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整装内质网膜系统形态及基质对其结构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爽[1](2021)在《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Joannis)是一种近年来在内蒙古草原上猖獗成灾的新害虫。本研究旨在克隆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calcium-binding protein,Ca BP)基因,分析其在沙葱萤叶甲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温度下的表达谱,应用RNAi技术明确其对沙葱萤叶甲3龄幼虫发育历期、体重及存活率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其在沙葱萤叶甲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1.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4条沙葱萤叶甲Ca BP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Gd Ca M,Gd CAPSL,Gd Tn Cl和Gd CRT(Gen Bank登录号:MN695412-695415),ORF全长分别为480,648,516和1 209 bp,分别编码149,215,171和402个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Gd Ca M,Gd CAPSL,Gd Tn Cl和Gd CRT分别与玉米根萤叶甲Diabrotica virgifera virgifera的Ca M,CAPSL,Tn Cl及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CRT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分别为100.0,74.0,88.2和92.5%。2.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谱分析。q PCR分析表明,4个Ca BP基因在沙葱萤叶甲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日龄成虫中的表达量均存在显着差异,且表达模式不同。Gd Ca M在卵和1龄幼虫期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其他发育阶段的表达量;Gd CAPSL在卵期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蛹期,而在幼虫期和成虫期的表达量最低;Gd Tn Cl特异性地高表达于成虫期,在其他发育阶段微量表达;Gd CRT在不同发育阶段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蛹期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成虫、卵和1龄幼虫,再次为3龄幼虫,2龄幼虫期表达量最低。Gd Ca M在成虫滞育前(羽化后3 d)表达量较高,进入滞育后(羽化后7 d)表达量降低,在滞育期间(成虫羽化后7~60 d)表达量变化较小,而解除滞育后(成虫羽化后90 d)表达量进一步下调。Gd CAPSL在滞育初期(羽化后10 d)维持在最低水平,进入滞育中后期(羽化后40~60 d)开始回升,滞育解除后又突然下调至最低水平,而羽化后110 d急剧上升至最高水平。Gd Tn Cl在滞育初期(成虫羽化后15~20 d)高表达,进入滞育中后期后(羽化后30~60 d)急剧下降至最低水平,滞育解除后再次上调,但羽化后110 d突然下调至最低水平。Gd CRT在进入滞育后表达量开始逐渐下调,在滞育维持期间(成虫羽化后15~60 d)维持在低水平,滞育解除后又开始上升。温度对除Gd CRT外的其他3个Ca BP基因的表达有显着影响。低于20℃时,Gd Ca M的表达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但0℃时突然下降;高于20℃时,Gd Ca M的表达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Gd CAPSL的表达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上升的趋势,25℃时达到最高,然后下降。Gd Tn Cl随着温度的升高,表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3.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的RNA干扰效应。注射ds Ca M、ds CAPSL、ds Tn Cl和ds CRT后,处理组靶标基因Gd Ca M、Gd CAPSL、Gd Tn Cl和Gd CRT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干扰Gd Ca M后3~4 d、干扰Gd CAPSL后2~6 d、干扰Gd Tn Cl后3~6 d及干扰Gd CRT后4 d,3龄幼虫体重较对照组显着降低;干扰Gd CAPSL和Gd Tn Cl后,蛹重(49.95±4.51 mg和52.8±5.01 mg)较对照组(59.32±4.92mg)显着降低;干扰Gd CAPSL后,3龄幼虫的发育历期(8.45±1.47 d)较对照组(9.95±1.28 d)显着缩短;干扰Gd Ca M、Gd Tn Cl和Gd CAPSL后,3龄幼虫的存活率(88.33±6.24%、45±4.08%和78.33±2.36%)较对照组(96.77±2.36%)显着降低。说明Gd Ca M、Gd Tn Cl和Gd CAPSL在沙葱萤叶甲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Gd CRT作用不明显。
余新刚[2](2019)在《miRNA在黄牛和水牛日本血吸虫感染中调节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黄牛和水牛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的重要天然宿主,也是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它们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呈现不同的适宜性,进而导致血吸虫在宿主体内的生长发育、存活以及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呈现较大差异。为了探究miRNAs在血吸虫生长发育以及与宿主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的Hiseq Xten测序)对来自黄牛(适宜性宿主)和水牛(非适宜性宿主)的日本血吸虫成虫以及感染前(T1)、感染后14 d(T2,早期感染)和感染后42 d(T3,急性感染)黄牛和水牛的血浆、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miRNA进行测序,比较黄牛和水牛来源日本血吸虫成虫miRNA表达谱的差别以及黄牛和水牛血浆和PBMC在感染前后miRNA表达谱的变化,并对日本血吸虫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IF4A)的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探。上述研究可为抗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和新药靶标的筛选提供新的思路。1.黄牛和水牛来源日本血吸虫成虫miRNA表达谱的比较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黄牛和水牛来源的日本血吸虫成虫miRNA的表达谱,分别获得了6378万和6321万条miR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206个miRNAs,包括79个已注释的日本血吸虫miRNAs、127个与其他物种miRNAs高度相似的新miRNAs。其中,5个已注释的miRNAs(sja-miR-124-3p、sja-miR-219-5p、sja-miR-2e-3p、sja-miR-7-3p和sja-miR-3490)在水牛组虫体中呈现显着性上调表达,10个新的miRNAs在两组虫体中呈现差异表达。sja-miR-124-3p在黄牛和水牛源虫体中的表达趋势与啮齿类宿主来源虫体一致,可参与调节日本血吸虫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A等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证实sja-miR-219-5p可与靶基因Hsc20特异序列结合。5个已注释的差异表达miRNAs可能参与268个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调节,包括虫体的咽肌发育、嘌呤代谢、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减数分裂中纺锤体的定位、细胞骨架依赖性细胞内运输、r RNA加工、m RNA运输、蛋白质运输和繁殖等过程。其中,sja-miR-124-3p和sja-miR-219-5p可能通过调控虫体的神经系统发育、应激反应等进而影响虫体在两宿主体内的生存及发育。2.黄牛和水牛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血浆miRNA表达谱及差异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黄牛和水牛在血吸虫感染不同时期血浆中miRNA的表达谱。测序后共获得352,727,942条有效序列,平均每个样本有14,696,997条。黄牛和水牛组血浆miRNA的基因组比对率分别为90.80%和99.60%。黄牛和水牛血浆在血吸虫感染各期已注释的miRNAs有1,030个,新发现的miRNAs分别为444和438个。与感染前相比,黄牛和水牛血浆在感染早期分别有3个和9个miRNAs呈现特异性差异表达;在急性感染期黄牛和水牛血浆有9个miRNAs呈现共性差异表达,黄牛和水牛血浆分别有39和23个miRNAs呈现特异性差异表达。与感染早期相比,在急性感染期黄牛与水牛血浆有4个miRNAs呈现共性差异表达,分别有35和5个miRNAs呈现特异性差异表达。GO分类和KEGG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与多个信号通路有关。在感染早期,黄牛和水牛血浆miRNAs在脂肪酸代谢和胰岛素信号通路调节中存在很大差异,可能影响虫体在两宿主体内的生存及发育。3.黄牛和水牛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miRNA表达谱及差异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黄牛和水牛PBMC在血吸虫感染不同时期miRNA的表达谱。测序后共获得228,483,170条序列,平均每个样本有9,520,132条有效序列。在血吸虫感染各时期黄牛和水牛PBMC中已注释的miRNAs有1,030个,新发现的miRNAs分别为234和228个。与感染前相比,黄牛与水牛PBMC之间在T3/T1期有45个miRNAs呈现共性差异表达,另有111和69个miRNAs呈现特异性差异表达。与感染早期相比,黄牛和水牛PBMC在T3/T2期有64个呈现共性差异表达,另有147和36个miRNAs呈现特异性差异表达。GO分类和KEGG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与多个信号通路有关。在急性感染期,黄牛和水牛PBMC的miRNAs在Th1/Th2型细胞因子、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影响宿主的免疫应答。4.日本血吸虫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A的克隆表达与特性分析。根据Gen Bank中日本血吸虫eIF4A的基因序列(FN315265.1)设计引物,扩增Sj-eIF4A基因;构建其重组表达质粒并转化感受态细胞。采用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该重组蛋白。采用q RT-PCR法检测Sj-eIF4A在不同发育阶段以及不同适宜性宿主来源虫体的转录水平。在体内外对21 d童虫中该基因进行RNA干扰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RNA干扰对虫体繁殖和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Sj-eIF4A基因全长为1179 bp,编码392个氨基酸,融合蛋白Mr约为46 k Da。Sj-eIF4A在被检的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尤其在毛蚴、14 d童虫以及42 d雌虫体内转录水平较高;在适宜性宿主黄牛和BALB/c小鼠来源虫体内的转录水平高于非适宜性宿主水牛和Wistar大鼠。Sj-eIF4A特异性si RNA不仅能够有效抑制虫体Sj-eIF4A的转录水平并诱导小鼠产生20.63%的减虫率和31.21%的肝脏减卵率,而且能够引起雌虫的排卵异常以及虫体腹吸盘和雌雄虫部分体表结构发生改变。综上所述,本文对黄/牛来源日本血吸虫miRNA的表达差异及黄牛和水牛感染前后PBMC和血浆miRNA表达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日本血吸虫真核翻译起始因子Sj-eIF4A进行了克隆表达和基因特性分析。发现了一些对血吸虫生长发育和宿主免疫应答至关重要的虫源性和宿主源性miRNA分子,初步探明了Sj-eIF4A在日本血吸虫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为揭示不同适宜性宿主与日本血吸虫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也为寻找抗日本血吸虫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或新药靶标提供了新思路。
刘洁[3](2019)在《Hif-1靶基因Bnip3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调控自噬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肝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其活化过程中发生的表型改变已获得认识,但是导致这一系列表型改变的精细机制仍知之甚少。本课题组前期已证实缺氧诱导因子-1(Hif-1)通过调节自噬影响肝星状细胞的活化,通过全基因组表达芯片分析缺氧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内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筛选到与自噬相关的Bnip3(Bcl-2/adenovirus E1B 19 kDa protein-interacting protein 3)蛋白。在此基础上开展本课题,旨在探讨核转录因子Hif-1靶基因Bnip3调控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自噬的可能机制,以进一步揭示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寻找逆转肝纤维化的靶点。方法:采用氯化钴(CoCl2)化学诱导缺氧法刺激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X-2细胞中Bnip3的表达;以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为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Bnip3的表达;对LX-2进行缺氧处理,Western blot检测P62、α-SMA以及LC3B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P62,观察LX-2细胞自噬;用Hif-1抑制剂YC-1抑制Hif-1的表达,缺氧或LPS刺激LX-2细胞,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Bnip3表达;用特异性siRNA干扰Bnip3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LX2在缺氧或LPS刺激下α-SMA、LC3B表达;胶原酶消化-Percoll分离法分离BALB/c小鼠的原代肝星状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原代肝星状细胞自然活化过程中Hif-1、Bnip3和自噬相关分子LC3B和P62以及活化相关分子α-SM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GFAP、Bnip3及P62的表达;在原代肝星状细胞体外自然活化过程中加入Hif-1抑制剂YC-1,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Bnip3的表达,用特异性siRNA干扰Bnip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原代肝星状细胞自然活化过程中α-SMA和LC3B表达。结果:缺氧处理的人肝星状细胞LX-2和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组织中Bnip3分子表达升高;LX-2缺氧处理后发生自噬;抑制LX-2细胞中Hif-1α表达可减少Bnip3的表达;干扰LX-2细胞中Bnip3表达可阻抑LX-2细胞自噬发生并抑制细胞活化;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在体外自然活化过程中Bnip3表达升高;原代肝星状细胞自然活化过程中发生自噬且Hif-1α表达升高;抑制原代肝星状细胞中Hif-1α表达,Bnip3表达不再升高;干扰原代肝星状细胞中Bnip3表达,影响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自噬发生。结论:Hif-1通过靶分子Bnip3调控的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自噬。
曹晓丹[4](2016)在《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的研究》文中认为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血吸虫释放或分泌一些抗原分子进入宿主体内,这些分子直接暴露于宿主免疫系统,诱导和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一些排泄分泌蛋白(excretory/secretory proteins,ESPs),包括早期童虫和其它不同发育阶段虫体差异表达的排泄分泌蛋白对血吸虫在终末宿主体内感染的建立和维持至关重要。研究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不同发育阶段排泄分泌蛋白质的组成和变化,鉴定分析与日本血吸虫生长、发育、繁殖等相关的重要分子,将有助于理解血吸虫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发现血吸虫免疫调节关键分子及血吸虫病的疫苗候选分子。1.日本血吸虫14d童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分析日本血吸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史,童虫是血吸虫在终末宿主体内的早期发育阶段,是疫苗介导保护性免疫的主要靶标。排泄分泌蛋白在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日本血吸虫童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至今尚未有研究报道。本实验首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串联质谱技术对日本血吸虫14d童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的组成进行分析鉴定,最终鉴定到713种蛋白。这些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介于10kDa和70kDa之间,理论等电点介于3到13之间。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鉴定到的童虫排泄分泌蛋白主要参与应激反应(如heat shock protein)、碳水化合物代谢(如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蛋白质降解(如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等,其中一些ESPs可能是与日本血吸虫早期童虫适应寄生生活,维持在终末宿主体内生存、发育等相关的重要分子。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日本血吸虫童虫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筛选。2.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童虫和成虫是日本血吸虫寄生于终末宿主体内的两个主要发育阶段虫体,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童虫和成虫期别差异表达的排泄分泌蛋白在血吸虫的感染建立和维持、发育和繁殖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首次应用iTRAQ和液质联用技术,完成了日本血吸虫14d童虫和42d成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最终鉴定到298种差异蛋白。其中,童虫高表达蛋白有161个,包括hot shock proteins、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蛋白主要参与应激反应、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蛋白降解等过程;成虫高表达蛋白有137个,包括thioredoxin peroxidase、ade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等,它们主要与免疫调节和嘌呤代谢等相关;另有31个蛋白在童虫和成虫间不具有显着性差异,如phosphoglycerate mutase等。该研究可为阐述童虫和成虫生理学上的差异,及理解这两个发育阶段虫体差异表达ESPs在血吸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也可为寻找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提供基础。3.日本血吸虫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SjPDI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rSjPDI诱导抗血吸虫感染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价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为本研究排泄分泌蛋白组分析中鉴定到的一种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本文应用PCR技术对SjPDI基因进行克隆,该基因具有141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69个氨基酸。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jPDI,并在BL21大肠杆菌中获得成功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 kDa的可溶性重组蛋白rSjPDI。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rSjPDI可以被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免疫兔血清识别,日本血吸虫成虫蛋白和成虫排泄分泌蛋白可以被rSjPDI免疫小鼠血清识别,说明重组蛋白rSjPDI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且SjPDI确实存在于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中。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SjPDI在各个检测的生长发育阶段虫体中均有表达,且在42天成虫和早期童虫体内呈高表达。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SjPDI主要定位于日本血吸虫表膜及实质组织内。生物学特性分析显示,重组蛋白rSjPDI具有蛋白异构和抗氧化等功能。ELISA实验表明rSjPDI可引起免疫小鼠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在两批小鼠免疫保护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rSjPDI免疫组分别获得35.32%和26.19%的减虫率及33.17%和31.7%的肝脏虫卵减少率。本研究表明排泄分泌蛋白SjPDI在血吸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一种潜在的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4.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研究巨噬细胞在机体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在促炎性和抗炎性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谷胱甘肽脱氢酶为本研究排泄分泌蛋白组分析中鉴定到的另一种重要的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该蛋白含有GSTs结构域,与克氏锥虫Tc52免疫调节分子具有相同的结构位点。本实验首次对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进行克隆表达,分析该重组蛋白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免疫调节机制。结果表明,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NOS的表达,同时可增强巨噬细胞中microRNA-146a分子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显示,miR-146a对LPS活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有负调控作用,miR-146a可能参与调节巨噬细胞促炎性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表明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可以通过影响巨噬细胞活化和促炎性反应参与宿主免疫应答进程,该分子可能在血吸虫的生存和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本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串联质谱法对日本血吸虫14d童虫排泄分泌蛋白组的组成进行分析鉴定,应用iTRAQ和液质联用技术对日本血吸虫14d童虫和42d成虫排泄分泌蛋白组进行比较分析。对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SjPDI的编码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对重组蛋白rSjPDI诱导小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进行评估。对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谷胱甘肽脱氢酶编码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就该重组蛋白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免疫调节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本研究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血吸虫生长发育机制及血吸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可为筛选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提供实验依据。
王帅[5](2015)在《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和亚洲带绦虫(Taenia asiatica)是具重要医学和经济意义的人畜共患寄生虫。两种虫体外部形态非常相似,亲缘关系一度有较大争议。由于缺乏基础研究,关于它们的物种进化、生长发育调控、寄生适应性、宿主互作、免疫逃避等相关机制了解甚少,预防控制和治疗手段等发展缓慢。本研究对两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完成了全基因组草图绘制及注释;全面比较分析了两者基因组特征,鉴定了潜在药物靶标和分泌蛋白;探讨了绦虫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分析及策略,并对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的适应性进化进行了研究。另外,在绦虫基因组中首次发现了胰岛样多肽(Inuslin-like peptide,ILP)编码基因,并研究了其下游信号通路。结果如下:1.完成了两种绦虫的基因组测序、拼接和评估工作,测序深度约95X,基因组大小约为170 Mb(Megabase,Mb);Scanfold N50分别约为586 kb(kilobase,kb)和342 kb。2.完成了两种绦虫基因组重复序列、编码基因、非编码基因等注释工作;对基因功能、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信号通路等进行了注释;发现了小内含子分布的“双峰结构”和GC含量偏好。3.完成了牛带绦虫囊尾蚴胆汁激活前后和亚洲带绦虫成虫时期转录组图谱,构建了编码基因的转录本、可变剪接及表达量数据。4.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基因组具有高共线性、低序列分歧、相似的家族进化等特征,从基因组层面反应了两物种的亲缘关系;并发现了与两种绦虫适应性相关的家族进化。5.鉴定并分析了两绦虫的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酶、蛋白激酶和离子通道等可能的药物靶标序列,并与已知的药物靶标库进行了比较;鉴定了分泌蛋白序列,分析了其潜在的功能。6.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确认了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和猪带绦虫及其他扁形动物间的亲缘关系;提出一种基于进化距离矩阵相关性的带属绦虫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策略,以降低单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的随机误差,此策略可应用到病毒分型等流行病学分析。7.分析了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谱系枝上受正选择压力基因,发现了众多由于宿主变化而产生的适应性进化特征;发现了与亚洲带绦虫宿主漂移和组织嗜性相关的适应性进化基因。8.首次从绦虫基因组中鉴定到ILP编码序列,否定了认为绦虫内源性ILP基因缺失,利用宿主胰岛素信号来调节自身生长发育的假设;证实寄生扁形动物ILP基因具有典型胰岛素家族特征和保守的基因结构;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免疫组化分析表明,绦虫ILP主要在成熟节片卵巢部位表达,很可能跟生殖相关。
郑茂[6](2013)在《日本血吸虫感染鼠肝组织与肠黏膜二者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不同病期模型,探讨肝组织和肠黏膜二者间在病变发生发展上的相关性,以期为血吸虫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提供实验依据及评估方法。研究方法:购自实验动物公司的健康昆明雄性小鼠50只,随机取10只鼠作健康对照组,余40只鼠均按常规法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尾/鼠);感染后按常规分笼喂养。除感染后第12周随机取10只小鼠用吡喹酮(300mg/kg.d)一次灌药作杀虫治疗外,其余小鼠分别在感染后第6周,第12周和第21周各随机取10只小鼠和治疗后第9周小鼠作观察。所有鼠按设计时点:收集血清用ELISA法作TGF-β1和ATP酶的浓度测定;解剖小鼠,仔细查检肝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内血吸虫虫体,并记录每鼠虫体数,取出肝脏和全结肠标本做大体标本观察记录后,均作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比较观察和分析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不同病期血吸虫病小鼠模型,感染成功率为100%;其病变在感染后6w组急性虫卵肉芽肿形成,12周出现肝纤维化,21周出现肝硬变,各病期的肝和肠二者病变存在相关性,取病理学分级评分指标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的结果呈正相关(rs=0.892,P<0.01)。对照组、6w组、12w组、21w组和治疗组的小鼠血清中ATP酶浓度分别为207.74±4.98nmol/L、302.96±5.54nmol/L、501.72±7.12nmol/L、505.01±5.85nmol/L、211.85±5.51nmol/L。除对照组与治疗组、12w组与21w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血清中TGF-β1浓度随感染周期的延长而上升,用药后显着下降,用药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后不同病期小鼠的结肠组织学评分值与肝脏病理分级呈正相关;血清中TGF-β1和ATP酶浓度随病程期延长有增加趋势,在治疗后降低,提示其可能具有病情评估意义。图8幅,表11个,参考文献95篇。
钟沁萍,李俊琳,明珍平,蒋明森,董惠芬[7](2011)在《日本血吸虫雄虫抽提物对卵黄培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雄虫抽提物对卵黄培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灌注法获取28d虫龄的日本血吸虫虫体,无菌处理后分离雌、雄虫体。取雌虫卵黄腺段虫体,冷消化法制备细胞悬液,将细胞接种于培养瓶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以常规培养基培养,实验组以常规培养基含100μg/ml雄虫抽提物培养。培养第7天,取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制备标本并观察。结果实验组成熟卵黄细胞出现概率较对照组高,核和胞质染色均匀;卵黄滴内的卵黄球之间界限清晰,数目可数;线粒体数目较少,电子密度较低。未成熟卵黄细胞胞质中粗面内质网较丰富。对照组中卵黄细胞的核和胞质电子密度降低,脂滴数目增多,空泡化程度严重,未见线粒体;成熟卵黄细胞中卵黄滴内的卵黄球之间已发生融合,有卵黄球从中释放出来,成为裸露体;未成熟卵黄细胞中卵黄球与外面包绕的膜之间空隙增大,粗面内质网扩大和囊泡变,核糖体脱颗粒。结论日本血吸虫雄虫抽提物对雌虫卵黄细胞在体外的发育与存活具有促进作用。
李宛青,王中全[8](2007)在《血吸虫与绦虫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熊飞,李俊琳,明珍平,钟沁萍,董惠芬,蒋明森[9](2006)在《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及其与肝基质联合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LDH、ACP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为评价指标,研究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饲养层及其与肝基质联合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分MEF与肝基质联合组(后简称联合组)、MEF组、肝基质组和对照组4组。联合组与肝基质组预先铺敷肝基质,MEF组和对照组未铺敷肝基质,将虫龄21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分别接种于预先铺敷或未铺敷肝基质的小盖玻片上。肝基质组和对照组细胞培养于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常规培养基中,联合组与MEF组的细胞培养于有MEF饲养层的常规培养基中。培养第7d,运用酶细胞化学方法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进行LDH、ACP染色,OlympusBX51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HIP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其含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4组童虫培养细胞其LDH、ACP活性不同。LDH、ACP着色按联合组、MEF组、肝基质组、对照组依次变浅。定量分析显示,培养细胞的LDH含量,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显着性(P<0.01);联合组、MEF组、肝基质组培养细胞的ACP含量两两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1),联合组、MEF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而肝基质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MEF饲养层能促进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的代谢,并能与肝基质协同促进培养细胞代谢。
陈喜珪,董惠芬,明珍平,钟沁萍,蒋明森,胡世全[10](2006)在《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形态、增殖的影响。方法联合法将虫龄为21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接种于预先铺敷有肝基质(实验组)和未铺敷肝基质(对照组)的小盖玻片上,培养于常规培养基中,用高碘酸雪夫(PAS)法染色培养细胞,Olympus-BH2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并将接种第3天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细胞用胶银法进行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染色,HPIAS-2000图像分析仪测定AgNORs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实验组中的培养细胞其细胞质突起和分裂细胞增多,AgNORs的平均光密度值显着高于对照组细胞(P<0.01)。实验组的细胞分裂方式除常见的一分为二方式外,还观察到一分为三的多极分裂方式;而对照组未观察到分裂细胞。结论肝基质可明显影响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的形态,显着促进培养细胞的增殖。
二、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整装内质网膜系统形态及基质对其结构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整装内质网膜系统形态及基质对其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沙葱萤叶甲 |
1.2 钙结合蛋白 |
1.2.1 EF-hand结构 |
1.2.2 钙调蛋白 |
1.2.3 钙磷蛋白 |
1.2.4 肌钙蛋白C |
1.2.5 钙网蛋白 |
1.2.6 钙结合蛋白在昆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1.2.7 RNA干扰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的鉴定和表达谱分析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3 RNA提取 |
2.1.4 RNA样品质量检测 |
2.1.5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2.1.6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相关基因引物设计 |
2.1.7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2.1.8 PCR产物回收纯化 |
2.1.9 目的片段的连接、转化 |
2.1.10 阳性克隆检测 |
2.1.11 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2.1.12 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的q PCR分析 |
2.1.13 数据分析 |
2.2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的RNA干扰效应 |
2.2.1 供试昆虫 |
2.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3 引物设计 |
2.2.4 PCR扩增,连接及转化 |
2.2.5 ds RNA的合成 |
2.2.6 ds RNA的注射 |
2.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1 沙葱萤叶甲总RNA的检测 |
3.1.2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的同源比对 |
3.1.3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的序列特征 |
3.1.4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氨基酸序列预测分析 |
3.1.5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二级结构的预测分析 |
3.1.6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三级结构的预测分析 |
3.1.7 沙葱萤叶甲及其他鞘翅目昆虫钙结合蛋白的系统发育关系 |
3.2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
3.2.1 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
3.2.2 在不同日龄成虫中的表达分析 |
3.2.3 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3.3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功能的研究 |
3.3.1 ds RNA的合成 |
3.3.2 RNA干扰对钙结合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3 RNA干扰钙结合蛋白基因对3 龄幼虫体重的影响 |
3.3.4 RNA干扰钙结合蛋白基因对蛹重的影响 |
3.3.5 RNA干扰钙结合蛋白基因对3 龄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
3.3.6 RNA干扰钙结合蛋白基因对3 龄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的鉴定和表达谱分析 |
4.2 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的RNA干扰效应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核苷酸序列 |
附录2:氨基酸序列 |
作者简介 |
(2)miRNA在黄牛和水牛日本血吸虫感染中调节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血吸虫及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及防控形势 |
1.1.2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及宿主的适宜性 |
1.1.2.1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
1.1.2.2 宿主适宜性 |
1.1.2.3 水牛和黄牛是我国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 |
1.1.3 血吸虫感染的免疫 |
1.1.3.1 宿主对血吸虫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 |
1.1.3.2 宿主对血吸虫感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
1.1.4 micro RNA及其在血吸虫上的研究 |
1.1.4.1 血吸虫宿主miRNA研究进展 |
1.1.4.2 虫体miRNA研究进展 |
1.1.5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A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黄牛和水牛来源日本血吸虫成虫miRNA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
1.3.2 黄牛和水牛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血浆miRNA表达谱及差异分析 |
1.3.3 黄牛和水牛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miRNA表达谱及差异分析 |
1.3.4 日本血吸虫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A的克隆表达与特性分析 |
第二章 黄牛与水牛来源日本血吸虫成虫miRNA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实验动物与尾蚴感染 |
2.2.2 主要仪器 |
2.2.3 主要试剂 |
2.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3 方法 |
2.3.1 水牛和黄牛来源日本血吸虫成虫的收集 |
2.3.2 虫体RNA的提取 |
2.3.3 small RNA文库构建 |
2.3.4 miRNA深度测序及数据分析 |
2.3.5 已知显着性差异表达的miRNAs验证 |
2.3.5.1 引物设计 |
2.3.5.2 虫体miRNA提取 |
2.3.5.3 miRNA cDNA第一链合成 |
2.3.5.4 miRNA荧光定量检测 |
2.3.6 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筛选及q RT-PCR验证 |
2.3.7 双荧光素酶验证实验 |
2.3.7.1 HEK293T细胞的培养 |
2.3.7.2 双荧光素酶共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7.3 转染实验 |
2.3.7.4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 |
2.3.8 数据分析 |
2.4 结果 |
2.4.1 small RNA文库构建及深度测序概况 |
2.4.2 黄牛和水牛源日本血吸虫已知miRNAs的比较分析 |
2.4.3 日本血吸虫成虫新miRNA的初步鉴定 |
2.4.4 采用qRT-PCR法验证五个差异表达的已知miRNAs |
2.4.5 五个显着性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预测 |
2.4.6 靶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
2.4.7 采用qRT-PCR验证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 |
2.4.8 双荧光素酶验证结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黄牛和水牛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血浆miRNA表达谱及差异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实验动物与尾蚴感染 |
3.2.2 主要仪器 |
3.2.3 主要试剂 |
3.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3.3 方法 |
3.3.1 黄牛和水牛外周血的采集及血浆分离 |
3.3.2 血浆RNA的提取 |
3.3.3 small RNA文库构建 |
3.3.4 miRNA深度测序及数据分析 |
3.3.5 差异表达miRNAs的 q RT-PCR验证 |
3.3.5.1 差异表达miRNAs的引物设计 |
3.3.5.2 血浆miRNA提取及反转录 |
3.3.5.3 miRNA c DNA第一链合成 |
3.3.5.4 miRNA荧光定量检测 |
3.3.6 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的q RT-PCR验证 |
3.4 结果 |
3.4.1 small RNA文库构建及深度测序概况 |
3.4.2 黄牛和水牛血浆已知miRNAs的比较分析 |
3.4.2.1 黄牛T1、T2、T3 时期血浆差异表达miRNAs的比较分析 |
3.4.2.2 水牛T1、T2、T3 时期血浆差异表达miRNAs的比较分析 |
3.4.2.3 T1、T2、T3 时期黄牛和水牛血浆差异表达miRNAs的比较分析 |
3.4.2.4 黄牛和水牛感染血吸虫后血浆差异表达miRNAs的比较分析 |
3.4.3 黄牛和水牛血浆新miRNAs的预测分析 |
3.4.4 差异表达miRNAs靶基因预测及靶基因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4.1 黄牛T1、T2、T3 时期血浆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 |
3.4.4.2 水牛T1、T2、T3 时期血浆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 |
3.4.4.3 黄牛和水牛在T1、T2、T3 时期血浆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 |
3.4.4.4 感染后不同时期黄牛和水牛血浆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 |
3.4.5 黄牛和水牛血浆差异表达miRNAs及其靶基因验证 |
3.4.5.1 黄牛和水牛各时期血浆差异表达miRNAs的验证 |
3.4.5.2 血浆差异miRNAs的靶基因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黄牛和水牛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miRNA表达谱及差异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实验动物与尾蚴感染 |
4.2.2 主要仪器 |
4.2.3 主要试剂 |
4.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4.3 方法 |
4.3.1 黄牛和水牛外周血的采集及PBMC的分离 |
4.3.2 PBMC中 RNA的提取 |
4.3.3 small RNA文库构建 |
4.3.4 miRNA深度测序及数据分析 |
4.3.5 差异表达miRNAs的 q RT-PCR验证 |
4.3.5.1 差异表达miRNAs的引物设计 |
4.3.5.2 PBMC中 miRNA的提取 |
4.3.5.3 miRNA c DNA第一链合成 |
4.3.5.4 miRNA荧光定量检测 |
4.3.6 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q RT-PCR验证 |
4.4 结果 |
4.4.1 small RNA文库构建及深度测序概况 |
4.4.2 黄牛和水牛PBMC新 miRNAs的预测分析 |
4.4.3 黄牛和水牛PBMC已知miRNAs的比较分析 |
4.4.3.1 黄牛T1、T2、T3 时期PBMC差异表达miRNAs筛选及分析 |
4.4.3.2 水牛T1、T2、T3 时期PBMC差异表达miRNAs筛选及分析 |
4.4.3.3 T1、T2、T3 时期黄牛和水牛PBMC差异表达miRNAs的比较分析 |
4.4.3.4 不同感染时期黄牛和水牛PBMC差异表达miRNAs的比较分析 |
4.4.4 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靶基因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4.4.1 黄牛T1、T2、T3 时期PBMC差异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 |
4.4.4.2 水牛T1、T2、T3 时期PBMC差异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 |
4.4.4.3 黄牛和水牛T1、T2、T3 时期PBMC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 |
4.4.4.4 感染后不同时期黄牛和水牛PBMC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 |
4.4.5 黄牛和水牛PBMC差异表达miRNAs及其靶基因验证 |
4.4.5.1 黄牛和水牛各时期PBMC差异miRNAs的验证 |
4.4.5.2 PBMC差异miRNAs的靶基因验证 |
4.5 小结 |
第五章 日本血吸虫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A的克隆表达与特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 |
5.2.1 实验动物和尾蚴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5.2.4 主要试剂配制 |
5.3 方法 |
5.3.1 Sj-eIF4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2 Sj-eIF4A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时期虫体内的转录水平分析 |
5.3.2.1 不同发育时期的虫体收集 |
5.3.2.2 虫体RNA提取 |
5.3.2.3 虫体RNA反转为c DNA及 q RT-PCR分析 |
5.3.3 Sj-eIF4A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不同适宜性宿主来源虫体内的转录水平分析 |
5.3.3.1 不同宿主来源虫体的收集 |
5.3.3.2 虫体RNA的提取 |
5.3.3.3 虫体RNA反转为c DNA及 q RT-PCR分析 |
5.3.4 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5.3.5 重组蛋白r Sj-eIF4A的表达与纯化 |
5.3.6 Sj-eIF4A基因特异性si RNA的筛选 |
5.3.6.1 Sj-eIF4A基因si RNA的合成 |
5.3.6.2 虫体的收集与体外培养 |
5.3.6.3 Sj-eIF4A基因的干扰效果分析 |
5.3.7 Sj-eIF4A基因体外最佳干扰时间的筛选 |
5.3.8 Sj-eIF4A基因的体内干扰实验 |
5.3.9 Sj-eIF4A基因的体外干扰实验 |
5.3.9.1 虫体收集与RNA长期干扰 |
5.3.9.2 体外长期干扰虫体结构变化观察 |
5.3.10 统计学分析 |
5.4 结果 |
5.4.1 Sj-eIF4A基因的扩增与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5.4.2 日本血吸虫Sj-eIF4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4.3 r Sj-eIF4A蛋白的纯化 |
5.4.4 Sj-eIF4A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水平分析 |
5.4.5 Sj-eIF4A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不同适宜性宿主来源虫体内的转录水平分析 |
5.4.6 siRNA干扰效果分析 |
5.4.7 RNA干扰引起Sj-eIF4A基因沉默的最佳时间分析 |
5.4.8 体内干扰Sj-eIF4A基因表达对虫荷数和肝脏虫卵数的影响 |
5.4.9 体外干扰Sj-eIF4A基因表达对虫卵的影响 |
5.4.10 体外干扰Sj-eIF4A基因对虫体形态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讨论与总结 |
6.1 全文讨论 |
6.1.1 黄牛和水牛来源日本血吸虫成虫miRNA表达谱的比较分析 |
6.1.2 黄牛和水牛血浆miRNA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前后的表达谱分析 |
6.1.3 黄牛和水牛外周血单核细胞miRNA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前后的表达谱分析 |
6.1.4 日本血吸虫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A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特性分析 |
6.2 全文总结 |
6.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日本血吸虫 miRNA 测序流程图及Hsc20 扩增序列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和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3)Hif-1靶基因Bnip3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调控自噬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五、综述 外泌体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讲座及发表的论文题目) |
(4)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血吸虫及我国血吸虫病防控 |
1.2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 |
1.3 血吸虫感染免疫 |
1.3.1 抗原复杂性 |
1.3.2 宿主免疫效应机制的多样性 |
1.3.3 免疫逃避 |
1.3.4 宿主免疫应答作用的两面性 |
1.4 单核吞噬细胞 |
1.5 排泄分泌蛋白及相关研究 |
1.5.1 排泄分泌蛋白 |
1.5.2 排泄分泌蛋白与免疫调节 |
1.5.3 寄生蠕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学研究 |
1.6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1.6.1 蛋白质组分分离技术 |
1.6.2 蛋白质组分鉴定技术 |
1.6.3 蛋白质组分定量分析技术 |
1.6.4 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7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二章 日本血吸虫 14d童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3 结果 |
2.3.1 14d童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的总体分析 |
2.3.2 童虫排泄分泌蛋白的分泌特性分析 |
2.3.3 童虫排泄分泌蛋白的理化特性分析 |
2.3.4 GO注释 |
2.3.5 KEGG通路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排泄分泌蛋白质组的比较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 |
3.3.1 SDS-PAGE电泳 |
3.3.2 童虫和成虫差异ESPs的总体分析 |
3.3.3 童虫和成虫差异ESPs的理论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预测及分泌特性分析 |
3.3.4 童虫和成虫差异ESPs的GO功能显着性分析及通路分析 |
3.3.5 iTRAQ验证试验 |
3.4 讨论 |
第四章 日本血吸虫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SjPDI)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rSjPDI诱导抗血吸虫感染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价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3 结果 |
4.3.1 SjPDI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2 重组质粒pET28a(+)-SjPDI的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的纯化 |
4.3.3 rSjPDI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分析 |
4.3.4 Real-time PCR检测SjPDI在不同发育阶段虫体内的转录水平 |
4.3.5 SjPDI蛋白在虫体内的组织定位观察 |
4.3.6 重组蛋白rSjPDI的异构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测定 |
4.3.7 重组蛋白SjPDI在小鼠体内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检测 |
4.3.8 重组蛋白rSjPDI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3 结果 |
5.3.1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2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5.3.3 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iNOS的转录水平 |
5.3.4 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NO的释放 |
5.3.5 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脱氢酶可增强巨噬细胞中miR-146a的转录水平 |
5.3.6 mi R-146a负调控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IL-1β 的表达 |
5.4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牛带绦虫概述 |
1.2 亚洲带绦虫概述 |
1.3 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的比较 |
1.3.1 形态学比较 |
1.3.2 物种形成历史比较 |
1.3.3 群体数量与杂交现象 |
1.4 寄生扁形动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1.4.1 测序技术进展 |
1.4.2 寄生性扁形动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1.5 进化分析背景和原理 |
1.5.1 系统发育分析 |
1.5.2 适应性进化分析原理 |
1.6 胰岛素及其信号通路概述 |
1.6.1 胰岛素家族 |
1.6.2 胰岛素信号通路 |
1.6.3 无脊椎动物ILP |
1.6.4 寄生扁形动物ILP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全基因组测序、拼接、注释和特征分析 |
2.1 材料 |
2.1.1 试剂 |
2.1.2 样品鉴定 |
2.2 方法 |
2.2.1 测序文库制备 |
2.2.2 原始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及过滤 |
2.2.3 基因组拼接及评估 |
2.2.4 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 |
2.2.5 基因组非编码RNA分析 |
2.2.6 基因模型(gene model)注释 |
2.2.7 基因结构特征分析 |
2.2.8 编码蛋白功能注释及信号通路注释 |
2.3 结果 |
2.3.1 样品获取及鉴定 |
2.3.2 基因组测序及数据质量评估 |
2.3.3 基因组拼接及拼接质量评估 |
2.3.4 基因组重复序列注释 |
2.3.5 非编码RNA注释 |
2.3.6 编码基因注释及特征分析 |
2.3.7 编码基因功能及通路注释 |
2.4 讨论 |
第三章 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转录组分析 |
3.1 材料 |
3.1.1 主要试剂 |
3.1.2 样品准备 |
3.1.3 牛带绦虫囊尾蚴胆汁激活处理 |
3.2 方法 |
3.2.1 转录组测序 |
3.2.2 转录组原始数据处理 |
3.2.3 饱和度分析 |
3.2.4 转录组序列定位与组装 |
3.2.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3.3 结果 |
3.3.1 mRNA提取 |
3.3.2 RNA-Seq原始读段质量评估及过滤 |
3.3.3 饱和度分析 |
3.3.4 转录组从头组装 |
3.3.5 有参考基因组的组装 |
3.3.6 基因表达量计算 |
3.3.7 差异表达基因及功能注释 |
3.4 讨论 |
第四章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4.1 方法 |
4.1.1 基因组大小评估 |
4.1.2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4.1.3 编码基因同源性比较 |
4.1.4 蛋白家族聚类及比较 |
4.1.5 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鉴定及比较分析 |
4.2 结果 |
4.2.1 基因组大小评估 |
4.2.2 共线性分析 |
4.2.3 同源基因比较分析 |
4.2.4 基因家族比较 |
4.2.5 绦虫与吸虫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鉴定及比较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绦虫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策略探讨及延伸 |
5.1 方法 |
5.1.1 基于核基因组数据的寄生扁形动物系统发育关系重建 |
5.1.2 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的带属绦虫系统发育关系重建分析策略 |
5.1.3 计算遗传矩阵相关性的策略应用范围延伸 |
5.2 结果 |
5.2.1 基于核基因组的寄生扁形动物系统发育重建 |
5.2.2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绦虫系统发育重建分析策略 |
5.2.3 计算遗传距离矩阵相关性的策略应用范围延伸探讨 |
5.3 讨论 |
第六章 适应性进化分析 |
6.1 方法 |
6.1.1 直系同源基因选择压力成对计算 |
6.1.2 枝位点模型计算 |
6.1.3 正选择基因注释及比较分析 |
6.2 结果 |
6.2.1 成对比较的正选择基因及功能注释 |
6.2.2 枝位点模型检测正选择基因 |
6.2.3 正选择基因GO聚类和富集分析 |
6.2.4 正选择基因KEGG通路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潜在药物靶标蛋白鉴定分析 |
7.1 方法 |
7.1.1 GPCR的鉴定与分析 |
7.1.2 蛋白酶与蛋白酶抑制剂的鉴定与分析 |
7.1.3 蛋白激酶鉴定与分析 |
7.1.4 离子通道鉴定与分析 |
7.2 结果 |
7.2.1 GPCR鉴定 |
7.2.2 蛋白酶及其抑制剂鉴定 |
7.2.3 蛋白激酶鉴定 |
7.2.4 离子通道鉴定 |
7.2.5 药物靶标数据库注释 |
7.3 讨论 |
第八章分泌蛋白质组鉴定 |
8.1 方法 |
8.1.1 分泌蛋白预测及注释 |
8.2 结果 |
8.2.1 绦虫分泌蛋白鉴定 |
8.2.2 功能注释 |
8.2.3 分泌蛋白GO聚类和富集分析 |
8.3 讨论 |
第九章 绦虫和吸虫的胰岛素样多肽基因鉴定 |
9.1 材料 |
9.1.1 试剂 |
9.1.2 主要仪器 |
9.2 方法 |
9.2.1 猪带绦虫ILP基因的全基因组搜索 |
9.2.2 猪带绦虫ILP编码基因cDNA的扩增 |
9.2.3 其他绦虫及吸虫的ILP基因鉴定 |
9.2.4 寄生扁形动物ILP序列特征及进化分析 |
9.3 结果 |
9.3.1 绦虫胰岛素样因子的全基因组搜索 |
9.3.2 猪带绦虫ILP编码基因cDNA的克隆 |
9.3.3 其他绦虫和吸虫的ILP编码基因的鉴定及其基因结构分析 |
9.3.4 寄生扁形动物ILP序列特征 |
9.3.5 进化分析 |
9.4 讨论 |
第十章 绦虫ILP基因表达量和组织分布分析 |
10.1 材料 |
10.2 方法 |
10.2.1 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
10.2.2 抗体制备 |
10.2.3 组织定位 |
10.2.4 绦虫胰岛素信号通路其他成分鉴定 |
10.3 结果 |
10.3.1 绦虫ILP表达水平分析 |
10.3.2 抗体制备和免疫组化 |
10.3.3 绦虫胰岛素信号通路其它成分的鉴定 |
10.4 讨论 |
第十一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日本血吸虫感染鼠肝组织与肠黏膜二者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 主要试剂及器材 |
2.3 实验动物与模型的建立 |
2.4 实验方法 |
2.4.1 试剂配制 |
2.4.2 大体标本观察 |
2.4.3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4.4 血清中ATP酶的测定 |
2.4.5 血清中TGF-β1的浓度测定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大体标本观察结果 |
3.1.1 各模型鼠组虫体检出数 |
3.1.2 肝表面的肉眼可见病变 |
3.1.3 结肠壁黏膜面肉眼可见病变 |
3.1.4 肝脏与结肠大体标本观察结果比较 |
3.2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
3.2.1 肝脏病理组织分级 |
3.2.2 肠黏膜组织学评分 |
3.2.3 肝脏与结肠组织学观察结果比较 |
3.2.4 肝脏病理组织分级与结肠大体标本肉眼评分的关系 |
3.2.5 肝脏病理组织分级与肠黏膜组织学评分的关系 |
3.3 各组小鼠血清中ATP酶浓度的比较 |
3.3.1 ATP酶标准曲线绘制 |
3.3.2 各组小鼠血清中ATP酶浓度测定结果 |
3.4 各组小鼠血清中TGF-β1浓度的比较 |
3.4.1 TGF-β1标准曲线绘制 |
3.4.2 各组小鼠血清中TFG-β1浓度测定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日本血吸虫雄虫抽提物对卵黄培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 虫体获取 |
2 细胞培养 |
3透 射电镜标本制备及观察 |
结果 |
讨论 |
(8)血吸虫与绦虫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血吸虫细胞培养 |
1.1 曼氏血吸虫细胞培养 |
1.1.1 成虫细胞培养 |
1.1.2 童虫细胞培养 |
1.1.3 母胞蚴细胞培养 |
1.2 日本血吸虫细胞培养 |
1.2.1 成虫细胞培养 |
1.2.2 童虫细胞培养 |
1.2.3 尾蚴细胞培养 |
2 绦虫细胞培养 |
2.1 猪囊尾蚴细胞培养 |
2.2 多房棘球蚴细胞培养 |
2.3 细粒棘球蚴细胞培养 |
2.4 肥头绦虫幼虫细胞体外培养 Toledo |
3 结 语 |
(9)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及其与肝基质联合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LDH、ACP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MEF饲养层制备 |
1.2 肝基质的铺敷 |
1.3 实验分组与细胞培养 |
1.4 酶细胞化学染色及定量分析 |
1.5 统计分析 |
2 结 果 |
2.1 光镜观察 |
2.1.1 LDH |
2.1.2 ACP |
2.2 定量研究 |
3 讨 论 |
(10)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与方法 |
1 实验分组 |
2 肝基质的制备、铺敷与细胞培养 |
3 细胞化学染色与图像分析 |
4 形态、生长观察 |
结 果 |
1 对培养细胞形态的影响 |
2 对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 |
讨 论 |
四、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整装内质网膜系统形态及基质对其结构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沙葱萤叶甲钙结合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功能研究[D]. 李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miRNA在黄牛和水牛日本血吸虫感染中调节作用的研究[D]. 余新刚.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3]Hif-1靶基因Bnip3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调控自噬机制的研究[D]. 刘洁.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4]日本血吸虫排泄分泌蛋白的研究[D]. 曹晓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
- [5]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全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研究[D]. 王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1)
- [6]日本血吸虫感染鼠肝组织与肠黏膜二者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 郑茂. 中南大学, 2013(05)
- [7]日本血吸虫雄虫抽提物对卵黄培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 钟沁萍,李俊琳,明珍平,蒋明森,董惠芬.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04)
- [8]血吸虫与绦虫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J]. 李宛青,王中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7(11)
- [9]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及其与肝基质联合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LDH、ACP影响的研究[J]. 熊飞,李俊琳,明珍平,钟沁萍,董惠芬,蒋明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6(06)
- [10]肝基质对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J]. 陈喜珪,董惠芬,明珍平,钟沁萍,蒋明森,胡世全.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