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鲍鱼酶的制备和应用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敖愿[1](2020)在《绿潮相关绿藻的细胞与分子鉴定》文中研究说明绿潮(green tides)通常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海水中某些大型海洋绿藻的过度增殖和聚集而形成的一种生态灾害。自2007年以来,绿潮均于每年的5-7月份在我国黄海海域周期性大规模爆发,严重影响到了周边养殖和旅游业,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害和经济损失。浒苔(Ulvaprolifera)是一种常见的大型海洋绿藻,隶属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石莼目(Ulvales)、石莼属(Ulva)。其已被证实为黄海绿潮优势的物种。浒苔藻体亮绿或暗绿,外形充气时呈管状,有明显的主枝和细密的多级分枝,生长在海洋沿岸中低潮区的砂砾、岩石、滩涂和石沼中。浒苔的同型世代交替及其对盐度、温度、光照和干出条件的适应性,使其成为绿潮爆发的主要物种,同时也是筏架区人工养殖条斑紫菜的主要生态位竞争者之一。本研究在江苏紫菜筏架、山东沿海海域不同的位点采集绿藻样品,结合目前所涉及到的多种常用鉴定绿藻种类的分子标记,对不同位点采集到的绿藻样品种类进行分子鉴定,并筛选出合适的分子标记组合以便于后续的物种鉴定;针对ISSR通用引物筛选开发出了一对可以快速鉴定漂浮浒苔的引物;另外,还通过流式细胞与染色体观察结合的方式对黄海绿潮浒苔进行了倍性鉴定,并对流式细胞上样体系中原生质体的制备、裂解液的选择等步骤进行了优化;最后结合放散趋光性实验对漂浮浒苔的繁殖方式进行了讨论。通过对不同分子标记的筛选,本研究发现ITS对于种间的分子鉴定具有高度保守型,从而可以区分不同的石莼属物种,但无法区别出浒苔(U.prolifera)与缘管浒苔(U.linza);5S间隔区能够有效地区分出LPP复合体中的Ulva prolifera-linza;而18S手段由于过度保守的原因在种间物种鉴定方面展现出许多不足,如扩增测序后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无法将较近物种聚类到不同分枝等。另外,本研究还发现tufA基因具有很好的种间鉴定作用,筛选结果显示tufA基因与5S rDNA间隔区的组合可以有效的对不同的绿藻物种进行鉴定。与此同时,本研究还针对绿潮浒苔进行ISSR-PCR多态性条带筛选并据此特异性条带设计了1对有效的分子引物,这种分子引物可直接通过观察目的条带的有无而不经过测序就能进行是否是漂浮浒苔的物种鉴定,大大节约了分子鉴定的时间。通过筛选出的分子标记组合对江苏、山东等地不同定生绿潮种的分布进行了鉴定:山东沿海海域常年可以采集到扁浒苔(Ulva compressa)、肠浒苔(Ulva intestinalis)和孔石莼(Ulvapertusa),在江苏紫菜筏架常年伴生的有浒苔、肠浒苔、缘管浒苔(Ulvalinza)、曲浒苔(Ulvaflexuosa)、以及盘苔(Blidingia minima)等。通过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观察技术结合对黄海绿潮漂浮浒苔的倍性进行探究。流式细胞术获得的结果表明在不同位点采集的样品总体是孢子体占优势,只有极少数是配子体,同时还存在两世代共存的现象,染色体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结论:黄海绿潮浒苔在爆发期间是孢子体是占主要优势,检测到少量配子体可能是因为部分藻体进行了减数分裂。同时检测到多世代共存的原因可能是在样品处理时没有保证样品是完全的单株。我们还对黄海绿潮浒苔进行了放散趋光性实验,发现浒苔放散的配子量远大于孢子量,这说明有性生殖是绿潮浒苔繁殖的主要方式。本研究通过从细胞与分子两个方面对黄海绿潮相关绿藻进行研究,前者为绿潮漂浮浒苔的倍性研究提供了证据;后者根据不同分子标记的筛选有助于后续对于石莼属不同物种的快速鉴定。
王碧雪[2](2019)在《澳洲袋鼠皮酶解蛋白肽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澳洲袋鼠皮为原料,研究其提取袋鼠皮蛋白肽的工艺和用途,为实际应用和市场推广提供理论基础依据。蛋白肽提取工艺的过程中,采用木瓜蛋白酶等六种不同的蛋白酶酶解袋鼠皮,以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确定了六种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比较得出木瓜蛋白酶为优选,通过木瓜蛋白酶酶解袋鼠皮的正交实验,得到料液比为1:20,pHH为6.4、酶量为2%(140,000U),在55±0.5℃的温度下水解3±0.15h最佳的提取条件。冷冻干燥后,得到水溶性较好,呈淡黄色的袋鼠皮蛋白肽。肽粉得率在15-17%之间。对袋鼠皮蛋白肽的功效通过体外的自由基清除实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体外保湿能力比较、H2O2诱导人肝细胞L02氧化损伤的模型建立及对果蝇抗氧化能力实验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袋鼠皮蛋白肽在体外能清除DPPH等自由基,且肽浓度与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呈正相关。同时,袋鼠皮蛋白肽对不同种类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有所差异。通过体外的抗氧化研究,为细胞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细胞实验的可行性。酪氨酸酶活性体外抑制实验证明,袋鼠皮蛋白肽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类型为不可逆抑制的。细胞实验也说明,0-0.5 μg/μl的袋鼠皮蛋白肽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通过与市面上的保湿产品进行失水率比较来研究袋鼠皮蛋白肽保湿功效。结果表明,蛋白肽性质温和,可以持久而稳定的保持水分,涵养皮肤,同时也能补充人体流失的氨基酸和水分,对皮肤有较好的锁水、滋养作用。在三个不同的肽浓度中,低浓度的蛋白肽10 mg/ml的保湿效果最佳。袋鼠皮蛋白肽具有很好的保湿功效的同时,也能作为化妆品的添加剂。通过建立过氧化氢诱导人肝细胞L02氧化损伤的模型,研究袋鼠皮蛋白肽对氧化损伤的人肝细胞L02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袋鼠皮蛋白肽在0~0.5 μg/μl浓度范围内不仅对L02细胞活性没有抑制作用而且显着提高了受损细胞的存活率,改善了细胞的形态;与此同时,显着降低了过氧化氢诱导的丙二醛(MDA)释放,降低了蛋白质羰基含量和活性氧的水平,降低细胞受氧化损伤的水平。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的袋鼠皮蛋白肽饲养果蝇,探究袋鼠皮蛋白肽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统计结果表明,果蝇20天的死亡数中,剂量组与对照组表现出了显着性差异,说明肽对果蝇寿命的延长起到较为显着的作用。果蝇体内与寿命相关的SOD酶和CAT酶的活性与肽浓度呈现出浓度依赖性,随着浓度的升高,活性也有所增加。MDA的含量与肽的浓度呈现负相关,随着浓度的增加,MDA含量降低,说明脂质氧化损伤水平在肽的作用下有所降低。以上结果为深入开发袋鼠皮蛋白肽保健产品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李虎[3](2017)在《卡帕藻和麒麟菜光合和抗氧化系统对温度胁迫的响应》文中认为卡拉胶作为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凝胶、增稠和保水特性,是食品加工行业的重要原料。热带海域生长繁殖的大型藻类——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异枝卡帕藻(Kappaphycus striatum)和细齿麒麟菜(Eucheuma denticulatum)是重要的产卡拉胶海藻,具有极高应用与经济开发价值。本研究以上述海藻为对象,1)探讨了长心卡帕藻原生质体分离方法,研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蜗牛酶等破壁酶对藻细胞的破壁效果,随后利用融合剂——聚乙二醇(PEG-4000)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进而成功地实现了原生质体融合;2)利用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剂(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光强梯度以及不同PES培养基类型(固体和液体),通过长心卡帕藻组织培养,研究并优化了该藻新芽形成和愈伤组织诱导发生的条件;显微跟踪观察了该藻愈伤组织形态建成过程,同时,探究了愈伤组织形态建成和新芽形成过程中其光合与呼吸发生的变化;3)以26°C为对照温度,研究了在系列梯度低温(23°C、20°C、17°C和14°C)和高温(29°C、32°C和35°C)下,长心卡帕藻、异枝卡帕藻和细齿麒麟菜(红色和绿色藻株)的各种抗氧化物酶(SOD、GPX、APX、CAT、POD等)酶活性和抗氧化相关物质(H2O2、GSH、GSSG、MDA等)含量变化,并探讨了其抗氧化系统的响应机制;分析测定了温度胁迫下,上述海藻的光合与呼吸速率,光化学效率,PSII天线端、反应中心、电子供体侧、电子受体侧等光系统关键部位的变化;比较研究了两种卡帕藻,红、绿两株细齿麒麟菜对低温(或高温)耐受性的差异。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成功获得了长心卡帕藻原生质体,发现蜗牛酶比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有更高的细胞破壁效率。但该藻原生质体产率相对较低,原生质体浓度可维持在103-104个/mL,尚难达到细胞融合所需的106-107个/mL细胞浓度。经过初步离心浓缩,原生质体浓度可达到105个/mL,随后用PEG-4000化学法进行细胞融合,可成功观察到原生质体融合现象,但总体融合效率尚有待进一步提高。2、在长心卡帕藻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发现适宜的添加蔗糖、6-BA,使用固体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用“0.5 g/L蔗糖、光强54μmol/m-2·s-1、PES固体培养基(0.8%琼脂)、2 mg/L 6-BA、未加植物生长素”的组合能够更有效地诱导该藻愈伤组织形成;该藻愈伤组织为瘤状的致密细胞团,由不含色素的细长状细胞组成;通过跟踪显微观察该藻愈伤组织形态建成过程,发现其来源于藻髓部小细胞,同时发现形成愈伤组织的藻枝段比形成新芽的藻枝段有较高的光合和呼吸速率,表明产生愈伤组织时的藻枝段细胞会有较高的生理活动与代谢。3.(1)在轻度低温(20°C和23°C)或高温(29°C和32°C)胁迫下,卡帕藻和麒麟菜通过提高抗氧化系统SOD、POD、APX、GPX等几种重要抗氧化物酶的活性、羟自由基去除能力和抗氧化物质GSH的含量以适应温度胁迫,但是在重度低温(14°C)或高温(35°C)下,上述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抗氧化物质含量降低,藻体抗氧化系统受到严重损伤,藻机体不能抵御上述胁迫。(2)长心卡帕藻光系统能耐受20°C和23°C低温,异枝卡帕藻仅能耐受23°C低温,但温度在20°C以下时两者皆不能忍受,表明长心卡帕藻比异枝卡帕藻有较强的低温耐受性。相比而言,在适度低温20°C和23°C时,绿色细齿麒麟菜光系统效率有所降低,而红色细齿麒麟菜却未受影响,推测细齿麒麟菜的红色藻株比绿色藻株有更强的低温耐受性。(3)上述藻的PSII天线端、反应中心和电子受体侧对低温敏感性不同:长心卡帕藻PSII天线端比反应中心和电子受体侧对低温敏感,异枝卡帕藻PSII天线端和反应中心比电子受体侧对低温敏感;红色细齿麒麟菜PSII天线端比反应中心和电子受体侧对低温敏感,绿色细齿麒麟菜PSII反应中心和电子受体侧比天线端对低温敏感。(4)最新发现低温胁迫下长心卡帕藻光系统一种可能的受伤机理:低温胁迫通过降低Rubisco LSU的表达量影响光系统暗反应的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使得还原力(如NADPH)增多,光合电子传递链中存在过多剩余电子,从而引起ROS增多。ROS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基因psbA的翻译,导致D1蛋白前体合成受阻,D1蛋白表达量减少,直接造成PSII修复过程无法完成。正常情况下,PSII损伤和PSII修复过程处于动态平衡,而PSII修复过程无法进行,使得PSII的损伤加重,导致了光系统损伤。(5)虽然长心卡帕藻和异枝卡帕藻光系统都能耐受29°C和32°C高温,但长心卡帕藻在35°C下光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异枝卡帕藻光系统却未出现严重损伤,推测异枝卡帕藻比长心卡帕藻有较强的高温耐受性。另外,高温29°C和32°C使得红色和绿色两株细齿麒麟菜光合效率都有所增加,说明适度高温可提高藻光合效率;但35°C高温会导致红色细齿麒麟菜光合系统受损伤,相比而言,绿色细齿麒麟菜能忍受35°C高温,表明绿色细齿麒麟菜比红色细齿麒麟菜有较强的高温忍耐性。(6)长心卡帕藻PSII天线端、反应中心和电子受体侧能承受29°C和32°C的高温,但在35°C高温时上述光合部位受到严重损伤,而异枝卡帕藻的PSII天线端的光吸收效率、反应中心效率和电子受体接受电子效率在所有梯度高温下都未有显着性下降,再次证明异枝卡帕藻比长心卡帕藻有较强的高温耐受性;在35°C高温下,红色细齿麒麟菜反应中心效率未受显着影响,但天线端光吸收效率和电子受体接受电子效率降低,也说明不同光系统部位对高温忍耐性不同。
贾馨媛[4](2015)在《海洋细菌Vibrio agarivorans-2生长特性及产琼胶酶培养条件》文中研究表明琼胶是一种从海洋红藻中提取出来的水溶性多糖,其主要成分为琼胶糖和硫琼胶,不仅应用于临床、生化、食品、医药等领域,且鉴于其不易被绝大多数微生物所降解的特性也作为实验室培养基载体被广泛应用。琼胶酶能够水解琼胶多糖,在海藻单细胞分离、酶解破壁制备原生质体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海藻遗传工程的一种工具酶;并且,它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也应用广泛。研究产生琼胶酶的海洋细菌具有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论文中菌株Vibrio agarivorans-2来自大连黑石礁沿海海域的石花菜,对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研究。产琼胶酶海洋细菌Vibrio agarivorans-2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pH值在7-8之间,兼性厌氧型,在2%-4%的NaCl浓度下生长良好,海水是比较适宜的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产琼胶酶海洋细菌Vibrio agarivorans-2最佳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培养时间48 h,培养温度28℃,培养基初始pH值7.5,种子接入量8%,培养基装量为40 mL/100 mL,摇床转速为160 r/min,应注意尽量减少不必要传代。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46.8 h,培养基初始pH值7.4,摇床转速为167 r/min。进行酶活性质的初步探究,得出该酶在20-40℃之间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此范围内菌株正常代谢产酶,在高于50℃的条件下酶活力迅速丧失,在60℃的条件下酶活力基本丧失。该菌株在pH值为7-8时有较好的稳定性,当反应体系的pH超出此范围,向酸或碱方向移动时,酶活力迅速丧失。
卢伟芳[5](2014)在《鲍鱼绿色生态增养殖及其高值化利用》文中指出鲍鱼是海产“八珍”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深得人们的喜欢。本研究利用红树林植物秋茄来净化鲍鱼养殖水质,探讨水质、盐度、温度对鲍鱼生长的影响;从鲍鱼壳中提取、纯化鲍壳色素,考察其稳定性;从鲍鱼消化腺中分离β-葡萄糖苷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从鲍鱼内脏中提取、纯化鲍鱼内脏多糖。研究成果为鲍鱼工厂化养殖和高值化利用提供指导依据。本文第一部分探讨了秋茄对鲍鱼养殖池水质和鲍鱼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盐度、温度对鲍鱼生长的影响。种植秋茄,可明显改善鲍鱼养殖池的水体水质,鲍鱼各生长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29%0养殖盐度对照,不同盐度对鲍鱼各生长指标无显着性影响(P>0.05);与20℃养殖温度对照,不同温度存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日增重率、平均壳长日增长与其它组(22℃除外)对比差异显着(P<0.05)。本文第二部分以鲍鱼壳为原材料,采用溶剂提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法,建立了鲍壳蓝绿色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在室温下,用4倍体积6 mol/L的HCl提取鲍壳色素,HZ816吸附条件:提取液吸光值为0.776,pH 6,流速1.5 mL/min;HZ816洗脱条件:洗脱液为70%乙醇,pH 2,流速0.5 mL/min,纯化后蓝绿色素色价为120.81。考察色素稳定性后发现,该色素在温度0-100℃和pH 1-14范围内稳定性好,能与大部分金属离子稳定共存;蔗糖、葡萄糖等常用食品添加剂对其没有不良影响;色素易被Na2SO3和H2O2漂白;在室内避光、室内散射光下色素比较稳定,紫外光对该色素有一定的影响,室外太阳光直射会使色素降解。本文第三部分以鲍鱼消化腺为原料,分离纯化p-葡萄糖苷酶,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通过磷酸盐缓冲液提取、硫酸铵分段盐析、透析脱盐、DEAE-SepharoseFF弱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100凝胶过滤层析方法得到分子量为74.6 kDa的β-葡萄糖苷酶;该酶最适pH5.5,最适温度50℃,在pH 5.0-6.0较稳定,热稳定范围在50℃以下;对栀子苷的亲和力最强;Mn2+、Cu2+和Ba2+对酶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Al3+、EDTA、Fe3+、Co2+对酶有抑制作用,SDS使酶失活。本文第四部分集成采用酶辅助提取、超滤除杂、乙醇沉淀法分离纯化鲍鱼内脏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了酶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液固比30.82:1,中性蛋白酶量3.12%,pH 6.5,温度50℃提取3h。超滤膜分离工艺条件:6 kDa超滤膜,压差004 MPa,料液浓度6 mg/mL,室温,洗滤次数为3次,多糖截留率达93.16%,膜分离后95%乙醇沉淀2次,混合多糖含量为71.9%.
闫相勇[6](2014)在《海带中岩藻黄素提取纯化及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制备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为:1.岩藻黄素的提取与纯化工艺优化。本文用福建省生产的干海带为原料,研究海带中岩藻黄素浸提的最佳有机溶剂及工艺优化参数。以Sigma标样作为参照下,对经两次硅胶层析柱分离纯化的岩藻黄素样品进行液相色谱(HPLC)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选7种溶剂中甲醇提取效果最好,在60℃,料液比为1:40(g/mL)的条件下避光静置,浸提2次,每次1 h,岩藻黄素的提取率达到0.375 mg/g。经HPLC外标法定量测定,岩藻黄素的纯度约为86%。2.生物酶法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工艺研究。为了获得分子量集中,生物活性显着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片断,该试验从九孔鲍肝胰腺中分离纯化出岩藻聚糖裂解酶裂解岩藻聚糖。通过等电点法、硫酸铵分步盐析法及Sephadex G-150柱分离纯化出2种底物酶(岩藻聚糖酶、α-L-岩藻糖苷酶),同时采用黏度和还原糖法作为酶活的评价指标评价酶的作用特点。结果表明:等电点法中pH值4.5、5.0时的沉淀物酶活最高,且pH值4.5的沉淀物在硫酸铵质量分数为30%时分离纯化出岩藻聚糖酶,而pH值5.0的沉淀物在硫酸铵质量分数40%时分离纯化出α-L-岩藻糖苷酶。此种工艺方法能得到2种岩藻聚糖裂解酶,底物降解率为8%-15%,获得硫酸基团破坏性小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3.H2O2分步降解工艺研究。本实验采用质量分数1.2%H2O2一步和0.6%H2O2两步降解法处理岩藻聚糖,同时探讨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生成量及其硫酸根保留率,反应液黏度变化值和H2O2残留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60℃水浴条件下,在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生成量处于稳定状态时,采用质量分数1.2%H2O2一步降解工艺得到的低聚糖生成量及其硫酸根保留率都显着地高于质量分数0.6%H2O2分两步降解工艺。4.生物酶法-物化法联合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工艺研究。研究了以九孔鲍鱼(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肝胰腺中提取制备的岩藻聚糖裂解酶为酶源,同时采用HCl、H2O2及超声波辅助H2O2三种物理化学方法预处理的岩藻聚糖作为酶解反应的底物,以此增加岩藻聚糖裂解酶接触底物分子结构中糖苷键的机会,提高底物的裂解率。通过物理化学-酶法联合工艺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探讨底物降解率最高,同时SO42-保留率最好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在65℃水浴条件下体积分数0.5%H2O2预处理岩藻聚糖2 h,冷冻干燥后的样品在38℃下进行酶解反应1 h,结果反应糖液的黏度相对下降了81.3%,同时SO42-亦相对保留较好。联合工艺较单一物理化学方法或酶法不仅提高了岩藻聚糖的降解率,同时对SO42-具有较好的保留效果,为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的规模化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创新性思路。
吴春辉[7](2014)在《浒苔(Ulva prolifera)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文中提出浒苔(Ulva prolifera)是多细胞大型海洋绿藻,是近年黄海大规模绿潮的唯一优势种,其暴发成灾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基础。目前已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获得了大量基因序列并初步注释了功能,亟待建立个体水平基因功能验证的有效方法。建立浒苔遗传转化与稳定表达技术,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有力工具,同时,也可为构建浒苔重组蛋白高效表达系统奠定基础,发挥浒苔生长速度快、蛋白质含量高、可于封闭水体安全培养的突出优势。本文从遗传材料、再生方式、转化手段、筛选方法四个方面入手,对浒苔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开展了系统研究:在遗传材料方面,发明了利用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清除杂藻污染的方法,获得了遗传均一的单克隆材料,使用封闭水体充气培养装置实现了藻株的高效营养增殖,为遗传转化研究提供了材料保障,为将来构建安全表达系统创造了条件。在再生方式方面,分别建立了生殖细胞诱导放散与萌发、营养细胞原位萌发、原生质体酶解制备与再生共三种途经,均能实现浒苔单细胞再生成株,发现了酶解效率的相关性生理生化指标。在转化手段方面,比较了基因枪法和原生质体介导的玻璃珠法。通过基因枪法检测到报告基因GUS和lacZ在浒苔细胞中的瞬间表达,初步确定浒苔适用的基因枪参数与载体元件。在原位萌发再生苗中检测到了GUS基因的全株表达。在筛选方法方面,试验了浒苔再生苗对六种抗生素和一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发现对氯霉素和潮霉素较敏感,对草丁膦非常敏感,统计得到不同处理时间的LD50,发现草丁膦敏感性与光周期明显相关。本文通过对上述四个方面的系统研究,获得了实验材料、建立了再生方式、实现了基因表达、明确了筛选流程,为后续浒苔稳定表达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必要的方法学基础。
王帅[8](2013)在《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繁殖细胞的获得及早期发育的观察》文中研究指明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沿海,在我国资源极其丰富,在食品、制药、环保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国内孔石莼产量和品质难以满足商业要求,良种选育和增殖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而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人工苗种繁育技术,更没有规模化养殖。目前国内海藻的人工苗种来源主要是采孢子和酶解法获得原生质体。因此本文通过诱导技术,研究了光照、温度和盐度对孔石莼体细胞成熟的影响机制并且对酶解法获得原生质体的条件进行了优化,进而对孔石莼早期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为孔石莼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的开发做理论性的初步研究。实验结果如下:1研究环境因子对孔石莼体细胞成熟和放散的影响。1.1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孔石莼体细胞转化成繁殖细胞和放散的影响野外采集孔石莼,通过温度和光照的交叉实验,探究最佳诱导孔石莼成熟和放散的条件,发现诱导30天之后,20℃,16000Lux组出现了放散现象,此外25℃,4000Lux和25℃,8000Lux也有利于孔石莼体细胞转化成繁殖细胞。1.2盐度对孔石莼体细胞成熟和放散的影响。降低海水的盐度,分别将盐度设为0,5,10,15,20,25并用自然海水对照对孔石莼进行培养,观察了不同盐度刺激对孔石莼体细胞转化为繁殖细胞的影响。其中,盐度为10的孔石莼细胞内明显出现颗粒物质,表明藻体已经开始成熟;盐度为15、20、25的孔石莼细胞内颗粒状物质明显增多,成熟度高于盐度为10的藻体,其中盐度为25的孔石莼细胞内颗粒物质最多,成熟度最高。2酶解法获得孔石莼原生质体条件的优化。分别研究了酶的组合及配比、酶溶剂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酶解环境的pH等因子对孔石莼原生质体获得的影响,确定获得孔石莼原生质体的最佳酶解条件。实验得出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最佳混合酶组成为0.5%离析酶,2%果胶酶,2%纤维素酶,最佳酶溶剂为0.7M/L甘露醇,最适pH为5.7,最佳酶解温度为28℃,最佳酶解时间为3h。3孔石莼早期发育过程的观察。3.1观察孔石莼孢子的早期发育过程。野外采集的孔石莼自然放散配子。配子的单性发育过程如下:配子经过细胞分裂,细胞数纵向逐渐增多,发育到一周左右成为细长形的多细胞,第九天进行横向分裂,第十天长出假根,两周可长成丝状体幼苗,进而长成叶状体。3.2观察由野生孔石莼腐烂释放的单个细胞的早期发育过程。孔石莼可通过腐烂释放出单个细胞,这些细胞与普通孔石莼的体细胞和放散的孢子或配子相比,体积明显偏大。细胞经过分裂,可发育为丝状体。3.3观察日本无性系孔石莼外植体的早期发育过程。日本无性系孔石莼外植体碎片可断裂成不同形状的细胞团,这些细胞团有两种发育方式:一种为发育成孢子囊,成熟之后放散出孢子,另一种方式为细胞团可直接向外排放出细胞,排放出的孢子和细胞都可进行细胞分裂,进一步发育为丝状体。
张思[9](2012)在《红翎菜科三种海藻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及外植体发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翎菜科海藻是生产卡拉胶的主要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食品等方面,此外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及重要的生态意义。红翎菜科海藻大部分为野生种,野生资源也日益减少,目前,我国卡拉胶原料藻仍主要依赖于东南亚国家进口,开展红翎菜科海藻苗种繁育技术和遗传改良研究工作已成为我国卡拉胶产业自主发展的急需。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细胞工程研究技术。原生质体无细胞壁障碍,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学研究工具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体细胞杂交育种、遗传转化以及基因定位等研究。海藻原生质体的分离制备多采用酶法,鉴定常采用荧光增白剂染色法和Evans Blue染色法。本文选取红翎菜科两种生态型的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和麒麟菜(Eucheuma denticulatum)共三种海藻的幼嫩藻体,运用纤维素酶、鲍酶和海螺酶进行酶解,均成功制得原生质体,其中20%鲍酶与12%纤维素酶混合酶制得的原生质体产量达到105个/g以上,分别为(64.20±2.80)×104个/g、(76.80±3.20)×104个/g和(67.80±2.40)×104个/g,显示出纤维素酶与鲍酶这一工具酶组合对原生质体高效制备的良好适用性。在2.0mol/L葡萄糖渗透剂、30℃黑暗酶解4.0h的最适酶解条件下,长心卡帕藻原生质体存活率为(49.34±0.12)%。相较于前人研究,本实验结果在酶解效率和产量上均有非常显着的提高。海藻细胞具有全能性,在适当条件下,细胞、组织均可以分化发育为新个体,这为研究海藻的形态发生、遗传育种及生活史控制等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可通过体细胞及组织快繁培育经济海藻苗种。本文对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alvarezii)原生质体进行了再生培养,发现长心卡帕藻原生质体有体细胞团和再生植株两种发育分化途径,并获得原生质体细胞再生苗。在长心卡帕藻酶解后的组织块和外植体再生培养研究中,发现酶解后的组织块出现两种发育途径:一种是酶解后组织块进行了再生新芽的发育,即在培养65d后长出新生芽,另一种途径是在75d时观察到形成体细胞团;长心卡帕藻外植体的再生培养过程同样观察到两种途径,即形成纤维状的细胞和致密型的新生幼芽组织,其中有约65%的外植体会再生形成幼芽。
崔玉琳[10](2011)在《亚心型扁藻细胞核与叶绿体稳定转化系统的构建》文中指出亚心型扁藻,又称亚心型四爿藻,是一种单细胞海洋绿藻。该藻在水产养殖、新能源开发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推动该藻的基础研究进程并提高其应用价值,本文对亚心型扁藻的细胞核与叶绿体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亚心型扁藻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和除草剂草丁膦的敏感性实验,确定以草丁膦为筛选压力,其抗性基因bar基因为选择标记基因,构建亚心型扁藻核遗传转化系统。本文采用基因枪转化法和珠磨法两种方法建立亚心型扁藻的核遗传转化系统。珠磨法转化需要以原生质体为材料,所以我们用鲍鱼酶液去除亚心型扁藻的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然后用珠磨法将pEGFP-N1质粒导入原生质体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蛋白的瞬间表达,证明珠磨法可用来建立亚心型扁藻的核遗传转化系统。然后利用基因枪法和珠磨法将含有bar基因的质粒pSVB导入亚心型扁藻中,通过草丁膦筛选得到稳定转化的抗性单藻落。根据统计结果发现,珠磨法的转化效率高于基因枪法。本文采用基因枪法建立了亚心型扁藻的叶绿体遗传转化系统。首先克隆了亚心型扁藻的叶绿体基因组片段rrn16S-trnI和trnA-rrn23S作为同源整合区域;从莱茵衣藻叶绿体转化载体p64D上克隆启动子5’atpA和终止子3’rbcL,作为调控序列;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为报告基因,bar基因为选择标记基因,构建了亚心型扁藻叶绿体同源整合载体pPSCG、pPSCB,用基因枪法将两个质粒导入亚心型扁藻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在叶绿体中的瞬间表达;转化质粒pPSCB的藻细胞经过草丁膦筛选,获得稳定转化子,检测到bar基因在亚心型扁藻叶绿体中的定点插入和稳定整合。
二、鲍鱼酶的制备和应用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鲍鱼酶的制备和应用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绿潮相关绿藻的细胞与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绿潮的危害及发生概况研究 |
2 绿潮相关绿藻的分类研究 |
2.1 形态学方法 |
2.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3 绿潮浒苔生活史研究现状 |
3.1 浒苔繁殖方式研究 |
3.2 浒苔生活史研究 |
4 流式细胞术 |
4.1 流式细胞术简介 |
4.2 流式细胞术应用于藻类倍性研究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1 研究内容 |
5.2 研究目的 |
5.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大型海洋绿藻的分子鉴定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2.2 样品基因组DNA提取及PCR的扩增 |
2.3 目的片段的检测与回收 |
2.4 目的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
2.5 阳性克隆的检测 |
2.6 基因测序与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绿藻样品的形态学鉴定 |
3.2 样品的分子鉴定 |
3.2.1 绿潮藻的18S序列分析 |
3.2.2 绿潮藻的ITS序列分析 |
3.2.3 绿潮藻的5S rDNA间隔区序列分析 |
3.2.4 绿潮藻的tufA序列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漂浮浒苔的ISSR分子鉴定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基因组提取及PCR扩增 |
2.2 ISSR-PCR反应体系正交实验的设计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3.2 ISSR引物的筛选 |
3.3 设计特异性引物 |
4 讨论 |
第四章 漂浮浒苔的倍性鉴定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2.1 实验仪器 |
1.2.2 实验试剂 |
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原生质体的制备 |
2.1.1 预处理及相关试剂准备 |
2.1.2 浒苔原生质体制备步骤 |
2.1.3 数据处理 |
2.1.4 浒苔原生质体的收集及纯化 |
2.2 浒苔原生质体裂解条件的优化 |
2.3 流式细胞术检测藻体所处世代类型 |
2.4 利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藻体所处世代类型 |
2.5 浒苔生殖细胞放散及趋光性观察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浒苔原生质体制备体系的优化 |
3.2 裂解条件的优化 |
3.3 流式细胞术应用于绿潮浒苔倍性鉴定 |
3.4 利用染色体观察对绿潮浒苔进行倍性研究 |
3.5 放散观察 |
3.6 浒苔生殖细胞趋光性实验 |
4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和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澳洲袋鼠皮酶解蛋白肽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袋鼠皮 |
1.1.1 袋鼠的基本情况 |
1.1.2 袋鼠皮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 |
1.2 蛋白肽的研究概况 |
1.2.1 蛋白肽的制备 |
1.2.2 蛋白肽的应用 |
1.2.2.1 蛋白肽抗氧化作用 |
1.2.2.2 蛋白肽美白作用 |
1.2.2.3 蛋白肽保湿作用 |
1.2.2.4 蛋白肽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的材料、方法 |
2.1 材料和试剂 |
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不同蛋白酶酶解袋鼠皮蛋白肽条件研究 |
2.3.2 最佳蛋白酶的正交实验 |
2.3.3 蛋白质含量测定分析 |
2.3.4 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分析 |
2.3.5 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测定分析 |
2.3.6 灰分含量测定分析 |
2.3.7 金属元素组成测定分析 |
2.3.8 袋鼠皮蛋白肽分子量测定分析 |
2.3.9 袋鼠皮蛋白肽的氨基酸总量测定分析 |
2.3.10 袋鼠皮蛋白肽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2.3.10.1 袋鼠皮蛋白肽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 |
2.3.10.2 袋鼠皮蛋白肽对羟基的消除能力 |
2.3.10.3 袋鼠皮蛋白肽对DPPH的消除能力 |
2.3.10.4 袋鼠皮蛋白肽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
2.3.10.5 袋鼠皮蛋白肽对ROS自由基清除能力 |
2.3.11 袋鼠皮蛋白肽的美白功效 |
2.3.11.1 袋鼠皮蛋白肽对酪氨酸酶的半抑制率 |
2.3.11.2 袋鼠皮蛋白肽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类型 |
2.3.11.3 袋鼠皮蛋白肽对酪氨酸酶单酚酶活力分析 |
2.3.11.4 袋鼠皮蛋白肽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活性的影响 |
2.3.11.5 袋鼠皮蛋白肽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
2.3.12 袋鼠皮蛋白肽的体外保湿效果 |
2.3.13 过氧化氢损伤LO2细胞的模型建立 |
2.3.13.1 细胞培养与收集 |
2.3.13.2 袋鼠皮蛋白肽对人肝细胞LO2细胞活性的影响 |
2.3.13.3 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
2.3.13.4 活性氧簇(ROS)含量的测定 |
2.3.13.5 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3.13.6 蛋白质羰基含量的测定 |
2.3.14 MTT比色法 |
2.3.15 相差显微镜法 |
2.3.16 袋鼠皮蛋白肽对果蝇抗氧化能力影响的模型建立 |
2.3.16.1 生存实验 |
2.3.16.2 生化实验 |
2.3.17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袋鼠皮蛋白肽提取的工艺优化 |
3.1.1 不同蛋白酶酶解袋鼠皮的条件研究 |
3.1.1.1 中性蛋白酶酶解袋鼠皮的条件研究 |
3.1.1.2 酸性蛋白酶酶解袋鼠皮的条件研究 |
3.1.1.3 碱性蛋白酶酶解袋鼠皮的条件研究 |
3.1.1.4 木瓜蛋白酶酶解袋鼠皮的条件研究 |
3.1.1.5 胃蛋白酶酶解袋鼠皮的条件研究 |
3.1.1.6 胰蛋白酶酶解袋鼠皮的条件研究 |
3.1.2 最佳蛋白酶的正交实验 |
3.1.2.1 最佳蛋白酶的选择 |
3.1.2.2 木瓜蛋白酶的正交实验 |
3.1.2.3 袋鼠皮蛋白肽的提取制备 |
3.1.3 袋鼠皮蛋白肽成分分析 |
3.1.3.1 袋鼠皮蛋白肽的主要成分与金属元素分析 |
3.1.3.2 袋鼠皮蛋白多肽的氨基酸总量分析 |
3.1.3.3 袋鼠皮蛋白肽的分子量测定 |
3.2 袋鼠皮蛋白肽的抗氧化能力 |
3.2.1 袋鼠皮蛋白肽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 |
3.2.2 袋鼠皮蛋白肽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3.2.3 袋鼠皮蛋白肽对DPPH的清除能力 |
3.2.4 袋鼠皮蛋白肽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
3.2.5 袋鼠皮蛋白肽对ROS自由基清除能力 |
3.3 袋鼠皮蛋白肽的美白功效 |
3.3.1 袋鼠皮蛋白肽对体外酪氨酸酶的半抑制率 |
3.3.2 袋鼠皮蛋白肽抗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类型 |
3.3.3 袋鼠皮蛋白肽对酪氨酸酶单酚酶活力分析 |
3.3.4 袋鼠皮蛋白肽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活性的影响 |
3.3.5 袋鼠皮蛋白肽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
3.4 袋鼠皮蛋白肽的体外保湿效果 |
3.5 过氧化氢损伤LO2细胞的模型建立 |
3.5.1 袋鼠皮蛋白肽对人肝细胞LO2细胞活性的影响 |
3.5.2 过氧化氢损伤人肝细胞LO2模型建以 |
3.5.3 袋鼠皮蛋白肽对过氧化氢损伤细胞LO2活性的影响 |
3.5.4 袋鼠皮蛋白肽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LO2细胞的形态影响 |
3.5.5 袋鼠皮蛋白肽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人肝细胞LO2的凋亡影响 |
3.5.6 袋鼠皮蛋白肽对过氧化氢损伤LO2中ROS清除能力的影响 |
3.5.7 袋鼠皮蛋白肽对过氧化氢损伤LO2中丙二醛(MDA)含量影响 |
3.5.8 袋鼠皮蛋白肽对过氧化氢损伤LO2中蛋白质羰基含量的影响 |
3.6 袋鼠皮蛋白肽对果蝇抗氧化能力影响的模型建立 |
3.6.1 生存实验 |
3.6.2 生化实验 |
3.6.2.1 果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3.6.2.2 果蝇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3.6.2.3 果蝇体内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4 讨论 |
4.1 袋鼠皮蛋白肽的制备工艺 |
4.2 袋鼠皮蛋白肽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4.3 袋鼠皮蛋白肽美白功效研究 |
4.4 袋鼠皮蛋白肽保湿功效研究 |
4.5 袋鼠皮蛋白肽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人肝细胞LO2的修复作用 |
4.6 袋鼠皮蛋白肽对果蝇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会议摘要 |
致谢 |
(3)卡帕藻和麒麟菜光合和抗氧化系统对温度胁迫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卡帕藻研究背景 |
1.1 卡帕藻用途 |
1.1.1 卡拉胶 |
1.1.2 食品 |
1.1.3 生物乙醇 |
1.1.4 医学应用 |
1.1.5 农业应用 |
1.2 卡帕藻养殖发展史 |
1.3 影响卡帕藻养殖的主要因素 |
1.3.1 非生物因素 |
1.3.1.1 光照 |
1.3.1.2 温度 |
1.3.1.3 盐度 |
1.3.1.4 养殖密度与深度 |
1.3.2 生物因素 |
1.3.2.1 生物淤积 |
1.3.2.2 附生藻 |
1.3.2.3 动物掠食 |
1.3.3 卡帕藻养殖病害 |
1.4 卡帕藻养殖优化 |
1.4.1 卡帕藻栽培方式优化 |
1.4.2 卡帕藻种苗预处理 |
1.4.3 混合养殖 |
1.5 卡帕藻繁殖育种 |
1.5.1 原生质体途径 |
1.5.2 四分孢子途径 |
1.5.3 分子遗传改良途径 |
1.5.4 组织培养途径 |
1.6 卡帕藻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长心卡帕藻原生质体分离及融合 |
2.1 实验材料 |
2.1.1 长心卡帕藻和篮子鱼的获得及前处理 |
2.1.2 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酶解方法与步骤 |
2.2.2 原生质体鉴定及计数 |
2.2.3 原生质体融合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原生质体观察与鉴定 |
2.3.2 原生质体计数 |
2.3.3 原生质体融合 |
2.3.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长心卡帕藻组织培养及其愈伤组织诱导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材料处理及消毒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1.3 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碳源(蔗糖)浓度实验 |
3.2.2 枝段培养的正交试验 |
3.2.3 愈伤枝段光合和呼吸速率测定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蔗糖对长心卡帕藻枝段存活率和发芽率的影响 |
3.3.2 枝段培养和愈伤组织诱导 |
3.3.3 愈伤组织形态建成 |
3.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低温和高温胁迫下卡帕藻和麒麟菜光系统和抗氧化系统的响应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4.1.2 卡帕藻和麒麟菜采集及前处理 |
4.1.3 低温和高温处理 |
4.2 实验方法 |
4.2.1 光合和呼吸速率测定 |
4.2.2 抗氧化系统各参数测定 |
4.2.2.1 蛋白含量测定 |
4.2.2.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 |
4.2.2.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测定 |
4.2.2.4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测定 |
4.2.2.5 过氧化氢酶(CAT)测定 |
4.2.2.6 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测定 |
4.2.2.7 羟自由基去除能力测定 |
4.2.2.8 过氧化氢(H2O2)测定 |
4.2.2.9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测定 |
4.2.2.10 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测定 |
4.2.2.11 丙二醛(MDA)测定 |
4.2.3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4.2.4 Western Blot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低温胁迫下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变化 |
4.3.1.1 长心卡帕藻 |
4.3.1.2 细齿麒麟菜 |
4.3.2 低温胁迫下藻抗氧化系统响应 |
4.3.2.1 长心卡帕藻和异枝卡帕藻 |
4.3.2.2 细齿麒麟菜 |
4.3.2.3 小结与讨论 |
4.3.3 低温胁迫下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分析 |
4.3.3.1 长心卡帕藻和异枝卡帕藻 |
4.3.3.2 细齿麒麟菜 |
4.3.3.3 小结与讨论 |
4.3.4 低温胁迫下长心卡帕藻光系统关键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4.3.5 高温胁迫下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变化 |
4.3.5.1 长心卡帕藻和异枝卡帕藻 |
4.3.5.2 细齿麒麟菜 |
4.3.6 高温胁迫下藻抗氧化系统响应 |
4.3.6.1 长心卡帕藻和异枝卡帕藻 |
4.3.6.2 细齿麒麟菜 |
4.3.6.3 小结与讨论 |
4.3.7 高温胁迫下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分析 |
4.3.7.1 长心卡帕藻和异枝卡帕藻 |
4.3.7.2 细齿麒麟菜 |
4.3.7.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海洋细菌Vibrio agarivorans-2生长特性及产琼胶酶培养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海藻简介 |
1.2 海洋微生物 |
1.3 琼胶及琼胶酶概述 |
1.3.1 琼胶 |
1.3.2 琼胶酶 |
1.3.3 琼胶酶的分布来源 |
1.3.4 琼胶酶的水解作用机理 |
1.4 琼胶酶的应用 |
1.4.1 制备琼胶低聚糖和琼胶寡糖 |
1.4.2 作为淀粉老化抑制剂 |
1.4.3 作为高甜度甜味剂的填充剂及分散剂 |
1.4.4 作为功能性食品基料 |
1.4.5 日用化工产品添加剂 |
1.4.6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
1.4.7 作为海藻遗传工程的工具酶 |
1.4.8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1.5 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琼胶酶产酶 |
1.6 前景展望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品 |
2.1.4 实验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来源 |
2.2.2 菌种活化 |
2.2.3 DNS(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测定酶活 |
2.2.4 海洋细菌产琼胶酶的菌株鉴定 |
2.2.5 产琼胶酶菌株的生长特征 |
2.2.6 产琼胶酶菌株的培养条件优化 |
2.2.7 产琼胶酶菌株的酶学性质初步探究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菌种活化 |
3.2 产琼胶酶菌株Vibrio agarivorans-2 的形态、培养特征 |
3.3 产琼胶酶菌株Vibrio agarivorans-2 的生长特性 |
3.3.1 生长温度 |
3.3.2 初始生长pH值 |
3.3.3 需氧性 |
3.3.4 耐盐性 |
3.3.5 在淡水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与产酶 |
3.3.6 在海水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与产酶 |
3.4 发酵条件对琼胶降解菌产酶的影响 |
3.4.1 培养时间对琼胶降解菌产酶的影响 |
3.4.2 培养温度对琼胶降解菌产酶的影响 |
3.4.3 培养基初始pH对琼胶降解菌产酶的影响 |
3.4.4 种子接入量对琼胶降解菌产酶的影响 |
3.4.5 培养基装量对琼胶降解菌产酶的影响 |
3.4.6 摇床转速对琼胶降解菌产酶的影响 |
3.4.7 传代次数对琼胶降解菌产酶的影响 |
3.4.8 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产酶结果分析 |
3.5 琼胶降解菌产酶的酶学性质初步探究 |
3.5.1 热稳定性 |
3.5.2 pH稳定性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鲍鱼绿色生态增养殖及其高值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鲍鱼概述 |
1.1.1 鲍鱼生物学特性 |
1.1.1.1 鲍鱼形态 |
1.1.1.2 鲍鱼生活习性 |
1.1.1.3 摄食习性 |
1.1.1.4 繁殖习性 |
1.1.2 鲍鱼养殖现状 |
1.1.2.1 我国鲍鱼养殖方式 |
1.1.2.2 鲍鱼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1.3 鲍鱼加工现状 |
1.1.4 鲍鱼的价值 |
1.1.4.1 食用价值 |
1.1.4.2 药用价值 |
1.2 天然色素 |
1.2.1 天然色素的优缺点 |
1.2.2 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2.2.1 溶剂提取法 |
1.2.2.2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2.2.3 超声波萃取法 |
1.2.2.4 CO_2超临界萃取法 |
1.2.3 天然色素的精制方法研究进展 |
1.2.3.1 大孔吸附树脂法 |
1.2.3.2 膜分离法 |
1.2.3.3 层析法 |
1.2.4 天然色素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
1.3 B-葡萄糖苷酶概况 |
1.3.1 β-葡萄糖苷酶的分类与分布 |
1.3.2 β-葡萄糖苷酶的理化性质 |
1.3.2.1 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测定 |
1.3.2.2 β-葡萄糖苷酶的相对分子量 |
1.3.2.3 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pH及pH稳定性 |
1.3.2.4 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度及热稳定性 |
1.3.3 β-葡萄糖苷酶的催化作用机理 |
1.3.4 β-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 |
1.3.5 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 |
1.3.5.1 降解纤维素 |
1.3.5.2 水解大豆异黄酮 |
1.3.5.3 作为风味酶 |
1.4 海洋生物多糖 |
1.4.1 海洋生物多糖的提取研究进展 |
1.4.2 海洋生物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
1.4.3 海洋生物多糖的活性 |
1.5 本课题的立论依据、总体思路和研究目的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鲍鱼增养殖条件探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分组 |
2.2.2 试验管理 |
2.2.3 水样的采集和分析 |
2.2.4 生长指标测定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树林植物秋茄对鲍鱼养殖水质的影响 |
2.3.1.1 水体pH值、盐度、温度和溶氧的影响 |
2.3.1.2 水体氨氮的影响 |
2.3.1.3 水体亚硝酸盐氮的影响 |
2.3.1.4 水体硝酸盐氮的影响 |
2.3.1.5 水体总氮的影响 |
2.3.1.6 水体总磷的影响 |
2.3.1.7 水体叶绿素a的影响 |
2.3.1.8 水体COD的影响 |
2.3.2 种植红树林植物秋茄对鲍鱼生长的影响 |
2.3.3 养殖水体盐度对鲍鱼生长的影响 |
2.3.4 养殖水体温度对鲍鱼生长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鲍鱼壳蓝绿色素的分离纯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鲍壳色素的测定方法 |
3.3.1.1 鲍壳色素的比色法测定 |
3.3.1.2 鲍壳色素的色价的测定 |
3.3.2 大孔树脂富集分离鲍壳色素 |
3.3.2.1 树脂参数计算方法 |
3.3.2.2 树脂吸附原液的的制备 |
3.3.2.3 鲍壳色素动态吸附条件的选择 |
3.3.2.4 鲍壳色素动态洗脱条件的选择 |
3.3.3 鲍壳色素稳定性研究 |
3.3.3.1 温度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3.2 pH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3.3 金属离子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3.4 氧化剂和还原剂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3.5 光照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3.6 食品添加剂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3.3.7 防腐剂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鲍壳色素动态吸附条件的选择 |
3.4.1.1 上样料液浓度的选择 |
3.4.1.2 上样流速的选择 |
3.4.1.3 上样pH的选择 |
3.4.2 鲍壳色素动态洗脱条件的选择 |
3.4.2.1 洗脱液乙醇浓度的选择 |
3.4.2.2 洗脱液pH的选择 |
3.4.2.3 洗脱流速的选择 |
3.4.3 鲍壳色素稳定性研究 |
3.4.3.1 温度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4.3.2 pH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4.3.3 金属离子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4.3.4 氧化剂和还原剂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4.3.5 光照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4.3.6 食品添加剂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4.3.7 防腐剂对鲍壳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鲍鱼消化腺中B-葡萄糖苷酶的提取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蛋白质测定 |
4.3.1.1 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配制 |
4.3.1.2 标准曲线绘制 |
4.3.1.3 样品蛋白浓度的测定 |
4.3.2 酶活力测定 |
4.3.3 鲍鱼消化腺中β-葡萄糖苷酶的提取纯化 |
4.3.3.1 粗酶液的制备 |
4.3.3.2 硫酸铵分段盐析 |
4.3.3.3 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树层析 |
4.3.3.4 Sephacryl S-100凝胶过滤层析 |
4.3.3.5 Sephacrylβ-葡萄糖苷酶的纯度鉴定 |
4.3.4 鲍鱼消化腺中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4.3.4.1 酶分子量的测定 |
4.3.4.2 pH对酶活力的影响 |
4.3.4.3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
4.3.4.4 酸碱度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
4.3.4.5 温度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
4.3.4.6 金属离子和某些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
4.3.4.7 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鲍鱼消化腺中β-葡萄糖苷酶的提取纯化 |
4.4.1.1 硫酸铵分段盐析 |
4.4.1.2 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树层析 |
4.4.1.3 Sephacryl S-100凝胶过滤层析 |
4.4.1.4 酶的纯度鉴定 |
4.4.1.5 鲍鱼消化腺中β-葡萄糖苷酶纯化过程总表 |
4.4.2 鲍鱼消化腺中β-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4.4.2.1 酶分子量的测定 |
4.4.2.2 pH对酶活力的影响 |
4.4.2.3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
4.4.2.4 酸碱度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
4.4.2.5 温度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
4.4.2.6 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 |
4.4.2.7 酶动力学参数考察 |
4.5 小结 |
第五章 鲍鱼内脏多糖的提取纯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鲍鱼内脏多糖测定方法 |
5.3.1.1 总糖测定 |
5.3.1.2 还原糖测定 |
5.3.2 酶法提取鲍鱼内脏多糖 |
5.3.2.1 鲍鱼内脏多糖提取酶的选择 |
5.3.2.2 鲍鱼内脏多糖提取单因素实验 |
5.3.2.3 响应面优化 |
5.3.2.4 鲍鱼内脏多糖提取的验证实验 |
5.3.3 鲍鱼内脏多糖的超滤分离 |
5.3.3.1 超滤膜的选择 |
5.3.3.2 鲍鱼内脏多糖超滤分离条件的选择 |
5.3.3.3 鲍鱼内脏多糖超滤分离的验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酶法提取鲍鱼内脏多糖单因素实验 |
5.4.1.1 鲍鱼内脏多糖提取的酶选择 |
5.4.1.2 液固比对鲍鱼内脏多糖提取的影响 |
5.4.1.3 加酶量对鲍鱼内脏多糖提取的影响 |
5.4.1.4 pH对鲍鱼内脏多糖提取的影响 |
5.4.1.5 温度对鲍鱼内脏多糖提取的影响 |
5.4.1.6 时间对鲍鱼内脏多糖提取的影响 |
5.4.2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鲍鱼内脏多糖工艺 |
5.4.2.1 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案 |
5.4.2.2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
5.4.2.3 试验结果分析与优化 |
5.4.2.4 鲍鱼内脏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的确定与验证 |
5.4.3 鲍鱼内脏多糖的超滤分离 |
5.4.3.1 超滤膜的选择 |
5.4.3.2 操作压差对膜分离鲍鱼内脏多糖效果的影响 |
5.4.3.3 料液浓度对膜分离鲍鱼内脏多糖效果的影响 |
5.4.3.4 操作温度对膜分离鲍鱼内脏多糖效果的影响 |
5.4.3.5 洗滤次数对膜分离鲍鱼内脏多糖效果的影响 |
5.4.3.6 超滤法分离鲍鱼内脏多糖的验证实验 |
5.5 小结 |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海带中岩藻黄素提取纯化及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制备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海带简介 |
1.2 岩藻黄素概述 |
1.2.1 岩藻黄素的结构及性质 |
1.2.2 岩藻黄素的生理功能 |
1.2.3 岩藻黄素提取方法简述 |
1.3 岩藻聚糖概述 |
1.3.1 岩藻聚糖的基本化学成分及糖链连接方式 |
1.3.2 硫酸基团位点 |
1.3.3 岩藻聚糖的降解方法 |
1.3.4 岩藻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立体依据、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海带中岩藻黄素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海带岩藻黄素分离纯化的工艺流程 |
2.3.2 岩藻黄素提取纯化工艺 |
2.3.3 岩藻黄素测定方法 |
2.3.4 层析柱法纯化岩藻黄素 |
2.3.5 色谱法测定岩藻黄素含量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岩藻黄素最大吸收峰值的确定 |
2.4.2 提取溶剂的筛选 |
2.4.3 提取温度对岩藻黄素提取率的影响 |
2.4.4 提取时间的影响 |
2.4.5 料液比的影响 |
2.4.6 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 |
2.5 岩藻黄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确定 |
2.6 岩藻黄素的纯化分析 |
2.6.1 UV-VIS光谱分析 |
2.6.2 岩藻黄素HPLC分析 |
2.7 岩藻黄素的含量分析及讨论 |
2.8 本章小节 |
第3章 低分子量岩藻聚糖酶法制备工艺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流程 |
3.3.2 鲍内脏粗酶液的提取制备 |
3.3.3 鲍内脏粗酶的不同纯化方法比较 |
3.3.4 黏度测定 |
3.3.5 酶解时间及底物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试验 |
3.3.6 层析柱纯化试验 |
3.3.7 标准曲线制作 |
3.3.8 数据处理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初级纯化方法对酶活的影响 |
3.4.2 酶解产物SO_4~(2-)的保留率 |
3.4.3 酶反应历程的特点 |
3.4.4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
3.4.5 硫酸铵分段沉淀法 |
3.4.6 柱层析纯化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H_2O_2制备低分子岩藻聚糖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H_2O_2一步降解岩藻聚糖 |
4.3.2 H_2O_2分步降解岩藻聚糖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物理化学-酶法联合工艺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的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材料 |
5.2.2 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鲍鱼内脏酶酶活的测定 |
5.3.2 酶解效果评价方法的确定 |
5.3.3 物理化学法预处理岩藻聚糖 |
5.3.4 酶解物理化学法预处理得到的底物 |
5.3.5 理化指标的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粗酶酶解效果 |
5.4.2 酶解效果评价指标的研究 |
5.4.3 物理化学方法降解岩藻聚糖 |
5.4.4 酶解物理化学法预处理的底物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海带中岩藻黄素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
6.1.2 低分子量岩藻聚糖酶法制备工艺的研究 |
6.1.3 H_2O_2制备低分子岩藻聚糖工艺研究 |
6.1.4 物理化学-酶法联合工艺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的研究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浒苔(Ulva prolifera)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黄海绿潮的研究进展 |
1.1.1 绿潮概述 |
1.1.2 黄海绿潮研究进展 |
1.1.2.1 黄海绿潮爆发的环境因素 |
1.1.2.2 漂浮浒苔的遗传分析 |
1.1.2.3 漂浮浒苔的生物学研究 |
1.1.2.4 漂浮浒苔研究遇到的问题 |
1.2 海藻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
1.2.1 海藻遗传转化的方法 |
1.2.1.1 基因枪法 |
1.2.1.2 电击法 |
1.2.1.3 玻璃珠法 |
1.2.1.4 聚乙二醇法 |
1.2.1.5 碳化硅晶丝法 |
1.2.1.6 显微注射法 |
1.2.1.7 人工转座子法 |
1.2.1.8 重组真核藻类病毒作为转化载体 |
1.2.2 海藻基因工程的载体元件 |
1.2.2.1 启动子元件 |
1.2.2.2 报告基因 |
1.2.3 海藻再生方式的研究 |
1.2.3.1 愈伤组织 |
1.2.3.2 原生质体 |
1.2.3.3 配子介导 |
1.2.4 海藻筛选方法的研究 |
1.2.5 海藻遗传转化体系的应用 |
1.3 浒苔生活史与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1 浒苔生活史研究 |
1.3.2 浒苔生活史与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3 石莼属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浒苔单克隆材料的分离与高效增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仪器 |
2.1.2 单藻株的分离与培养 |
2.1.3 浒苔单株的分子鉴定 |
2.1.3.1 浒苔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2.1.3.2 浒苔 ITS 序列的 PCR 扩增 |
2.1.3.3 胶回收 PCR 产物 |
2.1.3.4 浒苔 ITS 回收序列连接 T 载体 |
2.1.3.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1.3.6 重组质粒转化 E. coli 感受态细胞 |
2.1.3.7 E. coli 阳性克隆的筛选与 PCR 检测 |
2.1.3.8 序列比对与构建系统进化树 |
2.1.4 利用水蚤去除浒苔幼苗的污染杂藻 |
2.1.4.1 水蚤的采集与分离 |
2.1.4.2 水蚤的电镜观察 |
2.1.4.3 水蚤的分子鉴定 |
2.1.4.4 水蚤清除浒苔、石莼幼苗的污染微藻 |
2.1.5 浒苔单克隆藻株的营养增殖与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 结果 |
2.2.1 浒苔 ITS 序列的克隆和比对 |
2.2.2 水蚤对污染杂藻的去除及其分子鉴定 |
2.2.2.1 水蚤的扫描电镜观察 |
2.2.2.2 水蚤对污染杂藻的去除 |
2.2.2.3 水蚤的分子鉴定 |
2.2.3 浒苔的增殖与生长曲线的测定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浒苔三种单细胞成株再生方式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仪器 |
3.1.2 浒苔单克隆藻株材料 |
3.1.3 主要试剂 |
3.1.3.1 酶解液 |
3.1.3.2 原生质体活力鉴定试剂 |
3.1.3.3 细胞壁残留检测试剂 |
3.1.4 浒苔生殖细胞的诱导放散与萌发 |
3.1.5 浒苔营养细胞的原位萌发 |
3.1.6 浒苔原生质体的酶解制备 |
3.1.7 原生质体的计数与检测 |
3.1.8 酶解条件的优化 |
3.1.8.1 酶解体系对酶解得率的影响 |
3.1.8.2 酶解时间对酶解得率的影响 |
3.1.8.3 纤维素酶浓度对酶解得率的影响 |
3.1.8.4 浒苔生物量对酶解得率的影响 |
3.1.8.5 浒苔生理状态对酶解得率的影响 |
3.1.9 浒苔原生质体的再生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浒苔生殖细胞的诱导放散与萌发 |
3.2.2 浒苔营养细胞的原位萌发 |
3.2.3 浒苔原生质体的酶解制备 |
3.2.4 原生质体的检测 |
3.2.5 酶解条件的优化 |
3.2.5.1 酶解体系对酶解得率的影响 |
3.2.5.2 酶解时间对酶解得率的影响 |
3.2.5.3 纤维素酶浓度对酶解得率的影响 |
3.2.5.4 浒苔起始生物量对酶解得率的影响 |
3.2.5.5 浒苔生理状态对酶解得率的影响 |
3.2.6 原生质体的再生 |
3.3 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源基因导入方法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仪器与耗材 |
4.1.2 浒苔与 E. coli 菌株 |
4.1.3 培养基与试剂 |
4.1.4 质粒 |
4.1.4.1 三种转化质粒 |
4.1.4.2 转化质粒的制备 |
4.1.4.3 质粒浓度与纯度的定量测定 |
4.1.5 基因枪转化 |
4.1.5.1 浒苔受体材料的制备 |
4.1.5.2 微粒子弹的制备 |
4.1.5.3 基因枪操作 |
4.1.5.4 转化后材料恢复与培养 |
4.1.6 玻璃珠法转化 |
4.1.6.1 玻璃珠的预处理 |
4.1.6.2 玻璃珠转化 |
4.1.7 lacZ 组织化学染色 |
4.1.8 GUS 组织化学染色 |
4.2 结果 |
4.2.1 基因枪法介导报告基因 GUS 在浒苔管状藻体营养细胞中的瞬间表达 |
4.2.2 基因枪法介导报告基因 lacZ 在浒苔管状藻体营养细胞中的瞬间表达 |
4.2.3 基因枪法介导 GUS 和 lacZ 基因在浒苔原位萌发再生藻株中的表达 |
4.2.4 玻璃珠法介导转化浒苔原生质体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浒苔再生苗对不同选择试剂的敏感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主要仪器与耗材 |
5.1.2 漂浮浒苔与 E. coli 菌株 |
5.1.3 试剂与培养基 |
5.1.4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
5.1.5 选择试剂的初筛 |
5.1.6 草丁膦的半致死剂量(LD50)及 95%可信限的计算 |
5.1.7 LD50差异的显着性检验 |
5.1.8 质粒 |
5.1.8.1 pSVB 质粒 |
5.1.8.2 转化质粒的制备 |
5.1.9 质粒导入与再生 |
5.2 结果 |
5.2.1 初筛结果 |
5.2.2 浒苔对草丁膦的敏感性 |
5.2.3 光周期对草丁膦敏感性的影响 |
5.2.4 pSVB 质粒导入材料的再生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繁殖细胞的获得及早期发育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孔石莼的植物学 |
1.1.1 孔石莼的分类地位及分布 |
1.1.2 生活习性 |
1.1.3 繁殖特性 |
1.2 孔石莼的实际应用价值 |
1.2.1 经济价值 |
1.2.2 食用价值 |
1.2.3 医用价值 |
1.2.4 生态价值 |
1.2.5 在生产养殖中的作用 |
1.3 孔石莼的研究现状 |
1.3.1 孔石莼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
1.3.2 孔石莼繁殖、育苗方面的研究 |
1.4 海藻原生质体分离研究进展 |
1.4.1 海藻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 |
1.4.2 酶解材料的选择 |
1.4.3 酶的种类 |
1.4.4 酶液配制 |
1.4.5 影响原生质体获得的因素 |
2 环境因子对孔石莼体细胞成熟的影响 |
引言 |
2.1 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孔石莼体细胞成熟的影响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 |
2.1.4 讨论 |
2.2 盐度对孔石莼体细胞成熟的影响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2.4 讨论 |
3 酶解法获得孔石莼的原生质体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和实验准备 |
3.1.1 藻体的采集 |
3.1.2 藻体预处理 |
3.1.3 实验前无菌环境的准备 |
3.1.4 实验前材料无菌处理 |
3.1.5 仪器的准备 |
3.1.6 实验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酶液的配制 |
3.2.2 组织块的制备 |
3.2.3 原生质体的制备 |
3.2.4 原生质体的鉴定 |
3.3 不同实验因子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3.3.1 酶的种类及浓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3.3.2 酶溶剂的种类和浓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3.3.3 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3.3.4 pH 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3.4 制备原生质体的其他影响因素 |
3.4.1 藻体 |
3.4.2 稳定剂 |
3.4.3 缓冲剂 |
3.4.4 氧气量 |
3.4.5 光线 |
4 孔石莼早期发育过程的观察 |
4.1 野生孔石莼放散的孢子早期发育过程的观察 |
4.1.1 材料方法 |
4.1.2 实验结果 |
4.2 孔石莼体细胞腐烂后形成的单细胞的早期发育过程 |
4.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 |
4.3 孔石莼外植体的早期发育过程 |
4.3.1 实验材料 |
4.3.2 外植体的制备 |
4.3.3 外植体的培养 |
4.3.4 实验结果 |
4.3.5 讨论 |
5 存在问题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红翎菜科三种海藻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及外植体发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 红翎菜科的分类、自然分布及生物特性 |
1.1 分类学 |
1.2 分布 |
1.3 基本生物学特性 |
2 实际应用价值 |
2.1 经济价值 |
2.2 食用与医用价值 |
2.3 生态意义 |
3 海藻原生质体分离培养研究进展 |
3.1 分离培养方法 |
3.2 工具酶的研究 |
3.3 酶法处理的影响因素 |
3.3.1 材料的选择 |
3.3.2 材料的预处理 |
3.3.3 酶制剂 |
3.3.4 渗透压稳定剂 |
3.4 培养中的发育分化方式 |
4 海藻原生质体的应用 |
4.1 海藻原生质体的融合杂交 |
4.1.1 原生质体融合杂交的方法 |
4.1.2 原生质体融合杂交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4.2 海藻原生质体的遗传转化 |
4.2.1 生物介质介导法 |
4.2.2 细胞融合法 |
4.2.3 其他方法 |
5 海藻外植体培养研究进展 |
5.1 海藻外植体培养的应用 |
5.2 海藻外植体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红翎菜科海藻原生质体的分离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溶液的配制 |
2.4 材料无菌处理 |
2.5 红翎菜科海藻原生质体分离 |
2.6 检测方法 |
2.6.1 原生质体的鉴定 |
2.6.2 原生质体的密度测定 |
2.6.3 原生质体的存活率测定 |
2.7 长心卡帕藻酶解条件的确定 |
2.7.1 不同复合酶液对长心卡帕藻破壁效果的评价 |
2.7.2 不同渗透压调节剂浓度对长心卡帕藻溶壁效果的影响 |
2.7.3 不同酶解时间对长心卡帕藻溶壁效果的影响 |
2.7.4 不同温度对长心卡帕藻溶壁效果的影响 |
3 实验结果 |
3.1 红翎菜科海藻原生质体分离和制备 |
3.1.1 酶解过程 |
3.1.2 原生质体 |
3.2 原生质体的鉴定 |
3.2.1 荧光染色法 |
3.3 原生质体密度及存活率测定 |
3.3.1 长心卡帕藻酶解条件的确定 |
3.3.1.1 海藻工具酶分离效果比较分析 |
3.3.1.2 渗透压调节剂分离效果比较分析 |
3.3.1.3 酶解时间分离效果比较分析 |
3.3.1.4 酶解温度分离效果比较分析 |
3.3.2 红翎菜科海藻原生质体分离效果比较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红翎菜科海藻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及长心卡帕藻酶解后组织块和外植体的再生培养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仪器 |
2.3 实验溶液的配制 |
2.4 红翎菜科海藻原生质体和长心卡帕藻酶解后的组织块培养方法 |
2.5 长心卡帕藻外植体培养方法 |
2.5.1 材料处理与准备 |
2.5.2 无菌操作 |
3 实验结果 |
3.1 红翎菜科海藻原生质体的再生培养 |
3.1.1 长心卡帕藻原生质体的再生培养 |
3.1.2 长心卡帕藻和麒麟菜原生质体的再生培养 |
3.2 长心卡帕藻酶解后组织块再生培养 |
3.3 长心卡帕藻外植体再生培养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专利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
(10)亚心型扁藻细胞核与叶绿体稳定转化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亚心型扁藻的应用研究进展 |
1 亚心型扁藻生物学特征概述 |
2 亚心型扁藻的细胞形态与结构 |
3 亚心型扁藻的繁殖 |
4 亚心型扁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价值 |
4.1 亚心型扁藻的培养 |
4.2 亚心型扁藻的多糖 |
4.3 亚心型扁藻产氢研究 |
4.4 渗透压 |
4.5 亚心型扁藻线粒体基因组 |
第二节 真核微藻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 真核微藻细胞核转化系统 |
1.1 细胞核转化系统的载体元件 |
1.2 转化方法 |
1.3 转基因藻株的稳定遗传 |
2 真核微藻叶绿体转化系统 |
2.1 叶绿体基因组 |
2.2 叶绿体转化系统的特点 |
2.3 叶绿体遗传转化的原理 |
2.4 转化方法 |
3 真核微藻线粒体转化系统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亚心型扁藻细胞核核转化系统的建立 |
第一节 亚心型扁藻的培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藻株和培养条件 |
1.2 主要试剂 |
1.3 亚心型扁藻生长曲线测定 |
1.4 藻种纯化和保种 |
1.5 提取总基因组DNA |
1.6 引物合成 |
1.7 PCR扩增 |
1.8 序列比对与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亚心型扁藻生长曲线 |
2.2 亚心型扁藻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 亚心型扁藻分子标记的克隆和序列比对 |
3 结论 |
第二节 亚心型扁藻对不同选择压力的敏感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亚心型扁藻及培养方法 |
1.2 主要试剂 |
1.3 敏感性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亚心型扁藻对六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
2.2 亚心型扁藻对除草剂草丁膦的敏感性 |
3 讨论 |
第三节 珠磨法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在亚心型扁藻中的瞬间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藻种、菌种和培养方法 |
1.2 主要试剂 |
1.3 转化载体的制备 |
1.4 原生质体制备 |
1.5 珠磨法转化 |
1.6 绿色荧光蛋白的瞬间表达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制备原生质体 |
2.2 绿色荧光蛋白检测 |
3 讨论 |
第四节 草丁膦抗性基因在亚心型扁藻细胞核中的稳定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藻种、菌种及培养方法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转化质粒的制备 |
1.4 基因枪转化 |
1.5 珠磨法转化 |
1.6 筛选 |
1.7 亚心型扁藻基因组提取 |
1.8 PCR扩增bar基因 |
1.9 Southern杂交 |
2 结果 |
2.1 除草剂草丁膦筛选亚心型扁藻抗性转化子 |
2.2 PCR检测 |
2.3 探针浓度检测 |
2.4 Southern杂交 |
2.5 基因枪法和珠磨法转化效率的比较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心型扁藻叶绿体转化系统的建立 |
第一节 亚心型扁藻叶绿体基因组同源区的克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藻种、菌种及培养方法 |
1.2 亚心型扁藻基因组的提取 |
1.3 引物设计 |
1.4 PCR |
1.5 PCR产物的克隆、测序 |
1.6 同源片段的拼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亚心型扁藻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亚心型扁藻叶绿体基因组片段PCR结果 |
2.3 PCR产物拼接 |
3 讨论 |
第二节 叶绿体转化载体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藻种、菌种及培养方法 |
1.2 主要试剂 |
1.3 亚心型扁藻基因组DNA的提取 |
1.4 引物设计 |
1.5 PCR扩增质粒片段 |
1.6 PCR产物的克隆、测序 |
1.7 制备质粒 |
1.8 构建亚心型扁藻叶绿体转化质粒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亚心型扁藻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 质粒片段的扩增结果 |
2.3 亚心型扁藻叶绿体表达载体 |
3 讨论 |
第三节 绿色荧光蛋白在亚心型扁藻叶绿体中的瞬间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藻种、菌种及培养方法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转化质粒的制备 |
1.4 基因枪转化 |
1.5 绿色荧光蛋白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
2.2 流式细胞仪分选 |
2.3 绿色荧光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3 讨论 |
第四节 草丁膦抗性基因在亚心型扁藻叶绿体的稳定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藻种、菌种及培养方法 |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1.3 转化质粒的制备 |
1.4 基因枪转化 |
1.5 筛选 |
1.6 亚心型扁藻基因组提取 |
1.7 PCR检测 |
1.8 Southern杂交 |
2 结果 |
2.1 除草剂草丁膦筛选亚心型扁藻抗性转化子 |
2.2 基因组提取 |
2.3 PCR检测 |
2.4 探针浓度检测 |
2.5 Southern杂交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本文主要结论和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发表和完成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鲍鱼酶的制备和应用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绿潮相关绿藻的细胞与分子鉴定[D]. 敖愿. 苏州大学, 2020
- [2]澳洲袋鼠皮酶解蛋白肽的应用研究[D]. 王碧雪. 厦门大学, 2019(12)
- [3]卡帕藻和麒麟菜光合和抗氧化系统对温度胁迫的响应[D]. 李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7(02)
- [4]海洋细菌Vibrio agarivorans-2生长特性及产琼胶酶培养条件[D]. 贾馨媛. 大连工业大学, 2015(06)
- [5]鲍鱼绿色生态增养殖及其高值化利用[D]. 卢伟芳. 福州大学, 2014(10)
- [6]海带中岩藻黄素提取纯化及低分子量岩藻聚糖制备工艺的研究[D]. 闫相勇. 集美大学, 2014(04)
- [7]浒苔(Ulva prolifera)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 吴春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4(10)
- [8]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繁殖细胞的获得及早期发育的观察[D]. 王帅.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9]红翎菜科三种海藻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及外植体发育模式研究[D]. 张思.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10]亚心型扁藻细胞核与叶绿体稳定转化系统的构建[D]. 崔玉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