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智雄[1](2020)在《试析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措施》文中提出建筑装修过程中使用了多种不同的装修材料,虽然满足了人们在审美方面的需求,但刚装修过的房间可以检测出上百种有害有毒物质。例如,甲醛、苯等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有害物质,而这些物质普遍来源于装修材料。这类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会使室内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且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如果人们在这一环境下生存时间过长,将严重损害其身体健康。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更加关注室内装修材料污染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污染。
李娜[2](2020)在《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甲醛去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新型材料广泛用于室内装饰,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享受的同时,亦带来了副作用如废气的排放。室内装饰包括墙面装饰涂料、装饰地板、家具及其他用品的装饰等,通常会散发出来一些挥发性有机物,这些物质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其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甲醛,长久暴露在低浓度的甲醛环境中可能会致癌,并且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活性炭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吸附剂之一,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甲醛。但是市面上的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容量有限,且不能有效地处理或分解甲醛,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负离子粉能够在空气中产生负氧离子,有效促进甲醛的分解。因此,对活性炭与负离子粉的复合改性,将有可能提高对空气中甲醛的吸附去除效果。本文制备了三种负离子粉改性的活性炭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SEM、TGA等方法对所得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的表征,研究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吸附次数等因素对甲醛吸附去除性能的影响。具体涉及如下方面:(1)聚丙烯酸/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吸附去除研究采用活性炭和负离子粉作为基本原料,通过与丙烯酸接枝聚合和戊二醛交联制备了聚丙烯酸/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PAA/NG/AC)。FTIR分析表明,实验得到了目标产物。SEM分析可知,PAA/NG/AC具有层状结构,在片层上负载有大小不一的颗粒。吸附研究结果表明,产物对甲醛具有高效的吸附去除性能,吸附剂最佳用量为2.0 g,吸附饱和时间约10 h,最大的去除率高达96.0%。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模型。经过五次吸附-脱附循环后对甲醛的去除率仍达82.0%以上,产物的再生性能较好,产物释放的负氧离子含量仍保持几乎不变。(2)改性二氧化钛/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吸附去除研究采用活性炭和负离子粉为基本原料,使用溶液凝胶法制备负载二氧化钛的活性炭,与负离子粉混合均匀后,经丙烯酸改性和戊二醛交联,最后制备出改性二氧化钛/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Ti O2/NG/AC)。FTIR分析表明,实验得到了目标产物。SEM分析可知,产物表面负载大小不同的颗粒,表明戊二醛成功交联了改性活性炭和负离子粉。吸附研究结果表明,产物对甲醛具有高效的吸附去除性能。吸附剂最佳用量为2.0 g,吸附平衡时间约10 h,去除率最高可达98.0%。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模型。经过五次吸附-脱附循环实验结果表明,产物脱附再生性能较好,对甲醛的去除率仍达82.0%以上,产物释放的负氧离子浓度仍保持几乎不变。(3)多胺化壳聚糖/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吸附去除研究采用活性炭、负离子粉、壳聚糖为基本原料,使用浸渍法制备负载二氧化锰的改性活性炭,采用四乙烯五胺改性壳聚糖,戊二醛为交联剂,成功地制备多胺化壳聚糖/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CS/NG/AC)。FTIR分析表明,实验得到了目标产物。SEM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表面连接了大小不一的颗粒。吸附研究结果表明,产物对甲醛具有高效的吸附去除性能,吸附剂最佳用量是0.5 g,吸附平衡时间约10 h,吸附去除率高达98.3%。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模型。经过五次吸附-脱附循环后对甲醛的去除率仍达83.2%以上,产物的脱附再生性能较好,产物释放的负氧离子含量无明显变化。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经过改性的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对室内甲醛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性能,良好的再生循环能力和持续吸附能力,能够持续地释放出负氧离子。因此,上述吸附剂有望用于处理室内甲醛或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吴浩岚[3](2020)在《沈阳市改装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收集沈阳市2017年734处改装室内场所的5种主要气态污染物氡、甲醛、苯、氨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浓度数据,了解沈阳市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分析不同室外条件、楼层高度、装修材料、壁柜安装和家具使用对5种气态污染物水平的影响,为制定沈阳市室内气态污染物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对检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按照地理位置、距主干道距离、楼层高度、墙面材料、地面材料、顶棚材料、使用家具情况和安装壁柜情况进行分类汇总;2.采用SPSS25.0对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用Excel绘制图表。结果:1.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共收集了沈阳市2017年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的25个建筑,共734间室内场所的气态污染物浓度数据,其中住宅581间,办公场所153间。所有场所各污染物浓度检出率为100%、超标率为0%。2.不同功能类型室内场所的污染物浓度水平不同:办公场所氡和TVOC浓度水平高于住宅而甲醛浓度水平低于住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住宅室内污染物水平分析:距主干道距离、层高和使用大白可明显影响住宅氡浓度水平(β=-0.109;β=0.622;β=-0.182,p<0.05);使用顶棚材料、使用地面材料、使用大白和摆放家具对住宅甲醛浓度水平影响显着(β=-0.072;β=-0.088;β=0.361;β=0.496,p<0.05);使用大白、瓷砖和摆放家具是住宅苯浓度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β=0.189;β=0.191;β=0.595,p<0.05);距主干道距离1km内、层高和摆放家具可显着影响住宅氨浓度水平(β=0.168;β=-0.224;β=0.718,p<0.05);距主干道距离和摆放家具可明显影响住宅TVOC浓度水平(β=0.432;β=0.647,p<0.05)。4.对办公场所室内污染物水平分析:高层、使用大白、地板、地胶和理石对办公场所氡浓度水平影响显着(β=-0.820;β=-0.412;β=-0.472;β=-0.190;β=0.312,p<0.05);使用顶棚材料、地板、地砖、地胶、壁纸、安装壁柜和家具可明显影响办公场所甲醛浓度水平(β=-0.363;β=0.451;β=0.391;β=0.180;β=0.493;β=0.425;β=0.226,p<0.05);距主干道距离、使用铝塑板、安装壁柜、使用地板、壁纸、地毯和摆放家具可显着影响办公场所苯浓度水平(β=0.050;β=0.479;β=0.589;β=0.509;β=0.650;β=0.474;β=0.432,p<0.05);距主干道距离、层高、壁柜和家具可明显影响办公场所氨浓度水平(β=0.167;β=0.172;β=0.175;β=0.445,p<0.05);距主干道距离、摆放家具和地毯可明显影响办公场所TVOC浓度水平(β=0.132;β=0.358;β=0.714,p<0.05)。结论:1.2017年沈阳市改装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呈正常水平。2.两类室内场所相比,办公场所的氡和TVOC浓度水平较高、住宅的甲醛浓度水平较高。3.住宅氡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层高,甲醛、苯、氨和TVOC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家具;办公场所氡、氨和TVOC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层高、家具和地毯,甲醛和苯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使用壁纸。
胡星梦[4](2019)在《TiO2-AC/树脂/沸石催化净化室内甲醛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各种装修、装饰材料以及一些日用品缓慢释放出甲醛气体使得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甲醛,分子式HCHO,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接触低浓度的甲醛会引起人头晕、头疼、恶心等;接触高浓度甲醛或长期接触甲醛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神经系统受到侵害、增加患癌可能性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室内甲醛净化刻不容缓,也是长期以来研究的热点及重点。目前的甲醛去除技术中,TiO2光催化技术以其高效、简便易操作而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TiO2在光催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团聚现象,降低TiO2与污染物接触面积,影响其降解能力。为了提高TiO2光催化能力,通过复合、负载的方式对其进行改进,增加其光催化活性。本文自行搭建光催化净化甲醛实验平台,选用活性炭、阳离子树脂、自制沸石三种材料与TiO2复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活性炭/TiO2、沸石/TiO2,离子交换法制得阳离子树脂/TiO2。以甲醛降解效率为指标,考察在不同温度、相对湿度、紫外光辐射照度下对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影响并对三种复合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分析,确认最优复合催化剂。结果表明:在系统温度18℃,空气相对湿度30%,风速1.7m3/min的实验工况下,活性炭/TiO2、树脂/TiO2、沸石/TiO2分别与活性炭、树脂、沸石相比较,甲醛去除率有明显增加,其中,活性炭/TiO2的甲醛去除率较活性炭提高37.9%,树脂/TiO2的甲醛去除率较树脂提高6.3%,沸石/TiO2的甲醛去除率较沸石提高2.0%。在控制相对湿度为30%,紫外光辐射照度为18.5μW/cm2时,改变实验温度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炭/TiO2、树脂/TiO2、沸石/TiO2对甲醛的去除率逐渐增大,在温度为35℃时甲醛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48.5%,68.3%,79.2%。在控制温度为18℃,紫外光辐射照度为18.5μW/cm2时,改变实验相对湿度发现,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甲醛去除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活性炭/TiO2、树脂/TiO2在相对湿度为60%时甲醛去除率最大,分别为72.5%和86.6%。在控制温度为18℃,相对湿度为30%时,改变紫外光辐射照度发现,随着紫外光辐射照的的增大,甲醛去除率逐渐增大,在紫外光辐射照度为18.5μW/cm2时,最大甲醛去除率分别为84.9%,68.3%,76.2%。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光催化材料去除甲醛的良好性能并为光催化净化甲醛提供了最佳反应条件,为TiO2降解甲醛的发展提供参考。
肖儒[5](2019)在《原位热再生的气态污染物净化片及其净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二十年来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新建建筑面积不断增加。大量装修材料应用于室内装饰装修,导致我国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国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净化刻不容缓。净化-热再生法通过定期对净化材料进行再生,可将材料性能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适用于室内低浓度污染物的净化,是目前有前景的一种室内净化方式。然而现有的热再生方式存在的问题为:再生速度慢、再生时间长、能耗较大。针对以上热再生法的不足,本文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为:(1)兼顾净化材料净化性能与再生能耗,提出了新的参数:单位有效洁净空气量能耗(W*),对净化材料在净化-热再生过程中的性能进行评估。基于该参数及配套的计算方法,从市场上常用材料中筛选出了一种较为合适的吸附-热再生式材料。此外,针对污染物甲醛,对基于过渡族金属的“复合存储/催化”材料的净化-热再生过程规律进行探究。(2)提出了一种热再生核心部件:原位定向热再生的气态污染物净化片。该净化片通过机械设计和传质过程优化,克服了净化材料内部传质阻力较大的缺陷,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净化及再生过程,并有效降低了风阻。(3)使用如(1)中所述的吸附材料和复合存储/催化材料,将其分别制备为净化片并对其制作方法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迎面风速为0.8m/s的条件下,吸附-热再生式净化片层对于甲醛及二甲苯的一次通过效率分别达到49.9%、71.9%;存储催化片层对于甲醛的一次通过效率为87%。两种净化片的热再生率均大于98%。(4)提出了一种描述该热再生式气态污染物净化片层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在给定净化模块参数的情况下对净化模块性能进行预测,从而为优化净化模块设计、优化净化-再生流程等提供了有效工具。此外,基于片层模型及颗粒式堆积床模型,将两种形式的净化模块的再生效果进行比较;净化片层及传统的颗粒基堆积床针对甲醛的单位无量纲有效洁净空气量W*分别为8.07 k J/m3及129.68 k J/m3,针对二甲苯的W*分别为9.37 k J/m3及70.87 k J/m3。净化片层相比于颗粒式堆积床,对于甲醛及二甲苯的W*分别降低了94%、87%。上述工作为室内低浓度挥发性污染物的长期高效净化提供了方法和设计工具。
徐刚[6](2018)在《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与绿色度动态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导致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等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以绿色建筑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新热潮。建筑装饰工程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绿色建筑理念的引导下,建筑装饰绿色化逐渐成为装饰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但在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中,由于其涉及信息量大,环境质量影响广、建筑性能难以直接表现,并且缺乏有效的绿色设计规范与标准引导等现状问题,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设计思路与评价方法,反馈建筑装饰的环境质量与效益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建筑装饰行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不足,结合国内外绿色设计与评价方法,针对建筑装饰进行信息化系统设计方法、绿色度评估与预测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工程设计信息化水平低、建筑装饰阶段性能表现弱、相关评价体系研究不足等问题,通过采用理论分析、调查问卷、模型构建以及定量计算等方法,提出了建筑装饰信息化系统设计方法和基于建筑装饰设计信息化的绿色度动态评估与预测的思路与方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建筑装饰工程项目寿命周期过程,从项目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环境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梳理了建筑装饰对建筑环境影响需要考虑的因素;通过现有的国内外绿色建筑环境评价、室内指标和健康建筑标准对比,从能耗与能源资料、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场地与空间利用等方面构建了建筑装饰评价体系的框架构成,为建筑装饰绿色度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2)针对项目工程系统分析过程,通过串行过程设计模式、整合协同设计模式对比,首次提出了建筑装饰的信息化性能设计与决策思路;基于信息化性能设计与决策的特点与需求,分析了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的内容、工作流程与步骤,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建筑信息化模型(BIM)和环境性能分析为支撑的装饰信息化设计手段和方法。(3)研究首次针对装饰设计信息数据,从空间、部位、构件、材料、产品等方面进行分类,明确了其数据信息的关联逻辑;基于设计信息数据构架关系,从设计信息(构件、材料、几何、属性以及设备等)和性能环境方面对数据信息表达方式进行描述,并结合信息模型数据结构与采集方法分析,提出了装饰模型信息数据的分类与存储方法。(4)针对装饰设计模型数据信息管理和评价与决策系统需求,首次梳理了设计信息数据与评价系统关系;在XML数据分析、IFC标准与JSON数据交换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量化与数学计算关系,实现了将设计数据信息与评价数据信息两种半结构化数据进行属性中格式的统一交互和存储;通过信息数据流转模式系统设计与功能设计,并对设计数据缺失和变化进行有效制约,实现了设计信息与评价系统的时时有效互通。(5)基于国内外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对比、筛选,确定了装饰的绿色度评价模型,从环境质量(Q)和建筑负荷(L)方面建立了装饰绿色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调查问卷、层次分析等基础上,确定了绿色度评价的指标划分、体系权重与计算方法,提出了绿色度不同分级指标的计算结构,同时提出了绿色度的分级思路。(6)针对建筑绿色度评价体系内容,结合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了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建筑装饰绿色度优化流程,并结合贝叶斯网络的逆概计算,提出了建筑装饰绿色度评价指标的动态预测方法与演变趋势;同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基于建筑装饰系统设计的绿色度评价与预测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建筑装饰设计、环境、材料、工艺与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建筑信息化与性能分析需求,提出了建筑装饰信息化性能设计的流程,构建了基于数据信息的设计数据与绿色度评价信息的转换手段和方法;基于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与调研,构建了建筑装饰的绿色度评价体系、指标与计算结构,同时结合贝叶斯网络模型提出了绿色度的动态预测方法,为建筑装饰绿色设计与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针对装饰系统设计与绿色度动态评价与预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解决建筑装饰的绿色设计与评价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具有理论创新和工程指导意义。
朱雷[7](2016)在《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文中认为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程度决定了人们生活居住的舒适程度,完善装修材料对不良室内环境影响的相关对策,采用跟踪监测的方法对解决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程度至关重要。本研究从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现状着手分析,根据我国室内环境净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得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杜敏洁[8](2016)在《室内典型空气污染物现状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空气品质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在室内能够检测出300多种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随着人类的呼吸进入体内并长期积累,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室内空气污染会引起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因此,开展室内空气质量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对我国室内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碳(CO2)、臭氧(O3)、放射性污染物氡的来源、现状、特征、危害性、影响因素(气象因素、交通、人类活动等)等进行研究;然后利用北京市室外PM2.5浓度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室内PM2.5监测数据,针对气象因素、交通、人类活动对室内PM2.5浓度的影响展开研究;最后,对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提出了目前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污染防控建议。研究结果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1)室内PM2.5(1)室内PM2.5浓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室外空气质量、气象因素、交通和人类行为;(2)室外空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最大,机动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出的气体污染物会随着门窗等缝隙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3)气象因素与室内PM2.5浓度相关性大小依次为:日均相对湿度、日照强度、日均气压、日均风速、日均温度;(4)人类行为对室内空气污染影响显着,如烹饪、吸烟、打扫等;(5)开窗通风虽然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最方便、快捷的方式,但首先要考虑室外空气质量。当室外污染物浓度达到200μg/m3时,开窗通风会增大室内PM2.5浓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的中的过滤装置能明显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2)室内二氧化碳、臭氧、氡(1)室内CO2超标主要是通风不足、人员密度过高。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这两种方式,能快速缓解室内CO2浓度过高问题;(2)臭氧浓度超标会使人体产生各种疾病,并影响室外空气质量。目前我国室内臭氧污染来源主要是室外臭氧以及室内电气设备和臭氧发生器的使用。而影响室内O3浓度的因素主要有室外O3浓度、室内外的空气交换速率、室内O3本身的衰减作用;(3)由于我国房地产行业近年来急剧扩张,我国室内氡污染日趋严重。降低室内的氡浓度需从源头出发,选择氡浓度较低的地基以及建筑材料,并且加强通风,减少室内燃气燃烧来保证室内氡污染对人体的伤害降到最低。
冯琦[9](2014)在《降低欧洲赤松中密度纤维板醛类有害物质释放的研究》文中指出室内环境质量问题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人造板作为室内装修装饰的主要材料,其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已经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但人们对板材释放的VOC各组分的来源尚不十分清楚。因此,研究人造板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原理和控制机制,从源头上控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是改善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人造板醛类释放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欧洲赤松MDF醛类有害物质释放的控制方法。首先,研究了快速测试方法的重要影响因素(释放舱温度、载气流速及采样起始时间)对醛类及其他VOC的影响及不同容积环境释放舱的相关性,并确定了适合欧洲赤松MDF醛类和其他VOC测试的快速测试法相关参数。随后,运用快速测试法,从物理吸附和化学处理两种方法中筛选出较为有效的板材醛类控制途径,并通过环境释放舱法对实验效果进行验证。接着,研究影响MDF醛类释放的重要影响因子(施胶量、板坯含水率、抗氧化剂添加量及协同作用)以确定各参数范围。最后,基于响应面法优化控制欧洲赤松MDF醛类释放的热压工艺参数,并研究上述工艺参数对非醛类VOC、甲醛和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获得抗氧剂协同作用控制欧洲赤松MDF醛类释放的优化工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理论上分析了醛类释放来源并在深入了解欧洲赤松MDF醛类释放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欧洲赤松MDF醛类释放的多孔吸附材料法(物理方法)和抗氧化剂(化学方法)两种控制途径。中密度纤维板醛类释放源为不饱和脂肪酸,醛类的释放源于不饱和脂肪酸自氧化的分解产物。明确了脂肪酸自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化合反应及影响氧化反应的环境温度、金属离子等主要因素,为降低欧洲赤松MDF醛类的控制提供了依据。(2)欧洲赤松MDF中醛类的总体释放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而VOC的释放趋势是随着测试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步下降趋势。欧洲赤松MDF释放VOC的主要组成成分分为四大类:醛类、酸类、萜烯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在相同单位面积换气量的条件下,15L和23L环境释放舱检测板材VOC释放速率衰减趋势相同,检测数据相关性好。快速测试法使用的微池环境释放舱的采样起始时间、释放舱的温度、载气流速对欧洲赤松板材醛类和VOC释放量均影响显着。醛类和VOC释放量随释放舱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载气流速及采样起始时间的增加而减少。(3)物理吸附中偶联剂改性沸石分子筛的作用效果最好,其次为改性的氧化铝,接着为沸石分子筛,氧化铝控制效果最一般,而硅烷偶联剂对欧洲赤松板材醛类及其他VOC释放的抑制效果不明显。(4)化学处理方法中,高锰酸钾与氧化铝混合配对VOC的控制效果优于高锰酸钾单独作用效果,但二者对醛类都不具有控制作用。三种自由基引发剂对欧洲赤松中密度纤维板中醛类的控制效果与引发剂的活化能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只有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DHBP)对欧洲赤松MDF的醛类释放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检测几种添加抗氧化剂板欧洲赤松纤维板中醛类的释放结果表明,所用的抗氧化剂(TBHQ、DLTP、BHT、BHA、CA、EDTA)对欧洲赤松醛类的释放具有控制作用,同时对板材其他VOC的释放同样具有有利影响。(5)通过23L环境释放舱验证了抗氧化剂TBHQ、DLTP、BHT、BHA、EDTA对欧洲赤松中密度纤维中醛类和非醛类VOC控制作用。其中TBHQ和DLTP的控制效果最为显着。由于抗氧化剂的作用原理不同,EDTA在本次实验中对醛类的控制效果略逊于其余几种抗氧剂。试验证明用于食物和动物饲料中的抗氧化剂可以作为添加剂用于对欧洲赤松中密度纤维板醛类的释放进行控制。(6)欧洲赤松中密度纤维板醛类的释放随着施胶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施胶量对欧洲赤松纤维板的影响是有一定范围的。4%施胶量醛类的释放量与6%释放量接近,而施胶量10%与施胶量12%板材释放的醛类浓度接近。从而推断本次试验用欧洲赤松纤维的施胶量对醛类释放具有明显影响的范围大致为6%~10%。(7)欧洲赤松中密度纤维板醛类的释放随着板坯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醛类的释放量在VOC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含水率对板材中其他VOC组分无明显影响。酸类的释放随板坯含水率的增加有增加趋势,但是增加量与萜烯释放量的减小相叠加后,VOC总趋势仍然受到醛类的影响,表现出和醛类受板坯含水率影响相似的规律。(8)欧洲赤松中密度纤维板醛类的释放随着DLTP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DLTP对其他非醛类物质的释放有不利影响,其中十二醇的贡献最大。综合考虑DLTP对醛类和非醛类释放的影响,确认0.5%的添加量是最为适合MDF醛类释放控制的添加量。(9)欧洲赤松中密度纤维板醛类的释放随着TBHQ添加量的增加而没有显示出增加或下降的趋势。同时考察TBHQ对非醛类VOC释放的影响,发现TBHQ对非醛类VOC的释放并没有不利影响。在测试结束时,添加0.3%与添加1.5%的TBHQ醛类释放量相同,表明0.3%添加量是较为适合MDF醛类释放控制的添加量。(10)DLTP与EDTA协同作用效果由于DLTP或EDTA单独作用时控制效果。说明DLTP与EDTA对欧洲赤松MDF的醛类控制中发生了协同作用。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协同作用的对板材非醛类组分的释放的不利影响不明显。TBHQ与EDTA协同作用效果并没有在本次试验中表现出来。TBHQ的添加量为0.5%在控制板材醛类释放的抗氧化反应中已经过剩,此时EDTA对醛类释放的控制作用尚未表现出来,因此TBHQ与EDTA的协同作用效果不如DLTP与EDTA的作用效果。(11)DLTP与EDTA优化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为1 83℃,热压时间为10.21s/mm,抗氧化剂添加量为0.3%(占纤维绝干重量),DLTP与EDTA的配比为0.2。
相广东[10](2013)在《甲醛对室内环境品质的影响分析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长时间处于室内环境中,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随之增多,其中,以甲醛污染最为严重。本文以降低室内甲醛浓度为目的,研究了呼和浩特市室内甲醛超标情况、室内甲醛的释放规律,分析了竹炭对减少室内甲醛浓度的作用,得出了以下结论:1.呼和浩特市室外甲醛浓度平均本底值为0.008mg/m3,对装修后不久的90户居室进行抽查,甲醛的浓度范围为0.07~0.46mg/m3,平均值为0.234mg/m3,超过国家标准2倍以上,总体超标率84.44%,浓度范围主要集中在国家限值的2~3倍内。2.居室中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延长,甲醛浓度逐渐降低,但短期内降低不明显,表明甲醛释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不同功能区甲醛超标情况,依甲醛平均浓度大小排序为:孩房>主卧>书房>次卧>客厅>厨房,以孩房超标最为严重,超标率86.57%,高于居室整体超标率84.44%。4.家具对室内甲醛浓度影响较大,室内甲醛平均浓度提高了0.05mg/m3以上。5.当只考虑温度或相对湿度对甲醛释放量的影响时,温度与甲醛释放呈正相关,存在对数关系y=0.5603Ln(x)-1.4557,相关系数R2=0.9258;相对湿度与甲醛释放亦呈正相关,存在对数关系y=0.2614Ln(x)-0.7344,相关系数R2=0.9857;温度对甲醛释放的影响大于相对湿度对甲醛释放的影响。相对湿度增加10%,甲醛释放量最大增加41.7%。6.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甲醛的释放具有协同作用,同时升高温度和相对湿度,相较于单独升高温度或者相对湿度,甲醛平衡浓度增加明显,在22℃,相对湿度60%的情况下,甲醛平衡浓度增加最明显。7.通过竹炭吸附甲醛的极差分析,确定试验的最佳条件为:竹炭使用量100g,温度25℃,竹炭粒径60目,相对湿度40%,做验证试验,在此条件下,竹炭吸附率为80.76%。8.竹炭吸附甲醛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竹炭对甲醛的吸附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竹炭的使用量,其次分别是:温度>竹炭粒径>相对湿度。9.竹炭的摆放位置,会对竹炭吸附甲醛的效果产生影响,以放置在释放源位置为最佳,但影响甚微。10.竹炭吸附甲醛,只能在短期内起到很好的作用,一般在吸附4.5d后,就应对竹炭进行更换或晾晒。
二、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试析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概述 |
1.1 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概述 |
1.2 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来源 |
2 室内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
2.1 甲醛的危害 |
2.2 可溶性铅、镉、铬、汞等重金属的危害 |
2.3 苯系物的危害 |
3 针对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 |
3.1 宣传贯彻国家标准 |
3.2 监督和检查装修材料市场 |
3.3 设计控制措施 |
3.4 施工控制措施 |
3.5 采取控制措施 |
4 结语 |
(2)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甲醛去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挥发性有机物 |
1.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现状 |
1.1.2 甲醛污染 |
1.1.3 芳香族化合物污染 |
1.1.4 其他污染 |
1.2 VOCs的治理方法 |
1.2.1 源头控制 |
1.2.2 室内加强换气通风 |
1.2.3 空气净化技术 |
1.3 活性炭 |
1.3.1 活性炭的结构性质和分类 |
1.3.2 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在吸附VOCs方面的应用 |
1.4 负离子粉 |
1.4.1 负离子粉性质 |
1.4.2 负离子粉的净化效应和健康效应 |
1.4.3 负离子粉的应用与前景 |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背景介绍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丙烯酸/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吸附去除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复合材料吸附剂的制备 |
2.1.3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
2.1.4 吸附性能测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复合材料结构和形貌表征 |
2.2.2 吸附性能研究 |
2.2.3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结果的影响 |
2.2.4 脱附结果 |
2.2.5 相对湿度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二氧化钛/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吸附去除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复合材料吸附剂的制备 |
3.1.3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
3.1.4 吸附性能测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复合材料结构形貌表征 |
3.2.2 吸附性能分析 |
3.2.3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结果的影响 |
3.2.4 脱附结果 |
3.2.5 持续吸附能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胺化壳聚糖/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吸附去除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复合材料吸附剂的制备 |
4.1.3 产物的性能表征 |
4.1.4 吸附性能测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复合材料结构和形貌表征 |
4.2.2 吸附性能研究 |
4.2.3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4.2.4 脱附再生能力 |
4.2.5 持续吸附能力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沈阳市改装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检测方法 |
2.4 研究方法 |
2.4.1 收集数据 |
2.4.2 统计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室内场所基本概况 |
3.2 住宅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1 不同室外条件下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2 不同楼层高度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3 使用不同顶棚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4 不同壁柜安装情况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5 使用不同地面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6 使用不同墙面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2.7 不同家具摆放情况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3 住宅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住宅氡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3.2 住宅甲醛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3.3 住宅苯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3.4 住宅氨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3.5 住宅TVOC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4 办公场所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1 不同室外条件下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2 不同楼层高度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3 使用不同顶棚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4 不同壁柜安装情况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5 使用不同地面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6 使用不同墙面材料时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4.7 不同家具摆放情况的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 |
3.5 办公场所室内气态污染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办公场所氡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5.2 办公场所甲醛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5.3 办公场所苯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5.4 办公场所氨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5.5 办公场所TVOC浓度水平影响因素 |
3.6 不同功能室内场所气体污染物浓度的差异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实践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TiO2-AC/树脂/沸石催化净化室内甲醛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室内甲醛的来源及危害 |
1.3 室内甲醛的治理方法 |
1.3.1 污染源控制 |
1.3.2 自然通风法 |
1.3.3 植物净化法 |
1.3.4 吸附法 |
1.3.5 臭氧氧化法 |
1.3.6 低温等离子法 |
1.4 TiO_2光催化技术 |
1.4.1 TiO_2光催化反应机理 |
1.4.2 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甲醛催化净化实验平台建设与介绍 |
2.1 甲醛催化净化实验平台建设 |
2.2 实验台运行模式 |
2.3 实验台主要设备 |
2.4 实验台主要测量仪器 |
2.4.1 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测量 |
2.4.2 甲醛浓度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3 活性炭/树脂/沸石负载TiO_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3.1 活性炭/树脂/沸石负载TiO_2的制备 |
3.1.1 活性炭负载TiO_2的制备 |
3.1.2 树脂负载TiO_2的制备 |
3.1.3 沸石负载TiO_2的制备 |
3.2 活性炭/树脂/沸石负载TiO_2的性能研究 |
3.2.1 活性炭负载TiO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3.2.2 树脂负载TiO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3.2.3 沸石负载TiO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活性炭/树脂/沸石负载TiO_2光催化性能对比研究 |
4.1 三种催化剂随时间变化对甲醛降解的性能比较 |
4.1.1 三种催化剂未负载TiO_2甲醛降解的性能比较 |
4.1.2 三种复合光催化剂无紫外光照对甲醛降解的性能比较 |
4.1.3 三种复合光催化剂有紫外光照对甲醛降解的性能比较 |
4.2 三种催化剂随室内空气参数变化对甲醛降解的性能比较 |
4.2.1 三种复合光催化剂随温度对甲醛降解的性能比较 |
4.2.2 三种复合光催化剂随相对湿度对甲醛降解的性能比较 |
4.3 三种光催化剂随紫外光辐射照度变化对甲醛降解的性能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原位热再生的气态污染物净化片及其净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我国室内VOCs污染严重 |
1.2 室内常用空气净化方式综述 |
1.3 现有再生方式综述 |
1.4 本论文的目标与任务 |
第2章 净化-热再生式材料性能评估 |
2.1 热再生式净化材料的评价标准 |
2.1.1 现有净化材料及净化装置的评价标准综述 |
2.1.2 热再生式净化材料性能评价指标的建立 |
2.1.3 吸附-热再生式净化材料的评估方法 |
2.2 吸附材料热再生性能探究 |
2.2.1 吸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
2.2.2 吸附材料性能测试结果 |
2.3 复合存储-催化式(HSC)材料净化性能探究 |
2.3.1 甲醛催化材料选择 |
2.3.2 复合存储-催化材料净化性能测试 |
2.3.3 甲醛催化材料净化及再生性能研究 |
2.3.4 甲醛催化材料再生性能探究 |
2.4 小结 |
第3章 热再生关键部件研制:原位热再生的气态污染物净化片 |
3.1 净化片层结构设计 |
3.2 净化片层制作方法及性能检验 |
3.2.1 净化片层制作方法优化 |
3.2.2 净化片层热性能及稳定性测试 |
3.3 小结 |
第4章 气态污染物净化片性能检验 |
4.1 实验台搭建 |
4.2 吸附-热再生式净化片性能测试结果 |
4.2.1 净化片层吸附-热再生性能实验测试 |
4.2.2 复合存储-催化式净化片层性能实验结果 |
4.3 整机性能测试及能耗计算 |
4.3.1 整机风阻测试 |
4.3.2 再生能耗计算 |
4.4 小结 |
第5章 气态污染物净化片实际应用优化 |
5.1 气态污染物净化片层模型搭建 |
5.1.1 气态污染物净化片层模型 |
5.1.2 气态污染物净化片层参数计算方法 |
5.2 气态污染物净化片层模型验证及参数化探究 |
5.2.1 模型极限情况验证 |
5.2.2 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实验测试结果验证 |
5.2.3 各项参数对模块性能的影响 |
5.3 净化片层与堆积床性能对比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图片索引 |
表格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与绿色度动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背景 |
1.1.2 建筑装饰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
1.2.1 绿色建筑研究 |
1.2.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建筑装饰 |
1.2.3 建筑装饰设计与评价研究 |
1.2.4 绿色建筑信息设计与管理研究 |
1.2.5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界定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绿色建筑装饰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2.1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影响 |
2.2 建筑装饰设计影响 |
2.2.1 绿色装饰设计影响 |
2.2.2 装饰环境影响 |
2.2.3 装饰材料影响 |
2.2.4 绿色设计的引导 |
2.3 绿色建筑装饰施工与工艺影响 |
2.4 绿色建筑评价影响 |
2.5 绿色建筑装饰评价体系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信息化系统分析 |
3.1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现状分析 |
3.1.1 串行过程设计模式 |
3.1.2 绿色建筑整合协同设计 |
3.1.3 信息化设计与决策 |
3.2 绿色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思路与原则 |
3.2.1 设计思路 |
3.2.2 装饰信息化设计原则 |
3.3 绿色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模型分析 |
3.3.1 设计模型特征 |
3.3.2 设计模型要求 |
3.3.3 设计模型内容 |
3.3.4 工作流程与步骤 |
3.4 绿色建筑信息数字化性能设计软件分析 |
3.4.1 建筑信息化模型(BIM) |
3.4.2 建筑环境性能模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信息数据集成与管理 |
4.1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信息数据分类与选取 |
4.1.1 设计信息数据分类与关联逻辑 |
4.1.2 BIM设计信息数据构架 |
4.2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数据信息表达 |
4.2.1 设计信息构件关系表达 |
4.2.2 建筑构件材料信息表达 |
4.2.3 建筑构件几何信息表达 |
4.2.4 建筑构件属性信息表达 |
4.2.5 建筑设备与信息构件表达 |
4.3 绿色建筑性能环境影响信息表达 |
4.4 绿色建筑装饰设计信息采集与存储 |
4.4.1 信息模型数据结构分析 |
4.4.2 设计模型信息数据采集方法 |
4.4.3 模型信息数据分类与存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信息与评价系统的信息转换分析 |
5.1 模型数据信息管理与评价体系的对接 |
5.2 设计数据、性能分析数据的中间层数据现状分析 |
5.2.1 XML分析 |
5.2.2 IFC标准 |
5.2.3 JSON数据交换 |
5.3 双向数据流转基础数据分析 |
5.3.1 建筑BIM设计数据结构分析 |
5.3.2 建筑性能评价数据结构分析 |
5.4 双向数据转换分析 |
5.4.1 中间层数据结构设计 |
5.4.2 基于中间层数据的转换技术方案 |
5.5 信息数据转换模式设计 |
5.5.1 总体设计 |
5.5.2 功能设计 |
5.5.3 数据信息映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建筑装饰绿色度评价分析 |
6.1 绿色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6.2 绿色度评价模型与指标分析 |
6.2.1 现有评价体系对比 |
6.2.2 本研究评价模型选取 |
6.2.3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6.2.4 本研究指标体系划分 |
6.3 指标体系权重分析 |
6.3.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6.3.2 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6.4 绿色度不同指标计算与结构分析 |
6.4.1 分级指标计算结构 |
6.4.2 不同指标结构计算 |
6.5 绿色度评价分级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性能指标影响的绿色度变化趋势预测研究 |
7.1 贝叶斯网络优化流程 |
7.1.1 贝叶斯网络概念 |
7.1.2 影响因素参数化 |
7.1.3 评价指标分析流程 |
7.2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绿色度评价指标分析 |
7.3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绿色度指标概率计算 |
7.3.1 建筑环境质量Q(负荷L)的全概率计算 |
7.3.2 各级指标的逆概计算 |
7.3.3 绿色度评价的动态预测与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绿色度评价与预测应用分析 |
8.1 项目概况——孝感市市民之家 |
8.2 建筑装饰性能设计信息分析 |
8.2.1 基于绿色度评价的性能设计模型构件分析 |
8.2.2 设计模型信息管理 |
8.2.3 设计模型材料信息分析 |
8.2.4 模型设备信息分析 |
8.2.5 建筑性能设计与环境影响分析 |
8.3 项目绿色度计算评价 |
8.3.1 指标评价计算分析 |
8.3.2 绿色度评价计算分析 |
8.3.3 基于贝叶斯概率的绿色度指标计算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一 装饰信息化设计模型构件命名及材料代码 |
附录二 绿色建筑装饰评价体系权重系统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绿色建筑装饰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四 标准数据下绿色度质量(Q)与负荷(L)概率计算表 |
附录五 工程案例绿色度质量(Q)与负荷(L)概率计算表 |
(7)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概述 |
(一) 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概述 |
(二) 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来源概述 |
二、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危害、污染表现和装修误区分析 |
(一) 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物的危害 |
(二) 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的表现 |
(三) 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误区分析 |
三、控制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的相关策略 |
(一) 装修前, 做好装修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 |
(二) 装修后, 坚持室内空气的长期净化工作 |
四、结语 |
(8)室内典型空气污染物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室内空气污染研究背景 |
1.2 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
1.3 室内空气污染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室内空气污染研究意义 |
1.5 论文研究路线 |
1.6 论文提纲 |
第二章 论文研究基础及写作过程 |
2.1 课题来源 |
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2.2.1 室内PM_(2.5)部分数据收集与整理 |
2.2.2 其他室内污染物数据收集与整理 |
2.3 写作过程 |
2.3.1 室内PM_(2.5)部分 |
2.3.2 其他室内污染物的部分 |
第三章 室内PM_(2.5)污染现状 |
3.1 开展PM_(2.5)污染研究的意义 |
3.2 室内PM_(2.5)产生的来源 |
3.3 室内PM_(2.5)浓度的影响因素 |
3.3.1 室外PM_(2.5)对室内PM_(2.5)浓度的影响 |
3.3.2 人类活动场所不同引起室内PM_(2.5)浓度的不同 |
3.3.3 交通对室内PM_(2.5)浓度的影响 |
3.3.4 气象因素对室内PM_(2.5)浓度的影响 |
3.3.5 人类活动对室内PM_(2.5)浓度的影响 |
3.4 小结 |
3.5 室内细颗粒物污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3.6 室内细颗粒物污染研究建议 |
第四章 室内二氧化碳污染现状 |
4.1 开展CO_2污染研究的意义 |
4.2 室内CO_2污染现状 |
4.2.1 室内CO_2产生的来源 |
4.2.2 室内CO_2浓度的影响因素 |
4.3 小结 |
4.4 室内CO_2污染研究存在的问题 |
4.5 室内CO_2污染研究建议 |
第五章 室内臭氧污染现状 |
5.1 开展臭氧污染研究的意义 |
5.2 室内臭氧污染现状 |
5.2.1 室内臭氧产生的来源 |
5.2.2 室内臭氧浓度的影响因素 |
5.3 清除室内臭氧的常用技术 |
5.4 小结 |
5.5 室内臭氧污染研究存在的问题 |
5.6 室内臭氧污染研究的建议 |
第六章 室内氡污染现状 |
6.1 开展氡污染研究的意义 |
6.2 室内氡污染产生的来源 |
6.3 室内氡浓度的影响因素 |
6.3.1 建筑物特征对室内氡浓度影响 |
6.3.2 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对室内氡浓度影响 |
6.3.3 通风对室内氡浓度影响 |
6.3.4 季节对室内氡浓度影响 |
6.3.5 气象因素对室内氡浓度影响 |
6.4 小结 |
6.5 室内氡污染研究存在的问题 |
6.6 室内氡污染研究的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降低欧洲赤松中密度纤维板醛类有害物质释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VOC释放 |
1.2.1 VOC定义 |
1.2.2 室内空气污染 |
1.2.3 木材及MDF中VOC的释放 |
1.2.4 MDF中甲醛的释放 |
1.3 控制人造板醛类及VOC有害物质释放的研究现状 |
1.3.1 改进胶黏剂工艺控制甲醛及VOC的释放 |
1.3.2 改进人造板生产工艺控制甲醛及VOC的释放 |
1.3.3 后期处理控制人造板甲醛及VOC的释放 |
1.3.4 添加吸附剂控制甲醛及VOC的释放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课题来源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2 欧洲赤松醛类释放原理及控制方法 |
2.1 欧洲赤松醛类物质的释放源——脂肪和脂肪酸 |
2.1.1 脂肪和脂肪酸的概念 |
2.1.2 脂肪和脂肪酸的化学反应 |
2.2 脂肪酸的氧化 |
2.2.1 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 |
2.2.2 不饱和脂肪酸的自氧化 |
2.2.3 饱和脂肪酸的自氧化 |
2.2.4 脂肪酸氧化而生成的醛类化合物 |
2.2.5 脂肪酸氧化影响因子 |
2.3 醛类及VOC释放控制方法的提出 |
2.3.1 化学方法控制欧洲赤松MDF醛类及VOC的释放 |
2.3.2 物理吸附方法控制欧洲赤松MDF醛类及VOC的释放 |
2.4 小结 |
3 欧洲赤松MDF醛类释放物的检测 |
3.1 环境释放舱测试法 |
3.1.1 实验安排 |
3.1.2 15L环境释放舱检测MDF醛类释放 |
3.1.3 23L环境释放舱检测MDF醛类释放 |
3.1.4 不同容积环境释放舱相关性 |
3.2 快速测试法 |
3.2.1 实验安排 |
3.2.2 释放舱温度对MDF醛类释放的影响 |
3.2.3 载气流速对MDF醛类释放的影响 |
3.2.4 采样起始时间对MDF醛类释放的影响 |
3.3 快速测试法与环境释放舱法的应用前景 |
3.4 本章小结 |
4 降低欧洲赤松MDF醛类有害物质释放方法的研究 |
4.1 多孔吸附材料处理(物理方法) |
4.1.1 实验安排 |
4.1.2 沸石分子筛及氧化铝对MDF醛类释放的控制 |
4.1.3 硅烷偶联剂对MDF醛类释放的控制 |
4.1.4 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铝对MDF醛类释放的控制 |
4.1.5 硅烷偶联剂改性沸石分子筛对MDF醛类释放的控制 |
4.2 化学处理(化学方法) |
4.2.1 实验安排 |
4.2.2 高锰酸钾与氧化铝对MDF醛类释放的控制 |
4.2.3 自由基引发剂对MDF醛类释放的控制 |
4.2.4 抗氧化剂对MDF醛类释放的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5 抗氧化剂降低MDF醛类有害物质释放的优化工艺 |
5.1 影响欧洲赤松MDF醛类有害物质释放的重要因子 |
5.1.1 实验安排 |
5.1.2 施胶量对控制MDF醛类释放的影响 |
5.1.3 板坯含水率对控制MDF醛类释放的影响 |
5.1.4 抗氧化剂添加量对控制MDF醛类释放的影响 |
5.1.5 抗氧化剂协同作用对控制MDF醛类的影响 |
5.2 抗氧化剂协同作用降低MDF醛类释放的工艺优化 |
5.2.1 实验安排 |
5.2.2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DLTP)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作用降低醛类释放的工艺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甲醛对室内环境品质的影响分析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 |
1.2.1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
1.2.2 室内空气污染的种类 |
1.2.3 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
1.3 甲醛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
1.3.1 甲醛的危害 |
1.3.2 室内甲醛污染的来源 |
1.3.3 甲醛污染治理的研究进展 |
1.4 竹炭的制备、性质及利用现状 |
1.4.1 竹炭的制备 |
1.4.2 竹炭的物理化学性质 |
1.4.3 竹炭的研究和利用现状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室内甲醛污染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1 主要的试验仪器与药品 |
2.2 测定原理 |
2.3 试验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甲醛总体超标情况分析 |
2.4.2 不同功能区甲醛超标情况分析 |
2.4.3 家具对室内甲醛浓度的影响 |
2.4.4 温湿度对甲醛平衡浓度的影响 |
2.4.5 短时通风对居室甲醛浓度的影响 |
2.5 小结 |
3 竹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研究 |
3.1 竹炭的吸附理论 |
3.1.1 吸附理论 |
3.1.2 竹碳的吸附性质 |
3.2 竹炭的基本参数测定 |
3.2.1 主要试验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结果 |
3.3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甲醛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1 标准曲线绘制原理 |
3.3.2 试验仪器及药品 |
3.3.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3.4 绘制标准曲线 |
3.3.5 试验结果 |
3.4 影响竹炭吸附甲醛性能的因素 |
3.4.1 试验仪器及药品 |
3.4.2 试验方法 |
3.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4 温度对竹炭吸附甲醛性能的影响 |
3.4.5 相对湿度对竹炭吸附甲醛性能的影响 |
3.4.6 竹炭用量对竹炭吸附甲醛性能的影响 |
3.4.7 竹炭的粒径对竹炭吸附甲醛性能的影响 |
3.5 小结 |
4 竹炭对甲醛吸附性能的验证研究 |
4.1 试验方法 |
4.2 摆放位置对竹炭吸附甲醛效果的影响 |
4.3 竹炭吸附甲醛效果随时间的变化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试析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措施[J]. 陈智雄. 陶瓷, 2020(12)
- [2]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甲醛去除中的应用研究[D]. 李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沈阳市改装室内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吴浩岚.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4]TiO2-AC/树脂/沸石催化净化室内甲醛实验研究[D]. 胡星梦.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5]原位热再生的气态污染物净化片及其净化方法研究[D]. 肖儒. 清华大学, 2019
- [6]建筑装饰信息化设计与绿色度动态评价研究[D]. 徐刚. 武汉大学, 2018(06)
- [7]装修材料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J]. 朱雷. 科技风, 2016(21)
- [8]室内典型空气污染物现状调查[D]. 杜敏洁. 兰州大学, 2016(02)
- [9]降低欧洲赤松中密度纤维板醛类有害物质释放的研究[D]. 冯琦.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5)
- [10]甲醛对室内环境品质的影响分析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D]. 相广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