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康居住区给水系统设计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辉[1](2021)在《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既有住区建筑品质退化问题日益严峻,品质提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更新模式以专项更新为主,逐步增加综合性更新内容。由于缺乏对既有住区综合品质的认识,国内已经开展的既有住区节能更新、绿色更新以及适老化更新的相关实践与评价研究都是以单一品质为目标,缺乏功能性、舒适性和场所性等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的评价研究;同时由于住区更新实践多以政府为主导,居民参与度较低,更新前缺乏对居民实际需求的综合考虑,更新后缺乏对多品质提升效果的评价,在实践当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20世纪80-90年代大连市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多品质目标为出发点,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基础,聚焦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效果,研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对既有住区多品质提升效果进行等级评定,另一方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为进一步的更新提供参考。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工作如下:1.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制定科学的研究框架,对国内外住宅更新及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标准进行对比研究,为评价体系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多品质”的综合更新目标。2.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大连市典型性老旧小区的实地调研,初步制定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资料整理、现场问卷及访谈等方式进一步对老旧小区居民更新意愿以及更新项目满意度进行调研,对初步拟定的指标内容进行筛选、优化、调整并确立最终的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由3个层级构成,包括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以及26个三级指标。3.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多种权重确定方法的适用性,为克服以往仅从专家角度确定指标权重的局限性,突出居民实际需求在更新中的重要地位,采取专家调查权重法和居民居住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来科学的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4.选取更新后的20世纪80-90年代典型老旧小区进行多品质提升效果的实例评价。一方面对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根据评价结果指导试设计,实现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的住区多品质提升。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提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鱼文宏[3](2020)在《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人居环境的生态建设逐渐得到重视,绿色生态住区成为未来城镇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国内绿色住区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规划设计主体较为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之一。西安市作为最早探索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的城市之一,加之地处西北,其生态住区的建设及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文以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现阶段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研究理论(理论着作、相关会议、评价体系等)和实践案例,通过对2019年2月1日正式实行的最新版《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的解读,建立了基于节地与室外环境、能源与环境、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四个层面的评价体系。并依据此评价体系对西安市三个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评价其各方面的落地情况、综合效益与推广价值,提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与重点难点。最后综合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从地域特征、气候条件和时代背景三方面探究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在结论中结合园区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新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设计要点,涵盖小区选址、交通配套、场地利用、采光通风、生态绿化、资源节约、装配技术等多个方面。此外,本文对后疫情时代的住区空间进行了研究改进,提出了基于室内室外健康环境、无接触归家的设计策略,丰富了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在时代背景下的新内涵。本篇论文总结研究西安地域条件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为建筑师、开发商以及相关人员提供未来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并推动国内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研究进程,进一步完善充实了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张震[4](2020)在《高层住宅串联叠压供水节能分析及仿真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次供水作为城镇供水系统的“最后一公里”,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基础建设工程,与小康社会下人民的美好生活及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社会需求密切相关。为促进串联叠压供水方式在高层住宅中的应用,减少住宅建筑供水能耗,保证用户正常用水需求,本文以高层住宅串联叠压供水方式为研究对象,结合数理论证、算例验证、软件模拟等方法,对供水方式进行节能理论分析及泵组运行优化两方面研究,得出了串联叠压供水方式的节能原因及泵组运行优化措施,旨在为高层住宅供水方式的选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首先,对串联叠压供水方式节能原因进行理论剖析。结合设计秒流量计算式,阐述了分区合并后设计秒流量值小于合并前各分区秒流量累加值的理论依据并给出了适用前提:当Ng≤200/U0时,同时出流概率U随当量总数Ng的增加逐渐减小使设计秒流量qg呈非线性减速增长。基于此合理调整2种供水方式不同分区对比顺序,得出理论工况条件下串联叠压供水方式配泵轴功率低于传统并联供水方式的结论,并利用分区合并后设计秒流量与合并前各分区设计秒流量累加值二者比值作为衡量串联分区节能效果的量化指标,以此对分区规模和节能效果的关系进行探析后指出:合并前分区规模越小,改造为串联叠压供水方式的节能潜力越高;从叠压角度采用数形结合方法对2种供水方式泵组扬程累加值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相较传统并联供水方式,串联叠压供水方式由于压力的层级利用可节省Hd+Hm的压力值,更为节能。其次,以某高层住宅小区为工程案例,合理计算中区及高区相关设计参数,基于实测流量数据分析用户用水变化规律及频率分布,指导2种供水方式下科学配置泵组设备,依据主泵高效区范围合理安排泵组运行调度,利用泵组累计能耗数学解析方法对2种供水方式的能耗进行计算并对比,结果表明本工程案例下串联叠压供水方式较传统并联供水方式的节能率为5.75%,从工程案例角度对串联叠压供水节能进行了理论验证。最后,为进一步优化串联叠压供水方式运行效果,借助Flowmaster软件基于工程案例分别对高区泵组启停、中区用水量瞬变、增加气压水罐防护等工况合理制定运行策略并进行瞬态模拟,通过分析关键节点压力表明泵组直接串接时相互影响作用明显:本案例下高区泵组短时(5s)启停引起的压降和升压值分别为0.44bar和0.42bar,中区阀门完全关闭时高区泵组进口处压力升压幅度为2.9bar,通过适当延长高区泵组启停时间并结合气压水罐防护等方式可有效稳定供水系统压力。
董永浩[5](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万乐村乡村景观规划》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之后,为中国农村居民绘制了壮阔而美丽的蓝图。它的提出,为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变革发展明确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极大提高了农村发展的标准。长期以来,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党的重要工作,推进乡村建设,实行乡村振兴,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学术界以及各省市地区积极响应号召,在此领域做出努力探索。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如何构建以及如何进一步落实实处,还未明确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施准则,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展开乡村景观规化探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乡村振兴”作为时代背景,以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对乡村的景观进行规划研究。首先,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愿景、当前我国乡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当前乡村景观规划的要点进行归纳、整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现状分析探究,总结不足与优秀之处,进而明确自己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并绘制研究技术路线。其次,对乡村、景观、乡村景观以及乡村振兴等研究的相关基本概念、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下文具体案例的乡村景观规划做出一定的理论基础。再次,明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的乡村景观构成要素、目标定位、原则、研究思路及策略。同时,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汇总。分别从生态、生产、生活、社会综合整治、文化传承五个方面选取优秀案例进行阐述、分析、提取可借鉴方面。最后,以娄底市娄星区万乐村为实际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进行实践检验,检验其科学性与可行性。通过对万乐村的规划背景、基本概况进行分析,并对万乐村乡村景观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其中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针对问题提出万乐村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目标、原则,之后对万乐村进行总体乡村景观规划、专项规划及对局部节点景观进行规划设计。论文结尾总结研究成果,提出研究展望,希望对后续有关研究有所裨益。
刘军[6](2014)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首次提出的面对郊区土地无序蔓延、解决城市建设失衡、恢复城市人居活力的规划思潮,其中,住区规划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然而,新城市主义理念在西方社会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对前人大量相关规划理论成果的继承与提升,这些成果面对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与现代主义建设的弊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中国住区规划而言,虽然社会发展进程不同,但新城市主义所提倡的具体住区规划方法并不陌生。我国住区规划因紧密关系民生,始终是学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城市建设的核心,而借鉴融合西方理论、推进发展本土理论则一直是我国住区规划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自建国初期至今,我国住区规划与新城市主义理念表现出紧密的契合,经过不断学习、补充与完善,在新世纪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导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所以,本文以理论发展为主体,深入研究新城市主义的本质与内涵,辨析其在西方和我国社会进程中发展路径的内在联系,对于梳理我国住区规划发展脉络、引导我国住区规划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整理与实践指导意义。天津住区规划紧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以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和高度的城市发展定位,基于政府对人民居住问题的深切关注和住宅建设的大力投入,自建国初期至今始终保持着先进性,成为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典型代表和有力例证。本文基于对新城市主义在我国的理论发展路径的探寻,提出以新城市主义为视角研究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演进,将天津住区规划按时序分为五个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由此对天津住区规划进程中新城市主义要素的体现展开脉络性梳理,以期初步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随后,本文从结构组织进化、住区混合提升、城市设计优化、生态策略凸显四个方面提炼出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突出的新城市主义特征,包括: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住区的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住区的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建设等四个方面,从规划布局和住宅设计两个层面入手,选取自建国初期至今天津大量优秀住区规划实例,分别对以上特征进行规划方案和建设指标的比较分析,旨在研究新城市主义特征在天津住区规划中的具体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通过丰富的实例资料论证与充实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最后,基于对天津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本文提出建议性的优化策略,引导未来天津住区规划中人居环境的优化与自然和谐的提升,最终在可持续发展主导下达到多元目标的平衡与多重效益的实现。
刘环宇[7](2013)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城建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二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发展速度让人惊叹。在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国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城建区消防基础建设滞后,存在着对消防给水系统认识不清,消防水源单一,消火栓布置机械等问题。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实例引用,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赵强[8](2012)在《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增,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环境恶化、人体机能弱化等一系列问题,“健康”、“生态”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社区作为人居环境科学五大层次之一,是城市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衔接宏观生态城市层面和微观绿色建筑层面的中观层面人类聚居栖地,在降低居住建筑能耗,改善社区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生态系统内源性循环与外源性循环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和细致梳理,按照问题探源——分析提炼——研究解决——实例引证的逻辑方式,针对社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探源,首先是在分析健康、生态、社区各类定义的基础上,抽象出健康生态社区的定义、内涵和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中西方生态价值观的演进,构建多维生态价值观;最后分析诊断与社区发展相关的城市“病症”,为下一步研究“治疗良药”提供基础资料。第二部分为分析提炼,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社区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叙述各指标体系的概况,分析指标体系的构架、指标项内容、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得出不同指标体系的特点和优缺点,通过对不同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和相关性提炼,为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案例基础。第三部分为研究解决,客观地总结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我国与“社区疾病”有关的城市问题,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影响社区生存和发展的各类因素,并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引入社区,立足于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充分挖掘了各层级指标之间和同层级内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按照横向分类和纵向分级的方法,创建了社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搭建了一个科学的健康生态社区评价数学模型,为社区决策工作的可操作性构建了客观、实用的基础平台。第四部分为实例引证,详细介绍了社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践案例检验。即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将指标体系应用到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社区评价中,收集基础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论证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陈旻蕾[9](2011)在《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居住区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以及对化石原料能源的利用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与资源问题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制约和严峻挑战。英国政府于2003年提出发展低碳经济,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提出降低碳排放,打出“低碳”的口号。发展“低碳城市”已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观为世界认同,世界自然基金组织(WWF)、气候组织(Climate Group)等国际组织机构为推动全球低碳型城市建设,探索低碳型城市发展之路,正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城市开展试点,给予试点城市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鼓励和保障低碳城市发展。居住区作为城市的单元体,打造低碳城市,居住区应作为先锋示范单位。现如今打造绿色低碳居住区已成为房地产品质开发的热点,各地纷纷试点上马,而当前对绿色低碳居住区的研究还未形成体系,低碳住宅技术并不成熟,因此,积极思考探索绿色低碳居住区规划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绿色低碳居住区作为城市住区发展的新理念,探讨绿色低碳理念在城市居住区层面的实践探索,以期推动绿色低碳居住区规划,以及低碳住宅技术的运用、推广,及为同行提供经验借鉴。本文研究共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绿色低碳居住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等进行概述。第二章分别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研究综述了国内外绿色低碳居住区规划的动态发展,以期国内外理论研究和成功案例分析能对本研究有所启示。第三章提出了绿色低碳居住区的发展定位、以及规划目标,并从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低碳能源利用、水循环体系、公用设施节能、居民生活节能、热岛效应减轻等7个方面论述了规划重点。第四章提出了绿色低碳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从场地规划、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绿色建筑材料使用、绿色节能设备选用等5个方面阐述了规划设计方法。第五章为实证研究部分,结合长沙绿地公馆项目进行绿色低碳规划分析,提出项目规划目标、策略措施,并对规划进行评价。第六章总结,对本研究进行结论阐述和研究展望,根据绿色低碳居住区的特点,为促进其有力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建议。
陈昊[10](2010)在《水、暖系统设计对村镇居住区建筑整体布局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村镇建设中,基础设施对村镇居住区建筑整体布局的影响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只有在建设中充分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建筑整体布局,配套相应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做到合理投资、科学建设,以适应我国村镇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水、暖基础设施与村镇居住区建筑整体布局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分析了居住区内水、暖系统的设计建设要求及自身特征,探讨了符合水、暖系统设计、建设和使用特点的村镇居住区建筑总体布局的方式,提出了合适的住宅形式、适当的提高建筑布置的密度等合理的建筑总体布局建议。说明了只有合理的建筑总体布局,才能够使配套的基础设施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其工作效率,节约建设投资,以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低碳建设的要求。
二、小康居住区给水系统设计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康居住区给水系统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多品质概念提出 |
2.1 国内外住区评价体系、标准及理论研究 |
2.1.1 国外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
2.1.2 国内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
2.1.3 国内外评价体系对比与启示 |
2.1.4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2 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概念提出 |
3 大连市典型性老旧小区调研及对比分析 |
3.1 典型性老旧小区选取 |
3.1.1 调研对象选取原则 |
3.1.2 调研对象概况及代表性体现 |
3.2 老旧小区调研分析 |
3.2.1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2.2 调研现状及问题分析 |
3.3 老旧小区更新策略分析 |
3.3.1 普遍性问题的更新策略 |
3.3.2 特殊性问题的更新策略 |
3.4 实例调研小结 |
4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 |
4.1 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方法及过程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确立方法 |
4.1.3 指标体系的初步制定 |
4.1.4 指标体系的优化调整 |
4.2 指标体系的指标说明 |
4.2.1 功能性品质 |
4.2.2 舒适性品质 |
4.2.3 场所性品质 |
4.3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制定 |
4.3.1 评价方法确定 |
4.3.2 评价标准制定 |
5 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及评分方法确定 |
5.1 权重确定方法介绍 |
5.1.1 主观赋权法 |
5.1.2 客观赋权法 |
5.2 权重初探之专家调查法 |
5.2.1 专家调查方法介绍 |
5.2.2 专家问卷数据收集 |
5.2.3 数据处理得到权重 |
5.3 权重赋值之居民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
5.3.1 方法分析及选择依据 |
5.3.2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研究 |
5.3.3 模型构建及数据收集处理 |
5.3.4 利用Smart-PL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确定权重 |
5.4 评分方法及评价结果表达 |
6.多品质目标的既有建筑综合改造评价体系实例应用 |
6.1 案例试评价 |
6.1.1 评价准备 |
6.1.2 评价流程 |
6.1.3 评价结果 |
6.2 基于评价结果的多品质提升优化设计 |
6.2.1 评价结果分析 |
6.2.2 多品质提升优化设计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内外评价体系表格 |
附录B 老旧住区居民改造意愿网络整理 |
附录C 老旧住区居民改造需求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D 专家问卷及数据统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绿色生态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
1.1.2 我国绿色住区的发展概况 |
1.1.3 建设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重要性 |
1.1.4 陕西省绿色生态住宅建设管理的发展变迁 |
1.2 研究概念辨析 |
1.2.1 生态社区与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
1.2.2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绿色建筑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内容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6.3 小结 |
1.7 研究方案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述 |
2.2 理论依据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全周期理论 |
2.3 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
2.3.1 国外评价体系 |
2.3.2 国内评价体系 |
2.3.3 2019 版《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文件解读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案例解读 |
3.1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整体情况 |
3.2 西安保利心语花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
3.2.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
3.2.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
3.2.5 小结 |
3.3 西安万科金域东郡 |
3.3.1 项目概况 |
3.3.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
3.3.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
3.3.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
3.3.5 小结 |
3.4 西安卓越坊 |
3.4.1 项目概况 |
3.4.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
3.4.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
3.4.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
3.4.5 小结 |
3.5 现有实践案例评析 |
3.5.1 现有实践案例设计要点落地情况 |
3.5.2 现有实践案例可借鉴之处 |
3.5.3 现有实践案例不足之处 |
3.6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 |
4.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4.2 基于地域特征的园区规划 |
4.2.1 科学的项目选址 |
4.2.2 完善的周边配套 |
4.2.3 高效的交通组织 |
4.2.4 集约的场地利用 |
4.3 基于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 |
4.3.1 建筑布局 |
4.3.2 自然采光 |
4.3.3 自然通风 |
4.4 基于能源利用的景观设计 |
4.4.1 绿化布局优化 |
4.4.2 水资源利用优化 |
4.4.3 生物多样性优化 |
4.5 基于时代背景的新技术运用 |
4.5.1 装配式技术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
4.5.2 BIM全周期运营管理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
4.5.3 智慧化技术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
4.6 后疫情时代下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安全防疫策略 |
4.6.1 室内健康环境 |
4.6.2 室外健康环境 |
4.6.3 无接触场景设计 |
4.7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
4.7.1 改变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
4.7.2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 |
4.7.3 普及推广绿色生态节能技术 |
4.7.4 加强社会生态节能共识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评价标准》解析与设计目标提炼 |
5.1.2 典型案例演绎与设计要点落地情况解析 |
5.1.3 设计策略研究 |
5.1.4 后疫情对《评价标准》的反思 |
5.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4)高层住宅串联叠压供水节能分析及仿真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次供水节能研究现状 |
1.2.2 水泵串联叠压研究现状 |
1.2.3 Flowmaster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层住宅供水系统节能优化分析 |
2.1 引言 |
2.2 高层住宅供水系统能量组成及分析 |
2.2.1 供水系统能量组成 |
2.2.2 供水系统能量分析 |
2.3 高层住宅供水系统竖向分区 |
2.3.1 竖向分区方式 |
2.3.2 并联分区与串联分区对比 |
2.4 叠压供水方式 |
2.4.1 叠压供水方式原理 |
2.4.2 相较于变频调速供水方式节能率 |
2.4.3 叠压供水方式推广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串联叠压供水方式节能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串联叠压供水方式原理 |
3.2.1 供水原理 |
3.2.2 控制系统及流程 |
3.3 串联叠压供水节能分析 |
3.3.1 水泵效率分析 |
3.3.2 设计秒流量分析 |
3.3.3 轴功率对比 |
3.3.4 叠压节能分析 |
3.4 泵组理论能耗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串联叠压供水工程应用及能耗对比 |
4.1 工程案例背景 |
4.2 系统设计参数计算 |
4.2.1 给水系统设计流量计算 |
4.2.2 给水系统设备扬程计算 |
4.3 用水规律分析 |
4.3.1 实测流量分析 |
4.3.2 实测流量频率分布 |
4.4 设备选型 |
4.4.1 主泵选型 |
4.4.2 辅泵及气压水罐选型 |
4.5 能耗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串联叠压供水系统建模及工程模拟 |
5.1 引言 |
5.2 Flowmaster软件建模基础 |
5.2.1 Flowmaster软件简介 |
5.2.2 Flowmaster建模相关元件 |
5.2.3 供水系统模型简化的基本原则 |
5.3 系统建模 |
5.3.1 工程模拟仿真目的及步骤 |
5.3.2 串联叠压供水系统仿真模型 |
5.4 系统运行分析 |
5.4.1 系统稳态运行分析 |
5.4.2 高区泵组启停瞬态分析 |
5.4.3 中区用户流量瞬变瞬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乡村振兴背景下万乐村乡村景观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的发展愿景 |
1.1.2 乡村景观规划需求 |
1.1.3 乡村景观发展中存在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乡村振兴与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乡村振兴与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振兴”概念解析 |
2.1.2 “乡村”概念界定 |
2.1.3 “景观”概念 |
2.1.4 乡村景观定义 |
2.1.5 景观规划设计概念 |
2.2 乡村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景观美学理论 |
2.2.4 景观多样性理论 |
2.2.5 大众行为心理学 |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
3.1 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
3.2 乡村景观规划目标定位 |
3.3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思路 |
3.4 乡村景观规划原则 |
3.4.1 整体规划原则 |
3.4.2 生态优先原则 |
3.4.3 美学认知原则 |
3.4.4 传承特色原则 |
3.4.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5 乡村景观规划策略 |
3.5.1 生态性景观方面 |
3.5.2 生产性景观方面 |
3.5.3 生活性景观方面 |
3.5.4 设施性景观方面 |
3.5.5 人文性景观方面 |
4 相关案例调查分析 |
4.1 日本白川乡合掌村 |
4.1.1 项目概况 |
4.1.2 项目特色 |
4.1.3 项目借鉴 |
4.2 安吉县高家堂村 |
4.2.1 项目概况 |
4.2.2 项目特色 |
4.2.3 项目借鉴 |
4.3 平和县三坪村 |
4.3.1 项目概况 |
4.3.2 项目特色 |
4.3.3 项目借鉴 |
4.4 天津大寺镇王村 |
4.4.1 项目概况 |
4.4.2 项目特色 |
4.4.3 项目借鉴 |
4.5 孟津县平乐村 |
4.5.1 项目概况 |
4.5.2 项目特色 |
4.5.3 项目借鉴 |
4.6 小结 |
5 乡村振兴背景下万乐村乡村景观规划 |
5.1 万乐村规划背景 |
5.2 万乐村基本概况 |
5.2.1 区位分析 |
5.2.2 气候特征分析 |
5.2.3 人口情况 |
5.2.4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5.2.5 乡村景观要素现状分析 |
5.2.6 万乐村总体现状 |
5.2.7 SWOT分析 |
5.3 万乐村乡村景观规划目标与原则 |
5.3.1 万乐村景观规划目标 |
5.3.2 万乐村景观规划原则 |
5.4 万乐村乡村景观总体规划 |
5.4.1 总平面规划 |
5.4.2 总体规划分区 |
5.4.3 土地利用规划及保护 |
5.4.4 产业发展规划 |
5.4.5 道路系统规划 |
5.4.6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4.7 居民建筑整治规划 |
5.4.8 居民庭院景观规划 |
5.4.9 植物景观规划 |
5.5 专项规划 |
5.5.1 给水系统规划 |
5.5.2 排水系统规划 |
5.5.3 电力系统规划 |
5.5.4 环卫设施规划 |
5.5.5 生态景观修复 |
5.6 节点景观规划设计 |
5.6.1 碧湖垂钓节点 |
5.6.2 五星农庄入口节点 |
5.6.3 滨水广场节点 |
5.6.4 五星农庄住宿节点 |
5.6.5 莲花池节点 |
5.6.6 桃子湖森林康养节点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乡村振兴背景下万乐村乡村景观规划图纸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天津住宅产业高速发展 |
1.1.2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问题 |
1.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2.1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体系有益补充 |
1.2.2 揭示新城市主义理念对天津住区发展的影响 |
1.2.3 突显新城市主义对未来住区规划的指导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住区与社区的比较 |
1.3.2 城市主义与新城市主义 |
1.4 研究动态 |
1.4.1 现代住区规划理论概述 |
1.4.2 我国新城市主义理论研究情况 |
1.4.3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概况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 |
1.6.2 工程案例分析比较研究 |
1.6.3 横纵向比较研究 |
1.6.4 调研分析研究 |
1.7 研究范围和框架 |
1.7.1 研究范围 |
1.7.2 研究框架 |
1.8 研究的创新性 |
1.8.1 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 |
1.8.2 系统提炼天津住区新城市主义特征 |
1.8.3 提出适应可持续人居环境的住区优化策略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与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内在联系 |
2.1 新城市主义理念对住区规划的影响 |
2.1.1 新城市主义应对的住区建设问题 |
2.1.2 新城市主义引导的住区发展方向 |
2.1.3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基本要素 |
2.1.4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价值体系 |
2.2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西方的发展路径 |
2.2.1 产生动因:面对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 |
2.2.2 发展过程:理论反思与实践回归 |
2.2.3 实践成果 |
2.3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我国的发展路径 |
2.3.1 概念引入:房地产经营噱头的“拿来主义” |
2.3.2 发展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推进 |
2.3.3 实践成果 |
2.4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与我国住区发展关系的辨证性论析 |
2.4.1 产生动因的相似性:现代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与解决 |
2.4.2 发展过程的差异性:问题、实践与理念发生顺序的错位 |
2.4.3 发展目标的共同性: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的体现 |
3.1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
3.1.1 影响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因素 |
3.1.2 推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优势条件 |
3.2 天津住区规划变迁中新城市主义基本要素的体现 |
3.2.1 第一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 |
3.2.2 第二阶段: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 |
3.2.3 第三阶段: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 |
3.2.4 第四阶段: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 |
3.2.5 第五阶段: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 |
3.3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新城市主义特征归纳 |
3.3.1 结构组织进化 |
3.3.2 住区混合提升 |
3.3.3 城市设计优化 |
3.3.4 生态策略凸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的特征 |
4.1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4.1.1 特征内涵 |
4.1.2 发展概况 |
4.2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实例解析 |
4.2.1 丁字沽三号路住区(1978) |
4.2.2 王顶堤南苑住区(1984) |
4.2.3 万新村住区(1986) |
4.2.4 华苑住区(1995) |
4.2.5 梅江住区(2001) |
4.3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发展动态 |
4.4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4.4.1 特征内涵 |
4.4.2 发展概况 |
4.5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实例解析 |
4.5.1 密云路居住小区(1980) |
4.5.2 天津华苑住区碧华里(1996) |
4.5.3 天津梅江住区芳水园(2000) |
4.5.4 天津梅江住区半岛豪庭(2003) |
4.5.5 天津老城厢尚佳新苑(2006) |
4.6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发展动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 |
5.1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5.1.1 特征内涵 |
5.1.2 发展概况 |
5.2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案例解析 |
5.2.1 尖山住区(1953) |
5.2.2 天拖南住区(1962) |
5.2.3 小海地住区(1985) |
5.2.4 华苑住区(1995) |
5.2.5 俊城浅水湾住区(2006) |
5.3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发展动态 |
5.4 住宅混合与户型更新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5.5 新世纪前的住宅 |
5.5.1 天津住宅的初期探索(1949~1976) |
5.5.2 天津住宅的复苏期(1976~1985) |
5.5.3 天津住宅的繁荣期(1985~2000) |
5.5.4 小结 |
5.6 新世纪后住宅户型 |
5.6.1 普通商品房 |
5.6.2 高端商品房 |
5.6.3 社会保障房 |
5.6.4 蓝白领公寓 |
5.6.5 酒店式公寓 |
5.6.6 老年公寓 |
5.6.7 生态住宅 |
5.7 住宅户型多样化的动态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的特征 |
6.1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6.1.1 特征内涵 |
6.1.2 发展概况 |
6.2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案例解析 |
6.2.1 川府新村试点小区(1986) |
6.2.2 梅江南住区(2001) |
6.2.3 万科水晶城住区(2003) |
6.2.4 海河新天地(2005) |
6.2.5 临港海泰住宅区(2010) |
6.3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发展动态 |
6.4 住宅风格与地域文化 |
6.4.1 天津建筑风格化发展的历史概述 |
6.4.2 天津建筑中的地域文化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
6.4.3 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思考 |
6.5 新世纪前天津居住建筑风格的历史演变 |
6.5.1 解放初期住宅 |
6.5.2 五十到六十年代住宅 |
6.5.3 七十年代住宅 |
6.5.4 八十年代住宅(改革开放) |
6.5.5 九十年代住宅(市场经济) |
6.6 新世纪后居住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
6.6.1 普通商品房 |
6.6.2 高端商品房 |
6.6.3 社会保障房 |
6.6.4 蓝白领公寓 |
6.6.5 酒店式公寓 |
6.6.6 老年公寓 |
6.6.7 生态住宅 |
6.6.8 小结 |
6.7 天津市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住宅风格特征 |
6.7.1 建筑特色控制导则 |
6.7.2 建筑色彩控制导则 |
6.7.3 建筑顶部控制导则 |
6.7.4 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天津住宅风格特点及成果 |
6.8 新城市主义下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定位与前景 |
6.8.1 天津风格化发展的定位 |
6.8.2 天津未来风格化发展的前景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特征 |
7.1 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和天津市的发展概况 |
7.1.1 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 |
7.1.2 天津绿色生态住区规划发展概况 |
7.2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策略运用 |
7.2.1 规划布局 |
7.2.2 交通组织 |
7.2.3 环境绿化系统 |
7.2.4 能源规划与利用 |
7.2.5 生态文化建设 |
7.3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技术的实践 |
7.3.1 环保系统控制 |
7.3.2 绿建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创新实践和优化策略 |
8.1 天津居住区规划创新实践 |
8.1.1 新型城镇化住区华明示范镇 |
8.1.2 新型混合居住大寺、双青新家园 |
8.1.3 宜老社区天颐阳光养老社区 |
8.1.4 绿色生态住区解放南路地区居住区 |
8.1.5 智慧城市泰达慧谷 |
8.2 天津住区规划反思 |
8.2.1 住区的选址定位与城市肌理结合 |
8.2.2 住区规模和居民生活尺度 |
8.2.3 住区与城市交通缺少有机组织 |
8.2.4 住区层级与当代居住现状 |
8.2.5 新世纪住区中绿色技术应用不足 |
8.3 天津住区优化策略 |
8.3.1 城市规划统筹与住区基址 |
8.3.2 合理确定住区规模 |
8.3.3 城市公共交通与住区紧密结合 |
8.3.4 建立社区和邻里住区层级 |
8.3.5 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绿色规划 |
8.3.6 公众参与,共筑可操作性强的社区 |
8.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城建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乡 (镇) 城建区消防给水系统 |
2 乡 (镇) 城建区消防水源 |
3 乡 (镇) 城建区消火栓的布置 |
(8)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气候变化 |
1.2.2 城市环境恶化 |
1.2.3 人体机能弱化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范围、概念界定 |
1.4.1 健康、生态、社区、健康生态社区概念界定 |
1.4.2 健康生态社区内涵、基本特征 |
1.4.3 与健康生态社区相关的典型社区概念和内涵辨析 |
1.5 研究方法 |
1.5.1 跨学科与跨领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4 文献分析、公众调查、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态价值观的演进及城市“社区病”诊断 |
2.1 前工业文明:服从自然 |
2.1.1 西方朴素生态价值观 |
2.1.2 中国朴素自然观 |
2.2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
2.2.1 空想社会主义 |
2.2.2 城市美化运动 |
2.2.3 田园城市理论 |
2.2.4 现代主义对自然的关注 |
2.2.5 邻里单元 |
2.2.6 《雅典宪章》 |
2.3 后工业文明:回归自然 |
2.3.1 绿色运动和增长的极限 |
2.3.2 新城市主义运动 |
2.3.3 精明增长 |
2.3.4 国内城市社区研究 |
2.4 多维生态价值观构成因素 |
2.4.1 生态平衡 |
2.4.2 经济发展 |
2.4.3 社会公平 |
2.4.4 健康宜居 |
2.5 城市“社区病”诊断 |
2.5.1 社区的伪生态绿色外表 |
2.5.2 城市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不完善 |
2.5.3 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不足 |
2.5.4 环境污染及保护 |
2.5.5 社区地域性特征缺失 |
2.5.6 缺乏人文关怀和公众参与 |
2.6 小结 |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发展演变 |
3.1 指标体系定义、构建意义和分类 |
3.1.1 指标、指标体系的定义 |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3.1.3 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类型 |
3.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
3.2.1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2.2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3 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
3.3.1 WHO 提出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
3.3.2 加拿大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
3.3.3 上海、苏州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
3.4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
3.4.1 生态城市概述 |
3.4.2 中新天津生态城 |
3.4.3 唐山湾生态城(曹妃甸) |
3.4.4 瑞典哈马碧生态城(Hammarby) |
3.4.5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城(Masdar City in Abu Dhabi) |
3.4.6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
3.4.7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比较与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
4.1 国外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
4.1.1 英国 BREEAM Communities 可持续社区评价体系 |
4.1.2 美国 LEED-ND 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价体系 |
4.2 国内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
4.2.1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
4.2.2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 |
4.2.3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 |
4.2.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4.2.5 《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技术要点(2010 版)》 |
4.2.6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
4.2.7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 |
4.3 国内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
4.3.1 研究对象基本状况比较 |
4.3.2 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和指标项分类比较 |
4.3.3 启示与优化策略 |
4.4 小结 |
第五章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制定思路 |
5.1.1 既有指标体系构成方法总结 |
5.1.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引入 |
5.2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的结构模型 |
5.2.1 技术路线 |
5.2.2 评价模型 |
5.3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
5.3.1 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构建步骤 |
5.3.2 指标项的选取原则 |
5.3.3 评价体系框架的建构 |
5.4 健康生态社区的评价方法 |
5.4.1 评价标准的选择 |
5.4.2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与指标项系统 |
5.4.3 指标权重计算 |
5.4.4 指标测评函数 |
5.5 小结 |
第六章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实测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为例 |
6.1 中新社区概况 |
6.1.1 社区现状概述 |
6.1.2 建设条件分析 |
6.1.3 土地适宜性评价 |
6.1.4 用地功能规划 |
6.1.5 道路交通规划 |
6.1.6 绿化及开放空间布局 |
6.1.7 水资源规划 |
6.1.8 能源利用规划 |
6.1.9 防灾规划 |
6.1.10 社区特色设计 |
6.2 中新社区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 |
6.2.1 调查人群基本信息 |
6.2.2 评价体系相关信息 |
6.3 中新社区各参评项权重的确定 |
6.4 中新社区指标体系测评 |
6.4.1 根据门槛条件筛选指标项 |
6.4.2 指标项的量化赋值 |
6.4.3 中新社区评价结果综述 |
6.5 中新社区测评结果评价和分析 |
6.5.1 中新社区的总体趋势 |
6.5.2 中新社区的优势领域 |
6.5.3 中新社区的可提升领域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探索价值 |
7.1.1 国内外城市、社区指标体系的系统梳理 |
7.1.2 多住区、多城市案例、多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
7.2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特点 |
7.2.1 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指标体系 |
7.2.2 生态、社会、经济、健康相融合的指标体系 |
7.3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居住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节能减排的形势 |
1.1.2 居住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
1.1.3 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1.1.4 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成功案例分析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国内理论研究 |
2.1.2 国外理论研究 |
2.2 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 |
2.2.1 英国贝丁顿生态住区 |
2.2.2 瑞典马尔默市住宅示范区 |
2.2.3 德国汉诺威康斯柏格小区 |
2.2.4 长沙青竹湖国际住区 |
2.3 国内外研究与案例对本文的启示 |
第三章 绿色低碳居住区发展定位、规划目标及重点 |
3.1 绿色低碳居住区发展定位 |
3.2 绿色低碳居住区规划目标 |
3.3 绿色低碳居住区规划重点 |
3.3.1 绿色建筑 |
3.3.2 绿色交通 |
3.3.3 低碳能源利用 |
3.3.4 水循环体系 |
3.3.5 公用设施节能 |
3.3.6 居民生活节能 |
3.3.7 热岛效应减轻 |
第四章 绿色低碳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 |
4.1 绿色低碳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 |
4.1.1 减少环境负荷和经济原则 |
4.1.2 节约资源和生态原则 |
4.1.3 以人为本和社会原则 |
4.2 绿色低碳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 |
4.2.1 场地规划 |
4.2.2 建筑设计 |
4.2.3 交通规划 |
4.2.4 绿色建筑材料使用 |
4.2.5 绿色节能设备使用 |
第五章 长沙绿地公馆规划分析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2 规划目标 |
5.3 本项目规划策略措施 |
5.3.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5.3.2 绿色建筑设计 |
5.3.3 节能与能源利用 |
5.3.4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5.3.5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5.3.6 室内环境质量 |
5.3.7 运营管理 |
5.4 规划评价 |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方面 |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 |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 |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 |
5.4.5 室内环境质量方面 |
5.4.6 运营管理方面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绿色低碳居住区实施政策 |
6.2.2 绿色低碳居住区实施建议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水、暖系统设计对村镇居住区建筑整体布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1.3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2 国外研究现状及建设经验 |
1.2.1 韩国 |
1.2.2 德国 |
1.3 我国目前的村镇基础设施与建筑布局现状 |
1.3.1 我国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1.3.2 我国目前的村镇基础设施与建筑布局现状 |
引文 |
第2章 排水系统对村镇居住区建筑总体布局的影响 |
2.1 我国村镇的排水现状 |
2.2 排水系统对居住区建筑整体布局的影响 |
2.2.1 排水体制的选择 |
2.2.2 根据排水不同特点的村镇居住区的功能分区 |
2.2.3 化粪池的规格决定了排水组团的大小 |
2.2.4 管道内阻力因素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2.2.5 建设投资对居住区总体建设的影响 |
小结 |
引文 |
第3章 给水系统对村镇居住区建筑整体布局的影响 |
3.1 我国小城镇的给水现状 |
3.2 给水管网对居住区建筑整体布局的影响 |
3.2.1 不同形式的管网设计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3.2.2 位置水头及沿程、局部阻力对居住区建筑布局的影响 |
3.2.3 建设投入对居住区总体建设的影响 |
小结 |
引文 |
第4章 供暖系统对村镇居住区建筑总体布局的影响 |
4.1 我国村镇供暖现状 |
4.2 供暖系统对居住区建筑总体布局的影响 |
4.2.1 供暖管网规划布置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4.2.2 出于节能要求进行的功能分区 |
4.2.3 管道阻力因素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4.2.4 室外管道热损失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4.2.5 供暖方式对建筑内部布局的影响 |
4.2.6 建设及运行费用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小结 |
引文 |
第5章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实例 |
5.1 水、暖系统综合管线对建筑布局其他的影响因素 |
5.1.1 综合管线的影响因素 |
5.1.2 对建筑布置提出的原则 |
5.2 我国新农村建设实例 |
5.2.1 无棣县柳堡乡冯王村的住区建筑整体布局设计 |
5.2.2 滨州市旧镇镇拐沟李村的村庄改造规划的建筑整体布局设计 |
引文 |
第6章 结论 |
综上所述 |
引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小康居住区给水系统设计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市既有住区建筑多品质目标综合更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王继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D]. 鱼文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高层住宅串联叠压供水节能分析及仿真模拟研究[D]. 张震. 长安大学, 2020(06)
- [5]乡村振兴背景下万乐村乡村景观规划[D]. 董永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D]. 刘军. 天津大学, 2014(05)
- [7]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城建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探索[J]. 刘环宇. 科技信息, 2013(19)
- [8]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D]. 赵强. 天津大学, 2012(06)
- [9]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居住区规划研究[D]. 陈旻蕾. 中南大学, 2011(03)
- [10]水、暖系统设计对村镇居住区建筑整体布局的影响[D]. 陈昊. 山东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