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余部门开设公众网站(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陆之瑶[2](2021)在《牡丹江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目前社会已经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使得公共卫生危机发生频率不断上升,由于公共卫生危机传播速度快,处理难度大,危害社会经济和安定,需要积极预防,妥善处置,有效善后。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地方政府是管理者,也是直接主体。在公共卫生危机面前,为保障区域内生活秩序,也为保护人民利益,政府必须能发挥较强的处置能力。牡丹江地处东北高寒地区,疏于对公共卫生安全法制和机制的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理条件特殊,毗邻俄罗斯边境,近年间,俄罗斯远东地区爆发了诸如甲型病毒性肝炎、结核病、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疫情,其形势直逼我国对俄边境更是将当地的公共卫生安全推到了悬崖边上。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迫切需要完善牡丹江市政府的公共卫生危机应急举措。本文基于危机管理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选择牡丹江市为研究对象,梳理牡丹江市在2020年初至今的新冠疫情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利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就其所用到的应急处置措施展开深入研究,找出在处理这些公共卫生事件时牡丹江市曾遇到的种种问题并深究其原因,参考云南边界和北京新发地在遇到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制定的处理措施,借鉴其经验,帮助牡丹江市建立最优应急处置机制进而使其在今后能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发现牡丹江市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公共卫生治理薄弱、应急储备力不足、区域协同治理机制缺失、多方联动缺乏有效衔接、公共卫生管理大数据平台搭建有难度、各主体参与协同治理意识薄弱等问题。就牡丹江市当前在公共卫生危机处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改良其应急处置框架着手,建议将主动预防型作为第一治理理念,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开展城市应急空间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出构建上下联动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以及调度指挥系统性优先化管理,同时争取尽快搭建好系统大数据平台,构建有效互动以尽早实现多元治理。以此为基础制定囊括从能力到策略、从制度到监测期间各个环节的全方位措施,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应急处置。
苏彬[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李静伟[4](2020)在《融媒体环境下秦皇岛市海港区政府形象塑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等多种载体形式的媒体融合进一步加深,使得融媒体应运而生。全新的媒介生态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为政府传播信息、沟通公众、树立形象提供了更快捷、更方便、更生动、更广阔的渠道与方式。然而,融媒体的发展也推动了传播格局的改变。融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的虚假性、公众舆论的影响力、舆情应对的复杂性等都成倍增加,给政府公信力带来挑战。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归纳演绎法,以公共管理学和政治传播学的理论为基础,对秦皇岛市海港区政府形象塑造的做法进行了研究。本文选择从微观视角出发,以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软实力为目标,从融媒体与政府形象塑造的相关概念入手,围绕新形势下融媒体表现出的新特点,研究界定媒介与塑造政府形象的关系、融媒体环境下政府形象塑造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剖析海港区塑造政府形象的实践做法,继而总结归纳出融媒体环境下海港区政府形象塑造存在着传播管理理念缺乏融媒体思维、政府形象传播的有效性不强、领导干部在融媒体环境下推动政府形象建设能力不足、危机信息难以管控四方面的问题,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最终提出海港区政府形象提升的具体举措,认为在融媒体环境下海港区应该从打造政府形象品牌标识、打造主流媒体传播矩阵、增强媒介运作能力、发挥把关人作用四方面加以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从而塑造更加积极有力的政府形象。
陈斯亮[5](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杨薇[6](2020)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与愿景,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中国贡献。“一带一路”倡议是2013年提出的,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过程。本研究选取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五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历史研究、口述历史等研究方法,在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外交关系、教育政策等宏观背景下,呈现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个国家之间留学生教育发展过程的立体影像。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根据国内和国外两个立足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留学生教育,可以分为向国外派出留学生和接收来华留学生两大分支领域,既有在教育政策指导下发展的共通性,也有遵循各自轨迹发展的独立性。依据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重大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以及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规模等具有标志意义的史实,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划分为“重新起步时期”、“深化改革时期”和“加速发展时期”三个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和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留学生个体在时代大潮中的经历等不同角度,客观呈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通过对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回溯,本研究得出以下认识:40年来,服务国家建设需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始终贯穿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进程;国际政治局势和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是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前提条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自身的教育水平是与我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合作的基础;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和教育政策的导向决定了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整体统筹规划、到各自相对独立发展、再回归统筹兼顾趋势的演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与政策取向。40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取得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快了留学生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整体的法制化进程;认识到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市场属性、是教育服务贸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直接服务国家公共外交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可在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把留学生教育置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之中,置于世界高等教育的竞争之中,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进一步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加快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需要统筹派出和接收两个不同的方向,平衡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发展留学生教育,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教育的多重功能,不断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构筑“民心相通”的教育之路。
张温温[7](2020)在《山东吕剧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吕剧诞生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山东地方戏曲剧种中具有龙头地位,其影响力一度覆盖鲁中、鲁西北以及山东半岛地区。吕剧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随着十年文革的压抑及新时期市场经济的挑战,吕剧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受众群体都呈萎缩状态,吕剧艺术的创作、传播也存在不足,亟待顺应时代进行改革。2008年吕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显示出吕剧的传承困境,呈现出剧团市场竞争与发展惰性之间的矛盾冲突,由此产生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山东省内吕剧剧团主要分布于东营、滨州、济南、青岛、烟台等地区,其剧团多以文化事业单位身份及获得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认定等方式,依靠政府扶持生存。吕剧艺术作为山东省的“省剧”,具有一定的戏曲艺术文化影响力,应借助现存的较为繁荣的趋势,打造剧种艺术品牌,形成戏曲艺术的发展优势,以在现代社会中展示吕剧艺术多样化的魅力,获得时代、社会与受众的认可,并重新占据戏曲的高峰。本文以山东吕剧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结合历时法、文献分析及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吕剧的发展与传播、文本传播、媒介传播、传播群体进行研究,通过对吕剧艺术历史传播的研究,系统的展示了不同时期吕剧艺术传播形态的变化。通过对吕剧的传播文本发展、吕剧的媒介传播方式及吕剧传播群体培养的现状分析,利用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析吕剧艺术传播的现状,探索吕剧与受众、市场的关系,窥探吕剧发展传承的困境,寻找不足产生的根源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和优化方式。围绕上述思路,本文主要分四章展开研究,主要包括吕剧的发展与传播、传播文本、媒介传播方式、传播群体培养四个方面。第一章将吕剧历史发展梳理为“坐腔扬琴时期”“化妆扬琴与吕剧诞生”“新中国成立后吕剧的发展与传播”“吕剧复苏期”四个时期,展现分析四个时期吕剧的内容、传播方式及传播主体等方面的发展。第二章为吕剧文本传播研究,以山东省吕剧院、济南市吕剧院、东营市吕剧院为样本,将吕剧戏剧文本根据创作时期及表现特点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吕剧不同演出类型的内容及方式,探索现代吕剧传播文本的发展规律,分析其传播困境呈现出的戏剧文本定位偏失及演出传播偏失,由此反思现代吕剧文本创作、演出传播及传播效果等的发展趋势,以提出相应的建议。第三章为吕剧的媒介传播与推广方式,将吕剧传播媒介分为广播影视媒体和新媒体两类,并通过对吕剧不同传播媒介不同时期的呈现内容及推广方式分析,探索吕剧媒介选择、使用、运营与现代媒介发展、受众接受的关系,研究现代吕剧媒介所呈现出的传播困境,如对现代媒介属性把握、媒介延伸创意及对媒介鸿沟的认知等方面存在窘境,并针对传播所面临的问题形成吕剧的媒介创新融合、拓展媒介的创意延伸及构成媒介引领等具体对策。第四章以吕剧的传播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吕剧艺术专业教育、社会教育的个案调研,分析吕剧的人才培养与受众培养现状与主要结构,分析研究吕剧传播群体在培养方式及过程方面所形成的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及师资构成等方面的传承困境,由此提出构建合理的传播群体培养体系、有效整合吕剧资源、开展吕剧艺术特色培养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陈梦迪[8](2020)在《我国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首要功能是重要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在国家公园的多重功能中,环境教育是其重要功能之一。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是向人们传授环境知识、环境伦理和环境保护技能,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道德,塑造生态审美,学习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教育。我国正在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功能进行研究,并基于发展现状提出切实有效的实现路径,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和环境教育的深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功能发挥的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践的梳理和总结,分别对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和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内涵进行了说明,系统性分析了实现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功能需要的规划体系和立法、教育的资源和内容、教育活动开展的设施和方式以及活动参与的主体和客体等多方面因素。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我国环境教育相关政策、体系规划和立法现状,国内国家公园试点的环境教育活动开展现状、环境教育设施条件以及公众参与程度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全面剖析了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功能履行中存在的环境教育体系规划不统一、缺乏立法保障,环境教育内容空泛、活动形式单一,环境教育设施使用率低,重游憩轻教育以及公众参与程度低,涉及范围小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我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在体系规划和立法支持层面,应协同规划环境教育系统,建立健全环境教育相关立法;在环境教育活动开展层面,应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内容和方式,合理配置环境教育设施,构建完善的宣传媒介系统;在主体参与层面,应当加深主体参与深度,增加公众和社区环境教育渠道,鼓励环保机构和科研院所的积极参与,建立多主体合作交流机制。
王燕[9](2020)在《大型会展的全媒体传播策略研究 ——以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为例》文中指出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的简称。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各个领域都逐渐开始以会展的形式来展现各自的成就、扩大各行业的影响力、带动招商引资以及商业合作。随着会展专业化的发展,会展经济应运而生,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进专业交流、加速信息传播、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是提升会展地知名度、打造城市品牌的一种途径,因此在会展中会展传播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媒介发展迅速的今天,利用全媒体传播会展已经成为了趋势,但是由于全媒体传播还不够系统,对于会展的传播还处于探索阶段,造成了会展传播力不足。所以笔者以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山西文博会)为例,研究其全媒体传播策略,从中发现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提升会展全媒体传播的优势,进而提升会展传播力和会展经济效益。本文以“大型会展的全媒体传播策略研究——以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为例”为题进行写作,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会展传播的背景、现状及意义;第二章介绍我国以及山西省会展业的发展状况,会展传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进行全媒体时代下会展传播解读,针对全媒体概念、全媒体特征以及全媒体的传播策略进行研究,总结大型会展全媒体传播的必要性;第四章结合传播学相关概念对第四届山西文博会的传播策略进行归纳梳理;第五章分析第四届山西文博会全媒体传播的优势与不足;第六章针对发现的不足,对大型会展全媒体传播策略提出建议并进行反思。
荣聪[10](2020)在《《凤凰品城市》杂志人物访谈专栏内容策划与媒体运营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交融的时代浪潮中,杂志媒体也在不断地进行思辨与创新。一方面,杂志媒体根据读者阅读需要从全新的视角提供阅读内容和资讯;另一方面,他们积极探索由传统纸质出版向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出版方向发展的方式。本文以《凤凰品城市》杂志开设新栏目为契机,结合杂志特点和风格定位,在深入了解受众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提出人物访谈专栏的内容策划与媒体运营方案,旨在为栏目的落地实施提供思路和参考。首先,从政治经济环境、期刊市场环境和新媒体市场环境三个方面作出宏观市场分析;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阅读兴趣的调查了解,对现有受众群体特征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国民阅读习惯的大数据研究结果作出市场偏好分析;从业内竞争、替代竞争和潜在竞争三个角度剖析新栏目将面临的市场竞争情况。其次,在《凤凰品城市》杂志和新栏目两个层面上展开SWOT分析,全面综合地考量栏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传播视角和销售视角的交叉嵌套下对新栏目的目标受众进行定位;从杂志角度和受众角度进行选题内容定位,并从整体上确立一些选题原则;从访谈对象、访谈内容、访谈方式和访谈主题四个维度树立起新栏目的品牌形象。最后,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结果,将访谈主题分为城市类、乡村类和区域类,每种类型涉及相应主题和选题,并以示例形式列出访谈提纲格式;从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和后期传播三个阶段对栏目流程进行规范化设计;以《凤凰品城市》纸质杂志作为主要阵地,运用融媒体思维打造微信、微博、抖音、搜狐号/网易号、凤凰网/荔枝网为一体的网络传播矩阵。
二、20余部门开设公众网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余部门开设公众网站(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牡丹江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应急管理理论的研究 |
(二)危机管理体系建设 |
(三)应急管理支撑系统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应急管理的概念研究 |
(二)应急管理的三大阶段 |
(三)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
(四)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
(五)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
(一)基本概念 |
(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类型 |
(三)特征 |
(四)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特征 |
二、应急管理与应急处置 |
(一)应急管理 |
(二)应急处置 |
(三)应急处置与应急管理关系 |
第二节 理论应用 |
一、危机管理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第二章 牡丹江市新冠疫情应急处置与实际情况 |
第一节 牡丹江基本情况及行动轨迹 |
第二节 现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制度规范 |
一、法规预案及条例 |
二、应急处置机制 |
三、现行制度规范评价 |
第三节 牡丹江新冠肺炎疫情实际应对情况 |
一、先期处置——通告确认疫情 |
二、第二阶段——阻击本土病毒,下沉社区 |
三、第三阶段——阻击境外输入病毒,严守国门 |
四、实际应急处置措施评价 |
第三章 牡丹江市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应急处置存在的问题——来自问卷和访谈的信息 |
一、应急处置能力较弱 |
(一)联防联控力度不强 |
(二)职能衔接不对称 |
(三)信息透明度较低 |
二、日常应急体系不健全影响应急处置能力 |
(一)缺乏储备理念 |
(二)公共卫生管理大数据系统建设落后 |
第二节 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措施的治理短板 |
一、区域联防联控力度不强 |
二、职能衔接不对称,信息不对等 |
三、未发挥多元化治理主体作用 |
(一)“孤岛”问题 |
(二)口岸问题 |
四、日常应急管理预防准备不足 |
(一)法律法规精细化不足 |
(二)缺乏储备理念 |
(三)公共卫生管理大数据系统建设落后 |
第三节 应急处置治理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
一、区域协同治理机制缺失 |
二、多方联动缺乏有效衔接 |
三、各主体参与协作治理意识薄弱 |
四、日常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不佳 |
(一)公共卫生治理薄弱 |
(二)应急储备力不足 |
(三)公共卫生管理大数据平台搭建有难度 |
第四章 北京新发地及云南边境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北京及云南疫情应急处置 |
一、北京新发地疫情应急处置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二)具体举措 |
二、云南省边境线防疫处置举措 |
(一)基本情况 |
(二)具体举措 |
第二节 经验及启示 |
第五章 完善牡丹江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建议 |
第一节 提升疫情期间应急处置能力 |
一、构建上下联动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 |
二、职能系统性优先化,信息公开透明化 |
三、建立多元治理有机体系 |
第二节 加强日常应急管理建设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
一、确立主动预防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理念 |
二、开展城市应急空间的科学规划和管理 |
三、加快公共卫生系统大数据平台构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问卷调查 |
(一)问卷调查问题 |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二、实地访谈 |
(一)访谈对象 |
(二)访谈问题 |
(三)访谈内容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融媒体环境下秦皇岛市海港区政府形象塑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融媒体 |
2.1.1 融媒体的概念 |
2.1.2 融媒体的特征 |
2.2 政府形象 |
2.2.1 政府形象的概念 |
2.2.2 政府形象的构成 |
2.2.3 政府形象的特征 |
2.2.4 政府形象塑造的意义 |
2.3 融媒体环境对政府形象塑造的影响 |
2.3.1 融媒体环境给政府形象传播带来的变化 |
2.3.2 融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形象塑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4 理论基础 |
2.4.1 双向对称理论 |
2.4.2 议程设置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融媒体环境下海港区政府形象塑造的现状分析 |
3.1 街镇注重使用融媒体提升地方知名度 |
3.2 打造融媒体平台传播政府行政行为 |
3.3 职能部门利用融媒体开展引导服务 |
3.4 区内媒体互联互通塑造政府形象 |
3.5 注重利用域外媒体传播政府形象 |
3.6 积极回应民生关切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融媒体环境下海港区政府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融媒体环境下海港区政府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 |
4.1.1 传播管理理念缺乏融媒体思维 |
4.1.2 政府形象传播的有效性不强 |
4.1.3 领导干部在融媒体环境下推动政府形象建设能力不足 |
4.1.4 融媒体传播的复杂性导致危机信息难以管控 |
4.2 融媒体环境下海港区政府形象塑造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融媒体意识淡薄 |
4.2.2 传播内容上缺乏创新融合设计 |
4.2.3 缺乏专业的融媒体人才 |
4.2.4 利用融媒体引导舆论有效性不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融媒体环境下海港区政府形象塑造的对策 |
5.1 打造政府形象品牌标识 |
5.1.1 提升对融媒体重要性的认知 |
5.1.2 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品牌标识 |
5.2 打造主流媒体传播矩阵 |
5.2.1 强化官方融媒体平台建设保障 |
5.2.2 建设联动协作的新型主流媒体 |
5.2.3 提升主流媒体“融合+”程度 |
5.3 增强媒介运作能力 |
5.3.1 把握信息累积因素 |
5.3.2 建立与媒体的合作关系 |
5.3.3 注重公众互动交流 |
5.3.4 培养“意见领袖”加强智库建设 |
5.4 发挥把关人作用 |
5.4.1 做好日常风险防控 |
5.4.2 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融媒体环境下海港区政府形象塑造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
3.7 小结 |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
4.2.1 岁奏制度 |
4.2.2 祭祀制度 |
4.2.3 守护制度 |
4.2.4 维修制度 |
4.2.5 惩罚制度 |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
5.2.1 祭祀制度 |
5.2.2 巡查守护制度 |
5.2.3 保养维护制度 |
5.2.4 修缮制度 |
5.2.5 惩罚制度 |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
5.3.1 修缮工程背景 |
5.3.2 修缮工程始末 |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
6.2.1 岁奏制度 |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
6.2.3 维修制度 |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
6.5.1 西安城垣概述 |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
7.1.1 西安碑林概况 |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
7.2.1 崇圣寺概况 |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7.3.1 灞桥概述 |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
附文 |
附图 |
致谢 |
(6)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开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具有紧迫性 |
(二)目前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研究仍不足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留学、留学生、国际学生 |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 |
四、文献综述 |
(一)中国留学生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与进展 |
(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研究现状 |
(三)文献研究述评 |
五、分析的理论基础 |
(一)世界体系理论 |
(二)推拉因素理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
(三)公共外交和“软实力”理论 |
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1978-1992) |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俄为师”的留学生教育 |
二、重视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留学生教育 |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初步建立 |
四、留学生教育的暂时停滞与缓慢恢复 |
第二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重新开启 |
一、大规模派出留学生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 |
二、重新开始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遣留学生 |
三、建立派出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四、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丰硕成果 |
第三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新起步 |
一、扩大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政策 |
二、重新开始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 |
三、逐步创建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
第四节 重新起步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国际关系是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基础 |
二、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开展留学生教育具有显着国别差异 |
三、探索建立系统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第二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繁荣发展与局部失衡(1993-2009) |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逐步发展 |
一、确立“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二、政府间协议推动派出留学生教育 |
三、通过校际交流项目派遣留学生 |
四、管理体系的完善促进派出留学生教育 |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取得新成果 |
六、派出留学生安全问题开始集中显现 |
第二节 接收“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
一、从“积极稳妥发展”到“扩大规模”政策的转变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
三、孔子学院建设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的结构分布特点 |
五、进一步规范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成果逐步显现 |
第三节 深化改革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国际政治环境为留学生教育提供发展机遇 |
二、市场因素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三、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局部结构失衡 |
四、派出和接收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
第三章 留学生教育契合国家战略的功能日益突出(2010-2018) |
第一节 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的新进展 |
一、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 |
二、中俄人文交流机制推动赴俄留学生教育发展 |
三、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机制促进向泰国和马来西亚派遣留学生 |
四、非通用语种建设加快向印度和巴基斯坦派遣留学生 |
五、派出留学生教育的管理日趋完善 |
六、留学生教育深化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综合情况的了解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的新格局 |
一、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加速发展 |
三、对“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教育援助的持续增长 |
四、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 |
五、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变迁 |
六、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 |
第三节 加速发展阶段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 |
一、“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 |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呈现双向增长趋势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从强调规模向规模与质量并重的观念转变 |
四、“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安全面临新挑战 |
第四章 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历史经验及深层次问题 |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
一、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对留学生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的教育水平是与中国教育合作的基础 |
三、中国经济实力和教育政策决定留学生教育的发展走向 |
第二节 派出与接收留学生教育的演进过程、内在联系与特征 |
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演进过程 |
二、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及特征 |
第三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
二、法制化建设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保障 |
三、国际化和市场化是“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
四、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
第四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
一、向“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留学生教育仍缺乏系统规划 |
二、“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应加速转变观念 |
三、“一带一路”沿线五国留学生教育的安全问题亟待多方联动 |
第五章 新时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留学生教育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充分认识留学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留学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地位 |
二、留学生教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融入全球教育体系 |
三、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优秀的开拓者与践行者 |
第二节 大力发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留学生教育 |
一、建立科学严谨的出国留学信息统计机制 |
二、加大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派留学生的资助力度 |
三、加强“一带一路”区域研究,提供就业政策支持 |
第三节 全面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
一、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服务国家整体发展 |
二、加快推进法治化进程,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三、适当控制规模,发展“一带一路”精英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7)山东吕剧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吕剧发展与传播简析 |
一、坐腔扬琴时期 |
二、化妆扬琴与吕剧诞生 |
三、新中国成立后吕剧的发展与传播 |
四、吕剧复苏期 |
第二章 吕剧文本传播 |
第一节 吕剧文本传播现状 |
一、吕剧戏剧文本分析 |
二、吕剧演出方式分析 |
第二节 吕剧文本传播困境分析 |
一、吕剧戏剧文本定位偏失 |
二、吕剧演出存在传播偏失 |
第三节 对吕剧文本传播对策的反思 |
一、戏剧文本创作应当继承性创新 |
二、演出传播应保持均衡 |
三、传播效果应重视社会评价 |
第三章 吕剧的媒介传播与推广方式 |
第一节 吕剧广播影视媒体传播 |
一、吕剧电影传播 |
二、吕剧电视传播 |
三、吕剧广播剧传播 |
第二节 吕剧新媒体传播方式 |
一、吕剧官网的宣传推广 |
二、吕剧微信的宣传推广 |
三、吕剧网络音视频的延展传播 |
第三节 吕剧媒介传播方式的问题分析 |
一、媒介属性把握不足,舞台艺术与其他媒介融合生硬 |
二、媒介延伸创意不足,缺乏超常规使用方式的拓展 |
三、对媒介鸿沟的认知不足,受众拓展陷入困境 |
第四节 对吕剧媒介传播方式发展对策的反思 |
一、把握媒介属性,进行有机融合 |
二、开拓传播媒介延展性,构建有效传播渠道 |
三、形成媒介引领,进行受众拓展 |
第四章 吕剧传播群体 |
第一节 吕剧专业艺术人才培养 |
一、院校吕剧人才培养概况 |
二、院校吕剧人才培养个案分析 |
三、院校吕剧人才培养困境 |
第二节 吕剧社会普及与教育 |
一、学校普及教育培养未来受众 |
二、吕剧社会培训培养核心受众 |
三、吕剧社会普及与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对吕剧传播群体培养对策的反思 |
一、加大重视程度,形成合理的传播群体培养体系 |
二、整合现有吕剧资源,拓展传播群体培养方式 |
三、确立传承内容体系,围绕吕剧艺术特色展开培养 |
结语 |
附录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我国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 |
一、基本概念 |
(一)国家公园 |
(二)环境教育 |
二、国家公园的功能 |
三、环境教育功能 |
第三章 影响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功能发挥的要素分析 |
一、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参与主体与客体 |
(一)环境教育人员 |
(二)专业机构及人员 |
(三)环境教育的受众 |
(四)社区居民 |
二、国家公园环境教育资源与内容 |
(一)环境教育资源 |
(二)环境教育内容 |
三、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功能性设施 |
四、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体系和立法 |
(一)体系规划 |
(二)立法保障 |
五、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的方式 |
(一)自然观察 |
(二)自然体验 |
(三)自然探险 |
(四)环境解说 |
(五)自然学校 |
第四章 当前我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功能履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实施现状 |
(一)环境教育的体系和立法现状 |
(二)活动实施现状 |
(三)环境教育设施现状 |
(四)环境教育活动的公众参与现状 |
二、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体系规划不健全,立法滞后 |
(二)环境教育内容单一,活动开展不足 |
(三)设施功能转化不及时,重游憩轻教育 |
(四)公众参与不足,参与质量不高 |
第五章 我国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功能有效实现的路径 |
一、加强体系规划与立法保障 |
(一)协同规划环境教育体系 |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二、创新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方式 |
(一)整合资源以建立环境教育知识体系 |
(二)提升教育内容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
三、构建完善的宣传媒介系统 |
(一)公众广泛宣传 |
(二)利用新媒体网络拓宽宣传渠道 |
四、合理设置环境教育设施 |
(一)注重环境教育设施的环保性 |
(二)运用智能科技和设备 |
五、扩大主体参与范围和深度 |
(一)拓宽居民参与范围加强技能培训 |
(二)均衡学校环境教育地区发展 |
(三)与科研院校建立长效合作 |
(四)深化与环保组织和机构的合作 |
(五)加强对公园管理人员培训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大型会展的全媒体传播策略研究 ——以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观察法 |
1.4.4 跨学科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主要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 |
2.1 会展相关概念 |
2.1.1 会展 |
2.1.2 会展业 |
2.1.3 会展传播 |
2.2 当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整体状况分析 |
2.2.1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优势 |
2.2.2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不足 |
2.3 山西省会展业发展的状况分析 |
2.3.1 山西省会展业发展的现状 |
2.3.2 山西省会展传播的新趋势 |
2.3.3 山西省会展传播的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下会展传播解读 |
3.1 大型会展全媒体传播传播的内涵 |
3.1.1 全媒体概念 |
3.1.2 全媒体传播的特征 |
3.1.3 全媒体传播策略研究 |
3.2 大型会展全媒体传播的必要性 |
3.2.1 从互联网角度分析其必要性 |
3.2.2 从会展角度分析其必要性 |
3.3 大型会展全媒体传播的优势 |
3.3.1 信息接收者增多,会展观众数量上升 |
3.3.2 提升会展传播效率,丰富会展传播形式 |
3.3.3 跨越传播成本鸿沟,满足受众差异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传播策略分析 |
4.1 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介 |
4.2 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成果 |
4.3 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全媒体传播策略分析 |
4.3.1 传统媒体传播策略 |
4.3.2 新媒体传播策略 |
4.3.3 社会宣传(户外媒体)传播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文博会全媒体传播优势与不足 |
5.1 全媒体传播的优势 |
5.1.1 重视会展宣传,实现全程传播 |
5.1.2 传播内容丰富,传播形式多元 |
5.1.3 媒体充分整合,人民广泛参与 |
5.1.4 有效分众化传播,展后跟踪总结 |
5.2 全媒体传播不足与成因 |
5.2.1 整合传播力不足,传播秩序混乱 |
5.2.2 短视频宣传匮乏,传播形式缺失 |
5.2.3 内容同质化严重,传播内容赘余 |
5.2.4 对外宣传力过低,传播效果甚弱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型会展传播策略的建议与文章反思 |
6.1 大型会展全媒体传播的建议 |
6.1.1 加强媒体深度融合,加大全媒体统筹力度 |
6.1.2 紧扣媒介环境脉搏,扩大短视频利用范围 |
6.1.3 始终坚持内容为王,鼓励全媒体深耕原创 |
6.1.4 持续突破地域壁垒,强化会展业对外输出 |
6.2 论文研究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
6.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凤凰品城市》杂志人物访谈专栏内容策划与媒体运营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融媒体视域下的城市推介 |
1.1.2 纸媒的创新与突围 |
1.1.3 杂志自身的发展需要 |
1.2 选题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设计思路 |
1.4 设计方法 |
第二章 杂志概况 |
2.1 发展轨迹 |
2.2 现有栏目 |
2.3 运营状况 |
第三章 市场分析 |
3.1 宏观市场分析 |
3.1.1 政治经济环境 |
3.1.2 期刊市场环境 |
3.1.3 新媒体市场环境 |
3.2 市场偏好分析 |
3.2.1 目标受众群体调查 |
3.2.2 现有受众群体分析 |
3.2.3 潜在受众群体分析 |
3.3 市场竞争分析 |
3.3.1 业内竞争 |
3.3.2 替代竞争 |
3.3.3 潜在竞争 |
第四章 定位策略 |
4.1 SWOT分析 |
4.1.1 杂志SWOT分析 |
4.1.2 专栏SWOT分析 |
4.2 目标受众定位 |
4.2.1 传播视角下的专栏目标受众 |
4.2.2 销售视角下的专栏目标受众 |
4.3 选题内容定位 |
4.3.1 杂志角度 |
4.3.2 受众角度 |
4.3.3 选题原则 |
4.4 品牌形象定位 |
4.4.1 访谈对象的明确性 |
4.4.2 访谈内容的专业性 |
4.4.3 访谈方式的灵活性 |
4.4.4 访谈主题的时代性 |
第五章 人物访谈专栏内容策划与媒体运营方案 |
5.1 策划目标 |
5.2 内容设计 |
5.2.1 访谈主题 |
5.2.2 访谈提纲 |
5.3 流程设计 |
5.3.1 前期准备 |
5.3.2 中期实施 |
5.3.3 后期传播 |
5.4 运营方案 |
5.4.1 纸媒 |
5.4.2 新媒体 |
5.4.3 推广策略 |
第六章 效果监测与可行性评估 |
6.1 效果监测 |
6.1.1 数据分析 |
6.1.2 定向访谈 |
6.2 可行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受众阅读兴趣调查问卷 |
附录 B:相关人员访谈提纲 |
四、20余部门开设公众网站(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牡丹江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D]. 陆之瑶.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4]融媒体环境下秦皇岛市海港区政府形象塑造策略研究[D]. 李静伟. 燕山大学, 2020(06)
- [5]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五国派出和接收留学生教育研究(1978-2018)[D]. 杨薇.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6)
- [7]山东吕剧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D]. 张温温.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8]我国国家公园的环境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 陈梦迪.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9]大型会展的全媒体传播策略研究 ——以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为例[D]. 王燕. 山西大学, 2020(01)
- [10]《凤凰品城市》杂志人物访谈专栏内容策划与媒体运营方案[D]. 荣聪. 南京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