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网络信息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芝[1](2019)在《大数据概念与管理的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了社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并且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实行数据管理来进行决策。对大数据管理的研究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热点。然而目前人们对大数据管理的技术方面研究较多,对大数据管理理念、主要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等的研究则较少。本文从大数据概念的演化入手,运用集合论研究“大数据”概念的来源与内涵,对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进行重新定义,从而为“大数据管理”的演化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并对管理要素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近十年来对数据的定义以及大数据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之后对本文研究涉及到的定义和所需的理论做简单介绍。其次,本文按社会形态的发展历程论述不同社会形态下信息、知识、数据三者间的集合关系和相关关系,并分析数据的不同含义,得出结论:从“数据”到“大数据”是概念上的一种变革;大数据概念的诞生,意味着大数据管理模式的到来。再次,本文以概念的演化为基础,分析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管理及其要素的演化过程,再次证明: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含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导致了大数据环境下的管理思想发生了变革,进而导致了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大数据管理的诞生。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大数据概念的演化导致了大数据管理的诞生,大数据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对大数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是未来研究的必然趋势,数据增值、数据安全、数据鸿沟、数据霸权等问题将成为大数据管理研究的热点。
柴雯[2](2017)在《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发生着改变,而知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在知识的生产、交流、转化与使用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辅助和知识创新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索高校的各类知识活动,及知识创新的途径、模式和机制,以期更好的发挥高校知识创新的功能。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社会职能的内容与特点,将高校社会职能划分为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复合型社会服务。针对不同职能类型,本文从知识创新主体及主体间知识流动出发,分析知识转化机制,从而构建知识创新模式。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首先重点阐释了高等院校的概念,并解析了知识与创新,模式与机制两组概念。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知识创新理论、知识流理论、知识转化理论、高校职能理论。第二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探究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问题,包括高校知识资源、高校知识活动与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分析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的关联,指出高校社会职能的本质就是知识创新,探究了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体系。第三章,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构成,指出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流动可以是群体内流动也可以是群体间流动,流动方向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在不同的场合,流动模式不同。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有四种:自我学习、师生交流、教师群体互动和学生——其他群体互动。通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和内化,达成知识的创新。依据创新机制的不同,其创新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群体内知识创新模式、群体间知识创新模式以及个人知识创新模式。这三种层次的知识创新模式不但有自身独立的知识螺旋反应,还可以与其他层次相互促进构成螺旋反应,构成教学系统中知识创新的总螺旋模式。还知识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层次性和半开放性。第四章,构建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高校知识生产活动指高校科学研究活动,根据层次可以划分为个人、团队、机构、国家和国际层次。根据研究层次的不同,知识在主体间的流动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个体间的知识流动、组织内的知识流动和组织间的知识流动。通过科学研究来进行知识创新的途径有很多,不同的科研模式和科学交流模式都代表了不同的知识创新路径,经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与内化,达成知识创新。根据主体层次不同,可以分为个体知识创新模式和组织知识创新模式,他们有所相似,又有所区别,共同构成高校知识生产中知识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跨学科之间联系较少。该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多知识螺旋性的特点。第五章,构建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是高校社会职能的高级阶段,在这一创新活动中,高校的职能主要是辅助企业进行创新,也可以直接通过校办企业进行创新。知识的流动是从最外层的政府、金融机构等环境,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最终流向企业。实现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的模式有很多,主要有三类:大学科技园、官产学研联合体和校办企业。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与企业知识转化机制十分相似。本质上是一个由众多知识处理单位构成并从事专业化知识吸收、知识生产、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应用的集合体。但是,其表现形式十分多样,使得作用机理可以划分为三种:生产需求型、产业集群型和创新网络型。它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开放性、超循环性、协同性等特点。第六章,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要使得高校知识创新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高校需要实施知识管理,提高高校知识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高校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高校还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信息保障、人才保障和资金保障来保障策略的顺利进行。
韦耀阳[3](2017)在《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社会,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是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提高自我素养的有效手段。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大学生个人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存储、学习、利用、创新的管理过程所具备的能力。通过实施个人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多种途径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建立与完善个人专业知识体系,增强个人信息素养,并不断提高知识创新与应用能力,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对信息的获取、输入、存储、提取和应用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也是个体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应用、分享的过程,根据现代认知理论构建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模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包括知识存储的能力、知识存储的能力、知识分享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五个方面。依据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理论假设,编制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确定问卷的主要维度和每个维度的具体项目。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对11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在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总分和分维度方面,男生在知识存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得分高于女生;在知识获取和知识分享能力上的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在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上,性别差异达到显着水平。(2)大学生在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城市学生均高于农村学生,在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在城乡差异达到显着水平。(3)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除了在知识存储能力上和知识创新能力维度年级差异不显着之外,在知识应用能力维度上年级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在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分享能力以及知识管理能力总分上都达到非常显着水平。(4)不同学业水平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优秀>良好>中等>较差。优秀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得分均高于其它维度;良好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得分最高;中等学生知识存储能力得分最低;较差学生主要是知识存储能力差和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弱。(5)不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高>中>低。不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大学生在知识获取上的得分均高于其它维度的得分。中等程度和低水平的大学生在知识存储上得分最低。社会认知理论以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项因子持续交互的影响关联来解释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经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产生,通过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将会使得个人的行为受到情境所影响,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周围环境与本身的情绪和特质。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对影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个人及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探究。理论分析发现,.大学生认知风格、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构成影响其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内部因素。对114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我效能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存在显着相关,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评价机制、班级结构、学校技术基础设施、学校组织文化是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的显着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校组织气氛与大学生个人知识能力呈显着正相关,学校组织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回归分析发现,学校组织气氛的三个维度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回归均达到显着水平,教学气氛、人际和谐气氛和学习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显着预测作用。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变量,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为因变量用全部纳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学校组织气氛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显着,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直接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和学校组织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产生间接影响。运用实验研究法,对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进行了干预训练。训练前对被试进行前测,随后对实验组进行干预训练。干预训练主要采用信息技术应用指导、主题讲座、课堂讲授、改革评价方式、班级氛围的塑造、咨询谈话、提高自我效能感等方式。三个月后,对大学生进行后测,前后测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组织氛围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依据个人学习的先内化(由外而内),后外化(由内而外)的过程,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发展的如下策略:①社会环境熏陶,彰显榜样引领的价值;②学校课程辅导,利用专业扶持的优势;③自我认知提升,谋求能力结构的生成;④主体行为自律,历练自觉管理的习惯;⑤网络信息发掘,纳入大数据知识平台;⑥系统持续更新,推动社会能力的发展。
孙晓宁[4](2013)在《国内知识管理学科体系结构可视化研究 ——基于CSSCI的科学知识图谱》文中研究说明1986年,从Karl Wiig正式提出知识管理的概念至今,己过去27年。经过一些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们的不懈努力,知识管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之中。知识管理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决定各种组织、个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理论研究过程中,知识管理不断吸收来自其它学科领域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形成了一定的学科基础,并逐步确立了自己独有的学科地位。从1987年以来,我国以图书情报学、管理学为代表的不少学者对知识管理学科体系构建的问题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知识管理学”的概念也应用而生。特别地,经过国内外学者们的共同努力,近几年诞生了许多学科体系结构可视化研究工具,它们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绘制出多种学科体系的科学知识图谱,方便人们从图形的视角来了解学科领域的结构分布特征,为学科体系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研究以CSSCI中收录的1998-2011年间知识管理学科的相关文章为数据来源,将CiteSpace软件作为研究工具,采用学科可视化研究中的一系列基本方法,分别从国内知识管理学科研究主体、知识基础以及研究热点、前沿与趋势三大方面,较为深入地描绘了国内知识管理学科的体系结构分布特征,对知识管理学的研究模式做出了新的、有益的探索。本研究旨在促进知识管理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并希望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全面的学科。本研究共分为6个章节,对国内知识管理学科体系结构可视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第一章研究背景及意义:分别阐述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知识管理学科体系结构和学科体系结构可视化研究三点研究背景,认为学科体系结构可视化研究对国内知识管理学科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并对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做出综述,以及说明了本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选取CSSCI收录的1998-2011年“知识管理”的相关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来源、CiteSpace软件作为研究工具。第三章国内知识管理学科研究主体分析:从作者共现分析、作者共引分析、机构共现分析三个方面对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主体(作者与机构)展开可视化分析。第四章国内知识管理学科知识基础分析:从文献共引分析、期刊共引分析两个方面对国内知识管理的学科基础(文献与期刊)展开可视化分析。第五章国内知识管理学科研究热点、前沿与趋势分析:作为本研究的核心部分,根据研究工具CiteSpace的功能特点,本章采用高中心性关键词来确定国内知识管理学科的研究热点(对象维度和技术维度);采用膨胀词探测技术和算法功能,通过考察词频的时间分布来确定国内知识管理学科的研究前沿(知识管理实施评价、知识管理研究方法和知识管理教育状况),并预测了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三点发展趋势:开放知识管理、知识治理、实时知识管理。第六章研究不足与展望:归纳了本研究存在的三点不足之处:来源数据采集不充分、研究工具的固有缺陷以及研究本身存在的缺憾;之后,本章对可视化研究方法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国内知识管理学科研究的一些新兴课题进行了展望。
陈瑞清[5](2013)在《基于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经济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企业唯有管理好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才可能增强竞争优势,使之处于不败之地。企业进行知识经济管理已经是迫不及待的事。面对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知识经济管理的了解与运用关乎企业本身利益,决定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可以从知识经济管理的兴起以及知识经济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企业竞争力、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等方面了解知识经济管理。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企业把握知识经济管理的规律,以便制定适当的知识经济管理方向,影响和运用于企业战略的制定。
叶飞[6](2011)在《基于主题图的电子政务门户知识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政务门户是政府统一对外服务的窗口和整合政府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其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电子政务进程的重要标志。如何在电子政务门户这个平台上实现政务资源的管理、利用、共享,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优质服务是电子政务的核心所在。目前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大多存在服务能力普遍较弱、互动性较差、网站功能不全、个性化服务水平较低、信息资源分散、缺乏必要的分类和整合等问题。对政务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组织和整合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知识管理的思想来建立政府知识门户,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主题图是一种新兴的数字化知识组织与管理方式,被誉为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之间的桥梁,是信息世界中的GPS定位仪,它可以提供信息资源的直观导航。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以情报学、知识管理、知识工程、信息构建、行政管理、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运用主题图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并结合知识管理思想,提出基于主题图技术的政务门户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基于主题图技术的电子政务知识门户原型系统,以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合理分类、组织、存储、共享和整合,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电子公共服务,提高政务资源的利用率和知识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从结构上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在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主题图技术、政务门户构建以及知识管理等内容作了研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课题,进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并从整体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关键与难点。第二章首先对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的文献进行了回顾,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的不同认识,给出了笔者自己对知识管理的理解,阐述了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特征、政务知识管理的内容和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管理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探讨了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的重要性。随后以传统电子政务中的存在的知识裂缝问题为线索,指出电子政务知识裂缝的产生原因、裂缝类型、负效应,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基于知识链的政务知识管理流程。讨论了政务知识管理知识链的四个关键流程环节: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存储、知识应用,并对传统的政务知识链进行了改进。最后探讨了知识管理系统的定义,在分析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厘清了信息管理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的关系和区别,并在研究政务知识管理工具的基础上讨论了政务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第三章对全文的技术基础——主题图和本体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主题图的基础理论研究入手,对国内外主题图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主题图定义的基础上讨论了TAO三要素并给出了主题图的结构模式、语法规范。与此同时将主题图与传统的知识组织方式进行了比较,说明了主题图对这些传统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在对主题图技术的介绍中,本文创造性地研究了主题图自动生成和合并的技术,并探讨了主题图针对政务知识管理的应用前景。其次,介绍了本体的概念和分类,将主题图和本体做了详细的比较,介绍了本体的多种构建方法,并提出了本文提出的改进后的“基于顶层本体的政务知识本体构建七步法”和使用的本体构建工具Protege。最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OWL的政务知识管理,研究了基于OWL的政务管理体系,并在技术上解决了后面章节所面临的政务知识本体的大规模存储方法。最后,为了说明OKS、主题图及本体在政府门户中的使用,第三章详细解析了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市(Bergen)的政府门户构建过程。第四章对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务知识门户作了研究。首先,从政务知识门户的发展历史出发,对政府知识门户的相关理论做了探讨。随后,探讨政府知识门户的具体作用与影响,如政府知识门户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对政务流程的重组。最后以政府知识构架为切入点,探讨了政务知识地图对政府知识门户的支撑作用,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使用XTM来构建政务知识地图,并给出了具体的构建步骤和模型。第五章主要探讨如何构建政府门户网站的知识管理评价体系。首先从政府门户网站的评价体系综述入手,简述了国内外的政府门户网站评价体系和学术界对政府门户网站的研究。随后进行了国内重要城市政府门户和国外部分发达国家政府门户的实证研究和简单评价。在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知识链的政府门户评价体系,从评价体系的构建思想和构建原则来说明评价体系的基础,利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估指标、层次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进行指标权重确定,从而构建成功了整个评价体系,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具体网页的应用评价。第六章研究如何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政府知识门户。首先,探讨了政府知识门户系统的设计理念和IT实现的三个层次,随后,针对在政府知识门户构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创新性地研究,如:利用XTM实现对异地、异构政务数据的有效整合、利用行为学理论来构建基于信息用户逻辑的知识管理等等。最后开始着手进行政府知识门户的构建。第七章从政府实施知识管理的负效应一般情况入手,首先结合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理论对“知识管理对创造性的抑制”、“知识拥有利益化的趋势”、“知识管理中的旁观者现象”等三种普遍性负效应做了研究。随后,以上述的三种普遍性负效应为基础,总结提炼了政府门户实施知识管理的九种负效应现象,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在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改变对知识的认识,在对生态化生态化知识管理特征和知识生态化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化政务知识管理平台,并对其的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第八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创新点,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难点,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朱永[7](2010)在《国外及港台地区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对我国大陆的启示》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因素正在取代其他因素成为决定组织成败的关键因素,知识资源已经成为第一资源。如何对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已经成为热议的话题,知识管理应运而生,成为组织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然而,我国大陆的知识管理水平和质量却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大陆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不够发达,无法培养出大批高质量、高素质的知识管理人才。我国大陆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现有的知识管理教育大多依赖于图书情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主要是作为这些专业的研究方向出现,或在这些专业开设知识管理相关课程,我国大陆几乎不存在独立的知识管理专业。社会对知识管理高等教育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知识管理专业尚未被写进我国本科专业目录中,大陆地区的知识管理协会、知识管理研讨会屈指可数,学术界对知识管理教育的研究也相当有限。知识管理教育在地域的分布上也不均衡,我国华东、华中、西南等地的知识管理教育水平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知识管理课程设置不科学。一方面,知识管理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教学计划的指导;另一方面,大陆知识管理教材数量有限,制约着知识管理课程的设置。我国大陆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层次不全。目前,我国大陆的知识管理教育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层次,却鲜见于承担大规模、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的本科层次。所有这些知识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大陆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解决这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国外及港台地区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大陆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水准代表了世界的先进水平,本文通过对这些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院系分布、专业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这些国家和地区知识管理高等教育的宝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外及港台地区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对我国大陆的启示。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文献综述部分,重点综述教育的概念,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港台地区高等教育的研究情况,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情况和知识管理教育的研究情况。第二章对美国和英国这两个知识管理教育重点集聚地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进行实证研究,并从院系分布、专业分布、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聚类与统计分析,全面剖析美英知识管理高等教育。第三章重点分析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知识管理现状。第四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大陆知识管理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我国大陆知识管理教育存在的不足,指出我国大陆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地域分布和社会的关注程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第五章在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外及港台地区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对我国大陆的启示,强调我国大陆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应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办学方式上狠下功夫,取长补短,实现快速发展。第六章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讨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侯海燕,杨虹,尹丽春,张婷,路春婷[8](2008)在《我国最有影响的知识管理研究论着与作者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管理研究已经成为情报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至今热度不衰。文章的研究借助引文分析、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与计量方法,展示了我国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有影响的论着、作者及重点研究领域。根据高被引论文关键词的共现图谱,最有影响的知识管理论着可分为三大类:对知识管理领域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发展的研究;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和知识管理应用研究。知识管理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并且高产的作者有:邱均平,盛小平,顾新建,马海群,樊治平,祝智庭,王众托等7位作者,这些作者从1999年以来一直活跃在知识管理领域。
胡利军[9](2008)在《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随着网络的不断延伸以及内外部知识量的不断增大,面对“知识泛滥”、“知识迷航”等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发现要准确、快速地得到自己所需的知识越来越困难。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种知识管理的工具,使用它可以发现在整个组织或者企业中,哪些人在特定的领域中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的技能,并探讨如何分享这些技能,它是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的管理课题。研究知识管理系统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帮助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更好完成有效知识的获取。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为客户制定有效的物流解决方案亦是第四方物流企业活动中知识需求的密集点。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方案规划人员需要大量的知识支持。但是,目前第四方物流企业的知识支持还比较薄弱,仍然需要方案规划人员自己从各方面搜集所需知识,这种情况浪费了方案规划人员的大量时间。基于此,本文对面向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从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开发、技术、实施、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分析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的研究问题。(2)以第四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为基础,分析业务活动中订单处理、方案规划、方案实施和反馈总结阶段所需要的知识,构建了第四方物流企业的知识体系。(3)通过对知识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个面向第四方物流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体系框架,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框架中的主要功能。(4)给出了一个面向第四方物流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和系统功能设计方案,并对该系统的实现技术进行了介绍。(5)开发了一个面向第四方物流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原型系统,给出了系统中主要功能的描述以及系统中的典型功能的实现界面,并对原型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本文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并给出了结论,也指出了进一步需要研究的工作。
张二烨[10](2008)在《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模式涵盖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它具有促进知识创新、知识共享、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的管理职能。高校作为知识的生产源和集散地,迫切需要知识管理的支持,由此知识管理成为高校管理的必然选择。大学知识管理是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管理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的管理课题,是高校研究如何有效获取、共享、创新和运用知识资源来优化高校价值链和满足高校个性化需求,从而充分发挥大学知识的杠杆作用和高校其它资源的最大效率。目前,对于大学知识管理的研究比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因此,针对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实现大学知识创新,增强竞争力的目的。利用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助于大学建立健全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激励机制,增强组织知识的异质性,从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通过对大学知识管理系统模式、特点、功能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需求根源,从而有利于对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及思路进行有益的探讨,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有借鉴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对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知识需求及其类型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三种知识获取方法并构建出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体系。(2)确立了大学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的目标与原则,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与功能体系,并对主要功能模块进行详细介绍。(3)给出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法,确立构建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目标及原则,在对大学知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基础上,给出系统的功能设计方案,并对主要应用的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4)通过提出MS大学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策略及实施过程分析,进一步验证构建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现实意义。
二、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网络信息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网络信息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概念与管理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管理的定义及其要素 |
2.1.2 大数据和大数据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集合论 |
2.2.2 信息增值理论 |
2.2.3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章 大数据概念的演化 |
3.1 前农业、农业经济时代(18 世纪60 年代之前) |
3.1.1 前提条件 |
3.1.2 信息、知识、数据之间的集合关系 |
3.1.3 信息、知识、数据的含义 |
3.2 工业经济时代(18 世纪60 年代——20 世纪40 年代末) |
3.2.1 前提条件 |
3.2.2 信息、知识、数据之间的集合关系 |
3.2.3 信息、知识、数据的含义 |
3.3 信息经济时代(20 世纪50 年代——90 年代) |
3.3.1 前提条件 |
3.3.2 信息、知识、数据之间的集合关系 |
3.3.3 信息、知识、数据的含义 |
3.4 知识经济时代(20 世纪90 年代末——21 世纪初) |
3.4.1 前提条件 |
3.4.2 信息、知识、数据之间的集合关系 |
3.4.3 信息、知识、数据的含义 |
3.5 大数据时代(21 世纪至今) |
3.5.1 前提条件 |
3.5.2 信息、知识、数据之间的集合关系 |
3.5.3 信息、知识、数据的含义 |
3.6 小结 |
3.6.1 演化路径解读 |
3.6.2 从“数据”到“大数据”是概念上的一种变革 |
第四章 大数据管理的演化 |
4.1 信息经济时代的信息管理(20 世纪50 年代——90 年代) |
4.1.1 信息管理思想 |
4.1.2 信息管理目标 |
4.1.3 信息管理主体 |
4.1.4 信息管理客体 |
4.1.5 信息管理方法 |
4.2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20 世纪90 年代末——21 世纪初) |
4.2.1 知识管理思想 |
4.2.2 知识管理目标 |
4.2.3 知识管理主体 |
4.2.4 知识管理客体 |
4.2.5 知识管理方法 |
4.3 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管理(21 世纪至今) |
4.3.1 大数据管理思想 |
4.3.2 大数据管理目标 |
4.3.3 大数据管理主体 |
4.3.4 大数据管理客体 |
4.3.5 大数据管理方法 |
4.4 小结 |
4.4.1 演化路径解读 |
4.4.2 大数据管理是管理上的一种变革 |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趋势 |
5.1 结论 |
5.1.1 演化路径解读 |
5.1.2 大数据概念的演化导致大数据管理的诞生 |
5.1.3 大数据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
5.2 研究趋势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0.2.1 国外相关研究 |
0.2.2 国内相关研究 |
0.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0.4 研究创新点 |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解析 |
1.1.1 高等院校 |
1.1.2 知识与创新 |
1.1.3 模式与机制 |
1.2 理论基础 |
1.2.1 知识转化理论 |
1.2.2 知识流理论 |
1.2.3 高校职能理论 |
1.2.4 知识创新理论 |
1.3 本章小结 |
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研究的基本问题 |
2.1 高校的知识资源与知识活动 |
2.1.1 组织知识 |
2.1.2 高校知识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
2.1.3 高校知识资源的类型 |
2.1.4 高校知识活动 |
2.2 高校知识创新内涵与特点 |
2.2.1 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 |
2.2.2 高校知识创新的特点 |
2.3 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 |
2.3.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类型 |
2.3.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解析 |
2.4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构成要素 |
2.4.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主体 |
2.4.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客体 |
2.4.3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
3.1.1 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知识创新主体研究 |
3.1.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主体的知识构成 |
3.1.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流 |
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3.2.1 自我学习 |
3.2.2 师生交流 |
3.2.3 教师群体互动 |
3.2.4 学生-其他互动 |
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3.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社会化 |
3.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外化 |
3.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整合 |
3.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内化 |
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3.4.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3.4.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3.4.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知识生产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
4.1.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构成 |
4.1.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的类型——科学研究的类型 |
4.1.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主体组织形式与知识流 |
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4.2.1 科学研究范式 |
4.2.2 科学知识交流 |
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4.3.1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社会化机制 |
4.3.2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外化机制 |
4.3.3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整合机制 |
4.3.4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内化机制 |
4.4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4.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4.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4.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
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主体 |
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主体的知识流 |
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
5.3.1 产学合作 |
5.3.2 大学科技园 |
5.3.3 校办企业 |
5.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
5.4.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社会化机制 |
5.4.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外化机制 |
5.4.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整合机制 |
5.4.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内化机制 |
5.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
5.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
5.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
5.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
5.6 本章小结 |
6 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 |
6.1 运行策略 |
6.1.1 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 |
6.1.2 实施知识管理,为高校知识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和运行保障 |
6.2 保障措施 |
6.2.1 政策与制度保障 |
6.2.2 信息保障 |
6.2.3 人才保障 |
6.2.4 资金保障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大数据时代个体生存发展的重要因子 |
1.1.2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发展是碎片化学习过程中知识整合的迫切要求 |
1.1.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提升是打造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研究情况 |
1.3.2 关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一般研究情况 |
1.3.3 关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专题研究情况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的重点 |
1.6.2 研究的难点 |
1.6.3 研究的创新点 |
2 个人知识管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知识管理与个人知识管理 |
2.1.1 知识管理 |
2.1.2 个人知识管理 |
2.2 知识管理能力与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2.1 知识管理能力 |
2.2.2 SECI知识管理能力 |
2.2.3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认知理论 |
2.4.1 信息加工理论 |
2.4.2 社会认知理论 |
2.4.3 对两种理论的再认识与拓展 |
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模型建构 |
3.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结构要素 |
3.1.1 知识获取能力 |
3.1.2 知识储存能力 |
3.1.3 知识分享能力 |
3.1.4 知识应用能力 |
3.1.5 知识创新能力 |
3.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模型建构 |
3.2.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形成 |
3.2.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结构模型 |
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的编制及现状调查 |
4.1 问卷编制 |
4.1.1 问卷编制方案与过程 |
4.1.2 问卷维度与条目的确定 |
4.1.3 问卷的试测与修正 |
4.1.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5 问卷的适用性讨论 |
4.2 现状调查 |
4.2.1 调查方法与过程 |
4.2.2 调查结果 |
4.2.4 调查结果讨论 |
5 影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因素分析 |
5.1 个人因素分析 |
5.1.1 个人因素理论分析 |
5.1.2 个人因素访谈分析 |
5.1.3 关于个人因素查证 |
5.2 行为因素分析 |
5.2.1 行为因素理论分析 |
5.2.2 行为因素访谈分析 |
5.2.3 关于行为因素的查证 |
5.3 环境因素分析 |
5.3.1 环境因素理论分析 |
5.3.2 环境因素访谈分析 |
5.3.3 环境因素查证 |
5.4 核心因素综合分析 |
5.4.1 调查方法与过程 |
5.4.2 调查结果 |
5.4.3 中介变量讨论 |
6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干预训练 |
6.1 干预训练方案 |
6.1.1 被试选择 |
6.1.2 研究工具 |
6.2 干预训练程序 |
6.2.1 第一阶段:干预训练前测验 |
6.2.2 第二阶段:干预训练过程 |
6.2.3 第三阶段:干预训练后测 |
6.3 干预训练结果 |
6.3.1 干预训练前后自我效能感和学校组织气氛的平均得分差异比较 |
6.3.2 干预训练前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得分比较 |
6.4 干预训练结果讨论 |
7 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教育管理建议 |
7.1 社会环境熏陶:彰显榜样引领的价值 |
7.1.1 强化硬件,营造氛围 |
7.1.2 普及常识,塑造榜样 |
7.2 数据平台创建:提升个人知识管理效度 |
7.2.1 共同协商,建立保障机制 |
7.2.2 多方合作,创建大数据中心 |
7.3 学校课程辅导:利用专业扶持的优势 |
7.3.1 教师引导,增强效能 |
7.3.2 课程整合,提升能力 |
7.3.3 学生主导,分类培养 |
7.4 自我认知提升:谋求能力结构的生成 |
7.4.1 以目标定位为中心,快速获取知识 |
7.4.2 以信息编码为核心,准确存储知识 |
7.4.3 以人际交流为手段,专注分享知识 |
7.4.4 以问题解决为关键,全面应用知识 |
7.4.5 以想象能力为抓手,灵活创新知识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其知识认知内化与外化的能力集群 |
8.1.2 反映知识认知过程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 |
8.1.3 现实中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结构合理,存在诸多缺陷,有待发展 |
8.1.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受自我效能感、学校组织气氛等因素的影响 |
8.1.5 干预训练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显着效果 |
8.1.6 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可通过内化和外化相结合的路径来实现 |
8.2 研究展望 |
9 参考文献 |
9.1 着作类 |
9.2 期刊论文类 |
9.3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类 |
9.4 外文文献类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问卷 |
附录四:自我效能感问卷 |
附录五:学校组织气氛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国内知识管理学科体系结构可视化研究 ——基于CSSCI的科学知识图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 |
1.1.2 知识管理学科体系结构 |
1.1.3 学科体系结构可视化研究 |
1.1.4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
3 国内知识管理学科研究主体分析 |
3.1 作者共现分析 |
3.2 作者共引分析 |
3.3 机构共现分析 |
4 国内知识管理学科知识基础分析 |
4.1 文献共引分析 |
4.1.1 海外知识管理经典文献 |
4.1.2 国内知识管理经典文献 |
4.2 期刊共引分析 |
4.2.1 海外知识管理核心期刊 |
4.2.2 国内知识管理核心期刊 |
5 国内知识管理学科研究热点、前沿与趋势分析 |
5.1 研究热点分析 |
5.1.1 对象维度的知识管理研究热点 |
5.1.2 技术维度的知识管理研究热点 |
5.2 研究前沿分析 |
5.2.1 知识管理实施评价 |
5.2.2 知识管理研究方法 |
5.2.3 知识管理教育状况 |
5.3 研究趋势分析 |
5.3.1 开放知识管理 |
5.3.2 知识治理 |
5.3.3 实时知识管理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1.1 来源数据采集不充分 |
6.1.2 研究工具的固有缺陷 |
6.1.3 研究本身存在的缺憾 |
6.2 研究展望 |
6.2.1 可视化研究方法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
6.2.2 国内知识管理学科研究的新兴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2012年国内知识管理研究CSSCI来源文献(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附表2:2012年国内知识管理研究CSSCI来源文献(管理学) |
附表3:2012年国内知识管理研究CSSCI来源文献(其它)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经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经济时代呼吁知识经济管理 |
二、知识经济管理的兴起 |
(一) 知识经济管理的萌芽 |
(二) 知识经济管理产生和成熟 |
三、知识经济管理的应用 |
(一) 知识经济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
(二) 知识经济管理在企业竞争力中的应用 |
(三) 知识经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
(6)基于主题图的电子政务门户知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主题图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政务门户的研究现状 |
1.2.3 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创新 |
1.3.1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案 |
1.3.2 研究创新点 |
2 电子政务中的知识管理与知识管理系统 |
2.1 知识管理相关理论 |
2.1.1 知识的定义与特性 |
2.1.2 知识管理的定义 |
2.1.3 政务知识管理的处理过程 |
2.1.4 知识管理的特征 |
2.1.5 政务知识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
2.1.6 知识管理在电子政务中的作用 |
2.2 电子政务中的知识裂缝 |
2.2.1 知识裂缝在电子政务中的体现 |
2.2.2 知识裂缝对电子政务的负效应分析 |
2.3 基于政务知识链的知识管理流程 |
2.3.1 政务知识获取 |
2.3.2 政务知识存储 |
2.3.3 政务知识传递与共享 |
2.3.4 政务知识应用 |
2.3.5 政务知识链的缺陷和改进 |
2.4 政务知识管理系统 |
2.4.1 政务知识管理系统定义 |
2.4.2 信息管理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
2.4.3 政务知识管理工具 |
2.4.4 政务知识管理系统构建 |
2.5 小结 |
3 主题图相关技术及政务知识领域本体构建 |
3.1 主题图概念与构成要素 |
3.1.1 主题图概念及数据模型 |
3.1.2 主题图与传统知识组织方法比较 |
3.2 主题图技术应用 |
3.2.1 主题图语法规范 |
3.2.2 主题图生成技术 |
3.2.3 主题图合并技术 |
3.2.4 主题图在电子政务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
3.2.5 主题图技术工具 |
3.3 本体的常用构建方法 |
3.3.1. 本体的特征与类型 |
3.3.2 本体与主题图的关系 |
3.3.3 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
3.4 基于OWL的政务知识管理 |
3.4.1 基于OWL的政务知识管理模型 |
3.4.2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OWL政务本体存储 |
3.5 案例分析:主题图在卑尔根政府门户中的应用 |
3.5.1 卑尔根政府门户的建设目标 |
3.5.2 卑尔根政府门户建设技术应用 |
3.6 小结 |
4 基于知识管理的政务知识门户 |
4.1 政务知识门户相关理论 |
4.1.1 政务知识门户概述 |
4.1.2 政务知识门户对政府知识管理的支持 |
4.1.3 政务知识门户的功能特征 |
4.1.4 政务信息门户与政务知识门户的联系与差异 |
4.2 政务知识门户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 |
4.2.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内核)层 |
4.2.2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管理(外围)层 |
4.3 政府知识门户的政务流程再造 |
4.3.1 传统政务流程的特点与缺陷 |
4.3.2 电子政务流程的再造的思想与原则 |
4.3.3 政府知识门户对电子政务流程的优化与再造 |
4.4 政府门户知识地图构建 |
4.4.1 基于政府知识门户的知识构架 |
4.4.2 知识地图的概念 |
4.4.3 知识地图在政务知识门户构建中的作用 |
4.4.4 政务知识地图的构建方法 |
4.4.5 利用XTM构建政务知识地图 |
4.5 小结 |
5 政务门户知识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
5.1 政府门户评价的发展 |
5.1.1 政府门户评价体系构建发展 |
5.1.2 学术界对政府门户评价相关研究 |
5.2 政务门户发展概述 |
5.2.1 部分国内重点城市政务门户简评 |
5.2.2 部分发达国家及地区政务门户简评 |
5.2.3 政府门户网页信息提取系统的构建 |
5.3 政务门户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1 基于知识链的评价体系构建思想及原则 |
5.3.2 利用德尔菲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5.3.3 基于知识链的政务门户评估指标体系详解 |
5.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5.3.5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门户评估方法 |
5.4 小结 |
6 基于主题图的政务知识门户系统构建 |
6.1 系统构建设计分析 |
6.2 基于主题图的异构数据集成 |
6.2.1 主题图合并异构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
6.2.2 异构数据集成关键技术 |
6.2.3 基于主题图的异构数据集成模型构建 |
6.3 基于信息用户逻辑的知识管理 |
6.3.1 政务门户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6.3.2 基于用户使用逻辑的个性化服务 |
6.4 政务知识门户系统构建 |
6.4.1 政务知识门户中知识的应用 |
6.4.2 政务知识门户模型总体框架 |
6.4.3 政务知识门户系统平台建设 |
6.5 小结 |
7 政府门户知识管理负效应与发展 |
7.1 政府知识管理的负效应 |
7.1.1 知识管理对创造性的抑制 |
7.1.2 知识拥有利益化的趋势 |
7.1.3 知识管理中的旁观者现象 |
7.2 政府门户知识管理的负效应具体表现及对策 |
7.2.1 公务人员等级制度的淡化 |
7.2.2 弱势群体技术壁垒的建立 |
7.2.3 非正式组织力量的扩大 |
7.2.4 专家隐性知识的力量迷信 |
7.2.5 部门环境多样性的消失 |
7.2.6 知识应用的重复化 |
7.2.7 核心及机密知识的外泄 |
7.2.8 面对信息安全的威胁 |
7.2.9 庞大的资金投入 |
7.3 生态化政府知识管理平台 |
7.3.1 生态化政务知识管理的特征 |
7.3.2 知识生态化的平衡 |
7.4 小结 |
8 结语 |
8.1 本文研究的成果小结 |
8.2 下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政务门户知识链评价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2: 文中图表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国外及港台地区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对我国大陆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文摘 Abstract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教育的概念 |
1.2.2 关于国外及港台地区高等教育的研究 |
1.2.3 有关知识管理的研究 |
1.2.4 有关知识管理高等教育的研究 |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2 美英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分析 |
2.1 美国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 |
2.1.1 美国知识管理教育基本情况 |
2.1.2 院系分布 |
2.1.3 专业分布 |
2.1.4 课程设置情况 |
2.2 英国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 |
2.2.1 英国知识管理教育基本情况 |
2.2.2 院系分布 |
2.2.3 专业分布 |
2.2.4 课程设置情况 3 加澳新及港台地区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分析 |
3.1 加拿大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 |
3.1.1 加拿大知识管理教育基本情况 |
3.1.2 院系分布 |
3.1.3 专业分布 |
3.1.4 课程设置情况 |
3.2 澳大利亚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 |
3.2.1 澳大利亚知识管理教育基本情况 |
3.2.2 院系分布 |
3.2.3 专业分布 |
3.2.4 课程设置情况 |
3.3 新加坡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 |
3.3.1 新加坡知识管理教育基本情况 |
3.3.2 课程设置情况 |
3.4 香港地区知识管理教育 |
3.5 台湾地区知识管理教育 4 我国大陆地区知识管理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大陆地区知识管理教育的现状 |
4.1.1 硕士层次知识管理教育 |
4.1.2 博士层次知识管理教育 |
4.2 我国大陆地区知识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
4.2.1 几乎没有独立的知识管理专业 |
4.2.2 知识管理教育的层次不齐 |
4.2.3 知识管理课程设置不科学 |
4.2.4 知识管理教育在地域上分布不均衡 |
4.2.5 知识管理教育尚未引起社会的关注 5 国外及港台地区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对我国大陆的启示 |
5.1 及早制定知识管理学科建设计划 |
5.2 明确知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 |
5.3 完善知识管理高等教育的培养层次 |
5.4 扩展知识管理课程在相关学科的设置 |
5.5 加强知识管理课程体系建设 |
5.6 加强知识管理教材与师资建设 |
5.7 积极推进知识管理培训 |
5.8 积极拓展合作办学 |
5.9 开展多元化的知识管理教育 6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表目录 图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我国最有影响的知识管理研究论着与作者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
二、 分析与结果 |
1. 知识管理领域最有影响的高被引文献 |
2. 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高被引文献作者 |
三、结论与研究展望 |
(9)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管理的出现 |
1.1.2 知识管理对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影响 |
1.1.3 知识管理系统是第四方物流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第四方物流企业缺乏有效的知识管理方法与手段 |
1.2.2 需要构建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文献来源及统计分析 |
2.2 关于知识管理 |
2.2.1 知识管理的定义 |
2.2.2 知识管理的实施 |
2.3 关于知识管理系统 |
2.3.1 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 |
2.3.2 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 |
2.3.3 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 |
2.3.4 知识管理系统的实施 |
2.4 关于物流企业的知识管理 |
2.5 已有文献的贡献与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相关理论综述 |
3.1 第四方物流概述 |
3.1.1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与特点 |
3.1.2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
3.2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关系 |
3.2.1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及特征 |
3.2.2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 |
3.3 知识地图 |
3.3.1 知识地图的定义 |
3.3.2 知识地图的功能和作用 |
3.4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
3.4.1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 |
3.4.2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区别 |
3.4.3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体系构建 |
4.1 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需求分析 |
4.1.1 业务流程分析 |
4.1.2 知识需求分析 |
4.2 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体系构建 |
4.2.1 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体系 |
4.2.2 第四方物流企业显性知识管理方法 |
4.2.3 第四方物流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方法 |
4.3 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体系构建 |
4.3.1 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过程模型 |
4.3.2 一种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规划与设计 |
5.1 系统构建的原则 |
5.2 系统规划 |
5.2.1 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 |
5.2.2 系统的功能规划 |
5.3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
5.3.1 显性知识存储和查询功能设计 |
5.3.2 隐性知识交流功能设计 |
5.4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
5.4.1 互联网络与Web技术 |
5.4.2 XML技术 |
5.4.3 博客技术 |
5.4.4 Wiki(维基)技术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原型系统的开发 |
6.1 原型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环境 |
6.1.1 开发环境 |
6.1.2 运行环境 |
6.2 原型系统的主要功能界面 |
6.3 知识管理系统的实施策略 |
6.4 原型系统的运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7.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7.3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管理的兴起与发展 |
1.1.2 大学知识管理的演变与发展 |
1.1.3 构建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需求与知识体系 |
1.2.2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的方法与技术 |
1.2.3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的总体框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知识管理系统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关于知识管理与知识管理系统 |
2.1.1 知识管理的概念与过程 |
2.1.2 知识管理的主要方法与技术 |
2.1.3 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
2.1.4 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 |
2.2 关于大学知识管理 |
2.2.1 大学知识管理的特点 |
2.2.2 大学知识管理的主要方法 |
2.3 关于大学知识管理系统 |
2.3.1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式 |
2.3.2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 |
2.3.3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2.4 已有文献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
第3章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需求与知识体系 |
3.1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需求及知识类型 |
3.1.1 知识需求 |
3.1.2 需求知识的类型 |
3.2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获取方法 |
3.2.1 构建知识共享资源信息库 |
3.2.2 创建知识导向型的企业文化 |
3.2.3 构建知识共享信息网络 |
3.3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体系 |
3.3.1 知识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意义 |
3.3.2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库体系 |
3.3.3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管理知识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的方法与技术 |
4.1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的方法 |
4.1.1 确立构建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目标 |
4.1.2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原则 |
4.1.3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4.1.4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方案 |
4.2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的关键技术 |
4.2.1 数据挖掘技术 |
4.2.2 网络技术 |
4.2.3 IT技术 |
4.2.4 工作流技术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 |
5.1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目标与意义 |
5.1.1 目标 |
5.1.2 意义 |
5.2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与功能体系 |
5.2.1 总体框架 |
5.2.2 功能体系 |
5.3 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
5.3.1 系统管理 |
5.3.2 知识内容管理 |
5.3.3 知识共享 |
5.3.4 知识地图 |
5.3.5 知识社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MS大学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策略 |
6.1 MS大学背景介绍 |
6.2 MS大学的知识管理现状及特点 |
6.3 MS大学的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的意义 |
6.4 MS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需求分析与知识体系建立 |
6.4.1 知识需求分析 |
6.4.2 知识体系建立 |
6.5 MS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框架与功能 |
6.5.1 系统的总体框架 |
6.5.2 系统的主要功能 |
6.6 MS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 |
6.6.1 实现MS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资源化及信息化 |
6.6.2 实现MS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资源管理IT平台化 |
6.6.3 实现MS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化 |
6.7 MS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实施过程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3 本文研究的局限 |
7.4 进一步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四、论知识经济时代的网络信息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概念与管理的演化研究[D]. 张云芝. 山西大学, 2019(01)
- [2]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D]. 柴雯. 武汉大学, 2017(06)
- [3]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D]. 韦耀阳. 武汉大学, 2017(06)
- [4]国内知识管理学科体系结构可视化研究 ——基于CSSCI的科学知识图谱[D]. 孙晓宁. 安徽大学, 2013(11)
- [5]基于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经济管理研究[J]. 陈瑞清.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6]基于主题图的电子政务门户知识管理研究[D]. 叶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9)
- [7]国外及港台地区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对我国大陆的启示[D]. 朱永. 安徽大学, 2010(12)
- [8]我国最有影响的知识管理研究论着与作者计量分析[J]. 侯海燕,杨虹,尹丽春,张婷,路春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9]第四方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研究[D]. 胡利军. 东北大学, 2008(03)
- [10]大学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研究[D]. 张二烨. 东北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