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现实主义理论研究概观(论文文献综述)
刘震涛[1](2021)在《建国来军事文学中军人形象美学特征的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7年,《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智取威虎山的传奇形象家喻户晓;1982年,《高山下的花环》中揭露军队内部矛盾和历史伤痛的赵蒙生的写实形象深入人心;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背景的多元化,兰小龙《士兵突击》里个性化的许三多让大众体会到了军营冷暖、金一南的《苦难辉煌》也让大众体会到了大国军队从苦难走向辉煌的那种自信、还有李鸣生的《航天七部曲》让大众看到了高素质科技化的军人形象。这些虽只是文学作品的冰山一角,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从中可以窥见,70年来的军人形象发生了显着变化。尽管目前有许多研究军事作品的文章,但从美学理论角度入手的尚不多见,这给本文提供了一份较大的研究空白。本文从三个时期研究文艺作品中军人形象美学特征的嬗变:绪论部分,对军事文学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在他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阐释了选题原因与目的意义。第一章梳理出了建国来三十年间军人形象充满传奇色彩、规避消极因素、附有政治属性的三大特点,总结出了以“善”为核心的崇高与浪漫的美学特征。第二章梳理出了改革开放视域下遵循生活实践、尊重人物性格、直面社会弊端的三大军人形象特点,总结出了这一时期的美学特征是以“实”为核心的求真与人性的描写。第三章梳理了多元文化下的军人形象,总结出了其美学特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人民的理想追求。最后得出了新世纪的军事文学作品因静下心来去沉淀,去思考战争的艰苦以及未来的使命,以酿造好的作品,谋求未来长远的发展的结论。
景柯庆[2](2021)在《试论当代“先锋小说”的经典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从话语分析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还原与考察当代“先锋小说”从创作、发表、命名、加冕到入史的整个经典化过程,主要会涉及到文学期刊、文学批评、文学史与经典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基于此种研究思路,本文首先从追溯“先锋小说”与文学期刊的关系入手,选取了上海、北京等地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对“先锋小说”的刊发有过影响的知名期刊,以这些期刊对“先锋小说”的刊发情况,以及与刊发相关的文学事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先锋小说”的面世及其开始成为创作潮流这一阶段的情况。其次,追溯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长时间段内,围绕“先锋小说”而展开的文学批评以及相关的批评活动,其中会涉及到各类批评文章、文学选本、文学会议和以“重写文学史”为代表的学术活动,还原“先锋小说”命名的形成过程,“先锋小说”纯文学形象的建构过程,批评着作对“先锋小说”入史的推动过程。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学批评逐渐塑造出作为经典的“先锋小说”。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整理、分析了 90年代之后“先锋小说”在文学史中的入史情况,梳理“‘先锋小说’是80年代文学经典”这一共识的形成过程,并发现在共识之外存在着的差异,同时在这些共识与差异中反思经典化与经典。本文将通过这一系列的还原与考察,较为深入地探讨“先锋小说”经典化过程背后所涉及到的80年代的历史语境、文学观念、文学生产机制的深刻变化,以此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与理解80年代。
黄丽贤[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18年,周作人编写的《欧洲文学史》问世,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撰自此便开始备受关注,但以往的相关研究鲜见探讨现代化进程如何影响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为此,本文借助教育学相关理论,以改革开放至今的多部经典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为个案,并以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为背景,对比梳理多部教材的异同,重点探讨现代化进程与其编写趋势的关系,主要包含不同时期政治、文学、教育及伦理价值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七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明本文的研究缘由,界定相关概念,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方法,厘清本研究总体思路。第二章综述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研究情况,并对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进行溯源。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根据,为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提供科学指导方针。第四章探讨1978-1984年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新面貌的帷幕,这一时期几部外国文学史教材在“左倾”风潮转向“实事求是”思想的过渡中初试锋芒,对比这几部教材的同异之处,就那一时期现代化进程的政治、教育、文学及伦理价值背景如何影响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进行叙述。第五章探究1985-1999年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化的趋势。这一时期几部外国文学史教材在繁荣的文化、活跃的思想中褪去文革色彩,开始走向多元,依据教育学理论分析几部教材编写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并论述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下政治、教育、文学及伦理价值现代化对教材编撰的影响。第六章考察2000-至今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的深化与推进。新世纪几部外国文学史的编撰趋势在新的世界格局、新的挑战中日新月异。以教育学理论为根据,探讨几部新世纪外国文学史编写嬗变的异同点,并阐明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教育、文学、伦理价值等方面演变对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影响趋势。第七章为结语,阐述本研究的发现、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归纳总结本研究发现,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建议。基于史料分析和案例对比研究,本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外国文学史编写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1984年,新时期之初的外国文学史教材种类少、阶级特色鲜明。现代化进程中依然是政治主导,教育、文学和伦理价值观现代化的推进相对滞后,相应的外国文学史教材中政治色彩显着,其教育性、文学性和传授伦理价值的功能等被忽略。第二阶段为1985-1999年,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不小成果,占主导的政治现代化逐渐让位于文学现代化,教育和伦理价值观在现代化建设中也紧跟步伐。文学理论空前繁荣、教育的革新和伦理价值的多元化使得这一时期外国文学史教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而且教材属性凸显,但教材编写理念和内容较之文学研究领域相对滞后,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研究仍有差距。第三阶段为2000-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我国外国文学教材编写的多元化不断深化与稳定,信息化和多样化显着,这里的多样化涉及内容、编写形式及呈现方式的多元化。教材编写较之文学研究领域的研究延时性愈发不明显,但距离成熟的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教材仍有一定差距。
曾令存[4](2020)在《《中国当代文学》(华中师大版)的“转换性”书写》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中"华中师大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着是指由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编写、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中国当代文学》。该史着第一册初版于1983年,第二册初版于1984年,第三册初版于1989年。本文的"‘转换性’书写"是从李泽厚的"转换性创造"演绎而来的一个概念①,意在描述《中国当代文学》(简称"新编本")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稿》(2)(简称《史稿》)的关系:未必是全盘的肯定与继承,但亦非是简单的否定或扔弃;在试图创新和超越中不由自主地传承某些因子。
姜萌萌[5](2020)在《韩天航小说创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韩天航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小说作家的代表,一以贯之地以现实主义创作思想讲述兵团故事、为兵团人树碑立传、弘扬兵团精神和传播兵团文化,并将其视为己任。考察韩天航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建构兵团“好人”世界,在兵团历史与现实生活中,以人性的善与美作为创作思想的原则,传达出兵团人在兵团屯垦戍边的过程中便是如此之好的真实性。而追究韩天航的这种创作思想的来源及具体表现可知,他在上海所接受的中学教育及文学阅读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为其创作思想打下了基础,前者可以谓之其思想形成的充分条件,1950年代到1960年代中国的教育环境及上海市制定的教育政策均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重心,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是其中的要义,显然,中学期间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与兵团精神的相遇,具有较好的契合度;而后者又培养了韩天航的文学创作素养,使之能付诸笔端,对自己在兵团的生活经历及体验以现实主义创作方式反映出来,构建了兵团人物形象的谱系,即爱国敬业的转业军人、顽强坚韧的农牧职工、丹心赤忱的知识分子以及领时代风气之先的产业工人群体,也借个人生活的小历史贯穿起兵团大历史的发展过程,此是韩天航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基座。但从韩天航小说创作的大体过程看,他所经历的复杂的身份认同过程,影响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姿态。在经历上海人-半个兵团人-兵团人的身份转变的过程中,韩天航对兵团的认知由自然风物、劳动人民,到历史沿革、精神内蕴,逐渐深入。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自身经历出发对“文革”的反思、对改革的聚焦,到九十年代中期对返城知青身份焦虑的反映,直至二十一世纪初转而深入兵团历史、挖掘人性的崇高与壮美、展示女性在兵团建设的中坚作用,他的书写地域和书写对象皆经历了外移和内转的过程,即兵团-上海-兵团,后期写作事实上标志着韩天航完成了对兵团人的身份认同。同时也可以发现,韩天航的小说创作也试图与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保持同步性,在兵团的情感认同当中以历史的同情深刻地审视兵团生活,由衷地赞颂着兵团人,执着地书写着兵团故事,这是他小说创作思想与文本美学价值的完美结合。
郑瑶[6](2020)在《《洼地上的“战役”》批评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路翎的小说《洼地上的“战役”》是“十七年文学”阵营里被边缘化的一种独特存在,虽然曾引起一定争议,但是作品的艺术魅力却经受住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它从五十年代的褒贬不一,到中后期的大批判,再到解放思想潮流,呈现出多话语、多角度的全面解读局面。本文拟用文献分析、文本细读的方法并借鉴接受理论相关观点,结合《洼地上的“战役”》创作前后的情况,通过梳理、考察该小说在五六十年代和新时期以来的批评情况,目的在于吸取并总结该小说在批评史的不同评价中所带来的教训和经验。本文共包括五部分内容。绪论主要概述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第一章是《洼地上的“战役”》创作前后。主要探讨“七月派”小说家路翎在五十年代作为胡风分子的现实处境以及他赴朝前后的情况,文本的美学特色。第二章是五六十年代批评界的反应。主要梳理、考察该小说在五六十年代革命政治文化背景下遭受的大批判,从初期到中后期阶段的批评中探讨这场大批判背后的历史逻辑。第三章是新时期以来的批评情况。主要研究在思想解放语境下对该小说的多样化、全面化解读,探究人们的评价和鉴赏能力、批评活力在这种历史前进过程中的有效释放。结语主要是《洼地上的“战役”》批评史的总结和认识。探析该小说在批评史中差异化理解的原因,重点是从该小说批评史中吸取教训与经验,从而考察在不同历史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念、审美意识、读者的期待视野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五十年代,《洼地上的“战役”》因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内涵,而成为题材禁区,进而被裹挟进这场无硝烟的意识形态风暴之中。新时期以来,研究回到了作品本身、文学本身,回归到了对“人”的关注与研究。这部作品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受到的批评,将会在后来数次的批评中不断被阐释和补充,即整个批评过程一定会经过不同时代的历史变迁,从而在反复评价的批评链条中获得文本自身的发展。
刘垣菲[7](2020)在《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别林斯基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家,他确立了果戈理及自然派的地位,被视为现实主义批评的开创者。他的文学遗产包括美学思想、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等。我国现有的别林斯基研究,大多可见于期刊文献杂志中,暂时未有相关专着。在这些文献中,学者们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往往各有侧重,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但是,别林斯基的美学概念本质是什么?文学理论问题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学界评价其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过渡,在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这些问题都说明别林斯基文学理论充满了矛盾性和复杂性。别林斯基的文学理论十分丰富,本文选择其中的民族性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问题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理清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内涵的变化情况。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始于民族性,因为这是当时俄国文学最关注的问题。从历史层面讲,十八世纪的俄国,完成了社会和语言的民族化,罗蒙诺索夫和卡拉姆津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贡献反映在文学中就是俄国的古典主义和感伤主义。之后,渴望摆脱古典主义束缚的浪漫派维亚泽姆斯基提出了俄国的民族性概念,受到普希金和果戈理的支持,别林斯基的民族性概念是对前人的延续。他给民族性下了定义,并在自己的评论生涯中一直发展着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俄国的文学民族性问题,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在别林斯基以前,它已经成为俄国文学发展中的关键:最早表现为追求文学语言的民族特点,从罗蒙诺索夫到卡拉姆津与希什科夫之争,其根本都是对俄国文学语言问题,如修辞等等的探讨。语言是民族性官方民族性将民族性解释为人民对沙皇和专制制度的忠诚,维亚泽姆斯基为代表的浪漫派,将民族性和地域性视为文学的必要条件,同时重视人物形象和取材等问题。因此,他高度评价普希金的《巴赫奇萨赖的泪泉》、《茨冈人》等作品,但是他对普希金的现实性描写持否定态度。普希金支持维亚泽姆斯基对民族性的看法,在自己的文论中提出:文学具有民族性,就要用俄语写作,贵族们已经习惯了用法语阅读、写作、思考,所以才会产生对西欧文学盲目模仿。所以,要摆脱这种模仿,可以从俄国的,或者国外的民间诗歌中取材,从民间和人民中获取力量,注重本民族文学的独创性。但是,语言和取材都是文学的外部形式,真正做到具有“民族性”,要重视民族的精神和思想的表达。果戈理与普希金相同,尤其强调重视民族精神和表达民族的思想。民族性理论是别林斯基在第一篇文论——《文学的幻想》中提出的问题,也是贯穿别林斯基整个文学批评生涯的理论问题。他认同前人的观点:文学应该展现民族精神和思想,并提出习俗是表现民族性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俄国社会特殊的发展状况,民族的习俗主要保留在人民大众中。但是,别林斯基否认只表现群众或农民生活的作品就是具有民族性的。在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中,别林斯基提到以下问题:俄国文学可以借鉴欧洲文学,但不能盲目地模仿欧洲文学;描写平民生活或庸俗化场景的作品不是民族性作品;民族性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调和物;民族性的作品,首先是艺术性的作品。除了针对当时的具体文本进行分析,别林斯基还运用哲学概念,解释了前人提出民族性相关问题,如运用“典型性”来解释人物形象的描写,提出诗歌描绘的对象是某一抽象的理念,诗人创作是不自觉而又自觉的,因为“激情”的存在。与前人的不同在于,别林斯基否定民间诗歌的价值,认为民间诗歌不是艺术性的作品,所以从民间诗歌取材,不能说明就是民族性的作品。别林斯基最伟大的贡献,是对普希金和果戈理的高度评价。从他对二者的评论中,清晰体现了他的全部文学思想,当然也包括民族性。他的文学理论是始终发展的,但是当他发现理论的发展无法满足文学批评的需要时,他或者引入新的概念,如“个性”和“激情”,或者改变自己早期概念的内涵以适应新的批评对象,这就造成了他美学思想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他的矛盾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对很多作家的前后不一的评价、对讽刺的评价等等。别林斯基对普希金作品的评价,完全展现了别林斯基的民族性思想。他对克雷洛夫和冯维辛评价变化较大,原因在于别林斯基改变了对讽刺的态度,认为讽刺是民族性的标志。这也是果戈理受到高度评价的原因,果戈理对现实的讽刺描写,满足了当时的社会要求。别林斯基对俄国文学、文学批评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苏联解体前后出现了很多与以往不同的文献资料,如斯拉夫派、审美派、白银时代及其他与别林斯基观点不同的批评流派的文献。我国学界对这些流派的研究逐渐成熟,但他们与别林斯基的影响和评价问题尚有待进一步探索。
林琳[8](2020)在《中国独幕话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独幕话剧为研究对象,通过观照其短小精悍的戏剧结构、灵活多变的创作方式,并对其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数次创作高峰进行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试图归纳总结其形成创作高潮的原因以及在特定时代与政治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在结构上,本文根据中国独幕话剧半个世纪以来在剧本创作、剧作家群体、观演方式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发展轨迹进行系统的梳理,纵轴上以“五四”时期、抗战时期和建国后“十七年”这三次独幕剧的创作高潮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考察对象,避免将独幕剧依附于中国话剧史的年代划分做单纯的“史”的阐述,而是遵循其独有的创作规律,佐证其探索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神气质。具体如下:“五四”时期的独幕剧扮演着“引领”和“开创”的角色。胡适的《终身大事》是中国戏剧向现代转型的标志之一。从创作角度来说,独幕剧人物关系简单、情节单一,创作门槛相对较低、易于把握,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窥探现代话剧创作门径的现实选择。因此,独幕剧成为五四知识分子涉足现代戏剧创作首选的文体。我国话剧运动的先驱田汉、丁西林、欧阳予倩、洪深等人都是由独幕剧开启自己的创作生涯的。这个时期诞生了《获虎之夜》、《压迫》、《回家以后》、《好儿子》等经典独幕剧作品。由此,独幕剧发挥其开创引领作用,成为五四戏剧文学的主导形态,并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出现喷涌之势。抗战阶段的独幕剧与时代同频共振,并呈现出强烈的“探索”和“实验”精神。这一阶段独幕剧的兴盛有其客观现实的演出适用性原因。就地取材、集体编写和移动演出是抗战独幕剧特有的创演方式。抗战演剧队时时巡回于农村、战地、街头进行宣传教育,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演出形式,如活报剧、街头剧、茶馆剧等等。抗战初期,演出次数最多的街头独幕剧莫过于“好一计鞭子”,即《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它们随着演剧队进入街头巷尾,在广场上、田野里甚至牲口棚边上演,演员和观众融为一体,创造出新型的观演关系,开拓了中国话剧前所未有的全新演剧形式。建国后“十七年”掀起了又一个独幕剧创演的高潮,这个时期属于独幕剧的关键词是“创新”和“突破”。由于应时的需要、生活积淀的有限以及文艺领导部门的支持,一大批年轻的业余作家加入到独幕剧创作的队伍中,改变了创作主体以职业作家为主的状况;建国初期诞生的一批以妇女自由解放为题材的独幕剧和“第四种剧本”中以《新局长到来之前》、《葡萄烂了》为代表的独幕讽刺喜剧则突破了当时戏剧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内容雷同、角色形象只有“英雄人物”和作品公式化、概念化的局限。这种探索与突破为中国戏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经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社会问题剧日渐衰弱而引发的戏剧危机,中国实验戏剧揭开新的历史篇章,这是剧作家们为戏剧探寻出路而大胆创新的结果。但早在1979年谢民创作的独幕剧《我为什么死了》和1980年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合作的独幕剧《屋外有热流》中,打破传统形式的实验就已拉开了帷幕。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最后一批带有实验性质的独幕剧是它在走向衰败之前的最后一次绝唱。综上所述,独幕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了三次创作上的高峰,而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话剧艺术的整体衰弱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仅在高校的戏剧教学领域继续发挥作用。其短小精悍、轻便灵活的特质和艺术创作理念,以及对政治形态、社会生活的宣传功能似乎也已被小品等其他小型戏剧样式所继承甚至取代。然而,回顾其曾经有过的辉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独幕话剧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始终拥有先锋者的姿态,站立在话剧艺术创新开拓的前端,它以自身特有的探索实验精神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意识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又引人深思的一笔。在当今剧坛每况愈下的创作景况下,回顾中国独幕话剧曾经的荣耀,呼唤独幕剧创新探索的精神和“重场戏意识”,恐怕对当今中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中锦[9](2020)在《孔笙导演作品美学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这个影视行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影视行业产业化造就了一大批导演和一大批影视作品,而从中仔细寻觅后发现真正能够称之为优秀导演的并不多。而孔笙作为电视剧行业的佼佼者,在这个时代展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影视人的独特美学思维方式,秉持艺术德性、坚守艺术底线、肩负文化传承成为其主要的美学诉求。孔笙一部部经典的艺术作品不仅涤荡着影视界的风气与氛围,更引领着受众的价值观与导向。然而,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导演学术界对于其研究却停留在较浅层面。对于其美学思想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拟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其执导的影视作品为依托,以美学机理为核心,阐明孔笙的独特美学思维。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和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此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则是全文主要论述的开始,全面详细的从全局的视角把握孔笙的美学概观,并从其执导历程入手梳理其作品,通过分析具体作品探寻其美学诉求,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思想溯源。并且在前述基础上阐明孔笙导演在主题表达与题材选择等方面表现出的美学思维与表达特点,进而阐述其主题表达与题材选择的意义。通过以上阐述为后续论证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也就是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支撑。该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探讨造就孔笙美学思维的本质根源。以艺术真实为核心,分别探讨生活真实、历史真实、情感真实、历史真实的内涵及其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阐明了孔笙导演的美学机理,同时为后文的论述打下坚实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部分。即第三、四、五章,该部分通过作品、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总结了孔笙在镜头、叙事、表演三方面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美学思维。镜头美学方面:从孔笙导演作品中分析其镜头存在的普遍性特征,并以此为依托展开孔笙在镜头方面展现出的美学思维。叙事美学方面:从孔笙导演之于影视作品开局、激励事件、高潮和结局设计的美学诉求以及对孔笙在作品中展现的对开局、激励事件、高潮、结局设计的主要类型的分析,来探讨其叙事美学思维。表演美学方面:论述孔笙导演在指导表演方面的独特性,而非孔笙本身的表演。从明星美学、动作美学、表情表演三个部分综合分析,并讨论孔笙在以上三方面的美学诉求,进而阐明孔笙导演在指导表演方面所展现的独特性与审美性。第四部分也就是结语部分。本文在该部分客观辩证的指出了孔笙在执导作品中所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较大程度实现了对孔笙的全面关照。同时,以期能更好的为影视发展提供借鉴。
何换生[10](2020)在《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与学术流派的重要力量——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为研究对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存续时间横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长达20余年,它的诞生、出现和形成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中涌现出前后承继的优秀批评家,以自觉的批评意识、先锋的批评观念和卓越的批评实践在中国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形成了“群聚效应”和“领袖风范”,堪称“批评中的批评”。本文由“绪论”、“上编”、“下编”与“结语”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与内涵,阐释批评与学派概念的流变,标示研究的方法与旨趣。“上编”“群体的崛起”对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生成的人文背景、历史境遇、代际划分、流派特征等进行考察。时代精神、社会心理、思想氛围、学术风尚、地理条件、出版传播等“合力”以及现代大学制度与导师制度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与兴起。批评意识的自觉、人学维度的贯穿、批评艺术的掘进、公共关怀的介入、魏晋风度的赓续等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主要特征。“下编”“内部的风景”以许子东、王晓明、李劼、胡河清四位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方法、批评风格和批评建树的批评家为个案展开论述,系统研究他们的批评观念、批评对象、批评模式与批评文体。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成为各自的主要批评方式与批评实绩。“结语”在“上编”、“下编”的基础上,评估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成就和学术地位,揭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文化价值和当下启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活动构成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合法性进行了证明;体现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个性化与艺术化特征的统一;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经典化”做出了独特贡献;对后来的批评形成了召唤效应。同时,辨析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理论误区与批评缺陷;指认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流散和终结;拓展批评家及其时代关联、文学批评前景等话题;反思当下批评流派匮乏和群体断层的原因,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研究推向纵深之境。本文肯定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和地位,期待新的批评学派的出现和文学批评的复兴。
二、新时期现实主义理论研究概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现实主义理论研究概观(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来军事文学中军人形象美学特征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30 年间的革命军人形象与美学特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30 年军人形象的历史背景 |
一 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1949-1979)的军人形象概述 |
二 建国后30 年间革命军人形象的美学特征 |
(一)新古典主义美学形态的形成原因 |
(二)建国后三十年间军人形象的美学特质 |
三 人民的“期待视野”与作家的创作基础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军人形象三大典型特点 |
一 充满传奇色彩——强调传奇性和榜样性的军人形象 |
二 规避消极因素——突出高大全、政治化的军人形象 |
三 附有政治属性——凸显通俗性、普及性的军人形象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军人形象的美学特征 |
一 以“善”为核心的崇高与浪漫 |
二 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军人形象的小结与反思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的革命军人形象和美学特征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1979-2000)的军人形象概述 |
一 改革开放视域下军人形象转型的历史语境 |
二 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后军人形象的变化 |
三 改革开放视域下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与作家的审美价值追求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三大军人形象典型特点 |
一 遵循生活实践、注重求真写实的军人形象 |
二 尊重人物性格、彰显人性化、感性化的军人形象 |
三 直面社会弊端、逐渐世俗化、日常化的军人形象 |
第三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军人形象的美学特征 |
一 以“实”为核心的求真与人性描写 |
二 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的军人形象小结与反思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民族复兴背景下的革命军人形象与美学精神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2000-2020)的革命军人形象概述 |
一 新世纪以来军人形象的民族复兴背景 |
二 新世纪以来军人形象的变化-改革开放后的继承与延伸 |
三 读者审美视野的多元化以及世俗文化对作家的影响 |
第二节 新世纪三种文化背景下的士兵形象特点 |
一 大众文化视域下个性鲜明、娱乐化的民间军人形象 |
二 主流文化视域下公正自信的大国军人形象 |
三 精英文化视域下高素质、科技化的军人形象 |
第三节 多元的文化审美下士兵形象的美学精神 |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人民的理想追求 |
二 新世纪军人形象的小结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试论当代“先锋小说”的经典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经典的推出:“先锋小说”与文学期刊 |
第一节 从发源到全盛:《上海文学》与《收获》 |
一 《上海文学》:率先刊发“先锋小说” |
二 《收获》:集中推出“先锋小说”专号 |
第二节 波折中的前行:《人民文学》《北京文学》与《中国》 |
一 《人民文学》:强有力地培育“先锋小说” |
二 《北京文学》:平稳持续地刊发“先锋小说” |
三 《中国》:开放坚定地支持“先锋小说” |
第三节 退潮后的接力:《钟山》《花城》及其他 |
一 《钟山》:“先锋小说”后起的重要阵地 |
二 《花城》:多方面推介“先锋小说” |
三 《大家》《山花》与《作家》:边缘期刊助力“先锋小说” |
第二章 经典的塑造:“先锋小说”与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先锋小说”命名的确立 |
一 “先锋小说”命名的发生 |
二 “先锋小说”命名的差异 |
三 “先锋小说”命名的落定 |
第二节 “先锋小说”纯文学形象的建构 |
一 “纯文学”概念的由来 |
二 “新潮批评”对“先锋小说”纯文学形象建构的介入 |
三 “重写文学史”对“先锋小说”纯文学形象建构的推动 |
第三节 “先锋小说”入史的前奏 |
一 文学批评对“先锋小说”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
二 文学批评对“先锋小说”的历史性批评 |
第三章 经典的凝定:“先锋小说”与文学史 |
第一节 “先锋小说”进入文学史 |
一 “先锋小说”在文学史着中的从无到有 |
二 “先锋小说”在文学史着中的阐释差异 |
三 “先锋小说”在文学史着中的趋同评价 |
第二节 “先锋小说”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位置逐渐稳定 |
一 文学史着对“先锋小说”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的选择 |
二 文学史着对马原及其“叙述圈套”的关注 |
三 文学史着对“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的阐释 |
第三节 “先锋小说”形象在文学史着中的差异 |
一 “先锋小说”与“现代派小说”的联系与区分 |
二 “先锋小说”发生转向还是走向终结 |
三 “先锋小说”在文学史着修订中的变动 |
结语 “先锋小说”的经典性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90年代以来的部分文学史对“先锋小说”的阐述情况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概念界定 |
1.2.1 现代化 |
1.2.2 外国文学 |
1.2.3 教材与教科书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教材编写与教材研究 |
2.2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史教材研究 |
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历史分期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3.2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
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四章 1978-1984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反思与调整 |
4.1 改革开放初期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现代化背景 |
4.1.1 政治的拨乱反正 |
4.1.2 文学的正本清源 |
4.1.3 教育的补偏救弊 |
4.1.4 伦理价值观的矛盾与醒悟 |
4.2 1978-1984外国文学史类教材 |
4.2.1 单一的外国文学史教材 |
4.2.2 改革开放初期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
4.3 1978-1984: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史类教材编写反思 |
第五章 1985-1999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格局的形成 |
5.1 改革开放中后期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现代化背景 |
5.1.1 政治的民主改革 |
5.1.2 伦理价值观的个人倾向 |
5.1.3 文学的百家争鸣景象 |
5.1.4 教育的自主革新 |
5.2 1985-1999外国文学史教材 |
5.2.1 趋于多样化的外国文学史教材 |
5.2.2 改革开放中后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
5.3 1985-1999: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史类教材编写反思 |
第六章 2000-至今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格局的深化 |
6.1 新世纪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现代化背景 |
6.1.1 政治的中国特色建设 |
6.1.2 教育的创新意识与国际意识 |
6.1.3 文学的多元共融趋势 |
6.1.4 伦理价值观的全球化视野 |
6.2 2000-至今外国文学史教材 |
6.2.1 重点各异的外国文学史教材 |
6.2.2 不断再版的外国文学史经典 |
6.2.3 新世纪至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
6.3 2001-至今: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史类教材编写反思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对当代与未来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启示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4)《中国当代文学》(华中师大版)的“转换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从《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到《中国当代文学》 |
二、 “新时期文学”概念的提取 |
三、 “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1976—1986年)的叙述 |
四、 “转换性”书写的限度与历史的“残留” |
(5)韩天航小说创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韩天航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中学阶段的教育及阅读经历 |
一、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 |
二、语文教育与课外阅读 |
三、作为教育成果的处女作《男女同学》 |
第二节 兵团生活中的人与事 |
第二章 韩天航现实主义创作的面向 |
第一节 揭露伤痕、反思“文革”及关注改革 |
一、揭露伤痕,反思“文革” |
二、关注改革,聚焦社会转型 |
第二节 双重视阈下的知青书写 |
一、作为知青的自我书写 |
二、反映返城知青生存境况的他者书写 |
第三章 “树碑立传”:韩天航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集中体现 |
第一节 爱国敬业的转业军人 |
第二节 顽强坚韧的农(牧)职工 |
第三节 丹心赤诚的知识分子 |
第四节 引领时代风气的工人 |
第四章 韩天航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意义与价值 |
第一节 韩天航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意义和局限 |
第二节 韩天航对兵团女性的重新塑造 |
第三节 韩天航现实主义创作与兵团文学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韩天航小说创作概况 |
附录二 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形成基础——2020年4月1日对韩天航先生的访谈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洼地上的“战役”》批评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洼地上的“战役”》创作前后 |
第一节 “七月派”小说家路翎 |
第二节 赴朝前后的情况 |
一、赴朝前:裹挟不下的批评浪潮 |
二、赴朝后:大批判开始的前奏 |
第三节 《洼地上的“战役”》创作前后的美学特色 |
一、处理敏感题材的立场 |
二、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
三、渲染悲剧氛围的审美效应 |
四、深入探索战争文学中对人性的书写 |
五、在不断创新中对现实主义精神的自由表达 |
第二章 五六十年代批评界的反应 |
第一节 初期的批评 |
一、批评论调的初步建立 |
二、回击的“反批评” |
第二节 中后期的大批判 |
一、公开化的大批判 |
二、性质转变的集体大批判 |
第三节 大批判背后的历史逻辑 |
一、大批判发生的原因探析 |
二、“一体化”组织模式浅析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的批评情况 |
第一节 当代文学史中的价值重估与合法性定位 |
一、整体上的辩证分析 |
二、对单一方面的研究 |
三、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二节 多重话语交织下的广泛性读解 |
一、文本角度 |
二、文化的现代性角度 |
三、性别话语角度 |
四、象征、寓言式读解 |
五、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 解放思想潮流下批评的动态性与可能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洼地上的“战役”》评论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别林斯基的文学生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
第一章 文学民族性问题的根源 |
第一节 文学语言民族性的开始:罗蒙诺索夫 |
第二节 文学语言民族性的争论和发展:卡拉姆津与希什科夫 |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形成与文学民族性概念 |
一、维亚泽姆斯基论民族性 |
二、普希金论民族性 |
三、果戈理论民族性 |
四、乌瓦罗夫论民族性 |
第二章 别林斯基论俄国文学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文学民族性的相关概念 |
一、概念、理念、思维 |
二、现实、真实、现实性 |
三、典型 |
四、个性与激情(情致) |
第二节 文学民族性的具体问题 |
一、民族与民族性 |
二、模仿与民族性 |
三、平民性与民族性 |
四、民间诗歌与民族性诗歌 |
五、自然性、人工性与民族性 |
第三节 文学民族性到人民性的转变问题 |
一、民族性的内涵 |
二、人民性的内涵 |
三、二者的差异 |
第三章 别林斯基论俄国作家的民族性 |
第一节 普希金的民族性 |
一、民族的诗人普希金 |
二、民族性的具体表现 |
三、关于普希金的论争 |
第二节 克雷洛夫和冯维新的民族性 |
一、论克雷洛夫寓言中的讽刺 |
二、论冯维辛喜剧中的讽刺 |
第三节 果戈理的民族性 |
一、小说是民族需要的结果 |
二、以独特视角描写现实 |
三、从描写现实到描写社会 |
第四章 别林斯基的影响和评价 |
第一节 对同时代人的影响和评价 |
一、与斯坦凯维奇小组的交往 |
二、与同时代人的论战 |
第二节 对后代的影响和评价 |
一、围绕文学创作目的的争议 |
二、围绕文学批评作用的讨论 |
三、围绕别林斯基评价的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中国独幕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
二、研究现状与目的 |
三、创新点与价值 |
第一章 “五四”启蒙的引领和开创 |
第一节 中国戏剧的转型 |
一、西方戏剧的传播 |
二、传统旧戏批判 |
三、“爱美剧”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五四”独幕剧发展概述 |
一、中国现代话剧文本创作的“终身大事” |
二、独幕剧译介引领先河 |
三、创作群体的“跨界”探索 |
第三节 开创性的剧作和剧作家群体 |
一、“娜拉剧”的创新探索与演变升级 |
二、丁西林开创独幕剧“喜剧范式” |
三、“融西贯中”的剧作家群体 |
第二章 为抗战服务的实验与开拓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黄金时代 |
一、蓬勃开展的戏剧运动 |
二、戏剧理论建设的丰收 |
三、积极推进戏剧民族化方向 |
第二节 抗战独幕剧的特色 |
一、“急就章”和“排头兵”:与时代同频共振 |
二、街头剧的衍生:探索多变的演剧形式 |
三、抗战演剧队:创作和观演方式的开拓 |
第三节 探索试验性的创演案例 |
一、于伶和抗战“报道剧” |
二、《好一记鞭子》:应时而作的创新与探索 |
第三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突破与爆发 |
第一节 新中国话剧生存土壤 |
一、“工具论”指导下的话剧创作 |
二、苏联戏剧观的影响 |
三、戏剧的“四次创作浪潮” |
第二节 “十七年”独幕剧发展概述 |
一、紧扣时代脉搏的独幕剧创作 |
二、全民开启独幕剧的“全盛时代” |
三、独幕剧创作主体的转向 |
第三节 创新突破的代表剧作 |
一、突破与发展:女性题材独幕剧特色 |
二、先锋与探索:独幕讽刺喜剧特色 |
第四章 最后的挽歌:新时代的沉寂与延展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话剧生存图景 |
一、文革后的喷发 |
二、独幕剧在困境中求索创新 |
第二节 独幕剧的微光与流变 |
一、最后的实验与探索 |
二、独幕剧与戏剧小品之辨析 |
结论 呼唤独幕剧精神 |
第一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与时代同频共振” |
一、有灵感缺灵魂:当代中国话剧的突出问题 |
二、中国话剧应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
第二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重场戏意识” |
一、重场戏:优秀剧作的重要元素 |
二、道阻且长:训练重场戏意识 |
第三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创新探索实验之光” |
一、纸醉金迷:中国话剧发展之痛 |
二、探索和创新:中国话剧前行之核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9)孔笙导演作品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孔笙导演美学概观 |
第一节 孔笙的主要执导历程 |
第二节 孔笙导演美学主导诉求 |
(一)坚守艺术德性 |
(二)现实主义创作 |
(三)肩负文化传承 |
第三节 孔笙导演美学思想溯源 |
(一)文化根源 |
(二)社会根源 |
第四节 孔笙题材选择与主题表达 |
(一)题材选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
(二)主题表达的家国情怀与历史厚重感 |
第二章 孔笙导演美学机理 |
第一节 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 |
第二节 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 |
第三节 从情感真实到艺术真实 |
第四节 从人性真实到艺术真实 |
第三章 孔笙镜头美学探析 |
第一节 孔笙镜头语言的主要特征 |
(一)历史剧中镜头语言的客观再现性 |
(二)年代剧中镜头语言的含蓄隐喻性 |
(三)多题材剧中镜头语言的创新性 |
第二节 孔笙镜头语言的静态美 |
(一)教科书式的严谨构图 |
(二)景别镜头的恰当转换 |
(三)画面色调的相得益彰 |
第三节 孔笙镜头语言的动态美 |
(一)运动镜头的多义性 |
(二)场面调度的平衡性 |
(三)画面组接的连贯性 |
第四章 孔笙叙事美学探析 |
第一节 叙事开局设计美学 |
(一)孔笙叙事开局设计的美学诉求 |
(二)孔笙叙事开局设计的主要类型 |
第二节 激励事件设计美学 |
(一)孔笙激励事件设计的美学诉求 |
(二)孔笙激励事件设计的主要类型 |
第三节 叙事高潮美学 |
(一)孔笙叙事高潮设计的美学诉求 |
(二)孔笙叙事高潮设计的主要类型 |
第四节 叙事结局美学 |
(一)孔笙结局设计的美学诉求 |
(二)孔笙叙事结局设计的主要类型 |
第五章 孔笙表演美学探析 |
第一节 明星美学 |
(一)明星美学之辨析 |
(二)孔笙之于明星选择的美学诉求 |
第二节 动作美学 |
(一)孔笙作品表演中的动作策略 |
(二)孔笙之于动作表演的美学诉求 |
第三节 表情表演 |
(一)孔笙作品表演中的表情表演 |
(二)孔笙表情表演的美学诉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10)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与内涵 |
二、释名与回顾 |
三、方法与旨趣 |
上编 群体的崛起 |
第一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 |
第一节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传统的培育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文学风潮的策动 |
第三节 华东师范大学作家群的激发 |
第四节 批评传统和学科设置的影响 |
第五节 出版、媒介与传播的襄助 |
第六节 作为文化高地的上海的地域影响 |
第七节 作为导师的钱谷融的型塑 |
第二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特征 |
第一节 批评意识的自觉 |
第二节 人学维度的贯穿 |
第三节 批评艺术的掘进 |
第四节 公共关怀的介入 |
第五节 魏晋风度的赓续 |
下编 内部的风景 |
第一章 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 |
第一节 作家印象批评 |
第二节 当代文学并置研究 |
第三节 一种小说的结构分析 |
第二章 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 |
第一节 文化心理批评 |
第二节 重写文学史 |
第三节 寻找人文精神 |
第三章 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 |
第一节 文学—人学的谱系 |
第二节 双向同构 |
第三节 文学史的描述与阐释 |
第四章 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视角 |
第二节 当代文学的证验 |
第三节 全息现实主义 |
结语 |
一、成就与限度 |
二、流散与嬗变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新时期现实主义理论研究概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来军事文学中军人形象美学特征的嬗变[D]. 刘震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试论当代“先锋小说”的经典化[D]. 景柯庆.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趋势研究[D]. 黄丽贤.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中国当代文学》(华中师大版)的“转换性”书写[J]. 曾令存. 新文学评论, 2020(02)
- [5]韩天航小说创作思想研究[D]. 姜萌萌.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6]《洼地上的“战役”》批评史考察[D]. 郑瑶. 西北大学, 2020(07)
- [7]别林斯基文学民族性理论研究[D]. 刘垣菲. 吉林大学, 2020(08)
- [8]中国独幕话剧研究[D]. 林琳. 上海戏剧学院, 2020(12)
- [9]孔笙导演作品美学研究[D]. 刘中锦.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D]. 何换生. 安徽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