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委确立四大经济支柱(论文文献综述)
吴静[1](2021)在《河南武陟嘉应观的综合价值与保护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陟嘉应观是集宫、庙、衙为一体的清代官式建筑群,也是黄河流域至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河神庙,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嘉应观是因治理黄河成功而修建的,兼具官式建筑和地方建筑特色,祭祀历代治河功臣,是研究和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本文以武陟嘉应观作为研究对象,对嘉应观及其治黄遗留的堤坝等进行考察,梳理嘉应观建立前后的历史文献,分析其背后蕴含的治黄文化,与历史文献进行结合,发掘其背后反映的治黄精神。对嘉应观的历史、政治、治黄、艺术价值进行综合整理,针对嘉应观现有的开发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如何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利用。
陈子豪[2](2021)在《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精细化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是中游洪积平原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下游荒漠绿洲生命的源泉。中下游地区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使流域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管理成为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而在流域上游修建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是实现该共识的重要手段。黑河作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实现其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黑河上游龙头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面向绿洲生态、农业灌溉和水力发电的黄藏寺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模型采用NSGA-II算法求解,可较为完整的刻画黄藏寺水库供水范围内的水资源供需关系,也为流域水资源管理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水库调度运行方式。最后根据长系列模拟运行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实现黑河流域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管理所应采取的改进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剖析了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特点。从流域水循环过程出发,探索上游径流形成过程、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和下游生态输水影响因素,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出在西北内陆河流域开展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述了开展流域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研究的先决条件和关键问题,为构建西北内陆河流域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奠定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2)构建了控制性水库为核心的水资源精细化调度模型。以黑河干流上游黄藏寺水库为研究对象,从数据准备出发,全面分析了基础模型建立、目标函数确立、约束条件设定、多目标优化算法选择和输出结果综合评价等多个重要环节,阐述了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的构建思路及求解方法,具有黑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特点的同时,其整体思路也具有普适性,可为其它中小流域相关模型建立提供参考。(3)开展了黄藏寺水库供水范围内水资源配置研究。根据黄藏寺水库供水范围内各用水户输水特点,自上游至下游将用水户划分为水力发电、农业灌溉和绿洲生态三个供水单元,确定了农业灌溉和绿洲生态供水单元供水目标和供水时段,分析了黑河上游梯级水电站群理想发电运行状态。(4)建立了黑河上游区间补水模型和中下游河道输水效率模型,是黄藏寺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区间补水模型实现了利用黄藏寺水库入库径流量数据推算黑河上游、黄藏寺水库下游区间补水情况,有效延伸了水库对黑河上游地表径流的整体控制能力;河道输水效率模型则表明黑河中下游河道输水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黄藏寺水库可调度生态水量相同时,生态调度历时越长则中游河道输水效率越高、生态调度历时越短则下游河道输水效率越高,生态调度长距离输水过程则主要受中游河道输水特征影响。(5)分析提出了黑河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的未来发展格局和研究方向。利用黄藏寺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一是,可有效保证水库按照既定方案控制黑河中下游农业灌区用水全过程,为农业灌溉提供稳定水源、提高春灌和冬灌用水保证率、代替平原水库发挥灌溉调节功能,但农业灌溉调度精细化程度仍较依赖于黄藏寺水库入库径流量预报;二是,可有效保证水库按照环保部确定的生态流量下泄要求供给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生态用水,但仅靠农业灌溉用水间隙、采用“短时大流量”集中下泄的生态调度方式,输水损失严重且会对上游梯级水电站发电造成较大影响,应进一步探索农业灌溉与绿洲生态同步调度机制,挖掘黑河上游出山口水电站承担径流反调节功能的可能性。
赵威[3](2020)在《混合所有制背景下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路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报告还指出,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国有企业要在管理、创新、产品、人才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领先性。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就必须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个关键环节上大有作为。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重点分析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重要契机和机制,通过不断积累关键资源、逐步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提高企业的动态竞争力等路径,打造国际一流企业。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推动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尽快摆脱观念之争。当前围绕国企改革的不同观念,如“马列主义派”认为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石,对国有企业目前进行的各种所谓市场化改革存在担忧;“市场改革派”,主张国有企业应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对“国进民退”持批评态度,要求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布局的收缩调整;认为在应对西方冲击和挑战、追赶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强调国家的力量和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等不同观念,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然而,各派观念及相应群体对于国有企业如何进一步改革的主张和举措,却充斥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对破解国企改革僵局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在包括混改在内的国企改革“行动自由”之前,应该首先破除观念上的束缚。第二,我国已经有一大批企业接近世界一流企业,或正努力加速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但仍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跻身世界一流企业之列。对世界500强企业的有关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虽然我国在2019年已经有129家企业进入到世界500强行列中,但从营业收入和利润对比来看,我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仍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的500强企业相比,尤其是与美国的世界500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未收窄,甚至有所扩大。从世界500强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我国上榜企业行业分配不均,能源、银行等具垄断性质行业占比较大,大健康产业发展落后,高端制造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崛起但基础领域薄弱,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仍处相对中低端劣势。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将给企业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包括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对企业效率的影响,但上述影响并不必然是积极的,混改既是国企改革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此,对我国混改部分案例的研究表明,混改既可能发挥积极作用,如中国联通的混改已经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的一个标杆,而混改也有失败的案例,比如中信国安混改的案例。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从过去的以“混”为主,转向现在的以“改”为主,引入社会资本只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步,改进公司治理、提升市场竞争力才是混改的最终目的。能否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混改之后企业是否拥有改革的主观意愿和相应的能力,是导致不同企业混改结果出现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第四,混改有利于提高国企创新效率和创新意愿。混合所有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有企业创新意愿和创新效率低下的问题。随着民营资本的加入,国有企业形成了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以及不同所有制股东之间的制衡,同时也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并提高国企创新效率和创新意愿。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实现了“优势互补”,混改后的国企不仅可以继续发挥国有股东在政策上的资源优势,同时民营资本的加入带来的灵活的经营策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不竭动力、企业家精神等,都将大大提高国有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动力和创新的效率。第五,混改成功的关键是引入负责任的非国有股东。混合所有制改革将给企业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包括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对企业效率的影响,但上述影响并不必然是积极的,混改既是国企改革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其关键在要引入负责任的非国有股东。第六,混合所有制的治理形式可以采取多样形式。成功的国有企业治理并不存在一个既定的或者是最优的“路线图”,在一个国家成功的模式可能在另一个国家并不适用,每个国家都应该探索自身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混合所有制的治理模式具有多样性,部分国家的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之后,较好地应对了治理挑战,而部分国家的表现则很差。
万峥[4](2019)在《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10余年水权转换的实践及制度探索,成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自然条件,以及国家提出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背景下,贯彻新时期治水思路、促进水利工程补短板和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因此,进行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对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生态评估体系机制,构建面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调控策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利用多种方法对水资源配置、利用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解决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等问题,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益流转,促进水资源开源节流,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跨盟市水权转换为例,开展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论文在分析借鉴国外相对成熟并经过实践验证的水市场管理、运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水资源、水权及供给需求的实际国情,在理论层面对水权制度体系、水市场和水权转换的工作模式流程等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研究提炼出了本国水市场的3级市场模式,探索和研究与中国水市场相匹配的水权交易管理运作模式、理论制度框架结构。(2)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作为要素层,确定农业节水效益、增产效益、工业供水效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替代效益、地下水埋深、水面面积变化率、草地和林地面积变化率、盐分排引比、土壤盐渍化率10个与要素层相匹配的指标层,考虑水资源系统的可变性及不稳定风险因素,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估模型。(3)选取内蒙古河套灌区盟市间水权转换实施区域沈乌灌域作为典型区域,采用了以调度控制指标为耗水指标、以分水系数反算水权相应耗水量、以分水系数反算水权相应耗水量、以分水系数折减初始水权为耗水指标、以初始水权为耗水指标计算五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计算河套灌区现状超用水量分别为3.79亿m3、3.56亿m3、6.63亿m3、5.96亿m3和2.65亿m3。依据计算结果分析确定河套灌区的规划压超水量,参考界定模型指标边界。运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估模型,构造模糊成对比较矩阵、整合不同专家意见、分解模糊成对比较矩阵,经过权重修正、逆模糊化、归一化、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得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权重分别为0.527、0.185和0.288。结合综合效益指标值,界定分析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水平。(4)沈乌灌域实施盟市间水权转换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经济效益指数分别为0.864、0.89和0.988;社会效益指数分别为0.669、0.927和1;生态环境效益分别为1、0.69和0.49,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0.878、0.816、0.807。结果显示,综合效益处于较高的范围,说明水权转换试点的综合效益较高,具有较好的实施前景。但受灌域内扩灌、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效益逐年降低,导致综合效益指数逐年下降,亟待在下一步水权转换进程中,通过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考虑最优的水权转换量和水权转换范围。(5)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水权水市场建设和交易过程中的拓展领域,对交易规定、流程、时间、方式等方面运用可行性和优势。基于水权转换理论的全面解析、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内蒙古水权转换的实践经验及综合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政策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规范水权指标的初始分配制度,强化水权管理体系建设与提升,积极培育、健全水市场等相应的调控策略,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障条件,使得水权转换实践工作的综合效益最优化。
李向远[5](2019)在《抗战时期河南田赋征实研究(1941-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田赋征实是国民政府为了解决战时的“钱”、“粮”问题,而推行的一项必要的财政经济制度。1941年6月,国民政府第三次全国财政会议,正式颁布了田赋收归中央并征收实物的政策,田赋征实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河南田赋征实始于1941年11月,抗战时期共举办了4个年度,共征得粮食约8 531 369市石,占四年全国征实总量的3.7%。这个数字看似一般,但需要注意的是,河南是在损失半数县份,且天灾、战火不断的情况下勉为输将的,河南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河南田赋征实有其特殊性和研究价值。为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部分对河南田赋征实进行探讨:绪论部分回顾了学术界对田赋征实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等。第一章介绍国民政府田赋征实政策的出台,主要涉及国民政府颁布田赋征实政策的背景和经过。1927年北伐胜利之后,由于地方自治财政的需要,国民政府将田赋一项税收划归地方。但抗战爆发后,随着东南主要税源地的沦陷,国民政府逐渐丧失了关税、盐税和统税,这三大财政支柱。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和军公民食,国民政府必须推行田赋收归中央并征收实物的政策。第二章介绍河南推行田赋征实所面临的黄水泛滥和三面临敌的困境,以及河南艰难推进征实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征实的宣传、新县制和土地陈报等。河南在田赋征实政策开始推行之前就已经是困难重重,为了阻滞日军西进郑州,国民政府下令在黄河花园口段决堤。决堤确实起到了“以水代兵”、“以黄治敌”的作用,但其后遗症——黄泛区,却给豫皖苏三省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豫北、豫东和豫南相继落入敌手,河南半壁沦陷、三面临敌。土地陈报和新县制在河南推行的较早,分别为田赋征实提供了征收依据,争取了地方势力支持。而征实宣传,也为征实工作的开展作了充分的群众动员。作为本文的重点章节,第三章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重灾之下,河南征实的经过。由于黄泛区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黄河下游气候的恶化,1942年河南及周边省份遭遇了特大旱灾。河南各地收成仅有平年的二三成,灾民被迫外出逃荒觅活。在河南地方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呼吁下,国民政府决定拨赈、减赋,但河南人民依然需要负担巨量的军粮。河南人民将一切都贡献给了国家,几乎罄(倾)其所有。而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介绍了河南征实的成效和弊病。河南历年征实率几乎都高达100%以上,田管处长等人多次受到嘉奖,省主席李培基也为此获得了景星勋章。但由于田赋征实政策是国民政府的战时仓促因应,不可避免地存在制度漏洞,而这些漏洞又给了粮吏仓管制造了舞弊之机。国民政府虽然惩治了滞纳粮户和部分舞弊官吏,但田赋征实执行的过程中依旧弊病百出。结语部分,从河南征实看全国田赋征实的状况,既肯定了田赋征实的战时意义,又指出了其先天不足、后天脱轨,并最终影响了国内经济状况和政治走向。
《安家》编辑部[6](2016)在《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文中认为
李赓[7](2012)在《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山东经济建设与解决失业及无业问题之互动》文中提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存在着严重的就业问题。严重的自然灾害和频繁的内忧外患导致了严重的失业问题。然而,从1927年到1937年的这10年间,又恰恰是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黄金十年,经济发展速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30年的国民党三大上,指出了国家建设的程序,一为铁道等交通事业,二为农林、畜牧、垦荒、水利等事业,三为公用、卫生等事业,并强调这些事业应该以国家经营为主。因此,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建设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各项事业蓬勃兴起,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交通建设诸多方面都迅速发展。各地也兴起了许多民生工厂,吸纳了一定的社会就业。南京国民政府的措施,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就业状况的缓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当时的山东省,正处于韩复榘的统治之下,韩复榘为了巩固自身统治,维护半独立的局面,也进行了许多经济建设,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缓和当时严峻的就业形势。当时山东省就业形势严峻,失业和无业问题严重,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日本帝国主义对于山东省的侵略,严重的阻碍了山东的经济建设进程;其次,山东省遭受了当时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冲击了山东省脆弱的经济结构;再次,山东省在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冲击,例如水灾、旱灾等等,造成了大批失业及无业游民的产生。另外,连年战争的影响,也使得这一时期的山东经济大伤元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山东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经济建设,促进就业。首先,山东省在各地开设了许多平民工厂和平民工厂,以吸纳当地的就业。例如,山东的民生工厂就遍布全省,被誉为当时的“模范省”。另外,山东省政府还进行了诸多建设,例如修筑铁路、公路,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公共工程,以尽可能的吸纳社会上存在的无业游民,稳定社会秩序。另外,当时的山东省政府还大力提倡国货,以振兴山东省的经济实力,抵御国外的经济侵略;山东省政府还采取了兴办官办企业的措施,以提高经济技术水平,为山东省内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做示范。山东省政府还在山东省的农村地区进行了改革,例如实行农村合作制度,积极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并努力改良农业品种,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当时山东省建设的相关考察,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当时政府解决失业与发展经济的成效。总体来看,在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山东省的经济建设和就业问题的互动是较为成功的。兴建了许多企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农业都有了一定发展,失业和无业现象严重的状况多少得到了遏制。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世界潮流,也是当时区域现代化的重要典范。
王军民[8](2012)在《东达集团獭兔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新十年扶贫规划纲要》提出的扶贫开发要“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东达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的产业政策,确立了以獭兔业务为主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绿色产业,改善民生,增强企业实力。獭兔属高效草食动物,饲料以粗饲料为主,精料为辅,饲养成本较低。并且其具有繁殖力强,饲养周期短,生产潜力大的特点,但一家一户难以形成群体优势。东达集团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獭兔产业发展的模式。由龙头企业牵头,以种兔繁育场为基地,专业商品兔饲养户为骨干,就近供种。使产、供、加、销各环节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将形成全国甚至全世界最大的獭兔产业发展基地,全力打造世界獭兔业的“航空母舰”。东达集团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从科学治沙入手,依托沙漠、利用沙漠。使用獭兔的粪便和尿液改良沙漠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在改良后的土地上种植无公害的农作物,为社会提供安全的绿色食品。同时由于沙漠地区无污染,养殖出栏的獭兔非常环保,其皮可做高档裘皮服装、肉可制成各类有机绿色食品,还利用獭兔的下脚料加工配制成饲料喂水貂、貉子、狐狸等。这些动物的皮肉又加工成其他产品进入市场,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下脚料对环境的污染。最终形成了以獭兔养殖为源头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其他产业反哺獭兔产业的良性循环产业链。不但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又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达到了“国家增税,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
梁严冰[9](2011)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领导下建设陕北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也是新中国6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历史缩影与聚焦。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陕北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突出的矛盾及存在的不足,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服务于陕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以及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的发展,既是新中国建立后陕北经济发展的基础,又为日后陕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前景。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陕北地区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及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陕北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种植为主,且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改革开放,陕北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经济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陕北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商业贸易繁荣昌盛,交通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陕北地区为典型的“两源并富”地区。新中国建立,陕北能源、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不断显现;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北工业经济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点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结构;并且资源的开发是以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工业开发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成效显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陕北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它地区之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出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关系密不可分。新中国60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证明陕北农业结构变化特点鲜明,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70年代,陕北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工业部门主要是毛纺、服装、日用工业、陶瓷等部门;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能源工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陕北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化工、电力等部门发展迅速;除此以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陕北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既与国家的政策及陕北经济的客观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要求密不可分。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对陕北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60年来,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保障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不断丰富。60年来,陕北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陕北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反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存在问题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也不容忽视;认真总结陕北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与成功经验,希望对陕北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正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突出问题,这将是陕北经济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富饶的贫困”及“资源枯竭型”地区及城市发展经济的老路在陕北地区重演。
魏胜文[10](2011)在《黑河流域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以张掖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现代农业是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农业的发展问题是生态系统中对人类发展具备多重功能的经济问题,这对于以农业经济为主、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西北内陆河流域区域发展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紧迫的课题。如何在农业发展的中观层面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流域内农业生产微观主体的生产行为引导、规范到可持续的开发方式上,在促进经济结构演变的同时形成现代农业开发模式,在宏观上形成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了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本论文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西北内陆河—黑河流域张掖市为研究区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节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高效集约基础上的节水型农业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统筹考虑西北内陆河流域节水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未来该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拓展节水型农业的主导功能,应包括经济功能(其基本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2.现时阶段西北内陆河流域节水型农业的发展介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之间,属于过渡型农业。主要是由于①流域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实质性提高;②农业仍为弱质产业,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体制障碍明显,影响产业互动;④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⑤投资严重不足,科技转化率较低;⑥受水资源“瓶颈”约束,产业劣势明显;⑦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⑧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综合生产能力弱;⑨农业综合竞争力弱,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比较突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是研究西北内陆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西北内陆河流节水型农业的功能定位是:①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②消除贫困,为农民脱贫和发展提供机会;③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的机会;④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⑤充分利用资源与有效保护环境相统一;⑥发展新型农业产业,使农村成为观光旅游、休闲消费的新天地。3.基于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强烈依赖性,在水资源制约显着地区,发展节水型农业是促进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演进的有效选择和实现形式。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通过综合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张掖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农业发展的中观层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净能值产出率非常低,获得外界投资的竞争能力弱;②环境负荷率非常高,经济活动对当地的环境压力过大,甚至有超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可能;③能值持续性指数降低,属于消费型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不可更新环境投入和辅助能值投入的产出能力下降。通过虚拟水测度与节水型产业结构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对张掖市节水型社会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状况(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进行实证研究,张掖市农业用水系数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该区域农业发展严重依赖水资源,受水资源制约明显,农业系统中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净流入的为用水系数较低的工业产品,净流出的为用水系数高的农产品,农产品的输出实际是在输出本就十分稀缺的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降低张掖市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通过工程节水、管理节水、结构调整节水和产业节水等途径,构建起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和农业节水技术集成管理模式,对黑河流域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和水资源危机的化解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4.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高,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5%左右,但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通过多种途径,构建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和农业节水技术集成管理模式,是化解该区水资源危机的关键。5.西北内陆河流域实现节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策创新。借鉴国外节水型农业发展实践及政策启示,提出了节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①构建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水权补偿机制;②构建节水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体系;③完善节水型农业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④充分发挥项目在节水型农业建设中的载体作用;⑤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⑥加快农业水价改革、变“暗补为明补”。
二、黄委确立四大经济支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委确立四大经济支柱(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武陟嘉应观的综合价值与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嘉应观基本情况概述 |
(一)嘉应观选址及历史沿革 |
(二)嘉应观现状 |
(三)与嘉应观相关的治黄遗址遗迹 |
二、嘉应观的综合价值和保护利用现状 |
(一)嘉应观的综合价值 |
1.治黄历史文化价值 |
2.建筑特色价值 |
3.博物馆价值 |
(二)嘉应观保护利用现状 |
三、嘉应观综合价值开发的前提、优势和原则 |
(一)嘉应观综合价值开发的前提——保护 |
(二)嘉应观综合价值开发优势 |
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 |
2.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
3.政府政策的支持 |
(三)嘉应观综合价值开发原则 |
1.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 |
2.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协同原则 |
3.展示性与参与性相结合原则 |
四、嘉应观保护性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一)嘉应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整体风貌被破环 |
2.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 |
3.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 |
4.治黄文化开发不系统 |
(二)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 |
1.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
2、区域资源再利用规划 |
3.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
4.加强黄河文化开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精细化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及配置理论方法 |
2.1 西北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概述 |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危机 |
2.2.1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
2.2.2 生态环境危机 |
2.3 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理念的提出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构建思路及求解方法 |
3.1 调度模型符号编制规则 |
3.2 模型层次结构分析 |
3.3 决策变量和输入参数设定 |
3.4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 |
3.4.1 目标函数 |
3.4.2 约束条件 |
3.5 模型求解思路及综合评价标准 |
3.6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及特征分析 |
4.1 黑河流域概况 |
4.1.1 自然经济环境状况 |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1.3 已建梯级水电站 |
4.1.4 黄藏寺水库综合利用要求 |
4.2 需水量分析预测 |
4.2.1 黄藏寺水库供水范围及设计水平年 |
4.2.2 黑河干流分水指标 |
4.2.3 黑河中游需水量预测 |
4.2.4 黑河下游需水量预测 |
4.2.5 梯级水电站发电流量需求分析 |
4.3 来水量和输水特征分析 |
4.3.1 黄藏寺水库入库径流量 |
4.3.2 黑河上游区间补水特征分析 |
4.3.3 黑河中下游河道输水效率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黄藏寺水库精细化调度模型构建与应用 |
5.1 供水单元 |
5.1.1 供水单元划分 |
5.1.2 供水目标确定和供水时段划分 |
5.2 决策变量和输入参数设定 |
5.2.1 决策变量设定 |
5.2.2 输入参数设定 |
5.3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5.3.1 基础关系式 |
5.3.2 目标函数 |
5.3.3 约束条件 |
5.4 模型求解过程及综合评价标准 |
5.4.1 代表年选取 |
5.4.2 模型分步求解和满意解评价标准 |
5.4.3 特丰水年模拟运行分析 |
5.4.4 偏丰水年模拟运行分析 |
5.4.5 平水年模拟运行分析 |
5.4.6 偏枯水年模拟运行分析 |
5.4.7 特枯水年模拟运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黄藏寺水库调度运行结果分析 |
6.1 分析要点和关键问题 |
6.2 经济社会供水单元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
6.3 绿洲生态供水单元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
6.3.1 黄藏寺水库理想生态调度运行方式 |
6.3.2 黄藏寺水库长系列调度运行规律 |
6.3.3 生态调度关键问题和应对措施 |
6.4 梯级水电站发电运行分析 |
6.4.1 年际发电量变化 |
6.4.2 年内发电量变化 |
6.5 黄藏寺水库极限死水位运用 |
6.6 黄藏寺水库年发电量 |
6.6.1 发电量计算方法 |
6.6.2 计算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混合所有制背景下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世界一流企业的定义与特征 |
一、世界一流企业的定义 |
二、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长期动态性 |
第二节 国企改革的“观念之争” |
一、观念的作用 |
二、关于国企改革的四种观念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逻辑 |
一、混改的背景 |
二、混改的理论基础 |
三、混改的目标 |
第三章 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世界500强的视角 |
第一节 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 |
一、世界一流企业的成长阶段 |
二、世界一流企业的要素 |
第二节 规模和数量的演变 |
一、入围世界500强的数量变化 |
二、入围500强企业的经营表现 |
第三节 500强企业结构和效率的演变 |
一、行业分布 |
二、效率对比 |
三、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治理机制的影响 |
一、混合所有制对公司治理的挑战 |
二、双层代理成本 |
三、混改对企业绩效和公司治理的影响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创新活动的影响 |
一、国企的创新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创新 |
二、股权多样性与创新 |
三、股权融合与创新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效率的影响 |
一、信贷市场上的所有制差异 |
二、市场势力 |
三、委托——代理与多任务目标 |
第四节 我国混改案例研究 |
一、中国联通——混改标杆 |
二、云南白药混改 |
三、失败的混改案例:中信国安 |
第五章 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法国的混合所有制 |
一、法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起源 |
二、特别法律制度 |
三、政府持股机构 |
第二节 美国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
一、美国混合所有制发展历程 |
二、企业国有化的局限性 |
三、金融危机以后的经验 |
第三节 挪威 |
一、挪威模式 |
二、治理制度 |
第四节 哥伦比亚 |
一、特别保护 |
二、国际认可 |
第五节 巴西 |
一、法律框架 |
二、巴西混合所有制的治理挑战 |
三、改革计划 |
四、行使所有权职能 |
第六节 日本 |
一、日本国铁 |
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和日本烟草公司 |
三、日本邮政 |
第七节 新加坡 |
一、商业导向 |
二、独立性 |
第八节 混合所有制的多样性 |
一、多样化的监管模式 |
二、最佳实践指引不可取 |
三、政策应对 |
四、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培养世界一流企业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 |
二、“观念之争”不利于混改的推进 |
三、混改有利于提高国企创新效率和创新意愿 |
四、混改成功的关键是引入负责任的非国有股东 |
五、混合所有制的治理形式可以采取多样形式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积累“耐心资本”推动混合所有制发展 |
二、消除“观念之争”推进混改进程 |
三、通过“优势互补”提高国企的创新效率和创新意愿 |
四、在鉴别非国有股东的基础上推进混改 |
五、鼓励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中国水权转换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撑 |
1.1.2 水权转换的前提条件及实践支撑 |
1.1.3 水权转换的必要性分析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权及水市场 |
1.2.2 水权转换及综合效益分析 |
1.2.3 水权转换实例效益情况 |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关键科学问题 |
2 水权转换理论体系 |
2.1 水权体系解析 |
2.1.1 水权的概念 |
2.1.2 水权的特征 |
2.1.3 水权体系 |
2.2 水市场解析 |
2.2.1 水市场的建立 |
2.2.2 水市场的类型 |
2.2.3 水市场的运作模式 |
2.3 水权转换解析 |
2.3.1 水权转换内涵 |
2.3.2 水权转换特征 |
2.4 水权转换的基本问题 |
2.4.1 水权转换的主体和客体 |
2.4.2 水权转换的模式 |
2.4.3 水权转换的基本原则 |
2.4.4 水权转换的价格 |
3 不同层次水权转换模式研究 |
3.1 国家水权转换模式 |
3.1.1 国外水权转换模式案例 |
3.1.2 我国水权转换模式探索 |
3.2 流域水权转换模式 |
3.2.1 流域水权模式特点 |
3.2.2 流域水权模式案例——以黄河流域 |
3.3 区域水权转换模式 |
3.3.1 内蒙古水权转换实践及特点 |
3.3.2 宁夏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
3.3.3 河套灌区水权交易实践及其特点 |
3.4 行业水权转换模式 |
3.4.1 工业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
3.4.2 农业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
3.5 用水户水权转换模式 |
3.5.1 水权确权 |
3.5.2 农村用水户协会 |
3.6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权交易模式创新探索 |
3.6.1 区块链技术的概念 |
3.6.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 |
3.6.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权交易模式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分析模型 |
4.1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的界定 |
4.1.1 经济效益 |
4.1.2 社会效益 |
4.1.3 生态环境效益 |
4.2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水权转换经济效益指标 |
4.2.2 水权转换社会效益指标 |
4.2.3 水权转换生态环境效益指标 |
4.2.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4.3.1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标归一化处理 |
4.3.2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标权重计算 |
4.3.3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水权转换的综合效益评估与实证应用 |
5.1 河套灌区的基本概况 |
5.1.1 灌区范围及组成 |
5.1.2 自然地理状况 |
5.1.3 社会情况 |
5.2 河套灌区选取原因 |
5.2.1 河套灌区自身特性 |
5.2.2 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 |
5.2.3 内蒙古水权转换宝贵经验 |
5.3 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供需预测分析 |
5.3.1 水资源分布情况 |
5.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3.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5.3.4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
5.4 监测方案 |
5.4.1 区域引排水监测 |
5.4.2 区域生态环境监测 |
5.4.3 田间灌溉用水监测 |
5.5 试验方案 |
5.5.1 渠道输水损失试验 |
5.5.2 畦田改造 |
5.5.3 畦田改滴灌 |
5.6 河套灌区的节水潜力分析 |
5.6.1 灌区引水量对照分析 |
5.6.2 渠道衬砌工程节水效果 |
5.6.3 田间节水分析 |
5.7 灌区水权转换能力预测分析 |
5.7.1 灌区可节水量 |
5.7.2 灌区水权指标 |
5.7.3 灌区规划用水量 |
5.7.4 规划可转换水量 |
5.8 综合效益分析 |
5.8.1 经济效益 |
5.8.2 社会效益 |
5.8.3 生态效益 |
5.8.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 |
5.9 本章小结 |
6 面向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的调控策略 |
6.1 建立相应政策法规,推动水权制度体系建设 |
6.1.1 健全完善水法规体系 |
6.1.2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6.1.3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
6.2 完善水权初始分配,培育水权水市场 |
6.2.1 水权初始分配体系的建设 |
6.2.2 水权初始分配的关键环节 |
6.2.3 积极培育水市场 |
6.2.4 拓展区块链技术下水市场交易 |
6.3 完善监管监测及公众参与机制 |
6.3.1 监管制度体系 |
6.3.2 第三方影响评价机制 |
6.3.3 利益补偿及保险基金机制 |
6.3.4 信息披露与公众参与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抗战时期河南田赋征实研究(194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苦撑待变:国民政府推行田赋征实 |
第一节 严重的经济危机 |
一、东南沦陷,税源枯竭 |
二、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田赋征实政策的出台 |
一、田赋征实政策的酝酿 |
二、田赋征实政策的颁布 |
第二章 临危负重:河南启动田赋征实 |
第一节 洪水与日寇 |
一、良田变黄泛 |
二、半部沦陷,三面临敌 |
第二节 征实的行政准备与宣传 |
一、新县制与田赋征实 |
二、田赋征实的宣传工作 |
第三节 实施土地陈报 |
一、土地陈报的推行 |
二、利用陈报结果核定新赋 |
第三章 勉力输将:河南田赋征实政策的实施 |
第一节 经征与经收 |
一、经征与经收制度 |
二、征收制度的演变 |
第二节 粮食的储运 |
一、粮食的仓储 |
二、粮食的运输 |
第三节 报灾与减赋 |
一、灾旱的河南 |
二、报灾与勘灾:河南与重庆的博弈 |
三、核减田赋:“包”与“石”之间 |
第四节 救灾中的征实:先顾军粮,后筹民食 |
一、河南灾荒的救济 |
二、灾荒中的征实 |
第四章 民力耗尽:河南田赋征实的完成 |
第一节 历年的额征数和起征数 |
一、历年征实数目明细 |
二、本省征实与全国征实 |
第二节 征实结果的奖惩 |
一、征收官员的奖惩 |
二、纳粮户的滞纳处罚和奖励 |
第三节 河南田赋征实的特点 |
一、推行难度大 |
二、完成度高 |
三、弊端百出 |
第五章 “虫”蚀“鼠”窜:田赋征实下的社会弊端 |
第一节 制度上的缺陷 |
一、税负不均 |
二、册籍错乱,手续繁杂 |
三、运输路程规划失误 |
第二节 执行中的不当 |
一、严厉催征,强征强购 |
二、浮收摊派,鲜有依据 |
三、敲诈勒索,收受包袱 |
四、掺假掺杂,盗卖中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山东经济建设与解决失业及无业问题之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论证 |
三、学术史综述 |
四、学术要点 |
五、相关界定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山东的失业及无业问题 |
一、 城市的失业问题 |
二、农村的无业问题 |
三、失业及无业问题的行业分布 |
第二章 山东省失业及无业游民产生的原因 |
一、外部因素 |
(一) 日本侵华的威胁 |
(二)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 |
二、内部因素 |
(一) 灾荒的影响 |
(二) 战争的影响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积极应对 |
一、中央政府的经济建设策略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建设概况 |
(一) 交通建设概况 |
(二) 水利、农林、垦荒等建设概况 |
(三) 民生工厂建设情况 |
第四章 山东省应对失业、发展经济的建设活动 |
一、民生工厂的建设 |
(一) 民生工厂的建设情况 |
(二) 总体评价 |
二、其它建设措施 |
(一) 提倡国货 |
(二) 兴办官营企业 |
(三) 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兴修 |
(四) 水利设施的兴建 |
(五) 复兴农村运动 |
第五章 总体评价 |
一、积极作用 |
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东达集团獭兔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獭兔业务发展战略的提出 |
1.1.1 獭兔业务的基本概况 |
1.1.2 獭兔业务的提出 |
1.2 獭兔业务设计的指导思想及总体设想 |
1.2.1 獭兔业务的指导思想 |
1.2.2 獭兔产业区的总体设想 |
1.3 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社会意义 |
1.3.1 獭兔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1.3.2 獭兔产业发展是改善、救治项目所在地某些区域贫瘠现状的新方法 |
1.3.3 本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供农民就业机会 |
1.3.4 本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农业 |
1.3.5 发展獭兔养殖产业有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对社会总体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
1.3.6 发展特种养殖产业,增加裘皮来源 |
1.3.7 发展特种养殖生产,增加高级瘦肉来源 |
1.3.8 发展獭兔养殖生产,增加轻工业原料 |
1.3.9 发展獭兔养殖生产,增加出口货源 |
1.3.10 发展特种养殖生产,促进其他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 |
1.3.11 发展獭兔养殖生产符合我国国情 |
第二章 东达集团公司与獭兔业务发展的背景 |
2.1 东达集团的基本情况 |
2.1.1 建设企业的概况 |
2.1.2 建设企业的研发能力 |
2.1.3 建设企业的财务情况 |
2.2 獭兔业务发展区基本情况 |
2.2.1 自然和社会条件分析 |
2.2.2 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
第三章 獭兔业务战略环境分析 |
3.1 基本环境分析 |
3.1.1 经济环境分析 |
3.1.2 技术环境分析 |
3.1.3 法律政治环境分析 |
3.1.4 资源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市场结构分析 |
3.2.2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分析 |
3.2.3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力量 |
3.2.4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第四章 獭兔业务战略能力分析 |
4.1 专项能力分析 |
4.1.1 营销能力分析 |
4.1.2 财务能力分析 |
4.1.3 组织结构分析 |
4.1.4 运营流程能力分析 |
4.1.5 研发能力分析 |
4.2 整合能力 |
4.2.1 獭兔产业化整合市场资源 |
4.2.2 獭兔产业整合经济效益 |
4.2.3 獭兔产业的整合对养殖现代化进程的分析 |
4.2.4 技术整合能力 |
4.3 优势能力 |
4.3.1 政策方面的优势 |
4.3.2 组织和人才保障方面的优势 |
4.3.3 交通方面的优势 |
4.3.4 总体规划理念理念优势 |
第五章 獭兔业务战略内容(分析)研究 |
5.1 竞争的定位和商业模式 |
5.1.1 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商业竞争地位 |
5.1.2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分析 |
5.2 战略的实施 |
5.2.1 东达獭兔业务战略现已执行情况 |
5.2.2 东达獭兔业务在筹资方面战略实施情况 |
5.2.3 东达獭兔产业战略今后将要实施情况 |
5.3 战略的评价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四、理论及史料依据 |
第一章 新中国陕北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与历史回顾 |
一、陕北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 |
(一) 陕北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
(二) 复杂的陕北地理环境 |
二、陕北丰富的自然资源 |
(一) 农林牧副业资源 |
(二) 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
(三)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经济 |
(一) 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
(二) 陕北的工业 |
(三) 陕北的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 |
(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认识 |
小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陕北经济(1949—1978)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一)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建国初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 |
(三) 1958—1965年陕北的农业及农村经济 |
(四) 农业学大寨与陕北农业 |
二、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一) 工业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三) "学大庆"与陕北石油工业 |
(四) 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交通运输业与商业贸易的发展 |
(一) 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初具规模的陕北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发展 |
(三) 新的多种商品流通体制的初步形成及国营商业的壮大 |
(四) 地方特色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陕北经济的发展、腾飞(1979—2010)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
(二)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陕北农业 |
(三) 适用、高效、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 |
(四) 农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与陕北特色农业 |
(五) 农产品的产业化 |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
二、能源矿产资源的规模开发与工业快速崛起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工业经济的政策法规 |
(二) 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壮大 |
(三)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 |
(四) 天然气的开发与广泛利用 |
三、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网络化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法规 |
(二) 公路交通网的建立与发展 |
(三) 铁路的开通与延伸 |
(四)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
(五) 商业贸易的新篇章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发展的成就 |
一、60年来陕北农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
(二)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
(三)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四) 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 |
(五) 农业优势产业开发成效显着 |
(六) 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二、60年来陕北工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
(二) 能源工业强势崛起 |
(三)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
(四) 工业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投资效果显着提高 |
三、60年来陕北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成就 |
(一) 交通运输规模的增长与扩大 |
(二)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日见成效 |
(三) 商业贸易繁荣昌盛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特征 |
一、"两源并富"的陕北地区 |
(一)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多矿共生 |
(二)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演变 |
(三)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的产业优势不断显现 |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优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
(五) 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
二、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的陕北工业布局 |
(一) 工业布局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导向为主 |
(二) 以重工业为主 |
(三) 资源型的工业结构 |
(四) 能源工业产业聚集度高 |
三、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陕北工业 |
(一) 国家组织力量对陕北地区进行资源勘探 |
(二) 援助建设陕北工业 |
(三) 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支援陕北经济建设 |
(四) 机器设备、资金由国家进口调拨和援助 |
(五) 跳跃式的陕北工业开发 |
四、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到高效、集约化的特色陕北农业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发展的历程 |
(二) 陕北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优势 |
(三) 陕北的高效、特色农业 |
五、掠夺式开荒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陕北生态环境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的演变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
小结 |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 |
一、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布局的演变 |
(二) 影响陕北产业布局变化的因素 |
(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结构的调整 |
二、陕北农业结构渐趋合理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特征 |
(三) 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
(四) 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 |
三、陕北工业结构的重构 |
(一) 陕北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
(二) 陕北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
(三) 陕北工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
四、陕北第三产业结构日益加强 |
(一) 陕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原因 |
小结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对陕北社会的影响 |
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
(一) 城乡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
(二) 城乡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 |
(三)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
(四) 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
二、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扩大 |
(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
(二) 卫生事业不断前进 |
(三)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
三、陕北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
(一) 陕北的人口发展 |
(二)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
(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四、城镇化程度快速提升 |
(一) 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 |
(二) 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 |
(三)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
(四) 城市规划逐渐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
小结 |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 |
一、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整体上讲陕北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
(二)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
(三) 农民离乡问题突出 |
(四)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
(五)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低 |
(六) 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 |
二、陕北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与启示 |
(一) 陕北经济变迁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
(二) 坚持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基本方向 |
(三)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五) 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六)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
结束语 |
一、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进程 |
二、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经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黑河流域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以张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
1.1.1 发展节水型农业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
1.1.2 节水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
1.1.3 节水型农业是西北内陆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
1.1.4 节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2 结构框架与基本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 现代农业研究综述 |
2.1.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
2.1.2 现代农业的特征 |
2.1.3 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种模式 |
2.2 节水型农业研究综述 |
2.2.1 国外节水型农业研究综述 |
2.2.2 国内节水型农业研究综述 |
2.2.3 节水型农业的内涵 |
2.3 农业生态系统研究 |
2.4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2.4.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4.2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
2.5 国内外研究方法之比较 |
2.6 现有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基础理论阐释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现代农业、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 |
3.2.1 对现代农业、节水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
3.2.2 节水型农业的内涵和外延 |
3.3 西北内陆河流域节水型农业的阶段性特征与功能定位 |
3.3.1 阶段性特征 |
3.3.2 功能定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经济模型 |
4.1 农业生态系统能值评估 |
4.2 能值分析方法的基本内涵 |
4.2.1 基本概念 |
4.2.2 能值分析的主要术语 |
4.2.3 能值分析的工作流程 |
4.2.4 能值评价主要问题分析 |
4.3 投入产出模型基本原理 |
4.3.1 理论原理及应用 |
4.3.2 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
4.3.3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数学模型 |
4.3.4 特定地区的投入产出模型 |
4.4 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 |
4.4.1 加边矩阵法 |
4.4.2 地区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核算 |
4.4.3 资源环境经济混合投入产出核算表 |
4.4.4 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总结及本文模型建立依据 |
4.5 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 |
第五章 研究区域概况分析 |
5.1 甘肃省水资源基本条件 |
5.1.1 水资源数量 |
5.1.2 地表水水质 |
5.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1.4 重点开发区之一——张掖市的主体功能规划及水资源状况 |
5.2 研究区概况 |
5.2.1 流域地理位置 |
5.2.2 气候条件 |
5.2.3 地形、地貌 |
5.2.4 水资源量及特征 |
5.2.5 张掖市社会经济概况 |
5.3 张掖市节水农业发展 SWOT 分析 |
5.3.1 SWOT 分析方法简介 |
5.3.2 张掖市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
5.3.3 张掖市节水型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黑河流域节水型农业可持续 发展实证分析——以张掖市为例 |
6.1 张掖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
6.1.1 张掖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 |
6.1.2 张掖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 |
6.1.3 张掖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指标分析 |
6.2 基于张掖市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水资源效益评价 |
6.2.1 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
6.2.2 张掖市地区投入产出简要分析 |
6.2.3 水资源核算表的编制 |
6.2.4 测算结果对比分析 |
6.2.5 张掖市用水系数比较分析 |
6.2.6 水资源流入流出分析 |
6.3 实证结果 |
6.3.1 张掖农业生产对水资源消耗量较大 |
6.3.2 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降低张掖市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过度依赖 |
6.3.3 张掖市节水型农业发展存在可供选择的现实途径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节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启示及模式选择 |
7.1 国内外节水型农业的技术借鉴 |
7.1.1 农业水资源开源技术 |
7.1.2 输水节水技术 |
7.1.3 田间灌溉节水技术 |
7.1.4 农艺节水技术 |
7.1.5 化学节水技术 |
7.1.6 管理节水措施 |
7.2 基本经验与政策启示 |
7.2.1 基本经验 |
7.2.2 政策启示 |
7.3 模式选择 |
7.3.1 构建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水权补偿机制 |
7.3.2 构建节水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政策保障体系 |
7.3.3 完善节水型农业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 |
7.3.4 充分发挥项目在节水型农业建设中的载体作用 |
7.3.5 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
7.3.6 加快农业水价改革,变“暗补为明补” |
7.4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4.1 发展前景展望 |
7.4.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4.3 本研究的主要特色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黄委确立四大经济支柱(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武陟嘉应观的综合价值与保护利用研究[D]. 吴静.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2]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精细化调度研究[D]. 陈子豪.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混合所有制背景下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路径分析[D]. 赵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D]. 万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5]抗战时期河南田赋征实研究(1941-1945)[D]. 李向远. 河南大学, 2019(01)
- [6]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品牌[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12)
- [7]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山东经济建设与解决失业及无业问题之互动[D]. 李赓.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8]东达集团獭兔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王军民. 内蒙古大学, 2012(05)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 梁严冰. 西北大学, 2011(05)
- [10]黑河流域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以张掖市为例[D]. 魏胜文. 甘肃农业大学, 2011(03)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河南经济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