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政治工作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论文文献综述)
王易[1](2021)在《在遵循规律中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文中认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集中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包含科学价值同一律、主客体双向互动律和社会意识内化外化律三大规律。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守正创新发展,要充分尊重和运用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不断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
梁镜源[2](2021)在《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须坚持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系统分析不同地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深入发掘不同地域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科学制定不同地域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来达到因地制宜;通过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认知水平,尊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个性需求,关切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情感体验来凸显因人制宜;通过坚持实事求是分析事情的原因,在处理事情时把握主次之分,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来实现因事制宜;通过立足"两个大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善于抓住关键时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来坚持因时制宜,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曹猛[3](2021)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加强全媒体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提升党建质量,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三全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主客体、方式方法等因素都在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学生的行为特点和交流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近年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相继召开,《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修订,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向和具体要求,高校育人实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增强。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任重道远。因此,探讨新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应有之义。当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移动互联、智能传播、网络视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并与传统媒体交叉融合发展,共同构成了当前的媒介形态,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和全媒体传播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领域,高校师生是全媒体技术运用和推动的主流群体。全媒体不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也是一种认识观念和技术方式,更是影响人、改变人和发展人的时代背景,全媒体对高校党建工作的理念、方式、内容、机制等产生深远影响,给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利用全媒体技术力量有效提升高校党建质量,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坚持理论研究、实证调研、实践探索相结合,根据“理论阐释——现实审视——基本遵循——路径探析”的脉络,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从全媒体与高校党建质量提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理论资源入手,进而阐述高校党建实践的基本经验与特点,分析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发展机遇,从而概括总结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遵循,最后从优化机制、整合资源、创新方法、完善评价等方面,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策略进行探析。对高校党建工作现状的调研是开展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的基础环节。论文基于对公办本科、民办本科、高职高专等8所不同类别高校185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以及40份访谈记录的综合整理表明,当下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制机制缺畅通、要素资源难协同、技术方法欠创新、评价方式不科学等;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的可借鉴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系统,全媒体技术持续融入高校党建的力量不强,有效的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合力氛围尚未形成等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是一个包含着众多因素的系统性工程,针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坚持以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为坐标轴,以当下高校党建工作现状和具体实践为观测点,以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和科学化水平为突破口,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党建设和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的思想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教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开展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展研究思路、丰富资源平台、校准技术路线、探析解决路径。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内容是:借力全程媒体实现党建信息整合共享、借力全息媒体实现党建情势实时监测、借力全员媒体实现党建组织精准覆盖、借力全效媒体实现党建措施智慧生成。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的优化构建:一是健全全媒体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规避机制合力发挥的风险;二是构建全媒体党建工作协同机制,强化机制合力效果;三是完善全媒体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奠定机制合力基石。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优化整合路径:一是科学定位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目标;二是系统扩充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内容;三是充分激发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效能。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的创新路向:一是明确立足点,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二是强化着力点,挖掘全媒体助力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的关键要素;三是找准落脚点,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多元发展需要。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改进策略:一是以育人为导向科学设置党建质量评价体系;二是以一线为重点增加基层质量评价意见权重;三是以奖惩为动力推动党建质量评价精准实施。
王慧慧[4](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做人的工作,关乎人的发展问题,而亲和力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唤醒、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参与感,是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重要手段。因此,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亲和力。近年来,在各界的协同努力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亲和力方面有了较高的提升,但是亲和力缺失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已然成为阻碍学科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问题依然值得探讨。本文立足于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首先,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涵入手,对其含义、特征以及构成要素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着重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利用自身的吸引力、亲近感在尊重大学生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教育实践过程,并且学生同样以自身行动来反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接受度。其次,在充分掌握其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及时代意蕴,指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心理学中的情绪情感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其理论支撑,接受主体的需求、学科的发展、教育环境的变迁等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实依据,立足于理论与现实,既顺应时代的号召又展现着自身学科的魅力。再次,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足主要是体现在教育主客体缺乏共鸣、教育环境缺乏温度、教育内容缺乏实践性、教育方法单调滞后等方面,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最后,以“三全育人”为指导,从教育者的感召力、教育环境的感染力、教育内容的引领力、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教育载体的创新力、教育制度的监督保障力等层面探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具体对策。总之,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要素之间的合力,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李新伟[5](2021)在《梁启超家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家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发展其中积极合理的内容,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也是满足社会发展进步的应然之势。近代社会,战乱频繁、政治腐朽、时势激荡。即使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梁启超依然兼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达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境界。他将毕生的学识、情感、体悟润泽在儿女的家风教育中,言传身教、悉心培育,创造了难以复制的优良家风奇迹。梁启超家风思想的主要内容涉及多个维度,本文主要从其家风教育理念、家风教育主张、家风教育方法三个维度进行概括。梁启超家风教育理念突出表现为“淑身济物”的人生目的、“元气淋漓”的人生态度、“趣味主义”的人生信仰。梁启超家风思想为人方面主张“仰不愧,俯不怍”,对人对事尽心负责。治学方面主张“猛火熬,慢火炖”,学习古人“优游涵饮”的为学境界。交友方面主张“相善其群”,谨慎择交、笃于友情。择业方面主张“择术不可不慎”,长远布局。梁启超家风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因势利导法、挫折教育法、实践历练法等诸多科学教育方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梁启超家风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但囿于所处时代封建思想的桎梏,他的家风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进入新时代,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仍然是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源,是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血脉。研究梁启超家风思想,挖掘其中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精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不论在理论层面与现实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批判继承梁启超家风思想,能够为当代家风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李志[6](2020)在《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肩负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引导、支持和保障的功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论述了有关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话题,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出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技术手段、内容管理和方式方法随之发生革新和变化。而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受众来说,大学生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容易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多重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第1章。绪论部分阐明了问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学术界目前对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已经逐步开展并深化,虽然学术界已有相关期刊文献、学位论文等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说还不够系统,不够完善。一方面,重单向研究而缺系统交叉研究,未能将新媒体和高校宣传思想这两个领域的学科知识系统地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体现在研究成果的种类还不够丰富。第1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相关概念基础。一方面是解释新媒体的概念,从基本情况、信息传播、文化产业等方面介绍新媒体的特征。另一方面是对宣传思想、高校宣传思想等概念作出解释,其次从工具、有效性提升等角度阐明新媒体对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总结梳理了我国宣传思想相关工作理论,主要介绍了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党的不同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重点研究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八大以后关于宣传思想工作以及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第2章和第3章。第2章总结研究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网络舆论引导不足,高校传统媒体存在感降低,宣传思想工作专业团队建设困难,突发舆论危机公关处理效果差,高校媒体融合程度低,宣传思想工作缺乏时代性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也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是迎来了宣传载体更加丰富,工作内容更具时代性,宣传方法更加多样,师生参与更加积极的良好机遇,另一方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遭受冲击,传统宣传思想模式亟待创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宣传思想不可控性加大等挑战。第3章主要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着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阻力较大,传统媒体的宣传影响力不足,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解决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欠佳,未形成媒体融合发展的合力,宣传思想内容、手段和渠道缺乏创新等原因。第三部分为第4章。第4章研究了新媒体视角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则以及对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提出策略和方法。要遵循兼容并蓄和旗帜鲜明相统一、正面宣传和立德树人相融合、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相促进、多维互动和师生为本相协调等原则。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高校营造良好的宣传思想环境。从策略角度看,要完善领导体制,健全舆情机制,推进依法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落实保障机制,创新工作理念;从具体方法来说,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媒介素养以在师生中培养舆论领袖,联合社会力量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繁荣校园文化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打造一支政治强、学术优、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队伍,强化技术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应用,以正面宣传引领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思想内容。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和落脚点。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展望。主要是全文的总结并提出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刘璇[7](2020)在《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文中认为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的原理和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灌输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发展历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我们当下的工作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作者认为灌输理论的首倡者是马克思恩格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灌输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灌输理论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也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到列宁时期灌输理论形成一个体系并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将灌输理论同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使灌输理论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都有了新的内涵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灌输理论形成。本文从灌输理论的思想源流入手,探讨了灌输理论形成的必要性及存在依据,通过对灌输理论中国化的梳理探求灌输理论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实践价值。正文部分共分为四部分。其中前两部分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历史形成和演进过程的脉络梳理,后两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部分以及灌输理论对当下我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指导意义。第一部分“灌输概念的基本规定”主要从灌输的内涵与本质和灌输的思想渊源来论述灌输的定义。通过深度挖掘灌输的概念和起源,界定“灌输”主要是指对无产阶级输入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从源头上厘清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指的是思想政治灌输,并非教育方法上的“满堂灌”,更不等同于“教条”。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历史形成和发展”分别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两大方面阐述了灌输理论的形成过程,文中不仅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灌输理论的思想贡献做了整理,同时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对灌输理论的实践进行了梳理,早期的灌输实践为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宝贵财富。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传入中国后到十八大,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分别阐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世情国情下对灌输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各自的理论特点。第四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灌输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主要论述了习近平对灌输理论的贡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灌输思想,对于决胜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灌输理论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李秀秀[8](2020)在《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瑞环在多个岗位尤其是在进入中央分管宣传理论工作期间,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实践中总结并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李瑞环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和发展既与所处的复杂国际国内形势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冲击、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考验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有关,也与他丰富的工作经历密切关联,根据其思想政治工作经历可以将他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划分为探索萌芽阶段、形成发展阶段、成熟深化阶段。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内容丰富,强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自我教育、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等基本原则,强调了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教育和克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教育等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提出了加大舆论正面宣传教育、务求实理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艺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具有突出的特色。一是以扎实的哲学功底为支撑,二是深入实际讲究实效,三是语言风趣幽默又充满智慧,四是继承传统并与时俱进。新时代下,研究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首先,要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项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其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兼顾真理和人格的力量;再次,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第四,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最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张瀚文[9](2020)在《“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学通常按照教师的预设有计划且连续性地开展,可是由于教师、学生、环境等多个教学要素的不断变化与交互影响,教学的连续性会发生转向或中断,并在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生成一些突发性、偶发性的教学事件。根据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观点,在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并会突然而然地出现各种突发性、非连续性的事件,这些事件不是外在的“干扰”,而是进行教育的途径,它的存在对人的完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本研究重视课堂教学中的这类教学事件,且将博尔诺夫论述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观点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即“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偶然发生,但是必然存在,且存在着重要的教学价值,通过认识这些事件,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场域内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还能通过有效的应对策略将其价值发挥出来。本研究以存在主义教育理论、非连续性教育理论、生成性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博尔诺夫提出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内涵、特征、范畴,在此基础上,具体论证了课堂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表现形态以及课堂教学价值的应然状态。其次,从实践上描述了实然状态并对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具有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应对策略。为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切性,本研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验证性分析,最后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提出实施建议。具体步骤、观点和结论包括在以下六部分中:第一部分:阐释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由于一些突发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与人产生矛盾的共同作用,人呈现出非连续性地发展,从而产生以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为依据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它包括突发的危机、遭遇、挫折等,这些范畴既是教育表现出非连续性的原因与因素,也是“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具体内容。因此,“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具有偶然地发生,却又必然地存在,且对人有转折、顿悟、升华等必要性的价值的一系列特征。第二部分:博尔诺夫提出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是一种以积极的、正面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偶发事件。本研究以此为视角,从而研究课堂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即使连续性的课堂教学发生中断与转向的事件。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常是课堂教学中“非连续性教育形式”产生的影响因素,使“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生成与预设异向型、价值观念冲突型以及教学环境诱发型三种主要的形态。“非连续性教育形式”本身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它的发生,使课堂教学也呈现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在师生复杂的课堂实践活动中生成,虽然具有不确定性,存在潜在的危机,但通过积极应对,常常对课堂教学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有着宝贵的教学价值。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增加教师的教学机智,提高教师教学的反思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而言,随着课堂教学“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发生、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道德、情感在与这些课堂教学的偶发性事件地交互中能够得到提升,对学生德智美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价值。第三部分: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调查了教师对“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认识情况和对教师、学生、教学环境诱发的“非连续性性教育形式”的应对方式。本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在认识上,消极回避它的发生,并过度担心它对计划中的、连续性的教学产生的破坏性;在应对上,应对方式较简单,常常冷漠地熟视无睹或者极力地控制,并认为这种“一次性”的教学事件不值得反思。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教师对教学掌控的权威压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重视自身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以至于课堂交往的生成性、开放性不足。第四部分:根据非连续性教育理论中看待非连续性事件的积极视角,生成性教学理论中提倡的教学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以及课堂教学本身是由各种事件的存在构成,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应对策略的生成机制。这个机制在于教师对课堂“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这类事件能够足够敏感,及时理解,马上行动与反思,落实到具体的应对策略则表现为在发生前,采用预设性应对策略,即设置弹性的教学目标,多维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在发生中,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强化教师对事件的教育意识,尊重事件,把握事件中的“关键点”,在和学生构建起了“你我”师生关系上,既用“告诫、号召”进行外在激励,又通过“顿悟”进行内在唤醒,以及依靠教师智慧,进行幽默化解和因势利导;最后,在发生后,教师能够进行主动且全面地反思。第五部分:运用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分析了以上应对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检验了它的真实可行性。第六部分:为了保障应对策略的实现,良好的教学环境、教育氛围是保障的条件,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复杂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是关键,学生能自主、全面地参与课堂,且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是应对策略展开的基础。
侯燕[10](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论文提纲范文)
(1)在遵循规律中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
二、探求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规律 |
三、新时代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实践要求 |
(2)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须坚持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因地制宜 |
二、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人制宜 |
三、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制宜 |
四、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制宜 |
(3)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理论探讨 |
一、相关概念阐释 |
(一) 党建、高校党建的概念梳理 |
(二) 质量、党建质量、高校党建质量的概念及衡量标准 |
(三) 全媒体、全媒体时代的概念与特点 |
二、全媒体与高校党建的内在逻辑关系 |
(一) 全媒体特征与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理念具有高度契合性 |
(二) 全媒体技术与优化高校党建育人过程具有深度嵌入性 |
(三) 全媒体机制与增强高校党建体系合力具有广度协同性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党建设及教育的基本理论 |
(二)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的思想 |
四、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理论资源 |
(一) 教育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 |
(二) 互联网发展及媒体融合的理论 |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现实审视 |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总结 |
(一) 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特点 |
(二) 高校党建实践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 传统党建机制不适应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新要求 |
(二) 高校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滞后于全媒体时代的新发展 |
(三) 发挥全媒体优势进行高校党建资源优化整合不够系统 |
(四) 运用全媒体技术推动高校党建创新发展的能力本领不足 |
(五) 传统的评价方式与现实的高校党建工作匹配度不高 |
三、全媒体给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带来新机遇 |
(一) 时空重塑的数字场景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创设新场域 |
(二) 共享动态的信息资讯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扩充新内涵 |
(三) 交互智能的网络技术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增添新平台 |
(四) 多维融合的媒介体系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拓宽新路径 |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目标、原则及内容 |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目标 |
(一) 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
(二) 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
(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先进性原则:始终树立走在前列意识 |
(二) 坚持人民性原则:始终牢记服务师生的宗旨 |
(三) 坚持革命性原则:始终坚持党建创新的高质量方向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内容 |
(一) 借力全程媒体实现党建信息整合共享 |
(二) 借力全息媒体实现党建情势实时监测 |
(三) 借力全员媒体实现党建组织精准覆盖 |
(四) 借力全效媒体实现党建措施智慧生成 |
第四章 优化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 |
一、优化机制是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前提 |
(一) 高校党建机制的内涵与功能 |
(二)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机制优化构建的原则和要求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生成理路 |
(一)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理论支撑 |
(二) 全媒体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生成提供可能 |
(三)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生成理路特征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的构建进路 |
(一) 健全全媒体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规避影响机制合力发挥的风险 |
(二) 构建全媒体党建工作协同机制,强化机制合力效果 |
(三) 完善全媒体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奠定机制合力基石 |
第五章 整合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 |
一、整合资源是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核心 |
(一) 资源优化整合的必要性 |
(二) 资源优化整合的可行性 |
(三)资源优化整合的理论支撑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优化整合的现状分析 |
(一) 资源优化整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二) 资源优化整合的原则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的优化整合路径 |
(一) 科学定位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目标 |
(二) 系统扩充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内容 |
(三) 充分激发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效能 |
第六章 创新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 |
一、创新方法是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抓手 |
(一) 方法创新发展的合理性 |
(二) 方法创新发展的可行性 |
(三) 方法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创新的现实要求 |
(一)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方法的新变化 |
(二)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的创新路向 |
(一) 明确立足点,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 |
(二) 强化着力点,挖掘全媒体助力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的关键要素 |
(三) 找准落脚点,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多元发展需要 |
第七章 完善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 |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模块结构与运行路径 |
(一) 系统构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的模块结构 |
(二) 积极探寻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的运行路径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发展趋势与遵循原则 |
(一)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的发展趋势 |
(二)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需要遵循的原则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改进策略 |
(一) 以育人为导向科学设置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
(二) 以一线为重点增加基层质量评价意见权重 |
(三) 以奖惩为动力推动党建质量评价精准实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涵分析 |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含义 |
2.1.1 亲和力 |
2.1.2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
2.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特征 |
2.2.1 渗透性 |
2.2.2 动态性 |
2.2.3 情绪情感性 |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 |
2.3.1 教育主客体的亲和力 |
2.3.2 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
2.3.3 教育方法的亲和力 |
2.3.4 教育环境的亲和力 |
2.3.5 教育载体的亲和力 |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基础及意义 |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3.1.2 心理学中的情绪情感理论 |
3.1.3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3.1.4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实基础 |
3.2.1 接受主体对亲和力的需求 |
3.2.2 学科的发展呼吁亲和力 |
3.2.3 教育环境的变迁需要亲和力 |
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意义 |
3.3.1 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 |
3.3.2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3.3.3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 |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 |
4.1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积极表现 |
4.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
4.1.2 教师“以人为本”,师生亲近感增强 |
4.1.3 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增强 |
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的问题 |
4.2.1 教育主客体缺乏共鸣 |
4.2.2 教育的环境缺乏温度 |
4.2.3 教育内容缺乏实践性 |
4.2.4 教育方法单调滞后 |
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西方多元文化的消解 |
4.3.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高于实用性 |
4.3.3 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重要性认识不足 |
4.3.4 思政课教师的改革力度欠缺 |
5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对策 |
5.1 以“全员育人”为基础,加强教育主体的亲和力 |
5.1.1 增强高校党委、共青团干部的亲和力 |
5.1.2 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 |
5.1.3 加强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亲和力 |
5.2 以“全程育人”为导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吸引力 |
5.2.1 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
5.2.2 提高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
5.2.3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
5.2.4 增强教育载体的感染力 |
5.3 以“全方位育人”为目标,完善亲和力保障机制 |
5.3.1 做好物质保障 |
5.3.2 加强制度保障 |
5.3.3 落实人员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梁启超家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家风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一节 家风与家教概述 |
一、家教概述 |
二、家风概述 |
第二节 家风与家教的区别与联系 |
一、家风与家教的区别 |
二、家风与家教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梁启超家风思想的来源 |
第一节 梁启超家风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
二、西学维新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梁启超家风思想的实践来源 |
一、耕读传家的家世沿革 |
二、改造新民的时势驱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梁启超家风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家风教育理念 |
一、“淑身济物”的人生目的 |
二、“元气淋漓”的人生态度 |
三、“趣味主义”的人生信仰 |
第二节 家风教育主张 |
一、为人:“仰不愧,俯不怍” |
二、治学:“猛火熬,慢火炖” |
三、交友:“人人相善其群” |
四、择业:“择术不可不慎” |
第三节 家风教育方法 |
一、因势利导法 |
二、挫折教育法 |
三、实践历练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梁启超家风思想的评价及当代启示 |
第一节 梁启超家风思想的评价 |
一、梁启超家风思想的科学性 |
二、梁启超家风思想的局限性 |
第二节 梁启超家风思想对当代家风建设的启示 |
一、学做现代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
二、传承优秀家风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
三、学会沟通,搭建情感沟通桥梁 |
四、尊重科学,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
第三节 梁启超家风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一、育人目标:坚持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
二、教育方法:榜样示范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三、家校联动:优良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的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新媒体 |
1.1.2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
1.1.3 新媒体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关系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2 列宁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3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4 邓小平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5 江泽民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6 胡锦涛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7 习近平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
1.2.8 意识形态工作理论 |
第2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问题、机遇和挑战 |
2.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 |
2.1.1 网络舆论引导不足 |
2.1.2 高校传统媒体存在感降低 |
2.1.3 宣传思想工作专业团队建设困难 |
2.1.4 突发舆论危机公关处理效果差 |
2.1.5 高校媒体融合程度低 |
2.1.6 宣传思想工作缺乏时代性 |
2.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机遇 |
2.2.1 宣传载体更加丰富 |
2.2.2 工作内容更具时代性 |
2.2.3 宣传方法更加多样 |
2.2.4 师生参与更加积极 |
2.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 |
2.3.1 主流宣传思想遭受冲击 |
2.3.2 传统宣传思想工作模式亟待创新 |
2.3.3 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3.1 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阻力较大 |
3.2 传统媒体的宣传影响力不足 |
3.3 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 |
3.4 解决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欠佳 |
3.5 未形成媒体融合发展的合力 |
3.6 宣传思想内容、手段和渠道缺乏创新 |
第4章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路径 |
4.1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则 |
4.1.1 兼容并蓄和旗帜鲜明相统一的原则 |
4.1.2 正面宣传和立德树人相融合的原则 |
4.1.3 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相促进的原则 |
4.1.4 多维互动和师生为本相协调的原则 |
4.2 新媒体视角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策略 |
4.2.1 完善领导体制 |
4.2.2 健全舆情机制 |
4.2.3 推进依法管理 |
4.2.4 加强制度建设 |
4.2.5 落实保障机制 |
4.2.6 创新工作理念 |
4.3 新媒体视角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 |
4.3.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宣传思想工作 |
4.3.2 提高媒介素养,在师生中培养舆论领袖 |
4.3.3 联合社会力量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4.3.4 繁荣校园文化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
4.3.5 打造一支政治强、学术优、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团队 |
4.3.6 强化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技术应用 |
4.3.7 以正面宣传引领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思想内容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关于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的调查问卷 |
(7)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1.创新点 |
2.重点 |
3.难点 |
一、灌输理论概念的基本规定 |
(一)灌输的内涵与本质 |
1.灌输的科学内涵 |
2.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含义 |
3.灌输的特点 |
(二)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思想渊源 |
二、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历史形成和发展 |
(一)灌输理论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的灌输思想 |
1.马克思恩格斯灌输思想的逻辑发展 |
2.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灌输理论的形成——列宁的灌输思想 |
1.列宁灌输理论的形成过程 |
2.列宁灌输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三、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灌输理论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
1.毛泽东发展的灌输理论新成果 |
2.毛泽东灌输思想的特征 |
(二)改革开放以来灌输理论中国化的发展与实践 |
1.邓小平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中国化成果 |
2.江泽民对灌输论的坚持与创新 |
3.胡锦涛对灌输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灌输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
(一)习近平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新发展 |
1.新时代思想政治灌输工作的必要性 |
2.新时代思想政治灌输工作的主体 |
3.新时代思想政治灌输工作的客体 |
4.新时代思想政治灌输的方式 |
5.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灌输 |
(二)用灌输理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必须坚持灌输的科学性 |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必须坚持灌输的永续性 |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必须坚持灌输的客观真实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案 |
(五)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渊源 |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思想理论 |
1.毛泽东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
2.邓小平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
3.江泽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
二、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背景及过程 |
(一)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
1.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强烈冲击 |
2.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考验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 |
(二)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过程 |
1.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探索萌芽阶段 |
2.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发展阶段 |
3.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成熟深化阶段 |
三、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科学体系 |
(一)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 |
1.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 |
2.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 |
3.思想政治工作是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手段 |
(二)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的理论 |
1.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论述 |
2.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论述 |
(三)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原则的论述 |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 |
2.坚持自我教育原则 |
3.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 |
4.坚持以身作则的原则 |
(四)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理论 |
1.理想信念教育 |
2.“和”的思想教育 |
3.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
4.克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思想教育 |
(五)李瑞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理论 |
1.加大舆论正面宣传教育方法 |
2.采用热心服务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法 |
3.坚持务实求理的工作方法 |
4.坚持榜样示范的教育方法 |
四、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突出特色 |
(一)以扎实的哲学功底为支撑 |
(二)深入实际和讲究实效 |
(三)语言风趣幽默又充满智慧 |
(四)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 |
五、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当代价值 |
(一)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项建设事业中的地位 |
(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兼顾真理和人格的力量 |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四)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
(五)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1.课堂教学中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有利于师生的发展 |
2.教师缺乏应对“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有效策略 |
3.“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研究不充分 |
(二)概念界定 |
1.“非连续性教育形式” |
2.“非连续性教育形式”课堂教学 |
3.“非连续性教育形式”课堂教学应对策略 |
(三)研究综述 |
1.关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研究 |
2.关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形态研究 |
3.关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的研究 |
4.研究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3.理论基础 |
4.研究方法 |
5.研究步骤 |
一、“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阐释 |
(一)“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内涵 |
(二)“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特征 |
(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范畴 |
1.危机 |
2.遭遇 |
3.挫折 |
二、“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阐释 |
(一)“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内涵 |
(二)“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特征 |
1.出现的偶然性 |
2.存在的必然性 |
3.潜在的危机性 |
(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类型 |
1.生成与预设异向型 |
2.价值观念冲突型 |
3.教学环境诱发型 |
(四)“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影响因素 |
1.教师因素 |
2.学生因素 |
3.环境因素 |
(五)“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价值 |
1.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价值 |
2.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价值 |
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现状分析 |
(一)现状描述 |
1.教师面对课堂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认识 |
2.教师应对课堂的“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方式 |
(二)存在问题 |
1.认识上的问题 |
2.应对上的问题 |
(三)原因分析 |
1.教师权威压制学生的主体地位 |
2.重视教师“教”而忽略学生的“学” |
3.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与开放性不足 |
四、“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的构建 |
(一)应对策略的构建依据 |
1.非连续性教育理论 |
2.生成性教学理论 |
3.“教学事件”理念 |
(二)应对策略的生成机制 |
1.敏感 |
2.理解 |
3.行动 |
4.反思 |
(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具体应对策略 |
1.课前预设型策略 |
2.课中应对型策略 |
3.课后反思型策略 |
五、“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的案例分析 |
(一)预设性应对策略的案例及分析 |
1.案例实施背景 |
2.案例评价效果 |
3.案例特征分析 |
(二)课堂具体应对策略的案例及分析 |
1.案例实施背景 |
2.案例评价效果 |
3.案例特征分析 |
(三)反思性应对策略的案例及分析 |
1.案例实施背景 |
2.案例评价效果 |
3.案例特征分析 |
六、有效应用“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的建议 |
(一)学校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
1.具有安全感的物质环境 |
2.充满教育爱的精神氛围 |
(二)教师转换教学的思维方式 |
1.从简单性思维向复杂性思维转换 |
2.从预成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换 |
(三)学生全面地参与教学过程 |
1.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2.促进师生平等对话与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论文参考文献)
- [1]在遵循规律中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J]. 王易. 北京教育(德育), 2021(09)
- [2]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须坚持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J]. 梁镜源. 北京教育(德育), 2021(09)
- [3]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D]. 曹猛.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 王慧慧.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5]梁启超家风思想研究[D]. 李新伟.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D]. 李志. 南昌大学, 2020(02)
- [7]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D]. 刘璇.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李瑞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 李秀秀. 延安大学, 2020(12)
- [9]“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应对策略研究[D]. 张瀚文. 西南大学, 2020(01)
- [10]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