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非金属矿业

做大做强非金属矿业

一、要把非金属矿工业做大做强(论文文献综述)

吕晨[1](2019)在《西北地区产业转移规律、原因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收入大幅增加,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更加显着。尽管如此,截止2018年年末,我国还有约1600万人口没能脱贫,而在这些贫困人口当中,相当一部分都处于西北地区。近年来,西北地区一直在承接部分产业。但是由于较强的资源禀赋依赖性,未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西北地区应突破传统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依赖,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推动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不断完善,大力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承接产业转移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相结合,从而增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出一条高质量产业转移的发展道路。本文计算了2000—2016年西北地区各主要工业行业的产值占全国各工业行业总产值的比重,通过图表来分析比较西北地区产业转移具体流入流出的情况。文中的数据全部来自国家统计局权威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本文尝试分析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及规律,找出困扰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现实问题,提出产业转移的优化建议,希望能对西北地区产业转移及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主体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规律。在介绍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概括出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整体趋势、行业规律、地域规律,并与西南地区进行比较。从整体来看,西北地区发生产业转移但转移规模较小。从行业来看,强势转入的大多是能源行业,其他行业仅微弱转移。第二部分: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影响。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积极影响主要包括拉动经济、促进就业、提升技术、协同发展等方面,负面影响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产业结构单一等方面。第三部分: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这一部分从产业转入原因和产业转出原因两方面进行阐释论证。转入原因从自然资源禀赋、招商引资策略、环保门槛较低、人力成本较低等方面入手,转出原因主要从产业转移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不具备规模效应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第四部分: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化对策。对策主要从环境问题、区域协同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以及扩大高新产业转移规模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刘秀枝[2](2018)在《非矿,材料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文中研究指明在镉污染严重的湖南,有企业以海泡石为主原料,成功修复了被污染的土壤;除了做传统的耐火材料,菱镁矿还可以用来制作镁质胶凝材料、镁建材等;在国外,有人把蒙脱石加入到牛奶中以保护肠胃,更有科学家在研究非矿材料用于癌症靶向治疗;墨西哥的一家名为MEXICHEM的企业,专?

乔龙德[3](2016)在《找准非金属矿及制品发展定位“十三五”突破一万亿目标——乔龙德会长在2016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上的讲话》文中提出明确非金属矿及制品的战略地位依靠创新驱动把非金属矿产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水平。1非金属矿及制品要定好三个位第一,战略资源意识的定位。尽管我国已探明了93种非金属矿种,在世界上相对资源储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并不富有。由于它是天然的矿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可谓是战略资源:1其用途非常广泛,从工业、农业、食品、医药、生活用品等方面结合点特别多,很多功能是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2非金属矿产业在建材工业三大类

辽宁省人民政府[4](2016)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文中认为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已刻不容缓。为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培育和壮大六个新的增长点,打造辽宁经济升级版,现提出以下意见。

彭定岗[5](2014)在《江西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江西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也是我国主要的矿物原材料供应基地。矿业已经成为江西工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大做强矿业,将矿产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从而带动江西整体经济提升赶超,是做大江西经济总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是江西实现发展升级和绿色崛起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发展战略和产业集聚理论,结合个人工作经历和思考,全面分析江西矿产资源优势、矿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前景,系统提出江西矿业发展战略体系,提出提升矿业产业集聚度,成立江西地矿集团,打造数个江铜式千亿级矿业发展航母,加大高新、绿色矿业发展,协调矿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积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矿业资本市场和并购等对策。

杨龙江[6](2014)在《运用当代形式逻辑推理思想探讨大数据背景下贵阳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贵阳的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贵阳市经济发展面临重大的机遇,是贵阳经济加速发展、全面发展工业的黄金时期,贵阳的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关键阶段。本文以主导产业相关理论和相关学者对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为基础,立足贵阳工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力求科学合理地确定贵阳工业的主导产业构建贵阳市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贵阳30个工业行业的13个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确定现阶段贵阳市工业主导产业,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充分发挥贵阳工业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

崔振民[7](2014)在《广西矿业比较优势及其变动规律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广西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广西矿业经济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后备资源匮乏,产业发展受制;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技术工艺落后,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资源开发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根据广西“十二五”规划纲要,广西要打造14个千亿元产业,其中直接涉及到矿业的有石化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等四个。要想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广西矿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本文较系统地梳理总结了相关基础理论;整理分析了广西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产资源及矿业开发基本情况;具体评价了广西优势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分析研究了广西矿业优劣势变动规律;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矿产资源评价比较指标体系,并对广西14种主要矿产资源进行了具体评价。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广西比较有优势的矿产资源主要是铝土矿、锰矿、稀土矿、锑矿、锡矿和铅锌矿。2.具体测算了广西93种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测算结果显示:铝土矿的潜在价值和提取价值最大,其次是煤炭资源。3.运用区位商分析法,从资源储量、矿产品产量、矿业总产值三个方面对广西矿业优劣势进行了的静态分析,针对不同时点、不同产业链进行了动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2年,广西矿业发展不断向好,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效,具有优势的产业(含一般优势和不稳定优势)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5个;采选环节、冶炼加工环节都有较大改观,4个采选业中,有2个具有优势;4个后续冶炼加工业中,有3个具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广西的铅、锌、锡、锑等有色金属产业的冶炼环节还需要不断加强、资源优势地位还需要进一步巩固。4.研究提出了广西矿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增加优势矿产资源储量;整合开发主体,提高市场集中度;加强后续加工环节管理,提高资源附加值;鼓励兼并重组,打造品牌优势矿业企业;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平台。

郝俊峰[8](2014)在《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整合模式与有效途径研究》文中提出矿产资源整合作为我国近年来加强矿业秩序治理整顿所采取的新手段,自2006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集中行动,对于推进矿业秩序的根本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作为我国的资源大省,资源整合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也形成了一系列极具借鉴价值的整合模式。本文以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为例,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全区两轮资源整合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评述,采用SWOT分析,确立了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的四种模型,即:增长型战略(S-O)、扭转型战略(W-O)、挑战型战略(S-T)和集中防御型战略(W-T);并分别以内蒙古资源整合中形成的“鄂尔多斯模式”、“赤峰模式”、“主体整合模式”以及近期全面推进的“整装勘查”为例,探讨了整合途径与模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认为:(一)对于类似内蒙古的稀土、煤炭等资源储量巨大、优势明显的矿产资源,其开发整合应借助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等机遇,以实现规模化开采、集约化利用为前提,在保证资源优势可持续增长的同时,促进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二)对于类似赤峰市有色金属、贵金属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其整合应针对资源禀赋条件和矿石特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根本性扭转本地区采选冶的粗放式局面,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与综合利用,打造完整的金属产业链;(三)对于类似乌兰察布市的非金属小矿集中区,在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同时,尽可能以主体整合的方式确立一个整合主体,通过“集中管理、分散开采”逐步实现集团化运行和技术的升级换代;(四)为保证我国矿产资源的自给能力,要敢于打破现有矿业权设置不合理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制约,大力推行整装勘查,促进地质找矿突破。最后,提出了实现有效整合的对策措施:一是积极拓展资源整合的思路和工作方法,科学规划整合的目标任务,尽可能将整合与国家宏观政策相衔接,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做好长远规划;二是充分认识整合手段的多样化和途径的科学化,根据整合的矿种、储量规模、市场需求、经济贡献实力、开发利用水平、产业链及区域配套等情况,科学设定整合的各项考量指标,其中对各类指标做了剖析;三是健全和完善严格的约束制度,强化市场引导,科学认知地质成矿规律及探矿权与采矿权之间的差异,优化矿业权的设置,防范人为干扰与政策随意性。

徐贻赣[9](2013)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发达,是江西重要的煤、铁、有色金属、建材非金属矿业基地,也是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和高新矿业重要的产业基地,矿业是区内省内重要的支柱产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区内矿业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国内矿业经济形势,分析了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研究了江西省矿产资源特点、矿业经济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特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矿业经济发展现状,总结矿业经济存在的重要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下降、矿业企业规模偏小、采选业工艺落后、浪费严重、产业布局中配套程度低、环境问题突出等主要问题和不足,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引入SWOT分析和区位商分析方法,建立了SWOT模型,研究分析了区内矿产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对区内主要矿产资源产业基于储量、产量和工业总产值的优劣势及变动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该区优势矿种、产业及SO、ST> WO、WT战略。依据区内矿产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开发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因子,划定南昌、九江、景德镇、乐平(万年)、鹰潭、新余、樟树(新干)、丰城、高安等9个矿业经济区。本文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思想。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和矿业经济的研究,提出了(1)实施矿业经济优化配置与分区布局战略;(2)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战略;(3)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页岩气、煤炭清洁技术,开发清洁能源与高新矿业战略;(4)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战略;(5)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延长产业链、搞好尾矿治理建设绿色矿山的矿业循环经济战略;(6)发展绿色环保产业、调整产业链结构、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矿产综合利用水平、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战略:(7)坚持地质先行、夯实矿业经济基础、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矿业权市场,加强地质勘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等发展战略。

王来峰[10](2013)在《湖北省矿产资源经济分区及管理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未来20-30年,在我国完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矿产资源开发供给的形势依然严峻。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维护矿山生态环境,不仅需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和企业的主动性,还需要提高各级政府的宏观调节和矿政管理水平。矿产资源规划是我国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和矿产品供给宏观调节和矿证管理的重要依据、施政纲领和行动指南。从20世纪初开始,我国共进行了2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矿产资源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这对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供给、保护与集约节约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矿山与地质生态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要做好矿产资源规划,必须加强矿产资源经济分区工作。这不仅是由于不同矿种的储量、资源禀赋、需求规模和开发布局存在差异,需要设置不同的勘查、开发规划区,来优化矿业权布局,调控矿产资源开发总量;还由于不同矿种的紧缺程度、工业价值和国防价值存在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实现战略矿产的不间断和大宗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还由于资源富裕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程度紧密,矿业经济对工业经济贡献程度较高,需要通过矿业经济区“顶层设计”,引导和促进矿业经济的发展。本研究以丰富矿产资源规划理论,规范矿产资源经济分区体系,为更有效率的利用好、保护好有限的矿产资源,优化各级政府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矿产品供给宏观调节和矿证管理职能为目的,以湖北省为案例,构建了包括有矿产资源战略区、矿产资源规划区和矿业经济区三个方面、多层次的矿产资源经济分区框架,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政管理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其中,第一、二、七章为绪论、理论基础和结论与展望,第三至六章为核心章节。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通过对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研究的文献综述,归纳现有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理论研究的不足和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现实情况,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理论基础。矿产资源经济分区是矿产资源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矿产资源经济分区,在理论方面涉及到地域分工与经济区划理论、区位选择理论、区域经济扩张理论、区域规划理论等理论。其中,区域规划理论中涉及到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等规划内容。第三章湖北省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的资源基础与分区框架。湖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储量较为丰富,矿业已经成为湖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湖北省实施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的目标包括,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供给、矿产资源开发总量控制、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矿产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矿山环境保护和矿业技术进步等6个方面。湖北省矿产资源经济分区是包括有矿产资源战略区、矿产资源规划区和矿业经济区等三个方面、多层次的框架体系。湖北省实施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的程序流程是:数据采集与专题分析→明确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目标→制定矿产资源经济分区方案→实施分区及配套保障措施制定→→分区方案修编。湖北省矿产资源经济分区协调机制,包括宣传与培训、行政协调机制、强化分区监管等内容。第四章湖北省矿产资源战略区划分及管理政策。湖北省矿产资源战略区是基于维护国家战略矿产安全和省内大宗优势矿产可持续供给,以省内具有丰富储量的战略矿种和与工业经济紧密联系、工业价值较高的大宗优势矿种为对象的资源富集区,建立的矿产资源战略区。湖北省矿产资源战略区对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和湖北省社会经济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湖北省矿产资源战略区分区的原则包括,宏观性与方向性原则、矿业服从经济战略原则、质量与数量兼备原则。湖北省矿产资源战略区包括基于国家战略的矿产资源战略区和基于省域优势矿产的矿产资源战略区。其中,基于国家战略的矿产资源战略区包括湖北省稀土矿战略分区、湖北省钛矿战略分区、湖北省钒矿战略分区、湖北省铁矿战略分区。基于湖北省优势矿产的战略分区包括湖北省磷矿战略分区、湖北省盐矿战略分区、湖北省水泥用灰岩战略分区。湖北省要按照在保护中开发矿产资源的原则,在满足战略矿产和大宗优势矿产资源可持续供给的同时,实施一定的矿产资源储备。第五章湖北省矿产资源规划分区与勘查开发基地建设。湖北省矿产资源规划区是湖北省优化矿业权布局,合理调控矿产资源开发总量,承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职能的区域。矿产资源规划区包括重点规划区、禁止规划区、限制规划区和一般规划区,每一个规划区都包括勘查区和开发区。做好矿产资源规划区的标准化问题,需要考虑到矿种勘查、开发政策、矿种总数量调控政策、矿业权设置政策和矿山最低规模政策等方面。湖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承担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主要责任。湖北省矿产资源接续区是保障近期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规模稳定的重要主体。湖北省可以建立13个矿产资源勘查基地、13个矿产资源开采基地和25个矿产资源接续区。湖北省每一种勘查区或开发区的矿业权准入制度,是矿业投资的制度准则。湖北省要采取实施多部门综合协调措施、优化矿业权布局、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矿产资源勘查重点工程推进等途径保障湖北省矿产资源规划区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划与促进矿业经济发展措施。矿业经济区即是矿产资源开发与地区工业联系程度紧密,矿业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较高的资源富裕地区。建立矿业经济区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格局。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包括国家级矿业经济区和湖北省矿业经济区。湖北省国家级矿业经济区包括宜昌磷矿业经济区、云应盐硝矿业经济区和鄂州-黄石铁铜金矿业经济区。湖北省省域矿业经济区可以采用矿山规模、矿产资源集聚度和矿业经济对工业经济的贡献度三大类指标评价,并以大中型矿山矿业经济状态确定矿业经济区。根据湖北省13个地市州、3个省管县和1个林区的评价结果和大中型矿山经济分析,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包括黄石铜铁金-建材矿业经济区、鄂州铁矿-建材矿业经济区、黄冈建材矿业经济区、宜昌磷矿-建材矿业经济区、孝感盐化-建材矿业经济区和神农架磷化矿业经济区6大矿业经济区。湖北省要以这6个矿业经济区为重点,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矿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加强襄阳市、荆门市、潜江市、恩施市、咸宁市、武汉市等地区的矿业经济发展。此外,湖北省还要通过提高矿业经济效益、改善投资环境和公共工程建设等方面内容促进矿业经济的发展。第七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文章的创新点包括三个方面:(1)构建了包括有矿产资源战略区、矿产资源规划区和矿业经济区三个方面、多层次的矿产资源经济分区框架。该框架兼容性强、技术规范合理,因而实用价值高,不仅丰富了矿产资源规划中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理论,规范了矿产资源经济分区体系,还可以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各级政府矿政管理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2)提出了矿产资源战略区概念和矿产资源战略区划分思路。矿产资源战略区是基于维护国家战略矿产安全和省区大宗优势矿产可持续供给,以省内具有丰富储量的战略矿种和与工业经济紧密联系、工业价值较高的大宗优势矿种为对象的资源富集区。矿产资源战略区分为国家层次和省域层次,即,基于国家战略的矿产资源战略区和基干省域优势矿产的矿产资源战略区。(3)拓展了矿业经济区层次,提出了矿业经济区分区方法。将矿业经济区从国家级矿业经济区拓展到包括有国家级矿业经济区、省级矿业经济区、市级矿业经济区、县区级矿业经济区四个层次。矿业经济区即是矿产资源开发与地区工业联系程度紧密,矿业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较高的资源富裕地区。国家级矿业经济区是基于大型成矿地带的矿产资源赋存条件好、基础设施配套好、开发利用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对省级及市级和县区级,主要是从行政区域边界范围内,从矿产资源集聚度、矿山规模和矿业经济对工业贡献度三个指标进行评价,并根据所评价较优地区大中型矿山经济数据,来划分矿业经济区,同时也可以根据大中型矿山开发状态,采用有针对性措施促进各地区矿业经济发展。

二、要把非金属矿工业做大做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把非金属矿工业做大做强(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地区产业转移规律、原因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产业转移的历史进程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规律
    第一节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现状
    第二节 产业转移及其测度方法
    第三节 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整体趋势和基本特征
    第四节 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行业规律
    第五节 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地域规律
第三章 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影响
    第一节 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正面影响
    第二节 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西北地区产业转移规律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西北地区产业转入的原因
    第二节 西北地区产业转出的原因
第五章 西北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化对策
    第一节 提高资源型产业转入的环保标准及技术门槛
    第二节 将产业转移与区域协同发展有机结合
    第三节 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承接模
    第四节 吸引和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规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非矿,材料行业的下一个风口?(论文提纲范文)

现状:机遇与问题并存
转型:把产品变成商品
未来:高质量发展不是口号

(3)找准非金属矿及制品发展定位“十三五”突破一万亿目标——乔龙德会长在2016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 非金属矿及制品要定好三个位
    第一,战略资源意识的定位。
    第二,选用的领域和加工方式要有新的定位。
    第三,非金属矿及制品发展的目标定位。
2 非金属矿及制品必须实现三个提升
3 抓好三个方面的行业自律
    第一,创新标准,淘汰落后。
    第二,提高进入门槛,提出限制、禁止发展的目录并实施有效监督。
    第三,组建产业联盟。
4 依靠三个推动,加快非金属矿行业的结构调整

(5)江西矿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对本部门和本人的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发展战略理论
        2.1.1 战略的概念
        2.1.2 企业战略的概念
        2.1.3 发展战略理论
    2.2 产业集聚理论
        2.2.1 基本概念
        2.2.2 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3 SWOT 分析法
    2.4 矿业发展有关战略
        2.4.1 高新矿业战略
        2.4.2 产业集聚战略
        2.4.3 走出国门战略
        2.4.4 协调发展战略
    2.5 综述
第3章 江西矿业发展现状
    3.1 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1.1 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1.2 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2 我国矿业发展现状
        3.2.1 矿产资源现状
        3.2.2 矿业发展现状
        3.2.3 矿业对外发展情况
    3.3 江西矿业发展现状
        3.3.1 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
        3.3.2 矿业发展现状
第4章 江西矿业发展 SWOT 分析
    4.1 优势
    4.2 劣势
    4.3 发展机遇
    4.4 面临挑战
    4.5 小结
第5章 江西矿业发展方向及战略目标
    5.1 矿业发展方向及思路
        5.1.1 矿业发展方向
        5.1.2 战略思路
    5.2 矿业发展战略目标
第6章 江西矿业发展战略体系及对策建议
    6.1 高新矿业战略
        6.1.1 高新矿业服务于新经济和新兴产业
        6.1.2 高新矿业已经融入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6.1.3 江西具有发展高新矿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6.1.4 江西发展高新矿业的措施
    6.2 产业集聚战略
        6.2.1 实施矿业集聚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6.2.2 江西矿业产业集聚现状分析
        6.2.3 实施产业集聚战略的措施
    6.3 走出国门战略
        6.3.1 实施走出国门战略的必要性
        6.3.2 我国矿业走出国门发展走过的历程
        6.3.3 国际矿业现状及我国矿企当前所处的发展位置
        6.3.4 江西地矿局“走出去”历程对江西矿业海外发展的经验教训
        6.3.5 实施走出国门战略的主要措施
    6.4 协调发展战略
        6.4.1 矿业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6.4.2 江西新发展战略要求江西矿业必须协调发展
        6.4.3 实施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方面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广西矿业比较优势及其变动规律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及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
    2.2 区域经济学理论
    2.3 要素禀赋理论
    2.4 矿业经济学理论
    2.5 发展经济学理论
    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矿业概况
    3.1 广西自然地理概况
    3.2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3 广西矿产资源概况
    3.4 广西矿业经济概况
第4章 广西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
    4.1 广西区内矿产资源比较分析
    4.2 广西区内主要矿产资源经济价值计算
    4.3 综合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西矿业优劣势变动规律分析
    5.1 广西矿业发展变化情况
    5.2 优劣势判别原理及指标构建
    5.3 广西矿业优劣势静态分析
    5.4 广西矿业优劣势动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广西矿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整合模式与有效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4 完成的工作及工作量
2 我国矿产资源的整合及研究现状
    2.1 矿产资源整合的内涵
    2.2 矿产资源整合政策的提出
    2.3 我国矿产资源整合工作进展
        2.3.1 我国整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2.3.2 整合的负面影响
    2.4 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现状
3 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的现状与问题
    3.1 全区矿产资源概况
    3.2 全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3 2006 年首轮矿产资源整合工作
        3.3.1 整合的目标、范围及预期成果
        3.3.2 首轮整合取得的成效
    3.4 2010年第二轮矿产资源整合工作
        3.4.1 整合的目标、范围及预期成果
        3.4.2 第二轮整合取得的成效
    3.5 两轮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 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SWOT分析
    4.1 SWOT分析概论
    4.2 全区矿产资源整合的SWOT分析
        4.2.1 内在优势(Strengths)分析
        4.2.2 内在劣势(Weaknesses)分析
        4.2.3 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4.2.4 外部威胁(Threats)分析
    4.3 全区矿产资源整合的SWOT分析模型
5 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途径案例分析
    5.1 煤炭资源“增长型战略”整合途径研究——“鄂尔多斯模式”例析
        5.1.1 全区煤炭资源的背景资料
        5.1.1.1 全区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
        5.1.1.2 全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5.1.2 鄂尔多斯煤炭资源整合方式与有效途径例析
        5.1.2.1 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5.1.2.2 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1.2.3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1.2.4 煤炭资源整合的目标方向
        5.1.2.5 “鄂尔多斯模式”的整合方式与有效途径
        5.1.2.6 “鄂尔多斯模式”的整合成效
        5.1.3 小结
    5.2 金属矿产资源“扭转型战略”整合途径研究——“赤峰模式”例析
        5.2.1 全区金属矿产资源背景资料
        5.2.1.1 全区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特点
        5.2.1.2 全区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2.2 赤峰市金属矿产资源整合方式与有效途径例析
        5.2.2.1 赤峰市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5.2.2.2 赤峰市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2.2.3 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2.2.4 资源整合的目标方向
        5.2.2.5 “赤峰模式”的整合方式与有效途径
        5.2.2.6 “赤峰模式”的整合成效
        5.2.3 小结
    5.3 非金属矿产资源“集中防御型战略”整合——“主体整合”模式例析
        5.3.1 全区非金属矿产资源背景资料
        5.3.2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矿产资源整合案例分析
        5.3.2.1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5.3.2.2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3.2.3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3.2.4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小矿的“主体整合”的方式和途径
        5.3.2.4 “主体整合”模式的成效
        5.3.3 小结
    5.4 整装勘查——矿产资源整合的新途径(挑战型战略)
        5.4.1 整装勘查与资源整合的关系
        5.4.2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整装勘查区矿业权整合案例分析
        5.4.2.1 哈达门沟金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资源及成矿条件概述
        5.4.2.2 整装勘查区内矿业权设置现状
        5.4.2.3 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方案
        5.4.2.4 整装勘查区矿业权整合的成效
        5.4.3 小结
6 矿产资源整合途径的对策研究
    6.1 科学借鉴资源整合的模式
    6.2 积极拓展资源整合的思路
    6.3 合理设定资源整合的各项考量指标
        6.3.1 最低生产规模指标
        6.3.2 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指标
        6.3.3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指标
    6.4 科学认知地质成矿规律及探、采矿权之间的差异
    6.5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6.6 尊重历史、统筹兼顾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个人情况简介
附录2 附图

(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
        1.1.2 选题背景
        1.1.3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区位理论
        1.4.2 比较优势理论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4 产业集群理论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江西省矿业经济发展形势
    2.1 我国矿业发展形势
        2.1.1 我国矿业经济发展形势
        2.1.2 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江西省矿业经济发展现状
        2.2.1 矿产资源情况
        2.2.2 矿业经济发展现状
    2.3 江西矿业经济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3.1 江西矿业经济主要特点
        2.3.2 江西矿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基础分析
    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分析
    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3.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选择
        3.4.1 发展区域互补的生态产业
        3.4.2 发展集群化的生态矿业
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状况
    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状况
        4.1.1 矿产资源状况
        4.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特点
    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4.2.2 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4.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现状
    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面临的主要问题
        4.3.2 面临的机遇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5.1 SWOT模型的建立
        5.1.1 SWOT分析的概念
        5.1.2 SWOT因素的选择
        5.1.3 SWOT分析的思路
    5.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SWOT分析
        5.2.1 优势
        5.2.2 劣势
        5.2.3 机遇
        5.2.4 威胁
    5.3 资源产业优势及变动规律
        5.3.1 优劣势资源产业判断原理
        5.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产业优劣势判断
        5.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优劣势资源产业及其变动规律分析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抉择
        5.4.1 SO(增长型)战略
        5.4.2 ST(多无经营型)战略
        5.4.3 WO(扭转型)战略
        5.4.4 WT(防御型)战略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战略
    6.1 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6.1.1 指导思想
        6.1.2 发展原则
    6.2 矿业经济发展方向
    6.3 战略目标
    6.4 矿业经济区划布局战略
        6.4.1 南昌钢铁、有色、新能源、新材料高新矿业经济区
        6.4.2 九江石化、有色、水泥、建材高新矿业经济区
        6.4.3 景德镇现代陶瓷、多晶硅、有色矿业经济区
        6.4.4 乐平(万年)煤、水泥、建材矿业经济区
        6.4.5 鹰潭铜有色、银矿业经济区
        6.4.6 新余钢铁、新能源矿业经济区
        6.4.7 樟树(新干)盐(氟)化工矿业经济区
        6.4.8 丰城能源矿业经济区
        6.4.9 高安建筑陶瓷、非金属材料矿业经济区
    6.5 结构调整与优化战略
        6.5.1 规模结构调整
        6.5.2 技术结构调整
        6.5.3 产品结构调整
    6.6 开发清洁能源与高新矿业战略
        6.6.1 发展高新矿业经济的意义
        6.6.2 发展高新矿业经济工程的有利因素
        6.6.3 发展高新矿业经济的措施
        6.6.4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矿产战略
    6.7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战略
        6.7.1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必要性
        6.7.2 节约利用矿产资源
        6.7.3 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6.8 矿业循环经济战略
        6.8.1 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
        6.8.2 采用新技术,延长产业链
        6.8.3 搞好尾矿治理和再利用
        6.8.4 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
    6.9 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战略
        6.9.1 打造绿色矿山,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6.9.2 调整矿业企业结构
        6.9.3 调整采选冶加工产业链结构
        6.9.4 发展精深加工,优化产品结构
        6.9.5 加强资尾矿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6.9.6 节能减排,科学发展
    6.10 加强地质勘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战略
        6.10.1 地质先行,夯实矿业经济发展基础
        6.10.2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6.10.3 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培育和发展矿业权市场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矿产分布及矿业经济区划图

(10)湖北省矿产资源经济分区及管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矿业是湖北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1.2 湖北省矿产资源压力较大
        1.1.3 规划是矿业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
        1.1.4 矿产资源经济分区是矿产资源规划的重要内容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丰富矿产资源规划理论
        1.2.2 规范矿产资源经济分区体系
        1.2.3 为湖北省矿产资源经济分区提供依据
    §1.3 选题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矿产资源规划研究
        1.3.2 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研究
    §1.4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理论基础
    §2.1 地域分工与经济区划理论
        2.1.1 地域分工理论
        2.1.2 经济区划理论
    §2.2 区位选择理论
        2.2.1 古典区位论
        2.2.2 新古典区位论
    §2.3 区域经济扩展理论
        2.3.1 增长极理论
        2.3.2 梯度推移理论
        2.3.3 “点-轴”理论
    §2.4 区域规划理论
        2.4.1 主体功能区规划
        2.4.2 城市规划
        2.4.3 产业规划
        2.4.4 矿产资源规划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的资源基础与分区框架
    §3.1 实施湖北省矿业经济区的资源条件
        3.1.1 湖北省矿产资源成矿规律
        3.1.2 湖北省矿产资源特征
        3.1.3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3.2 湖北省实施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的目标
        3.2.1 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供给
        3.2.2 实施矿产资源开发总量控制
        3.2.3 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3.2.4 矿产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
        3.2.5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3.2.6 促进矿山技术进步
    §3.3 湖北省矿产资源经济分区体系
        3.3.1 矿产资源经济分区体系框架
        3.3.2 矿产资源战略区
        3.3.3 矿产资源规划区
        3.3.4 矿业经济区
    §3.4 湖北省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的程序
        3.4.1 数据采集与专题研究分析
        3.4.2 明确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目标
        3.4.3 制定矿产资源经济分区方案
        3.4.4 实施分区及配套政策制定
        3.4.5 分区实施效果后评价与修编
    §3.5 湖北省实施矿产资源经济分区的协调机制
        3.5.1 宣传与培训
        3.5.2 行政协调机制
        3.5.3 强化分区监管服务协调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战略区划分及管理政策
    §4.1 湖北省矿产资源主要战略
        4.1.1 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战略
        4.1.2 湖北省矿产资源战略内容
    §4.2 湖北省实施矿产资源战略区的原则
        4.2.1 宏观性与方向性原则
        4.2.2 矿业服从经济战略原则
        4.2.3 质量与数量兼备原则
    §4.3 湖北省矿产资源区域布局与重点
        4.3.1 湖北省战略矿种和大宗优势矿种的识别
        4.3.2 湖北省矿业战略的区域布局
    §4.4 湖北省矿产资源战略区试划
        4.4.1 基于国家战略的矿产资源战略区
        4.4.2 基于省域优势矿产的矿产资源战略区
    §4.5 湖北省矿产资源战略分区的可持续发展
        4.5.1 矿产资源保护开发
        4.5.2 矿产资源可持续供给
        4.5.3 实施矿产资源地储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规划分区与勘查开发基地建设
    §5.1 湖北省矿产资源规划区的分类
        5.1.1 用途分区和功能分区
        5.1.2 矿产资源规划区的主要类型
    §5.2 湖北省矿产资源规划分区及标准化问题
        5.2.1 湖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政策
        5.2.2 湖北省矿产资源规划区划分
        5.2.3 湖北省矿产规划区的标准化问题
    §5.3 湖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与接续区的划分
        5.3.1 湖北省矿产资源勘查基地
        5.3.2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基地
        5.3.3 湖北省矿产资源接续区建设
    §5.4 湖北省矿产资源规划区矿业权准入制度
        5.4.1 勘查区的准入条件及制度
        5.4.2 开发区的准入条件及制度
    §5.5 湖北省实施矿产资勘查规划区的保障措施
        5.5.1 实施多部门综合协调措施
        5.5.2 优化矿业权布局
        5.5.3 加大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
        5.5.4 矿产资源勘查重点工程的推进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划与促进矿业经济发展措施
    §6.1 矿业经济区的意义与分区步骤
        6.1.1 矿业经济区的意义
        6.1.2 湖北省矿业经济分区层次
        6.1.3 矿业经济区区划步骤
    §6.2 湖北省国家级矿业经济区
    §6.3 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分区评价体系
        6.3.1 湖北省矿业经济区评价指标
        6.3.2 矿业经济区分区评价模型
    §6.4 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分区评价
        6.4.1 分区评价
        6.4.2 分区结果
    §6.5 湖北省矿业经济重点发展分区与突破重点
        6.5.1 重点发展分区
        6.5.2 突破的重点
    §6.6 促进湖北省矿业经济区发展的措施
        6.6.1 提高矿业经济效益
        6.6.2 改善投资环境
        6.6.3 公共工程建设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四、要把非金属矿工业做大做强(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地区产业转移规律、原因及优化研究[D]. 吕晨. 北方民族大学, 2019(04)
  • [2]非矿,材料行业的下一个风口?[N]. 刘秀枝. 中国建材报, 2018
  • [3]找准非金属矿及制品发展定位“十三五”突破一万亿目标——乔龙德会长在2016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上的讲话[J]. 乔龙德.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6(03)
  • [4]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J].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6(S1)
  • [5]江西矿业发展战略研究[D]. 彭定岗. 南昌大学, 2014(05)
  • [6]运用当代形式逻辑推理思想探讨大数据背景下贵阳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A]. 杨龙江. 发展当代形式逻辑学 提升振兴贵州新思维——抓住机遇;向“大数据”时代迈进学术沙龙文集, 2014(总第55期)
  • [7]广西矿业比较优势及其变动规律实证研究[D]. 崔振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9)
  • [8]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整合模式与有效途径研究[D]. 郝俊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徐贻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6)
  • [10]湖北省矿产资源经济分区及管理政策研究[D]. 王来峰.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做大做强非金属矿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