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光漆精制工艺试验

推光漆精制工艺试验

一、推光漆炼制工艺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石霖[1](2021)在《日用漆器变涂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髹漆工艺历史悠久、体系完整,关于传统大漆工艺的研究颇为成熟,与此同时,对变涂工艺在漆立体造型和漆画中的应用也有了一定探索。但变涂技法对生活日用漆器的造型、纹样、工艺和艺术风格的应用研究相对较薄弱。本文研究将变涂工艺用于日用漆器表面,尝试通过工艺优化改进传统变涂工艺操作复杂、周期长、纹样单一等的问题。文章系统梳理了从新石器时期直至近代传统变涂工艺发展脉络,整理传统变涂技法基本流程:胎底髹涂、起纹方式、中涂色漆层和研磨抛光四个主要步骤。以传承传统髹漆工艺及变涂工艺技法的优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保鲜膜材料独特的可塑性对胎体髹涂、起纹方式、中涂色漆层进行优化,实现工艺步骤的减量和工艺方式的增量。这样的优化方案缩短了髹漆周期、提高了变涂工艺的效率,在纹样肌理方面优化后的工艺技法弥补了传统变涂纹样单一、色泽单调和层次不分明的缺陷。漆器应用案例中,选取木材、金属和竹材这三种材质为胎底,采用变涂优化工艺对其胎底和肌理纹样进行应用实践。木胎茶盘、水滴形银饰吊坠、竹胎手镯三个案例采用变涂优化工艺,最终效果表明优化后的变涂工艺可适应不同胎体,不仅应用范围广、髹涂周期短,而且表面纹样色彩更具有美观性。本研究对传承传统工艺、弘扬漆艺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实践中髹漆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胡思思[2](2020)在《髹漆工艺在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茶文化创生以来,大漆髹饰工艺就与之构建了联系,茶文化推动了漆艺茶具的发展,髹漆工艺也将自己独特的魅力注入茶文化。当今社会,漆艺面临着重大的发展与机遇,日用漆器独有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今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人们不再只满足于衣食住行上的基本需求,而是有了对审美对个性对自然的思考,传统手工艺又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将髹漆工艺重新应用到现代茶具设计中,既满足了人们的市场需求、审美需求,又符合当今社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更有利于发扬我国的传统手工艺,提高人们对茶文化与髹漆工艺的认识,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论文以理论研究指导实践,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大漆髹饰工艺与茶具相结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提出了课题的创新点。第二章分析了髹漆工艺与茶具的起源、发展现状、探讨髹漆工艺应用于茶具设计的可行性,为后面章节提供指导作用。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以艺术特征和工艺实践为切入点,结合市场前景论述髹漆工艺应用于茶具设计的有利之处。第五章结合笔者实践,检验前四章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对髹漆工艺在茶具上的设计展开理论研究,并依次从理论到实践运用进行阐述,以茶具为载体,结合髹漆工艺,再根据毕业设计作品中髹漆工艺在茶具设计上的应用实践,为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的发展探索途径。

陈慧[3](2020)在《利川坝漆的文化价值和现代转型研究》文中指出坝漆是鄂西南地区着名的生漆品种之一,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珍贵馈赠,也是古代先民通过世代辛勤劳作留下的造物文明与智慧。该地位于武陵山区,是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交汇之地,坝漆文化既继承了飞扬浪漫的楚风,也受到奔放粗犷的巴蜀文化的影响,还融合了在地民族特有的民俗信仰。坝漆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在生漆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为当地政府和人民创造了不菲的外汇和财富,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一张名片。然而,坝漆产业的发展状况因于时代变迁而境况令人堪忧,其现代转型需要在地人、学界、产业界共同努力和探索。本文旨在描述坝漆生产、工艺制作、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建构“坝漆文化”这个概念,并由此探讨坝漆文化产业,基于对这一产业历史与现状的实地考察和分析,探索富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坝漆产业的现代转型之路。全文共六章,分为绪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第一章绪言部分,交代选题的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概念。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正文部分,包含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核心观点。第二章从生态环境、发展基础和历史沿革三个方面论述了坝漆的生产背景;第三章从历史文化、工艺文化、民俗信仰和生活观念方面论述了坝漆的地域文化;第四章讨论了坝漆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坝漆产业的文化生态、产业传承及其衰落、工艺嬗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坝漆现代转型的可行性。第五章根据前文的分析,以坝漆文化价值为依据,为坝漆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解决之道,即在技艺传承、活态发展空间的营造、品牌与产品优化、营销方式的更新等几个方面着力。第六章为结语部分,总结了坝漆产业面临的时代发展与转型机遇。要充分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传统手工艺振兴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坝漆产业既有的良好基础,结合文化创意和设计,拓展坝漆文化的生存空间,既为中国漆文化传承探索可行之路,也为在地产业发展注入动力并惠于在地民众。

张丹[4](2019)在《“唐风”在现代大漆家具中的应用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漆工艺的回归,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早期的生活器皿是漆器。国内新石器时代晚期发掘的相关实物,成为大漆在家具上应用并不亚于漆器的有力证据。这些实物证据能留存至今也得益于大漆的保护。大漆在传统家具中的应用并不是偶然,这是古人造物的智慧结晶。从材料上来讲,大漆的耐久性和耐磨性弥补了传统软木木质较软、容易变形腐烂的缺点;从成本上来讲,比硬木家具木工简易且价格便宜;从装饰上来讲,大漆装饰性极强,一系列装饰工艺的发展与创新,使得传统软木家具也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随着漆工艺的发展演变,各个时期的大漆家具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承载着中国厚重的传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在此期间,经济发展迅速、而且文化、艺术方面拥有极高的成就。这一时期大漆工艺的装饰属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家具上,呈现出开放、多元的时代特征——青春正值,生气磅礴,色彩斑斓。唐代以前的大漆家具工艺主要为彩绘,而唐代之后镶嵌工艺开始应用在大漆家具之上,人们开始使用各种装饰材料,根据材料的自然呈色,如宝石的红、螺钿的彩、象牙的白等组织画面;与此同时为改变原有软木木质本色发展出了漆艺中的罩明清漆,和染色涂胡粉、贴皮等。唐代大漆家具装饰性极强,且多种装饰工艺交叉使用,与其他时期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对现代大漆家具的设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以大漆家具的发展为主体,结合唐代漆艺发展及唐代大漆家具的装饰工艺,据此将其定义为“唐风”并对其进行艺术特征的总结,从而来探寻“唐风”在现代大漆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从大漆家具和“唐风”两方面着手分析,首先梳理大漆家具的定义种类,古代大漆家具种类技法变化以及收集大漆家具的现代化实例。其次从唐代家具种类、艺术特征及漆艺技法应用等,来归纳总结“唐风”及其艺术特征。最后通过“唐风”在现代大漆家具中的实践应用得出“唐风”生活化即漆艺实用化、大漆家具产量化;生活“唐风”化即传递出唐代装饰风格及意蕴,达到相对符号化,形成“唐风”大漆家具现代风格;“唐风”概念化即针对现代大漆家具提出“诗意的栖居”理想状态,延展出现代大漆家具时代性及更多可能性。并从三个方面呈现出“唐风”在现代大漆家具设计应用的实用性、符号性、概念化的特征。

亓志杰[5](2018)在《彩色生漆制备工艺及其对漆膜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漆是从漆树韧皮部乳汁道分泌出的乳白色液体,接触空气后氧化聚合成为漆膜。生漆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韧性,也可当做黏结剂来使用。生漆固化成膜后具有高硬度、高光泽度、耐高温、耐腐蚀、超耐久性等优良性能。生漆自古以来就被用做髹饰涂料而广泛使用,在秦汉至隋唐时期发展到了高峰。现今的精制生漆主要用在家具、漆器、漆画、文物修复等领域。本研究通过控制生漆精制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条件,如搅拌时间和红外照射时间,对生漆精制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精制后的漆膜性能进行优化测定,筛选出最优精制加工工艺。在对色漆颜料调配比例进行系统研究后,测定了精制彩色漆漆膜的表干时间、硬度、光泽度等性能参数。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搅拌时间和红外照射时间对生漆含水量、表干时间、硬度、光泽度、黏度都有较大的影响。黏度会随着搅拌时间的加长而逐步增加,在每批次加工1公斤生漆的情况下,搅拌时间12h时黏度达到了60万mpa.s。在含水量的测定中,含水量与搅拌时间和红外照射时间成反比。在搅拌时间(4h、6h、8h、10h、12h)中红外时间每增加一小时,含水量就会随着而下降。搅拌时间12h红外照射4h的处理中,含水量在最低点。表干时间随着搅拌时间和红外照射时间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呈反比趋势。如图2-8所知,搅拌时间为4h、6h的过程中,表干时间的变化不明显;在搅拌时间12h红外照射3h的处理中,表干时间最短。在对漆膜硬度的测定中,漆膜硬度的变化是随着搅拌时间和红外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趋势。其中搅拌时间10h红外照射4h和搅拌时间12h红外照射3h的处理中漆膜硬度达到了5H的级别。2.不同种类的颜料和不同的颜料配比都对色漆漆膜的表干时间、硬度、光泽度有较大的影响。在五种颜色(银朱、永固黄、永固橙、酞青蓝、酞青绿)配比中,表干时间会随着配比中颜料的增加而降低,呈反比趋势。透明漆与五种颜料在配比为透明漆:颜料=1:1.4时,表干时间都表现为2h左右。而光泽度的表现都达到了80/GU以上,其中银朱和永固橙最佳的配比是1:1.2;永固黄为1:1.4;酞青蓝和酞青绿的最佳配比是1:1。在硬度指标测定中,颜料比例越低漆膜的硬度就越高。调配比例为1:0.6和1:0.8时,硬度都达到了5H的级别,但在调配比例为1:1.4时,硬度却在3H以下。结果表明,颜料添加的越多,漆膜硬度越低。总之,实验结果表明,在精制工艺中搅拌时间12h红外照射3h的处理是精制生漆较优加工工艺。在色漆调配工艺中银朱和永固橙1:1.2的调配比例为最佳,永固黄为1:1.4,酞青蓝和酞青绿1:1的调配比例为最佳。

陈洪亮[6](2018)在《重庆漆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考古材料来看,中国漆器从河姆渡文化出土漆器算起,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广泛地影响到各个艺术门类的发展。巴蜀地区是中国历史上漆器最重要的产地之一。自商周以来,巴蜀地区的漆器工艺就已经逐步形成,经过春秋战国的发展变得日渐成熟,至秦汉三国时期达到繁荣鼎盛,到魏晋后逐步衰落。重庆作为古巴国属地,其漆器在建国后有过辉煌的成绩。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改变,重庆漆器传统工艺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有关重庆漆器的传承问题就摆在了研究者面前。本文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和文物追本溯源,在考古学及历史学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重庆漆器的历史起源、发展与停滞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梳理,对生产企业和手艺人进行调查采访,在分析重庆漆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基础上,梳理出重庆漆器认知度普及度低;制作工艺分离,传统工艺人才缺乏;产品日常实用性低,装饰手法陈旧;创作资金短缺四个问题。以艺术设计学的视野为切入点,重新挖掘重庆漆器的器用本源、应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旨在探寻其造型与装饰设计的独特语言,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借鉴日本传统手工艺的政策制度和推广模式,选取日本越前漆器、山中漆器为设计专案研究,分析日本漆器产品形体设计、色彩识别、材料结合的设计方法。对台湾漆器转型成功的经验进行分析,台湾漆器首先通过政策的扶持,然后建立了漆器博物馆,最后研发了新材料的融合,使台湾漆器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挖掘重庆漆器在材料、功能、造型、装饰四个方面的开发价值,总结出重庆漆器外观造型、产品材质、色彩图案、产品功能四个方面的开发设计要素,最后指导最后重庆漆器的开发设计实践。用日本、台湾的文化创意手法来“活化”古老的重庆漆器,使得重庆漆器回归生活,从而焕发出当代生命力。

金淑兰[7](2017)在《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文中研究说明化学工业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发展生产力、保障人类生活生产必需品以及国防建设和应对战争等密不可分,不仅对于历史上的产业革命和当代的新技术革命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华化学工业会由欧美归国留学生于1922年在北京创建,是我国第一个化学工业学术团体,它荟聚了大批的化工人才,不仅为后来相继成立的专门学术团体起到了示范和带领作用,而且还推动了民国时期高等化学与化工教育的发展,从而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建制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现代化工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学术界尚缺乏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发掘大量第一手资料,运用史料分析、文献解读、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学会承担的社会角色为主线,研究了中华化学工业会自1922年创建至1949年整个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为我国化学工业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首次全面系统地厘清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创立、发展以及组织变迁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现实条件。这部分内容为完善我国近代化工体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过程提供了参考资料,弥补了我国化工史和技术史史界对相关专题研究的不足。(2)运用社会学方法探讨学术团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其随社会变迁所进行的角色调适。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角色经历了从化工知识普及向化工知识研究的转变,而另一种社会角色——服务于化工实业界则一直伴随并贯穿始终。通过分析认为,除以上所述,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角色还表现在:构建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体系;开启了中国化工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化工人才;为中国的化学工业建制化奠定了基础。可见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作用和影响不仅仅只表现在与化学工业有关的产业经济方面,甚至还涉及与化学工业相关的社会问题,作为学术团体,其社会角色具有多元性和可变性。(3)详细地梳理了1922-1949年中华化学工业会的主要工作成就及其对中国化工事业的影响。包括化学工业普及方面,如搜集并发布化学工业新闻、举办通俗演讲、翻译化工着作,创办化工普及类刊物《化学世界》;化学工业研究方面,如学会的科研体制化过程、化工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建设、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和会刊为主所进行的化工学术研究等;促进实业界与化学界相结合所做的各种努力,如组织学者参观工厂、调查国内化工业现状、为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协助举办化工展览。这些史料的挖掘和分析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华化学工业会对于中国化工事业建设的突出贡献,以及推动中国化学工业建制化的积极作用。(4)对中华化学工业会在化工学术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客观的评价。受条件所限,民国时期国内关于化工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果并不多见,但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为主、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为载体刊发的大量文章实用性极强,对于科研同行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作用。(5)在挖掘中华化学工业会史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近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特点。总体上看来,1922-1949年,我国国内的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多为传统手工制作或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国内许多储备丰富的生产原料,仍处于粗放式加工阶段。通过分析影响民国时期化学工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剖析政府在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专门学术团体对于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探讨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在我国近现代化学工业体制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

陆秋澄[8](2017)在《基于传统工艺的当代室内陈设品创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工艺的创意、材料处理和技艺在其鼎盛时期都有着明显的先进性,其中所蕴含的造物精神,对当代室内陈设品的创新设计极富作用。本文通过对传统工艺在室内陈设品中应用的研究,探讨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将传统工艺与室内陈设品相结合的新的可能。首先论述了传统工艺在室内陈设品中应用的历史渊源,对传统空间中的家具、室内软饰织物和室内灯具等的应用的丰富的工艺门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之上从人们对室内空间的需求、生活方式的需求和精神内涵的需求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基于传统工艺的室内陈设品的创新驱动力,并结合市场上的设计案例,总结归纳出创新的基本路径及启示,为基于传统工艺的当代室内陈设品的创新设计提供灵感和思路。

潘草原[9](2017)在《灰料在漆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灰料在漆艺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灰料在漆艺的历史沿革中是重要的辅助材料,在天然漆髹饰系统内,灰料的种类、名称、作用繁多、概念边界模糊,因此首先对“灰料”做出明确的定义。灰料因其性能特征,是传统漆工艺中重要的填充料,作功能性应用。在底胎工艺中,或用于垸漆工序;或与其它韧性材料构成胎骨;或用于一些特殊的漆器。灰料在装饰工艺中的应用相对较晚,并同样以填充料作为主要形态,或堆起,或雕剔,隐于髹饰层之下,明清时逐渐有作为审美对象的端倪。至近现代,灰料髹饰应用与艺术家个体表达相结合,形成丰富的面貌形态。本文通过梳理传统漆工艺中灰料的应用源流,分析漆艺作品结合灰料的个案,根据灰料应用的发展脉络,总结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从材料性能、工艺技法两方面入手,结合自身的创作,探讨灰料可表现应用的更多形式。

徐丹苹[10](2016)在《江西鄱阳漆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鄱阳脱胎漆器髹漆技艺有着重要的保护意义和保护价值。其独具鄱阳特色的硫磺成型技艺,使鄱阳脱胎漆器的制作更加便捷。此外,仿窑变和阴刻阳堆的漆面装饰,更是被鄱阳漆艺人传承发扬,成为鄱阳漆艺代表性装饰手法。无论是成型工艺还是装饰技法,鄱阳漆艺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然而近年来,鄱阳漆艺在现代的发展和传承中遇到困难,其中后继乏人是首要难题。本文以鄱阳漆艺的传承和保护作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谈等方法寻得第一手资料,通过深入分析和归纳整合梳理成文。全文主要从鄱阳漆艺的发展历程、风俗影响、产品分类及各自工艺、传承人物和现状及保护思考等五点进行论述。本文一方面着重梳理了鄱阳近现代漆艺的发展历程和世家传承延续的代表人物。另外,对作为鄱阳漆艺发展现状的代表性漆行——江西鄱湖脱胎漆器有限公司、饶州脱胎漆器有限公司和丁广昌漆号——进行了深入考察,结合当下实际形势,阐述鄱阳漆艺发展困难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因素,并思考鄱阳漆艺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二、推光漆炼制工艺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光漆炼制工艺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日用漆器变涂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变涂工艺的研究
        1.2.2 国外变涂工艺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课题创新之处
2 传统变涂工艺概述
    2.1 变涂工艺发展脉络
    2.2 传统变涂工艺制作流程
        2.2.1 变涂工艺材料准备
        2.2.2 底胎髹涂工艺流程
        2.2.3 变涂肌理工艺流程
    2.3 本章小结
3 变涂工艺的优化
    3.1 胎底打磨髹涂工艺优化
    3.2 变涂技法起纹工艺优化
        3.2.1 替换变涂起纹材料
        3.2.2 增加局部叠涂
        3.2.3 增加材料可塑性
        3.2.4 促进色彩融合方式
    3.3 中涂工艺的优化
    3.4 变涂工艺优化前后对比
        3.4.1 工艺流程对比
        3.4.2 制作周期和成本对比
        3.4.3 变涂工艺优化步骤
    3.5 本章小结
4 漆器变涂工艺优化的应用实践
    4.1 案例一:木胎简约风格茶盘
        4.1.1 造型与纹样设计
        4.1.2 制作材料与工艺流程
        4.1.3 产品展示及设计评价
    4.2 案例二:金属胎水滴形吊坠
        4.2.1 造型与纹样设计
        4.2.2 制作材料与工艺流程
        4.2.3 产品展示及设计评价
    4.3 案例三:竹胎民族风手镯
        4.3.1 造型与纹样设计
        4.3.2 制作材料及工艺流程
        4.3.3 产品展示及设计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髹漆工艺在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课题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髹漆工艺与茶具的发展历程
    2.1 髹漆工艺与茶具起源
    2.2 髹漆工艺与茶具现状分析
        2.2.1 髹漆工艺现状分析
        2.2.2 茶具现状分析
    2.3 髹漆工艺应用于茶具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漆茶具设计的艺术特征分析
    3.1 大漆茶具之造型美
        3.1.1 粗犷的天然造型
        3.1.2 规整的人工造型
    3.2 大漆茶具之色彩美
        3.2.1 平和舒缓的素色
        3.2.2 变幻莫测的彩色
    3.3 大漆茶具之意境美
        3.3.1 情感依托
        3.3.2 审美需求
        3.3.3 文化价值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漆茶具设计的实践特征分析
    4.1 髹漆工艺应用于茶具设计的工艺技法分析
        4.1.1 材料的选择运用
        4.1.2 肌理的表现形式
    4.2 髹漆工艺应用于茶具设计发展前景分析
        4.2.1 大漆茶具发展的属性优势
        4.2.2 大漆茶具发展的有利条件
        4.2.3 大漆茶具设计存在的问题
        4.2.4 大漆茶具的市场前景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课题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5.1 毕业创作构思来源
    5.2 毕业设计作品创意解析
    5.3 毕业设计作品技法运用
        5.3.1 创作材料的准备
        5.3.2 色彩造型的选择
        5.3.3 髹饰技法的运用
    5.4 毕业设计作品展示
        5.4.1 创作过程的展示
        5.4.2 创作成品的展示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利川坝漆的文化价值和现代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学术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的研究方法
    1.4 “坝漆”概念的界定
第2章 坝漆的生产背景
    2.1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2.2 坝漆的发展基础
        2.2.1 丰富多样的自然物产
        2.2.2 优质漆林及品种
        2.2.3 漆之为用
    2.3 坝漆的历史沿革
        2.3.2 早期的坝漆生产
        2.3.3 当代的发展概况
    2.4 小结
第3章 坝漆的地域文化
    3.1 历史文化
        3.1.1 楚风巴韵的历史文脉
        3.1.2 世代相传的割漆文化
    3.2 工艺文化
        3.2.1 就近取材的原则
        3.2.2 天时地气的考量
        3.2.3 材美工巧的配合
        3.2.4 漆亮如镜的审美
    3.3 民俗信仰
        3.3.1 驱邪禳灾的封山祭祀
        3.3.2 尊师重道的传道仪式
        3.3.3 趋吉纳福的凡俗心愿
    3.4 生活观念
        3.4.1 “七”与“漆”
        3.4.2 寄情于歌
        3.4.3 耐用粗货
        3.4.4 熟人社会
        3.4.5 坝漆之“气”
    3.5 小结
第4章 坝漆产业的状况
    4.1 坝漆面临的文化语境
        4.1.1 大众文化消费
        4.1.2 绿色设计理念
        4.1.3 “新工艺”时代
    4.2 坝漆传承与产业现状
        4.2.1 坝漆技艺的失落
        4.2.2 坝漆产业的衰退
    4.3 当代坝漆工艺文化的嬗变
        4.3.1 漆艺人的观念觉醒
        4.3.2 民族文化符号的采借
        4.3.3 技法形式的改变
    4.4 坝漆现代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坝漆文化价值的现代转型
    5.1 加强坝漆技艺的传承
        5.1.1 转变技艺传承方式
        5.1.2 保障漆艺人的利益
        5.1.3 发扬漆匠精神
    5.2 营造坝漆产地的活态发展空间
        5.2.1 重振坝漆生漆与漆工艺
        5.2.2 打造坝漆文化体验空间
        5.2.3 创建坝漆文化创意集市
    5.3 延伸坝漆的地域文化
        5.3.1 重塑坝漆品牌
        5.3.2 定位差异化品牌
        5.3.3 研发产品体系
        5.3.4 介入设计力量
    5.4 坝漆与产品营销
        5.4.1 培育市场观念
        5.4.2 线上线下的营销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在校期间成果
附录2 田野调查清单与结论
附录3 坝漆制作漆器技法与类型古今对比

(4)“唐风”在现代大漆家具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大漆家具的研究意义
        1.2.2 “唐风”及其在现代大漆家具应用的研究意义
    1.3 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现状
        1.3.3 文献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目的及拟解决的问题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大漆家具概述
    2.1 大漆家具的定义
    2.2 大漆家具的种类
        2.2.1 按漆艺技法分类
        2.2.2 按家具功能分类
        2.2.3 按地区风格分类
    2.3 古代大漆家具
    2.4 大漆家具的现代化
第3章 唐代大漆家具——“唐风”初探
    3.1 唐代大漆家具综述
        3.1.1 唐代大漆家具的种类
    3.2 唐代大漆家具的特征
        3.2.1 大漆家具装饰结构
        3.2.2 壶门在唐代大漆家具的应用
        3.2.3 清新富丽和高雅含蓄的色彩
        3.2.4 兼容并包的装饰手法
    3.3 唐代大漆家具漆艺技法分析
第4章 “唐风”在现代大漆家具中的应用探究
    4.1 “唐风”
    4.2 “唐风”生活化——实用性
        4.2.1 “唐风”生活化
        4.2.2 “唐风”生活化的实践性研究
    4.3 生活“唐风”化——符号性
        4.3.1 生活“唐风”化的漆艺技法实践
        4.3.2 生活“唐风”化实践性研究
    4.4 “唐风”概念化
第5章 设计实践——“诗意的栖居”
    5.1 创作理念阐述
        5.1.1 创作理念背景
        5.1.2 创作理念——《辛夷坞》
    5.2 创作设计
        5.2.1 方案草图
        5.2.2 方案效果深入
        5.2.3 CAD尺寸图
        5.2.4 3D模型建构
        5.2.5 模型打样调整
        5.2.6 确定装饰方案
    5.3 创作过程
        5.3.1 屏风装饰
        5.3.2 桌几装饰
    5.4 作品效果展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5)彩色生漆制备工艺及其对漆膜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漆树资源
        1.1.1 漆树的科属
        1.1.2 漆树的分布
        1.1.3 漆树的品种
    1.2 生漆
        1.2.1 生漆历史发展
        1.2.2 生漆主要成分
        1.2.3 生漆主要应用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漆精制加工试验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生漆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1.3 其它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滤漆
        2.2.2 搅漆
        2.2.3 红外灯照射
    2.3 指标测定方法
        2.3.1 表干时间的测定
        2.3.2 固体含量的测定
        2.3.3 光泽度的测定
        2.3.4 黏度的测定
        2.3.5 漆膜硬度的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搅拌时间对各方面参数的影响
        2.4.2 红外灯照射对漆膜参数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色漆的调配试验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1.3 其它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配色
        3.2.2 稀释剂的添加
        3.2.3 研磨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银朱颜料调配对漆膜参数的影响
        3.3.2 永固黄颜料调配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3.3 永固橙颜料配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3.4 酞青蓝和酞青绿颜料配比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不足
    4.1 结论
    4.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重庆漆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五、研究范围及名词界定
        (一)漆
        (二)漆器
        (三)文化创意
第一章 巴蜀漆器概述
    第一节 巴蜀漆器历史梳理
        (一)起源发展期——商周
        (二)日渐成熟期——战国
        (三)繁荣鼎盛期——秦汉三国
        (四)逐步衰落期——魏晋以后
    第二节 重庆大漆自然资源的起源
        (一)地理位置
        (二)城口生漆
    小结
第二章 重庆漆器现状
    第一节 重庆漆器的存续状态
        (一)重庆漆器的生产形式
        (二)重庆漆器传承人分析
    第二节 重庆漆器的地方特色及制作流程
        (一)重庆漆器地方特色
        (二)重庆漆器制作流程
    第三节 重庆漆器的代表大师
        (一)复兴阶段
        (二)发展阶段
    第四节 重庆漆器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重庆漆器的认知普及度低
        (二)制作工艺分离,传统工艺人才缺乏
        (三)产品日常实用性低,装饰手法陈旧
        (四)重庆漆器的创作资金短缺
    小结
第三章 日本、台湾漆器的“活化”策略
    第一节 日本漆器“活化”设计策略
        (一)日本传统工艺产业振兴法则
        (二)日本漆器案例分析
        (三)日本漆器设计方法
    第二节 台湾漆器转型成功的经验
        (一)台湾漆器的社会生态
        (二)台湾漆器推广普及方式
        (三)台湾漆器新材料的融合
    小结
第四章 重庆漆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策略
    第一节 重庆漆器审美价值基础
        (一)材料之美
        (二)功能之美
        (三)造型之美
        (四)装饰之美
    第二节 重庆漆器开发设计要素
        (一)外观造型
        (二)产品材质
        (三)色彩图案
        (四)产品功能
    第三节 重庆漆器开发设计实践
        (一)重庆漆器调查问卷与分析
        (二)重庆漆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索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目录
图表来源目录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及发表论文情况

(7)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创建与发展
    2.1 创建背景与条件
        2.1.1 社会条件
        2.1.2 宏观背景
        2.1.3 人才基础
    2.2 学会的创建与发展
    2.3 组织机构的变迁
        2.3.1 对学会章程的不断修订与完善
        2.3.2 内部结构的变迁
    2.4 历任理事(评议员)
    2.5 会员分析
        2.5.1 全体会员分析
        2.5.2 代表性会员分析
第3章 化工宣传与普及工作
    3.1 搜集、发布化学工业新闻,提供化工消息
    3.2 举办通俗演讲,推动化工知识传播
    3.3 翻译化工着作,引进西方先进化工技术
    3.4 创办科普刊物《化学世界》
第4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的创办、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4.1 会刊简史
    4.2 历任编纂
    4.3 发展历程
        4.3.1 化学工业调查阶段
        4.3.2 化学工业述评阶段
        4.3.3 化学工业应用研究阶段
    4.4 会刊的历史作用
第5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科研体制化探索
    5.1 创立化工图书馆,为化工研究提供基础
    5.2 发行化工专业期刊,鼓励学术研究
    5.3 召开年会,促进学术交流
        5.3.1 历届年会概况
        5.3.2 年会发展历程
        5.3.3 联合年会纪实
        5.3.4 年会的演变及其特点
    5.4 协助审定化学名词,推进化学用词规范化
        5.4.1 化学讨论会的缘起与成果
        5.4.2 与会人员中的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分析
        5.4.3 化学工程名词的统一与审定
第6章 对中国传统工业的改进与研究
    6.1 肥皂工业
    6.2 造纸工业
    6.3 油脂工业
    6.4 橡胶工业
    6.5 油漆工业
    6.6 制革工业
第7章 联络并服务于化学工业实业界
    7.1 组织参观工厂,促进学企结合
    7.2 调查国内化工产业,掌握化工发展现状
        7.2.1 调查实录
        7.2.2 关于化工调查的总结与反思
    7.3 服务于实业界,为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
    7.4 协助化工展览,推动化工产业发展
        7.4.1 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
        7.4.2 举办化学工艺品展览会,暨组建化学工艺研究会
        7.4.3 吴承洛对化学工艺品展览会的评价
第8章 结语
    8.1 对学会在化工学术研究方面的影响评价
    8.2 关于中华化学工业会社会角色的探讨
        8.2.1 构建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体系
        8.2.2 开启了中国化工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化学工业人才
        8.2.3 为中国的化学工业建制化奠定了基础
    8.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基于传统工艺的当代室内陈设品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传统工艺在室内陈设品中应用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家具与传统工艺
    第二节 室内软饰织物与传统工艺
    第三节 室内灯具与传统工艺
    第四节 其他室内陈设品与传统工艺
第二章 传统工艺在当代室内陈设品中的应用分析
    第一节 基于传统工艺的室内陈设品的创新驱动力
        一、新的生活的空间的需求
        二、新的生活方式的需求
        三、工匠精神的追求
    第二节 市场上基于传统工艺的室内陈设品的创新设计
        一、新材料的运用
        二、制作工艺的变革
        三、造型与装饰的突破
第三章 基于传统工艺的当代室内陈设品创新设计路径及启示
    第一节 基于传统工艺的室内陈设品的创新设计路径
        一、全面了解传统文化和工艺
        二、把握现代陈设品和传统工艺的兼容性
    第二节 基于传统工艺的室内陈设品的创新启示
        一、传统工艺传承的完整性与活态化
        二、新功能与新形式的拓展
        三、与现代生活的交融
        四、生产的可操作性
第四章 毕业设计分析
    一、毕业设计的基本思路
    二、设计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图片来源
致谢

(9)灰料在漆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于灰料
    第二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架构
第二章 传统漆工艺中灰料的应用
    第一节 底胎工艺中的灰料
    第二节 装饰工艺中的灰料
    第三节 传统灰料的应用演变图示
第三章 灰料在近现代漆艺作品中的应用
    第一节 以扬州“卢家”为例
    第二节 以小川破笠、柴田是真为例
    第三节 以李伦、唐明修为例
第四章 关于我对灰料应用的一点探索
    第一节 灰料表现性的探索试验
    第二节 我对灰料创作的实践
    第三节 对灰料应用的一些感悟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原版文献

(10)江西鄱阳漆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论文源起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研究目的及意义
    概念界定
第一章 江西鄱阳漆艺概述
    第一节 江西漆艺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鄱阳漆艺的发展与传承历史
第二章 鄱阳漆艺术的种类、特点及制作工艺和风俗文化对其影响
    第一节 鄱阳漆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第二节 鄱阳风俗文化对漆艺术的影响
第三章 鄱阳近现代漆艺传承人物研究
    第一节 开创发展期-筚路蓝缕
    第二节 高峰期-如火如荼
    第三节 传承期-薪火相传
第四章 鄱阳漆艺行业发展现状及保护
    第一节 鄱阳漆艺行业现状考察
    第二节 鄱阳漆艺的传承模式
    第三节 鄱阳漆艺行业保护设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推光漆炼制工艺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用漆器变涂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D]. 石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2]髹漆工艺在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胡思思.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3]利川坝漆的文化价值和现代转型研究[D]. 陈慧.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7)
  • [4]“唐风”在现代大漆家具中的应用探究[D]. 张丹.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5]彩色生漆制备工艺及其对漆膜性能的影响[D]. 亓志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6]重庆漆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D]. 陈洪亮. 西南大学, 2018(02)
  • [7]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D]. 金淑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11)
  • [8]基于传统工艺的当代室内陈设品创新设计研究[D]. 陆秋澄. 苏州大学, 2017(04)
  • [9]灰料在漆艺中的应用研究[D]. 潘草原.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4)
  • [10]江西鄱阳漆艺术研究[D]. 徐丹苹.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标签:;  ;  ;  ;  ;  

推光漆精制工艺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