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方法探讨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方法探讨

一、胸腰椎经椎弓根螺钉准确植入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玺,周金华,乔之军,刘波[1](2021)在《组配式角度定位仪与3D打印导航模板在椎弓根螺钉置钉中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分析角度定位仪与3D打印导航模板在椎弓根螺钉置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0年7月溧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或脊柱退行性变患者40例, 其中男18例、女22例, 平均年龄59.55岁。术前均行CT薄层扫描, 将获取的Dicom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 分割手术节段, 设置进钉通道后进行模型3D打印。病变节段包括颈椎、胸椎、腰椎, 按照不同节段进行区组随机化分组, 分为定位仪组和导航模板组, 各20例, 均行后路钉棒内固定术。定位仪组:将夹具固定模型在俯卧位状态, 定位仪先进行脊柱水平校零, 测量进钉通道的水平面螺钉置入角度(TSA)角及矢状面螺钉置入角度(SSA)+A角(椎体倾斜角)。术中通过定位仪进行手术床的水平校零, 采用预演的进钉角度, 置入椎弓根螺钉。导航模板组:采用个体化设计的椎弓根定位导航模板, 3D打印后进行模拟操作, 随后用于术中椎弓根定位。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 以及模拟手术时间、临床手术中显露与置钉时间;术后复查CT, 根据Andrew椎弓根螺钉CT位置分级标准评价椎弓根钉位置。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变节段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85枚。定位仪组患者模拟手术时间为(13.55±5.92) min, 导航模板组为(13.60±5.06) 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9,P>0.05);定位仪组术中显露与置钉时间为(53.25±15.59) min, 短于导航模板组的(66.90±19.80)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3,P<0.05)。40例185枚椎弓根螺钉位置均为Ⅰ~Ⅱ级, 定位仪组Ⅰ级86枚、Ⅱ级5枚, 导航模板组Ⅰ级91枚、Ⅱ级3枚,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3,P>0.05)。无一例出现脊髓、神经根、血管损伤。结论角度定位仪在椎弓根置钉方面与椎弓根定位导航模板均有良好的准确性, 配合含进钉通道的3D打印模型, 有效实现了个性化准确置钉的目的, 保障了手术安全;定位仪组在显露与置钉时间方面优于导航模板组。

刘列华,罗磊,李培,赵晨,高永建,王羿阳,邹略滔,周强[2](2021)在《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手术1 623例,男854例、女769例,年龄(47.56±12.76)岁;Dynesys固定1 150例、K-Rod固定235例、Isobar固定181例、富乐动态固定52例、Waveflex固定5例;原发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984例(60.63%)、腰椎管狭窄症280例(17.25%)、腰椎滑脱症174例(10.72%)、腰椎退行性侧凸98例(6.04%)、椎间盘源性腰痛87例(5.36%)。记录总体感染率,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诊断、既往手术史、合并疾病、椎板开窗数量、椎间盘髓核切除节段数量、固定节段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硬脊膜破裂数量、术后感染距初次手术时间、发生感染时的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降钙素原)。按感染发生的时间分为早期感染组(术后3个月内)和晚期感染组(术后3个月以上),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治疗策略的异同。结果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后总体感染率为1.66%(27/1 623),其中Dynesys固定感染率为2.17%(25/1 150)、富乐动态固定为1.92%(1/52)、Isobar固定为0.55%(1/181)。随访时间(51.89±32.55)个月。椎板开窗数量1(1,2)个,椎间盘髓核摘除数量1(1,2)个,固定节段数量2(1,3)个;手术时间(186.30±81.33)min,术中出血量200(200,500)ml,术中输血量0(0,345)ml。早期感染组合并脑脊液漏1例。细菌培养阳性13例,病原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及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乳链球菌各1例。21例接受了二次手术,包括清创缝合10例、内固定更换2例、内固定取出9例;4例行穿刺冲洗;2例仅采用抗生素治疗。1 623例中,发生早期感染16例(0.99%)、晚期感染11例(0.68%)。早期感染组与晚期感染组椎板开窗数量、椎间盘髓核摘除节段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感染组的炎症指标除降钙素原外均高于晚期感染组(P<0.05);两组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62.5%(10/16)、27.3%(3/11);早期感染组主要感染部位为切口(50.0%,8/16)和内固定周围(18.8%,3/16),晚期感染组主要为内固定周围(90.9%,10/11);早期感染组采用清创缝合9例、穿刺2例、内固定更换2例,晚期感染组采用内固定取出8例、穿刺2例。结论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后感染的总体发生率为1.66%,早期感染率为0.99%、晚期感染率为0.68%,Dynesys固定的感染率为2.17%。早期感染可通过清创和更换内固定等治疗而保留内固定,晚期感染大多需取出内固定才能控制。

李通[3](2021)在《单纯前后位透视下胸椎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单纯前后位透视下胸椎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随机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需行下胸椎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90例,采用传统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和B组(90例,采用C型臂X线机单纯前后位透视下胸椎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透视次数、手术相关指标及螺钉置入优良率。结果 B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期间引流量少于A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着短于A组患者(P <0.05);B组螺钉置入优良率显着高于A组(P <0.05)。结论在单纯前后位透视下行胸椎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可有效提高螺钉置入的优良性,减少手术透视次数,对提高手术安全、促进患者康复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蔡梦涵[4](2021)在《新型复位器经椎弓根复位骨折椎体并植骨结合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TBF)的常用方法,但该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复位不充分;会形成“空洞样椎体”,缺乏植骨支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经椎弓根椎体复位器,它可以经椎弓根微创通道对伤椎进行撑开复位,退出伤椎后可进行植骨。另外,采用新型经椎弓根椎体复位器复位骨折椎体并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观察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1.一种新型经椎弓根椎体复位器的研制:(1)测量32例患者爆裂性骨折T11~L2节段椎体的相关数据,包括椎弓根内径最狭窄部位的横径和矢状径,爆裂性骨折椎体的中高、螺钉固定术后的伤椎中高,计算伤椎复位前后的中高差。主要参数为椎弓根内径最狭窄部位的横径和矢状径和伤椎复位前后的中高差。(2)参照上述主要参数以及采用CAD软件,设计一种满足在闭合状态时可通过椎弓根内径最狭窄部位的横径和矢状径,撑开高度大于骨折椎体复位所需高度的可调节性复位器并详细阐述这种新型经椎弓根椎体骨折复位器的组成结构及使用原理。结合上述资料委托百易得医疗器械公司加工制成产品。2.对新型复位器经椎弓根复位骨折椎体并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TBFs的临床疗效的研究:从2018年7月到2020年11月,研究包括了70例TBFs。采用新型经椎弓根复位骨折椎体并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35例TBFs(观察组),单独椎弓根短节段螺钉固定治疗35例TBFs(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复位后、术后3天、3个月和12个月对两组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组伤椎的前高、中高、伤椎的前高比和中高比(AVBHr和MVBHr)和Cobb角。术后12个月,采用VAS评分和生活质量GQOL-74评分评价疼痛和生活质量,并复查CT评价骨愈合情况。结果:1.(1)T11~L2节段椎弓根内径最狭窄部位横径为6.58-7.48mm,平均为7.10mm,矢状径为11.39-16.04 mm,平均为14.16mm。爆裂性骨折椎体复位前后中高差为5.66±1.75 mm-6.04±1.97mm。(2)新型经椎弓根椎体骨折复位器成品在闭态下边长为5.0mm,撑开最大时高度达13.0mm,撑开范围8.0mm。2.观察组伤椎术前、复位后、术后3天、3个月和12个月的前高分别为:20.56±3.74mm、29.53±2.53mm、29.88±2.52mm、28.36±1.93mm和27.96±0.72mm;中高分别为:20.36±4.20mm、27.54±1.00mm、27.70±2.01mm、27.05±2.45mm和26.83±2.45mm;前高比分别为:63.09±8.91%、97.22±7.38%、97.54±5.08%、96.46±3.87%和94.89±4.21%;中高比分别为:68.97±8.43%、97.34±4.85%、97.40±6.11%、96.05±5.21%和93.11±3.22%;Cobb角分别为:11.80±1.44°、2.46±1.00°、2.72±0.70°、3.03±0.65°和4.34±0.56°。由此可知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的参数与术前相应参数进行比较,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伤椎术前、复位后、术后3天、3个月和12个月的前高分别20.70±4.57mm、28.32±3.18mm、28.5±5.09mm、27.03±1.43mm和23.7±0.66mm;中高分别为:19.36±3.06mm、26.43±2.03mm、26.56±4.56mm、24.12±3.23mm和22.45±2.57mm;前高比分别为:63.76±4.68%、93.31±2.75%、93.06±3.57%、85.64±3.23%和82.77±4.97%;中高比分别为:64.91±4.84%、89.15±3.57%、89.13±4.5%、77.95±5.67%和74.8±3.68%;Cobb角分别为:11.84±1.78°、3.59±1.03°、3.65±0.69°、4.68±0.23°和7.89±1.24°。由此可知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参数值都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的参数值(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VAS评分(P<0.05),但两组GQOL-74评分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CT可见骨愈合良好,未见明显骨缺损。结论:1.该新型经椎弓根椎体复位器可经椎弓根通道安全植入并对伤椎进行复位,提供均匀的力学支撑并且复位高度自行调控,复位器退出伤椎后可对“空洞样椎体”进行植骨,满足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在微创手术治疗中的基本要求。2.新型复位器经椎弓根复位骨折及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肖博文[5](2021)在《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植骨与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文中指出

陈路[6](2021)在《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研究研究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常常发生进行性的胸腰段后凸畸形,导致患者出现矢状位失衡,骨盆代偿性的向后倾斜,并出现髋关节屈曲强直。脊柱截骨术是目前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因此对脊柱截骨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为AS患者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及髋关节屈曲强直手术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目的:通过观察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行经椎弓根楔形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矫形手术前后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探讨AS患者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并累及髋关节的手术策略。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胸腰椎PSO矫形手术的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共36例患者。患者手术前后拍摄标准的站立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以下参数:(1)C2齿突-髋关节垂轴角OD-HA;(2)颌眉角(chin-brow vertical angle,CBVA);(3)脊柱最大后凸角(global kyphosis,GK);(4)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angle,TK);(6)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7)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8)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9)前骨盆平面角(anterior pelvic plane angle,APPA);(10)髋臼外展角(acetabular abduction angle)。在术前术后CT上测量髋臼前倾角(acetabular anteversion angle)。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参数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评估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脊柱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结果:OD-HA由术前的24.8±6.7,矫正为术后的3.5±2.3°(P<0.05),矫正率75.0%;CBVA由术前的21.7±5.9°,矫正为术后的6.8±2.3°(P<0.05),矫正率68.7%;GK由术前的67.3±13.9°,矫正为术后的46.8±6.2°(P<0.05),矫正率30.5%;TK由术前的49.4±12.1°,矫正为术后的30.8±11.9°(P<0.05),矫正率37.7%;LL由术前的-6.4±11.3°,矫正为术后的-37.9±8.3°(P<0.05),矫正率83.1%。(2)PI术前为43.5±9.3°,术后为45.4±8.1°(P>0.05);SS由术前的13.1±9.0°,矫正为术后的32.5±8.7°(P<0.05),矫正率59.7%;PT由术前的30.4±8.2°,矫正为术后的12.9±9.5°(P<0.05),矫正率57.6%;APPA由术前的-15.7±5.8°,矫正为术后的10.3±5.6°(P<0.05),矫正率165.6%;术前髋臼外展角,右侧为58.5±4.1°,左侧为58.7±5.5°,术后矫正至右侧47.1±5.8°(P<0.05),左侧46.8±6.1°(P<0.05),矫正率右侧19.5%,左侧20.3%;术前髋臼前倾角,右侧为36.7±6.5°,左侧为36.9±7.4°,术后矫正至右侧20.4±3.0°(P<0.05),左侧21.3±2.7°(P<0.05),矫正率右侧44.4%,左侧43.0%。(3)PSO矫正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2±1.2h,平均手术出血量417±151ml。(4)并发症情况:硬脊膜撕裂1例,下肢放射痛1例,感染1例,脊柱冠状位失平衡1例,全部36例患者无死亡、截瘫等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1)PSO矫形术是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有效而且安全的治疗手段;(2)进行胸腰椎截骨矫形术后,骨盆的的参数可得到良好的矫正;(3)对于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及髋关节强直畸形的病例,先进行脊柱截骨矫形手术可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错误放置等风险。第二章侧卧位胸腰椎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屈曲挛缩的临床研究研究背景:晚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患者易并发胸腰椎后凸及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是联合进行脊柱截骨矫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先行脊柱截骨矫形术后行THA可减少髋关节假体脱位的风险,但AS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屈曲挛缩的患者,摆放俯卧位进行胸腰椎截骨矫形手术非常困难,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体位替代俯卧位进行手术。目的:观察侧卧位进行胸腰椎经椎弓根楔形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矫形术治疗AS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屈曲挛缩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及临床数据变化,探讨该体位进行脊柱截骨矫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侧卧位胸腰椎PSO矫形手术,二期行THA手术的AS合并胸腰椎重度后凸畸形及髋关节屈曲挛缩共10例患者。患者手术前后拍摄标准的站立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以下参数:(1)C2齿突-髋关节垂轴角OD-HA;(2)颌眉角(chin-brow vertical angle,CBVA);(3)脊柱最大后凸角(global kyphosis,GK);(4)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angle,TK);(6)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7)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8)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9)前骨盆平面角(anterior pelvic plane angle,APPA);(10)髋臼外展角(acetabular abduction angle)。在术前术后CT上测量髋臼前倾角(acetabular anteversion angle)。使用Harris评分系统对THA术前及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参数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评估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脊柱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结果:OD-HA由术前的46.9±9.3°,矫正为术后的7.2±2.7°(P<0.05),矫正率84.6%;CBVA由术前的33.5±7.5°,矫正为术后的5.2±2.8°(P<0.05),矫正率84.5%;GK由术前的106.2±15.7°,矫正为术后的64.6±5.0°(P<0.05),矫正率39.2%;TK由术前的84.0±16.6°,矫正为术后的50.9±13.1°(P<0.05),矫正率39.4%;LL由术前的-24.8±16.7°,矫正为术后的-44.0±6.9°(P<0.05),矫正率43.6%。(2)骨盆影像学参数结果:PI术前为57.1±8.2°,术后为54.5±7.5°(P>0.05);SS由术前的13.7±7.7°,矫正为术后的37.3±7.2°(P<0.05),矫正率63.3%;PT由术前的43.4±9.0°,矫正为术后的17.2±8.1°(P<0.05),矫正率47.6%;APPA由术前的-21.2±6.4°,矫正为术后的-11.1±6.4°(P<0.05),矫正率47.6%;术前髋臼外展角,右侧为59.5±3.8°,左侧为58.2±5.9°,术后矫正至右侧51.3±5.3°(P<0.05),左侧51.9±4.5°(P<0.05),矫正率右侧13.8%,左侧10.8%;术前髋臼前倾角,右侧为38.0±4.3°,左侧为37.6±3.6°,术后矫正至右侧22.6±2.2(P<0.05),左侧23.8±1.3°(P<0.05),矫正率右侧24.7%,左侧24.7%。(3)THA术前Harris评分为23.6±3.9分,术后为82.4±5.2分(P<0.05),优良率90.0%。(4)PSO平均手术时间为7.3±1.8h,平均手术出血量934±181ml。单侧THA平均手术时间为1.9±0.6h,平均手术出血量396±124ml。双侧THA平均手术时间为4.2±1.1h,平均手术出血量813±167ml。(5)并发症情况:硬脊膜撕裂1例,下肢放射痛2例,感染1例,全部10例患者于PSO矫形术后12周接受单侧或双侧THA,术后无发生假体脱位病例,无死亡、截瘫等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1)通过侧卧位行PSO治疗合并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的AS患者是有效而且安全的。(2)合并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及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AS患者术中无法摆放俯卧位时,侧卧位可成为替代体位进行手术。第三章胸腰椎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并发症及防治策略研究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病情进展可引起特征性的胸腰椎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楔形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已成为治疗AS胸腰椎后凸畸形应用最广泛的标准术式,但PSO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出血较多,创伤较大,因此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相对较高。目的:分析PSO治疗AS胸腰椎后凸畸形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胸腰椎PSO矫形手术的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的AS患者共46例。收集并查阅所有入选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变化情况,记录截骨数量、截骨节段、手术时间、出血量,对手术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总共有13例(28.2%)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6.5%)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10例(21.7%)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未出现截瘫、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使用PSO治疗AS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是有效、安全的,但应警惕PSO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邬佼汐[7](2021)在《神经功能完整的胸腰椎不完全爆裂骨折(A3):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神经功能完整的胸腰椎不完全爆裂骨折患者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长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从而优化此类型损伤的管理。方法:筛选住院时间在2012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明确诊断为单一节段胸腰段(T10-L2)不完全(A3)爆裂骨折且无神经功能缺损(ASIA E)的患者共5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及保守组,其中30例患者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剩余26例患者选择卧床休息及佩戴硬质支具的保守治疗。分别收集患者于入院时,出院时及随访过程中的相关影像学和临床功能相关资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后方高度于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保守组患者入院时伤椎椎体前方高度20.06士1.93mm,伤椎椎体后方高度24.41±1.86mm;伤椎Cobb角11.37±6.79°;VAS评分5.84±1.65;ODI评分58.31±7.89。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提示伤椎Cobb角较入院时有明显增加;椎体前后方高度也有明显丢失。然而,临床功能参数VAS和ODI评分分别于末次随访时降至2.55士1.16和12.50±6.24。保守治疗前后,无论是影像学还是临床功能的改变,差异均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入院时伤椎椎体前高19.36±2.39mm;伤椎椎体后高25.45±2.21mm;伤椎Cobb角13.24±6.13°;VAS评分6.36±1.54;ODI评分60.53±6.12。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提示伤椎Cobb角较入院时有明显减少;椎体前后方高度也有明显恢复。除此之外,临床功能参数VAS和ODI评分分别于末次随访时降至2.42±0.85和10.63±5.44。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前后,影像学和临床功能相关参数都有明显改变,其差异均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1.相较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伤椎Cobb角矫正及伤椎椎体高度的恢复。2.相较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在早期能为患者够提供更好的疼痛缓解效果。3.在中期的随访过程中,保守和手术治疗能为患者提供相似的临床功能改善。

栾双蔚[8](2021)在《年轻成人脊柱胸腰段骨折终板破裂程度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探究终板破裂程度与患者手术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目的为客观评价终板损伤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进而指导医师合理评估患者病情。方法:通过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就诊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明确诊断为单一节段胸腰段骨折伴上终板损伤的40例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T矢状位重建终板破裂横面积或终板最低点下陷高度<50%、≥50%分为终板轻度破裂组(23例)和终板重度破裂组(17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节段,外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采用开放式后路短节段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3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的比较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伤椎Cobb角、VAS评分及ODI指数,计算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及伤椎Cobb角的改变程度,并通过末次随访时复查CT影像资料统计椎间盘“真空”现象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以此评价终板破裂程度对手术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月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但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患者前缘高度丢失率及伤椎Cobb角短期内未出现明显差异(P值>0.05),而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根据末次随访CT影像发现终板轻度破裂组23人,仅6人出现椎间盘“真空”现象,而真空终板重度破裂组17人中10人出现椎间盘“真空”。将其进行卡方检验(P值<0.05),认为终板轻度破裂组和终板重度破裂组椎间盘“真空”的出现情况具有显着差异(P值<0.05)。结论:1.相较于轻度终板破裂组,重度终板破裂组手术预后疼痛缓解程度较差。2.相较于轻度终板破裂组,重度终板破裂组维持椎体高度及维持矫正角度的能力相对较差。3.相较于轻度终板破裂组,重度终板破裂组损伤终板相邻椎间盘更易发生退变。

王子奡[9](2021)在《胸腰段爆裂骨折取出内固定后再发脊柱后凸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根据影像学参数分析研究胸腰段爆裂骨折取出内固定后是否再发后凸及其相关影因素并找到能够指示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行胸腰段爆裂骨折术并于骨愈合后行内固定取出术患者的资料,获取年龄、性别、椎体楔形角(vertebral wedge angle,VWA),椎体前缘高度比值(anterior vertebral height ratio,AVH),上位椎间盘角(upper intervertebral angle,UIVA),下位椎间盘角(lower intervertebral angle,LIVA),区域角(regional angle,RA),Cobb角(CA),矢状面指数(sagital index,SI)及Denis评分。分别测量术前、术后、取出内固定前及最终随访时上述影像参数。观察再发后凸畸形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与其他影像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手术矫正后,椎体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比和椎体楔形角)保持稳定直至最终随访,而椎间盘空间(上下椎间角)塌陷,导致进行性后凸畸形(Cobb角,区域角和矢状面指数)。最终脊柱后凸和疼痛发生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但18例矢状面指数>15°的患者与其余44例矢状面指数<15°的患者相比,中度至重度疼痛发生率较高(Denis评分3-5分)。再发脊柱后凸与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r=-0.777,p<0.001)呈显着相关。结论:手术矫正丢失主要通过椎间盘塌陷发生,最终后凸畸形的程度可通过侧位X射线中观察到的术后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的程度来预测。外科医生在进行后路复位和固定手术时应尽量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

雷延发[10](2021)在《椎体内BCP植骨联合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胸腰段爆裂骨折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不同时间点的Cobb角、伤椎前体高率(AHIV)、伤椎中体高率(MHIV)、伤椎后体高率(PHIV)、VAS疼痛评分的变化。探讨椎体内双相磷酸钙(Bisphasic Calcium Phosphate,BCP)植骨联合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与减少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矫正后凸角度的损失及胸腰背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因单节段胸腰段爆裂骨折(T11~L2)行手术治疗的7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诊断明确,病例资料完整,均由同一医疗组实施手术,术后随访13~20个月;术中、术后及随访期间未出现不良并发症。分为2组:研究组(n=35):经后路椎体内BCP植骨联合经伤椎置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n=36):单纯经后路伤椎置钉固定术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受伤时间、术后末次随访时间、骨折节段、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同时记录患者在手术中所用时间、手术期间的出血量以及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AHIV、MHIV、PHIV、Cobb角、VAS疼痛评分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AHIV、MHIV、PHIV、Cobb角在术后改善、末次丢失上的变化。所有数据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Chi-square test)。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受伤时间、随访时间、损伤原因及损伤节段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的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对比,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椎体高度的比较3.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AHIV及术后改善和末次丢失的比较术前A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56.82±3.84%、57.60±5.2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A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8.10±1.08%、97.62±0.9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时A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5.56±1.01%、88.89±3.8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改善A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41.28±3.68%、40.01±5.4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丢失A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2.54±1.32%、8.73±3.7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HIV及术后改善和末次丢失的比较术前M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69.17±1.53%、68.74±1.5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M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6.10±1.46%、95.71±1.9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时M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4.27±1.66%、86.48±1.6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改善M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26.93±1.95%、26.97±2.3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丢失M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1.83±0.80%、9.22±2.3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HIV及术后改善和末次丢失的比较术前P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1.26±1.76%、90.59±1.6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P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9.25±0.69%、98.89±1.2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时P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98.30±0.71%、97.87±1.4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改善P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7.99±1.77%、8.29±2.2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丢失PHIV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0.96±0.21%、1.00±0.5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Cobb角及术后改善和末次丢失的比较术前Cobb角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21.09±1.50°、20.78±2.0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Cobb角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7.14±1.24°、7.08±1.5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时Cobb角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11.09±1.52°、15.00±1.5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改善Cobb角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13.94±1.92°、13.69±2.3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丢失Cobb角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3.94±1.39°、7.92±1.7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的比较术前VAS评分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7.97±1.10、7.72±1.3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VAS评分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5.11±0.80、4.72±0.9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时VAS评分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上分别为1.20±0.41、2.25±0.6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经后路椎体内BCP植骨的手术方式可以更好的减少末次随访时伤椎前、中体的丢失、减少后凸角的矫正丢失及减少胸腰背部疼痛。2.经后路椎体内BCP植骨联合经伤椎置钉固定与单纯经后路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术后椎体高度的恢复和后凸角的矫正上效果一致。3.经后路椎体内BCP植骨与不植骨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并无差别。

二、胸腰椎经椎弓根螺钉准确植入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腰椎经椎弓根螺钉准确植入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3)单纯前后位透视下胸椎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A组
        1.2.2 B组
    1.3 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阶段透视次数及手术相关指标分析
    2.2 两组患者螺钉置入优良率对比
3 讨论

(4)新型复位器经椎弓根复位骨折椎体并植骨结合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新型经椎弓根椎体复位器的研制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对新型复位器经椎弓根复位骨折椎体及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的研究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手术操作过程
        1.3 影像学参数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脊柱影像学参数结果
        2.2 骨盆影像学参数结果
        2.3 临床相关数据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附页
第二章 侧卧位胸腰椎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屈曲挛缩的临床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手术操作过程
        1.3 影像学参数
        1.4 髋关节功能疗效评价
        1.5 临床数据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脊柱影像学参数结果
        2.2 骨盆影像学参数结果
        2.3 髋关节功能疗效评价
        2.4 临床相关数据及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附页
第三章 胸腰椎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并发症及防治策略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手术操作过程
        1.3 围手术期处理
        1.4 数据记录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2.2 并发症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附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治疗的进展
    参考文献

(7)神经功能完整的胸腰椎不完全爆裂骨折(A3):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椎
        3.1.2 排除标准
    3.2 临床资料
    3.3 治疗方法
        3.3.1 手术组
        3.3.2 保守组
    3.4 观察与测量指标
    3.5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两组患者情况
    4.2 保守组治疗前后结果
    4.3 手术组治疗前后结果
    4.4 两组患者VAS评分
    4.5 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结果
    4.6 典型病历资料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年轻成人脊柱胸腰段骨折终板破裂程度对手术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再发后凸危险因素分析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椎
        3.1.2 排除标准
    3.2 临床资料
    3.3 手术方法与记录
    3.4 观察与测量指标
    3.5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4.2 统计学结果
        4.2.1 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
        4.2.2 伤椎Cobb角
        4.2.3 VAS评分
        4.2.4 ODI指数
    4.3 两组患者发生椎间盘“真空”现象情况
第5章 讨论
    5.1 胸腰段骨折概述
        5.1.1 脊柱胸腰段解剖与生理
        5.1.2 胸腰段骨折的分类
        5.1.3 胸腰段骨折的治疗
    5.2 创伤性终板骨折概述
        5.2.1 终板损伤与再发后凸的关系
        5.2.2 终板损伤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5.2.3 终板损伤与疼痛的关系
    5.3 创新性与局限性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胸腰段爆裂骨折取出内固定后再发脊柱后凸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1.5 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和椎体楔形角
    1.6 上下椎间盘角
    1.7 COBB角度,区域角度和矢状面指数
    1.8 矫正丢失的主要贡献者及再发后凸畸形的预测
    1.9 残留疼痛与工作状态评估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胸腰椎爆裂骨折短节段固定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椎体内BCP植骨联合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语简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分组
    2.2 研究方法
        2.2.1 术前准备
        2.2.2 手术方法
        2.2.3 术后处理
        2.2.4 术后疗效的评价
        2.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的比较
        3.1.1 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比
        3.1.2 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受伤时间和随访的时间对比
        3.1.3 两组骨折原因的对比
        3.1.4 两组骨折节段的对比
    3.2 研究资料的对比
        3.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3.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椎体高度的比较
        3.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Cobb角的比较
        3.2.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治疗目的及治疗方法
    4.2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作用
    4.3 经椎弓根植骨后疗效的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胸腰椎骨折的分型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胸腰椎经椎弓根螺钉准确植入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组配式角度定位仪与3D打印导航模板在椎弓根螺钉置钉中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J]. 张文玺,周金华,乔之军,刘波.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05)
  • [2]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J]. 刘列华,罗磊,李培,赵晨,高永建,王羿阳,邹略滔,周强. 中华骨科杂志, 2021(17)
  • [3]单纯前后位透视下胸椎经皮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可行性研究[J]. 李通. 中国医药指南, 2021(24)
  • [4]新型复位器经椎弓根复位骨折椎体并植骨结合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D]. 蔡梦涵.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5]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植骨与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D]. 肖博文. 长江大学, 2021
  • [6]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治疗研究[D]. 陈路. 南昌大学, 2021(01)
  • [7]神经功能完整的胸腰椎不完全爆裂骨折(A3):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D]. 邬佼汐. 吉林大学, 2021(01)
  • [8]年轻成人脊柱胸腰段骨折终板破裂程度对手术预后的影响[D]. 栾双蔚. 吉林大学, 2021(01)
  • [9]胸腰段爆裂骨折取出内固定后再发脊柱后凸的相关因素分析[D]. 王子奡.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10]椎体内BCP植骨联合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疗效观察[D]. 雷延发. 大理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