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喻性英语合成词的认知构成(论文文献综述)
马萍慧[1](2021)在《中韩商品名称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商品名称在现代社会不仅承担着把某一产品的特性或企业的形象传达给消费者的作用同时,也反向反映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变化现象等。从语言学角度来说,现代社会使用的所有语言现象都可以成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从这一点看,现代语言学的范围非常广,尤其是与大量消费行为相关的大众媒体语言活动的研究,可以说是新的研究领域。故而,商品名的研究不仅活跃于市场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同样也适用于语言学研究。中韩两国同属东方国家,无论是经贸往来还是文化交流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中韩两国商品名称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两国商品名称使用现状及特点。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调查中韩商品名称的词汇特点来对比分析中韩商品名称的异同。研究对象主要为中韩两国食品类和服饰类的商品名称。研究发现中韩两国商品名称在词源、构词和语义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词源方面,中国商品名称既善于使用包括方言在内的专有名词,也有正在大批量引用外来词的趋势;而韩国商品名称则大量使用外来词、汉字词,极少使用专有名词。在构词方面,中韩商品名称大多是由新词汇组成,在新词汇的组成方式上具有共同点。不同之处是韩国商品名称喜欢非统辞构成、拟声拟态词构成等;而中国商品名称大多采用统辞类构成,而且喜欢用叠词、同音词等。在语义方面,两国使用的变化方式基本相同,但由于两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社会环境及基本国情的不同,同样的语义变化形式在各自商品名称中的使用频率不尽相同。在修辞方面,两国都频繁使用直接表达的方法,但个别具体的修辞手法侧重度有所不同,中国偏爱双关、引用类传统表达手法,而韩国偏爱拟人,拟声拟态等比拟类表达手法。
臧家楠[2](2020)在《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味觉词的问题研究及教学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词汇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部分,始终是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味觉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味觉词的教学也应得到重视。通过知网数据搜索发现:有关味觉词的研究多为汉外对比研究,其中研究相对较多的是汉英、汉日对比,汉俄味觉词对比相对较少,而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俄味觉词对比就更少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注入是必然的,这是由语言和文化的特殊关系决定的。在汉语味觉词学习过程中,俄罗斯留学生会出现一些偏误,偏误涉及词义、语用、文化等方面。本文旨在运用对比法、问卷调查法及资料分析等对比分析汉俄语味觉词在词义上的异同,并以“苦”为例,以词汇大纲和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为依据,针对俄罗斯留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总结出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味觉词及含味觉语素合成词时出现的偏误。同时对部分教材中含语素“苦”的合成词的编排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合理性与不足。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针对俄罗斯留学生的具体味觉词教学建议,期望能为对俄罗斯留学生的味觉词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本文的语料来源。第一章是味觉词研究综述。主要分为汉语味觉词研究、俄语味觉词研究与小结。第二章是汉俄语基本味觉词词义对比分析。首先对味觉词进行界定,然后对汉俄语基本味觉词词义分别分析再进行对比。第三章是俄罗斯留学生习得“苦”的情况考察及偏误分析。研究对象包含了味觉词“苦”以及源于味觉词“苦”的引申义、含语素“苦”的合成词。第四章提出针对俄罗斯留学生的味觉词教学策略和学习建议。包括从教学角度提出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对俄罗斯留学生学习味觉词的建议。
李丽青[3](2020)在《气象类同素词的隐喻性用法及其隐喻教学模式的探究》文中认为隐喻理论在词语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为词语的理解提供了认知依据。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尤其是隐喻理论等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新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和《博雅汉语》系列教材中的气象类同素词及其隐喻性意义和用法进行考察探究,在隐喻理论的视角下探索对外汉语文化隐喻教学的模式。一方面,期望结合隐喻理论进行词汇教学,帮助汉语学习者突破语素义的限制,更深入地认知词义,并扩大所学习的汉语词汇量,提高词义的习得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隐喻教学过程中以词义教学基础,再逐渐扩散到文化领域,让汉语学习者了解目的语背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培养并增强学生的汉语词汇的隐喻认知能力。进行词义的隐喻教学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词汇的效果,还可以增强汉语学习者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隐喻的生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学习汉民族语言、汉民族文化,真正体验学习汉语的兴趣。文章共分为七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介绍了课题的选题缘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同时简单介绍了国内外的隐喻理论,并对隐喻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综述,以及介绍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重点从词汇语言学的角度和学习者的角度两个方面论述了汉语词汇教学转向隐喻教学的重要性。第三章重点考查了《新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和《博雅汉语》综合系列教材中的气象类同素词。本章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解释说明气象类同素词的定义;第二部分以《新汉语水平考试词汇大纲》为依据,对《博雅汉语》系列教材中的气象类同素词的进行统计分析;第三部分根据气象类同素词的界定对其进行分类归纳。第四章在隐喻理论的指导下对所统计归类的气象类同素词的隐喻性意义及其用法进行探究,寻找隐喻相似点。本章也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介绍气象类同素词的隐喻形成方式;第二部分论述了气象类同素词的静态意义和动态意义;第三部分对气象类同素词的隐喻意义进行解读。第五章过测试调查的方法对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大二的95名汉语学习者进行了关于气象类同素词的隐喻意义及用法的测试,目的是为了了解泰国汉语学习者对气象类同素词及其隐喻义的掌握情况,了解汉语学习者的隐喻认知能力。以及通过教学评估表考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活动是否对学生学习和理解词语的隐喻意义产生影响,从而为下文的隐喻教学模式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第六章介绍隐喻教学的目的、原则和相关的教学方法,试图探索出一个提高汉语学习者的隐喻认知思维能力的,科学的合理性的对外汉语隐喻教学模式,从而帮助汉语学习者建立汉语词义的隐喻词库(表达式),提高汉语学习者符合汉民族文化心理背景的交际能力。第七章对本文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黎氏全[4](2020)在《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味觉作为基本的感觉之一,是人类认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有了味觉,我们才可以认识美食、感受美味。而味觉是在饮食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饮食的重要特征之一,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价值。因此,味觉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然而,中国的语言学对味觉词的研究,从总体上看还不够丰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味觉词的语义方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深度也有待加强。汉外对比研究虽然众多,但着重于与英语、日语、韩语等语种的对比。在越南,关于味觉词的研究寥寥可数,专门、系统地对汉越味觉词进行的对比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研究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的视角对汉越基本味觉词的语义、构词及语用三个层面的认知进行全面和细致对比,并尝试阐明这两种不同语言在味觉的词汇表征方面的异同和动因。论文选取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酸”、“甜”、“苦”、“辣”、“咸”和越南语中与之相对应的“chua”、“ng(?)t”、“d(?)ng(kh(?))”、“cay”、“m(?)n”为研究对象,首先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认知域的理论为基础,对味觉词的义域进行划分、定名及分析,然后把其分为“相同、相似、相异”三种情况去考察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的异同,从此阐释造成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此外,还采用了静态语言理论与动态言语实例结合法,探讨了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构词能力和语用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在语义方面,汉越味觉词呈现出共性多于差异性的特点,其中“苦”与“d(?)ng(kh(?))”语义基本相同;“酸”与“chua”和“甜”与“ng(?)t”语义共性大于差异性;“辣”与“cay”语义异同参半;“咸”与“m(?)n”语义差异性大于共性。此外,两者在语义引申方面体现出一些整体性的倾向:一是从语义引申的途径上看,在隐喻投射的过程中基本体现出了“味觉现象—生理感觉—心理感觉—抽象概念”的模式;二是从语境依赖程度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受到语境的影响;三是从语义指向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都倾向于内指,但倾向程度有时有所不同;四是从语义指称对象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使用范围有时不一致;五是从语义色彩上看,汉越味觉词的褒贬色彩大多相似。人类具有共同的认知方式和生理机制引起了汉越味觉词语义朝“同”的方向发展,但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约束导致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朝“异”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以认知、语言、文化三平面为基础,建立了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对比的阐释模式,从而寻求两者语义异同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认知角度看,我们发现造成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都具有共同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对味觉的感受大体一致。从语言角度看,作为语言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味觉词的引申意义会受到其所在的整个语言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语义表现的差异。而另一方面,语言接触又会使汉越味觉词语义产生很多相似之处。从物质文化看,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等直接影响了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偏好,这对汉越味觉词引申的结果和其隐含的褒贬意义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社会文化看,中越两国人民都受到深远的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很多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明显地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思维方式上,中越文化都重视二元统一,两国人民习惯于直观思维、内向思维。此外,佛教观念渗透到越南人的思想意识中并给越南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些都是造成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有异有同的重要原因。(二)在构词方面,汉越两种语言的味觉形容词的构词法从宏观上看大异小同。从结构上看,汉语味觉词仅有附加式、复合式两种构词方式,而没有重叠式的构词法,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方式分为重叠式、附加式、复合式三种类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重叠式上看越南味觉词具有零基式重叠AA和部分重叠AA式等两种类型。从附加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均有“词根+叠音后缀”(ABB式)和“词根+不叠音后缀”两种类型,其中以ABB附加式为主,A词根是基本味觉词。然而,在越南语ABB式里有一些AB、BB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从复合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又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基本味觉+基本味觉”;第二类是“基本味觉词+其他成分”。汉越味觉词在复合式的第一类构词法中完全对应。第二类构词法中,汉越味觉词存在共同点和不同点。其共同点是由基本味觉词与其他词素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词,这些复合词不仅表示味道,而且大多带着引申意义;但整体上看,在复合式的构词方式上,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能力与汉语味觉词相比,较为薄弱。越南语“基本味觉词+其它成分”组合只有联合式、偏正式复合词,而汉语除了联合式、偏正式之外,还有动宾式及主谓式复合组合。这也是两者复合式在第二类构词法中的不同点。(三)在语用方面,我们从交际对话、形容词生动形式和固定短语三个角度去研究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汉越基本味觉词都呈现出很多特殊的语用特点。在交际对话中,汉越味觉词既遵循又违反合作原则。在形容词生动形式中,汉越味觉词能够改变词语的语义程度、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在固定短语中,汉越味觉词主要出现在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俗语等固定短语。这些短语信息丰富,形式简洁,语言生动,语体鲜明,语义蕴含着民族深刻的处世之道和哲学思维。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丰富了隐喻理论和味觉相关的研究。在实践上,不仅加深我们对汉越味觉词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我们更好地认识中越两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颇有裨益,同时还为汉越词汇教学、词典编纂、翻译工作提供了积极的贡献。
丁艳[5](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向思前[6](2020)在《留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研究 ——以《桥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中的隐喻词汇是很多留学生在词汇学习中的瓶颈,习得隐喻词汇可以帮助留学生掌握词语的多个意义,扩大汉语词汇量,是留学生词汇知识纵深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本文以《桥梁》教材中的隐喻词为例,考察南京师范大学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隐喻词的习得情况,希望所得结论能够帮助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向更高级阶段靠近,为隐喻词汇的教学与习得提供一些参考。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对隐喻词汇进行了界定,介绍其普遍性、系统性、文化性的特点,并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分类。第三章对《桥梁》教材中的隐喻词汇进行了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发现教材中隐喻词汇数量所占比重不大,不同类型的隐喻词分布不均衡,从整体上看,教材中隐喻词汇的收录和释义蕴含发展的理念,但隐喻词汇的编排复现率不高。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南京师范大学中高级汉语水平留学生隐喻词汇的实际习得情况,发现隐喻词汇的习得情况并不理想,探讨得出可能影响留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因素主要有隐喻词汇内部因素,包括难度、隐喻方式、语义场类型;个体因素,包括HSK水平、态度与学习动机、学习汉语的时长、性别;母语及文化因素,包括母语干扰、母文化背景;语境因素。第五章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在三个方面分别给出了相关建议,首先是教材方面,教材编者在隐喻词汇的选取上要注意筛选和分级,在编排上应符合二语习得规律,并且隐喻词汇的释义和标注可作差异化处理;然后是教师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隐喻词汇的敏感度,有针对性地分阶段教学,主动带领学生构建隐喻词汇系统,要结合情景语境进行教学,注重文化内涵的差异对比;最后是学生方面,学生要提高课上的参与度与学习效率,同时加强课外的表达与使用练习,要主动进行对比避免母语的负迁移。
曾添翼[7](2019)在《现代越南语趋向结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越南语趋向结构语义多样,使用频率高,是用于表征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重要形式。论文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从趋向动词认知语义、动趋式句法语义、动趋构式组配机理三个方面对现代越南语趋向结构进行描写和解释,并探索越南语趋向结构背后越南民族方向认知的特点。现代越南语趋向词包括lên,(?),ra,sang,qua,(?)等11个词。笔者使用自建语料库,分别检索这11个趋向词的实际用例。统计结果表明,越南语趋向词的使用频率差别较大,语料分布不均衡。趋向词可以单独充当谓语动词,称为“趋向动词”。在11个趋向动词中,?i的频率最高,(?)的频率最低。通过分析越南语趋向动词在语料库中的实际用法,对各趋向动词的语义进行归纳,笔者发现各个义项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分别形成以基本义项为中心的原型语义范畴。各义项之间通过意象图式、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等认知机制发生关联,形成复杂程度不同的辐射状语义网络。基本义项不同,以及在此基础上语义扩展的差异,是导致各趋向动词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趋向动词认知语义进行系统地描写和解释,论文分析得出越南民族的方向认知具有体验性和选择性,得出由地理化、社会化、心理化、隐喻化四重因素构成的越南民族方向认知图景。越南语11个趋向词都能够放在动词后,与动词构成动趋式。越南语动趋式的语料分布同样不均衡,其中“V+ra”的使用频率最高,“V+sang”的使用频率最低。动趋式具有区别于趋向动词的独立的句法语义。论文采用基于用法的模型,从语言事实出发归纳动趋式的语义,得出其具有移动义、结果义、时体义三种语义类型。笔者发现,动趋式也具有多义性,各动趋式同样通过意象图式、概念隐喻、概念转喻等认知机制,经由线性扩展、发散性扩展两种路径,分别形成以基本义项为中心的原型语义范畴。统计数据表明,各动趋式的语义类型分布也不均衡,但从整个动趋式家族来看,不同动趋式之间的语义具有互补性。根据宏事件理论,分析得出动趋式可以表达运动事件、状态变化事件、实现事件和体相事件。进入动趋式的动词根据其空间性、过程性、自主性特征,可以分为行为动词、动作动词、心理动词和状态动词四类。动趋式表达的语义类型不同,准入的动词类型也有所不同。越南语动趋式也是形义配对体,具有构式的抽象性、概括性、整合性等特点。越南语动趋构式具有多义性,不仅表示空间运动,还可以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论文运用构式语法理论,从方向特征、时间结构特征和及物关系特征三个方面入手,对越南语动趋构式的组配机理进行分析,发现趋向词和动词组配时有以下三个特点:(1)趋向词和动词的方向特征不一定一致,动趋构式的方向特征取决于趋向词;(2)构式准入动词本质上要顺应趋向词的时间结构特征,动趋构式的时间结构特征和趋向词保持一致;(3)趋向词进入动趋构式以后,构式的及物关系特征加强。可见,动趋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主要由趋向词突显。
杨渝[8](2019)在《基于范畴理论的《黄帝内经》情志术语翻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中医药对外交流和传播高速发展的时代,确立系统的术语翻译标准尤其重要。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基于古代中医典籍,尤以《黄帝内经》(下文称《内经》)为圭臬。《内经》是一部“形”、“神”医学着作,所提出的情志理论是后世中医心理学的根基,也是《内经》最大的贡献之一。对《内经》情志术语进行分类翻译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情志术语体系翻译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确立中医典籍术语翻译标准和术语体系。然而,情志术语往往抽象、感性、形而上,分散在《内经》129个篇章中,在各译本中的译法大相径庭,几份国标中也都存在严重的缺漏,亟待进行全面的整理、分类和翻译研究。本研究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建立《内经》情志术语范畴模型,通过观察96个情志术语在“上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下位范畴”中所处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探讨如何建立系统化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这不仅为建立中医典籍术语翻译体系提供借鉴,也为新兴学科认知翻译学的理论构建和完善提供翻译批评实践范例。方法:在范畴理论框架下对《内经》情志术语进行范畴化分类,用“情志”概念框定术语研究的边界,确立“七情”和“五神”两个与“情志”相关的主要范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确立以“神”、“喜”、“怒”、“忧”、“思”、“悲”、“恐”、“惊”为基本层次范畴词的8个次范畴,并继续向纵深方向分化多层次子范畴。通过观察每一个范畴内部的术语相似结构,拟定可能采用的翻译研究方法。在进行术语翻译研究之前,通过向海内外专家发放问卷,调查译本和术语的接受度、译者对翻译的态度与译本选择的相关性两个角度进行调查,最终选择倪茂新(1995)、吴奇、吴连胜(1997)、李照国译本(2005《素问》、2008《灵枢》)及文树德(Paul Unschuld)译本(2011《素问》、2015《灵枢》)四个全译本为主要参考译本,必要时参考罗希文节译本(2009)、Ilza Veith节译本(1949)、WHO西太区《中医药名词标准化》、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和几本《内经》汉英词典,采用文献学、范畴学、翻译学和历史学研究方法,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参考问卷调查结果,提出各范畴中情志术语的最佳译文及范畴化翻译方法。结果:通过范畴化分类建立情志术语范畴模型,对8个子范畴中的基本层次范畴术语的译法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下位范畴术语系统化的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可知:(1)“五神”范畴是与《内经》“情志”相关的一个外围范畴,其基本范畴词是“神”,向上隶属于“五神”,向下囊括“神明”、“精神”、“神气”、“神脏”等一系列术语。当基本范畴词“神”的翻译策略和译词得到确定以后,下位范畴词“神明”、“精神”、“神气”、“神藏”等及上位范畴词“五神”、“神志”的翻译策略也随之而确定。(2)“七情”范畴是《内经》“情志”核心范畴,其基本范畴词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向上隶属于“喜怒”及“九气”范畴(后世中医学提出“五志”、“七情”、“情志”等高度概括的上位范畴词),向下囊括多层级范畴。以“怒”为例,“怒”包含了至少4个(也可视为5个)次范畴。第一层次范畴是以基本层级范畴词为原型形成的术语范畴,如“暴怒”类、“怒则气上”类术语等;第二层包含疾病范畴如“癫”、“狂”、“厥”、“风”等,其中第三层范畴为疾病核心术语所包含的具体病证,如“厥”所包含的“骭厥”、“煎厥”等;第四层范畴为治法治则范畴,包含两个平行层次,第一为情志相胜疗法,如“怒胜思”等;第二为心理疗法,如“移精变气”、“祝由”等。“七情”范畴强调基本层次范畴词的重要性,基本范畴词影响或决定下位范畴词的译法。(3)在6个重要译本、两份国标和几本词典的基础上进行译文分析,结合海内外专家问卷分析结果,针对8个子范畴中共96个术语进行疏义和翻译研究,提出术语的最佳译法和以范畴为单位的翻译体系。结论:通过对《内经》情志术语范畴化分类英译研究可知:(1)范畴分类是解决中医典籍术语翻译的前提条件。(2)《黄帝内经》情志术语范畴模型是以八个基本层次词为核心的“上位范畴词——基本层次词——下位范畴词”多层级结构(3)《黄帝内经》情志术语可通过范畴分类建立系统的翻译原则、策略、方法,这是中医典籍术语翻译研究的新视角,也能为中医术语标准化研究提供借鉴。(4)范畴理论对于传统文化典籍核心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有一定的普适意义。(5)基于范畴理论的《黄帝内经》情志术语翻译研究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新学科,认知翻译学理论在中医典籍术语翻译中的创新性实践,可为该理论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提供方法学借鉴。(6)《黄帝内经》情志术语专题研究可促进中、西方心理学对话。
冯红梅[9](2018)在《新时期汉语词素的发展变化研究》文中提出词素是一种音义结合体,是词的构成单位。作为造词构词的材料,词素不直接参与交际,因而与其他语言符号相比,词素要相对稳定,但也绝不是静止不变的。作为一级独立的语言单位,词素本身也自成系统,也伴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功能。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接触和交往越来越密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可以说,社会的诸多方面都在经历着快速的变化。受此影响,新时期的词素系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新词素的产生和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这两种情形。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梳理了“词素”的相关研究,包括术语名称的选择、词素的界定、词素的分类以及词素的表义关系等。第二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新时期的新生词素。本章主要从来源方面分析。从来源看,新词素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外语的外源性词素,少数是来自共同语和方言的自源性词素。其中外源性词素从引入方式区分,又可分为音译词素和借形词素两大类,音译词素大多来自西方语言,借形词素主要指日源汉字词素和西文字母词素。共同语系统内新生的词素以合成词素为主,单纯词素屈指可数,并且几乎都是首先在网络上产生和使用;方言词素主要来自北京话和闽粤方言。总体来看,与现代汉语的其他阶段相比,新时期新生词素的数量更多,类型也更为丰富。第三章探讨新时期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重点为词素新义的产生。新时期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主要包括意义的丰富和深化、意义的扩大、义项的增加等类型,其中新义项的增加最为突出。新增的义项可以从性质、来源、衍生方式等诸多不同角度来观察。从性质来看,新增义项包括成词词素义和非词词素义两类。就来源而言,新义有的是在共同语系统内部自发生成,有的是从外语或方言中借用而来,还有的是受网络影响而产生。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对词素新义的生成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也是新时期词素意义发展演变的一个显着特点。从衍生方式来考察,新义衍生的方式主要为隐喻、转喻和横向合并,不同方式有时单独起作用,有时也会共同起作用。除词汇意义外,语法语义和色彩意义在新时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总体来看,由于自身的性质和功能的制约,新时期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更好地体现了语言的渐变性特点;另一方面,这一时期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又表现出了 一些自身独有的特点,比如新义项的增加要比以往更为突出。第四章从构式压制视角来考察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广泛参与造词构词是词素意义演变的基本前提,而广泛造词的一种常见方式就是创造性类推。创造性类推不但使得词汇系统增加大量新成员,而且伴随词族成员的增多,共同词素的组合方式和表义范围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从而为词素产生新义创造机会。不过,新义能否顺利生成,往往要取决于造词中的构式压制。以定中构式为例,其语义模式为“提示特征+事物类”,造词过程中当构词词素不符合这一语义模式时,构式压制便会发挥作用,词素本身也会积极调整自身的属性,在构式和词素双向互动的合力机制下,新词得以顺利产生,词素的意义也相应发生某种改变。从作用对象来看,定中构式主要是对中心成分施压,当然也不排除对修饰成分进行压制。就压制结果而言,有的是临时性“压服”,有的是稳定性“压成”;有些是使得词素的词汇意义发生变化,有些不但使词汇意义变化,还会使语法意义发生改变。第五章探讨词素和词以及词素义和词义在动态发展中的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联系。从产生源头来看,词素的产生都不能脱离词,语言中不会孤立地产生词素。当然,词和词素毕竟是不同层面的两级语言单位,两者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新词产生,未必产生新词素;旧词消亡,词素未必随之消亡。在意义的发展演变方面,词义由词素义构成,词素义的发展变化离不开词义,两者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同步的;而与生俱来的性质和功能的差异又导致它们的发展演变各有自己的轨迹,呈现出一定的非同步性。就新时期而言,伴随新词的大量产生,词素系统也相应地增加了一些新成员。在意义演变方面,新时期词素意义演变的主要类型为义项的增加,由于这一时期词义的发展演变也主要表现为义项的增加,因而两者的变化有时会体现为一种同步发展的关系。
阮德海(NGUYEN DUC HAI)[10](2018)在《汉、越语“水”族词语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和基本要素,也是人们进行日常交际和思维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元素,它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词汇的研究,尤其是文化词汇的研究成为世界上各国专家学者十分重视的课题之一。词汇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通过词汇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状况。反过来,通过研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语言、词汇的发展和演变。水是万物的本原,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元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汉语和越南语词汇中,“水”和“(?)”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基本词汇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重要和普遍的构词语素。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水/(?)”的引申义也不断地发展,与“水/(?)”相关的新词语也在不断地出现,形成了庞大的一个“水/(?)”族词语系统,是汉语和越南语词汇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汉语和越南语中“水”族词语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意义也非常丰富,文化积淀丰厚。所谓的汉语“水”族词语和越南语“(?)”族词语,是以“水”、“(?)”为构词语素构成的词语类聚。在汉语和越南语中,“水”族词语与“(?)”族词语系统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系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表义也很丰富,直接反应出汉、越两个民族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在两个民族的语言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本文选取了汉语中的“水”族词语和越南语中的“(?)”族词语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在对大量汉、越语相关的语料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和分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对比语言学、范畴化、隐喻认知和文化语言学等相关的理论,对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构成方式、语义范畴、隐喻认知和文化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描写分析和对比研究,然后探讨了汉越语“水”族词语在各方面上的异同的成因,最后从翻译、教学提出相应的一些翻译和教学策略和建议,以期能推动对越汉语词汇教学的发展。全文共由十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论述课题的背景,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范围、提出本研究的目标、研究价值和内容,总结和归纳中国和越南对汉、越语“水”族词语研究的成果,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越语“水”语义对比分析。第三章为汉、越语“水”族词语系统的对比分析。第四章为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构成方式对比分析。第五章为汉、越语“水”族词语的语义范畴对比分析。第六章为汉、越语“水”族词语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第七章为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第八章为汉、越语“水”族词语异同的成因分析。第九章是汉、越语“水”族词语对比研究的启示。第十章为结语,对本文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二、隐喻性英语合成词的认知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隐喻性英语合成词的认知构成(论文提纲范文)
(1)中韩商品名称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商品名称理论背景研究 |
第一节 商品名称的概念 |
第二节 商品名称的特点以及功能 |
一、语言形式的独特性 |
二、强烈的说明性 |
三、词汇的多义性和商业性 |
第三节 商品名称的原则 |
第二章 中韩商品名称词汇对比 |
第一节 中韩商品名称词源分析 |
一、中国商品名称不同词源成分及构成 |
二、韩国商品名称不同词源成分及构成 |
三、中韩商品名称词源的异同点 |
第二节 中韩商品名称形态结构对比 |
一、中国商品名称构词类型及构成 |
二、韩国商品名称构词类型及构成 |
三、中韩商品名称形态构成的异同点 |
第三章 中韩商品名称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中韩商品名称的语义扩大现象 |
第二节 中韩商品名称的其他语义变化现象 |
第三节 中韩商品名称的语义变化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中韩商品名称修辞格对比 |
第一节 中国商品名称的修辞表达特点 |
第二节 韩国商品名称的修辞表达特点 |
第三节 中韩商品名称的修辞表达的异同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味觉词的问题研究及教学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三、研究理论和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味觉词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汉语味觉词研究综述 |
一、味觉词本体研究综述 |
二、汉俄味觉词对比研究综述 |
三、味觉词教学研究综述 |
第二节 俄语味觉词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汉俄语基本味觉词词义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味觉词的界定 |
第二节 汉俄语基本味觉词酸/Кислый词义分析 |
一、酸 |
二、 Кислый |
三、酸/кислый词义对比分析 |
第三节 汉俄语基本味觉词甜/Сладкий词义分析 |
一、甜 |
二、 Сладкий |
三、甜/сладкий词义对比分析 |
第四节 汉俄语基本味觉词苦/Горький词义分析 |
一、苦 |
二、 Горький |
三、苦/горький词义对比分析 |
第五节 汉俄语基本味觉词辣/Острый词义分析 |
一、辣 |
二、 Острый |
三、辣/острый词义对比分析 |
第六节 汉俄语基本味觉词咸/Солёный词义分析 |
一、咸 |
二、 Солёный |
三、咸/солёный词义对比分析 |
第三章 俄罗斯留学生习得“苦”的情况考察及偏误分析 |
第一节 对《新HSK词汇大纲》和教材中“苦”的考察分析 |
一、对《新HSK词汇大纲》收录情况考察 |
二、对教材编排情况考察 |
三、对考察结果的分析小结 |
第二节 俄罗斯留学生对“苦”的认知情况问卷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
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第三节 俄罗斯留学生习得“苦”的偏误分析 |
一、主要偏误类型 |
二、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四章 针对俄罗斯留学生的味觉词教学策略及建议 |
第一节 教学原则 |
一、遵循教学的阶段性原则 |
二、遵循教学的针对性原则 |
三、遵循教学的实用性原则 |
第二节 教学建议 |
一、重视汉俄味觉词对比研究及成果应用 |
二、加强味觉词教学中的文化阐释 |
三、基于常见偏误有针对性的教学 |
四、反复训练,分化味觉词教学难点 |
第三节 对俄罗斯留学生学习味觉词的建议 |
一、消除汉俄味觉词对等观念 |
二、加强汉俄语言对比意识 |
三、重视汉语味觉词引申义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气象类同素词的隐喻性用法及其隐喻教学模式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背景 |
三 研究意义 |
四 隐喻理论简介 |
五 隐喻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
六 理论依据 |
七 研究对象 |
八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语词汇的传统教学转向隐喻教学的重要性 |
一 认知体系的构建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
二 汉语学习者的认知瓶颈引发对隐喻教学的重视 |
第三章 《博雅汉语》系列教材中气象类同素词的统计和分类 |
一 气象类同素词的界定 |
二 气象类同素词的统计 |
三 气象类同素词的分类 |
第四章 《博雅汉语》系列教材中气象类同素词的隐喻性用法 |
一 气象类同素词的隐喻形成方式 |
二 气象类同素词的静态隐喻义和动态隐喻义 |
三 气象类同素词的隐喻性意义的解读 |
第五章 泰国学生对气象类同素词的隐喻性意义和用法的习得测试及分析 |
一 测试方法和被测对象 |
二 测试内容及测试结果 |
三 测试结果分析 |
四 教学评估反馈分析 |
第六章 气象类同素词的隐喻教学模式探究 |
一 隐喻教学原则 |
二 隐喻教学方法 |
三 气象类同素词的隐喻教学模式设计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附件 |
(4)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
1.2.2 越南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
1.2.3 汉越味觉词的对比研究 |
1.2.4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范围 |
1.3.1 味与味觉 |
1.3.2 味觉词的定义及分类 |
1.3.3 基本味觉词及研究对象 |
1.4 理论依据 |
1.4.1 语义对比的理论框架 |
1.4.2 差异解释的阐释模式 |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汉越“酸/chua”语义对比 |
2.1 汉越“酸/chua”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2.2 汉越“酸/chua”语义统计及分析 |
2.2.1 “酸/chua”的语义分布统计 |
2.2.2 “酸/chua”语义内涵分析 |
2.3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总结 |
2.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2.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2.4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原因 |
2.4.1 认知因素 |
2.4.2 语言因素 |
2.4.3 文化因素 |
第三章 汉越“甜/ng(?)t”语义对比 |
3.1 汉越“甜/ng(?)t”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3.2 汉越“甜/ng(?)t”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
3.2.1 “甜/ng(?)t”的语义分布统计 |
3.2.2 “甜/ng(?)t”的语义内涵分析 |
3.3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总结 |
3.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3.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3.4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原因 |
3.4.1 认知因素 |
3.4.2 语言因素 |
3.4.3 文化因素 |
第四章 汉越“苦/d(?)ng(kh(?))”语义对比 |
4.1 汉越“苦/d(?)ng(kh(?))”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4.2 汉越“苦/d(?)ng(kh(?))”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
4.2.1 “苦/d(?)ng(kh(?))”的语义分布统计 |
4.2.2 “苦/d(?)ng(kh(?))”的语义内涵分析 |
4.3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总结 |
4.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4.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4.4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原因 |
4.4.1 认知因素 |
4.4.2 语言因素 |
4.4.3 文化因素 |
第五章 汉越“辣/cay”语义对比 |
5.1 汉越“辣/cay”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5.2 汉越“辣/cay”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
5.2.1 “辣/cay”的语义分布统计 |
5.2.2 “辣/cay”的语义内涵分析 |
5.3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总结 |
5.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5.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5.4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原因 |
5.4.1 认知因素 |
5.4.2 语言因素 |
5.4.3 文化因素 |
第六章 汉越“咸/m(?)n”语义对比 |
6.1 汉越“咸/m(?)n”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6.2 汉越“咸/m(?)n”语义统计及分析 |
6.2.1 “咸/m(?)n”的语义分布统计 |
6.2.2 “咸/m(?)n”的语义内涵分析 |
6.3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总结 |
6.4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原因 |
第七章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 |
7.1 汉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
7.1.1 重叠式 |
7.1.2 附加式 |
7.1.3 复合式 |
7.2 越南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
7.2.1 重叠式 |
7.2.2 附加式 |
7.2.3 复合式 |
7.3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分析 |
7.3.1 重叠式对比 |
7.3.2 附加式对比 |
7.3.3 复合式对比 |
第八章 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
8.1 汉越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
8.1.1 交际对话的合作原则 |
8.1.2 汉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
8.1.3 越南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
8.2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
8.2.1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类型 |
8.2.2 汉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
8.2.3 越南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
8.3 汉越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
8.3.1 汉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
8.3.2 越南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
8.4 总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论文的基本结论 |
9.1.1 关于汉越味觉词语义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 |
9.1.2 关于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原因的阐释 |
9.1.3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构词方式 |
9.1.4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
9.2 研究反思 |
9.2.1 创新之处 |
9.2.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5)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留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研究 ——以《桥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隐喻理论的研究综述 |
1.2.2 隐喻理论在二语词汇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隐喻词汇的界定、特点和类型 |
2.1 隐喻词汇的界定 |
2.2 隐喻词汇的特点 |
2.2.1 普遍性 |
2.2.2 系统性 |
2.2.3 文化性 |
2.3 隐喻词汇的类型 |
2.3.1 内部结构类型 |
2.3.2 隐喻方式类型 |
2.3.3 词类类型 |
第三章 《桥梁》教材中的隐喻词汇考察 |
3.1 教材中隐喻词汇的定量统计 |
3.1.1 生词部分隐喻词统计 |
3.1.2 课文部分隐喻词统计 |
3.2 教材中隐喻词汇的定性分析 |
3.2.1 《桥梁》隐喻词汇的内部结构分析 |
3.2.2 《桥梁》隐喻词汇的隐喻方式分析 |
3.2.3 《桥梁》隐喻词汇的词类分析 |
3.3 教材中隐喻词汇的收录特点 |
3.3.1 隐喻义为基本常用义的隐喻词汇占主要地位 |
3.3.2 隐喻词汇的收录和释义蕴含发展的理念 |
3.3.3 不同类型的隐喻词汇数量分布不均衡 |
3.3.4 隐喻词汇的编排复现率不高 |
第四章 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1 调查对象 |
4.1.2 选词依据 |
4.1.3 问卷内容设计 |
4.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2.1 隐喻词汇自我认知评价结果分析 |
4.2.2 隐喻词汇客观测试结果分析 |
4.2.3 自我认知评价与客观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4.2.4 隐喻词汇主观调查结果分析 |
4.3 留学生隐喻词汇习得影响因素探究 |
4.3.1 隐喻词汇内部因素 |
4.3.2 个体因素 |
4.3.3 母语及文化因素 |
4.3.4 外部环境因素 |
4.3.5 语境因素 |
第五章 教学启示 |
5.1 教材方面 |
5.1.1 隐喻词汇的选取要注意筛选和分级 |
5.1.2 隐喻词汇的编排应符合二语习得规律 |
5.1.3 隐喻词汇的释义和标注可作差异化处理 |
5.2 教师方面 |
5.2.1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隐喻词汇的敏感度 |
5.2.2 有针对性地分阶段教学 |
5.2.3 带领学生构建隐喻词汇系统 |
5.2.4 结合情景语境进行教学 |
5.2.5 注重文化内涵的差异对比 |
5.3 学生方面 |
5.3.1 提高课上的参与度与学习效率 |
5.3.2 加强课外的表达与使用练习 |
5.3.3 主动对比避免母语的负迁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留学生隐喻词汇(metaphor words)习得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7)现代越南语趋向结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Tóm t?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越南语趋向词研究现状 |
1.3.2 越南语趋向结构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语料来源 |
1.5.4 论文创新 |
1.5.5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现代越南语趋向结构的研究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现代越南语 |
2.1.2 认知语言学 |
2.2 理论依据 |
2.2.1 原型范畴理论 |
2.2.2 语义扩展机制 |
2.2.3 宏事件理论 |
2.2.4 构式语法理论 |
2.3 分析模型与分析框架 |
2.3.1 基于用法的模型 |
2.3.2 基于认知的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越南语趋向动词的认知语义 |
3.1 越南语趋向动词总体描述 |
3.1.1 越南语趋向动词在历史语料中的分布 |
3.1.2 越南语趋向动词在语料库中的分布 |
3.1.3 越南语趋向动词的分组 |
3.2 越南语趋向动词的认知语义 |
3.2.1 趋向动词的语义研究模型 |
3.2.2 越南语趋向动词的认知语义分析 |
3.3 越南民族的方向认知特点 |
3.3.1 体验性 |
3.3.2 选择性 |
3.3.3 方向认知图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越南语动趋式的句法语义 |
4.1 越南语动趋式语义的描写路径 |
4.2 越南语动趋式总体描述 |
4.2.1 越南语动趋式语料的采集与筛选 |
4.2.2 越南语动趋式语料分布总体描写 |
4.3 越南语动趋式的句法语义 |
4.3.1 移动义 |
4.3.2 结果义 |
4.3.3 时体义 |
4.4 越南语动趋式的语义扩展 |
4.4.1 越南语动趋式的语义扩展路径 |
4.4.2 越南语动趋式语义的互补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越南语动趋构式的组配机理 |
5.1 越南语动趋构式的内部关系 |
5.1.1 越南语动趋构式的核心 |
5.1.2 越南语动趋构式与动词之间的依存关系 |
5.1.3 越南语趋向词的趋元结构 |
5.2 越南语动趋构式的准入动词类型 |
5.2.1 移动义准入动词类型 |
5.2.2 结果义准入动词类型 |
5.2.3 时体义准入动词类型 |
5.3 越南语动趋构式的组配特征 |
5.3.1 方向特征 |
5.3.2 时间结构特征 |
5.3.3 及物关系特征 |
5.4 个案分析:(?)的成分组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果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基于范畴理论的《黄帝内经》情志术语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相关概念 |
1.1 情志 |
1.2 术语 |
1.3 翻译策略 |
2.研究方法 |
2.1 文献学研究法 |
2.2 范畴学研究法 |
2.3 翻译学研究法 |
2.4 历史学研究法 |
2.5 问卷调查法 |
3.情志术语研究范围 |
4.《内经》译本评述及遴选 |
4.1 《内经》翻译本概况 |
4.2 《内经》译本分类研究 |
4.3 采纳译本的原则与范围 |
5.《内经》情志术语范畴化分类研究 |
5.1 范畴化与范畴理论 |
5.1.1 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
5.1.2 从经典范畴理论到原型范畴理论 |
5.1.3 原型范畴理论的核心内容:层次、意象图式、隐喻、转喻 |
5.1.4 原型范畴理论在国内翻译学界的应用 |
5.1.5 原型范畴翻译等值观—术语翻译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
5.2 《内经》情志术语范畴化研究 |
6.《内经》情志术语范畴化翻译研究 |
6.1 “五神”范畴 |
6.1.1 基本层次范畴词“神” |
6.1.2 “神”的下位范畴词 |
6.1.3 小结 |
6.2 七情范畴 |
6.2.1 “喜” |
6.2.2 “怒” |
6.2.3 “忧” |
6.2.4 “思” |
6.2.5 “悲” |
6.2.6 “恐” |
6.2.7 “惊” |
6.2.8 “七情”范畴共同上位范畴词 |
6.2.9 “七情”范畴共同下位范畴词 |
6.2.10 相同构式多字格术语 |
6.2.11 小结 |
7.讨论 |
7.1 《黄帝内经》术语翻译的特殊性及术语分类的重要性 |
7.2 范畴理论与《黄帝内经》情志术语翻译研究的高度契合 |
7.3 《黄帝内经》情志术语的范畴化翻译原则、策略和方法 |
7.3.1 范畴化翻译原则 |
7.3.2 范畴化翻译策略 |
7.3.3 范畴化翻译方法 |
7.4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及认知翻译学理论的形成、构建和完善 |
7.4.1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
7.4.2 认知翻译学理论的形成、构建和完善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文献综述 基于翻译策略的《黄帝内经》翻译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发表论文 |
附录三:参编着作 |
附录四:参加课题相关学术会议 |
附录五:核心情志术语翻译列表 |
附录六:关于《黄帝内经》术语翻译的海内外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
附录七:问卷 |
(9)新时期汉语词素的发展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汉语词素的研究概况 |
一 术语名称的选择 |
二 词素的界定 |
三 词素的分类 |
四 词素的表义关系 |
第二节 选题缘起、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时期的新生词素 |
第一节 外源性词素 |
一 外源音译词素 |
二 外源借形词素 |
第二节 自源性词素 |
一 共同语内部的新生词素 |
二 来自方言的新生词素 |
第三节 新时期新生词素的特点 |
一 外源词素语源的多样性 |
二 外源词素吸收方式的丰富性 |
三 词素书写形式的多样性 |
四 词素表义范围的广泛性 |
五 词素的产生和借用受网络影响 |
六 新生词素以名词性词素为主 |
第三章 新时期词素意义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词素意义发展演变的类型 |
一 意义的丰富和深化 |
二 意义的扩大 |
三 义项的增加 |
第二节 新增义项的性质 |
一 成词词素义 |
二 非词词素义 |
第三节 新增义项的来源 |
一 自发生成 |
二 借用生成 |
三 受网络影响产生 |
第四节 词素衍生新义的方式 |
一 隐喻 |
二 转喻 |
三 从隐喻和转喻的综合作用看词素义演变的复杂性 |
四 横向合并 |
第五节 词素语法意义的演变 |
一 新旧义的语法意义一致 |
二 新旧义的语法意义不一致 |
第六节 词素色彩意义的演变 |
一 戏谑色彩的突显 |
二 感情色彩的演变 |
三 时代色彩的演变 |
第七节 新时期词素意义演变的特点与轨迹 |
一 词素意义演变的特点 |
二 词素意义演变的轨迹 |
第四章 从构式压制视角看词素意义的演变 |
第一节 词族及类推 |
一 “词族”的界定 |
二 类推及其不同类型 |
第二节 词素意义演变中的构式压制现象 |
一 构式及构式压制的内涵 |
二 词素意义演变中的构式压制现象 |
第三节 定中构式压制的个案研究——新兴“X姐” |
第五章 词和词素的发展演变关系探究 |
第一节 词的产生和消亡对词素的影响 |
一 单纯词的产生和消亡对词素的影响 |
二 合成词的产生和消亡对词素的影响 |
三 新时期新词的产生和消亡对词素的影响 |
第二节 词义演变对词素义的影响 |
一 单纯词的词义演变对词素义的影响 |
二 合成词的词义演变对词素义的影响 |
三 新时期词义演变对词素义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汉、越语“水”族词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和研究目标 |
一 研究范围 |
二 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 关于汉语“水”族词语的研究 |
二 关于越南语“(?)”族词语的研究 |
三 关于汉、越语“水”族词语对比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价值和研究内容 |
一 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三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 理论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越语“水”的语义系统对比 |
第一节 汉语“水”的语义系统 |
一 汉语“水”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 |
二 汉语“水”的词义分析 |
第二节 越南语“(?)”的语义系统 |
一 越南语“(?)”在越南语词典中的释义 |
二 越南语“(?)”的词义分析 |
第三节 汉、越语“水”的语义系统对比分析 |
一 相同点 |
二 不同点 |
第三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系统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汉语“水”族词语系统分析 |
一 汉语“水”族词语中的合成词 |
(一)双音节合成词 |
(二)普通三音节合成词 |
(三)普通四音节合成词 |
二 汉语“水”族词语中的熟语 |
(一)惯用语 |
(二)成语 |
(三)俗语 |
第二节 越南语“(?)”族词语系统 |
一 越南语“(?)”族词语中的合成词 |
(一)双音节合成词 |
(二)普通三音节合成词 |
二 越南语“(?)”族词语中的熟语 |
(一)惯用语 |
(二)成语 |
(三)俗语 |
第三节 汉、越语“水”族词语系统对比 |
一 相同点 |
二 不同点 |
(一)意义方面的差异 |
(二)结构方面的差异 |
(三)系统构成的差异 |
第四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构成方式对比 |
第一节 汉语“水”族词语的构成方式 |
一 汉语“水”族词语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
(一)双音节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
(二)三音节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
(三)四音节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
二 汉语“水”族词语中熟语的结构方式 |
(一)惯用语的结构方式 |
(二)成语的结构方式 |
(三)俗语的结构方式 |
第二节 越南语“(?)”族词语的构成方式 |
一 越南语“(?)”族词语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
(一)双音节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
(二)三音节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
二 越南语“(?)”族词语中熟语的结构方式 |
(一)惯用语的结构方式 |
(二)成语的结构方式 |
(三)俗语的结构方式 |
第三节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构成方式对比 |
一 相同点 |
二 不同点 |
第五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语义范畴对比 |
第一节 关于范畴与范畴化 |
第二节 汉语“水”族词语的语义范畴 |
一 汉语“水”族词语中合成词的语义范畴 |
(一)自然意义范畴 |
(二)社会意义范畴 |
(三)医学意义范畴 |
二 汉语“水”族词语中熟语的语义范畴 |
(一)自然意义范畴 |
(二)社会意义范畴 |
第三节 越南语“(?)”族词语的语义范畴 |
一 越南语“(?)”族词语中合成词的语义范畴 |
(一)自然意义范畴 |
(二)社会意义范畴 |
(三)医学意义范畴 |
二 越南语“(?)”族词语中熟语的语义范畴 |
(一)自然意义范畴 |
(二)社会意义范畴 |
第四节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语义范畴对比 |
一 相同点 |
二 不同点 |
第六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隐喻认知对比 |
第一节 关于认知和隐喻 |
一 关于认知 |
二 关于隐喻 |
(一)隐喻的概念 |
(二)隐喻的分类 |
第二节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隐喻认知分析 |
一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结构隐喻 |
(一)水是时间、变化 |
(二)水是金钱 |
(三)水是力量、毅力或精神 |
二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空间方位隐喻 |
(一)汉、越语“水”族词语的一维空间隐喻 |
(二)汉、越语“水”族词语的二维空间隐喻 |
(三)汉、越语“水”族词语的三维空间隐喻 |
三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实体隐喻 |
(一)汉、越语“水”族词语共有的实体隐喻 |
(二)汉、越语“水”族词语特有的实体隐喻 |
第三节 汉、越语“水”族词语隐喻认知共性与个性分析 |
一 汉、越语“水”族词语隐喻认知的共性 |
二 汉、越语“水”族词语隐喻认知的个性 |
第七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 |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 |
一 语言的概念 |
二 文化的概念 |
三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第二节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文化内涵 |
一 反映自然环境 |
(一)气候 |
(二)自然景观 |
(三)自然生态 |
二 反映物质文化背景 |
(一)生活生产环境 |
(二)交通工具 |
(三)日常用品 |
(四)饮食 |
三 反映社会文化背 |
(一)人际关系 |
(二)婚姻制度 |
(三)社会伦理道德 |
四 反映心理文化背景 |
(一)对水的感情 |
(二)水神崇拜 |
(三)龙崇拜 |
第八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异同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系统构成异同的成因 |
第二节 构词方式异同的成因 |
第三节 语义范畴异同的成因 |
第四节 隐喻认知异同的成因 |
一 人类认知及体验的影响 |
二 地理环境的影响 |
三 文化的影响 |
四 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五节 文化内涵异同的成因 |
一 文化的影响 |
二 封建社会观念思想的影响 |
三 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
第九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对比研究的启示 |
第一节 对翻译的启示 |
一 直译法 |
二 意译法 |
三 转译法 |
第二节 对越汉语“水”族词语教学的启示 |
一 汉语“水”族词语教学在对越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
二 对越汉语“水”族词语教学的启示 |
(一)汉越对比的方法 |
(二)举一反三的方法 |
(三)填缺补空的方法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汉语“水”族词语表 |
附录二 :越南语“(?)”族词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隐喻性英语合成词的认知构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韩商品名称对比研究[D]. 马萍慧.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味觉词的问题研究及教学对策[D]. 臧家楠.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3]气象类同素词的隐喻性用法及其隐喻教学模式的探究[D]. 李丽青.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D]. 黎氏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6]留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研究 ——以《桥梁》为例[D]. 向思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现代越南语趋向结构认知研究[D]. 曾添翼.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8]基于范畴理论的《黄帝内经》情志术语翻译研究[D]. 杨渝.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新时期汉语词素的发展变化研究[D]. 冯红梅. 山东大学, 2018(02)
- [10]汉、越语“水”族词语对比研究[D]. 阮德海(NGUYEN DUC HAI).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