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德钦蛇绿岩中基性熔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泓佑[1](2020)在《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蛇绿岩是大地构造演化和成矿地质背景的重要研究对象,国内外地质学者围绕着蛇绿岩开展过大量的研究。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是十分重要的铜-金-钴-镍-铬多金属成矿带,扎河坝地区位于东准噶尔东北缘,近年来,在该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扎河坝蛇绿岩进行了岩石、岩相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在对该区超基性岩原岩恢复及蛇纹石化强度判别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蛇绿岩的主要基性-超基性岩的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了解其主、微量元素的迁移特征,进一步探讨了各主要成岩及成矿元素的迁移与扎河坝地区成矿作用之间的联系。扎河坝蛇绿岩带受断裂带控制,区内地层大部分为古生界地层,其中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分布广泛,次为奥陶系、二叠系地层,分布于研究区的中部及东南部。新生界地层广泛分布于研究区以东及西南部。区内超基性岩-基性岩出露的较为完整,主要有两个镁铁-超镁铁质单元:(1)超铁镁质岩:该单元岩石主要为强蛇纹石化的斜辉橄榄岩,少量纯橄岩、斜辉辉橄岩、二辉辉橄岩、二辉橄榄岩、单辉橄榄岩。其下部为纯橄岩,向上渐变过渡为斜辉橄榄岩。(2)铁镁质岩:该单元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包含少量辉长岩、细碧岩及穿插其中的辉绿岩。通过构造图解分析和与前人研究认识对比,扎河坝蛇绿岩为典型的SSZ型蛇绿岩,其轻稀土元素(LREE)较为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富集,大部分样品的轻重稀土分异程度较高,呈现出Eu的负异常,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样品呈现出Eu正异常。具有和N-MORB轻稀土亏损REE相似的配分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可能形成于弧前增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通过分析主微量元素迁移特征,Al元素在单辉橄榄岩、含辉纯橄岩及二辉橄榄岩样品中呈迁入状态,低压有利于Al元素的迁入,因此随着蛇纹石化强度,温压条件也在一直降低。随着蛇纹石化程度加深,除Tm、Lu等稀土元素没有明显迁移特征,其余稀土元素全部迁入,整体呈现富集状态,不过轻重稀土的迁移程度不同,在三种不同蛇纹石化橄榄岩中都体现为LREE/HREE的值渐增,表明岩体的演化分异程度越来越高。在成矿元素上,超基性岩-基性岩的Fe、Mg元素整体呈现迁出趋势,在单辉橄榄岩、含辉纯橄岩、二辉橄榄岩样品中随着蛇纹石化程度的加深,Fe、Mg元素呈现迁出趋势。对于Cr元素,在超基性岩样品中富集,且整体呈现出迁入趋势。在辉长岩及玄武岩样品中,整体呈现出迁出趋势,Cr的富集程度随着蛇纹石化的加深逐渐减少,弱蛇纹石化的区域更容易富集铬铁矿。铁族元素与亲铜元素V、Co、Ni、Cu、Zn等,除Ni外,其余元素在超基性岩样品中均呈现出迁入趋势。而在辉长岩与玄武岩样品中,除Ni外,其余元素均呈现出迁出趋势。因此,该区Cu、Co成矿元素很可能是在热液活动中从研究区的基性岩迁移到超基性岩中。此外,Au元素在超基性岩中呈现出迁出状态,很有可能该区的金矿在成因上与蛇绿岩带具有一定的关系。
杨翔[2](2020)在《西藏狮泉河巴秋岩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狮泉河地区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狮泉河蛇绿混杂岩带上,它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密切相关,其构造背景十分复杂,而巴秋岩组变火山岩在狮泉河蛇绿混杂岩带上分布广泛,这对于认识狮泉河结合带的构造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西藏狮泉河巴秋岩组变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巴秋岩组变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合野外地质特征,进而判断岩石类型。文章探讨了巴秋岩组变火山岩岩浆来源及成岩机制并且对其构造环境进行阐述解析,以此来还原巴秋岩组变火山岩所形成的原始构造环境及演化过程。巴秋岩组为变质火山岩,其Si O2含量在44.50%-55.56%之间,结合主量元素分析结果和相应图解,可知斜长角闪岩原岩应为中-基性火山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巴秋岩组变质火山岩整体上具有中-基性岩浆岩特征。变玄武岩具低钾拉斑玄武岩特点,斜长角闪岩具有中-低钾、中-基性钙碱性岩浆岩特点,微量元素分析表明,岩石在主体上相对富集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Nb、Ti、P、Ta等高场强元素出现了明显的负异常,Zr显示了轻微的负异常,暗示巴秋岩组变火山岩的形成受到大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从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变火山岩的稀土总量都较低,明显不同于OIB特征,显示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变火山岩的稀土配分曲线不同于N-MORB型式,而与IAB具有相似的配分曲线,表明巴秋岩组变火山岩应类似于岛弧玄武岩的特征。从物化参数上看,岩浆温度处于基性岩浆熔岩流的1025°C-1225°C温度范围之中,从Ol′-Ne′-Q′三角图解中可知,其压力值在1-2GPa之间,估算其岩浆源区深度在33-60Km之间。巴秋岩组变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为古特提斯洋盆向南消减、俯冲时,冈底斯北缘弧后伸展形成弧后盆地环境。根据微量元素特征分析其岩浆应源自于地幔,巴秋岩组变火山岩受到部分熔融及分离结晶作用控制,其中主要以部分熔融作用为主,岩浆在源区就已经发生了混合形成新岩浆,并且岩浆在上涌时经历了部分重融过程,最终喷出地表。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相应工作并结合成矿地质条件,表明研究区内Cu元素异常浓度高,具有明显的浓度分带性并且发现了相应的铜矿化点,暗示研究区对于铜多金属矿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蒋勇[3](2020)在《云南鲁甸石英闪长玢岩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定年》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金沙江结合带中江达—德钦—维西陆缘火山弧的中段(维西段),该地区存在大规模的岩浆活动,金沙江结合带及其两侧广泛发育的岩浆岩作为研究大洋的扩张、洋—陆俯冲消减、陆—陆碰撞的重要依据,一直以来都是用来反演金沙江缝合带构造演化的依据。通过前人的研究发现,金沙江结合带发育了多条岩浆弧,但其中江达—德钦—维西段是研究金沙江结合带的演化历史最理想的地区。前人对于金沙江缝合带已有许多研究,然而,对于鲁甸地区岩浆岩的研究不够深入,且未在鲁甸地区发现早三叠世岩浆岩。因此,本文选择江达—维西陆缘火山弧上鲁甸地区的石英闪长玢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石英二长岩作为辅助研究对象,对其展开了详尽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室内岩相学研究,并且运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的手段来研究其岩石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岩体地质特征表明:研究区的岩体分为两期,第一期岩体为石英二长岩,呈岩株状产出,出露于中村及上村附近,出露面积约1.6km2的近圆形侵入体,划分为两个相带,内部相为细粒石英二长岩,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处,边缘相为中粒石英二长岩,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处,矿物成分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等。第二期岩体为石英闪长玢岩,呈岩株状产出,出露于中村附近,出露面积约2km2的近椭圆状侵入体,划分为两个相带,内部相为细粒石英闪长玢岩,边缘相为中粗粒石英闪长玢岩,矿物成分为斜长石、石英、角闪石及黑云母等。岩体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两期岩体所采样品的SiO2含量较低,铝饱和指数为0.93~1.02,呈现出准铝质—弱过铝质特征,其中石英二长岩为钾玄岩系列,石英闪长玢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两期岩体均表现出富集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征;同时两组样品均表现出相对亏损Ba,第二组样品的比第一组样品更加明显地亏损Ba。石英二长岩和石英闪长玢岩的轻稀土元素含量较高,切轻/重稀土元素含量比值大,都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起源都为角闪岩的部分熔融,岩浆混合和同化混染作用影响小。通过对所采样品进行构造判别得出两种岩石都是VAG(火山弧花岗岩)类型,通过对石英闪长玢岩的锆石U-Pb定年测试,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早三叠世(250.6±1.8Ma),这不仅填补了鲁甸花岗岩拉美荣序列存在早三叠世岩浆活动的年代证据,而且表明金沙江结合带中段(维西段)在251Ma之前就已经进入了俯冲消减阶段。并且与前人对于鲁甸地区花岗岩的年龄研究结果对比发现,鲁甸地区南部较北部更早进入到俯冲消减阶段。通过与前人关于石英二长岩和石英闪长玢岩的研究发现,鲁甸地区的早三叠世岩体具有类似于埃达克岩的性质,因此,其对于在鲁甸地区寻找斑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床和矽卡岩型磁铁矿矿床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肖倩茹[4](2019)在《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文中研究表明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滇西三江特提斯构造带广泛发育原-古特提斯洋-陆转换的岩浆记录,是研究特提斯造山带构造-岩浆作用及其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临沧花岗岩基是该区最大规模的复式岩基,前人对该岩基开展了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工作,对其成因机制和构造背景也取得了深入认识。然而,已有研究均聚焦于岩基的主体——三叠纪二长花岗岩,缺少对临沧花岗岩基开展岩石单元的系统解体,缺少对各岩石序列和时空格架的精细厘定,更缺乏对包体和寄主花岗岩的成因联系研究,这制约了对该区特提斯构造演化、岩浆动力学机制及陆壳演化的准确认识。论文以临沧地区花岗岩类及其包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板块演化理论,通过精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系统的建立临沧花岗岩基时空格架及岩石演化序列,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其对特提斯构造演化和陆壳生长演化的启示意义。综合野外地质特征和已有研究成果,将临沧花岗基以康太-斗阁断裂划分为东、西岩带。西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东岩带岩石组合以花岗闪长岩与二长花岗岩为主。野外地质学、年代学和岩相学研究揭示,临沧花岗岩基可划分为多个岩石序列,包括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序列、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序列和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序列。岩体中包体包括变质包体与岩浆包体两类,前者多见残留的变粒岩、片岩和变质火山岩等,后者则可分为中-基性岩浆包体及酸性岩浆包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正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474-465Ma,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二叠纪,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30-220Ma),其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侵位较早(230.38±0.82Ma),似斑状细粒二长花岗岩侵位时间为229.4±1.6Ma,似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8.72±0.80Ma,粗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5.3±1.2Ma,而似斑状粗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0.0±1.7Ma。岩浆包体形成时间稍早于二长花岗岩,其结晶年龄为237±0.72Ma;变质包体锆石U-Pb年龄自3.2Ga~480Ma均有分布,最年轻锆石峰期为490Ma。锆石年代学分析表明,临沧花岗岩基至少存在奥陶纪原特提斯和二叠纪-三叠纪古特提斯相关的岩浆记录。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具有高Si和Alk,低Mg O、K2O/Na2O(1.13-2.0)、ASI(1.46-2.46)和DOI(80.37-96.08)的特征。岩石富集LILE(如Rb、Th、K、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P、Ti);稀土分馏中等,具轻稀土富集和Eu负异常(LREE/HREE=3.92-18.30)。Zr饱和温度均值为769.18℃。矿物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εHf(t)=-5.47~-2.73,tMD2=1.48~1.63Ga)显示,奥陶纪花岗质岩浆岩的源区以中元古代壳源为主。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A/CNK比值均大于1.10,为过铝质岩石,稀土-微量元素特征与奥陶纪正长花岗岩类似,但其Zr饱和温度均值为790.10℃。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长石和磷灰石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源区为古老壳源物质(87Sr/86Sr=0.7349-0.7369,143Nd/144Nd=0.5120-0.5122)。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均具有高Si特征,西段相对于东段更富Na,高Mg及亏损K。东西两段二长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相似,均富集Rb、Th、U、Pb和Sm,亏损Ba、Nb、Ta、Sr、P、Zr、Hf和Ti。轻稀土轻度富集,稀土分馏中等,负铕异常明显。锆石Lu-Hf和矿物Sr-Nd同位素研究显示,其源区与奥陶纪花岗岩明显不同,主要为晚古元古代-早中元古代的古老壳源物质(εHf(t)=-15.57~-8.91,tDM2=1.62-1.99Ga,87Sr/86Sr=0.7259-0.7340,143Nd/144Nd=0.5119-0.5128)。变质包体Si O2变化较大,其锆石年代学谱系特征复杂,具有多组元古代峰期值。结合包体的岩相学特征,可以认为这些变质包体为临沧地块的基底残余,可能代表了临沧花岗岩的源区组成。岩浆包体主要为中-基性及酸性包体,其侵位结晶时代稍早于寄主花岗岩,可能代表了早期形成的晶粥。岩浆包体的锆石Lu-Hf和长石Sr同位素组成与寄主二长花岗岩相似,表明其具有相似的岩浆源区。综合其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岩浆包体并不是代表底侵的玄武质岩浆,而是起源于寄主二长花岗岩的岩浆源区,是其早期(~237Ma)晶粥产物,该晶粥被晚期(230-220Ma)二长花岗岩的母岩浆侵入改造,其残余物保留下来形成了岩浆包体。综合研究认为,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属高分异S型花岗岩,源岩主要为富粘土的泥质岩,起源于原特提斯洋壳俯冲阶段的局部减压环境(板片后撤或俯冲角度改变),幔源岩浆底侵导致古老陆壳物质发生熔融,且经历了明显的结晶分异过程。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为低分异S型花岗岩,形成于古特提斯陆缘弧环境,是古老陆源泥质岩类的大量熔融产生了富铝熔体,并经历了显着的长石与角闪石分异作用最终形成。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可能为深俯冲板片断离),深部亏损地幔物质发生减压熔融,一方面岩浆直接喷发形成区内基性火山岩(如小定西组),另一方面上升的玄武质岩浆提供热源促使陆壳发生大规模熔融,并形成了长英质岩浆储库。长英质岩浆储库发生了多期次的岩浆补给、晶粥活化和冷凝结晶,形成了结构多样的临沧花岗岩基主体,而早期的晶粥残余体则以岩浆包体的形式局部保留。碰撞后背景下S型花岗岩及岩浆包体的成因与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壳源物质熔融和壳源晶粥活化作用密切相关。而三叠纪东西两个岩带花岗岩的成分差异特征则可能指示古特提斯板片的俯冲极性为由西向东。岩石成因研究及Hf同位素填图显示该区域长英质岩浆作用明显具有古老地壳源区特征。奥陶纪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则指示临沧地块与保山地块在原特提斯造山旋回早期就具有明显的亲缘性,早古生代时期临沧地块属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一部分。
马比阿伟[5](2019)在《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文中研究表明扬子陆块西缘是研究中国三大克拉通之一的华南克拉通的关键地区之一,广泛分布于其上的中—新元古代岩浆岩是理解扬子陆块及华南克拉通前寒武纪时期构造—岩浆演化等一系列科学问题的解剖窗口。同时,扬子陆块西缘在超大陆的聚合、裂解过程中形成了多期瞩目的成矿作用,在中段形成了会理岔河锡矿床、冕宁泸沽铁锡矿床等一系列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由于对扬子陆块西缘古老基底的组成、演化及相关成矿机理等一系列问题还不明朗,使得这一地区的前寒武纪地质问题长期以来备受瞩目。本论文在详细阅读分析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扎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获得第一手地质资料,进而对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出露的岩浆岩开展了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体系等的研究,探讨了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岩的时代、成因、构造背景和区域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同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分析相关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阐释了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在前寒武纪时期的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并进行了相关成矿远景区优选。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对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岩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存在三期前寒武纪岩浆记录,时代分别为中元古代晚期(1055 Ma1006 Ma)、新元古代早期(842 Ma772 Ma)和新元古代中期(750 Ma728 Ma)。首次将摩挲营花岗岩体的成岩时代划归为中元古代,同时进一步证实了康定岩群中存在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的变质地层。研究并获取了摩挲营花岗岩体和兴隆辉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等数据。认为中元古代摩挲营花岗岩形成于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引起地壳加厚的动力学背景,源岩为上地壳泥岩和其它碎屑岩。新元古代兴隆辉长岩形成于陆缘弧上,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是幔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混染早先存在的前寒武纪基底物质的结果。认为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在四堡/江南造山带西缘的碰撞拼合时限为中元古代晚期,时间上与全球性的格林威尔造山事件一致。重新厘定了扬子陆块西缘新元古代钾质花岗岩,将四川省冕宁—石棉交界处原认为陆陆碰撞形成的S型花岗岩识别为A型花岗岩。基于从地质特征、岩浆岩的岩石组合及时空关联、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等各方面的综合研究和系统的观察和思考,本文认识到这些A型花岗岩与―洋脊俯冲‖作用有关,并首次提出了用―洋脊俯冲‖和―板片窗‖的概念来解释扬子陆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研究区内摩挲营花岗岩体和泸沽花岗岩体分别与会理岔河锡矿和冕宁泸沽铁矿紧密相关。本次研究对两个岩体的侵位时代、岩石类型、构造背景等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将岔河锡矿和泸沽式铁矿划分为分别在不同成矿时代,不同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岩浆汽成—高中温热液型硫化物锡矿床和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锡矿床。按照相关成矿区带划分依据与原则,结合本文对扬子陆块西缘前寒武纪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取得的研究进展,对扬子陆块西缘锡钨铁花岗岩成矿带进行了划分。通过进一步对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的分析研究,圈定了―与中元古代陆陆碰撞背景下S型花岗岩有关的锡钨成矿区‖和―与新元古代洋脊俯冲背景下A型花岗岩有关的铁锡成矿区‖两个成矿远景区。
李茂田[6](2019)在《四川木里如米沟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及构造意义》文中认为甘孜-理塘结合带是扬子陆块与义敦岛弧碰撞、拼接缝合线,为西南“三江”复合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打开,晚三叠世末期闭合的洋盆遗迹。本文通过对如米沟地区及其周边蛇绿混杂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资料整理,从蛇绿混杂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及大地构造背景等方面着手,取得了以下认识:区内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与东边的麦地龙大陆边缘及构造残片均呈断层接触,带内发育多期构造活动,形成各种褶皱变形、断层及脆韧性剪切带,总体表现为“整体无序,局部有序”。蛇绿混杂岩带内物质分为岩块和基质,岩块由被肢解的蛇绿岩、洋岛玄武岩、灰岩岩块等组成,基质由远洋沉积物、陆源碎屑沉积物组成。据岩石组合、成因及构造变形,其可划分为洋盆系统、洋岛-海山组合等单元。对蛇绿混杂岩带中的玄武岩、辉长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大部分岩石中MgO、Na2O、TiO2含量较高,Al2O3、CaO含量中等,K2O含量总体偏低,大部分岩石Mg#低于原始玄武岩浆Mg#,岩石主要呈碱性,少量呈钙碱性,在钠质-钾质均有分布,且偏钠质,总体属钾-钠质碱性拉斑系列;微量元素方面,岩石中HFSE富集而LILE亏损,P、Nb表现为弱负异常,具有与三江地区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相似的特征,少量岩石中出现Nb、Ta亏损,表现出岛弧岩浆岩特征;稀土元素方面,其配分曲线右倾,显示出LREE富集HREE亏损特征,未见明显Eu、Ce异常。综合分析,区内蛇绿岩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受地幔柱热点影响,产出洋岛玄武岩,而岛弧玄武岩则是来自洋壳俯冲消减形成的义敦岛弧,经弧陆碰撞作用进入混杂岩带内;微量、稀土元素特征指示与大洋岩有关的岩浆来自富集地幔,并混染少量地壳物质,且地幔热柱对洋脊玄武岩形成具有一定影响。通过锆石U-Pb法测年,获得4个岩石年龄数据。年龄分别为255±2Ma、249±6Ma的基性岩,形成时代为晚二叠世末期-晚三叠世早期,代表洋盆扩张时期岩浆活动;年龄分别为214±7Ma、210±2Ma的基性岩,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中期,代表洋壳俯冲消减期与岛弧成因相关的岩浆活动;结合区域上前人在蛇绿混杂岩带中获得的岩石年龄及对硅质岩放射虫化石的鉴定,将区内蛇绿岩组合时代初步定为晚二叠世末期-晚三叠世早期,甘孜-理塘洋从打开到闭合时代限定为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末期。根据区内蛇绿混杂岩岩块与基质的接触关系、岩石变质变形特征以及区内发育的构造共生组合,并与蛇绿岩的四种就位机制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如米沟地区蛇绿岩就位机制属于角流型。通过以上研究认为,晚二叠世随金沙江洋向西俯冲,扬子陆块西缘发生裂离形成甘孜-理塘洋;早-中三叠世洋盆持续扩张,中三叠世拉丁期-晚三叠世卡尼期达最大范围;晚三叠世卡尼中晚期-诺利期,洋壳向西俯冲,形成义敦岛弧岩浆岩带;晚三叠世瑞替期-早侏罗世早期,洋盆基本闭合,义敦岛弧岩浆岩带与东侧麦地龙被动大陆边缘发生碰撞,之后进入燕山-喜山期陆内汇聚、逆冲推覆和平移剪切阶段,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就是这一系列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将研究区内的梭罗沟金矿与蛇绿混杂岩带内所分布的金矿床(点)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蛇绿混杂岩及后期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韧性剪切带为成矿提供通道和场所。因此研究区内具有形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巨大潜力。
宋俊龙[7](2018)在《云南省景东县文玉陆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玉铜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云县-景洪火山弧北端,是该带首个成规模的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床。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准确的测试分析,系统剖析文玉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构造背景、成岩成矿作用,厘定成矿与火山活动关系,探讨成矿作用过程,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对完善陆相火山岩成矿理论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文玉矿床产于小定西组“双峰式”火山岩基性端元,矿体受控于火山岩高渗滤带和断层破碎带,多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火山岩高渗滤带矿体矿石矿物以黄铜矿和斑铜矿为主,以气液充填交代作用形成的矿石构造为主,多见网脉状、浸染状、角砾状、杏仁状矿石,以结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和交代结构为主,蚀变以绿泥石化为主,少量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断层破碎带矿体以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为主,以结晶结构和交代结构为主,蚀变以硅化为主,少量绿泥石化、碳酸盐化。按脉体穿插关系及蚀变矿化特征,将成矿作用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细分为黄铁矿阶段(Ⅰ)、黄铜矿-斑铜矿阶段(Ⅱ)、辉铜矿阶段(Ⅲ)和方铅矿-闪锌矿阶段(Ⅳ)。小定西组“双峰式”火山岩由玄武岩为主,少量玄武质火山角砾岩、流纹岩组成。年代学研究表明,流纹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8.4±2.4Ma(MSWD=1.4)和236.4±3.2Ma(MSWD=1.07),小定西组火山岩活动属于中三叠世早期,而非前人认为的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基性端元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低镁高铝玄武岩系列,具相对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弱Eu负异常和Sr负异常特征;酸性端元同样具相对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具强Eu负异常、强Sr负异常和弱Ce负异常,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系列。Sr-Nd-Pb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特性显示基性端元来源于俯冲沉积物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携带的热量造成上覆地壳物质熔融是酸性端元的主要来源。它们具有板内和弧火山岩双重属性,指示形成于保山地块与普洱地块碰撞伸展背景。金属硫化物稀土和微量元素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组成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暗示早期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浆,绿泥石的形成温度显示流体属于高温还原性富Cl体系,温度、氧化还原条件的转变是金属元素沉淀的主要机制;H-O同位素是组成显示中晚期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与基性火山岩浆发生了强烈的水岩反应,具中低温中低盐度中等密度性质,流体减压沸腾是金属元素沉淀的主要机制。S同位素具去气岩浆硫特征,Pb同位素组成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一致,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浆。综合上述研究,文玉矿床成矿作用受控于保山地块与普洱地块碰撞伸展环境之下的火山活动。俯冲沉积物交代岩石圈地幔形成基性岩浆携带大量金属元素上升至地壳深部发生去气作用,残余岩浆继续上升至地壳浅部出溶火山岩浆热液,在火山岩高渗滤带形成了以黄铜矿-斑铜矿为主的矿体,向下循环的大气降水与残余火山岩浆热液混合,将成矿物质迁移至断层破碎带形成以辉铜矿-斑铜矿为主的矿体,最后由于成矿流体温度的迅速下降,在上述铜矿体就近位置形成了以方铅矿为主的矿体。成矿作用发生于火山活动间歇期,终止于后期长时间持续性的火山活动,但形成的巨厚层火山岩为矿体保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基于上述成矿过程,与陆相火山作用相关铜矿床对比研究,确定文玉铜矿为陆相火山岩型矿床,是陆相火山作用成矿的新类型。同时,建立成矿模式和勘查模式,为找寻该类型铜矿提供思路。
王保弟,王立全,王冬兵,尹福光,贺娟,彭智敏,闫国川[8](2018)在《三江昌宁-孟连带原-古特提斯构造演化》文中指出昌宁-孟连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及其原特提斯与古特提斯的转换方式一直是青藏高原及邻区基础地质研究中最热门的科学问题之一.根据新的地质调查资料、研究成果并结合分析数据,系统总结了三江造山系不同构造单元地质特征,讨论了昌宁-孟连特提斯洋早古生代-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通过对不同构造单元时空结构的剖析和对相关岩浆、沉积及变质作用记录的分析,认为昌宁-孟连结合带内共存原特提斯与古特提斯洋壳残余,临沧-勐海一带发育一条早古生代岩浆弧带,前人所划基底岩系"澜沧岩群"应为昌宁-孟连特提斯洋东向俯冲消减形成的早古生代构造增生杂岩,滇西地区榴辉岩带很可能代表了俯冲增生杂岩带发生了深俯冲,由于弧-陆碰撞而迅速折返就位,这一系列新资料及新认识表明昌宁-孟连结合带所代表的特提斯洋在早古生代至晚古生代很可能是一个连续演化的大洋.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构建了三江造山系特提斯洋演化的时空格架及演化历史,认为其经历了早古生代原特提斯大洋扩张、早古生代中晚期-晚古生代特提斯俯冲消减与岛弧带形成、晚二叠世末-早三叠世主碰撞汇聚、晚三叠世晚碰撞造山与盆山转换等阶段.
聂晓勇[9](2017)在《新疆北部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纪花岗质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卡拉麦里地区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东沿,处于中亚造山带之东准噶尔弧盆系南缘。区内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建造广泛出露,其北部被大片石炭纪花岗岩侵入,中部与蛇绿岩岩块呈混杂堆积,被北西向清水-苏吉泉大断裂和卡拉麦里大断裂所夹持而普遍具有韧性剪切变形特征。该区金属矿产以金为主,已发现的金矿床大部分赋存于蛇绿混杂岩带中,多与石炭纪花岗岩岩体相伴,具有分段集中的带状分布特征。目前卡拉麦里地区的金成矿研究和找矿预测进展缓慢,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多期次的构造演变造成复杂的成矿环境、控矿因素难以判别,另外是由于研究的不全面所致,如国内外已发现较多与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而该区发育最强烈的石炭纪花岗岩浆活动和金成矿作用之间是否存在成因联系并没有被过多的讨论。本次工作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岩(矿)石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石炭纪花岗岩、金矿床的特征,成矿与成岩过程中的成因联系等内容进行探讨,目的是总结卡拉麦里地区最有效的成矿预测方法。经过一系列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观测,最终取得了以下认识或成果:1.厘定出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纪存在两期花岗岩浆活动,早石炭世(350-340Ma)以钙碱性为主、晚石炭世(320310 Ma)以碱性为主。稀土微量元素、锆石U-Pb年龄、Sr-Nd同位素等特征显示,低钾系列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泥盆纪洋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高钾钙碱性系列和碱性系列花岗岩的物质来源为泥盆纪洋壳和少量陆源物质。2.鉴别出与早石炭世低钾钙碱性系列和晚石炭世碱性系列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两期金成矿作用。早期发生在挤压环境,成矿流体为岩浆水,物质来源为幔源;晚期发生在挤压向走滑转换的环境,成矿流体为受大气水影响的岩浆水,物质来源为以幔源为主的壳-幔两端元的混合。3.早、晚石炭世金成矿的成矿机制不同。早期金在成矿热液中以Au(HS)2-形式迁移,受水-岩反应影响而沉淀;晚期金成矿存在微细浸染型和斑岩型两种类型,分别与碱性花岗质岩浆活动演化过程中分异的热液或残余岩浆有关,其沉淀均受到后期地层物质加入的影响。4.明确了与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两期金成矿的关键控矿因素或找矿标志。早期成矿受低钾系列钙碱性花岗岩岩体和近东西向断裂或褶皱控制,遥感蚀变异常以Mg-OH、CO32-为主;晚期成矿受富碱花岗岩岩枝或岩脉和北西向走滑构造控制,遥感蚀变异常以Al-OH及CO32-为主。结合遥感解译与物化探方法圈定了清水北东、红柳沟北两处找矿靶区,在后期的查证中均发现了金矿体。
马景露[10](2017)在《青藏高原南部侏罗纪构造-岩浆演化》文中认为利用1:25万区调、1:5万区调/矿调、相关科研报告、公开发表论文、学位论文及导师团队近二十年积淀的研究区年代学和岩石化学资料,在对研究区侏罗纪相关岩浆岩进行较精细断代,主量元素岩石化学数据合理性检定基础上,进行岩石化学类型判定和TTG及高Mg岩石组合识别,进而从岩石组合特征及其演变的角度,探讨了侏罗纪构造岩浆演化,得出如下基本认识。(1)J1岩石组合特征:T1T2组合主要分布在拉萨-林芝亚带拉萨市东部地区,少量分布在旁多-察隅亚带南缘波密县地区;G1G2组合主要分布在旁多-察隅亚带中,少量分布在拉萨-林芝亚带拉萨市东部地区。在松多断裂带以南形成以T1T2组合为主,少量G1G2组合的TTG组合带;在松多断裂带以北形成GG组合带,整体呈现东西成带、沿边复合、中央突破的特点。指示早侏罗世时期雅鲁藏布江东部洋壳开始向北俯冲。(2)J2岩石组合特征:T1T2组合主要分布在拉萨-林芝亚带中部南缘;G1G2组合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措勤纳木错亚带、狮泉河-班戈亚带、旁多-察隅亚带和拉萨-林芝亚带中。在冈底斯构造带拉萨-林芝亚带中南缘形成以T1T2组合为主,少量G1G2组合的TTG组合带;在北部申扎-嘉黎一带形成GG组合带。指示中侏罗世时期雅鲁藏布江中西部洋壳开始向北俯冲。(3)J3岩石组合特征:T1T2组合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隆格尔-工布江达亚带、拉萨-林芝亚带和拉轨岗日亚带中;G1G2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措勤纳木错亚带、隆格尔-工布江达亚带和拉轨岗日亚带中。在仲巴地区形成TT组合带;在拉轨岗日亚带东部形成核杂岩基质的TTG组合带;在拉萨-林芝亚带中南缘形成TTG组合带;在隆格尔-工布江达亚带西部形成TTG组合带;在北部申扎-嘉黎一带形成GG组合带。指示晚侏罗世时期,雅鲁藏布江洋壳进入全面俯冲阶段。(4)构造岩浆演化认识:结合岩石化学基本特征、TTG组合特征及岩浆活动特征得出,早侏罗世开始,雅鲁藏布江东部洋壳开始向北俯冲,俯冲强度相对较大,速度相对较快。中侏罗世时期,雅鲁藏布江中西部洋壳开始向北俯冲,俯冲强度相对较弱,速度相对较慢。晚侏罗世时期,雅鲁藏布江洋壳全面向北俯冲,深部进一步熔融,伸展扩张,浅部熔融较弱,岩浆活动渐趋缓慢。
二、云南德钦蛇绿岩中基性熔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德钦蛇绿岩中基性熔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蛇绿岩研究现状 |
2.1 蛇绿岩简介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4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1 区内地层与构造特征 |
3.2 区内火山岩概况 |
3.3 区内蛇绿岩概况 |
3.4 区内矿产概况 |
3.4.1 区域矿产概况 |
3.4.2 蕴都卡拉铜金钴矿床特征 |
第4章 扎河坝蛇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样品测试 |
4.1.3 数据处理 |
4.2 样品岩石矿物学特征 |
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4 扎河坝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扎河坝蛇绿岩地球化学元素迁移及意义 |
5.1 元素迁移基准值的确定 |
5.2 元素迁移特征及地质意义 |
5.2.1 主量元素迁移特征 |
5.2.2 微量与稀土元素迁移特征 |
5.2.3 元素迁移对成矿作用贡献的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总结 |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西藏狮泉河巴秋岩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基础地质概况 |
1.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及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概述 |
2.2.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区域构造 |
2.2.4 岩浆岩 |
2.2.5 区域矿产研究历史 |
第3章 巴秋岩组变质火山岩地质特征 |
3.1 宏观特征 |
3.2 岩石学特征 |
第4章 巴秋岩组变质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4.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各类指数特征 |
4.2.2 哈克图解特征 |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微量元素特征 |
第5章 巴秋岩组变质火山岩岩石成因浅析 |
5.1 岩浆演化探讨 |
5.2 构造环境分析 |
第6章 巴秋岩组变质火山岩成矿潜力分析 |
6.1 成矿地质条件 |
6.2 数据处理 |
6.3 水系沉积物特征 |
6.4 找矿远景区的圈定及划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云南鲁甸石英闪长玢岩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定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三江地区构造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
1.2.2 江达—维西陆缘火山弧研究现状 |
1.2.3 鲁甸花岗岩研究现状 |
1.2.4 金沙江缝合带演化研究现状 |
1.2.5 江达—维西陆缘弧的成矿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5 变质作用 |
2.6 矿产 |
第3章 岩体地质特征 |
3.1 野外产出特征 |
3.1.1 岩体围岩特征 |
3.1.2 岩体与控岩构造的空间关系 |
3.1.3 岩体形态、大小及期次 |
3.2 岩相学特征 |
第4章 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 |
4.2 微量元素 |
4.3 稀土元素 |
4.3.1 岩体稀土元素特征 |
4.3.2 锆石的稀土元素特征 |
第5章 岩体锆石U-Pb定年 |
5.1 定年方法选择 |
5.2 样品制备和测试方法 |
5.2.1 样品制备 |
5.2.2 测试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3.1 锆石形态特征 |
5.3.2 锆石U-Pb年龄特征 |
第6章 地质意义 |
6.1 岩石成因 |
6.2 金沙江洋盆中段(维西段)的演化 |
6.3 找矿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花岗岩研究现状 |
1.2.2 滇西地区临沧花岗岩基与特提斯构造演化 |
1.2.3 东特提斯构造-岩浆活动 |
1.3 研究方案、技术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
1.3.1 研究方案 |
1.3.2 技术方法 |
1.3.3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耿马地层小区 |
2.2.2 澜沧地层小区 |
2.2.3 景谷地层小区 |
2.3 区域岩浆岩特征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区域构造 |
第3章 临沧花岗岩地质特征 |
3.1 岩体地质学特征 |
3.1.1 岩体分布及其规模 |
3.1.2 岩相、岩段划分 |
3.1.3 侵入岩单元岩石组合与接触关系 |
3.2 包体地质学特征 |
3.2.1 包体类型 |
3.2.2 包体基本地质特征 |
第4章 同位素年代学 |
4.1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4.1.1 正长花岗岩 |
4.1.2 花岗闪长岩 |
4.1.3 二长花岗岩 |
4.1.4 包体 |
4.2 临沧花岗岩年代序列 |
第5章 奥陶纪花岗岩 |
5.1 岩相学特征 |
5.2 矿物学特征 |
5.2.1 黑云母 |
5.2.2 长石 |
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3.1 主量元素 |
5.3.2 微量元素 |
5.3.3 稀土元素 |
5.4 锆石饱和温度 |
5.5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
第6章 二叠纪花岗岩 |
6.1 岩相学特征 |
6.2 矿物学特征 |
6.2.1 黑云母 |
6.2.2 长石 |
6.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3.1 主量元素 |
6.3.2 微量元素 |
6.3.3 稀土元素 |
6.4 锆石饱和温度 |
6.5 同位素地球化学 |
6.5.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
6.5.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比值 |
6.5.3 原位微区磷灰石Nd同位素比值 |
第7章 三叠纪花岗岩 |
7.1 岩相学特征 |
7.2 矿物学特征 |
7.2.1 黑云母 |
7.2.2 长石 |
7.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7.3.1 主量元素 |
7.3.2 微量元素 |
7.3.3 稀土元素 |
7.4 锆石饱和温度 |
7.5 同位素地球化学 |
7.5.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
7.5.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比值 |
7.5.3 原位微区磷灰石Nd同位素比值 |
第8章 包体 |
8.1 岩相学特征 |
8.2 矿物化学特征 |
8.2.1 黑云母 |
8.2.2 长石 |
8.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8.3.1 主量元素 |
8.3.2 微量元素 |
8.3.3 稀土元素 |
8.4 同位素地球化学 |
8.4.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
8.4.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 |
8.5 小结 |
第9章 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
9.1 岩石序列与时空格架 |
9.2 岩石成因机制 |
9.2.1 奥陶纪花岗岩成因机制 |
9.2.2 二叠纪花岗闪长岩成因机制 |
9.2.3 三叠纪花岗岩成因机制 |
9.2.4 包体成因与地质意义 |
9.3 临沧花岗岩对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启示 |
9.3.1 奥陶纪花岗岩 |
9.3.2 二叠纪花岗闪长岩 |
9.3.3 三叠纪二长花岗岩 |
9.4 临沧花岗岩对陆壳演化的启示 |
9.5 临沧地块的构造-岩浆演化模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图版 |
附表 |
(5)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来源 |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1.1 会理群 |
3.1.2 登相营群 |
3.1.3 康定群(Qb_2K) |
3.1.4 苏雄组(Qb_2s) |
3.1.5 开建桥组(Nh_2k) |
3.1.6 列古六组(Nh_3lg) |
3.1.7 观音崖组(Z_(1-2)g) |
3.2 构造 |
3.3 岩浆岩 |
3.3.1 中元古代岩浆岩 |
3.3.2 新元古代岩浆岩 |
3.4 变质岩 |
3.4.1 区域动力变质岩 |
3.4.2 区域动热变质岩 |
3.5 矿产 |
第4章 采样地质体及样品岩相学特征 |
4.1 摩挲营岩体 |
4.2 会理群天宝山组火山岩 |
4.3 兴隆岩体 |
4.4 苏雄组 |
4.5 康定岩群 |
4.6 泸沽岩体 |
4.7 石棉岩体 |
第5章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5.1 概述 |
5.2 分析方法 |
5.2.1 样品靶制作和阴极发光(CL)图像 |
5.2.2 锆石U-Pb定年 |
5.3 分析结果 |
5.3.1 摩挲营岩体 |
5.3.2 会理群天宝山组 |
5.3.3 兴隆岩体 |
5.3.4 苏雄组 |
5.3.5 康定岩群 |
5.3.6 泸沽岩体 |
5.3.7 石棉岩体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中—新元古代成岩构造动力学背景 |
6.1 概述 |
6.2 地质背景 |
6.3 分析方法 |
6.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6.3.2 Sm-Nd同位素分析 |
6.4 分析结果 |
6.4.1 主量元素 |
6.4.2 微量元素 |
6.4.3 Sm-Nd同位素体系 |
6.4.4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6.5 讨论 |
6.5.1 岩石成因 |
6.5.2 构造环境 |
6.5.3 中—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 |
6.6 小结 |
第7章 新元古代钾质花岗岩的重新厘定 |
7.1 概述 |
7.2 地质特征及样品描述 |
7.3 分析结果 |
7.3.1 主量元素 |
7.3.2 微量元素 |
7.3.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7.4 讨论 |
7.4.1 岩石成因 |
7.4.2 构造意义 |
7.5 小结 |
第8章 前寒武纪岩浆成岩成矿过程及成矿预测 |
8.1 概述 |
8.2 扬子陆块西缘锡钨花岗岩成矿带 |
8.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8.3.1 岔河锡矿床 |
8.3.2 泸沽式铁矿床 |
8.4 成岩成矿动力学 |
8.5 成矿远景区预测 |
8.5.1 成矿区带划分依据与原则 |
8.5.2 成矿远景区优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6)四川木里如米沟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区概况 |
1.2.1 自然地理 |
1.2.2 交通位置 |
1.3 研究现状 |
1.3.1 蛇绿岩及混杂岩研究现状 |
1.3.2 甘孜-理塘结合带研究现状 |
1.3.3 区域地质工作程度 |
1.3.4 存在问题及不足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 |
2.2.1 玛多-马尔康地层分区之雅江地层小区 |
2.2.2 甘孜-理塘构造地层小区 |
2.2.3 第四系 |
2.3 岩浆岩 |
2.3.1 蛇绿岩 |
2.3.2 侵入岩 |
2.3.3 火山岩 |
2.4 变质岩 |
2.5 构造 |
第3章 如米沟蛇绿混杂岩地质特征 |
3.1 野外地质特征 |
3.1.1 混杂岩带平面分布特征 |
3.1.2 蛇绿混杂岩带物质组成 |
3.2 蛇绿混杂岩带剖面特征 |
3.2.1 沙湾电站-亨波蛇绿构造混杂岩剖面 |
3.2.2 如米沟蛇绿构造混杂岩剖面 |
3.3 蛇绿混杂岩岩石学特征 |
3.3.1 岩块 |
3.3.2 基质 |
第4章 蛇绿混杂岩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 |
4.1 蛇绿混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1 主量元素特征 |
4.1.2 微量元素特征 |
4.1.3 稀土元素特征 |
4.2 蛇绿岩混杂岩构造环境分析 |
4.3 蛇绿混杂岩年代学特征 |
4.3.1 样品特征 |
4.3.2 蛇绿混杂岩形成时代探讨 |
第5章 如米沟蛇绿混杂岩就位机制、构造演化及成矿 |
5.1 蛇绿混杂岩就位机制 |
5.1.1 蛇绿岩就位机制 |
5.1.2 如米沟蛇绿岩就位机制分析 |
5.2 区域构造演化 |
5.3 蛇绿岩与区域成矿关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Ⅰ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图版Ⅳ |
(7)云南省景东县文玉陆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云县-景洪火山弧研究现状 |
1.2.1 大地构造演化 |
1.2.2 岩石学 |
1.2.3 成矿作用 |
1.3 与陆相火山作用相关铜矿研究现状 |
1.3.1 矿床分类 |
1.3.2 矿床分布及构造背景 |
1.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
1.3.4 成矿作用过程 |
1.4 研究区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1 研究区现状 |
1.4.2 存在问题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完成工作量 |
1.7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元古界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
第3章 成矿地质条件 |
3.1 火山岩层序 |
3.2 构造 |
3.3 火山作用 |
3.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3.2 岩相学特征 |
3.3.3 元素地球化学 |
3.3.4 Sr-Nd-Pb同位素 |
3.3.5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
3.3.6 成岩年代学 |
3.3.7 火山作用构造背景 |
第4章 矿床地质 |
4.1 矿体特征 |
4.2 矿石类型及成分 |
4.3 矿石组构 |
4.3.1 矿石构造 |
4.3.2 矿石结构 |
4.4 主要金属元素赋存状态 |
4.4.1 铜 |
4.4.2 银 |
4.4.3 铅 |
4.4.4 其它金属元素 |
4.5 小结 |
第5章 蚀变及成矿期次 |
5.1 蚀变类型 |
5.1.1 绿泥石化 |
5.1.2 硅化 |
5.1.3 黄铁矿化 |
5.1.4 碳酸盐化 |
5.2 主要蚀变矿物特征 |
5.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5.2.2 绿泥石矿物学特征 |
5.2.3 绿泥石化学成分特征 |
5.2.4 绿泥石形成条件 |
5.2.5 绿泥石的母岩示踪 |
5.2.6 绿泥石形成机制 |
5.3 成矿期次 |
第6章 矿床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6.1.3 均一温度、盐度及密度 |
6.1.4 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 |
6.1.5 成矿压力及深度估算 |
6.2 硫化物元素地球化学 |
6.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6.2.2 稀土元素 |
6.2.3 微量元素 |
6.2.4 与火山岩关系 |
6.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6.3.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6.3.2 H-O同位素 |
6.3.3 S同位素 |
6.3.4 Pb同位素 |
6.3.5 与火山岩关系 |
第7章 矿床成因及勘查模式 |
7.1 成矿地质特征 |
7.2 成矿物质来源 |
7.3 成矿流体 |
7.3.1 成矿流体来源 |
7.3.2 成矿流体性质 |
7.3.3 成矿流体演化 |
7.4 成矿机制 |
7.4.1 金属的迁移形式 |
7.4.2 金属的沉淀富集机制 |
7.5 成矿年龄 |
7.6 成矿作用过程 |
7.7 勘查模式 |
7.7.1 关键控矿条件 |
7.7.2 找矿标志 |
7.7.3 找矿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8)三江昌宁-孟连带原-古特提斯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三江造山系构造单元地质特征 |
1.1 扬子地块 |
1.2 甘孜-理塘结合带 |
1.3 德庆-乡城岩浆弧 |
1.4 中咱-中甸地块 |
1.5 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 |
1.6 江达-德钦-维西陆缘弧 |
1.7 昌都-思茅地块 |
1.8 开心岭-竹卡-景谷岩浆弧 |
1.9 澜沧江构造带 (结合带) |
1.1 0 左贡-临沧-勐海岩浆弧 |
1.1 1 昌宁-孟连结合带 |
1.1 2 保山-镇康地块 |
2 昌宁-孟连结合带蛇绿混杂岩 |
2.1 铜厂街蛇绿混杂岩 |
2.2 南汀河蛇绿混杂岩 |
2.3 牛井山蛇绿混杂岩 |
2.4 曼信蛇绿混杂岩 |
2.5 昌宁-孟连蛇绿混杂岩的形成时代 |
3 昌宁-孟连特提斯洋早古生代岩浆弧 |
4 昌宁-孟连特提斯洋早古生代增生杂岩 |
5 滇西地区榴辉岩带 |
6 龙木错-双湖结合带与昌宁-孟连结合带的关系 |
7 昌宁-孟连原-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
7.1 早古生代龙木错-双湖-昌宁-孟连原特提斯大洋扩张 |
7.2 早古生代中晚期-晚古生代特提斯俯冲消减与岛弧带形成 |
7.2.1 中奥陶世原特提斯洋初始俯冲 |
7.2.2 中-晚志留世原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与前锋弧发育 |
7.2.3 泥盆纪古特提斯洋盆扩张与俯冲消减并存发展 |
7.2.4 石炭纪-晚二叠世古特提斯洋盆扩张与俯冲消减持续进行 |
7.3 晚二叠世末-早三叠世主碰撞汇聚 |
7.4 晚三叠世晚碰撞造山与盆山转换 |
8 结论 |
(9)新疆北部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纪花岗质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 |
1.2.2 卡拉麦里地区花岗岩及金成矿作用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与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与构造古地理演化 |
2.2.1 地层分区与岩性建造 |
2.2.2 沉积环境与构造古地理演化 |
2.3 区域构造演化阶段及变形特征 |
2.3.1 区域构造格架及类型 |
2.3.2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阶段 |
2.3.3 区域主要构造变形期次及特征 |
2.4 区域岩浆岩的分布规律及岩浆演化序列 |
2.4.1 分布规律 |
2.4.2 岩浆演化序列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5.1 地层和侵入岩的金、铜背景 |
2.5.2 卡拉麦里地区异常分布特征 |
2.6 区域主要金属矿床类型 |
2.6.1 金矿床类型 |
2.6.2 铜矿床类型 |
2.6.3 锡、铬矿床类型 |
3 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纪花岗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
3.1 石炭纪花岗岩的类型及分布 |
3.2 早石炭世低钾系列(钙碱性)花岗岩 |
3.2.1 岩石学 |
3.2.2 岩石化学 |
3.2.3 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3.2.4 同位素地球化学 |
3.3 早石炭世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 |
3.3.1 岩石学 |
3.3.2 岩石化学 |
3.3.3 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3.3.4 同位素地球化学 |
3.4 晚石炭世富碱花岗岩 |
3.4.1 岩石学 |
3.4.2 岩石化学及元素地球化学 |
3.4.3 同位素地球化学 |
4 卡拉麦里地区主要金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 南明水金矿床 |
4.1.1 矿区地质 |
4.1.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4.1.3 围岩蚀变及矿化阶段 |
4.1.4 矿床地球化学 |
4.2 金水泉金矿床 |
4.2.1 矿区地质 |
4.2.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4.2.3 围岩蚀变及矿化阶段 |
4.2.4 矿床地球化学 |
4.3 双泉金矿床 |
4.3.1 矿区地质 |
4.3.2 矿体与矿石特征 |
4.3.3 围岩蚀变及矿化阶段 |
4.4 黄羊山西金矿床 |
4.4.1 矿区地质 |
4.4.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4.4.3 围岩蚀变及矿化阶段 |
4.4.4 矿床地球化学 |
5 与石炭纪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作用 |
5.1 石炭纪花岗岩浆活动与金成矿的关系 |
5.1.1 成岩与成矿的时空关系 |
5.1.2 成岩与成矿的源区性质 |
5.1.3 成岩、成矿的构造环境 |
5.2 与石炭纪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作用 |
5.2.1 早、晚石炭世成矿作用的类型及特征 |
5.2.2 成矿流体运移、沉淀机制 |
5.2.3 金成矿动力学背景与过程分析 |
6 成矿预测与找矿靶区的圈定 |
6.1 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
6.1.1 早石炭世低钾系列花岗岩有关的金成矿 |
6.1.2 与晚石炭世富碱花岗岩有关的金成矿 |
6.2 找矿靶区的圈定 |
6.2.1 找矿靶区圈定依据和方法 |
6.2.2 找矿靶区的圈定 |
6.3 找矿靶区的查证 |
6.3.1 清水北东 |
6.3.2 红柳沟北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及成果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青藏高原南部侏罗纪构造-岩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区概况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论题选定 |
1.2 研究思路 |
1.2.1 技术路线 |
1.2.2 方法技术 |
1.2.3 研究内容 |
1.3 完成的工作量 |
1.4 取得主要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 |
2.2 沉积岩建造 |
2.2.1 滇藏大区 |
2.2.2 印度大区 |
2.3 侵入岩建造 |
2.4 火山岩建造 |
2.5 变质岩建造 |
2.6 蛇绿岩 |
2.7 构造 |
第3章 岩石组合划分 |
3.1 划分原则 |
3.2 划分依据 |
3.2.1 数据基础及其来源 |
3.2.2 相关技术标准 |
3.3 岩石组合划分方案 |
3.3.1 侵入岩岩石组合划分 |
3.3.2 火山岩岩石组合划分 |
第4章 岩浆岩岩石组合特征 |
4.1 早侏罗世 |
4.1.1 岩石化学特征 |
4.1.2 岩石组合特征 |
4.2 中侏罗世 |
4.2.1 岩石化学特征 |
4.2.2 岩石组合特征 |
4.3 晚侏罗世 |
4.3.1 岩石化学特征 |
4.3.2 岩石组合特征 |
第5章 构造-岩浆演化 |
5.1 各时代岩浆活动特征 |
5.1.1 早侏罗世 |
5.1.2 中侏罗世 |
5.1.3 晚侏罗世 |
5.2 构造-岩浆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云南德钦蛇绿岩中基性熔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D]. 刘泓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西藏狮泉河巴秋岩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D]. 杨翔.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云南鲁甸石英闪长玢岩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定年[D]. 蒋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D]. 肖倩茹.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5]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D]. 马比阿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四川木里如米沟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及构造意义[D]. 李茂田.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云南省景东县文玉陆相火山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研究[D]. 宋俊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18
- [8]三江昌宁-孟连带原-古特提斯构造演化[J]. 王保弟,王立全,王冬兵,尹福光,贺娟,彭智敏,闫国川. 地球科学, 2018(08)
- [9]新疆北部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纪花岗质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D]. 聂晓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5)
- [10]青藏高原南部侏罗纪构造-岩浆演化[D]. 马景露.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