发适合农村客户的零售业务产品、开发网银专享零售业务产品、增加零售业务产品附加值为主的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为了保证策略能够顺利实施,分别从组织管理保障、物质基础保障、人力资源保障、技术支撑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积极推进事业部制改革、加大零售业务财务资源的投入、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后台IT建设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的竞争方向进行思考,旨在通过研究制定出适合西安分行零售业务竞争发展的相关策略,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及其所属的零售业务都可以提供一定参考。
杨楚双[3](2019)在《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互联网大发展、金融科技日新月异且国家支持金融开放的时代,客户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跨界竞争演变成常态,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相对于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具有客群庞大、业务需求相对集中、金融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对科技系统依存度明显的特点,更适于开展数字化转型,因而也成为各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先驱领域。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不是简单的推出几个数字产品或机械的将产品线上化,需从内部组织架构、金融科技研发、数字化服务与营销渠道搭建、线上线下渠道智能化有机协同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层次变革。根据商业银行规模和经营特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主要分为三种模式:自主研发型、合作共享型、直接引入型。深圳地区创新要素较为集中,历来是金融创新高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逐步推进,深港两地集中的金融科技产业和配套产业链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实施更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渠道、技术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是较早进驻深圳地区的国有大型银行,也是中国银行总行科技创新的试验基地。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创新、深圳市的金融业态日渐多样,微众银行、招联消费等新型信贷机构通过构建线上生态服务场景和智能新型风险模型,迅速提升小微信贷规模,成为行业典范,这对以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为代表的国有大行市场份额形成明显冲击。储蓄存款大量流出至余额宝等新型类现金类理财产品,个人贷款市场份额被各类P2P、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机构分流,基金和保险代理业务则日渐被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各种线上直销渠道所取代,此外,银行的信用卡市场被“花呗”、“借呗”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蚕食,商业银行开展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已是其适应未来金融业态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目前零售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出发,通过文献调查、同业调研、行内专家访谈及客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所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梳理分析,其中外部环境分析主要采用PEST模型分析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发展面临的宏观外部环境、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的行业竞争环境,归纳总结其零售业务发展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环境分析主要从内部资源分析、内部能力分析及核心专长分析进行,归纳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对其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策略进行SWOT分析,构建SWOT矩阵,为其作出最优策略选择建议——实行扭转型策略,通过发挥核心专长,利用外部机会弥补短板,实现高差异化。在提出总体策略建议的基础上,从客户管理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管理策略、促销策略及内部保障措施来进行分析,提出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高差异化策略的具体实施建议。
王晓莹[4](2017)在《纽马克翻译理论指导下科普文本英译汉的翻译策略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科普文本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科学知识,它既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又具有趣味性的特点。科普文本读者多,这就要求翻译人员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灵活采取翻译策略。因此,翻译科普文本时译者既要严谨、认真,保持文本科学性;同时又要考虑到读者的广泛性,将文本翻译的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本文以笔者翻译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为翻译实践文本。笔者负责翻译俄罗斯和中亚部分,其中翻译的内容包括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以及外交等方面在过去五年中的发展情况。内容涉及领域较多,用词较为正式。纽马克翻译理论主要由语义翻译理论和交际翻译理论组成,其中语义翻译是指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在目的语句法和语义的限制内,试图再现原文的准确语境意义;而交际翻译则是指译者应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产生的效果等同于原文对原作读者产生的效果。本文以纽马克翻译理论为指导,鉴于科普类文本的特点和功能,探索科普文本的翻译策略。论文对转译、增译、重构、拆译、合并和重复等翻译方法和技巧作了简要的诠释,并运用这些翻译方法和技巧对翻译实践的中的一些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笔者总结出了在本次翻译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心得,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仍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反思这一次的翻译实践,笔者收获颇丰。如果笔者的收获能对以后的科普翻译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笔者也深感荣幸。
刘泰来[5](2016)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外话语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西方掌握着国际话语权,中国只能被西方话语解读,其中太多的负面论调和抹黑话语,使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核心利益受到严重影响。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就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近年来,中国是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为世界贡献着越来越多的力量和智慧,要讲述中国贡献,就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当下中国,处于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要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蕴,阐明中国价值理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对外话语体系正是这一时代要求的产物,因此,研究这一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统领地位,传承和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学习借鉴世界一切文明的有益成果,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梦想的和谐对接;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坚持正确义利观,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大格局,坚定扞卫国际公平正义,占据话语权制高点,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敢于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担当主角;建设世界一流智库,树立大宣传理念,打造全球领先新兴媒体,努力构建融通中外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相融相通,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相互观照,是价值合理性与科学真理性的内在统一,是语言生动性与思想深刻性的巧妙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对外话语思想,要求我们进一步凝聚中国共识、进一步丰富中国实践、进一步树立中国自信、进一步传播中国声音,以战略思维推动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不断完善,在对外话语传播中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成效。本论文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研究视角的创新:选题的新颖性。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创新观点提炼,系统研究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创新思维、战略措施、鲜明特色、传播效果等等,认真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声音对外传播和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是学术研究前沿问题之一。其二,研究内容创新:原发性的理论探索。本文力求按照逻辑结构,对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创造性建构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并对这一体系进行了整体性研究。本文界定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概念,探析了对外话语的内在规律;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外宣传思想进行了简要梳理,明确了其现实指导意义;分析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历史来源和文化根基,在世界格局变化和国内挑战中,明确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习近平对外话语的特征,以及历史、理论和现实三大逻辑,概括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时代价值,阐述了其形成过程,论述了打造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对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作了比较系统地概括,对中国梦的世界意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价值、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等内容都进行了解读;从整体筹划、举措推进、路径选择等角度阐述了其战略思维;从历史与时代、民族与世界、理论与实践、价值与真理、语言与思想五个方面阐明了其特色;从世界评价和国际影响考察了其传播效果;最后,对贯彻落实习近平对外话语思想和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进行了理论思考。其三:观点创新。在对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文本系统性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观点:提出了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之一的观点;提出了人类交往的“挣脱——进入”理论,并以此论证中国可以从“落后就要挨打”的西方话语陷阱中挣脱出来,树立民族自信,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人类可以从你死我活的斗争中,你输我赢的旧思维中解脱出来,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构建和谐世界,开创美好未来;针对意识形态强化、泛化、淡化、弱化等概念,提出了意识形态“巧化”策略,意在增强对外意识形态传播的策略和手段的灵活性。此外,文中提出了话语自信,承诺性话语,世界民众获得感,人民话语等范畴。
吴信坤[6](2016)在《台湾民营银行经营绩效研究及对大陆民营银行发展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大陆允许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民营银行的机制设置、经营监管,对大陆来说都是全新课题,中国台湾民营银行发展已有近30年历程,两岸同文同种,发展民营银行时所处的经济背景与历史机遇也相似,台湾经验和教训值得大陆借鉴。首先,通过查阅大量史料与文献,分析台湾银行民营化改革背后所涌动的经济思想,厘清政策规划以及发展路径,以此为源头总结发展民营银行所需的经济背景与制度配合;其次,为了深入分改革成效,本文使用实证手段考察台湾民营银行经营绩效水平,以及其影响因素。此部分,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法、随机前沿分析法(SFA),计算台湾民营银行经营绩效情况,进行两岸银行业经营绩效水平的比较。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各民营银行经营规模、各自业务特点、服务对象、经营区域、人力资本构成、风控措施等异质性特点,找出影响民营银行经营成果以及发展成败的因素,为大陆民营银行发展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果表明,从台湾的经验来看从事消费金融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中型银行经营绩效最佳,因其主营业务添补了市场空缺,贴合了巨大市场需求。中国大陆地区的银行业经营绩效水平和成本效率水平要低于台湾地区,结合台湾的经验来看,其重要原因是大陆银行业尚未推进和完成以市场化为主题的银行业改革。根据台湾的经营与教训,大陆发展民营银行时应着重考察市场需要,创新业务种类,避免与已有大型银行在传统服务领域进行同质竞争。同时,要注重培养人才团队素质与能力,打造强大的硬件支持以及有效的内控机制,而并非追求规模的大小与市场占有率的高低。
熊标[7](2014)在《苏区精神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苏区斗争的艰苦岁月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团结和带领苏区军民培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我们党在创建、保卫和发展苏区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农红军和苏区群众的精神风貌,是苏区军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写照。伟大的苏区精神不仅是当年苏区军民克敌制胜的的法宝,而且成为了后来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直接源头,在中国革命精神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苏区革命史的研究,我们发现苏区精神的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苏区时期,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中国的社会矛盾非常尖锐,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具有强烈的革命意愿,这为苏区精神的形成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开辟了广阔的苏区农村根据地,广泛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这就为苏区精神的形成提供空间依托和思想准备。此外,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进行了围剿与反“围剿”的生死较量,这就为苏区精神的培育奠定了实践基础。正是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苏区精神的形成就顺理成章,体现了一种历史必然性。在苏区的革命实践中,我们党领导苏区军民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这二十八个字高度浓缩,集中体现了苏区精神的本质和精髓,既有中国革命精神的共性,又突出了苏区精神的鲜明个性。苏区精神科学内涵的七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印证,形成了一个内在有机的结构。苏区精神见证了苏区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苏维埃共和国建设的全过程,因此,成就了治党精神、治军精神、治国精神的应然地位。尤其是在革命低潮时期,点燃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坚定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又见证了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进行艰难的斗争,彰显了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这些共同构成了苏区精神的特质。通过对这些特质的提炼,突出了苏区精神跟其他革命精神的差异,证明了苏区精神自身独特的存在和价值,有力回应了关于苏区精神的种种质疑。苏区精神作为一种经历血与火考验的革命精神,它不会因为历史方位的变换而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通过对苏区精神时代价值的开显和发掘,笔者认为,它的时代价值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见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应然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宝贵资源,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有鉴于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苏区精神,让苏区精神焕发出时代光芒。
周立[8](2013)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银行业正处于战略转型和快速国际化发展阶段。中国银行业需优化资产质量,提供优质产品和金融服务,改造业务流程,完善银行治理机制,提高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效益,进一步降低成本投入和资本消耗,转外延粗放式增长为内涵集约化增长,将规模与增长、风险与收益、稳健与创新、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方面全盘结合起来,从银行治理机制上引导和规范中国银行业基于长期优质增长而非规模粗放扩张,真正做到经营方式的转变。中国银行业全球化布局需加快,在全球范围内要敢于直面与各国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全面的业务竞争,进一步提高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银行业从“大”到“强”的转变。对国际银行业来说,改革、兼并、重组一直是其主要的发展旋律,更是一流大型商业银行阶梯式成长的基本路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欧美诸国或对危机银行部分股权国有化,或注资银行业,或大银团之间业务重组,或资金充沛、经营尚可的银行收购濒临倒闭的银行,以此来推动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则抓住经济强势增长的机遇,不断深化和推进银行业改革,以此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并加速拓展海外业务和机构布局,如中国、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国商业银行业。面对金融全球化及国际银行业的深刻变革,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要转变依靠国家金融政策保护和外延粗放式的发展思路,深切地认识到提高银行经营水平、国际化经营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迫切性。随着中国银行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脱媒发展的态势、资本和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体制其他方面的深化改革,在竞争性的国际银行业市场中,中国商业银行需要能够持续地比外资银行更有效率地向金融市场提供现代金融产品和服务,并获得持续的盈利和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中国银行业的资金效率和资本充足率、改善银行治理机制、坚持市场主导和创新发展的经营原则,建立起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大型商业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工程,不仅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全面整合和补充,更能够为商业银行业国际竞争力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指明路径;不仅为大型商业银行制定异质性的竞争策略、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也能够为政府部门(央行、银监部门等)的宏观决策、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提供综合性的评价标准和理论依据。构建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各因子要素进行实证检验,能够较为明晰地了解决定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面对一流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强有力的外部竞争时,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地做出理性的应对措施,巩固和发展自有市场、客户和业务,并逐步迈入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队列。同时,能够为中国大型企业走出去和海外投资战略服务,有利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全球影响力提升。科学而全面地评价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取英国《The Banker》以一级资本排名全球前50强大型商业银行(剔除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资银行)和另外5家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大量文献、资料及研究方法,进而较为全面而准确地界定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评价体系。整个研究分为8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文章主要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介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对研究的基础概念予以说明,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述;第三部分,介绍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实践和构成要素;第四部分,介绍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国际化进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第五部分,介绍各国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国际化经营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强弱;第六部分,介绍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并对国际银行业绩效与混业经营、竞争环境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混业经营和国际化发展对于提升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是有益的结论,重点探讨了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类型和其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第七部分,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从理论框架出发、介绍研究样本和评价指标选取、指标标准化及模型的建立。介绍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排名、各具体指标细项得分,并为提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理论上分析。第八部分,介绍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建议。通过理论的演绎和实证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重要的参与者;其次,中国大型商业银行优势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高盈利性和规模增长优势明显,包括总资产收益率较高、资本收益率较高和经营成本较低等三个方面的优势明显;再次,中国银行业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国家注资国有商业银行、组建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大力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IPO募资和扩股再融资、政策保护下的高额盈利、内生性跨越式发展和行业内并购整合等手段并举,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实力迅速增强;另外,中国银行业的整体风险管理能力需要加强,经营的稳健性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最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品牌竞争力不强,在国际银行业市场难以俘获国外客户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在参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全球意识,全面参与国际竞争;(2)坚持创新发展,保证稳定盈利水平;(3)加强基础设施,提升管理体系效率;(4)实现综合经营,提供全能银行服务;(5)整合业务流程,打造强大银行品牌。另外,在国际银行业的排名中,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得分逐年上升,竞争实力逐步提升,但竞争实力上升趋势能不能持久,还得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进和自身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变。
陶海洋[9](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提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简美玲[10](2012)在《次贷危机前后台湾地区银行业经营效率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台湾地区的银行业获利能力亚洲倒数第一,台湾地区的银行分支机构家数高达6,009家(至2011年8月底止),此密度是便利商店的一半,金融市场狭小,过度竞争;赖以生存的传统型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86%,无差异化竞争能力,资产质量恶化;随着全球金融体系朝向国际化及自由由,两岸于2010年6月29日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更面临台湾地区金融市场开放,竞争更趋激烈。于2007年开始次贷危机的发生,使得原本经营不易的台湾区银行业更遭受到全球系统性金融危机无情的袭击,随着全球性金融创新不断地深化,而台湾地区银行业创新能力不足,如何面对全球金融系统性危机的发生?与日俱争的国际竞争压力?台湾区金融市场狭小而产生的过度竞争,致使微利的金融市场如何发展?银行业如何面对次贷危机而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而能提升其经营效率?因此,本文研究台湾区银行业经营效率研究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银行业经营效率研究,结合金融危机理论、银行效率理论、金融危机对银行效率影响、组织与资源基础理论,探讨次贷危机前后台湾地区银行业经营效率的比较研究,并区分台湾区银行业为金控架构子银行及非金控架构下之独立银行,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合数据包络法、共同边界效率评估、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分析法及Tobit回归,实证分析次贷危机前后、金控子银行及独立银行,分别对比研究其组内及共同边界之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及技术落差比率,利用Malmquist生产力对比分析(组内及共同边界)动态效率研究,及DEA-Tobit回归方法,研究影响台湾区银行业效率的因素。藉由以上的实证分析,找出无效率的来源及改进之道,并提出金控子银行与独立商业银行提升其经营效率的经营策略分析。本文研究台湾区银行业的产业特点、分析第一阶段的金融改革、第二阶段的金融改革,金融控股银行及台湾地区银行产业现况,剖析台湾地区金融法制改革过程及其相关影响,分析台湾地区金融监理问题,剖析台湾地区银行业发展问题及挑战,并分析提升台湾地区银行业竞争力的定性分析,充份了解台湾地区银行业及如何提升其效率及竞争力的做法。本文研究结果发现:(1)次贷危机对金控子银行生产力变动有很大的影响,显示金控子银行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生产要素资源使用呈现较无效率情况,主要来自于平均技术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皆受金融危机影响而衰退。(2)危机发生后,独立商业银行生产力变动优于金控子银行,显示有其独特的经营策略及核心竞争力的小而美银行,受次贷危机波及程度较小。(3)金控子银行受次贷危机影响程度较大,原因是以寿险为主体的金控子银行有买到投资银行所发行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等。(4)规模效率值方面,金控子银行无论金融危机前后皆优于独立商业银行。台湾地区银行业有66%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显示银行业普遍存在规模过小情况,未达规模经济。因应对策及策略:金控子银行其提升经营效率对策宜积极采取并购策略,寻找优质企业并加以并购以扩大不同属性客户群,充分发挥合并综效及提升范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益,透过异业互补资源之不足。积极布局海外及中国大陆市场,透过ECFA两岸金融业的交流,扩大市场;并推出新种金融商品理财等,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独立商业银行其提升经营效率对策宜实行策略联盟或异业结合方式,并朝向独特的竞争优势,创造小而美的经营策略与价值。并应随着两岸金融业逐步松绑开放,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台湾地区金融业皆需提升规模效率值,抢占市场中的占有率;积极拓展银行业创新程度,提升间接金融质量、加速直接金融发展。因应次贷危机需强化其风险管理:强化台湾地区的风险防范及监控、强化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安全网。
二、发展先进生产力 建设一流新银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先进生产力 建设一流新银行(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2)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竞争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思路以及论文框架 |
2 论文理论基础 |
2.1 零售业务概述 |
2.1.1 零售业务的基本概念 |
2.1.2 零售业务的特点 |
2.2 企业竞争策略理论 |
2.3 SWOT分析法 |
2.3.1 优势—机会(SO)战略 |
2.3.2 弱点—机会(WO)战略 |
2.3.3 优势—威胁(ST)战略 |
2.3.4 弱点—威胁(WT)战略 |
2.4 零售业务竞争策略国内外研究综述 |
2.4.1 国外研究综述 |
2.4.2 国内研究综述 |
3 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GF银行西安分行基本情况分析 |
3.1.1 GF银行西安分行情况概述 |
3.1.2 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产品种类 |
3.2 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概况 |
3.2.1 个人储蓄业务 |
3.2.2 个人理财业务 |
3.2.3 个人贷款业务 |
3.3 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竞争策略现状 |
3.3.1 成本控制情况 |
3.3.2 差异化发展情况 |
3.3.3 集中化发展情况 |
3.4 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产品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 |
3.4.2 零售业务产品种类逐渐减少 |
3.4.3 客户资源存在流失风险 |
4 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环境与条件SWOT分析 |
4.1 GF银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外部环境分析 |
4.1.2 内部环境分析 |
4.2 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优势分析 |
4.2.1 产品优势 |
4.2.2 网点优势 |
4.3 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劣势分析 |
4.3.1 同质化导致竞争力下降 |
4.3.2 零售业务产品种类少 |
4.3.3 贵宾客户流失情况严重 |
4.3.4 银行间骨干业务人员不稳定 |
4.4 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机遇分析 |
4.4.1 全球化促使零售业务走上国际化经营的道路 |
4.4.2 银行成为最主要的财富管理机构 |
4.4.3 银行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中坚力量 |
4.4.4 大数据时代的银行 |
4.4.5 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市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 |
4.5 GF西安分行零售业务挑战分析 |
4.5.1 缺乏相关金融法律的支撑 |
4.5.2 公众意识中对银行形象的认知有失偏颇 |
4.5.3 商业银行面临着日新月异的信息科技风险 |
4.5.4 传统观念阻碍了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竞争发展的步伐 |
4.5.5 国家金融监管政策发生变化 |
4.5.6 利率市场化导致同业竞争加剧 |
4.5.7 区域经济下滑 |
4.6 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SWOT分析结论 |
5 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竞争策略 |
5.1 目标、原则以及思路 |
5.1.1 目标:“认识”新一代的金融消费者 |
5.1.2 原则:坚持以“以客户为中心” |
5.1.3 思路:未来的三种选择 |
5.2 服务差异化竞争策略 |
5.2.1 以客服为中心 |
5.2.2 建设多样化的零售业务渠道 |
5.2.3 不断优化销售方式 |
5.3 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 |
5.3.1 开发适合农村客户的零售业务产品 |
5.3.2 开发网银专享零售业务产品 |
5.3.3 增加零售业务产品附加值 |
5.3.4 丰富老年人的零售业务产品 |
6 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竞争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组织管理保障:积极推进事业部制改革 |
6.2 物质基础保障:加大零售业务财务资源的投入 |
6.3 人力资源保障:加大队伍建设力度 |
6.4 技术支撑保障:加强后台IT建设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理论依据 |
1.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1.2.2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国内外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的发展概况 |
2.1.1 国外银行数字化发展情况及特点 |
2.1.2 国内银行数字化发展情况及特点 |
2.2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2.2.1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简介 |
2.2.2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发展现状 |
2.2.3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发展问题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实施数字化转型的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及机会与威胁分析 |
3.1.1 外部环境PEST分析 |
3.1.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1.3 外部环境机会与威胁 |
3.2 内部环境分析及其优劣势要素分析 |
3.2.1 内部资源分析 |
3.2.2 内部能力分析 |
3.2.3 核心专长分析 |
3.2.4 内部优势与劣势 |
3.3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策略的SWOT矩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策略建议 |
4.1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策略定位 |
4.2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策略目标 |
4.3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策略建议 |
4.3.1 客户管理策略数字化 |
4.3.2 产品策略数字化 |
4.3.3 渠道管理策略数字化 |
4.3.4 促销策略数字化 |
4.3.5 内部保障措施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纽马克翻译理论指导下科普文本英译汉的翻译策略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及文本分析 |
1.1 翻译任务描述 |
1.1.1 译前准备 |
1.1.2 翻译过程 |
1.1.3 译后修改 |
1.2 文本分析 |
第二章 纽马克翻译理论 |
2.1 纽马克的三大文本功能分类 |
2.2 纽马克的两大翻译理论 |
2.2.1 语义翻译 |
2.2.2 交际翻译 |
2.3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重复法 |
3.2 转译法 |
3.3 增译法 |
3.4 重构法 |
3.5 拆译法 |
3.6 合并法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心得和启示 |
4.2 仍需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和译文 |
附录二 :翻译实践证明 |
(5)习近平总书记对外话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论文的选题理由和研究价值 |
(一) 选题理由 |
(二) 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
三、对外话语、对外话语体系等概念解读 |
(一) 对外话语及其形成与发展 |
(二) 对外话语的内在规律与基本特征 |
(三) 对外话语的分类及其它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 |
(一) 主要观点 |
(二) 创新之处 |
(三)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思想来源和时代背景 |
一、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外交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二) 列宁宣传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二、思想传承:中国共产党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造 |
(一)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毛泽东对外话语思想 |
(二)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对外话语思想 |
(三) 全球化时代江泽民对外话语思想 |
(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新阶段胡锦涛对外话语思想 |
三、历史文化来源:在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厚滋养 |
(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
(二) 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四、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 在世界格局变化中准确把握中国的历史方位 |
(二) 中国面临的现实挑战、战略难题及其应对和解决的关键 |
第二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
一、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形成过程 |
(一)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 |
(二)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初步形成 |
二、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 |
(一) 对阐释中国梦的世界意蕴具有重要价值 |
(二) 对提高软实力增强话语权具有重大作用 |
(三) 对参与全球治理扞卫国际公平正义具有现实意义 |
(四) 提高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传播的新水平 |
第三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 |
一、“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梦想相通相融” |
(一) “中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
(二) “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 |
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 “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
(二) “让命运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 |
三、“坚持正确义利观” |
(一) “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
(二) “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 |
四、“全球共同治理” |
(一) 习近平倡导的“全球治理”理念 |
(二) “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 |
(三) “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
五、“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
(一) “建设海洋强国” |
(二)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
(三) “中国人民会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
第四章 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思维 |
一、大道行思: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筹划 |
(一) 坚持与巩固: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统领地位 |
(二) 传承与复兴:凝神聚气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与魂 |
(三) 开放与包容:学习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 |
(四) 开拓与创新:努力构建当代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 |
二、传播中国梦: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举措 |
(一) 大力阐释中国梦的世界意蕴,和谐对接中国梦与世界梦 |
(二) 坚定扞卫国际公平正义,占据话语权制高点 |
(三)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
(四)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打赢信念仗传播仗 |
三、扩大影响力: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路径 |
(一) 占领人才高地:建设世界一流智库 |
(二) 引领传播革命:打造全球领先新兴媒体 |
(三) 实现有效沟通:构建融通中外的当代中国话语 |
(四) 机制保障:完善对外话语体系机制建设 |
第五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鲜明特色 |
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
(一) 在历史思维中担当时代使命 |
(二) 把握壮大和平力量的时代机遇 |
(三) 推动世界秩序走向文明的和谐 |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相通相融 |
(一) 在全球意识中体现大国担当 |
(二) 扩大对外话语的世界民众基础 |
(三) 在共赢意识中深化合作发展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相互观照 |
(一) 彰显成功社会主义大国的制度性力量 |
(二) 破除对西方话语过分“求同”的误区 |
(三) 习近平对外话语对象的多元化 |
(四) 在核心政治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
四、价值合理性与科学真理性的内在统一 |
(一) 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哲学意蕴 |
(二) 习近平对外对外话语体系的理论价值 |
五、语言生动性与思想深刻性的巧妙结合 |
(一) 话语环境创新: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语境 |
(二) 话语范式创新:理性式话语和感性式话语的结合 |
(三) 话语载体创新:以全媒体传播中国声音 |
(四) 话语表达创新: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魅力 |
第六章 习近平对外话语的传播效果 |
一、习近平对外话语的国际评价 |
(一) 对传播主体的评价 |
(二) 对传播内容的评价 |
(三) 对传播介质的评价 |
(四) 对传播方式的评价 |
(五) 对传播效果的评价 |
二、习近平对外话语的世界影响 |
(一) 习近平对外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
(二) 理性看待习近平对外话语的世界评价和国际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6)台湾民营银行经营绩效研究及对大陆民营银行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中国大陆地区研究综述 |
1.2.2 中国台湾地区研究综述 |
1.2.3 国外研究综述 |
1.2.4 现有研究评析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台湾银行业民营化改革分析 |
2.1 台湾银行业民营化改革背景 |
2.1.1 经济与社会背景 |
2.1.2 经济思想背景 |
2.2 台湾银行业民营化改革路径 |
2.2.1 民间资本新设民营银行 |
2.2.2 公营银行民营化改造 第三章 实证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
3.2 台湾银行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2.1 盈利性指标 |
3.2.2 安全性指标 |
3.2.3 流动性指标 |
3.2.4 市场规模指标 |
3.2.5 经营性指标 |
3.3 两岸主要银行经营绩效比较研究指标体系 |
3.4 数据选取及来源说明 第四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台湾各银行经营绩效水平实证研究 |
4.1 因子分析方法的基本模型和计算步骤 |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1 样本选取 |
4.2.2 数据来源 |
4.3 因子分析过程 |
4.3.1 数据处理效度检验 |
4.3.2 计算特征值与提取公因子 |
4.3.3 公共因子命名与经济意义解释 |
4.3.4 因子评分 |
4.3.5 综合因子得分计算 |
4.4 综合因子得分情况与分析 |
4.4.1 公共因子得分分析 |
4.4.2 银行平均综合得分分析 第五章 两岸主要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比较分析 |
5.1 模型设定 |
5.2 两岸银行成本效率测算实证分析 |
5.2.1 成本效率测算的假设 |
5.2.2 基于SFA方法的成本函数参数估计 |
5.2.3 基于SFA方法的成本效率测算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两岸银行业成本效率比较分析 |
5.3.2 中国大陆银行业成本效率分析 |
5.3.3 中国台湾银行业成本效率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台湾银行民营化改革经验 |
6.2 台湾银行民营化改革教训 |
6.3 对大陆发展民营银行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软件处理过程及结果 |
1、因子分析处理结果 |
2、随机前沿分析过程 |
(7)苏区精神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苏区精神的研究现状 |
1.2.2 苏区精神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论文研究重点 |
1.4.2 论文研究难点 |
1.4.3 论文研究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的辨析 |
1.5.1 苏区的含义 |
1.5.2 精神的含义 |
1.5.3 苏区精神、苏区干部好作风、苏区传统 |
第2章 苏区精神的形成 |
2.1 苏区精神形成的自然社会环境 |
2.1.1 苏区精神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 |
2.1.2 苏区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2.2 苏区精神形成的思想文化基础 |
2.2.1 中华民族精神的哺育 |
2.2.2 马列主义的传播 |
2.2.3 井冈山精神的继承 |
2.3 苏区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
2.3.1 各苏维埃区域的开辟 |
2.3.2 “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 |
2.3.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
第3章 苏区精神的本体解读 |
3.1 苏区精神的科学内涵 |
3.1.1 坚定信念 |
3.1.2 求真务实 |
3.1.3 一心为民 |
3.1.4 清正廉洁 |
3.1.5 艰苦奋斗 |
3.1.6 争创一流 |
3.1.7 无私奉献 |
3.2 苏区精神的内在结构 |
3.2.1 苏区精神的内涵结构 |
3.2.2 苏区精神的主体结构 |
3.3 苏区精神的功能定位 |
3.3.1 苏区精神是一种治党精神 |
3.3.2 苏区精神是一种治军精神 |
3.3.3 苏区精神是一种治国精神 |
3.4 苏区精神的特质 |
3.4.1 苏区精神是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确信 |
3.4.2 苏区精神具有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 |
第4章 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 |
4.1 苏区精神是我们党巩固和加强执政建设的宝贵资源 |
4.1.1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目的性的见证 |
4.1.2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规律性的见证 |
4.2 苏区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应然选择 |
4.2.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苏区精神 |
4.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苏区精神 |
4.2.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需要苏区精神 |
4.3 苏区精神是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强大精神动力 |
4.3.1 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呼唤求真务实的苏区精神 |
4.3.2 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呼唤艰苦奋斗的苏区精神 |
4.3.3 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呼唤一心为民的苏区精神 |
第5章 苏区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5.1 弘扬和培育苏区精神面临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
5.1.1 弘扬和培育苏区精神的有利条件 |
5.1.2 弘扬和培育苏区精神的不利条件 |
5.2 弘扬和培育苏区精神的基本原则 |
5.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原则 |
5.2.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5.2.3 坚持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 弘扬和培育苏区精神的基本路径 |
5.3.1 切实加强苏区精神的理论研究 |
5.3.2 大力开展苏区精神的教育 |
5.3.3 把苏区精神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不足 |
2.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和说明 |
2.1.1 商业银行 |
2.1.2 企业竞争力 |
2.1.3 商业银行竞争力 |
2.1.4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 |
2.2 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 |
2.2.1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2.2.2 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
2.2.3 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述 |
3.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构成要素 |
3.1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实践 |
3.1.1 WEF和IMD设立的评价标准 |
3.1.2 骆驼评价体系(CAMELS) |
3.1.3 国外专业评级和研究机构评价体系 |
3.1.4 国内专业评级和研究机构评价体系 |
3.2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
3.2.1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基础性要素 |
3.2.2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资源性要素 |
3.2.3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业务性要素 |
4.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与国际竞争力变迁 |
4.1 国际化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意义 |
4.1.1 银行国际化是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战略的必然要求 |
4.1.2 银行国际化是提高中国银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4.1.3 银行国际化是中国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 |
4.2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 |
4.2.1 改革开放前中国银行业 |
4.2.2 改革开放后至加入WTO前中国银行业 |
4.2.3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 |
4.2.4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案例 |
4.2.5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正处于快速国际化发展阶段 |
4.3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4.3.1 外资银行初入期 |
4.3.2 外资银行成长期 |
4.3.3 外资银行收缩期 |
4.3.4 外资银行大发展期 |
5. 国外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与国际竞争力变迁 |
5.1 发达国家大型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与国际竞争力 |
5.1.1 美国大型商业银行 |
5.1.2 欧洲大型商业银行 |
5.1.3 日本大型商业银行 |
5.1.4 澳洲大型商业银行 |
5.2 新兴市场国家大型商业银行改革与国际竞争力 |
5.2.1 “金砖国家”大型商业银行 |
5.2.2 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型商业银行 |
5.3 离岸金融中心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 |
6.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与国际竞争力:经验借鉴 |
6.1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一般模式 |
6.1.1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类型 |
6.1.2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目标市场选择的标准 |
6.1.3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新特点及其趋势 |
6.2 混业经营、银行绩效与竞争环境:国际经验 |
6.2.1 研究样本与模型设定 |
6.2.2 回归结果及简要结论 |
6.3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借鉴 |
6.3.1 发达国家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经验 |
6.3.2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 |
7.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国际比较 |
7.1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依据与经济模型 |
7.1.1 银行国际化的经济行为分析 |
7.1.2 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 |
7.1.3 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的“五因子”模型 |
7.2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7.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7.2.2 研究假设 |
7.2.3 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7.2.4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 |
7.2.5 研究样本的选取、数据来源与相关说明 |
7.3 实证结果 |
7.3.1 基于数理统计法的样本银行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7.3.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样本银行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7.4 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变迁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
8.1.1 主要结论 |
8.1.2 提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8.2 进一步展望 |
8.2.1 加快国际化步伐 |
8.2.2 转变发展模式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研究回顾 |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
一、 清末新政简介 |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发展教育论 |
二、 振兴实业论 |
三、 改革政治论 |
四、 传统文化论 |
五、 外交形势论 |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无奈的抉择 |
三、 冷静的纠偏 |
四、 未尽的结局 |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
一、 世界政局变化 |
二、 国内军阀混战 |
三、 各类主义纷呈 |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
一、 作者队伍概况 |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
六、 杂志内容特色 |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
二、 栏目变化分析 |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
四、 启示 |
附表十五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次贷危机前后台湾地区银行业经营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2.1 以 DEA 分析银行效率文献 |
1.2.2 共同边界模型衡量绩效文献 |
1.2.3 台湾地区银行效率相关文献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架构安排及创新之处 |
1.4.1 逻辑结构与章节安排 |
1.4.2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金融危机银行效率 |
第一节 金融危机理论 |
2.1.1 货币危机理论 |
2.1.2 外债危机理论 |
2.1.3 银行业危机理论 |
2.1.4 系统性金融危机理论 |
2.1.5 次贷危机分析与问题 |
第二节 银行效率理论 |
2.2.1 生产力、效率及经营绩效 |
2.2.2 银行业投入、产出项目界定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对银行经营效率影响 |
2.3.1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
2.3.2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经营 |
2.3.3 资产负债结构与银行经营 |
2.3.4 金融自由化与银行经营 |
2.3.5 次贷危机对台湾地区金融业的影响 |
第四节 组织与资源基础理论 |
2.4.1 规模经济与范畴经济 |
2.4.2 组织、资源基础与银行效率 |
2.4.3 先占优势理论 |
第三章 台湾地区银行业经营现况分析 |
第一节 台湾地区银行业产业状况 |
3.1.1 台湾地区银行种类及银行机构特点 |
3.1.2 第一阶段金融改革 |
3.1.3 第二阶段金融改革 |
3.1.4 金融控股公司 |
3.1.5 台湾地区银行产业发展现况 |
第二节 台湾地区金融法制改革过程 |
3.2.1 金融法制改革相关法规及其目的 |
3.2.2 金融法制改革法规相关影响 |
第三节 台湾地区金融监理问题分析 |
3.3.1 金融监理的独立性及自主性不足 |
3.3.2 金检一元化 |
第四节 台湾地区银行业竞争力的定性分析 |
3.4.1 台湾地区银行业之国际化程度 |
3.4.2 提升台湾地区银行业的健全度 |
3.4.3 提升台湾地区银行业的银行效率 |
3.4.4 提升台湾地区银行业的股市效率 |
3.4.5 提升台湾地区银行业的公司治理 |
第五节 台湾地区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5.1 家数太多同质型过高,造成过度竞争的局面 |
3.5.2 次贷危机重创台湾地区财富管理业务,民众对银行业失去信心 |
3.5.3 间接金融占比高,银行营业压力沉重 |
3.5.4 逾放比过高致大幅打销呆账,净利、ROA、ROE 锐减 |
3.5.5 产业外移、结构改变使得银行业者经营风险提升 |
3.5.6 WTO 后,外商银行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
第四章 台湾地区银行业实证分析结果 |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1.1 DEA 数据包络分析法 |
4.1.2 共同边界(Meta-frontier)效率评估模式 |
4.1.3 Malmquist 生产力指数与 Tobit 回归模式 |
第二节 研究样本及指针选取 |
4.2.1 研究样本及变量选取 |
4.2.2 投入及产出变量之相关性分析 |
第三节 共同边界效率分析 |
4.3.1 组别边界效率值实证分析 |
4.3.2 共同边界效率值实证分析 |
第四节 Malmquist 生产力指数分析 |
4.4.1 组内 Malmaquist 生产力指数(GMPI) |
4.4.2 共同边界 Malmquist 生产力指数(MMPI) |
4.4.3 小结 |
4.4.4 Tobit 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
第五节 实证结果总结 |
第五章 台湾地区银行业经营效率与风险管理对策 |
第一节 金融控股公司子银行与独立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分析 |
5.1.1 金融控股公司子银行的经营策略分析 |
5.1.2 独立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分析 |
第二节 提升规模效率值,抢占市场中的占有率 |
5.2.1 促进金融机构间合并,提升规模效率值 |
5.2.2 抢占市场中的占有率 |
第三节 提升间接金融质量、加速直接金融发展与创新 |
5.3.1 提升间接金融质量与加速直接金融发展 |
5.3.2 积极拓展银行业的创新 |
第四节 ECFA 后两岸金融合作提升银行效率 |
5.4.1 ECFA 有助两岸经贸活动及金融业合作 |
5.4.2 货币清算制度建立有助两岸金融业合作提升银行业效率 |
第五节 强化台湾地区的风险防范及监控 |
5.5.1 重新建构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公司治理效能 |
5.5.2 检讨金融监理政策,提升金融监理效率 |
5.5.3 加强风险控制及金融创新监管 |
第六节 因应金融风暴强化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安全网 |
5.6.1 健全存款保险机制 |
5.6.2 强化金融预警系统和场外监控功能 |
第七节 结论策略与展望 |
5.7.1 结论策略 |
5.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四、发展先进生产力 建设一流新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2]GF银行西安分行零售业务竞争策略研究[D]. 张宝源. 西北大学, 2019(04)
- [3]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D]. 杨楚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纽马克翻译理论指导下科普文本英译汉的翻译策略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为例[D]. 王晓莹.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 [5]习近平总书记对外话语体系研究[D]. 刘泰来.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6]台湾民营银行经营绩效研究及对大陆民营银行发展的启示[D]. 吴信坤.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02)
- [7]苏区精神论[D]. 熊标. 南昌大学, 2014(12)
- [8]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 周立.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9]《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10]次贷危机前后台湾地区银行业经营效率研究[D]. 简美玲. 南开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