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特征及其生态恢复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杜华明[1](2022)在《北方农牧交错带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格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北方农牧交错带景观生态风险为出发点,基于土地利用、土壤类型、DEM数据、道路、居民点等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加权叠加分析,得到北方农牧交错带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图,并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廊道以优化生态网络结构.结果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低、较低、中、较高、高风险区的占比分别为0.07%,16.54%,64.32%,19.05%,0.02%;低、较低景观生态风险区主要位于农牧交错带东北段大部分区域、西北段局部区域;较高、高生态风险区主要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华北段和西北段部分.研究选取29个生态源地,构建51条生态廊道,识别出34个生态节点,形成"点-线-面"多层次生态网络优化格局.在今后的建设中,应强化生态源地的保护、加强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建设,以形成稳定的、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
景培清,张东海,艾泽民,郭斌[2](2021)在《基于格局-过程生态适应性循环三维框架的自然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以黄土高原为例》文中指出传统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估侧重于评价景观镶嵌体相对于最优格局的偏离程度,忽视生态系统过程和景观类型内部分异,使得黄土高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综合"格局-过程"的生态适应性循环三维框架,构建适合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黄土高原2000年、2010年、2017年的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估。从空间分异来看,相较于传统的景观格局风险指数法仅在沙漠景观呈现高风险单一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黄土高原景观生态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和沙漠景观、中部丘陵沟壑区草地景观、西北荒漠草地景观和东南部农田景观、东南部高山林地景观,具有明显空间分异。从时间变化来看,生态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景观生态风险总体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平均值由0.410降低到0.385,但2010—2017年下降不明显,生态工程持续实施对景观生态风险持续下降作用变弱。其中,自然景观(林地和草地)受生态工程促进生态风险持续降低,而人工景观(城市和农田)尤其是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促使区域生态风险升高明显,建议加强城市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同时限制北部环境恶劣小城镇的发展。此外,中部丘陵沟壑区草地恢复力不足和降水侵蚀力增强也会促使风险升高,建议在生态保护时给予重点考虑。
李加安[3](2021)在《“5.12”极重灾区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反映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区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人类活动和大型自然灾害,都会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此次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的面积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区),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导致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受损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区域内生态系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极重灾区所在的10个县(市、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承担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因此,对极重灾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受损状况和恢复程度进行分析,对于把握极重灾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促进其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5.12”地震极重灾区的10个县、市、区:青川县、平武县、茂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县(今安州区)、绵竹市、汶川县、什邡市、都江堰市、彭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MODIS数据产品,选取陆地表面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以及地面湿度(Wet)5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科学确定指标权重,以综合评价研究区地震前(2007年)、地震时(2008年)、地震后(2019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分析“5.12”地震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破坏程度,以及评价地震后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恢复水平;并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恢复的影响因素,以期科学把握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对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上研究思路和数据上的支撑。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地震对于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造成了巨大破坏,灾后其生态环境质量在缓慢地恢复。灾前—灾中时段,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被破坏的比例高达78.46%,大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呈现轻微破坏的状态,其比例为65.04%;灾中—灾后时段,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部分的比例共为54.26%,改善类型以略微改善为主,其比例为44.50%;灾前与灾后对比来看,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以恢复中等型为主,恢复良好型和恢复较差型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恢复中等型所占比例为48.34%,恢复良好型和恢复较差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7.46%、24.2%。(2)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尚未恢复至震前水平,但各县的恢复情况存在差异。研究区三个年份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66、0.57、0.59,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但研究末期低于研究初期。且从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来看,研究末期的中等、良等占比小于研究初期,2007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中等、良等所占比例为72.28%;2019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中等、良等所占比例为69.86%,不及研究初期。平武县、青川县属于恢复良好区,安州区、茂县、绵竹市、北川县属于恢复中等区,彭州市、都江堰市、什邡市、汶川县属于恢复较差区。(3)研究区的生态恢复受到政策规划和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政策规划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解释力相对较小。生态修复专项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政策、规划是研究区生态恢复的主要保障。各影响因素对研究区整体的生态恢复解释力大小排序为海拔>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降水>气温>蒸散发;就不同恢复类型而言,各影响因素对恢复良好型区域的解释力大小排序依次为:海拔>降水>距城镇距离>距公路距离>蒸散发>地形起伏度>坡度>人口密度>坡向>气温>GDP>土地利用程度,各影响因素对恢复中等型区域的解释力大小排序依次为:海拔>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降水>距城镇距离>GDP>土地利用程度>坡度>气温>蒸散发>坡向>距公路距离,各影响因素对恢复较差型区域的解释力大小排序依次为:海拔>气温>距城镇距离>距公路距离>降水>土地利用程度>蒸散发>地形起伏度>GDP>人口密度>坡度>坡向。(4)从研究区整体和不同恢复区层面出发,应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策略。从研究区整体层面来看,极重灾区各行政区的生态恢复工作应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管护能力;增强部门间的协作能力,提高生态恢复的工作效率;提高生态安全意识,执行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从不同恢复区层面来看,恢复良好区的平武县和青川县应明确恢复中等和较差集中分布区,根据地形特征采取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恢复方式;恢复中等区中重点开发区的安州区、绵竹市应严控城市的允许建设区范围,人工恢复植被,限制开发区中的茂县、北川县要自然恢复为主,辅以适当的人工干预;恢复较差区中重点开发区的都江堰市、彭州市、什邡市应以人工栽培绿化植被为主,严格控制城市化建设对生态的破坏,限制开发区中的汶川县应自然恢复为主,限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的干扰。
刘英[4](2020)在《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部半干旱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条件恶劣,煤炭资源开发重心西移,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实现矿山土地的可持续管理、恢复矿山土地的生产能力变得尤为迫切,弄清煤炭资源开采扰动下地表环境因子的改变对植物影响规律,探索半干旱矿区植物引导型恢复的有效方法是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科技的重大需求。但是,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还面临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因此,本文综合利用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机载高光谱监测技术、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多角度、多尺度实现半干旱矿区植被受扰动状况的快速准确提取,在对煤炭开采塌陷对植物损伤机理以及时空扰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探索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区植被重建利用提供方法论基础。论文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采煤塌陷引起植物生长土壤立地条件破坏,植物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发生变形,植物叶片减少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份额,电子传递逐渐受到抑制,降低了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升高,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显着降低。拉伸区和压缩区植物损伤程度大于中性区植物损伤程度,应当优先考虑对压缩区、拉伸区受损植物进行引导恢复。塌陷区植物个体损伤原因在于,采煤塌陷在地表形成大量裂缝,破坏了土体结构,增加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面,加速了土壤水的散失,地下部分被抽空,潜水位埋深降低,影响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补给。土壤含水量为影响半干旱煤炭开采塌陷区植物光合生理活动的最关键要素,植物生长开始受到胁迫和开始死亡的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8.91%和4.87%。对土壤含水量小于8.91%的开采区域应提前采取相应的土壤技术提高土壤含水量,避免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导致植被迅速恶化。(2)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CARS特征选择数据,建立了植被叶片最大光合效率Fv/FM、相对含水量LRWC、叶绿素含量SPAD值高光谱反演模型,获取了植物光合生理相关要素在矿区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值的范围分别在0.764-0.822、35.81-52.32%和30.35-48.41 mg/g之间。采区地表植物生长受到煤炭开采扰动,原始植物空间格局被打破,部分地区出现植物退化,导致叶片光合生理要素空间变异程度增加,空间自相关性降低。由于土壤含水量在压缩区、拉伸区,中性区的空间异质性,采煤塌陷后地表“三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变化同样具有空间差异性,中性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高于压缩区、拉伸区。最后根据FV/FM反演结果对采煤扰动区植物受胁迫区域进行了空间识别。(3)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对大柳塔矿区地表典型植物进行识别,并分析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以及多样性的影响。通过与地面典型植物物种现场调查结果相比,利用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分类精度总体为77.41%,矿区地表植物分布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乔木所占的百分比最低、平均丰度值较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百分比分别为:15.94%、57.97%和26.09%。通过对采区与非采区主要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得到采区与非采区地表主要植物多样性受地表塌陷的扰动影响很小。采煤塌陷2-7年后,煤炭开采对乔木的影响较大,而抗塌陷干扰能力相对较强的灌草类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8-12年后,随着生长立地条件恢复,植被群落结构趋于稳定,乔木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12年后,塌陷区植物重要值慢慢趋于稳定。在半干旱矿区进行植被引导型恢复时,植被配置物种应优先选种抗逆性较强的草灌类植物,为了保证半干旱矿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管护周期至少为12年。(4)从2001-2016年神东中心矿区植被NDVI整体呈物候性周期变化。通过对采区和非采区NDVI差异分析可知,采后5年内,相对于非采区,采区植被NDVI的变化表现为持续降低的过程;采后7年,采区植被开始恢复,NDVI差异值开始降低;至采后12年,采区植被NDVI基本能够恢复至非采区水平。神东中心矿区植被覆盖度呈升高与降低的区域面积分别占中心矿区总面积的72.35%和27.65%,年际间植被覆盖度以中、低幅度波动变化为主。地下水埋深4 m和8m是影响神东矿区植被NDVI的两个重要阈值,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 m后,根系较浅的湿生植被演替为根系较长的旱生植被;当地下水埋深大于8 m后,旱生植被演替为沙生植被。地下水埋深对地表植被类型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来实现的。通过对比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下典型植物物种组成及丰度差异,以植被覆盖度升高区各植物物种平均丰度值作为植被重建丰度基准,得到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在36.60%-45.30%之间,此外,还得到了不同立地条件植被重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5)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应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并重、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的模式,首先对不同塌陷区位地面裂缝治理,然后以地下水位埋深、土壤含水量等关键限制性因素及相关阈值条件为根本出发点,并以限制因素是否达到阈值条件作为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目标的合理程度判别的基本标准,进行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恢复植被生长立地条件,最后依据本文得到的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以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采用“恢复初期灌草先行、恢复后期乔灌草搭配”模式对植被群落结构进行恢复。研究构建了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解答了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从而为半干旱矿山植被恢复提供方法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该论文有图66幅,表14个,参考文献368篇。
雷悦[5](2020)在《基于“双修”理念的子洲县三川口镇公共空间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与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粗放的发展模式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城市病”。小城镇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因部分城镇发展缺乏引导与价值观念错位,无序的空间拓展导致城镇公共空间结构解体,生态空间破坏、空间活力缺失、空间风貌特色渐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从宏观到微观、从外在到内在的公共空间问题严重影响城镇的人居环境品质和可持续发展,制约城镇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城市双修”作为贯彻落实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意在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彰显城市风貌特色,自2015年以来,“城市双修”在三亚等地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系统整体的认知视角、内涵发展的目标导向与持续渐进的方法路径为城镇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小城镇三川口镇区阳湾、川崖根两村作为研究对象,在两村一体化建设特色小镇背景下,以“双修”理念切入对其公共空间的优化展开研究,以期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织补公共空间系统,提升公共空间内在功能、环境品质与特色风貌。首先,在对“城市双修”的概念、特征和案例解读的基础上分析“双修”的理念内涵和相关理论,梳理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类型、特征与作用,并进行公共空间评价方法研究,进而阐释“城市双修”与公共空间的关联。其次,从公共空间结构、形态、功能三大方面进行三川口镇公共空间现状特征分析,结合生态与功能两方面六大问题与公共空间的优化机遇分析,进而论述“双修”理念引入三川口镇公共空间优化的重要意义。再次,通过分析“双修”理念下公共空间优化的相关要素,以生态修复与功能修补对公共空间优化进行引导,并进行公共空间优化框架的构建。最后,对三川口镇公共空间优化路径展开具体探讨。
靖玉琦[6](2020)在《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以子长市兴旺煤矿为例》文中认为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中国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煤矿环境堪忧,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煤矿环境治理基本处于后续治理的阶段,这种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煤矿造成的环境污染,但是却会一直处于被动的劣势境地。如何处理好煤矿与其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的关系、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环境是我们一直致力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国外关于煤矿生态环境的修复研究较早,相关研究成果较多,我国也随之开展煤矿环境的修复理论与实践,这些研究对于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具有显着效果,但是对于在产煤矿的环境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矿数量众多,对在产煤矿环境的修复和提升上具有极大的迫切性与必要性。黄土高原煤矿数量众多,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环境问题较突出的在产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的小煤矿的生态和景观现状调研,得出该类煤矿现存的环境问题,如黄土滑坡、地裂缝、地表塌陷、植被类型稀少、缺少景观元素等,并对目前该类煤矿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较为成功的案例进行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并同时反思不足之处,提出在产煤矿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的目标、原则和措施,最后以子长市兴旺煤矿为例进行实践应用,采用“生态+景观”的模式,对于工业广场采取营造生态景观的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提升和保护,对于塌陷、滑坡等主要生态类型主要通过生态工程与景观工程结合的方式修复受损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使研究为该类煤矿的生态景观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参考,构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统一的煤矿生态景观模式。
卢自恒[7](2019)在《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猴子岩水电站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如今,中国的水电项目建设正在全面展开,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较多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水电工程的施工区基本都是在远离市区,植被资源和景观资源相对丰富的原始自然区域,生态环境在人为施工的影响下将会变的相当脆弱。水电工程的开挖、填埋、弃土弃渣及截流蓄水等施工活动,将导致水土资源流失、原始生态植被破坏和原始景观格局扰动等问题。因此,根据水电工程施工区的特点,结合景观学和水电工程特点的理念,重建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生态格局,提供准确合理的景观设计方案,保障水电工程施工区生态服务功能的安全和健康,营造和谐优美的电站景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水电工程施工区特点和景观设计的结合为出发点,探讨了针对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设计范畴、原则和对策,同时根据大渡河猴岩水电站景观生态建设总体设计的实例,研究出水电工程各个施工场地设施应该采用的景观设计方法,对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的引入和设计,总结出该水电站的施工环境通过景观方案设计达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对今后水电工程以景观设计为方法、植被生态恢复为目标的特色景观化策略,提出些许方法、理论及思路,以期望丰富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设计理论,并对相关水电工程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胡承江[8](2015)在《基于动态数据分析的北京市永定河流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北京市永定河平原城市段部分区域为研究对象,以流域为研究尺度,以所能获取最早有效遥感影像数据的时间——1979年为研究起始点,分析了白1979至2013共35年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情况。论文研究区域属于典型的北方城市河流流域,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受到城市发展等人类活动影响较为严重,矛盾突出,具有良好的区域代表性。区域具有较好的生态本底及文化底蕴,西部毗邻太行余脉,永定河川流而过且拥有“卢沟晓月”、“宛平夕照”等人文历史景观要素。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对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重新构建研究区域的“山”、“水”、“乡愁”共有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极具理论意义以及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相关学科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的梳理,在其基础上提出基于“动态数据”的分析方法对北京市永定河流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结合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从风景园林的角度提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规划优化策略。首先,本文基于对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分析1979、1987、2001、2010以及2013年共五个时间节点的确定,分别从时间、空间以及文化内涵方面对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进行分析,得出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规律。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方面,研究区域范围内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而水域、城市林地、居民用地以及其它用地面积总体均有增加;并且区域内植被盖度情况呈反抛物线式发展,植被盖度质量自2001年以来逐渐好转。在空间方面,研究区域各类景观内部的斑块数量虽有所提升但其连通性方面却表现较差;不同景观类型之间均逐渐朝着均质性、聚集性、整合性发展。在文化内涵方面,通过对研究区域各个时期文化载体变化的分析,得出不同时期研究区域所拥有的农业、工业以及生态为主导地位的景观文化格局。为了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机制,本文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对区域尺度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人为因素方面,耕地、城市林地、水域以及居民用地四类景观类型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有明显关系,但耕地景观与其呈负相关关系;林业虽然属于第一产业但城市林地景观却与第一产业产值呈负相关关系;在产业结构上,第一二产业对水域景观发展影响严重,表现为明显的制约性;此外,自然因素对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弱,仅城市林地和水域景观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城市园林建设项目作为行政政策的直接体现,通过对在2010年开始正式实施的“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项目以及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两个城市园林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园林规划建设项目对研究区域景观文化类型的丰富,景观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及综合功能品质的提升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在通过上述工作对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分析研究之后,作者基于2013年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现状,通过IDRISI Andes17.0软件平台对2025年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形式进行模拟预测,并与2013年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013至2025年间,在各景观类型面积占比方面,研究区域以居民用地为主的景观类型占比出现较大程度降低,而水域面积增长明显:在空间结构方面,各景观类型内部破碎化程度较2013年有所好转且趋于稳定,但水域景观的割裂程度相对较强。各景观类型之间的破碎化程度有加深趋势且呈均质化发展。最后,在综合了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机制特点、城市园林事件对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2025年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预测分析之后,本研究建议从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城市景观生态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完成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优化实施,从而实现创造和谐生态之城的梦想。
杭佳[9](2014)在《黄土丘陵区植被景观格局与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空间分布的变化研究》文中提出黄土丘陵区受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地形和地貌、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农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使该区成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敏感的区域之一。经过长期探索,该区在生态建设工程开展的同时,提出以小流域为统一规划单元的成功生态治理模式。因此,在生态建设工程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及地表生物的空间分布规律,有助于认识生态恢复过程中景观的整体生态功能,为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景观生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宁夏南部具有退耕还林代表性的彭阳县为研究区域,通过遥感影像解译、GIS分析、野外调查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土丘陵区植被在景观水平上的时空格局和不同生境内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讨了生态恢复对维持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多个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了彭阳县1991-2010年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1991-2010年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林草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由于县域发展和农村产业发展导致建筑用地面积也相应增加。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景观破碎化程度、斑块混合分布程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各斑块间连通性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区域发展规划(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及封山禁牧)是该区2000年以后土地利用/覆盖及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2)以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彭阳县草庙乡6种不同生境中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直角通缘步甲、麻步甲和星斑虎甲的数量分布基本相似,在植被结构复杂的生境中分布较高;赤胸长步甲在生态经济林和水平农田中个体数量较高;小驼嗡蜣螂在灌草混交林和乔灌混交林中分布较高。不同生境中所有地表甲虫的个体数量、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存在显着差异。基于Jaccard相似性系数,灌草混交林地、乔灌混交林地、生态薪炭林地、生态经济林地和水平农田5种生境中地表甲虫组成具有相似性,其中生态经济林地和水平农田、乔灌混交林地和生态薪炭林地间地表甲虫相似性最高,而天然封育草地中地表甲虫物种组成与其它生境差异较大。(3)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不同生态恢复生境中生境因子对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地表甲虫个体数量、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四种生态恢复模式中均存在显着差异,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没有显着差异。不同生境因子与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的关系存在差异,地表甲虫个体数量与林冠层盖度和枯落物厚度呈显着相关,与草本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极显着相关;物种丰富度与灌木层盖度、枯落物盖度和草本植物生物量呈显着相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枯落物盖度和草本植物生物量呈显着相关;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与草本层盖度和枯落物厚度呈显着相关。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枯落物厚度、林冠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枯落物盖度是影响地表甲虫群落组成的关键环境因子。(4)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彭阳县王洼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6种不同植被群落中步甲昆虫的生境选择。步甲个体数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6种不同植被群落中均存在显着差异,物种丰富度虽在退耕还林草地中高于其它生境,但没有达到显着差异。Chao-1物种丰富度指数估计曲线显示,退耕还林草地和鱼鳞坑整地造林地中利用巴士罐法诱集到了几乎所有的步甲物种,自然修复草地和水平梯田中诱集到了大部分步甲物种,灌木林地和经果林地还有部分物种没有捕获到。直角通缘步甲在鱼鳞坑造林地中发生概率最高,在水平农田中最低:麻步甲在鱼鳞坑造林地、退耕还林草地和灌木林地中发生概率均较高,在经果林地中发生概率较低;赤胸长步甲在经果林地和水平农田中发生概率较高,在灌木林中则没有发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草本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是直角通缘步甲生境选择的关键环境因子;林冠层盖度、灌木层盖度、草本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麻步甲生境选择的重要环境因子;灌木层盖度、草本植物盖度、枯落物厚度、草本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赤胸长步甲对生境选择的关键环境因子。
杨翠霞[10](2014)在《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改善矿区废弃地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易受到地形或者地形重塑的影响,需要建立一个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流域地貌景观。地形重塑是矿区废弃地其它复垦实践和未来土地利用的基础,也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重点研究的技术问题之一。而自然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给废弃矿区的生态重建提供了重要参照标准。本研究根据生态思维、可持续发展理论、流域地貌理论及其自相似原理,以流域为单元,以邻近未扰动的地形水文形态特征作为设计参照目标,利用ArcGIS技术重新规划了废弃矿区的子流域及沟道;在此基础上结合Geofluv模型重建了太行山北段东麓的典型废弃采石场的流域地形,探讨了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的近自然地形重塑机理与技术方法,评价了重塑后与未扰动的子流域形态特征间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提出了废弃矿区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内涵,确定了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方法和评价体系。选取沟道级别、主沟道长度、流域面积、沟道密度、流域圆度、高程差和平均坡度等7个指标作为小流域地貌形态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也基本代表了流域地貌形态的线性、面域和起伏的特征。(2)计算了典型废弃采石场在0.3m、O.4m、0.5m等11种水平分辨率下的流域面积、平均高程、平均坡度和剖面曲率,确定1m×1m栅格网格尺寸为研究区最佳分辨率。采用均值变点分析法,得出地势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为4.5×4.5,利用局部地形起伏度、局部高程标准差、地表粗糙度和剖面曲率等4个地形因子综合评价地形复杂度,作为重新规划研究区主次沟道的参考依据。利用水文地理数据模型ArcHydro提取和计算水文网,确定了研究区及其所在小流域水文网的汇流面积适宜阈值为O.012km2。这为后期地形重塑提供了可靠的适宜的数据。(3)在重新规划了典型废弃采石场的子流域及沟道基础上,参照邻近未扰动子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通过Geofluv模型重塑地形。重塑后的Ⅱ级子流域平均沟道密度为14.521km/km2、与邻近未扰动的Ⅱ级子流域平均沟道密度13.835km/km2接近,这表明重建地形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后期地形演变过程中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4)重塑后与未扰动流域相应形态特征的平均比值在1.07和1.21之间,利用地貌系统信息熵值来判断重塑后地形起伏程度与侵蚀强度表明重塑后的地势起伏变化小,随着时间推移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邻近未扰动Ⅰ级子流域特征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其模型通过F检验和t检验,均达到显着水平,经检验重建后Ⅰ级子流域的沟道密度的残差值在回归方程的变化范围内。以未扰动流域特征为标准,利用相对值法和加权平均值对重塑前后的相似度进行评价,重塑后的对应未扰动的相似度为10.5%。以邻近未扰动流域特征作为参照标准,在重新规划废弃矿区沟道基础上,重塑后子流域地貌形态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的,地势起伏变化小,并与未扰动的子流域形态特征相似,符合所处环境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侵蚀,使重建地形相对稳定并与周围景观相和谐。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的地形重塑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样也可以运用在排土场的规划设计中。
二、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特征及其生态恢复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特征及其生态恢复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北方农牧交错带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2.1 景观生态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
1.2.2 空间主成分分析(spati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PCA) |
1.2.3 景观综合生态风险指数(landscape ecological risk index, ERI) |
1.2.4 最小累积阻力(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CR)模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北方农牧交错带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
2.1.1 区域“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景观格局”3个维度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
2.1.2 区域景观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
2.2 北方农牧交错带景观格局优化 |
2.2.1 生态源地的确定 |
2.2.2 景观格局阻力表面 |
2.2.3 区域生态廊道的构建 |
2.2.4 区域生态节点的建立 |
3 结 论 |
4 讨 论 |
(2)基于格局-过程生态适应性循环三维框架的自然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以黄土高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及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源 |
2 方法 |
2.1 自然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 |
2.2 基于OWA方法的自然景观生态风险情景设置 |
3 结果分析 |
3.1 黄土高原风险时空分布特征 |
3.2 指标年际变化对黄土高原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 |
3.3 多情景风险制图与分级 |
4 讨论 |
4.1 综合格局-过程的生态适应性循环三维框架有利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
4.2 受城市发展影响趋于降低的黄土高原景观生态风险潜力不足 |
4.3 生态风险防范建议 |
(1)高风险区: |
(2)中风险区: |
(3)较低风险区: |
(4)低风险: |
5 结论 |
(3)“5.12”极重灾区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
1.2.2 震区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
1.2.3 生态恢复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2.3 创新点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4 评价指标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
4.1 各评价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
4.1.1 陆面地表温度(LST) |
4.1.2 湿度(Wet) |
4.1.3 植被覆盖度(FVC) |
4.1.4 总初级生产力(GPP) |
4.1.5 叶面积指数(LAI) |
4.2 各指标主成分分析 |
5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5.1 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分布特征 |
5.2 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
5.2.1 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转移变化 |
5.2.2 灾前—灾中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特征 |
5.2.3 灾中—灾后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特征 |
5.3 生态环境质量恢复特征 |
6 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影响因素分析 |
6.1 影响因素的选择 |
6.2 影响因素的定量探测 |
6.3 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7 生态恢复对策建议 |
7.1 不同恢复区 |
7.1.1 恢复良好区 |
7.1.2 恢复中等区 |
7.1.3 恢复较差区 |
7.2 研究区整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矿区土地生态损伤研究进展 |
2.2 矿区植被扰动研究进展 |
2.3 矿区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研究 |
3.1 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诊断植被损伤的基本原理 |
3.2 研究方法 |
3.3 半干旱采煤塌陷区典型植物损伤诊断分析 |
3.4 半干旱区采煤沉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半干旱区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扰动规律研究 |
4.1 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基本原理 |
4.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4.3 基于特征分析的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 |
4.4 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时序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 研究方法 |
5.3 矿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分布时空扰动分析 |
6.1 机载高光谱植被分类原理 |
6.2 矿区典型植物分类提取 |
6.3 煤炭开采对矿区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扰动分析 |
6.4 矿区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与植物配置比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研究 |
7.1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的目标 |
7.2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 |
7.3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应用案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双修”理念的子洲县三川口镇公共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双修”工作广泛开展 |
1.1.2 新时代背景下小城镇公共空间存在诸多问题 |
1.1.3 三川口镇区阳湾、川崖根两村一体化发展 |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对象与问题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双修”相关研究 |
1.3.2 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相关基础研究 |
2.1 “城市双修”基础研究 |
2.1.1 “城市双修”的概念 |
2.1.2 “城市双修”的特征 |
2.1.3 “城市双修”的案例解读 |
2.1.4 “城市双修”的理念内涵 |
2.1.5 “城市双修”的相关理论 |
2.2 公共空间基础研究 |
2.2.1 公共空间的概念辨析 |
2.2.2 公共空间的类型划分 |
2.2.3 公共空间的特征与作用 |
2.2.4 公共空间的评价方法 |
2.3 “城市双修”与公共空间的关联 |
2.3.1 生态修复与公共空间 |
2.3.2 功能修补与公共空间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川口镇公共空间现状特征分析 |
3.1 三川口镇现状概况 |
3.1.1 区位交通与生态背景 |
3.1.2 社会经济与产业特色 |
3.1.3 历史风貌与民俗文化 |
3.1.4 公共空间资源梳理 |
3.2 公共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3.2.1 整体性——结构松散关联弱 |
3.2.2 连续性——要素之间不连续 |
3.2.3 可达性——空间分布不合理 |
3.3 公共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3.1 平面形态 |
3.3.2 空间尺度 |
3.3.3 空间风貌 |
3.4 公共空间功能特征分析 |
3.4.1 生态性——生态功能弱化 |
3.4.2 多元性——空间活力低下 |
3.4.3 人性化——以人为本考虑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双修”理念引入三川口镇公共空间优化的现实意义 |
4.1 三川口镇公共空间问题 |
4.1.1 河流水系污染,环境缺乏协调 |
4.1.2 绿地系统缺失,生态渗透不足 |
4.1.3 场地硬化过度,生态功能弱化 |
4.1.4 整体结构松散,空间资源浪费 |
4.1.5 空间品质较差,场所活力低下 |
4.1.6 文化风貌渐失,景观缺乏引导 |
4.2 三川口镇公共空间提升机遇 |
4.2.1 三川口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 |
4.2.2 三川口黄芪特色小镇建设 |
4.3 “双修”理念引入三川口镇公共空间优化的重要意义 |
4.3.1 增强公共空间生态内涵 |
4.3.2 完善城镇空间功能结构 |
4.3.3 促进空间有效集约利用 |
4.3.4 强调以人为本价值回归 |
4.3.5 重塑城镇山水人文风貌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双修”理念的三川口镇公共空间优化框架 |
5.1 “双修”理念下公共空间优化相关要素 |
5.1.1 生态修复相关要素 |
5.1.2 功能修补相关要素 |
5.2 生态修复对公共空间优化的引导 |
5.2.1 格局优化 |
5.2.2 网络建设 |
5.2.3 要素修复 |
5.3 功能修补对公共空间优化的引导 |
5.3.1 空间织补 |
5.3.2 功能复合 |
5.3.3 特色形象 |
5.4 基于“双修”理念的公共空间优化框架 |
5.4.1 公共空间优化路径框架 |
5.4.2 公共空间优化基本原则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双修”理念的三川口镇公共空间优化路径 |
6.1 修复山水生态,构建城镇生态网络 |
6.1.1 生态格局优化 |
6.1.2 生态网络建设 |
6.1.3 生态要素修复 |
6.2 修补空间网络,塑造多元特色空间 |
6.2.1 空间网络织补 |
6.2.2 场所功能复合 |
6.2.3 特色风貌重塑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一 图录 |
附录二 表录 |
致谢 |
(6)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以子长市兴旺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在产煤矿概况 |
2.1.1 在产煤矿的定义 |
2.1.2 我国煤矿的分布情况 |
2.1.3 在产煤矿的生态破坏特征 |
2.2 煤矿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 |
2.2.1 煤矿生态修复的定义 |
2.2.2 煤矿生态修复的主要理论 |
2.2.3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的内容与方法 |
2.2.4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的步骤 |
2.3 煤矿景观营造的理论基础 |
2.3.1 煤矿景观的定义 |
2.3.2 煤矿景观营造的理论基础 |
2.3.3 煤矿景观要素 |
2.4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子长市兴旺煤矿的实地调研与现状分析 |
3.1 子长区域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3.1.4 人文资源条件 |
3.2 兴旺煤矿现状基础条件分析 |
3.2.1 场地现状 |
3.2.2 场地交通现状 |
3.2.3 水资源现状 |
3.2.4 植被及土地利用类型现状 |
3.2.5 建筑物及设施现状 |
3.2.6 人类活动 |
3.3 兴旺煤矿环境现状的问题 |
3.3.1 生态方面 |
3.3.2 景观方面 |
3.4 兴旺煤矿环境治理SWOT分析 |
3.4.1 优势 |
3.4.2 劣势 |
3.4.3 机遇 |
3.4.4 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4 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策略研究 |
4.1 在产煤矿环境治理的价值 |
4.1.1 自然生态价值 |
4.1.2 社会经济价值 |
4.1.3 人文关怀价值 |
4.2 我国在产煤矿生态与景观整治案例分析 |
4.2.1 陕西胡家河煤矿生态与景观整治工程 |
4.2.2 山西侯甲煤矿生态与景观整治工程 |
4.2.3 项目启示 |
4.3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目标 |
4.4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原则 |
4.4.1 整体性原则 |
4.4.2 生态安全原则 |
4.4.3 因地制宜原则 |
4.4.4 可持续原则 |
4.4.5 情感关怀原则 |
4.4.6 综合效益原则 |
4.5 在产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措施 |
4.5.1 发挥煤矿景观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
4.5.2 营造经济、低维护的矿区生态景观 |
4.5.3 分区对矿区生态与景观进行整治 |
4.6 本章小结 |
5 兴旺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研究 |
5.1 兴旺煤矿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的目标 |
5.2 主要生态环境类型的生态修复 |
5.2.1 水资源 |
5.2.2 土地塌陷 |
5.2.3 黄土滑坡 |
5.3 兴旺煤矿的生态景观营造 |
5.3.1 景观总体布局 |
5.3.2 景观分区 |
5.3.3 道路系统 |
5.3.4 植物种植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生在读期间成果 |
附录二 图片来源 |
附录三 表格来源 |
(7)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猴子岩水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水电工程施工区特点和景观设计相关概念 |
2.1 水电工程施工区的特点 |
2.2 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设计相关研究 |
2.2.1 景观设计概念 |
2.2.2 景观设计分类 |
2.2.3 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设计内容 |
2.2.4 水电工程施工区自然景观设计方法 |
2.2.5 水电工程施工区人文景观设计方法 |
2.2.6 水电工程施工区植被恢复的特点 |
3 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设计的对策 |
3.1 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资源分析 |
3.2 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
3.3 水电工程施工区的景观设计对策 |
3.3.1 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总体规划对策 |
3.3.2 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详细设计对策 |
4 大渡河猴子岩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
4.1 猴子岩水电工程区域现状 |
4.1.1 项目工程概况 |
4.1.2 自然景观特征 |
4.1.3 生物景观特征 |
4.1.4 人文景观特征 |
4.2 景观评价——猴子岩水电站施工区景观服务功能评价 |
4.2.1 河流自然过程受到干扰 |
4.2.2 区域生物过程和景观格局受到扰动 |
4.2.3 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及游憩过程受到一定影响 |
4.2.4 生态景观体系综述 |
4.3 景观设计构思定位 |
4.4 对地域文化景观元素的提炼 |
4.4.1 农业文化景观 |
4.4.2 民族文化景观规划 |
4.4.3 电站文化景观 |
4.5 景观建设总体设计 |
4.5.1 景观建设之“一心” |
4.5.2 景观建设之“一廊” |
4.5.3 景观建设之“两区” |
4.5.4 景观建设之“两点” |
4.5.5 景观建设之“五线” |
4.6 实施技术保障措施设计 |
4.7 景观设计效益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基于动态数据分析的北京市永定河流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
1.2.2. 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 |
1.2.3. 大数据下的风景园林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1.4.1.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 |
1.4.2. 研究的相关理论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 |
1.5.1. 文献的检索与统计 |
1.5.2.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 |
1.5.3.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1.5.4.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
1.5.5. 河流流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6.1. 研究的目标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的区域范围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质地貌 |
2.2.3. 气象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2.6. 植被条件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1. 行政区划与人口 |
2.3.2. 经济概况 |
2.4. 永定河的历史变迁 |
2.4.1. 河流水系历史变迁概述 |
2.4.2. 流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 |
2.4.3. 流域历史上的工矿建设 |
2.5. 研究区域相关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
2.5.1. 相关数据的获取 |
2.5.2. Landsat卫星数据预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分析 |
3.1.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演变趋势 |
3.1.1. 研究区域NDVI指数演变趋势 |
3.1.2. 研究区域径流量变化趋势 |
3.2. 本研究时间节点的确定 |
3.3.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动态演变分析 |
3.3.1.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被情况动态演变分析 |
3.3.2. 研究区域植被盖度动态演变分析 |
3.4.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
3.4.1. 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概述 |
3.4.2. 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指标的选择 |
3.4.3.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
3.5.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文化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
3.5.1.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文化格局的研究对象 |
3.5.2. 城市景观文化格局演变的趋势 |
3.5.3.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文化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驱动机制分析 |
4.1. 驱动力分析方法 |
4.1.1. 分析原理 |
4.1.2. 相关指标计算 |
4.2.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
4.2.1. 驱动因子的选取原则 |
4.2.2. 驱动因子的分类 |
4.2.3. 研究区域驱动因子数据的来源 |
4.2.4.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5.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评价 |
4.3.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驱动力分析 |
4.3.1. 耕地景观类型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4.3.2. 城市林地景观类型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4.3.3. 水域景观类型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4.3.4. 居民用地景观类型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园林规划建设项目对研究区域的影响 |
5.1. 城市园林规划建设是特殊的驱动因素 |
5.1.1. 针对性强、效率性高 |
5.1.2. 社会性广、影响力大 |
5.2. 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 |
5.2.1. 项目概况 |
5.2.2. 项目建设所面临的难点 |
5.2.3. 项目规划设计策略 |
5.2.4. 主要设计节点 |
5.3.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 |
5.3.1. 项目概况 |
5.3.2. 规划结构布局 |
5.3.3. 重点区域规划设计 |
5.4. 城市园林规划建设项目对研究区域的影响 |
5.4.1. 丰富研究区域的景观文化类型 |
5.4.2. 优化研究区域的景观空间结构 |
5.4.3. 提升研究区域的综合功能品质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预测 |
6.1. CA-Markov模型概述 |
6.1.1. Markov模型 |
6.1.2. CA模拟模型 |
6.1.3. CA-Markov模型 |
6.2. CA-Markov模型的构建 |
6.2.1. 定义元胞及相关概念 |
6.2.2. 定义邻域 |
6.2.3. 制定转换规则 |
6.2.4. 设定预测时间 |
6.3.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类型转移矩阵 |
6.4.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预测的精度评价 |
6.5. 研究区域2025年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结构模拟结果分析 |
6.5.1. 面积占比方面分析 |
6.5.2. 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建议 |
7.1.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
7.1.1. 区域生态资源浪费严重 |
7.1.2. 绿色网络格局有待加强 |
7.1.3. 居民用地扩张呈无序化 |
7.1.4. 水域功能发展瓶颈明显 |
7.2.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优化目的 |
7.2.1. 研究区域的生态平衡 |
7.2.2.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健康 |
7.2.3.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7.3.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原则 |
7.3.1. 多样性原则 |
7.3.2. 地域性原则 |
7.3.3. 可持续性原则 |
7.4. 研究区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优化策略 |
7.4.1. 在政策上加快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划定 |
7.4.2. 在经济上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
7.4.3. 在本质上增强城市地域文化内涵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展望 |
8.3.1.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8.3.2.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黄土丘陵区植被景观格局与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空间分布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1.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景观格局影响研究 |
1.1.4 景观结构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1.1.5 地表甲虫多样性研究进展 |
1.1.6 鞘翅目昆虫的生境选择研究 |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独创及新颖之处 |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重点解决的问题 |
1.3.3 独创和新颖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述 |
2.1.1 地貌特征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条件 |
2.1.4 植被组成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1.6 区域水土保持概况 |
2.2 数据收集 |
2.2.1 影像数据收集 |
2.2.2 样地数据收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2 景观格局分析 |
2.3.3 地表甲虫群落特征分析方法 |
2.3.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3 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彭阳县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 |
3.2.2 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3.2.3 土地利用及植被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生态恢复生境中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
4.1 研究地点和方法 |
4.1.1 研究地点 |
4.1.2 取样方法和标本鉴定 |
4.1.3 数据分析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地表甲虫组成及数量 |
4.2.2 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分析 |
4.2.3 地表甲虫群落相似性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生境因子对生态恢复过程中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5.1 研究地点和方法 |
5.1.1 研究地点 |
5.1.2 取样方法和标本鉴定 |
5.1.3 数据分析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地表甲虫组成及多样性 |
5.2.2 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与生境因子的关系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植被群落中步甲科昆虫对微生境的选择 |
6.1 研究地点和方法 |
6.1.1 研究地点 |
6.1.2 取样方法和标本鉴定 |
6.1.3 数据分析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步甲多样性分析 |
6.2.2 不同植被群落中步甲优势种的发生概率 |
6.2.3 不同植被群落对物种发生概率的影响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与景观格局分析 |
7.1.2 不同生态恢复模型中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研究 |
7.1.3 生境因子对生态恢复过程中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7.1.4 不同植被群落中步甲科昆虫对微生境的选择 |
7.2 讨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Ⅰ |
附表Ⅱ |
附表Ⅲ |
(10)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
1.3.2. 地形重塑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矿区废弃地 |
2.1.2. 地形重塑 |
2.1.3. 流域和集水区 |
2.2.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理论体系框架 |
2.3.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内涵 |
2.3.1. 近自然与近自然治理概念 |
2.3.2. 矿区近自然治理的内涵 |
2.3.3.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内涵 |
2.3.4. 近自然相关的理论 |
2.4.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理论基础 |
2.4.1. 生态思维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流域地貌与河流地貌理论 |
2.4.3. 水土保持原理 |
2.4.4. 恢复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 |
2.5. 小结 |
3.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技术体系构建 |
3.1. 近自然地形重塑技术体系构成 |
3.2. 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指导思想 |
3.2.2. 近自然地形重塑指标选取原则 |
3.2.3. 近自然地形重塑综合指标体系 |
3.2.4. 近自然地形重塑的关键指标筛选 |
3.3. 水文网分析技术Arc Hydro |
3.3.1. 数字流域特征算法概述 |
3.3.2. 水文地理数据模型Arc Hydro |
3.4. 地形重塑技术GeoFluv |
3.4.1. GeoFluv模型机理及应用 |
3.4.2. GeoFluv模型主要参数 |
3.4.3. GeoFluv模型中河道形态特征 |
3.5. 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的评价方法 |
3.5.1.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相似性评价方法 |
3.5.2. 流域地貌系统信息熵评价方法 |
3.5.3. 流域特征回归分析方法 |
3.5.4. 流域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评价方法 |
3.6. 小结 |
4. 近自然地形重塑在典型废弃采石场应用 |
4.1. 废弃采石场概况 |
4.1.1. 采石场所处区域的环境条件 |
4.1.2. 废弃采石场的自然环境现状特点 |
4.2. 废弃采石场近自然地形重塑的思路 |
4.3. 废弃采石场DEM及水文网精度确定 |
4.3.1. 废弃采石场数据来源及数字高程模型建立 |
4.3.2. 废弃采石场DEM精度确定 |
4.3.3. 废弃采石场数字水文网精度确定 |
4.4. 废弃采石场邻近未扰动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分析 |
4.4.1. 邻近未扰动流域界定及选取原则 |
4.4.2. 邻近未扰动流域的选取 |
4.4.3. 邻近未扰动流域及沟道分级 |
4.4.4. 邻近未扰动子流域形态特征评价 |
4.5. 废弃采石场地形复杂度多因子综合分析 |
4.5.1. 地形复杂度的外延与内涵 |
4.5.2. 地形复杂度多因子综合评价流程 |
4.5.3. 地形复杂度评价指标 |
4.5.4. 分析窗口与地形复杂度 |
4.5.5. 最佳分析窗口确定 |
4.5.6. 地形复杂度评价 |
4.6. 废弃采石场流域及沟道的重新规划 |
4.6.1. 废弃采石场沟道的分级 |
4.6.2. 废弃采石场流域分级及出水口位置 |
4.6.3. 废弃采石场流域及沟道的规划原则 |
4.6.4. 研究区废弃采石场规划 |
4.7. 废弃采石场近自然地形的重塑 |
4.7.1. 废弃采石场的GeoFluv模型的主要参数 |
4.7.2. 废弃采石场重塑地形模型建立 |
4.7.3. 重塑地形的优化方案确定 |
4.7.4. 废弃采石场重塑地形的土地利用方法 |
4.8. 小结 |
5. 典型废弃采石场近自然地形重塑的评价 |
5.1. 近自然地形重塑的评价流程 |
5.2. 重塑后地形的流域特征分析 |
5.2.1. 重塑地形的水文网分析 |
5.2.2. 重塑地形的流域形态特征分析 |
5.3. 重塑的与未扰动的地形流域特征比较 |
5.4. 重塑的与未扰动的地形流域特征回归分析 |
5.5. 重塑的与未扰动的流域系统信息熵评价 |
5.6. 重塑前后地形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分析 |
5.7. 重塑后地形的相似度综合评价 |
5.8.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彩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特征及其生态恢复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方农牧交错带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格局优化研究[J]. 杜华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 [2]基于格局-过程生态适应性循环三维框架的自然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以黄土高原为例[J]. 景培清,张东海,艾泽民,郭斌. 生态学报, 2021(17)
- [3]“5.12”极重灾区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加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D]. 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基于“双修”理念的子洲县三川口镇公共空间优化研究[D]. 雷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在产煤矿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 ——以子长市兴旺煤矿为例[D]. 靖玉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水电工程施工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猴子岩水电站为例[D]. 卢自恒.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8]基于动态数据分析的北京市永定河流域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演变研究[D]. 胡承江.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9]黄土丘陵区植被景观格局与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空间分布的变化研究[D]. 杭佳. 宁夏大学, 2014(02)
- [10]露天开采矿区废弃地近自然地形重塑研究[D]. 杨翠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