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省养牛业存在问题与发展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亢智鹏[1](2021)在《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的小规模模式及其效果研究 ——以巴彦毛都苏木为例》文中提出养牛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随着我国养牛业的快速发展,探讨不同养牛模式的经济效果和生态效应,以及哪一种模式更能带动农牧户增收对养牛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33个牧业旗之一,当地的养牛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是内蒙古黄牛养殖的重要基地之一。本文对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的小规模模式及其效果进行研究,以实地调查研究为支撑,取得了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对小规模养殖模式进行研究,希望对新时期下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用的建议,对促进我国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科尔沁左翼后旗小规模养殖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养殖模式,以户为单位,饲料、草场、人力、圈舍等生产资料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的,绿色生态、低成本高产出,产品高质量的畜牧养殖模式。在307户样本养殖户中,269户的饲草料实现了自给自足,占比达87.62%。小规模养殖模式最大的优势是饲草料的自给自足,带来的养殖成本低。同时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96.41%的养殖户认为,在小规模养殖模式下黄牛养殖的经济效果与前几年相比更好了。在调研中,97%的养殖户认为禁垦、禁牧舍饲以来,当地的草牧场沙化、退化问题有得到改善。截止到2019年,巴彦毛都苏木植被覆盖率达到了70%以上。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90.87%养殖户认为当地的生态治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当前,小规模养殖模式下的养殖利润最高,同时小规模养殖模式下的黄牛养殖基本以舍饲禁牧为主,兼顾了黄牛体质健康又绿色,生态效应好。小规模养殖模式有利于在农区、半农半牧区且具有种养结合优势的地方进行复制和推广。目前,当地具有发展黄牛养殖的优势,同时也有存在的问题。如科尔沁左翼后旗整体上存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不完善、畜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不完善、向生态效益型畜牧业转变速度慢的问题。养殖户方面具有基础设施建不完善、资金投入能力弱、补贴优惠政策少、养殖技术水平低等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府加大投资和政策补贴力度、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推广适度规模、激发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健全畜牧业全面支撑体系、推进生态效益型畜牧业建设等建议。
于兆洋[2](2021)在《F公司玉米青秸秆肉牛养殖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的食品消费不断升级的浪潮,速冻食品行业近年来的发展突飞猛进。F公司主要从事鲜食玉米加工,过往七年F公司主要以焚烧与倾倒的方式处理其鲜食玉米加工产生的副产品青秸秆与玉米叶。目前的处理方式存在严重的生物质资源浪费、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造成了恶劣的负面社会影响。论文以F公司青秸秆作为案例,结合国内外农业企业和大型农场牧场对青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及发展趋势,对F公司的青秸秆的使用方法进行调研、分析,提出有效可行的商业计划书。论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国内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与趋势;实地考察2010年至2020年F公司现有青玉米秸秆及玉米叶的处置方式与流程,对比还田及饲用价值的差距,总结目前处置不当带来的问题。通过对F公司玉米青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价值调研、分析、核算,提出了新增建设青秸秆青贮养牛项目形成闭环产业链的商业计划;并从加工工艺、方案可行性、关键难点、项目建设内容、社会效应等方面对该商业计划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论文通过对消费者、竞争、营销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营销与竞争方案。论文从融资方式、投资方式、营利性分析及财务评价等纬度对方案进行了财务分析;对项目的风险分建设、运营、市场、财务四方面进行评估。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肉牛行业和牛肉消费的现状,判断未来肉牛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竞争分析,波特五项竞争策略分析制定了养牛项目的“成本领先战略”。论文通过打造农牧闭环产业链兴建完善的青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解决了F公司青秸秆及玉米叶处置不当带来的经济损失、社会负面影响、环保等问题。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青秸秆的利用价值,并达到降低下游青贮养牛场成本的目的,实现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赵井友[3](2020)在《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笔者全程参与了辽宁省建昌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深感为了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必须要有完善的改革政策支撑,必须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实际创造性地理解党中央国务院的改革政策精神,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论和实际结合,完善并充实改革政策。本文力求在充分理解并尊重国家改革政策的基础上,从建昌县的改革实际出发就完善改革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邓福金,王大鹏,王宝东[4](2020)在《我国种公牛站现状与发展思路》文中提出目前,我国种公牛站已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供种能力增强,存栏结构优化,联合育种创新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显着提升。但是还存在机制体制不活,自主培育能力不强,优秀种公牛数量少,产品竞争力低等问题。笔者从分析我国种公牛站现状,提出一系列发展思路,为我国种公牛站发展提供参考。
李尔岑[5](2020)在《法律社会史视野下的清代牛与社会治理》文中研究指明牛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几种劳动力之一,有助于显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农民得以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关键。本文结合历代有关牛的法律沿革考证,对法律条文进行探析。并针对牛在清代社会治理中的一些面向分别进行探讨。食牛习俗是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悠久习俗,这与清代上至皇帝、下至地方官与普通士人禁宰耕牛的政治实践与思想观念有明显的抵牾。在全社会重视保护耕牛的基本一致观念的影响下,清代部分地区存在的“菜牛”观念被隐没,这一情形直到清末以后,随着更多西方人与他们的食牛文化的传入才有所变化。在清代的国家开垦与救灾政策中,“官给牛种”政策是基于安民定边、塑造社会秩序的考量而沿用的政策,有利于为因种种原因“解域化”的农民提供重新“再域化”的保障。本文同样考察了与牛有关的社会犯罪,盗牛在清代社会被认为是“盗源”之一,被视作潜在叛乱因子的源头,这与今时的观感不同,而地方债务纠纷中的“拉牛作抵”案件则展示了民间社会以实物抵债现象的不同侧面,由于牛的价值所引发的利益矛盾,提供了一个研究清代地方社会冲突的典型视角。
邱浩[6](2019)在《辽宁省西丰县产业扶贫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农村贫困人口的总数依然很庞大,并且剩余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为实现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彻底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及政府制定了很多政策和规划,大力推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在实施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对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辽宁省重点贫困县——西丰县为研究课题,研究和探讨西丰县农业产业扶贫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论文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制定了研究的技术路线,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然后,论文简要地阐述了有关产业扶贫的基础理论,探讨了贫困及产业扶贫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西丰县的六项支柱性扶贫产业,阐释和分析了县委和县政府采取的扶贫政策和措施,以及扶贫效果,剖析了产业扶贫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同时利用调查问卷方法做了一些实证分析研究。论文最后提出了促进扶贫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是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内生动力;二是加强贫困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三是延长产业链条,做大企业规模;四是强化贫困户和扶贫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五是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张晓锋[7](2017)在《上海市金山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文中指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上呼吸道炎症和生殖道炎症为主要特征,该病毒能引起牛的免疫抑制,造成继发感染,严重影响牛的生产性能,临床上表现为发热、鼻炎、乳腺炎、流产等。目前,世界各主要养牛地区均有该病的报道,我国亦是该病的主要疫区之一,严重危害我国养牛业的发展。上海市金山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目前全区有10个中小型规模奶牛场,存栏量接近万头。因从国外或国内其他地区引进种牛频繁,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金山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感染引起的奶牛肺炎、流产时有发生。但金山区奶牛系统缺乏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资料。本研究从该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入手,建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定量PCR检测方法,形成一套结合金山区实际的综合防控方案,为当地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1.上海市金山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利用商品化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gE特异性抗体检测剂试剂盒,对2016年在上海市金山区10个奶牛场采集的460份牛血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金山区奶牛场的抗体阳性率达到36.67%~97.37%,提示IBRV感染普遍,建议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有效控制该病造成的损失。2.Ⅰ型牛疱疹病毒gE基因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以Ⅰ型牛症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1,BHV-1)的gE基因序列,针对1607~1704bp区域分别设计1对引物及相应的TaqMan探针,在建立和优化反应体系后,对经10倍系列稀释的病毒进行扩增来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可用于检测BHV-1,其灵敏度为10 copies/μL,且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可用于BHV-1临床检测。3.上海市金山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综合防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严重威胁着金山区乃至上海市的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该病具有潜伏感染和隐性感染的特性,可以通过携带病毒牛只的调运和病牛自愈后的持续排毒来感染健康牛,从而造成健康牛群感染该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针对该病的防控应当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从诊断、检测、监测、免疫、消毒、隔离、扑杀以及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做好防控工作。
施建民[8](2016)在《云龙县功果桥镇肉牛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功果桥镇是大理州云龙县的一个山区农业大镇,养牛业自"八·五"时期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随着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产业出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农村经济改革的热潮中,调整产业结构、肉牛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1生产情况养牛业是我镇的一项传统产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李瑾[9](2008)在《基于畜产品消费的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处在食物消费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食物消费结构由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向动植物性食物并重的方向发展,消费方式也从以户内消费为主向户内外消费和成品、半成品消费的多元化方式转变。随着食物消费市场格局从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必将影响生产结构。本研究对畜产品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了适应消费结构变化的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为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21世纪前后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特征及趋势,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收入增长,居民户内户外畜产品消费将呈增长趋势,其中户内消费以奶及奶制品的增长幅度最大,其后依次为牛羊肉、禽类、禽蛋和猪肉,户外消费以禽肉的增长幅度最大,其次为牛羊肉、猪肉和禽蛋,户外消费对城镇居民来说还属于奢侈品。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猪为主的耗粮型畜牧业生产格局使得饲料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奶牛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优质安全的畜产品供给少;畜牧生产区域布局没有充分挖掘饲料资源的利用潜力,如南方草山草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粮仓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畜产品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畜产品结构缺乏多层次与多样化,畜产品质量与消费者需求之间存在着显着差距,落后的生产效率与旺盛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是系统工程,受国情、地域特征、农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需求和生产效率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把全国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选取需求收入弹性和饲料转化率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测算关联系数,结果发现,奶类的关联系数最高,为0.98,后面依次为牛肉、羊肉、禽肉、禽蛋、猪肉。在各养殖业中应优先发展奶牛业,其次为肉牛业、肉羊业、肉禽业,最后为蛋禽业和养猪业。这一结果是与我国目前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相一致的。以区域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对全国31个省主要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发现生猪生产的优势地区为华中和东南地区;肉牛生产的优势区域有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肉羊生产的优势区域为西北和东北地区;禽肉生产的优势区域有东南、华中和华北地区;奶类生产的优势地区有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禽蛋生产的优势区域是华北、东北和华中地区。饲料转化率本身是一个技术效率指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畜种结构、饲料营养配制、疫病防治3个因素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最大,权重均超过10%,其次是饲料加工、储藏、良种率、畜群结构、饲养环境4个指标的权重均超过5%,对饲料转化率也有较大的影响。
宋树才,何永涛,刘怀野[10](2004)在《发达的美国养牛业——辽宁省畜牧业考察团赴美考察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2003年8月5日至19日,以辽宁省畜牧局局长宋树才同志为团长的辽宁省畜牧业考察团对美国养牛业进行了专题考察。考察团先后访问了环球公司、精选公司、北美育种公司和堪萨斯州州立大学兽医学院,参观了三个奶牛场、一个大型肉牛育肥场和一个饲养肉用母牛的农户。通过实地参观、座谈等方式,考察团全体成员加深了对美国养牛业的认识,并深刻感受到美国是世界上养牛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同时,为引进美国优秀种公牛、精液和胚胎作了较为深入的洽谈,我省与美国合作建立种公牛场事宜也已进行了意向沟通。
二、辽宁省养牛业存在问题与发展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省养牛业存在问题与发展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的小规模模式及其效果研究 ——以巴彦毛都苏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4.技术路线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研究的创新点 |
2.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业发展历程与优势 |
(一)科尔沁左翼后旗概况 |
1.自然概况 |
2.人文概况 |
3.经济概况 |
(二)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发展概况 |
1.黄牛养殖规模 |
2.黄牛养殖品种 |
3.黄牛养殖区域分布 |
4.黄牛养殖的地位作用 |
(三)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发展历程 |
1.传统品种的畜牧养殖阶段 |
2.传统品种的改良养殖阶段 |
3.黄牛改良品种的认可度 |
(四)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业取得的成就 |
1.打造了“科尔沁牛”品牌 |
2.探索出了新模式 |
3.壮大了养殖规模 |
4.推动了经济发展 |
(五)科尔沁左翼后旗发展黄牛养殖业的优势 |
三、科尔沁左翼后旗小规模养殖模式的形成 |
(一)传统畜牧模式 |
1.传统畜牧模式的演变 |
2.传统畜牧模式的特点 |
3.传统畜牧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
(二)小规模养殖模式 |
1.小规模养殖模式的内涵 |
2.小规模养殖模式的特点 |
3.小规模养殖模式的优势 |
(三)小规模养殖模式的形成原因 |
1.小规模养殖模式的经济效果 |
2.小规模养殖模式的生态效应 |
(四)小规模养殖模式与传统畜牧模式的对比及推广价值 |
四、巴彦毛都苏木黄牛养殖实地调查 |
(一)研究区基本概况 |
1.研究区域的概况与研究点的选择 |
2.研究区牧户的基本情况 |
3.研究区黄牛养殖的发展情况 |
(二)研究区黄牛养殖规模及养殖模式选择 |
1.研究区的黄牛头数及结构分布 |
2.研究区黄牛养殖模式的选择 |
(三)研究区黄牛养殖的经济效果 |
1.不同模式的黄牛养殖成本 |
2.不同模式的黄牛养殖收入 |
3.不同养殖模式的经济效果 |
(四)研究区黄牛养殖的生态效应 |
1.传统畜牧模式的生态效应 |
2.小规模养殖模式的生态效应 |
五、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
(一)养殖户层面存在的问题 |
1.养殖户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
2.养殖户的资金投入能力弱,得到的政府补贴政策少 |
3.养殖户接受新技术的意识弱,整体养殖技术水平不高 |
4.养殖户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引起的饲草料不足 |
(二)科尔沁左翼后旗整体层面存在的问题 |
1.龙头企业对养殖户的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不完善 |
2.畜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不完善 |
3.生态效益型畜牧业转变速度慢 |
六、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的对策建议 |
(一)养殖户层面的对策建议 |
1.完善养殖户基础设施建设 |
2.政府要加大对养殖户的资金帮扶,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 |
3.提高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引进高水平技术人员 |
4.推广适度规模的黄牛养殖,不盲目追求“规模化” |
(二)科尔沁左翼后旗整体层面的对策建议 |
1.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条 |
2.建立健全畜牧业全面支撑体系,提升综合能力水平 |
3.推进生态效益型畜牧业建设,提高畜牧业质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科左后旗养牛业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F公司玉米青秸秆肉牛养殖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2 项目环境分析 |
2.1 公司概况 |
2.1.1 公司主营业务 |
2.1.2 主营业务工艺简述 |
2.1.3 公司营业现状 |
2.2 青秸秆处置现状 |
2.3 青秸秆处置存在的问题 |
2.3.1 经济损失 |
2.3.2 社会问题 |
2.3.3 环保问题 |
3 玉米青秸秆肉牛养殖项目方案 |
3.1 青秸秆综合利用价值分析 |
3.1.1 饲用经济价值分析 |
3.1.2 还田经济价值分析 |
3.1.3 全株青贮玉米饲用价值分析 |
3.2 项目可行性和难点 |
3.2.1 项目可行性 |
3.2.2 项目难点 |
3.3 项目综合利用社会效应分析 |
3.3.1 环境污染的改善 |
3.3.2 促进生态农业良性循环 |
3.3.3 带动周边养牛户发展畜牧业 |
3.4 青贮养牛项目概况 |
3.4.1 青贮饲料制作工艺流程 |
3.4.2 青贮养牛工艺流程简述 |
3.4.3 项目建设内容 |
4 营销与竞争方案 |
4.1 消费者分析 |
4.1.1 消费者结构分析 |
4.1.2 消费者需求分析 |
4.2 竞争分析 |
4.2.1 竞争对手分析 |
4.2.2 竞争战略分析 |
4.3 营销分析 |
4.3.1 市场定位 |
4.3.2 4Ps营销组合策略 |
5 财务分析 |
5.1 融资方案 |
5.1.1 股权融资方式 |
5.1.2 银行贷款方式 |
5.2 投资估算 |
5.4 盈利能力分析 |
5.4.1 销售收入 |
5.4.2 总成本费用估算 |
5.4.3 税率与税金 |
5.4.4 利润 |
5.5 财务评价 |
5.5.1 青贮养牛项目青贮窖财务评价 |
5.5.2 青贮养牛项目牧场财务评价 |
5.6 项目的风险 |
5.6.1 建设风险 |
5.6.2 运营风险 |
5.6.3 市场风险 |
5.6.4 财务风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完善之处 |
三、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建议 |
四、结束语 |
(4)我国种公牛站现状与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种公牛站发展现状 |
1.1 种公牛站改企转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
1.2 种公牛站建设取得显着成效 |
1.3 科技水平发展迅猛 |
1.4 种公牛联合后裔测定机制逐步形成 |
1.5 宣传培训力度不断增强 |
2 我国种公牛站存在的问题 |
2.1 育种基础工作薄弱 |
2.2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3 我国种公牛站发展思路 |
3.1 加强种公牛站疫病监测净化体系建设 |
3.2 增强自主培育优秀种公牛能力 |
3.3 建立牛冷冻精液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
3.4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
4 结 语 |
(5)法律社会史视野下的清代牛与社会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与牛有关的法律条文考证 |
第一节 盗牛律 |
第二节 宰杀马牛律 |
第三节 违禁取利律 |
小结 |
第二章 法律与风俗——屠牛食牛习俗与禁杀法律 |
第一节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牛肉 |
第二节 清代的屠牛食牛习俗 |
第三节 统治者的关注——兼论京城的回民屠牛问题 |
第四节 政令的“落地”:地方官与士绅的努力 |
第五节 地方知识的隐现:清代的菜牛问题 |
小结 |
第三章 安民置业重塑秩序——清代官给牛种问题 |
第一节 清代的官给牛种问题 |
第二节 官给牛种与边疆垦殖 |
第三节 官给牛种与赈救灾荒 |
小结 |
第四章 利益攸关——与牛有关的社会冲突 |
第一节 牛的财产价值 |
第二节 消弭盗源——盗牛案件探析 |
第三节 拉牛作抵——民间债务案件不被关注的一角 |
小结 |
结语 牛与社会治理的变与不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辽宁省西丰县产业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扶贫的基础理论 |
3.1 贫困的定义 |
3.2 贫困的基础理论 |
3.2.1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3.2.2 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
3.3 产业扶贫的定义 |
4 西丰县扶贫产业的现状 |
4.1 梅花鹿养殖扶贫产业 |
4.1.1 发展梅花鹿养殖扶贫产业的措施 |
4.1.2 梅花鹿养殖产业的扶贫效果 |
4.2 食用菌栽培扶贫产业 |
4.2.1 食用菌栽培产业扶贫的发展措施 |
4.2.2 食用菌栽培产业的扶贫效果 |
4.3 沙棘种植扶贫产业 |
4.3.1 沙棘种植扶贫产业的发展措施 |
4.3.2 沙棘种植产业的扶贫效果 |
4.4 肉牛养殖扶贫产业 |
4.4.1 发展肉牛养殖扶贫产业的政策措施 |
4.4.2 肉牛养殖产业的扶贫效果 |
4.5 肉驴养殖扶贫产业 |
4.5.1 发展肉驴养殖扶贫产业的政策措施 |
4.5.2 肉驴养殖产业的扶贫效果 |
4.6 柞蚕养殖扶贫产业 |
4.6.1 发展柞蚕养殖扶贫产业的政策措施 |
4.6.2 柞蚕养殖产业的扶贫效果 |
5 西丰县产业扶贫中的问题分析 |
5.1 西丰县扶贫工作概述 |
5.1.1 西丰县产业扶贫模式 |
5.1.2 西丰县产业扶贫的总体效果 |
5.2 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分析 |
5.2.1 畜牧业扶贫内生动力不足 |
5.2.2 种植业贫困农户科技知识匮乏 |
5.2.3 扶贫产业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 |
5.2.4 企业与贫困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 |
5.2.5 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 |
6 西丰县扶贫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激发和培育贫困户脱贫动力 |
6.2 重视扶贫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
6.3 延长扶贫产业的产业链 |
6.4 强化贫困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
6.5 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西丰县产业扶贫调查问卷 |
致谢 |
(7)上海市金山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研究进展 |
1 流行现状 |
1.1 国外流行情况 |
1.2 国内流行现状 |
2 病原学 |
2.1 gB囊膜蛋白基因 |
2.2 gC囊膜蛋白基因 |
2.3 gD囊膜蛋白基因 |
2.4 gE囊膜蛋白基因 |
3 流行病学 |
3.1 疾病传播 |
3.2 感染表现 |
3.3 感染机制 |
4 诊断 |
4.1 病原学诊断 |
4.2 血清学诊断 |
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5 防治 |
5.1 疫苗免疫 |
5.2 综合防治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上海市金山区奶牛养殖现状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牛场和试验动物选择 |
1.2 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统计与分析 |
2 综合防控调查结果与分析 |
2.1 奶牛养殖现状 |
2.2 奶牛饲养管理和繁殖状况 |
2.3 疫病综合防控情况 |
2.4 投入品管理 |
2.5 粪尿处理 |
2.6 标准化及减排项目建设 |
2.7 人员管理 |
2.8 生鲜乳质量管理 |
2.9 风险防控 |
3 问题分析 |
3.1 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生产能力必须加强 |
3.2 综合防控能力不足,造成疫病控制不力 |
3.3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造成技术支撑不够 |
3.4 组织化程度不高,造成利益联结机制低下 |
3.5 土地承载力限制,造成规模与环境脱节 |
3.6 绿色发展要求提高,种养结合模式探索不够 |
4 IBR的危害性及金山区防控IBR的重要性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上海市金山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采样时间及采样地点 |
1.2 采血器械 |
1.3 牛尾静脉采血方法 |
1.4 血清分离与保存 |
1.5 ELISA检测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Ⅰ型牛疱疹病毒GE基因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毒和细胞 |
1.2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盒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1.5 病毒扩增 |
1.6 病毒DNA的提取 |
1.7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1.8 PCR产物克隆与测序 |
1.9 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建立 |
1.10 临床样品检测 |
2 结果 |
2.1 BHV-1病毒扩增 |
2.2 Real-time PCR标准曲线 |
2.3 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 |
2.4 特异性试验 |
2.5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上海市金山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综合防控 |
1 流行病学调查 |
1.1 临床诊断 |
1.2 综合检测 |
2 防控物资储备 |
2.1 生物制品 |
2.2 消毒物资 |
2.3 防疫物资 |
3 防控技术队伍 |
3.1 防控机构 |
3.2 专家委员 |
3.3 技术保障 |
3.4 人员素质 |
4 IBR综合防控 |
4.1 总体规划 |
4.2 严格检疫 |
4.3 规范隔离 |
4.4 全面封锁 |
4.5 彻底消毒 |
4.6 隔离治疗 |
4.7 结合免疫 |
4.8 积极扑杀 |
4.9 综合保险 |
4.10 风险防控 |
4.11 应急管理 |
4.12 粪污处理 |
5 防控成效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
(9)基于畜产品消费的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食物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发生较大变化 |
1.1.2 生产效率低下,畜牧业发展面临资源瓶颈 |
1.1.3 目前的畜牧业生产结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
1.1.4 近年来食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再度引起了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畜产品供需研究 |
1.3.2 畜产品消费结构、生产结构变化与趋势研究 |
1.3.3 产业结构基本理论 |
1.3.4 消费结构、生产结构的相关研究方法 |
1.3.5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1 创新点 |
1.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我国畜产品消费结构特征及趋势 |
2.1 家庭内畜产品消费 |
2.1.1 肉蛋奶消费结构变化特征 |
2.1.2 肉类消费结构变化特征 |
2.2 在外饮食畜产品消费 |
2.2.1 研究现状 |
2.2.2 户外消费变化特征 |
2.3 畜产品消费影响因素 |
2.3.1 家庭内消费 |
2.3.2 在外饮食 |
2.4 收入对畜产品消费的影响 |
2.4.1 户外畜产品消费 |
2.4.2 户内+户外畜产品消费 |
2.4.3 结论 |
第三章 畜牧业生产发展总体状况分析 |
3.1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探讨 |
3.2 畜牧业发展阶段划分及特征分析 |
3.2.1 恢复和起步阶段(1949-1957) |
3.2.2 曲折过渡阶段(1958-1977) |
3.2.3 迅猛发展阶段(1978-1996) |
3.2.4 转型优化阶段(1997-至今) |
3.3 畜牧业生产结构现状 |
3.3.1 畜种结构 |
3.3.2 品种结构 |
3.3.3 畜群结构 |
3.3.4 产品结构 |
3.4 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以猪为主的耗粮型畜牧业使得饲料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
3.4.2 养牛业特别是奶牛生产相对滞后,牛群结构中繁殖母牛所占比例偏低 |
3.4.3 优质安全的畜禽产品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 |
3.4.4 畜牧业生产的区域布局中饲料资源利用不充分 |
3.5 畜产品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不适性 |
3.5.1 产品结构缺乏多层次和多样化 |
3.5.2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 |
3.5.3 落后的生产效率与旺盛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 |
第四章 畜牧业生产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4.1 自然资源是结构调整的基础 |
4.1.1 饲料饲草资源 |
4.1.2 畜禽品种资源 |
4.1.3 地域环境 |
4.2 社会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动力 |
4.2.1 市场需求 |
4.2.2 政府干预 |
4.2.3 产业化进程 |
4.3 科技进步是结构调整的支撑条件 |
4.3.1 饲料转化率 |
4.3.2 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
4.3.3 畜产品的加工、贮存 |
第五章 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
5.1 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5.1.1 比较优势理论 |
5.1.2 要素禀赋理论 |
5.1.3 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联动 |
5.2 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
5.2.1 市场导向原则 |
5.2.2 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
5.2.3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的效益优先原则 |
5.2.4 科技先导原则 |
5.2.5 保持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 畜牧产业结构调整 |
5.3.1 灰色关联模型原理和方法 |
5.3.2 分析指标选择 |
5.3.3 数据来源 |
5.3.4 结果与分析 |
5.4 畜牧生产的区域布局 |
5.4.1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
5.4.2 研究指标的选取 |
5.4.3 测算模型和评价方法 |
5.4.4 数据来源 |
5.4.5 测算结果与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影响饲料转化率的关键因素分析 |
6.1 几个基本概念 |
6.1.1 饲料及其分类 |
6.1.2 饲料转化率及其相关概念 |
6.2 饲料转化率研究概述 |
6.2.1 饲料利用效率的测定方法 |
6.2.2 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3 在粮食安全的研究中涉及到饲料转化率问题 |
6.3 饲料转化率影响因素分析 |
6.3.1 饲料因素 |
6.3.2 畜禽因素 |
6.3.3 管理因素 |
6.4 影响饲料转化率各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
6.4.1 研究方法 |
6.4.2 各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第七章 消费结构变迁与畜牧业生产变革—美、日经验借鉴 |
7.1 美国 |
7.1.1 概况 |
7.1.2 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特征 |
7.1.3 畜产品生产结构变化特征 |
7.1.4 畜牧业生产变革 |
7.2 日本 |
7.2.1 概况 |
7.2.2 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特征 |
7.2.3 畜产品生产结构变化特征 |
7.2.4 畜牧业生产变革 |
7.3 对我国的启示 |
7.3.1 发展适度养殖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仍是畜牧生产主体 |
7.3.2 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利用市场杠杆调节生产 |
7.3.3 将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
7.3.4 注重科技开发,提高生产效率 |
7.3.5 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及餐饮业 |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促进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生产发展政策 |
8.2.2 促进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畜产品加工、流通政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辽宁省养牛业存在问题与发展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尔沁左翼后旗黄牛养殖的小规模模式及其效果研究 ——以巴彦毛都苏木为例[D]. 亢智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F公司玉米青秸秆肉牛养殖项目商业计划书[D]. 于兆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3]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建议[J]. 赵井友. 中国产经, 2020(16)
- [4]我国种公牛站现状与发展思路[J]. 邓福金,王大鹏,王宝东. 中国牛业科学, 2020(04)
- [5]法律社会史视野下的清代牛与社会治理[D]. 李尔岑. 南开大学, 2020(04)
- [6]辽宁省西丰县产业扶贫问题研究[D]. 邱浩.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7]上海市金山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D]. 张晓锋.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云龙县功果桥镇肉牛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施建民.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03)
- [9]基于畜产品消费的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研究[D]. 李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10]发达的美国养牛业——辽宁省畜牧业考察团赴美考察报告[J]. 宋树才,何永涛,刘怀野. 辽宁畜牧兽医,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