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好心未必有报”的父母唠叨现象——兼谈当前家庭教育观念中存在的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郭阿几[1](2021)在《初中生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研究 ——以凉山彝族地区F中学为例》文中提出
王硕[2](2019)在《“减负”背景下小学生家长家教观念研究 ——以芜湖市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减负”政策的不断施行,我国学校在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社会普遍感到小学生负担仍然很重。现如今,“减负”重点由“校内减负”转向了“校外减负”,而家长业已成为“校外减负”的主要阻碍。家长的家教观念,作为家长教育素质核心对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以及取得成功家庭教育成果产生着直接影响。有鉴于此,笔者展开小学生家长的家教观念调研。笔者在实习小学的田野观察中发现,尽管家长的家教观念有所更新,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笔者利用问卷和访谈对家长的家教观念进行全面调查“取证”。问卷调查主要从家长对于“减负”及家教功能的认识、“减负”与家教侧重点、“减负”后空闲时间的支配主体、家长教育期望与小学生负担、家教内容方式与小学生负担这五个方面进行。通过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家长家教观念对小学生学习及心理负担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家长对“减负”意义解读存在偏差、学校“减负”使得家长的家教重心发生了偏移、家长滋生出“增负”的怪异心理、对小学生的特长培养仍具功利性、家长期望值偏高的“增负效应”。笔者认为,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社会教育起点、资源以及人才竞争使得家长存有不让孩子输在教育起点、优质学校及师资的争夺、高学历的执着追求等错误观念;其次,家长群体、辅导机构、学校教师等同类群体观念的互相感染与误导肯定与强化了家长的一些不合理观念;最后,家长对孩子较高的教育期望使得小学生承受着过重的学习及心理负担。笔者认为,小学生家长的家教观念的纠偏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帮助,因此本研究提出了几大改善措施:一、政府方面——对“减负”内涵做时代解读,并为小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制定“减负”实施细则,同时开发社区针对性家教指导方式;二、社会方面——倡导多面化选人用人评价指标,加强培训机构的积极正能量引领力量,利用网络媒体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并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三、家长自身方面——对子女投射理性的教育期望,借助家长学校提高教育素质,丰富家教内容并优化家教方式。
范涌[3](2016)在《结构与行动:“支书治村”的行动逻辑 ——对中部X县12位村支书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村治精英是乡村社会治理的主导者。村治精英的价值取向、治理方式及其行动能力对于乡村社会治理和发展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当前我国乡村社会正处急剧的变革之中,村治精英的结构及其治理和行动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了深入了解和分析当下村治精英的结构特征、治理方式和行动逻辑,本文选择中部X县十二位村支书作为深度观察和分析的典型个案,从这些作为“一把手”的村治主体精英的行动场域、权力网络及“行动者—结构”的角度对当前村治主体精英的行动、结构和能力进行深描和解释,力求展现现时态的村庄治理图景。为全方位地考察村治主体精英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所塑造的治理实态,本文以村治主体精英的视角出发,分别从如何构建自我与村庄发展的对接、构建农民与市场的对接、构建村庄与国家的对接、构建农民与村庄的对接、构建自我与家庭发展的对接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地描述与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村治主体精英并不只是上面千线末梢的一根针,同时也是下面千线顶端的一根针。也即村治主体精英需要面对来自纵向的政府正式结构与村庄非正式结构的约束,同时也要面对来自横向的市场竞争结构与家庭私性结构的束缚,是在纵横交错结构中的“结构人”。即村治主体精英既在结构中产生,由结构力进行塑造,正是这四种结构性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塑造了村治主体精英的行动场域。这是第一个层次;其次,村治主体精英虽是在结构中行动,但却通过自主性力量对结构进行改造。这两者形成了一种互动,而互动塑造的就是复线治理的治理实态。本文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村治主体性精英是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乡村治理转型的重要要素。第二,村治主体精英的治村行为图景不是简单的国家结构与村庄内在结构的互相作用所形成的,而是来自纵向的国家与村庄结构和横向的家庭与市场结构共同作用所塑造的。虽然在村治主体精英治村的各个事件上,各方结构力量的作用力不尽相同,而且可能形成叠加效应或制约效应,但四个基本面是稳定的;第三,村治主体精英的行动力既有来自结构性力量的推动或掣肘,也来自其自身自主性的扩展,这将锻造新的村庄治理实态,改变结构性力量的作用方向、速度和程度;第四,村治主体精英是将纵横交错的各种结构统合起来的结点,虽然村治主体精英从静态上来说是一种身份的叠加,但能否从动态上实现与各种结构性力量的适应则是农村基层社会达到良治的关键。
王建浩[4](2015)在《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戏曲作为中国四大文学样式之一,虽然具有文学性,但其舞台性是首要的,这双重属性使得戏曲不同于诗歌、散文、小说等纯语言艺术,戏曲剧本的唱词和宾白都有其独特性。因此探讨和总结戏曲剧本语言的特质是非常必要的,剧本的语言艺术对剧目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然而戏曲理论界还没有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此课题的学术专着。如果这项研究能取得一定的成果,那么它会对当今戏曲创作有指导意义,能有力地促进我国戏曲事业的发展。为了避免研究的角度仅是文学的或语言学的,作者观摩了大量的戏曲演出或录像并进行了田野调查,力图把舞台实际结合起来,从戏剧学的角度进行戏曲语言研究,并尝试建立戏曲剧本语言的评价标准。戏曲剧本语言最独特的地方是戏曲音乐的变革推动了戏曲语言的变革,音乐决定了语言,音乐重于语言,因此当二者产生矛盾时,首先要满足音乐性,因此才会出现“宁声叶而辞不工”这一独特的戏曲语言现象。戏曲剧本语言场上传播的特性使戏曲语言会产生历时性变异和共时性变异。为了凸显戏曲剧本语言的特质,把它与诗词的语言相比较,总体而言,诗歌追求典雅含蓄,词追求绮丽柔婉,戏曲唱词追求俚俗晓畅。若与话剧相比,戏曲的语言音乐化、抒情诗化,话剧的语言生活化、散文化。戏曲剧本语言要适合戏曲演出的要求,必须做到音乐性、动作性、通俗化和个性化四个方面。具体说来,第一中国戏曲音乐讲究“字正腔圆”和“依字行腔”,因此剧本语言的音乐性对戏曲唱腔设计有基础作用,要求剧本的语言要具有音乐美,创作者可以从平仄押韵、句式节奏、词汇修辞等方面来增强唱词的音乐性,同时还要注意念白的音乐性。第二,中国戏曲的动作都是舞蹈化的,戏曲剧本的语言应提供给演员舞蹈表演的空间。第三,戏曲观众的大众化、观赏环境的嘈杂、舞台传播的瞬间即逝的特点要求戏曲剧本语言必须通俗。第四,戏曲剧本语言的个性化,表现在行当语言的个性化和角色语言的个性化两个方面。剧本的语言只有满足以上四点,并处理好简与繁、实与虚的关系才能适合戏曲舞台演出的需要。同时创作者一定不能忽视不同剧种的语言之间的差别,从地域上来看,南柔北刚,北方剧种的语言质朴无华、粗犷豪放,成阳刚之美;南方剧种的语言含蓄委婉、缠绵悱恻,成阴柔之美。从语言的雅俗来看,昆剧的语言古雅而不通俗;“全国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in Arts五大剧种”中的京剧、越剧的语言以雅为主,兼顾通俗,而豫剧、评剧、黄梅戏的语言则以俗为主,俗中见雅;而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的众多区域性剧种和小剧种的语言则以俗为美。戏曲剧本语言为了达到更好的舞台传播与接受效果,有一些喜用和常见的修辞手法,这就形成了具有戏曲特色的修辞,主要有:巧妙的数字、声势铿锵的排比、成串的比喻(博喻)、直抒胸臆的呼告、绘声绘色的叠字、并不重复的重复、戏剧性的双关、意味深长的跳脱、巧体(频词、独木桥体、析字、藏头)。可以说幕表戏是诸多戏曲剧种的早期表现形式,晚清近代兴起的花部戏曲大多是从幕表戏发展而来,因此不探讨幕表戏赋子和肉子的语言艺术,就不能回答戏曲剧本语言的特质。幕表戏语言最突出的特征是口头程式,具体表现为句法程式、音韵程式和句段程式(“赋子”)。赋子和肉子的语言有以下七个特点:以时间的逻辑顺序展开;以空间的逻辑顺序展开;把复杂的事情、情感条理化;喜用平行句式;善用“比兴”手法;多用戏曲中的典故;赋排夸饰的描写手法。前四个特点着眼于唱词的好记易传,“比兴”手法彰显了汉语的魅力和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多用戏曲中的典故为了使典故通俗易解,赋排夸饰的描写手法则表现出语言的巧妙。当代剧作家学习赋子和肉子的表现手法是必要的,学习它可以使剧本的语言更具舞台性,适合剧种的特点,是提高戏曲唱词传唱率的有效手段。戏谚说“无丑不成戏”,丑角在戏曲表演中插科打诨,使演出趣味盎然。戏曲剧本语言通过以下八种手段制造笑料:夸张的修辞;运用方言土语、歇后语;说粗俗话讲荤段子;误读误听;违背语言逻辑;故意与语境不协调;说破戏曲的“虚假”;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戏拟。以近三十年创作的当代戏曲剧本为主,并结合古典戏曲和近现代戏曲,发现常见的戏曲剧本语言有以下六种弊病:用典太多;过于文雅;滥用书面语;过于白话;缺乏趣味;别扭不通。总之,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特色使其舞台性重于文学性,观众的欣赏重点在“曲”的歌唱和表演而不是文词的华美,过分重视剧本的文学性而忽略唱腔和表演的观赏性可能是近三十年当代戏曲“叫好不叫座”、生命短暂的最主要原因。好的戏曲剧本语言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要适合戏曲舞台演出的要求;第二,剧本不是读的而是演的,语言不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作用于人的听觉,因此语贵口语;第三,戏曲剧本的语言不追求文采而追求通俗易懂,要以情动人,要词浅情深;第四,演员要记住大量的台词是不容易的,如何有利于演员的记忆,同时有利于唱段在群众中传唱,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因此要求唱词好记易传。概括起来“语贵口语,适合舞台,词浅情深,好记易传”是判断戏曲剧本语言好坏的标准。作家提高戏曲剧本语言的舞台性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亲自登场的经验;二是剧作家和演员密切合作;三是与舞台经验丰富的剧作家合作。
顾尔伙[5](2014)在《博弈中的心智发展 ——“克智”能手养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口头论辩是东西方教育文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历史上,中国、印度和古希腊都出现过规模宏大的论辩思潮,形成了世界古代三大辩学体系,中国的名辩学、印度的因明学和古希腊的逻辑学。从论辩与心智关系来看,人类的心智具有论辩性;从论辩的角度来关注现实生活,人类思考就是一个“内在论辩”的过程。既然人类的心智具有论辩性,教育的核心是发展人的心智,具有论辩性的心智只有在对话中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真正的思想是对话,对话是人类认识自我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真正的教育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克智活动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教育。研究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无论对人类教育本质认识,还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上无数名哲对对话教育进行探寻,从而为对话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论辩逻辑不同于形式逻辑,它是一种基于生活的“非形式逻辑”。以心理学为代表的已有研究由于学科分野和研究方法的局限,对对话教育中的心智发展,特别是对论辩性对话教育中的思维发展,目前缺乏完整而细致的深入研究。作为一种论辩性的对话教育,克智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平衡作用。论文以克智为个案,在克智活动中观察“心”的运作,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了“人在论辩中的存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这一关系到“论辩—思考”之间关系,涉及到“彝族人精神世界如何生长”的基本问题,用“兴”、“忆”、“衍”、“生”、“理”、“律”等几个概念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以期深化对人类教育史上“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这个命题全面动态的理解。论文在实地考察克智活动过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各学科对人类对话及其对话教育的研究,指出各自的贡献与局限,根据历史研究和克智活动的实践逻辑,给出自己的研究框架。对克智活动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描述,指出了克智活动可能起源于“歌场制度”。用“智慧的欢歌”总结了克智活动智慧之“理”和欢歌之“情”的双重本质。研究问题决定研究方法。论文主要采取个案研究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凉山彝区跟踪克智能手,记录一个克智能手自述的学习克智的个人历史,在论辩过程中自然观察克智能手“心”的运作,以该克智能手与其他能手的论辩场面为文化样本,通过文化样本的口语报告分析,来考察克智能手是如何把知识化为智慧,从而发展自己精神世界的。论辩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克智活动作为一种对话性的实践,活动前与世界对话,活动中与他人对话,活动后与自己对话。研究发现:知识库的形成是对话教育的前提。论文通过口述研究详细描绘了知识库形成过程,分析了克智能手的知识结构。通过克智活动过程的细致观察,论文深入解析和总结了克智活动中心智发展的六维模式:“兴”、“忆”、“衍”、“生”、“理”、“律”。“兴”就是克智活动中论辩意向性的开启;“忆”就是克智活动中对已有“知识库”的准确再现;“衍”就是克智活动中联系现实情境进行推衍;“生”就是克智活动中新旧知识之间通过变异进行创造;“理”就是克智活动中思维结构的条理化;“律”就是克智活动中思维逻辑的诗性表达。论文对田野跟踪对象沙马阿那的口头论辩报告进行话语分析,并和其他辩手进行了对照研究。包括:一个克智能手与另外一个能手之间论辩词的传递;一个克智能手对某一特定史诗章节的多次演述之间的不同;某一史诗章节在一群能手全部演述篇目中的变化等。得出:从教育意向性的开启到诗性表达,克智活动中论辩词的程式频度较高。克智活动过程就是一个即兴创造的过程。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即兴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变”与“不变”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范畴化和特殊化是克智活动中即兴创造的主要策略。比如作为克智活动教育意向性开启的主客方相互问候环节中,变化的是人们身边代表角色性的名字和标志之词:蕨箕坪的雉鸡,竹林边的锦鸡,森林里的熊,高山上的鹿,岩脚下的蜜蜂,大河边的水獭,院坝外的白狗,院坝内的肥猪,屋檐下的花阉鸡,屋里的姑娘,客席上的小伙等,不变的是他们的行动或功能性之词:平安否、吉祥否、真好客、莫嚷、寒暄语,其不变的目的或者功能是欢迎客人的到来。克智活动集中流露了彝族人运思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思维方式:释源-述原思维方式;对立-辩证思维方式;追根-叙谱思维方式。论文对克智活动的效果进行了评估,认为对话教育是一个集传授知识、发展思维、学习历史、培育人文四位一体的教育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克智活动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得出:克智活动中“兴”、“忆”、“衍”、“生”、“理”、“律”等之间不是简单的一比一关系,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六个维度共同构成了对话教育模式。论文最后认为,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知识的递增与如何加工、处理和运用这些递增知识的智慧之间形成尖锐矛盾,成为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教育应该从“知识”转向“智慧”,进行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克智活动,这种基于生活的对话教育对我们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人类心智的发展具有“论辩性”,论辩性心智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对话的形式;真正的思想是对话,真正的教育应该以对话的形式发展完整的人;有效的对话教育应该在博弈中发展人的心智:知识在对话教育中得以积累,历史在对话教育中得以传承,批判性思维在对话教育中得以生成,人文精神在对话教育中得以培育。
常红[6](2014)在《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不仅具有人口学变量差异的特点,且二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功能的现状与关系。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结果,为提高家庭功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提出可行性的方案和策略。研究的意义在于丰富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相关理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本研究采用《幼儿心理健康问卷》和《家庭功能测评量表》两个量表,随机选取安徽省某市4所幼儿园1200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04份,其中400份数据用作预测分析,其余504份用作正式问卷分析所使用的数据。结论如下:(1)幼儿各类心理障碍中最严重的是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而且男童的行为障碍大于女童。低年龄阶段(3-4岁)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高龄(5-7岁)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低龄幼儿的家庭功能显着高于高龄幼儿。父母不在外务工的家庭问题解决和行为控制功能显着高于父母在外务工的家庭。(2)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幼儿的情绪障碍高于收入水平低的家庭,行为障碍和其他障碍低于中收入家庭,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中收入家庭;低、中收入家庭角色功能显着低于高收入家庭;中收入家庭的情感反应功能、家庭功能显着低于高收入家庭。父母亲文化水平大学及以上的家庭功能大于初、高中文化水平的家庭;母亲文化高中水平的幼儿情绪障碍和不良习惯显着高于母亲文化水平在大学及以上的幼儿;父亲文化高中的幼儿的性格缺陷、社会适应不良和交往缺陷小于父亲文化大学的幼儿。(3)父亲是干部身份的幼儿行为障碍显着低于父亲是工人身份的幼儿;父亲是干部身份的家庭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功能要显着高于父亲职业是工人和个体的家庭。母亲是干部家庭的问题解决功能、沟通功能、角色功能显着高于母亲是工人、个体和无业的家庭。(4)幼儿心理健康及其内部各维度分别与家庭功能及内部各维度是正相关的关系。幼儿性格缺陷与家庭功能除去问题解决以外的其他七个维度都达到显着性正相关。幼儿不良习惯与家庭功能总评、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体功能呈现不同水平的显着性正相关,与问题解决、沟通功能没有显着相关。幼儿语言、睡眠等其他障碍与家庭功能总分、沟通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反应功能、情感介入功能、行为控制功能、家庭总体功能呈现显着性正相关。(5)家庭功能对心理健康及内部各维度,即情绪障碍、性格缺陷、行为障碍、社会适应不良、交往缺陷、不良习惯、其他障碍,具有显着性正向预测作用,其中,“情感反应”、“角色”、“沟通”、“情感介入”对幼儿心理健康总评的预测力较大,且对幼儿心理健康总评也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对幼儿情绪障碍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对性格缺陷具有显着性预测作用。“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对社会适应不良具有显着性预测作用。“角色”对行为障碍具有显着性正向预测作用。“情感反应”变量对交往缺陷具有显着性正向预测作用。情感反应对幼儿的其他障碍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
鲍文娟[7](2011)在《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分析 ——以《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两部情景喜剧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在解读二者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进行分析。父母教养行为是指父母在对子女教育、抚养中,为了将子女培养成其心目中的理想状态而在子女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对子女实施相应的教养策略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分为外显要素和内隐要素两大类,其中外显要素包括父母教养行为的主体、父母教养行为的引发事件、目的、结果、教养策略、性质和成果,内隐要素包括教养期望、关系定位和对子女的认知。将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的相关要素进行比较,结果如下:(1)教养策略方面:两国父母在子女学习成绩、兴趣意愿、犯错违规、善举成就、同伴冲突行为背景下时,教养策略不尽相同,而面对子女的困扰困境时,两国父母表现相似,均以启发引导法来教养;(2)教养结果方面:中国家庭的达到结果略低于美国家庭;(3)教养性质方面:中国父母的负向情感多于美国父母,中性情感低于美国父母;(4)教养主体方面: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的主体都不存在角色缺失现象;(5)教养成果——子女行为方面:子女行为是指子女由一定的行为背景刺激产生相应的目的和动机,并选择合适的行为表现方式来实现此目的和动机的过程,子女在诸多的行为背景下行为表现方式有着相异之处;(6)教养期待方面:中国父母期望子女在学业上力争优异,在成就上能成为“人上人”,注重对子女听话顺从和和睦宽容品质的培养,美国父母则希望子女在学业上尽力就好,成为“人中人”,注重对子女独立自主、尊重他人品质的培养;(7)关系定位方面:中国父母较美国父母较多地表现为对子女的不尊重信任、过度保护、教养不一致;(8)对子女的认知方面:中国父母偏向于对子女的定式和主观认知,美国父母偏向于对子女发展和客观认知。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反观现实中的父母教养行为,给予相应启示。
谢仁敏[8](2010)在《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这是一篇尝试“文学低潮期”研究的探索性论文,分析样本是宣统朝小说界,核心任务是勾勒“低潮期”小说界的运行状况及其演变轨迹,考察彼时的小说界为何陷入“低潮”,又如何为酝酿“高潮”作预前准备。论文主要分四大板块:导论——中国本土小说研究编(1—7章)——海外华文小说研究专编(末章)——附录。此外,若干章添设“附论”,为该章话题的延伸。导论,主要阐释基本研究思路,厘清基本概念,概述宣统朝小说界运行轨迹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例如,某些文学常规在宣统朝如何“走样变形”、评判晚清小说适用的价值标准、海外华文小说的独特参照价值等。“附论”包括前人研究评述、未来研究走向以及选题缘由,最后提出关于“文学低潮期”研究的命题。第1章,通过数理分析和文献考察得出结论:从宣统朝开始,晚清小说迅猛发展的势头被遏制,陷入一个约为时五年的“低潮期”。其原因是政局动荡、小说内部机制失衡,两者导致“小说界经济危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本章重点是对中国小说史上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进行考察,论证该命题成立的可能性。“附论”则进一步延伸,提出影响小说演变的“第三种力”命题,并以此考察《域外小说集》传播失利的原因,提出最新的看法。第2章,提出将三大小说载体区别对待、相互比照的命题并阐释其意义,讨论低潮期中单行本、期刊、日报三大载体小说的博弈、调适以及各自发展模式的最终确立。第3章,通过数理分析发现肇始于宣统朝前夜的一个特殊现象——翻译小说与自撰小说比例出现逆转,从小说发展驱动力角度切入,考察两者易位的深层原因,并勾勒其渐变过程。第4章,勾画晚清小说理论界的“三派一群”格局,重点讨论其在低潮朝如何演进和调适。大致情况是“社会派”勉力支撑场面,但疲态渐显;“美学派”几乎集体失语;“现代派”理论前卫新颖,但收效甚微;“消闲群”寻求“正当性”之呼声日高,但理论建设乏善可陈。第5章,考察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小说界经济危机”(低潮期)对作家生活、心理造成之冲击甚大,部分作家选择离开,部分选择留守。论文重点考察留守群体的文学选择及其生存状态,最后以陆士谔为样本进行个案考察。“附论”是关于陆士谔的一组考辨文字。第6、7章,作品研究专题。论文将宣统朝小说作品大致归纳为四大类型:旧小说、“新消闲小说”、“时闻小说”和“先锋实验”小说。论述各个类型作品的特征,重点考察其在低潮期中如何加速演变、调适及其未来走向,并将之置于传统旧小说与“五四”时期小说(包括新、旧小说)的历史坐标中,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大致描述。第8章,海外华文小说专编。论文将晚清华文小说大致划为四大板块:中国本土、东洋、南洋、北美。本章以中国本土为参照中心,通过联系和比照,重点勾描后三者小说界的发展历程、文史地位及其作品特征,并考察当时境况下各板块小说“本土性”的生成有无可能。附录,含统计表和“宣统朝小说编年”(合作),将披露一批最新的统计数据和新发掘的近代华文小说文献。
白秀芬[9](2007)在《社会转型期云南城乡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我国而言,个体出生在城市或农村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境况。我国的城乡差异是所有差异中最为明显也最为根深蒂固的,它由来已久,并不断被各个时期的某些政策所强化。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作为“人之初”启蒙教育的第一场所,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开端。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及社会的缩影,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而变化,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其所处时代的鲜明特征。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来审视家庭教育状况,我们发现云南城乡家庭教育在取得显着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社会转型期,伴随着传统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转向,社会活动在节奏、方式、性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剧烈的嬗变。这些转换与变迁,迫使家庭教育作出了自觉或不自觉的调适,在观念、内容、方式等方面都深深地烙上了社会转型的印迹。本论文旨在研究社会转型背景下,对云南城乡家庭教育的现状,通过分析比较,深入剖析造成城乡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进而探索促进我省城乡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新方法和途径。论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对象及方法、论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文献综述,并提出本论文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概述了我国社会转型的基本概况及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社会转型对家庭的冲击和对家庭教育的影响。第三部分立足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时代背景,通过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对云南城乡家庭及其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概括出城乡家庭教育之间的共性及差异性。第四部分深入探讨了当前云南城乡家庭教育存在差异的深层原因。第五部分是对促进云南城乡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思考。
张玉芬[10](2005)在《酒泉市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庭教育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术理论界和教育界的重视。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如何,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为了关注欠发达地区城镇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掌握欠发达地区城市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探讨优化欠发达地区家庭教育资源的对策显的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办法,了解本地区家庭教育资源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思考优化与合理开发利用家庭教育资源的对策与建议,对客观性家庭教育资源(包括家庭背景、家庭物质资源、居住条件、参加特长班及请家教等等)、主观性家庭教育资源(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家庭气氛、学习气氛、学业支持、教育方式等)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反映出酒泉市家庭教育资源具有如下特点: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加强,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家庭教育方式有了显着改善,家庭教育的内容渐趋丰富完善。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即: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偏高;忽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越俎代庖,助长了孩子的依赖行为;家长过度庇护,忽视孩子受挫能力的培养等。如何更好地开发家庭教育资源,更大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参考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即: 1.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 2.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育人观。 3.注重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4.提高家长素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5.探讨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
二、解读“好心未必有报”的父母唠叨现象——兼谈当前家庭教育观念中存在的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读“好心未必有报”的父母唠叨现象——兼谈当前家庭教育观念中存在的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2)“减负”背景下小学生家长家教观念研究 ——以芜湖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缘起 |
一、缘起于现实关注 |
二、缘起于个人兴趣 |
三、缘起于导师点拨 |
第一章 导论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一)负担、压力与“减负” |
(二)观念、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观念 |
(三)本文关于作为背景的“减负”的含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减负”研究的梳理 |
(二)关于家庭教育研究的梳理 |
(三)关于家庭教育观念研究的梳理 |
三、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一)本研究的目的 |
(二)本研究的意义 |
(三)主要研究方法及其说明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
一、理论依据 |
(一)多元智力理论 |
(二)全面发展理论 |
(三)家校互动理论 |
二、实践基础 |
(一)目前我国小学“减负”施行状况及其评论 |
(二)目前我国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现状及其评论 |
第三章 一线调研:聚焦“减负”背景下小学生家长家教观念问题 |
一、调查情况的简要说明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二)研究方法的设计 |
(三)调查实施步骤 |
二、调查现状描述与结果统计分析 |
(一)家长对“减负”的认识 |
(二)“减负”与家教侧重点 |
(三)“减负”后空闲时间的支配主体 |
(四)家教期望与小学生负担 |
(五)家教内容、方式的选择与小学生负担 |
三、小学生家长家教观念问题呈现 |
(一)家长对“减负”意义解读偏差 |
(二)“减负”下家教重心的转移 |
(三)家长“增负”的怪异心理 |
(四)“功利化”特长培养的扭曲 |
(五)家教期望值偏高的增负效应 |
第四章 拷问症结:“减负”背景下小学生家长家教观念的原因 |
一、社会竞争的家庭反映 |
(一)教育起点竞争——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
(二)教育资源竞争——优质学校与师资的争夺 |
(三)人才选拔竞争——高学历的执着追求 |
二、同类行为的互相感染 |
(一)家长群体的观念辐射 |
(二)“影子”市场的宣传导向 |
(三)家校沟通的默许肯定 |
三、自身期望的子女投射 |
(一)家庭伦理道德的顺延 |
(二)过高家教期望的左右 |
(三)角色认知的主观偏差 |
第五章 思想引领:“减负”背景下小学生家长家教观念的应对 |
一、政府:“减负”政策的更新与完善 |
(一)“减负”内涵的深入解读 |
(二)为家庭教育制定“减负”实施细则 |
(三)开发社区针对性指导方式 |
二、社会:营造科学教育舆论氛围 |
(一)倡导选人用人多面化评价指标 |
(二)挖掘网络媒体的传播影响作用 |
(三)加强培训机构积极正面引领力 |
三、学校:发挥家校合作平台的引导作用 |
(一)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学校管理系统 |
(二)利用家委会传播最新教育理念 |
(三)引导家长家教侧重点的回归 |
四、家长:激活自身观念转变机制 |
(一)投射理性教育期望 |
(二)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素质 |
(三)丰富教育内容与优化教育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减负”背景下小学生家长家教观念现状问卷调查(家长卷) |
附录2:“减负”背景下小学生家长家教观念访谈提纲(家长用) |
附录3:“减负”背景下小学生家长家教观念访谈提纲(学生用) |
致谢 |
附: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3)结构与行动:“支书治村”的行动逻辑 ——对中部X县12位村支书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由村庄精英出发的相关研究 |
(二) 不同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类型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案例概述 |
(一) 研究对象:12位村支书及其概述 |
(二) 实证研究方法及其运用 |
三、本文的篇章结构 |
第一章 村治主体精英的行动结构与空间 |
一、村治主体精英 |
(一) 村庄精英的概念剖析 |
(二) 村庄精英的类型考察 |
(三) 村庄精英的再类型化 |
二、“行动者-结构”分析框架 |
三、村治主体精英行动的社会结构力分解 |
第二章 “换身份”:村治主体精英的生成路径 |
一、博弈式获选:洞村村支书选举的艰难 |
(一) 各有所思的竞选欲望 |
(二) 各显神通的竞选运作 |
(三) 出人意外的竞选窘境 |
(四) “暗渡陈仓”的运筹帷幄 |
二、传递式获选:艾村的村支书权力交接 |
(一) “白柚之父”孙庭 |
(二) 孙家父子的权力交接 |
(三) 孙家儿媳的再度接力 |
三、指定式获选:坪村选举困境的化解之道 |
(一) 动员:有所指向的工作布置 |
(二) 竞争:“伺机而动的观望” |
(三) 意外:“突如其来的举报” |
(四) 回顾:带领村民致富的李忠 |
(五) 预选:有惊无险的调控 |
四、小结 |
第三章 “闯市场”:村治主体精英的产业发展逻辑 |
一、田村改“田”:村庄的茶叶探索之路 |
(一) 动员:“田”改“茶”的村民代表大会 |
(二) 落差:发展茶叶的推动力 |
(三) 示范:带头种茶,逐步扩散 |
(四) 失衡:来自上坝人的抵制与冲突发生 |
(五) 周凯的委屈与无奈 |
二、龙村何兴:难念的“脱壳”经 |
(一) 无奈:有基础,无支持的烟叶种植 |
(二) 失败:另辟蹊径的尴尬 |
(三) 转换:借助契机先修路 |
(四) 等待:期待政府支持的新产业 |
三、小结 |
第四章 “跑项目”:村治主体精英的资源竞争与分配 |
一、寨村脱困:项目的“跑”与“要” |
(一) 寨村的困境与无为的村政 |
(二) 群策群力:必须“要”项目修路 |
(三) 尴尬:“给”与“要”的不匹配 |
(四) 成功:私人资源的公利化运作 |
二、隆村之争:项目资源的村内分配 |
(一) 修路之争:组内主动,村里顺势 |
(二) “亮化”工程之争:从村庄的大局着眼 |
(三) 无争的“饮水工程”:给最需要的村民组 |
(四) 惆怅的蒋林 |
三、小结 |
第五章 “保稳定”:村治主体精英的矛盾调解 |
一、“扯出萝卜带出泥”:“炮损”引发的“连环爆炸” |
(一) 前奏:意外的高速“炮损”补偿 |
(二) 引发:谢家院子顺利获偿砂场补贴 |
(三) 波折:莫家院子的讨偿之路 |
(四) 落下帷幕的补偿风波 |
二、断不清的“利益”:征地征出的“硬骨头” |
(一) 翻脸:因“征”而“争” |
(二) 僵局:难以化解的利益纠纷 |
(三) 溯源:千头万绪的“是非”地 |
(四) 无奈:没有土地的农民 |
三、无奈的村政:收医保、评低保的风波 |
(一) 令人“无语”的医保垫付 |
(二) 有所误会的“告状信” |
(三) 低保评选会上的风波 |
(四) 刘旺世的冲击 |
四、小结 |
第六章 “陷困局”:村治主体精英的发展难题 |
一、“一波三折”:施村村委会建设与村支书的蜕变 |
(一) 会做“笼子”的刘小山 |
(二) 村委会选址上的分歧 |
(三) 突然而至的党纪处分 |
(四) 故意添堵的老周 |
(五) 乡里要统筹 |
二、从回村到离村:陈星的雄心与辞职 |
(一) 回村发展:多方力量共振下的产物 |
(二) “新官”上任的困局 |
(三) 化解修路中的障碍 |
(四) 妻子打工去了 |
(五) 陈星的辞职 |
三、小结 |
第七章 复线治理:结构塑造与精英重构 |
一、“结构人”:场域下的村治主体精英 |
(一) “结构人”:对村治主体精英的一种概括 |
(二) 结构共振:村治主体精英的行动场域 |
(三) 在结构中行动:村治主体精英的行动空间 |
二、复线治理:村治主体精英视角的表达 |
三、余论:提升村治主体精英能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意义 |
二、戏曲语言研究现状综述 |
三、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戏曲语言的特质 |
第一节 戏曲的舞台性决定了戏曲语言的特点 |
一、戏曲音乐的变革推动了戏曲语言的变革 |
二、“宁声叶而辞不工” |
第二节 戏曲语言与音乐结合的口头传播 |
一、历时性变异 |
二、共时性变异 |
第三节 戏曲语言与其他文类语言之比较 |
一、戏曲语言与古典诗词语言之比较 |
(一)典雅含蓄的诗歌语言风格 |
(二)绮丽柔婉的词的语言风格 |
(三)俚俗晓畅的曲的语言风格 |
二、戏曲语言与话剧之比较 |
(一)戏曲语言音乐化,话剧语言生活化 |
(二)戏曲语言抒情诗化,话剧语言散文化 |
(三)也说“话剧加唱” |
第二章 戏曲语言的舞台性 |
第一节 音乐性 |
一、平仄、押韵 |
二、句式、节奏 |
三、“字正腔圆”和“依字行腔” |
四、念白的音乐性 |
(一)引子、上场诗、下场诗 |
(二)数板 |
(三)道白的音乐性 |
五、句式修辞的音乐性 |
(一)对偶 |
(二)顶针 |
第二节 动作性 |
一、行走动作 |
二、神态动作 |
三、肢体动作 |
四、心理动作 |
五、也谈“文戏武唱”和武戏的“边缘化” |
第三节 通俗化 |
一、戏曲语言通俗化的理论依据 |
二、通俗化是戏曲语言的历史发展趋势 |
三、戏曲语言通俗化的典型 |
第四节 个性化 |
一、戏曲行当语言的个性化 |
二、戏曲角色语言的个性化 |
余论:戏曲语言的简与繁、虚与实 |
一、简与繁 |
二、实与虚 |
第三章 戏曲语言常用的修辞艺术 |
第一节 巧妙的数字 |
一、数字序列体 |
二、数字归纳体 |
三、数字镶嵌体 |
第二节 声势铿锵的排比 |
一、排比 |
二、排偶 |
第三节 成串的比喻 |
一、形象生动的比喻 |
二、最具戏曲特色的博喻 |
第四节 直抒胸臆的呼告 |
一、物似有情——呼物 |
二、宛在眼前——呼人 |
第五节 绘声绘色的叠字 |
一、绘色 |
二、绘声 |
三、绘声绘色的综合 |
第六节 并不重复的重复 |
一、加深情感、音韵回旋 |
二、情节发展需要,唱念分工,各臻其妙 |
三、形成对比 |
四、造成喜剧效果 |
第七节 戏剧性的双关 |
一、谐音双关 |
二、语义双关 |
第八节 意味深长的跳脱 |
一、话剧的急刹车——急收 |
二、话语被打断——岔断 |
三、突接别意——突接 |
第九节 其它巧体 |
一、频词 |
二、独木桥体 |
三、析字 |
四、藏头诗 |
小结 |
第四章 幕表戏肉子和赋子的语言艺术 |
第一节 幕表戏与口头程式 |
第二节 口头程式在古典戏曲中的遗存 |
第三节 口头程式在花部戏曲中的运用 |
一、句法程式 |
二、音韵程式 |
三、句段程式 |
第四节 赋子的来源 |
一、来自古典诗词 |
二、由历史传承而来 |
三、知识分子参与创造 |
四、从民间小调而来 |
第五节 幕表戏语言成就最高的肉子艺术 |
第六节 赋子和肉子的语言特点 |
一、以时间的逻辑顺序展开 |
二、以空间的逻辑顺序展开 |
三、把复杂的事情、情感条理化 |
四、喜用平行句式 |
五、善用“比兴”手法 |
六、多用戏曲中的典故 |
七、赋排夸饰的描写手法 |
第七节 口头程式与戏曲程式化的再思考 |
第八节 现代戏曲作家对肉子和赋子的借鉴和吸收 |
第九节 从肉子和赋子看戏曲的口头文学特质 |
小结 |
第五章 “打诨”的语言艺术 |
第一节 可笑的夸张 |
一、显微镜下的缺点 |
二、最具戏曲特色的“脸谱化”的夸张 |
第二节 方言土语、歇后语 |
第三节 粗俗话 |
一、粗俗话 |
二、荤话 |
第四节 误读误听 |
第五节 语言逻辑矛盾 |
一、违反自然逻辑 |
二、自相矛盾 |
三、时空逻辑错误 |
四、归纳演绎逻辑错误 |
五、问答逻辑错误 |
六、故意曲解 |
第六节 与语境不协调 |
第七节 说破戏曲的“虚假” |
第八节 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戏拟 |
第六章 不同剧种之语言特点 |
第一节 南柔北刚 |
第二节 雅俗之别 |
一、宁雅而不通俗的昆剧的语言 |
二、以雅为主,兼顾通俗的京剧、越剧的语言 |
三、以俗为主,俗中见雅的豫剧、评剧、黄梅戏的语言 |
四、以俗为美的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其它剧种的语言 |
余论 |
第七章 常见的戏曲语言的弊病 |
第一节 用典太多 |
第二节 过于文雅 |
第三节 滥用书面语 |
第四节 过于白话 |
第五节 缺乏趣味 |
第六节 别扭不通 |
余论 |
结语 |
结论之一:戏曲语言的舞台性重于文学性 |
结论之二:什么是好的戏曲语言? |
结论之三:使戏曲语言舞台化的三种方式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博弈中的心智发展 ——“克智”能手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 论辩是人类教育文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
(二) 人类心智发展的“论辩性” |
(三) 论辩性的对话教育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 |
(四) 学校教育中思维教学的相对缺乏 |
(五) 克智活动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发展起着重要平衡作用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意义 |
五、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对话教育的源和流 |
第一节 对话教育思想渊源及其发展 |
一、对话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对话教育思想的形成 |
三、对话教育思想的实践 |
四、对话教育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话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 |
一、对话教育在学科研究中的发展及其方法论运用 |
二、对话教育技术的具体运用 |
第二章 克智活动:智慧的欢歌 |
第一节 克智活动的过程及其特点 |
一、克智活动的过程 |
二、克智活动的内容 |
三、克智活动的方式 |
四、克智活动的类型 |
五、克智活动的特点 |
第二节 克智活动与歌场制度 |
一、歌场起源与人神合一 |
二、歌场制度与人类繁衍 |
三、歌场起源与人类情爱 |
四、歌场活动与原始艺术形式 |
五、歌场的形成与西南民族歌唱传统 |
第三章 克智能手对话性实践过程的教育人类学解析 |
第一节 克智活动前与经典对话:知识库的贮备 |
一、与《玛牧特依》对话:克智能手道德的养成过程 |
二、与《勒俄特依》对话:克智能手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 |
(一) 克智能手学文习艺:成长过程 |
(二) 克智能手的论辩经历:口头实践过程 |
(三) 克智能手书写知识的养成与口头知识的贮备 |
(四) 原典和主题:克智能手论辩前的临时准备 |
第二节 克智活动中与他人对话:主体间心智的博弈 |
一、“兴”:克智活动中论辩意向性的开启 |
(一) 作为古典教育技艺的“兴” |
(二) 论辩意向性及其结构 |
(三) 作为论辩意向性开启的克智开场白 |
(四) 克智活动中“兴”的策略:反讽与诙谐幽默 |
二、“忆”:克智活动中思维的再现 |
(一) “忆”的内涵及其“回忆说” |
(二) “忆”的结构及其要素 |
(三) 克智活动中的“忆” |
三、“衍”:克智活动中思维的展开 |
(一) “衍’的内涵 |
(二) 克智活动中“衍”的机制 |
四、“生”:克智活动中思维的创造 |
(一) “生”的实质:变与不变的关系 |
(二) 克智活动中思维的创生机制 |
(三) 克智活动中思维创造的方式:范畴化与特殊化 |
五、“理”:克智活动中逻辑结构的条理化 |
(一) 克智活动中“理”的逻辑特性 |
(二) 克智活动中的释源-述源思维方式 |
(三) 克智活动中的追根-叙谱思维方式 |
(四) 克智活动中的对立-辩证思维方式 |
六、“律”:克智活动中逻辑的诗性表达 |
(一) 作为诗性智慧表达的“律” |
(二) 克智活动中的论辩韵律分析 |
(三) 克智活动中“律”的意义 |
第三节 克智活动后与自己对话:效果的评估与反思 |
一、“老者”仲裁和受众的互动:克智活动效果的外在评估 |
二、真善美的追求:克智能手论辩效果的内在评估 |
(一) 克智活动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 |
(二) 克智活动是一个发展思维的过程 |
(三) 克智活动是一个学习历史的过程 |
(四) 克智活动是一个培育人文的过程 |
三、克智活动中探究限度之省思 |
四、影响克智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 |
第四章 真正的教育是论辩性对话教育—基于人类心智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人类心智发展的特性和教育的基本类型 |
一、人类心智的发展具有“论辩性” |
二、人类教育的三大基本类型 |
第二节 真正的教育以对话的形式发展完整的人 |
一、人的心智发展需要对话来实现 |
二. 真正的教育要发展集智、仁、勇为一体的完整人 |
第三节 对话教育目的之“智慧”转向 |
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
二、对话教育目的选择:从“知识”教育转向“智慧”教育 |
第四节 对话教育实践的基础 |
一、研读经典,建构世界是对话教育中知识结构形成的文化基础 |
二、对话中西,结交同伴是对话教育中智慧生成的社会基础 |
三、评估效果,形成自我是对话教育中继承与创新的心理基础 |
第五节 批判性思维在对话教育中生成 |
一、参与生活中的对话性学习 |
二、用对话教育六维模式发展批判性思维 |
第六节 人文精神在对话教育中培育 |
一、对立-怀疑精神在对话教育中培育 |
二、追根溯源的精神在对话教育中培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幼儿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
1.2.2 家庭功能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趋势 |
1.2.4 研究不足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假设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3.1 原始问卷信效度检验结果 |
2.3.2 修订问卷结果 |
2.4 研究程序 |
2.5 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幼儿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基本特点的研究结果 |
3.1.1 幼儿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的总体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 |
3.1.2 幼儿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性别差异特点 |
3.1.3 幼儿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年龄差异特点 |
3.1.4 高低年龄组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 |
3.1.5 幼儿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年级差异特点的研究结果 |
3.1.6 父母在外打工与否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水平差异结果 |
3.1.7 城市与农村幼儿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差异特点 |
3.1.8 不同收入家庭的幼儿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差异检验结果 |
3.1.9 不同家庭结构幼儿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差异检验结果 |
3.1.10 父母不同文化水平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差异差异检验结果 |
3.1.11 父母职业不同的幼儿心理健康及家庭功能的差异分析 |
3.2 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 |
3.2.1 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 |
3.2.2 幼儿情绪障碍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 |
3.2.3 性格缺陷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 |
3.2.4 社会适应不良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 |
3.2.5 行为障碍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 |
3.2.6 交往缺陷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 |
3.2.7 不良习惯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 |
3.2.8 其他障碍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 |
3.3 幼儿心理健康对家庭功能的回归分析结果 |
3.3.1 幼儿心理健康对家庭功能一元回归分析结果 |
3.3.2 幼儿心理健康对家庭功能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
4 分析讨论 |
4.1 幼儿心理健康对家庭功能特点的讨论 |
4.1.1 幼儿心理健康对家庭功能总体特点的讨论 |
4.1.2 幼儿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特点分析的讨论 |
4.2 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的讨论 |
4.2.1 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的讨论 |
4.2.2 幼儿情绪障碍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的讨论 |
4.2.3 性格缺陷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的讨论 |
4.2.4 社会适应不良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的讨论 |
4.2.5 行为障碍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的讨论 |
4.2.6 交往缺陷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的讨论 |
4.2.7 不良习惯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的讨论 |
4.2.8 其他障碍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的讨论 |
4.3 幼儿心理健康对家庭功能的回归分析讨论 |
4.3.1 幼儿心理健康对家庭功能一元回归分析讨论 |
4.3.2 幼儿心理健康对家庭功能多元回归分析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幼儿心理健康和家庭功能具有人口学变量差异 |
5.1.2 家庭功能和幼儿的心理健康呈现显着性正相关 |
5.1.3 家庭功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显着性预测作用 |
5.2 建议 |
5.2.1 关注个体特征,尊重家庭差异 |
5.2.2 完善家庭功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
5.2.3 家园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5.3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5.3.1 样本选取范围不够广泛 |
5.3.2 数据处理软件和技术运用不足 |
5.3.3 研究方法相对比较单一 |
5.3.4 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入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附:本人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7)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分析 ——以《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设计 |
第2章 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分析(一) |
2.1 关于父母教养行为 |
2.1.1 父母教养行为的概念界定 |
2.1.2 父母教养行为的构成要素 |
2.2 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之教养策略分析 |
2.2.1 由子女学习成绩引发 |
2.2.2 由子女兴趣意愿引发 |
2.2.3 由子女困扰困境引发 |
2.2.4 由子女犯错违规引发 |
2.2.5 由子女善举成就引发 |
2.2.6 由子女同伴冲突引发 |
2.3 中美两国教养行为之教养主体、结果和性质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分析(二) |
3.1 教养期待 |
3.1.1 学业和成就期待 |
3.1.2 品德与品行期待 |
3.2 关系定位 |
3.2.1 尊重信任 |
3.2.2 过度保护 |
3.2.3 一致性 |
3.3 对子女的认知 |
3.3.1 定式认知和发展认知 |
3.3.2 主观认知和客观认知 |
3.4 小结 |
第4章 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分析(三) |
4.1 关于子女行为 |
4.1.1 子女行为的界定 |
4.1.2 子女行为分析思路 |
4.2 中美两国子女行为分析 |
4.2.1 由以自身事件为行为背景引发的子女行为比较 |
4.2.2 由以他人事件为行为背景引发的子女行为比较 |
4.2.3 有以子女和同伴的冲突为行为背景引发的子女行为比较 |
4.2.4 小结 |
第5章 讨论 |
5.1 儿童观 |
5.2 启示 |
5.3 基于两部家庭情景喜剧的研究 |
5.4 研究中的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8)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附论 前人研究简评与若干问题的思考 |
第一章 宣统小说界:陷入低潮 |
第一节 低潮来袭 |
第二节 政局动荡冲击 |
第三节 小说内部机制失衡 |
第四节 "小说界经济危机" |
附论 试论推动晚清小说演进的"第三种力" |
第二章 单行本·期刊·日报: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与确立 |
第一节 不同载体对小说市场的回应 |
第二节 载体差异与小说发展模式的分化 |
第三章 翻译·自撰:形势大逆转 |
第一节 翻译小说驱动力的逐年消解 |
第二节 改造翻译小说的尝试 |
第三节 自撰小说驱动力的逐年增长 |
第四章 理论界嬗变:多声合奏,合而不和 |
第一节 力撑场面的"社会派" |
第二节 旗偃鼓息的"美学派" |
第三节 蓄势潜行的"现代派" |
第四节 风头渐劲的"消闲群" |
第五章 小说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 |
第一节 作家的生存策略及其文学选择 |
第二节 典型个案:"小说大家"陆士谔 |
附论 陆士谔着作考辨及其他 |
第六章 旧小说复兴与新小说调适 |
第一节 "革命"尚未成功:旧小说卷土重来 |
第二节 启蒙与娱乐杂交:"新消闲小说"的勃兴 |
第七章 新文学因子的孕育与萌蘖 |
第一节 新闻与小说联姻:"时闻小说"的渐兴及其意义 |
第二节 艰难的"先锋实验":新小说的新选择 |
第八章 晚清海外华文小说研究 |
第一节 东洋板块 |
第二节 南洋板块 |
第三节 北美板块 |
结语 |
附录一:中国近代小说发表量年度分布表 |
附录二:近代以"小说"命名的部分报刊 |
附录三:晚清中文报刊相关统计表 |
附录四:晚清出版机构小说出版量统计表 |
附录五:晚清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六:晚清报刊小说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七:宣统朝小说编年 |
上编 中国本土 |
《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北京醒世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渤海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沧浪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长春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大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大同白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帝国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法政浅说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法政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改良婚嫁会月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广粹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广东劝业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桂林官话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民白话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民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国事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汉口中西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杭州商业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吉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晋阳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菊济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两日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疁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民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南越报》附张与小说相关编年 |
《女学生》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七十二行商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浅说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绍兴医药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时事新报月刊》与小说相关编年 |
《顺天时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四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铎》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天趣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通问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图画新闻》与小说相关编年 |
《吴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
《厦门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笑林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新世界画册》与小说相关编年 |
《新中华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醒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学生杂志》与小说相关编年 |
《羊城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医学世界》与小说相关编年 |
《医学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约翰声》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浙江白话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浙江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正宗爱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国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华民国公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外实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西医学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下编 海外 |
《槟城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华字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叻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南洋总汇新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星洲晨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西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中兴日报》与小说相关编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社会转型期云南城乡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三)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五) 研究综述 |
(六) 理论依据 |
二、我国社会转型的概况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
(一) 我国社会转型的基本概况 |
(二) 社会转型对家庭的冲击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
三、社会转型期云南城乡家庭及家庭教育现状的比较 |
(一) 城乡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共性特征比较 |
(二) 城乡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差异性比较 |
四、社会转型期影响云南城乡家庭及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探析 |
(一) 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
(二) 城乡文化生活因素 |
(三) 城乡家庭教育投入因素 |
(四) 城乡孩子择业压力因素 |
(五) 城乡家长文化资本因素 |
五、促进云南城乡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思考 |
(一) 城乡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
(二) 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 |
(三) 构建城乡家庭教育协调发展的互动模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云南省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家长A) |
附录二 云南省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家长B) |
附录三 家庭教育访谈提纲 |
后记 |
(10)酒泉市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选题依据 |
(二) 家庭教育资源及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四) 研究意义 |
二、酒泉市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现状调查 |
(一) 问卷发放情况 |
(二) 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的调查情况统计 |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
(一)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加强 |
(二) 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 |
(三) 家庭教育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善 |
(四) 家庭教育资源的内容渐趋丰富完善 |
四、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对子女的期望值普遍偏高 |
(二) 忽视家长的榜样作用 |
(三) 越俎代庖,助长孩子的依赖行为 |
(四) 过度庇护,忽视受挫能力的培养 |
五、优化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的思考与建议 |
(一)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 |
(二) 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育人观 |
(三) 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
(四) 提高家长素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
(五) 探讨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四、解读“好心未必有报”的父母唠叨现象——兼谈当前家庭教育观念中存在的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研究 ——以凉山彝族地区F中学为例[D]. 郭阿几.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减负”背景下小学生家长家教观念研究 ——以芜湖市S小学为例[D]. 王硕.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3]结构与行动:“支书治村”的行动逻辑 ——对中部X县12位村支书的调查研究[D]. 范涌.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7)
- [4]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D]. 王建浩. 上海大学, 2015(02)
- [5]博弈中的心智发展 ——“克智”能手养成研究[D]. 顾尔伙. 西南大学, 2014(09)
- [6]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关系研究[D]. 常红. 安徽师范大学, 2014(03)
- [7]中美两国父母教养行为分析 ——以《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为例[D]. 鲍文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8]晚清小说低潮研究 ——以宣统朝小说界为中心[D]. 谢仁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9]社会转型期云南城乡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D]. 白秀芬. 云南师范大学, 2007(S1)
- [10]酒泉市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现状调查研究[D]. 张玉芬. 西北师范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