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与道教名山

司马承祯与道教名山

一、司马承祯与道教名山(论文文献综述)

郑青青[1](2021)在《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洞天福地景观暗含“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宇宙观和“道法自然”的哲学观,是道教“神圣空间”的具象表达,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浙江洞天福地作为全国重点发展区域,一直受到来自统治者、道团文人等的充分关注,呈现出持久且强盛的生命力。本研究以“历史演进中的浙江洞天福地”为线索展开,采用横向与纵向的交错研究法,结合文献、图像、实地考察及保护景观等方式,由洞天福地历史内蕴到具体而微的景观营建,探索浙江洞天福地纷繁复杂的历史演变脉络、“神圣空间”的景观空间表达以及洞天福地中所蕴含的人居环境启示等多维度的问题。以期丰富洞天福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中国洞天福地申请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提供基础研究资料。由此,本研究共取得以下三方面成果:(1)纵向梳理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脉络:其历史进程可划分为秦汉及以前(孕育)、魏晋南北朝(兴起)、隋唐时期(全面发展)、五代至宋(世俗转型)、元明清时期(沉寂)、民国至今(再兴)共6个时段。先秦至隋唐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发展,并非单纯以山岳作点进行顺序串联,而是以片区或集群的形式铺展开,构建宗教与山岳间的空间语境。宋及宋以后,则一改全面铺展的形式,而侧重于其中具有极大政治价值的洞天,并从宗教意义过渡到世俗意义。唐宋时期是浙江洞天福地发展的重点时期,因而突出了其中关键的历史节点、事件及主要人物,旨在掌握这一时期的重点认知。(2)横向挖掘浙江洞天福地的景观营建特征:结合实地调研,综合梳理了洞天福地的发展现状,并选取了委羽山、天台山、四明山、盖竹山及温州区域典型的洞天和福地共13处,针对遗存情况及景观空间构成,解读其近似“圣山”景观的地域性特征。同时,上溯洞天福地与道教山岳真形图的深刻联系,简要从洞天福地与山岳真形图的空间弥合、道教建筑/洞室与山水空间表达两方面,初步探讨“神圣空间”景观营建本质。(3)侧面解读洞天福地蕴含的健康人居思想:通过追溯洞天福地和疫灾的历史渊源,认为民众对瘟疫的恐惧以及对“不死之乡”的形而上追求赋予了洞天福地“仙境”象征。作为现实的避疫场所,洞天福地提供了天然庇护,发挥了重要的身心疗愈效果;又以“永嘉之乱”引发北方流民南迁事件为始,山中避疫催生了江南洞天福地的大开发事件。并剖析了洞天福地所蕴含的“理想景观”特质,以此阐述道教洞天福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事实,探究其对现代健康人居的启示。

杨夏薇[2](2021)在《宋代铜镜纹饰研究》文中指出铜镜是古代日用品,在中国古代既用于鉴容,也用于辟邪等场合,因流传两千多年以上,在物质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铜镜的形式相对简单,平板状,多为圆形,偶有方形,间有菱花形、椭圆等形状者,极个别有柄。其正面平或微凸,是实现其基本功能面,其背面有多种多样的纹饰和装饰,成为古代艺术的主要载体。因铜镜的基本功能是鉴容,所以镜面需要光亮、致密,中国古代铸工在长期实践中,发现高锡青铜可达此效果,其材质的锡含量往往在20%以上,甚至有30%者,但高锡青铜镜坚硬质脆,坠落即碎。而镜背面的纹饰或装饰,应当本源于商周青铜礼乐器,并随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工艺也如青铜礼乐器一样多种多样,所以,铸工铜镜的制作,同样沿袭青铜礼乐器生产的路径,早期都是以泥范块范法成形的。青铜器的装饰工艺,多移借自青铜容器,包括镶嵌、错、鎏、镀、绘和包金银等,其中镀锡工艺在装饰镜背的基础上,铸工逐步认识到也是处理镜面、使之白亮的加工工艺。随着这种工艺的普及,铜镜合金的锡含量可以不必很高,使其依然保持相当的韧性。中国铜镜可上溯到河西走廊的齐家文化,中原出现最早的是商代,西周只是零星发现,这些具有铜镜形象的器物,究竟是否全部用于鉴容,还不能肯定,至少其中某些是用于装饰。真正作为日用鉴容的铜镜,大概从春秋晚期才开始逐步增多,侯马铸铜做法发现有铸镜模范,反映出铸镜和其他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甚至装饰纹样一致。经过战国时代的发展,一些特种工艺镜颇为突出,如漆背镜、彩绘镜、双背镜等,表现出高度的工艺技巧。秦汉是青铜镜大大发展阶段,王室和戈地方都会都是青铜镜的重要产地,商品性强故纹样类型多。汉之后的连年动乱对青铜镜生产打击较大,但随着佛教东传和道教的兴起,宗教题材成为铜镜纹样的主要内容。隋唐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多种精美形式、装饰手法多样、纹饰题材丰富的青铜器,表明铜镜生产臻至高峰。唐宋社会的巨变在史学界已有不少研究和讨论,艺术史也有涉及。通观两个时代的青铜镜,差别突出。宋代青铜镜因普通和寻常,往往被忽视,页成为研究较少、留下诸多空白的流域。本文即是针对这一空白而设计的研究,宋代手工业商品化有关,大批量的铜镜以工业化模式生产出来,其纹饰装饰性更强。如表现宋代女性文化的花卉纹镜和凤鸟纹镜,也有人物故事纹镜中展现宋代士人隐逸之情的许由巢父镜、王质观弈镜,还有展现宋代铜镜商品化的商标牌记镜,再有反映与道教、佛教有关的铜镜。宋代铜镜纹饰在艺术上呈现出丰富的装饰化、世俗化表现内容。纹饰的世俗化表现与佛、道教世俗化有关,佛道教义逐渐世俗化,广纳信众,与社会风俗相结合,形成特殊的民间风俗礼仪。铜镜参与了宋人的生活,照容或是民间信仰中用镜祭祀、婚丧喜庆事中都见有铜镜的使用,铜镜纹饰就是反应这些风俗的图像。本文采用图像与空间的讨论方法,将宋代铜镜中的部分纹饰作为单一图像来看,与周围的墓葬壁画、器物形成一个研究场域,应属于墓葬器物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铜镜的功能与图像产生的交互关系,更好的理解宋代铸镜工匠在铜镜装饰上对于纹饰内容、题材的选择,从而进一步探究宋人在物质文化上对铜镜的设计与构思,并探讨纹饰除装饰意义以外的思想内涵,从而进一步展现宋人的造物与装饰思想。

林家骊,何玛丽[3](2021)在《司马承祯及天台派道教对浙东唐诗之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道教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在天台山修道数十年,创立并发扬了南岳天台派。他在天台期间撰写并收集的道教典藏,奠定了《桐柏道藏》的基础,对推动道教的理论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其为首的天台派道教甚得唐朝统治者重视,并在文人群体中产生了广泛影响,而天台山亦由此复兴并备受推崇。在司马承祯及其弟子"高道"形象的吸引下,大量唐代诗人神往、游赏并歌咏天台山,促进了天台山与道教游仙诗主题、山水田园主题的再次耦合,并辐射至浙东山水全体,推动了浙东唐诗之路的兴盛发展。

张玲[4](2020)在《宋代青城山道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道教洞天福地中的第五大洞天,在道教名山体系中地位显赫。本文主要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文献学、宗教学、文学等方面对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具体发展情况作了深入研究。详细阐述了宋代青城山道教与朝廷、士大夫以及民众的联系,展示了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基本面貌和特色内涵,考察了青城山道教在宋代的地位和影响。论文第一章概述青城山道教渊源。从两个面向去论述宋以前青城山道教的发展:从青城山与道教的联系入手,青城山的自然环境与神仙传说以及早期道教在蜀中的发展,并逐渐奠定青城山在道教名山中的地位;另外对宋以前青城山道教的发展历程进行必要的梳理,为本文的宋代青城山道教研究提供背景分析和青城山道教的地位进行纵向比较。第二章详细阐述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基本情况。首先还原青城山道教宫观的具体情况;其次论述各种文献中囊括的宋代青城山道士,还原青城山道士群体的面貌;最后讨论两宋青城山道教所传承和盛行过的道派发展情况。第三章论述宋代青城山道教的特色内涵。从青城山的丹道传承、道教易学、道教艺术和特殊群体(隐士)四个部分去分析和探讨青城山道教文化的独特性,考察青城山道教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影响。第四章分析两宋朝廷和青城山道教的联系。从宋朝历任皇帝对道教所采取的重要政策的影响,以及朝廷直接与青城山道教发生的联系入手,以此考察青城山道教在宋代官方层次中的发展历程和地位。第五章分析宋代士大夫及民众与青城山道教的联系。从蜀籍士大夫和非蜀籍士大夫的角度,考察他们对青城山的认知与情感;从民众与青城山道教的关系,探究道教与民间社会和信仰的交融。

任晓艺[5](2020)在《司马承祯《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高峰期,是古琴艺术大发展时代,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也是儒释道三家高度冲突与融合的时代,司马承祯作为茅山宗重要代表,身处时代洪流,其人其思便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烙印。《素琴传》作为司马承祯音乐美学思想的集中表达,不仅基本涵盖了前人琴论,还显示出了司马承祯“以琴论道”和儒道音乐思想相融合的特点。遗憾的是,这样一部音乐美学文论还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展开的探讨也不多,这就为本文的写作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做好《素琴传》的注译和解题工作,深入分析《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阐释其重要音乐美学思想价值,能够一定程度上丰富唐代道教琴论的相关研究,佐证唐代古琴艺术的高度发达。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意图、研究方法、研究现状进行论述,并从“素琴”二字入手对《素琴传》进行解题,揭示司马承祯无声之乐的审美追求。第一章对司马承祯修道思想进行概述,突出其融合性特点,并对以司马承祯为代表的茅山宗在唐代的繁盛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第二章以初、盛唐儒释道三教冲突与融合为背景,梳理从唐高祖到唐玄宗的三教政策,将三教焦点之一的夷夏之论引入古琴,探索胡乐冲击下依旧繁荣的古琴艺术总体面貌。第三章对《素琴传》中的琴象论、琴禁论、斫琴论、琴德论进行详细分析,验证司马承祯音乐美学的儒道融合性特征,并以《素琴传》为时间节点,从音乐美学思想史的维度作横向和纵向的考察,突出《素琴传》音乐美学价值。本文从音乐美学思想史的角度对司马承祯《素琴传》音乐美学展开研究,通过对《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内涵的分析,相信有助于唐代音乐美学的认识,也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出唐代琴学和音乐美学的状态,以期对中国音乐美学史缺失的部分,有所补益。

张金彪[6](2020)在《唐代地方官员道教活动述论》文中研究表明地方官员从事道教活动在唐代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他们从事的道教活动形式上复杂多样,这些活动既是一种宗教活动,也是官员世俗生活的一部分。从文献角度看,这些活动在不同的叙事下既含有真实的成分,也被涂抹不少想象的色彩。笔者先行分析了地方官员道教活动的政治和宗教背景。地方官员最明显、首要的身份是唐代政治体制下的一名官僚,除受与他人同样的社会变动的制约外,他们还要经历仕途上的特殊遭遇。地方官员的品级、职掌,以至科举、休沐、俸禄、考课、贬谪等制度都以某种隐微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道教活动的内容和形态。二是从修道活动、涉道活动和文字着述三个方面描述地方官员道教活动的具体表现。地方官员从事道教活动这一历史现象本身既表征着他们隐秘的知识、情感和信仰,也展现了地方官员们的日常生活。三是通过宗教和非宗教两种语境探讨道教活动中地方官员与道教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宫观活动中政治色彩极为浓厚,“神权”、“皇权”等多种权力形式在此生成、分化。他们也在地方祠庙的道教化上起着一定的作用。《道教灵验记》与碑刻、正史等对地方官员的道教活动具有不同的叙述方式、动机,前者更为“私人化”,而后者则围绕着“皇帝”和“天下”。四为探讨地方官员的道教活动对于社会的影响。无论是在一般的地方社会治理之中还是在应对突发的地方危机之时,涉道的地方官员多因“道”设教,以“道”为政。可以说,地方官员的道教活动中夹杂着他们的宗教信仰、精神需求等超越性的东西,也有着明确的对于社会秩序稳定的现实需求。

尹航[7](2019)在《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其范围主要涵盖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东、北、南三面环海。胶东半岛历来为道教发展的前沿地区,早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就云集求仙的方士,并深刻影响了此后方仙道、黄老道的形成,半岛地区的低山丘陵如崂山、昆嵛山、罗山、大泽山、艾山、伟德山、铁槎山、马山、成山等历来为道教活动集中之处。自金元时期,形成了以全真道为主流,以崂山、昆嵛山为两大核心的道教山群。胶东半岛道教的形成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且道派以内丹派全真道为主,故本研究对于发掘滨海山地道教景观特色,发掘内丹派全真道宫观园林环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学科交叉、图形论证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背景探查、基础梳理部分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各尺度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研究主要以田野调查法、学科交叉法、图形论证法为主。本文的研究内容总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即本文的绪论及研究背景。第二,概括胶东半岛自然景观、地理环境特征,梳理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历史发展脉络。同时,明确胶东半岛道教的派系特征及其在道教历史中的重要地位。第三,从宏观至微观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宏观研究发现,宫观总体布局呈现出“双核散点、倾向海洋”的特征,并具有“风水聚炁”“海上仙境”“海上仙山”三种模式。宫观园林择址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三分规律”“偏于支流”“倾向有光”“巧避刚风”的特征,基址周围的山水组合具有7种“环境单元”、6种“道家文化特征”。中观研究发现,宫观群环境的景观序列具有“戒、定、慧”三境,与内丹经典《内经图》所绘景象与空间具有较大相似性。微观研究发现,宫观园林庭院构成与空间具有“先尊后卑”“四象格局”“渐次聚焦”“阴阳分明”的特点。第四,以史为鉴,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原则与对策。总体论之,本文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结合道教文化、义理,基于古籍资料,从名山缘起、资源梳理、历史沿革、总体布局特征、择址特征、景观序列、庭院空间等方面深入分析与研究,探讨了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群的形成原因,并总结了宫观园林从宏观到微观的环境空间特征及其内涵。研究发现,半岛低山丘陵宫观园林和环境空间的营造与道教义理关系紧密,且表现出地域性特征。宫观园林的环境与空间,自宏观至微观视角,依风水理论可分为风水大聚局、中聚局、小聚局、微聚局。在这四重尺度下,宫观园林倾向分布之地,多为风水术在相应尺度下所崇尚的理想环境。不同风水“聚局”下的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特征又表现出与其他地域性道教理论、文化的微妙关系。在风水“大、中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布局、择址与齐地古代神仙文化关系紧密。在风水“小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的分布、景观序列表现出与全真道文化、内丹理论的相关性。在风水“微聚局”尺度下,宫观园林则主要与全真道组织文化联系密切。除此之外,各尺度下宫观园林选址与环境空间的营造,均表现出倾向海洋的特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研究成果创新——综合历史、宗教、地理、地貌、气象等学科内容,建立胶东半岛山岳宗教文化景观的研究体系,发掘半岛滨海山岳道教文化景观的“海洋”特征,填补研究空白。(2)研究视角创新——以地域整体地貌区划作为研究范围,以区内群山宫观园林作为研究对象,将风水理论拆分为大、中、小、微“聚局”四重尺度,分别对宫观园林环境空间进行分析。(3)研究方法创新——风景园林学与风水学理论交叉,生成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的4级分层——4重“聚局”;通过“概念拆分,量化分析”的方法,多指标、多角度对宫观布局与择址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赫博文[8](2019)在《陆游诗歌道教意象研究》文中认为陆游诗歌中道教意象的使用与南宋社会的崇道风气,道教本身的发展,修道方式的改变,儒释道三教进一步融合的思想氛围,以及他个人的道教信仰,均有着密切关系。陆游诗歌所含道教意象十分丰富,不仅存在于道教诗歌,非道教诗歌中亦经常出现。陆诗中常用的道教意象可分为道教典籍意象、道教人物意象、仙药意象、仙境意象和仙兽、仙禽意象五大类。道教典籍意象一方面体现了陆游对于养生的重视;另一方面,我们也能通过诗中与道典内容相关的意象,认识诗人潜心修习道典对诗歌意象使用的影响。道教人物意象主要体现了诗人对不俗品质的推崇和追求;用来自比的“仙人”意象往往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闲愁”;与“金貂”结合使用的“紫皇”“侍帝晨”意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恶。陆游常借助仙药意象抒发迟暮之感以及对疾病痊愈的渴望,诗中的采药炼丹活动体现了他对养生的重视。另外,对这一活动的描写还常与诗中官场生活相关的描写形成对比,表达了陆游对闲适的修道隐居生活的向往。此外,“朱颜”“漆发”等“还婴”意象常与仙药意象一同出现,突出了诗中仙药的神奇的效果。诗中的仙境意象可以分为“彼岸性”强的仙境意象和道教名山,洞天福地意象。陆游在诗中将“彼岸性”强的仙境与人间进行对比描写,一方面可以从反面衬托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另一方面,将人间景致比作仙境的描写,则表达了陆游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另外,陆游悼亡诗中也出现了这类仙境意象。陆诗中的道教名山,洞天福地意象,主要表达了陆游对隐居的渴望。仙兽、仙禽意象主要服务于诗中仙人形象的塑造,也是神仙世界描写中的构成元素之一。另外,仙兽仙禽还可看作诗人与仙境和仙人沟通的桥梁,表达了诗人对远离现实,消解苦闷的向往。最后,道教意象对陆游诗歌的浪漫诗风和冲淡简远的诗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段亚利[9](2019)在《济源市“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品牌及时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单个旅游产品在区域竞争日渐加强的态势下逐渐失去优势价值,济源市的王屋山道教文化、济水文化、愚公移山精神即是该种代表。以"一山一水一精神"为主线打造济源市文化品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济源的区域竞争力,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对"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品牌的背景研究及内在价值的挖掘,可以找到该文化品牌的真正时代价值。

刘济姣[10](2018)在《衡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衡山是中国传统名山体系“五岳”之南岳,是着名的道教、佛教圣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衡山的自然景观雄伟秀美,人文景观神圣亲切。原始山岳崇拜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在此先后汇聚,与当地的自然风光融合,历经千年的兴衰交替,形成今天衡山的山岳风貌。本文以衡山为研究对象,按时间、空间和文化三个维度,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对衡山的风景园林理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首先对衡山的自然基础与人文景观的形成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以时间和宗教兴衰作为节点,梳理衡山从上古至今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总结影响衡山人文景观发展的四点因素。第二,按照“宏观境域尺度——中观风景区尺度——微观寺观园林尺度”的逻辑框架研究衡山的风景园林理法。在宏观境域尺度,借鉴中国传统地理观,分析衡山在岳镇海渎、洞天福地、各朝都城和“南岳”体系中的空间关系。在中观风景区尺度,研究衡山自然与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和序列以及风景游线组织的演变与特征。在微观寺观园林尺度,全面分析寺观园林的整体空间分布、个体布局特征以及寺观的建筑、引导和环境空间理法。最后,梳理衡山的保护工作进展,总结保护更新工作对衡山的影响,结合前文研究成果,对未来衡山风景区保护与传承提出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对衡山风景园林理法有以下五点结论:1.“三教合一、相互影响”的发展过程;2.“华夏之南、湖湘之巅”的空间定位;3.“自发演变、一脉相承”的结构序列;4.“形式多样、融入地域特色”的寺观建筑;5.“因山就势、灵活丰富”的园林理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与山体地形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对衡山风景园林研究的信息数字化;在衡山宏观系统性研究层面,填补了风景园林研究的空白,为衡山恢复名山氛围、构建具有地域特征的风景名胜区有积极意义;从时间、空间、文化视角对衡山的寺观园林理法进行全面的解读,拓展已有研究片面的思维定式,将衡山寺观园林的研究推向整体认知层面。

二、司马承祯与道教名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司马承祯与道教名山(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本土文化景观的研究推进
        1.1.2 洞天福地的时代发展内容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对象
    1.3 已有研究与评述
        1.3.1 重要古籍文献资料
        1.3.2 洞天福地历史人文探析
        1.3.3 洞天福地建筑、景观及生态环境研究
        1.3.4 浙江地区相关研究
        1.3.5 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系统梳理浙江地区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1.4.2 演绎分析浙江洞天福地的景观营建及空间特征
        1.4.3 初步探索洞天福地对现代健康人居建设的启示
        1.4.4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图像研究法
        1.5.3 纵向与横向交错研究法
        1.5.4 保护景观法
    1.6 技术路线
2 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上)
    2.1 浙江省的自然景观基础特征
        2.1.1 气候气象
        2.1.2 地质地貌
    2.2 秦汉及以前:浙江洞天福地的思想渊源
        2.2.1 神仙信仰的“道教化”
        2.2.2 临海特质与早期民间信仰
    2.3 魏晋南北朝:浙江洞天福地的兴起
        2.3.1 道教对山岳风景的探索
        2.3.2 浙地“修道名山”的雏形分布
    2.4 隋唐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全面发展
        2.4.1 洞天福地的系统分布
        2.4.2 隋唐洞天福地的管理与经营
        2.4.3 洞天福地对山岳风景名胜的开发影响
    2.5 小结
3 浙江洞天福地的历史演变(下)
    3.1 五代至宋:浙江洞天福地的“世俗”转型
        3.1.1 五代至宋浙江洞天福地的管理与经营
        3.1.2 “南镇”会稽山的重视与建设
        3.1.3 以大涤洞天为主的地域“崛起”
        3.1.4 宋代园林中的洞天福地营造
    3.2 元明清时期:浙江洞天福地的沉寂
        3.2.1 全真道的“异军突起”
        3.2.2 洞天福地的浙东南转向
    3.3 民国至今:浙江洞天福地的再兴
        3.3.1 洞天福地宫观破坏毁损
        3.3.2 洞天福地名胜的建设及保护管理
        3.3.3 突出问题思考
    3.4 小结
4 浙江代表性洞天福地景观解读
    4.1 委羽山洞天福地
        4.1.1 委羽之宗教意象
        4.1.2 诸仙栖迹、山之现状
        4.1.3 大有宫建制沿革
        4.1.4 东仙源之所在
    4.2 天台山洞天福地集群
        4.2.1 “神仙之乡”的信仰空间构成
        4.2.2 天台山“不死之福庭”地域性景观的形成
        4.2.3 天台山的景观空间特征
    4.3 四明山洞天福地
        4.3.1 四窗岩之神圣空间
        4.3.2 “洞天迷返”之仙境模式
        4.3.3 茭湖鱼澄洞之所在
    4.4 盖竹山洞天福地
    4.5 温州典型洞天福地
        4.5.1 海陆相通促其兴盛
        4.5.2 陶弘景隐以修《真诰》
    4.6 小结
5 浙江洞天福地的“神圣空间”景观构造
    5.1 道教真形图与洞天福地的空间弥合
    5.2 道教建筑/洞室与山水空间
    5.3 小结
6 洞天福地中的健康人居思想
    6.1 洞天福地与疫灾溯源
        6.1.1 洞天福地曾作为世人避疫场所
        6.1.2 避疫催生江南洞天福地大开发
    6.2 洞天福地对自然观的延伸
    6.3 小结:洞天福地对健康人居的启示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问题与启示
        7.2.1 洞天福地的名山价值弱化
        7.2.2 洞天福地的宗教语境缺乏
    7.3 研究展望与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附录 A 重要道教洞天福地相关史料
    附录 B 全国洞天福地分布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宋代铜镜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宋代铜镜纹饰考古学分期与特征
        一、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纹饰的分期
        二、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形制的分期
    第二节 宋代铜镜纹饰的特征
        一、宋代铜镜纹饰的题材特征
        二、宋代铜镜纹饰的构图特征
        三、宋代铜镜纹饰的装饰特征
第二章 花卉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花卉纹
        一、牡丹纹
        二、莲花纹
        三、梅花纹
    第二节 花卉纹的图式结构
        一、缠枝花式结构
        二、折枝花式结构
        三、“小品”式结构
    第三节 花卉纹对宋代花鸟画的模仿
第三章 凤鸟纹与龙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凤鸟纹
        一、凤鸟纹
        二、凤鸟纹的图式结构
    第二节 龙纹
        一、龙纹的图像形式
        二、龙纹的图像内容
第四章 人物故事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仙人故事纹
        一、龟鹤仙人纹
        二、仙人斩蛟龙纹
        三、达摩渡江纹
    第二节 历史人物故事纹
        一、许由巢父纹
        二、王质观弈纹
        三、唐明皇游月宫纹
    第三节 民间故事纹
        一、柳毅传书纹
        二、牛郎织女纹
    第四节 世俗生活类纹饰
        一、海舶纹
        二、婴戏纹
第五章 其他类型纹饰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第一节 几何纹
        一、球路纹与龟背纹的发展演变
        二、球路纹、龟背纹的仿藻井式结构
        三、球路纹、龟背纹镜与建筑纹饰的关系
    第二节 八卦纹
        一、八卦纹的图像形式
        二、八卦纹的符号化演变
    第三节 牌记铭文镜
        一、宋镜“牌记”的发展与形式
        二、牌记铭文的内容
        三、牌记中铸镜城镇的分布情况
第六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第一节 墓葬中铜镜“使用空间”的界定
        一、宋代墓葬中铜镜的使用特殊性
        二、宋代铜镜的“使用空间”界定
    第二节 墓顶挂镜的纹饰功能与意义
        一、墓顶挂镜的基本情况与地域分布
        二、墓顶铜镜纹饰的特殊性
        三、铜镜纹饰与“访仙”隐喻
    第三节 生活空间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一、墓葬中的生活用镜
        二、铜镜与日常生活
        三、铜镜与镜像
    第四节 宗教仪式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一、铜镜纹饰与道教
        二、铜镜纹饰与佛教
    第五节 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一、装饰性
        二、隐喻性
结语
附录1 宋代铜镜图录
附录2 宋代纪年墓出土铜镜表
参考文献
    一、古代文献
    二、现代文献
    三、图录
    四、考古发掘报告
    五、期刊及硕博士学位论文
致谢

(3)司马承祯及天台派道教对浙东唐诗之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司马承祯与天台山的复兴
    (一)司马承祯的天台岁月与出处选择
    (二)天台山对司马承祯道学思想的滋养与熏陶
    (三)司马承祯道学思想对天台山的贡献
二、司马承祯交游圈与“司马承祯效应”的表现及影响
    (一)帝王之宠:司马承祯的政治定位
    (二)文人之游:司马承祯的文坛影响
        1.方外十友与司马承祯的文人名望。
        2.诗仙李白的仰慕与司马承祯的偶像化。
    (三)道徒之众:司马承祯效应的余响
三、司马承祯对浙东唐诗之路的影响
    (一)司马承祯修真地带来的天台印象
    (二)天台的符号化与天台山之热
    (三)司马承祯之道与浙东山水、游仙之盛

(4)宋代青城山道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青城山道教渊源
    第一节 作为道教圣地的青城山
    第二节 宋代以前青城山道教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基本情况——宫观、道士、道派
    第一节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宫观
    第二节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道士
    第三节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道派
第三章 宋代青城山道教的特色内涵
    第一节 青城山丹道传承
    第二节 青城山道教易学
    第三节 青城山道教艺术
    第四节 青城山特殊群体——隐士
第四章 宋代朝廷与青城山道教的联系
    第一节 北宋朝廷与青城山道教的联系
    第二节 南宋朝廷与青城山道教的联系
第五章 宋代士大夫及民众与青城山道教
    第一节 蜀籍士大夫与青城山道教
    第二节 非蜀籍士大夫与青城山道教
    第三节 民众与青城山道教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资料(道教类古籍单列,其余以经史子集分类胪列)
    二、今人着作
    三、期刊与学位论文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5)司马承祯《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图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评述
    四、《素琴传》解题
第一章 司马承祯及唐代茅山宗发展概况
    第一节 司马承祯其人及其道教思想
        一、司马承祯其人
        二、司马承祯道教思想概述
        三、司马承祯道教思想影响及评价
    第二节 唐代茅山宗繁荣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 初、盛唐三教关系演变下的古琴艺术
    第一节 初、盛唐三教关系演变
    第二节 三教关系演变下的古琴艺术
        一、琴人
        二、琴曲
        三、琴诗
        四、斫琴
        五、琴论
        六、记谱
        七、琴画
第三章 《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分析及比较
    第一节 《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分析
        一、琴象论
        二、琴禁论
        三、斫琴论
        四、琴德论
    第二节 《素琴传》与其他琴论的比较
        一、《素琴传》与唐前琴论的比较
        二、《素琴传》与同时期其他琴论的比较
        三、《素琴传》与唐后琴论的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素琴传》注译
致谢

(6)唐代地方官员道教活动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唐代官员的道教信仰和活动
        (二)唐代道教地理分布与思想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道教
第一章 地方官员道教活动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一、皇帝道教活动的示范作用
        二、道教政策的影响
        三、政治制度的影响
    第二节 宗教背景
        一、佛道并盛的宗教格局
        二、神仙和鬼神观念的变化与流行
        三、道教外丹术的兴盛和内丹术的兴起
第二章 地方官员道教活动的具体表现
    第一节 修道活动
        一、炼丹服食
        二、修斋设醮
        三、符箓法术
        四、焚香礼拜
        五、诵经、写经与习经
        六、受道箓与称弟子
        七、内修与内丹
    第二节 涉道活动
        一、结交道士
        二、访求仙迹与出入宫观
        三、修观造像
    第三节 与道教相关的着述
        一、斋词
        二、诗歌
        三、道教着作
        四、与道教相关的笔记小说
        五、涉道碑文题刻
第三章 地方官员与道教的关系
    第一节 地方政务中的崇道活动
        一、地方政务中官员的道教活动
        二、宫观的特殊地位与道士的多重身份
        三、地方官员的宫观事务:以茅山紫阳观为例
        四、地方官员对于道教祠庙的认定与祭祀
    第二节 道教叙事下地方官员与道教的关系考察——以《道教灵验记》为中心
        一、《道教灵验记》中地方官员的形象
        二、《道教灵验记》所载地方官员与道教的关系
        三、事实与虚构:《道教灵验记》所载地方官员道教活动史实考
第四章 地方官员的道教活动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地方官员道教活动中的区域因素:以江西地区为例
    第二节 道教对于地方官员政治思想的影响
        一、地方行政中的道教思想
        二、地方司法中的道教思想
        三、道教方术活动对于地方政治的影响
    第三节 以道设教:地方官员治理社会的宗教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胶东半岛“仙境”之源
        1.1.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的特殊性
        1.1.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发展的主要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1.3.1 胶东半岛
        1.3.2 低山丘陵
        1.3.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
        1.3.4 宫观风景与园林环境
        1.3.5 时间范畴
    1.4 研究现状
        1.4.1 山岳风景名胜相关研究
        1.4.2 道教及道教文化相关研究
        1.4.3 道教宫观建筑相关研究
        1.4.4 道教园林环境相关研究
        1.4.5 园林美学及理法相关研究
        1.4.6 滨海山岳景观、滨海道教相关研究
        1.4.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中国道教与宫观园林发展概述
    2.1 道教的发展、道派及主要思想
        2.1.1 “道”的由来
        2.1.2 道教始祖与老子
        2.1.3 道教的主要流派
        2.1.4 内丹道派的发展及其理论思想
    2.2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发展及特点概述
        2.2.1 古代道教宫观园林的发展
        2.2.2 道教宫观的筑建思想
        2.2.3 道教宫观的文化
    2.3 道教思想与宫观园林艺术
        2.3.1 宫观的筑建与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
        2.3.2 宫观的筑建与符号景观——天人合一
        2.3.3 宫观的筑建与神仙信仰——人间仙境
    2.4 小结
3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自然、人文景观概述
    3.1 胶东半岛的自然景观特征
        3.1.1 气候与气象
        3.1.2 水文条件
        3.1.3 地质地貌
        3.1.4 植被状况
    3.2 胶东半岛山脉的山、水条件
        3.2.1 半岛总体山、水形势
        3.2.2 昆嵛山低山丘陵区
        3.2.3 朱雀山招虎山低山丘陵区
        3.2.4 崂山中低山丘陵区
        3.2.5 艾山、牙山低山丘陵区
        3.2.6 大泽山低山丘陵区
    3.3 胶东半岛道教、宫观发展的人文因素
        3.3.1 道教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3.3.2 秦汉时期——神仙思想催生道教
        3.3.3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分化、发展
        3.3.4 隋唐五代时期——道教迅速发展
        3.3.5 北宋时期——道教兴盛
        3.3.6 金朝——全真道创立
        3.3.7 蒙元——全真道鼎盛
        3.3.8 明代——全真龙门支派兴起
        3.3.9 清代——龙门中兴
    3.4 小结
4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总体布局
    4.1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调查情况概述
    4.2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时空演变和总体布局
        4.2.1 至秦、汉时期
        4.2.2 至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时期
        4.2.3 至金、元时期
        4.2.4 至明、清时期
        4.2.5 建造年代不详的宫观分布
        4.2.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地带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特点
    4.3 影响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总体布局的地理环境因子
        4.3.1 山川大势与风水形势
        4.3.2 “海上仙境”模式
        4.3.3 “海上仙山”模式
    4.4 小结
5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的择址特征分析
    5.1 宫观择址与自然环境因子
        5.1.1 地形相关性分析
        5.1.2 水系相关性分析
        5.1.3 光照相关性分析
        5.1.4 风环境分析
    5.2 宫观择址与山水组合关系
        5.2.1 “环境单元”的基本类型
        5.2.2 诸山脉宫观群的山水组合关系
    5.3 宫观择址与道教文化
        5.3.1 道家堪舆文化——纳真炁,藏“风”又得“水”
        5.3.2 道家仙境文化——仿仙居,一“山”一“仙境”
        5.3.3 道家组织文化——分层级,上“宫”而下“院”
        5.3.4 道家洞天文化——坐环堵,前“宫”而后“洞”
        5.3.5 道家农耕文化——打尘劳,上“圃”而下“田”
        5.3.6 道家美学文化——勾山水,“画”中觅“福地”
    5.4 小结
6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环境的景观序列与空间分析
    6.1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内涵
        6.1.1 景观序列之“意”——“仙、人”对话
        6.1.2 景观序列之“规律”——“三关三境界”
        6.1.3 景观序列之“组成”——“一关一境一意象”
        6.1.4 景观序列之宏观、微观模式
    6.2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之空间特征分析
        6.2.1 “三境”与“六远”
        6.2.2 景观序列之空间转换
        6.2.3 景观序列节点之布局规律
    6.3 宫观环境景观序列实例分析
        6.3.1 “三谷”谷前之“戒境”
        6.3.2 “三谷”谷中之“定境”
        6.3.3 “三谷”谷末之“慧境”
        6.3.4 “三谷”景观序列之空间分析
    6.4 小结
7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空间特征分析
    7.1 宫观园林的规模与类型
        7.1.1 “溪谷”之内
        7.1.2 “溪谷”之外
        7.1.3 宫观之规模分类
    7.2 宫观园林与风景环境的组合规律
        7.2.1 轴线与山体之关系
        7.2.2 风水“微聚局”之环境模式
    7.3 宫观园林的构成与规制
        7.3.1 宫观园林的总体构成
        7.3.2 宫观园林之建筑组成
        7.3.3 宫观园林的建筑规制
    7.4 宫观园林的空间特征
        7.4.1 院落组合特征
        7.4.2 院落空间尺度特征
        7.4.3 院落空间的渗透与交融
    7.5 宫观庭院的风水文化解读
        7.5.1 寻龙、观水与察砂
        7.5.2 穴地与立向
        7.5.3 阴阳、四象与五行
        7.5.4 宫观风水聚局模式总结
    7.6 小结
8 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保护与发展对策探讨
    8.1 保护对策
        8.1.1 注重地域风景地脉与历史文脉
        8.1.2 重新划分道教宫观保护单元
        8.1.3 确保宫观庭院的原真性
        8.1.4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8.2 发展原则及对策
        8.2.1 发展原则
        8.2.2 发展对策
9 结论
    9.1 研究总结
    9.2 创新之处
    9.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陆游诗歌道教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及研究现状
    二 选题原因、研究方法及意义
    三 研究范围界定
第一章 南宋道教发展及陆游的道教信仰
    第一节 南宋道教发展的政治基础
    第二节 南宋道教的发展及对士大夫的影响
    第三节 陆游的道教信仰
第二章 陆游诗歌道教意象概况
    第一节 陆游含道教意象的诗作
    第二节 陆游诗歌道教意象分类
    第三节 道教意象在陆诗中的使用形式
    第四节 陆诗道教意象所用语汇之特点
第三章 陆游诗歌常用道教意象分析
    第一节 道教典籍意象
    第二节 道教人物意象
    第三节 仙药意象
    第四节 道教仙境意象
    第五节 仙兽、仙禽意象
第四章 道教意象对陆游诗歌风格的影响
    第一节 对浪漫诗风的影响
    第二节 对冲淡简远诗风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济源市“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品牌及时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品脾研究背景
    (一) 王屋山道教文化
    (二) 济水及济水文化
    (三) 愚公移山精神
二、“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品牌背景资源
    (一)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王屋山道教文化资源、济水文化资源
        1.王屋山道教文化资源。
        2.济水文化资源。
    (二) 丰富的核心价值精神资源——愚公移山精神
三、“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品牌时代价值
    (一) 王屋山道教文化
    (二) 济水文化
    (三) 愚公移山精神

(10)衡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衡山研究现状
        1.2.2. 风景园林理法研究现状
        1.2.3. 圣地类和山岳类风景名胜区研究现状
        1.2.4. 寺观园林研究现状
        1.2.5. 小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对象
        1.4.1. 衡山
        1.4.2. 风景园林理法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图像分析法
        1.5.3. 田野调查法
        1.5.4. 跨学科研究法
    1.6.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2. 衡山自然基础与人文景观的形成与发展
    2.1. 自然资源概况
        2.1.1. 地质
        2.1.2. 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水文
        2.1.5. 土壤及植物资源
    2.2. 衡山人文景观的形成与发展
        2.2.1. 上古至西汉
        2.2.2. 东汉至南北朝
        2.2.3. 隋代至五代
        2.2.4. 宋代至清代
        2.2.5. 民国至1979年
        2.2.6. 1979年至今
    2.3. 本章小结——衡山人文景观发展的影响因素
3. 宏观境域尺度的衡山风景空间定位
    3.1. 中国传统地理思想与表现
        3.1.1. 中国传统宇宙观
        3.1.2. 道教宇宙观和世界观
        3.1.3. 古代地理空间秩序的表现
    3.2. 衡山在岳镇海渎体系的空间定位
        3.2.1. 衡山在岳镇海渎的空间关系
        3.2.2. 衡山在五岳的空间关系
    3.3. 衡山在道教名山中的空间定位
    3.4. 衡山与各朝都城、边界的空间关系
    3.5. 衡山与岳庙、岳市的空间关系
        3.5.1. 衡山与岳庙的空间关系
        3.5.2. 岳庙与县城的空间关系
        3.5.3. 衡山与岳庙、岳市的空间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中观风景区尺度的衡山风景演变与特征
    4.1. 自然景观的演变与特征
        4.1.1. 自然景观的演变
        4.1.2. 自然景观的特征
    4.2. 人文景观的演变与特征
    4.3. 景观结构序列的演变与特征
        4.3.1. 景观结构的演变与特征
        4.3.2. 景观序列的演变与特征
    4.4. 风景游线组织的演变与特征
        4.4.1. 进山路线的演变与特征
        4.4.2. 山中游线的演变与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微观尺度的衡山寺观园林理法
    5.1. 寺观的整体空间分布
        5.1.1. 寺观分布与地理环境
        5.1.2. 寺观分布与水文环境
        5.1.3. 寺观分布与交通系统
        5.1.4. 寺观分布与风水格局
    5.2. 寺观的个体布局特征
        5.2.1. 寺观的平面布局
        5.2.2. 寺观的竖向布局
    5.3. 寺观的建筑空间
        5.3.1. 寺观建筑的特征
        5.3.2. 院落的组合形式
        5.3.3. 建筑院落的规模尺度与D/H比例
        5.3.4. 寺观空间形成的构图
    5.4. 寺观的引导空间
        5.4.1. 引导空间的类型
        5.4.2. 引导空间的提示元素
    5.5. 寺观的环境空间
        5.5.1. 庭院环境空间
        5.5.2. 外部环境空间
    5.6. 本章小结
6. 衡山的保护与传承
    6.1. 衡山的保护工作
        6.1.1. 自然环境保护
        6.1.2. 人文景观保护
        6.1.3. 保护更新工作对衡山的影响
    6.2. 对衡山风景区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6.2.1. 宏观层面——加强衡山与“五岳”的关联性
        6.2.2. 中观层面——恢复全山风景的整体性
        6.2.3. 微观层面——保证局部景观更新建设的合理性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三教合一、相互影响”的发展过程
        7.1.2. “华夏之南、湖湘之巅”的空间定位
        7.1.3. “自发演变、一脉相承”的结构序列
        7.1.4. “形式多样、融入地域特色”的寺观建筑
        7.1.5. “因山就势、灵活丰富”的园林理法
    7.2. 创新点
    7.3. 局限性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先秦至清光绪年间衡山祭祀沿革表
附录B 历代重修南岳庙表
附录C 各时期自然景观演变表
附录D 各时期“七十二峰”之名
附录E 各时期人文景观演变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司马承祯与道教名山(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及特征研究[D]. 郑青青.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宋代铜镜纹饰研究[D]. 杨夏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司马承祯及天台派道教对浙东唐诗之路的影响[J]. 林家骊,何玛丽.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21(01)
  • [4]宋代青城山道教研究[D]. 张玲. 暨南大学, 2020(04)
  • [5]司马承祯《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 任晓艺.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6]唐代地方官员道教活动述论[D]. 张金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胶东半岛低山丘陵道教宫观园林环境空间研究[D]. 尹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陆游诗歌道教意象研究[D]. 赫博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济源市“一山一水一精神”文化品牌及时代价值[J]. 段亚利. 中州大学学报, 2019(01)
  • [10]衡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D]. 刘济姣.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司马承祯与道教名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