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柏林2003年世界肾脏病大会(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婷[1](2020)在《近代上海医药报刊与西医知识传播(1927~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以来,传教士的东来打开了我国医学传教的窗口,社会上层开始接触到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医学知识。清中期广州地区成为传教士医学传播的策源地,医学开始向下发展,推进了西医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进程。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繁荣发达的上海社会、日渐兴起的文人群体、不断完善的报刊行业,推动了近代上海新闻传播业发展。在传教士的示范作用下,教会医院、西医人才数量增多,国人学习西医、开业行医、创办医校的规模也日渐壮大。报刊传播西医、宣扬西医知识成为主流,在中西医冲突背景下,蓬勃发展。1927年至1937年是近代上海医药报刊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医药报刊数量丰富、种类多样、思想交织碰撞。其中以政府主导的《卫生月刊》、药商创办的《新医药刊》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引导的《申报·医药周刊》在这一时期别具一格,开创西医知识传播的新平台,传播现代医学知识,有助于沟通编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医药知识的传播过程中,从传播主体的转变看,早期由国外医学传教的传教士引入,并主导传播。伴随着国内医学院校、医药社团的组织创办,国人开始学习、传播西医日益成为近代上海西医传播的主流。从传播的内容来看,专业深奥的西医知识逐渐被民众日常的卫生知识、健康知识所取代,西医知识的大众化日益成为社会主流趋势,民众开始参与医药知识的讨论,并影响医药刊物的编辑方针和志向。从传播的受众看,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过程中,其受众主要包括近代上海乃至全国的中西医师、身患疾病的患者、报刊订户以及依靠报刊进行商品营销的广告商等,通过读者来函或医药问答的方式,传递作为读者的疑问与诉求。从传播的效果看,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受众有限,停留于医患关系以及商业利益表面,能够阅读刊物的也仅是一些具备阅读水平和医学经验的知识分子,广大的普通老百姓仍游离于知识传播的范围内。但我们亦不可忽略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价值。报刊传播西医知识传递了科学准确的西医专门知识,干净清洁的公共卫生观念,形成了医师在开业行医过程中的规范,转变了民众的就医观念和就医行为,对近代上海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现代医学在中国的传播。
谷东风[2](2014)在《尿exosomes的提取和鉴定及其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研究背景2013年10月,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揭晓,美国2位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James E. Rothman)、兰迪·谢克曼(Randy W.Schekman)和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苏德霍夫(ThomasC.Sudhof)因“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而荣获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兰迪·谢克曼发现了一系列与细胞囊泡运输机制有关的基因;詹姆斯·罗斯曼发现了让这些囊泡得以与其靶点相融合的蛋白质机制,从而可以实现对所运“货物”的传递;托马斯·苏德霍夫则揭示了信号是如何实现对囊泡的控制,使其得以精确分配其所载“货物”。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奖项的授予,无疑将囊泡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潮。作为囊泡的一种,exosomes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981年,Trams等在研究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脱落小体的5’核苷酸外切酶的活性时,发现电镜下存在很多直径约40nm的囊泡,第一次发现了 exosomes。Exosomes是一种胞吞来源的、细胞分泌的粒径约40~100nm大小的膜囊泡,其中含有蛋白、DNA、RNA和脂质等。exosomes起源于内吞的多囊体,由体内各种细胞分泌。细胞经过胞吞作用形成早期内吞小体,早期内吞小体以内生出芽的方式形成多个内生小囊泡,经过内吞分选转运装置的帮助,选择性的接受胞浆内的蛋白质和脂质而形成晚期内吞小体,即多囊体。多囊体或者与溶酶体融合而被降解,或者与质膜融合,释放其中的管内囊泡,即exosomes,进入细胞间隙。Exosomes可以释放进入血液,经过血液循环而发挥作用,也可以进入局部微环境,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同exosomes的功能是由其来源的细胞决定的。树突状细胞来源的exosomes参与免疫调节。病毒能够劫持宿主细胞的exosomal装置,逃避宿主的防御系统,有助于病毒转染。肿瘤来源的exosomes可以转运蛋白、mRNA和miRNA,建立一个癌性装置,有助于血管生成、细胞增生和细胞存活。Exosomes也出现在神经组织退化性疾病的传播中。尿exosomes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释放进入尿液,可能携带有肾脏结构和功能损伤的生物标记物。研究发现,尿exosomes中存在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标记物如Podocine、podocalyxin和WT1;近曲小管损伤的标记物如megalin、cubilin、aminopeptidase N (APN)、水通道蛋白 1 (water channel aquaporin-1,AQP1)、Ⅳ型碳酸酐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Henle袢升支粗段损伤的标记物如THP、CD9和2型Na-K-2C1转运蛋白;远曲小管损伤的标记物如Na-Cl cotransporter (NCC);集合管损伤的标记物如水通道蛋白2 (water channel aquaporin-2, AQP2)、mucin-1、Rh型C糖蛋白;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损伤的标记物如uroplakin-1和uroplakin-2。因此,尿exosomes分析能够为每一种泌尿系统上皮细胞的生理的和病理功能提供一个全新的认识。尿液作为一种无损伤的生物标记物来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9年,第一个exosomes数据库ExoCarta成立,收集了很多关于尿exosomes研究的数据。由于exosomes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数据库还在逐年逐步完善更新当中。2011 年,第一个国际细胞外囊泡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SEV, about Microvesicles, Exosomes, Ectosomes and other Extracelluar Vesicles)成立,这是exosomes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近几年,每年都有举行关于尿exosomes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尿exosomes的研究已经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肾脏病、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也有研究报道尿exosomes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生物标记物的研究。众所周知,尿液是泌尿系统及身体其他系统疾病检测中的重要标本来源。然而,尿液中含量最多的是Tamm-Hosfall蛋白(Tamm-Hosfall Protein,THP),THP多聚体能够包绕exosomes,给尿exosomes的提取带来困难。目前,关于尿exosomes提取的技术各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标准,但大部分实验技术仍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尚未发现有权威的统一的关于尿exosomes处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的研究报道。关于尿exosomes的提取技术一般有超速离心法和纳米膜浓缩法,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文献报道的这两种方法的工作流程大都很复杂,操作起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需要配备一些特殊的仪器设备。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尿exosomes的简单有效提取技术,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糖尿病是全球范围的健康问题,特别是中国。国际糖尿病协会2012年第五版关于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中国20~79岁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有9230万,排在世界第一位,其次是印度和美国。重要的是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是空腹血糖受损,或者糖耐量异常,被称为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PreDM)。糖尿病前期可能已经有了并发症,但是还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或者患者并不知道。根据美国1999~2006年的统计,糖尿病前期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 17.1%。因此,我们在已经建立的尿exosomes纳米膜浓缩法提取技术的基础上,对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无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和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期的尿液进行exosomes的富集,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试图寻找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肾病及其早期肾脏损害的生物标记物,从而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目的寻找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无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和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期尿exosomes中的生物标记物。方法1尿exosomes提取技术的优化我们在国内建立了两种尿exosomes提取技术:超速离心法和纳米膜浓缩法。超速离心法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室温下相对离心力(RCF) 2000g离心30分钟,去除细胞碎片、细菌及其他杂质。其后,3.5kDa膜透析,三次更换超纯水,冷室过夜。然后,真空浓缩样品体积至原样品体积的10%。接着室温下RCF 18,000g离心30分钟,去除尿液中的污染蛋白。最后,4℃C RCF 200,000g超速离心2小时,收集尿沉渣并用超纯水重悬。纳米膜浓缩法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室温下RCF 2000g离心半个小时,去除细胞碎片、细菌及其他杂质。其后,自制lOOOkDa纳米膜浓缩装置,检查性能良好后,纳米膜透析浓缩样品至原体积的10%。待样品浓缩至原体积的10%左右时,加入200ml超纯水,反复冲洗纳米膜,滤过尿液中的可溶性蛋白和黄色微粒。待样品进一步透析浓缩至4~5ml时收集浓缩液。最后,4℃RCF40,000g离心1小时,收集尿沉渣并用超纯水重悬。2尿液exosome标本收集方法的优化留取健康志愿者的晨尿标本,分为15ml组和50ml组,15ml尿液标本又分为添加蛋白酶抑制剂组和不添加蛋白酶抑制剂组,50ml尿液标本又分为添加蛋白酶抑制剂组和不添加蛋白酶抑制剂组,每组各8例。纳米膜浓缩法提取尿exosomes,Bradford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尿exosomes的蛋白浓度,比较各组间蛋白浓度的差异。3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晨尿标本的处理从珠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中随机筛选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无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和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期共75例社区居民纳入我们的蛋白组学研究,每组各15例。收集晨尿50~100ml,纳米膜浓缩技术提取尿exosomes。4尿exosomes的鉴定Bradford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浓度。透射电镜观察尿exosomes的形态分布,纳米颗粒跟踪分析软件观察尿exosomes的布朗运动,形态,粒径和强度。凝胶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疾病不同组的蛋白条带分布。Western blot检测尿exosomes的生成标记物TSG101。5蛋白组学研究技术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利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GE)技术分离蛋白质,扫描分析建立图谱,通过DeCyder 2D差异分析软件,分析寻找差异蛋白。挖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在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无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和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期具有差异表达1.5倍以上的蛋白质,胶内酶解,进行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飞行时间/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TOF)鉴定,数据库检索,获得这些蛋白质的序列、结构和功能信息,结合文献,对感兴趣蛋白行生物信息学分析。6统计学分析SPSS 13.0 (SPSS Inc., Chicago, IL,USA)统计学软件被用来做统计分析。15ml和50ml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和不添加蛋白酶抑制剂所测得蛋白浓度用均值±标准差表示(μg/ml),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对所纳入研究人群的性别、年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所得数据,方差齐时采用LSD法进行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Welch方法,选择Dunnett’s T3法进行两两比较,计量资料同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各组间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超速离心法相比较,纳米膜浓缩技术提取尿exosomes的操作步骤,具有以下优点:离心次数少,透析除杂简单,浓缩样品快,节约流程时间,普通实验室可操作,可一次性处理大量样品。2.添加和不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对尿exosomes的提取影响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0.828,P<0.001)。50ml尿提取的exosomes蛋白定量显着高于1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8.661, P<0.001)。所纳入研究对象的疾病不同阶段的人群空腹血糖(F=28.950, P<0.001)、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F= 161.456, P=0.000)、血肌酐(F=3. 111,P<0.05 )、尿素氮(F=5.612, P<0.05 )、年龄(F=11.950,P<0.001),男性(χ2=32.000, P<0.001),女性(χ2=43.00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透射电镜下尿exosomes呈杯状或者椭圆形,分布均匀,粒径大约30~100nm。纳米颗粒跟踪分析软件分析表明,exosomes呈杯状或者椭圆形,分部均匀,布朗运动活跃,exosomes平均粒径55~llOnm。Bradford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浓度发现:正常对照组为15.4μg/ml,糖尿病前期为26.56μg/ml,糖尿病无蛋白尿期为51.55μμg/ml,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为76.62μg/ml,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期为89.14μg/ml。凝胶考马斯亮蓝染色显示exosomes蛋白条带显着,Western blot检测到exosomes的生成标记物TSG101阳性。4. 2D-DIGE蛋白组学和MALDI-TOF/TOF质谱技术的联合应用,共鉴定出22个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涉及到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有催化活性、结合活性、结构活性、酶调节活性、mRNA处理活性、转录调节活性,其涉及的生物学程序有杀伤功能、慢性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信号通路、发育功能、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功能、造血功能、信号转导功能、分化功能、转运功能、代谢功能。通过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文献检索,共筛选出4个感兴趣的差异蛋白: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丝氨酸肽酶2 (MASP2)、钙结合蛋白D28k (CALB1)、钙结合蛋白S100A8 (Protein S100 A8)和钙结合蛋白S100A9 ( ProteinS 100 A9)。结论1.本研究确定了纳米膜浓缩技术提取尿exosomes的操作步骤在尿exosomes蛋白组学研究中的应用。2. 50ml晨尿添加或不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均适合于尿exosomes的蛋白组学分析。3.糖尿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分泌的exosomes量是不同的,随着疾病的进展,exosomes的分泌量逐渐增加,exosomes涉及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过程。4. MASP2、CALB1、Protein S100 A8 和 Protein S100 A9 可能涉及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转变,是糖尿病疾病进展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创新点经国内外文献检索,尚未发现利用DIGE和MALDI-TOF/TOF质谱技术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晨尿exosomes进行蛋白组学分析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来自于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的社区居民,研究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利用DIGE技术分离寻找差异蛋白,重复性和敏感性更好。第一次报道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尿exosomes中MASP2、CALB1、Protein S100 A8和Protein S100A9蛋白表达明显异常。
丁建洋[3](2013)在《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 ——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文中认为到2012年日本大学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已经培养了16位诺贝尔奖科学家,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日本科学家获诺贝尔奖频率明显呈加速度发展态势,这些获奖科学家的大学教育、科研训练基本出自日本国立大学系统,其中11位科学家获诺奖部分研发工作是在国立大学完成,这种后发外生型大学系统井喷似地获得诺贝尔奖堪称“诺贝尔奖井喷现象”。日本大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本质在于国立大学系统形成了高层次创新能力,本研究即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从构建大学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入手,提出大学创新能力是大学为促进知识体系以及知识运行体系的发展而形成的以组织—权力—信念为基本要素的动力机制系统,根据教育和科学内外部关系规律推演出日本大学创新能力内外部动力机制的逻辑体系,采用历史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这些动力机制系统的历史建构过程。从大学外部来看,教育审议会制度形成了国家层面的学术权力表达机制;大学财政制度形成了以自由与规制为主要特征的科研经费供给体系,切合了大学科研的自由性、意外性、远期性等特征;大学“科研费”制度在设计上具有马太效应,培育和激发了特定大学和特定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的产学合作机制使大学不断回归其本质从而使大学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巴斯德象限”取向的科研定位战略促进大学在应用与基础研究的两难困境中开辟中间道路,进而促进社会对大学科研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学会组织作为学科文化的终结归属将散落在不同大学的研究人员凝聚起来成为学科的学术共同体。从大学内部来看,内聚型的治理机制以学术权力为基本逻辑,通过法治主义的治理机制、教师的身份保护等实现大学自治和教授的学术自由;讲座制作为日本国立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形成了教学—科研—学习一体化的知识创新共同体;通过“学分制”、“研究室讨论课”以及“共同研究”等富有本土化特色的研究型教学机制促进教师与学生创新能力共同提高;教养教育在培养理念、教育内容、运行机制等设计上以提高学生科学创新基础能力为目标;教授层面的学科建设战略;大学国际化采取从追赶中心走向建设自我中心的战略路径,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为战略目标,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国际化战略文化;大学文化发展形成嫁接与自主的基本逻辑,通过推进日本大学模式的形成和促进人的发展不断提高大学创新能力。综合起来看可以发现,日本大学创新能力内外部动力机制系统的发展与提高是一个长期历史演化过程,呈现出系统建构与重点突破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融通、日本化与西洋化的互动、渐变与突变的交织等基本特征。组织—权力—信念是构成动力机制系统的核心要素,组织是动力机制系统的基本载体,权力是动力机制系统的中枢神经,信念是动力机制系统的价值支撑。这些富有本土化特色动力机制系统的构建是日本大学形成高层次创新能力的标志,也是日本国立大学之所以出现诺贝尔奖井喷现象的根本缘由,本研究也试图通过暗比对我国大学创新能力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李嘉[4](2010)在《生物经济引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初探》文中指出人类社会迄今已经经历了四个经济时代的变迁,相应的形成了狩猎采集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四种经济形态。目前,信息经济已由创新阶段进入成本竞争阶段,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冲动会激励技术不断创新和突破,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为基础的生物科技革命正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由此形成的生物产业将成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主导或支柱产业和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必将启动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生物经济时代的来临。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日益关注,在医药保健、营养卫生、资源环境等领域产生了强烈预期和需求。与之相对应,“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痼疾深深困扰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由此引发的生物技术原始创新成果在医疗保健、农业、环保、再生能源、轻化工、食品及生物智能等重要领域对改善人类健康与生存环境、提高农牧业和工业产量与质量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日趋显着。生物科技已经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和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统计结果显示,生物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增长率高达25%-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照此发展趋势,2020年以后,生物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生物经济也将进入其成熟阶段。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古巴、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对生物经济的发展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上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其中发达国家政府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方面政策灵活、投入充足、体制先进,整体处于领先水平。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总体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及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领土、领海广袤的发展中国家,生物种质资源丰富,发展生物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综观世界生物产业发展趋势,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将是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抓住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我国就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差距,甚至有可能在某些领域或某些行业实现赶超,带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反之,我国不能突破在资金、技术、人才、政策及法律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将会使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一旦跨国公司形成市场垄断后,我国不仅失去跨越式发展的先机,民族生物产业也将走向边缘化,再次与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失之交臂。通过对国内外生物经济发展实践进行科学、全面地分析和总结,梳理凝练出十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生物经济发展模式范例: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发展模式;高原山区沟域发展模式;并购、合作发展模式;生物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价值链为核心的网状和条状集聚模式;产、学、研、官、金相结合发展模式;“分散-集中式”—公司+科研+政府+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国际合作发展模式;生物技术自主创新模式;大型跨国生物公司及生物技术创业公司发展模式,这些经验模式必将对我国现有的生物企业、生物技术创业公司以及即将介入生物产业的大型国企产生示范和推动作用。综合以上分析,针对性提出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对策建议。(1)生物产业立国战略。我国生物产业秩序尚不规范,相关产业政策缺失,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产业政策体系十分必要。我国生物产业即将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新兴战略产业之一,通过制定“中国生物产业政策大纲”;建立健全生物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提升其到立国战略高度。(2)体制创新战略。根据生物经济特征和成长规律,切实形成有利于加快产业发展的体制和制度。政府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增加市场要素的流动效率和保证其正确的流向,并对有着很大外部效应、逐利性私人企业不愿投入的要素予以支持。(3)技术创新战略。我国应当推进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从而加强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努力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深刻转变,才能提高我国的生物技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水平。(4)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技术标准的实质和核心就是技术体系中对于技术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为此,培育和发展国家综合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综合能力,推动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5)人才战略。我国应当推进科技人才制度创新,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并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从而造就一支尖子人才队伍,这是生物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6)资金战略。我国要形成既有政府拨款、又有企业自筹资金,既有国内金融贷款、又有国外金融投入,既有无偿使用的经费、又有有偿使用的资金,从而建立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体系,为生物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7)生物资源保护战略。完善生物资源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建立和健全国家生物资源的收集、整理、保藏与利用体系,建立濒危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库,进一步加强我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我国重要基因资源流入别国。(8)国际化战略。我国利用潜在的巨大市场的比较优势,按照国际惯例积极与大型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在国内合作建立合资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学习发达同家的高科技企业的管理经验。(9)其他对策建议。制定适应生物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进行改革;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一规划,促进生物产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优化管理基础,加强统计工作;优化国民教育,举国各界同心合力,积极营造生物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为基础的生物科技革命正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我们由于闭关锁国已经错过工业革命发展的良机,由于十年文革已经痛失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黄金发展机遇,我们没有理由再次丧失生物技术革命带来的这次飞跃式发展的良机。目前,只有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现状,找到限制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采取相应的发展模式和一系列的对策措施,我国才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程虹,谌贻璞[5](2010)在《代谢综合征肾损害诊治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一、概述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命名的一组代谢异常疾病,主要包括内脏性肥胖(体重增加、腰围增粗、腰臀围比增大)、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正糖钳夹试验
曾渝[6](2006)在《海南生态药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同人类生存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医药产业,“如何用‘人类、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重新认识和改造传统的发展模式”,“如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努力使医药产业真正成为满足社会大众需要的“二十一世纪朝阳产业”,成为新世纪我国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后发优势产业之一,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使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不仅成为世界公认的制药大国,更要成为拥有独立创新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制药强国。本论文正是基于探索走出这样一条道路,才提出这样的课题。为此,本论文围绕我国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生态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展开了专门研究。为剖析其问题之根源,将国际情况比较、产业发展现状、循环经济理论、经济模型推论、优选示范区域和实践运作范例结合起来,加以全面分析讨论,并在此基础上,以创新设计海南生态药业发展模式来力求探索出一条引领我国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实施战略及措施之路。本论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一、提出问题与定义。本论文着重研究医药产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应当积极探索一条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以依托和保护环境资源为目的的新型医药产业发展之路。在比较了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之后,尤其是在剖析了当前世界范围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趋势以及面临的困境以后,作者认为发展生态型医药产业是未来方向,并较全面和系统的提出了生态药业的概念,给出了初步的定义。此外,本论文主要从宏观层面上分析生态药业的基本概念,在生态药业的理论基础、产业结构与关联、建设模型与条件比较、示范区域选择以及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二、基础理论研究。生态药业的理论研究,从五个方面入手:①遵从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轨迹;②介绍循环经济分析理论的创立与发展,从而揭示循环经济
杨发祥[7](2004)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提出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三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谌贻璞[8](2005)在《应重视及加强对代谢综合征肾损害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东亮,王质刚[9](2004)在《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进行体能锻炼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虽然肾脏替代治疗能够使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长期生存,但患者的体能储备明显低于健 康人群,生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国外学者通过体能锻炼对ESRD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进行了 一系列研究,现就其有关内容及意义综述如下。
胡玲[10](2003)在《企业并购后整合:基于核心能力的观点》文中指出企业并购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手段,在西方国家由来已久。在刚刚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竞争的加剧等多方面的原因,发展成为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方式。然而,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多项实证研究表明:(1)并购失败的可能性要大于成功的可能性;(2)并购的价值创造源于后期的整合工作,并购后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因而,本文试图从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入手,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建立一个一般性的并购后整合分析框架,探求通过有效的并购后整合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而企业并购是培育和提升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并购后整合中,只有通过有效的企业能力管理,即紧紧围绕着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的保护、转移、扩散和提升,并购才会真正创造价值。学者们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很多,对什么是核心能力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技术和技术创新观、知识观、资源观、组织和谐和文化观四个研究视角。从上述四个视角来看,企业核心能力内化于企业的整个组织体系中,主要体现为关键的技术和技能、企业内部的独特的知识集合、组织和管理机制、独特的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其载体是个人和组织两个层次,因而影响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升的企业子系统关键在于技术和研发子系统、人力资源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和企业文化子系统之中,因此,本文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优先级,选取以人力资源整合、文化整合、组织机制整合、技术和研发整合四个子系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的分析框架,这也是通过并购来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重点关注的领域。 具体而言,本文所建立的并购后整合的分析框架大致如下: 一、基于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整合的首要任务是保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这关系到以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与有效联结,关系到企业核心能力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只有保护核心能力的载体不被破坏,才能推动并购后双方能力和资源的转移与扩散。保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力资源危机管理;二是关键人员的保留;三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整合;四是裁员问题。 二、在企业并购中,由于文化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力资源整合、组织整合、技术整合和运营整合的效率,进而影响到并购双方资源和能力的单向或双向转移。因此,文化整合从根本上决定着其他子系统整合的效率而处于并购后整合管理的核心地位,直接决定着企业并购的绩效。研究发现,文化差异是决定并购绩效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因素,因而,为了减少后期整合中不必要的文化风险,同时发挥文化协同效应,在并购目标选择时就应该从双方文化匹配性和协同性的角度考察。并购后的文化冲突本质上源于企业文化的差异,但也取决于一些非文化的因素,主要权变因素包括文化整合的模式、并购后双方对整合模式的认同度、并购双方组织文化适应性、多文化宽容度和并购的规模等。文化冲突积极的一面在于,迫使公司领导层去思考什么是最有利于公司的企业文化,并可借此机会进行文化改良或文化变革。有效的冲突管理能够使并购双方在如何管理彼此之间的文化冲突、实现并购的潜在协同效应等方面达成一致,从而在并购双方组织中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淡化企业文化冲突的消极影响,促进包括关键技能、知识等核心能力在并购双方的单向或双向转移和扩散。根据并购战略、双方文化优劣和强度大小、文化适应性等因素,可以将并购后文化整合模式划分为以下五种:吸纳式、分离式、融合式、变革式、消亡式,每种模式下组织的相互作用程度以及能力和资源的转移、扩散程度是不同的,因而对文化边界管理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基于核心能力的文化整合是运营整合的基础,有效的文化整合能有利地促进能力在并购双方之间的单向或双向转移;文化整合的目标是以并购为文化变革的契机,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 三、本文将组织机制整合分为组织结构整合和组织制度整合两个层面分析。组织机制整合的目的和功能在于:营造企业的组织核心能力;促进并购后企业其他层面核心能力的转移、扩散和提升。并购是企业制度变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并购后组织制度整合包括管理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整合两方面内容。在组织结构整合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是集权化与分权化管理的一般性模式选择,主要影响因素是并购类型与战略。不同的组织结构设计将导致并购后能力和资源的转移、扩散程度是不一样的。成功的组织机制整合需要遵循的几条原则:协调性原则、快速转移原则、与战略匹配原则、全面创新原则以及精干、快速和灵活性原则。 四、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技术能力本质上是技术创新能力。并购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捷径,在高科技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尤其盛行;通过并购也可以实现核心技术能力的扩散,从而分摊高额的研究开发费用。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和研发整合,包括四部分内容:整合研发系统、整合信?
二、德国柏林2003年世界肾脏病大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柏林2003年世界肾脏病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上海医药报刊与西医知识传播(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结构安排与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上海西医知识传播缘起 |
第一节 近代上海的西医传播 |
一、西医传播的社会环境 |
二、传播者身份的转变:从传教士到上海西医 |
第二节 医药报刊的探索与发展 |
一、科学报刊与早期西医传播 |
二、西医刊物的概述与分类 |
小结 |
第二章 报刊传播中的西医知识 |
第一节 政府与卫生:《卫生月刊》中的西医传播 |
一、由《卫生季刊》到《卫生月刊》 |
二、以“卫生”为导向的知识传播 |
三、西医知识的多元讲述方式 |
第二节 商业与营销:《新医药刊》中的西药传播 |
一、新亚制药厂和《新医药刊》 |
二、相时而动:星牌药品的宣传与营销 |
第三节 媒介与健康:《申报·医药周刊》所见西医知识 |
一、《申报·医药周刊》概况 |
二、西医知识的介绍、宣传 |
三、医学论争:关于煤油治肺痨的个案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西医知识传播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报刊传播西医知识的反响 |
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
二、编读之间的互动化 |
第二节 西洋医学技术的传播和接纳——以X光技术为例 |
第三节 近代上海的医学观念变迁 |
一、西医知识传播与卫生观念的普及 |
二、传统医药观念与中医科学化 |
三、医师道德的社会规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尿exosomes的提取和鉴定及其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尿exosomes提取方法的优化 |
1 方法 |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2 健康志愿者 |
1.3 超速离心法提取尿exosomes |
1.4 纳米膜浓缩法提取尿exosomes |
1.5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扫描 |
2 结果 |
2.1 尿exosomes的鉴定 |
2.2 两种尿exosomes提取方法的比较 |
3 讨论 |
第二章 尿液exosome标本收集方法的优化 |
1 方法 |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2 参与者 |
1.3 样本处理 |
1.4 凝胶电泳SDS-PAGE |
1.5 银染 |
1.6 Western blot检测TSG101 |
2 结果 |
2.1 Bradford法蛋白浓度测定 |
2.2 添加蛋白酶抑制剂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色 |
2.3 不添加蛋白酶抑制剂组银染 |
2.4 Western blot检测TSG101 |
3 讨论 |
第三章 尿exosomes提取技术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 |
1 方法 |
1.1 实验设计 |
1.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3 参与者 |
1.4 样本处理 |
1.5 凝胶电泳SDS-PAGE |
1.6 Western blot检测TSG101 |
2 结果 |
2.1 NanoSight观察到的exosomes的形态和数量 |
2.2 蛋白浓度比较 |
2.3 各组混合样品蛋白模式图 |
3 讨论 |
第四章 蛋白组学技术用于寻找糖尿病肾病尿exosomes中的生物标记物 |
1 方法 |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2 参与者 |
1.3 样本处理 |
1.4 双向凝胶电泳 |
1.5 分析胶的成像及图像分析 |
1.6 制备胶的制作及处理 |
1.7 质谱鉴定前的处理 |
1.8 质谱鉴定 |
1.9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分析胶蛋白成像 |
2.2 质谱鉴定发现的差异蛋白 |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成果 |
附录1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2 发表论文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3)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 ——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核心概念 |
一、 问题的提出:日本大学“诺贝尔奖井喷现象” |
二、 核心概念:大学创新能力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 文献综述的基本思路 |
二、 关于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主要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 |
一、 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 |
二、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的方法论 |
二、 研究的方法策略 |
第五节 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建立的时代背景 |
一、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建立的国际背景 |
二、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建立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
一、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的创建时期:1877—1917年 |
二、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的自立时期:1918—1945年 |
三、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的重建时期:1946—2003年 |
四、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的超越时期:2004年—现在 |
第三节 日本国立大学组织转型案例 |
一、 东京大学的组织转型之路 |
二、 京都大学的组织转型之路 |
第四节 日本国立大学制度改革的基本特征 |
一、 日本国立大学形成多重结构化的学术组织体系 |
二、 日本国立大学形成以学术权力为中心的治理逻辑 |
三、 日本国立大学形成育人的理性主义与办学的实用主义双重信念 |
第二章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的外部动力机制 |
第一节 教育审议会制度 |
一、 宪政背景下的日本审议会制度 |
二、 日本教育审议会制度的历史变迁 |
三、 日本教育审议会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主要特点 |
四、 审议会制度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二节 财政制度 |
一、 日本国立大学财政制度的基本内涵 |
二、 日本国立大学财政制度的历史演变 |
三、 案例:白川英树利用教官积算校费取得重要发现 |
四、 财政制度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三节 “科研费”制度 |
一、 日本大学科研经费体系中的“科研费”制度 |
二、 日本大学“科研费”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三、 案例: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组织转型与“科研费”制度 |
四、 “科研费”制度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四节 产学合作机制 |
一、 产学合作机制的基本内涵 |
二、 日本产学合作机制的历史嬗变 |
三、 案例:重视知识早期应用的铃木偶联反应 |
四、 产学合作机制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五节 科研定位战略 |
一、 大学科研定位战略的基本内涵 |
二、 日本大学科研定位“巴斯德象限”取向的历史发展 |
三、 日本大学科研定位“巴斯德象限”取向的历史成因 |
四、 案例:导电性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研究 |
五、 科研定位战略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六节 学会组织 |
一、 学会组织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
二、 日本学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以日本物理学会为案例 |
三、 学会组织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三章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的内部动力机制 |
第一节 治理机制 |
一、 大学治理机制的内涵与流变 |
二、 日本大学治理机制的历史变革 |
三、 治理机制设计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二节 讲座制 |
一、 大学讲座制的源与流 |
二、 日本国立大学讲座制的历史演进 |
三、 讲座制人才培养案例:以野依良治的受教育与被识别为例 |
四、 讲座制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三节 教学机制 |
一、 教学机制的基本内涵 |
二、 日本大学教学机制的历史演变 |
三、 具有日本特点的教学机制案例 |
四、 教学机制对师生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四节 教养教育制度 |
一、 日本大学教养教育形成之源 |
二、 日本大学教养教育制度的历史推演 |
三、 科学教养案例:福井谦一运用物理学方法解决化学难题 |
四、 教养教育制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五节 学科建设战略 |
一、 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 |
二、 日本大学教授层面学科建设战略:以物理学学科为案例 |
三、 日本大学学科建设战略与大学创新能力 |
第六节 国际化战略 |
一、 大学国际化的内涵与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 |
二、 日本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历史演化 |
三、 国际化进程中追赶战略案例:白川英树的国际合作研究 |
四、 国际化进程中建设自我国际中心案例:小柴昌俊的国际项目研究 |
五、 国际化战略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七节 大学文化发展逻辑 |
一、 作为世界文化一极的日本文化及其大学文化 |
二、 日本大学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 |
三、 日本大学文化发展逻辑的生成动力 |
四、 大学文化发展逻辑对大学创新能力的促进机制 |
第四章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内外部动力机制的统合 |
一、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内外部动力机制建构的基本特征 |
二、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动力机制形成的组织要素 |
三、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动力机制形成的权力要素 |
四、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动力机制形成的信念要素 |
五、 日本国立大学创新能力动力机制形成的历史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4)生物经济引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对生物经济的基本认识 |
1.1 生物经济产生的基础 |
1.1.1 生命科学的进展 |
1.1.2 生物技术的发展 |
1.1.3 生物产业的产生 |
1.2 生物经济的特征 |
1.2.1 创新性 |
1.2.2 三要素的密集性和四高一长性 |
1.2.3 关联性和渗透性 |
1.2.4 多样性和广泛性 |
1.2.5 依赖性 |
1.2.6 可持续性和发展的阶段性 |
1.3 生物经济遵循的基本法则 |
1.3.1 生物科技知识倍增法则 |
1.3.2 生物经济的全球化范围与研究对象的微小规模成反比法则 |
1.3.3 逐渐加速的垂直成长速度法则 |
1.3.4 生物经济资源可再生性法则 |
1.3.5 生物经济的“人本化”考核体系法则 |
1.4 生物经济的发展趋势 |
1.4.1 世界许多国家不断加大对生物科技研发投入力度 |
1.4.2 世界生物产品市场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
1.4.3 生物技术正在向工业领域拓展 |
1.4.4 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
1.4.5 生物产业由幼稚期进入成长期 |
1.4.6 生物经济的市场份额绝大部分仍来自于生物医药产业 |
1.4.7 生物产业投资向好 |
1.4.8 转基因产品在质疑反对中快速增长 |
1.4.9 生物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点 |
第2章 新型经济形态的生物经济 |
2.1 经济形态演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2.1.1 经济形态的理论分析 |
2.1.2 生物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关系 |
2.1.3 生物经济发展阶段及划分标准 |
2.2 新型经济形态的生物经济社会再生产过程分析 |
2.2.1 生物经济的生产 |
2.2.2 生物经济的交换 |
2.2.3 生物经济的分配 |
2.2.4 生物经济的消费 |
2.3 生物经济与其他新经济的关系 |
2.3.1 生物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
2.3.2 生物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
2.3.3 生物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
2.4 生物经济的作用及影响 |
2.4.1 生物经济的作用 |
2.4.2 生物经济的影响 |
第3章 国外生物经济发展实践 |
3.1 北美地区 |
3.1.1 美国 |
3.1.2 加拿大 |
3.2 欧洲地区 |
3.2.1 基本概况 |
3.2.2 各国概况 |
3.3 亚太地区 |
3.3.1 基本概况 |
3.3.2 各国概况 |
3.4 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 |
3.4.1 古巴 |
3.4.2 巴西 |
3.5 对国外生物经济发展的思考和总结 |
第4章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现状 |
4.1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概况 |
4.1.1 生物医药产销快速增长,效益大幅上升 |
4.1.2 生物农业平稳增长 |
4.1.3 生物能源产销平稳 |
4.1.4 生物制造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
4.1.5 生物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形成 |
4.1.6 投资增长强劲,发展后劲较足 |
4.1.7 国际化步伐加快,出现新的亮点 |
4.1.8 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发展,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
4.2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基础分析 |
4.2.1 科技基础 |
4.2.2 人才基础 |
4.2.3 丰厚的资源基础 |
4.2.4 广阔的市场基础 |
4.2.5 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 |
4.3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4.3.1 生物产业政策问题 |
4.3.2 法律、法规保护体系没有建立 |
4.3.3 体制、制度的缺陷 |
4.3.4 对知识产权制度和标准化战略认识薄弱 |
4.3.5 生物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 |
4.3.6 产业化运行机制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 |
4.3.7 生物科技人力资源短缺 |
4.3.8 金融创新不足,风险投资短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比例失调 |
4.3.9 税收等政策不合理,生物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欠佳 |
4.3.10 产业规模小、企业效益差,出口水平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
4.3.11 政出多门,生物产业领导部门设置有待商榷 |
4.3.12 市场机制失灵,宏观调控不利,市场环境有待完善 |
4.3.13 统计工作滞后 |
4.3.14 国家生物安全体系不健全 |
第5章 生物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
5.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5.1.1 理论性 |
5.1.2 多目标性 |
5.1.3 系统性 |
5.1.4 科学性 |
5.1.5 可操作性 |
5.1.6 可比性 |
5.2 生物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5.2.1 生物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5.2.2 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说明和分析 |
5.3 生物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5.3.1 生物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模型构建 |
5.3.2 实证分析 |
第6章 我国生物经济的发展模式 |
6.1 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发展模式 |
6.1.1 工业化和生物产业化同步发展 |
6.1.2 生物经济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发展 |
6.2 高原山区沟域发展模式 |
6.2.1 高原模式 |
6.2.2 发展沟域经济,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生物产业的模式 |
6.3 并购、合作发展模式 |
6.3.1 国际企业并购、合作情况 |
6.3.2 我国生物企业并购、合作情况 |
6.3.3 企业并购合作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
6.3.4 全球金融危机加速了并购合作步伐 |
6.4 生物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6.4.1 实行集聚化是生物经济发展的最显着的特征 |
6.4.2 生物产业集群的二个模式 |
6.4.3 我国生物产业聚集式发展的意义 |
6.5 以价值链为核心的网状和条状集聚模式 |
6.6 产、学、研、官、金相结合发展模式 |
6.6.1 企业带动的产、学、研、官、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6.6.2 技术先导型的学、研、产、官、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6.6.3 政府主导型的官、产、学、研、金相结合发展的模式 |
6.7 “分散-集中式”—公司+科研+政府+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
6.8 国际合作发展模式 |
6.9 我国生物技术自主创新模式 |
6.9.1 细胞经济模式是自主创新的基础性模式 |
6.9.2 生物技术平台资源共享模式是自主创新的战略性模式 |
6.9.3 加强原始创新发展生物农业的模式 |
6.9.4 加强集成创新,全面开发产业链,生物质资源多级生物利用、大循环模式 |
6.9.5 生物医药引进吸收再创新,优先研发非专利药的发展模式 |
6.10 大型跨国生物公司及生物技术创业公司发展模式 |
6.10.1 美欧大型跨国生物公司创新模式 |
6.10.2 美欧生物技术创业公司发展的基本模式 |
第7章 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
7.1 生物产业立国战略 |
7.1.1 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生物产业政策体系的必要性 |
7.1.2 制定我国生物产业政策的建议 |
7.2 体制创新战略 |
7.2.1 根据生物经济特征和成长规律,切实形成有利于加快产业发展的体制和制度 |
7.2.2 创新所有制结构 |
7.2.3 创新分配机制和制度创新 |
7.3 技术创新战略 |
7.3.1 实施“高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实践行动,创写“中国模式”新篇章 |
7.3.2 实施“创新体系建设”行动,构筑国际一流生物技术创新体系 |
7.3.3 实施“企业创新引导”行动,加速技术创新主体的转变 |
7.3.4 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加速原始创新 |
7.3.5 实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行动,加强自主创新 |
7.3.6 实施“创新支撑保证体系建设”行动,建立完善的创新支撑保证体系 |
7.4 知识产权、标准化战略 |
7.5 人才战略 |
7.5.1 推进科技人才制度创新 |
7.5.2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7.5.3 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
7.5.4 进一步加大对海外优秀留学人员的吸引力度 |
7.5.5 发展生物经济,开辟科技人员与大学生创业、就业途径 |
7.6 资金战略 |
7.6.1 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汲取国际金融风暴的教训,做好我国的金融创新工作 |
7.6.2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7.6.3 改善银行信贷支持,创新生物产业发展融资模式,搭建多种形式融资平台 |
7.6.4 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
7.6.5 建立风险投资渠道,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业 |
7.7 生物资源保护战略 |
7.8 国际化战略 |
7.9 其他对策建议 |
7.9.1 制定税收优惠等政策 |
7.9.2 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一规划,促进生物产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
7.9.3 优化管理基础,加强统计工作 |
7.9.4 优化国民教育,举国各界同心合力,积极营造生物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代谢综合征肾损害诊治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MS可能引起的肾损害 |
1. 肥胖相关性肾病: |
2. 糖尿病肾病: |
3. 高血压肾损害: |
4. 其他: |
三、MS肾损害的防治 |
(6)海南生态药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背景及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问题的背景——国内外医药产业面临的困境 |
1.1.3 解决问题的机遇——生物科技革命时代正在来临 |
1.1.4 加快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
1.2 生态产业革命与生态经济的发展 |
1.2.1 生态型工业 |
1.2.2 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的比较 |
1.2.3 产业生态学的复合型经济 |
1.2.4 建设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 |
1.3 生态药业的定位与理论基础 |
1.3.1 生态药业的概念和内涵 |
1.3.2 生态药业的理论基础 |
1.3.3 发展生态药业和循环经济的关系 |
1.3.4 加强生态药业发展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2章 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
2.1 国际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 |
2.1.1 国际医药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
2.1.2 国际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2.2 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 |
2.2.1 中国医药产业的总体概况和发展前景 |
2.2.2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2.2.3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天然与生态结合是国际医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
2.3.1 天然疗法和天然药物广泛应用是医药科学发展未来之路 |
2.3.2 中药是国际社会天然疗法的主体 |
2.3.3 前景无限的生物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 |
2.3.4 “向海洋要药”——人类医药科技的新选择 |
第3章 生态药业的产业的定位及其关联理论分析 |
3.1 生态药业的产业定位 |
3.1.1 有关产业结构一般理论和分析 |
3.1.2 生态药业的产业定位 |
3.2 生态药业定位与结构调整优化 |
3.2.1 生态药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目标 |
3.2.2 产业定位与结构优化面临的问题 |
3.3 生态药业的结构优化 |
3.3.1 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
3.3.2 产业关联程度与产业结构优化 |
3.4 生态药业产业升级的模式与机制 |
3.4.1 传统医药产业升级的模式 |
3.4.2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及其特点 |
3.4.3 生态药业的升级机制 |
3.5 生态药业与关联产业分析 |
3.5.1 有关产业关联理论要点 |
3.5.2 产业关联的形态特征 |
3.5.3 与生态药业相关联产业 |
第4章 生态药业计量经济模型及其实证分析 |
4.1 构建生态药业计量经济模型的涵义 |
4.1.1 天然药材资源支持能力的计量经济分析 |
4.1.2 生态环境支持能力的计量经济分析 |
4.1.3 社会相关支持能力计量经济分析 |
4.1.4 医药经济支持能力的计量经济分析 |
4.2 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药业综合评价模型 |
4.3 以海南省为例进行生态药业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
4.3.1 权重(系数)的确定 |
4.3.2 数据的录入 |
4.3.3 分析结果 |
第5章 生态药业区域分布与发展比较 |
5.1 中药产业资源概况 |
5.1.1 中药资源蕴藏量概况 |
5.1.2 中药资源区域分布状况 |
5.1.3 海洋药物资源状况 |
5.2 生态药业区域发展的指向 |
5.2.1 资源指向 |
5.2.2 技术及工业指向 |
5.2.3 金融资本指向 |
5.2.4 信息贸易指向 |
5.3 最具潜质条件的6 省区生态中药产业发展状况比较 |
5.3.1 云南省 |
5.3.2 贵州省 |
5.3.3 四川省 |
5.3.4 广西自治区 |
5.3.5 广东省 |
5.3.6 吉林省 |
5.4 生态药业发展方向及关键选择 |
5.4.1 现阶段生态药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
5.4.2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
5.4.3 建设生态药业科技园区是未来实践的关键 |
第6章 生态药业示范区域的最佳选择——海南 |
6.1 海南生态药业发展的相关条件 |
6.1.1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
6.1.2 别具一格的人文社会环境 |
6.1.3 独具特色的天然药材资源 |
6.1.4 异军突起的医药产业 |
6.2 海南发展生态药业的几个突破口 |
6.2.1 着力推动地产中药材产业化 |
6.2.2 加快发展现代药物制剂工业 |
6.2.3 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多肽类生物制药基地 |
6.2.4 加强海洋药物研发 |
6.2.5 做大做强保健品产业 |
6.2.6 开发利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用药——黎药苗药 |
6.3 海南发展生态药业的四大基础条件 |
6.3.1 生态环境基础 |
6.3.2 政策法规基础 |
6.3.3 管理体制基础 |
6.3.4 产业发展基础 |
第7章 海南生态药业的战略构想与目标 |
7.1 生态药业是海南发展医药产业的创新模式 |
7.2 海南生态药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
7.2.1 发展海南生态药业的指导思想 |
7.2.2 海南发展生态药业的总体思路 |
7.3 海南“十一五”期间发展生态药业的战略目标 |
7.3.1 成长目标 |
7.3.2 功能目标 |
7.3.3 生态目标 |
第8章 海南生态药业的创新模式设计 |
8.1 整体建设模式 |
8.1.1 基础层面―在全省范围内发展生态药业 |
8.1.2 中坚层面―把海口药谷等园区建设成为生态药业科技园区 |
8.1.3 高端闪亮点——建设生态型药厂和认证生态型产品 |
8.2 海口生态药业示范园区初步设计 |
8.2.1 海口生态医药工业园区定位及设计指导原则 |
8.2.2 园区规划建设的内容 |
8.2.3 园区规划技术概要 |
第9章 海南生态药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与重点 |
9.1 海南发展生态药业的产业结构 |
9.1.1 着力发展新型化学制剂、现代中药产业与海洋创新药物三条产业带 |
9.1.2 以打造药业生产航母为目标,构建产业化体系,发展外向型经济 |
9.1.3 发展新剂型、新工艺,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药物研究体系 |
9.1.4 优化产业结构,扶持骨干型医药企业 |
9.2 海南省发展生态药业的产业布局 |
9.2.1 在海口、琼海、澄迈等地区建立海南省医药工业产业基地和药物研发基地 |
9.2.2 在中部地区建立海南中药材现代化科技(种植)产业基地 |
9.2.3 在三亚地区建立海南省海洋药物研发基地 |
9.2.4 构建西部地区医药原料药基地 |
9.3 重点支持南药、黎药产业发展 |
9.3.1 建立三个中心,构建创新平台 |
9.3.2 建立三级阶梯的南药产业现代化 GAP 种植基地 |
9.3.3 整合资源,建立现代中药生产体系 |
9.3.4 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
9.3.5 加速现代中药产品的创新研究 |
9.4 重视开发海洋生物药物 |
9.4.1 做好海洋药物开发的规划工作 |
9.4.2 大力发展海洋生物技术 |
9.4.3 整合资源,推动海洋药物研发及产业化 |
9.5 侧重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
第10章 构建海南生态药业政策保障体系 |
10.1 部分省市发展医药产业的政策概述 |
10.1.1 制定相关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10.1.2 成立组织机构,统一加强对医药产业发展的领导 |
10.1.3 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系统 |
10.1.4 建立有利于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10.1.5 推动医药产业技术创新 |
10.1.6 建立健全医药产业服务体系 |
10.2 海南发展生态药业的政策选择 |
10.2.1 通过立法营造发展生态药业的大环境 |
10.2.2 成立组织机构,加强对发展生态药业的领导和指导 |
10.2.3 科学编制发展海南生态药业中长期规划 |
10.2.4 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 |
10.2.5 制定并实施各项优惠政策 |
10.2.6 建立医药产品技术创新体系 |
10.2.7 加快医药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
10.2.8 营建发展海南生态药业的服务体系 |
第11章 结论 |
11.1 主要结论 |
11.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案例:海南定安县塔岭生态药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研究等学术活动和发表的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7)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
二、 提高人口质量的思想 |
三、 重视人口统计的思想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思想 |
一、 晚清至五四的人口思想 |
二、 欧美节育之风与桑格夫人访华 |
三、 五四以后的节育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1949-1961年) |
第一节 现实与要求:计划生育提出的起点(1949-1953)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计划生育的缺失 |
二、 计划生育呼之欲出 |
第二节 政策与宣传:计划生育起步的双翼(1954-1957) |
一、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 |
二、 计划生育的初步开展 |
第三节 论争与批判:计划生育发展的歧路(1958-1961) |
一、 计划生育指导思想的反复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艰难行进 |
第三章 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1962-1970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的再度兴起(1962-1965) |
一、 计划生育工作环境的重启 |
二、 计划生育实践的举步 |
第二节 计划生育陷于停顿(1966-1970) |
一、 口头上:“要注意计划生育” |
二、 实际上:计划生育陷于停顿 |
第四章 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1971-1978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体制初成 |
一、 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二、 组织机构的恢复和成立 |
三、 计生药具的生产和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在城乡的全面推行 |
一、 计划生育的全面推行 |
二、 人口科学研究的复苏 |
第五章 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1979-1991年)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开始成为基本国策(1979-1984) |
一、 生育政策的导向与调适 |
二、 组织机构的日趋健全 |
三、 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1985-1991) |
一、 计划生育体制走向完备 |
二、 制度化运作下计生工作的开展 |
第六章 计划生育的新形势与新探索(1992年至今)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育政策与体制建设 |
一、 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
二、 计生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探索 |
一、 工作新内容:优质服务 |
二、 农村:村级自治 |
三、 城市:社区计划生育 |
四、 发展道路:综合治理 |
第七章 中国计划生育的地方差异与法制化道路 |
第一节 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上的差异 |
一、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
二、 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工作 |
三、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
四、 计划生育的其他差别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 |
一、 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及相关法律 |
二、 计划生育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 |
三、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出台 |
第八章 计划生育与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计划生育与家庭 |
一、 计划生育与妇女 |
二、 计划生育与儿童 |
三、 计划生育与老人 |
四、 计划生育与家庭发展 |
第二节 计划生育与可持续发展 |
一、 计划生育与经济发展 |
二、 计划生育与生态环境 |
三、 计划生育与人口发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社会心态 |
一、 城镇生育观念的变迁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初成 |
二、 农村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 |
第一节 各国生育政策及生育现状比较 |
一、 生育政策比较 |
二、 生育现状比较 |
第二节 计划生育的中外交往与合作 |
一、 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合作 |
二、 双边及多边国际交往与合作 |
三、 参与其它国际人口活动 |
第三节 中国计划生育的国际评价 |
一、 国际舆论 |
二、 国际人口奖 |
结语 |
第一节 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得失分析 |
一、 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 |
二、 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 |
三、 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战略性前瞻与预测:路在何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49-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增率、总和生育率、总人口一览表 |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
后记 |
(8)应重视及加强对代谢综合征肾损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MS的诊断标准 |
2 MS引起的肾损害 |
(10)企业并购后整合:基于核心能力的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论文研究框架 |
四、 论文主要创新尝试 |
五、 致谢及声明 |
第一章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回顾 |
一、 企业战略理论 |
二、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回顾 |
第二章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与整合 |
一、 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育 |
二、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决策 |
三、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后整合:如何创造价值? |
第三章 企业并购绩效与失败因素分析 |
一、 相关研究回顾 |
二、 中国企业并购失败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人力资源整合 |
一、 基于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整合 |
二、 能力保护之一:人力资源危机管理 |
三、 能力保护之二:关键员工的保留 |
四、 能力保护与转移:整合高级管理人员 |
五、 裁员问题 |
六、 案例:以并购促发展--思科的并购整合艺术 |
第五章 文化整合(一) |
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
二、 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 |
三、 企业文化与并购绩效及目标选择 |
四、 并购后文化冲突与冲突管理 |
第六章 文化整合(二) |
一、 文化整合的模式选择 |
二、 基于核心能力的文化整合: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 |
三、 文化整合的过程与方法 |
第七章 组织机制整合 |
一、 组织机制整合与核心能力 |
二、 组织冲突分析 |
三、 组织制度整合 |
四、 组织结构整合 |
五、 组织机制整合的几个原则 |
第八章 技术和研发整合 |
一、 核心技术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二、 基于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并购 |
三、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后技术和研发整合 |
四、 知识管理与技术整合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一、 总结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德国柏林2003年世界肾脏病大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上海医药报刊与西医知识传播(1927~1937)[D]. 刘梦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尿exosomes的提取和鉴定及其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D]. 谷东风.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1)
- [3]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 ——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D]. 丁建洋. 南京大学, 2013(08)
- [4]生物经济引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初探[D]. 李嘉. 吉林大学, 2010(05)
- [5]代谢综合征肾损害诊治新进展[J]. 程虹,谌贻璞. 北京医学, 2010(04)
- [6]海南生态药业发展模式研究[D]. 曾渝. 上海交通大学, 2006(02)
- [7]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4(03)
- [8]应重视及加强对代谢综合征肾损害的研究[J]. 谌贻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12)
- [9]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进行体能锻炼的研究进展[J]. 张东亮,王质刚. 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 2004(05)
- [10]企业并购后整合:基于核心能力的观点[D]. 胡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