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构件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庆伟[1](2021)在《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预防处理》文中提出为了全面提升水工建筑物综合质量水平,践行全过程管理机制,打造更加稳定合理的工程管控方案,从混凝土本身的性质和材料配合比等相关参数全面分析,减少安全隐患的留存,提高结构受力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本文分析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的类型,从混凝土自身、混凝土施工以及混凝土养护等方面着重分析裂缝的成因,并对预防处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刘文荐[2](2021)在《高速铁路连续梁合龙段顶板开裂原因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一高速铁路未施加横向预应力筋的连续梁合龙段出现裂缝情况进行裂缝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现场调研发现全线有多联采用挂篮施工的未施加横向预应力筋连续梁合龙段顶板底部出现纵向裂纹。对顶板裂纹位置、宽度、深度进行检测和分析,裂纹可能由合龙段混凝土温度应力、未按规范要求采用C55补偿收缩混凝土、施工时差、线形控制不满足设计要求和混凝土养护不到位等因素所致。选取存在开裂问题的(32+48+48+32)m双线连续梁进行结构安全性检算,计算结果表明连续梁的纵向、横向受力均满足规范要求。基于裂缝分析以及检算内容,提出了相应的整治对策并对新建连续梁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等方面给出建议。
黄为洋,何福新,高炜,赵杰,隋高兵,潘佳,肖益[3](2021)在《混凝土裂缝实际工程检测及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会对工程质量带来危害,其成因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对实际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进行检测,分析混凝土裂缝成因和危害,以及弥补和预防措施。
张德芳[4](2021)在《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检测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凝结硬化时存在自身收缩特性,决定了混凝土结构构件需要带裂缝工作。通过检测,按裂缝的形态确定裂缝的类型,依据裂缝的类型分析出裂缝产生的具体原因,从而化解因裂缝导致的索赔等责任纠纷。
林茹冰[5](2021)在《立柱式整体道床裂缝预防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丁少锋[6](2021)在《地裂缝地基上工程病害及其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田文俊[7](2021)在《多层钢筋混凝土地下车库结构比选研究》文中指出地下车库结构上要承担上部建筑下传的荷载,下要承担土体作用于他的荷载,同时要考虑地震荷载、周围水压、土压力等问题。不同的结构形式对应不同的受力形式,不同的成本造价,不同的使用条件。本文在山西基因诊断及药物研发基地工程地下车库设计基础上,分别讨论了五种常用的地下车库结构:现浇十字梁板结构、现浇无梁板结构、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钢管混凝土十字梁板结构,并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对这五种结构的整体性、各构件单元的变形、内力进行了分析,同时模拟了弹塑性Pushover试验,以及应用造价软件对四种结构造价对比分析和施工工艺方面的比选,最后通过综合选型得出结论:从结构性能上分析,现浇无梁板结构在柱与板之间,冲切严重,受力较集中,现浇十字梁板结构次之,钢管混凝土十字梁板结构、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更接近线性分布,更为合理。现浇无梁板结构对比其它四种结构形式,结构的净高最大。从工程造价与材料损耗方面分析,现浇无梁板结构的造价比较低,但是钢筋和混凝土消耗量很大,不节省材料。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和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的工程总体造价较高,但是最节省建筑材料,而且绿色、节能、环保,满足安全要求。现浇十字梁板结构居于以上两者中间。从施工工期以及施工工艺方面分析,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和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两种形式的结构的楼板内部有空芯体,减轻了结构重量且节省了钢筋和混凝土的使用,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环保、建筑导向。装配式肋梁叠合板的结构,工厂化程度高,楼板可以提前在制作厂预制,加快施工工期。制作厂的制造效率要比施工现场高,构件品控高,节省施工材料、节省现场的宝贵狭窄的空间。从使用性能与施工管理方面分析,现浇无梁板结构和现浇十字梁结构的构件尺寸较小,使用空间较大,美观漂亮,便于后期的管道,电气的布设。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和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的实用性能虽然不如以上两种突出,但是相差不大,空芯板绿色效应比较好,自重小,完全满足设计的要求,符合设计初衷。施工管理方面,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的支模、拆模等工艺要求高,施工管理难度较大,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就不同了,不需要支模,就不需要拆除,降低了工程成本。
陆伟[8](2021)在《在役水闸工程风险决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一部分水闸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普遍已进入病险期,多数水闸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所以为全面掌握水闸的风险及其对水闸运行状况的影响,确保水闸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分析水闸风险因素及其影响,对水闸运行风险进行评价和决策。(1)介绍风险的定义和风险分析的步骤,研究水闸主要的风险类型及其成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水闸风险的产生和后果。(2)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水闸主要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计算,研究水闸沉降、构件碳化对水闸结构的影响,并对水闸沉降和碳化的构件进行寿命预测;分析钢闸门锈蚀影响,并对钢闸门剩余寿命进行预测,为水闸风险评价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3)研究水闸工程的风险分析,构建水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值迭代法、改进CRITIC法与改进的TOPSIS法,并利用距离函数法进行权重融合,对水闸风险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采用故障树法对水闸风险进行评价,确定水闸的失效概率,并对水闸进行评级。(4)通过对水闸的风险评价,提出多个维修加固方案,并采用决策树法,对水闸维修加固后的风险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维修加固方案,为水闸的维修加固提供依据。(5)通过Visual Basic 6.0编程软件,开发水闸工程的风险分析及风险决策系统,有利于类似工程的风险分析和维修加固的方案决策。
王少通[9](2021)在《跨中增设墩柱抑制连续刚构桥下挠的方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座交付运营的桥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气环境、人为因素、自然灾害、车辆荷载、突发事故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的作用下,桥梁会存在材料老化、开裂、结构性的损伤,以致于承载能力受到影响,对桥梁的通行安全带来隐患。通过科学的检测、评定能够及时发现桥梁存在的病害,尽早掌握桥梁的实际技术状况。采取针对性、有效的加固措施能够改善桥梁的承载能力、消除安全隐患。科学的预防、养护、加固能够一定程度上节约工程投资,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桥梁的寿命。本文针对一座承载能力不足、跨中下挠持续发展、已采取体外预应力加固、跨径组合为64+115+64m的桥梁提出了中跨跨中增设墩柱抑制下挠的加固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连续刚构桥梁的检测方法、常见的病害及成因分析,为制定加固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有限元模型对原桥实际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重点分析了纵向预应力、竖向预应力损失对承载能力的影响。进而结合桥梁实际的材质状况及病害状况,对现有承载能力进行了评定分析。根据桥梁持续下挠特性及承载能力不足,进行了跨中增设墩柱、在跨中顶升梁体、箱外施加体外预应力一系列的加固方案设计,重点对跨中增设墩柱及施加体外预应力加固进行了研究,并对钢管混凝土墩柱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了验算;对转向块、齿板、承台进行了局部受力验算。实桥案例研究表明,预应力损失是引起桥梁跨中腹板开裂的主要原因,截面刚度薄弱加上活载的影响加剧了跨中的下挠。在对连续刚构桥梁加固设计时应对钢束的有效预应力、材质状况及结构参数进行检测(包含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结构自振频率等)。本文在对新增墩柱加固设计时,采用不同规范对结构进行了设计及验算,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了经验。通过对梁体进行顶升,对梁体下挠进行人为修正,并通过新增支座,改变结构体系,有效的抑制了跨中下挠。
王常亚[10](2021)在《地震动作用下典型土遗址倒塌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遗址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具有相当高的历史、艺术、考古和科学价值。丝绸之路作为历史上中国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沿线区域分布众多土遗址,而丝绸之路所处地质环境多变,地震频繁,影响着土遗址的保存情况。土遗址和当地地质环境紧密依存,它们经过千百年的风吹雨打,墙体开裂、倒塌、空洞、剥落、水土冲沟等病害普遍存在。病害是影响土遗址稳定性和保存寿命的原因,我们需要厘清病害之间的关系,还要研究何种病害对土遗址稳定性影响最为显着。因此研究土遗址病害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出对土遗址稳定性最不利病害,同时基于该最不利病害进行静力与动力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有助于发现土遗址的抗震薄弱环节,对改善土遗址抗震形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土遗址文物保护、倒塌指标及倒塌模式研究现状,通过对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的土遗址进行病害调查,计算分析了各个病害之间的相关性,找到了影响土遗址稳定性的最不利病害。还利用ANSYS计算了静力作用下掏蚀病害对土遗址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利用LSDYNA软件对存在掏蚀病害的土遗址进行地震动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土遗址的倒塌破坏过程进行描述,并给出土遗址所能承受的峰值地震加速度,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根据参考文献及实地调查,分析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土遗址的典型病害类型,并对病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揭示各个病害发育存在先后过程及因果关系,确定了掏蚀病害是引起土遗址倒塌的最显着病害,为今后对土遗址进行重点治理提供参考。(2)通过ANSYS静力计算结果给出掏蚀病害对土遗址安全性的影响,确定掏蚀病害加重引起土遗址的变化情况,会引起土遗址倒塌的掏蚀量为墙体厚度的50%。(3)利用LSDYNA软件计算地震动作用下土遗址的倒塌模式,计算存在薄弱层和植物夹层的夯土遗址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结果显示植物夹层存在对土遗址有加强作用,可以提高土遗址的抗震性能。分析不同掏蚀深度土遗址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倒塌破坏过程,确定造成不同掏蚀程度土遗址倒塌的峰值地震加速度是呈现指数型下降的。
二、结构构件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构构件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预防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类型 |
2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成因 |
2.1 物料原因 |
2.1.1 原材料不合格 |
2.1.2 物料特性影响 |
2.2 管理不到位 |
3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处理建议 |
3.1 设计层面的预防建议 |
3.2 施工过程中的预防措施 |
3.3 养护管理过程中的预防措施 |
3.4 表层和深层处理 |
4 结束语 |
(2)高速铁路连续梁合龙段顶板开裂原因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害概况 |
2 裂缝特征及原因分析 |
3 结构安全性检算 |
3.1 结构形式 |
3.2 设计荷载 |
3.2.1 恒载 |
3.2.2 活载及附加荷载 |
3.3 计算结果 |
3.3.1 纵向受力主要计算结果(见表1) |
3.3.2 横向主要计算结果 |
3.3.3 竖向变形计算结果 |
4 整治措施及建议 |
1)建设管理方面 |
2)设计方面 |
3)施工方面 |
4)监理方面 |
5 结论与建议 |
(3)混凝土裂缝实际工程检测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检测内容及方法 |
3 检测结果及分析 |
3.1 构件裂缝位置、长度、走向、宽度 |
3.2 构件钢筋位置及间距、保护层厚度 |
3.3 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 |
3.4 顶板厚度及梁截面尺寸 |
3.5 典型楼板挠度 |
3.6 裂缝成因 |
建议 |
(4)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检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见裂缝分类 |
2 各类裂缝形态及特点 |
2.1 受力裂缝 |
2.2 新发裂缝 |
2.3 陈旧裂缝 |
2.4 材料收缩裂缝 |
2.5 沉降裂缝 |
2.6 氯腐蚀锈胀裂缝 |
2.7 环境温变裂缝 |
2.8 墙体温变裂缝 |
2.9 贯穿裂缝 |
2.1 0 管线裂缝 |
2.1 1 振动裂缝 |
2.1 2 火灾裂缝 |
2.1 3 冲击裂缝 |
2.1 4 接口裂缝 |
2.1 5 冻胀裂缝 |
3 裂缝检测方法 |
3.1 破损检测法 |
3.2 无损检测法 |
3.3 裂缝辅助检测 |
4 裂缝成因分析 |
4.1 材料本身特性所致 |
4.2 设计疏忽 |
4.3 施工过失 |
4.4 使用不当 |
4.5 历史原因 |
4.6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及三者责任 |
5 结束语 |
(7)多层钢筋混凝土地下车库结构比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目的 |
1.4.2 本文研究内容 |
2 多层地下车库结构形式综述 |
2.1 地下车库结构作用以及特点 |
2.2 地下车库结构分类 |
2.2.1 结构形式分类 |
2.2.2 加载预应力分类 |
2.2.3 建造工艺分类 |
2.3 常用多层混凝土地下车库梁板结构形式 |
2.3.1 现浇十字梁板结构 |
2.3.2 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 |
2.3.3 现浇无梁板结构 |
2.3.4 钢管混凝土柱十字梁板结构 |
2.3.5 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梁板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多层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
3.1 山西基因基地工程综述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地质条件简介 |
3.1.3 设计单元优化 |
3.1.4 选取的结构单元模型 |
3.2 地下车库结构荷载取值 |
3.2.1 地下车库结构人防荷载取值 |
3.2.2 地下车库结构永久荷载取值 |
3.3 地下车库结构构件尺寸估算 |
3.4 本章小结 |
4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4.1 模拟软件介绍 |
4.2 用建模助手建模 |
4.3 荷载施加 |
4.4 分析设计结论 |
4.4.1 现浇十字梁板结构 |
4.4.2 .现浇肋梁空芯板结构 |
4.4.3 现浇无梁板结构 |
4.4.4 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 |
4.5 在工况下四种类形式结构抗震分析 |
4.5.1 现浇十字梁板结构震型分析 |
4.5.2 现浇肋梁空芯板震型分析 |
4.5.3 现浇无梁板结构震型分析 |
4.5.4 装配式肋梁空芯叠合板结构震型分析 |
4.6 工况下四种形式结构Pushover分析 |
4.7 设计结果造价比较 |
4.8 结果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多层地下车库梁板结构方案比选分析 |
5.1 方案选择原则 |
5.2 综合评价方法 |
5.3 多层地下车库要素体系 |
5.3.1 评价要素考核 |
5.3.2 评价要素分配 |
5.3.3 评选得分情况 |
5.4 分析方案评选结果 |
5.5 四种结构形式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在役水闸工程风险决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水闸风险研究现状 |
1.2.1 水闸风险研究现状 |
1.2.2 水闸风险决策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文主要思路 |
第2章 水闸工程风险分析基本理论 |
2.1 风险 |
2.2 风险管理 |
2.2.1 风险分析 |
2.2.2 风险决策 |
2.3 风险概率计算方法 |
2.3.1 一次二阶矩法 |
2.3.2 JC法 |
2.4 风险分析方法 |
2.4.1 事件树 |
2.4.2 故障树 |
2.5 水闸风险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
2.5.1 闸室结构变形破坏 |
2.5.2 地基渗流破坏 |
2.5.3 混凝土碳化和钢筋锈蚀破坏 |
2.5.4 金属结构老化破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闸工程风险因素分析 |
3.1 水闸沉降风险及其对水闸影响 |
3.1.1 水闸沉降计算分析 |
3.1.2 闸室结构沉降预测 |
3.2 闸基渗流对水闸影响分析 |
3.2.1 计算模型 |
3.2.2 闸基渗流计算分析 |
3.3 混凝土碳化对水闸结构耐久性分析 |
3.3.1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随机模型 |
3.3.2 基于混凝土碳化深度随机模型的实例分析 |
3.3.3 混凝土碳化寿命预测 |
3.4 闸门锈蚀对水闸运行状态影响分析 |
3.4.1 闸门三维有限元分析 |
3.4.2 闸门锈蚀寿命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闸工程风险分析模型 |
4.1 水闸工程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
4.2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4.3 集值迭代法 |
4.3.1 集值迭代法基本原理 |
4.3.2 实际工程应用 |
4.4 改进CRITIC法 |
4.4.1 改进CRITIC法基本原理 |
4.4.2 实际工程应用 |
4.5 改进的TOPSIS法 |
4.5.1 改进的TOPSIS法基本原理 |
4.5.2 实际工程应用 |
4.6 权重融合 |
4.6.1 距离函数权重融合原理 |
4.6.2 实际工程应用 |
4.7 故障树模型 |
4.7.1 故障树定性分析 |
4.7.2 故障树定量分析 |
4.8 基于故障树模型的实际工程应用分析 |
4.8.1 构建故障树模型 |
4.8.2 底事件概率计算 |
4.8.3 顶事件概率计算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在役水闸工程风险决策研究 |
5.1 风险决策方法 |
5.2 在役水闸服役性能提升措施 |
5.2.1 提升水闸服役性能的工程措施 |
5.2.2 提升水闸服役性能的非工程措施 |
5.3 水闸维修加固方案和生态效益分析 |
5.3.1 水闸维修加固方案 |
5.3.2 水闸生态效益 |
5.4 指标体系构建 |
5.5 偏好比率法 |
5.5.1 偏好比率法基本原理 |
5.5.2 实际工程应用 |
5.6 离差最大化法 |
5.6.1 离差最大化法基本原理 |
5.6.2 实际工程应用 |
5.7 基于博弈论的指标综合赋权 |
5.7.1 博弈论权重计算 |
5.7.2 权重融合计算 |
5.8 决策树模型 |
5.8.1 决策树概述 |
5.8.2 决策准则 |
5.9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实际工程应用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闸工程风险分析与决策系统开发 |
6.1 系统开发的语言 |
6.2 水闸工程风险分析与决策系统总体设计 |
6.2.1 系统总目标 |
6.2.2 系统分析 |
6.3 实例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跨中增设墩柱抑制连续刚构桥下挠的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桥梁加固的背景 |
1.2 连续刚构发展概况 |
1.2.1 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
1.2.2 连续刚构的发展状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连续刚构桥梁病害检测与加固措施 |
2.1 桥梁检测的分类 |
2.2 桥梁检测措施 |
2.3 连续刚构桥梁检测方法 |
2.3.1 常规项目检测 |
2.3.2 材质状况及状态参数检测 |
2.4 现有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
2.5 桥梁的评定 |
2.6 连续刚构桥梁的主要病害及成因分析 |
2.6.1 主跨跨中下挠 |
2.6.2 主梁腹板斜向开裂 |
2.6.3 合拢段底板混凝土崩裂、分层 |
2.6.4 主梁顶板和底板的纵向裂缝 |
2.6.5 横隔板竖向、斜向开裂 |
2.6.6 齿板裂缝 |
2.6.7 翼缘板纵向裂缝 |
2.7 连续刚构桥梁的加固措施 |
2.7.1 裂缝修补 |
2.7.2 混凝土表观缺陷修补 |
2.7.3 混凝土内部空洞灌浆修补 |
2.7.4 粘贴钢板 |
2.7.5 腹板截面加大 |
2.7.6 跨中增设横梁 |
2.7.7 粘贴预应力碳纤维板 |
2.7.8 改变结构体系 |
2.7.9 体外预应力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云南某大桥病害及成因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本次加固前历次检测存在的病害 |
3.1.2 历次线型测量结果 |
3.1.3 历次荷载试验结果 |
3.1.4 第一次加固情况 |
3.2 桥梁上部结构现状计算分析 |
3.2.1 桥梁上部结构检算参数 |
3.2.2 桥梁上部检算荷载或作用 |
3.2.3 承载能力分项检算系数 |
3.2.4 刚度折减和预应力损失模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南某大桥加固设计分析 |
4.1 加固设计思路 |
4.2 加固方案 |
4.2.1 方案比选 |
4.2.2 方案优化 |
4.3 加固施工步骤 |
4.4 顶升量的控制 |
4.5 上部结构加固前检算 |
4.5.1 抗弯、抗剪验算 |
4.5.2 抗裂验算 |
4.5.3 构件压应力验算 |
4.6 加固后桥梁上部结构验算 |
4.6.1 施工过程中验算 |
4.7 加固后运营期间结构验算 |
4.7.1 加固后抗弯、抗剪验算 |
4.7.2 加固后上部结构抗裂验算 |
4.7.3 加固后上部结构构件压应力验算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增钢管混凝土格构墩验算 |
5.1 新增桥墩主要材料 |
5.1.1 桥墩结构形式 |
5.1.2 材料特性 |
5.2 新增桥墩验算荷载或作用 |
5.3 新增格构墩施工阶段验算 |
5.3.1 施工阶段1、5 强度、变形、稳定性验算 |
5.4 加固后运营阶段新增桥墩验算 |
5.4.1 主钢管承载力验算 |
5.4.2 主钢管承载力复核 |
5.4.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应力验算 |
5.4.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变形验算 |
5.4.5 运营阶段新增桥墩空间稳定性验算 |
5.5 连接构造受力计算 |
5.6 节点及连接疲劳验算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转向、锚固装置和格构墩承台局部应力分析 |
6.1 混凝土转向块局部应力分析 |
6.2 新增齿板局部应力分析 |
6.3 格构墩承台局部应力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地震动作用下典型土遗址倒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土遗址文物保护研究现状 |
1.2.2 倒塌指标研究现状 |
1.2.3 倒塌模式研究现状 |
1.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土遗址病害性态调查及数据分析 |
2.1 典型病害及成因 |
2.1.1 掏蚀病害 |
2.1.2 裂缝病害 |
2.1.3 冲沟病害 |
2.1.4 片状剥离病害 |
2.1.5 倒塌病害 |
2.2 典型土遗址病害性态特征相关性 |
2.2.1 裂缝与冲沟、掏蚀、倒塌相关性分析 |
2.2.2 冲沟与掏蚀、倒塌相关性分析 |
2.2.3 掏蚀与倒塌相关性分析 |
2.3 野外脉动测试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病害性态的土遗址隐式有限元分析 |
3.1 基于病害性态的土遗址静力分析 |
3.2 基于病害性态的土遗址模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动作用下典型土遗址倒塌模式分析 |
4.1 LSDYNA中模型的建立 |
4.1.1 输入模型参数 |
4.1.2 地震加速度荷载施加 |
4.1.3 K文件修改 |
4.2 土遗址倒塌模式分析 |
4.2.1 未掏蚀墙体倒塌模式分析 |
4.2.2 掏蚀墙体倒塌模式分析 |
4.2.3 掏蚀深度与峰值地震加速度关系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结构构件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预防处理[J]. 张庆伟. 四川水泥, 2021(12)
- [2]高速铁路连续梁合龙段顶板开裂原因与对策[J]. 刘文荐. 铁道建筑, 2021(11)
- [3]混凝土裂缝实际工程检测及成因分析[J]. 黄为洋,何福新,高炜,赵杰,隋高兵,潘佳,肖益. 混凝土世界, 2021(09)
- [4]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检测及分析[J]. 张德芳. 建筑技术开发, 2021(14)
- [5]立柱式整体道床裂缝预防与控制研究[D]. 林茹冰.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6]地裂缝地基上工程病害及其防治对策研究[D]. 丁少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7]多层钢筋混凝土地下车库结构比选研究[D]. 田文俊. 中北大学, 2021(09)
- [8]在役水闸工程风险决策分析[D]. 陆伟. 扬州大学, 2021(08)
- [9]跨中增设墩柱抑制连续刚构桥下挠的方法分析[D]. 王少通. 长安大学, 2021
- [10]地震动作用下典型土遗址倒塌模式研究[D]. 王常亚.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