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姆生的自然观——《大地的生长》的生态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纪秀明[1](2021)在《近十年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学术态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比较与数据统计方法、旨在对当代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态势与转向进行分析,本研究基于近十年中国知网生态批评数据,并对照前三十年(1979-2009)的生态批评数据,对我国生态批评研究现状进行量化分析,提出近十年生态批评中国学术态势的四个转向:1)深层议题转向;2)前沿热点转向;3)中国经验与话语主体意识的勃兴;4)哲学、社会学转向。本研究进而对中国生态批评的未来进行方向预测,即前沿性、社会化、中国化(传统资源回溯与意识形态性)。
徐晓红[2](2021)在《哈姆生的抗病、诊疗体验与创作》文中提出挪威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姆生早年经历坎坷,赴美打工期间曾罹患肺结核,后以异于常人的意志力击退了病痛,并从抗病体验中捕捉到新的创作灵感。自传体小说《饿》对各种幻想和狂态的描摹极其细腻,被德国精神科医生视为"精神医学临床治疗的范本"。哈姆生在创作低迷期深受精神分析师施特罗姆《神经过敏》的触动,并开始接受精神分析治疗,由此迎来了第二个创作高峰。参阅科伦着《汉姆生传》中对作家既往病史等的记述,对哈姆生抗病、精神分析诊疗与创作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一探究。
陈立伦[3](2020)在《克努特·汉姆生小说中的自然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挪威作家克努特·汉姆生(Knut Hamsun,1859年—1952年)作为19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文学现代派的奠基人,其文学思想具有研究探讨的价值。本文通过研究《畜牧神》、《大地的成长》这两部最为代表性的作品,阐释汉姆生对于自然观念的新诠释。他文本中未经开拓的自然和未入世俗的人类之间的关系是永恒的焦点,强调的不是现代性与自然的冲突,而是一种新型的自然观:人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自然的形态,但是实质上并不是自然的主宰。现代技术并不是自然的对立面,人类需要一片封闭的自然场域,那里有适合自然生活模式的人,自然和现代社会构成一种并列关系,耕种和狩猎等谋生手段是唯一派得上用场的行动。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介绍汉姆生的文学经历,并结合国内外评介状况阐释本文的研究意义。论文主体部分为三个主章节,第一章节主要是论述汉姆生自然观念产生的基础及特征;第二章的内容是透过汉姆生的现代书写风格进一步阐释其自然观念的具象含义;第三章是通过《畜牧神》、《大地的成长》两部小说的文本细读,论述汉姆生对于自然观的全新阐释,聚焦点是“原始精神”和“大地意识”这两个概念。结语部分笔者重申了论文主题:现代性与原始性,城市与自然,工业与农业,这三个参照组不是单纯的对立关系。文本中虽然涉及到冲突的一面,但实际上并不是汉姆生的着眼点,他最为关切的是人类生活形式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与生活的冲击下仍然将自然作为栖息地,以原始自然的状态生活着。
黄蕊[4](2015)在《《大地的成长》的生态批评》文中提出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是挪威着名的小说家,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汉姆生的小说包含大量的自然描写和对自然与人之关系的思考,还触及到了现当代城市工商业文明的诸多问题,其代表作《大地的成长》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被誉为“划时代的巨作”。本论文以生态批评理论为研究依据,对《大地的成长》中自然与人的关系进行探究,试图阐释作者对人类回归荒野自然的强烈愿望,分析作者对自然与人相处的态度和方式,研究作者对自然与人关系的思考。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生态批评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大地的成长》的主要内容,并在综述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大地的成长》所包含的生态思想,点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体部分一共有三个章节。第一章节分析《大地的成长》中蕴含的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主要分析作品中的“季节书写”和艾萨克主人公的形象,揭示作者对自然与人如何共生共荣的美好愿景,说明自然和人之间不可分离的生态关系。“四季”代表着普遍的自然规律,艾萨克代表着坚守土地的“自然之子”,人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勤劳朴素、坚守大地才能收获自然馈赠。第二章分析作品中埃勒苏和巴布罗与自然分离的过程,研究人与自然这种生态关系破坏的后果。通过塑造埃勒苏和巴布罗,汉姆生批判了人与自然疏远分离的反生态思想。第三章主要解析作品中的《圣经》原型和人物心理描写,探讨作品中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结语部分总结小说所反映的生态思想。人类无法回到原始朴素的生活模式,但汉姆生提出的回归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仍然值得当代人深思和批评。
杜雪琴[5](2013)在《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在世界戏剧史上拥有卓越地位,对同时代以及后世作家与理论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为中心,综合运用其他批评方法,对其剧作中建构的地理空间进行详细解读与深入剖析。易卜生戏剧作品中以丰富多彩的地理意象为基础,建构了多重的地理空间,呈现了独立而完整的地理图式,它们与作品主题思想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审美理想的传达等具有重要的关系。本文以易卜生戏剧作品里地理空间建构为探讨对象,深入挖掘出其深层底蕴,并注意上升到一种哲学、宗教与美学等的高度进行理论观照,从而概括与揭示其在戏剧作品中存在的意义,以及剧作家所具有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意识。作为世界现代戏剧开端的易卜生及其戏剧作品,在北欧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在挪威独特的文化语境制约下,呈现出独立而深厚的诗学品格:其剧作中多种地理意象的生成、多重地理空间的建构以及与此相应的多种多样的艺术呈现,显示了文学与地理天然生成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所体现的作家对人类情感的哲学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宗教把握、对人类伦理的深度探索,显示了作家与地理之间的重大关系;在此基础上所体现的地理要素与作品的艺术传达以及艺术形式、艺术风格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说明了戏剧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的美学追求与地理之间的天然联系。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品质的多重维度。论文由九个部分构成:引论、正文七章、结语。引论:本文以三个方面作为展开论述的基础:一是以国内外关于易卜生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作为基础,从历时角度对国内外易卜生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比较的视野回顾了国外的易卜生研究,发现从地理空间角度研究其剧作才刚刚起步,而以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为中心,重新探讨易卜生及其戏剧作品,是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二是以易卜生剧作中存在的丰富地理因素作为基础,揭示剧作家运用多元形式进行的艺术表现,易卜生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是因为其剧作中具有深厚的现代性,存在可以不断解读的多重代码,而这与其中的地理因素关系密切:多种多样的地理意象、多重类型的地理空间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立的艺术图式,往往成为其多重代码的重要内容;三是以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易卜生戏剧进行系统解读,此种批评方法的采用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地理意象”、“地理空间”、“地理基因”、“地理图式”、“地理诗学”等核心概念具有独立的意义,可以让我们对其戏剧作品的研究上升到一种全新的理论高度。第一章:“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南方”与“北方”是易卜生戏剧作品地理坐标的基点,南北连接的直线成为地理空间的中心线,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是其他多重地理空间产生的基础。其一,“南方”与“北方”地貌特征各不相同:“南方”以“海滨”为标志、“北方”以“高山”为标志;南、北两重地理空间既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其二,南、北两重地理空间彰显了易卜生的两种精神形态:一是阳光而快乐,一是浓雾而阴霾,同时体现了他对两种人生哲学的探索。其三,“南方”与“北方”地理空间在相互对立冲突的基础上又相互对接与融合:《布朗德》中在“南”、“北”冲突之后,终于实现了宗教精神的重生;《武士冢》里在战争的仇恨之中,终于迎来了“和平之神”。其四,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一方面是与其人生经历相关联,说明其内心始终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奔波;方面是其两种人生形态的反映:“南方”阳光灿烂人生形态、“北方”冷峻严肃的人生形态。第二章:“以高山峡湾为主体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其一,“高山谷地”:《布朗德》中的“叠景层见”式,《培尔·金特》中的“回环螺旋”式,体现了多重景象高山与各自相异谷地的组合。其二,“大海峡湾”:《海上夫人》中的过去与现在交织,《小艾友夫》中的变幻与汹涌相间,形成了多重维度的立体结构。其三,以“高山峡湾”为标志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以“高山谷地”为主体的地理空间,形成垂直向度的地理景观;以“大海峡湾”为标志的地理空间,形成水平向度的地理景观,它们相互交织组接成立体的挪威地理空间,构成一幅“‘垂直与水平’地理空间示意图”。其四,以高山峡湾为主体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体现了易卜生以挪威为起点观察与表现自我与世界的地理诗学观念。第三章:“以挪威为中心的世界地理空间建构”。剧作家以挪威作为中心,将目光逐渐向外发散到世界各处,世界地理空间得以完整地建构起来。其一,《培尔·金特》中培尔不切实际的“金特国”与松林深处索尔薇格茅屋反复交织,形成一种“回环曲折”世界地理空间。其二,《海上夫人》中小城以花园作为地理坐标的中心,挪威以小城作为地理的中心,北欧以挪威作为地理的中心,世界以北欧作为地理的中心,环环相扣地进行扩大,形成一种由“由小及大”式世界地理空间。其三,《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里南方与北方交错而生,组合成“南北交织”式地理空间;高山雪原与深渊幽谷彼此辉映,形成“上下辉映”式地理空间;两重地理空间相互补充丰富形成“复合交错”式世界地理空间。以“挪威”为中心,产生了“挪威”—→“北欧”—→“世界”的模式,是剧作家以全球为视野的博大胸怀之反映,也是其“全世界的荣华”人生理想与艺术思想的必然选择。第四章:“以教堂塔楼为核心的宗教地理空间建构”。易卜生剧作有众多教堂塔楼类的地理意象,以此形成多重意蕴的地理空间结构:《布朗德》以“三重教堂”为主体的宗教地理空间,集中体现了世俗宗教与理想宗教之间的冲突;《建筑师》以“尖顶塔楼”为轴线的宗教地理空间,体现了索尔尼斯对理想宗教信仰的追求;《培尔·金特》以“森林茅屋”为核心的宗教地理空间,体现了正义与邪恶两股力量的交织。宗教地理空间体现了剧作家“庄严崇高的理想与抱负”,其间的每一种“力”都直指浩渺苍穹,正是向上的“力”、博大的“力”吸引着剧中的各类人物翘首仰望。第五章:“以凉亭楼阁为主体的家园地理空间建构”。易卜生剧作建构的那片山与海之间的多种形态的家园地理空间,正是其故国与家园影像的外在显现:《海上夫人》以“凉亭”与“走廊”等为主体的“花园”空间,《野鸭》“海洋深处”的“阁楼”空间,《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以“茅屋”与“别墅”为主体的家园空间。“空中楼阁”是剧作家在纷繁复杂的精神形态中为自己找到的一个出口,在异国他乡与挪威家园之间寻找到的平衡点,承载了剧作家一种离奇的幻想。第六章:“戏剧中的地理空间与易卜生”。其一,五重地理空间的建构,以南北作为中轴线,从挪威走向了广阔世界,又从世界向家园回归,体现了从外在世界到内在宇宙的书写,形成了一幅球状艺术图式。其二,地理空间建构影响了其主题思想的表达:“在高处”哲学、“全有或全无”哲学、“自愿”哲学、“生活”原则等的存在,地理空间的向上、向下、对立、融合、延伸、转换、交替与凝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三,地理空间与易卜生本人存在直接联系:出生地喧嚣猛烈的“大海峡湾”深刻影响其气质的形成,小时候的教堂记忆让其戏剧里出现不断向上延伸的“高山”景观,青年时代的“世界”旅行让其剧作中产生多重世界地理空间,故乡那一处“高山峡湾”成为其心中的最后一片温暖的家园。第七章:“易卜生戏剧的地理诗学观念”。其剧作中体现的地理诗学观念,呈现多重维度的交叉与多重意蕴的叠合:地理环境与作家的地理基因之间存在一种决定关系,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神韵之间存在一种制约关系,剧中人物形象与地理意象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思想主题与地理空间之间存在一种结构关系,民族性审美建构与地理景观之间存在一种天然联系。因此,独特的地理景观、多重的地理空间、丰富的地理信息在易卜生剧作中的充分呈现,最为独特的意义在于:对戏剧中思想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传达的高妙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其剧中多重地理空间的建构及其所体现的诗学意义,有助于探讨以下更为重大的学术理论问题:人与自然如何相处、自我与他者如何相处、人的精神应当走向何处、人类的终极意义与自然存在之间的关系等。结语:“探讨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的意义及其启示”。从地理景观、地理意象到地理空间的建构方式,再到地理图式与地理诗学的构成,说明易卜生是一位人学家与自然学家的高度统一,一位哲学家与艺术家的高度统一。从前的易卜生戏剧研究主要从社会、历史、伦理、女性等角度展开,而其作品存在的以高山峡湾为主要特征的地理景观与地理意象,特别是其中着重建构的多重地理空间,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从地理景观的呈现与地理意象的存在,可以探测作家身上的地理基因及其根源;从地理空间的建构与地理图式的生成,可以探究作家的审美情趣与创作理想,也可以探讨其艺术气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途径与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从此把握文学现象的产生、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意义的发生与地理之间的天然联系与密切关系,让我们从文学理论体系上对文学的产生、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体、文学的传播进行重新认识,从而得出全新的有重大价值与意义的结论。
刘红梅[6](2013)在《“大地”与“人”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大地的成长》》文中研究表明克努特汉姆生的代表作《大地的成长》为他赢得了19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流露出汉姆生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担忧,他认为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立足大地才能生存下去。作品深刻反映了他希望人们能尊重自然、热爱土地的心声和愿望。本篇论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解读《大地的成长》,剖析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本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作家的生平和《大地的成长》的主要内容以及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并在综合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主体部分一共有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分析汉姆生生态观念的形成原因。汉姆生的自身经历和挪威的历史地理环境是造成汉姆生形成生态观念的主要原因。第二章分析《大地的成长》蕴含的生态观,通过比较人类对待“大地”的不同态度而导致的不同结果,来揭示作者希望人类能转变对大自然的态度的美好愿望。艾萨克一类的大地守护者视大地如生命,尊重自然,更不曾远离、放弃过大地,因此,他们在荒野中生活得很快乐,也很满足;而与他们相对的大地征服者,对土地不闻不问,将自然当作发财的工具,最终终于落得可悲下场。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汉姆生为人类探寻到的拯救生态的出路。汉姆生在20世纪初提倡的回归自然,敬畏生命,与大自然和和谐共生的理念在今天看来依然没有过时,值得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全文做出总结,并重申了论文的主题:工业化、城市化和商品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加扭曲了人类善良的本性,只有消除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回归到自然的怀抱,敬畏一切生命的存在才是人类拯救自己、拯救生态的真正出路。
王宁,汪新颖[7](2011)在《电影《2012》的生态批评理论分析》文中认为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电影《2012》进行分析,论证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关系,呼吁人们在建设社会文明的同时关注我们的生态文明,促进人们观念地更新,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地发展。
杨林[8](2010)在《汉姆生小说中的生态思想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是挪威着名的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他通过一系列的作品呼吁人类要珍视自己生存的根本,现代化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农业文明才是人类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立身之本,只有意识到人与自然、人与家园、人与传统之间的密切联系,人类才能被允许回归到自然的状态,消除所谓的现代文明强加给人的种种枷锁,得到本性的真正解放,才能享有自然赋予的本性。本文采用生态批评的方法,以汉姆生的小说《大地的成长》、《饥饿》、《牧羊神》和《漂泊的人》为研究对象,试图阐释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生态思想。论文的引言部分对生态批评、汉姆生的文学创作情况做一些简要介绍,并阐述了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汉姆生创作的艺术风格与思想特征。第二章结合作品《大地的成长》,分析汉姆生创作中的自然生态思想。《大地的成长》被誉为“大地的史诗”,土地在作品中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人在大地上诞生、成长、死亡。大地是人类的故土、家园,它不仅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须的物品,也在精神上给人以安慰。在《大地的成长》中,作者警示人类,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乃至人类都是大自然的儿女,万物都是平等的,在大自然的怀抱下繁衍、生息,只有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人类才会得到大自然的恩赐,否则,便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使自己的境遇恶化。第三章是结合汉姆生的作品——《饥饿》、《牧羊神》和《漂泊的人》,详细阐述汉姆生文学创作的社会生态思想,对社会生态问题进行剖析。通过爱情悲剧、人们在城市、商业生活中的失落、彷徨来警告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现代文明社会与原始文明之间的冲突给人类心灵带来的巨大创伤。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的利益、物质的享受,不惜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更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人类在这种条件下已经丧失了原有的纯真本性。第四章则更进一步的讨论了基于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下的精神生态问题,汉姆生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呼唤人们重返自然,坚守人类固有的民族的传统的方式来解决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信仰危机、精神危机的问题,让人么守护住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四章的分析,本文对汉姆生的生态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概括,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看出作者汉姆生对当时社会中人与自然环境、人类的精神信以及现实问题的忧虑,呼吁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己栖居的这片土地,简朴生活,构建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构建人类心灵的和谐。
刁仁荣[9](2010)在《大地的守望——论汉姆生小说的创新特质》文中研究表明克努特?汉姆生是20世纪挪威着名作家,也是19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小说表达了极其强烈的土地意识。作家在当时工业文明迅速发展、城市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坚持了对农村生活的关注,深入地揭示了人与土地、与大自然相伴相生、不可割裂的关系,强烈地表现了对大地的无限依恋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在生态文学、环境文学蓬勃发展的今天看来,汉姆生的观点并无新意,但在作家生活的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就显示了非凡的创新性、前卫性。本篇论文从大地意识、心理分析和爱情描写三个方面来论述汉姆生创作的上述特征,指出他和同时代其他欧洲作家的差异,讨论他在二十世纪初期欧洲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长篇小说《大地的成长》是汉姆生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也是汉姆生土地的意识最集中、突出的体现。作品刻画了农夫艾萨克孤身来到北部荒原,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终年耕耘,最终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富饶农庄,过上幸福生活。小说中拓荒者的劳苦和他与困难所作的搏斗,在作家笔下具备了英雄式奋斗的特质。这部作品的独特主题一方面来自于作家本人的独特经历:他出身贫苦,几乎没有上过学,少年时期就开始四处流浪、打工,长期忍受着饥饿的煎熬,因此对土地、粮食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追求和向往,另一方面也源自作家生活地、小说创作地——挪威的特殊性,挪威环境恶劣、地广人稀,因农业生产倍受重视,而在挪威历史上,挪威农民几乎从未处于被压迫的境地,一直享受着人身自由,因此农村文学很早就开始发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读《大地的成长》,该小说主要表现了汉姆生以下几方面观点:一,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整体观;二,对城市物欲横流社会的谴责,对背离土地者的鄙视;三,对农业、农民崇拜、敬仰;四,全心全意地投入美好、恬静的挪威田园生活;五,充分认识到女性在对土地成长的重要性;六,主张机器为农业服务,反对以机器为代表的工业设备破坏大自然。汉姆生在作品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意识流创作手法,如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等。和同时代的心理描写大师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汉姆生心理小说的代表《饥饿》、《神秘》中出现了荒诞、毫无逻辑的混乱心理描写,心理流变呈时空交错、不规则、间断跳跃和随机的特点。这些独特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人脱离土地后的思绪如麻、欲罢不能的狂态,再次强调了土地的力量对人的精神支撑。汉姆生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悲情男女,他们的人生最终以死亡和爱情的毁灭而结束,充满悲剧气息。在这些悲剧爱情的叙事模式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汉姆生的土地意识在他爱情观点上的体现:爱情必须依赖土地,只有土地才能给予人真正的爱情,离开土地的爱情不会长久,终将毁灭。在这些爱情故事中,有一些多次出现的隐喻,如“打猎”和“城市旅店”。“打猎”隐喻对大自然的破坏,汉姆生借书中其他人物的语言指责了不顾鸟兽繁衍期,肆意猎杀森林动物的人。一些爱情故事中的男主人公酷爱打猎,最终不仅没有获得爱情,而且无一例外地都死于打猎。“城市旅店”作为城市的缩影,农村人和城市最密切接触的地方,在汉姆生的小说中不是温暖和舒适之地,而是病态、邪恶的象征。汉姆生在爱情故事中再次渗透了自己的热爱大自然,排斥城市,主张农村原始而简单的土地生活的观点。
张霞[10](2009)在《我国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综述》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近年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广泛的传播,它把文学批评放到生态环境这一背景之下,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学评论视角,也体现了文学研究领域内生态意识的觉醒。本文主要探讨生态批评这一理论形成的原因,意义以及近年在我国文学批评界所取得的一些发展。
二、哈姆生的自然观——《大地的生长》的生态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姆生的自然观——《大地的生长》的生态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十年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学术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国内生态批评文献量化分析 |
(一)历年发表的文献 |
(二)文献影响力分析:单篇文献引用情况统计 |
(三)基金项目论文 |
三 相关研究态势与走向 |
(一)深层议题转向 |
(二)前沿热点转向 |
(三)中国经验与话语主体意识的勃兴 |
(四)哲学、社会学转向 |
四 结 语 |
(2)哈姆生的抗病、诊疗体验与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哈姆生的家族病史 |
二、肺结核抗病体验下的书写 |
三、神经过敏与《饿》的创作 |
四、哈姆生接受的精神分析诊疗 |
五、结语 |
(3)克努特·汉姆生小说中的自然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汉姆生的文学经历 |
二 国内外对汉姆生的评介状况 |
三 选题意义 |
第一章 自然观念谱系中的汉姆生 |
第一节 “两希传统”下的自然观念发展 |
第二节 汉姆生自然观念的生发基础及特征 |
第二章 汉姆生自然观念的具象书写 |
第一节 自然的诗化处理 |
第二节 写实塑造的自然 |
第三章 汉姆生自然观念的新诠释 |
第一节 自然观念中的“原始精神” |
第二节 自然观念中的“大地意识” |
一 “大地意识”的表现形式——劳作 |
二 “大地意识”与教育的交融 |
三 “大地意识”与现代生活的冲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大地的成长》的生态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生态批评的界定 |
(二) 《大地的成长》的研究综述 |
(三) 《大地的成长》生态批评的意义 |
一、伊甸园:自然与人的和谐共荣 |
(一) 大地的时间——“四季”的诗意 |
(二) 艾萨克的坚守——“自然之子”的赞歌 |
二、失乐园:人与自然的疏远分离 |
(一) 埃勒苏的失意——家园的迷失 |
(二) 巴布罗的杀婴——母性的残缺 |
三、复乐园:人回归自然 |
(一) 《圣经》原型的再现 |
(二) 英格尔的回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
(5)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易卜生:“现代戏剧之父” |
二、易卜生及其戏剧中的地理空间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五、本文的创新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 |
第一节 “南方”与“北方”的地理空间:海滨与高山 |
一、“南方”:以海滨为标志 |
二、“北方”:以高山为标志 |
第二节 “南方”与“北方”的精神形态:阳光与阴雾 |
一、《布朗德》:阳光灿烂的南方与阴暗高寒的北方 |
二、《海上夫人》:南方大海的幻想与北方小城的忧郁 |
第三节 “南方”与“北方”的对立与融合 |
一、《布朗德》:南北的冲突与精神的重生 |
二、《武士冢》:战争的仇恨与“和平之神” |
第四节 两种不同人生理念的张力结构 |
一、“南方”:阳光灿烂的人生形态 |
二、“北方”:冷峻严肃的人生形态 |
第二章 以高山峡湾为主体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 |
第一节 “高山峡湾”:挪威的地理特征 |
一、挪威的地理特征 |
二、什么样的“高山峡湾”? |
第二节 “高山谷地” |
一、《布朗德》:“叠景层见”式 |
二、《培尔·金特》:“回环螺旋”式 |
第三节 “大海峡湾” |
一、《海上夫人》:过去与现在交织 |
二、《小艾友夫》:变幻与汹涌相间 |
第四节 垂直与水平的“高山峡湾” |
一、“垂直与水平”的地理空间 |
二、以挪威为起点的地理观念 |
第三章 以挪威为中心的世界地理空间建构 |
第一节 《培尔·金特》:“回环曲折”式世界地理空间建构 |
一、“回环曲折”式世界地理空间 |
二、回环而曲折的艺术之美 |
第二节 《海上夫人》:“由小及大”式世界地理空间建构 |
一、“由小及大”式世界地理空间 |
二、环环相扣的“圆形”结构 |
第三节 《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复合交错”式世界地理空间建构 |
一、“复合交错”式世界地理空间 |
二、空间的交错与意蕴的复合 |
第四节 从挪威到世界——一种想象地理空间的产生 |
一、“挪威·北欧·世界”三维一体 |
二、以全球为视野的博大胸怀 |
三、“全世界的荣华”之哲理境界 |
第四章 以教堂塔楼为核心的宗教地理空间建构 |
第一节 《布朗德》中的“三重教堂” |
一、“古老的教堂”:世俗的宗教观念 |
二、“现实生活的教堂”:务实的宗教理念 |
三、“自然世界的教堂”:理想的宗教信仰 |
四、以“教堂”为主体的宗教地理空间 |
第二节 《建筑师》中的“尖顶塔楼” |
一、“尖顶塔楼”:索尔尼斯世界的轴线 |
二、“空中楼阁”:索尔尼斯灵魂的核心 |
三、“梯子”:建筑师的朝圣之路 |
第三节 《培尔·金特》中的“森林茅屋” |
一、“奥丝的茅屋”:原始而冲动的力量 |
二、“山妖王国”:虚伪而邪恶的力量 |
三、“索尔薇格的茅屋”:纯净而善良的力量 |
第四节 宗教信仰的载体与对彼岸世界的探索 |
一、宗教地理空间——“庄严崇高的理想与抱负” |
二、“尖顶塔楼”——向上腾飞之“力” |
第五章 以凉亭楼阁为主体的家园地理空间建构 |
第一节 《海上夫人》里的“凉亭”与“走廊” |
一、“凉亭”与“走廊”:分裂的婚姻与家庭 |
二、“住宅”与“鱼池”:有限的自由与无限的自由 |
第二节 《野鸭》:“海洋深处”的“阁楼”地理空间 |
一、“阁楼”:“另外一个世界” |
二、“阁楼”:“海洋深处”之险 |
三、“阁楼”:“理想的要求”与“生活的幻想” |
第三节 《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里的“茅屋”与“别墅” |
一、陶尼慈湖边的“小茅屋”与荒山野岭中“半塌的茅屋” |
二、陶尼慈湖边的“别墅”与乌尔费姆的“城堡” |
第四节 “空中楼阁”:以凉亭楼阁为主体的家园地理空间之魂 |
一、家园地理空间之魂——“空中楼阁” |
二、“空中楼阁”——精神的出口 |
第六章 戏剧中的地理空间与易卜生 |
第一节 易卜生戏剧中的五重地理空间 |
一、以南北为中轴线 |
二、从挪威走向世界 |
三、从世界向家园的回归 |
四、由外在的地理到内在的宇宙 |
第二节 戏剧中的地理空间与几种核心思想 |
一、“在高处”哲学 |
二、“全有或全无”哲学 |
三、“自愿”哲学 |
四、“生活”原则 |
第三节 戏剧中的地理空间与易卜生 |
一、猛烈喧嚣的“大海峡湾” |
二、不断向上延伸的“高山” |
三、不断向外扩张的“世界” |
四、一直不曾忘记的“家园” |
第七章 易卜生戏剧的地理诗学观念 |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作家身上地理基因的决定关系 |
一、以故国家园的自然山水作为内在根脉 |
二、以祖辈遗传的地理因子作为深层土壤 |
三、以地域文化的地理因子作为厚重依托 |
第二节 地理意象与人物形象的对应关系 |
一、以地理意象为基础的人物形象塑造 |
二、以《海上夫人》的“山坡”为例 |
三、地理意象与人物形象的立体建构 |
第三节 地理空间与思想主题的结构关系 |
一、对接结构 |
二、交织结构 |
三、反叠结构 |
第四节 地理神韵与艺术风格的制约关系 |
一、艺术风格与“树状结构” |
二、空间迁移与“流水效应” |
第五节 地理景观与民族性审美建构的天然联系 |
一、海盗精神在大海峡湾之间的肆意张扬 |
二、真理自由在高山峻岭之上的反复唱响 |
三、冷峻严酷在冰天雪地之中的熠熠闪光 |
四、审美意识在地理景观之中的深度凝结 |
结语 探讨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的意义及其启示 |
一、从地理景观、地理意象到地理空间的建构方式 |
二、一位人学家与自然学家的高度统一 |
三、站在地球与宇宙高度思考人类与自然命运问题 |
四、地理图式与地理诗学形态 |
五、也是一个“伟大的问号” |
参考文献 |
附录:亨利克·易卜生地理年谱 |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大地”与“人”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大地的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章 汉姆生的生态观念之形成原因 |
(一) 挪威的历史和地理环境 |
(二) 汉姆生的人生经历 |
第二章 人类福祉:决定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
(一)亲近自然,尊重“大地”——幸福伊甸园 |
1. 生机盎然的荒野 |
2. “大地守护者”的伊甸园生活 |
3. 人性的美德 |
(二) 远离自然,征服“大地”——痛苦失乐园 |
1.“乌烟瘴气”的“经济宝地” |
2.“大地征服者”的痛苦失乐园 |
3. 人性的扭曲 |
第三章 拯救生态之路——回归自然,敬畏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一) 回归自然,热爱土地,靠大地勤劳致富 |
(二) 敬畏生命,尊重自然,与万物和谐共生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7)电影《2012》的生态批评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影剧情简介 |
二、生态批评理论综述 |
三、电影阐述的相关思想及其生态观意义 |
(一) 《2012》传递的思想 |
(二) 《2012》带来的启发 |
1. 提倡人性关怀 |
2. 针砭社会陋习 |
3. 唤醒环境意识 |
四、结论 |
(8)汉姆生小说中的生态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生态批评的界定与发展 |
(二) 汉姆生文学作品的研究现状 |
一、汉姆生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与思想特征 |
(一) 汉姆生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
(二) 汉姆生小说创作的思想特征 |
二、汉姆生小说中的自然生态思想 |
(一) 大地的成长——土地的史诗 |
(二) 保卫家园:“守护者”的颂歌 |
三、汉姆生小说中的社会生态思想 |
(一) 爱情的悲剧:“自然人”与“现代人”的殊死较量 |
(二) 繁华都市的背后:沦丧的道德 |
(三) 寻“根”之旅:漂泊者的悲歌 |
四、汉姆生小说中的精神生态思想 |
(一) 生态整体观 |
(二) 回归自然,简朴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大地的守望——论汉姆生小说的创新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大地的赞歌 |
第一节 《大地的成长》简介及背景 |
第二节 作品出自挪威的原因 |
第三节 《大地的成长》的生态解读 |
第二章 远离土地的内心恐惧 |
第一节 心理描写的内容创新 |
第二节 心理描写的手法创新 |
第三章 远离土地的悲剧爱情 |
第一节 悲剧爱情叙事模式 |
第二节 爱情小说中的隐喻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10)我国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批评的形成原因 |
1.1 环境因素 |
1.2 人与环境的关系 |
1.3 文学批评的时代责任 |
2 生态批评在我国的发展 |
2.1 外国生态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
2.2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的发展 |
2.3 中国学者用生态批评视角来解读外国作品 |
2.4 我国生态批评理论的不足 |
3 结语 |
四、哈姆生的自然观——《大地的生长》的生态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十年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学术态势分析[J]. 纪秀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2]哈姆生的抗病、诊疗体验与创作[J]. 徐晓红.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3]克努特·汉姆生小说中的自然观念研究[D]. 陈立伦.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大地的成长》的生态批评[D]. 黄蕊. 浙江师范大学, 2015(02)
- [5]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研究[D]. 杜雪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6]“大地”与“人”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大地的成长》[D]. 刘红梅.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10)
- [7]电影《2012》的生态批评理论分析[J]. 王宁,汪新颖.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5)
- [8]汉姆生小说中的生态思想初探[D]. 杨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9]大地的守望——论汉姆生小说的创新特质[D]. 刁仁荣. 苏州大学, 2010(02)
- [10]我国生态批评理论发展综述[J]. 张霞. 池州学院学报,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