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山东省兖州市发展生态农业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杨松楠[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目前我们国家的“三农”问题特别突出。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农民生活水平是关键。通过梳理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总结发展农业集体经济、推进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实践经验,为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纵深发展提供了支撑。乡村振兴不仅是全国统考的“大试卷”,也为各省预留了实施区域性方案的选择空间。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扩大农产品生产、改进粮食生产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重要指示与要求,立足于山东省农业资源的先天条件和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现状,要全力发展社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化农业,来满足农业发展要求,还要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发展优势,如寿光、莘县等,让生态文明和农业生产和谐发展。通过“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实现以“产业兴旺”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基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和集约化的特征,利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相关论述和各届中央领导人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理清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梳理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实践基础。然后通过调查和个案研究,分析山东省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成效,发现山东省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探索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府政策扶持不到位、低质量的要素资源投入、土地流转阻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不高,并从政府、各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方面进行问题成因分析。接着通过总结英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前沿的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模式,并分析对比国内河南省、四川省、江苏省、黑龙江省等省份的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模式,从中汲取山东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可借鉴参考的经验和方法,来加快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最后,进而从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健全生产要素供给体系、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外部的合作共生机制和完善社会化服务六方面对如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出了科学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构建成助力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王栋[2](2020)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的调整升级,使城乡居民对休闲旅游方面的需求逐步增强。一些地方开始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农业与其他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对农村现有各类资源进行开发,逐步形成了兼容各主要产业的农业经济新形式——休闲农业。休闲农业产业的兴起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幸福指数,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山东省宁阳县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业、文化、自然等资源发展了一批休闲农业项目,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建设,内在的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外在的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旨在为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建设的更好发展提出建设性、可行性建议。本文选择以山东省宁阳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SWOT分析法等方法的运用。在分析宁阳县休闲农业各类资源优势和典型品牌项目情况的基础上,应用量表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对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不足:品牌发展存在规划不清晰,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不强,政策和资金投入有限,品牌内涵和创新不足导致粘性不强,客源和营销局限化,缺乏品牌专业化人才,营销模式单一,软硬件配套薄弱等。然后选取了国内外四地普遍认可的休闲农业品牌发展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宁阳县休闲农业消费者定位和市场定位,最后提出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建设在总体规划、品牌管理和品牌营销三个方面的对策。总体规划方面:宏观调控确保各品牌项目协同发展,各品牌项目差异化发展突出独特魅力,打造“环宁阳休闲农业旅游带”。品牌管理上有力度能革新:根据实际需要政府及时出台管理规章,资金和政策方面进行扶持,政府招标购买引入品牌专业团队。品牌营销方式推陈出新:创新内容打造宁阳当地精品“节、赛、展”,利用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文化内涵,“网络化”和“差异化”进行2.3级客源的引入。
马靖华[3](2019)在《矿区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与PPP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约占一次能源结构的60%以上,我国目前国有重点煤矿“三下压煤”压煤总量高达138亿吨,对于压覆的煤炭资源开采将成为释放煤炭潜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村民房屋及村办企业建筑占地面积逐年扩大,村庄下压煤现象更加突出。村庄压煤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造成服务年限缩短,而且严重制约着矿井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压煤村庄搬迁直接关系到煤炭企业和村民的正常生产,关系到村民生活和工农关系,关系到社会、煤矿的利益和稳定。现有压煤村庄的搬迁模式研究主要是基于煤炭企业的角度,对相关各方的利益诉求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达到推动压煤村庄搬迁,释放煤炭产能的目的,因此模式设计具有一定局限性;同时,原有的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研究方法主要是传统的定性分析,缺乏相应的定量分析指标和方法。因此,深入研究压煤村庄搬迁过程的动力机制,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压煤村庄搬迁模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压煤村庄传统搬迁模式、集中搬迁模式和基于动态复垦的“先补后占”模式三种既有搬迁模式的概况、优缺点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对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中三个主要利益主体政府、村民和企业的分析,归纳得出既有搬迁模式下压煤村庄搬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煤炭企业的资金保障、政府的整体规划和配套措施制定、新村建设用地的解决、新村址占地面积和耕地复垦技术。(2)在对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来源和动力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压煤矿区系统特征,总结提炼出矿区建设发展的相互作用影响的四个主要系统因素,据此建立了四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人口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用一系列发展水平指标和协调指标来衡量。通过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四个子系统的衡量指标进行进一步分析、筛选,最终得到影响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的十个主要影响指标,包括:压煤村庄搬迁总投资、GDP、土地复垦率、搬迁释放煤炭资源总量、搬迁新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口总数、城镇化率等。(3)运用博弈论方法将压煤村庄搬迁过程简化为地方政府、煤炭企业、村民三方依次参与选择的动态博弈过程,并划分为搬迁方案制定阶段和搬迁方案实施阶段两个子博弈进行求解分析,通过对各子博弈的战略均衡分析得出参与各方在不同阶段的选择规律及影响因素:压煤村庄搬迁方案制定过程中存在“耐心优势”和“先动优势”,因此参与各方应积极、尽早启动方案制定,加快协商速度;同时应做好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满足各方需求,尽快就搬迁方案达成一致;为保证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应在努力提高实施方案的整体收益的同时,保证收益在参与各方之间的合理均衡分配。(4)在动态博弈分析的基础上,从区域整体角度出发,在充分考虑压煤村庄搬迁相关各方利益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模型,并运用经济价值评价法对模型中搬迁前后区域整体经济价值、搬迁总成本等主要参数进行了量化计算。通过对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定量化的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区域经济价值总增长率、区域经济价值净增长率、压煤村庄搬迁成本率三项指标。(5)运用新的压煤村庄搬迁分析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对陈蛮庄矿压煤村庄搬迁参与各方动力机制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建立了陈蛮庄矿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模型,计算得出模型各主要参数和各项动力机制评价指标。通过指标分析,可以得出搬迁方案可行,煤炭企业所获得利润与煤炭价格关系密切,村民投入不大但收益也较为有限,地方政府可以收获税收和政绩,有动力在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中推动城镇化发展、实现区域农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对影响压煤村庄搬迁动力的吨煤利润、城镇化建设等主要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压煤村庄搬迁与城镇化建设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的巨大优势。因此得出压煤村庄搬迁方案的优化方向和建议:传统压煤村庄搬迁模式中,煤炭企业是唯一的经济动力来源,但煤炭企业动力严重依赖于释放煤炭利润的高低,因此,需要在压煤村庄搬迁过程中找到新的动力来源,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和当地村民城镇化的实现是较好的途径。(6)在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矿区压煤村庄搬迁PPP模式。以陈蛮庄矿压煤村庄搬迁为例,设计了 PPP模式搬迁方案,研究了 PPP模式下的管理机制,并通过对该模式动力机制分析,得到了压煤村庄搬迁PPP模式的各项动力机制评价指标。通过与现有搬迁模式对比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压煤村庄搬迁PPP模式可行且效果良好,并具有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可以更好地解决压煤矿区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新的经济形势下压煤村庄的搬迁和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晓永[4](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皇甫睿[5](2018)在《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凸显,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中国,近年来提出“生态扶贫”的扶贫方针与政策,受到世人的关注。“生态扶贫”概念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若要正确理解“生态扶贫”的内涵,找到合适的“生态扶贫”路径,首先应该对此前的扶贫理论、指导思想、扶贫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此前中国的相关决策者、执行者和专家学者从扶贫理论的建构到扶贫路径、手段的选择与实施,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同时也获得了一定成就。此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受西方发展经济学“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深远,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文化价值观等,完成“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并将这样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扶贫实践,进而衍生出“梯度理论”、“工业反哺农业”、“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等相关理论指导思想,辐射出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企业公司+农户”的帮扶措施等。然而,面对的结果却是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仍然没有获得根本上的解决,反而还伴生了更多的社会问题。那么,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是否适用于中国国情,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实践,则值得深入探讨与反思。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产生于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将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其研究对象,旨在拉拢、控制这些国家站在自己阵营,以在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对峙中获得有利地位,甚至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多民族融合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下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发展经济学应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显然都不合时宜。当下,中国的十四个连片贫困特区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地区,也基本处于传统的第一产业区,其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推行的扶贫开发必然是凭借汉文化对异文化区域所从事的开发活动,必然涉及跨民族、跨文化、跨区域的活动事项。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来看,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稳态延续,是各民族成员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在超长的历史时段内,为满足当事民族全体成员生存与繁衍的需求,凭借各民族文化在对当事民族的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产物。这样的民族共同体,即为斯图尔德所称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文化生态”共同体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自为体系,必然表现为在自身特有信息系统的节制下,不断从外界获取物质与能量,而进行的有序、有节制的交换与重组。各民族的文化系统正是其自身特有的信息系统,是维系整个共同体自为体系自我运行的内生动力,也是“文化生态”共同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网状交织的粘合剂。这样的文化系统同时也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与模塑,而不会肆意干预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因而,该文化系统中共同体成员的观念意识,一方面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则会引导共同体成员选择某种资源利用方式(经济样式),从而使得共同体内部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技术系统和组织系统。这样的“文化生态”共同体必然具有特定的地域性、特定的民族归属性、整体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历史证明,“文化生态”共同体能够稳态延续上千年的基本前提是,以其特有文化为主导,推动共同体内部的有序运行,并维系其共同体基本结构的稳固。可见,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绝对不是纯经济问题,也绝对不能凭借单一的经济手段或措施来加以解决。论文主要由七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扶贫工作中遗留的负面问题进行阐述,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国内外动态进行文献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生态扶贫”的全新理解和认识。第二至第五部分,将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共同体,以其几百年的生计变迁为切入口,分别从历史进程、生态背景和文化变迁的三个维度,深入分析该苗族村寨每一次生计变迁的内外部动因和时代背景,探明变迁前后两种生计方式之间的传承、变化关系,揭示生计变迁后相应社会制度框架下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最终发现,当这个“文化生态”共同体当面临来自外部力量的冲击,其力度与方式没有触碰共同体的内部核心结构,共同体的文化系统则有自主能力随即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传统生计的基础上适当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因子为其所用,这样并不会阻碍或扰乱共同体内部的自行运行,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也并不明显。而当外来因素对这些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所拥有文化系统的核心结构改变或破坏,传统生计自然遭到摒弃,那么共同体内部的自我运行则会受阻,表现为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显着。特别是在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形成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思路,应用于农业发展和扶贫实践工作,会导致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通过结合历时态和共时态的研究分析,一步步破除西方的发展主义神话,揭示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中国扶贫开发中的虚伪面具。第六部分针对前面的论述研究,对黄金村今后的扶贫发展路径提出建议。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西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西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中国的“生态扶贫”应该从国情出发,摆脱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束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人类本身就置身于千差万别的文化系统和生态系统之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是要将各民族文化化异为同,也不是求同存异,而是在承认并尊重各民族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擅长的方式和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来参与人类现实整体性、多元一体化的宏伟叙事。传统的并不都是糟粕,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吸收和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共同体成员所生息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去考虑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接轨,而不是为其寻找一个并不适合的“替代方案”。以此为鉴,旨在为当下的“生态扶贫”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有效借鉴,促进“生态扶贫”终极目标的实现,以及推动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李彦博[6](2017)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特定区域,以县级财政的独立为标志,以县级区域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并以特定县之下的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互动为基本结构,通过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换,从而具有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基础性的经济,也构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是当下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协调、资源能耗大、市场封闭等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切入,运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阐明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功能和主要特征,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并立足于现实、把握好理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有效模式,进而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对县域经济的理论进行概述。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县域经济的类型;明确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县域经济产业构成多样、经济体系开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在阐明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认识县域经济的作用、准确把握其特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其次,阐明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主体功能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清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进程与脉络,从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先后提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性的指导理论。再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新开始阶段(1978—1982年)、探究摸索阶段(1983—1991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至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整体状态、分布状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展示。对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挖掘各个模式背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继而得出我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经验启示。然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素结构不断完善,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先后又出现了“江阴模式”、“神木模式”、“双流模式”、“新晋江模式”等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促进了自身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在于它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基于对新型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丰富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宝库,为县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模式的总结,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以期在刚性的原则下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维度,实现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车将[7](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裔兆宏[8](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认为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唐桂敏[9](2013)在《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理空间或区域范围内,以县城作为中心、集镇作为连接纽带、农村作为重要腹地,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对经济、社会资源进行统筹安排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系统。它是带有行政区划性质的区域经济,是结合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县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县级财政收入增长以及县域经济建设资金积累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县域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并逐渐成为山东省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0年,山东省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1.44%,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62.68%,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省人均的84.69%,全省县域经济愈加壮大。本文着重从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进入手,对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阶段、总体特征、发展机理、发展格局与地域特色等情况进行总结,深入分析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成绩及特色,并据此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促进山东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引言中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的界定,从整体上对本研究做概括性论述。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从国外区域经济和郡域经济两方面提炼对县域经济研究的指导内容,并对国内县域经济研究从内涵、理论基础、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研究方法等层面进行概括性总结;理论基础方面则选取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城乡一体化理论作重点介绍。第三部分为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阶段与总体特征分析。以产业结构发展情况为划分标准,将建国以来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分为农业主导阶段、工业带动阶段和多元发展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经济特征和区域差异情况作出总结;从时空角度出发,对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百强县情况、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地域差异等角度对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同时,从区位优势、劳动力条件、自然资源基础、文化历史特色和政策激励等方面进行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机理分析。第四部分为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与地域特色研究。本研究依托山东省现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带“一蓝一黄一圈一带”的总体发展格局,分别对每个发展板块的县域经济总体发展、地域特色和典型模式进行总结与概括,以此来把握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与地域特色。第五部分为山东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主要从推进县域组团发展、做专县域特色经济、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和优化县域经济结构等角度提出山东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为研究展望。系统地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通过上述六部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百强县数量众多,经济增长较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农村经济发展特色鲜明,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与发展活力;(2)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发展中问题,如,双30县发展差距明显,后进县数量众多且呈现集聚特征,部分县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严重滞后,四大板块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等;(3)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劳动力条件、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特色的文化历史底蕴以及有效的政策激励对于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有较强的推动作用;(4)县域经济发展依托当前山东省“一蓝一黄一圈一带”的发展格局,在特色发展、典型模式等方面已初见成效,但是仍需继续优化经济发展格局、形成县域组团式发展格局,推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第一,从时空发展入手,将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分为农业主导阶段、工业带动阶段和多元发展阶段;第二,从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综合考量,对山东省县域经济的规模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经济发展、地域差异等方面进行特征总结;第三,立足当前山东省“一蓝一黄一圈一带”的发展格局,对各板块县域经济的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概括与总结。
赵改[10](2013)在《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差异 ——基于生态高值农业视角》文中认为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稀缺的耕地资源,使得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为有效缓解人地矛盾,我国开始重视科技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年来出现了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理念于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2010年,胡锦涛首次提出了“构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之后,学术界开始重视相关研究,关于生态高值农业的内涵和相关概念已逐渐明确,技术体系构建也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生态高值农业内涵,首先对耕地集约利用的概念与内涵作了界定。然后,以山东省135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结合研究区域农业发展实际,咨询相关专家,确定了以生态高值农业战略为目标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第三,论文收集了经济社会发展资料、土地利用数据、图件及其它相关资料,经过统计、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通过综合因子法测算出山东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空间分布,并选取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三组截面数据,对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各评价要素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呈波动提高态势,并且驱动其提升的因素不尽相同,其中2000—2006年为生态安全因素驱动,2007—2010年为粮食保障和产出效果驱动。总体来说,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在逐年提升,并且生态状况在逐渐转好,为生态高值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通过评价分析各单元耕地集约利用的相对程度,利用标准差和平均值将研究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集约型、半集约型、半粗放型和粗放型四个级别,其中:粗放型耕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黄河三角洲、鲁中山地区及半岛沿海丘陵区;半粗放型耕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鲁中山地丘陵区及鲁东地区;半集约型耕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鲁西地区、鲁北滨海区及鲁东部分地区;集约型耕地利用类型分布相对分散,主要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或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第三,论文运用SPSS16.0软件对山东省135个县(市、区)2010年的投入强度指数、粮食保障指数、产出效果指数、生态安全指数进行聚类,从集约利用的角度对山东省“生态高值型”耕地进行了评价,形成生态高值型耕地、次生态高效型耕地、生态低效型耕地和次生态低效型耕地四大类型区。其中:生态高值型耕地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济南、烟台、淄博等部分县(市、区)和农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的鲁西南部分区域;生态低效型耕地主要分布在鲁北黄河三角洲地区、鲁东半岛地区和鲁中山地丘陵区的部分县(市、区);次生态高值型耕地主要分布在鲁西南、鲁西北平原地区,该地区农业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较好,是山东省主要产粮基地;次生态低效型耕地分布较零散,主要分布在鲁东半岛丘陵区、鲁北和鲁西南的部分县(市、区)。通过分析各类型区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政策等,得到产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的驱动因子。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型区的特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路径。然而,论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方法的选取上采用了最为成熟和常用的方法,缺乏创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权重的确定也不完善,并且主观性较强,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此外,方面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论文只探讨了2010年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的驱动因子,没有对近十年动态变化驱动因子进行探讨,并且对其探讨也仅是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的推理,合理性仍需论证。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山东省兖州市发展生态农业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山东省兖州市发展生态农业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相关学术研究概况 |
(二)学界研究内容及观点 |
(三)研究评析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和文章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部分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
一、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
(一)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主要内涵 |
(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特征 |
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的相关论述 |
(二)党的十九大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
三、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实践基础 |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前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 |
(二)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 |
第二部分 山东省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一、山东省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成效 |
(一)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 |
(二)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 |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渐形成 |
(四)涌现出闻名全国的“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诸城模式” |
二、山东省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山东省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 |
(二)山东省农业经营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
第三部分 国内外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构建农业经营体系的成功经验 |
(一)保护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
(二)完善职业农民培养机制 |
(三)发展和监管农业合作社 |
(四)以短链产品促农企发展 |
(五)政府和企业组织合作服务农业 |
二、国内其他地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经验借鉴 |
(一)寻求农业发展新路径 |
(二)积极推进农场建设 |
(三)发展高质量农业服务体系 |
(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第四部分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对策措施 |
一、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
(一)明晰农地产权 |
(二)界定受让人主体资格 |
(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
二、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
(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
(三)改造提升农户家庭经营 |
三、健全生产要素供给体系 |
(一)加强职业农民培育 |
(二)改革涉农金融机构 |
(三)鼓励外出人员回流农村 |
四、加快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
(一)改善农业科技服务的基础设施条件 |
(二)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
(三)加强农业科技村级推广组织建设 |
五、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外的合作共生机制 |
(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外部合作共生机制 |
(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合作共生机制 |
六、完善社会化服务 |
(一)建立村镇级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组织 |
(二)创新网络服务机构 |
(三)采取绩效评定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乡村振兴视域下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相关理论基础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3.4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2 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现状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 |
2.3 休闲农业基本情况 |
2.4 休闲农业品牌发展情况 |
2.4.1 品牌现有规划 |
2.4.2 品牌现有文化内涵 |
2.4.3 现有农业知名品牌 |
2.4.4 消费者品牌忠诚情况 |
2.5 休闲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
2.5.1 彩山友邦田园综合体 |
2.5.2 东疏胡茂民俗村 |
2.5.3 葛石镇好运枣园 |
2.5.4 宁阳县其他项目代表 |
2.6 小结 |
3 不同主体视角下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建设的认知差异性 |
3.1 消费者视角下的品牌建设认知分析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消费者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
3.1.3 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建设市场分类 |
3.1.4 消费者决策行为分析 |
3.1.5 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建设消费者分类 |
3.1.6 消费者满意度分析 |
3.1.7 消费要素侧重点分析 |
3.2 经营者视角下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建设认知分析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经营者品牌认知分析 |
3.2.3 经营者品牌管理分析 |
3.2.4 经营者认为妨碍品牌建设因素分析 |
3.3 小结 |
4 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建设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区位突出交通便利 |
4.1.2 自然人文资源丰富 |
4.1.3 政府重视程度逐年提高 |
4.2 劣势分析 |
4.2.1 在当地农业总量中占比小 |
4.2.2 经营者品牌意识和专业知识缺失 |
4.2.3 品牌建设资金有限 |
4.2.4 项目基础配套薄弱 |
4.2.5 消费客源和营销模式单一 |
4.2.6 品牌人才不足粘性不强 |
4.3 机遇分析 |
4.3.1 战略机遇 |
4.3.2 产业机遇 |
4.3.3 消费机遇 |
4.4 挑战分析 |
4.4.1 与周边区域项目竞争激烈 |
4.4.2 消费需求正发生变化 |
4.5 小结 |
5 国内外休闲农业品牌建设案例借鉴及分析 |
5.1 国内案例借鉴及分析 |
5.1.1 台湾品牌建设案例分析 |
5.1.2 沂南县品牌建设案例分析 |
5.2 国外案例借鉴及分析 |
5.2.1 日本品牌建设案例分析 |
5.2.2 美国品牌建设案例分析 |
5.3 小结 |
6 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发展规划及运营管理相关对策 |
6.1 品牌发展总体规划对策 |
6.1.1 明确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山景+”主题 |
6.1.2 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发展规划建议 |
6.1.3 品牌发展其他规划建议 |
6.2 品牌建设的管理对策 |
6.2.1 强化品牌主体的品牌意识和责任 |
6.2.2 加强对品牌建设政策和资金支持 |
6.2.3 采取品牌建设专业团队引入 |
6.2.4 注重品牌建设软硬件提升 |
6.3 品牌建设的营销对策 |
6.3.1 客户管理细分营销宣传多样 |
6.3.2 重视品牌建设的创新和内涵发展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矿区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与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经济需求层面 |
1.1.2 行业发展层面 |
1.1.3 地方经济建设层面 |
1.1.4 政策导向层面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实践价值 |
1.2.3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理论研究 |
1.3.2 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研究 |
1.3.3 压煤村庄搬迁模式研究 |
1.4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压煤村庄搬迁模式及相关政策研究 |
2.1 压煤村庄搬迁模式分析 |
2.1.1 压煤村庄传统搬迁模式 |
2.1.2 压煤村庄集中搬迁模式 |
2.1.3 基于动态复垦的“先补后占”模式 |
2.2 相关利益方分析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
2.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2 影响因素研究 |
2.4 压煤村庄搬迁相关政策和理论依据 |
2.4.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4.2 城镇化建设 |
2.4.3 土地置换及“挂钩流转”政策 |
2.4.4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 |
2.4.5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相关政策 |
2.4.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 |
2.5 本章小结 |
3 压煤村庄搬迁的动力机制及影响指标研究 |
3.1 压煤村庄搬迁动力分析 |
3.1.1 动力机制来源 |
3.1.2 搬迁动力构成 |
3.2 压煤村庄搬迁系统组成及影响指标体系 |
3.2.1 经济子系统 |
3.2.2 资源子系统 |
3.2.3 环境子系统 |
3.2.4 人口子系统 |
3.3 动力机制主要影响指标研究 |
3.3.1 按照影响因素初步筛选 |
3.3.2 问卷调查法筛选 |
3.3.3 动力机制主要影响指标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压煤村庄搬迁过程的动态博弈分析 |
4.1 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 |
4.1.1 博弈论简介 |
4.1.2 博弈模型的建立 |
4.2 搬迁方案制定阶段动态博弈分析 |
4.2.1 子博弈模型分析 |
4.2.2 博弈模型求解 |
4.2.3 贴现率对搬迁方案的影响研究 |
4.2.4 搬迁总体利益对搬迁方案的影响研究 |
4.3 搬迁方案实施阶段动态博弈分析 |
4.3.1 博弈模型分析 |
4.3.2 博弈模型求解 |
4.3.3 企业和村民间的博弈分析 |
4.4 博弈分析结论及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模型研究 |
5.1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模型建立 |
5.1.1 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
5.1.2 模型分析 |
5.1.3 定量化评价体系及分析 |
5.2 主要参数计算方法 |
5.2.1 搬迁前区域整体价值 |
5.2.2 搬迁后区域整体经济价值 |
5.2.3 压煤村庄搬迁总成本 |
5.3 若干重点问题分析 |
5.3.1 压煤村庄搬迁新村建设 |
5.3.2 主要土地复垦技术及复垦土地利用 |
5.3.3 规模高效农业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6 动力机制应用实例分析 |
6.1 陈蛮庄矿搬迁实例概况 |
6.1.1 陈蛮庄矿概述 |
6.1.2 搬迁范围的确定 |
6.1.3 搬迁成本费用分析 |
6.1.4 陈蛮庄矿搬迁新村规划 |
6.1.5 旧村址塌陷后综合治理 |
6.2 陈蛮庄矿搬迁动力机制分析 |
6.2.1 模型建立 |
6.2.2 主要参数计算 |
6.2.3 主要评价指标确定 |
6.2.4 动力机制分析 |
6.3 不同条件下矿区搬迁动力机制影响分析 |
6.3.1 吨煤利润 |
6.3.2 城镇化建设 |
6.3.3 其他新增产业价值 |
6.4 本章小结 |
7 矿区压煤村庄搬迁PPP模式研究 |
7.1 压煤村庄搬迁PPP模式方案设计 |
7.1.1 PPP模式总体思路 |
7.1.2 PPP项目内容及收益 |
7.1.3 项目回报机制 |
7.1.4 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
7.1.5 PPP项目投资方的确定 |
7.1.6 项目资金需求估算 |
7.1.7 PPP公司股东构成及股权比例 |
7.1.8 PPP项目总体进度安排 |
7.2 PPP模式动力机制分析 |
7.2.1 模型建立 |
7.2.2 主要参数计算 |
7.2.3 主要评价指标确定 |
7.2.4 资金情况分析 |
7.2.5 动力机制分析 |
7.3 PPP模式下管理机制研究 |
7.3.1 管理机制框架模型建立 |
7.3.2 管理团队建设 |
7.3.3 管理工作特点 |
7.3.4 利益均衡机制 |
7.3.5 激励机制 |
7.3.6 主要优势 |
7.4 PPP模式与现有搬迁模式对比 |
7.4.1 主要优势 |
7.4.2 限制条件 |
7.4.3 存在的主要风险 |
7.5 压煤村庄搬迁PPP模式主要影响因素及应用条件 |
7.5.1 主要影响因素 |
7.5.2 应用条件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由来与现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相关认识与理论研究 |
第二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当代行政区划 |
第二节 自然生态背景 |
第三节 社会经济背景 |
第四节 田野点选取理由 |
第三章 从“斯威顿”生计到“双轨”式生计 |
第一节 黄金村苗民的传统认知理念 |
第二节 黄金村古茶园复合农耕系统 |
第三节 “改土归流”后的“双轨”式生计 |
第四节 皇权制度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
第四章 从“双轨”式生计到固定农耕生计 |
第一节 统购统销时期湖南茶业的恢复发展 |
第二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茶业 |
第三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的固定农耕生计 |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
第五章 从固定农耕生计到市场化生计 |
第一节 现代“保靖黄金茶”产业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的现代黄金茶业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
第六章 黄金村生态扶贫路径 |
第一节 古茶园保护 |
第二节 文化持有者主体参与 |
第三节 现代茶业市场开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堂朗公社历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
附录B 堂朗公社历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
附录C 堂朗公社历年耕牛、牲猪情况(1957-1979) |
(6)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
三、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
一、产业构成的多样性 |
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
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 |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 |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发展理论 |
一、主体功能区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
四、不平衡发展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 |
四、新发展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
一、1978—198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开始阶段 |
二、1983—1991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究摸索阶段 |
三、1992—200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四、2003—201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 |
一、中国县域整体状态及分布状况 |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
一、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二、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一、东部地区发展成效显着,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 |
二、要素结构得到不断完善,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
三、充分利用地区中的资源,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
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
三、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 |
四、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 |
五、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 |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实例分析 |
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
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 |
三、深化县域金融制度改革 |
四、落实“直管县”体制改革 |
五、深化市县行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
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四、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一、树立“新型”理念 |
二、转变政府职能 |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 |
第四节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 |
一、助推工业化发展 |
二、推动县域服务业 |
三、壮大民营经济 |
四、打造特色品牌 |
第五节 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 |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
二、精准扶贫战略 |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
第六节 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 |
一、人才强县战略 |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 |
三、注重宣传推广 |
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全国行政区划(2015年底) |
附表2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100强排名 |
附表3 2016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l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理论 |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
4.2.1 自然条件 |
4.2.2 社会经济条件 |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
5.1.5 模式设计程序 |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
5.2.4 结果 |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
5.3.4 结果 |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
8.3.6 产业政策 |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县域经济的内涵 |
1.3.2 县域经济的构成要素 |
1.3.3 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
1.3.4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
2.2.2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2.2.3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2.2.4 城乡一体化理论 |
3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阶段与总体特征分析 |
3.1 发展阶段划分 |
3.1.1 农业主导阶段(1949-1989 年) |
3.1.2 工业带动阶段(1990-2004 年) |
3.1.3 多元发展阶段(2005 年以来) |
3.2 总体特征分析 |
3.2.1 县域经济发展快,规模不断扩大 |
3.2.2 总发展水平较高,全国百强县较多 |
3.2.3 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差别大 |
3.2.4 各县市发展水平不均衡,后进县数量较多 |
3.2.5 农业资源丰富,特色农业优势突出 |
3.2.6 地域差异多元化,空间分布不平衡 |
3.3 县域经济发展机理分析 |
3.3.1 区位因素 |
3.3.2 人口劳动力 |
3.3.3 自然资源基础 |
3.3.4 地域文化特色 |
3.3.5 政策激励 |
4 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与地域特色研究 |
4.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及类型 |
4.1.1 县域经济范围及总发展 |
4.1.2 县域经济地域特色分析 |
4.1.3 县域经济典型模式总结 |
4.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及类型 |
4.2.1 县域经济范围及总发展 |
4.2.2 县域经济地域特色分析 |
4.2.3 县域经济典型模式总结 |
4.3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及类型 |
4.3.1 县域经济规模及总发展 |
4.3.2 县域经济地域特色分析 |
4.3.3 县域经济典型模式总结 |
4.4 鲁南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及类型 |
4.4.1 县域经济范围及总发展 |
4.4.2 县域经济地域特色分析 |
4.4.3 县域经济典型模式总结 |
5 山东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5.1 优化县域发展格局,推进县域组团发展 |
5.1.1 优化县域发展空间格局,实现县域经济协同发展 |
5.1.2 推进相邻县域组团发展,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联盟 |
5.2 做专县域特色经济,加快产业集群建设 |
5.2.1 积极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县域特色经济 |
5.2.2 充分利用县域产业优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发展 |
5.3 完善基础环境条件,推进县域城镇建设 |
5.3.1 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生态环境保护 |
5.3.2 加快山东省小城镇建设,提高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
5.4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
5.4.1 优化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推进县域“三化”协调发展 |
5.4.2 加大县域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县域对外经济发展 |
5.5 深化县域综合改革,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
5.5.1 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统筹推进县域各项改革 |
5.5.2 建立完善县域融资体系,优化经济发展金融环境 |
5.6 优化县域发展规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5.6.1 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
5.6.2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
6 研究展望 |
6.1 主要创新点 |
6.2 论文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差异 ——基于生态高值农业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耕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
2.1 耕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概念界定 |
2.1.1 耕地的内涵 |
2.1.2 耕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 |
2.2 耕地集约利用的理论依据 |
2.2.1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2.2 区位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山东省耕地利用概况 |
3.1 影响耕地利用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 |
3.1.1 影响耕地利用的自然条件概况 |
3.1.2 影响耕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概况 |
3.2 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 |
3.2.1 农用地 |
3.2.2 建设用地 |
3.2.3 其它未利用地 |
3.3 山东省耕地利用概况 |
3.3.1 投入强度 |
3.3.2 粮食保障 |
3.3.3 产出效果 |
3.3.4 生态安全 |
4 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4.1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目标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
4.2.2 评价指标的生态高值表征 |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1 研究单元的确定 |
4.3.2 数据的选取和来源 |
4.3.3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4 评价模型与权重的确定 |
4.4.1 权重的确定方法 |
4.4.2 各指标权重值 |
5 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
5.1 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指数计算 |
5.2 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 |
5.2.1 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 |
5.2.2 各县(市、区)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素的空间差异特征 |
5.2.3 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结构类型分析 |
5.3 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动态变化特征 |
5.3.1 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素动态变化特征 |
5.3.2 各研究单元耕地集约利用综合因素的动态变化特征 |
6 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的驱动因子分析 |
6.1 自然因子 |
6.1.1 地形、地貌条件 |
6.1.2 水资源条件 |
6.1.3 土壤条件 |
6.2 社会经济因子 |
6.2.1 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均衡 |
6.2.2 区域交通条件 |
6.2.3 产业结构差异 |
6.3 政策因子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
7 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的路径选择 |
7.1 生态高值型耕地区域分布特征及其路径选择 |
7.1.1 区域特征分析及形成原因探究 |
7.1.2 路径选择 |
7.2 生态低效型耕地区域分布特征及其路径选择 |
7.2.1 区域特征分析及形成原因探究 |
7.2.2 路径选择 |
7.3 次生态高值型耕地区域分布特征及其路径选择 |
7.3.1 区域特征分析及形成原因探究 |
7.3.2 路径选择 |
7.4 次生态低效型耕地区域分布特征及其路径选择 |
7.4.1 区域特征分析及形成原因探究 |
7.4.2 路径选择 |
8 结论与讨论 |
8.1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山东省兖州市发展生态农业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研究[D]. 杨松楠.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2)
- [2]乡村振兴视域下宁阳县休闲农业品牌建设研究[D]. 王栋.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4)
- [3]矿区压煤村庄搬迁动力机制与PPP模式研究[D]. 马靖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9)
- [4]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5]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D]. 皇甫睿. 吉首大学, 2018(01)
- [6]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彦博. 武汉大学, 2017(06)
- [7]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8]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9]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唐桂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
- [10]山东省耕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差异 ——基于生态高值农业视角[D]. 赵改. 曲阜师范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