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拔下颌磨牙术后搔刮引起下齿槽神经损伤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宁[1](2018)在《CBCT在复杂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风险评估及术前方案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在术前评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下牙槽神经暴露及损伤风险中的应用价值,进而指导临床手术方案和手术路径选择;对比曲面断层片(Panoramic radiography,PR)和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前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优势。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口腔颌面外科门诊要求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经PR检查见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牙根与下颌神经管(The mandibular canal,MC)存在重叠影像者100例(共178颗患牙),经知情同意后纳入此次研究,进一步行CBCT检查。术前统计PR中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在Winter分类中的比例情况,经CBCT图像分析后对各分类下阻生齿同MC接触情况进行统计;按照CBCT影像中MC和牙根的冠状面四分类方法记录CBCT影像中牙根与MC不同位置情况下的MC接触及术中暴露情况;术前根据CBCT与PR分别设计拔除方案,对依据两种影像作出的手术方案进行比较,同时评估两种影像中下牙槽神经损伤风险。根据CBCT设计的拔牙方案确定拔牙步骤并完整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术中检查MC暴露情况,对比PR和CBCT的术中MC暴露率。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78颗阻生齿在PR上显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牙根与MC存在重叠影像,经CBCT进一步验证后有113颗存在与MC实际接触,接触率为63.48%,其中MC位于牙根之间时,CBCT影像均显示两者接触;位于牙根颊侧者接触率47.30%;位于牙根舌侧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中87.5%显示接触,MC位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根尖下方时实际接触率72.82%。在术前根据两种影像作出的拔牙方案设计对比中,在术前判断是否需要去骨、分冠、分根判断牙根数目以及决定牙脱位方向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下牙槽神经损伤风险在经过CBCT检查后明显降低,两者之间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1)。术中共探查有29颗存在MC暴露情况,根据PR显示暴露率为16.29%,而经CBCT检查后显示的牙根与MC存在实际接触时其暴露率为2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与牙根在不同位置情况下的下牙槽神经暴露率为:牙根之间(50%)>牙根舌侧(42.86%)>根尖下方(26.87%)>牙根颊侧(17.14%)。研究中出现1例术后暂时性下唇感觉异常,嘱患者口服甲钴胺进行营养神经治疗,术后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与PR相比,CBCT能精确定位MC在颌骨内的位置,并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自身精细特征以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有较好显示,有利于暴露拔牙阻力薄弱区,可指导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的设计;利用CB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术中下牙槽神经的暴露风险,对术前评估下牙槽神经损伤相较于PR更具指导意义,可以作为评估复杂下颌阻生齿拔除风险的必要检查。
王玉凤,薛昌敖,刘炜,罗宁,张建华[2](2014)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中预防下唇麻木和舌麻木的方法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导致下唇和舌麻木的有关因素。方法:按照三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组。第一种分组:以不同年龄段分成两组。第二种分组:以下颌第三磨牙根尖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分成三组。第三种分组:以不同拔牙方法分为三组。结果:1.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引起下唇麻木和舌麻木与年龄无明显关系。2.460例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出现下唇麻木31例(占6.74%),其中第二组和第三组占26例(占5.65%),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与第三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舌神经损伤17例(占3.70%),其中第二组和第三组占14例(占3.04%),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与第三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口腔全景片显示的66例下颌第三磨牙根尖与下颌神经管重叠中,CBCT显示根尖多位于下颌神经管舌侧,而跨于下颌神经管最少见。4.拔牙方法越复杂,引起下唇和舌麻木的几率就越大。结论:本组病例的方法评估对拟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安全指导拔牙以降低下唇和舌麻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郑永红,王永功[3](2011)在《高速涡轮机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152例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高速涡轮机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郑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52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共196颗牙),采用高速涡轮机拔除法,于拔除术后3 d和7 d对其疼痛、张口度以及是否发生干槽症进行回访,并评价效果。结果 196颗智齿均顺利拔除,术后轻度疼痛43例(21.9%),局部肿胀16例(8.16%),张口受限(均为轻度张口受限)9例(4.59%),无关节区疼痛和干槽症发生。结论应用高速涡轮机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李瑞刚,李凤元,王久平[4](2001)在《种植机助拔下颌智齿与传统拔除方法比较》文中提出 下颌阻生智齿,尤其是低位近中或水平阻生智齿,由于牙冠远中由牙龈牙槽骨覆盖,近中有下颌第二磨牙阻挡,故拔除较困难,术中患者痛苦很大,术后并发症明显。近1年来,我科采用种植机去骨方法拔除阻生智齿128例,手术简捷,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效果满意。
杨金洪,杨琴[5](2000)在《拔下颌磨牙术后搔刮引起下齿槽神经损伤1例报告》文中提出
二、拔下颌磨牙术后搔刮引起下齿槽神经损伤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拔下颌磨牙术后搔刮引起下齿槽神经损伤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CBCT在复杂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风险评估及术前方案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2. 方法 |
2.1 PR相关设备 |
2.2 锥形束CT相关设备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阻生齿分类及各分类MC接触情况 |
2. MC位置及与牙根接触情况 |
3. 下牙槽神经损伤风险比较 |
4. 拔牙方案对比 |
5. 术中MC暴露情况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下颌第三磨牙拔除中预防下唇麻木和舌麻木的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拔牙方法 |
1.3 麻醉方法 |
1.4 评估方法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下牙槽神和舌神经损伤与年龄的关系 |
2.2 下牙槽神经损伤与下颌第三磨牙根尖和下颌神经管的关系 |
2.3 舌神经损伤与下颌第三磨牙根尖和下颌神经管的关系 |
2.4 CBCT检查显示下颌第三磨牙根尖与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关系 |
2.5 不同拔牙方法与神经损伤的关系 |
3 讨论 |
(3)高速涡轮机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152例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价 |
1.3.1 张口受限程度评定参照文献[4]标准 |
1.3.2 疼痛程度诊断参照文献[5]标准 |
1.3.3 干槽症诊断参照文献[6]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拔下颌磨牙术后搔刮引起下齿槽神经损伤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CBCT在复杂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风险评估及术前方案设计中的应用[D]. 李宁. 大连医科大学, 2018(01)
- [2]下颌第三磨牙拔除中预防下唇麻木和舌麻木的方法探讨[J]. 王玉凤,薛昌敖,刘炜,罗宁,张建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28)
- [3]高速涡轮机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152例体会[J]. 郑永红,王永功. 医药论坛杂志, 2011(21)
- [4]种植机助拔下颌智齿与传统拔除方法比较[J]. 李瑞刚,李凤元,王久平. 医学研究通讯, 2001(03)
- [5]拔下颌磨牙术后搔刮引起下齿槽神经损伤1例报告[J]. 杨金洪,杨琴. 口腔医学,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