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粉对早期断奶仔猪增重的影响

蜂花粉对早期断奶仔猪增重的影响

一、蜂花粉对早期断奶仔猪的增重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蔡明[1](2019)在《桑叶作为动物饲料的安全性及饲用价值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通过对模式动物昆明小鼠、SD大鼠(Sprague-Dawley Rats)进行经口灌胃分别开展急性毒性和长期亚慢性毒性试验,观察给与桑叶受试物和对照组SD大鼠的一般行为状态、血液学、血液生化和病理学指标等方面的毒理学变化,判定其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最大剂量(NOAEL),并对其剂量-反应关系进行探讨,从而对桑叶饲用化作初步安全性评价;同时结合肉牛(Yunling Cattle)瘤胃瘘管试验,对桑叶各营养成分进行消化率测定,以明确桑叶各营养成分在肉牛瘤胃内消化规律;开展桑叶饲喂肉牛试验,对饲喂试验结束的肉牛进行屠宰性能和脏器副产物研究,对桑叶饲喂试验肉牛肉品质进行分析比较,从而综合评定其饲用价值。本实验通过对桑叶进行毒性评价、瘤胃瘘管试验、饲喂试验、屠宰及肉品质等方面研究,初步明确了桑叶的安全性、营养价值、瘤胃消化规律以及饲用效果,以期为桑叶的饲用安全和价值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蚕桑产业转型、草牧业发展及相关产业的交叉耦合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1)急性毒理试验表明,桑叶受试物在小鼠中的最大给药量为12g/kg·BW。在此条件下,未出现小鼠死亡和异常毒性反应情况,可初步判定桑叶为实际无毒物质。(2)长期毒性试验表明,灌胃桑叶的SD大鼠的一般行为状态、体重、摄食量、血液学指标、凝血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虽有个别指标异常,但不具毒理学意义,初步验证了桑叶具有一定的饲喂安全性。本试验条件下,其无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2.00g/kg。(3)瘤胃消化试验表明,OM、CP、DM、NDF、ADF在36h内趋于降解稳定,之后缓慢降解,降解率随着桑叶在肉牛瘤胃中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降解率在72h时达到最大值。有效降解率分别为68.45%、74.42%、68.14%、54.20%、14.94%。(4)屠宰性能试验表明,饲喂桑叶未对云岭牛增重效果和屠宰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可替代部分精料中的蛋白源进行推广应用。桑叶能对肉牛脏器产生降脂作用,但是降低幅度有限,脏器副产物依然具有较好的脂肪性能,适口性和食用性较强,开发前景广阔。(5)肉品质试验表明,日粮添加2kg桑叶的肉牛,其肉质矿物质和氨基酸含量丰富。肉色L*值、a*值较高,肉色鲜艳,肉色较好。肉质蛋白含量高、酸碱度适中,失水率较低、剪切力较低、嫩度较好。桑叶饲喂肉牛,其牛肉肌内脂肪含量较多,脂肪沉积度更好,桑叶不影响肌内脂肪沉积,具有开发高档肉品的潜力。

杨洪雁[2](2016)在《蜂花粉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蜂花粉作为一种绿色、天然无公害的饲料添加剂,已广泛应用到畜牧生产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文章总结了蜂花粉在提高畜禽增重、增强机体消化功能、改善肉品质量、提高蛋鸡产蛋性能、提高母牛泌乳性能5个方面的作用。

杨洪雁[3](2016)在《蜂花粉在肉鸡日粮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蜂花粉作为一种绿色、天然无公害的饲料添加剂,已应用到多种畜禽的生产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综述了蜂花粉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进展,从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生产性能、改善鸡肉品质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张鹏[4](2013)在《板蓝根发酵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用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混合发酵板蓝根,选择混合菌粉的最佳比例及最优发酵条件研制出发酵板蓝根添加剂;将发酵添加剂以0.15%、0.30%及0.45%添加于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与基础日粮组、抗生素组及添加0.30%板蓝根原粉的未发酵组作比较,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抗病能力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添加量。动物试验前14天设为试验前期,后14天设为试验后期。1.嗜酸乳杆菌与粪链球菌混和的最佳比例为4:6,最佳外源碳源为2%的蔗糖,外源氮源对发酵效果无影响,最佳组合的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0.2%、含水量:45%、发酵时间:5d,板蓝根多糖含量为21.47%,增长率为183%。2.与基础日粮组相比较,添加0.30%板蓝根添加剂使仔猪采食量增加了8.9%(P<0.05),日增重提高33.9%(P<0.05),料重比降低了18.4%(P<0.05),腹泻率降低了57.0%(P<0.05)。与未发酵组相比较,添加0.30%发酵板蓝根添加剂使仔猪料重比降低了4.8%(P<0.05),腹泻率降低了34.3%(P<0.05),采食量及日增重差异不显着(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较,添加0.30%发酵板蓝根添加剂使采食量增加了8.9%(P<0.05),腹泻率及日增重无显着差异(P>0.05),料重比饲料报酬方面不如抗生素。3.试验前期:与基础日粮组相比较,添加0.30%发酵板蓝根使仔猪血液中IgA含量提高了21.0%(P<0.05),IgG含量提高了55.0%(P<0.05),IL-2含量提高了16.3%(P<0.05),IL-4含量提高了43.0%(P<0.05),TNF-α含量提高了31.2%(P<0.05),IgM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与未发酵组相比较,添加0.30%发酵板蓝根制剂使仔猪血液中IgA含量提高了21.3%(P<0.05),IgG含量提高了42.4%(P<0.05),IL-2含量提高了13.9%(P<0.05),IL-4含量提高了43.1%(P<0.05),TNF-α含量提高了25.9%(P<0.05)。IgM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较,添加0.30%发酵板蓝根制剂使仔猪血液中IgG含量提高了40.8%(P<0.05),IL-4含量提高了31.6%(P<0.05),其它免疫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4.试验后期:与基础日粮组相比较,添加0.30%发酵板蓝根制剂使仔猪血液中IgG含量提高了37.5%(P<0.05),IL-4含量提高了30.8%(P<0.05),其它免疫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与未发酵组相比较,使仔猪血液中IgG含量提高了45.9%(P<0.05),IL-4含量提高了34.0%(P<0.05),其它免疫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较,添加0.30%发酵板蓝根制剂使仔猪血液中IgG含量提高了40.0%(P<0.05),IL-4含量提高了25.9%(P<0.05),其它免疫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研制的发酵板蓝根添加剂有增加仔猪采食量、提高仔猪日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仔猪腹泻及提高仔猪免疫力的作用,最佳添加量为0.30%。

姬玉娇[5](2013)在《三种昆虫的营养价值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对蛋白质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蛋白质缺乏也越来越严重。开发新型蛋白质资源,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昆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类群,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易于被人体吸收,被认为是理想的亟待开发的蛋白质资源。本试验首先测定了黄粉虫、蝇蛆和大麦虫的营养成分,然后以14日龄断奶仔猪为动物模型,研究不同昆虫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机体氨基酸含量、结肠和盲肠食糜中短链脂肪酸(SCFA)、氨氮(NH3-N)以及吲哚与粪臭素含量的影响,综合评定三种昆虫的营养价值。具体结果如下:1.三种昆虫的营养成分黄粉虫、蝇蛆和大麦虫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50.20、45.62和45.08;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8.96、30.10和41.71;总能含量(KJ/g)分别为26.16、25.95和28.66;蝇蛆中钙、磷、铁和锰的含量(mg/100g)最高,分别为500.0、885.7、1.17和3.06,黄粉虫中铜和锌的含量(mg/100g)最高,分别为1.49和10.51;黄粉虫、蝇蛆和大麦虫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值)分别为30.16、31.06和25.99,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2.49、71.57和67.64,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42.03、41.71和40.35。2.仔猪生长性能试验各组仔猪的体增重无显着差异。饲喂后15-28d,大麦虫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喂后29-56d,大麦虫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着高于血浆蛋白粉组(对照组)(P<0.05);饲喂后15-28d,三个昆虫组腹泻指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黄粉虫与蝇蛆的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接近于血浆蛋白粉,而大麦虫的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较低。3.血液生化指标饲喂后28d,大麦虫组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时间点试验各组血浆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变化不明显。三个昆虫组血氨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56d,大麦虫组血浆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浓度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蝇蛆组免疫球蛋白M(IgM)显着性高于大麦虫组(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蝇蛆组甘油三酯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机体氨基酸组成饲喂后28d,黄粉虫组血浆缬氨酸浓度显着高于蝇蛆组和大麦虫组(P<0.05),黄粉虫组血浆酪氨酸浓度显着低于蝇蛆组和大麦虫组(P<0.05);蝇蛆组和大麦虫组赖氨酸浓度、大麦虫组必需氨基酸总浓度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56d,大麦虫组血浆异亮氨酸和赖氨酸浓度显着低于蝇蛆组、半光氨酸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56d,蝇蛆组背部最长肌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均显着高于其它各组(P<0.05);大麦虫组背部最长肌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显着低于其它各组(P<0.05)。饲喂后28d,肝脏水解氨基酸含量普遍出现差异,测得的17种氨基酸,黄粉虫组、蝇蛆组和大麦虫组都低于对照组。5.后肠微生物代谢产物饲喂后28d,黄粉虫组盲肠和结肠食糜中氨氮(NH3-N)含量最高,并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蝇蛆组盲肠食糜中吲哚含量较高,与其他三组存在极显着的差异(P<0.01),其他三组间无显着性差异;黄粉虫组盲肠粪臭素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蝇蛆组和大麦虫组含量较低,与对照组间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大麦虫组结肠食糜吲哚显着高于黄粉虫组(P<0.05),而大麦虫组极显着高于蝇蛆组和对照组(P<0.01);三个昆虫组粪臭素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饲喂后56d,蝇蛆组盲肠氨氮(NH3-N)显着高于对照组和黄粉虫组(P<0.05),丁酸含量显着低于大麦虫组(P<0.05),吲哚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肠食糜中,蝇蛆组吲哚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综上所述,黄粉虫和蝇蛆的营养成分更有利于仔猪的消化吸收,能够满足仔猪生长需要,大麦虫在仔猪体内的消化利用率较低,且效果没有血浆蛋白粉好。

占今舜,张彬[6](2013)在《蜂花粉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蜂花粉是蜜蜂腺体分泌物、花蜜和唾液与植物花蕊中的花粉粒混合而形成的一种非常珍贵的生物活性物质。蜂花粉作为一种绿色添加剂应用在猪生产上,具有改善饲料利用率和动物产品品质、提高动物生长及免疫力等,进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陈张华[7](2011)在《复方中药“猪康散”对仔猪生产性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转移因子和不同添加剂量的“猪康散”对仔猪细胞免疫功能、生产性能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旨在探讨“猪康散”是否具有促进仔猪生长及提高其机体抵抗力的作用。本试验选用20±2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35头,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7头。仔猪在21日龄时注射猪瘟脾淋苗(兔源)2头份/头,在27-31日龄时,Ⅰ(对照组)、111(低剂量组)、Ⅳ(中剂量组)、V组(高剂量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1.0%、2.0%的复方中药“猪康散”(以下简称“猪康散”),第1Ⅱ组(转移因子组)21日龄时将O.02ml/kg体重的转移因子与猪瘟疫苗混合后肌内注射。实验观察期共30天。试验结果表明:(1)在整个试验期间添加0.5%、1.0%、2.0%猪康散”组和转移因子组均能提高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量、降低仔猪料重比,以添加1.0%“猪康散”组提高仔猪生产性能作用最佳。在整个观察期(35-64日龄)间,1.0%“猪康散”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25.01%(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72.50%(P<0.05),料重比降低25.99%(P<0.05);1.0%“猪康散”组与转移因子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19.51%(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50.37%(P<0.05),料重比降低4.40%(P<0.05)。(2)“猪康散”对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8+%.CD3+CD4+%以及CD4+-CD8+比值均有显着提高,以中剂量组作用较显着,转移因子组次之。说明“猪康散”能够提高仔猪细胞免疫功能。(3)“猪康散”能提高仔猪血液淋巴细胞的转化能力,以中剂量组的作用最明显,其次分别为低剂量组和转移因子组,最后是高剂量组。(4)“猪康散”能提高仔猪SOD和GSH—Px活性及降低MDA含量,且以中剂量组变化明显。说明“猪康散”具有提高仔猪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仔猪的抗氧化能力。(5)“猪康散”能够提高仔猪红细胞补体受体花环率,降低红细胞的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能够提高仔猪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中剂量组作用较为显着。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1.0%的“猪康散”,能有效的提高仔猪生产性能,显着增强仔猪细胞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并且在某些指标上(如料重比、CD3-%. SOD.GSH—PX.MDA.E—C3bRR)优于转移因子组。复方中草药“猪康散”预防量以1.0%添加最佳。

张国锋[8](2010)在《蜂花粉多糖提取技术及其在犊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用荷花蜂花粉,就荷花蜂花粉多糖的提取工艺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摸索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用荷花蜂花粉及其多糖饲喂14~70日龄犊牛进行饲喂对比试验,对其促生长性能进行了评价。这些条件的确定将为荷花蜂花粉及其多糖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采用温浸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荷花蜂花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结果表明:4因素对荷花蜂花粉多糖提取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荷花蜂花粉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1∶8的料液比,50℃水浴条件下,浸提2 h。考虑到经济效益和成本因素,经两次提取后荷花蜂花粉多糖的提取率就可以达到99%,故最佳提取次数为两次。提取的蜂花粉多糖主要是由阿拉伯糖构成,其次是半乳糖和葡萄糖,这三种单糖占了总量的90%以上。选用25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成5组,每组5头牛,每天分别饲喂蜂花粉0g(C组)、10g(10BP组)、25g(25BP组)、50g(50BP组)和蜂花粉多糖5g(5PS组),试验期56天。用全收粪法在犊牛21-28日龄和42-49日龄进行两期消化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蜂花粉及其多糖可提高犊牛的平均日增重,改善饲料转化率,其中25BP组和5PS组作用显着(P<0.05);体尺变化中,10BP和25BP组的体高和胸围在70d时显着高于C组(P<0.05),70d时10BP组犊牛的胸深显着高于C组(P<0.05)。体斜长、腰角宽、腿围和管围指标中,各处理组在70 d时均高于C组,但统计分析差异不显着。在犊牛21~28日龄阶段,与C组相比,25BP和5PS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8.38%和7.66%,显着高于C组和50BP组(P<0.05),25BP组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提高了18.63%(P<0.05);蜂花粉及其多糖可显着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P<0.05),对胆固醇和尿素氮有降低趋势,可增加血液中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综上所述,在犊牛日粮中添加蜂花粉和多糖可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及对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能够显着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蜂花粉添加量25g/d,蜂花粉多糖5g/d时犊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有明显的改善。

李健[9](2007)在《中药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黏膜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仔猪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1%、2%)中药制剂,研究其对断奶应激仔猪生长性能、消化酶的活性、消化道黏膜形态、血清激素水平以及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探索中药制剂对仔猪生长、消化道黏膜形态的影响及其机理。选用90头日龄一致、体重相近的新生“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头。Ⅰ组(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1%中药制剂;Ⅲ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2%中药制剂。进行为期31天的试验。在试验的第14、24、45天,上午7:00~9:00对试验仔猪称重、称量剩余的料量,计算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在试验的第14、24、32、45天,上午7:00~9:00每组固定10头仔猪,经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的水平。在试验中期收集仔猪粪便,进行饲料粗蛋白、粗脂肪消化率的测定。在试验的第45天,从每组随机选取6头仔猪经前腔颈脉放血致死,屠宰取样,测定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取十二指肠中段、空肠近端、空肠远端、回肠中段各一段(长约1cm),制作切片,观察消化道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肠壁厚度的变化。试验结果如下:1.中药制剂显着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仔猪个体重在14、24日龄时差异不显着(P>0.05),在45日龄时,试验组仔猪体重显着或极显着提高(P<0.05或P<0.01);平均日增重在14~24日龄Ⅱ组差异显着(P<0.05),Ⅲ组差异不显着;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在断奶前差异不显着(P>0.05)。断奶后,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P<0.01),而料重比显着或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试验Ⅲ组比较,Ⅱ组仔猪个体重在14、24日龄时差异不显着,在45日龄时,差异显着;平均日增重在14~45日龄差异显着;平均日采食量在14~24日龄差异不显着;24~45日龄差异极显着;料重比在14~24日龄差异不显着,24~45日龄差异显着。2.中药制剂对断奶仔猪的消化道黏膜形态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组比较,Ⅱ组仔猪除回肠厚度差异不显着外,在十二指肠中段、空肠近端、空肠远端、回肠中段,绒毛高度、绒毛宽度、肠壁厚度、隐窝深度差异显着或者差异极显着(P<0.05或P<0.01);VH/CD(VCR)差异极显着(P<0.01)。与对照组比较,Ⅲ组仔猪在十二指肠中段绒毛宽度、肠壁厚度、隐窝深度差异极显着(P<0.01);在空肠近端,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差异显着(P<0.05),肠壁厚度差异极显着(P<0.01);在回肠中段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差异极显着(P<0.01);VH/CD(VCR)差异极显着(P<0.01)。与Ⅲ组比较,Ⅱ组仔猪在十二指肠中段,绒毛高度差异极显着(P<0.01);在空肠远端,绒毛宽度差异极显着(P<0.01);在回肠中段,绒毛宽度、隐窝深度差异极显着(P<0.01);VH/CD(VCR)差异不显着(P>0.05)。3.中药制剂对断奶仔猪的某些消化酶的活性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Ⅱ组、Ⅲ组淀粉酶活性在各段肠差异均显着(P<0.05);脂肪酶活性在各段肠差异均极显着(P<0.01);试验Ⅱ组蛋白酶活性在各段肠差异均极显着(P<0.01):试验Ⅲ组除在十二指肠中段蛋白酶活性差异显着外(P<0.05),在其它各段肠差异均极显着(P<0.01)。与试验Ⅲ组比较,试验Ⅱ组在十二指肠中段蛋白酶活性差异极显着(P<0.01):在空肠近段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差异显着(P<0.05);在空肠远段、回肠中段各消化酶活性差异均不显着(P>0.05)。4.中药制剂对断奶仔猪的饲料养分消化率有显着的影响试验Ⅱ组、试验Ⅲ组与对照组比较,粗蛋白消化率分别提高了45.7%、27.6%,差异极显着(p<0.01):粗脂肪消化率分别提高了51.3%、32.6%,差异极显着(p<0.01)。试验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5.中药制剂对断奶仔猪的某些血清激素水平有显着影响在14,24d各组激素水平均无显着变化,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与24d比较,在32d,对照组GH、IGF-1、T3、T4显着或极显着下降(P<0.05或P<0.01),Ⅱ组、Ⅲ组无显着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32d,Ⅱ组、Ⅲ组仔猪GH、T4、IGF-1、T3显着或极显着(P<0.05或P<0.01)升高:与24d比较,在32d,对照组GH、IGF-1、T3、T4水平显着或极显着下降(P<0.05或P<0.01),在45d,对照组GH、IGF-1、T3、T4差异不显着;与32d比较,在45d,对照组GH、IGF-1、T3、T4水平差异显着或极显着(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在45d,Ⅱ组、Ⅲ组仔猪GH、IGF-1、T4显着,T3差异极显着(P<0.01):试验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仔猪在断奶后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采食量下降,内分泌紊乱,生长严重受阻。在仔猪日粮中添加1%、2%中药制剂,均可显着抑制由于早期断奶应激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改善内环境,调节机体代谢,促进采食,提高生长性能,有效的促进断奶仔猪生长。

张金辉[10](2007)在《饲料添加芽孢杆菌和山姜对小鼠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蜡样芽胞杆菌、密苞山姜和二者合用对昆明小鼠生长的影响,以及从消化道重量指数、空肠组织形态、盲肠菌群、肠黏膜免疫功能、空肠消化酶活力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将150只健康的体重15±2g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3个重复。试验期间分别饲喂五种不同的日粮:A组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B组为抗生素组(100mg/kg的土霉素)、C组为密苞山姜组(2%的密苞山姜块茎粉)、D组为蜡样芽胞杆菌组(1‰的蜡样芽胞杆菌剂)、E组为蜡样芽胞杆菌+密苞山姜组(1‰的蜡样芽胞杆菌剂和2%的密苞山姜块茎粉)。试验期28天,实验结果:1.从整个试验期来看,蜡样芽胞杆菌、密苞山姜均显着提高了小鼠的体增重(P<0.05),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平均增重了11.72%、5.81%;此外降低了料重比。蜡样芽胞杆菌组料重比平均降低了15.84%,效果优于畜禽常用抗生素-土霉素。2.在试验期14、28天,蜡样芽胞杆菌、密苞山姜、土霉素均显着提高了小鼠空肠肠绒毛的高度(P<0.05)。28天时,土霉素组与空白组相比则增大了空肠隐窝深度。28天时,各组小鼠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大小依次为合用组)蜡样芽胞杆菌组)密苞山姜组)土霉素组)空白对照组。28天时,各组的空肠肌层厚度差异不显着(P>0.05)。28天时,各组的消化道重量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3.蜡样芽胞杆菌显着降低小鼠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需氧菌的数量,增加盲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厌氧菌的数量(P<0.05),而土霉素在抑制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需氧菌生长的同时(P<0.05),也抑制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厌氧菌的生长。密苞山姜在体外对大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没有显着的生长促进作用,在体内有一定的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但不显着(P>0.05)。4.蜡样芽胞杆菌、密苞山姜显着增强小鼠空肠内容物中的蛋白酶、淀粉酶等消化酶的活性(P<0.05)。从全程试验期来看,28天时,与对照组相比,蜡样芽胞杆菌、密苞山姜组小鼠空肠内容物中蛋白酶的活性平均增加了33.07%、16.66%;淀粉酶的活性平均增加了47.35%、11.84%。与空白组比,土霉素在前三周显着提高了小鼠空肠内容物中的蛋白酶的活性,淀粉酶的活性在各周没有明显的变化。5.蜡样芽胞杆菌显着提高小鼠空肠粘液中的sIgA的含量(P<0.01),即提高了机体的肠道黏膜免疫功能,而土霉素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密苞山姜对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则不明显(P>0.05)。6.蜡样芽胞杆菌和山姜的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即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但联合应用和蜡样芽胞杆菌单独使用的效果差异不显着(P>0.05)。

二、蜂花粉对早期断奶仔猪的增重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蜂花粉对早期断奶仔猪的增重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桑叶作为动物饲料的安全性及饲用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桑的概述
    2.2 桑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2.3 桑叶饲料化的应用进展
    2.4 我国桑资源饲用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5 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桑叶对小鼠的急性毒理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桑叶对SD大鼠一般行为状态、体重和摄食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桑叶对SD大鼠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桑叶对SD大鼠组织器官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桑叶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特性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桑叶对云岭牛屠宰性能和脏器品质的影响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3 结果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桑叶对云岭牛肉质特性的影响
    9.1 引言
    9.2 材料与方法
    9.3 结果
    9.4 讨论
    9.5 小结
第十章 结论、存在问题及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蜂花粉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蜂花粉
2 蜂花粉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2.1 提高畜禽增重,增加经济收益
    2.2 增强消化功能,促进生长发育
    2.3 改善肉品质量
    2.4 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
    2.5 提高母牛的泌乳性能
3 小结

(3)蜂花粉在肉鸡日粮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蜂花粉在肉鸡日粮中的研究进展
    2.1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2 改善机体生产性能
    2.3 改善肌肉品质
    2.4 其他方面的研究
        2.4.1 作用消化系统,促进消化腺发育
3 展望

(4)板蓝根发酵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
        1.1.1 消化道发育
        1.1.2 消化酶活性
        1.1.3 胃酸分泌不足
        1.1.4 免疫力下降
        1.1.5 肠道微生物区系
    1.2 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水平
    1.3 仔猪的早期断奶应激
        1.3.1 断奶仔猪腹泻原因
        1.3.2 饲料添加剂用于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的研究
    1.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的优势
    1.5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性及作用机理
        1.5.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特性
        1.5.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用机理
    1.6 中草药发酵
        1.6.1 中草药发酵原理
        1.6.2 中草药发酵特点
        1.6.3 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1.7 板蓝根及其发酵的研究现状
    1.8 发酵饲料工业益生菌种
        1.8.1 嗜酸乳杆菌
        1.8.2 粪链球菌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发酵试验材料与仪器
        2.1.2 生产试验材料与仪器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 蒽酮硫酸法测定粗多糖
        2.2.2 发酵板蓝根制剂的制备
        2.2.3 发酵工艺的确定与优化
        2.2.4 动物试验
    2.3 试验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备及未发酵板蓝根中粗多糖含量的测定
    3.2 发酵试验
        3.2.1 发酵菌粉的确定
        3.2.2 发酵培养基的确定
        3.2.3 发酵工艺的确定与优化
    3.3 动物试验
        3.3.1 生产性能指标
        3.3.2 免疫指标
4 讨论
    4.1 混合菌粉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4.2 外源氮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4.3 发酵工艺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4.4 发酵板蓝根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4.5 发酵板蓝根制剂对断奶仔猪抗病能力的影响
    4.6 发酵板蓝根添加剂与板蓝根原粉的比较
    4.7 发酵板蓝根添加剂与抗生素应用效果的比较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三种昆虫的营养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概要
    1.2 昆虫资源研究概况
        1.2.1 昆虫的营养价值
        1.2.2 昆虫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1.2.3 黄粉虫、蝇蛆和大麦虫营养价值
        1.2.4 黄粉虫、蝇蛆和大麦虫饲用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三种昆虫营养成分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仪器
        2.1.2 试验材料及预处理
        2.1.3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2.1.4 矿物元素含量测定
        2.1.5 氨基酸含量测定
        2.1.6 中长链脂肪酸含量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常规营养成分含量
        2.2.2 矿物元素含量
        2.2.3 氨基酸含量
        2.2.4 中长链脂肪酸含量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三种昆虫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动物与饲养
        3.1.3 饲料配方
        3.1.4 样品采集
        3.1.5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3.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仔猪的生长性能
        3.3.2 仔猪的腹泻情况
        3.3.3 仔猪的内脏器官指数
        3.3.4 仔猪的肉色和pH
        3.3.5 仔猪的回肠表观消化率
    3.4 讨论
        3.4.1 三种昆虫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4.2 三种昆虫对仔猪腹泻情况的影响
        3.4.3 三种昆虫对仔猪内脏器官相对重量的影响
        3.4.4 三种昆虫对仔猪肉色和pH的影响
        3.4.5 三种昆虫对仔猪回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三种昆虫对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2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4.1.3 样品采集
        4.1.4. 血清中生化指标的测定
        4.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仔猪血清中酶的活性
        4.2.2 仔猪血清中蛋白代谢产物浓度
        4.2.3 仔猪血清中IgG和IgM浓度
        4.2.4 仔猪血清中CHO和TG浓度
    4.3 讨论
        4.3.1 三种昆虫对仔猪血清中酶活性的影响
        4.3.2 三种昆虫对仔猪血清中蛋白代谢产物的影响
        4.3.3 三种昆虫对仔猪血清中IgG和IgM的影响
        4.3.4 三种昆虫对仔猪血清中CHO和TG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三种昆虫对仔猪机体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1.2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5.1.3 样品采集
        5.1.4 血浆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5.1.5 肌肉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5.1.6 肝脏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5.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仔猪血液游离氨基酸浓度
        5.2.2 仔猪背部最长肌水解氨基酸含量
        5.2.3 仔猪肝脏水解氨基酸含量
    5.3 讨论
        5.3.1 三种昆虫对仔猪血液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5.3.2 三种昆虫蛋白对仔猪背部最长肌水解氨基酸的影响
        5.3.3 三种昆虫蛋白对仔猪肝脏水解氨基酸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三种昆虫对仔猪后肠代谢物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6.1.2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6.1.3 样品采集
        6.1.4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6.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仔猪结肠和盲肠食糜pH值和SCFA含量
        6.2.2 仔猪结肠和盲肠食糜中NH_3-N含量
        6.2.3 仔猪结肠和盲肠食糜中吲哚和粪臭素含量
    6.3 讨论
        6.3.1 三种昆虫对仔猪结肠和盲肠pH和SCFA的影响
        6.3.2 三种昆虫对仔猪结肠和盲肠NH_3-N的影响
        6.3.3 三种昆虫对仔猪结肠和盲肠吲哚和粪臭素的影响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蜂花粉在猪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蜂花粉的组成成分
    1.1 蛋白质和氨基酸
    1.2 糖类
    1.3 脂类
    1.4 维生素
    1.5 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1.6 活性物质
2 蜂花粉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3 需要注意的问题
4 小结

(7)复方中药“猪康散”对仔猪生产性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1.1 中草药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原则
        1.1.1 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草药
        1.1.2 单味中草药
        1.1.3 复方中草药
        1.2 中草药对动物细胞免疫的影响
        1.2.1 中草药对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
        1.2.2 中草药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影响
        1.2.3 中草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3 中草药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1.4 中草药对动物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试验研究部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剂与药品
        1.1.2 试验器材
        1.1.3 试验动物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时间、地点
        1.2.2 试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1.2.3 仔猪日粮配方
        1.2.4 试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1.2.5 测定指标及检测方法
        1.2.6 数据处理方法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猪康散"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2.1.1 "猪康散"对仔猪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
        2.1.2 "猪康散"对仔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2.1.3 "猪康散"对仔猪料重比的影响
        2.2 "猪康散"对仔猪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2.2.1 对E-C_(3b)RR的影响
        2.2.2 对E-ICR的影响
        2.3 "猪康散"对仔猪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3.1 外周血CD3~+%的影响
        2.3.2 外周血CD3~+CD4~+%的影响
        2.3.3 外周血CD3~+CD8~+%的影响
        2.3.4 外周血CD4~+/CD8~+的影响
        2.4 "猪康散"对仔猪血液中淋巴细胞刺激指数的影响
        2.5 "猪康散"对仔猪血清抗氧化酶的影响
        2.5.1 对SOD的影响
        2.5.2 对GSH-Px的影响
        2.5.3 对MDA的影响
    3 讨论
        3.1 "猪康散"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猪康散"对仔猪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3.3 "猪康散"对仔猪细胞亚群的影响
        3.4 "猪康散"对仔猪血液中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
        3.5 "猪康散"对仔猪抗氧化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蜂花粉多糖提取技术及其在犊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完全营养素”——花粉
        1.1 常规营养成分
        1.2 活性物质
    2. 蜂花粉的生理功能
        2.1 降血脂作用
        2.2 增强免疫功能
        2.3 抗癌作用
        2.4 抑制肿瘤作用
        2.5 防治辐射损伤、延缓衰老的作用
        2.6 治疗内分泌功能紊乱
        2.7 增强体力、调节神经系统和抑菌作用
    3 蜂花粉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3.1 用于反刍动物饲料
        3.2 用作猪饲料添加剂
        3.3 用作鸡饲料添加剂
        3.4 用于特种动物饲料
    4 蜂花粉多糖研究进展
        4.1 蜂花粉多糖的提取
        4.2 蜂花粉多糖对动物机体的功能研究进展
    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荷花蜂花粉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主要药品与仪器设备
        1.3 试验方法
        1.4 HPLC 法测定蜂花粉多糖中单糖组成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荷花蜂花粉物理性质检验结果
        2.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料液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2.4 温度对多糖浓度的影响
        2.5 提取时间对多糖浓度的影响
        2.6 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2.7 提取蜂花粉多糖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2.8 HPLC 法测定蜂花粉多糖中单糖组成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蜂花粉及其多糖对犊牛生长性能与血清指标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点及试验动物
        1.3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1.4 试验日粮
        1.5 样品采集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蜂花粉及其多糖对犊牛体重、饲料转化率、采食量的影响
        2.2 蜂花粉及其多糖对犊牛体尺生长的影响
        2.3 蜂花粉及其多糖对犊牛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2.4 蜂花粉及其多糖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蜂花粉及其多糖对犊牛增重的影响
        3.2 蜂花粉及其多糖对犊牛体尺指标的影响
        3.3 蜂花粉及其多糖对犊牛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3.4 蜂花粉及其多糖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全文结论
    4.1 论文总体结论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4.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药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黏膜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抗生素及某些替代品的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1.1.1 抗生素添加剂
        1.1.2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替代品研究进展
    1.2 中药添加剂
        1.2.1 概述
        1.2.2 特点
        1.2.3 中药添加剂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
        1.2.4 中药制剂的应用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饲养试验日粮组成
        3.1.2 添加药材组成及加工
        3.1.3 试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3.1.4 饲养管理
        3.1.5 主要试验仪器
        3.1.6 主要的试验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取样时间
        3.2.2 取样方法及处理
        3.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2.4 试验中干扰因素的控制方法
    3.3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中药日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4.2 中药日粮对断奶仔猪饲仔猪肠道猫膜形态的影响
    4.3 中药日粮对断奶仔猪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4 中药日粮对断奶仔猪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4.5 中药日粮对断奶仔猪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5 讨论
    5.1 中药制剂对断奶应激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5.2 中药制剂对仔猪肠道黏膜形态的影响
    5.3 中药制剂对断奶应激仔猪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5.4 中药制剂对仔猪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5.5 中药制剂对断奶应激仔猪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5.6 中药制剂对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的作用及其机理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10)饲料添加芽孢杆菌和山姜对小鼠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动物微生态制剂发展概况
        1.1.1 动物微生态学理论
        1.1.2 动物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及发展
        1.1.3 动物微生态菌种及制剂种类、特点
        1.1.4 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应用及作用机理
        1.1.5 动物微生态制剂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1.6 蜡样芽胞杆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2.1 概述
        1.2.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优势
        1.2.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种类
        1.2.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应用和作用机理
        1.2.5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存在的问题
        1.2.6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方向
        1.2.7 山姜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1.3 益生菌与中草药协同作用的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及基础日粮
        2.1.2 实验菌株与培养基
        2.1.3 山姜与芽孢杆菌制剂
        2.1.4 主要仪器
        2.1.5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动物分组、饲养管理及采样处理
    2.3 试验指标及方法
        2.3.1 山姜对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2.3.2 小鼠体增重的变化
        2.3.3 消化道重量指数、空肠粘膜形态光镜观察
        2.3.4 小鼠盲肠内容物菌群的测定
        2.3.5 小鼠空肠内容物中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2.3.6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小鼠空肠内容物中sIgA的变化
    2.4 数据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姜对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3.2 山姜、蜡样芽胞杆菌对小鼠体增重的影响
    3.3 消化道重量指数、空肠粘膜形态光镜观察
    3.4 小鼠盲肠内容物菌群检测
    3.5 小鼠空肠内容物中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3.6 空肠粘液中sIgA含量的变化
4 讨论
    4.1 山姜对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4.2 山姜、蜡样芽胞杆菌对小鼠体增重的影响
    4.3 山姜、蜡样芽孢杆菌对小鼠消化道指数及空肠粘膜形态的影响
    4.4 山姜、蜡样芽孢杆菌对小鼠盲肠内容物菌群的影响
    4.5 山姜、蜡样芽孢杆菌对小鼠空肠内容物中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4.6 山姜、蜡样芽孢杆菌对小鼠空肠粘液中sIgA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蜂花粉对早期断奶仔猪的增重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桑叶作为动物饲料的安全性及饲用价值评价研究[D]. 蔡明. 兰州大学, 2019(08)
  • [2]蜂花粉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J]. 杨洪雁. 饲料博览, 2016(06)
  • [3]蜂花粉在肉鸡日粮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杨洪雁. 饲料与畜牧, 2016(06)
  • [4]板蓝根发酵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D]. 张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5]三种昆虫的营养价值评价[D]. 姬玉娇. 南昌大学, 2013(02)
  • [6]蜂花粉在猪生产中的应用[J]. 占今舜,张彬. 猪业科学, 2013(05)
  • [7]复方中药“猪康散”对仔猪生产性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D]. 陈张华.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5)
  • [8]蜂花粉多糖提取技术及其在犊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张国锋. 塔里木大学, 2010(08)
  • [9]中药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黏膜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李健. 安徽农业大学, 2007(10)
  • [10]饲料添加芽孢杆菌和山姜对小鼠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张金辉.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2)
蜂花粉对早期断奶仔猪增重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