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油藏CR-1稠油降粘剂的研制与应用

高温油藏CR-1稠油降粘剂的研制与应用

一、高温油藏CR-1稠油降粘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杜安琪,毛金成,王鼎立,蔡明金[1](2022)在《中深层稠油化学降黏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如何大幅度提高中深层稠油采收率,实现降本增效,一直是稠油油藏开采的瓶颈和攻关的重点方向。化学降黏辅助热采技术因其降黏效果好、经济效益高,在中深层稠油油藏开采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此,对现有应用于中深层稠油油藏的化学降黏技术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分别阐述了乳化降黏、油溶性降黏剂降黏、水热催化裂解降黏、纳米材料降黏这4个工艺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适用性和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降黏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乳化降黏成本低,降黏效果好,工艺简单,见效快,但是乳化剂对不同稠油的通用性及其自身的耐温耐盐性还需进一步提升;(2)油溶性降黏剂能耗低,可与稠油充分接触,但降黏效果有限且应用成本较高且降黏机理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3)水热催化裂解降黏技术大有可为,开发高效、低成本、高活性、高选择性、应用广泛的催化剂以适应不同稠油是应有之路,超分散纳米催化剂是未来研究重点;(4)纳米粒子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在中深层稠油开采中具有很大潜力,但实际应用仍然不够成熟。结论认为,化学降黏技术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的梳理,明确了研发适用中深层稠油开采的降黏技术于对保障我国石油安全,提高国内中深层稠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赵天阳[2](2021)在《胜利油田A稠油区块化学降粘复合驱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吕文东[3](2020)在《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常规能源的储备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性的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重视对稠油的研究。其中关键在于稠油的开采与运输,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别设计制备了纳米Fe3O4催化剂和Mg3Y2Ge3O12:Bi3+/Ti O2光催化体系应用于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中。纳米Fe3O4催化剂是一种反式尖晶石结构,同时含有Fe2+和Fe3+,随着尺寸的减小,从多畴结构变为单畴结构,表面原子数占全部原子数的比例增加,比表面积急剧增大,原子配位不能满足高的表面能,导致其催化活性改变。本文通过高温热解法和低温双相回流法制备了4种不同尺寸的纳米Fe3O4催化剂,应用于辽河油田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中。分析不同尺寸纳米Fe3O4催化剂在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为研发更高效的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还在光催化领域研究了一种新型发光晶体,它不仅能显示出高效的紫外线(UV)发光性能,还可用于降低稠油粘度。我们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等方法对Mg3Y2Ge3O12:Bi3+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3Y2Ge3O12:Bi3+晶体的粒经约为30μm,在波长为270 nm的光激发时会出现一个宽的Bi3+相关发射带,并且在300 nm处达到峰值。虽然Mg3Y2Ge3O12:Bi3+晶体只显示一个发射带,但这个光谱带几乎可以覆盖从290 nm到410 nm的整个紫外光谱区,所以这种晶体能够覆盖吸收波长为387 nm的Ti O2半导体带隙,从而作为一种有效的紫外辐照源应用于光催化领域。Mg3Y2Ge3O12:Bi3+/Ti O2光催化体系可以先吸收紫外光,再有效地发射出紫外光,紫外光可以被Ti O2再吸收,再次辐照增强Ti O2的催化性能,可应用于催化领域。

刘国宝[4](2020)在《汽窜通道耐温封堵体系研制及性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稠油蒸汽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汽窜现象严重,稠油油层动用程度和蒸汽驱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为改善汽窜现象发生后的蒸汽驱效果,迫切需要一种方法来有效的抑制汽窜,将汽窜的危害降到最小,使原油采收效果达到最好。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稠油开采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稠油注蒸汽开采机理及存在的汽窜问题。对耐温封堵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研究了蒸汽驱油藏汽窜通道特征及固相颗粒封堵体系封堵机理。运用室内实验的方法进行固相颗粒凝胶携带液配方的研制,优化了配方,确定最终凝胶体系的配方,并进行了相关性能的评价。开展了固相颗粒的筛选,并进行了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的匹配性实验研究。运用填砂模型物理模拟实验评价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的可注入性、选择性封堵以及驱油效果评价,最终得出一种封堵汽窜通道的耐温封堵体系。研究表明:汽窜通道的形成受地质因素、原油粘度、开采方案等影响,当高温、高压的蒸汽注入储层后,在原有的孔隙里产生一种新的孔喉类型“热蚯孔”,孔喉通道干净,宽度一般约为5~10μm。确定聚合物凝胶体系的配方为200 m L蒸馏水+1.2 g魔芋粉+1.0g聚丙烯酰胺+乙酸铬1.4g+木质素磺酸钠0.8g+亚硫酸钠0.1g+120目丁腈胶粉、150目的玻璃微珠以及二级粉煤灰各1.0g。在剪切速率为10s-1、150℃时,凝胶粘度保持在4352.36m Pa·s;当矿化度达到1.4g/L时粘度在10000m Pa·s左右;在85℃条件下持续加热10d,其粘度为2350.7m Pa·s,说明该凝胶配方耐温、抗盐、以及长期稳定性能较好。封堵性能实验表明,当凝胶注入量为0.2PV和0.5PV时封堵率分别达到95.86%和98.35%。通过配伍性实验得到有机、无机颗粒与凝胶有良好的配伍性。通过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性能评价表明,凝胶与固相颗粒注入速度为1.0m L/min~1.5m L/min之间;在300℃高温下经过14h加热,仍然具有较强的封堵效果,封堵率可以达到92.96%。在双管并联驱油实验中,分两次共注入0.8PV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进行封堵后,采收率幅度提高了59.04%,双管中原油综合采收率达到91.49%,说明该固相颗粒聚合物凝胶复配体系对蒸汽驱油藏防汽窜提高原油采收率有较好的效果。

邱宇星[5](2020)在《可降低稠油粘度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稠油资源在石油资源中的占比超过20%,对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埋藏较深的稠油油藏,水驱开发较难见效,不能得到理想的采收率,以研究区为例,1997年5月开始注水开发,截止到2012年4月,已开发15年,含水率高达85%,目前采出程度仅6.18%,采出程度低,泡沫驱作为一种先进的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其在地层中优良的封堵性能及对流体的选择性,具备很大的发展前途。而针对研究区原油具有高粘度的特点,在泡沫驱提高波及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泡沫降低原油粘度从而调整流度比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进而提高最终采收率,这对稠油开发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进行可降粘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首先通过泡沫降粘实验确定了有效浓度为0.1%,温度70℃以上泡沫体系能达到最优降粘效果。然后采用搅动法,在研究区油层条件下,对多类起泡剂开展了筛选和评价,得到了发泡性能较好,稳定性较强的KX-048起泡剂,进而对该起泡剂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证实了随矿化度的增加,起泡剂性能下降;原油存在消泡的作用,含油量上升将会降低泡沫的封堵能力,但当含油量为10%时,泡沫仍然能满足泡沫驱的性能要求。泡沫的压力测试表明,压力越高,其发泡能力和稳定性越强。泡沫的封堵能力测试表明,当有效浓度达到0.1%时,泡沫的阻力因子达到峰值58.9;当气液比为1.0:1.0,泡沫具有理想的封堵效果,当渗透率高于485×10-3μm2时,泡沫的阻力因子将趋于稳定,为65左右,泡沫体系具有较强的封堵性能。最后进行泡沫流度改善实验研究和提高采收率效果评价,KX-048起泡剂通过降低原油粘度明显降低水油流度比,降幅达70%以上,同时增强泡沫油流度比,控制驱油体系的平面推进,防止窜流和指进现象。对比KX-048与XHY-4,KX-048起泡剂对流度有更好的控制效果,见气时间更晚,综合含水率可降为68.32%,比XHY-4起泡剂降低了6.46%,XHY-4提高采收率为11.57%,KX-048提高采收率为19.96%,表明降低稠油粘度后,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更为明显。

申雄[6](2020)在《M7区块致密油藏稠油低成本降粘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塘湖油田M7区块储层物性差,具有中高孔隙度、特低渗透率、高含油饱和度的特征,属于异常低温致密油稠油油藏。由于油藏埋藏深、地层异常低温、稠油粘度大等原因,导致前期开展的多元热流、氮气吞吐、雾化降粘等措施效果较差。乳化降粘技术因降粘效果好、工艺成熟、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已经成为高效开发稠油的重要技术之一。本论文研究了乳化降粘技术在M7区块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降粘剂CSY-1,配方为0.5%OP-10,1.8%SDBS,0.1%Tween80,1%NaOH。该型降粘剂通过多种成分的协同效应具有良好的分散和乳化能力。在50℃、油水比7:3条件下将酸值5.8 mg KOH/g、11600m Pa·s的M7区块稠油乳化成O/W型乳状液,降粘率可达99.44%,降粘效果优于油田其他三种常用的降粘剂。进一步研究了温度、油水比、降粘剂浓度、NaOH等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CSY-1形成的O/W型乳状液的粘度影响不大。当油水比很大时,形成的W/O型乳状液增大了稠油粘度;当油水比达到转相含水率时,乳状液会反相成O/W型乳状液,粘度大大降低;当油水比继续减小时,乳状液的粘度进一步降低。随着降粘剂浓度的增加,降粘率先增大,后续趋于稳定。NaOH因与石油酸发生皂化反应生成表面活性剂,从而能降低稠油粘度。通过在室内开展填砂管化学吞吐模拟实验研究了CSY-1降粘剂化学吞吐开采稠油的效果。结果表明,三个周期化学吞吐的采收率达到33.71%,较注水吞吐提高了24.42%。温度、矿化度和焖井时间等因素都对化学吞吐采油效果有较大的影响。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注采比越小,产油量越高;矿化度越高,注采比越大,产油量越低;焖井24 h合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SY-1降粘剂的应用可使单井产量从3.74 t/d提高到8.12 t/d。降粘后的吨水成本和单位增油成本分别为90元/t和542元/t,经济效益良好。

李娟[7](2019)在《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常规石油资源的大量、持续消耗,开发利用稠油资源的紧迫性日益突出。稠油由于含有大量沥青质、胶质等重质组分而具有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的特点,导致其开采集输难度高、资源利用率差,如何降低稠油粘度、提高其流动性成为打破限制其开发利用壁垒的关键。目前最为普遍的方法是添加各种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实现降粘目的,而其中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在油田应用中的表现最具吸引力,但其研发尚处于发展阶段,现有的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种类较少、对稠油油藏条件的适应性有限、溶液性质与降粘机理间的联系探讨不足。研发更能满足稠油开发需求的新型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并深入分析其溶液性质与作用机理是该领域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主要从聚合物的结构设计、功能单体的引入、降粘机理的探讨等三个方面进行新型水溶性稠油降粘聚合物的设计合成,溶液性质及稠油降粘应用性能的研究。1、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以得到可反应型共聚物,利用环氧基与氨基间的偶合反应,将氨基封端的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二元共聚物接枝于反应型共聚物侧链,得到具有长支链的水溶性两亲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基本表征。利用动态光散射、旋转流变仪、界面张力仪考察了其溶液中的聚集行为与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稠油乳化降粘性能评价。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作用机理为乳化降粘,长支链结构有利于稠油降粘性能的提高,适中的长支链结构含量下可取得最理想的稠油降粘率。2、以AM单体为主,引入具有较强耐温耐盐性的两亲性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以及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N-丙烯酰胺丙基)-N,N-二甲基,N-十六烷基溴化铵(ADC)合成了一系列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静态光散射等进行表征。通过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测定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表面活性和界面活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旋转粘度计、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其可循环稠油降粘性能并探讨了其机理。研究表明,适中的表界面活性更适于实现可循环的耐盐稠油降粘,提高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含量能够增强其耐盐稠油降粘性能。3、选择AM、二甲基丙烯酰胺(DMA)、丙烯酰吗啉(NAM)共聚完成了两亲性三元共聚物的合成,选择AM、苯乙烯磺酸钠(SSS)与链转移剂巯基乙醇进行自由基共聚完成了羟基封端的阴离子共聚物的合成,并利用这两种共聚物得到了一种复配型两亲共聚物稠油降粘剂。用共振光散射等研究了其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并考察了其表观粘度、表面张力、界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情况。此外,利用光学显微镜、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其基于界面活性的稠油乳化降粘行为,分析了不同无机盐及盐浓度对其稠油降粘性能的影响情况。发现复配是一种有效地提高稠油乳化降粘性能的方法,能够在较低的用量下取得较好的耐盐降粘效果。4、通过AM与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及含氟疏水单体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TEMAc-6)共聚,得到了一系列含氟疏水单体含量不同的具有pH响应性的水溶性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等进行了结构与性质表征。利用界面扩张流变法、粘度测试、表面张力测定等进行了溶液性质的研究,利用Zeta电位测试考察了 pH对共聚物溶液性质的影响情况,并使用激光粒度仪、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其pH响应性稠油降粘行为。结果表明,该系列聚合物溶液的界面活性不仅随着含氟单体含量的提高而增强,而且随着pH的减小而减弱,基于界面活性控制的乳化降粘机理,其在pH较高时能够乳化稠油形成稳定性较高的水包油乳液,实现稠油乳化降粘,而在酸化后又能够实现迅速的油水分离。5、以AM、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甲基丙烯酸苄基酯(BZMA)共聚制备了一系列CO2响应水溶性稠油降粘聚合物AEB,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基本性质表征。研究了不同浓度下溶液的表观粘度、表界面张力、流体力学半径,并使用电导率仪测试了其对CO2的可逆响应性。利用接触角测试、光学显微镜观察、粘度表征等手段考察了该系列聚合物的稠油乳化降粘性能。研究表明,BZMA单体含量的增加能够增强疏水缔合作用,有利于表界面活性、润湿性及稠油乳化降粘能力的提高,形成的稠油乳化液液滴粒径与界面张力正相关,与连续相粘度负相关,该系列聚合物的乳化降粘性能具有CO2响应性。6、对稠油中的重质组分沥青质、胶质进行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紫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透射电镜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与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合成并中试了一种解缔合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稠油降粘剂,对其稠油降粘性能和降粘机理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所用油样中的沥青质、胶质含有多环芳香结构与大量极性基团,具有氢键作用下的致密的片层状缔合结构,是导致稠油高粘度的主要原因,我们所制备的解缔合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稠油降粘剂含有大量极性基团能够破坏沥青质、胶质中原有的缔合结构,从根本上降低稠油粘度,适当的剪切与老化处理有利于实现更好的稠油降粘效果,中试产品具有在高温、高剪切的油藏条件的应用潜力。

刘冰岩[8](2019)在《压裂改造稠油油藏化学吞吐采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数稠油油藏具有高孔高渗的特点,但是部分粘度较低的稠油油藏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造成稠油井投产产能低,需要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稠油井压裂后投产时常采用蒸汽吞吐等热采方式进行试油和开采,但是蒸汽吞吐工艺复杂,成本高。本文提出采用化学吞吐方法来开采压裂改造的稠油油藏,该方法是按照蒸汽吞吐的模式,将化学吞吐液注入油层,利用化学吞吐液降低界面张力和降低粘度等机理,改善稠油的流动性,提高稠油产量和采收率。以大庆油田西部斜坡区块为例,对压裂稠油油藏化学吞吐采油方式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稠油流变性实验和流动性实验,研究温度和乳化等因素对稠油地层流动性的影响,明确改善稠油开采效果的技术途径。然后通过流变性实验和砂管流动实验等方法,筛选出降粘效果好、成本相对较低的稠油降粘剂体系,并优化降粘剂体系配方和使用浓度。最后,开展稠油降粘增产油藏数值模拟,评价稠油降粘增产的潜力,优化稠油油藏压裂改造和化学吞吐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乳化和温度是影响大庆西部斜坡原油粘度的主要因素。温度从30℃升至120℃,脱水原油粘度降低了95.5%;含水率低于70%时,原油中会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含水率越大稠油粘度越大,含水70%原油的粘度高达脱水原油粘度的30倍左右。稠油在地层中的流动性主要受地层渗透率和原油粘度的影响,不同温度和含水下西部斜坡稠油的采油指数可以相差5倍以上,30℃时甚至高达10倍。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西部斜坡区块,渗透率越低采用压裂+化学吞吐开采方法增产效果越好。裂缝缝长越长,缝宽越大,降粘剂浓度越高,注入强度越大,产量增加越明显,其中注入强度影响最大,并且降粘剂浓度和裂缝宽度在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时的影响效果逐渐减小。当裂缝缝长为51m(与模型半长相同),缝宽为4cm,降粘剂浓度10%,注入强度25m3/m时,压裂+化学吞吐开采年产量比天然能量开采增加了606%,比压裂开采增加了287%,比化学吞吐开采增加了110%。

李剑辉[9](2018)在《稠油热化学驱渗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化学剂驱替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现有研究成果对稠油热化学驱的数值模拟还有许多不足,缺少准确描述非等温驱替过程中各组分、相间的物理化学变化和渗流规律的模拟方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应用渗流实验方法、非线性渗流力学基本理论、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编程等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对不同温度下稠油相对渗透率、稠油启动压力梯度进行了实验分析,分别给出了稠油相对渗透率与温度、稠油启动压力梯度与流度的拟合公式,建立了新的考虑温度影响的稠油渗流运动方程。对不同种驱油剂进行了热分解实验,建立了驱油剂有效率与温度的关系方程。进行了新型乳化降粘剂遇水增粘、溶胀、原油乳化和岩心驱替的实验分析,提出了新型乳化降粘剂的浓度与水相、油相粘度的关系模型。(2)建立了一个针对稠油热化学驱的三维三相多组分渗流数学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各组分的对流、扩散、化学反应、吸附、流体的非牛顿特性、非线性渗流特性和非等温特性。建立了稠油热化学驱的三维三相多组分数值模型,使用半隐式有限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求解程序,实现了关于启动压力梯度、高温驱油剂和新型降粘剂的程序功能的添加。(3)利用本文模拟器,在理想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对启动压力梯度、高温驱油剂、新型乳化降粘剂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本文模拟器与主流热采模块的蒸汽吞吐和蒸汽驱模拟进行了对比验证,证实了本模拟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以胜利油田胜83区块的地质模型为基础,在遵循等距布井原则和尽量不改变油田方案井位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实例模拟分析,为稠油热化学驱的现场实施提供了技术方案。本文所建立的稠油热化学驱数学模型以及稠油热化学驱数值模拟器,可为未来热化学剂的功能添加搭建了便捷的平台。

曹哲哲[10](2018)在《海上稠油耐高温乳化降粘剂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稠油油藏储量丰富,稠油的开采利用对于解决石化资源的不足具重要意义。稠油粘度高、流动性差,开采困难,在开采中往往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复合采油,常用的方法为注蒸汽驱油和乳化降粘相结合的采油方法,要求乳化降粘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因此,耐高温乳化降粘剂的研制对稠油开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乳化降粘剂具有针对性强,应用范围窄的特点,但研究者对这一现象的本质了解较少,本论文试图从稠油组成与乳化降粘的关系来探讨这一问题。以馆陶和LD2-2稠油为原料,通过对两种稠油进行四组分组成、组分元素组成、核磁共振谱及红外光谱、油水界面张力、水包油乳状液滴粒径等一系列研究,发现沥青质的含量与结构是影响所研究稠油降粘的主要影响因素,且沥青质芳香度含量高的稠油较难乳化。本论文属于室内试验,以海上稠油为原料,对二十一种不同离子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乳化降粘初选;然后,根据各离子特点按照不同比例进行二元复配及性能评价,找到符合要求的耐温乳化降粘剂配方:AB2。该配方可在350℃处理12h后,仍保持降粘性能基本不变;能耐66000mg/L的矿化度值,其中Ca2+含量为6000mg/L,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能力。350℃处理后,用量仅为270ppm(0.09%wt)时对海上稠油的降粘率达到99%以上,静置1h后脱水率达到80%以上。乳化降粘剂体系的适应性与乳状液的稳定性对稠油的开采运输及后期加工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了矿化度、pH值、温度、浓度、油水比等因素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界面张力及Zeta电位与乳状液稳定的关系。研究表明:盐的加入利于乳状液稳定;随着矿化度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该配方在矿化度值为55000mg/L时,乳状液最稳定,且此时界面张力达到最低值7.74×10-2mN/m。乳状液在碱性范围内比酸性范围内稳定,这与油样具有较高的酸含量相一致。随着乳化剂加入量的减少,乳状液逐渐不稳定。温度对乳状液的影响较小,与配方为耐温型乳化降粘剂有直接关系。随着油水比的降低,乳状液逐渐不稳定。通过对油水界面张力与Zeta电位的测定可知,界面张力是评价乳状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界面张力越大,体系的界面吉布斯自由能越高,体系稳定性越差;而Zeta电位不一定是评价乳状液稳定性的决定因素。

二、高温油藏CR-1稠油降粘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温油藏CR-1稠油降粘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深层稠油化学降黏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稠油组成及致黏机理
3 中深层稠油化学降黏开采方法
    3.1 乳化降黏
        3.1.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型乳化降黏剂
        3.1.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型乳化降黏剂
        3.1.3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型乳化降黏剂
    3.2 油溶性降黏剂
    3.3 水热催化裂解降黏
    3.4 纳米材料降黏
4 结论

(3)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稠油的基本特征及性质
        1.2.1 稠油的特征及分类标准
        1.2.2 稠油的性质
    1.3 稠油的常规开采方法
        1.3.1 稠油热采降粘技术
        1.3.2 稠油物理降粘技术
        1.3.3 稠油微生物降粘技术
        1.3.4 稠油化学降粘技术
        1.3.5 稠油催化降粘技术
    1.4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
        1.4.1 油溶性催化剂
        1.4.2 水溶性催化剂
        1.4.3 双亲型催化剂
        1.4.4 纳米催化剂
        1.4.5 油藏矿物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2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性能研究及其在稠油降粘中的应用
    2.1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制备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2.3 稠油性质分析
        2.3.1 稠油含水量测定
        2.3.2 稠油粘度测定
        2.3.3 稠油芳烃、饱和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分析
        2.3.4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制备
        2.3.5 纳米Fe_3O_4催化剂应用于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
    2.4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2.5 纳米催化剂的纳米效应
        2.5.1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磁学性能
        2.5.2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表面效应
    2.6 Fe_3O_4催化剂(9nm)的表征
        2.6.1 Fe_3O_4 催化剂(9 nm)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2.6.2 Fe_3O_4 催化剂(9 nm)的TEM表征
        2.6.3 Fe_3O_4 催化剂(9 nm)的FT-IR表征
    2.7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实验
    2.8 最佳反应条件分析
        2.8.1 催化剂用量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2.8.2 反应温度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2.8.3 反应时间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2.8.4 水油质量比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2.9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产物分析
        2.9.1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后四组分变化分析
        2.9.2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后气体产物分析
    2.10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机理分析
    2.11 本章小结
3 锗酸盐Mg_3Y_2Ge_3O_(12):Bi~(3+)的近紫外发光及其催化性能
    3.1 Mg_3Y_2Ge_3O_(12):Bi~(3+)晶体
    3.2 基本概念
        3.2.1 发光定义
        3.2.2 光致发光
        3.2.3 发光材料
        3.2.4 半导体光催化机理
    3.3 Bi~(3+)离子的发光原理
    3.4 Mg_3Y_2Ge_3O_(12):Bi~(3+)晶体的制备
        3.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4.2 样品的制备
    3.5 Mg_3Y_2Ge_3O_(12):Bi~(3+)晶体的表征方法
        3.5.1 X射线衍射(XRD)
        3.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5.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5.4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DRS)
        3.5.5 光致发光(PL)
    3.6 Mg_3Y_2Ge_3O_(12):Bi~(3+)发光材料性能研究
    3.7 Mg_3Y_2Ge_3O_(12):Bi~(3+)结果与讨论
        3.7.1 结构与形貌
        3.7.2 光学性质分析
    3.8 Mg_3Y_2Ge_3O_(12):Bi~(3+)/TiO_2 陶瓷基应用于稠油降粘
    3.9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问题与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4)汽窜通道耐温封堵体系研制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稠油注蒸汽开采
        1.2.2 耐温封堵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蒸汽驱油藏汽窜通道特征
    2.1 地层孔隙结构
    2.2 汽窜通道特征分析
        2.2.1 蒸汽驱区块概况
        2.2.2 汽窜大孔道成因分析
        2.2.3 汽窜通道孔喉变化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固相颗粒封堵体系研制
    3.1 固相颗粒封堵体系封堵机理
        3.1.1 固相颗粒的封堵作用
        3.1.2 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的协同作用
    3.2 固相颗粒筛选
    3.3 颗粒携带凝胶体系研制
        3.3.1 凝胶体系配方筛选与优化
        3.3.2 凝胶体系的性能评价
    3.4 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配伍性
        3.4.1 颗粒悬浮机理
        3.4.2 有机粉颗粒在携带液中的沉降稳定性
        3.4.3 无机颗粒在携带液中的沉降稳定性
    3.5 小结
第四章 固相颗粒封堵体系性能评价
    4.1 颗粒可注入性评价
        4.1.1 颗粒传输性能评价
        4.1.2 注入速度对注入能力的影响
    4.2 固相颗粒选择性封堵性能评价
        4.2.1 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选择性封堵效果
        4.2.2 温度对复合体系封堵效果的影响
    4.3 固相颗粒堵剂防汽窜注蒸汽驱油效果评价
        4.3.1 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单管驱油封堵效果实验
        4.3.2 固相颗粒与凝胶体系双管驱油封堵效果实验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可降低稠油粘度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稠油油藏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稠油分类标准
        1.2.2 国内外稠油油藏特征
        1.2.3 稠油油藏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泡沫驱油技术研究进展
        1.3.1 泡沫驱概况
        1.3.2 泡沫驱油技术在稠油油藏的应用
    1.4 化学降粘技术发展现状
        1.4.1 乳化降粘技术
        1.4.2 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技术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泡沫驱稠油降粘机理及实验评价
    2.1 稠油降粘机理
    2.2 试验区流体物性分析
        2.2.1 原油组分
        2.2.2 原油物性
        2.2.3 地层水性质
    2.3 降粘效果实验评价
        2.3.1 实验目的及方法
        2.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3 实验步骤
    2.4 稠油降粘实验结果及分析
        2.4.1 胶质、沥青质光谱分析
        2.4.2 有效浓度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2.4.3 温度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2.4.4 降粘时间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稠油泡沫驱油体系适应性评价
    3.1 泡沫体系稳定性评价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4 实验步骤
        3.1.5 高温高压泡沫稳定性
    3.2 KX-048起泡剂适应性评价
        3.2.1 矿化度对起泡剂性能的影响
        3.2.2 起泡剂抗油性能评价
        3.2.3 压力对起泡剂性能的影响
        3.2.4 泡沫在孔隙介质中的吸附特征
    3.3 泡沫在孔隙介质中的封堵能力
        3.3.1 实验方法
        3.3.2 有效浓度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
        3.3.3 气液比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
        3.3.4 渗透率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泡沫体系改善流度比实验研究
    4.1 泡沫驱流度控制机理
    4.2 泡沫驱流度控制实验研究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流程及步骤
    4.3 线速度对泡沫流度控制的影响
        4.3.1 水油流度比
        4.3.2 泡沫油流度比
    4.4 有效浓度对泡沫流度控制的影响
        4.4.1 水油流度比
        4.4.2 泡沫油流度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降粘型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研究
    5.1 实验准备
        5.1.1 实验目的及方法
        5.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1.3 实验步骤
    5.2 XHY-4、KX-048驱油效果评价
    5.3 泡沫驱见气特征
    5.4 单管出口端泡沫体系降粘效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M7区块致密油藏稠油低成本降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乳化降粘综述
        1.2.1 稠油分类
        1.2.2 稠油的特性
        1.2.3 稠油乳化降粘技术
        1.2.4 水溶性降粘剂乳化降粘机理
    1.3 乳化降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乳化降粘技术研究现状
        1.3.2 国内乳化降粘技术研究现状
        1.3.3 降粘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M7 区块稠油乳化降粘实验研究
    2.1 M7 区块稠油基本物性测定
        2.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结果
    2.2 降粘剂的评价实验研究
        2.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2.2 降粘剂筛选与评价实验方法
    2.3 复配乳化降粘剂
        2.3.1 M7 区块稠油的最佳乳化HLB值
        2.3.2 复配降粘剂的原则及思路
        2.3.3 正交实验初步确定降粘剂配方
        2.3.4 降粘剂配方的优化设计
    2.4 降粘剂的评价实验结果
        2.4.1 降粘剂的溶解性与配伍性实验结果
        2.4.2 降粘剂的降粘率实验结果
        2.4.3 降粘剂的沉降脱水率实验结果
    2.5 降粘剂降粘效果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2.5.1 实验仪器及药品
        2.5.2 实验方法
        2.5.3 实验结果
    2.6 降粘剂性能对比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降粘剂化学吞吐室内实验研究
    3.1 降粘剂化学吞吐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3.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3.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1.3 实验结果分析
    3.2 动态乳化降粘效果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3.2.1 实验方法及步骤
        3.2.2 实验仪器与药品
        3.2.3 实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稠油乳化降粘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4.1 理论模型设计
        4.1.1 M7 区块基本概况
        4.1.2 构造储层机理模型
    4.2 各因素不同参数水平对降粘剂化学吞吐效果的影响
        4.2.1 乳化降粘剂体系注入速度对降粘剂化学吞吐的影响
        4.2.2 乳化降粘剂体系周期注入量对降粘剂化学吞吐的影响
        4.2.3 焖井时间对降粘剂化学吞吐的影响
    4.3 综合考虑降粘率、吨水成本和增油成本的方案选择
    4.4 经济效益的评估
    4.5 油田现场试验注入降粘剂的工艺流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稠油
        1.2.1 稠油的定义与分类
        1.2.2 稠油的组成与性质
    1.3 稠油降粘开采技术
        1.3.1 常规加热降粘开采技术
        1.3.2 物理降粘开采技术
        1.3.3 微生物降粘开采技术
        1.3.4 化学降粘开采技术
    1.4 水溶性稠油降粘剂
        1.4.1 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分类
        1.4.2 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合成
        1.4.3 影响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应用效果的外界因素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长支链水溶性两亲共聚物的设计合成、性质研究及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AAG共聚物的合成
        2.2.3 AS-N共聚物的合成
        2.2.4 AAGAS长支链水溶性两亲共聚物的合成
        2.2.5 测试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方法
        2.3.2 红外分析
        2.3.3 核磁研究
        2.3.4 热稳定性
        2.3.5 静态光散射研究
        2.3.6 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2.3.7 AAGAS共聚物的增稠性能
        2.3.8 AAGAS共聚物的表面活性
        2.3.9 AAGAS共聚物的界面活性
        2.3.10 AAGAS共聚物的稠油乳化降粘行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疏水缔合阳离子水溶性三元共聚物及其在稠油降粘中的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ADC的合成
        3.2.3 疏水缔合阳离子水溶性聚合物ANA的合成
        3.2.4 测试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ADC的结构表征
        3.3.2 水溶性聚合物ANA的结构表征
        3.3.3 聚合物ANA的组成分析
        3.3.4 聚合物ANA的静态光散射研究
        3.3.5 聚合物ANA的表面活性
        3.3.6 聚合物ANA的界面活性
        3.3.7 聚合物ANA的稠油降粘性能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复配型两亲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评价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ADN共聚物的合成
        4.2.3 ASO共聚物的合成
        4.2.4 ADN-ASO复配型两亲共聚物溶液的配制
        4.2.5 测试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方法
        4.3.2 结构表征
        4.3.3 静态光散射研究
        4.3.4 复配体系的溶液性质
        4.3.5 复配体系的稠油乳化降粘性能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H响应性含氟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pH响应性全氟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ADF的合成
        5.2.3 测试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表征
        5.3.2 ADF共聚物的溶液性质
        5.3.3 ADF共聚物的pH响应性稠油降粘行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CO_2响应水溶性聚合物的构建与稠油降粘性能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
        6.2.2 CO_2响应水溶性聚合物AEB的合成
        6.2.3 测试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构表征
        6.3.2 AEB聚合物的溶液性质
        6.3.3 AEB聚合物的CO_2可逆响应性
        6.3.4 AEB聚合物的稠油降粘行为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解缔合型水溶性降粘剂的性能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药品
        7.2.2 稠油沥青质、胶质的提取与分析
        7.2.3 测试表征
    7.3 结果与讨论
        7.3.1 MAS降粘剂的性能研究
        7.3.2 沥青质与胶质分析
        7.3.3 MAS降粘剂的降粘机理探索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压裂改造稠油油藏化学吞吐采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粘度影响因素
        1.2.2 稠油开采技术
        1.2.3 稠油化学降粘剂
        1.2.4 稠油油藏压裂改造技术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压裂改造稠油油藏性质研究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稠油组成分析
        2.2.1 稠油族组成
        2.2.2 蜡含量及析蜡温度
    2.3 稠油流变性测定
        2.3.1 实验目的
        2.3.2 实验仪器
        2.3.3 实验方法及步骤
        2.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2.4 乳化对地层稠油粘度影响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稠油油藏压裂井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3.1 流动性实验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 稠油储层伤害和流动性评价
        3.2.1 温度对原油流动性能的影响
        3.2.2 渗透率对原油流动性能的影响
        3.2.3 含水率对原油流动性能的影响
        3.2.4 稠油储层伤害和流动性影响因素汇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稠油油藏压裂井化学降粘剂体系筛选与性能评价
    4.1 降粘剂筛选
    4.2 降粘后稠油乳化状态研究
    4.3 添加降粘剂流动实验
        4.3.1 实验目的
        4.3.2 实验方法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稠油储层增产改造工艺技术研究
    5.1 稠油降粘增产潜力评价
        5.1.1 模型建立
        5.1.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5.1.3 不同模拟方案产量对比
    5.2 稠油油藏压裂+化学吞吐增产潜力评价
    5.3 压裂+化学吞吐工艺优化设计研究
        5.3.1 不同工作方式模拟方案
        5.3.2 不同工作方式产量对比
        5.3.3 压裂+化学吞吐油藏温度和压力变化
    5.4 不同地层条件开采方式优选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稠油热化学驱渗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分类
        1.2.2 稠油流动特征研究现状
        1.2.3 开发方式及技术现状
        1.2.4 热化学驱技术现状
        1.2.5 热化学驱数值模拟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稠油热化学驱多相渗流规律及流体特性研究
    2.1 稠油运动方程
        2.1.1 不同温度下稠油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实验研究
        2.1.2 不同温度下稠油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2.1.3 稠油运动方程的建立
    2.2 高温驱油剂特性及表征
        2.2.1 高温驱油剂浓度-温度关系模型
        2.2.2 高温驱油剂驱油岩心实验
        2.2.3 高温驱油剂驱油岩心尺度数值模型
        2.2.4 高温驱油剂驱油岩心数值模拟与实验对比
    2.3 新型乳化降粘剂特性及表征
        2.3.1 乳状液的性质及影响因素
        2.3.2 新型乳化降粘剂渗流机理
        2.3.3 新型乳化降粘剂室内实验
        2.3.4 新型乳化降粘剂驱油岩心尺度数值模型
        2.3.5 新型乳化降粘剂驱油岩心数值模拟与实验对比
    2.4 本章小结
3 稠油热化学驱油三维三相多组分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3.1 基本方程
        3.1.1 质量守恒方程
        3.1.2 能量守恒方程
        3.1.3 运动方程
        3.1.4 约束方程
    3.2 流体组分性质
        3.2.1 常见驱替系统分析
        3.2.2 流体粘度
    3.3 热模型处理
        3.3.1 组分与相的焓变
        3.3.2 热量传输
        3.3.3 覆盖层热量损失
    3.4 井模型处理
        3.4.1 单层井模型
        3.4.2 多层井模型
        3.4.3 井筒热损失
    3.5 本章小结
4 稠油热化学驱数值模型及求解
    4.1 求解方法
    4.2 求解步骤
        4.2.1 质量方程的差分建立
        4.2.2 能量方程的差分建立
        4.2.3 边界条件的处理
        4.2.4 非线性方程的求解
    4.3 求解程序编写
        4.3.1 启动压力梯度的程序实现
        4.3.2 高温驱油剂驱的程序实现
        4.3.3 新型乳化降粘剂驱的程序实现
    4.4 程序运行流程图
    4.5 本章小结
5 稠油热化学驱典型示例模拟分析
    5.1 启动压力梯度影响
        5.1.1 油藏描述
        5.1.2 模拟结果
    5.2 高温驱油剂影响
        5.2.1 油藏描述
        5.2.2 模拟结果
    5.3 新型乳化降粘剂影响
        5.3.1 油藏描述
        5.3.2 模拟结果
    5.4 与主流模块的对比
        5.4.1 对比模块介绍
        5.4.2 单井蒸汽吞吐比较
        5.4.3 五点井网蒸汽驱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稠油热化学驱实例应用与方案对比
    6.1 油藏参数
    6.2 流体参数
    6.3 开发方案
    6.4 方案对比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单个时间步内计算主程序的源代码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海上稠油耐高温乳化降粘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主要的降粘方法
        1.2.2 乳化降粘剂的组成与选择
        1.2.3 乳化降粘的机理及基本理论
        1.2.4 乳化降粘剂主要研制成果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1.3.1 稠油组成及流变性分析
        1.3.2 乳化降粘剂配方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1.3.3 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考察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备及试剂
        2.1.1 实验设备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原料
    2.3 实验方法
        2.3.1 稠油物性测定方法
        2.3.2 稠油乳化降粘方法
        2.3.3 乳化降粘剂性能评价方法
第三章 稠油组成及流变性分析
    3.1 稠油流变性分析
    3.2 稠油的酸值与含水
    3.3 稠油四组分含量的测定
    3.4 沥青质对稠油乳化降粘的影响
        3.4.1 稠油组成与乳化降粘的关系
        3.4.2 沥青质结构对乳化降粘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化降粘配方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4.1 乳化降粘剂初选及性能评价
        4.1.1 乳化降粘效果初选
        4.1.2 阴离子及两性离子耐高温性能测试
        4.1.3 耐矿化度性能测试
        4.1.4 乳状液稳定性性能评价
        4.1.5 单剂界面张力测定
    4.2 表面活性剂复配
        4.2.1 阴离子-两性离子复配
        4.2.2 阴离子-非离子复配
        4.2.3 两性离子-非离子复配
        4.2.4 二元复配体系界面张力测定
    4.3 复配体系性能评价
        4.3.1 耐矿化度性能测试
        4.3.2 耐温性能测试
    4.4 最优配方性能考察
        4.4.1 耐矿化度性能考察
        4.4.2 耐高温性能考察
    4.5 经济用量考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矿化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5.1.1 界面张力的测定
        5.1.2 Zeta电位的测定
    5.2 pH值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5.2.1 界面张力的测定
        5.2.2 Zeta电位的影响
    5.3 温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5.4 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5.5 油水比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高温油藏CR-1稠油降粘剂的研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深层稠油化学降黏技术研究进展[J]. 杜安琪,毛金成,王鼎立,蔡明金. 天然气工业, 2022
  • [2]胜利油田A稠油区块化学降粘复合驱技术研究[D]. 赵天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3]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D]. 吕文东.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4]汽窜通道耐温封堵体系研制及性能评价[D]. 刘国宝.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可降低稠油粘度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D]. 邱宇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M7区块致密油藏稠油低成本降粘技术研究[D]. 申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7]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D]. 李娟. 山东大学, 2019(02)
  • [8]压裂改造稠油油藏化学吞吐采油研究[D]. 刘冰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稠油热化学驱渗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D]. 李剑辉.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8)
  • [10]海上稠油耐高温乳化降粘剂体系研究[D]. 曹哲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标签:;  ;  ;  ;  ;  

高温油藏CR-1稠油降粘剂的研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