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电视台与舆论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庆[1](2021)在《CBS地方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转型路径优化:舆论引导下的内容生产》文中研究说明
王浩[2](2020)在《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与改革》文中认为1983年3月至4月第十一次全国电视工作会议于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建设策略。会议指出除中央、各省、直辖市可以开办电视台之外,其余条件允许的各市、县、盟等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需要,自主研判,开办电视台。地市级电视媒体迅速抓住机遇,迈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目前,全国地市级电视媒体数量已有360余家,电视节目套数超过2000套。但占据了我国电视行业半壁江山的地市级电视媒体正处于发展的瓶颈当中,地市级电视媒体纵向受到省级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的多重冲击,横向受新媒体特别是短视频媒体的挤压。随着央视和省级卫视开始大规模投入制作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网站,如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也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开始制作网络电视剧和网络综艺节目,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断地拓宽,审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而地市级电视媒体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节目理念和制作模式,观众大规模流向新媒体平台和中央电视台或省级卫视,地市级电视媒体正处于逐渐被边缘化的境地。本文作为安徽省地方主流媒体发展情况调查研究之一,以安徽省各地市级电视媒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各个地市级电视媒体与其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等形式对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现状的整体分析。与此同时,通过对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近三年收入来源及创收方式的变化、频道种类、内部人员结构、体制机制改革举措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运用图表的表现方式对所获得的的各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以此更加直观得反映出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近三年的变化趋势,从而得出我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各地市级电视媒体目前的发展现状一般与当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有一定联系。近几年,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加深,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实现互补短板、优势结合,不断加强传统媒体在各类媒体平台对主流舆论的引导能力,而地市级电视媒体与本地民生密切相关,与当地居民有着不可替代的接近性,是主流媒体重拾话语权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如何建设好自身的新媒体矩阵,与当地新媒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重拾话语权,深耕当地民生,做好政府服务,通过自身的新媒体矩阵将本地内容推送到每一个潜在的目标用户,在本地夺取话语权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本文对此展开研究,以期解决我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经营策略,突破当前省内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的瓶颈。
郜方雨[3](2020)在《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调查报告 ——以B市电视台为例》文中提出作为我国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电视媒体公共服务职能地提升和完善影响着整体社会服务体系的进程,而城市电视台作为电视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公共服务职能地履行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电视台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政府传播机构,具有政府单位属性,在其服务区域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辐射的服务对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紧密联系社会公众和政府间的关系,在社会群众的日常信息接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城市电视台在具体的公共服务行为中有哪些表现,是否存在不足,不足背后的原因都是提升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次调查报告以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具体问题和背后原因为探究目标,运用了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内容分析法以及个案分析法等方法,以B市电视台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和发现其公共服务职能履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B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履行不足的形成原因。通过调查和分析研究,首先界定了公共服务和电视公共服务职能的概念,明确了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内容,梳理了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途径,解析了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重要意义。再次,明确了 B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和意义,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舆论监督、媒体人道德四个方面列举了其公共服务履行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最后从政府政策、经营体制、人才资源、媒介冲击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履行问题出现的原因。
宣梦迪[4](2020)在《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台媒体融合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革新了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21世纪以来,“电视消亡论”开始甚嚣尘上。2017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总收入1518.75亿元,同比下降1.84%,这是近年来广播电视广告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1]。为改善传统媒体的生存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央主要传统媒体带头,全国各地传统媒体都在积极摸索和打造以“中央厨房”模式为代表的全媒体平台。目前国内学者主要聚焦于中央及省级电视台媒体融合,对地市级电视媒体新媒体建设的研究成果较少。安徽省毗邻长三角地区,但出于长三角边缘地带,导致经济落后于周边的上海、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人才也因虹吸效应大量流失。因此相较这些发达地区而言,安徽存在传播理念滞后、人才缺口大等问题,与上海、浙江及江苏的地市级电视媒体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马太效应,即这些地区的地市级电视媒体越来越强,而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越来越弱。本文以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台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为主,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发、比较研究法及数据分析法为辅的研究方法,研究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媒体融合现状。以期通过此次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的新媒体转型提供切实可靠的发展路径参考,并为日后学界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孟浈浈[5](2020)在《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俄媒体合作与国际舆论话语权构建研究》(17ZDA289)其中的内容之一。旨在探讨与分析中俄战略伙伴背景下两国媒介开展合作的基础、障碍与解决对策。论文由四个核心内容组成,甄别相关概念,探讨中俄媒体合作基础与合作依据,分析两国媒体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第一部分借助跨学科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国际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知识,对中俄媒体合作基础及障碍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两国媒体的合作背景、目的与意义,政治、经济与社会基础,以及可借助的区域性组织平台。此外,还运用系统分析法,深刻剖析了中俄媒体合作与国际传媒格局、两国政治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交流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第三部分重点梳理中俄媒体合作发展历程,两国政府、业界及学界之间已建立起的媒体合作交流机制,并对两国媒体合作的现状进行系统总结。第四部分使用比较研究法,分析中俄在媒介体制、媒介政策、媒介技术及受众语言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俄媒体开展合作具有比较稳固的基础与广阔的空间,但是,两国媒体开展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合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障碍,这就需要两国政府及其他合作实体不断采取创新性、建设性的解决办法。
刘珊[6](2020)在《责任政府视角下中国电视问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责任政府是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诉求。责任政府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又是一种对政府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责任政府的建构包含理念建构、能力建构和制度建构,在制度建构方面,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是确保政府积极履行责任的重要保障。作为“政府—媒体—民众”三方直接互动沟通、交流平台,电视问政已然成为中国不可忽视的政治传播现象。电视问政起源于上世纪末开创的广播问政,并在发展过程中演变出基于地方治理、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交流宣导型、沟通协商型、监督问责型三类电视问政节目,其中监督问责型电视问政节目作为行政问责和社会监督的创新形式,在我国各省(市)形成了广泛、持续的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氛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国内电视问政的发展基础、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进行回顾,通过对全国各省(市)电视问政进行逐一检索和梳理,对我国电视问政整体概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监督问责型、沟通协商型、交流宣导型电视问政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基于责任政府视角对电视问政成效、现存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当前时代背景对电视问政的完善提出建议。
于蕾[7](2020)在《我国藏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提出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中央作出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重大部署,全国各地开展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我国藏族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受到民族因素的限制,在藏族地区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难度更大,藏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不仅影响着当地县级媒体的发展,更关乎藏族地区的稳定发展与长治久安,藏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十分关键。目前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已走在了整个藏区的前沿,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通过本次对甘孜州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研究,为我国其他藏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借鉴和意见参考。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甘孜藏族自治州当地政府和受众的媒体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前往甘孜州融媒体中心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当地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甘孜州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情况,并基于三圈理论对甘孜州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进行逐步分析总结。研究发现目前甘孜州县级融媒体支持圈存在不足:藏区基础条件较弱、体制改革有限融媒体思维缺乏、宣传推广不到位;能力圈也存在问题:内容生产和服务能力不足、语言问题突出、专业人才匮乏、平台建设不足、经营创收能力有限;而现有的支持圈和能力圈无法支撑起价值圈:宣传价值有限、服务价值不足并且社会治理价值缺失。最后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提出藏区县级融媒体中心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要抓住藏族特色,通过提高藏语传播比例、注重藏族意见领袖的作用和合理利用藏族节日进行传播增强支持圈;2.以互联网的用户、平台、内容、服务和创新思维提升能力圈;3.在社会传播视阈下提出了通过线上线下推广、重视群体、打破传播圈层的方式实现宣传价值圈;4.在社会治理视阈下通过连接县级融媒体与政府和整合社会资源的方式共建社会治理价值圈;5.通过开通国际社交账号并重视对外传播讲好藏区故事增强外宣价值圈,增强信息传播的国际影响力。
张学霞[8](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认为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窦金启[9](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指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丁美玲(DINH MY LINH)[10](2019)在《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初,在全球合作共赢大趋势的影响下,各国影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与时俱进提出了“走出去”的影视战略。在此战略的引导下,中国影视从内容和技术形式上都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使得海外观众再次被中国影视的魅力所征服。越南作为中国邻邦,且两国关系历来友好,加上越南在新世纪提出了促进“融入国际文化”的策略,使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中国影视如何“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作为一位越南留学生,对此我感受颇深。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影视投资“精品”制作与搭建网络传播平台,在越南引起了观赏中国影视的新潮流。我们在通过“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接受”的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发现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观看选择模式主要有“发散效应”、“明星效应”、“舆论效应”等几种。相比之下,电视剧比电影的传播与接受效果更明显一些。对此,本文从传播学中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中国影视的传播与接受实践作了符号学分析。除了绪论和结语,具体分为五章:一是描述21世纪新时代下影视发展的大背景,诸如世界各国影视合作交流共赢、新媒体飞速发展、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二是基于时代的变迁,梳理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全面的艺术革新,包括西方格式化的创作、精品大制作的推进、视觉效应与画面刺激感的加强等。一方面,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更加关注当代人的心理问题和人对命运的主动权问题,但另一面看又多少忽视了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从中反映出21世纪中国影视的一种新追求,从原来的人物心理演绎向特效画面感转移。三是考察发生变革了的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如何被接受。具体从播放形式、影视作品的组成要素以及审美观三大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1世纪初中国影视改变了越南观众对上世纪中国影视的原有印象。四是进一步探索人们在行为层面上的接受,同时揭示这些年越南人在精神文化、经济生活方面的改变,从中描绘出社会文化在新时代变化的全景。五是考察中国影视承载的深层的价值观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效果,按照霍尔“编码/解码”理论分析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解读方式与接受效果,以此推断中国影视业传播与发展的前景。
二、地方电视台与舆论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方电视台与舆论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2)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与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来源及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综述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一章 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经营历程 |
第一节 “四级办电视”下的中国地市级电视媒体 |
第二节 新媒体冲击下的地市级电视媒体 |
第二章 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现状及困境 |
第一节 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现状 |
一、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管理体制 |
二、复杂多变的人员结构 |
三、亟需整合的频道资源 |
四、收效甚微的财政补助 |
五、难以为继的收支失衡 |
六、日益收效的新媒体矩阵 |
第二节 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瓶颈 |
一、体制矛盾制约改革 |
二、人员结构矛盾复杂 |
三、创收矛盾制约发展 |
第三章 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改革举措 |
第一节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电视媒体市场活力 |
一、加快成立融媒体集团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
二、实行彻底的“双轨制” |
三、加强区域协作取长补短 |
第二节 收入多样化 |
一、继续加大财政支持 |
二、优化产业结构 |
三、广告重心转移 |
第三节 积极介入数字领域丰富表现形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调查报告 ——以B市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调查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概述 |
2.1 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概念界定 |
2.1.1 公共服务的界定 |
2.1.2 电视公共服务 |
2.1.3 电视媒体建设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
2.2 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内容 |
2.2.1 传播信息 |
2.2.2 媒体监督 |
2.2.3 普及教育 |
2.2.4 提供娱乐 |
2.3 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实施途径 |
2.3.1 以建设服务型媒体促进城市发展 |
2.3.2 以倡导公共理性化解城市危机 |
2.3.3 以构筑公共文化增强城市凝聚力 |
2.4 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意义 |
2.4.1 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环节 |
2.4.2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
2.4.3 城市电视台自身的服务优势 |
第三章 B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
3.1 B市电视台的基本情况 |
3.2 服务内容同质化 |
3.3 服务方式单一化 |
3.4 舆论监督失语化 |
3.5 媒体人伦理失范化 |
3.6 媒介融合低度化 |
3.7 小结 |
第四章 B市电视合公共服务职能履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政府政策方面 |
4.1.1 维护政府需求 |
4.1.2 内部政策束缚 |
4.2 经营管理方面 |
4.2.1 沿袭体制管理模式 |
4.2.2 经营来源依靠广告 |
4.3 人力资源方面 |
4.3.1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
4.3.2 人才结构不合理 |
4.4 异质媒体冲击 |
4.4.1 话语权被超越 |
4.4.2 媒体边界消解 |
4.4.3 议程设置能力削弱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一、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台媒体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一、外部环境 |
二、内部环境 |
三、地方发展层面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
二、国内传统电视媒体转型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深度访谈法 |
二、文献分析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五、数据分析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电视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
第一节 电视媒介的特性 |
一、强制接收无互动 |
二、单向传播无反馈 |
三、制度制约转身慢 |
第二节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传播模式 |
一、新传播模式的特点 |
二、新传播模式的短板 |
第三节 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
二、电视媒体组织融合发展的内部环境 |
第四节 电视媒体组织融合发展模式 |
一、国内电视媒体组织融合发展历程 |
二、当前国内电视媒体组织融合模式 |
第三章 安徽省内地市级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省内地市级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一、省内地市级电视媒体改革个案分析 |
二、省内地市级电视媒体新媒体平台建设成果分析 |
第四章 安徽省地市电视台融合发展的障碍与问题 |
第一节 安徽省地市电视台融合发展的障碍 |
一、新旧思想冲突 |
二、内部体制限制发展 |
三、经济发展受限 |
四、利益冲突难以处理 |
五、设备更新难 |
第二节 安徽省地市电视台融合发展的问题 |
一、经营发展层面 |
二、事业发展层面 |
三、队伍建设层面 |
第五章 安徽省地级市电视媒体融合发展设想 |
第一节 媒体层面 |
一、利用优势打造精品传播平台 |
二、建立互联网思维,移动优先发展 |
三、传统媒体联合发展 |
四、探索“新闻+服务”模式 |
第二节 政府层面 |
一、加强顶层设计 |
二、完善立法,保护新闻作品的着作权 |
三、区分业务形态,落实“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
四、强调党媒姓党,加快媒介融合,守住舆论高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节 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概念 |
一、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
二、战略伙伴关系价值 |
三、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特征 |
(一)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 |
(二)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特征 |
第二节 中俄媒体合作基础概念 |
一、合作基础内涵 |
二、中俄媒体合作基础界定 |
三、中俄媒体合作基础特征 |
第三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概念 |
一、合作障碍内涵 |
二、中俄媒体合作障碍界定 |
三、中俄媒体合作障碍特征 |
第二章 中俄媒体合作基础 |
第一节 两国媒体合作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合作背景 |
(一)不平衡的国际传播格局 |
(二)相似的国际舆论环境 |
(三)合作维度拓宽,合作程度深化 |
二、合作目的 |
(一)促进文化互鉴,深化民心相通 |
(二)提供信息支持,促进经贸发展 |
(三)提升国际话语权,创造立体声效应 |
三、合作意义 |
(一)增强政治互信,保持两国关系友好态势 |
(二)展现全面立体信息,矫正片面国家形象 |
(三)扭转马太效应,构建国际信息与传播新秩序 |
第二节 两国媒体合作基础类型 |
一、政治基础 |
(一)政治互信程度加深 |
(二)政策趋向一致 |
(三)媒体合作政策支持 |
二、经济基础 |
(一)宏观经济态势良好 |
(二)后续资金支持良好 |
三、社会基础 |
(一)民意基础扎实 |
(二)互相吸引力提升 |
(三)互联网发展规模扩大 |
第三节 两国媒体合作平台 |
一、上海合作组织 |
(一)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概况 |
(二)“大舞台”唱响中俄媒体合作“大戏” |
二、“金砖五国”组织 |
(一)“金砖五国”组织发展概况 |
(二)“金砖五国”框架下的中俄媒体合作机制 |
三、“一带一盟” |
(一)“一带一盟”创立历程 |
(二)“一带一盟”战略对接中的媒体使命 |
第三章 中俄媒体合作现状 |
第一节 中俄媒体交往与合作 |
一、两国媒体交往大事记 |
(一)中俄媒体接触期 |
(二)中俄媒体合作规范期 |
(三)中俄媒体合作扩展期 |
(四)中俄媒体合作繁荣期 |
二、两国媒体交流平台 |
(一)中俄媒体合作论坛 |
(二)中俄电视合作论坛 |
(三)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媒体定期交流活动 |
(四)中俄网络媒体论坛 |
三、两国媒体合作现状 |
(一)合作内容丰富,但领域失衡 |
(二)交流平台不断发展,但仍有待完善 |
(三)垂直性、立体化与健全化的合作模式尚未完全建立 |
第二节 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 |
一、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概述 |
二、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性质 |
(一)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的副总理级官方组织 |
(二)一个能够自我完善、不断升级的灵活性组织 |
(三)致力于促进中俄人文各领域合作机制性组织 |
三、中俄媒体合作分委会的责任与使命 |
(一)为中俄媒体合作引领方向 |
(二)为中俄媒体合作提供平台 |
第三节 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一、设立背景 |
二、运行机制与责任 |
三、发展历程与成效 |
第四章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与对策 |
第一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分析 |
一、两国媒介体制不同 |
(一)媒介体制含义 |
(二)两国媒介体制存在差异 |
二、两国媒介政策不同 |
(一)媒介政策概念 |
(二)两国媒介政策存在差异 |
三、两国媒介技术不同 |
(一)媒介技术内涵 |
(二)两国媒介技术存在不同 |
四、两国受众语言不同 |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二)中俄语言存在差异 |
第二节 中俄媒体合作障碍消解对策 |
一、两国媒介体制上求同存异 |
二、两国媒介政策上互学互鉴 |
三、两国媒介技术上创新求同 |
四、两国联合培养多语种新闻传播人才 |
五、两国联手应对国际网络犯罪与舆论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辞 |
(6)责任政府视角下中国电视问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电视问政的国内外研究回顾 |
2.1.1 国内电视问政研究概况 |
2.1.2 电视问政的概念及类型 |
2.1.3 关于电视问政的作用及意义 |
2.1.4 关于电视问政的问题与展望 |
2.1.5 国外关于政治类电视节目的研究 |
2.2 关于责任政府的国内外研究回顾 |
2.2.1 国内责任政府研究概况 |
2.2.2 关于责任政府的概念界定 |
2.2.3 关于责任政府的基本内涵 |
2.2.4 关于责任政府的建构路径 |
2.3 文献评述 |
3 中国电视问政发展概况 |
3.1 电视问政发展基础 |
3.1.1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 |
3.1.2 责任政府制度体系 |
3.1.3 广播问政实践探索基础 |
3.2 电视问政发展阶段 |
3.2.1 初创期(2000—2009年) |
3.2.2 发展期(2010年—2015年) |
3.2.3 繁荣期(2016年至今) |
3.3 电视问政发展现状 |
3.3.1 各省市电视问政开办概况 |
3.3.2 电视问政周期及持续性 |
3.3.3 主办单位及问政对象 |
3.4 电视问政类型概况 |
3.4.1 监督问责型电视问政——以山东省《问政山东》为例 |
3.4.2 沟通协商型电视问政——以杭州市《我们圆桌会》为例 |
3.4.3 交流宣导型电视问政——以景洪市《电视问政》、香港《议事论事》为例 |
3.5 电视问政对责任政府建设的积极意义 |
3.5.1 明确政府权责职能 |
3.5.2 拓展政民直接沟通 |
3.5.3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
3.5.4 强化公众参与监督 |
4 责任政府视角下电视问政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
4.1 电视问政现存问题 |
4.1.1 电视问政类型单一 |
4.1.2 问政对象存在局限性 |
4.1.3 问政主体参与性较低 |
4.1.4 问政议题缺乏及时回应性 |
4.1.5 问政缺乏制度化建构 |
4.2 时代背景下电视问政功能定位 |
4.2.1 政民间理性沟通对话平台 |
4.2.2 地方治理多元主体互动平台 |
4.2.3 内外部监督问责联动平台 |
4.3 电视问政完善方向与实现路径 |
4.3.1 明确电视问政定位,丰富问政形式 |
4.3.2 拓展问政客体范围,分层设置议题 |
4.3.3 联动全媒体问政,完善公众参与 |
4.3.4 推进制度建构,实现问政长效化 |
5 结语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1 国内部分省(市)代表性广播问政节目摘录 |
表2 全国各省(市)电视问政一览表 |
(7)我国藏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媒体融合研究现状 |
1.2.2 县级融媒体研究现状 |
1.2.3 藏区媒体传播研究现状 |
1.2.4 综述小结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理论支撑 |
1.5.1 媒介规范理论 |
1.5.2 议程设置理论 |
1.5.3 使用与满足理论 |
1.5.4 三圈理论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甘孜州县级融媒体媒介生态环境分析 |
2.1 我国藏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概述 |
2.1.1 西藏自治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 |
2.1.2 四川藏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 |
2.1.3 青海藏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 |
2.1.4 云南迪庆藏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 |
2.1.5 甘肃甘南藏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 |
2.2 研究案例的选择 |
2.2.1 甘孜州作为案例分析的代表性 |
2.2.2 甘孜州作为案例分析的可行性 |
2.3 甘孜州县级融媒体中心媒介生态环境分析 |
2.3.1 自然环境:川西高原地广人稀 |
2.3.2 政治环境: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权 |
2.3.3 经济环境:甘孜全域脱贫摘帽 |
2.3.4 技术环境:移动互联网在甘孜藏区基本普及 |
2.3.5 文化环境:藏民族宗教文化影响深远 |
第三章 甘孜州县级融媒体需求调查分析 |
3.1 党和政府需求分析 |
3.1.1 信息传播需求:打通州县党委政府信息的最后一公里 |
3.1.2 经济发展需求:促进甘孜州数字经济的发展 |
3.1.3 民族团结需求:维护藏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
3.1.4 文化发展需求:建立甘孜文化自信 |
3.2 媒体需求 |
3.2.1 甘孜州基层媒体转型发展的自身需求 |
3.2.2 甘孜州媒体融合的深度持续发展 |
3.3 甘孜州受众需求调查分析 |
3.3.1 研究设计 |
3.3.2 甘孜州样本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
3.3.3 甘孜州手机信息服务的使用与满足现状 |
3.3.4 甘孜州受众对县级融媒体的接触与满足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圈理论框架下甘孜州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分析 |
4.1 甘孜州县级融媒体价值圈分析 |
4.1.1 政治宣传价值:实现党的喉舌的权威性 |
4.1.2 社会服务价值:满足甘孜州人民群众需求 |
4.1.3 社会治理价值:为甘孜州提供共同治理平台 |
4.1.4 资源整合价值:有效整合甘孜州社会资源 |
4.2 甘孜州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能力圈分析 |
4.2.1 经营管理能力:州级统建,县级参与 |
4.2.2 内容生产能力:基于甘孜藏区本土创造 |
4.2.3 平台技术能力:甘孜贡嘎云为支撑 |
4.2.4 服务便民能力:打造甘孜人的服务 |
4.2.5 人才支持能力:积极培养组织学习 |
4.3 甘孜州县级融媒体的支持圈分析 |
4.3.1 相关政策对甘孜州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支持 |
4.3.2 州县级媒体对甘孜州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支持 |
4.3.3 受众对甘孜州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支持 |
第五章 甘孜州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
5.1 支持圈的问题与不足 |
5.1.1 藏民族区域背景环境阻碍 |
5.1.2 体制机制改革有限,融媒体思维缺乏 |
5.1.3 宣传推广不到位,无法获得甘孜受众支持 |
5.1.4 各平台的协同合作问题 |
5.2 能力圈的问题与不足 |
5.2.1 内容生产能力不足:原创性低 |
5.2.2 服务能力不足:资源信息难以整合 |
5.2.3 民族语言问题突出:藏语内容有限 |
5.2.4 专业人才匮乏,双语人才不足 |
5.2.5 平台建设不足:界面混乱形式单一 |
5.2.6 经营创收能力不足 |
5.3 支持圈、能力圈无法支撑起价值圈 |
5.3.1 宣传价值有限:甘孜州传播圈层未渗透 |
5.3.2 服务价值不足:本地服务匮乏 |
5.3.3 社会治理价值缺失:舆情引导能力不足 |
第六章 藏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增强支持圈:打造藏族特色建设路径 |
6.1.1 提高藏语传播比例,增加藏语音视频内容 |
6.1.2 加强与藏族本地意见领袖合作,完成相关议程设置 |
6.1.3 合理利用藏族特有节日进行推广传播 |
6.2 提升能力圈:互联网思维下的建设路径 |
6.2.1 用户思维: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
6.2.2 平台思维:真正实现媒体融合 |
6.2.3 内容思维:以优质内容获取受众 |
6.2.4 服务思维:以本地服务增强用户黏性 |
6.2.5 创新思维:寻找适合藏区自身的运行机制 |
6.3 实现宣传价值圈:社区传播下的建设路径 |
6.3.1 线上线下同时宣传,扩大粉丝基数 |
6.3.2 重视群体:通过藏族家庭社群进行宣传推广 |
6.3.3 打破现有传播圈层:解决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 |
6.4 共建社会治理价值圈:社会治理视阈的建设路径 |
6.4.1 有效连接县级融媒体与政府机构 |
6.4.2 整合藏区社会资源,多元参与治理 |
6.5 创建国际传播价值圈:增强信息传播的国际影响力 |
6.5.1 在国际知名社交媒体上开设账号 |
6.5.2 结合本土特色,讲好藏区故事 |
结语 |
研究不足 |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关于甘孜藏区县级融媒体受众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2:关于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当代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清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
一、美国 |
二、法国 |
三、俄罗斯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
一、越南 |
二、蒙古 |
三、印度 |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
一、匈牙利 |
二、泰国 |
三、埃及 |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中国学者对国产影视作品在国外传播与接受的研究 |
二、越南学者对国内观众“接受心理”的研究 |
三、中越两国对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研究 |
四、中越两国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概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资料来源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三、资料来源 |
第一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的背景 |
第一节 影响21世纪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政策 |
一、中国提升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政策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走出去”政策 |
三、21世纪越南融入国际经济与文化的政策 |
四、越南电影法:规范化电影进口政策 |
第二节 中越媒体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评论 |
一、中国媒体对越南传播中国影视的评论 |
二、越南媒体对中国影视的评论 |
第三节 从传播渠道角度考察 |
一、21世纪中国电影在越南影院放映情况 |
二、21世纪中国电视剧在越南商业化电视频道播映情况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网络传播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变化及在越南的传播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叙事手法的创新 |
一、21世纪初中国电影的典型故事与叙事手法 |
二、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的典型故事与叙事手法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审美风格的新变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表演风格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摄影风格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布景风格 |
四、21世纪初中国影视服装与道具风格 |
第三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 |
一、21世纪初中国电影在越南传播的类型 |
二、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在越南传播的代表作与优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的接受 |
第一节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方式的接受度 |
一、21世纪初越南观众的观影选择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播放方式及其效果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方式对越南观众观影习惯的影响 |
第二节 从传播效果看越南观众接受中国影视的情况 |
一、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类型的认知度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受越南观众喜爱的元素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不太受越南观众喜爱的元素 |
第三节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审美风格的接受 |
一、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演员之美的接受 |
二、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美术设计的接受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改变越南观众的影视艺术观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接受看越南大众文化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文化经济的刺激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电影消费经济的影响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引导越南观众的购物新潮流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影响越南人旅游倾向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观众生活习惯的重要影响 |
一、上世纪中国影视对越南社会精神文化的影响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社群起到了联结的作用 |
第三节 官方舆论与公众舆论对21世纪中国影视的评价 |
一、两国官方舆论对越南观众接受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评价 |
二、越南观众对于媒体宣传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评价 |
三、越南观众对改善中国影视宣传方式的期待与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价值观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前景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价值观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承载的核心价值观 |
二、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中个人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
三、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中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
第二节 从价值观认同看21世纪初中国影视被越南观众接受与排斥的原因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的价值观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被接受的一种符号学分析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进入越南遇到的困难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前景的展望 |
一、越南人接受中国影视与他国影视的比较 |
二、21世纪初越南与中国影视市场的比较 |
三、中国影视在越南继续传播与接受的预判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评价调查问卷 |
2.访谈提问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地方电视台与舆论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CBS地方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转型路径优化:舆论引导下的内容生产[D]. 孙文庆. 延边大学, 2021
- [2]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与改革[D]. 王浩. 安徽大学, 2020(08)
- [3]城市电视台公共服务职能调查报告 ——以B市电视台为例[D]. 郜方雨.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台媒体融合研究[D]. 宣梦迪. 安徽大学, 2020(07)
- [5]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媒体合作基础、障碍与对策研究[D]. 孟浈浈. 郑州大学, 2020(03)
- [6]责任政府视角下中国电视问政研究[D]. 刘珊. 浙江大学, 2020(01)
- [7]我国藏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D]. 于蕾.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丁美玲(DINH MY LINH).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