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室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媒体教室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多媒体课室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黄梦怡[1](2020)在《广州市小学音乐“创造”教学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与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许多国家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助攻方向。我国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课程目标、基本理念,并把“创造”作为单独的领域体现在教学内容中。本文基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及相关理论的分析,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以及访谈法,对广州市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了解到,广州市小学音乐课所涉及的“创造”教学内容比重小,教学主要集中在音乐的感受与欣赏以及音乐的表现等内容;“创造”教学的内容范围较为狭隘,大多以即兴编创中的动作即兴、节奏即兴、旋律即兴为主;“创造”教学的形式较为单一,以集体表演和单独表演为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于“创造”教学的认识不足以及缺乏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基于此,笔者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与教学过程进行思考与讨论,并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于红敏[2](2019)在《新加坡幼儿园华语课程教具使用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幼儿教育。而在幼儿教学中,教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既能为幼儿教师用来辅助教学教育活动的工具,更是培育幼儿六大领域发展能力的桥梁。因此,本研究以新加坡幼儿华语教学中的教具使用为研究对象,以新加坡教育部颁布的《培育幼儿:学前母语课程框架》中提出的幼儿教育三大宗旨——“聆听”“文化”“联系”为分类依据,综合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了新加坡幼儿园华语教学教具使用的现状、问题与特点。研究发现,新加坡幼儿华语课程教学中,其教具使用主要体现以下特点:第一,教具设计体现了幼儿园华语课程的教学特点,能够满足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要求;第二,新加坡幼儿园华语课程教具使用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新加坡幼儿华语教学教具使用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幼儿华语课程中“沟通”类教具使用不足;第二,“文化”类教具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第三,“联系”类教具的使用随意性大,规范程度较低。针对以上教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为改善新加坡幼儿华语教学中的教具使用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幼儿教师学前教育能力培训需提升对教具教学的重视程度;第二,要加强培养幼儿教师使用教具的实践能力,使其增强灵活使用教具的实践能力;第三,在“文化”类教具使用中,注重幼儿文化素质培养的系统性,建立完善的教具设计链条;第四,“联系”类教具务必要增强其科学性与规范性。

刘学卿[3](2016)在《行为模式下的高校建筑系馆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he department hall of architecture, cradle of architects, is the space of architecture teaching and design, which has a subtle influence on students’thinking ability and creative capability. A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teaching or studying in the department hall,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 of them is changing while bothsociety and the education as well as design ideas are developing. From the visual angle of human centered in behavioristics and people’s behavior patterns, in order to discuss whether the layout is reasonable, the streamline is appropriate and the space is comfortabl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nterior design of the department hall of architecture. Combi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ory with behavioristics and psychology, gives an expression to the philosophical consideration of human beings, which advocat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people’s feeling so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become an emotional bond of people’s relationship instead of an industrial product.According to analyze the developing histor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partment hall of architecture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trend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the text analyzes and generaliz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people behavior pattern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pace. Meanwhile, it explores the function design and the space design of the department hall from the whole to the part detailedly.This text divides five chapters together. In chapter thre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department hall of architecture design while point ou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its function. In addition, it lays special stress o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of each part of the department hall and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behavior pattern has an influence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chapter four, taking the cases in universities as examples, this text discusse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 of all kinds of spaces in the department hall of architecture, such as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space, the communication space and the office space.In chapter five, according to discuss the architectural intervention case of the number 27 teaching building in th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is case in the behavior pattern angel, and most importantly, predict the trend of the department hall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under the impact of behavior pattern in the modern times.

黄牧航[4](2015)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好课标准研究评述》文中研究表明"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个常话常新的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该论题的研究就从来没有间断过。从2013年第11期至2014年第11期,《历史教学》杂志社总共刊登了16篇有分量的文章来讨论历史好课的标准。本次讨论,可以说是近30年来最为集中的一次。其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全面梳理和呈现了进入21世纪后、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

翁翠玉(CHWEE GEOK ONG)[5](2014)在《竞赛式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华文的影响 ——基于印尼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从宏观的角度回顾印尼华文教育和华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后,再进行微观的研究,结合行动研究理论,对课堂进行教学设计。本研究运用竞赛式这种教学策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NationalHigh Jakarta School进行了为期—年半左右(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的行动研究,旨在研究这种教学法对于小学四年级学习华文的影响进行分析与反思。研究者通过七个步骤展开此项研究:1)发现问题2)调查与观察3)确认问题4)教学计划实施与反思5)教学设计微调6)研究结果7)教学法研究反思。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学生学习华文多属于父母的鼓励和要求下居多,学生觉得学习华文很难,且华文并非生活用语;有半数的学生在上课时不积极做笔记;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信心不足与学习动机不显着;教师未能适当地给予引导和协助。再者,研究者制定了一系列竞赛式教学法的行动研究计划,教学期间不断调整竞赛式的教学技巧、策略,使不同的教学活动能达到既定的影响。过程中,研究者将在不同的课程安排,如课文讲授、看图说话、写作方面等进行教学设计与观察,搜集数据,然后加以反思与分析。论文将探讨竞赛式教学对小学生学习华文方面产生什么影响?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核心概念界定,通过文献了解印尼华文教育与华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以及竞赛式教学法的研究分为三个方面;第二部分是从微观的角度,对研究个案学习华文的现状概述与调查,并分析影响研究个案学习华文的因素;第三部分是竞赛式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第四部分是总结竞赛式教学法对小学生学习华文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竞赛式在华文教学实际操作中起着一定的实用性与可行性,尤其表现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活动设计中,所有的教学活动不能一味地只是用竞赛式教学法,必须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既定的效用。通过竞赛式,不但提高学生学习华文的动机,还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能正确地认识到成功与失败的重要性。

丘建发[6](2014)在《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与创新时代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纳入战略层面。研究型大学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和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承担着创新知识与人才输出者的角色。而随着国家层面提出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提出,各重点大学纷纷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并将创新与科研能力提升作为发展重点。“创新”与“科研”作为大学管理层的热点与关注点,却是建设与设计者的盲点,设计界缺少对研究型大学特征与校园创新活动的研究,已使理论指导滞后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需求。本文从上述的现实需求出发,引入协同创新的视角以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与科研职能作为切入点,结合创新科研相关的理论与规划学、建筑学的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论文基于笔者收集的国内近40所研究型大学的新建案例一手资料,以及近年国外研究型大学创新活动空间设计的先进案例,分别从城市、校园、建筑层面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统计、案例分析与理论总结,从而解答了“什么是创新型、研究型大学”以及“如何设计研究型大学创新科研空间”的问题。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提出问题与理论建构(第一、二、三章)首先针对国内大学建设现状指出设计界缺乏对“创新型”与“研究型”特征的研究,是当前研究型大学校园制约其创新与科研职能发展的重要原因。然后通过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推动校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创新社会背景下的发展方向。最后从协同创新视角切入,导入相关的多个学科理论与大学校园设计的先进理论建立理论基础;同时,基于协同创新系统的层级化结构,建构在区域创新体系、校园创新网络、团队创新组织三个层面的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二、分析问题与实证研究(第四、五、六章)结合研究型大学创新、科研活动的相关理论与校园建设的突出问题,通过案例研究分别从三个不同层面探索促进研究型大学创新与科研职能发展的具体空间设计策略:首先在区位设计层面上,从城市区位、功能策划与校园界面入手创造具有联系、开放特征的环境,建立研究型大学与城市和外部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关系;然后在规划设计层面上,通过校园群体组织规划、校园社区以及网络结构的设计,建立促进学科间创新科研协作与非创新网络形成的校园空间;最后在建筑设计层面上,通过协作创新空间、非正式空间以及协同结构的营造,创造符合现代科研创新组织与新型教学理念的建筑空间。三、理论总结与实践探索(第七章)对分层面建立的设计策略进行综合,形成总体原则与整合策略;然后结合笔者近年负责的几个研究型大学设计项目案例,进一步探讨该策略体系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指出协同创新是当今创新组织形式,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实质是大学校园设计的时代观,应该建立具有开放、协作、交流、弹性特征的价值立场与校园空间,并整合不同层次上的正式与非正式空间、功能与社会结构,建立整体的校园空间。研究结合当今国内大学建设的突出问题与国外先进经验、趋势,所提出的设计策略不但为解决现状突出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创新型、研究型大学校园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施琳[7](2014)在《海峡两岸中小学校建筑空间环境构成及规划设计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兴国尤其是基础教育。知识经济的时代的到来,国民素质决定综合国力,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成为海内外发展基础教育的重要举措。台湾在近二十年来,经过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持续努力下,教育改革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议题,而伴随教育改革的演进,也创造出国内学校建筑转型之新机会,其中,尤其以国民中小学学校建筑的教学空间变化为最。有关于国民小学的学校建筑,在开放教育、九年一贯化、协同教学、探索学习等教育理念及政策的推展下,校园的建筑空间环境也开始转型与变动,如学习角教室、班群多用途空间、开放式中小学等新形式校园空间形态之陆续出现。大陆地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的教育理念的倡导和推广,给中小学建筑空间提出了更高的甚至是全新的要求,校园建筑空间、设施面临改良或革新。大陆地区一些学校也做出了相应探索。而目前针对两岸中小学校建筑空间构成对比的专项研究还较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台湾地区及大陆地区近现代中小学教育理念的发展及相应教育建筑的发展脉络,基于两岸自古同源、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寻找其相同性。2.对台湾地区及大陆地区新一代中小学校建筑空间构成进行分析,研究两岸中小学校建筑为适应教育改革而做出的相关变化。3.总结两地教育理念与相应教室空间的发展轨迹以及变化特点,试图寻求一定的规律性。借鉴台湾地区中小学校,探索性的为大陆地区未来中小学校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探讨出一个更好的符合教学改革需要,更有利于学童全面发展的空间环境,为今后设计实践提供指导。

谢小梅[8](2013)在《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广州高校近代建筑是广州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见证,是近代中西方建筑师在中国探索与实践的成果。这些建筑风格独特、数量众多、分布集中,是我国优秀近代教育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学校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在现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高校近代建筑的保护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保存现状堪忧,亟需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目前,研究高校近代建筑的论文相对丰富,但对现状调研这一部分少有细致深入且比较全面的描述。基于此,本论文主要致力于调查研究,以广州高校现存近代建筑为研究对象(包括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及华南农业大学现存的128处近代建筑),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详细调查了这三所高校近代建筑的本体、用途、空间和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并进行分类统计。最后对现状存在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尝试提出保护策略,以期为广州高校建筑的保护作出一点贡献。本文经过调查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经调查,广州高校近代建筑内外风貌均保存得很好的占6%,保存得一般的占71%,保存得比较差的占23%。建筑保存得一般或者不好是因为建筑存在着自然老化和人为破坏的问题,需要采取保养和修复措施;第二,建筑现状用途中有17处建筑延续了原用途,其中12%保存较好,41%保存得一般,29%保存得较差,18%保存得很差;有65处建筑进行不同用途转换,其中21%的建筑保存较好,48%保存一般,28%保存较差,3%保存得很差;有21处建筑进行了相似用途转换,其中37%保存较好,22%保存一般,22%保存较差,19%保存很差;12.8%(16处)建筑空置,保存很差。可见尚有部分建筑由于现状用途、使用方式和使用强度不合理导致保存现状比较差,需要进行调整;第三,部分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利用破坏了建筑的历史风貌,经调查,18%的建筑利用得比较好,54%利用得一般,36%利用得比较差。高校近代建筑的利用应根据既有建筑空间的特点,朝有利于保护的方向进行调整;第四,周边环境利用中35%的建筑利用得比较好,35%利用得一般,30%利用得比较差。尚有部分建筑的周边环境秩序比较混乱,需要改善,并强调建筑与环境相结合;第五,高校近代建筑保护较差的状况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深层原因是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得不到正视,保护观念有待提高。

宋秋英[9](2011)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 ——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文中研究表明“教学论本土化”是百年来中国学者在“教育学本土化”旗帜下针对异域教学(理)论被盲目照搬和简单移植现象而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当全球化势如潮水般涌来之际,他们逐渐清醒地意识到在教育理论视界与课堂实践场域中“师夷长技以自强”、“会通中外以超胜”的必要性,纷纷从多维层面、多元路径谋寻适合本土的教学良策,力求植根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土壤来检视异域教学智理的养料,以期将萌动蓄发的种苗培育成高大挺拔的乔木,使之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的生态林中均能主动吸纳、勃发潜能、互生互融、充分舒展。基于这美好的育化理想,一代代教育界人士在学术征途中悉心钻研、孜孜不倦、矢志不渝,亦把“中国特色教学论的构建与发展”作为他们不朽的历史夙愿、不懈的学术追求、不变的现实情结和不息的时代心声。纵观西方教学(理)论东渐入华的各个历史阶段,从德国赫尔巴特“以教师为中心”到美国杜威“以儿童为中心”再到苏联凯洛夫“以教为本”乃至今日美国之“以学为本”无不先后于华夏风靡云蒸,对中国教育研究与改革均具有重要的启迪与促进作用。期间,并非“全然妄自菲薄、唯洋人之马首是瞻”的教育界造就了一代代倡教兴学的学术群体,但由于种种历史误缘错会,群体中尚缺乏在教与学关系论域上的共同语言和执着诉求,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本国特色的、被广泛认同的教与学关系范畴。同时,教育界在引介过程中既忽视了对这些异域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思想基础进行系统分析与整体把握,又省却了从本国社会境脉、文化传统等层面对之加以合理批判与适度统整,故而在不同时期“单向度”教育立场的指导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搬硬抄、简单类推、盲目套用等现象。“非古即今”、“非中即西”、“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客观上造成了20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常常既以否定过往的教育实践为开端又以难尽人意而告终,并继之被下一场改革运动所否定,也导致了本国教学理论和实践中教与学孰重孰轻、师与生孰主孰客、知与能孰先孰后、文与道孰本孰末等诸多问题的“钟摆效应”。面对当前以“全球视野、本土行动”为改革主旨的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如何使历经百年沧桑的教学论本土化研究在今后引进与借鉴异域思想的同时避免盲信其话语,在着力解决本土教学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扩展自己的言说内容和理解方式、升华新的理念并在国际学术博弈中阐发自己的见解、展现特有的风采,成为21世纪中国教学论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教与学的关系乃是教学论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师与生、知与能、文与道的关系模式,被国内外一些学者视为教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本课题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按照“历史分析——文化诠释——未来构想”的谋篇线索,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域、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系统地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客观需要”的必然性问题、“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往昔境遇”的曾然性问题、“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当代态势”的今然性问题以及“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理想指向与发展路径”的应然性问题,倡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达成教学论研究的古今相承、中外融汇、实践创生、国际对话,希冀凸显其境转意迁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课题缘起、价值考辨、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尤其指明本课题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教学思想、近现代教学理念以及“东渐入华”的异域教学(理)论加以适度的历史分析与合理的文化诠释,不仅探讨“何为化”的基本内涵,而且关注“为何化”的深层缘由和“化为何”的事实描述,识别出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进行辩证性扬弃、选择性吸收和创造性转化。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首先对“全球化”、“教学论本土化”、“教育学本土化”、“教与学的关系”等相关议题进行了系统的文献综述;接着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出发,以廓清“本土化”的词源释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存在与现实内涵为起点,指出全球化与本土化以“化”为媒介在相互对峙的“全球”与“本土”之间架起了融通的桥梁且它们的共同旨趣在于“化解”自身中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进而生成“非类”并获得新的发展;继之从文化哲学中“倡导文化自觉”、“主张回归生活世界”、“推崇师与生之间生命互动互往”等合理内核出发,不仅阐明既重视世界性因素又强调民族性因素的本土化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剖析了教与学关系理念的中国式建构是顺应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必然需要。第二章和第三章从“探索规律与谋求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通过追溯近代以来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教学论之教与学关系范畴的学术流变及其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不同的历史阶段中被屡次改易、重新定义、深度影响的发展进程即考察其“化”于本土的曾然之境与今然之态,不仅呈现出百年来日、德、英、美、苏等异域教学(理)论在中国被引介、汲取以及涵化的实然境遇,而且阐析传播至中国的欧陆“重教”学术话语和英美“重学”学术话语影响中国教与学关系构建的实然状况。第四章首先从“强调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的比较哲学视角出发,在简述教学论概念之源流汇的基础上阐析教学论学科应以本国特有教学文化场域中的现实问题为基本研究对象,在承传与借鉴以往教学思维成果和异域理论滋养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本国教学过程中具有情境性、人文性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千变万化的教学现象来把握本国特定文化浸润下、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本质与规律;接着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应然阐释,并提出“重教”或“重学”的教学文化并非中国教学论本土化进程中教与学关系的中国式应然指向,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与民性的教与学关系乃是当前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扩展对教与学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教学生命与教学环境关系的认识,本章还从生态哲学的系统观、整体观出发,阐析了教与学关系的中国式应然指向乃是创建以师生生命的发展为要旨、以主体与环境和谐互动为要素、以教与学关系阶段演进为要领的教学文化,希冀形成“无为而教”、“学而有为”、“师生两忘”的教学生态系统。结语部分首先重申教学论既不会是文化无涉的普适性科学原理,也不能是价值中立的抽象化学科知识,而应是隐含着特定教学文化意义与生活价值取向的阐释与解读;接着强调以中国式教与学关系的应然建构为旨归的新型教学文化不仅有利于创设一种生命化、生活化、生成化、联动化的课堂生态氛围,持续关注教与学的品质提升以及师与生在课堂环境中的和谐发展与互融共促,还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研究层次的提升,为世界教学论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更有利于沿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改造不良因子,进而促发国人担当起遏制自我中心、人际淡漠、唯利是图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公共责任,同时促动世人协力扭转全球范围内人类中心主义所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核泄漏频发等生态危机。

楚杰[10](2011)在《多媒体演示仪的人机协调设计》文中提出多媒体演示仪作为高校教学的必备工具,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广泛。但是,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教学设备由于设计参数的部分缺陷、设计方法的不完善,致使75%以上的教师患上了颈椎病、肩周炎等多种疾病。如何进行演示仪的参数优化设计则成为工程技术界研究的必要课题。本文以人机工程学理论为基础,采用样本人群的工程技术测量、问卷调查及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等方法,进行多媒体演示仪的参数建模和工程模型的辅助设计,具体完成我国高校教师样本尺寸的数据建模,并通过模型数据的有效筛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多媒体演示仪的人机协调设计,从简单易用,安全高效的角度改善多媒体演示仪的外部构件,完善演示仪的总体结构和功能,促进整体优化设计。研究结果为教学设备的尺寸优化和设计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数据建模采用样本人群实测法,选取了国内相关高校在职教师100名样本人群,通过对教师站立姿两种作业岗位下,静态和动态尺寸参数的详细测量,获得了一套高校教师样本人群人体尺寸数据库。通过理论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数理统计进行人体尺寸数据的均值和方差计算,通过计算机模拟和优化筛选完成人体尺寸数据建模,通过尺寸参数优化设计实现演示仪的人机协调,为新型演示仪的开发提供了设计依据。此外,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从演示仪操作的实际工作环境出发,设计相关的问卷类型、问题、问卷结果输出与反馈方式,有效将问卷调查结果的深度剖析与演示仪教师现场操作规律相结合,保证了问卷调查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人机协调设计中,充分利用人群样本尺寸建模数据库及人机相合性设计要素,以人机工程学理论和设计心理学基础为依托,主要完成:人体尺寸分析、演示仪用户界面参数设计、功能操作界面参数设计、话筒参数设计、上盖参数设计、设备连接口及系统操作区参数设计、总体尺寸参数设计和实体模型整体参数设计。重新定位了人机协调演示仪的安全尺寸参数,增加了合开两用升降座椅和创新演示屏。研究形成的各项参数和整体设计经过计算机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和模型测试显示:符合教师课堂操作状态,操作规律符合人机工程协调设计的基本要求。论文以数据调查、数理统计分析,参数优化设计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构建模型、计算机信息模拟为检验手段,实现新型多媒体演示仪的人机协调设计。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论文完成了高校教师人体尺寸的数据建模,在实验环节中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高校教师人体尺寸数据库,解决了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人体测量数据来源不完善,人体尺寸设计依据不完整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我国教学设备的数据定位及科学完成高校教师教学用具的合理化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2.初步探索了以演示仪为例的教学设备人机工程设计方法,即样本人群尺寸的数据建模与人机相合性设计相结合的产品参数协调设计法,该方法从设计理念上解决了目前教学设备设计难的问题。该方法明确定位了以演示仪为例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设计思路。采用的工程测量与相合设计实验,方法科学、数据可靠,为将来各类教学设备的开发与研制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学与技术参考。3.在数据结果的应用方面,采用将样本人群的数据测量与人机工程相合性设计相结合的协调设计法,完成了基于高校教学实际环境的多媒体演示仪人机协调设计,形成了人机环境相协调的多媒体新型演示仪。其特点有:(1)设计参数:经过参数优化设计后的演示仪尺寸从相合性的角度出发更符合教师的操作标准,使教师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更加舒适,达到人性化设计的基本要求。(2)界面设计:增加了提高教学效率的功能区,同时按使用频率对演示仪的界面进行了重新布置。上盖开启方式的设计,既满足了人性化的需求,又可以减少噪音的污染,同时合理地利用了有限的空间。话筒的滑动槽设计,方便不同身高的教师使用;功能操作界面根据不同功能的使用频率进行了分区设计,方便了操作。(3)色彩设计:界面与按钮设计,盖面机壳和盖板设计均采用不同的颜色搭配,给人一种整体的感觉。设计中选择的沉静色设计,既有金属的刚劲之感,又有木材的人性化的感觉。(4)功能设计:无障碍设计的辅助功能,是现代人机协调设计的重要体现。为老年教师和残疾人教师增加座椅,是论文设计结果的一种创新,同时座椅可以升降和闭合,提出两种设计功能,使得设计更人性化。

二、多媒体课室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媒体课室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市小学音乐“创造”教学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需求
        二、课程改革发展诉求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教学现况的研究
        二、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广州市小学“创造”教学问卷调查
    第一节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一、问卷的设计
        二、问卷的发放
    第二节 问卷调查结果描述
        一、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二、人口学描述
        三、教师的认识
        四、教学实施的情况
        五、教学实施困难的原因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现状分析
        二、相关因素分析
第三章 广州市小学音乐教师访谈与课堂观察
    第一节 广州市小学音乐教师访谈
        一、访谈设计与实施
        二、访谈编码与分析
    第二节 广州市小学音乐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设计
        二、课堂观察实施
        三、课堂观察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
    第一节 广州市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教师对音乐“创造”教学的诸多误识
        二、音乐“创造”教学方法的缺失
        三、音乐“创造”内容的设置与安排有待完善
        四、教师教育培训的缺口
        五、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影响
    第二节 广州市小学音乐“创造”的实施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创造”教学认知观
        二、优化音乐“创造”教学策略与方法
        三、完善音乐“创造”内容的设置与安排
        四、加强音乐“创造”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广州市小学音乐“创造”领域教学现状调查
附录二 :广州市小学音乐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创造”内容统计

(2)新加坡幼儿园华语课程教具使用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新加坡华语课程研究
        二、新加坡幼儿园华语课程教具研究
    第四节 基本概念
        一、幼儿园课程与华语课程
        二、幼儿园教具的特征
第二章 新加坡幼儿园华语课程“沟通”类课程教具的类型与使用分析
    第一节 聆听表达类教具的数量与类型分析
    第二节 识字表达类教具的类型分析
    第三节 “沟通”类教具问卷设计与调查
    第四节 “沟通”类教具的使用分析
        一、聆听表达类教具的使用调查与分析
        二、识字表达类教具的使用调查与分析
    第五节 “沟通”类教具使用的特点与问题
第三章 新加坡幼儿园华语课程“文化”类课程教具的类型与使用分析
    第一节 节日风俗类教具的数量与类型分析
        一、节日风俗类教具的数量分析
        二、节日风俗类教具的类型分析
    第二节 民间故事类教具的数量与类型分析
        一、民间故事类教具的数量调查分析
        二、民间故事类教具的类型分析
    第三节 “文化”类教具问卷设计与调查
    第四节 “文化”类教具的使用分析
        一、节日风俗类教具的使用调查分析
        二、民间故事类教具的使用调查分析
    第五节 “文化”类教具使用的特点与问题
第四章 新加坡幼儿园华语课程“联系”类课程教具的类型与使用分析
    第一节 节庆活动类教具的数量与类型分析
        一、节庆活动类教具的数量调查分析
        二、节庆活动类教具的类型分析
    第二节 华语运用类教具数量与类型分析
        一、华语运用类教具的数量调查分析
        二、华语运用类教具的类型分析
    第三节 “联系”类教具问卷设计与调查
    第四节 “联系”类教具的使用分析
        一、节庆活动类教具的使用调查分析
        二、华语运用类教具的使用调查分析
    第五节 “联系”类教具使用的特点与问题
第五章 新加坡幼儿园华语课程教具使用教学建议
    第一节 加强幼儿教学教具使用的培训
        一、幼儿教学中教具使用体系的完善
        二、加强幼儿教学中的教具使用培训
    第二节 学校为华语教学教具使用提供良好环境
        一、提升幼儿园华语课程教学的设施水平
        二、完善幼儿园教具监管体系
    第三节 提升幼儿华语课程教师的教具使用能力
        一、提升为不同阶段幼儿匹配相应教具的能力
        二、提升对不同类型教具的灵活使用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问卷调查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行为模式下的高校建筑系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教育建筑的意蕴与文化价值
        1.1.2 我国高校建筑系馆的发展历程
        1.1.3 我国高校建筑系馆的使用现状
        1.1.4 新时代信息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以及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现阶段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
        1.4.1 国内的研究成果
        1.4.2 国外的研究成果
        1.4.3 当代对高校建筑系馆的探索与实践成果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校建筑系馆的行为模式与功能需求
    2.1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1 教育起源理论
        2.1.2 行为科学理论
        2.1.3 行为信息交流理论
    2.2 建筑系馆空间行为模式的关联要素
        2.2.1 国内高校建筑学的教育理念
        2.2.2 建筑系专业的教学内容
        2.2.3 建筑系专业的教学模式
    2.3 建筑系馆师生的行为模式研究
        2.3.1 行为模式的特征
        2.3.2 建筑系师生的行为模式分析
    2.4 行为模式下的建筑系馆空间组织及其特征
        2.4.1 行为模式下的建筑系馆空间组织
        2.4.2 行为模式下的建筑系馆空间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建筑系馆的总体设计策略及空间组织关系
    3.1 行为模式下的高校建筑系馆的设计策略
        3.1.1 整体性策略
        3.1.2 人性化策略
        3.1.3 环境艺术观策略
    3.2 建筑系馆的功能构成及其分区方式
        3.2.1 建筑系馆的功能构成
        3.2.2 建筑系馆的功能分区
    3.3 行为模式下的建筑系馆的功能布局
        3.3.1 连廊引导式组合
        3.3.2 单核心汇聚式组合
        3.3.3 多核心分散式组合
    3.4 行为模式下的建筑系馆空间组合
        3.4.1 水平单元连接式组合
        3.4.2 垂直厅院集聚式组合
        3.4.3 斜向交通叠加式组合
    3.5 行为模式下的建筑系馆流线设计
        3.5.1 直接引导型流线设计
        3.5.2 迂回折返型流线设计
        3.5.3 体验参观型流线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行为模式下的高校建筑系馆各功能空间设计
    4.1 专业教学空间
        4.1.1 专业设计课室
        4.1.2 评图空间
        4.1.3 实验研究室
    4.2 集散及交往空间
        4.2.1 入口空间
        4.2.2 多功能用途空间
        4.2.3 庭院空间
        4.2.4 阅览及休闲空间
        4.2.5 交通空间
    4.3 后勤及办公空间
        4.3.1 教研办公用房
        4.3.2 设备及服务类用房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建筑系馆的改造实例分析及设计方向
    5.1 案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建筑系馆改造项目
        5.1.1 建筑系馆概况
        5.1.2 改造方案分析
    5.2 行为模式下的新时期建筑系馆设计
        5.2.1 未来建筑系馆内可能产生的行为模式分析
        5.2.2 行为模式下的新时期建筑系馆设计方向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问卷调查
附录—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附录—访谈记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好课标准研究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们讨论了什么?
    (一)我们讨论了教什么的问题
    (二)我们讨论了怎样教的问题
    (三)我们讨论了怎样学的问题
二、我们没有讨论什么?
    (一)我们没有全面讨论教师的教学技能
    (二)我们基本没有讨论信息技术
    (三)我们没有深入讨论情感教学
    (四)我们没有系统讨论史学观念
三、我们还将讨论什么?

(5)竞赛式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华文的影响 ——基于印尼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概念的界定
        1.3.2 印尼华文教育发展的研究
        1.3.3 印尼华文教学的研究
        1.3.4 竞赛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方法与设计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行动研究法
        1.4.3 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
        1.4.4 观察法
        1.4.5 研究设计
2. NHJS小学生学习华文的现状与问题
    2.1 NHJS小学华文教学现状与问题
    2.2 四年级调查情况概述
        2.2.1 调查对象
        2.2.2 调查方法
        2.2.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2.4 影响学生学习华文的其他因素
        2.4.1 主观原因
        2.4.2 客观原因
3. 竞赛式教学法设计案例与分析
    3.1 竞赛式教学法设计
        3.1.1 教学设计的依据
        3.1.2 教学设计使用的概述
    3.2 第一阶段方案实施
        3.2.1 制定及具体教学活动实施
        3.2.2 第一阶段方案的K.I.S.S反思
        3.2.3 教学设计微调
    3.3 第二阶段方案实施
        3.3.1 制定及具体教学活动实施
        3.3.2 学生的自测评估调查与分析
        3.3.3 家长访谈记录
4. 竞赛式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华文的影响
    4.1 学习动机方面的影响
    4.2 华文成绩方面的影响
    4.3 师生、生生互动方面的影响
5. 研究反思
6. 附录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6)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现实问题
        1.1.2 理论问题
    1.2 研究背景
        1.2.1 社会背景:创新型社会与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
        1.2.2 学科背景:大学建设热潮与设计理论发展
    1.3 研究的对象
        1.3.1 研究型大学
        1.3.2 协同创新与协同创新空间
        1.3.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大学校园设计相关研究
        1.5.2 研究型大学相关的研究
        1.5.3 创新相关的研究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与主要问题
        1.7.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型大学发展及与创新体系结合历程
    2.1 国外研究型大学起源与发展
        2.1.1 时代背景与历史使命——研究与服务的职能发展历程
        2.1.2 决策与设计者的追求——研究型的大学校园
        2.1.3 西方各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与特点
    2.2 知识经济创新时代国外研究型大学发展
        2.2.1 创新主体——知识经济中研究型大学新职能
        2.2.2 走向创业——国外研究型大学校园新方向
    2.3 国内研究型大学起源与发展
        2.3.1 分离与回归——中国当代大学科研职能发展
        2.3.2 模仿到多元——西方思潮影响下的当代中国大学校园
    2.4 创新社会中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2.4.1 创新的核心——创新社会中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机遇
        2.4.2 快速扩张与指导滞后——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面临的挑战
    2.5 协同创新中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趋势及对设计策略的呼唤
        2.5.1 研究型大学特征与发展趋势
        2.5.2 协同创新对研究型大学设计策略的呼唤
    2.6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协同学系统理论和协同创新层级结构的导入
        3.1.1 协同系统——复杂系统的合作与自组织
        3.1.2 协同创新——协同系统在创新组织中的应用
        3.1.3 层级与协作——研究型大学在创新系统中的分析视角
    3.2 创新相关的理论基础
        3.2.1 信息交流和隐性知识——创新行为的本质特征
        3.2.2 正式网络和非正式网络——创新的组织机制
        3.2.3 跨学科与团队协作——创新的非线性协同特征
        3.2.4 知识溢出与集群——研究型大学的主体机构作用
        3.2.5 多主体与区域特征——与经济结合的创新协同体系
        3.2.6 创新组织特征对创新环境要素的启示
    3.3 研究型教学的相关教育理念
        3.3.1 新知识观与大学新理念
        3.3.2 研究型教学理念及特征
        3.3.3 现代科研特征及发展趋势
        3.3.4 研究型大学教学特点及对环境设计的启示
    3.4 整体设计观下大学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3.4.1 多学科融合的大学校园设计整体观
        3.4.2 功能主义与人文主义结合的立场
        3.4.3 社区化与交往化的校园设计理论
    3.5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的建构
        3.5.1 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型大学设计策略的目标与原则
        3.5.2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的内涵
        3.5.3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的结构层次
    3.6 小结
第四章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内研究型大学区位设计策略
    4.1 研究型大学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与关注焦点
        4.1.1 研究型大学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4.1.2 国内研究型大学参与区域创新的条件缺失
        4.1.3 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中的定位与策略目标
    4.2 研究型大学与城市区域发展的协同区位
        4.2.1 驱动区域创新的校园选址
        4.2.2 结合产业布局的区位关系
        4.2.3 多元混合的区域空间结构
    4.3 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系统协同的功能策划
        4.3.1 与外部创新主体的网络关系
        4.3.2 建立创新联系的功能策划
        4.3.3 校园发展特征与用地配套
    4.4 研究型大学与周边社区融合的界面设计
        4.4.1 自组织协同理念下的社区融合
        4.4.2 建立开放融合的校园边界
        4.4.3 衔接周边社区的交通结构
    4.5 小结
第五章 校园协同创新网络中研究型大学规划设计策略
    5.1 研究型大学组织科研与创新的机制与焦点问题
        5.1.1 研究型大学科研与创新活动的特征与原理
        5.1.2 国内研究型大学校园创新科研空间的发展滞后
        5.1.3 研究型大学校园协同创新的核心问题与策略目标
    5.2 适应现代科研创新协作的群体组织规划
        5.2.1 教学科研并重的多核布局
        5.2.2 融合相近学科的集群组织
        5.2.3 促进学科交叉的共享联系
        5.2.4 适应学科发展的弹性空间
    5.3 形成非正式创新网络的校园社区设计
        5.3.1 构建创新网络的社区策略
        5.3.2 促进创新交往的社区设施
        5.3.3 形成多元活力的混合功能
        5.3.4 控制适宜密度与人性尺度
    5.4 整合开放空间体系的协同网络结构
        5.4.1 网络创新模式与校园整体结构
        5.4.2 提升交往活力的开放空间体系
    5.5 小结
第六章 团队协同创新组织下研究型大学建筑设计策略
    6.1 研究型大学团队科研创新活动特征与关注问题
        6.1.1 研究型大学团队式创新与教学新模式活动特征
        6.1.2 国内研究型大学创新科研建筑空间发展滞后
        6.1.3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建筑空间的关注问题与策略目标
    6.2 基于团队协作组织的创新空间营造
        6.2.1 团队创新组织的开放空间
        6.2.2 跨学科和团队的协作联系
        6.2.3 研究型教学活动的环境支持
    6.3 形成创新网络的非正式空间设计
        6.3.1 新知识空间的非正式特征
        6.3.2 非正式交流空间与服务设施
        6.3.3 非正式学习空间与实用率
    6.4 整合正式与非正式空间的协同结构
        6.4.1 创新建筑空间的协同结构
        6.4.2 协同结构的空间组织模式
    6.5 小结
第七章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综合运用
    7.1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的策略综合
        7.1.1 构建层级网络关系
        7.1.2 建立整体复合空间
        7.1.3 综合设计策略框架
    7.2 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的综合实践
        7.2.1 上海大学东区设计实践
        7.2.2 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工作室
        7.2.3 北京工业大学校园规划
        7.2.4 人民大学通州校区设计探索
        7.2.5 天津科技大学新校区
    7.3 创新时代研究型大学空间变化与趋势展望
        7.3.1 从封闭自主到开放协作
        7.3.2 从正式空间到非正式空间
        7.3.3 从空间创新到组织机制创新
        7.3.4 网络时代研究型大学创新空间发展趋势展望
    7.5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海峡两岸中小学校建筑空间环境构成及规划设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相关概念定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1.6.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6.2 调研工作简介
1.7 本章小结 2 台湾近现代中小学教育理念及相应教育建筑发展
2.1 传统教育阶段
    2.1.1 日治时期(1895—1945)
    2.1.2 台湾光复后至 70 年代(1946—1979)
    2.1.3 80 年代至 90 年代(1980——1990)
2.2 开放式教育阶段
    2.2.1 教育改革及新校园运动时期(1990—)
    2.2.2 台湾的新校园运动
2.3 本章小结 3 台湾地区中小学校整体布局与建筑空间环境
3.1 校园整体规划布局
    3.1.1 新校园规划的基本构思
    3.1.2 规划理念
    3.1.3 校园整体规划布局
    3.1.4 新校园整体布局的转变
3.2 校园空间的构成内容与组织形式
    3.2.1 空间构成内容
    3.2.2 空间组织形式
3.3 教学空间
    3.3.1 教学空间调查研究
    3.3.2 教学空间发展研究
    3.3.3 小结
3.4 台湾地区新学校的设计特色
    3.4.1 校园空间
    3.4.2 教室空间
3.5 台湾地区中小学校建筑转型的主要因素
3.6 本章小结 4 大陆近现代中小学教育理念及相应教育建筑发展
4.1 应试教育主导阶段
    4.1.1 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
    4.1.2 20 世纪 50—70 年代(1950—1975)
    4.1.3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20 世纪 90 年代(1976—1998)
4.2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阶段(1999—)
    4.2.1 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
    4.2.2 教学模式的变化
    4.2.3 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对建筑空间的要求
4.3 本章小结 5 大陆地区中小学校整体布局与建筑空间环境构成
5.1 校园整体规划布局
    5.1.1 校园整体规划布局
    5.1.2 大陆地区新校园整体规划布局的转变
5.2 校园空间的构成内容与组织形式
    5.2.1 空间构成内容
    5.2.2 空间组织形式
5.3 教学空间
    5.3.1 教室单元组合方式
    5.3.2 普通教室
5.4 大陆地区适应适应素质教育学校的设计趋势
    5.4.1 规划理念
    5.4.2 总体规划布局
    5.4.3 建筑空间环境构成
5.5 本章小结 6 大陆地区中小学建筑空间优化设计
6.1 对大陆地区中小学校现状的思考
    6.1.1 班级规模与学校设计规范的限制
    6.1.2 单一的教室空间
    6.1.3 交往空间与社交能力培养的缺失
6.2 素质教育主导下中小学校建筑空间的发展趋势
    6.2.1 生活化
    6.2.2 人性化
    6.2.3 开放化
    6.2.4 弹性化
6.3 借鉴台湾地区可采取的优化措施
    6.3.1 规划布局
    6.3.2 教学空间 7 结论
7.1 台湾与大陆地区中小学校教育理念及教育建筑发展的研究
    7.1.1 台湾与大陆教育理念的基础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
    7.1.2 教育建筑的发展历程具有相似性
7.2 台湾与大陆地区新一代中小学校建筑空间构成的研究
    7.2.1 总体布局及功能组织
    7.2.2 建筑空间环境构成
7.3 台湾对大陆地区中小学建筑设计的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8)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我国相关保护制度及研究综述
        1.4.1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1.4.2 高校近代建筑的研究综述
第2章 广州高校发展与现存建筑概况
    2.1 广州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校园建设
        2.1.1 近代时期的教育发展与校园建设
        2.1.2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发展与校园建设
    2.2 广州高校校园规划的历史概况
    2.3 广州高校现存近代建筑概况
        2.3.1 数量、分布与保护等级
        2.3.2 原用途与现用途
        2.3.3 建筑修缮与改扩建
        2.3.4 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
        2.3.5 建筑平面及空间组成特色
    2.4 本章小结—广州高校现存近代建筑概况一览
第3章 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现状的调查
    3.1 调查工作开展情况
        3.1.1 实地调查目的与内容
        3.1.2 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对象、目的和内容
    3.2 实地调查与小结
        3.2.1 建筑本体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小结
        3.2.2 用途的延续与转换的调查与小结
        3.2.3 内部空间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小结
        3.2.4 建筑周边环境利用现状调查与小结
    3.3 访谈与问卷的调查与小结
        3.3.1 访谈与问卷的调查
        3.3.2 访谈与问卷的小结
    3.4 案例分析
        3.4.1 华工六号楼
        3.4.2 华工八号楼
    3.5 本章小结——调查现状评价一览表
第4章 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现状的分析研究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建筑的保存现状问题
        4.1.2 用途与使用强度问题
        4.1.3 内部空间的利用问题
        4.1.4 建筑周边环境保护问题
    4.2 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自然因素
        4.2.2 人为因素
    4.3 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4.3.1 保存、保护和利用
        4.3.2 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4.4 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对策
        4.4.1 保护的特殊性与保护原则
        4.4.2 根据建筑本体保存现状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
        4.4.3 根据建筑类型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
        4.4.4 周边环境需纳入建筑保护的体系中
        4.4.5 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的综合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附录
    附表一 广州高校现存近代建筑历史照片与现状照片
    附表二 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法规、文献
    附表三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法规、文献
    附表四 广州高校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 ——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
    二、价值考辨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化"之必然择需
    第一节 主要概念的文献述要、相关议题及欠缺分析
        一、全球化
        二、教学论本土化
        三、教育学本土化
        四、教与学的关系
    第二节 "本土化"词源释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存在与现实内涵
        一、"本土化"词源释义
        二、全球化背景下本土化的必然存在与现实内涵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必然性分析及其内在意蕴
        一、从世界教学论发展史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必然之择
        二、本土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必然之需
第二章 "化"之曾然境况
    第一节 引介"重教"的日德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意识萌生
        一、日德教授法的传入
        二、本土化的意识萌生
    第二节 借鉴"重学"的英美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思想认同
        一、英美教学法的传入
        二、本土化的思想认同
    第三节 形变"重教"的苏联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基本确立
        一、苏联教学论的传入
        二、本土化的基本确立
    第四节 自创"重学"的本国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畸形样式
        一、断绝异域理论传入
        二、本土化的畸形样式
第三章 "化"之今然势态
    第一节 广纳诸类教与学关系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多维拓展
        一、东西洋理论的传入
        二、本土化的多维拓展
    第二节 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进程中的困境分析
        一、"倾向于教"的教学论话语与"倾向于学"的课程论话语的纷争之困
        二、"倾向于学"的现代教学模式取代"倾向于教"的传统教学模式之困
第四章 "化"之应然探析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应然之探
        一、"教学论"概念的源与流及其汇于中国之简述
        二、中国"教学论"应然表述及其本土化应然阐释
    第二节 中国教与学关系范畴的本土化研究应然之析
        一、中国教与学之应然关系的核心理念
        二、中国教与学之应然关系的主要特征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10)多媒体演示仪的人机协调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演示仪的产生
    1.3 多媒体演示仪的发展
    1.4 演示仪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多媒体演示仪的数据建模与问卷分析
    2.1 演示仪参数测量基础
    2.2 演示仪参数技术原理
    2.3 演示仪的人体尺寸参数测量与筛选
        2.3.1 人体尺寸分析
        2.3.2 演示仪尺寸参数的筛选
    2.4 演示仪界面参数分析
        2.4.1 演示仪操作过程分析
        2.4.2 多媒体演示仪界面分析
    2.5 演示仪操作分析
    2.6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分析
    2.7 演示仪研究技术路线
        2.7.1 研究采用的设计方法路线
        2.7.2 设计过程技术路线
第三章 多媒体演示仪人机协调设计
    3.1 人机界面介绍
    3.2 人机系统设计原则
    3.3 人机界面的设计要素分析
    3.4 各部件局部设计分析
        3.4.1 键盘
        3.4.2 显示器
        3.4.3 触摸屏
        3.4.4 鼠标的设计与分析
        3.4.5 话筒、书本、笔放置区的设计分析
    3.5 用户界面创新设计及展示
        3.5.1 显示界面的设计
        3.5.2 功能操作界面设计
        3.5.3 话筒位置设计
        3.5.4 上盖设计
        3.5.5 设备连接口及系统操作区设计
    3.6 演示仪总体设计展示与分析
        3.6.1 人体尺寸分析
        3.6.2 方案一介绍与展示
        3.6.3 方案二介绍和展示
        3.6.4 方案三介绍和展示
    3.7 设计分析与方案选择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设计结论
    4.2 设计不足
    4.3 设计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多媒体课室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小学音乐“创造”教学调查与分析[D]. 黄梦怡. 星海音乐学院, 2020(08)
  • [2]新加坡幼儿园华语课程教具使用调查分析[D]. 于红敏. 华侨大学, 2019(01)
  • [3]行为模式下的高校建筑系馆设计研究[D]. 刘学卿.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4]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好课标准研究评述[J]. 黄牧航.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5(01)
  • [5]竞赛式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华文的影响 ——基于印尼的个案研究[D]. 翁翠玉(CHWEE GEOK ONG).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6]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丘建发.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7]海峡两岸中小学校建筑空间环境构成及规划设计对比研究[D]. 施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8]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D]. 谢小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9]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 ——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D]. 宋秋英.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9)
  • [10]多媒体演示仪的人机协调设计[D]. 楚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多媒体教室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