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质高产大豆——东大1号(论文文献综述)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赵星棋[1](2020)在《黑龙江省主推高蛋白大豆品种及提质保优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而高蛋白品种是食用大豆生产的基础,提质保优栽培技术是发挥品种优势的关键。为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本文根据2019和2020年《黑龙江省优质高效大豆品种种植区划布局》和高蛋白大豆品种生产种植情况,介绍了19个高蛋白(≥41%)高产主推品种,同时提出了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金昊,刘雅婧,张鑫生,雷硕,李景文,闫帆,王庆钰,王英[2](2020)在《基于顶生花序长度的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为明确大豆种质资源顶生花序长度性状的变异及其与产量关系,本研究以292份大豆品种(系)为材料,调查顶生花序长度性状;并以其中的109份品系为材料,调查顶生花序的荚数、有效荚数、有效荚比例、粒数、粒重和百粒重,以及单株产量、单株粒重、单株百粒重等单株产量性状,分析表型性状变异幅度,并进行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表型分析中,顶生长轴、中轴、短轴花序的品(种)系分别占总材料的1.37%、35.62%和63.01%,除单株粒重及顶生花序有效荚比例以外,其它性状变异幅度较大,说明这些性状遗传变异广泛。相关性分析表明,顶生花序长度与产量性状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鉴定到4个主成分贡献于单株产量,累积贡献率达到87.32%,其中顶生花序长度、顶生花序结荚数、顶生花序粒数、单株粒数作为第一主成分共同贡献方差变异的42.78%。综上,大豆顶生花序长度对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杨如萍,韦瑛,张国宏,陈光荣,张晓艳,王立明[3](2020)在《甘肃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甘肃省地形狭长,生态多样且耕作制度复杂。大豆曾是甘肃省重要作物之一,但目前大豆相关产业发展缓慢。本文对甘肃省大豆的生产近况、主栽品种及相关种植技术进行综合阐述,并结合甘肃省目前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徐瑶[4](2020)在《大豆植株力学特性受冠层光谱组成与激素调控的研究》文中认为大豆是在我国广泛种植,且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大豆消费持续增加,实现大豆优质、稳产和高产,已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大豆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发生倒伏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倒伏不仅会造成大豆减产,降低大豆品质,还会增加机械收获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了产量损失。大豆植株的力学特性是最重要的抗倒伏性状,而大豆植株的力学特性受冠层光谱组成以及其调控的激素水平所调节。为此,开展大豆植株力学特性及受冠层光谱组成与激素调控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生产意义。本试验于2014-2017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展开。通过田间小区种植30个大豆品种,分析大豆植株形态指标与抗倒伏性的关系,并筛选出两个植株形态、抗倒伏性、适宜密度差异较大的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田间密度试验和光环境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较系统地研究了大豆抗倒伏力学特性的变化特点及冠层光谱通过内源激素对力学特性的调节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在大豆的抗倒伏性状中,力学特性直接影响大豆的抗倒伏能力。其中茎秆弯矩和植株重力矩在大豆的生育时期内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R5-R6期。大豆的抗倒伏系数的变化趋势呈“U”型曲线,在R6期降至最低值,说明大豆在R6期最容易发生倒伏。大豆的形态指标中,植株鲜重和茎粗与茎秆挫折力和弯矩呈极显着正相关,并且茎粗/株高(D/H)与抗倒伏系数、茎秆挠度和茎秆转角呈显着正相关,说明茎粗/株高能够较全面反映大豆抗倒伏能力的定性形态指标。茎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茎秆弯矩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茎秆中纤维成分的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茎秆强度,但与重力矩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纤维含量高也增加了植株自身的致倒伏力。(2)增大种植密度,大豆表现出典型的避阴反应。主要表现为茎秆节间伸长,株高增加,植株鲜重和茎秆直径降低。大豆植株的光合作用减弱,茎秆单位长度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显着降低,植株单产降低,供试的两个大豆品种在试验的密度范围内,群体产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黑农48和合农60分别在30万株/hm2和40万株//hm2达到最高产量。(3)增大种植密度,茎秆挠度和转角呈现下降趋势,大豆茎秆的挫折力、弯矩、重力矩和抗倒伏系数显着降低,在D20和D50处理间差异显着。(4)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和冠层深度增加,大豆冠层光谱中的光合有效辐射(PAR,400-700nm)、红光(645-655nm)和蓝光(455-465nm)强度大幅降低,而远红光(730-740nm)强度降幅较小,导致冠层中光质红光与远红光比例(R/FR)显着降低,形成遮阴光环境。(5)减少PAR或降低R/FR能够诱导大豆幼苗茎秆中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增加,水杨酸和茉莉酸的含量降低,调节大豆幼苗茎秆节间和下胚轴的伸长生长,株高增加,地上植株鲜重增加,茎粗和根重降低,并且两种遮阴光信号对大豆的诱导作用能够叠加,在遮阴+远红光的处理中,大豆的内源激素水平和形态变化显着大于其他处理。(6)增加红光和蓝光的照射,诱导大豆幼苗茎秆中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降低,水杨酸和茉莉酸的含量升高,明显抑制茎秆节间的伸长,降低幼苗株高,并且蓝光的抑制作用更强烈。照射红光和蓝光有增加大豆幼苗地上植株鲜重、茎粗和根鲜重的趋势,并且根鲜重在遮阴+红光和遮阴+蓝光中与遮阴处理差异达到显着水平。
王万鹏[5](2017)在《黑龙江省不同育种时期大豆生育期相关基因遗传变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含有丰富的油份和蛋白质。在中国,大豆有着上千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在20世纪初,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然而,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内大豆年进口总量迅速增长,2016年进口量达到8300万吨,对国内大豆产业造成严重影响。黑龙江省凭借其特有的黑土地优势,多年来一直作为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经过了连续多年下滑。在国家政策影响下,2016年大豆生产有所好转,预计2017年全省大豆面积可达到4300多万亩。但是大豆产业依然面临严重挑战,培育遗传基础优良的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是一个主要的应对策略。大豆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大豆育种的工作基础。目前,我国大豆生产品种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品种遗传背景单一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和品质,对我省推广的主栽品种及资源遗传背景进行统计和研究,能够在选育综合性状优异的大豆新品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大豆的生育期是与大豆产量联系最密切的农艺性状。优良大豆品质要充分利用生长阶段的气候条件,充分发挥产量潜力。那么,推广品种具有合适的生育期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十余年来,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是农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推进动力,已经成为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技术,大豆是分子育种领域最为成功的农作物之一。然而利用CAPS、dCAPS和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黑龙江省生产上生育期基因型联系方面的研究不多,而该技术能够从等位基因水平上对大豆生育期性状进行系统研究,为黑龙江省大豆品种适应性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材料支持。为此,本研究对筛选出的118份不同育种时期的大豆育成品种及资源进行生育期基因型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不同大豆品种更替时期生育期主要基因的等位基因型变化,能够为大豆广适性新品种培育提供新的基因型,拓宽育种思路,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利用13对CAPS/dCAPS及FLP分子标记和10个限制性内切酶对118份参试材料的E1、E2、E3、E4、Dt1五个基因位点的等位变异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田间多年生育期调查数据进一步分析熟期和生育期基因的联系。主要结论如下:(1)118份材料的E1位点共有4个不同的等位基因(E1,e1-as e1-nl,e1-nl-as)。E2基因包括了 2个等位基因(E2,e2);E3基因位点鉴定到4个等位基因(E3,E3-H,e3-tr,e3-fs);E4鉴定到2个等位基因和一个未扩增出的位点(E4,e4-tsu 0);Dt 只检测出一个等位基因和未扩增出的位点(Dt1,0);在整个资源群体中E3的基因多样性(h=0.5147)要高于E1(h=0.5015)。E2和Dt1的等位基因个数较少,分别为2个(E2=0.05 88,e2=0.9412;Dt1=0.9748,0=0.0252)。E4虽然有3个等位基因,但是E4基因的基因多样性最低(h=0.0332),说明有稀有基因存在。(2)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将所有参试材料作为一个整体,E3基因遗传多样性最高。按不同育成时期进行分组,各个位点的基因遗传多样性随着育成时期的不同有着明显的差异。等位基因e1-as、e2、e3-tr、E4、Dt1在四个分组内都占据着最高的基因频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品种遗传背景趋于狭窄。(3)按照大豆品种更替将参试材料分为四组。四组中各基因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多样性差异显着。e1-as、e2、e3-tr基因型在四个组内都存在,说明上述基因型被广泛利用。e1-as基因型在4组中频率最高,分别是0.5556,0.6875,0.5926,0.7250。E4基因仅在第一组中发现了两个有别于E4的等位基因型e4-tsu和无扩增产物。Dt1在第三、第四组中出现了未扩增出的基因型,说明各个时期生育期基因型存在消失和新增现象,有稀有等位基因存在。(4)1基因的多样性在四个分组中随着育成年代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规律;E2多样性逐渐增加;E3在四个分组中多样性变化不明显;E4基因多样性降低。(5)各组的生育期基因组合基因型频率最高的依次是第一组(E1/e2/e3-tr/E4/Dt1,比率为 0.33);第二组为 e1-as/e2/e3-tr/E4/Dt1,比例为为 0.5;第三组为 e1-as/e2/e3-tr/E4/Dt1,该基因型所占比率为0.49;第四组为e1-as/e2/E3-H/E4/Dt1,比例为0.275;e1-as/e2/e3-tr/E4/Dt1在四个组中都存在,而且在全部参试材料中,该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在各个分组中,组合基因型的数量不同。第一组(70年代之前)有6种;第二组(1970-2000年)有5种;第三组(2000年至今)有11种;第四组混合种质资源有12种不同的基因型。e1-as/e2/e3-tr/E4/Dt1、E1/e2/e3-tr/E4/Dt1、e1-as/e2/E3/E4/Dt1 在四个组内都有发现,说明这几种基因型在育种过程中一直被利用,和优异性状关联。(6)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最近更替的两个时期大豆遗传距离较近,和20世纪70年代前的推广品种遗传距离较远。和第四组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最远。
李穆[6](2017)在《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和油分。而大豆的生育期、株高、荚数、百粒重等重要农艺性状决定了大豆的产量,由于大豆中蛋白质,油分,生育期和农艺性状是受环境和遗传等多因素控制的,因此开展大豆品质与产量相关性状和相关基因的QTL定位研究,对大豆高产优质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中黄24为母本,华夏3号为父本杂交得到的166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于2014年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校农场种植,调查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的生育期性状;利用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控制生育期性状的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利用桂早1号为母本,巴西13号为父本杂交得到的248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校农场和华南农业大学增城基地种植,调查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生育期性状和农艺性状;利用凯氏定氮法、索式抽提法和近红外分析法对大豆种子中的蛋白质和油分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大豆生育期,农艺性状,蛋白质和油分的数据调查与测定,分析各个性状之间的关系。采用新一代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一张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对控制大豆产量相关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和分析,为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桂早1号和巴西13号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重测序的片段总数分别为92.24 M和115.51M,碱基总数分别为8.3 G和10.4 G,以Williams82作为参考基因组,可拼装的测序片段数分别为83.98 M和103.41 M,可拼装的碱基数分别为7.56G和9.31 G,在基因组中覆盖率分别为94.49%和95.62%。测序平均深度分别为7.8X和9.61 X。同时将桂早1号×巴西13号构建的RIL群体进行0.2×RAD-seq,最终得到90.11Gb原始数据,平均每个个体363.34Mb。覆盖参考基因组的平均覆盖度为4.41%,平均测序深度为5.06X。利用realSFS软件鉴定群体中每个位点的情况,通过过滤得到亲本与群体的纯合基因型,共检测到了56,561个SNP位点,构建了一张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包含3715个bin,覆盖基因组总长度为3049.21 cM,连锁群长度在120.22-211.37cM之间,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8cM,每个连锁群上的bin标记数目在147-259个之间。2.2015年在广州和增城调查桂早1号×巴西13两亲本及后代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生育期,两亲本在开花期及成熟期分别相差13天和35天,表明两亲本在生育期上存在显着差异;收获后进行考种,在株高、节数、分枝数、荚数和百粒重等均有明显差异;2014年利用近红外法分别对桂早1号和巴西13号的蛋白和油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亲本在广州和增城两点蛋白和油分含量上差异较大;2015年分别利用近红外法、凯氏定氮法和索氏抽提法对两点的蛋白和油分测定,结果表明两亲本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方法测定下的蛋白和油分含量均有明显差异,且用凯氏定氮法和索氏抽提法所测得的蛋白和油分含量差异更大。其后代重组自交系的248个株系在品质性状,生育期性状和农艺性状上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和一定程度上超亲遗传。3.利用桂早1号×巴西13号后代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和增城两个环境下株高与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总荚数、有效荚数、二粒荚、三粒荚和单株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两个环境下4个生育期性状与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总荚数、有效荚数、二粒荚、三粒荚和单株粒重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但与百粒重、有效荚数的相关性不尽一致,说明这两个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利用不同测定方法对248个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蛋白质含量与油分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多年多点及不同测定方法的环境下蛋白质含量与油分含量均呈极显着负相关。4.利用中黄24×华夏3号(ZHX3)和桂早1号×巴西13号(GB13)两个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好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控制大豆4个生育期性状进行精细定位。在ZHX3群体中共检测到到22个与生育期有关的QTL,LOD值在2.71-20.38之间,可解释表型变异率为4.47%-42.07%。在GB13群体两个环境下共检测到55个QTL,主要集中在第4号、10号、12号和16号染色体,LOD阈值在2.576-86.1范围内,单个QTL可解释变异率在0.87%-73.04%之间,18个QTL在两个环境下均检测到,为较稳定的QTL。尤以第4染色体前端遗传距离21.6c M,物理位置4011556-4048162 bp处最密集,LOD值最高,控制生育期性状QTL位点的表型变异贡献率从42.06%73.04%,其中控制结荚期的qPod4a和qPod4b与控制始粒期的qFil4a和qFil4b是第一次在该位置发现,贡献率从64.89%-73.04%,初步判定该位点为控制大豆生育期的主效位点,该区间包含3个基因(Glyma04g05260,Glyma04g05280,Glyma04g05290)。5.对桂早1号×巴西13号248个重组自交系群体的12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检测,两个环境下共检测到100个与产量相关的QTL,主要集中在第4号、10号、12号和19号染色体,LOD阈值在1.75-53.58范围内,单个QTL可解释变异率在1.75%-53.58%之间。24个QTL在两个环境下均检测到,为较稳定的QTL,尤其第4染色体前端遗传距离21.6cM,物理位置4011556-4048162 bp处最密集,LOD值最高,控制株高、主茎节数和有效荚数等重要产量性状QTL位点的表型变异贡献率从10.63%53.58%,其中控制底荚高度的qBPH4a和qBPH4b;控制主茎节数的qNN4a、qNN4b均是第一次在该位置发现,贡献率从27.45%-48.08%,且该位点与控制生育期性状的QTL位点完全重合,初步判段该位点是控制农艺性状的主效位点。将花色基因定位在13号染色体LOD值为83.9,加性效应值-0.8876,增效基因来自巴西13号,贡献率高达79.24%。6.结合多年、多点及不同方法条件下测定的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的表型数据,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59个与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相关的QTLs。其中和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s 30个;与大豆油分相关QTLs 29个。它们分别位于12条染色体区域内,其中,在第5、13、14、17、20条染色体分布较密集,尤其在第5染色体末端,物理位置38506373-38596800 bp;以及第20号染色体,物理位置31661175-32049510bp处发现2个主效位点,这两个位点在不同年份,不同地点,不同方法均表现稳定,是控制大豆蛋白质和油分性状的主效位点。综上所述,本研究以桂早1号×巴西13号重组自交系为研究对象,对亲本及后代群体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构建了一张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对大豆品质相关性状、生育期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精细定位,发掘与之紧密连锁的bin标记,为开展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刘章雄[7](2015)在《大豆农艺性状关联定位及十胜长叶对衍生品种贡献的分子剖析》文中研究说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i]是我国最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油脂来源,相较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大豆单产还有较大提高潜力。我国育成的2000多个品种中,骨干亲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鉴定和挖掘骨干亲本发挥作用的关键基因组区域,阐明其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本质,对开展定向的分子育种,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骨干亲本十胜长叶及其137个衍生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全基因组的关联分析方法,对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进行定位研究,并在分子水平解析十胜长叶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表型数据联合方差分析表明,各性状在品种、环境、品种与环境互作间差异均极显着,株高的广义遗传率最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及脂肪含量次之,蛋白质含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单株粒重则较低。性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要提高单株粒重,株高不能太低;增加分枝数并不能显着提高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与百粒重负相关,要提高单株粒重,需权衡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与百粒重的关系。AMMI模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除百粒重外,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均与各自Di值呈极显着正相关,即分枝数越多,单株荚粒数越多,单株粒重越高则性状越不稳定,表明高产稳产品种选育的困难性;十胜长叶9性状Di值在两密度环境中均较高,表现为稳定性较差。主成分分析品种综合评价表明,十胜长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多,单株粒重高,表型聚类显示,在正常生产环境(低密度)下,约47.4%的品种与十胜长叶农艺性状相似,即聚在同一亚群,说明十胜长叶主要在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方面对衍生品种的遗传贡献较大。利用4044个SNP标记、499个单倍型对农艺性状及主成分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138份品种可聚为2个亚群,每亚群品种基本来源于同一省份,成对品种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染色体存在明显的LD,衰减距离约为8370kb;共检测出关联SNP位点和单倍型151个,其中农艺性状关联位点87个、关联单倍型47个、主成分关联位点17个,分布于除第1染色体外的其它19条染色体,一些位点位于或邻近已报道的QTL。位于基因内部的11个SNP位点中,1个位于3’-UTR区,2个位于5’-UTR区,1个位于CDS区,7个位于内含子区。两个密度环境中能同时检测的农艺性状关联SNP位点有18个、关联单倍型5个和主成分关联位点4个;7个SNP位点在农艺性状关联分析与主成分关联分析中能同时鉴定出;5个单倍型所含的15个SNP位点能在农艺性状关联分析中被检测,说明它们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部分关联SNP位点和单倍型在染色体上物理位置相近,10个SNP位点和4个单倍型分别与2个或2个以上性状相关联,这些位点区域的QTL/基因可能存在一因多效。两密度环境中,十胜长叶检测所含优异等位变异数均最多,分别为37个和34个。品种含某性状优异等位变异数越多,其表型值就越大。23个分枝数关联位点,十胜长叶正效等位变异22个,在衍生品种中分布频率均较低为4.38%16.79%;19个产量关联位点,十胜长叶正效等位变异为15个(占78.95%),且绝大部分变异在衍生品种分布频率均达57%以上;28个蛋白质含量关联位点,十胜长叶等位变异均为正效,其中22个位点(占78.57%)在衍生品种分布频率达30%以上;10个脂肪含量关联位点,十胜长叶等位变异均为负效,在衍生品种分布频率均较低。以上结果可见,十胜长叶所含产量相关性状优异等位变异多且在衍生品种中高频分布,是其为骨干亲本的遗传基础。育成品种通农5号、通农6号、通农14、黑农43、合丰25和绥农14等含较多优异等位变异且与十胜长叶亲缘关系较近,在育种中可多加以利用。
杨虎[8](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魏云山,王会才,丁素荣,张晓荣,刘迎春[9](2010)在《大豆核心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与利用》文中指出在对250份大豆核心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的基础上,通过8个性状的田间比较和数据分析,筛选出适合内蒙古地区利用的大豆种质资源,并对这些种质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利用进行探讨,提出建议,以此推动我国大豆核心种质资源在内蒙古地区的研究利用,促进大豆生产的快速发展。
张静春[10](2010)在《不同温度型大豆冠层特性与产量性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索不同基因型大豆冠层特性与叶片生理特性,采用大田试验,于始花后用红外测温仪对其冠层温度进行持续观察,同时对上中层叶片生理性状、生物产量、株型性状及各品种的层次产量与农艺性状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在相对一致的生态、栽培条件下,供试的大豆品种之间冠层温度存在分异现象。与对照秦豆8号相比,汾豆55与冀nf58冠层温度持续偏低,符合冷型大豆的概念。94101与东大2号则表现为持续偏高,属于暖型大豆的范畴。中黄13属先暖后冷型大豆,且在结荚期至整个灌浆期冠层温度持续偏低,趋近于冷型大豆之列。2.不同温度型大豆上中层叶片生理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始荚期(R3)以后,冷型大豆上中层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持续时间较长、蒸腾速率强度较大、气孔开放、叶绿素解体缓慢而含量高、可溶性蛋白质随着生育期推进下降较慢、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等。这说明冷型大豆品种生理代谢活性比较旺盛、不易早衰,生育后期能够维持较高强度的光合作用,从而为籽粒灌浆提供强大的物质流,利于高产。3.冷型大豆株型紧凑,上层叶倾角较小,中层叶柄长,在群体条件下中下层受光态势优越,合理的调配了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了中下层结荚的优势。暖型大豆相互遮阴郁闭,受光态势不良,光合受阻,营养供应不佳,导致了该层次落花落荚,降低产量潜力。4.大豆生育后期的生物产量积累进程中,茎、叶增长相对稳定变幅较小。荚则随生育期推进而迅速增长。该过程中,冷型大豆表现为“源强”“库足”豆荚增重速率高于暖型大豆。尤其是在中层豆荚明显多于暖型大豆。5.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极为密切,其中单株荚数对其影响最大,相关系数高达r=0.792*,其次为主茎节数,相关系数为r=0.388,再次是茎粗与百粒重,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25与0.172。底荚高对产量影响较小r=0.099。分枝数、株高与产量呈负相关,其系数为r=-0.587, r=-0.27。6.不同基因型大豆层次产量存在显着性差异。以中黄13中层产量最高,但就单株产量以冀nf58为最高。冷型大豆层次间产量均表现为中层高于上层,展示出良好的株型;暖型则与之相反上层产量为高。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兼顾上中层的产量,充分发挥全冠层结荚的潜力,方可达到高产的目标。
二、优质高产大豆——东大1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高产大豆——东大1号(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主推高蛋白大豆品种及提质保优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黑龙江省主推高蛋白(≥41%)高产品种 |
1.1 东农55 |
1.2 合农76 |
1.3 黑农48 |
1.4 东农252 |
1.5 东农60(小粒大豆) |
1.6 绥农76 |
1.7 黑河43 |
1.8 合农95 |
1.9 金源55 |
1.1 0 贺豆1号 |
1.1 1 黑河45 |
1.1 2 嫩奥5号 |
1.1 3 昊疆2号 |
1.1 4 圣豆43 |
1.1 5 黑科56 |
1.16昊疆1号 |
1.17华疆2号 |
1.18北豆43 |
1.19金源71 |
2 高蛋白大豆提质保优栽培技术 |
2.1 优选蛋白含量高的品种 |
2.2 适区种植 |
2.3 优选地块 |
2.4 合理施肥 |
2.5 适期播种 |
2.6 合理密植 |
2.7 灌溉补水 |
2.8 精耕细种 |
2.9 适期收获 |
(2)基于顶生花序长度的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顶生花序长度 |
2.2 顶生花序产量性状及单株产量性状的表型分析 |
2.2.1 变异系数 |
2.2.2 不同长度花序类型分析 |
2.3 顶生花序长度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4 单株产量的主成分分析 |
3 讨 论 |
4 结 论 |
(3)甘肃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肃省大豆生产区域分布 |
2 大豆品种、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
3 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 |
4 生产建议与对策 |
(4)大豆植株力学特性受冠层光谱组成与激素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试验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倒伏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
1.2.2 作物力学特性与植株特性的关系 |
1.2.3 作物植株力学特性与倒伏关系 |
1.2.4 冠层光谱分布对植株形态和力学特性的影响 |
1.2.5 激素对作物形态和力学特性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大豆品种植株力学特性的比较与筛选试验 |
2.1.1 试验设计 |
2.1.2 取样方法 |
2.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2 大豆植株力学特性、冠层光谱分布与密度关系试验 |
2.2.1 试验设计 |
2.2.2 取样方法 |
2.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3 大豆苗期植株形态、内源激素与光环境关系的模拟试验 |
2.3.1 试验设计 |
2.3.2 取样方法 |
2.3.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相关计算 |
2.5 分析软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品种抗倒伏性状差异 |
3.1.1 供试大豆品种的形态指标 |
3.1.2 大豆抗倒伏性相关力学特性指标 |
3.1.3 大豆的抗倒伏系数 |
3.1.4 大豆抗倒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2 大豆冠层叶面积指数与植株形态指标随密度变化 |
3.2.1 大豆冠层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变化 |
3.2.2 大豆株高随密度变化 |
3.2.3 大豆鲜重随密度的变化 |
3.2.4 大豆茎粗随密度的变化 |
3.2.5 大豆茎粗/株高随密度的变化 |
3.3 大豆抗倒伏力学性状随密度的变化 |
3.3.1 大豆茎秆挫折力随密度的变化 |
3.3.2 大豆茎秆挠度随密度的变化 |
3.3.3 大豆茎秆转角随密度的变化 |
3.3.4 大豆茎秆弯矩随密度的变化 |
3.3.5 大豆植株重力矩随密度的变化 |
3.3.6 大豆抗倒伏系数随密度的变化 |
3.4 大豆茎秆纤维含量随密度的变化 |
3.4.1 大豆茎秆单位长度纤维素含量随密度的变化 |
3.4.2 大豆茎秆单位长度半纤维素含量随密度的变化 |
3.4.3 大豆茎秆单位长度木质素含量随密度的变化 |
3.5 大豆植株形态指标和茎秆纤维含量与力学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3.6 大豆冠层中光谱分布随密度的变化 |
3.6.1 大豆冠层中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分布随密度的变化 |
3.6.2 大豆冠层中蓝光分布随密度的变化 |
3.6.3 大豆冠层中红光分布随密度的变化 |
3.6.4 大豆冠层中远红光分布随密度的变化 |
3.6.5 大豆冠层中红光/远红光比值(R/FR)分布随密度的变化 |
3.6.6 大豆冠层中光谱的降幅随密度的变化 |
3.6.7 大豆冠层叶面积指数与光谱分布的相关性 |
3.7 密度及冠层光谱对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3.7.1 密度对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3.7.2 密度对大豆节位结荚数的影响 |
3.7.3 密度对大豆节位籽粒数的影响 |
3.7.4 冠层光谱与大豆结荚数和籽粒数的相关性 |
3.8 大豆苗期植株形态指标随光环境的变化 |
3.8.1 大豆苗期株高随光环境变化 |
3.8.2 大豆苗期植株地上鲜重随光环境变化 |
3.8.3 大豆苗期节长随光环境变化 |
3.8.4 大豆苗期下胚轴长度随光环境变化 |
3.8.5 大豆苗期茎粗随光环境变化 |
3.8.6 大豆苗期根鲜重随光环境变化 |
3.9 大豆苗期内源激素含量随光环境变化 |
3.9.1 大豆苗期生长素含量随光环境变化 |
3.9.2 大豆苗期赤霉素含量随光环境变化 |
3.9.3 大豆苗期水杨酸含量随光环境的变化 |
3.9.4 大豆苗期茉莉酸含量随光环境的变化 |
4 讨论 |
4.1 种植密度对大豆冠层光谱分布的影响 |
4.2 冠层光谱对成熟期大豆株高及产量的影响 |
4.3 冠层光谱分布对大豆内源激素的影响 |
4.4 内源激素对大豆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 |
4.5 冠层光谱成分对植株力学特性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点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黑龙江省不同育种时期大豆生育期相关基因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
1.2.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 大豆生育期基因研究进展 |
1.3.1 大豆生育期的划分 |
1.3.2 基于大豆生育期组的相关研究 |
1.3.3 大豆生育期相关QTL定位 |
1.3.4 大豆生育期基因功能 |
1.3.5 E1、E2、E3、E4、Dt1基因的克隆与研究进展 |
1.4 国内外不同育种时期大豆品种遗传改进研究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的种植 |
2.2.2 生育期调查 |
2.2.3 利用CTAB法提取大豆叶片DNA |
2.3 对大豆材料进行生育期基因型鉴定 |
2.3.1 引物及限制性内切酶的选择 |
2.3.2 分子标记分析 |
2.3.3 等位基因型鉴定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4.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2 相关性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对不同育种时期大豆材料的基因分型结果 |
3.2 基于整个资源群体的不同基因的基因型分析 |
3.3 基于不同育种时期的不同基因的基因型分析 |
3.4 基于四组大豆品种基因型的遗传距离计算及聚类分析 |
3.5 所有参试大豆品种基因型分型结果 |
3.6 大豆品种生育期基因和熟期组的分析 |
3.7 生育期基因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育种时期大豆性状研究 |
4.2 大豆生育期基因型研究方法比较 |
4.3 等位基因分析方法 |
4.4 生育期基因多样性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研究 |
1.2.1 农艺性状的研究 |
1.2.2 生育期性状的研究进展 |
1.2.3 蛋白质和油分性状研究 |
1.2.4 环境条件对大豆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
1.3 大豆品质检测方法 |
1.3.1 蛋白质测定方法 |
1.3.2 油分测定的主要方法 |
1.4 DNA分子标记 |
1.4.1 基于分子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 |
1.4.2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
1.4.3 基于测序技术的分子标记 |
1.5 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 |
1.5.1 亲本的选择 |
1.5.2 遗传作图群体 |
1.5.3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1.6 QTL定位 |
1.6.1 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的演变 |
1.6.2 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1.6.3 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软件分析 |
2.2.3 SNP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母本桂早1号和父本巴西13号的重测序结果 |
2.3.2 GB13RILs群体测序结果 |
2.3.3 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豆农艺性状的精细定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田间试验 |
3.2.2 考种标准 |
3.2.3 软件分析 |
3.2.4 QTL定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群体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 |
3.3.2 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3 农艺性状的精细定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豆生育期性状的精细定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生育期标准 |
4.2.4 软件分析 |
4.2.5 QTL定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大豆主要生育期性状在群体中的表现 |
4.3.2 相关性分析 |
4.3.3 生育期性状的精细定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豆蛋白质与油分含量精细定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3 实验仪器 |
5.2.4 蛋白和油分的测定 |
5.2.5 软件分析 |
5.2.6 QTL定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大豆品质性状的含量测定 |
5.3.2 多环境和不同方法下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5.3.3 大豆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讨论和结论 |
6.1 全文讨论 |
6.1.1 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6.1.2 农艺性状精细定位 |
6.1.3 生育期性状精细定位 |
6.1.4 品质性状精细定位 |
6.1.5 大豆QTL成簇情况的分析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GB13重组自交系测序数据测序数据量统计表 |
(7)大豆农艺性状关联定位及十胜长叶对衍生品种贡献的分子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豆重要农艺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
1.1.1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 |
1.1.2 株型性状(株高、主茎节数及分枝数)改良研究进展 |
1.1.3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遗传研究进展 |
1.1.4 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
1.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大豆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2.1 连锁不平衡的概念及衡量 |
1.2.2 影响连锁不平衡的因素 |
1.2.3 关联分析的方法与策略 |
1.2.4 关联分析在大豆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1.2.5 关联分析应用展望 |
1.3 大豆骨干亲本十胜长叶在大豆育种改良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豆农艺性状的表型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农艺性状表型联合方差分析 |
2.2.2 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
2.2.3 主成分分析 |
2.2.4 品种的主成分得分及综合评价 |
2.2.5 品种的稳定性分析 |
2.2.6 品种的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大豆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DNA提取 |
3.1.2 SNP分型 |
3.1.3 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4 群体结构及亲缘关系分析 |
3.1.5 群体连锁不平衡分析 |
3.1.6 群体单倍型分析 |
3.1.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遗传多样性 |
3.2.2 群体结构和遗传关系分析 |
3.2.3 全基因组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
3.2.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3 主成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4 单倍型关联分析 |
3.4.1 与农艺性状显着关联单倍型 |
3.4.2 关联单倍型与关联SNP位点之间的关系 |
3.5 讨论 |
3.5.1 群体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对关联分析结果的影响 |
3.5.2 群体结构对关联分析的影响 |
3.5.3 群体LD水平对关联结果的影响 |
3.5.4 关联分析解析力 |
3.5.5 两密度环境稳定关联位点 |
3.5.6 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 |
第四章 十胜长叶在分子水平对衍生品种的贡献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含多个优异等位变异品种的筛选 |
4.2.2 十胜长叶位点对衍生品种的贡献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大豆核心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 优异种质筛选 |
2.2.1 高产种质 |
2.2.2 大粒种质 |
2.2.3 早熟种质 |
2.2.4 超早熟种质 |
2.2.5 抗倒种质 |
2.2.6 抗病、抗旱种质 |
2.2.7 综合性状优异种质 |
3 讨论 |
3.1 优异种质在生产中直接利用 |
3.2 优异种质是选育新品种的宝贵资源 |
3.3 研究优异种质在本区域的适应性, 为本区域品种改良和创新服务 |
(10)不同温度型大豆冠层特性与产量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豆概括 |
1.1.1 我国大豆生产概括 |
1.1.2 世界大豆生产概括 |
1.1.3 黄淮海夏大豆概述 |
1.2 大豆的功能用途 |
1.2.1 大豆的营养价值丰富 |
1.2.2 大豆深加工前景广阔 |
1.2.3 其它用途 |
1.3 大豆产量形成 |
1.3.1 大豆产量构成因素 |
1.3.2 大豆源库关系 |
1.3.3 大豆株型与器官平衡 |
1.3.4 大豆产量限制因素 |
1.4 大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1.5 大豆生理代谢活性研究 |
1.5.1 大豆净光合速率 |
1.5.2 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 |
1.5.3 叶绿素含量 |
1.5.4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1.5.5 可溶性糖含量 |
1.6 冷型作物研究进展 |
1.6.1 冠层分异现象的发现 |
1.6.2 冷型小麦的概念 |
1.6.3 冷型小麦原理 |
1.6.4 冷型作物优势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和测定方法 |
2.3.1 大豆生育期划分标准 |
2.3.2 田间测定 |
2.3.3 实验室测定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基因型大豆冠层温度分异现象 |
3.1.1 冠层温度分异现象 |
3.1.2 冠层温度日变化 |
3.2 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生理特性分析 |
3.2.1 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 |
3.2.2 叶片蒸腾速率变化 |
3.2.3 气孔导度 |
3.2.4 胞间二氧化碳浓度 |
3.2.5 叶绿素含量 |
3.2.6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3.2.7 可溶性糖含量 |
3.2.8 不同基因型大豆生理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联度分析 |
3.3 株型、农艺性状与产量 |
3.3.1 株型性状 |
3.3.2 生物产量积累 |
3.3.3 农艺性状与产量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优质高产大豆——东大1号(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主推高蛋白大豆品种及提质保优栽培技术[J].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赵星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12)
- [2]基于顶生花序长度的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J]. 张金昊,刘雅婧,张鑫生,雷硕,李景文,闫帆,王庆钰,王英. 大豆科学, 2020(05)
- [3]甘肃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途径分析[J]. 杨如萍,韦瑛,张国宏,陈光荣,张晓艳,王立明. 大豆科技, 2020(04)
- [4]大豆植株力学特性受冠层光谱组成与激素调控的研究[D]. 徐瑶.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5]黑龙江省不同育种时期大豆生育期相关基因遗传变异分析[D]. 王万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7)
- [6]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D]. 李穆.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大豆农艺性状关联定位及十胜长叶对衍生品种贡献的分子剖析[D]. 刘章雄.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1)
- [8]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9]大豆核心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与利用[J]. 魏云山,王会才,丁素荣,张晓荣,刘迎春.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04)
- [10]不同温度型大豆冠层特性与产量性状研究[D]. 张静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