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1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焦英俊[1](2020)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经济增长规模令世人瞩目,基本成绩不容否定。但是,当前国内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传统增长红利空间日趋紧缩,后发优势逐渐消退,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旧明显,经济下行风险依然较大。单纯依靠要素驱动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良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变。历史和现实表明,创新是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源动力,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创新高地不仅能够直接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而且具备很强的外部性,对于提高经济技术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已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产业增加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载体,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发展日新月异,创新产出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然而,高新技术产业是否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验证。鉴于此,本文基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层面和国家高新区层面的双重研究视角,剖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外部市场绩效,这种外部市场绩效在本文集中体现为区域技术效率的提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从理论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进行阐释;其次,从中国省级、地级市视角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协同分布特征;再次,利用中国省级、地级市和国家城市群数据实证剖析了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在不同环境变量约束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主要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第一,通过理论论证,本文阐释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与特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强的外部性,能够带来显着的技术效率溢出效应,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于本地区而言,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通常能够产生直接技术效率溢出,提高本地区技术效率;另一方面,长期内,高新技术产业也有可能带来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效应,阻碍本地技术效率进步。另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集聚倾向性,因此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带来规模效应,但是若其集聚程度过高,则可能会引发拥塞效应,导致负向技术效率溢出。对于邻近地区而言,一方面,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可能带来回波或极化效应,导致邻近地区发展环境恶化,不利于技术效率提升;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也可能带来扩散或涓滴效应,使得邻近地区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促进技术效率提升。第二,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利用传统数理统计模型、随机前沿模型以及地统计模型考察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两者的空间相关关系。从空间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大部分省份以及陕西、四川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程度较高;东部沿海大部分省份以及四川、安徽、湖北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程度较高;除河北以外,广大东部沿海省份的技术效率较高,其他地区相对较低。另外,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重心整体上均向南移动,且近十年以来,技术效率空间分布重心整体上朝东南方向移动,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重心朝西南方向移动,两者空间分布重心相向而动,呈空间收敛态势。此外,技术效率与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商、多样化集聚指数显着正相关,与专业化集聚指数显着负相关。第三,基于中国省级层面数据,应用地统计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不同集聚形式下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省级地区的技术效率呈显着空间正相关关系;技术效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区位商的“热点-冷点”区域重叠范围较大,且近年来两者的“热点”区域大致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而“冷点”区域位于青海及其周边省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集聚和多样化聚集均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且技术效率溢出呈“倒U型”特征;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化聚集未能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第四,基于中国地级市和国家高新区层面数据,采用传统数理统计和地统计模型刻画了国家高新区和城市技术效率的空间协同演进和空间耦合状况。研究发现,样本城市的技术效率整体上不断提高,同时,设有国家高新区的城市技术效率明显高于未设国家高新区城市,且2007年后差距更大。从整体上看,地级城市技术效率和国家高新区产值的空间分布格局皆是以南-北方向为主,东-西方向较弱,空间分布平均中心均位于浙江省境内,二者地理距离较近。近年来,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主趋势明显地向国家高新区产值的空间分布主趋势方向偏移,同时,二者在空间发展上呈现出高度耦合状态,而且在2017年两者的空间耦合系数更是高达93.58%,说明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第五,基于中国地级市和国家高新区层面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了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异质性特征及其空间衰减边界。研究发现,2000-2017年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但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然而,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提升。就不同阶段而言,2000-2010年国家高新区未能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提升。但在2010-2017年,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和邻地技术效率提升,同时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溢出随地理距离的增大而衰减,且衰减区域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一是160公里以内,此范围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密集区域,且溢出系数未明显下降;二是160-260公里以内,此范围内溢出系数仍显着为正,但其数值快速下降,同时260公里也是技术效率外溢的半衰距离;三是大于260公里地区,此时空间溢出系数不再显着,且当地理距离达到440公里时下降为0。事实上,对于大部分省份而言,以省份中心为圆心,以260公里为半径的圆弧基本上能够辐射一省绝大部分区域,大于260公里的区域极有可能超出了省界。因此,可以认为,省界对于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国家高新区更倾向于提供“本地化服务”,尤其在省级层面上表现得更加突出。第六,基于中国城市群和国家高新区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剖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时段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2000-2017年全部10个样本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都能够显着促进本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但是,在京津冀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而海峡西岸、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却能够促进邻地技术效率提升。从整体上看,山东半岛、中原、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等7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的提升,而东三省、京津冀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从不同时段来看,2000-2010年,除了关中城市群外,其他城市群内部的本地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同时在京津冀和成渝城市群内部,本地国家高新区能够积极促进邻地技术效率的提升。从整体上看,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和和成渝等4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的提升。然而,东三省、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珠三角、中原和关中平原等6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的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2010-2017年,全部样本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都能够显着地促进本地技术效率提升。但是,京津冀城市群内的本地国家高新区不利于邻地技术效率提升,而海峡西岸、珠三角和关中平原等3个城市群的本地国家高新区却能够显着地促进邻地技术效率提升。此外,东三省、山东半岛、中原、海峡西岸、珠三角、关中平原和和成渝等7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能够显着地促进区域整体技术效率提升。但是,京津冀、长三角和长江中游等3个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未能对整个地区技术效率产生促进作用。第七,利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的影响因素。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不仅取决于内部创新效率,而且与地区间“发展距离”有关。研究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的创新效率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同时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西部次之,东北地区最低;拥有较多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地区不仅具有更高的创新效率,而且创新效率波动较小;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对其创新效率水平和波动都没有显着影响;在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比重较大的地区,虽然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创新效率波动较小;政府干预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同时对创新效率的波动没有显着影响;开放程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水平和波动均无显着影响;地区间的“工资距离”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高度相关,工资水平差异越小,技术效率空间溢出越大。本文论证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基于空间视角实证剖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本研究预期能够为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国家高新区和国家城市群战略规划等提供科学的理论和经验依据。
姜宝中[2](2020)在《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级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建设的超大规模综合性城市新区。国家级新区具有多元的战略目标,即承担着解决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中各类系统性问题,也肩负着探索区域和城市有效发展路径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的国家级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的示范区和试验区,发挥了带动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从国家级新区发展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分离、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缺乏良性互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创新要素培育与累积逐年减缓等问题。选择合适的视角和理论方法,探索国家级新区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利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国际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以及对城市创新能力促进作用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这些研究对破除国家级新区发展困境、促进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解决好这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挥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本文以城市地域空间理论、城市网络理论、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国家级新区发展现状为出发点,详细分析国际级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给出国家级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研究国际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依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破解国家级新区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首先,基于2006-2018年城市经济发展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现: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发展拉大了城市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进一步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异质性时,实证结果说明: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既存在区域异质性,也存在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发展对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着,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北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着,说明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国家级新区发展对促进直辖市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非直辖市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不显着,说明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行政等级异质性。其次,基于2003-2016年中国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科技创新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级新区在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方面同样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地区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效果显着,而对中西部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国家级新区对直辖市城市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非直辖市城市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不显着。最后,基于2005-2018年中国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量”和“质”两方面的衡量指标,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展: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级新区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城市产业结构“量”的升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北方城市则产业结构“质”的升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对直辖市地区城市产业结构“量”的升级具有显着效果,但对其“质”的升级产生作用不显着。国家级新区对非直辖市城市产业结构“质”的升级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但对其“量”的升级作用不显着。综合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国家级新区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均具有促进作用。国家级新区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和行政等级异质性。同时看到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放缓,且国家级新区自身的发展和建设也面临着各种困境。为此,需要在优化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促进国家级新区产业优化发展、完善国家级新区治理模式、化解国家级新区的招商引资困难,以及加强国家对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国家级新区发展难题,发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程丰远[3](2020)在《徐州市鼓楼区园区绩效指标构建与评估》文中提出产业园区是生产要素、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和实体经济重要载体,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中起着示范、带动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园区不断发展完善,成为国家、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发展竞争中的基础支撑。徐州市鼓楼区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鼓楼高新技术开发区。2017年,江苏省政府批复筹建江苏省徐州市鼓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对鼓楼区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需要园区承担更多转型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园区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路径,建立完善、科学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篇文章梳理了园区发展的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国内外园区绩效评价有关经验。介绍我国园区发展历程及总体发展现状,对鼓楼区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分析,通过与其他城区的比较分析,得出在鼓楼区园区发展面临的环境以及存在的问题。本篇文章基于对鼓楼区及园区近三年工作目标的扎根分析,同时基于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评估体系,结合专家评估与问卷调研形式,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在指标权重设立中,运用AHP打分法对指标进行赋权。通过调查及查询统计年鉴等数据收集方式,对鼓楼区5个园区2017年至2019年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结合分析,掌握园区发展现状与不足,找出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根据实证研究发现,各园区因发展过程不同、侧重点不同,绩效水平也有所差距。通过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园区发展的引导。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明确园区未来发展战略定位。最后,基于园区发展的多元视角,从政府、园区及高校等科研院所多层面考虑,提出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提高园区发展效率,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余海芹[4](2020)在《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地区发展的重点,国家级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地,通过高新区发展建设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帮助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下,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从而实现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西南地区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依靠粗放的生产方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高新区建设相对滞后,高新区产业集聚程度总体偏低。为此,需要从提高产业集聚程度的角度出发,通过提升西南地区高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来推动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论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区位熵对西南地区2010年及以前获批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依据测算结果对各高新区的集聚现状展开分析;其次对影响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包括资源因素、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和支撑要素,并构建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西南地区2010年及以前获批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2010-2018年面板数据基础上,以产业集聚程度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和城市发展水平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着,软环境(经济政策)、人力资本、产业外部性和开放协同都对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存在正向影响,且四个变量的影响作用从大至小,硬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则呈现负向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实际,最后从资源因素、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和支撑要素的四个角度切入,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力资本;第二,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外部性;第三,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建设良好软环境;第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硬环境;第五,发挥研发投入有效性,提高创新成果转换能力;第六,加强多方合作,实现开放协同。
邵迎[5](2020)在《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综合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中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深化“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2018年3月国家批复设立兰西城市群,致力于建设沟通东西、联结南北的经济枢纽,推动西部地区的开放—联动—协同发展。近年来,随着甘肃省、青海省加快培育本地特色产业并引入高新技术产业的进程,兰西城市群内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2个省级开发区成为产业布局和培育的优选地区。现阶段,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的生产要素匹配程度不佳,发展水平差异显着,为了整合本地资源优势,保持各类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截取数据对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是基础性和必要性工作。本文以兰西城市群为主体空间,以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采用熵值法对城市群17个开发区2013-2018年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进而借助2018年数据研究开发区发展类型和特点,全面分析开发区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论述。系统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结合文献和现状阐述相关定义和理论。第二部分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运用熵值法对兰西城市群17个开发区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得出:(1)经济产出、人力和科技发展维度的指标,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固定资产投资率和外贸依存度指标的权重值较大,是开发区发展的主导因素,环境保护维度的权重值处于较低水平,但增势明显,未来可能发展为重要因素。(2)各类开发区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状况呈明显的空间梯度。(3)各级别与各类型开发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国家级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水平和优势较为明显。第三部分是对开发区分类并探究发展问题。基于2018年各开发区综合发展评价值,采用离差分析法,将17个开发区分为四类:(1)综合高水平型开发区,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较高,但外贸依存度较低;(2)加速发展型开发区,工业、第三产业和高新产业发展较好;(3)出口导向型开发区,外贸依存度高,产品出口率高;(4)缓慢低速型开发区,生产要素匹配度低,发展面临困境。结合指标分析与实地调研,归纳开发区面临的发展问题主要有管理体制落后、人才供需不匹配、产业和产品同质化、金融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环境脆弱且资源利用率低等方面,且针对不同类型开发区面临的个性问题做出概括性总结。第四部分是促进兰西城市群开发区发展的举措。主要对策有:着力改革,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引擎,以人才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培育优势,以产业链串联企业创新合作;金融先行,不断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基础,重构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突出特色,围绕市场缔造自主品牌;扩大开放,梯次促进开发区间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分类开发,有效指导开发区综合发展。
傅彤[6](2020)在《区位导向性政策与企业生产率 ——基于京津冀开发区的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随之产生的区域性矛盾也日渐凸显。针对现阶段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提升。实施以开发区为代表的区位导向性政策(Place-based Policy)是中央政府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所采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高速经济增长时期的鲜明特点。同时,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途径。以此为背景,本文使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开发区经济效益的评判标准,选取典型的京津冀开发区为考察对象,对京津冀开发区的“生产率效应”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其它地区开发区建设、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使用Python编程获取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地址经纬度坐标,使用JavaScript编程调用百度地图API接口,将开发区边界形状图完整地复现到百度地图上,准确地识别出开发区企业,并且计算出企业与开发区边界的间隔距离。在该数据挖掘技术的支撑下,本研究突破了以往区位导向性政策研究的数据限制,沿着开发区生产率效应识别、机制分析、效应异质性分析的逻辑思路进行论证,并借助空间经济学的研究思路探讨了以往文献少有涉及的开发区区位问题。借鉴Greenstone等(2010)的“胜者-败者”(winners and losers)思路,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方法识别开发区的生产率效应,结果表明开发区的设立可以提高区内企业生产率,但是效应的出现需要时间的积累,开发区设立初期区内企业生产率优势并不显着。该结论强调了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对开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参考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基于边界视角的回归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以乡镇下辖村庄数目作为开发区哑变量的工具变量,使用2SLS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了一致的结果,并且开发区的选址没有体现出对具有经济潜力地区的偏爱。在机制分析方面,本文使用Combes等(2012)提出的“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方法识别和区分了开发区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发现开发区企业生产率优势主要来自于集聚效应,而选择效应也会起作用,它通过淘汰低生产率企业来提高开发区企业的整体生产率水平。同时,集聚效应存在异质性,高生产率企业从产业集聚中获益超过低生产率企业。此外,开发区生产率效应受到开发区特征、企业特征和开发区主导产业三类因素的影响。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开发区政策的空间外部性问题,研究发现邻近区域企业同时受到开发区正向外溢效应和负向资源剥夺效应的影响,使得企业生产率随着远离开发区边界而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U型”分布。然而在更加广阔的区域范围,开发区正向外溢效应占主导地位,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持续而显着的促进作用。整体上,开发区并不是一座“孤岛”,而是通过自身的成长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本文的选题是区域发展战略方面的重要议题,虽然研究的是京津冀开发区,但是对于当下开发区建设、城市经济区位规划、企业生产率提高、区域协调发展仍然具有实践参考价值。全文紧扣中央文件的重要精神,以企业生产率为切入点,研究开发区的生产率效应以及空间外溢效应对周边地区的协调带动作用,突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两个鲜明主题。政府应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生产环境,促使企业提高生产率。在布局规划开发区和设定开发区主导产业时,相关部门也要考虑如何培育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并且避免开发区之间产业过度雷同。此外,如何有效抑制开发区的负向剥夺效应,充分利用开发区的正向外溢效应,以开发区自身的经济增长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亦是政府部门应当考量的问题。本文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获得企业与开发区的相对位置和间隔距离,为传统的区位导向性政策研究带来新的分析工具,一定程度上突破以往研究中的数据限制,使得更为全面可靠的论证成为可能,所使用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手段以及相关的论证方法具有可移植性,其应用前景超过了本文的研究范畴。
杨剑钊[7](2020)在《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效率研究》文中认为伴随时代变革,创新成为产业发展主要驱动力,国家不断加大产业自主创新支持力度。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突出带动作用,因此其发展得到国家重点支持。为实现产业的持续创新,需要创新范式的变革,引入创新生态系统能够解决高技术产业所面临的创新主体关联不够紧密、创新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创新活动效率不高、创新能力提升缓慢等问题。因此,发展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提升创新效率的有效保障。首先,从高技术产业创新现状出发,基于系统理论对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进行界定,并对系统要素进行分析,设计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框架模型。其次,从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特征切入,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进行剖析,设计由共生机制和进化机制构成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再次,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特性界定、共生结构分析和共生效应进行揭示。从共生伙伴选择、共生利益分配、共生体系治理三个子机制总体设计共生机制,应用演化博弈方法和仿真方法对高技术核心企业和共生主体间关系以及政府第三方治理体系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系统进化内涵与特征出发,提炼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路径,设计进化机制。对进化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进行分析,构建进化动力机制;从创新学习、创新催化和创新涌现三个方面描述进化成长机制;采用传染病传播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进化扩散机制进行研究;建立市场双寡头模型探析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追逐机制。然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基于效率内涵对共生阶段效率和进化阶段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选择,从投入因素、产出因素和影响因素三个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和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基于SFA方法和DEA方法构建共生阶段效率和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模型,形成完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体系。接着,对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计算我国30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共生阶段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规律,对共生阶段效率进行评价;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中间产出效率和最终产出效率及影响进化阶段效率因素进行计算与分析,分析影响规律,对进化阶段效率进行评价。最后,基于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计算结果分析,构建了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进化阶段效率的策略集;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三个维度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保障措施进行设计。
关新宇[8](2019)在《西南地区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水平测度评价与运用研究》文中提出为实现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2030年前后“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国家级产业园区是重要的推手。传统产业园区在产业定位、产业战略、产业结构上已经不能满足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充分等问题亟待解决。西南地区处于欠发达地区发展行列,现代工业化进程较慢,国家级产业园区作为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起着示范引领作用,其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优化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测度评价体系,对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有一个科学的认知,有助于探索国家级产业园区差异化转型升级路径,推动园区科学合理布局和转型升级发展,促进园区朝着效率提升、结构转型、资源优化、发展迅速的模式前行。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就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全面梳理,为后续研究奠定夯实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从产业发展、创新平台、开放协作、空间优化、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六个维度建立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二是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10-2017年西南地区27家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综合水平进行科学合理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将园区进行排序,分析排名靠前和靠后园区存在的差异,并对其作年份间纵向分析以及地区间横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将园区划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并总结分析各阶段发展特征;三是针对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所处发展阶段,提出园区的转型升级差异化路径选择的建议。对于起步期园区,明确园区规划定位,完善园区支撑环境建设,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完善园区科学考核体系;对于成长期园区,优化调整产业链结构,推进产业集群专精化发展,强化创新驱动效应,调整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发展,结合地区发展优势,增强园区地域根植性;对于成熟期园区,加强园区间交流合作,加快园区功能转型,培育优秀园区文化和创新发展理念。
王鹏[9](2018)在《基于综合水平、要素贡献及效率评价的甘肃省开发区发展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发区是生产要素集聚配置和产业高效集约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在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和城镇化建设方面,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甘肃省开发区作为资本要素投入的载体,优惠扶持政策落实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区,有效推动着甘肃省业产业集聚,经济繁荣发展。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甘肃省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甘肃省开发区建设发展现状入手,梳理甘肃省开发区发展历程和政策脉络,把握开发区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由此形成对甘肃省开发区建设发展有关情况的基本认识;第二,通过构建甘肃省开发区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开发区发展的特征进行定量判断,并基于评价结果,对后续研究的逻辑构架进行确定;第三,由“发展特征”回溯展开针对开发区要素及其贡献研究,借助生产函数(C-D函数)及索洛(Solow)增长方程,分别进行甘肃省总体开发区、分区域开发区、分开发区所在地行政级别和分开发区级别的要素弹性、增长率和贡献水平的测算研究;第四,按照“分类分级”的划分方式,借助DEA数据包络分析法CCR模型和Malmquist生产指数模型,展开以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综合效率为重点的甘肃省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静态和动态研究;最后,对前述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按照“分级分类”的研究结论,集中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开发区取得长足发展,但其在建设投资规模、效益质量、人力资源和企业数量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2)其发展综合水平评价结果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且差异性与开发区级别、开发区所在区域、开发区所在城市行政级别之间存在相关性;(3)甘肃省开发区要素贡献分析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弹性系数大都显出正向作用,且大部分开发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即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弹性系数之和大于1),且劳动力要弹性系数普遍大于资本要素,同时甘肃省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力要素贡献率普遍大于资本要素对产出贡献率;(4)甘肃省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各级各类”开发区静态和动态效率呈现显着差异和变化特征规律,静态效率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开发区纯技术效率普遍对其综合效率正向作用显着,动态效率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开发区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改善普遍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和综合效率起到正向作用,开发区静态动态规模效率大都同样拖累其综合效率。
白洁[10](2017)在《产城融合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国际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创新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新的引擎,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纷纷部署的重要战略。面对全球变革的时与势,我国既有可能抓住弯道超车的重大历史机遇,也可能面临拉大国家间差距的巨大风险,加之现阶段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要素规模驱动力正逐渐减弱,因此必须积极把握发展主动权,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国家规划强调未来发展基点将放在创新上,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更是将创新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可见创新已经被摆在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核心位置上。作为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先行地和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成立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汇集大量创新资源、引领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提升国家高新开发区的创新水平将有助于带动和促进所在地区整体创新能力的增强,对构建国家创新系统、实现创新驱动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提升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什么因素影响了地区创新绩效呢?现有对影响地区创新绩效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产业和创新环境两个方面独立展开,割裂了产业发展与城市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忽视了产业与城市环境对创新发展的共同作用,因此在解释区域创新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为克服这一不足,本文尝试将产业与城市环境结合起来,从“产城融合”的角度系统分析其对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于2014年3月正式出台,“产城融合”作为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理念,强调城市要统筹建设生产区和生活区,推动生产与生活功能混合,集聚产业的同时吸引人口,防止新城空心化。过去我国经济开发区往往只注重生产职能,导致城市建设远远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形成“产城分离”的现象。“产城分离”使产业集群得不到城市功能的有效支撑,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陷入瓶颈。近年来,各地开发区开始注重向工作、生活、商业、娱乐等综合性功能转变,尤其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开发区,凭借其就业人口结构丰富、企业土地占用规模小、产业辐射带动力强、资源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所在地区新城建设的重要依托。产与城的融合发展意味着高新区的创新活动能广泛有效的嵌入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加强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横向沟通,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产生与传播。因此,从产城融合的角度研究影响高新区创新绩效的因素,对高新区产城融合的建设及提升地区创新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产城融合与区域创新绩效进行了定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产城融合与地区创新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区2010年到2014年连续5年的数据分别进行了测度。然后,依据“产城融合”主要强调人本导向下城市服务功能与工业发展相适应,居住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匹配,公共基础设施布局完善合理,消费空间与生产空间相融合的特征,系统分析了产城融合对地区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在机理分析的指导下,采用前文测度的结果实证检验了产城融合与地区创新绩效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根据理论分析建立假设,利用相应面板数据对影响创新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促进地区服务业相对于工业平衡发展将对提升地区创新绩效有显着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功能实现很大程度依赖于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为创新要素提供流动平台、为创新成果提供转化市场、为创新主体构建沟通桥梁、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和自我学习创新来提高地区创新水平,而生活性服务业通过吸纳创新要素和优化创新环境促进地区创新。其次,推动就业与居住平衡也对提升地区创新绩效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职住平衡通过影响就业市场、人们日常社交、婚姻市场和营造创新氛围来提升地区创新水平。再次,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对促进地区创新绩效起到积极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吸引创新资源集聚、保障人力资本发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从而有利于地区创新。但公共基础设施对提高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受到地区产业集聚程度的影响,即当高新区产业集聚度较低时,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能有效提升地区创新水平,但随着高新区产业集群逐渐成熟,再想通过传统的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的方式刺激创新已日渐式微。最后,城市消费功能的完善应通过增加城市吸引创新资源的能力、推动企业创新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来提高地区创新绩效,但实证结果发现本地消费平衡对拉动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高新区从事高技术工作的人口占比较高,其收入水平普遍位于平均水平以上,较高的收入使消费选择的范围更广,本地消费占个人消费的比重较小,因此对创新的刺激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高新区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所面向的消费群体主要不在本地,因此受本地消费增长的影响不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从全面统筹进行产城融合规划、促进服务业发展、注重住宅多样性开发和合理投入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本研究既是对“产城融合”理论研究的补充也是对创新绩效研究领域的拓展。一方面,研究丰富了“产城融合”的理论内涵,将“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向“促进创新”方面进行了延伸;另一方面,从更为全面和实际的角度考虑影响创新绩效的因素,为提升地区创新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西部1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1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技术效率测度相关研究 |
1.2.2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
1.2.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研究 |
1.2.4 现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结构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新技术 |
2.1.2 高新技术产业 |
2.2 技术效率及其空间溢出概述 |
2.2.1 技术效率内涵 |
2.2.2 技术效率测度 |
2.2.3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内涵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技术创新理论 |
2.3.2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3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3.4 区域经济空间均衡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机理分析 |
3.1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理分析 |
3.1.1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机制理论分析 |
3.1.2 技术效率正向溢出具体路径 |
3.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负向溢出机理分析 |
3.2.1 累积因果过程机制 |
3.2.2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差异机制 |
3.2.3 双边贸易机制 |
3.3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机理分析 |
3.3.1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现实分析 |
3.3.2 技术效率溢出不确定性理论分析 |
3.4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
3.4.1 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相关理论模型 |
3.4.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演进分析 |
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
4.1.1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统计分析 |
4.1.2 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
4.1.3 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水平空间收敛性分析 |
4.2 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状况 |
4.2.1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整体集聚 |
4.2.2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多样化集聚 |
4.2.3 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专业化集聚 |
4.3 省级地区技术效率测度 |
4.3.1 随机前沿模型设定 |
4.3.2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
4.3.3 技术效率估计与结果分析 |
4.4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统计分析 |
4.4.1 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效率空间分布重心演变轨迹 |
4.4.2 整体集聚水平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
4.4.3 多样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
4.4.4 专业化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
4.4.5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效率空间相关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省级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5.1 空间计量经济学概述 |
5.1.1 空间计量经济学简述 |
5.1.2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
5.1.3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简介 |
5.2 变量空间相关性实证检验 |
5.2.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
5.2.2 莫兰指数空间相关检验 |
5.2.3 空间冷点—热点分析 |
5.3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5.3.1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 |
5.3.2 高新技术产业整体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
5.3.3 高新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
5.3.4 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技术效率空间溢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 |
6.1 国家高新区发展统计分析 |
6.1.1 国内外高新区发展概述 |
6.1.2 国家高新区基础性统计分析 |
6.1.3 国家高新区空间地统计分析 |
6.2 地级城市技术效率测度与统计分析 |
6.2.1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
6.2.2 随机前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6.2.3 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地统计分析 |
6.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城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分析 |
6.3.1 基础性统计对比分析 |
6.3.2 空间耦合分析统计模型原理 |
6.3.3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协同分布特征 |
6.3.4 国家高新区与地级市技术效率空间耦合系数测度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国家高新区层面实证分析 |
7.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理论分析 |
7.1.1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性分析 |
7.1.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不确定性分析 |
7.1.3 相关理论对比分析 |
7.2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地级市层面 |
7.2.1 变量空间相关性检验 |
7.2.2 空间面板模型设定与估计 |
7.2.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结果分析 |
7.2.4 分时段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
7.2.5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溢出空间衰减边界实证分析 |
7.3 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基于城市群层面 |
7.3.1 国家级城市群发展概况 |
7.3.2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发展和技术效率统计 |
7.3.3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7.3.4 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
7.3.5 分时段各城市群国家高新区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8.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8.1.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界定 |
8.1.2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8.1.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技术效率实证模型设定 |
8.1.4 模型估计与实证结果分析 |
8.2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分析 |
8.2.1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实证案例介绍 |
8.2.2 技术效率区际溢出影响因素经验分析 |
8.2.3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2)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 |
1.3.2 关于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
1.3.3 关于城市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和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经济特区 |
2.1.2 开发区 |
2.1.3 城市新区 |
2.1.4 国家级新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地域空间理论 |
2.2.2 城市网络理论 |
2.2.3 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 |
2.2.4 区域创新理论 |
2.3 国家级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2.3.1 国家级新区推进制度创新的作用机制 |
2.3.2 国家级新区促进生产要素集聚的作用机制 |
2.3.3 国家级新区引导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 |
2.3.4 国家级新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3章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分析 |
3.1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 |
3.1.1 新区设立与初步探索阶段(1992-2009年) |
3.1.2 扩大政策实验阶段(2010-2013年) |
3.1.3 进一步增设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
3.2 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 |
3.2.1 营商环境显着改善 |
3.2.2 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
3.2.3 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对接 |
3.2.4 逐步发展成为宜居宜业新城区 |
3.3 国家级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3.3.1 体制机制创新面临严重制约 |
3.3.2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面临重大困难 |
3.3.3 招商引资面临巨大竞争和困难 |
3.3.4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逐渐减少 |
第4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实证分析 |
4.1 研究方法阐释 |
4.1.1 基本思想 |
4.1.2 模型设置 |
4.1.3 模型使用条件 |
4.1.4 模型检验 |
4.2 假说提出 |
4.3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4.3.3 共同趋势检验 |
4.4 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结果分析 |
4.4.1 基准回归结果 |
4.4.2 安慰剂检验 |
4.4.3 稳健性检验 |
4.5 异质性检验 |
4.5.1 区域异质性检验 |
4.5.2 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科技创新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变量说明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5.2.3 共同趋势检验 |
5.3 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的影响 |
5.3.1 基准回归结果 |
5.3.2 安慰剂检验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异质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
6.1 假说提出 |
6.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1 模型设定 |
6.2.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6.3 产业结构升级“量”的检验 |
6.3.1 基准回归结果 |
6.3.2 异质性检验 |
6.4 产业结构升级“质”的检验 |
6.4.1 基准回归结果 |
6.4.2 异质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相关政策建议 |
7.1 优化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 |
7.1.1 重点向主要城市群核心城市倾斜 |
7.1.2 适度照顾中西部地区大城市 |
7.1.3 新区选址应该与原城区相互衔接 |
7.2 促进国家级新区产业优化发展 |
7.2.1 全力做强做优主导产业 |
7.2.2 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
7.2.3 努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7.3 加快完善国家级新区治理模式 |
7.3.1 加快提升国家级新区的治理能力 |
7.3.2 积极探索国家级新区治理新模式 |
7.4 积极化解国家级新区的招商引资困难 |
7.4.1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
7.4.2 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
7.5 国家应该加强对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
7.5.1 扩大体制机制创新的制度空间 |
7.5.2 在重大项目布局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
7.5.3 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
7.5.4 在融资方面给予更多便利条件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徐州市鼓楼区园区绩效指标构建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文献综述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 |
3.2 鼓楼区园区发展基本情况 |
3.3 鼓楼区园区发展现状 |
3.4 目前鼓楼区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鼓楼区产业园区综合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
4.1 鼓楼区产业园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基于扎根理论分析鼓楼区园区发展目标 |
4.3 评价体系指标的确立 |
4.4 本章小结 |
5 产业园区综合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
5.1 综合和绩效评价的战略意义 |
5.2 鼓楼区产业园区绩效评价 |
5.3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5.4 鼓楼区园区发展情况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政策建议 |
6.1 政府层面对策 |
6.2 园区层面对策 |
6.3 高校等科研院所层面对策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产业集聚研究 |
2.1.1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 |
2.1.2 产业集聚实证研究 |
2.2 高新区相关研究 |
2.2.1 高新区概念 |
2.2.2 高新区相关研究 |
2.3 相关研究述评 |
2.3.1 产业集聚研究述评 |
2.3.2 高新区相关研究述评 |
2.3.3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现状 |
3.1 国家级高新区概况 |
3.1.1 国家级高新区总体概况 |
3.1.2 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概况 |
3.2 西南地区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现状 |
3.2.1 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度测算 |
3.2.2 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4 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的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设计 |
4.1 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影响因素识别 |
4.1.1 资源因素 |
4.1.2 市场因素 |
4.1.3 环境因素 |
4.1.4 支撑要素 |
4.2 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2.1 指标选取目的和意义 |
4.2.2 指标选取原则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及指标解释 |
4.3 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 |
4.3.1 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 |
4.3.2 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
5.1.1 样本选择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和模型调整 |
5.2 实证分析 |
5.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2.2 模型检验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5.3.1 资源因素的影响 |
5.3.2 市场因素的影响 |
5.3.3 环境因素的影响 |
5.3.4 支撑要素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1 从资源因素出发,为高新区产业集聚提供支撑 |
6.1.2 从市场因素出发,为高新区产业集聚提供保障 |
6.1.3 从环境因素出发,为高新区产业集聚提供基础 |
6.1.4 从支撑要素出发,为高新区产业集聚提供动力 |
6.2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综合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城市群概念 |
2.1.1 城市群内涵 |
2.1.2 城市群重要职能 |
2.2 开发区概念 |
2.2.1 开发区内涵 |
2.2.2 开发区类型 |
2.3 基础理论 |
2.3.1 协同发展理论 |
2.3.2 生命周期理论 |
2.3.3 增长极理论 |
2.3.4 产业集群理论 |
第三章 兰西城市群开发区发展概况 |
3.1 兰西城市群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行政区划范围 |
3.2 开发区发展历程 |
3.3 开发区建设现状 |
3.3.1 开发区建设规模 |
3.3.2 开发区产业发展 |
3.3.3 开发区企业现状 |
3.4 开发区的区域发展贡献 |
3.4.1 对区域工业发展的贡献 |
3.4.2 对区域科技创新的贡献 |
3.4.3 对区域开放发展的贡献 |
第四章 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1.2 指标选择及说明 |
4.2 评价方法选择 |
4.3 数据来源及运算过程 |
4.3.1 数据来源 |
4.3.2 计算过程 |
4.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4.1 评价指标权重值变化分析 |
4.4.2 开发区综合发展时空变化特征 |
4.4.3 小结 |
第五章 兰西城市群开发区分类及存在问题 |
5.1 开发区发展类型及特征 |
5.1.1 开发区类型划分说明 |
5.1.2 开发区分类及特点 |
5.2 开发区存在问题 |
5.2.1 开发区面临的共性问题 |
5.2.2 各类型开发区的个性问题 |
第六章 促进兰西城市群开发区水平提升举措 |
6.1 着力改革,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
6.2 强化引擎,以人才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
6.3 培育优势,以产业链串联企业协作发展 |
6.4 金融先行,不断健全服务支持体系 |
6.5 完善基础,重构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 |
6.6 突出特色,围绕市场缔造自主品牌 |
6.7 扩大开放,梯次促进开发区间协同发展 |
6.8 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生态廊道建设 |
6.9 分类开发,有效指导开发区综合发展 |
第七章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1.1 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 |
7.1.2 开发区分类及特征 |
7.1.3 开发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7.1.4 提升开发区综合发展的举措 |
7.2 创新点与不足 |
7.2.1 创新点 |
7.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区位导向性政策与企业生产率 ——基于京津冀开发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说 |
第一节 区位导向性政策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
一、区位导向性政策的理论基础 |
二、区位导向性政策的实证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理论假说 |
一、开发区的生产率效应 |
二、开发区生产率效应的异质性 |
三、开发区政策的空间外部性 |
第三章 区位导向性政策的中国模式: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类型及特征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开发区类型和特征 |
一、国家级开发区 |
二、省级开发区 |
第四章 中国开发区实践的典型案例:京津冀开发区 |
第一节 开发区概况 |
第二节 开发区企业集中情况 |
第三节 开发区行业集中情况:基于DO指数的测算结果 |
第四节 开发区产业集聚情况: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
第五节 开发区产业变动情况 |
一、产业布局及其变动 |
二、产业结构变动幅度 |
三、产业升级 |
四、产业同构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节 本章附录 |
第五章 开发区的设立能提高区内企业生产率吗?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数据处理简介 |
一、开发区边界数据 |
二、企业地址经纬度坐标 |
第三节 基准回归分析 |
一、变量描述 |
二、基准回归结果 |
第四节 基于“胜者-败者”视角的双重差分分析 |
第五节 基于边界视角的回归分析 |
第六节 补充检验:工具变量回归 |
一、工具变量的合理性检验与回归结果 |
二、工具变量回归的缺陷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八节 本章附录 |
第六章 为什么开发区企业具有生产率优势?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政策租、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 |
第三节 关于基准回归结果的讨论 |
第四节 Combes方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证模型推导 |
第五节 Combes方法的估计结果、稳健性检验与拓展分析 |
一、基准估计结果 |
二、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随时间的变动 |
三、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随距离的变动 |
四、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异质性的进一步探讨 |
第六节 本章不足之处的讨论 |
第七章 开发区企业生产率优势的异质性分析 |
第一节 开发区特征与企业生产率优势 |
一、国家级开发区与省级开发区的对比 |
二、开发区类型、成立时间与交通状况 |
第二节 企业特征与企业生产率优势 |
一、行业要素密集度和企业所有制类型 |
二、企业年龄和企业产出规模 |
第三节 开发区主导产业与企业生产率优势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节 本章附录 |
第八章 开发区政策的空间外部性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变量描述和模型设定 |
第三节 周边地区带宽界定和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第四节 空间外部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机制分析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和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含义和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使用2011-2013年企业样本的补充研究 |
A.1 京津冀开发区企业集中情况 |
A.2 京津冀开发区行业集中情况 |
A.3 京津冀地区企业TFP分布 |
A.4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
A.5 开发区企业的生产率优势 |
A.6 开发区生产率效应的机制分析 |
A.7 开发区政策的空间外部性 |
后记 |
在学期间部分学术成果 |
(7)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
2.1 高技术产业创新概述 |
2.1.1 高技术产业内涵及特征 |
2.1.2 高技术产业创新内涵及特征 |
2.2 高技术产业创新现状分析 |
2.2.1 高技术产业政策现状分析 |
2.2.2 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现状分析 |
2.2.3 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现状分析 |
2.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
2.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脉络 |
2.3.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 |
2.3.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分析 |
2.3.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框架模型 |
2.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框架 |
2.4.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 |
2.4.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研究 |
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构建 |
3.1.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界定 |
3.1.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结构 |
3.1.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 |
3.1.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设计 |
3.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伙伴选择机制 |
3.2.1 共生伙伴选择动力构成 |
3.2.2 共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 |
3.2.3 共生伙伴选择机制构建 |
3.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利益分配机制 |
3.3.1 共生利益构成 |
3.3.2 共生利益分配模型构建与分析 |
3.3.3 共生利益分配机制构建 |
3.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体系治理机制 |
3.4.1 共生治理体系构成 |
3.4.2 共生体系治理下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3.4.3 共生体系治理机制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研究 |
4.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构建 |
4.1.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含义 |
4.1.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特点 |
4.1.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路径 |
4.1.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设计 |
4.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动力机制 |
4.2.1 进化内生动力 |
4.2.2 进化外生动力 |
4.2.3 进化动力机制构建 |
4.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成长机制 |
4.3.1 进化成长中创新学习的作用 |
4.3.2 进化成长中创新催化的作用 |
4.3.3 进化成长中创新涌现的作用 |
4.3.4 进化成长机制构建 |
4.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扩散机制 |
4.4.1 进化扩散内涵 |
4.4.2 进化扩散模型构建 |
4.4.3 进化扩散模型分析 |
4.5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追逐机制 |
4.5.1 进化追逐内涵 |
4.5.2 进化追逐模型构建 |
4.5.3 进化追逐模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
5.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
5.1.1 运行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思路 |
5.1.2 共生阶段效率评价方法选择依据 |
5.1.3 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方法选择依据 |
5.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5.2.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5.2.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指标 |
5.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模型 |
5.3.1 基于SFA的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评价模型 |
5.3.2 基于DEA的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实证研究 |
6.1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1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 |
6.1.2 实证数据来源 |
6.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计算分析与评价 |
6.2.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计算 |
6.2.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2.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评价 |
6.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计算分析与评价 |
6.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计算 |
6.3.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3.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策略与运行保障措施 |
7.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策略 |
7.1.1 增加资源投入并转变方式 |
7.1.2 加强产学研用协作 |
7.1.3 完善产业体系建设 |
7.1.4 促进民营成分发展 |
7.1.5 完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
7.1.6 完善高技术产业市场竞争机制 |
7.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保障措施 |
7.2.1 宏观层面保障措施 |
7.2.2 中观层面保障措施 |
7.2.3 微观层面保障措施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西南地区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水平测度评价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产业园区概念 |
2.1.2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内涵界定 |
2.1.3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水平评价研究 |
2.1.4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
2.1.5 相关研究述评 |
2.2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主要理论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经济区位理论 |
2.2.3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
2.2.4 新兴产业园区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家级产业园区的形成与发展 |
3.1 产业园区的形成与发展 |
3.1.1 世界范围内产业园区的形成与发展 |
3.1.2 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的形成与发展 |
3.2 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3.2.1 全国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
3.2.2 西南地区国家级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4 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选择 |
4.1.1 指标选取目的 |
4.1.2 指标选取原则 |
4.1.3 评价指标来源 |
4.2 指标变量解释 |
4.2.1 产业发展 |
4.2.2 创新平台 |
4.2.3 开放协作 |
4.2.4 空间优化 |
4.2.5 绿色发展 |
4.2.6 社会服务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南地区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实证分析 |
5.1 分析方法介绍 |
5.1.1 因子分析法 |
5.1.2 聚类分析法 |
5.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西南地区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综合水平的实证分析 |
5.3.1 因子分析 |
5.3.2 总体纵向趋势分析 |
5.3.3 总体横向比较分析 |
5.3.4 各园区转型升级综合水平分析 |
5.4 园区转型升级发展阶段划分 |
5.4.1 聚类分析 |
5.4.2 园区发展阶段划分 |
5.4.3 各阶段转型发展特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南地区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对策建议 |
6.1 起步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探索 |
6.1.1 明确园区规划定位,完善支撑环境建设 |
6.1.2 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聚 |
6.1.3 坚持园区考核指向,形成科学测评体系 |
6.2 成长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探索 |
6.2.1 优化调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专精化发展 |
6.2.2 强化创新驱动效应,产业结构高端化发展 |
6.2.3 结合地区发展优势,增强园区地域根植性 |
6.3 成熟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探索 |
6.3.1 加强园区间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
6.3.2 加快园区功能转型,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
6.3.3 培育优秀园区文化,形成创新发展理念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
(9)基于综合水平、要素贡献及效率评价的甘肃省开发区发展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综述及评价 |
1.2.1 研究综述 |
1.2.2 研究进展评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框架和技术路线 |
1.3.2 研究特点及创新 |
1.4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对象 |
1.4.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甘肃省开发区发展现状、历程及贡献分析 |
2.1 甘肃省开发区建设发展现状 |
2.1.1 开发建设现状分析 |
2.1.2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3 投资规模现状分析 |
2.1.4 经济规模现状分析 |
2.1.5 产出效益现状分析 |
2.1.6 入驻企业现状分析 |
2.2 甘肃省开发区发展历程 |
2.2.1 甘肃省开发区发展阶段 |
2.2.2 甘肃省开发区政策梳理 |
2.3 甘肃省开发区对省域经济贡献分析 |
2.3.1 经济发展总量贡献分析 |
2.3.2 产业集群集聚作用分析 |
2.3.3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作用分析 |
2.3.4 绿色高效发展贡献分析 |
2.3.5 产业创新发展作用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甘肃省开发区发展综合水平分析 |
3.1 甘肃开发区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设计考虑及原则 |
3.1.2 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说明 |
3.2 评价方法及数据说明 |
3.2.1 评价方法 |
3.2.2 数据说明 |
3.3 评价过程和结果 |
3.3.1 评价过程 |
3.3.2 结果分析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甘肃省开发区要素贡献分析 |
4.1 甘肃省开发区要素分析 |
4.1.1 开发区要素组成 |
4.1.2 开发区要素模型构建 |
4.1.3 开发区要素总体分析 |
4.1.4 开发区要素分区域分析 |
4.1.5 开发区要素分行政区级别分析 |
4.1.6 开发区要素分级别分析 |
4.1.7 开发区要素弹性特征 |
4.2 甘肃省开发区要素贡献分析 |
4.2.1 开发区要素贡献分析方法 |
4.2.2 开发区要素贡献总体分析 |
4.2.3 开发区要素贡献分区域分析 |
4.2.4 开发区要素贡献分行政区分析 |
4.2.5 开发区要素贡献分级别分析 |
4.2.6 开发区要素贡献特征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甘肃省开发区经济运行效率分析 |
5.1 分析方法及指标数据说明 |
5.1.1 分析方法说明 |
5.1.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5.2 甘肃省开发区经济运行静态效率分析 |
5.2.1 开发区经济运行静态效率总体分析 |
5.2.2 开发区经济运行静态效率分区域分析 |
5.2.3 开发区经济运行静态效率分行政区分析 |
5.2.4 开发区经济运行静态效率分级别分析 |
5.2.5 开发区静态运行效率特征 |
5.3 甘肃省开发区运行动态效率Malmquist指数法分析 |
5.3.1 开发区经济运行动态效率总体分析 |
5.3.2 开发区经济运行动态效率分区域分析 |
5.3.3 开发区经济运行动态效率分行政区分析 |
5.3.4 开发区经济运行动态效率分级别分析 |
5.3.5 开发区动态运行效率特征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产城融合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 |
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三、产城融合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的简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产业区相关理论 |
一、增长极理论 |
二、新产业区理论 |
三、产业集聚理论 |
第二节 新城建设相关理论 |
一、田园城市理论 |
二、边缘城市理论 |
三、新城市主义理论 |
四、精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创新相关理论 |
一、技术创新理论 |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第三章 高新区的产城融合及测度 |
第一节 产城融合的概念与内涵 |
一、产城融合概念的兴起 |
二、产城融合的内涵 |
三、产与城的关系 |
第二节 产城融合的特征分析 |
一、高新区产城融合的时空演化机制 |
二、结构匹配:实现产业平衡,实现职住平衡 |
三、功能融合: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平衡消费与生产 |
第三节 高新区产城融合度的测度 |
一、指标的选取及评价体系构建 |
二、评价方法 |
三、样本与数据来源 |
四、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高新区的创新绩效及测度 |
第一节 高新区创新系统的构成与运行 |
一、高新区创新系统的构成 |
二、高新区创新系统的特征 |
三、高新区创新系统中知识的流动 |
四、高新区创新系统中的集聚效应 |
第二节 高新区的创新绩效 |
一、创新绩效的界定 |
二、高新区创新绩效的界定 |
三、高新区创新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及方法 |
第三节 高新区创新绩效的测度 |
一、指标的选取及评价体系构建 |
二、评价方法 |
三、样本与数据来源 |
四、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产城融合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产业平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一、生产性服务业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二、生活性服务业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二节 职住平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一、职住平衡通过影响就业市场作用于地区创新绩效 |
二、职住平衡通过影响社交作用于地区创新绩效 |
三、职住平衡通过影响婚姻市场作用于地区创新绩效 |
四、职住平衡通过营造创新氛围作用于地区创新绩效 |
第三节 公共基础设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动人才创新 |
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吸引资金流入 |
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 |
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创新的作用受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 |
第四节 消费平衡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一、消费使城市更有魅力 |
二、消费推动企业创新 |
三、消费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
第六章 高新区产城融合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产城融合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一、产城融合与创新绩效综合评分结果的比较 |
二、分析方法 |
三、相关性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产城融合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七章 高新区以提升创新绩效为目标产城融合建设的对策 |
第一节 把握总体框架 |
第二节 优化空间布局 |
第三节 促进服务业发展 |
第四节 开发多样化住宅 |
第五节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西部1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 焦英俊. 吉林大学, 2020(03)
- [2]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姜宝中. 吉林大学, 2020(01)
- [3]徐州市鼓楼区园区绩效指标构建与评估[D]. 程丰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西南地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余海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5]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综合发展评价研究[D]. 邵迎.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8)
- [6]区位导向性政策与企业生产率 ——基于京津冀开发区的研究[D]. 傅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效率研究[D]. 杨剑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8]西南地区国家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水平测度评价与运用研究[D]. 关新宇.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9]基于综合水平、要素贡献及效率评价的甘肃省开发区发展特征研究[D]. 王鹏. 兰州大学, 2018(11)
- [10]产城融合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白洁.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