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联合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

咪达唑仑联合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

一、咪唑安定与吗啡联合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论文文献综述)

陈强强[1](2021)在《腹横肌平面阻滞和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成人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比较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腹部手术中经腹平面阻滞(TAPB)与胸段硬膜外镇痛(TEA)的疗效比较一直存在争议,对已有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回顾与荟萃分析,以评估TAPB和TEA在腹部手术中的具体操作效果。方法:对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Scopus和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数据库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搜索,直到2021年1月1日,以确定比较TAPB和TEA在结直肠手术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123例患者(TAPB组=568例,TEA组=555例),这些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质量从中等到高度不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如下:1.在术后12h休息时或活动时,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h休息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B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优于TEA组;在术后24h运动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术后48h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TAP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少于TEA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尿潴留(导尿管拔出时间),TAPB组患者明显短于TEA组患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术后总的住院时间,TAPB组患者明显短于TEA组患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术后镇痛满意度评分中,TAPB组患者评分高于TEA组患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对TAPB阻滞更加满意。结论:TAPB在术后疼痛控制方面与TEA基本相当,可能需要更大的样本量加以临床研究。但在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时间、总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TAPB表现均优于TEA。

姜素莉[2](2017)在《右美托咪定用于肛周疾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肛周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且大部分肛周疾病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方法予以治愈。由于肛门局部神经末梢特别丰富,感觉比较敏锐,尤其是大部分病人术前已经历了排便困难、疼痛、出血的折磨,术后对疼痛的恐惧心理会大大增强,而良好的术后镇痛可以减轻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加速病人的康复,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因此,肛周疾病术后对患者的镇痛显得格外必要和重要。硬膜外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镇痛方式,其镇痛效果确切,患者接受度比较高。但传统的硬膜外镇痛药均是常规的局麻药和阿片类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于是我们考虑到辅以某种镇痛镇静药物来增强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ɑ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同时拥有镇静、镇痛、催眠,以及抗焦虑和抑制交感活动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围术期的应激反应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研究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文献相对较少。所以,本研究旨在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肛周疾病外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是否能为肛周疾病患者术后提供安全满意的镇痛疗效,也希望能为该药在临床硬膜外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对象与方法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3月份到2016年9月期间常见肛周疾病病人160例,筛选条件为:ASA分级Ⅰ~Ⅱ级,心电图示无心动过缓,无高血压病史,年龄18~55岁,体重50~80kg,无硬膜外穿刺禁忌症,无特殊家族遗传病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n=40),其中A组为对照组,B、C、D为试验组。患者入室后均采用L3~4腰硬联合麻醉,穿刺见脑脊液流出注入腰麻药,硬膜外向尾端置管3~4cm,麻醉效果确切纳入观察,术后选择PCEA。术后硬膜外镇痛方法:A组罗哌卡因150mg+舒芬太尼2.0ug/kg;B组罗哌卡因150mg+舒芬太尼1.5ug/kg+右美托咪定0.5ug/kg;C组罗哌卡因150mg+舒芬太尼1.0 ug/kg+右美托咪定1.0ug/kg;D组罗哌卡因150mg+舒芬太尼0.5ug/kg+右美托咪定1.5ug/kg,以上各组药物均加入100ml生理盐水配电子入镇痛泵中,以负荷剂量(LD)2ml,持续输注速度(CR)2ml/h泵入,追加剂量(PCA)1ml,锁定时间30分钟。分别观察患者术后4h、12h、24h、48h、60h 5个时间节点静息状态下疼痛评分(VAS评分)、镇静程度(Ramsay评分)、血压(SBP/DBP)、心率(HR)、用药量(按压次数)及不良作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s),组间的比较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选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处理,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静息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A组比较,总体来看B、C、D组在12h、24h、48h、60h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B组比较,在12h、24h、48h时间节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程度Ramsay评分:与对照组A组比较,B、C、D组在4h、12h、24h、48h时间点镇静程度Ramsay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B组比较,D组在4h、12h、24h、48h各时间点Ramsay评分有显着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比较,D组在4h、12h、24h时间点镇静程度Ramsay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D组外,A、B、C组Ramsay评分均<4分,提示未出现镇静过度。用药量(PCA)比较:与A组比较,B、C、D组在术后12h、24h、48h按压次数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按压次数也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心率比较:与A组比较,B组在术后12h、24h,C组在术后12h、24h、48h,D组在术后4h、12h、24h、48h SB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比较,C组各时间点下降不明显,D组在4h、12h、24h、48h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D组在术后4h、24h、48h SB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见,与A、D组比较,B组、C组血压波动相对更加稳定。与A组比较,B、C、D组4h、12h、24h、48h时间点HR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比较,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在4h、12h、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在4h、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出现心动过缓病例,经处理无不良后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4组均未出现明显呼吸抑制。A组有5例恶心呕吐、3例皮肤瘙痒;B组有一例恶心呕吐;D组出现5例患者嗜睡及3例心动过缓,还有1例低血压,经处理无不良后果。C组的不良反应最少。结论1、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肛周疾病手术后硬膜外镇痛,并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2、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使用中以1.0ug/kg镇痛效果最佳。

高丽丽,康爽[3](2015)在《高乌甲素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认为本文以术后镇痛机制为切入点,论述了高乌甲素在临床研究中的注意事项,总结高乌甲素在治疗术后疼痛和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进展。术后良好的镇痛,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机体功能的恢复,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还在预防术后并发症中发挥积极作用。

黄艳东[4](2013)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时,地佐辛的合理剂量。方法: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前访视时完成详情告知(包括术后镇痛方式、PCEA装置使用方法、VAS评分方法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00例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的ASA Ⅰ~Ⅱ级、择期开腹手术妇科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五组,每组各20例,麻醉方法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全部患者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及咪达唑仑5mg,入室后连接多功能麻醉监护仪,监测心电图、心率、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前监测参数3次,取平均值作为基础对照值。建立一侧上肢静脉通路,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扩容。患者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后,L2-3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2m1+10%葡萄糖1ml重比重液,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腰麻阻滞平面控制在T6以下,麻醉满意后开始手术。术中根据阻滞平面及手术需要,经硬膜外导管追加0.75%罗哌卡因5-7m1,以维持麻醉效果满意为准,手术结束前30分钟不再追加局麻药。PCEA分组采取随机、双盲法,给药方式采用负荷剂量+PCA模式:镇痛液配方A组:0.005%吗啡+0.125%罗哌卡因+0.0025%氟哌利多;B、C、D、E组分别为地佐辛浓度0.005%、0.01%、0.015%、0.02%,罗哌卡因及氟哌利多浓度同A组,各组镇痛液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50m1。负荷剂量A组为吗啡2mg+氟哌利多1mg,B、C、D、E四组均为地佐辛2mg+氟哌利多lmg,生理盐水稀释至5m1,手术结束前30分钟,经硬膜外导管缓慢推注计划负荷剂量,接镇痛泵。镇痛泵输注参数设定:背景剂量2ml/h,PCA剂量0.5m1/次,锁定时间15分钟。分别于开始镇痛后2、4、6、12、24、48h由不了解分组情况,也不知道给药成分的专人进行定时随访,记录随访当时各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视觉模拟评分(VAS), Ramsay镇静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法测定术后6、12、24及48h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分级,记录镇痛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记录术后自主排气时间、PCEA有效按压次数。最后一次随访时,由随访者询问患者对本次PCEA效果的整体评价,结合VAS、Ramsay和改良Bromage分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将PCEA效果分为三级:满意(随访中有4次以上VAS≤3、2≤Ramsay评分≤3、改良Bromage分级0-1分、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1项);基本满意(随访5次中,有2次VAS≥3、Ramsay评分≧3、改良Bromage分级≧2、不良反应≤2项);不满意(随访5次中,有2次VAS≥5、Ramsay评分≥3、改良Bromage分级≥3、不良反应≥2项)。结果:1、一般情况五组患者身高、体重、年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五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基础值以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镇痛效果的比较五组患者术后48小时内VAS评分虽略有差异,但均≤3分,提示镇痛效果满意。B组术后2h时VAS评分(均数±标准差)2.97±1.32,高于A(1.49±0.33)、D(1.87±0.63)、E(1.60±0.27)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2.03±0.53)高于A、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随访的4、6、12、24及48h时,B组VAS评分均高于A、C、D、E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E四组VAS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按压镇痛泵次数平均5.3±3.2次,显着多于其它组(P<0.05),需补救镇痛5例,明显多于其他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镇静效果(Ramsay评分)比较五组患者术后48小时内各时点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镇痛期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分级(改良Bromage分级)五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不良反应比较五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A、E组高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发生例数A组(3例)高于B、C、D、E组(均为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各组患者自主排气时间A(33.2±4.2h)、E(33.1±2.5h)组与B、C、D组(分别为27.3±1.8h;27.3±1.9h;27.5±1.8h)比较排气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E组比较以及B、C、D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8.、各组患者对本次镇痛满意度调查:C、D两组患者满意度高于A、B、E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复合罗哌卡因PCEA,地佐辛效果与吗啡相似,同样安全、有效。②0.01%~0.015%地佐辛组PCEA镇痛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可供临床选择。

丁刘欣[5](2011)在《针刺内麻点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镇痛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内麻点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的效果,进一步评价针刺内麻点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电针刺激内麻点治疗,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镇痛效果、安全性及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静脉血中β–内啡肽含量。实验数据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取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观察组评分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镇痛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安全性等级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β–内啡肽含量较治疗前都有增高,但观察组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电针刺激内麻点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常用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2.针刺内麻点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的方法,设备简单、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经济实用,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范向凯[6](2009)在《罗哌卡因复合奈福泮用于前列腺电切术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奈福泮复合罗哌卡因经硬膜外途径连续给药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奈福泮代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经硬膜外途径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搜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要求无硬膜外麻醉禁忌症、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ASA分级I-II级、无近期服用镇静镇痛药、精神正常、能理解VAS等评分测试、愿意接受术后镇痛及能够配合试验。硬膜外麻醉失败,试验中硬膜外导管脱出,以及因其它原因无法观察试验数据者均予排除。入选病例按照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分为三组:罗哌卡因组(R组)、罗哌卡因加芬太尼组(RF组)、罗哌卡因加奈福泮组(RN组)。手术前均施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取L2-3间隙,向头置管4cm,按常规进行麻醉管理。术毕即时给予硬膜外镇痛泵镇痛,R组镇痛液配方为罗哌卡因500mg加生理盐水至250ml,RF组镇痛液配方为罗哌卡因500mg加芬太尼0.5mg加生理盐水至250ml,RN组镇痛液配方为罗哌卡因500mg加奈福泮100mg加生理盐水至250ml。注射速度均为4ml/h。手术结束后即刻以及1,2,4,8,24,48小时观察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镇静Ramsay评分以及有无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试验采用双盲法,由专人按照预先拟定的方案进行分组、配药并准确记录,由另一人进行术后数据采集。所有数据采集结束后再根据分组情况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罗哌卡因加奈福泮组(RN组)和罗哌卡因加芬太尼组(RF组)在各时点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术后第2,4,8,24,48时点的疼痛评分均低于罗哌卡因组(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加奈福泮组(RN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在各时点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和罗哌卡因加芬太尼组(RF组)在第4,8时点的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福泮复合罗哌卡因经硬膜外途径连续给药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罗哌卡因。与使用芬太尼加局麻药相比,奈福泮加局麻药的镇痛效果相当但可能会减少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因此奈福泮代替芬太尼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更适合于老年人。

冯华,王克杰[7](2008)在《椎管内术后镇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椎管内术后镇痛分为硬膜外术后镇痛以及蛛网膜下腔术后镇痛。由于蛛网膜下腔术后镇痛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较少应用于临床,患者自控硬膜外术后镇痛在临床应用广泛。阿片受体激动剂、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局部麻醉药,以及咪唑安定、氯胺酮、新斯的明等药物均可作为硬膜外术后镇痛用药。及时有效的硬膜外术后镇痛能够显着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在高危患者和大手术后应用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包含充分硬膜外术后镇痛在内的术后综合恢复措施能显着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降低患者的总体住院费用。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8](2006)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病人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2006)》文中研究指明

孙凤英,王红丽,刁青花,岳迎新[9](2004)在《咪唑安定与吗啡联合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文中提出目的 :评价咪唑安定与吗啡联合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60例择期妇科手术病人根据所用术后镇痛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0例 , 组 :咪唑安定 3mg+吗啡 2 mg; 组 :咪唑安定3mg; 组 :吗啡 2 mg。测定术后不同时期视觉模拟评分 ( VAS)及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 ( Ang )和白细胞介素 - 6( IL- 6)的变化。结果 :与同时期 组比较 , 组术后 4~ 2 4 h、 组术后 8~ 2 4 h VAS值较 组高( P<0 .0 1或 P<0 .0 5 )。术后 2 4 h 、 两组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 组 ( P<0 .0 5 )。术后 2 4 h和 48h 、 两组 IL- 6级 Ang 浓度均高于 组 (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咪唑安定与吗啡联合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优于单用吗啡或单用咪唑安定

王立新,陈树强[10](2001)在《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二、咪唑安定与吗啡联合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咪唑安定与吗啡联合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论文提纲范文)

(1)腹横肌平面阻滞和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成人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比较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腹部手术术后疼痛机制
    2.2 腹部手术术后镇痛
        2.2.1 非甾体类抗炎药
        2.2.2 阿片类药物
        2.2.3 硬膜外镇痛
        2.2.4 腹横肌平面阻滞
        2.2.5 多模式镇痛
    2.3 结语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检索策略
    3.2 纳入排除标准
        3.2.1 纳入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3 文献筛选
    3.4 数据提取、质量评估
    3.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检索结果,纳入研究特点
    4.2 偏倚风险评估
    4.3 META分析的结果
        4.3.1 术后VAS评分
        4.3.1.1 术后12h静息VAS评分
        4.3.1.2 术后12h运动VAS评分
        4.3.1.3 术后24h静息VAS评分
        4.3.1.4 术后24h静息VAS评分
        4.3.2 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
        4.3.3 术后PONV
        4.3.4 术后尿潴留
        4.3.5 术后住院时间
        4.3.6 患者满意度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右美托咪定用于肛周疾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病例选择
        2.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2.2 主要药品与仪器设备
        2.2.1 主要药品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麻醉方法
        2.3.2 镇痛方法
        2.3.3 观察项目
        2.3.4 疼痛评分方法(VAS)
        2.3.5 镇静程度(Ramsay评分)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3.2 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
    3.3 术后各时间点镇静评分比较
    3.4 术后各组自控追加药量(PCA)比较
    3.5 术后各时间点血压、心率比较
    3.6 术后各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4 讨论
    4.1 对术后疼痛的认识
    4.2 对本次研究的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1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药理作用
    2 相关药物在硬膜外镇痛的作用机制
    3 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镇痛的作用机制
    4 右美托咪定在肛周疾病硬膜外术后镇痛的研究
    5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高乌甲素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及镇痛的意义
2 高乌甲素的镇痛作用
    2.1 临床应用
    2.2 应用现状及进展
        2.2.1 肌肉注射:
        2.2.2 高乌甲素与吗啡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对比:
        2.2.3 高乌甲素用于PCIA:
        2.2.4 高乌甲素用于PCEA:
        2.2.5 高乌甲素与其他药物复合镇痛效果的比较:
3 小结

(4)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5)针刺内麻点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镇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术后疼痛的产生机制
        1.1.1 术后疼痛产生的中枢机制
        1.1.2 术后疼痛产生的外周机制
    1.2 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1.2.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2.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2.3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1.2.4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2.5 对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影响
        1.2.6 其它不良影响
    1.3 术后疼痛的评估
        1.3.1 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1.3.2 数字疼痛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1.3.3 Wong-Banker 面部表情量表法(facial expression scale,FPS-R)
        1.3.4 语言评价量表(verbal rating scale,VRS)
        1.3.5 口述疼痛程度分级评分法(Oral pain rating score,OPRS )
        1.3.6 McMillan 疼痛评估表
        1.3.7 MOPS(改良目的疼痛评分)标准
        1.3.8 MBPS(改良儿童疼痛行为评分)标准
        1.3.9 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
    1.4 术后镇痛常用药物
        1.4.1 阿片类镇痛药
        1.4.2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
        1.4.3 局麻药
        1.4.4 曲马多(tramadol)
        1.4.5 氯胺酮
        1.4.6 其他药物
    1.5 术后镇痛方法
        1.5.1 口服用药
        1.5.2 肌内注射
        1.5.3 静脉注射
        1.5.4 椎管内注药镇痛
        1.5.5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
        1.5.6 神经阻滞
        1.5.7 经皮肤给药
        1.5.8 经直肠黏膜给药
        1.5.9 经皮神经电刺激
        1.5.10 超前镇痛
        1.5.11 平衡镇痛
        1.5.12 其它方法
    1.6 术后镇痛的问题与展望
第2章 引言
    2.1 背景回顾
    2.2 研究现状
    2.3 研究意义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临床资料
        3.1.1 一般资料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2 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
    3.3 方法
        3.3.1 观察组
        3.3.2 对照组
    3.4 观察项目
        3.4.1 手术后疼痛强度评估
        3.4.2 安全等级标准
        3.4.3 疗效评定标准
        3.4.4 观察指标
    3.5 血浆内啡肽含量测定
    3.6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4.2 术后各时点VAS 评分比较
    4.3 两组患者镇痛疗效比较
    4.4 安全性比较
    4.5 两组患者血浆内啡肽含量比较
    4.6 不良反应比较
第5章 讨论
    5.1 腹部手术后疼痛治疗
    5.2 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在腹部手术后的应用
    5.3 针刺镇痛及内麻点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5.4 β?内啡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5.5 本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罗哌卡因复合奈福泮用于前列腺电切术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正文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7)椎管内术后镇痛(论文提纲范文)

1 硬膜外术后镇痛
    1.1 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方法
        1.1.1 单次剂量
        1.1.2 持续输注
        1.1.3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CEA)
    1.2 硬膜外术后镇痛所用药物
        1.2.1 阿片受体激动药
        1.2.2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
        1.2.3 局部麻醉药
        1.2.4 其他
    1.3 硬膜外术后镇痛副作用及防治措施
2 蛛网膜下腔镇痛
3 硬膜外术后镇痛对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3.1 硬膜外镇痛与手术应激反应
    3.2 术后综合恢复措施与硬膜外镇痛
4 问题与展望

(8)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病人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2006)(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镇痛与镇静治疗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ICU) 病人基本治疗的一部分
    1.2 ICU病人镇痛和镇静治疗的目的与意义
    1.3 ICU中重症病人的镇痛和镇静治疗与手术中麻醉的区别
    1.4 镇痛和镇静治疗在ICU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2 ICU病人镇痛和镇静治疗的指征
    2.1 疼痛
    2.2 焦虑
    2.3 躁动
    2.4 谵妄
    2.5 睡眠障碍
3 ICU病人疼痛与意识状态及镇痛和镇静治疗疗效的观察与评价
    3.1 疼痛评估
    3.2 镇静评估
        3.2.1 镇静和躁动的主观评估
        3.2.2 镇静的客观评估
    3.3 谵妄评估
    3.4 睡眠评估
4 ICU病人镇痛和镇静治疗的方法与药物选择
    4.1 镇痛治疗 镇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4.1.1 镇痛药物治疗
        (1) 阿片类镇痛药:
        (2) 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
        (3)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 (NSAIDs) :
        (4) 局麻药物:
        4.1.2 非药物治疗
    4.2 镇静治疗
        4.2.1 苯二氮艹卓类药物
        4.2.2 丙泊酚
        4.2.3 镇静药物的给予
        4.2.4 α2受体激动剂
    4.3 谵妄的治疗
5 镇静和镇痛治疗中器官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5.1 呼吸功能
        5.1.1 镇痛镇静治疗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5.1.2 镇痛和镇静治疗期间呼吸功能监测
        5.1.3 加强护理及呼吸治疗, 预防肺部并发症
    5.2 循环功能
        5.2.1 镇痛镇静治疗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5.2.2 镇痛和镇静治疗期间循环功能监测
    5.3 神经肌肉功能
        5.3.1 镇痛和镇静治疗对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
        5.3.2 神经肌肉阻滞治疗对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
    5.4 消化功能
    5.5 代谢功能
    5.6 肾功能
    5.7 凝血功能
    5.8 免疫功能

(9)咪唑安定与吗啡联合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麻醉及镇痛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0.05) 。'>2.1 三组病人年龄、手术种类、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P>0.05) 。
    2.2 VAS评分
    2.3
    2.4 血清皮质醇浓度变化
    2.5 血清IL-6浓度变化
    2.6 血清AngⅡ浓度变化
3 讨论

四、咪唑安定与吗啡联合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论文参考文献)

  • [1]腹横肌平面阻滞和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成人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比较的meta分析[D]. 陈强强. 吉林大学, 2021(01)
  • [2]右美托咪定用于肛周疾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D]. 姜素莉. 郑州大学, 2017(02)
  • [3]高乌甲素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展[J]. 高丽丽,康爽. 黑龙江医学, 2015(08)
  • [4]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分析[D]. 黄艳东.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5]针刺内麻点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镇痛的研究[D]. 丁刘欣. 河南科技大学, 2011(09)
  • [6]罗哌卡因复合奈福泮用于前列腺电切术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观察[D]. 范向凯. 山西医科大学, 2009(10)
  • [7]椎管内术后镇痛[J]. 冯华,王克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01)
  • [8]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病人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2006)[J].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12)
  • [9]咪唑安定与吗啡联合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J]. 孙凤英,王红丽,刁青花,岳迎新.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4(01)
  • [10]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应用进展[J]. 王立新,陈树强. 河北医药, 2001(01)

标签:;  ;  ;  ;  ;  

咪达唑仑联合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