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系自然的孩提之心(论文文献综述)
刘龙[1](2011)在《中国画与写意山水园林相关性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画和写意山水园林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粹,通过中国画和写意山水园林的创作来抒发情感,寄托思想,陶冶性情是这对姊妹艺术共同的审美归宿。她们的诞生、发展、兴衰承载着中国古代士人的思想变迁和心路印痕。“山水比德”、“模山范水”、“应物含道”等哲学思想启发了中国画和写意山水园林诞生,经过“魏晋风流”的咏叹,隋唐民族艺术融合的影响,宋元人士高雅情趣的熏染,才有了明清时期的群星灿烂、创作繁荣局面。由于中国画和写意山水园林依赖的哲学体系和审美观念相同,在创作手法上具有艺术共性,都运用“师法自然,中得心源”进行创作,通过“咫尺山林,小中见大”、“实中有虚,虚实相生”、“欲露先藏,含蓄有致”等艺术手法营造作品意境。与此同时,文人、画家参与造园,将诗、画、园有机融合创造了独具意匠山水园林,从而赋予其雅洁不俗、悠然深远、浑然天成的审美气质,实现出文人寄情写意的创作目的。也因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人生境遇、生活经历不同,形成美学观念的差异,产生了个性突出、含义不同的艺术作品。本文以类比研究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画和写意山水园林的审美内核和传统文化蕴涵以及意境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二者的历史发展、思想理论、创作手法、审美特征等展开探讨,同时从中国画构图、透视、皴法以及主题意境的创造对写意山水园林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较为细致论述。研究表明:画中有园,园中有画,中国画把自然山水加以艺术升华,而写意山水园林把自然山水艺术升华后再加以凝结,成为写意山水园林,二者在艺术理论、创作素材、创作手法、创作意境以及创造者身份等方面均有相关性。研究中国画和写意山水园林相关性及文化内涵,探寻两种艺术交流融合的历史,对于中国园林理论的完善和现代园林艺术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郭耕[2](2002)在《情系自然的孩提之心──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生命的感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耕[3](2001)在《情系自然的孩提之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情系自然的孩提之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情系自然的孩提之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画与写意山水园林相关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依据(理论依据、实践基础、前期工作研究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6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画与写意山水园林的历史发展 |
2.1 中国画概述 |
2.1.1 中国画的分类 |
2.1.2 山水画 |
2.1.3 山水画形成及历史发展 |
2.1.4 花鸟画 |
2.2 中国画和写意山水园林融合 |
2.2.1 中国写意山水园林发生发展 |
2.2.2 文人园林构成与中国画的融合 |
第三章 中国画与写意山水园林的思想理论 |
3.1 文化、哲学、宗教的影响 |
3.1.1 早期山水文化 |
3.1.2 秦汉山水观 |
3.1.3 魏晋玄学及道家思想 |
3.1.4 士的理想人生与审美趋向 |
3.1.5 画论、园论及其二者关系 |
第四章 中国画与写意山水园林创作的艺术手法 |
4.1 创作意境 |
4.1.1 师法自然,中得心源 |
4.1.2 咫尺山林,小中见大 |
4.1.3 实中有虚,虚实相生 |
4.1.4 欲露先藏,含蓄有致 |
4.2 创作要素 |
4.2.1 构图原则与景观构成 |
4.2.2 景观元素的写意性与抽象性表达 |
4.2.3 色彩与传统图案的应用 |
4.2.4 题字 |
第五章 中国画与写意山水园林中的传统文化 |
5.1 “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
5.1.1 情系自然 |
5.1.2 雅洁不俗 |
5.1.3 悠然深远 |
5.1.4 浑然天成 |
5.2 写意取向 |
5.2.1 整体含义 |
5.2.2 个性差异 |
5.2.3 诗意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
6.1 画中有园,园中有画 |
6.2 中国画与写意山水园林创作素材完全一致 |
6.3 中国画把自然山水加以艺术升华,写意山水园林把自然山水加以艺术升华再加以凝结,成为写意山水园林 |
6.4 中国画和写意山水园林与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密切相关,并且共同演绎着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们的兴衰变迁的历程 |
6.5 中国画与写意山水园林创造者身份上的联系 |
6.6 中国画与写意山水园林创作手法上的一致性 |
6.7 中国画与写意山水园林在艺术理论上的互通性 |
6.8 中国画与写意山水园林在创造意境上的相同性 |
6.9 现代园林设计对传统艺术的传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情系自然的孩提之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画与写意山水园林相关性探究[D]. 刘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2]情系自然的孩提之心──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生命的感悟[J]. 郭耕. 森林与人类, 2002(03)
- [3]情系自然的孩提之心[J]. 郭耕. 野生动物,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