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创新 挖潜脱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夏承伯[1](2020)在《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现实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发展需要,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特别是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学界对此研究虽有所进展,但以往所做工作很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生产力理论个别问题的提出与反思,这当然十分必要。然而,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的自觉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由此,目前化整为零的碎片化研究和分散性探讨尚待改进,而化零为整的系统化研究和整体性推进亟待改善。传统“征服论”生产力论的实质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的表现,其存在具有现实基础、认识论基础与思想根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失范、人类自身生存系统失调是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与批判是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的前提。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具有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自觉认识与利用自然并与之进行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交换的生产实践过程所具有的现实综合力量,特别是其自然生产力、物质变换以及整体思维等层面使其具有表征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能力的丰富生态内涵,马克思生产力实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力量总和。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内涵的挖掘研究,促使生产力发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发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度之自觉性,促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劳动者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生物属性,是其两者的对立统一。由于后者的存在,就决定了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态法则,以效仿生态系统最优组合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是其在生产力中发挥最佳功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其受剥削与异化的根本原因。劳动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与原料,只有在具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前提下,劳动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若想资源能源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场所与必要空间,机器异化加重了对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双重压榨与剥削。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进行生态化规范,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用环境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全球环境意识,培育堪当生态治理大任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结构经历“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再到“全面生产”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与人口生产力等结构类型。自然生产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基础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第一源泉;社会生产力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良性运行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内涵集约生产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人口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更应注重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匹配及防止其失调或失衡。自觉深度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为深入理解并全面协调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生产三者关系,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健全生态良法与环境道德双重制度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生产力的生态功能在于实现自然界、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变换的有序高效。自然界之间新陈代谢承载自然生产力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发挥劳动生产力功效,社会内部物质变换迸发社会生产力效能。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违背物质变换规律,导致物质变换断裂,资本主义制度破坏财富源泉,既污染城市环境,又造成乡村萧条,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异化。消除物质变换裂缝需要从人地双向互动与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思维变革、机器改良与科学进步的技术革新以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社会;重视土地修复恢复,推进生态农业创新;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绿色城乡模式是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功能的重大价值借鉴。传统生产力标准主要以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具为衡量标尺,单向度指向经济技术领域,缺乏生态维度。为此,生产力标准除体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在当代更应该深度体现经济技术运行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态标准。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力发展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期实现自然力内涵扩大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双赢目标。深入理解与严格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具有重要评估与考量价值。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展示生产力生态要素,优化生产力生态结构,发挥生产力生态功能,秉持生产力生态标准,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薄宏涛[2](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张赓[3](2011)在《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的现代价值与弘扬创新》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凝结和培育了许多优良的革命传统。党的这些优良传统作为党的历史的一部分,是党的奋斗历程中成功经验的积淀和升华,是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这些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特有的品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着标志。我们党正是长期坚持和发扬了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仍然是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大武器。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塑造时代精神,发掘现代价值,使其发扬光大,推陈出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主要采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方法,从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出发,研讨党的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及其现代转换,为党建理论研究及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补充和借鉴。本文首先阐释了党的优良传统概念的形成,并从总结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对党的建设产生的深刻影响出发,深入分析其历史意义。其次,回顾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历史轨迹,寻找其历史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并对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主要形态进行归纳,指出它的本质特征。再次,本文分别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对党的优良传统的践行及理论贡献作初步研究,论述了党的优良传统的当代价值,并对新时期如何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塑造和培育新的时代精神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提出了党的优良传统现代化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最后,本文还专门就党的优良传统现代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一些探索。
范鲁彬[4](2010)在《广告如歌——中国广告业30年札记(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广告业已经跨过30年的门槛,在这30年不长的时间里,中国广告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聚焦这30年,讲述了中国广告业不同凡响的历史进程中不该遗忘的细节。
彭道宾[5](2008)在《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文中研究表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是处于爬坡过坎这一紧要关口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进行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对其基本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以期在科学发展的新型竞争中发挥后发优势,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刘起军[6](2006)在《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执政,即执掌国家政权。执政安全是指政党执政不存在危险或受到内外执政风险影响下能保持执政地位。执政党执政安全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在领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围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提出了一系列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极攻克影响执政安全的障碍和难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本文首先阐述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当前研究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现状以及它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基本框架。其次,分析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形成:一是从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执政党建设思想、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出发,揭示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理论渊源;二是从把握国外执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反经验总结出发,揭示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三是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更为复杂、执政任务更为艰巨、自身的变化更为深刻等方面,分析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产生的现实条件;四是阐述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其形成过程的特点。再次,归纳总结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江泽民对维护执政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阐述;二是科学论述了执政安全的根本要求;三是全面分析了影响执政安全的各种因素;四是明确提出了确保执政安全的战略举措: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夯实执政基础,优化执政环境,提高执政能力,攻克反腐这一执政难题,造就一支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和现代化正规化军队,为执政提供有力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并论述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主要特色。即它的时代性、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最后,本文还阐述了江泽民执政安全
安定[7](2005)在《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较少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它们却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中,集中地凸现着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冲突。对其现实困境及走出困境的出路进行专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分为现状研究和对策研究两个部分。在现状研究中,首先分析了当前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对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的概况、发展和趋势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概念;结合对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实地调研,论文从个案、误区、困惑以及启示等不同层面层层深入的对研究对象的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概括,指出当前西部中小名城面临“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重困境;在对困境根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整合遗产保护的历史使命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时代需求”为内涵的可持续保护策略;并进而指明实现“历史资源优势向城市竞争优势的转化”是“解困之路”的关键环节。在对策研究中,论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西部中小名城的可持续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在城市形态层面探讨了“历史资源整合”的策略,结合国内外大量实例介绍了多样化的整合措施与手段,其目标在于使名城中的历史资源形成“合力”,凸显资源优势;通过引入“战略管理”理念,构建了“管理机制革新”策略,意在通过对城市遗产管理在体系和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效率、强化能力,从而为名城保护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借助现代营销学的视角,提出了“城市形象营销”的策略,探讨了城市形象对于激发城市魅力、激活历史资源的重要作用,并针对西部中小名城城市形象营销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重点从定位、特色、品牌和推广等方面提供了分析与建议。从现状到对策,论文体现了从现实中来又回到现实中去的研究过程,为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城市提供了具有现实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和参考。
冉克松[8](2004)在《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定位和发展策略研究是关系一个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作。准确把握企业的定位,全面地分析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科学地制定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是现代物业管理公司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因此,根据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研究公司现有资源状况、经营状况、产业结构、生产服务能力和市场开发前景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公司的经营策略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论文首先分析了塔里木油田物业经营的实际现状。在分析了物业经营的概念和特点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业管理经营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形势、发展成因、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经营实际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塔里木油田物业经营策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文分析了影响塔里木油田物业经营的环境因素。首先分析了物业管理企业面临的环境,在对企业内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塔里木油田物业经营的各个方面的外部因素。根据物业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分析了物业行业的潜在危机,以及实施规模经济以对付这些危机。论文分析和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有关物业经营的方法和经验,以此作为塔里木油田分析和设计物业经营发展策略可资借鉴的经验。 在分析了塔里木油田物业公司经营策略要考虑的因素和处理好关系基础上,根据塔里木油田物业经营策略的制定依据,研究了塔里木油田物业经营策略和模式。同时,论文分析和提出了塔里木油田物业公司确保经营策略实施的一些措施和建议,包括加强思想认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企业基础经营管理,极力打造塔里木油田物业品牌,塑造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文化,实施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加入WTO等多个方面的措施和建议,确保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委员会[9](2002)在《十五大以来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文中研究说明
王天义[10](2002)在《新世纪 新起点 新思路 新目标——21世纪初唐钢集团的战略设想》文中指出
二、改革创新 挖潜脱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创新 挖潜脱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生态危机现实困境促逼反思发展模式 |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
(三)唯物史观时代使命促使重构生产力论 |
二、研究述评 |
(一)学术史发展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国内研究回顾 |
(四)学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生产力的生态内涵 |
第一节 征服论生产力生态维度的缺失 |
一、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现实根据 |
二、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认识根源 |
三、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思想根由 |
第二节 生产力应有生态内涵意蕴阐释 |
一、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基本前提 |
二、生产力生态内涵发掘基本维度 |
三、生产力生态内涵阐释基本依据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内涵及其价值阐发 |
一、生产力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审视 |
二、生产力的环境发展共赢之审度 |
三、生产力的主观客观协调之审思 |
第二章 生产力的生态要素 |
第一节 生产力要素构成分歧依据辨析 |
一、基本要素论支持依据 |
二、多要素论的支撑理由 |
三、系统要素论内在根据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要素生态意蕴辨识 |
一、劳动者的生态底蕴挖掘 |
二、劳动对象生态意蕴揭示 |
三、劳动资料生态向度阐释 |
第三节 生产力要素生态蕴含辐射价值 |
一、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审度 |
二、教育本质绿色维度审视 |
三、人类生态意识深层提升 |
第三章 生产力的生态结构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结构类型演进分析 |
一、两种生产的生态要义 |
二、三种生产的生态旨趣 |
三、全面生产的生态向度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蕴含解析 |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
三、人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 |
第三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价值剖析 |
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
二、生态安全的两型社会 |
三、生态惠民的民生目标 |
第四章 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第一节 三重领域生产力生态功能挖掘 |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二、劳动生产力的生态功效 |
三、社会生产力的生态使命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象解读 |
一、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实表现 |
二、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原因剖析 |
三、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破解路径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现实借鉴价值 |
一、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 |
二、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 |
三、空间优化与绿色城乡 |
第五章 生产力的生态标准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历史参照缘由 |
一、生产力技术标准的反思 |
二、生产力经济标准的反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的确立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时代评价尺度 |
一、生产力生态标准评价依据 |
二、生产力生态标准解读举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评判原则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现实践行意义 |
一、自觉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 |
二、积极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 |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课题研究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3)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的现代价值与弘扬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党的优良传统的历史作用 |
第二章 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背景 |
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是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现实基础 |
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 |
三、马克思主义是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党的优良传统的主要内容 |
一、坚定的理想信仰 |
二、优良的思想作风 |
三、科学的组织体制 |
四、崇高的政治品格 |
五、自主的创新精神 |
第三节 党的优良传统的具体形态 |
一、井冈山精神 |
二、长征精神 |
三、延安精神 |
四、西柏坡精神 |
五、雷锋精神 |
六、大庆精神 |
七、焦裕禄精神 |
八、两弹一星精神 |
九、抗洪精神 |
第四节 党的优良传统的本质特征 |
一、实践性 |
二、阶级性 |
三、群众性 |
四、发展性 |
第三章 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推进党的优良传统的现代化 |
第一节 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党的优良传统身体力行和理论贡献 |
一、毛泽东对党的优良传统的贡献 |
二、邓小平对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贡献 |
三、江泽民对弘扬的党的优良传统的贡献 |
四、胡锦涛对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贡献 |
第二节 弘扬和培育党的优良传统的意义 |
一、坚持发展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 |
二、坚持发展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
三、坚持发展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
第四章 党的优良传统的现代转换 |
第一节 弘扬和培育党的优良传统的原则 |
一、坚持"三个面向"的原则 |
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则 |
三、坚持教育引导的原则 |
第二节 立足实践需要,努力探讨党的优良传统的现代内涵 |
第三节 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弘扬和培育新的时代精神 |
一、积极吸纳新的现代精神,赋予党的优良传统新内涵 |
二、努力培育新的优良传统,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
第五章 弘扬和培育党的优良传统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教育引导是弘扬和培育党的优良传统的主要途经 |
一、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成为践行党的优良传统的表率 |
二、教育引导青少年成为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人 |
三、引导理论工作者成为党的优良传统的弘扬者 |
第二节 传媒引导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主阵地 |
一、以媒体网络为宣传平台,加强对党的优良传统宣传力度 |
二、以"红色主题"为宣传载体,创新宣传方式 |
第三节 注重践行是弘扬和培育党的优良的关键所在 |
一、融党的优良传统于精神文明构建全过程 |
二、融党的优良传统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过程 |
三、融党的优良传统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全过程 |
四、融党的优良传统于各行业的行为准则之中 |
第四节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根本保证 |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等制度保障机制 |
二、建立健全社会激励约束机制 |
三、建立健全社会联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4)广告如歌——中国广告业30年札记(下)(论文提纲范文)
1995年, 广告情意传神品牌攻心推动营销 |
1996年, 广告创意变商业气息为生活气息 |
1997年, “以人为本”为广告带来新的信任度 |
1998年, “中国符号”缔造中国广告新姿态 |
1999年, 户外广告开始步入新发展期 |
2000年, “公益广告”不断深化和拓展推动广告步入新文化时代 |
2001年, 洋品牌广告走向“本土化”, 本土企业迈向“国际化” |
2002年, 广告创作“中国元素”初露端倪 |
2003年, 中国广告进入新的成长期 |
2004年, 一则优秀广告, 衍生一个品牌, 营造一片市场 |
2005年, 广告进入强强和谐双赢时代 |
2006年, 品牌营销提升中国元素的影响力 |
2007年, “奥运”营销竞争提前拉开帷幕 |
2008年, 北京奥运向全球展示国家新形象 |
(6)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内涵 |
二、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 |
三、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形成 |
一、理论渊源 |
二、历史依据 |
三、现实条件 |
四、形成过程 |
第三章 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深刻阐述了维护执政安全的重要性 |
二、科学论述了执政安全的根本要求 |
三、全面分析了影响执政安全的各种因素 |
四、明确提出了确保执政安全的战略举措 |
第四章 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特色 |
一、鲜明突出的时代性 |
二、丰富完整的系统性 |
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
四、理实交融的实践性 |
第五章 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是江泽民党建思想的核心 |
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
三、初步解决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中系列重大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原创性声明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7)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从一份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开始 |
1.1.2 研究对象的选定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社会现实意义 |
1.2.2 文化研究价值 |
1.3 学术取向、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
1.3.1 学术取向 |
1.3.1.1 人本主义和系统论的城市观 |
1.3.1.2 可持续发展观 |
1.3.1.3 时代性与现实性 |
1.3.2 研究角度 |
1.3.2.1 城市战略管理的视角 |
1.3.2.2 城市形象营销的视角 |
1.3.2.3 城市形态整合的视角 |
1.3.3 研究方法 |
1.3.3.1 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相结合 |
1.3.3.2 整体把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 |
1.3.3.3 多维度比较分析与多学科交叉论证相结合 |
1.4 论文探新 |
1.4.1 关注“被遗忘的角落”——研究视点探新 |
1.4.2 从“城市群体”切入——研究角度探新 |
1.4.3 为名城保护注入“时代内涵”——研究思路探新 |
1.4.4 跨学科的“综合性”与立足发展的“动态性”——研究体系探新 |
1.5 研究框架 |
上篇:现状研究 |
第2章 开发与竞争——当代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机遇 |
2.1 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 |
2.1.1 全球化与城市化 |
2.1.2 城市转型与城市经营 |
2.1.2.1 中国城市进入转型期 |
2.1.2.2 当前我国城市经营的实践错位与主要障碍 |
2.1.2.3 城市经营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
2.1.3 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 |
2.1.3.1 城市竞争 |
2.1.3.2 城市竞争力 |
2.1.3.3 核心竞争力 |
2.1.3.4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竞争力 |
2.2 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历史机遇 |
2.2.1 我国城市化地区发展不平衡 |
2.2.2 西部地区城市化现状问题分析 |
2.2.3 西部大开发战略解析 |
2.2.3.1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
2.2.3.2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和重点 |
2.2.4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影响 |
第3章 参照与历程——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的发展与趋势 |
3.1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概况 |
3.1.1 基本趋势 |
3.1.2 欧洲城市遗产保护的现状概述 |
3.1.2.1 整体保护策略——以意大利为例 |
3.1.2.2 政策体系建制——以比利时为例 |
3.1.2.3 保护规划实践——以法国为例 |
3.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概况 |
3.2.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及其提出 |
3.2.2 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体系中的地位 |
3.2.3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确定标准、审批程序和保护制度 |
3.2.3.1 核定原则和主管、审批机构 |
3.2.3.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制度 |
3.2.3.3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资金保障制度 |
3.2.4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布及类型 |
3.2.5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特点 |
3.2.6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绩和问题 |
3.3 可持续发展与名城保护 |
3.3.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
3.3.2 历史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3.3 构建名城可持续保护战略 |
3.3.3.1 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
3.3.3.2 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保护 |
第4章 困境与出路——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研究 |
4.1 调研框架的确立 |
4.1.1 调研对象的选择和概况 |
4.1.2 调研的内容与重点 |
4.1.2.1 重点遗产和一般遗产的保护现状 |
4.1.2.2 历史地段的保护现状 |
4.1.2.3 城市建设和旧城更新情况 |
4.1.2.4 名城保护规划制定和落实情况 |
4.1.2.5 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 |
4.1.3 评价方法 |
4.2 个案分析——四个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现状 |
4.2.1 喀什:异域风情待更新的魅力老城 |
4.2.1.1 历史沿革 |
4.2.1.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1.3 喀什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1.4 喀什名城保护关键词——老城更新 |
4.2.2 武威:迷失在拆建之间的河西古郡 |
4.2.2.1 历史沿革 |
4.2.2.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2.3 武威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2.4 武威名城保护关键词——全力抢救 |
4.2.3 阆中:古蕴幽长待人识的嘉陵江山 |
4.2.3.1 历史沿革 |
4.2.3.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3.3 阆中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3.4 阆中名城保护关键词——开发有度 |
4.2.4 建水:多辟蹊径炼特色的滇南名邦 |
4.2.4.1 历史沿革 |
4.2.4.2 城市重点遗存与传统风貌 |
4.2.4.3 建水名城保护规划要点 |
4.2.4.4 建水名城保护关键词——提炼特色 |
4.3 误区与困惑——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城保护问题 |
4.3.1 误区之一:城市遗产“孤岛化”现象严重 |
4.3.1.1 “孤岛化”现象的产生 |
4.3.1.2 “孤岛化”现象之一体两面 |
4.3.1.3 对“孤岛化”现象的反思 |
4.3.2 误区之二: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失效 |
4.3.2.1 关于遗产的“修复” |
4.3.2.2 关于遗产的“重建” |
4.3.2.3 关于城市建设中的“仿古” |
4.3.3 误区之三:历史街区保护“消极”、更新“不当” |
4.3.3.1 先拆后保,得难偿失 |
4.3.3.2 消极等待,失而不再 |
4.3.3.3 更新不当,盲目跟风 |
4.3.4 误区之四:保护规划制定“容易”、落实“难” |
4.3.4.1 内在机制层面 |
4.3.4.2 成果评价层面 |
4.3.4.3 利益平衡层面 |
4.3.4.4 权利督导层面 |
4.3.5 困惑之一:名城风貌如何“协调” |
4.3.5.1 “模仿”与“协调” |
4.3.5.2 “控制”与“协调” |
4.3.6 困惑之二:“金字招牌”遭遇尴尬 |
4.3.6.1 巨大的市场前景与极低的竞争力水平 |
4.3.6.2 名城旅游的特点 |
4.3.6.3 当前名城旅游的两种困境 |
4.4 调研综述——困境之核与突围之路 |
4.4.1 丽江保护与发展的“模式”研究 |
4.4.1.1 “丽江模式”的形成背景 |
4.4.1.2 “丽江模式”的表象与实质 |
4.4.1.3 “丽江模式”的问题与启示 |
4.4.2 困境之核:遗产保护游离于发展主题之外 |
4.4.3 突围之路:构建名城可持续保护策略体系 |
下篇 对策研究 |
第5章 策略一:历史资源整合——挖掘名城潜能,巩固资源优势 |
5.1 城市形态学视角下的整合策略 |
5.1.1 城市的系统观 |
5.1.2 城市的复杂适应性 |
5.1.3 城市形态学的整合概念 |
5.1.4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框架 |
5.1.4.1 整合的前提 |
5.1.4.2 整合的原则和目的 |
4.1.4.3 整合的角度 |
5.2 城市空间层面的资源整合 |
5.2.1 历史要素之间的关联 |
5.2.1.1 历史要素的耦合——连点成线 |
5.2.1.2 历史要素的集中——聚点成片 |
5.2.1.3 历史要素的辐射——以点带面 |
5.2.1.4 历史要素的组织——网络结构 |
5.2.2 历史要素与现代要素的共生 |
5.2.2.1 “背景”的衬托作用 |
5.2.2.2 “线索”的延续作用 |
5.2.2.3 对历史神态的“传承” |
5.2.2.4 对历史“原型”的抽取 |
5.2.2.5 在新旧之间搭建“中介” |
5.2.2.6 对空间主题进行“指示” |
5.2.2.7 计有当无的“留白”效果 |
5.2.2.8 自然元素的“柔化”作用 |
5.2.3 历史意象的回归 |
5.2.3.1 “象”的再现 |
5.2.3.2 “意”的象征 |
5.3 城市功能层面的资源整合 |
5.3.1 历史单元——功能的复合与转化 |
5.3.1.1 功能的复合——综合经营能力的加强 |
5.3.1.2 功能的转换——适应性再利用 |
5.3.2 历史地段——功能的调适与更新 |
5.3.2.1 激发性更新 |
5.3.2.2 转型性更新 |
5.3.2.3 整治性更新 |
5.3.3 调整城市职能系统,促动历史要素复兴 |
5.4 城市历史文化系统的整合 |
5.4.1 风貌、风情、风物并举——系统内在结构的优化 |
5.4.2 从城域、市域到地域联合——系统外延的扩展 |
第6章 策略二:管理机制革新——实施战略管理,强化保障体系 |
6.1 战略管理——西部中小名城遗产管理机制革新的基本思路 |
6.1.1 引入现代战略管理的基本理念 |
6.1.1.1 战略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6.1.1.2 战略管理的研究方法 |
6.1.1.3 在名城遗产管理中运用战略管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6.1.2 西部中小名城实施遗产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
6.1.2.1 管理主体研究 |
6.1.2.2 战略分析 |
6.1.2.3 战略使命与战略目标 |
6.1.2.4 战略实施 |
6.1.2.5 战略控制与调整 |
6.2 参与和协同——历史文化名城遗产管理的体系优化 |
6.2.1 优化的目标与模型 |
6.2.1.1 针对问题——协作性差与效率低下 |
6.2.1.2 优化目标——参与和协同 |
6.2.2 政府在城市遗产管理机制中的作用 |
6.2.2.1 政府职能角色的转变 |
6.2.2.2 构建遗产管理的协作平台 |
6.2.2.3 名城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
6.2.3 第三方机构 |
6.2.4 公众参与 |
6.3 人力、财务和监督——加强遗产管理综合能力建设 |
6.3.1 内外结合,改善人力资源质与量 |
6.3.1.1 人力资源的现状问题 |
6.3.1.2 完善培训、顾问和资质管理机制 |
6.3.1.3 重视多方参与者的遗产素质教育 |
6.3.2 广开渠道,提高财务保障能力 |
6.3.2.1 鼓励民间资本 |
6.3.2.2 建立城市遗产保护基金 |
6.3.3 多方督导,加强监控能力建设 |
6.3.3.1 建立以第三方机构为主的城市遗产评价机制 |
6.3.3.2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媒体和舆论关注度 |
6.3.3.3 加强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监督职能 |
6.3.3.4 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实行动态的管理 |
第7章 策略三:城市形象营销——激活城市魅力,提升竞争优势 |
7.1 现代营销学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及其营销 |
7.1.1 城市形象 |
7.1.1.1 关于城市形象内涵的表述 |
7.1.1.2 城市形象的功能 |
7.1.1.3 城市形象的动态性 |
7.1.2 城市形象营销 |
7.1.2.1 市场和市场营销 |
7.1.2.2 西部中小名城城市形象营销的主题 |
7.2 理性定位与突出特色 |
7.2.1 名城形象的需求分析 |
7.2.2 对名城形象进行理性定位 |
7.2.2.1 市场定位的概念 |
7.2.2.2 名城形象定位的原则与误区 |
7.2.2.3 以需求为出发点理性定位 |
7.2.3 对名城特色进行提炼和拓展 |
7.2.3.1 城市特色的内涵 |
7.2.3.2 城市特色与城市竞争的关系 |
7.2.3.3 立足名城资源做足特色文章 |
7.3 强化品牌与积极推广 |
7.3.1 城市品牌的强化 |
7.3.1.1 品牌的概念 |
7.3.1.2 城市品牌的内涵和功能 |
7.3.1.3 西部中小名城品牌分析 |
7.3.2 城市形象的推广 |
7.3.2.1 城市广告 |
7.3.2.2 促销 |
7.3.2.3 其他工具或渠道 |
第8章 结语 |
附录1 中国200 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 |
附录2 比利时遗产保护相关政策体制 |
附录3 保护和发展历史城市国际合作苏州宣言 |
附录4 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 |
附录5 建水文物古迹及保护措施一览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思路和主要内容 |
2 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
2.1 物业管理经营分析 |
2.2 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 |
2.3 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概况 |
2.4 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
3 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的环境因素分析 |
3.1 我国物业管理发展面临的环境分析 |
3.2 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3 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分析 |
3.4 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结构分析 |
4 国内外物业管理公司的经营经验借鉴 |
4.1 国外物业管理的经营经验分析 |
4.2 国内物业公司的经营经验分析 |
4.3 塔里木油田可借鉴的物业管理经营经验 |
5 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策略研究 |
5.1 制定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策略要考虑的因素 |
5.2 制定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策略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5.3 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制定经营策略的依据 |
5.4 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策略研究 |
6 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策略实施对策研究 |
6.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身建设 |
6.2 加强企业基础经营管理工作 |
6.3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
6.4 建设先进的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企业文化 |
6.5 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实施品牌战略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改革创新 挖潜脱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夏承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3]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的现代价值与弘扬创新[D]. 张赓.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1)
- [4]广告如歌——中国广告业30年札记(下)[J]. 范鲁彬. 中国广告, 2010(06)
- [5]江西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与基本经验[A]. 彭道宾. 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08
- [6]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研究[D]. 刘起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2)
- [7]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 安定. 天津大学, 2005(07)
- [8]塔里木油田物业管理公司经营策略研究[D]. 冉克松. 西南石油学院, 2004(04)
- [9]十五大以来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J].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委员会. 新疆农垦经济, 2002(06)
- [10]新世纪 新起点 新思路 新目标——21世纪初唐钢集团的战略设想[J]. 王天义.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