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脏的神经分布及其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徐安乐[1](2021)在《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维生素E对大部分水产动物而言,是一种必须营养素,在机体中不能自主合成,必需通过外源补充。研究表明,饲料配方中维生素E缺乏或过量均会对某些鱼造成不利的影响。研究水产动物维生素E的需求量在水产动物健康可持续养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研究对象,从生理生化、组织学观察以及转录组学水平分析了维生素E在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方面所起的作用,具体结果如下:(1)设计了6个不同浓度的维生素E饲料(高效液相色谱法实测VE值:12.10,32.15,45.17,75.72,135.78,263.37 mg/kg)开展84天的养殖试验(后简称养殖试验),得出:135.78 mg/kg左右的维生素E能显着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平均初重:20.48±0.20 g)增重率、存活率、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以及改善肌肉品质;可维持肝脏、肌肉以及血清中维生素E含量的动态平衡,供应机体生长需求,同时能降低血脂含量,维持机体健康;可以提高血清、头肾、脾脏和肝脏的免疫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提高肠道和肝脏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照组和135.78 mg/kg试验组在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上存有显着性差异。与此同时,与其他组织相比,在消化性能上,肝脏和前肠对维生素E影响的反应更为敏感,在免疫方面,头肾对维生素E影响的反应更为敏感。以增重率为评估指标做拟合曲线分析维生素E的最适添加量为130.13 mg/kg。(2)135.78 mg/kg的维生素E能维持肝细胞结构和功能稳定,促进肠道组织生长和维持其完整性,促进头肾分泌免疫相关的物质来提高机体免疫,通过调节脾脏的淋巴细胞数量,促进鱼类非特异性免疫。(3)开展哈维氏弧菌感染试验(后简称细菌感染试验)。设置对照组和最适维生素E添加量组饲料(VE实际含量分别为10.38和132.15 mg/kg)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平均体重:80.48±3.30 g),周期70天,随后,用半致死剂量哈维氏弧菌(8.86×106CFU/ml)注射感染石斑鱼,观察7天,比较细菌感染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血清、肝脏、头肾和脾脏上的免疫和抗氧化方面的变化,得出维生素E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抗病能力。组织学观察进一步得出维生素E在保护肝脏、头肾和脾脏抗细菌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养殖试验mRNA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E诱导肝脏、前肠和头肾分别产生了366、69和9023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肝脏中主要可富集到与细胞凋亡,肝组织代谢和肝组织免疫相关的通路上,在前肠组织中,则主要富集到了与代谢相关的通路上,在头肾组织中,主要富集到了与免疫相关的通路上。(5)细菌感染试验的mRNA分析结果显示,鱼摄食适量的维生素E能通过提高肝脏中的代谢补偿以抵抗哈维氏弧菌的侵袭,而缺乏维生素E的鱼,在哈维氏弧菌侵袭后,其炎症和病变会进一步加剧;摄食适量维生素E的鱼在经过哈维氏弧菌侵袭后,其头肾免疫相关通路被高度激活,在免疫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维生素E摄入量不足,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在受哈维氏弧菌侵袭后,头肾会出现病理性引诱某些酶类分泌和某些基因上调。(6)养殖试验的miRNA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E可能主要通过调节mi R-34-x来影响肝脏组织的代谢和免疫;通过调节mi R-122-x和mi R-735-x来维持肠道健康,为肠道正常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提供良好的内环境;通过调节mi R-1357-x和miRNA-31-x来影响头肾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细菌感染试验的miRNA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E可能通过调节mi R-1246-x、mi R-1260-x、mi R-7133-x(和y)、mi R-29-x(和y)以及mi R-122-x等的差异表达来影响头肾免疫能力。(7)养殖试验的miRNA-mRNA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E可调控mi R-551-x、mi R-3604-x和mi R-193-y的上调以及mi R-883-y、novel-m0222-3p和mi R-34-x的下调来维持肝脏细胞功能,提高肝脏代谢能力和免疫能力;通过调节mi R-31-x、mi R-735-x和mi R-1357-x等(均下调)影响头肾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同时也会调控一些novel miRNA如novel-m0200-5p、novel-m0183-3p和novel-m0184-5p(均下调)等影响免疫过程。细菌感染试验的miRNA-mRNA关联分析得出,维生素E可能主要通过影响mi R-1260-x、mi R-7133-x(和y)和mi R-1246-x等的上调以及mi R-129-x、mi R-122-x和mi R-735-x等的下调来调控头肾抗哈维氏弧菌的感染。综上,维生素E在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方面有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维生素E的促生长和提高免疫的功能实质以及丰富了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物信息学资料。
王宗鼎,温浩[2](2021)在《自主神经系统在肝脏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肝脏神经在肝脏中的解剖及分布情况,并总结肝脏自主神经系统在肝脏中的生理和病理功能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到目前为止的所有关于人体以及动物肝脏神经解剖及其功能研究文献,并按照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参与肝脏生理和病理功能分别归纳总结。结果肝脏神经主要参与调控糖脂质代谢、免疫、炎症、血流动力学、酒精性肝病、肿瘤的转移等,还参与肝脏损伤后的再生。结论肝脏神经参与肝脏功能的调控十分复杂,了解这些机制可为肝脏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张迪[3](2020)在《束丝藻毒素对雄性斑马鱼肝免疫、脑镇痛及生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某些藻类过度繁殖,引起水华。其中以水华束丝藻为优势种的蓝藻水华因其分泌的束丝藻毒素具有强烈麻痹效应、毒性强和致毒快等特点而引起高度关注。为探究该毒素的药用活性、毒性及其机理,本文以斑马鱼为受试动物,通过腹腔注射低、高剂量束丝藻毒素,以乙酸溶液为对照,在处理后的24小时内的不同时间点(0、1、3、6、9、12和24小时),速取鱼精巢、脑和肝脏进行处理,利用立体显微观察肝脏形态变化,组织学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精巢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变化;据此,利用ELISA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研究三种器官的相关指标在生理水平响应,再通过q RT-PCR方法,进一步研究这些生理指标的m RNA转录水平的应答,以上研究结果将揭示该毒素对斑马鱼的生殖功能、肝免疫、脑镇痛的活性、毒性及其机制,为束丝藻毒素的药物研发和解毒机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结果如下:1.束丝藻毒素或PSP先后诱导了斑马鱼肝脏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IL-6、IL-8促炎效应和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的抗炎响应,进而引起肝充血和肝脏指数(HSI)增加的改变。这些变化是由该毒素引起鱼肝脏中的m RNA转录表达改变所致。斑马鱼肝充血和HSI变化、TNF-α、IL-1β、IL-6、IL-8、IL-10和TGF-β等炎症和抗炎指标均可作为研究检测自然水体该水华及其毒素的重要标志物。2.对斑马鱼脑疼痛信号变化的研究表明,束丝藻毒素使脑组织P物质(Substance P,SP)和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的含量上升,其m RNA转录变化表明了分子水平的响应。毒素使脑组织谷氨酸(Glutamate,Glu)和组织胺(Histamine,His)的生理水平及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m Glu R1)和H1型组胺受体(Histamine receptor h1,Hrh1)受体的m RNA转录水平受抑制。受体的m RNA转录下调可能是由Glu和His下降所致。这表明束丝藻毒素能通过降低Glu水平而抑制疼痛兴奋的传导,上调P物质和β-EP发挥镇痛作用,而His的表达抑制表明毒素并不通过K+通道发挥镇痛作用。这些研究对于深入揭示该毒素镇痛和麻痹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毒素的药物研发提供基础。3.斑马鱼生殖功能对束丝藻毒素的响应研究发现,毒素造成下丘脑和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 RHR)与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下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 RH)与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的上调以期维持下丘脑与脑垂体组织中的生殖激素平衡。脑垂体激素作用于精巢,引起精巢的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与活化素B(Activin-B,ACV-B)和类固醇激素急性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 AR)含量上升。表明,FSH与FSHR结合充分发挥FSH作用。鉴于以上结果,进一步对精巢组织中的类固醇激素及激素合成酶的研究发现,精巢组织的17α-羟化酶(Cytochrome P450 17A1,CYP17A1)的转录下调导致了17羟-孕烯醇酮(17OH-pregnenolone,17OH-PREG)和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的合成减少,而使其他类固醇激素包括孕烯醇酮(pregnenolone,PREG),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ASD),睾酮(Testosterone,T),11-酮基睾酮(11-Ketotestosterone,11-KT),17a,20b-双羟孕酮(17a,20b-dihydroxyprogesterone,17a,20b-DHP)合成增加,并进而刺激相关合成酶包括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tochrome P450 11A1,CYP11A1),3β-羟基类固醇合成酶(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β-HSD),17β-羟基类固醇合成酶(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7β-HSD3),11β-羟基类固醇合成酶(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1β-HSD2),20β-羟基类固醇合成酶(20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20β-HSD)的转录上调。这些变化造成精巢组织的激素分泌紊乱,各级生精细胞发育不协调,精子细胞变态能力下降,精子数量减少,组织结构疏松,出现水肿与空泡化等病理性损伤。这可能是生殖活性受到影响的重要机制。
于婉晨[4](2019)在《基于转录组学及蛋白质组学阐释虚寒证、虚热证的生物学机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虚寒证、虚热证发生的生物学机制,并使用右归丸、左归丸“以方测证”,论证IL-1及其信号通路的降低是虚寒、虚热证产生的共同分子基础,Lipin-1表达的高低变化决定虚寒、虚热证寒热倾向的科学假说,阐释虚寒证、虚热证的生物学机制。通过对虚寒、虚热证大鼠一般状态、相关宏观指标及血清学(细胞因子网络及激素)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创新性使用RNA-seq转录组测序技术结合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虚寒证、虚热证中显着性变化的差异基因、蛋白,根据其表达变化及GO功能改变,通过KEGG富集通路研究其相互作用关系,围绕IL-1与Lipin-1,多层面的论证虚寒、虚热证的分子机制。q RT-PCR及Western Blot法定量0预测靶标蛋白变化并验证基因组及蛋白组学结果可靠性,论证假说,拓展前期研究成果。根据右归丸、左归丸对虚寒证、虚热证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佐证虚寒证、虚热证的生物学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及病机理论研究提供支持,并为虚寒证、虚热证生物学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应用经典虚寒及虚热证模型复制方法,采用大剂量的苦寒中药“生石膏、龙胆草、黄柏、知母”组方,按照2:1.2:1:1.5的比例进行虚寒证动物模型构建;应用大剂量的具有辛温大热药性的中药“熟附子、肉桂、干姜”,按照“1:1:1”灌胃给药14天,建立虚热证动物模型。运用PLS回归方程通过对大鼠体重、自主活动、寒热趋向、舌象、爪象、温度变化、肛温、趾温、基础代谢及一般状态观测结果进行评分,评价模型大鼠虚寒(0-0.5)、虚热(0.5-1)状态判断模型复制成功,筛选成功复制的模型大鼠进行后续研究。2观察大鼠组织形态学上的改变、并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采集下腔静脉血)检测IL-1β、IL-4、IL-6、TNF-α、C3、C4、Ig A、Ig G、Ig M、TAOC、IL-2、IFN-γ等细胞因子相关指标及T3、T4、TSH、TRH、GH、Lipin-1、乳酸、丙酮酸、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肝糖原及ATP酶活力等内分泌激素代谢相关指标于虚寒、虚热证大鼠血清中含量变化,及给予右归丸、左归丸进行干预后的变化情况,讨论其差异及发生机制。3使用转录组测序结合差异蛋白组学技术进一步对病证微观分子层面的变化进行筛测:对显着性差异基因及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富集通路分析,推导虚寒证、虚热证发生机制中关键差异蛋白(基因),及其(磷酸化、氧化、乙酰化等)翻译后修饰其功能变化与机制间关系,以探究虚寒证、虚热证发生的生物学机制,及右归丸、左归丸的作用机制及潜在靶点。4 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总RNA中IL-1β、IL-1R、IL-1Ra、NF-κB、Lipin-1、AP-1、TGF-β1、PPARγ、FABP4、FFA、Hspb1、Ecm1、Ifit1、Acpp、Insig1等主要相关基因表达,对转录组测序基因结果可靠性进行分析;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法)检测肝组织总蛋白中IL-1β、IL-1R、IL-1Ra、NF-κB、Lipin-1、AP-1、TGF-β1、PPARγ、FABP4、FFA等主要相关蛋白表达,验证差异蛋白质组学结果。结果:1虚寒证、虚热证模型大鼠表征及转录组蛋白组学研究1.1一般状况观察发现,虚寒模型大鼠出现嗜睡蜷卧、饮食、饮水减少、体重减轻、大便溏薄、唇及趾掌颜色偏青白、毛发杂乱、枯槁、小便清长等表现;虚热证模型大鼠出现体型瘦削,体重减轻、饮水增加,毛发杂乱、光泽度差,烦躁不安,睡眠减少、尿黄、便干等特征性症状表现。1.2虚寒证模型大鼠喜温恶寒、自主活动减少、基础代谢、整体温度及肛温、趾温均出现显着性下调,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降低,免疫机能降低(P<0.05);虚热证模型大鼠喜寒恶热、自主活动、基础代谢显着性升高(P<0.05);整体温度、肛温、趾温明显增加,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降低,免疫紊乱性降低,能量代谢病理性升高(P<0.05)。1.3虚寒证、虚热证模型大鼠血清IL-1β、IL-4、C3、C4、Ig A、Ig G、Ig M、TAOC、IL-2、IFN-γ较空白对照组显着降低(P<0.01)IL-6、TNF-α明显升高;T3、T4、TSH、TRH、GH明显降低(P<0.05)。Lipin-1、乳酸、丙酮酸、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肝糖原及ATP酶活力等指标于虚寒证中明显降低(P<0.05),虚热证证显着性升高(P<0.05)。1.4转录组学结合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虚寒模型组筛选出显着性差异基因323条,虚热模型组检测出显着性差异基因共166条。蛋白质组学虚寒证筛选出显着性差异蛋白58个(上调26个,下调32个),虚热证76个(其中显着性上调蛋白52个,显着性下调蛋白24个)。其显着性差异功能主要集中富集在刺激应答、防御反应、氧化还原为主的免疫反应及以脂代谢、类固醇荷尔蒙生成及类固醇的生成分解、脂肪的生成及分解等生物过程等功能。KEGG通路分析显示,虚寒证模型组显着性变化通路集中在视黄醇代谢、线粒体代谢、类固醇荷尔蒙生成、胆汁分泌、初级胆汁酸合成、Jak-STAT、AMPK、PPAR信号通路、P450药物代谢、亚油酸、胆固醇代谢信号通路等以脂代谢为代表的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及ABC转运、NF-κB、炎症介导的TRP信号通路等免疫调控信号通路。1.5 qRT-PCR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定量(肝组织)免疫及代谢关键基因m RNA表达,虚寒、虚热证大鼠IL-1β及IL-1R及NF-κB(P<0.05)表达均明显下调;虚寒证TGF-β1、FABP4、Lipin-1、AP-1有下调趋势。虚热证Lipin-1、PPARγ、FABP4、FFA有明显升高(P<0.05)与基因组学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可靠。1.6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对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代谢、免疫相关蛋白表达进行检测,虚寒、虚热证模型大鼠的JUN、Lipin-1、IL-1β、IL-1R2、IL-1Ra、14-3-3tau蛋白表达出现显着下降(P<0.05*);Smad2蛋白表达显着性升高(P<0.01**)。虚热证模型大鼠的JUN、NF-κB蛋白表达下调(P<0.05*);IL-1Ra升高(P<0.05*),与蛋白质组学结果相一致,证实其检测结果真实可靠。2右归丸、左归丸干预后,对虚寒证、虚热证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及代谢、自主活动、温度等有明显调整作用,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右归丸治疗后,(GO)分类标准进行功能注释,内分泌及精氨酸、丝氨酸、花生四烯酸、脂代谢、脂肪的生物合成及分解,糖代谢、类固醇及氨基酸代谢等物质及能量代谢方面缓解虚寒证出现的代谢抑制情况,IL-1、NF-κB、PPAR信号通路激活,调控机体的代谢及免疫改变。实时荧光PCR验证检测基因表达量与测序结果相一致,验证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蛋白组学检测,进一步缩小范围得出,其变化主要涉及细胞组织与生物发生、生物过程的调控、对刺激的反应、代谢过程、戊糖与葡萄糖醛酸盐的相互转化、赖氨酸退化;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糖酵解和糖质新生、脂肪酸降解、色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褪黑素代谢、线粒体代谢、LPS/IL-1、丙酮酸代谢、Glycerolipid新陈代谢、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等代谢功能及通过调控TNF、PI3K-Akt、MAPK、p38、及免疫应答IL-1、IL-6及TNF分泌等功能及通路,改善虚寒、虚热证紊乱的免疫机能。WB验证蛋白质组学结果,其数据表达具有一致性,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真实可靠。IL-1与Lipin-1是机体组织细胞功能代谢调节、免疫应答、应激等重要调节细胞因子,是机体细胞信号网络的关键节点。本实验以IL-1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主要切入点,宏观数据及微观组学结果表明,虚寒模型组出现以IL-1、JAK-STAT、磷脂酰肌醇为代表的信号通路显着性降低,其中CPT1、Lipin-1、FABP4、leptin-1、LEPR、Lbp(LPS)、Vnn1、Il33等代谢、免疫主管蛋白表达降低。虚热证以CPT1、FABP4、Lipin-1、LEPR、Ache、Leprot为代表的基因表达病理性升高,共同激活AMPK(rno04152)、NF-ΚB、JAK-STAT、磷脂酰肌醇为代表的信号通路。其中,褪黑素信号通路显着性升高及降低可能是造成虚热证烦躁不安、虚寒证嗜睡蜷卧、易疲劳症状出现的关键病机。结论:论证了IL-1及其信号通路的降低是虚寒证、虚热证产生的共同分子基础,Lipin-1在虚热证模型组中表达明显升高,于虚寒证模型组中表达降低,证实其高低变化是产生虚寒证、虚热证差异的关键这一科学假说。并拓展了Leptin、LEPR及NF-ΚB、JAK-STAT、磷脂酰肌醇等信号通路作为虚寒证、虚热证发生的关键通路,Leptin及LEPR是虚寒证、虚热证的潜在靶标。为后续对虚寒证、虚热证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李思佳[5](2019)在《刺五加中改善辐射小鼠脑损伤的功能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间辐射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而刺五加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积极作用已有报道,关于刺五加中不同功能成分对改善辐射诱导脑损伤疾病的具体作用还不清楚。本文分别以中药刺五加的功能成分,即多糖、黄酮、皂苷B、皂苷E为研究对象,以60Co-γ射线辐照小鼠为脑损伤模型,探究不同的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辐射脑损伤小鼠的改善作用,并获得以下结果:首先,通过辐射小鼠行为学、病理切片观察以及神经递质的变化,探究了刺五加中各功能成分对辐射脑损伤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研究发现,在行为学实验中,刺五加皂苷B与刺五加皂苷E的水迷宫游泳情况与辐射组之间具有显着差异(P<0.01),刺五加各功能成分组辐射小鼠的糖水偏嗜度显着高于辐射组(P<0.05),说明刺五加皂苷B与刺五加皂苷E能够改善辐射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与神经敏感性;在病理学观察中,刺五加皂苷E能够减少辐射小鼠大脑皮质与海马组织的细胞空洞,提高神经元数量,说明刺五加皂苷E能够改善辐射造成的脑组织细胞的损伤;在神经递质含量测定中,刺五加多糖可显着提高辐射小鼠脑组织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P<0.01),刺五加黄酮可显着提高去甲肾上腺素(NE)和乙酰胆碱(Ach)的含量(P<0.05),刺五加皂苷B和刺五加皂苷E能够显着提高γ-氨基丁酸(GABA)(P<0.05)与乙酰胆碱(P<0.05)的含量,说明刺五加多糖可通过作用于NE能系统,刺五加黄酮可通过作用于NE能系统与Ach能系统,刺五加皂苷B与刺五加皂苷E可通过作用于GABA能系统与Ach能系统,发挥改善辐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然后,通过辐射小鼠的胸脾指数测定、脑组织与血清的氧化指标测定,探究了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辐射小鼠的免疫损伤以及氧化损伤的改善作用。研究发现,刺五加的功能成分均能够显着改善辐射诱导的免疫损伤(P<0.05);脑组织中,刺五加多糖与刺五加黄酮能够显着降低脑组织蛋白羰基的含量并发挥清除自由基的作用(P<0.05),说明刺五加多糖与刺五加黄酮能够改善由辐射引起的蛋白变性,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血清中,刺五加功能成分能够抑制辐射造成的生物大分子损伤(P<0.05),刺五加多糖和刺五加皂苷B能够发挥显着的自由基清除作用(P<0.05),说明脑组织中刺五加多糖、刺五加黄酮能够发挥抑制蛋白损伤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血清中刺五加多糖与刺五加皂苷B具有抑制生物大分子的损伤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最后,通过刺五加功能成分在脑及其他组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液质联用技术应用,进行了刺五加功能成分在辐射小鼠脑及其他组织的代谢情况探究和透过血脑屏障的刺五加单体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功能成分均能够在各个组织中发挥作用,脑组织中刺五加皂苷E的相对代谢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说明刺五加皂苷E可在脑组织中发挥作用;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刺五加黄酮的药代曲线出现双峰现象,说明刺五加黄酮成分在脑组织中发生药物的再分配,刺五加皂苷E的药物清除量高,并且生物利用度显着高于其他成分(P<0.05),说明刺五加皂苷E能够在辐射小鼠脑组织中被吸收,药物作用后被代谢,体现对辐射脑损伤小鼠改善作用;通过对辐射小鼠的脑组织进行质谱分析,检测到的完整化合物单体为多糖类单体2,3,4-三-O-苄基-L-岩藻吡喃糖、黄酮类单体槲皮素、以及异嗪皮啶、α-亚麻酸、刺五加皂苷E1,说明几种单体可透过血脑屏障发挥药效,维持神经系统的稳定。
陶易凡[6](2019)在《高脂应激下吉富罗非鱼肝脏脂代谢调控关键microRNA筛选及其功能研究》文中认为microRNA(miRNA)参与调控肝脏多种代谢过程,其中也包括脂质代谢。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由于投饵过剩或饲料营养素不平衡常常会引起罗非鱼脂肪肝病的发生。脂肪肝病虽不是传染性疾病,但其一旦发生往往是大规模的、全面性的。患病罗非鱼生长缓慢、抗病力低,这给养殖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是中国主要养殖的罗非鱼品种。探索吉富罗非鱼肝脏脂质代谢相关miRNA能进一步完善对鱼类脂肪肝形成分子机制的认识,并能为缓解罗非鱼营养性脂肪肝病提供新思路。本论文通过向吉富罗非鱼幼鱼投喂高脂饲料,构建了吉富罗非鱼高脂诱导脂肪肝模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高脂饲料饲喂和正常脂质含量饲料饲喂吉富罗非鱼肝脏miRNA转录组进行分析,鉴别筛选了与吉富罗非鱼高脂代谢相关的miRNA,并对其调控关系和功能进行进一步研究。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吉富罗非鱼高脂诱导脂肪肝模型的构建本研究将含有8%和18.5%脂质水平的饲料作为对照组(normal fat diet,NFD)组和高脂组(high fat diet,HFD)组饲料投喂吉富罗非鱼幼鱼并在试验第20,40和60d采样,通过生化法、ELISA法、显微观察法等评估脂肪肝形成过程中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投喂高脂饲料60d使得吉富罗非鱼幼鱼增重率(weight gain,WG)和特定生长率(special growth rate,SGR)出现显着下降(P<0.05),肝体比(hepatopancreas somatic index,HSI)和脏体比(visceral omatic index,VSI)出现显着上升(P<0.05)。观察 HE(hematoxylin-eosin)染色和油红O染色组织切片发现高脂投喂引起吉富罗非鱼肝脏脂滴数量逐渐增加,脂滴体积逐渐增大,导致肝脏组织结构受损。与NFD组相比,高脂投喂下吉富罗非鱼肝脏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显着上升(P<0.05),这与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相一致。高脂饲料投喂期间,吉富罗非鱼血清 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胰岛素(insulin)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活性逐渐增加;肝脏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一开始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在第60d其活力出现显着下降(P<0.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在肝脏中的累积量逐渐增加。另外,60d高脂饲喂显着改变了(P<0.05)吉富罗非鱼肝脏脂肪酸组成,导致肝脏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水平增加,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水平降低。2.吉富罗非鱼肝脏脂质代谢关键miRNA的鉴别与筛选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了 HFD组和NFD组吉富罗非鱼肝脏小RNA文库。原始序列数据经过滤后,HFD组和NFD组文库分别得到14085442和14006318条高质量的纯净序列(clean reads);其中,绝大部分纯净序列的长度为21-23nt(nucleotide)。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在两文库中共鉴别获得了 204种已知和56种新型miRNA。两文库中表达量最丰富的10种miRNA相同,它们分别是miR-122,miR-22a-3p,let-7a,miR-21,miR-26a-5p,miR-126a-3p,miR-192,miR-101a,miR-100-5p和 let-7g。miRNA 差异表达分析发现 miR-145-5p,miR-205-5p,miR-23a-3p 等 24 个已知或新型miRNA在高脂饲喂60d后出现显着上调或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验证了测序文库的可靠性。通过miRanda软件对包括miR-122在内的9个关键miRNA靶基因进行预测,Gene Ontology(GO)注释分析发现这些miRNA与吉富罗非鱼包括脂质代谢在内的多项生命活动调控有关。3.高脂应激下吉富罗非鱼肝脏脂代谢关键基因和miRNA表达特征本研究通过qRT-PCR技术对高脂应激下5种miRNA(miR-122,miR-29a,miR-145-5p,miR-34a和miR-205-5p)及其预测的脂质代谢相关靶基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scd)基因,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elongation of the 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 protein 6,elovl6)基因,类固醇 5α-还原酶2(steroid 5 alpha-reductase 2,srd5a2)基因和乙酰辅酶 A 羧化酶β(acetyl-CoA carboxylaseβ,acacβ)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5种miRNA与其相应靶基因mRNA水平表达趋势相反,预示着这5种miRNA可能与高脂诱导脂肪肝形成有潜在联系。4.miR-122脂代谢调控功能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qRT-PCR检测发现miR-122在吉富罗非鱼肝脏中高表达。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真核重组质粒分别在HEK293T细胞和吉富罗非鱼肝细胞中验证了 miR-122能靶向结合scdmRNA 3’-UTR。miR-122过表达试验中吉富罗非鱼肝脏scd在mRNA和蛋白水平出现相应的下调。在高脂应激下,抑制内源性miR-122的表达导致吉富罗非鱼肝脏scd mRNA表达增加,而scd表达上调引起肝脏SFA 比例下降,MUFA比例上升,并促进了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srebp-1)基因和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mRNA的表达,使肝脏中的TC和TG合成增加。综上所述,miR-122可通过靶向scd参与调控吉富罗非鱼脂质代谢。5.miR-205-5p脂代谢调控功能初步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qRT-PCR检测发现miR-205-5p在吉富罗非鱼肌肉中表达量最高,在肝脏也有表达。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在HEK293T细胞中验证了 miR-205-5p能靶向结合吉富罗非鱼acacβ mRNA 3’-UTR。另外,通过向吉富罗非鱼幼鱼注射miR-205-5p antagomir 12h后发现肝脏miR-205-5p水平出现显着降低(P<0.05),而acacβ mRNA表达量显着上升(P<0.05)。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 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在注射miR-205-5p antagomir 48h和120h后出现显着增加(P<0.05)。综上,我们推测miR-205-5p负调节acacβ mRNA表达,在吉富罗非鱼肝脏脂肪酸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安志芳[7](2019)在《高原鼢鼠p53基因对低氧的应答及对下游靶基因表达调控的特异性》文中认为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生活在海拔2 800 m-4 200 m的地区,是世居青藏高原的一种地下鼠,对严重的低氧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p53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通过一系列下游靶基因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和血管生成等,对动物寿命和防癌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高原鼢鼠对高海拔洞道严重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本文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高原鼢鼠p53的编码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53及其下游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修复相关基因序列进行了进化特异性分析,并以SD大鼠为对照,研究了p53及其下游基因在不同海拔条件下(3 300 m和2 260 m)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高原鼢鼠p53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长1179bp,编码372个氨基酸残基。高原鼢鼠p53基因序列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甘肃鼢鼠和以色列鼹鼠p53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47%、98.98%和93.30%、95.41%;高原鼢鼠与甘肃鼢鼠、以色列鼹鼠、裸鼹鼠和大鼠p53氨基酸序列相比,分别有4、17、48和59处变异,其中在DNA结合域分别有2、3、12和16处变异;高原鼢鼠、甘肃鼢鼠、以色列鼹鼠和裸鼹鼠四种地下鼠中246号(相当于人的248号)和271号(相当于人的273号)位点的变异与人类p53热点突变一致;与甘肃鼢鼠、以色列鼹鼠和裸鼹鼠相比,高原鼢鼠309号位点的变异是其特有的变异位点。(2)高原鼢鼠肝脏、肺脏、胃、肠和骨骼肌组织中,p53的表达水平随着海拔的升高极显着升高(P<0.01),而SD大鼠中不随海拔的改变发生变化(P>0.05)。(3)高原鼢鼠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DNA修复相关基因的序列与以色列鼹鼠同源性最高,达到90%以上;高原鼢鼠细胞周期相关因子p21、CyclinD1、CyclinE、CyclinB1、细胞凋亡相关因子PIDD、PUMA、Apaf-1、IGFBP3、Bcl-2以及DNA修复相关的因子p48和p53R2与以色列鼹鼠存在明显的平行进化位点;SIFT评估发现p21和CyclinB1分别在27和105号位点的变异对其功能有显着影响,PIDD、PUMA、Apaf-1和IGFBP3分别在78、853、157、320和285号位点的变异对其功能有显着影响。(4)高原鼢鼠肝脏、肺脏和骨骼肌组织中,与细胞周期G1期调控相关的基因p21表达水平随海拔的升高极显着升高(P<0.01);p21下游的基因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具有组织特异性,在高原鼢鼠肝脏组织中,p21下游CyclinD1、CyclinE、CDK6和CDK2的基因表达水平随海拔的升高显着降低(P<0.05),在肺脏组织中CyclinD1、CDK6的表达水平随海拔的升高显着降低(P<0.05),CyclinE和CDK2的表达水平不随海拔的变化发生变化(P>0.05),在骨骼肌组织中p21下游CyclinD1、CyclinE、CDK6和CDK2基因的表达水平不随海拔的变化发生变化(P>0.05);与G2期相关的基因Gadd45α、B99、14-3-3-δ和CyclinB1在高原鼢鼠组织中不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发生明显的变化(P>0.05)。在SD大鼠组织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都不随海拔条件的改变发生变化(P>0.05)。(5)高原鼢鼠肝脏组织中,凋亡促进基因Bax、PUMA和Apaf-1的表达水平随着海拔的升高显着下降(P<0.05);肺脏组织中,凋亡促进基因PIDD、Bax、PUMA和Apaf-1的表达水平随海拔的升高显着下降(P<0.05);骨骼肌组织中,凋亡促进基因Fas、Bax、PUMA和Apaf-1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着海拔的升高极显着下降(P<0.01);在高原鼢鼠肝脏、肺脏和骨骼肌组织中,只有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水平随着海拔的升高其表达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并且Bcl-2/Bax比值随海拔的升高极显着上升(P<0.01),而在SD大鼠中没有变化(P>0.05)。(6)高原鼢鼠肝脏、肺脏和骨骼肌组织中与DNA修复相关的基因p48和p53R2随着海拔的升高其表达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而在SD大鼠中没有变化(P>0.05)。以上结果提示,高原鼢鼠p53与其它地下鼠p53既有共同的变异位点,也有其特异的变异位点,物种亲缘关系越远,p53变异越大;高原鼢鼠p53与大鼠p53突变点差异大,说明生活环境对p53的变异有较大影响。低氧显着上调高原鼢鼠组织中p53的表达水平,而大鼠对环境氧浓度并不敏感。高原鼢鼠经过长期的低氧适应,通过上调p21基因的表达抑制下游基因的表达,可能导致细胞周期G1期阻滞,从而提供充足的时间修复受损的DNA,通过上调DNA修复基因p48和p53R2的表达对受损的DNA进行修复,提高DNA修复功能,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这可能是地下鼠抗癌的共同特征;通过下调凋亡促进基因、上调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保证了细胞生存寿命,这可能与地下鼠的长寿有关。高原鼢鼠组织中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调控不仅与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而且可能与相关基因产物p21、CyclinB1、PIDD、PUMA、Apaf-1和IGFBP3结构发生变异有关,这些特征对高原鼢鼠适应低氧高二氧化碳的地下洞道生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杨峰[8](2018)在《铜绿假单胞菌疫苗候选抗原PA0833和POH的鉴定及免疫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属于非发酵菌中的假单胞菌属,在医院病房及医疗器械中广泛存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目前已成为全球呼吸科、烧伤科、ICU病房、老年病科等感染率最高的病原菌之一。随着多重耐药的PA菌株的数量逐渐增加,许多临床分离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或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2017年WHO发布的《全球抗生素耐药细菌优先性列表》中将PA列为第1级(最危急级别),这种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急需新的治疗方法进行应对,疫苗与抗体是目前理想的选择。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曾有4种疫苗及3种抗体分别开展了临床试验,但尚未成功,目前尚无一种疫苗进入临床应用,其原因主要是PA致病因素多而复杂,以往PA疫苗采用的抗原类型过于单一,难以激发较全面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因此,应该紧密结合PA临床感染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并综合分析PA致病的关键靶点和机制,综合应用疫苗研发新技术,高效、准确筛选鉴定疫苗保守抗原,构建多靶点、多组分抗原联合疫苗,使得疫苗免疫后能够有效阻断细菌定植和致病的多个通路和环节,达到清除细菌和控制感染的目的。本课题组前期在建立的PA菌种资源库和临床血清和淋巴细胞样本库的基础上,从PA菌株的全基因组水平出发,基于反向疫苗学技术,全方位筛选出保守性好、特异性高的免疫保护优势抗原42个。本人在博士期间,建立PA感染小鼠肺炎模型(临床感染最为严重),从这42个免疫保护优势抗原中成功筛选出11个保护性抗原,其中新发现6个保护性抗原,包括3个功能已知蛋白(如Ⅵ型分泌系统的关键蛋白Hcp1、外膜蛋白PopB、OprL)和3个功能未知的假定蛋白(如PA0833、PA0807、PA5505);同时还验证了5个已报道过的保护性抗原(如鞭毛蛋白Flic、Ⅲ型分泌系统关键蛋白PcrV、外膜蛋白OprI、OprF等、外毒素ToxA)。对于功能未知的保护性抗原,选定保护率最高的PA0833,采用3种PA感染动物模型(肺炎模型、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和全身感染模型)进一步确定其保护效果。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PA0833的功能,采用生物理化实验、基因敲除实验等方法对PA0833的功能进行分析和验证,以分析PA0833的免疫保护作用机制。最后对筛选出的11个保护性抗原进行多重配伍选择,并进行融合表达,筛选到以PcrV-OprI-Hcp1(POH)为代表的多个高表达、易纯化、高保护率的两亚单位或三亚单位PA融合蛋白疫苗。PA0833蛋白虽然在单个抗原状态下,容易表达和纯化,且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但是在融合蛋白疫苗筛选过程中却没有筛选到包含PA0833亚单位的高表达、易纯化的融合蛋白抗原。然后采用3种PA感染动物模型(肺炎模型、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和全身感染模型)评价POH的免疫保护性;并体内外实验评价POH苗免疫后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从而对POH的免疫保护机制进行初步的探索。主要的结果如下所述:(1)铜绿假单胞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保护性抗原的筛选。为了筛选和评价PA的保护性抗原,根据PA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建立贴近临床感染现状的3种动物模型,即PA感染小鼠肺炎模型、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和全身感染模型。在小鼠肺炎模型中,PAO1以LD50(5.0×106 CFUs/mouse)剂量能够有效感染小鼠,细菌主要在肺脏大量定植、并能使肺脏发生显着的病理改变;以2×LD50(1.0×107 CFUs/mouse)剂量感染小鼠,能够通过急性肺炎使小鼠死亡率达到90%左右。在小鼠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中88℃灼伤8 s,能够造成小鼠皮肤Ⅲ°烧伤。PAO1以300 CFUs/mouse剂量能够有效感染Ⅲ°烧伤的小鼠,细菌主要在肝脏、脾脏和皮肤大量定植,并能够使小鼠在7天内死亡率达到80%左右。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中PAO1以LD50(3.5×107 CFUs/mouse)剂量能够有效感染小鼠,细菌主要在肝脏和脾脏大量定植;以2×LD50(7.0×107 CFUs/mouse)剂量感染小鼠,能够通过全身感染使小鼠死亡率达到90%左右。然后采用急性肺炎模型对候选的42个重组蛋白(免疫优势抗原)进行了筛选,成功筛选出11个保护性抗原。(2)铜绿假单胞菌疫苗候选抗原PA0833的免疫保护机制及鉴定。为了对功能未知的保护性抗原PA0833进行评价和鉴定,首先通过PA的动物攻毒保护实验进一步明确,PA0833蛋白在3种PA感染动物模型(肺炎模型、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和全身感染模型)中都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PA0833蛋白免疫后能诱导机体产生强力的免疫应答,通过显着减少脏器细菌定殖、炎性因子表达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脏器的病理变化,提高小鼠的生存率。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PA0833蛋白的功能,同时采用生物理化实验(分子筛层析、化学交联分析及肽聚糖结合试验等)对PA0833的功能进行验证,确定PA0833蛋白是OmpA C-like蛋白,其C端结构域能够形成二聚体,并能与肽聚糖结合。最后通过构建PAO1的PA0833基因敲除株及回补突变株,分析了PA0833基因在细菌的生存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证实PA0833基因通过部分参与PA对酸性或强还原剂的耐受过程,从而增强PA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而且PA0833基因与PAPAO1的毒力相关,且通过激活宿主细胞的NOD样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参与了机体针对PA的天然免疫应答过程。因此PA0833可作为一种新型的PA疫苗候选抗原。(3)铜绿假单胞菌PcrV-OprI-Hcp1三亚单位融合蛋白候选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及机制。对筛选出的保护性抗原进行多重配伍选择,并进行融合表达,筛选几个高表达、易纯化、高保护率的两亚单位或三亚单位PA融合蛋白疫苗,如PcrV-OprI-Hcp1(POH)等。首先对POH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检定发现POH在溶液中以稳定的二聚体方式存在,并通过比较四种常用人佐剂选择了Al(OH)3为最优佐剂。然后通过动物攻毒保护实验确定,在肺炎模型、烧伤合并感染模型和全身感染模型中POH比单个抗原(PcrV、OprI、Hcp1)具有更好的保护力,且对不同的PA临床分离株具有广泛的保护作用。POH免疫后能诱导机体产生强力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通过显着减少脏器细菌定殖、炎性因子表达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脏器的病理变化,提高小鼠的生存率。最后重点从体内外试验评价了POH特异性抗体的功能,证实POH特异性抗体在保护应答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因此POH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铜绿假单胞菌疫苗候选抗原。主要的结论如下:(1)新发现的铜绿假单胞菌保护性抗原PA0833在PA感染小鼠急性肺炎模型、烧伤合并感染模型、全身感染模型中均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鉴定PA0833为OmpA C-like蛋白,证实其是新的毒力因子,能够增强PA对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与PA的致病力相关,参与机体针对PA的天然免疫应答过程,这为阐明PA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基础,为抗PA感染提供了潜在靶点。(2)设计的三亚单位融合蛋白POH,具有高表达、易纯化、可溶稳定均一、高保护率的优点,其免疫后能诱导机体产生强力的全面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从而能在肺炎模型、烧伤感染模型和全身感染模型中减少细菌定植,提高小鼠生存率。这种抗原多组分融合蛋白,为探讨PA疫苗抗原组合形式、协同免疫增强策略提供了实验基础,同时也为研制多联多价的PA疫苗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及技术支撑。
唐永凯[9](2013)在《建鲤leptins和NPYs的克隆、表达及其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鲤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人工培育出来的鲤鱼品种,具有多种优良的经济性状,已在全国多地进行养殖。在建鲤的遗传改良上,我们主要集中在生长这一重要的经济性状,并取了一定的成绩。但生长速度的提高最终会到达一个平台期,育种的方向必然会转向其它经济性状,因此很有必要开展摄食因子的研究,为后续的建鲤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以下从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建鲤最适管家基因的研究在本研究中,系统地分析建鲤的多个管家基因的表达量,确定了一个最适管家基因。克隆了建鲤常用管家基因延伸因子1α(EF-1α),β肌动蛋白(ACT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和核糖体18S rRNA(18S rRNA)的部分DNA序列。分别从建鲤幼鱼和成鱼9个组织中(前脑、下丘脑、肝脏、前肠、后肠、卵巢、肌肉、肾)提取了 RNA,应用real time PCR研究了 4个管家基因在9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通过评价real time PCR中管家基因Ct的CV值来确定管家基因的稳定性。CV值越小,表明管家基因在各组织中表达量变化越小。结果表明,EF-1α在建鲤幼鱼和成鱼期的各组织中表达量变化最小,适合作管家基因。但在不同发育期,没有一个最适管家基因,EF-1α仅在前脑、下丘脑、肝脏、心脏和肾脏中表达量变化最小。这一结果为后续的建鲤功能基因研究中管家基因的正确选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表明了不同的实验条件会导致管家基因的不一致性。2.建鲤leptins的克隆及其时空表达瘦素(leptin)是肥胖基因表达的产物,在动物摄食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RT-PCR以及PCR法,克隆了建鲤leptins基因包含ORF的部分序列,使用realtime PCR对其不同发育期的组织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鲤leptins基因含有三个同源基因,分别为jlLEP-A1,jlLEP-A2和jlLEP-B。jlLEP-A1长741 bp,内含子序列长 93 bp,对应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16bp,翻译成171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9.3 kD。jlLEP/A2长792 bp,内含子序列长102 bp,对应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16bp,翻译成171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9.5 kD。jlEP-B长1194 bp,内含子序列长687bp,对应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07bp,翻译成168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9.2 kD。同源性分析显示,leptin氨基酸之间相似性较低。jlLEP-A1与jlLEP-A2之间相似性为82.5%,与jlLEP-B的相似性分别为29.5%,28.8%。jlLEP-A1与鲤鱼leptin Ⅰ的相似性最高,为99.4%,与人leptin的相似性最低,为22.3%;jlLEP-A2与leptin Ⅱ相似性最高,为98.8%,与河豚leptin的相似性最低,为22.1%;jlLEP-B与斑马鱼leptin-B的相似性最高,为85.7%,与青鱂leptin-B相似性最低,为17.1%。尽管相似性不高,但jlLEP-A1,jlLEP-A2,jlLEP-B均含有2个半胱氨基酸残基,这也是脊椎动物leptin形成二硫键产生生物活性的必需基团。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鱼类leptin存在两种类型,jlLEP-A1 和 jlLEP-A2 归为一类,jlLEP-B归为另外一类。real time PCR显示,建鲤leptins在幼鱼和成鱼中的表达模式不一样,而且雌雄鱼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在幼鱼中,jlLEP-A2在各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性的低于jlLEP-A1和jlLEP-B。jlLEP-A1和jlLEP-B主要在性腺(精巢、卵巢)和肝脏中表达。雌鱼中,jlLEP-A1和jlLEP-A2主要在下丘脑和肝脏中表达,jlLEP-B在各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低,jlLEP-A1在卵巢中的相对表达量显着性的高于jlLEP-A2和jlLEP-B。在雄鱼中,jlLEP-A1在下丘脑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其次为肝脏,jlLEP-A2在肌肉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其次为精巢和肝脏,jlLEP-B在下丘脑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3.建鲤NPYs的克隆及其时空表达神经肽Y(NPY)属于肽类家族,在动物摄食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RT-PCR以及PCR法,克隆了建鲤APYs基因包含ORF的部分序列,使用real time PCR对其不同发育期的组织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鲤NPYs基因含有二个同源基因,分别jlNPYa和jlNPYb。jlNPYa长2084bp,含有3个内含子,长度依次为316bp,897 bp,178 bp,其相位分别为0,2,2。对应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91 bp,翻译成96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0.96 kD。建鲤jlNPYb长2140bp,含有3个内含子,长度依次为315bp,929bp,166bp,其相位分别为0,2,2。对应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91bp,翻译成96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0.97kD。同源性分析显示,NPY氨基酸之间相似性较高。jlNPYa和jlNPYb之间相似性为97.9%。它们与人、小鼠、鸡以及其它鱼类的相似性达到60%以上,但与河豚NPYb的相似性低于60%分,别为54.3%、53.2%。NJ树显示,NPY分为两大类,jlNPYa和NPYb聚为一类,应同为NPYI。组织表达分析显示,建鲤NPYs主要在前脑、下丘脑、精巢以及肝脏中表达,在其它组织中表达量较低。在幼鱼期,下丘脑中jlNPYb的表达量显着高于jlNPYa的表达量。在成鱼期,雌雄鱼间表达模式存在较大差异。雌鱼下丘脑中,jlNPYa的表达量显着性的高于jlNPYb。但在雄鱼下丘脑中,jlNPYb的表达量显着性的高于jlNPYa。4.禁食对建鲤leptins和NPYs表达的影响建鲤禁食9天和禁食45天后,抽提雌、雄鱼的前脑、下丘脑、肝脏以及精巢RNA。应用real time PCR研究禁食对建鲤leptin和NPY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禁食过程中,建鲤leptins基因在前脑、下丘脑和肝脏各组织中表达量发生了显着性的变化,下丘脑是jlLEP-B表达量变化最大的组织,禁食使雌鱼下丘脑的jlLEP-B表达量上升,而雄鱼的表达量则下降,这表明jlLEP-B主要在下丘脑中行使功能。肝脏是jlLEP-A1和jlLEP-A2表达量变化最大的组织,禁食使雌鱼肝脏jlLEP-A1和jlLEP-A2表达量上升,雄鱼jlLEP-A1表达量上升,而jlLEP-A2表达量则下降,这表明jlLEP-A和jlLEP-A2主要在肝脏中行使功能。禁食同样引起建鲤NPYs在前脑,下丘脑、肝脏和精巢各组织中表达量发生了显着性的变化。在前脑中,禁食引起jlNPYa和jlNPYb表达量的变化最大,这暗示着建鲤NPYs主要在前脑中行使功能。禁食使雄鱼前脑jlNPYa的表达量下降,而jlNPYb的表达量上升,雌鱼NPYs的表达量均上升。在精巢中,只有jlNPYb的表达量随着禁食天数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jlNPYb可能和鱼类生殖调控有一定关联。5.建鲤leptins的原核表达根据建鲤leptins的氨基酸序列,找出信号肽剪切位点,设计成对引物,扩增基因不含信号肽的ORF区域。将扩增产物分别连接到pET-32a(+)和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测序验证插入位点的正确性。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pET-32a(+)/leptins和pGex-4T-1/leptins。结果表明在37 ℃、5 h 和 1 mmol/L IPTG 的诱导条件下,重组蛋白 pET-32a(+)/jlLEP-A1,pET-32a(+)/jlLEP-B 和 pGex-4T-l/jlLEP-A1,pGex-4T-1/jlLEP-B 表达量最大,但jlLEP-A2重组蛋白未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蛋白形式存在。这一结果为后续的建鲤体内注射重组leptin蛋白研究奠定基础。6.建鲤leptins的SNPs和生长的相关性研究比对8尾建鲤leptins的SNPs,共找到3个SNPs,均在外显子区域,分别为jlLEP-A1的 A1-T113C和jlLEP-A2的 A2-G415A、A2-G427A。应用 PCR-RFLP 的方法,检测了 557尾建鲤(雄鱼294尾,雌鱼263尾)群体的SNPs,将其与鱼种以及成鱼阶段的增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1-T113C位点与雌鱼鱼种阶段有显着(P<0.05)和极显着相关性(P<0.01),TC型雌鱼增重显着比TT型个体快,极显着比CC型个体快。与雌雄鱼成鱼阶段增重呈显着相关(P<0.05),TC型雌雄鱼增重显着比TT型个体快。A2-G415A位点与雄鱼鱼种阶段增重有显着相关性(P<0.05),AA和AG型增重显着比GG型个体快。成鱼阶段,AA和AG型增重极显着比GG型个体快(P<0.01)。A2-G427A位点与雄鱼鱼种阶段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AA型增重显着比GA型快。雄鱼成鱼阶段也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AA型增重显着比GA型快。这一研究为后续的分子标记育种奠定了基础。
闫兵,李泽信,张永久,冯德元[10](2006)在《肝脏的神经分布及其功能》文中研究说明
二、肝脏的神经分布及其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脏的神经分布及其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维生素E的性质与功能简介 |
1.1.1 维生素E的本质特征 |
1.1.2 维生素E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代谢 |
1.1.3 维生素E在动物体内发挥的作用 |
1.1.4 水产领域维生素E研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1.2 珍珠龙胆石斑鱼研究文献综述 |
1.2.1 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起源、分类以及生物学特征 |
1.2.2 珍珠龙胆石斑鱼育种学研究 |
1.2.3 珍珠龙胆石斑鱼营养学研究 |
1.2.4 珍珠龙胆石斑鱼病害学研究 |
1.2.5 珍珠龙胆石斑鱼转录水平研究 |
1.2.6 其他研究 |
1.2.7 存在的问题 |
1.3 转录组学研究 |
1.3.1 转录组学研究方法概述 |
1.3.2 转录组学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3 转录组测序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4.1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意义 |
1.4.5 创新点 |
第2章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
2.1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抗氧化、免疫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各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第3章 维生素E最适添加量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抗病力的影响 |
3.1 哈维氏弧菌半致死试验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 |
3.1.4 小结 |
3.2 维生素E最适添加量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抗病力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小结 |
3.3 哈维氏弧菌和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免疫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
3.3.1 材料和方法 |
3.3.2 结果 |
3.3.3 讨论 |
3.3.4 小结 |
第4章 mRNA测序分析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
4.1 养殖试验样品的mRNA测序及分析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结果 |
4.1.4 讨论 |
4.1.5 小结 |
4.2 细菌感染试验样品的mRNA测序及分析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 |
4.2.3 讨论 |
4.2.4 小结 |
第5章 miRNA测序分析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
5.1 养殖试验样品的miRNA测序及分析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试验方法 |
5.1.3 结果 |
5.1.4 讨论 |
5.1.5 小结 |
5.2 细菌感染试验样品的miRNA测序及分析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 |
5.2.3 讨论 |
5.2.4 小结 |
第6章 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调控的miRNA-mRNA分析 |
6.1 养殖试验样品的miRNA-mRNA关联分析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2 结果 |
6.1.3 讨论 |
6.1.4 小结 |
6.2 细菌感染试验样品的miRNA-mRNA关联分析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 |
6.2.3 讨论 |
6.2.4 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束丝藻毒素对雄性斑马鱼肝免疫、脑镇痛及生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1章 绪论 |
1.1 束丝藻水华及其毒素的起因 |
1.2 束丝藻水华及其束丝藻毒素的研究历史 |
1.3 束丝藻毒素的类型及理化性质 |
1.4 束丝藻毒素的致毒机制及解毒对策 |
1.5 束丝藻毒素的毒性研究 |
1.6 毒物开发为药物的实验研究 |
1.7 斑马鱼作为毒物及药物活性研究的优势 |
1.8 毒素对斑马鱼影响的研究 |
1.9 毒理实验的脏器选择 |
1.10 斑马鱼脑疼痛、肝免疫、生殖递质及受体相关因子的选择 |
1.1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束丝藻毒素对斑马鱼肝脏免疫因子活性和毒理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实验动物 |
2.2.1.2 实验药品 |
2.2.1.3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毒素的提取纯化和剂量的选择 |
2.2.2.2 动物的毒素处理及肝脏样品准备 |
2.2.2.3 肝脏炎症形态观察及肝脏指数的检测 |
2.2.2.4 肝脏免疫因子生理水平的检测 |
2.2.2.5 肝脏免疫因子mRNA表达的检测 |
2.3 结果 |
2.3.1 肝脏表面炎症形态的变化 |
2.3.2 肝脏指数的变化 |
2.3.3 肝脏免疫因子生理水平的变化 |
2.3.3.1 肝脏促炎因子的生理水平变化 |
2.3.3.2 肝脏抗炎因子的生理水平变化 |
2.3.4 肝脏免疫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 |
2.3.4.1 肝脏促炎因子的mRNA表达变化 |
2.3.4.2 肝脏抑炎因子的mRNA表达变化 |
2.4 讨论 |
2.4.1 关于肝脏炎症形态与肝脏指数的变化 |
2.4.2 关于肝脏促炎因子的变化 |
2.4.2.1 TNF-α |
2.4.2.2 IL-1β |
2.4.2.3 IL-6 |
2.4.2.4 IL-8 |
2.4.3 关于肝脏抑炎因子的变化 |
2.4.3.1 IL-10 |
2.4.3.2 TGF-β |
2.5 小结 |
第3章 束丝藻毒素对斑马鱼脑疼痛信号的活性和毒理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1.1 实验动物 |
3.2.1.2 实验药品 |
3.2.1.3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毒素剂量的选择 |
3.2.2.2 动物的毒素处理及脑组织样品准备 |
3.2.2.3 脑疼痛神经信号生理水平的检测 |
3.2.2.4 脑疼痛神经信号mRNA表达的检测 |
3.3 结果 |
3.3.1 脑疼痛神经信号生理水平的变化 |
3.3.2 脑疼痛神经信号mRNA表达的变化 |
3.4 讨论 |
3.4.1 Glu与 m Glu R1 的响应 |
3.4.2 His及 Hrh1 的响应 |
3.4.3 SP响应 |
3.4.4 EP响应 |
3.5 小结 |
第4章 束丝藻毒素对斑马鱼生殖递质及其受体的活性和毒理学研究 |
第一节 束丝藻毒素对斑马鱼精巢的形态结构的影响 |
4.1.1 引言 |
4.1.2 材料与方法 |
4.1.2.1 实验材料 |
4.1.2.2 实验方法 |
4.1.3 结果 |
4.1.3.1 斑马鱼精巢的显微变化 |
4.1.3.2 斑马鱼精巢的超显微变化 |
4.1.4 讨论与小结 |
第二节 束丝藻毒素对斑马鱼精巢生殖激素及激素合成酶的影响 |
4.2.1 引言 |
4.2.2 材料与方法 |
4.2.2.1 实验材料 |
4.2.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 |
4.2.3.1 精巢生殖激素生理水平的变化 |
4.1.3.2 精巢中生殖激素合成酶的mRNA表达的变化 |
4.2.4 讨论 |
4.2.4.1 关于精巢生殖激素生理水平的变化 |
4.2.4.2 关于精巢中生殖激素合成酶的mRNA表达的变化 |
4.2.5 小结 |
第三节 束丝藻毒素对斑马鱼精巢生殖激素受体及调节蛋白的影响 |
4.3.1 引言 |
4.3.2 材料与方法 |
4.3.2.1 实验材料 |
4.3.2.2 实验方法 |
4.3.3 结果 |
4.3.3.1 精巢生殖激素受体及调节蛋白生理水平的变化 |
4.3.3.2 精巢生殖激素受体及调节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 |
4.3.4 讨论 |
4.3.4.1 FSHR |
4.3.4.2 LHR |
4.3.4.3 ACV-B |
4.3.4.4 St AR |
4.3.4.5 AR |
4.3.5 小结 |
第四节 束丝藻毒素对斑马鱼下丘脑及脑垂体中生殖激素及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
4.4.1 引言 |
4.4.2 材料与方法 |
4.4.2.1 实验材料 |
4.4.2.2 实验方法 |
4.4.3 结果 |
4.4.3.1 脑中生殖相关激素及受体的生理上水平变化 |
4.3.3.2 脑中生殖相关激素及受体的mRNA表达变化 |
4.4.4 讨论 |
4.3.4.1 GnRH |
4.3.4.2 GnRHR |
4.3.4.3 FSH |
4.3.4.4 LH |
4.4.5 小结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4)基于转录组学及蛋白质组学阐释虚寒证、虚热证的生物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虚寒证、虚热证大鼠模型建立及评价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模型建立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模型建立 |
2.3 指标检测 |
2.4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虚寒、虚热证PLS模型评价 |
3.2 虚寒、虚热证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寒热趋向、基础代谢、体温变化 |
3.3 虚寒、虚热证模型大鼠内分泌激素及代谢相关指标改变 |
3.4 虚寒、虚热证模型大鼠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指标改变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以方测证”右归丸、左归丸对虚寒证、虚热证的改善作用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及试剂 |
1.3 主要实验用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药品制备 |
2.3 实验给药 |
2.4 指标检测 |
2.5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右归丸对虚寒、左归丸对虚热证大鼠自主活动、寒热趋向、基础代谢的影响 |
3.2 右归丸对虚寒、左归丸对虚热证模型大鼠温度指标的影响 |
3.3 右归丸对虚寒、左归丸对虚热证模型大鼠脾及胸腺指数的影响 |
3.4 右归丸对虚寒、左归丸对虚热证模型大鼠代谢内分泌激素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
3.5 右归丸对虚寒、左归丸对虚热证模型大鼠IL-1β等细胞因子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虚寒证、虚热证及右归丸、左归丸干预后大鼠肝全基因表达谱变化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试剂及药品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治疗给药 |
2.3 组织样本采集 |
2.4 RNA提取及质检 |
2.5 转录组测序方法步骤 |
2.6 转录组测序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转录组测序样本总RNA质检结果 |
3.2 转录组测序各组实验结果 |
第四部分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数据来源 |
1.1 数据对比用基因库及其链接 |
1.2 基因表达水平(数据可靠性)分析 |
2 数据分析方法 |
2.1 差异基因及其聚类分析 |
2.2 基因功能分析(GO Analysis) |
2.3 显着性差异基因主要富集通路分析(KEGG pathway) |
2.4 可变剪切分析 |
2.5 SNP/INDEL分析 |
2.6 基因结构注释优化 |
3 实验分析结果 |
3.1 各实验组显着性差异基因主要GO功能分析 |
3.2 各实验组显着性差异基因主要富集通路分析 |
4 小结 |
第五部分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及数据可靠性分析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总RNA提取 |
2.2 引物设计 |
2.3 荧光定量PCR实验步骤 |
3 数据处理 |
4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可靠性结果 |
4.1 基因扩增曲线 |
4.2 基因熔解曲线 |
4.3 实时荧光PCR数据结果 |
5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虚寒证模型组及右归丸治疗后虚寒证大鼠能量代谢、免疫关键基因表达影响 |
6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左归丸治疗后虚热证模型大鼠能量代谢、免疫关键基因表达变化 |
7 小结 |
第六部分 TMT联合NanoLC-LTQ-Orbitrap技术分析虚寒、虚热证及右归丸、左归丸干预组大鼠肝差异表达蛋白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药品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治疗给药 |
2.3 组织样本采集 |
2.4 组织样本前处理 |
2.5 肽段提取及标记 |
2.5.1 肽段提取 |
2.5.2 同位素标记 |
2.6 标记后样品预分离 |
2.6.1 流动相A、B配置方法 |
2.6.2 HPLC预分离梯度设置 |
2.7 差异蛋白质组学实验步骤 |
2.7.1 蛋白组学实验流程 |
2.7.2 Orbitrap Fusion Lumos MS/MS分析测量方法设置 |
2.8 差异蛋白质组学数据处理及分析 |
2.8.1 数据处理使用软件 |
2.8.2 软件分析及数据处理内容 |
3 实验结果 |
3.1 虚寒证模型组及其各治疗组总蛋白筛测 |
3.2 虚热证模型组及其各治疗组总蛋白筛测 |
第七部分 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数据来源 |
1.1 数据分析方法 |
2 分析结果 |
2.1 虚寒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蛋白表达改变 |
2.2 虚热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蛋白表达比较 |
2.3 右归丸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着性差异蛋白表达变化 |
2.4 右归丸治疗后与虚寒模型组相比差异蛋白表达变化 |
2.5 左归丸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蛋白表达变化 |
3 小结 |
第八部分 WesternBlot验证部分差异蛋白表达及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数据可靠性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主要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2 抗体选用及前处理 |
2.1 抗体选择 |
2.2 样品前处理 |
3 实验流程 |
4 数据处理 |
5 统计分析 |
5.1 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
5.2 条带 |
5.3 灰度分析 |
5.4 Western Blot法检测虚寒证模型组、右归丸治疗组大鼠代谢、免疫相关指标蛋白表达的影响 |
5.5 Western Blot法检测虚热证模型组、左归丸组大鼠代谢、免疫相关指标蛋白表达的影响 |
5.6 数据结果 |
6 小结 |
讨论 |
1 虚寒、虚热证动物模型复制及评价方法 |
2 IL-1、Lipin-1 在虚寒证、虚热证生物学机制中的地位及作用 |
3 中医对虚寒证、虚热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4 虚寒证、虚热证模型建立依据 |
5 虚寒证、虚热证模型发生生物学机制研究现状 |
6 现代技术手段在虚寒证、虚热证病证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7 虚寒证、虚热证治疗药物治疗选用依据 |
8 右归丸对虚寒证治疗的作用机制研究 |
9 左归丸对虚热证治疗的作用机制研究 |
10 实验结果讨论 |
11 转录组结合蛋白质组论证虚寒证、虚热证的生物学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5)刺五加中改善辐射小鼠脑损伤的功能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现状 |
1.3 辐射对脑损伤的影响 |
1.3.1 辐射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1.3.2 脑组织氧化损伤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研究现状 |
1.3.3 空间辐射对脑组织的应性研究 |
1.4 刺五加的功能成分研究现状 |
1.4.1 刺五加多糖及其单体成分的研究现状 |
1.4.2 刺五加黄酮及其单体成分的研究现状 |
1.4.3 刺五加皂苷E的研究现状 |
1.4.4 刺五加皂苷B的研究现状 |
1.4.5 异嗪皮啶的研究现状 |
1.4.6 刺五加糖蛋白的研究现状 |
1.4.7 刺五加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动物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刺五加中改善辐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功能成分研究 |
2.2.1 实验动物设计 |
2.2.2 行为学实验 |
2.2.3 病理切片的制作 |
2.2.4 神经递质含量测定实验 |
2.3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辐射小鼠抗氧化能力的改善作用研究 |
2.3.1 胸脾指数测定 |
2.3.2 刺五加中改善辐射小鼠血清和脑组织氧化指标的功能成分测定 |
2.4 刺五加功能成分在辐射小鼠脑及其他组织的代谢学研究 |
2.4.1 刺五加功能成分在小鼠体内含量测定 |
2.4.2 刺五加功能成分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以及药代动力学测定 |
2.4.3 液质联用法鉴定透过血脑屏障刺五加单体成分 |
2.5 统计方法 |
第3章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辐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辐射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3.2.1 动物模型的病理学分析 |
3.2.2 动物模型组神经递质含量分析 |
3.3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辐射损伤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3.3.1 刺五加功能成分给药组水迷宫完成情况分析 |
3.3.2 刺五加功能成分给药组糖水偏嗜度分析 |
3.4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辐射小鼠脑组织病理学影响 |
3.4.1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辐射损伤小鼠大脑皮质病理学影响 |
3.4.2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辐射损伤小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影响 |
3.5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辐射小鼠脑组织代谢物的影响 |
3.5.1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小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代谢物的影响 |
3.5.2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小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3.5.3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脑组织单胺氧化酶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辐射损伤小鼠氧化损伤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刺五加中改善辐射脑损伤小鼠胸脾指数的功能成分研究 |
4.3 刺五加中改善辐射损伤小鼠脑组织氧化指标的功能成分分析 |
4.3.1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脑组织生物大分子的保护作用分析 |
4.3.2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脑组织中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 |
4.4 刺五加中改善辐射损伤小鼠血清氧化指标的功能成分分析 |
4.4.1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血清生物大分子的保护作用分析 |
4.4.2 刺五加功能成分对血清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刺五加功能成分在辐射小鼠脑及其他组织的代谢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刺五加功能成分在辐射小鼠脑及组织中的分布研究 |
5.2.1 刺五加功能成分在辐射小鼠各组织中的分布研究 |
5.2.2 刺五加多糖在辐射损伤小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
5.2.3 刺五加黄酮在辐射损伤小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
5.2.4 刺五加皂苷B在辐射损伤小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
5.2.5 刺五加皂苷E在辐射损伤小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
5.3 刺五加功能成分在脑及其他组织代谢动力学研究 |
5.3.1 刺五加功能成分在辐射损伤小鼠脑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5.3.2 刺五加多糖在辐射损伤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5.3.3 刺五加黄酮在辐射损伤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5.3.4 刺五加皂苷B在辐射损伤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5.3.5 刺五加皂苷E在辐射损伤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5.4 透过辐射小鼠血脑屏障的刺五加单体成分的质谱分析 |
5.4.1 HPLC色谱分析 |
5.4.2 HPLC-ESI-MS质谱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6)高脂应激下吉富罗非鱼肝脏脂代谢调控关键microRNA筛选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鱼类脂质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
1.1 鱼类脂质的生理功能 |
1.2 鱼类对饲料脂质需求量 |
1.3 鱼类营养性脂肪肝形成的分子机制 |
2 miRNA概述 |
2.1 miRNA的发现 |
2.2 miRNA生物合成 |
2.3 miRNA作用机制 |
2.4 鱼类miRNA主要检测方法 |
3 miRNA在脂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
3.1 miRNA与脂肪细胞分化 |
3.2 miRNA与脂肪酸代谢 |
3.3 miRNA与胆固醇代谢 |
4 鱼类miRNA研究进展 |
5 miR-122及SCD研究进展 |
6 miR-205-5p及ACACβ研究进展 |
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吉富罗非鱼高脂诱导脂肪肝模型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鱼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试验饲料制备 |
1.4 饲养管理 |
1.5 样品采集 |
1.6 生长指标测定 |
1.7 血液指标的测定 |
1.8 HE染色切片制备 |
1.9 油红O染色切片制备 |
1.10 肝脏脂质指标的测定 |
1.11 肝脏脂肪酸成分的测定 |
1.12 肝脏抗氧化应激能力的测定 |
1.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投喂高脂饲料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 投喂高脂饲料对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 投喂高脂饲料对吉富罗非鱼肝脏TG和TC的影响 |
2.4 投喂高脂饲料对吉富罗非鱼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5 投喂高脂饲料对吉富罗非鱼肝脏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6 投喂高脂饲料对吉富罗非鱼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投喂高脂饲料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 投喂高脂饲料对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投喂高脂饲料对吉富罗非鱼肝脏脂肪沉积的影响 |
3.4 投喂高脂饲料对吉富罗非鱼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5 投喂高脂饲料对吉富罗非鱼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高脂应激对吉富罗非鱼肝脏miRNA表达谱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鱼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试验饲料制备 |
1.4 饲养管理 |
1.5 样品采集 |
1.6 总RNA的提取 |
1.7 小RNA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
1.8 miRNA的识别与预测 |
1.9 高脂饲喂与正常饲喂吉富罗非鱼肝脏miRNA差异表达谱分析 |
1.10 关键miRNA靶基因预测与GO分析 |
1.11 miRNA反转录 |
1.12 miRNA qRT-PCR检测 |
1.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总RNA提取质量检测 |
2.2 小RNA文库测序数据概况 |
2.3 公共和特有序列分析 |
2.4 HFD组和NFD组小RNA文库序列长度分析 |
2.5 小RNA分类注释 |
2.6 肝脏miRNA的鉴别 |
2.7 肝脏miRNA差异表达分析 |
2.8 miRNA靶基因预测与富集分析 |
2.9 qRT-PCR验证 |
3 讨论 |
3.1 吉富罗非鱼肝脏miRNA特征分析 |
3.2 吉富罗非鱼肝脏关键miRNA与脂质代谢的关系 |
4 小结 |
第四章 高脂应激对吉富罗非鱼肝脏脂代谢关键基因和miRNA表达特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鱼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试验饲料 |
1.4 饲养管理 |
1.5 样品采集 |
1.6 靶基因预测 |
1.7 总RNA的提取 |
1.8 反转录 |
1.9 qRT-PCR检测 |
1.10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miRNA潜在脂代谢相关靶基因信息概述 |
2.2 高脂应激下吉富罗非鱼肝脏miRNA表达特征 |
2.3 高脂应激下吉富罗非鱼肝脏脂代谢相关靶基因表达特征 |
3 讨论 |
3.1 miR-122和miR-29a与吉富罗非鱼脂质代谢潜在联系 |
3.2 miR-145-5p与吉富罗非鱼脂质代谢潜在联系 |
3.3 miR-205-5p和miR-34a吉富罗非鱼脂质代谢潜在联系 |
4 小结 |
第五章 miR-122在脂代谢中的功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鱼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miR-122组织分布表达分析 |
1.4 质粒构建 |
1.5 细胞试验 |
1.6 吉富罗非鱼miR-122沉默模型的构建 |
1.7 miR-122功能分析试验 |
1.8 肝脏总RNA的提取 |
1.9 肝脏总RNA的反转录 |
1.10 qRT-PCR检测 |
1.11 血清TG和TC含量测定 |
1.12 肝脏TG和TC含量测定 |
1.13 HE染色切片切片制备 |
1.14 油红O染色切片制备 |
1.15 肝脏脂肪酸成分的测定 |
1.16 Western blot |
1.1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吉富罗非鱼miR-122组织表达分布 |
2.2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结果 |
2.3 吉富罗非鱼miR-122沉默对肝脏scd mRNA表达水平影响 |
2.4 scd真核重组质粒质粒载体酶切鉴定结果 |
2.5 miR-122过表达对scd真核重组质粒在吉富罗非鱼肝细胞表达的影响 |
2.6 miR-122过表达对吉富罗非鱼肝细胞scd表达的影响 |
2.7 miR-122沉默对高脂饲喂下吉富罗非鱼生长和脂质代谢影响 |
3 讨论 |
3.1 吉富罗非鱼miR-122组织分布表达 |
3.2 miR-122靶向调控scd表达 |
3.3 miR-122沉默对高脂应激下吉富罗非鱼脂质代谢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六章 miR-205-5p在脂代谢调控功能中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鱼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miR-205-5p组织分布表达分析 |
1.4 质粒构建 |
1.5 细胞试验 |
1.6 吉富罗非鱼体内miR-205-5p沉默模型的构建 |
1.7 肝脏总RNA的提取 |
1.8 肝脏总RNA的反转录 |
1.9 qRT-PCR检测 |
1.10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miR-205-5p组织表达分布 |
2.2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结果 |
2.3 miR-205-5p沉默对肝脏acacβ mRNA表达的影响 |
2.4 miR-205-5p沉默对肝脏其他脂代谢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吉富罗非鱼miR-205-5p组织分布表达 |
3.2 miR-205-5p靶向acacβ mRNA 3'-UTR |
3.3 miR-205-5p沉默对吉富罗非鱼脂质代谢的影响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高原鼢鼠p53基因对低氧的应答及对下游靶基因表达调控的特异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青藏高原 |
1.1.1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 |
1.1.2 高原低氧环境对人和动物的影响及其适应 |
1.2 地下鼠及其对低氧环境的适应 |
1.2.1 地下鼠及其生境特点 |
1.2.2 地下鼠对地下洞道生境的适应 |
1.2.3 高原鼢鼠及其生境特征 |
1.2.4 高原鼢鼠对地下低氧环境的适应 |
1.2.5 地下鼠长寿抗癌的机制 |
1.3 p53 |
1.3.1 p53及其结构 |
1.3.2 p53功能 |
1.3.3 p53突变 |
1.3.4 低氧与p53 |
1.3.5 地下鼠与p53 |
1.4 本论文的主要科学问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本论文的主要科学问题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3 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高原鼢鼠p53基因的克隆及其对不同低氧环境的应答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高原鼢鼠p5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2.2.2 高原鼢鼠p53变异位点分析 |
2.2.3 物种树的构建 |
2.2.4 高原鼢鼠p53选择压力分析 |
2.2.5 高原鼢鼠p53序列进化分析 |
2.2.6 高原鼢鼠p53变异位点对其功能影响的评估 |
2.2.7 不同海拔条件下高原鼢鼠和SD大鼠组织中p53表达水平 |
2.2.8 HIF-1α 与p53结合位点比对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高原鼢鼠p53下游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进化和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高原鼢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序列获取 |
3.1.3 高原鼢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序列分析 |
3.1.4 高原鼢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选择压力、进化分析 |
3.1.5 高原鼢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变异位点对其功能影响的评估 |
3.1.6 表达水平测定 |
3.2 结果 |
3.2.1 高原鼢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 |
3.2.2 高原鼢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选择压力分析 |
3.2.3 高原鼢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序列进化分析 |
3.2.4 高原鼢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序列变异位点对其功能影响的评估 |
3.2.5 高原鼢鼠和SD大鼠肝脏组织中细胞周期基因表达水平 |
3.2.6 高原鼢鼠和SD大鼠肺脏组织中细胞周期基因表达水平 |
3.2.7 高原鼢鼠和SD大鼠骨骼肌组织中细胞周期基因表达水平 |
3.3 讨论 |
第四章 高原鼢鼠p53下游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进化和表达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高原鼢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序列获取 |
4.1.3 高原鼢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序列分析 |
4.1.4 高原鼢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选择压力、进化分析 |
4.1.5 高原鼢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变异位点对其功能影响的评估 |
4.1.6 表达水平测定 |
4.2 结果 |
4.2.1 高原鼢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 |
4.2.2 高原鼢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选择压力分析 |
4.2.3 高原鼢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序列进化分析 |
4.2.4 高原鼢鼠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序列变异位点对其功能影响的评估 |
4.2.5 高原鼢鼠和SD大鼠组织中细胞凋亡基因表达水平 |
4.3 讨论 |
第五章 高原鼢鼠p53下游DNA修复相关基因的进化和表达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动物 |
5.1.2 高原鼢鼠DNA修复相关基因序列获取 |
5.1.3 高原鼢鼠DNA修复相关基因序列分析 |
5.1.4 高原鼢鼠DNA修复相关基因选择压力、进化分析 |
5.1.5 高原鼢鼠DNA修复相关基因变异位点对其功能影响的评估 |
5.1.6 表达水平测定 |
5.2 结果 |
5.2.1 高原鼢鼠DNA修复相关基因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 |
5.2.2 高原鼢鼠DNA修复相关基因选择压力分析 |
5.2.3 高原鼢鼠DNA修复相关基因序列进化分析 |
5.2.4 高原鼢鼠DNA修复相关基因序列变异位点对其功能影响的评估 |
5.2.5 高原鼢鼠和SD大鼠组织中DNA修复基因表达水平 |
5.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铜绿假单胞菌疫苗候选抗原PA0833和POH的鉴定及免疫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铜绿假单胞菌流行病学概述 |
1.2 铜绿假单胞菌疫苗研究进展 |
1.2.1 脂多糖结合疫苗 |
1.2.2 藻酸盐和细菌鞭毛疫苗 |
1.2.3 减毒活疫苗 |
1.2.4 外膜蛋白疫苗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基础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铜绿假单胞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保护性抗原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2.1 菌株 |
2.2.2 实验动物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4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2.2.5 主要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液的制备 |
2.3.2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肺炎模型的建立 |
2.3.3 铜绿假单胞菌的小鼠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的建立 |
2.3.4 铜绿假单胞菌的小鼠全身感染模型的建立 |
2.3.5 通过小鼠肺炎模型筛选铜绿假单胞菌的免疫保护性抗原 |
2.3.6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 |
2.4.1 成功建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肺炎模型 |
2.4.2 成功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的小鼠皮肤烧伤合并感染模型 |
2.4.3 成功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的小鼠全身感染模型 |
2.4.4 成功筛选出铜绿假单胞菌的11个保护性抗原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PA0833蛋白候选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及其功能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试剂 |
3.2.1 细胞株 |
3.2.2 菌株 |
3.2.3 质粒 |
3.2.4 实验动物 |
3.2.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6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3.2.7 主要溶液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PA0833重组蛋白在小鼠肺炎模型中的免疫保护试验 |
3.3.2 PA0833重组蛋白在小鼠烧伤合并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试验 |
3.3.3 PA0833重组蛋白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试验 |
3.3.4 PA083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
3.3.5 PA0833的C端结构域的理化性质分析 |
3.3.6 PAO1的PA0833基因敲除株及回补突变株的构建 |
3.3.7 PA0833基因在PAO1对环境压力耐受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
3.3.8 PA0833基因对PAO1细菌毒力的影响分析 |
3.3.9 PA0833在铜绿假单胞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时所起的作用分析 |
3.3.10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 |
3.4.1 PA0833蛋白在小鼠肺炎模型中的免疫保护结果 |
3.4.2 PA0833重组蛋白在小鼠烧伤合并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结果 |
3.4.3 PA0833重组蛋白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结果 |
3.4.4 PA0833蛋白是OmpAC-like蛋白 |
3.4.5 PA0833的C端结构域的理化性质分析 |
3.4.6 成功构建PAO1的PA0833基因敲除株及回补突变株 |
3.4.7 PA0833基因可以增强铜绿假单胞菌对环境压力的耐受能力 |
3.4.8 PA0833基因与铜绿假单胞菌PAO1的毒力相关 |
3.4.9 PA0833基因与宿主细胞的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铜绿假单胞菌PcrV-OprI-Hcp1三亚单位融合蛋白候选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及机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试剂 |
4.2.1 细胞株 |
4.2.2 菌株 |
4.2.3 质粒 |
4.2.4 实验动物 |
4.2.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6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4.2.7 主要溶液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POH重组工程菌(pGEX-POH/XL1)的构建 |
4.3.2 POH重组工程菌(pGEX-POH/XL1)的鉴定 |
4.3.3 POH融合蛋白的中试规模生产 |
4.3.4 POH蛋白的检定 |
4.3.5 POH蛋白的理化性质鉴定 |
4.3.6 POH蛋白的最优佐剂选择 |
4.3.7 POH蛋白在小鼠肺炎模型中的免疫保护试验 |
4.3.8 POH蛋白在小鼠烧伤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试验 |
4.3.9 POH蛋白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试验 |
4.3.10 POH蛋白免疫诱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分析 |
4.3.11 POH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效价检测 |
4.3.12 POH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的功能分析 |
4.3.13 POH蛋白免疫对铜绿临床分离株的免疫保护试验 |
4.3.14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 |
4.4.1 重组质粒pGEX-POH的鉴定结果 |
4.4.2 重组质粒pGEX-POH表达产物的验证结果 |
4.4.3 POH蛋白的中试规模生产 |
4.4.4 POH蛋白的检定结果 |
4.4.5 POH蛋白的理化性质鉴定结果 |
4.4.6 POH蛋白的最优佐剂为Al(OH)3佐剂 |
4.4.7 POH蛋白在小鼠肺炎模型中的免疫保护结果 |
4.4.8 POH蛋白在小鼠烧伤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结果 |
4.4.9 POH蛋白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中的免疫保护结果 |
4.4.10 POH蛋白免疫小鼠能够诱导系统的免疫应答 |
4.4.11 POH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及效价检测结果 |
4.4.12 POH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是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功能性抗体 |
4.4.13 POH蛋白对铜绿临床分离株的免疫保护结果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论文 |
专利 |
参与的课题 |
(9)建鲤leptins和NPYs的克隆、表达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的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鱼类摄食调节因子研究进展 |
1 食欲刺激因子 |
1.1 下丘脑神经肽 |
1.1.1 Neuropeptide Y family |
1.1.2 MCH |
1.1.3 Galanin |
1.1.4 Orexin |
1.1.5 Agouti-related protein |
1.2 Somatotropic axis and GH |
1.3 Ghrelin |
2 食欲抑制因子 |
2.1 Leptin |
2.2 CCK/gastrin |
2.3 Bombesin/GRP |
2.4 GLP-1/glucagon |
2.5 下丘脑神经肽 |
2.5.1 Melanocortin system |
2.5.2 CART |
2.5.3 Tachykinins/substance P |
2.5.4 CRF-related peptides and cortisol |
3 结论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建鲤最适管家基因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鱼 |
1.1.2 试剂与仪器 |
1.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 方法 |
1.2.1 建鲤血液DNA的提取及其浓度和质量的测定 |
1.2.2 建鲤组织总RNA的提取 |
1.2.3 建鲤组织总RNA的反转录 |
1.2.4 建鲤管家基因的扩增 |
1.2.5 建鲤管家基因的克隆 |
1.2.6 Real time PCR |
1.2.7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建鲤管家基因的克隆 |
2.2 引物特异性分析 |
2.3 管家基因在建鲤幼鱼和成鱼中的表达量 |
2.4 管家基因在建鲤幼鱼和成鱼中的表达稳定性 |
2.5 管家基因在建鲤不同发育期的表达稳定性 |
3 讨论 |
第三章 建鲤leptins基因的克隆与时空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鱼 |
1.1.2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 方法 |
1.2.1 建鲤leptins基因扩增 |
1.2.2 测序和序列分析 |
1.2.3 聚类分析 |
1.2.4 组织表达分析 |
1.2.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建鲤leptins基因的分离 |
2.2 建鲤leptins序列拼接与分析 |
2.3 聚类分析 |
2.4 建鲤leptins的组织表达 |
2.4.1 建鲤leptins在幼鱼中的组织表达 |
2.4.2 建鲤leptins在成鱼中的组织表达 |
3 讨论 |
第四章 建鲤NPYs基因的克隆与时空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鱼 |
1.1.2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 方法 |
1.2.1 建鲤NPYs基因扩增 |
1.2.2 测序和序列分析 |
1.2.3 聚类分析 |
1.2.4 组织表达分析 |
1.2.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建鲤NPYs基因的分离 |
2.2 建鲤NPYs序列拼接与分析 |
2.3 聚类分析 |
2.4 建鲤NPYs的组织表达 |
2.4.1 建鲤NPYs在幼鱼中的组织表达 |
2.4.2 建鲤NPYs在成鱼中的组织表达 |
3 讨论 |
第五章 禁食对建鲤leptins和NPYs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鱼 |
1.1.2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 方法 |
1.2.1 组织表达分析 |
1.2.2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禁食对建鲤leptins的组织表达的影响 |
2.1.1 禁食对jlLEP-A1的组织表达的影响 |
2.1.2 禁食对jlLEP-A2的组织表达的影响 |
2.1.3 禁食对jlLEP-B的组织表达的影响 |
2.2 禁食对建鲤NPYs的组织表达的影响 |
2.2.1 禁食对jlNPYa的组织表达的影响 |
2.2.2 禁食对jlNPYb的组织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六章 建鲤leptins的原核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载体和菌株 |
1.1.2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信号肽序列的预测 |
1.2.2 E.coli BL21 (DE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2.3 建鲤leptins基因编码区的扩增 |
1.2.4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1.2.5 重组质粒pET-32a(+)/leptins和pGex-4T-1/leptins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
1.2.6 工程菌的诱导表达及表达条件优化 |
2 结果 |
2.1 建鲤leptins氨基酸的信号肽分析 |
2.2 建鲤leptins基因编码区(不含信号肽)的扩增 |
2.3 重组质粒pET-32a(+)/leptins和pGex-4T-1/leptins的构建及鉴定 |
2.4 重组质粒pET-32a(+)/leptins和pGex-4T-1/leptins的原核表达 |
2.5 pGex-4T-1/leptins融合蛋白的纯化 |
3 讨论 |
第七章 建鲤leptins的SNPs和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鱼 |
1.1.2 试剂与仪器 |
1.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 方法 |
1.2.1 SNPs多态位点的查找和检测 |
1.2.2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SNPs位点检测 |
2.2 SNPs基因型与建鲤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实验试剂及配置 |
附录二: 载体图谱及序列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肝脏的神经分布及其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维生素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 徐安乐. 集美大学, 2021(01)
- [2]自主神经系统在肝脏中的作用[J]. 王宗鼎,温浩.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1(04)
- [3]束丝藻毒素对雄性斑马鱼肝免疫、脑镇痛及生殖活性研究[D]. 张迪.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基于转录组学及蛋白质组学阐释虚寒证、虚热证的生物学机制[D]. 于婉晨.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5]刺五加中改善辐射小鼠脑损伤的功能成分研究[D]. 李思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高脂应激下吉富罗非鱼肝脏脂代谢调控关键microRNA筛选及其功能研究[D]. 陶易凡.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高原鼢鼠p53基因对低氧的应答及对下游靶基因表达调控的特异性[D]. 安志芳. 青海大学, 2019(05)
- [8]铜绿假单胞菌疫苗候选抗原PA0833和POH的鉴定及免疫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 杨峰. 重庆大学, 2018(05)
- [9]建鲤leptins和NPYs的克隆、表达及其功能研究[D]. 唐永凯.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6)
- [10]肝脏的神经分布及其功能[J]. 闫兵,李泽信,张永久,冯德元.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