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开发旅游地市场调查方法的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颜其松,张兆祺[1](2020)在《流动性要素对新开发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云南省福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云南省福村为例,分析了人口、资本、信息和交通等流动性要素迅速进入新开发旅游地,对基础设施不完善、游客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较低的新开发旅游地在生态环境方面形成压力。重点探讨了人口和资本两种流动性要素对新开发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借助信息流动和交通提速,人口的急速流入超出了新开发旅游的环境承载力,本地资本和外来资本的无序开发破坏了新开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提出了需借助信息流动创新旅游管理的信息交换模式,实施旅游地人流预警;完善新开发旅游地基础设施,保障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完善新开发旅游地经营模式,提升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意识的建议。
智慧[2](2019)在《主客双重感知视角下的青龙古镇旅游开发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日益增长,在世界旅游业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我国旅游业实现了从小众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呈现出了旅游出行的多样化、旅游方式多元化、旅游产品丰富化的特点。我国当前着力培育小镇经济,立足各地区的优势,挖掘有基础、有潜力、能成长的产业,将这些产业培育为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非常好的旅游目的地,顺应了旅游业向大众化转变的发展趋势。青龙古镇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有成为特色小镇的潜质。青龙古镇的开发建设是阳曲县的头号工程,对太原市北部区域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对太原市的旅游品牌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市县两级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重视将旅游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青龙古镇处于开发初期,借助政策东风,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青龙古镇的发展,所以需要找到问题,提出对策。社区居民和游客由于立场不同,工作性质和知识结构也不同,对青龙古镇开发的感知会存在差异。基于社区居民、游客双重视角看待开发中的问题,更为客观。本文通过收集社区居民及游客的调查问卷,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使结论更有说服力。本文的研究结论是:明确了青龙古镇开发中存在七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七点对策,分别是减免门票、与兄弟景区联动发展、加快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调整区划、严守红线、完善组织。
肖洁[3](2019)在《旅游形象屏蔽影响下的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乡村旅游景区以独特的自然环境、浓郁的乡土文化、传统的农耕体验,愈发契合当下消费者的情感和心理诉求,逐渐成为城市消费者休闲度假的主要选择之一。基于城市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渴望和对乡土文化的推崇,乡村旅游在此背景下得到大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受发展时间的早晚不同、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深度不同、资源相似程度高、消费者差异化感知不清晰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乡村旅游出现发展不协调,出现乡村旅游景区被屏蔽的现象。汉源县清溪镇位于四川西南地区大相岭山脉西南麓的河谷地带,四周田园相间、林地较多、生态环境好,是古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古盐道上的重要驿站,城内还保留有唐、宋、明、清的建筑遗迹。作为汉源县重点旅游规划区域清溪镇主要采用以清溪古城为核心景点,王建成遗址和大樱桃开发片区作为次级景点的规划设计,茶马古道、高山等资源均未列入保护和开发计划。没有深度挖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加之受到周边景区造成的形象屏蔽影响,清溪镇乡村旅游出现了景点分散、游客量少、旅游时间段相对集中的情况。本文试图从旅游形象屏蔽的视角找出影响汉源县清溪镇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在景观规划设计上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对清溪镇的乡村旅游发展、周边旅游资源竞争情况、景观规划现状及问题做出了具体分析。对周边旅游景区的旅游形象涉及到的旅游活动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介体(旅游业)、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出发进行研究,采取市场传播屏蔽检测、路程距离屏蔽检测、相似性形象屏蔽检测、游客形象感知屏蔽检测,找出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旅游形象屏蔽的主要问题:旅游形象定位信息不清晰,导致旅游者认知加工模糊造成认知屏蔽;基础设施不健全,服务业形象感知较差导致旅游介体在追求利益前提下对旅游地造成利益屏蔽;旅游资源相似及资源挖掘不充分被周边级别较高旅游地所屏蔽,导致旅游资源过少造成吸引力场屏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汉源县清溪镇的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上,提出以下主要三点规划设计:第一,根据当地自然、文化、消费者需求等元素的分析,提出独特的旅游地品牌形象,形成朗朗上口的宣传推广口号与周边旅游地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第二,提高清溪镇的基础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形成旅游环线,有效规避旅游地内的冷热点屏蔽。第三,根据旅游者体验消费、亲子消费和康养消费的需求,采取本地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观节点规划,设置茶马古道文化体验区、清溪古城、王建城、风力科普区、半山休闲露营、农事体验区和高山观景等景点,让旅游者可游、可学、可憩,使清溪镇从观光型旅游模式转变为体验型旅游模式。全文从旅游地形象屏蔽影响视角入手,以清溪镇作个案研究,分析清溪镇乡村旅游景区受到旅游形象屏蔽主要因素,提出清溪镇乡村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本文在资源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以提升清溪镇乡村旅游形象为目的,通过个案研究探讨乡村旅游景区发展中如何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促进乡村旅游健康而有序的发展。
邓昌洪[4](2019)在《旅游地产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内休闲度假需求急剧增长,旅游地产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地产项目在实现开发商自身投资回报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化地方产业结构,解决当地居民就业。但目前我国旅游地产项目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定位不准确、产品类型单一、运营管理混乱等问题,使得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旅游地产项目未能取得成功。而项目失败,不仅对开发企业造成巨大财务损失,还会产生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对当地政府及经济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因此,探索旅游地产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可为旅游地产项目开发和运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以期探讨出关键成功因素对旅游房地产项目的影响和作用。首先,通过梳理现有相关文献,对旅游地产项目进行概念界定,并明确旅游地产项目的特点及分类,分析国内旅游地产项目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其次,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及专家访谈法,结合旅游地产项目的特点,较为全面地识别出26个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因素,并就每个因素对旅游地产项目开发、运营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进行详细阐释。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向拥有旅游地产项目实践经验的人员发放问卷取得基础数据。再次,运用熵值法、因子分析及回归分析进行定量研究,借助SPSS软件识别出13个旅游地产项目关键成功因素。最后,根据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构建出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开发的管控流程图,并针对13个关键成功因素较为详细地提出管控建议。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旅游地产项目与关键成功因素结合的研究有较大的空间;2)论文识别出26个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其分为6大类,即项目自身因素、产业环境因素、旅游资源禀赋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开发商实力因素、项目经营与管理因素。最后筛选出了“项目定位”、“项目周边竞争项目数量”、“自然旅游资源等级”等13个旅游地产项目关键成功因素;3)构建出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开发的管控流程图,即开发商在旅游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可以从产业环境、市场需求、旅游资源禀赋、开发商实力、项目自身、项目经营与管理这6大方面入手进行管理,具体可细分为对13个关键成功因素进行有效管控,时娇点以促进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开发;4)重点针对13个旅游地产项目关键成功因素,提出了较为详细的促进旅游地产项目成功的管控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旅游地产项目成功。论文深化了旅游地产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的研究,研究成果有助于开发商在开发与运营过程中准确把握关键环节和关键点,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策略进行管控,对促进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张建荣[5](2019)在《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结构与形成机制》文中认为冲突是社会群体之间彼此相关或互动的形式,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随着旅游的快速增长,旅游地经历着剧烈变化,成为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缩影,为研究社会冲突提供了范本。宗教旅游地作为所占份额极大的旅游资源载体,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宗教旅游地冲突进行研究,是推进旅游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关键内容。为此,本研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旅游地五台山作为案例地,通过历时性跟踪和深度访谈,采用主客利益群体行动者导向视角,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基于旅游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相关理论,通过对负面态度的调查,识别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内容和多维冲突结构特征,进而围绕宗教性中介因素分析,探究冲突的形成机制。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构建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体系化理论框架,丰富冲突理论在特定旅游地的应用,探索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独特性,为优化宗教旅游地开发管理提供参考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群体以景区工作人员、游客以及外来经营者为核心群体,僧尼喇嘛与本地居民为边缘群体,其中,外来旅游经营者是权力中最弱势的群体。寺庙虽然是游客游览的集中区域,也是主要的冲突空间,但是僧尼喇嘛与游客的冲突并不凸显。(2)环境冲突是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中最严重的冲突,其次是文化冲突和经济冲突,情感冲突和社会冲突相对较少。核心寺庙群成为冲突发生的主要场所,其中,寺庙秩序问题是构成环境冲突的主要内容之一。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僧尼喇嘛与游客的交往过程中,朝圣型游客感受到的文化冲突更明显。游客的态度与僧人的态度构成了情感冲突的主要内容。(3)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是以宗教场域为载体或围绕宗教场域而产生的。宗教秩序与游客的日常社会秩序存在反结构的冲突缝隙。发生在宗教场域的冲突主要是精神性冲突,其中,游客与僧侣喇嘛之间的冲突具有“低外显性——高内隐性”的特点。主客双方对宗教场域的关注集中于心理容量中,游客尤其关注僧人的形象与态度。角色距离中的尺度结构也主要表现为游客对宗教活动的不了解。(4)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形成脱离不了宗教神圣与旅游世俗、理性脱魅与价值信仰、结构与反结构场域的宏观框架,具体的形成还受多种因素影响。认知偏差和财产侵害在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是空间、权力和设施的因素。宗教仪式时间、宗教空间功能溢缺、宗教文化认知偏差(包括宗教文化信息错位和游客对宗教群体的偏见)都是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形成的重要因素,而且,宗教旅游地的宗教权力特征增加了东道主和游客的相对剥夺情绪。总得来看,宗教氛围弱化了冲突度,宗教性在冲突形成中起到了一定的调适作用,宗教信仰程度越高的群体,对寺庙秩序越加敏感。(5)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有消极的效应,也有积极的效应,虽然宗教旅游地存在主客冲突,但冲突仍然围绕着进步、和谐、美好的主轴,形成了“群体-价值-介入要素-利益”的冲突链环,并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螺旋层体系。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基于行动主体双向视角,构建了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分析框架,归纳出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链环和冲突螺旋层,丰富了旅游冲突研究的相关内容。(2)理出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独特性,发现与民族社区的旅游冲突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宗教性介入的差异性。研究结论对旅游本真性理论和新宗教世俗化理论形成呼应,对愤怒指数理论和社会距离理论进行了拓展性思考。(3)根据PPGIS的方法思路,专门为此开发了EPPGIS填图工具软件平台,简化了调研数据输入和统计分析过程,是对研究工具的创新。与此同时,本研究过程中,综合应用了内容分析、对应分析、质性比较分析、词云分析、共现分析、空间密度分析、统计分析以及概念模型等,是多样化方法结合的探索,以求尽可能做出精细化的分析。但本研究对具体的理论应用还不够深入,在内容表述方面也不尽完善,同时,作者认为对不同类型旅游地主客冲突的比较和对一个地方的历时性追踪研究是未来值得关注的方向。
魏超[6](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孟萌[7](2019)在《清明上河园景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节能减排,实行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旅游在我国产业发展比重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逐步成为某些省份的支柱型产业。随着各地政府对旅游的重视程度逐步加深,对当地的旅游业进行深入挖掘,根据地方优势,打造出当地的旅游品牌,进而将其推广到全国,不断的吸引着国内外许多游客,为我国社会效益起到了推进的作用,也直接的带动起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旅游行业仍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发展并不是十分完善,也不够成熟,相当多的一部分旅游景区由于自身的定位不是十分的精准,导致经营方式缺乏相对专业性和可实施性,使自身陷入到盲目发展的阶段,在运营方面就会显得很落后。所以在现阶段我国各种旅游景区,应该为自身打造出适合自已的旅游特色,采用合理的运营方法和科学的包装手段对旅游景点进行全面的包装,将景区进行全面的升级。本文将清明上河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营销策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可以为文化旅游的产业化提供很好的参考。本文以市场营销理论、旅游市场营销理论为支撑,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实地的查看,就和其相关资料的分析,并且根据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证据,对我国着名的旅游景点——清明上河园景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后发现,其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弊端,这些弊端包括:运营方法存在相当大的矛盾,景区的不正常创新,运营方式在后续阶段无法进行更新等。并根据研究的结果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清明上河园景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而确定整体的营销思路,指出清明上河园景区的运营产品方面的手段,运营价格方面的手段,运营渠道方面的手段,运营促销方面的手段,运营人员安排方面的手段,运营有形展示景区方面的手段,运营服务阶段方面的手段,从而提出清明上河园景区市场营销的保障措施:完善景区营销的组织建设、提升景区软实力、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陈书芳[8](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温志滔[9](2018)在《茶文化在罗浮山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广东罗浮山是5A级旅游区,博罗县旅游业的龙头,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着称,素有岭南第一山的美誉。长期以来,诸多学者对罗浮山的宗教文化、儒家文化、中医药文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罗浮山茶文化,则鲜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近几年,博罗县茶产业发展迅猛。以广东十大茶乡之一柏塘镇为代表的茶乡游方兴未艾。本文通过系统论述罗浮山茶文化和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分析罗浮山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开发茶文化旅游的应用规划,试图解决罗浮山各种文化有效传播载体缺乏问题,并以此推动博罗全域旅游开展和促进茶产业的发展。文章概括了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的定义及其特点,阐明了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路和模式,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试图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罗浮山开展茶文化旅游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罗浮山开展茶文化旅游应用进行研究:(1)对罗浮山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整理,并首次系统对罗浮山茶文化旅游资源展开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罗浮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评价。结论是罗浮山旅游存在资源深挖不够,文化传播途径少;开发不均衡,区域带动不明显的现状。(2)通过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罗浮山景区当前所处的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判定和提出调控措施。结论是罗浮山当前处在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并提出从规划保护、文化推广、扩展旅游空间、创新旅游产品、加大市场营销五个方面进行调控,延缓旅游地衰退期的到来。(3)通过SWOT分析法对茶文化在罗浮山旅游开发中的优势、劣势、机遇、竞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茶文化在罗浮山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规划思路。(4)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罗浮山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和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对罗浮山茶文化旅游制定营销目标和营销策略。(5)文章最后从政策保障、人才保障、资金保障三个方面提出茶文化旅游开发相应的保障体系。
徐锦雅[10](2018)在《基于网络内容分析法的桂林旅游地形象差异研究》文中指出在互联网与旅游业深入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正向现代服务业快速迈进。旅游地形象是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的参考要素,是旅游地市场定位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研究互联网传播的桂林旅游地形象,可以丰富旅游地形象研究理论与成果,还能为旅游地联合营销、季节性营销和旅游精品开发提供借鉴。本文以游客发布于国内6大在线旅游网站的桂林游记,以及国内中文旅游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号的宣传资讯为文本素材,运用网络内容分析法,构建了旅游地形象评价指标。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游客感知形象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季节层面的差异显着性水平,分析投射形象,进一步探讨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的差异特征,从地域差异、季节差异、供需关系角度提出桂林旅游地形象提升策略。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游客的认知度和熟悉度大体随距离增加而减弱,不同地域游客对住宿和地区知名度因素的感知总体无显着性差异,每两个地域的游客对人文特色、交通、游览、物价水平、居民友好度5项因素的感知没有显着性差异,华东、华南游客对餐饮美食、休闲娱乐、购物3项因素感知水平显着较高。情感形象略有差异,积极情绪大体随距离的增加而加强,消极情绪强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弱;复合形象没有太大差异。第二,冬季出游游客对各因素感知程度相对较弱,夏季游客对大部分因素感知程度较强烈。不同季节出游游客对人文特色、住宿、地区知名度、物价水平、居民友好度感知无显着性差异,对自然景观、民族风情、餐饮美食、交通、游览、休闲娱乐、购物、城市整体氛围、公共基础设施、气候条件10项因素的感知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季节出游游客总体上持积极态度,复合形象没有太大差异。第三,旅游供给者注重传播包括自然景观、人文特色、民族风情在内多样的旅游吸引物,宣传重点是桂林人文特色。不太注重对桂林民族风情、住宿、购物、气候条件、物价水平、居民友好度的宣传。以积极情绪为主,总体上投射的是人文特色浓郁的积极健康形象。第四,游客仍主要是观光游览景区(点),自然景观感知更强烈。官方投射产品种类丰富的形象,宣传桂林悠久的历史文化。游客对购物、气候条件、物价水平感知最薄弱,官方对住宿、购物宣传意愿不强烈,对气候条件、物价水平、居民友好度未提及,对地区知名度、城市整体氛围的宣传意愿较强烈。两者的情感形象基本无差异,传达的整体形象在内容上也大体一致。
二、新开发旅游地市场调查方法的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开发旅游地市场调查方法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流动性要素对新开发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云南省福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新开发旅游地面临的流动性因素 |
3 流动性要素对新开发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3.1 人口急速流入超出新开发旅游地环境承载力 |
3.2 资本流动对新开发旅游地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 |
4 流动性社会里新开发旅游地环境治理的策略 |
4.1 创新旅游管理的信息交换模式,实施旅游地人流预警机制 |
4.2 完善新开发旅游地基础设施,保障旅游可持续发展 |
4.3 完善新开发旅游地经营模式,提升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 |
(2)主客双重感知视角下的青龙古镇旅游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 |
1.1.2 特色小镇符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
1.1.3 特色小镇作为太原青龙古镇的发展方向,开发问题凸显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社区居民旅游感知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游客感知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小镇开发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特色小镇 |
2.1.2 主客视角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消费理论 |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3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青龙古镇旅游开发的现状及SWOT分析 |
3.1 青龙古镇概况 |
3.2 青龙古镇旅游开发的现状 |
3.3 青龙古镇SWOT分析 |
3.3.1 青龙古镇的优势分析 |
3.3.2 青龙古镇的劣势分析 |
3.3.3 青龙古镇的机遇分析 |
3.3.4 青龙古镇的挑战分析 |
4 主客双重视角下的青龙古镇开发调查分析 |
4.1 社区居民、游客对青龙古镇旅游开发的问卷调查 |
4.2 社区居民对青龙古镇开发的调查结果分析 |
4.2.1 社区居民特征分析 |
4.2.2 信度分析 |
4.2.3 KMO和 Bartlett球形度分析 |
4.2.4 因子抽取及命名 |
4.2.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游客对青龙古镇开发的调查结果分析 |
4.3.1 游客特征分析 |
4.3.2 信度分析 |
4.3.3 KMO和 Bartlett球形度分析 |
4.3.4 因子抽取及命名 |
4.3.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双重视角下发现的问题 |
5 青龙古镇旅游开发对策 |
5.1 减免门票 |
5.2 与兄弟景区联动发展 |
5.3 加快周边配套设施建设 |
5.4 培育特色产业 |
5.5 调整区划 |
5.6 严守红线 |
5.7 完善组织 |
5.7.1 建立管理总部 |
5.7.2 全面提升各项能力 |
5.7.3 营造文化氛围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青龙古镇社区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B 青龙古镇游客调查问卷 |
致谢 |
(3)旅游形象屏蔽影响下的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旅游景观存在的问题 |
1.1.2 旅游形象屏蔽现象的普遍性 |
1.1.3 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旅游发展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关于旅游形象屏蔽的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综述 |
1.3.3 汉源县清溪镇研究综述 |
1.3.4 案例分析研究 |
1.3.4.1 国外案例—日本妻笼宿 |
1.3.4.2 国内案例—沙溪镇 |
1.3.5 结论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2.1 旅游形象屏蔽 |
2.1.1 旅游形象 |
2.1.2 旅游形象屏蔽 |
2.1.3 旅游形象屏蔽三大要素 |
2.1.4 旅游形象屏蔽的性质 |
2.1.4.1 相互依存性 |
2.1.4.2 可调节性 |
2.1.4.3 差异叠加性 |
2.2 乡村旅游景区景观规划 |
2.2.1 乡村旅游景区景观 |
2.2.2 乡村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 |
2.3 旅游形象屏蔽与乡村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耦合关系 |
2.3.1 乡村旅游景区普遍存在旅游形象屏蔽 |
2.3.2 利用旅游形象屏蔽找到乡村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差异性 |
第三章 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现状分析 |
3.1 汉源县清溪镇资源景观概况 |
3.1.1 清溪镇地理位置 |
3.1.2 汉源县清溪镇自然景观资源 |
3.1.2.1 清溪镇自然特征构成 |
3.1.2.2 旅游气候资源 |
3.1.3 文化景观资源 |
3.2 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现状阐述及分析 |
3.2.1 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规划及实施现状 |
3.2.2 清溪镇旅游景区旅游设施现况 |
3.2.2.1 交通基础设施现况 |
3.2.2.2 游览休息、安全保障、卫生环保基础设施现况 |
3.2.2.3 旅游服务产品开发现况 |
3.2.2.4 “420”地震灾后受损情况 |
3.3 客源市场调查现状 |
3.3.1 以清溪镇旅游景区为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调查现状 |
3.3.2 从清溪镇旅游景区为旅游过境地的客源市场现状 |
3.4 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现状小结 |
第四章 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与周边景区旅游形象屏蔽分析 |
4.1 问卷调查研究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的实施 |
4.1.3 调查结果与统计 |
4.2 汉源县清溪镇与周边景区旅游主体形象屏蔽分析 |
4.2.1 游客形象感知屏蔽检测分析 |
4.2.1.1 方法选择 |
4.2.1.2 测量方法 |
4.2.2 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与周边景区旅游形象定位 |
4.2.3 市场传播形象屏蔽检测分析 |
4.2.3.1 网络市场传播形象分析 |
4.2.3.2 调查问卷市场传播形象分析 |
4.3 汉源县清溪镇与周边景区旅游介体形象屏蔽分析 |
4.3.1 汉源县清溪镇与周边旅游服务业设施概况 |
4.3.2 周边旅游景区消费及服务业评论分析 |
4.4 汉源县清溪镇与周边景区旅游客体形象屏蔽分析 |
4.4.1 路程距离屏蔽检测分析 |
4.4.1.1 交通区位调研 |
4.4.1.2 路程距离屏蔽检测分析 |
4.4.2 相似性形象屏蔽检测分析 |
4.4.2.1 图片检索 |
4.4.2.2 计算公式方法 |
4.4.3 周边旅游资源情况分析 |
4.5 结论 |
4.5.1 定位不清晰导致认知屏蔽 |
4.5.1.1 旅游形象信息及加工导致认知屏蔽 |
4.5.1.2 品牌效应较差导致认知屏蔽 |
4.5.2 设施及服务不配套导致利益屏蔽 |
4.5.2.1 基础设施导致利益屏蔽 |
4.5.2.2 服务业评论导致利益屏蔽 |
4.5.3 旅游资源导致吸引力场屏蔽 |
4.5.3.1 资源相似导致吸引力场屏蔽 |
4.5.3.2 资源挖掘不充分导致吸引力场屏蔽 |
第五章 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 |
5.1 旅游资源归类 |
5.1.1 旅游资源分类 |
5.1.2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
5.1.3 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
5.2 规划依据 |
5.2.1 国家法律法规 |
5.2.2 国家标准 |
5.2.3 国家、省、地区政策及规划文件依据 |
5.2.4 县法规、政策及规划文件依据 |
5.3 旅游形象屏蔽影响下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构思 |
5.4 旅游形象屏蔽下的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5.4.1 以人为本与改善人居环境原则 |
5.4.2 因地制宜的差异化原则 |
5.4.3 保护生态与尊重地域文化原则 |
5.4.4 整合资源与协调发展原则 |
5.5 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 |
5.5.1 差异定位,强化传播,打通认知屏蔽 |
5.5.1.1 景区名称及形象 |
5.5.1.2 景区宣传口号 |
5.5.1.3 总体规划布局 |
5.5.1.4 功能分区 |
5.5.2 满足需求,完善服务,打通利益屏蔽 |
5.5.2.1 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
5.5.2.2 乡村田园休闲区 |
5.5.2.3 新黎村民宿区 |
5.5.2.4 康养度假区 |
5.5.3 完善景观结构,创造多元体验,增强吸引力场 |
5.5.3.1 茶马古道文化体验带 |
5.5.3.2 清溪古城文化体验区 |
5.5.3.3 王建城文化体验区 |
5.5.3.4 风电场科普区 |
5.5.3.5 半山休闲运动及露营区 |
5.5.3.6 高山观光休闲区 |
第六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旅游地产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
1.1.2 旅游需求的改变 |
1.1.3 政府政策的支持 |
1.1.4 房地产企业谋求多元化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旅游地产项目相关概述 |
2.1.1 旅游地产项目的概念 |
2.1.2 旅游地产项目的特点 |
2.1.3 旅游地产项目的分类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体验经济理论 |
2.2.4 关键成功因素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因素识别 |
3.1 我国旅游地产项目发展历程、现状及现存问题 |
3.1.1 我国旅游地产项目发展历程 |
3.1.2 我国旅游地产项目发展现状 |
3.1.3 我国旅游地产项目现存问题 |
3.2 旅游地产项目成功标准分析 |
3.2.1 旅游地产项目自身的成功标准 |
3.2.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成功标准 |
3.2.3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成功标准 |
3.3 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因素识别方法 |
3.3.1 常用的因素识别方法 |
3.3.2 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因素识别方法选取 |
3.4 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因素识别 |
3.4.1 基于文献研究法的因素识别 |
3.4.2 基于案例分析法的因素识别 |
3.4.3 基于专家访谈法的因素识别 |
3.5 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因素清单的确定 |
3.6 成功因素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旅游地产项目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步骤 |
4.2 问卷调查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发放 |
4.2.3 问卷收集 |
4.3 问卷初步分析 |
4.3.1 信度分析 |
4.3.2 效度分析 |
4.3.3 权重分析 |
4.4 计量分析 |
4.4.1 旅游地产项目成功标准的因子分析 |
4.4.2 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因素的因子分析 |
4.4.3 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因素与成功标准的回归分析 |
4.5 旅游地产项目关键成功因素识别 |
4.5.1 旅游地产项目关键成功因素提取 |
4.5.2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促进旅游地产项目成功的管控建议 |
5.1 产业环境方面 |
5.1.1 争取政府支持 |
5.1.2 评估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
5.2 市场需求方面 |
5.2.1 研究当地旅游地产市场 |
5.2.2 剖析当地旅游市场 |
5.3 旅游资源禀赋方面 |
5.3.1 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深度融合 |
5.3.2 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5.4 开发商实力方面 |
5.4.1 积累旅游地产项目开发经验 |
5.4.2 提升企业资金实力及融资能力 |
5.4.3 培养旅游地产项目开发专业人才 |
5.5 项目自身方面 |
5.5.1 项目精准定位 |
5.5.2 产品类型多样化 |
5.5.3 提升项目交通便利度及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程度 |
5.6 项目经营与管理方面 |
5.7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旅游地产项目现存问题调查问卷 |
B.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因素专家访谈表 |
C.旅游地产项目成功因素调查问卷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结构与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冲突的普遍性与时代衍生性 |
1.1.2 旅游冲突事件不断并引起广泛关注 |
1.1.3 精神性的呼唤和旅游地的健康发展 |
1.2 研究目的 |
1.2.1 厘清旅游冲突中的利益群体和群体关系 |
1.2.2 分析主客群体诉求并辨识冲突内容和差异 |
1.2.3 思考相关理论的适用性与延展性 |
1.2.4 探索冲突的形成机制以推动和谐发展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丰富冲突理论在特定旅游地的应用 |
1.3.2 构建旅游地主客冲突的体系化分析框架 |
1.3.3 为优化宗教旅游地开发管理寻找参考路径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冲突理论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3 社会交换理论 |
2.1.4 相对剥夺理论 |
2.2 旅游地主客冲突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对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对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相关研究 |
2.2.3 旅游地主客冲突研究小结 |
2.3 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对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研究 |
2.3.2 国内对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研究 |
2.3.3 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研究的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区域旅游资源特征 |
3.1.2 区域社会概况 |
3.1.3 旅游服务和发展现状 |
3.2 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
3.2.1 研究资料收集方法 |
3.2.2 研究资料分析方法 |
3.3 研究样本描述 |
3.3.1 东道主的样本特征 |
3.3.2 游客的样本特征 |
3.4 研究中的学术伦理 |
第4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内容 |
4.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群体 |
4.1.1 多元化东道主的自我与他者 |
4.1.2 两极谱系游客的世俗与神圣 |
4.2 东道主感知的主客冲突内容 |
4.2.1 东道主感知到的困境 |
4.2.2 东道主感知到的主客冲突 |
4.2.3 多元东道主群体感知的冲突内容差异 |
4.3 游客感知的主客冲突内容 |
4.3.1 游客感知的主客冲突 |
4.3.2 不同游客群体感知的冲突内容差异 |
4.4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维度 |
4.4.1 东道主视角的主客冲突维度 |
4.4.2 游客视角的主客冲突维度 |
4.4.3 主客冲突维度整合 |
4.5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中的趋同与分野 |
4.5.1 东道主和游客共同的困境 |
4.5.2 主客群体内部的冲突内容共现 |
4.5.3 东道主和游客的诉求差异 |
4.5.4 多元群体的冲突维度对应差异 |
第5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结构 |
5.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场域反结构 |
5.1.1 双主体的反结构状态 |
5.1.2 多重场域反结构状态 |
5.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内容结构 |
5.2.1 物质性与精神性结构 |
5.2.2 外显性与内隐性结构 |
5.2.3 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结构 |
5.2.4 直接性与间接性结构 |
5.2.5 共通性与差异性结构 |
5.3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时空结构 |
5.3.1 冲突的时间结构 |
5.3.2 冲突的空间结构 |
5.4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体系结构 |
5.4.1 容量溢损中的边际结构 |
5.4.2 角色距离中的尺度结构 |
5.4.3 秩序流变中的弹性结构 |
第6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形成因素 |
6.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形成的宏观框架 |
6.1.1 宗教神圣与旅游世俗 |
6.1.2 理性脱魅与价值信仰 |
6.1.3 结构与反结构的场域 |
6.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形成的主要因素 |
6.2.1 时间羁绊 |
6.2.2 空间竞争 |
6.2.3 认知偏差 |
6.2.4 相对剥夺 |
6.2.5 财产损害 |
6.2.6 权力失衡 |
6.2.7 其他 |
6.3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形成因素的比较分析 |
6.3.1 东道主视角的主客冲突形成因素比较分析 |
6.3.2 游客视角的主客冲突形成因素比较分析 |
6.3.3 主客冲突的形成因素比较分析结果 |
6.4 宗教性在主客冲突形成中的调适 |
6.4.1 宗教氛围对冲突的弱化 |
6.4.2 宗教性对冲突形成的影响 |
第7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体系与管控 |
7.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效应与向度 |
7.1.1 主客冲突的双重效应 |
7.1.2 主客冲突的主轴向度 |
7.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体系 |
7.2.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链环 |
7.2.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螺旋层 |
7.3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体系维护 |
7.3.1 冲突的区隔与整合 |
7.3.2 冲突的发展与应变 |
7.4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管控方式 |
7.4.1 注重调节客流 |
7.4.2 加强设施建设 |
7.4.3 发挥价值共创 |
7.4.4 深化环境管理 |
7.4.5 重视秩序形象 |
7.4.6 速推智能系统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选择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1.3.6 资料获取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旅游 |
2.1.2 大城市 |
2.1.3 大城市边缘区 |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
2.1.5 旅游转型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科学理论 |
2.2.2 城乡互动理论 |
2.2.3 区域发展理论 |
2.2.4 旅游转型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乡村旅游研究 |
3.1.1 国外研究进展 |
3.1.2 国内研究态势 |
3.1.3 研究评述 |
3.2 旅游转型研究 |
3.2.1 国外研究进展 |
3.2.2 国内研究态势 |
3.2.3 研究评述 |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
3.3.1 国外研究进展 |
3.3.2 国内研究态势 |
3.3.3 研究评述 |
3.4 本章小结 |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
4.3.1 市场消费特征 |
4.3.2 产品供给特征 |
4.3.3 空间结构特征 |
4.3.4 发展演化特征 |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
5.1.1 转型原则 |
5.1.2 转型目标 |
5.1.3 转型战略 |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
5.2.1 初始阶段 |
5.2.2 发展阶段 |
5.2.3 成熟阶段 |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
5.3.1 旅游产品维度 |
5.3.2 空间结构维度 |
5.3.3 参与主体维度 |
5.3.4 旅游效应维度 |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
5.4.1 供给要素 |
5.4.2 需求要素 |
5.4.3 支持要素 |
5.4.4 技术要素 |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
5.5.1 需求系统 |
5.5.2 中介系统 |
5.5.3 引力系统 |
5.5.4 支持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
6.2.1 旅游产品转型 |
6.2.2 空间结构转型 |
6.2.3 参与主体转型 |
6.2.4 旅游效应转型 |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
6.3.1 转型影响要素 |
6.3.2 转型内部动力 |
6.3.3 转型总体思路 |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
6.4.1 景区升级模式 |
6.4.2 社区提升模式 |
6.4.3 文化重构模式 |
6.4.4 主题休闲模式 |
6.5 本章小结 |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
7.1 典型案例选取 |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
7.2.1 木兰草原概况 |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
7.3.1 杜堂村概况 |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
8.1.1 制度障碍 |
8.1.2 需求障碍 |
8.1.3 能力障碍 |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之处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清明上河园景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文化旅游基本理论 |
2.1.1 文化旅游的内涵特征 |
2.1.2 文化旅游开发的模式 |
2.1.3 文化旅游营销策略 |
2.2 市场营销理论 |
2.2.1 4Ts营销理论 |
2.2.2 服务营销理论 |
2.2.3 旅游区生命周期理论 |
3 清明上河园市场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3.1 清明上河园景区简介 |
3.1.1 清明上河园基本概况 |
3.1.2 清明上河园的发展历程 |
3.1.3 清明上河园的景区布局 |
3.1.4 清明上河园文化特色 |
3.2 清明上河园景区营销现状分析 |
3.2.1 景区形象已树立 |
3.2.2 现有营销策略 |
3.2.3 现有营销渠道 |
3.2.4 清明上河园顾客感知调查 |
3.3 清明上河园景区营销存在问题 |
3.3.1 游客量与营销手段之间的矛盾 |
3.3.2 景区营销盲目跟风创新不足 |
3.3.3 景区后续营销策略缺乏针对性 |
3.4 清明上河园景区营销环境分析 |
3.4.1 宏观环境 |
3.4.2 微观环境 |
3.4.3 SWOT分析 |
4 清明上河园景区营销策略 |
4.1 清明上河园景区市场定位 |
4.2 清明上河园景区营销策略 |
4.2.1 产品策略 |
4.2.2 价格策略 |
4.2.3 渠道策略 |
4.2.4 促销策略 |
4.2.5 人员策略 |
4.2.6 有形展示策略 |
4.2.7 服务过程策略 |
5 清明上河园景区市场营销的保障措施 |
5.1 完善景区营销的组织建设 |
5.1.1 建立强有力的营销总部 |
5.1.2 不断充实完善营销组织建设 |
5.1.3 建设培养强有力的分销团队 |
5.2 提升景区软实力 |
5.2.1 整合景区资源 |
5.2.2 规范景区运营秩序 |
5.2.3 提高景区知名度 |
5.3 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
5.3.1 加强融资能力 |
5.3.2 扩大营销投入 |
5.3.3 严格规范财务会计制度 |
5.4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
5.4.1 引进专业化营销人才 |
5.4.2 创造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
5.4.3 实施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课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梅山地区 |
1.2.2 生态旅游 |
1.2.3 景观生态学 |
1.2.4 景观格局 |
1.2.5 景观生态规划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2.1 宏观领域 |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
2.2 中观领域 |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2.2.2 景观格局研究 |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
2.3 微观领域 |
2.3.1 梅山文化研究 |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
4.2.1 基本要素 |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
7.1.1 系统性原则 |
7.1.2 保护性原则 |
7.1.3 多样性原则 |
7.1.4 地域性原则 |
7.1.5 可操作性原则 |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
7.3.2 廊道景观优化 |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
8.1.1 项目概况 |
8.1.2 设计目标 |
8.1.3 设计理念 |
8.2 基地分析 |
8.2.1 基地周边环境 |
8.2.2 基地内部现状 |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
结语 |
研究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9)茶文化在罗浮山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综述简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茶文化旅游的基础理论 |
2.1 茶文化和茶文化旅游的定义 |
2.1.1 茶文化 |
2.1.2 茶文化旅游 |
2.2 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
2.3 茶文化与儒道佛文化的关系 |
2.4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 |
2.5 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 |
2.6 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
3 罗浮山旅游资源类型和开发现状评价 |
3.1 旅游资源类型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景观资源类型 |
3.1.3 茶文化旅游资源专项调查 |
3.2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评价 |
4 罗浮山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判定和调控 |
4.1 旅游地生命周期判定 |
4.2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调控措施 |
5 罗浮山茶文化旅游开发应用的SWOT分析 |
5.1 SWOT分析法概念 |
5.2 SWOT分析 |
5.2.1 优势 |
5.2.2 劣势 |
5.2.3 机遇 |
5.2.4 威胁 |
5.3 罗浮山茶文化旅游开发分析战略 |
6 罗浮山茶文化旅游开发应用规划 |
6.1 罗浮山茶产品形象设计 |
6.2 罗浮山茶文化旅游规划 |
7 客源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 |
7.1 游客调查分析 |
7.2 市场定位 |
7.2.1 地理客源市场划分 |
7.2.2 细分市场定位 |
7.3 市场营销 |
7.3.1 营销目标 |
7.3.2 营销策略 |
8 旅游开发保障体系 |
8.1 政策保障 |
8.2 人才保障 |
8.3 资金保障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成果 |
9.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网络内容分析法的桂林旅游地形象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旅游地感知形象研究 |
1.2.2 旅游地投射形象研究 |
1.2.3 桂林旅游地形象研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目的地形象 |
2.1.2 感知形象 |
2.1.3 投射形象 |
2.1.4 网络内容分析法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情感—意动”模型 |
2.2.2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维度 |
2.2.3 旅游地形象感知理论 |
2.2.4 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 |
2.2.5 传播学理论 |
第3章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设计 |
3.1 桂林旅游发展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旅游业发展概况 |
3.2 桂林旅游地形象演化 |
3.3 研究设计 |
3.3.1 样本选取 |
3.3.2 文本内容预处理 |
3.3.3 文本内容分析 |
3.3.4 分析类目构建 |
3.3.5 信度检验 |
第4章 桂林旅游地形象的差异分析 |
4.1 旅游者视角下的感知形象差异分析 |
4.1.1 地域层面的感知差异分析 |
4.1.2 季节层面的感知差异分析 |
4.2 旅游供给者视角下的投射形象分析 |
4.2.1 形象构成分析 |
4.2.2 情感表达分析 |
4.2.3 整体形象分析 |
4.3 供需视角下的桂林旅游地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的差异分析 |
4.3.1 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的高频词统计 |
4.3.2 旅游吸引物差异分析 |
4.3.3 构成内容差异分析 |
4.3.4 情感形象差异分析 |
4.3.5 整体形象差异分析 |
4.3.6 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5章 桂林旅游地形象提升策略 |
5.1 地域差异角度 |
5.1.1 准确定位,做好市场细分,优化客源地域结构 |
5.1.2 积极开展区域联合营销 |
5.1.3 有针对性设计桂林旅游形象宣传口号 |
5.2 季节差异角度 |
5.2.1 完善旅游产品结构 |
5.2.2 基于旅游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 |
5.2.3 加强政府部门对政策的引导 |
5.3 供需关系角度 |
5.3.1 构建旅游地形象“测量一评价一优化”动态机制 |
5.3.2 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打造旅游精品 |
5.3.3 完善旅游设施体系,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
5.3.4 响应全域旅游发展,优化旅游环境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感知形象差异方面 |
6.1.2 投射形象方面 |
6.1.3 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对比方面 |
6.2 创新点 |
6.2.1 研究视角创新 |
6.2.2 研究方法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个人简历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新开发旅游地市场调查方法的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流动性要素对新开发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云南省福村为例[J]. 颜其松,张兆祺. 绿色科技, 2020(21)
- [2]主客双重感知视角下的青龙古镇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 智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19(12)
- [3]旅游形象屏蔽影响下的汉源县清溪镇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肖洁.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旅游地产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研究[D]. 邓昌洪. 重庆大学, 2019(01)
- [5]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结构与形成机制[D]. 张建荣.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清明上河园景区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孟萌.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8]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 [9]茶文化在罗浮山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温志滔.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基于网络内容分析法的桂林旅游地形象差异研究[D]. 徐锦雅.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