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合收割机用柴油机过热问题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超[1](2020)在《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河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粮食产量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4个与粮食产量关系最密切的影响因子,利用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和交互作用探测分析方法,对不同因子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河北省11个地级市粮食产量的空间分异格局以及不同种类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技术人员、化肥施用量是粮食产量的显着影响因子。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林牧渔从业人员交互影响作用最强。农业机械使用中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极大地影响了河北省粮食总产量。
王明杰[2](2020)在《收割机排气余热在机谷物干燥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及优化》文中提出为解决稻谷收获后干燥气候与场地等限制,实现及时高效的稻谷干燥,提升联合收割机柴油机热效率,本文基于对联合收割机柴油机工况的排气性能和稻谷热风干燥的条件分析,针对所提出的联合收割机排气余热谷物在机热风干燥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及优化开展了研究。首先,本文搭建了联合收割机用全柴4C6-100U32柴油机性能试验台架并进行了该发动机的性能试验,获取了该柴油机的排气能量变化规律,计算了其排气余热回收潜力。结合排气温度、排气流量与谷物热风干燥所需的风温和风速,采用经验设计法设计了一台碳钢-水重力热管换热器。其次,本文建立了热管换热器定热流密度数值分析模型并进行了热管换热器换热性能试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及换热性能试验均表明所设计的热管换热器在排气管压降改变不大的情况下能够回收约25.1%的排气余热能,输出热风温度为50-60 oC之间,符合谷物热风干燥要求。同时,还利用验证过的数值分析模型获取了发动机工况、换热器冷侧空气流量以及热管的结构参数如外径、管束间距、热侧翅片厚度、翅片间距对换热器的余热回收效率、排气管压降以及出口风温的影响规律,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最后,将热管外径、管间距、热侧翅片厚度、翅片间距与冷侧空气流量作为因素,将常用工况下余热回收量、排气管压降以及热风温度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了5因素5水平的正交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管管间距、热管翅片间距与冷侧空气流量对余热回收量均存在显着影响;热管外径与翅片间距对排气管压降均存在显着影响;热管翅片间距与冷侧空气流量对热风温差均存在显着影响;相比于前期经验设计,热管换热器经优化后,在不影响柴油机性能的情况下,实现了余热回收量13.6%的提升,换热器排气管压降仅增加了3.2%,热风温度为55 oC,适中的热风温度更能适应联合收割机实际工作时的工况偶尔波动。
王亚伟[3](2019)在《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余热干燥粮食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联合收割机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但是在作业时只有小部分能量转化为机械功,将近70%的热量通过废气、冷却液流失掉,造成了燃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文章结合国内对新收获粮食干燥不足、霉损严重的情况,提出了在作业时利用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余热对新收获的粮食进行预干燥的新思路。论文根据所需换热器进行了流场的结构和管束间距的选型进行FLUENT模拟,然后结合内燃机的余热特性和粮食干燥机制,设计了以热管为主要换热部件的双级热管式换热器,进行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对比;结合已具备的热量发生模拟设备和粮食干燥装置,对以小麦为例的粮食进行了以进口风速、干燥时间和进料速率为变量因素的干燥实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对热管换热器布管方式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选用的管间距为50 mm的叉排布置方式,较管束间距为30 mm、40 mm的叉排布置传热效率分别提高了10.2%、4.9%,较顺排布置对流传热效率提高21.5%;(2)根据模拟结果设计出了单管最大传热为1.5 kW、管数为32根,规格为265 mm ×365 mm × 1025 mm的热管式换热器,蒸发段最大压力损失为61.4 Pa,冷凝段最大压力损失为13.2Pa,在内燃机可用废热为96.2 kW时,最高余热回收率为43.8%;(3)在小麦干燥中实验结果表明:以进口风速为0.5 m/s,对进料速率为0.5 kg/s的小麦干燥20 min时,余热利用效率达到最高35.7%,能够降低小麦8%的含水率,燃料利用率提高14.6%;测量出口温度为62℃左右,压损为0.98 Pa,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压损的相对误差为10%左右,温度相对误差为5.2%左右。
余美芳[4](2019)在《顺德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及尾气后处理装置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提高和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实施,电厂、工业源和机动车等重点污染源的减排潜力不断下降,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准确量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物排放量以及探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是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措施的基本依据。为此,本研究采用基于功率的排放因子法开发了2016年顺德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清单,并基于蒙特卡罗法定量分析了排放清单结果的不确定性。其次,利用搭建的WRF-CMAQ空气质量模型体系模拟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此外,研究在筛选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叉车、挖掘机和装载机各1辆)上加装尾气后处理装置并进行跟踪测试,探讨了后处理装置对车辆运行工况的影响以及对尾气烟度值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2016年顺德区非道路移动机械NOx、PM10、PM2.5、VOCs和CO的排放量分别为4350吨、411吨、390吨、560吨和2901吨。其中,NOx和PM2.5的排放量在顺德区人为源总排放量中的占比分别为16.1%和10.3%,表明非道路移动机械已经成为顺德区NOx和PM2.5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此外,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清单总量不确定性中NOx、PM10、PM2.5、VOCs和CO的不确定性范围分别为-26.4%32.6%、-34.3%46.4%、-33.9%45.9%、-34.2%47.3%和-49.4%82.9%。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顺德区2016年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对NO2的生成为正贡献,且贡献大小呈现出季节差异,其中,10月份贡献最大而4月份贡献最小,分别为1.9 ug/m3和1.0 ug/m3,1月、4月、7月和10月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对PM2.5的生成贡献分别为0.2 ug/m3、0.2 ug/m3、0.3 ug/m3和0.3ug/m3。至于O3,在7月,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使其浓度上升了1.4 ug/m3,而在1月、4月和10月,由于光照不强不利于光化学反应,NOx的排放促进了NO对O3的滴定作用,反而使O3的浓度分别降低了1.6 ug/m3、2.1 ug/m3和1.2 ug/m3。最后,跟踪测试结果表明,安装后处理装置后,测试车辆均保持相对稳定的作业状态,其排气温度主要集中在后处理装置中的颗粒物发生氧化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内,且排气背压对发动机性能影响不大,能够确保发动机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此外,安装后处理装置6个月之后,叉车、挖掘机和装载机排气烟度值的减排效率分别达到88%、89%和83%,表明此装置对于车辆尾气烟度值的净化效果显着。
郭雪莹[5](2018)在《基于柴油机余热即时利用的小麦干燥箱的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都不具备独立干燥功能,而且联合收割机配备的柴油机的有效功只有35%左右,废气、冷却水带走了大部分的能量,且废气带走的余热品质较高,如果把这一部分能量加以利用,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可以实现新收获小麦的初步干燥,防止因不及时干燥引起的发霉变质等粮食损害。本文在基于柴油机余热利用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小麦干燥箱,利用干燥箱进行了小麦干燥实验,干燥小麦的热源取自于柴油机废气的余热,这部分能量在柴油机余热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且品质较高。(1)本文对基于柴油机余热利用的小麦干燥实验开展了理论研究:柴油机废气余热温度范围是301℃-328℃,干燥小麦适宜温度范围为40℃-70℃,单就温度方面可满足干燥小麦所需,经过计算发现柴油机废气余热能量为1345.8k J,干燥箱中通入55℃的热风时为实现小麦的含水量降到20%所需要的热量为32.94 k J,柴油机废气带走的能量远远大于干燥小麦所需要的能量,经过理论研究发现柴油机废气余热可以达到干燥小麦所需温度,且能够满足干燥小麦所需的能量。(2)详细介绍了基于柴油机余热即时利用技术的小麦干燥箱的设计、制作方案,选材以及小麦干燥箱的工作原理:干燥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箱体内部在竖直方向上交错设有三个可向下翻转的承料挡板,挡板固定在箱体两侧,挡板下部设计有限位螺栓,箱体的底部以及两侧设有通入热风的进风口。工作时,利用小麦自重自动翻转,挡板底部的限位螺栓可阻止相邻挡板接触,通过调整螺栓的长度改变挡板倾斜的角度来调整加热时间,确保小麦的有效干燥,干燥箱顶部设计有蜂窝状的出风口,确保箱体内部的热气充分分散出去。最后对小麦干燥箱进行建模,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确定基于柴油机余热利用技术的小麦干燥箱的设计方案。利用ANSYS软件对小麦干燥箱进行模拟仿真,得到干燥箱内部的温度场分布图,模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干燥箱内部温度场分布均匀,就温度来说,利于小麦干燥实验,同时表明了干燥箱的设计合理。然后对材料做人工加湿处理,调试实验设备,进行实验。(3)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法,设定热风温度、挡板倾斜角度、干燥时间作为可变因素,其它实验因素设定为特定值,开展小麦热风干燥实验;实验分组多次进行,获得了不同热风温度,不同挡板倾斜角度、不同的干燥时间下小麦的干燥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干燥小麦所需要的最佳温度为55℃左右,挡板的最佳倾斜角度是23.25°,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干燥效率逐渐升高,干燥时间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小麦经干燥箱干燥后,含水率从26%降到了20%,实验数据表明利用柴油机余热可有效初步干燥小麦。分析各个实验因素对小麦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进而优化小麦干燥箱,改善实验条件。
田超超[6](2018)在《单种工质和两种不同工质协同收集大型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不同品位余热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高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与之对应出现了各种能源问题。发展提倡节能环保,是时代要求。针对这一发展要求,结合内燃机余热占总的能量输入比重很大,而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余热相关利用研究较少,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合理高效回收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余热的方法。收集到的余热可以用于即时干燥预处理新收获粮食等方面,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研究结果如下:(1)为研究联合收割机余热收集问题,本文首先进行了内燃机余热特性试验。余热特性试验在整机LG1504拖拉机上进行,试验分为两组:全负荷变速试验和变负荷六工况试验。试验得到,内燃机缸套循环水温度、流量,尾气温度、流量等余热特性参数。并以此分析得出在不同工况下,内燃机可用余热量的变化情况。在全负荷变速试验下,缸套循环水可用余热量和尾气可用余热量,皆随着发动机转速的降低而降低,其中在2 200 r/min工况下为最高,分别为76.23 kW和31.29 kW;在变负荷六工况试验条件下,随着负载的减少,缸套循环水可用余热量和尾气可用余热量也都随之减少,其中满负荷时为最大,分别为75.12 kW和28.16 kW。(2)根据获得的余热特性试验相关参数,建立了采用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余热和两种不同工质分别回收对应两种余热的数学模型,分析所选四种工况分别为:全负荷变速下的2 200 r/min和1 700 r/min两个工况点,变负荷六工况下的100%和50%两个工况点。采用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余热时选用R152a,R600,R245fa,R123和水这五种工质并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分析,得出采用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余热时,相同条件下,R152a,R600和水吸收的余热量最大;采用换热工质R123换热后的温度最高,在所选4个工况内,分别为97℃和101.9℃、89.43℃和101.1℃;而对于相同条件下换热量最大的3种换热工质R152a、R600和水而言,温度变化最大的为换热工质R152a,在所选4个工况内,换热后的温度分别为76.4℃和82.57℃、75.99℃和81.85℃。当采用工质R245fa时,单位换热量所产生的?损最小,分别为0.122 kW和0.129 kW、0.107 kW和0.127 kW。采用两种不同工质分别回收两种余热时,选用R152a和R123;R152a和R245fa;R600和R123;R600和R245fa;水和R123;水和R245fa这六组工质组合进行热力学性能分析,其中当采用组合工质R152a和R123分别对应收集内燃机缸套循环水余热和内燃机尾气余热时,在回收相同的余热量时产生的?损最少,在所选四种工况下,分别为14.42 kW和16.43 kW、11.48 kW和16.05kW,且在换热过程中吸收单位热量的?损最低,分别为0.156 kW和0.154 kW、0.126 kW和0.153 kW。(3)采用数学期望来分析换热工质与热源换热过程重的不可逆热损失,创建换热工质收集对应余热和单种换热工质收集两种不同品位余热的分析模型,并进行相应的数学分析。得出:在收集缸套循环水余热时,保证换热量最大的前提下,R152a在进行换热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逆热损失最少,R245fa在所选工质中其温度变化和热源之间的平均温度差最小,说明选用R245fa作为换热工质,能达到换热过程中不可逆热损失的最小化。在收集尾气余热时,当选用换热介质R123进行换热时,能达到换热过程中不可逆热损失的最小化。在进行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不同品位余热时,选用换热介质R152a进行换热时,能达到换热过程中不可逆热损失的最小化。采用数学期望方法得到的换热过程不可逆热损失结果,与采用?损分析所得结果保持一致。(4)根据所获得的余热特性参数,以及相应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设计了内燃机余热回收试验台,并以水为换热介质在内燃机余热回收装置上进行了基于余热特性参数的试验。得出:在所选四种工况下,试验所得余热量约占理论值的60%左右,总观理论分析与试验所得数据变化趋势,两者基本趋于一致,说明理论分析结果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试验过程中的相关变化。收集单种余热的期望值在各个工况下都要高于收集两种余热的期望值。由此可得,选用单种工质直接收集两种品位余热所产生的不可逆热损失要小于分别采用一种工质单独收集对应品位的余热。此结果与理论分析所得结果一致,表明理论分析数据可以为实际试验提供依据。所以为减少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热损失,可以优选使用单种工质收集两种不同品位的余热。
焦有宙,田超超,贺超,李刚,张全国[7](2018)在《不同工质对大型联合收割机余热回收的热力学性能》文中指出为了协同收集农作物联合收割机缸套循环水和烟气2种品位的余热,该文采用LR6A3L型号的内燃机进行试验,获得了在全负荷变速情况下的余热特性参数;选取2 200和1 700 r/min这2个试验工况点,采用工质R123、R245fa、R152a、R600和水建立了单种工质和2种工质分别协同收集2种品位余热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种工质收集2种余热时,相同条件下,采用工质R245fa单位换热量所产生的?损最小,分别为0.122和0.129 k W;采用R152a和R1232分别收集缸套循环水和烟气2种余热,在相同条件下,吸收单位热量所产生的?损最低,分别为0.156和0.154 k W,且换热后产生的温升最高。研究结果可为联合收割机余热即时干燥粮食提供参考。
曹元军,陆小明[8](2014)在《联合收割机用柴油机曲轴模态与屈曲响应分析》文中提出针对联合收割机用柴油机曲轴在运行中会发生异常磨损问题,在曲轴设计时考虑振动对曲轴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加减速对曲轴结构产生屈曲响应,利用三维软件UG建立了发动机模型,并运用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发动机曲轴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屈曲响应分析,对曲轴振动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模态分析得到曲轴前4阶模态频率为253.5652.8Hz,有效避开了发动机工作时的激振频率;屈曲响应分析得到曲轴前10阶失稳临界载荷;曲轴振动特性测试值为联合收割机选配发动机提供了参考。
王天利,刘野,高攀[9](2014)在《车用柴油机燃油加热器的匹配分析》文中提出在说明车用柴油机燃油加热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加热管、油箱壁、驾驶室以及连接管路的传热面积及传热系数,并确定了加热所需的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此分析方法为车用柴油机匹配燃油加热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车用柴油机燃油加热系统开发奠定了基础。
束卫兵,孙如刚,张爱中[10](2013)在《联合收割机用柴油机专用发电机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针对联合收割机用柴油机发电机故障率高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新结构的专用发电机。实际使用证明,发电机故障率明显下降。
二、联合收割机用柴油机过热问题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合收割机用柴油机过热问题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河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1 研究方法 |
1.2 数据来源 |
2 河北省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分析 |
3 河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3.1 因子探测分析 |
3.2 因子交互作用探测分析 |
3.3 农业机械因子影响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2)收割机排气余热在机谷物干燥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柴油机余热回收利用的国内外现状 |
1.2.2 国内外气-气热交换技术的研究情况 |
1.2.3 热管换热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热管换热器的收割机余热回收理论 |
2.1 热管换热器简介 |
2.1.1 热管工作原理 |
2.1.2 热管的基本特性 |
2.1.3 热管传热极限 |
2.2 热管换热器的换热理论 |
2.2.1 热传递的基本形式与介绍 |
2.2.2 换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
2.2.3 换热器的平均温差 |
2.3 本章小结 |
3 收割机排气余热在机谷物干燥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 |
3.1 谷物在机干燥热风需求 |
3.2 联合收割机排气余热回收潜力研究 |
3.2.1 柴油机尾气状态的测量方法 |
3.2.2 不同工况下柴油机尾气状态的测量 |
3.2.3 柴油机废气理论可回收热量的公式计算 |
3.3 排气余热回收用热管换热器设计 |
3.3.1 热管材料与工质的选择 |
3.3.2 热管的结构与尺寸 |
3.4 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
3.4.1 换热器常规计算 |
3.4.2 换热器传热计算 |
3.4.3 换热器校核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热管换热器的数值模拟与性能试验研究 |
4.1 热管换热器的数值模拟 |
4.1.1 热管换热器数值模拟研究方法的分析与选取 |
4.1.2 热管换热器数值模拟分析 |
4.2 热管换热器性能试验研究 |
4.2.1 试验系统的部件选型与构建 |
4.2.2 试验内容 |
4.2.3 热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3 收割机工况及换热器结构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
4.3.1 工况变化的影响分析 |
4.3.2 热管结构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
4.3.3 冷侧空气流量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热管换热器的优化研究 |
5.1 优化设计理论 |
5.2 热管换热器的优化方法 |
5.2.1 热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 |
5.2.2 热管换热器优化参数的选取 |
5.3 热管换热器性能评价指标 |
5.3.1 一般技术指标 |
5.3.2 综合性能评价指标 |
5.4 热管换热器优化研究 |
5.4.1 优化设计的目的 |
5.4.2 优化方法与内容 |
5.4.3 模拟结果分析 |
5.4.4 综合优化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余热干燥粮食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研究现状 |
1.2.1 温差发电 |
1.2.2 取暖加热 |
1.2.3 空调制冷 |
1.2.4 朗肯循环 |
1.3 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余热干燥粮食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余热回收装置流场模拟与分析 |
2.1 模拟方案 |
2.2 模型的建立 |
2.2.1 前处理软件ICEM介绍 |
2.2.2 几何模型的抽象简化与建立 |
2.2.3 网格划分 |
2.2.4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3 数值模拟计算 |
2.3.1 边界条件的设定 |
2.3.2 物性参数的设定 |
2.3.3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2.3.4 二阶迎风格式 |
2.4 排布方式模拟求解与分析 |
2.4.1 同间距不同布置方式 |
2.4.2 同布置方式不同间距 |
2.5 多工况模拟求解与分析 |
2.5.1 不同进口速度时的温度云图 |
2.5.2 不同进口速度时的速度云图 |
2.5.3 不同进口速度时的压力云图 |
2.6 本章小结 |
3. 热管式余热回收干燥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3.1 热管及热管理论 |
3.1.1 热管工作原理 |
3.1.2 热管技术的应用 |
3.2 余热干燥系统能量分析 |
3.2.1 内燃机可用余热量 |
3.2.2 粮食干燥所需热量 |
3.3 热管换热器设计与校核 |
3.3.1 热管材料和结构的选择 |
3.3.2 热管设计计算与校核 |
3.3.3 热管换热器参数计算 |
3.3.4 热管换热器结构布局 |
3.4 本章小结 |
4. 内燃机余热干燥小麦的实验研究 |
4.1 余热回收干燥实验装置 |
4.1.1 参数测量系统 |
4.1.2 余热干燥装置示意图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流场实验值与模拟值对比验证 |
4.3.2 进口风速对小麦干燥效果的影响 |
4.3.3 干燥时间对小麦干燥效果的影响 |
4.3.4 进料流量对小麦干燥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换热器图纸 |
(4)顺德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及尾气后处理装置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国内外发展动态 |
1.2.1 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清单研究进展 |
1.2.2 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对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3 非道路机械排放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顺德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清单估算方法建立 |
2.1 排放源分类系统的构建 |
2.2 清单计算方法建立 |
2.2.1 工程机械 |
2.2.2 农业机械 |
2.3 保有量及活动水平信息获取与来源 |
2.3.1 保有量统计 |
2.3.2 其他活动水平数据 |
2.4 排放因子选取 |
2.5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顺德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清单及不确定性分析 |
3.1 清单结果及不确定性分析 |
3.1.1 非道路移动机械清单结果 |
3.1.2 清单不确定性分析 |
3.2 贡献特征分析 |
3.2.1 不同机械类型的贡献特征 |
3.2.2 不同镇街的贡献特征 |
3.3 时空特征分析 |
3.3.1 时间特征分析 |
3.3.2 空间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顺德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对空气质量影响评估 |
4.1 研究区域及空气质量模拟体系搭建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模型参数设置 |
4.1.3 模型输入排放清单来源 |
4.2 模型模拟结果验证 |
4.3 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对空气质量影响模拟 |
4.3.1 情景方案设定 |
4.3.2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顺德区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后处理装置试验研究 |
5.1 后处理装置及在线监控管理平台 |
5.1.1 柴油氧化催化器 |
5.1.2 柴油催化型颗粒捕集器 |
5.1.3 尾气后处理装置在线监控管理平台 |
5.2 试验方法、车辆、仪器 |
5.2.1 试验方法 |
5.2.2 测试车辆 |
5.2.3 测试方法及标准 |
5.2.4 测试设备仪器 |
5.3 跟踪测试结果分析 |
5.3.1 运行时间 |
5.3.2 排气温度 |
5.3.3 排气背压 |
5.3.4 烟度值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柴油机余热即时利用的小麦干燥箱的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麦干燥技术与方法 |
1.1.2 国内外干燥理论的研究 |
1.1.3 我国小麦干燥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1.1.4 国内外柴油机余热回收利用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路线 |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性 |
2 基于柴油机余热利用的小麦干燥实验理论研究 |
2.1 干燥小麦实验理论研究 |
2.1.1 干燥小麦所需要的温度 |
2.1.2 干燥小麦所需要的能量 |
2.2 小麦干燥实验技术路线 |
3 小麦干燥箱的设计 |
3.1 干燥箱的设计要求 |
3.1.1 密封性 |
3.1.2 干燥箱操作方便性 |
3.1.3 干燥箱制作工艺要求 |
3.1.4 外部环境 |
3.2 干燥箱的设计方案 |
3.3 干燥箱的设计 |
3.3.1 干燥箱箱体的设计 |
3.3.2 干燥箱内部结构的设计 |
3.3.3 干燥箱进风口的设计 |
3.3.4 小麦干燥箱承料挡板的设计 |
3.3.5 小麦干燥箱进料口的设计 |
3.3.6 小麦干燥箱结构与工作原理 |
3.3.7 干燥箱三视图 |
3.4 基于ANSYS的小麦干燥箱内部温度场模拟仿真 |
4 基于柴油机余热利用的小麦干燥实验研究 |
4.1 实验装置 |
4.1.1 柴油机 |
4.1.2 热风枪 |
4.1.3 红外线测温仪 |
4.1.4 水分测定仪 |
4.1.5 自行设计的小麦干燥箱 |
4.1.6 电子秤 |
4.2 实验材料 |
4.2.1 小麦 |
4.2.2 加湿桶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热风温度对小麦干燥效果的影响 |
4.4.2 挡板倾斜角度对小麦干燥效果的影响 |
4.4.3 干燥时间对小麦干燥效果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附图清单 |
(6)单种工质和两种不同工质协同收集大型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不同品位余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研究现状 |
1.3 内燃机余热收集的相关研究 |
1.3.1 内燃机余热的特点 |
1.3.2 余热协同收集的研究 |
1.3.3 换热工质的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余热特性研究 |
2.1 试验装置 |
2.2 试验方法 |
2.3 内燃机余热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余热特性试验结果 |
2.3.2 内燃机可用余热量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内燃机余热收集理论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1 内燃机余热收集模型的建立 |
3.2 换热工质的选择 |
3.3 换热条件的设定 |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1 采用单种换热工质进行内燃机余热收集 |
3.4.2 采用两种工质收集内燃机余热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期望分析内燃机余热收集过程的不可逆损失 |
4.1 模型的构建 |
4.2 换热工质在换热器内热量交换分析 |
4.2.1 换热工质吸收单热源的热交换分析 |
4.2.2 换热工质吸收两种热源的热交换分析 |
4.2.3 利用数学期望来分析换热过程中不可逆热损失 |
4.3 基于期望分析换热过程的不可逆热损失 |
4.4 本章小结 |
5 联合收割机余热收集的试验研究 |
5.1 试验装置 |
5.1.1 内燃机余热收集试验装置的设计 |
5.1.2 余热收集试验设备的选型 |
5.1.3 余热回收试验平台的搭建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7)不同工质对大型联合收割机余热回收的热力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内燃机余热特性分析 |
1.1 试验装置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参数 |
1.4 可用余热量分析 |
1.4.1 缸套循环水可用余热量 |
1.4.2 排气余热量 |
2 不同品位余热协同收集的热力学分析 |
2.1 余热收集模型的建立 |
2.2 工质的选择 |
2.3 换热条件的设定 |
2.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2.4.1 采用单种工质收集内燃机余热 |
2.4.2 采用2种工质收集内燃机余热 |
3 结论 |
(8)联合收割机用柴油机曲轴模态与屈曲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曲轴的模态分析 |
1.1 曲轴的模态分析原理 |
1.2 曲轴建模 |
1.3 网格划分 |
1.4 曲轴有限元模态计算与辨识 |
2 曲轴的屈曲响应分析 |
2.1 曲轴的屈曲响应分析理论 |
2.2 曲轴载荷的计算 |
2.3 曲轴的屈曲响应分析 |
3 曲轴振动特性实验 |
4结论 |
(9)车用柴油机燃油加热器的匹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燃油加热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
1.1 国内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发展状况 |
2 燃油加热系统传热及功率分析 |
2.1 传热面积分析 |
1) 铝质螺旋加热管的散热面积A1: |
2)主油箱的散热面积A2: |
3)驾驶室当量散热面积A3[1]: |
4) 连接发动机、 燃油加热器和主油箱内加热管用橡胶管的散热面积A4: |
2.2 传热系数K分析 |
1) 铝质螺旋加热管总传热系数K1[2]: |
2) 铝合金油箱总传热系数K2: |
3) 驾驶室的总传热系数K3: |
4) 连接发动机、 燃油加热器和主油箱内加热管所用橡胶管总的传热系数K4: |
2.3 燃油加热器功率计算 |
2.3.1 发动机冷启动所需加热功率 |
2.3.2 主油箱内燃油升温所需加热功率 |
2.3.3 驾驶室内空气升温所需加热功率 |
3 燃油加热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 |
3.1 燃油加热系统建模 |
3.2 仿真分析 |
4 结束语 |
(10)联合收割机用柴油机专用发电机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联合收割机使用环境分析 |
2 传统发电机故障分析 |
3 发电机改进 |
3.1 后盖改进 |
3.2 前端风叶改进 |
3.3 增加内置离心式风叶 |
3.4 改进后的发电机 |
4 改进验证 |
5 结束语 |
四、联合收割机用柴油机过热问题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河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研究[J]. 高超. 东北农业科学, 2020(03)
- [2]收割机排气余热在机谷物干燥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及优化[D]. 王明杰.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余热干燥粮食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D]. 王亚伟.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4]顺德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及尾气后处理装置试验研究[D]. 余美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5]基于柴油机余热即时利用的小麦干燥箱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 郭雪莹.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4)
- [6]单种工质和两种不同工质协同收集大型联合收割机内燃机不同品位余热研究[D]. 田超超.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7]不同工质对大型联合收割机余热回收的热力学性能[J]. 焦有宙,田超超,贺超,李刚,张全国.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5)
- [8]联合收割机用柴油机曲轴模态与屈曲响应分析[J]. 曹元军,陆小明.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4(06)
- [9]车用柴油机燃油加热器的匹配分析[J]. 王天利,刘野,高攀.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4(03)
- [10]联合收割机用柴油机专用发电机研究与开发[J]. 束卫兵,孙如刚,张爱中. 农业工程,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